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2F并条机压辊更新

A272F并条机压辊更新

一、A272F型并条机压辊的更新(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聪[1](2010)在《并条牵伸过程建模及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纤维材料加工是材料加工的重要分支,并条又是纤维材料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是指对并条过程中输出棉条的重量不匀进行自动调整,它对并条工序及后续工序的产品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这是因为在并条过程中,输出棉条断面粗细不匀的变化是一种随机过程,它包括着各种形式的不匀。如果不对棉条不匀加以控制,所加工棉条的不匀将会被带入后续的各道工序,最终导致纱线品质指标下降,严重影响织物的质量,因此并条机自调匀整研究成为纤维材料加工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于并条机的牵伸机理十分复杂,参数多变,几乎不可能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给并条机自调匀整调节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只是少数几家国际企业掌握并条机的自调匀整技术,并且作为保密技术不对外公开。在国内,尽管已有多家企业开发了自己的并条机自调匀整装置,但是匀整效果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对并条过程进行建模与仿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高性能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装置,对我国棉纺织技术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作了如下研究:综合运用棉纺工艺学理论、动力学建模技术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对并条机牵伸机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棉条在牵伸区的变化情况入手,首次将棉条厚度在牵伸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看成为增益可变的牵伸环节,提出了牵伸增益曲线,并利用Matlab仿真环境,建立了并条机变牵伸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将并条机变牵伸模型模拟得到的输出数据与实际采集的并条机输出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比较了牵伸增益曲线的不同选取形式对并条机变牵伸模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并条机变牵伸模型能较真实的反映实际并条机的运行情况。针对并条机变牵伸模型精度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系统辨识中的线性离散动态模型,用并条机的实际输入和输出棉条信号进行系统辨识,建立并条机的辨识模型。对现场采集的棉条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采用以信号分析为基础的相关法计算出辨识模型中的延迟时间。根据模型得到的仿真输出数据与实际采集到的棉条输出数据相比较,辨识模型的精度高于理论模型,且结构简单,调试方便,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在分析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从系统辨识的角度将并条机的工作过程分为控制通道和牵伸通道两部分,将伺服系统的控制量和喂入棉条厚度作为系统输入信号,将输出棉条厚度作为系统输出信号,建立了可以应用于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的辨识模型。在所建立的控制系统辨识模型的基础上,对自调匀整开环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比较了加入自调匀整控制后输出棉条的仿真数据和未加入自调匀整控制时输出棉条的仿真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自调匀整控制的效果较好,达到了降低棉条片段不匀率的目的。建立了并条机自调匀整混合环控制系统,在混合环控制系统中采用了一种新的差时控制方法。该方法对开环前馈控制和闭环反馈控制采用不同的控制周期。在所建立的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的应用中,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重点解决了输出棉条定量波动的影响。对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系统的组成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介绍了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硬件的一些选取原则及选择结果,并对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分析,重点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对软件的构架进行了设计,并深入分析了主程序与中断服务程序各自的功能和实现方法。对所建立的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系统在并条机FA398A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输出棉条的质量和匀整效果均有明显提高。

吴红[2](2009)在《浅谈几种特殊机械波的成因及解决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几种特殊机械波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通过分析并条10 cm15 cm机械波、粗纱15 cm17 cm机械波、细纱5 cm6 cm机械波和细纱30 cm40 cm机械波,总结出这类机械波的产生特点以及解决措施,提出在纺纱过程中因牵伸工艺配置不当,也会产生类似机械故障的机械波,只有合理配置牵伸工艺才能有效消除该类机械波。

张之辉[3](2008)在《连续材料加工中定长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纺织行业中纤维材料的加工是材料加工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棉纺工艺大体可以分为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以及后加工等工艺过程,均为纤维材料的连续加工,其中并条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它是将生条制成熟条的过程,利用并合的方法使粗细不等的棉条相遇,一方面可以改善长片段的均匀度,另一方面充分混合纤维,采用牵伸的方法将棉条拉长拉细,改善纤维的内部结构,以备后面工序的使用。在棉纺过程中,纱条断面粗细不匀的变化是一种平稳随机过程,它含有各种形式的不匀,波形复杂。如果对纱条粗细不匀不加以控制,那么所加工的纱条除原有的单位长度不匀外,还会增加各工序所造成的不匀,这些不匀都将出现在成纱中,而且不匀的最初长度都将随着各工序的牵伸倍数而大大增长,最后将导致成纱均匀度差,强力低,断头率高,品质指标下降,严重影响织物的质量和外观。因此,为了提高纱线和织物的质量,必须采用自调匀整装置。并条机的自调匀整方式基本以短片段和超短片段为主流,控制方式以开闭环相结合的混合环控制为主要趋势。国内外厂家都在开发应用短片段自调匀整系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国际市场上,德国特吕茨勒HSR-1000型,瑞士立达公司的RSB-851型,日本丰田公司的CAS型等,其共同特点是匀整精度高,匀整范围大,适应车速达800-1000m/min,具有在线检测,参数显示内容丰富,机电一体化程度高等优点。国内市场上,沈阳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宝成新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都开发了不同型号的并条机。但是对于并条机的自调匀整控制部分目前国内技术与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为此,我们与河北太行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研发设计了一种基于定长控制新技术的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自调匀整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以实际系统为基础,在深入分析棉条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罗拉牵伸的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将整个并条的过程采用模块化的方法建立整体的控制方框图,在MATLAB中对控制算法和机电伺服传动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且通过实验验证模型和仿真算法都是切实可行的。同时介绍了并条机定长控制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软硬件实现,在硬件上采用微机配合先进的PCI控制卡保证高速度,软件上利用定长控制中断保证控制精度。最后,本文探讨了模糊控制算法及其在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设计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混合环控制系统。

顾剑锋[4](2006)在《ASFA306高速并条机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并条机是一种综合应用机械、微电子、自动控制、传感测试、电力电子、接口和软件编程技术等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棉纺行业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前景。本课题以海安县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ASFA306高速并条机项目研发为背景,着重研究了高速并条机的方案设计与系统实现。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并条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高速并条机的技术需求,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建立了ASFA306型高速并条机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案;为实现高速并条机传动平稳、运行噪音低,对传动和牵伸等机械部分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提出了主传动齿轮采用全封闭油浴、牵伸采用三上三下加压力棒曲线牵伸型式的改进设计方案,完成了ASFA306高速并条机的机械传动设计、牵伸机构设计及牵伸倍数的优化设计;基于工业触摸屏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工业组态软件等硬软件平台,进行了ASFA306高速并条机控制系统的硬软件方案论证、详细设计、系统开发与调试;初步完成了ASFA306型高速并条机样机的机械系统、检测仪表系统、控制系统的联调和现场试验工作。 样机调试运行表明:本文研究设计开发的ASFA306高速并条机样机达到了系统的设计指标。该设备具有机械本体部分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外观宜人、运转平稳、整机振动小、噪音低、操作简便、运行可靠等特点,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潘六丰[5](2004)在《不同设备配套精梳后单并工艺的试验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我公司自1998年通过工艺优选试验确定精梳后单并工艺纺精梳纯棉纱的工艺路线及质量保证措施以来,一直沿用此工艺路线和方法生产精梳纯棉纱,产品质量始终保持了良好的效果。后来在新增清钢联、高效能精梳机、带自调匀整并条机、FA506细纱机等新设备的情况下,我们又进行了许多优选试验和生产跟踪。现将有关情况整理成文供各位同仁参考。

滕秀杰,郎文利,白崇岩[6](2000)在《A272F型并条机压辊的更新》文中研究表明

汤龙世[7](1996)在《FA311型并条机性能特点及纺纱实践》文中认为介绍了国产FA311型高速并条机的主要技术规格及结构的性能特点、工艺配置和分析,部分品种的正交试验工艺优选和不同速度条件下的棉条质量对比。

刘家生[8](1994)在《FA304A、FA306型并条机结构及技术性能》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FA304A、FA306型并条机的技术性能、结构特点以及使用后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可供选型参考。

朱永祥,葛慧[9](1994)在《A272型并条机改造为FA304型并条机的探讨》文中提出 A272型并条机是国产60年代的产品,也是被各纺纱厂广泛采用的一种比较好的机型。但是随着纺织市场的飞速发展,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其牵伸、清洁、加压、传动机构的不合理性越来越突出,A系列并条机是原纺工部的建议淘汰机种,但众多的老厂由于资金、厂房等诸因素的限制,无法予以更新。因而对A272系列并条机进行改造,已势在必行。显而易见,改造的重点在于:如何吸收A272型并条机的优点,以科学的态度,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使用价值。

郝凤鸣[10](1994)在《棉纺并条机的发展趋势及有关问题的探讨》文中提出本文针对国内外并条机的发展现状,对出条速度、主要机构及自调匀整等装置提出一些看法,供设计和选型时参考。

二、A272F型并条机压辊的更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272F型并条机压辊的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1)并条牵伸过程建模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并条工艺及并条机概述
        1.2.1 并条机的发展历程
        1.2.2 并条机的在线监测系统
    1.3 自调匀整概述及研究现状
        1.3.1 自调匀整概述
        1.3.2 并条机自调匀整的分类
        1.3.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本文研究的意义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并条机变牵伸模型与Matlab仿真
    2.1 引言
    2.2 并条机的结构与原理
        2.2.1 并条机的工序概述
        2.2.2 并条机的牵伸机理
        2.2.3 并条机特征分析
    2.3 并条机牵伸模型分析
        2.3.1 并条机系统分析
        2.3.2 现有的并条机牵伸模型
        2.3.3 并条机变牵伸模型机理
    2.4 并条机变牵伸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2.4.1 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简介
        2.4.2 基于Matlab的并条机仿真模型
    2.5 并条机变牵伸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并条机系统辨识模型与Matlab仿真
    3.1 引言
    3.2 系统辨识建模方法概述
        3.2.1 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
        3.2.2 动态系统的差分方程描述方法
        3.2.3 最小二乘辨识法概述
    3.3 并条机模型辨识及Matlab仿真
        3.3.1 棉条输入输出数据预处理
        3.3.2 系统辨识延迟时间的确定
        3.3.3 一阶模型辨识及仿真
        3.3.4 二阶模型辨识及仿真
    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系统辨识的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
    4.1 引言
    4.2 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结构分析
    4.3 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的控制方式
        4.3.1 自调匀整控制方式
        4.3.2 自调匀整牵伸调节方式
    4.4 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系统辨识模型
        4.4.1 并条机自调匀整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案
        4.4.2 并条机控制系统模型辨识
    4.5 并条机自调匀整开环控制系统分析
        4.5.1 开环控制系统原理图
        4.5.2 控制算法
        4.5.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4.6 并条机自调匀整混合环控制系统分析
        4.6.1 混合环控制系统原理图
        4.6.2 混合环差时控制算法研究
        4.6.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的设计
    5.1 引言
    5.2 自调匀整系统的硬件设计
        5.2.1 硬件系统结构与控制方法
        5.2.2 自调匀整控制计算机
        5.2.3 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
        5.2.4 主电机(变频电机)
        5.2.5 信号检测系统
        5.2.6 触摸屏
    5.3 自调匀整系统的软件设计
        5.3.1 软件功能描述
        5.3.2 软件开发方法
        5.3.3 主程序
        5.3.4 中断服务程序
        5.3.5 人机界面
    5.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的试验验证
    6.1 引言
    6.2 并条机数据采集
    6.3 试验验证
        6.3.1 匀整效果评估原则
        6.3.2 试验验证
    6.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2)浅谈几种特殊机械波的成因及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并条10 cm~15 cm机械波
2 粗纱15 cm~17 cm机械波
3 细纱5 cm~6 cm机械波
4 细纱30 cm~40 cm机械波
    4.1 罗拉扭振
    4.2 牵伸工艺不当
5 结束语

(3)连续材料加工中定长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纤维材料加工的特点
        1.1.2 并条机自调匀整的国内外现状
    1.2 自调匀整原理及控制方法
        1.2.1 自调匀整基本原理
        1.2.2 自调匀整控制方式概述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并条机定长控制原理
    2.1 引言
    2.2 并条机的结构及原理
        2.2.1 并条工序概述
        2.2.2 并条机的工艺流程
    2.3 定长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4 并条机三罗拉牵伸模型的建立
    2.5 并条机控制系统仿真概述
        2.5.1 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概述
        2.5.2 机电伺服传动系统模型
        2.5.3 基于MATLAB 的并条机动态仿真模型
    2.6 并条机定长控制算法的仿真实验验证
        2.6.1 信号的线性相关分析方法的原理
        2.6.2 并条机定长控制仿真及结果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并条机定长控制的软硬件实现
    3.1 定长控制方法的硬件实现
        3.1.1 定长控制自调匀整系统硬件结构
        3.1.2 匀整电机的控制
        3.1.3 主电机的控制
        3.1.4 定长控制系统的硬件模块
    3.2 定长控制方法的软件实现
        3.2.1 通讯中断
        3.2.2 控制中断
        3.2.3 多中断的嵌套
        3.2.4 控制主程序
    3.3 人机界面
    3.4 实验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控制算法在并条机中的应用
    4.1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
        4.1.1 模糊逻辑的形成与应用
        4.1.2 模糊控制工程的产生与发展[26]
    4.2 模糊控制原理及设计方法
        4.2.2 模糊控制的工作原理
        4.2.2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28]
    4.3 并条机自调匀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4.3.1 模糊控制器基本结构的确定
        4.3.2 模糊推理规则的制定
        4.3.3 建立模糊控制查询表
        4.3.4 输入/输出量化因子
        4.3.5 控制策略使用说明
    4.4 并条机自调匀整混合环控制策略及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2 现场实验照片

(4)ASFA306高速并条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1.2 课题的应用价值
    1.2 并条机的发展概况
        1.2.1 国内外的技术现状
        1.2.2 未来的发展趋势
    1.3 相关技术介绍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
2 总体方案设计
    2.1 并条工艺简介
    2.2 ASFA306并条机的技术指标与设计要求
    2.3 系统总体设计
        2.3.1 机械系统设计方案
        2.3.2 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2.4 系统工作流程
    2.5 系统工作说明
    2.6 系统特点
3 机械系统设计
    3.1 传动系统设计
        3.1.1 传动路线
        3.1.2 机械传动系统
        3.1.3 ASFA306高速并条机工作过程
    3.2 牵伸机构设计
        3.2.1 实现罗拉牵伸的条件
        3.2.2 机械牵伸和实际牵伸
        3.2.3 总牵伸倍数和部分牵伸倍数
        3.2.4 并条机牵伸机构设计
        3.2.5 牵伸型式的特点及工艺原则
        3.2.6 牵伸分配及工艺计算
4 控制系统设计
    4.1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4.1.1 电气控制设计的要求
        4.1.2 电气系统组成
        4.1.3 电气原理图设计
        4.1.4 电力拖动
        4.1.5 电气系统的元部件分布设计
    4.2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与程序设计
        4.2.1 PLC的硬件选型
        4.2.2 PLC输入、输出分配
        4.2.3 PLC程序设计
    4.3 执行电机的变频控制
        4.3.1 电机的调速原理
        4.3.2 变频调速的控制方式
        4.3.3 变频器的分类及其基本特点
        4.3.4 变频器的选型
        4.3.5 变频器与 PLC通讯
    4.4 人机界面设计
        4.4.1 触摸屏原理
        4.4.2 MT506S触摸屏简介
        4.4.3 触摸屏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5 样机试验与效应分析
    5.1 样机现场试验及效应分析
        5.1.1 样机现场试验
        5.1.2 效果评价
    5.2 效应分析及推广前景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A272F型并条机压辊的更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并条牵伸过程建模及控制研究[D]. 张敏聪. 上海交通大学, 2010(09)
  • [2]浅谈几种特殊机械波的成因及解决方案[J]. 吴红. 棉纺织技术, 2009(04)
  • [3]连续材料加工中定长控制技术研究[D]. 张之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6)
  • [4]ASFA306高速并条机的研制[D]. 顾剑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5]不同设备配套精梳后单并工艺的试验与实践[A]. 潘六丰.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2004年全国传统纺并条粗纱技术进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
  • [6]A272F型并条机压辊的更新[J]. 滕秀杰,郎文利,白崇岩. 棉纺织技术, 2000(01)
  • [7]FA311型并条机性能特点及纺纱实践[J]. 汤龙世. 山东纺织科技, 1996(04)
  • [8]FA304A、FA306型并条机结构及技术性能[J]. 刘家生. 棉纺织技术, 1994(02)
  • [9]A272型并条机改造为FA304型并条机的探讨[J]. 朱永祥,葛慧. 上海纺织科技, 1994(01)
  • [10]棉纺并条机的发展趋势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 郝凤鸣. 棉纺织技术, 1994(02)

标签:;  ;  ;  ;  ;  

A272F并条机压辊更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