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治血证浅析

从气治血证浅析

一、浅析血证从气论治(论文文献综述)

宋英,胡晓梅,张姗姗,吕妍,孙妍,全日城[1](2022)在《基于血气火关系探讨“从气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证思路》文中研究指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以出血、乏力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其治疗不离治血、治气、治火。文章基于血气火关系,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进行探讨。通过回顾文献,分析其"从气论治"理论依据;从辨病辨证角度,阐述"从气论治"临证思路及其机制。发现血气火3者关系密切,相互承载转化制约;"从气论治"主要分为气之不及与气之太过,治以益气固表、益气生血、益气摄血、温阳益气、补气祛阴火、行气化瘀及清气降火等;"气"与免疫因素关系密切,"从气论治"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发挥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中医治疗提供思路。

白雪芳[2](2021)在《唐宗海脾胃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的《唐容川医学全书》为研究蓝本,主要对唐宗海的脾胃理论特色及其论治血病中脾胃证治的遣方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唐宗海的脾胃学术思想,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查阅相关文献,探讨脾胃思想发展源流,借助中华医典整理脾胃阴阳的相关观点,总结整理《唐容川医学全书》中所论及脾胃的生理病理、脾胃的治则治法、脾胃的用药特点等方面的理论;2参考《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中药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整理《血证论》中有关脾胃证治的方剂用药,并利用Excel和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了解唐宗海治疗血病中脾胃证治的用药特点,从而系统且深入地探讨唐宗海的脾胃学术理论特色。结果:唐宗海的脾胃相关理论内容主要源于《内经》、取法于仲景、补东垣之不足,亦缬采各家之长,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丰富了脾胃理论。其理论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提出脾阴学说;主张脾胃阴阳分治;阴阳气血水火以脾胃为枢纽;治则治法主要包括:降逆止血,泻热宁血,消散瘀血,清热宁血,补脾摄血,补土生血,健脾和胃,通腑泻热,滋阴健脾,滋胃生津,温补中焦,培土生金,调肝和脾,调中利水,补益心脾,温补脾肾。总不离补、温、清、消、下、和法。脾胃论治血证的用药特点:《血证论》明确记载与脾胃证治相关的方剂用药为212方,涉及169味药物,使用频次为1760次。出现频次前20个方剂依次为:玉女煎、犀角地黄汤、归脾汤、六君子汤、小柴胡汤、逍遥散、三一承气汤、甲己化土汤、泻心汤、二陈汤、白虎汤、甘露饮、麦门冬汤、越鞠丸、清燥救肺汤、四物汤、玉烛散、血府逐瘀汤、平胃散、竹叶石膏汤;频数前20味中药依次为:甘草、人参、白芍、茯苓、当归、白术、枳壳、地黄、麦冬、半夏、大黄、陈皮、黄芩、柴胡、生姜、知母、石膏、大枣、熟地黄、厚朴。中药配伍相关性分析中以甘草-人参、甘草-茯苓、甘草-半夏、甘草-白术关系较为紧密。将前25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发现5组药物是六君子汤、四物汤、玉女煎、承气汤、小柴胡汤的基础方加减。将所有药物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析,发现药味以甘味最多,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为:甘、苦、辛、酸、微苦;药性以温性为首,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为:温、平、微寒、寒、微温;药物归经以脾经为首,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为:脾、肺、胃、心、肝。结论:唐宗海脾胃理论以阴阳为纲,引经据典,从阴阳角度补充完善了脾胃理论。《血证论》中脾胃证治的内服用药用法灵活,重视辨证论治,方药运用特点是以补益药和清热药为主,性味突出甘温、甘寒,甘温以益气、甘寒以清热滋阴,也说明脾胃证治中虚证以阴虚、气虚多见,实证以热证为主,治以益气滋阴或清热为主,归经以脾肺胃心肝为多,而肺心肝三脏中肺肝在血证论治中关系较为紧密,除了脾胃,用药角度亦可考虑多从肺、肝入手,用药规律印证了其学术思想。

王婧[3](2021)在《李佩文教授食管癌辨治思想及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李佩文教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经验,分析其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食管癌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李佩文教授2016年9月-2020年10月期间诊治的食管癌患者处方,基于 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Microsoft Excel 2019 软件,对李教授的食管癌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统计出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及归经,确定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并生成衍生新处方,对李教授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通过与李佩文教授访谈的方式,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与探讨,系统总结李佩文教授治疗食管癌的辨治思想和处方用药规律。结果:在符合标准的126个处方中,共使用了 218味中药。使用频次大于等于20的有28味药,使用频次前3位分别是瓜蒌、党参、旋覆花,其中瓜蒌为99次,党参为92次,旋覆花为91次,药物归经肺经占19.89%、胃经17.30%、脾经15.49%、肝经15.01%,五味统计以甘味药居多,约33.16%,其次为苦味,28.71%,辛味,20.88%。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出现频次最高的药对为“瓜蒌-旋覆花”及“瓜蒌-党参—旋覆花”,聚类分析得到3个新处方,分别为:方1:黄芪、陈皮、麦冬、五味子、当归、枸杞子、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鸡内金、佛手、白花蛇舌草;方2:瓜蒌、薤白、石见穿、半夏、苏子、木香、旋覆花、赭石、竹茹、半枝莲、柿蒂;方3:党参、土茯苓、浙贝母、鳖甲、山茱萸。结论:通过将数据挖掘结果与李佩文教授访谈结果相结合,总结出李佩文教授“从气论治”食管癌的核心辨治思想,认为食管癌的外因主要为热、痰、瘀、毒之邪,内因以正气不足、情志不舒为主,基本病机为“气虚、气逆、气结”,治疗上以健脾理气,降逆散结为基本大法,李教授认为中医药治疗食管癌不仅要调节上下气机,还需从横向去疏散郁结之气,善用全瓜蒌增加宽胸散结之力,认为瓜蒌可以减轻及预防病人胸痛及喉返神经麻痹引起的音哑,此外常用党参、黄芪健脾益气,旋覆花、赭石降逆,陈皮、木香、佛手理气,石见穿、竹茹、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抗癌,常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散、瓜蒌薤白散、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四磨汤等。李佩文教授重视肿瘤并发症的防治,认为应注重“既病防变”,结合病人自身情况、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西医治疗的认识,可以预见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使用中药干预可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针对食管癌常见并发症用药,疼痛常用延胡索、徐长卿、炒白芍、川楝子等,出血常用地榆炭、白及、仙鹤草、藕节碳、侧柏叶、紫草、生地等,针对喉返神经麻痹引起的音哑常用自拟鸣金方。除谴方用药外,李佩文教授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及饮食调护等亦十分重视,形神同调,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王彦彦[4](2020)在《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医学术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网络文献检索系统、广州市各大图书馆、访谈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或后人、跟名老中医出诊学习等四种途径,对岭南中医名家治疗月经病学术思想、诊疗特色及临床经验等进行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发掘岭南地区月经病的发病特点和名家调治月经病的诊治规律,初步呈现岭南中医妇科医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源流及特色经验集成,为临床继承应用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用参与性研究方法初步验证其中一位名医的经验方的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为中医妇科后辈学习岭南中医妇科提供指引,为发挥岭南中医妇科优势,继承与发扬岭南中医妇科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本研究工作主要通过广泛收集历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相关历史记载、发表论文、医案医着、名医弟子的跟师记录、心得、经验总结及其他途径关于名医的一些记录等,搜集其中各岭南名医关于月经病诊治的学术背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有效病案等,通过比较研究的科研方法,归纳整理出岭南名医对于月经病诊治的特色和规律,形成“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同时对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诊疗特色进行整理研究,采用文献收集、名老中医自身总结、名家访谈、弟子访谈、跟诊学习等形式,采用传统及现代的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当代岭南妇科名医的学术思想、思辨特点、临床经验、方药特色、典型医案,总结其共性规律和特点,总结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在基于上述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特色总结下,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的一个经验方药,采用参与性临床研究,从方药、治法入手,凝练形成代表性研究方案,评价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结果:在岭南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岭南地区中医妇科流派的发展受岭南文化的历史沉淀影响深刻。岭南中医妇科形成因素包括地域、经济文化、体质因素等。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构成代表有罗氏妇科、蔡氏妇科两支妇科派系,还包括以妇科病为专科的岭南医家及兼治妇科病的名家。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1)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培养数代岭南名医;(2)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3)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4)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5)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6)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7)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8)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本研究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治疗脾肾两虚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运用随机对照方法,与地屈孕酮片作为对照,结果如下:两组患者治疗后经行时间延长的主证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在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更为有效。经过三个月经周期的治疗两组H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两组间治疗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的疗效相当。两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经治疗后延长,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延长黄体期时间方面疗效相当。两组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BBT上升6-8天)经治疗后较前显着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均有可能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而改善黄体功能。但因两组治疗前后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不具可比性,尚不能证明中药组对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的有效性。结论:岭南气候地理的独特性造成了岭南地区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疾病特点及居民体质,如外邪常夹湿邪入侵人体,月经病患者也多气虚、阴虚及痰湿体质等;岭南地区还有采用当地中草药煲凉茶和煲汤的饮食文化习惯,因此药膳调经也成为岭南中医妇科的一大特色。岭南妇科流派传承特点:以代表性南海罗氏妇科为例,其调经特色在于:(1)崇尚景岳,调经首重阴阳;(2)脾肾为本,气血为用;(3)养阴保津,驱邪扶正,攻补有度;(4)治疗重视地域气候的差异;(5)善用南药,药性平和;(6)重视情志治病。罗元恺教授继承发扬,衷中参西,提出女性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这是岭南中医妇科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罗氏的传人欧阳惠卿、李丽芸、罗颂平、王小云等传承罗氏的学术思想,又各有发展创新。欧阳惠卿致力于补肾活血法在妇科领域常见病、难治病的应用研究,其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李丽芸充实了补肾法,提出经典的补肾八法,丰富了补肾调周法的经验。罗颂平立足天人合一,提出月经周期与太阴月节律同步的创新观点。王小云经多年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形成特色明显的中医“心身同治”学术思想,创新以情胜情的情志疗法。同时岭南妇科流派传承人为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研究开创流派工作室,培养人才,为岭南妇科流派作出贡献。潮汕蔡氏妇科其传承以家传为主,兴盛至今的除了其百年不衰的疗效。近现代名医蔡仰高、蔡纯臣刻苦努力传承良好的家风医德,崇仲景学说,重脾肾,博采众长,重视祖方、偏方,又有创新。至现代蔡妙珊教授继承先辈经验,又结合吸收院校中医教学,将蔡氏妇科发扬壮大。临床验证方面,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8号健脾补肾方对脾肾不足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患者是有效的,其疗效与地屈孕酮片改善黄体功能不全型经期延长的疗效相当,而对改善患者脾肾不足型中医症状方面更优于地屈孕酮。此经验方具有临床可行性及可重复性。

鲁周南[5](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刘星[6](2020)在《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最早在《素问》七篇大论中集中论述,并在《黄帝内经》其它篇章中具体运用。在中医学文献中,温病的概念亦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那么温病在病因、病机、发病、辨证及治疗等方面必然与运气学说存在难以割舍的关系,学者对此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将温病与运气学说结合起来研究,探讨运气学说的理论范畴、运气学说在温病辨证论治中的具体运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基于运气的温病辨治规律。方法:借鉴医史文献的研究方法,采用传统文献挖掘、理论与临床应用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黄帝内经》为主要研究文献,结合后世医家有关运气及温病研究的相关着作与论文,对其分析整理归纳。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深入研究,阐述运气学说的科学性和理论范畴,以及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并基于此阐明温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及疫病的发生与防治。结果: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运气学说的形成主要是以朴素的天文和历法知识为基础,而源于运气学说的“天人相应”观念亦有其天文、物理学等科学依据。运气学说的理论范畴除了干支推演理论,主要包括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认识,这些在七篇大论中有系统概述,而详细的理论应用必须探求整个《黄帝内经》。第二部分论述运气学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伤于寒”是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受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因素,属于疾病的诱因。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影响体质,体质最终决定发病证候的寒热虚实,而非六淫。三阴三阳开阖枢学说描述太阳、太阴时,“开”、“关”并存并用,其用取象比类的思维细致地描述了人体三阴三阳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开阖枢“折”即为三阴三阳病。经气倾移是三阴三阳病的本质,主要由人迎寸口脉法来判定倾移的六经方向和经气多少,辨识三阴三阳病的过程就是六经辨证的过程。第三部分论述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温病的病机可以归纳为:失于藏精,感受邪毒,发必温病。“伏气”的本质是异常气候(六淫)加于人体后形成的体质状态,并影响未来发病的寒温性质。温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于体质阳升热化,即“不藏精”,而“不藏精”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包括“冬伤于寒”。卫气营血辨证缺少对具体的经脉脏腑病位的辨别,临证必须结合六经辨证。吴鞠通的三焦辨证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创新的辨证方法,教材将其等同于脏腑辨证,就失去了本义,辨治温病也就很难单独以之为纲。而六经辨证不仅兼纳经络、脏腑,而且每一经皆有卫、气、营、血之分,是一种纵、横交叉立体式的较完整的辨证方法,实际含纳三焦辨证,并能融合卫气营血辨证;辨治温病应采用以六经为纲、卫气营血为目的六经辨证体系。同时,温病的治疗须采用同是源于运气的气味治法。第四部分论述疫病的发生规律和预测方法。《黄帝内经》时代的先人不仅早已认识导致疫病等恶劣疾病发生的致病原,即其所谓“邪鬼”、“五尸鬼”,而且认识到“三虚”可致疫病,还运用运气学说准确地预测疫病的发生。文章最后用运气学说分析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结论:运气学说具有客观的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运气学说不仅在七篇大论中集中论述,更是整个《黄帝内经》及乃至整个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在《内经》中得到具体、广泛地应用。进而温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方法、治疗方法等多源于运气,从而形成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治规律,以及疫病(包括温疫)的发生与防治规律。

赵吉超[7](2020)在《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文中认为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产生的时代背景,选取秦汉以前传统文化中道、儒两家的代表着作《管子》、《老子》、《列子》、《庄子》、《四书》,进行传统文化气学说源流研究,寻找中医学术赖以建立的气学说内涵。并以此为根据,选取中医学术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着作,对其中的气学说进行研究,以明晰古代气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全文分为四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为气学说源流研究,通过对《黄帝内经》之前道儒两家共八本着作中气学说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诸多名词的内涵与气相同,如道、天、心、性等。并且古人对气的体悟称为“内求法”,通过这种方法得出很多观点,涵盖了对形而上本体的认识,以及形而下万事万物的认识,成为中医学术理论体系构架的基石。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医学独特的生命观:天人整体的生命观、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第二章为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通过对第一章的研究论述,阐发气学说相关的六大基本定理: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气充盈于宇宙虚空;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气与神相关。第三章为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这一章将中医基础理论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分别为形成时期与发展时期。形成时期以《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分别代表中医学术的理论基础、临床基础、中药理论基础,分析其中的气学说的内涵,以明晰气学说对其形成的影响。发展时期分为晋至唐、宋至明、清至近代三个阶段,共15位医家及相关的15本着作,对各医家的着作进行气学说的研究分析,明晰气学说在中医学术发展中的作用。最后,综合研究内容,归纳出两点启示,展望气学说在现代科学中的发展方向。第四章为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结合中医学的医学属性,对比了其与现代医学对生命认识的异同,对中医学两大生命观进行了简单概括。以此分析了气学说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的运用及价值。最后,选取《古今医案按》、导师以及笔者自身临床中的医案进行分析,对气学说在针灸、推拿按摩、中药方剂中的具体临床运用,以气学说为核心对临床诊断、疾病机理、药理进行了分析,以细节展现气学说的价值,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故通过以上研究,认为气学说包含了形而上本体论与形而下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能量论与规律论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对通过内求法对自身生命体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的高度总结,涵盖了内圣的修持理法与成就外王事业具体运用的学说。气学说使中医学在根本上成为与传统文化一致的存在,将之运用于自身则可循理体悟本体,运用于社会,则可拯危救困。同样,这些研究为气学说的现代化乃至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刘珍珠[8](2020)在《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医渊薮《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之后,历代医家对其内容进行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从而形成了众多新的学术思想与流派。新安医学发源于新安江流域的古徽州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影响深远,固本培元即新安医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说。而在以往对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的整体性相关研究中,往往较为忽略固本培元这个概念本身内涵与意义的探讨。因此,本研究从学术思想的角度对固本培元进行了深入探索,以期更好地阐发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内涵,明晰其形成与发展脉络,明确其学术特色与临床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丰富新安医学的研究内容,为固本培元思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中医特色理论与流派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当今各科疾病、疑难病症、防病养生等的临床诊治与预防提供思路与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诠释法等研究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医经典知识挖掘与传播平台”、中华医典、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以李杲、朱震亨、汪机、薛己、徐春甫、孙一奎、张介宾、吴崑、罗周彦、吴澄等医家及相关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纵向梳理与横向分析,进行了以下四个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内涵的研究。首先梳理了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传承源流与“固本培元”名称的由来,继而阐述了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概念、核心、适用范围与运用要点、治疗特色、与江浙温补派形成期思想的区别与联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认为所谓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即通过补益脾肾,培护元气,强固人体根柢即精、气、神,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其核心为培护人体元气,强调人体生化之源的作用,重视自身正气的主导地位。而“元气”来源于先天,初始为气形质未分的浑然一气,即原气,相当于“人身之太极”,具有生生之性,可通过调护脾肾来充养,与后天水谷之气共同组成人体正气。此法适用于外感、内伤、外科、妇科、儿科以及养生防病等各个领域。临证以虚损性症状为辨证要点,以用药善用人参、气血并调、脾肾同补、慎用功伐之剂、注意节宣监佐等为治疗特色。其学术主张与江浙温补派同中有异,新安固本培元强调“阴阳一太极”,而江浙温补派强调“太极分阴阳”,阴阳互根互用,二者在各自学术思想形成过程中,医家之间亦互相影响。第二部分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产生的学术基础,包括医学基础与文化基础两大方面。在医学基础上,《黄帝内经》为其理论源头,包括真气、正气、脾胃、肾藏精等概念以及治病必求于本、扶正祛邪等思想均为固本培元产生的立论依据;《难经》对“命门”“肾间动气”等概念的阐述为固本培元之命门元气思想提供理论基础;李杲提出脾胃之气充养元气,脾胃亏虚致生百病的思想为固本培元核心内涵的形成提供依据;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成为汪机提出固本培元思想的突破口。而宋明时期程朱理学的宇宙观与治学思维为其产生的哲学动因,道家、道教以及内丹修炼思想为固本培元的文化根源。第三部分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时医滥用滋阴降火形成时弊,临证多见脾胃虚损患者的医疗环境;徽州地区山峦水多、土地贫瘠、相对封闭而独立、盛产道地药材等自然环境;明清时期徽州宗族户籍制度森严、徽商经济兴盛的社会环境;以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儒学氛围,明朝统治者尊崇道教,服丹修炼之风盛行等思想文化因素。第四部分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体系的形成与演变历程。主要可分为以汪机“脾胃—营卫—元气—扶正祛邪”为主要思路的形成期,孙一奎“脾肾—命门(元气)—扶正祛邪”思路的成熟期,以及孙一奎之后新安医家继承与拓展的发展期。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认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为明清时期以汪机、孙一奎为主体的新安医家,在《黄帝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援引儒道佛等哲学思想,融合李杲、朱震亨等诸位名家的医学主张,对时医胶守于滋阴降火说、滥用苦寒降泻之品的时弊进行反思与批判,并结合自身临床实际所提出的带有地域特色的创新性治法主张;“元气”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强调的重点;不论脾胃、肾,或是命门、元气,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中的几个关键信息,都在强调人体生化之源的重要作用;在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汪机与孙一奎为核心人物,其中,汪机融合李杲与朱震亨等医家观点,以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为突破口,阐发“营卫一气”“参芪双补”的思想,是固本培元诞生的关键。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出现,既体现出对经典理论的继承,又为契合时代需求的发展与创新。在对中医特色理论的研究中,新的学术观点与理论的产生是立足经典创新发展的结果,流派研究当重视对其学术主张的阐发,对于学派主张应当察其道而不泥其术,不应固守或将其内涵及应用夸大与泛化。本文对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研究,对于完善新安医学研究、探索经典与流派的传承关系、学派与中医特色学说的形成发展规律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且其培护人体本元,扶正以祛邪的核心主张契合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对于提倡养生防病、治未病的当代亦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下一步可继续开展以解决临床需求为出发点而回归于中医经典的基础性研究,并采纳现代医学概念与诊察技术,结合当代人群特征,对固本培元核心理念的应用进行拓展。

袁创基[9](2019)在《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脾胃学说和阴火学说是李东垣学术的主要内容,集中展示了李东垣的学术特点,对元气和阴火的矛盾关系的论述即为李东垣的“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该理论是李东垣认识内伤热病的主要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相关古今文献的整理,重点探讨该理论的学术源流、时代背景、概念范畴、治法治则以及临床方药,并通过导师的临床案例对该理论进行验证,为临床应用“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供理论上和经验上的参考。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本次文献研究的对象主要为李东垣的着作,在探讨李东垣学术渊源过程中,则主要参考《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电子资源方面,通过以“阴火”、“火与元气不两立”、“元气之贼”、“甘温除热”、“升阳散火”为关键词对《中华医典》、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搜集,然后对搜集结果进行鉴别、整理。由于本研究基于中国哲学的对“火与元气不两立”解读的尝试,部分文献主要来源于古代重要思想文化着作及近年出版的中医哲学方面的着作。2.理论评述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类分析、传统阐释、临证解读、相关对比等方式,对“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相关论述进行评述,探讨该理论的学术内涵及其临床价值。3.交叉研究法:本研究运用历史学、哲学、逻辑学、文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对“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进行研究。通过金元时期的战争史、疾病史、人物史等资料,探讨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形成因素,进而对该理论的内涵作出阐述,并对其合理性作出评价;通过中西方哲学的介入,对李东垣的元气学说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形式逻辑的方法对元气、阴火等概念进行分析,力求使元气和阴火的定义更加清晰。4.临床病案研究法:导师邝卫红教授应用“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病案的来源为近年导师门诊病案。“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临床应用范围甚广,内外妇儿各科尽皆有之,但与脾胃系疾病关系最为紧密,本次研究从导师的门诊病案中,围绕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集中反映“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病案,主要从治则治法、方药运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探讨“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结果:1.文献整理结果:通过以“火与元气”、“阴火”、“内伤发热”、“气虚发热”、“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为关键词对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第五版《中华医典》中收录中医典籍及中国知网(CNKI)中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得出相关文献,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归纳、分类、对比,最后将文献情况制成图表,发现自“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提出后,为数众多的医家对该理论进行了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朱丹溪和张景岳,但两人对“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理解都是各自的理论立场出发,未能客观反映李东垣的理论内涵。2.李东垣生平及与主要着作研究结果:本研究从少年、青年、晚年三个阶段对李东垣生平作出勾勒,重点突出东垣的求学、临证经过。通过李东垣的生平研究发现“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提出与其求学和临证经过密切相关:李东垣师从张元素,张元素善于运用升降理论,李东垣在老师张元素的影响之下,把升降理论联系到人身之气,成为其元气学说的重要部分,而李东垣对《内经》、《难经》精神的掌握,也离不开张元素的教导。金元之交动荡不安、疫病频发的临床环境则是“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提出的背景。通过对李东垣着作的梳理,可发现《内外伤辨惑论》最先提出并论述了“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脾胃论》又对该理论进行补充,与该理论的相关病案则主要分布于《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脉诀指掌》五种着作中。3.“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时代背景研究结果:东垣生活于金元之交,民众疲于奔命,脾胃为劳倦、忧思、饥饱所伤,治疗以补益脾胃为本的思路是符合时代特点的。“火与元气不两立”的提出与汴京大疫密切相关,对比目前流行的“鼠疫说”,本研究更倾向于汴京大疫是在战争和环境突变的特殊背景下,由饮食劳倦、病菌感染及治疗失当三者联合所致的群体性脾胃内伤病,因此“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是切合当时的临床需求的。4.“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学术渊源研究结果:“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主要来源于《内经》,李东垣吸收了《内经》“三部之气”、“壮火少火”、“气机升降”、“损者温之”,结合临床实践,从而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除《内经》外,李东垣的元气理论还受到了《难经》的启发,阴火的治疗方法则主要受到《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钱乙以及张元素的影响。5.“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内涵研究结果:“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基本含义是脾胃健旺则元气充盛,元气充盛则阴火降藏;饮食劳倦或喜怒过度可导致脾胃气衰,元气不足,就会引起阴火炽盛,亢盛的阴火又克伐人体元气,故“阴火”为“元气之贼”。“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可概括为:元气充足,阴火不生;元气亏虚,阴火内生;阴火内炽,损耗元气;补元气,泻阴火的治疗方法。6.“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在治疗方法和方药运用中的应用:在“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理论下,李东垣治疗元气不足阴火内生主要从补元气、升阳气、泻阴火三方面入手,主要治法有两种,一是甘温除热,二是升阳泻火,并据此创制了诸多方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补中益气汤、朱砂安神丸、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黄芪人参汤、调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清神益气汤、半夏白术天麻汤。7.“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相关医案研究结果:“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在李东垣的医案有充分的体现,“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在李东垣学术体系中是贯穿其”理法方药”四个层面的;导师是中医内科学脾胃病方向专家,导师熟读李东垣着作,对李氏学术推崇备至,在平常的诊疗当中经常运用“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取得良好疗效,通过导师相关病案分析,可以验证“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正确性。结论: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是经典传承、时代背景以及个人创造三者结合的成果,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巨大,不仅适用于当时的流行性热性疾病,而且对现代临床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的挖掘研究。

党盼盼[10](2019)在《芪莲益肾膏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芪莲益肾膏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Ig A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扩大其治疗范围。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干预治疗,其中观察组联合口服芪莲益肾膏,两组观察周期为12周。记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尿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定性、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血清白蛋白、预后系统积分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共纳入符合标准的Ig A肾病患者64人,其中男39人、女25人,男女比例为1.56:1,年龄分布集中在20-39岁,符合流行病学研究。2.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的有效率为73.4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1.88%;在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自汗盗汗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而在改善患者烦躁失眠症状方面,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色均无明显改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性、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e GF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Scr、BUN、收缩压较治疗前有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预后系统积分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莲益肾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不但可以改善气阴两虚夹瘀型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及尿红细胞计数、提高血清白蛋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预后系统积分,降低发展为ESRD的风险。

二、浅析血证从气论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血证从气论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血气火关系探讨“从气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证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古籍文献血气火关系与“从气论治”
    1.1 血气火三者关系
    1.2 血证治疗终不离治血、治气、治火
    1.3“从气论治”理论阐发
        1.3.1 治气以治血
        1.3.2 治火以治血
        1.3.3 治气以治火,气为枢机
2 基于荟萃分析“从气论治”紫癜病理论依据
3“从气论治”紫癜病临证思路探讨
    3.1 中医对紫癜病的认识
    3.2“从气论治”概要与紫癜病
    3.3“从气论治”临证思路
4 小结

(2)唐宗海脾胃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唐宗海着作的研究概况
    2 唐宗海脾胃理论的研究概况
前言
1 脾胃思想发展概论
    1.1 时代源流
    1.2 脾胃阴阳相关观点研究
    小结
2 唐宗海小传
    2.1 生平简述
    2.2 基础思想
    小结
3 唐宗海脾胃理论的学术渊源
    3.1 遵内经之旨
    3.2 取仲景之法
    3.3 补东垣之短
    小结
4 唐宗海对脾胃理论的认识
    4.1 主要观点力倡脾阴阴阳分治水火之枢
    4.2 其他观点胰腺膏油脾之属胃有五窍之说
    4.3 脾胃关系脾胃互用须看脾
    4.4 与它脏关系脏腑密切连三焦肺肝相合二肠治冲逆带病不离责
    小结
5 唐宗海调理脾胃的思路及方法
    5.1 脾胃的主要病因病机
    5.2 脾胃的主要治则
    小结
6 论脾胃与血证的治疗
    6.1 《血证论》中脾胃证治研究
    6.2 《血证论》中脾胃方药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李佩文教授食管癌辨治思想及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食管癌的西医诊治进展
        1 食管癌的诊断进展
        2 食管癌的治疗进展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食管癌医典古籍源流探析
        1 汉唐时期
        2 宋元时期
        3 明清时期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李佩文教授治疗食管癌的用药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处方录入与核对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
        2.2 四气五味归经统计
        2.3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组方规律分析
        2.4 基于聚类分析的新处方分析
    3 讨论
        3.1 高频用药
        3.2 新处方解读
第三部分 李佩文教授辨治食管癌经验总结
    1 从气论治食管癌思路
    2 重视舌诊
    3 多方入手,不拘一格
    4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治食管癌并发症
    5 重视心理及饮食调护
        5.1 心理调护
        5.2 饮食调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源流
    第一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形成的背景
        一、岭南中医妇科的形成因素
        二、岭南中医妇科的源流
    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
        一、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
        二、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
        三、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
        四、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
        五、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
        六、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
        七、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
        八、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
    第三节 岭南中医妇科与国内其他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特色比较
第二章 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经验
    第一节 研究纳入标准
        一、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研究的纳入标准
        二、流派研究的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纳入结果
    第二节 清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
        一、何梦瑶
        二、刘渊
        三、何守愚
        四、潘名熊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名家
        一、吕楚白
        二、吕安卿
        三、谢泽霖
        四、郭梅峰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岭南妇科医家
        一、罗氏妇科
        二、蔡氏妇科名家
        三、其他妇科名家
第三章 名家及传承人的访谈
    第一节 访谈法研究概述
        一、访谈方式
        二、访谈的研究步骤
    第二节 访谈名家
        一、访谈中医名家李丽芸教授
        二、访谈中医名家王小云教授
        三、访谈中医名家蔡妙珊教授
    第三节 访谈中医名家传承人
        一、采访题目
        二、采访时间地点
        三、采访目的
        四、访谈概要
    第四节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传承主线
        一、罗氏妇科的主要学术传承思想
        二、蔡氏妇科学术思想传承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第四章 李丽芸教授经验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观察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实验方案
        四、观察指标
        五、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临床资料观察
        二、疗效标准及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5)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辨证论治研究
    2 方药研究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4 名老中医治验
前言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古籍选择原则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1.3 古籍选择结果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2.5 小结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3.4 小结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4.5 小结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5.2 病名逐步完善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5.6 小结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6.2 病名沿革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6.7 小结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7.7 小结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1.1 医家个人经验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2 研究方法
        2.1 归纳法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2.2.1 元数据概念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2.3 专家访谈法
        2.3.1 访谈对象
        2.3.2 访谈方法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2.3.4 访谈提纲
        2.4 名中医推荐法
    3 研究结果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3.2.1 选择古籍经验
        3.2.2 选择医家经验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4 结论
讨论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6)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运气学说概述与思考
    1 运气学说科学性探源
        1.1 六十年甲子周期形成的天文学背景
        1.2 更长运气周期的形成背景——大司天
        1.3 “天人相应”观念的天文物理学基础
    2 运气学说与《易经》关系简述
    3 运气学说理论范畴初探
第二部分 运气学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
    1 《黄帝内经》的病因观——风为百病之长
        1.1 风、寒之辨
        1.2 不同性质的“风”
    2 《黄帝内经》的发病观——气候影响体质、体质决定发病
    3 《黄帝内经》的生理模型——三阴三阳开阖枢
        3.1 三阴三阳——兼论“标本中气”理论内涵
        3.2 三阴三阳开阖枢学说
    4 《黄帝内经》的诊断方法——六经辨证
        4.1 三阴三阳病的本质为经气倾移
        4.2 三阴三阳病的人迎寸口诊法
        4.3 六经辨证的基本内容
    5 《黄帝内经》的治疗方法
        5.1 三阴三阳病的针刺治疗
        5.2 三阴三阳病的“饮药”治疗——气味治法
第三部分 运气理论范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
    1 温病概述与思考
        1.1 《黄帝内经》中的温病辨治观
        1.2 《伤寒论》中的温病辨治观
        1.3 后世医家的温病辨治观
    2 温病的病因病机
        2.1 风寒致温的机理
        2.2 “伏气”并非邪藏于里
        2.3 《黄帝内经》中温病的证候与分类
    3 温病的辨证方法
        3.1 卫气营血辨证初探
        3.2 三焦辨证正误
        3.3 融合卫气营血辨证的六经辨证体系
    4 温病的治疗方法
        4.1 温病气味治疗大法
        4.2 叶天士《温热论》气味治法
        4.3 吴鞠通《温病条辨》气味治法举隅
    5 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1 《黄帝内经》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2 叶天士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3 吴鞠通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第四部分 疫病(温疫)的发生与防治规律
    1 疫病探源
    2 疫病发病
        2.1 “三虚”与疫病发病
        2.2 疫病的发病机理
    3 疫病预测
        3.1 客主加临致气候异常致疫
        3.2 《素问遗篇》中的疫病预测
    4 疫病防治
    5 己亥年末、庚子年初新冠疫情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7)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气学说源流研究
    1 《管子》气学说研究
        1.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1.2 《管子》气学说的特点
        1.2.1 精气、心、道、德同论
        1.2.2 心为主宰
        1.2.3 修持理法
        1.3 《管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2 《老子》气学说研究
        2.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2.2 《老子》气学说的特点
        2.2.1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2.2.2 对道的体认
        2.2.3 对道体性用的描述
        2.3 《老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3 《列子》气学说研究
        3.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3.2 《列子》气学说的特点
        3.2.1 宇宙万物的来源
        3.2.2 道家的修道
        3.2.3 气形质——天地万有产生的四个阶段
        3.2.4 冲和气者为人
        3.3 《列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4 《庄子》气学说研究
        4.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4.2 《庄子》气学说的特点
        4.2.1 养气所达境界——逍遥游
        4.2.2 乘天地之正气的至人、神人、圣人
        4.2.3 对证得道体的修持理法及悟道境界的描述
        4.2.4 道无处不在
        4.2.5 《庄子》的养生
        4.2.6 内圣为体,外王为用
        4.2.7 气“化”
        4.3 《庄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5 《四书》气学说研究
        5.1 《四书》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5.2 《四书》气学说的特点
        5.2.1 《论语》学问的境界——仁
        5.2.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5.2.3 《中庸》之中和境界
        5.2.4 《孟子》之养吾浩然之气
        5.3 《四书》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6 小结
第二章 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
    1 气学说基本定理的内容
        1.1 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1.2 气充盈宇宙虚空
        1.3 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
        1.4 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5 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
        1.6 气与神相关
    2 以气学说为基石的气科学体系
        2.1 气学说与阴阳学说
        2.2 气学说与五行学说
        2.3 气学说与干支理论
        2.4 气学说与八卦
第三章 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 中医基础理论形成时期
        1.1 理论基础
        1.1.1 《黄帝内经》
        1.1.2 《难经》
        1.2 临床基础
        1.2.1 《伤寒论》
        1.3 中药理论基础
        1.3.1 《神农本草经》
        1.4 小结
    2 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时期
        2.1 晋至唐
        2.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2.1.2 巢源方《诸病源候论》
        2.1.3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2.1.4 王焘《外台秘要方》
        2.1.5 小结
        2.2 宋至明
        2.2.1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2.2.2 张从正《儒门事亲》
        2.2.3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2.2.4 朱丹溪《格致余论》
        2.2.5 张景岳《景岳全书》
        2.2.6 赵献可《医贯》
        2.2.7 杨继洲《针灸大成》
        2.2.8 小结
        2.3 清至近代
        2.3.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2.3.2 吴鞠通《医医病书》
        2.3.3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
        2.3.4 唐容川《医易通说》
        2.3.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3.6 小结
    3 对气学说发展方向的启示
        3.1 气学说的发展可吸收现代优秀的科技成果
        3.2 现代物理学场性物质对气学说的揭示作用
第四章 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气学说与中医学生命观
        1.1 天人整体的生命观
        1.2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
        1.3 中医、西医生命观之异同
    2 气学说与人体生理
        2.1 形的生理
        2.2 气的生理
        2.3 神的生理
    3 气学说与人体病理
        3.1 形的病理
        3.2 气的病理
        3.3 神的病理
    4 气学说与中医诊断
        4.1 气学说与望闻问切
        4.2 气学说与辨证
    5 气学说与中医治疗
        5.1 气学说与针灸治疗
        5.2 气学说与导引吐纳
        5.3 气学说与按摩刮痧
        5.4 气学说与中药治疗
    6 气学说与中医养生
        6.1 强调天人合一
        6.2 注重形气神合一
        6.3 重视正气
    7 病案举例
        7.1 《古今医案按》医案举例
        7.2 导师医案
        7.3 笔者医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与学术成果
文献综述 气学说研究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相关研究现状
        1.1 新安固本培元派的源流与特色
        1.2 新安固本培元派代表医家医着研究
        1.3 新安固本培元法对具体疾病的治疗思路
        1.4 新安固本培元法的现代临床运用
        1.5 新安固本培元法的实验研究
    2. 对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研究现状的思考
        2.1 固本培元的概念内涵存在争议
        2.2 以学派为主线的研究居多,对其核心主张的专题研究较少
        2.3 缺乏对固本培元思想本身形成与演变历程的探索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内涵
    第一节 传承源流与“固本培元”名称的来源
        1. 传承源流与主要医家的确定
        2. “固本培元”名称的提出与确立
    第二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概念
        1. 新安医学属性
        2. 本、元释义
        3. 概念阐述
    第三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核心
        1. 强调“元气”的作用
        2. 强调“人身之太极”的本原与生生之性
        3. 强调“正气”抗邪的作用
    第四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适用范围与运用要点
        1. 适用于临床各科
        2. 以虚损性病证为主要运用要点
    第五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治疗特色
        1. 气血并调,脾肾同补
        2. 用药以人参为固本培元第一要药
        3. 慎用攻伐之剂
        4. 注意节宣监佐,合法不执方
        5. 不限于汤药
    第六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与江浙温补派形成期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1. 均重视元气、脾肾、命门的作用,倡用温补
        2. 命门元气与真阴真阳的侧重不同
        3. 医家思想相互影响
第二章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产生的学术基础
    第一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产生的医学基础
        1. 《黄帝内经》为源头
        2. 《难经》命门理论为基础
        3. 李杲《脾胃论》为依据
        4. 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为突破口
    第二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产生的文化基础
        1. 程朱理学的宇宙观与治学思维为哲学动因
        2. 道家、道教以及内丹修炼思想为文化根源
第三章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形成因素
    第一节 医疗环境
        1. 时医滥用滋阴降火之品以致形成流弊
        2. 临证多见因时医误治导致脾胃虚损者
    第二节 自然环境
        1. 徽州地区山峦水多,土地贫瘠,居民体质需固本培元
        2. 新安道地药材为固本培元兴盛提供物质保障
        3. 徽州相对封闭而独立,汪机名望吸引众多弟子门生
    第三节 社会环境
        1. 宗族户籍制度森严,世医链传承固本培元思想
        2. 徽商经济为固本培元思想的传承与兴盛提供物质基础
    第四节 文化氛围
        1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儒学氛围
        2. 明朝统治者崇尚道教
第四章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形成与演变历程
    第一节 形成期
        1. 汪机《营卫论》所体现的医学主张
        2. 程廷彝述汪机“调元固本”的含义
        3. 汪机弟子门生对其思想的承袭
    第二节 成熟期
        1. 孙一奎的医学主张
        2. 孙一奎思想体系与汪机调元固本之异同
    第三节 发展期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第一节 对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研究的总结
    第二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当代应用的解析与拓展
    第三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研究意义
    第四节 对中医特色理论与流派研究的思考
        1. 流派研究应重视对学术主张的研究
        2. 新的学术观点与理论的产生是立足经典创新发展的结果
        3. 中医特色理论的研究应重视思想文化的主导作用
        4. 对于学派主张当察其道而不泥其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李东垣学术思想概况
    1.1 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1.2 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古今研究概况
        1.2.1 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古代研究概况
        1.2.2 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现代研究概况
第二章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产生背景研究
    2.1 李东垣生平及着述
        2.1.1 李东垣生平简述
        2.1.2 李东垣着述简述
    2.2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医疗实践背景
        2.2.1 汴京大疫概况
        2.2.2 汴京大疫诱因分析
        2.2.3 汴京大疫性质讨论
        2.2.4 汴京大疫与“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关联
    2.3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思想文化背景
第三章 李东垣的元气学说
    3.1 元气的概念
        3.1.1 元气概念的发生学研究
        3.1.2 中医学元气概念的内涵
    3.2 李东垣元气学说的理论渊源
        3.2.1 李东垣对《内经》元气观的继承
        3.2.2 《难经》的元气思想
        3.2.3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顾护胃气思想
    3.3 李东垣元气学说的内涵
        3.3.1 李东垣元气学说的特点
        3.3.2 元气不足的产生因素
    3.4 中国哲学视野下的李东垣元气学说研究
        3.4.1 哲学中气的涵义和特性
        3.4.2 从物质性和功能性的统一解读李东垣的元气学说
第四章 李东垣的阴火学说
    4.1 阴火的概念
        4.1.1 中医“火”概念的发生及其内涵
        4.1.2 阴火的概念内涵
    4.2 理论渊源
        4.2.1 《内经》与李东垣的阴火学说
        4.2.2 《伤寒杂病论》与阴火理论
        4.2.3 巢元方“虚劳客热候”与阴火理论
        4.2.4 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启示
    4.3 内伤热中证病因病机分析
        4.3.1 阴火始于脾胃内伤,元气不足
        4.3.2 阴火可由相火转化而成
        4.3.3 阴火可由心火转化而成
第五章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内涵
    5.1 李东垣对《内经》气火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5.2 “不两立”考辨
    5.3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内涵
        5.3.1 元气充沛,阴火不生
        5.3.2 元气亏损,阴火内生
        5.3.3 阴火内炽,损耗元气
        5.3.4 补元气,泻阴火
    5.4 小结
第六章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视角下的方药研究
    6.1 补中益气汤
        6.1.1 组成及煎服法
        6.1.2 组方原则研究
    6.2 朱砂安神丸
        6.2.1 组成及煎服法
        6.2.2 组方原则研究
    6.3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6.3.1 组成及煎服法
        6.3.2 组方原则研究
    6.4 升阳散火汤
        6.4.1 组成及煎服法
        6.4.2 组方原则研究
    6.5 升阳益胃汤
        6.5.1 组成及煎服法
        6.5.2 组方原则研究
    6.6 黄芪人参汤
        6.6.1 组成及煎服法
        6.6.2 组方原则研究
    6.7 调中益气汤
        6.7.1 组成及煎服法
        6.7.2 组方原则研究
    6.8 清暑益气汤
        6.8.1 组成及煎服法
        6.8.2 组方原则研究
    6.9 清神益气汤
        6.9.1 组成及煎服法
        6.9.2 组方原则研究
    6.10 半夏白术天麻汤
        6.10.1 组成及煎服法
        6.10.2 组方原则研究
    6.11 当归补血汤
        6.11.1 组成及煎服法
        6.11.2 组方原则研究
第七章 “火与元气不两立”临床应用
    7.1 “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临床运用情况
    7.2 李东垣病案举例
        7.2.1 李东垣自治病案
        7.2.2 李正臣夫人案
    7.3 导师病案举例
        7.3.1 发热案
        7.3.2 痿证案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10)芪莲益肾膏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脱落标准
        2.6 中止实验标准
        2.7 不良事件的记录和报告方法
    3 研究方案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案
        3.3 观测指标
        3.4 疗效评定标准
        3.5 预后评估分层
    4 数据处理
    5 质量控制
    6 研究结果
        6.1 一般情况
        6.2 综合疗效
        6.3 中医疗效
        6.4 实验室评价指标
        6.5 安全性指标
讨论
    1 立方依据
        1.1 从气论治
        1.2 从血论治
        1.3 从水论治
        1.4 从毒论治
    2 方药探讨
        2.1 配伍分析
        2.2 膏剂的优势
    3 结果分析
        3.1 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3.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3.3 实验室指标疗效分析
        3.4 预后评估
        3.5 安全性评价
    4 创新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四、浅析血证从气论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血气火关系探讨“从气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证思路[J]. 宋英,胡晓梅,张姗姗,吕妍,孙妍,全日城. 天津中医药, 2022(02)
  • [2]唐宗海脾胃学术思想研究[D]. 白雪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李佩文教授食管癌辨治思想及用药规律研究[D]. 王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D]. 王彦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D]. 刘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D]. 赵吉超.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研究[D]. 刘珍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D]. 袁创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6)
  • [10]芪莲益肾膏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党盼盼.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从气治血证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