汉语虚词英译趣谈

汉语虚词英译趣谈

一、汉语虚词英译趣谈(论文文献综述)

张杨[1](2021)在《计量特征在计量风格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莫言作品分析为例》文中指出

付帅[2](2020)在《目的论视角下齐鲁传统体育项目外宣翻译研究 ——以蹴鞠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而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失其文化底蕴的情况下对外传播,是新时期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齐鲁传统体育项目凭借丰富的项目类型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已然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杰出代表。通过文献梳理与前期调研发现,现阶段齐鲁传统体育项目外宣翻译虽有一定数量上的成果,但是从项目内容、文化表达、翻译策略的选择等方面存在问题。从“讲好齐鲁传统体育文化”角度审视齐鲁传统体育项目的外宣现状以及提供完善的外宣策略,使齐鲁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是本文的重要研究目标。而本文选取蹴鞠项目的外宣翻译作为研究对象,一是因其是齐鲁传统体育项目的典型代表,也是现代足球的起源,二是其项目所呈现的内在文化底蕴已成为齐鲁体育文化的象征。虽蹴鞠项目的外宣翻译已具有开拓性的成果,但是目前对于该项目较完整的推广宣传资料稀少,尤其是规范性的英文版本的资料几乎没有。并且由于项目本身富含独有的历史文化,现有译本在诸多方面存在偏差、疏漏或是文化性的缺失。本文结合蹴鞠项目外宣翻译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就有关蹴鞠源语文本进行研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照英语译本,从译文预期功能和预期目的角度,探寻最佳处理方法并纠正现有译本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归纳提炼。该项研究将有助于促进蹴鞠这项齐鲁传统体育项目对外有效传播,研究成果也可推广受益其他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外宣翻译,同时也为体育组织及体育工作者的日常外宣翻译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杨诚[3](2020)在《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文中认为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也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是《红楼梦》的一项伟大艺术成就;在红学研究中,人物形象研究一直是重头戏,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在相关翻译研究中却是薄弱环节,研究数量较少,系统、深入的研究更少。本论文采用Langacker的认知识解理论,从详略度、辖域、视角与突显四个维度对霍克思译本前80回中对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和王熙凤的相关描写在微观层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四位女性人物各自在译本中的形象变化以及变化的共同特点,并且运用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中的哲学诠释学、操纵学派等翻译理论探讨了人物形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系统分析霍克思译本中语言的偏离,论文发现译作中四位女性人物的形象均有较大变化。黛玉的悲剧性大为下降。原着中黛玉是典型的悲剧形象。她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她与宝玉朦胧纯真的爱情最终未能如愿;贯穿全书的还泪神话以及围绕她设置的一系列悲剧意象更增添了浓重的悲剧氛围。霍译在外貌描写上突显的是其优美而非病弱,而她的言语行为均较原着激烈,使其柔弱的形象被削弱;在宝黛爱情描写中,霍译增加了大量解释,导致原文朦胧的爱情描写变得直接,她对宝玉的深情也被淡化;而且霍译忽略了还泪神话在全书的照应,又因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大量悲剧意象在霍译中无法再现,黛玉整体形象的悲剧性也随之降低。宝钗由“冷”变“热”。原着中,宝钗是淑女典范。她思想言行均循规蹈矩;待人接物中规中矩,态度温和但保持距离;同时书中围绕她有意设置了许多突显其“冷”的文化意象,共同构建了其“冷美人”形象。霍译中,她虽然思想更显得正统,行为却有了一份随意与率性;她待人的分寸掌握欠佳,有时更严厉有时又太亲热,未能再现她与所有人都保持一定距离的冷冰冰的形象;加上一些突显其“冷”的文化意象在译本中无法再现,其“冷美人”形象在霍译中被消解。探春更加敏感精明。原着中,探春因明敏精干而被赞为“敏”。她精明能干;虽然对生母赵姨娘也有尖刻的言辞,但本质上是大家闺秀,温和文雅,平时对赵姨娘也按礼尊重。霍译中,她作为管理者的精明威严被进一步突显;对赵姨娘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敏感尖刻;而她高雅、守礼的闺秀特质却被弱化,她由闺秀中的政治家蜕变为完完全全的精明管理者。熙凤更辣更鲜活。原着中,王熙凤性格中最为突显的特征便是“辣”。她当家理事周到老辣;在贾瑞、尤二姐事件表现得虚伪毒辣;尽管为人圆滑,也不敢越礼,其言行却有着贵族妇女少有的泼辣。霍译中,凤姐变得更精明强干;她对贾瑞、尤二姐更虚伪,因此更反衬出她的毒辣;她更能说会道,更圆滑,也更泼辣凶悍;同时,她说笑的方式也更丰富多彩。整体上,霍译中的凤姐个性更强烈,形象更鲜明。霍译中四位女性变化虽各不相同,但大的方向却基本一致,即均指向闺秀特征的弱化与个人能力与个性特质的强化。原着中,无论是标准淑女宝钗还是有点小性儿的黛玉,也无论是对生母比较尖刻的探春还是个性最张扬的“凤辣子”,本质上都是礼教熏陶出来的大家闺秀,而霍译中她们的守礼言行均有被忽略的趋向,而她们与当时闺秀要求不甚相符的一些特质,如黛玉的聪慧、探春的精明、熙凤的能干与泼辣等,在霍译中均被进一步突显。霍译中女性人物形象之所以会发生以上形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文学文本的开放性为译者在译文中重塑人物形象提供了空间。《红楼梦》文本中空白与未定点特别多,模糊的语言表达与难以复制的文学意境客观上为多种诠释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中西文化差异使译者无法在译文中还原原着中的人物形象。而中英语言的差异使书中采用的一些汉语的独特表现形式无法再现,文化的差异则造成了中国特有文化意象的流失,它们均导致了人物形变。再次,译者的思想观念有意无意地参与了译文中人物形象的改写和重塑。曹雪芹与霍克思时代不同的社会观念通过作者与译者分别影响了原着与译着。霍克思以平等的等级观改写中国传统家庭的森严等级观念,使四位女性人物与人相处时表现出更多的平等倾向;他还以平等的女性观改造了中国传统女性的顺从形象,霍译中女性都不自觉地染上了现代女性的影子。研究表明,从认知识解的角度察看翻译文本,能帮助我们见微知着,从细微的差别中品味出人物形象变化的趋向,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看出译者对作品人物的态度。经典文学作品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变化难以避免,我们既要坦然接受翻译中必然会发生的变形,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文化融合,从而缩小翻译中的变形。

王海霞[4](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朱晓飞[5](2019)在《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萧山方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语言学是一门研究生态与语言关系的新兴学科。方言作为生态圈的重要元素,是语言客观表现形式之一,其发展必然与生态环境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借助生态语言学视角,对萧山方言进行研究,是实现视角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认为“生态”是一种隐喻,是研究增强或削弱语言表达的环境因素。本文重在运用生态语言学理论,调查影响语言使用与表达的各种因素,考察语言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同时,对萧山方言的生态活力和现状作出评估。我们将语言的“生态”分为经济、代别、性别、家庭空间等维度,并基于以上角度对萧山方言生态面貌展开考察。在经济维度下,我们将萧山划分为“经济活跃圈”与“经济发展圈”,从方言态度、方言掌握程度与方言使用情况等层面对上述经济圈中的相关语言主体展开考察。在代别维下,我们以萧山方言歌谣为切入点,从微观角度对不同年龄层级受试者展开考察,以期掌握方言使用能力在不同代别、不同性别中的具体表现。在家庭空间维度,我们基于社会现实,将家庭分为萧山“本地型”家庭、“混合型”家庭以及“移民型”家庭,并根据家庭成员分布,对不同家庭的语言生态状况展开分类探讨。本文共分为五章,重点讲述第二、三、四、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生态语言学以及萧山方言的研究情况进行相关概述。在此基础上,立足于生态语言学视角,针对本次选题的理论方法及研究价值展开论述。第二章经济参数下萧山方言生态解读。其中包括:一、经济活跃圈内中年群体的方言态度、方言掌握程度以及方言使用情况;二、经济发展圈内中年群体的方言态度、方言掌握程度以及方言使用情况;三、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经济维度与“方言忠诚度”间的辩证关系。第三章代别维度下萧山方言生态考察。本章,我们基于方言“复杂度(completity)”评测法,对萧山不同代别的语言主体展开方言能力考察。与“方言掌握程度”“方言使用情况”等宏观角度所不同,方言“复杂度(completity)”评测法基于实际观测法,对不同代别群体的语言事实展开考察,以此更好地把握方言在使用层面的实际情况。同时,我们在文中将部分被试的语音情况转换成图片二维码,以此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与把握方言在使用层面的实际情况。该章节主要包括:一、老年群体与方言复杂度解读;二、中年群体与方言复杂度解读;三、青年群体与方言复杂度解读,并由此对三代语言主体的方言事实展开探讨。第四章家庭语言生态现状考察。本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萧山不同家庭类型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分类描写。主要包括:一、“本地型”家庭“双言”现象分析;二、“混合型”家庭多语现象分析;三、“移民型”家庭语言现象分析。文章指出,不同家庭类型、不同家庭成员均会引起语言生态面貌的“波动”。语言与家庭生态环境共生共存。第五章基于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结合生态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提出萧山方言传承与保护的相关对策。结语部分,立足全文,指出文章中的不足之处。文章综合前贤研究成果,采用共时与历时分析的方法,立足于生态语言学视角,使用语言生态、社会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萧山方言生态面貌进行深入研究。拟为促进语言生态多样化、生态语言学之蓬勃发展献上绵薄之力。

熊小飞[6](2019)在《语用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语文教学本质上是语用教学。语用教学,不仅是高中语文课标精神的体现和落实,也是培养现代社会必备的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时代要求。本文中的“语用”特指“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关乎语文学科本体。本研究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为基础,结合《语言文字应用》教材在中学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改进策略。本文通过分析、归纳、总结“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与《语言文字应用》教材的内在联系,透析目前高中《语言文字应用》教学出现的问题,力求在倡导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探寻适应新形势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这些研究方法,能有效提高文章的科学性。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交代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主要通过对语文核心素养之“语言建构与运用”与《语言文字应用》的关系解读,通过对语用背景下《语言文字应用》教学现状分析,访谈发现《语言文字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由此尝试构建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第三部分是结语,主要总结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反思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开展深入研究的注意事项。

李延林,李乐君,晏心怡[7](2016)在《现代汉语虚词的英译——以连词、语气词和结构助词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对比语言学、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理论基础,从连词、语气词和结构助词这三类词出发探讨虚词的翻译。在连词的翻译上,译者要把握汉语中隐藏的逻辑关系,准确无误地译成英语对应的从句。语气词与结构助词则要通过句式的转换、增译等翻译方法,传递汉语虚词暗含的不同情感。译者同样需要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手段上做出恰当选择,呈现准确地道的译文。

代林君[8](2017)在《高中古诗文地名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古诗文是中华民族艺术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古诗文能够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古诗文中的地名,其背后有着丰富的故事传说和千奇百态的人文风貌,通过对其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都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老师重视古诗文中地名的教学,因此本论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1至第5册中古诗文地名为研究对象,试图找出古诗文地名在教材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后,列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期望这些方法能够对古诗文地名教学有所助益。基于此,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围绕着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重点阐述了目前古诗文教学、地名教学的研究现状:古诗文教学研究主要围绕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这两个方面,地名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和英语两个学科上。而古诗文地名的教学研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未有学者真正涉足,所以这也是本论文的选题意义所在。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对地名做了概念界定,在综合前人的成果上对地名的类别进行了归纳划分,并从实指和虚指两个方面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1至第5册古诗文中的地名进行了统计分析。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从教材和教师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当下高中古诗文地名在教材及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教材对地名注释的不完善以及错误;教师受高考功利性影响对地名教学的不重视以及地名教学方法上的单一。第四部分为第三章。在以高中古诗文地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基础且基于自身对该问题的理解上,列出了一些古诗文地名教学中可行的方法策略。首先,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地理历史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古文素养,学会充分利用工具书。其次,教师应对地名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展开延伸教学。最后,巧用教材中的插图和课外地图。

王倩[9](2015)在《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问题研究 ——以《博雅汉语》和《发展汉语》初级系列为例》文中提出对外汉语教材是留学生学习内容的载体,也是教师和留学生沟通的媒介,而生词注释又是对外汉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生词注释可以为留学生学习、掌握、使用汉语词语提供必要的帮助。国内的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大部分运用英译的方式来为生词添加说明,而又因为两种语言之间是不可能画上等号的,所以教材中词语的英译就很难与原词语完全等同,也就很难抵达毫无瑕疵的“目的地”。本文将《博雅汉语》初级阶段教材及《发展汉语》初级阶段教材(共四本)的生词的英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翻译理论、语境理论、语言对比分析理论、生词英译的原则等找出教材中生词英译的问题并对汉语生词的英译提出一些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理论支撑,为找出问题及解决办法的依据;第二部分是对两套初级教材的分析,包括教材简介、优点以及对所存在问题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对留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调查留学生对使用教材英译的满意度及其建议;第四部分为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留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并根据第一部分的理论基础,对教材英译提出的一些建议。

孙秋花[10](2015)在《俄汉全译隐喻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翻译中的常见现象——隐喻翻译为研究对象。基于俄汉隐喻语料分析,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法、宏观与微观结合法、归纳与演绎结合法等研究方法,借用认知思维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深入研究隐喻翻译。本文首先对隐喻的内涵和外延;全译的概念和单位、全译的轴心、全译转化的灵魂;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概念隐喻的翻译、隐喻翻译的灵魂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借助思维科学理论深入探讨俄汉全译隐喻转化机制的本质——以“转内容”为主,“化形式”为辅,进而考察俄汉全译思维隐喻转化中概念的类比、判断、推理在原语“点、线、面”理解机制,语际“线、面、体”转化机制和译语“点、线、面、非隐喻”表达机制中的互动性,这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创新之处。以俄汉全译思维隐喻转化机制为基础,围绕“化形式”为主,“转内容”为辅,继而揭示俄汉全译语言隐喻转化的策略和方法。影响俄汉全译思维隐喻转化机制和俄汉全译语言隐喻转化方法的因素有主体因素、语境因素、文化因素等,对这些因素的细致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俄汉全译隐喻转化过程。俄汉全译隐喻转化研究具有独特的转化机制和转化方法,是翻译研究中的特色研究,可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翻译理论研究。

二、汉语虚词英译趣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虚词英译趣谈(论文提纲范文)

(2)目的论视角下齐鲁传统体育项目外宣翻译研究 ——以蹴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重要性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1 外宣翻译的研究
        1.2.1.2 目的论与外宣翻译的研究
        1.2.1.3 体育项目外宣翻译的研究
        1.2.1.4 关于蹴鞠项目的研究
        1.2.2 文献评述
    1.3 蹴鞠外宣翻译研究目标和意义
        1.3.1 传统体育项目蹴鞠的特点与文化内涵
        1.3.2 蹴鞠项目外宣翻译目标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田野调查法
3 翻译目的论理论介绍
    3.1 翻译目的论的起源
    3.2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3.3 翻译目的论下齐鲁传统体育项目翻译评价标准
4 蹴鞠源语语言特征与翻译问题
    4.1 蹴鞠源语词汇特征与翻译问题
        4.1.1 蹴鞠源语词语特征
        4.1.2 现有蹴鞠译本词语翻译问题
    4.2 蹴鞠源语句子特征与翻译问题
        4.2.1 蹴鞠源语句子特征
        4.2.2 现有蹴鞠译本句子翻译问题
    4.3 蹴鞠源语修辞特征与翻译问题
        4.3.1 蹴鞠源语修辞特征
        4.3.2 现有蹴鞠译本修辞翻译问题
5 目的论下蹴鞠外宣翻译策略
    5.1 目的论下蹴鞠外宣翻译的重点难点
    5.2 目的论下蹴鞠外宣翻译策略调整
        5.2.1 目的论下蹴鞠外宣翻译策略——直译为基础
        5.2.2 目的论下蹴鞠外宣翻译策略——释义为重点
        5.2.3 目的论下蹴鞠外宣翻译策略——生活化、贴切化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蹴鞠
    CUJU
附件2

(3)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译本选择与研究范围
        1.2.2 人物选择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红楼梦》原着人物形象研究
    2.2 《红楼梦》英译人物形象研究
        2.2.1 以“人物形象”为主题的红译研究
        2.2.2 与“人物形象”相关的红译研究
    2.3 认知识解理论: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物形象重塑研究的适用性
        2.3.1 认知识解理论
        2.3.2 认知识解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2.3.3 认知识解对人物形象重塑研究的适用性
    2.4 小结
第3章 林黛玉:悲剧形象淡化
    3.1 柔弱形象弱化
        3.1.1 娇弱变强壮
        3.1.2 多愁善感减弱
    3.2 宝黛爱情朦胧美消失
        3.2.1 含混描写变明晰
        3.2.2 深情变平淡
    3.3 闺秀形象模糊化
        3.3.1 聪慧形象加强
        3.3.2 守礼形象削弱
    3.4 悲剧性减弱
        3.4.1 还泪神话隐没
        3.4.2 悲剧意象消失
    3.5 小结
第4章 薛宝钗:冷美人形象“热”化
    4.1 思想行为发生裂变
        4.1.1 思想正统化
        4.1.2 行为随意化
    4.2 与他人距离感缩小
        4.2.1 对下人更随性
        4.2.2 对同辈更热情
        4.2.3 对尊长更率性
    4.3 “冷美人”形象消融
        4.3.1 “冷”的意象消失
        4.3.2 “冷”的行为隐没
    4.4 小结
第5章 探春:“敏”形象突显
    5.1 威严形象强化
        5.1.1 态度更严厉
        5.1.2 处事更精明
    5.2 敏感的个性加强
        5.2.1 言行更显敏感
        5.2.2 称谓更加尖刻
    5.3 闺秀形象削弱
        5.3.1 烘托高雅的意象消失
        5.3.2 体现高雅的描写淡化
    5.4 小结
第6章 王熙凤:“辣子”形象更鲜明
    6.1 精干形象进一步强化
        6.1.1 处事更能干
        6.1.2 心机更深细
    6.2 虚伪的表现增强
        6.2.1 对贾瑞更热情
        6.2.2 对尤二姐更友好
    6.3 泼悍鄙俗的形象发生裂变
        6.3.1 言行泼悍加剧
        6.3.2 鄙俗言语减少
    6.4 虚荣要强的个性加强
        6.4.1 要强的形象强化
        6.4.2 虚荣的形象裂变
    6.5 守礼的形象削弱
        6.5.1 恭顺变放肆
        6.5.2 对长辈称呼失礼
    6.6 鲜活的形象突显
        6.6.1 言语更加圆滑
        6.6.2 鲜活描写增多
    6.7 小结
第7章 霍译中女性形象重塑的整体趋向与探因
    7.1 霍译中女性形象变化的共同趋势
        7.1.1 闺秀形象弱化
        7.1.2 才能个性强化
    7.2 霍译中女性人物形变探因
        7.2.1 开放多解的文学文本
        7.2.2 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
        7.2.3 难以抑制的译者观念
    7.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六、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一、体裁类型
        二、题材类型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一、唱词韵式特点
        二、唱词韵律个性
        三、语言演唱特色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一、学校教育传承
        二、激活民俗传承
        三、传统歌唱延续
        四、媒体化新视界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结论
    一、研究之结论
    二、传承之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附录三 图目录
    附录四 图表目录
    附录五 谱例目录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后记
附图

(5)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萧山方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况综述
    第二节 研究参数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价值
第二章 经济参数下萧山方言生态解读
    第一节 经济活跃圈内萧山方言生态分析
    第二节 经济发展圈内萧山方言生态分析
    第三节 经济参数与方言忠诚度
第三章 代别维度下萧山方言生态考察
    第一节 老年群体与方言复杂度解读
    第二节 中年群体与方言复杂度解读
    第三节 青年群体与方言复杂度解读
第四章 家庭多语现象考察
    第一节 “本地型”家庭“双言”现象分析
    第二节 “混合型”家庭多语现象分析
    第三节 “移民型”家庭语言现象分析
第五章 萧山方言传承下的思考
    第一节 借助大众新媒体,激发青年方言认同感
    第二节 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开展方言教育兴趣课程
    第三节 建立全面有声方言语料库,开拓方言发展新途径
    第四节 树立正确方言意识,促进方言与经济共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萧山方言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Ⅱ
    家庭语言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语用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语文核心素养之“语言建构与应用”
    第一节 相关概论界定
    第二节 《语言文字应用》教材简析
    第三节 “语言建构与运用”概述
    第四节 《语言文字应用》与“语言建构与运用”——用教材教,教语用能力
第二章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现状调查
    第二节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三章 《语言文字应用》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教材利用方面
    第二节 教学观:教师主导
    第三节 教学观:学生主体
第四章 语境视域下语用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语境的概述
    第二节 语境的功能
    第三节 利用语境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语用背景下《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教材教学情况的访问提纲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方式
    三、访谈对象
    四、提问提纲
    五、访谈设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高中古诗文地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古诗文地名统计分析
    第一节 地名概念界定及其类别
        一、地名概念界定
        二、地名类别
    第二节 高中古诗文中的地名统计
        一、古文中的地名
        二、古诗词中的地名
    第三节 地名的实指与虚指
        一、教材中的实指地名
        二、教材中的虚指地名
第二章 高中古诗文地名在教材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中古诗文地名注释的不完善和含混
        二、教材对古诗文地名注释的错误
    第二节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地名教学
        二、教学方法单一
第三章 高中古诗文地名教学对策与方法
    第一节 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一、掌握一定的地理和历史文化知识
        二、提升古文素养
        三、学会利用工具书
    第二节 深挖地名内涵进行延伸教学
        一、清楚地名由来和变迁
        二、挖掘地名背后的故事
        三、知晓地名包含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巧用插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9)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问题研究 ——以《博雅汉语》和《发展汉语》初级系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相关文献综述
一、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 语言翻译理论
    (二) 语言对比分析理论
    (三) 比较文化理论
    (四) 语境与词义
    (五) 中英文词语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之比较
    (六)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的原则
二、《博雅汉语》和《发展汉语》初级教材生词英译分析
    (一) 两套初级系列教材简介
    (二) 两套初级教材生词英译的优点
    (三) 两套初级教材生词英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调查问卷分析
    (一) 调查对象及目的
    (二) 调查内容
    (三) 调查问卷分析
四、对初级教材生词英译的编写建议
    (一) 对英译词语的内涵进行限定
    (二) 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简洁
    (三) 英译时不能脱离课文语境
    (四) 英译要体现词语的文化内涵
    (五) 适当增加图片说明
    (六) 适当增加汉语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后记

(10)俄汉全译隐喻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隐喻翻译研究述评
        一、国内隐喻翻译现状简述
        二、国外隐喻翻译现状简述
        三、国内外隐喻翻译研究简评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俄汉全译隐喻转化概论
    第一节 隐喻概观
        一、隐喻研究简述
        二、隐喻的内涵
        三、隐喻的外延
    第二节 全译转化轴心观
        一、全译的概述
        二、全译的轴心:转化
        三、全译转化的灵魂:似
    第三节 全译隐喻转化认知观
        一、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二、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三、二次相似性:隐喻翻译的灵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汉全译隐喻转化机制论
    第一节 俄汉全译隐喻转化理论基础
        一、翻译思维研究
        二、翻译过程研究
        三、全译思维过程研究
    第二节 原语隐喻理解机制
        一、原语点式隐喻理解机制
        二、原语线式隐喻理解机制
        三、原语面式隐喻理解机制
    第三节 语际隐喻转化机制
        一、语际线式隐喻转化机制
        二、语际面式隐喻转化机制
        三、语际体式隐喻转化机制
    第四节 译语隐喻表达机制
        一、译语点式隐喻表达机制
        二、译语线式隐喻表达机制
        三、译语面式隐喻表达机制
        四、译语的非隐喻表达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汉全译隐喻转化方法论
    第一节 隐喻转化策略
        一、隐喻直译策略
        二、隐喻意译策略
    第二节 隐喻转化方法
        一、隐喻对应法
        二、隐喻增减法
        三、隐喻移换法
        四、隐喻综合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汉全译隐喻转化影响因素论
    第一节 全译隐喻转化的主体因素
        一、单重主体
        二、双重主体
        三、多重主体
    第二节 全译隐喻转化的语境因素
        一、语言性语境
        二、非语言性语境
    第三节 全译隐喻转化的文化因素
        一、文化差异性
        二、文化适应性
        三、文化和谐性
    本章小结
结论:建构俄汉全译隐喻转化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汉语虚词英译趣谈(论文参考文献)

  • [1]计量特征在计量风格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莫言作品分析为例[D]. 张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目的论视角下齐鲁传统体育项目外宣翻译研究 ——以蹴鞠为例[D]. 付帅.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3]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D]. 杨诚. 湖南大学, 2020
  • [4]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萧山方言研究[D]. 朱晓飞.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6)
  • [6]语用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教学研究[D]. 熊小飞. 重庆三峡学院, 2019(05)
  • [7]现代汉语虚词的英译——以连词、语气词和结构助词为例[J]. 李延林,李乐君,晏心怡. 对外汉语研究, 2016(02)
  • [8]高中古诗文地名教学研究[D]. 代林君.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1)
  • [9]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问题研究 ——以《博雅汉语》和《发展汉语》初级系列为例[D]. 王倩.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3)
  • [10]俄汉全译隐喻转化研究[D]. 孙秋花. 黑龙江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汉语虚词英译趣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