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美教育差异的思考

对中美教育差异的思考

一、从中美教育差异引出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王枭[2](2021)在《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文中认为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怎样形成的?这是现代教学研究首要回答的问题。如果知道了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路径,那么就可以知道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什么。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现代中国教学研究的起点,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近代中国教学观念以中国传统教学观念为起点,中西方文化碰撞为其提供了驱动力、近代中国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教育诉求为提供了发展要求,在驱动力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具有中国属性的近代教学观念,即教学做合一观念。本论文采用观念史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研究。首先,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源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等内容。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教学思想、观念史研究等相关文献,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从而确定论文的研究问题和论文的写作方向。其次,从观念史的含义、理论要义、理论的产生、理论的发展、方法论的意蕴等方面来探析观念史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明确观念史研究为教学思想史带来多个研究启示,如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等。再次,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是指中国传统教学观念阶段。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的梳理发现,此文化场域具有稳定和秩序性、直觉和顿悟性、关系性等特征。在此文化场域下,中国形成两种类型的教学观念,一是混沌一体教学观念,二是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目的上具有关系性、教学内容上具有稳定性、教学方式上具有体悟性等特征。另外,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改变的动力来源于文化场域、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等。随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横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经历了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近代中国教学观念重塑等四个阶段形成的。纵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是从文化改造、到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再到教育改革的路径中形成的。之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内涵的梳理,可知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三种含义,第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第二做是教、学的基础,第三教学做合一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关系论、主体性等特征。从学理的角度看,近代中国教学做合一观念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最后,中国近代教学观念的形成历程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提供了三点启示,一是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二是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三是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张社[3](2021)在《金圣叹小说评点理论在高中古代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小说在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方面尤为明显。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不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力图借助金圣叹小说评点的相关理论来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本论文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阐明了古代小说教学对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有重要意义。其次阐明了金圣叹小说评点对于高中古代小说教学的意义,金圣叹小说评点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本解读理论,一方面与西方现代文论有诸多相通之处,例如“文本细读”、“叙事学”等,另一方面又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为正文,包含三章。第一章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发现目前古代小说教学中存在学生鉴赏能力较弱、学习兴趣不高、缺乏阅读方法指导,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理论知识落后等问题。然后分析引入金圣叹小说评点的必要性,这将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改善教师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参与率。第二章根据教学现状的需求,对金圣叹小说评点中的人物性格理论和叙事理论进行阐释和剖析。其中人物性格理论能为学生多角度认识和鉴赏人物的典型性、丰富性、真实性和辩证统一性提供新视角,而叙事理论能够在分析小说结构和主题、把握故事节奏和人物视角等方面为教学提供新的切入点。第三章具体阐述上述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采用横向对比法使学生在共性中发掘人物个性,通过纵向梳理把握人物性格丰富性与主导性的辩证统一关系,通过巧妙提问引导学生入境来品悟人物性格的真实性及其所产生的审美教育意义,从而在打破学生对人物千人一面“刻板”印象的同时全面把握鉴赏方法,提升鉴赏能力。然后通过把握结构之妙和结构之道、巧用节奏缓急、聚焦不同人物视角等方法打破模板化的教学模式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鉴赏视野。最后在运用上述方法时要注意把握金圣叹在读小说时所体现的三点原则:由单篇延伸至整体,防止断章取义;细读字句挖掘隐含意,避免解读表面化;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杜绝阅读精神随意抒发;以此来为学生更好的鉴赏文本奠定基础。此外,为了检验上述策略的可行性,除在写作过程中结合具体案例论证外,还在附录部分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第三部分为结语,在总结金圣叹小说评点对教学、教师和学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外,也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努力方向。

刘继萍[4](2021)在《课堂生活中的审美体验研究》文中认为在课堂生活境域中,审美体验能释放课堂生机与活力,焕发课堂诗性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然而,当前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本研究赋予审美体验以教育学意蕴,认为充盈着美的体验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是自成目的的,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教学过程本然地就是审美体验生发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游戏着、体验着、享受着,同时被惊奇感、投入感、领悟感、贯通感、成长感和愉悦感等包裹着,全副身心地沉浸其中。在此过程中,教和学所生发的美的体验消解了学习的沉闷、单调和痛苦,课堂的生命活力得以释放。研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课堂生活中的审美体验,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之教如何引发儿童的审美体验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研究主要采取两种路径:一是理论研究的路径,研究首先以“真理美学”为理论厘清美与真理的关系,这就为回答课堂教学中审美体验何以生发的问题提供理论准备,同时参照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进一步明晰其内涵;结合审美体验的内在结构尝试阐明审美体验在课堂生活这一特殊境域中的独特性。二是适当运用课例研究的方式,将审美体验还原到课堂教学实践的现场中,通过对具体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审美体验质感地进行呈现,探究课堂中审美体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之教在儿童审美体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反思其背后的逻辑理路。研究首先论述人在生活世界中内在地拥有美的感受力,这是审美体验在课堂生活中得以还原、涌现和充盈的可能性前提,也是研究在先地需要澄清和论述的逻辑起点。进而由普全的生活世界逐步推近至课堂生活世界,研究发现在当前学校课堂生活中,儿童的审美体验处于一种“正在发生的”迷失境地,具体表现在单调乏味遮蔽了美的体验,机械与僵化使得审美体验在课堂中失落,“裹着糖衣”的形式化、浅表化的“美”偏离了审美体验等方面。围绕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独特性,依循审美体验的内在结构,研究分别从审美体验的主体存在、内容和行动要素三个方面重新建构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理解框架。审美体验的主体问题,也就是“谁在体验”的问题,除此还要回答“主体如何存在”、“以何种状态存在”的问题。研究借用席勒“活的形象”的隐喻,认为儿童是以“活的”形象的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活的”意味着流动的、自由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表现在:游戏着即体验着,“教学如游戏”,教师与学生全副身心地“游戏”于课堂;节奏是艺术的灵魂,也是审美体验的生成动力。起伏有致、动静相宜、张弛有序的课堂教学节奏能够抓住儿童的心,将儿童深深地吸引在课堂中,进而为审美体验的获得提供条件;互动中开放着,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敞开了美的空间。对课堂审美体验内容的考察实际上是回答主体“体验什么”的问题,或者说“什么引发儿童的审美体验”的问题。第一,意义较之概念是更具原生性的范畴,意义以其丰富性与鲜活性成为美的体验的内容或者说基本单位。第二,各门学科都潜在地具有审美的性质,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不同学科开启美的不同境域。扎根于学科内涵实质的内容进入儿童的世界才能克服审美体验的浅表化问题。审美体验的行动要素试图回答的就是“如何体验”的问题。事实上,当我们用“审美体验”这一概念时就暗含着“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意味,具身参与是审美体验的生成基点,而探究本身就是审美体验的途径。回到教师之教如何引发儿童的审美体验的问题,研究认为:首先,“教之先对教的拥有”,也就是说教师要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自身要在先地拥有审美体验。同时,教师要超越庸常、惯习,开启“美”的眼光。其次,教师要以“美的视域”开启学生“美的世界”。这意味着教师要以“美”的尺度审视教育教学,扭转狭隘的知识观和转变技术化的教学取向。最后,落实在更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在课堂生活中共同建构审美体验,诗意地栖居在课堂生活世界中。

张蓬[5](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王霞[6](2020)在《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迪·格林是当代英国着名的教育哲学家、教育史学家,以“教育与国家的关系”研究而享盛誉,并成为较早探讨全球化时代教育问题的教育学者。安迪·格林的教育哲学理论体现了实证研究、历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核的有机结合。格林围绕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及其辩证运动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进一步推进了西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哲学真正的功能就在于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教育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成为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现实出发点。全球化与教育的趋同性诞生了“教育全球化”的神话,动摇了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的存在论根基;后现代与教育的非理性宣扬教育个性化的论调,削弱了国民教育系统的合法性基础;新自由主义与教育的市场化倡导教育私有化与竞争化,冲击了国家教育的公共性与权威性。面对公共教育体系的困境与现实教育危机,格林坚持教育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应该是教育反思的重要途径。围绕“教育与国家”的关系,格林通过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观、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以及英国新左派文化批判理论与成人教育思想等理论观点,阐述了教育的民族国家性、阶级统治性、意识形态性、结构功能性以及潜在解放性等特征,逐渐建构了整体性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教育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内涵,是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逻辑起点。格林指出,教育是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体现国家的本质以及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教育并非强制的控制过程,而是统治集团把自身的特殊利益“转化”为社会的一般利益,从而教化人们认同当前统治秩序的过程。同时,格林也指出,教育在形式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教育活动有自己特定的存在方式与运行逻辑,并不完全受制于统治阶级利益,也是被统治阶级反抗阶级统治、实现自身解放的工具。因此,教育的意识形态具有驯服性和解放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格林指出了教育意识形态内部的基本矛盾,即教育内容的同质性与多样性矛盾、教育对象中精英与大众的分离以及教育主体中个体与国家的博弈,并对当前的教育意识形态,如教育的全球化、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以及新自由主义教育观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格林主张教育的多样化以塑造多元的文化主体和公民身份,提倡教育的大众化以提升底层民众的文化素质与社会地位,倡导教育主体的国家化以推进教育行为的公共性与公平性。国民教育是格林教育批判哲学的重要理论主体,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体现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权力的实现过程,是教育政治化的路径。国民教育是国家用公共资金为普通的民众提供的、正式的、并要求民众强制接受的学校教育,体现了教育政治性的基本逻辑:即教育是为了使人们适应社会生活——使他们成为好公民。格林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国民教育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状况,批判了辉格论起源、结构功能主义起源、生产关系起源、韦伯冲突起源论等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揭示出国民教育制度与国家形成的时序同构关系,阐释了国民教育制度的政治合法性以及不均衡等特点。尤其是深入到英、法、美、德等国家社会与历史的背景中,剖析了教育与国家政权、社会结构以及文化因素相结合而呈现的独特的国家特征;也揭示了国民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实现民族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社会凝聚理论是格林对于教育与国家关系的时代阐释,也是其批判哲学的价值目标。在格林看来,社会凝聚是指整个社会及其中的个人通过依赖共识而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状态,既表征一种整体的社会关系,又与国家的制度息息相关。格林分析并批判了不同类型的社会团结思想、不同制度模式的社会凝聚类型以及教育的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格林界定了社会凝聚的基本内涵与本质维度,强调了社会凝聚的国家维度、个体维度以及价值维度的表征。分配平等与社会包容、主体自由与政治参与以及合法性的社会共识等都成为社会凝聚的重要因素。最后,格林阐释了教育作为“修复社会裂缝的社会粘合剂”的重要作用,即通过消除教育不平等、重建国家认同与建构多元文化认同,以实现当代民族国家的社会凝聚。教育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教育实践,这就需要实行有效的实践方式与实践手段。格林从公共教育制度、国家课程、职业和技术教育与终身学习等四个方面建构了当代教育的实践方式。格林主张建构公共教育制度,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教育市场化与“择校”行为,拒绝选拔性的精英主义的教育制度,实现教育分配的平等,以促进社会正义和团结的实现。在国家课程方面,既要体现民族文化与价值的主导意识,也要突破狭隘的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一致性,建立具有多元包容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方面,格林强调“国家和社会和作者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的作用”,通过生产活动实现个体的发展与解放。终身学习是自我建构的主要方式,格林倡导平等主义体系下的终身学习模式以及普遍的成人学习机会,并强调通过社会包容的国家福利制度、收入均等化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及政治文化精神的社会化而实现。全球化时代,公共教育困境的出现与教育危机的日益严重化,格林坚持从“教育与国家”的宏观视角出发,笔力深厚的批判了各种意识形态思潮,重点强调了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重新论证了国民教育存在的必要性、深入揭示了教育活动的社会凝聚性、全面界定了当今教育实践活动的可行性,为人们正确认知与分析当代教育危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也给我们的教育哲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格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追溯教育与国家的辩证关系及其演化的历史过程,并将其运用于全球化时代的教育解读,克服了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条式理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思想内涵。格林重点关注了由于分配的不平等所带来的教育不平等以及社会秩序的问题,提出了社会平等和正义的教育使命,有利于我们在国家的语境内更好的审视教育之于个体和社会的深刻意义。格林着眼于宏观的研究方法,较好的避免了个人主义方法论所产生的“生态谬误”,并为其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数据与支撑。当然,格林的教育思想也有难以克服的不彻底性,如坚持了社会生活的优先性,忽视了个体存在的意义;触及到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冲突,论证了教育中的不平等问题,涉及更为本源的阶级关系与阶级利益,但是却没有对其根源——私有制的经济基础进行批判,而是拘泥于西方现代性的历史语境,预设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合法性,诉诸更加平等的国家政策与教育制度。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批判其理论糟粕,借鉴其理论是可用之处。我们要加强国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理顺国家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我们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感与国家民族凝聚力。我们要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维护社会的秩序,更重要在于建构和培养一种积极的力量,通过这种力量内化为人们的行为,推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

李贺[7](2020)在《基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的生命教育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这个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青少年接触到更多校外的世界和信息。其中一些负面事件和不良信息对他们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致使他们出现生命意识淡薄和生命意义迷失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身心的健康成长,阻碍了生命价值的实现。如何帮助学生重塑对生命的敬畏和找回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和追求?众所周知,英语的本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英语学科承载着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方面的核心素养。因此,本文尝试探究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不但加强对学生自然生命的保护,而且注重提升其精神生命的境界和培育其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具体解决怎么设计实施英语生命教育课堂和如何改进英语生命教育课堂存在的不足之处这两个问题。本文的研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首先,在研究相关文献和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英语生命教育课堂的三重理念和三个原则,进而设计出四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其次,从笔者日常教学使用的北师大版高中英语课本中选材,设计出一堂完整的英语生命教育课,并借助课件和多媒体在实验班中实施教学,同时做好课堂观察记录。然后,经过向实践导师咨询和与同行交流,以及进行教学反思后,对英语生命教育课堂教学进行了调整和初步完善。最后,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等手段获取了师生对本课的评价,并结合课堂观察记录对实施效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即教学启示,以进一步完善英语生命教育课堂。通过生命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实际实施,以及对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目前英语生命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学主题多样,但存在生命教育具体内容拓展不够充分的问题;第二,教学环节设置丰富,但教学组织不够妥当;第三,英语生命教育课堂中教学方式多样,但生命教育本身的实施方式不够完善。此外,笔者还总结了对应的改进建议来进一步完善英语生命教育课堂和相关实施:(1)可以通过深挖英语教材、关注时事和系统地阅读专业书籍等途径来拓展生命教育内容。(2)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提前演练英语生命课堂和提高课控能力来改进英语生命教育课堂的组织效果。(3)可以通过编写英语生命教育教材、组织英语主题活动、开展专题讲座以及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丰富的艺术教具等途径来完善生命教育方法,丰富生命教育形式,使学生爱上英语生命课堂。

王艺桥[8](2020)在《教育美的本质及其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生命历程是一次美的历程,教育需要创造审美化的情境让个体身心获得愉悦的体验和享受。个体成长乃是以自我身心体验与周围事物的相遇,在审美性的活动过程中,教育美以直接的方式给予个体,因此,教育美成为个体生命成长的基础性视域,并成为个体发展的基础与背景。对教育美的本质及其价值问题进行研究,揭示教育美的本质,构建教育美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教育美学学科的发展,同时,本论文也是对目前的美育研究进行的前提性的理论探讨,试图在美育的基础上向前再走一步,为教育美学的发展尽绵薄之力。第一部分讨论教育美的本质,在实践美学的研究背景下,教育作为人类针对自身的社会实践,与实践美学的根源具有内在一致性。将教育美定义为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中的对象化,简言之就是个体情感的人化,也就是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健全人格是情感的人化之结果,教育美为个体成长提供滋养生命的源头活水。人类的社会实践推动整个社会或人类发展使个体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教育美是人之美与社会美的和谐统一,需要不断地回到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境遇中,去理解教育美思想的内在规律。第二部分讨论教育美的属性。学校要在创造愉悦的情境引导个体认识世界和感悟世界的过程中,使学生臻于人格的完善,实现自由创造。教育美是真和善的统一,也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的实践过程。教育美通过真和善在不同层面的统一来实现,具有形象显现、情感体验、人性教化和自由超越等特点。第三部分讨论教育美的价值,教育美是社会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个人审美的社会化方面具有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价值。教育美还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能实现社会审美的个人化,在德、智、体、劳诸方面的育人价值。教育美最终指向教育与社会的审美化辩证统一。最后,论文通过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现实观照,分析批判了缺乏美的教育现实,通过精神和物质环境确立了教育美的文化心理结构,构建美的教师队伍和学校文化。教育美是教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美学是教育美之学。教育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中的对象化。教育美是人类文化成果的内化和外显的实践过程。教育美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个体情感的人化,人格更加健全,心灵更加美好,我们的教育和社会才能向美向善。

卿敏[9](2020)在《木工活动对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习品质是在幼儿期开始出现并对幼儿入学准备及未来学习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它主要指与学习有关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等,也是儿童认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及其交互作用的核心。而木工活动的参与,不仅仅是外在的手部动作,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头脑和心智的参与,以及各种学习品质的培养。通过开展木工活动对大班幼儿计划性、创造性、坚持性、主动性和反思性这五个维度的学习品质进行实验研究,不仅为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奠定实践基础,也为木工活动开展提供实践参照。本研究在正式开展活动前,首先对幼儿学习品质加以初步观察,发现大班幼儿学习品质表现各异;其次观察幼儿园内木工活动开展情况,发现木工活动在各园开展的形式和受重视程度不一,且男女幼儿选择木工区的人数和参与时间不一。这些进一步激发了研究者对学习品质和木工活动开展的研究兴趣。因此选取有木工坊但并非以木工活动为特色的幼儿园,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以木工活动为自变量,以大班幼儿学习品质为因变量的研究。本研究首先确立了学习品质的测查工具,设计了10个木工活动方案,以成都市一所幼儿园中的大班幼儿共48名作为研究被试,将其按照班级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数据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学习品质表现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班开展木工活动,对照班进行与实验班一样的日常教学活动。运用教育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等,从量化和质性两方面综合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后测数据表明实验班幼儿在计划性、创造性、坚持性、主动性和反思性这五个维度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班幼儿平均值,这说明本研究设计的木工方案对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2.木工活动开展后,实验班幼儿五个维度的学习品质均得到提升,和对照班幼儿相比,其中计划性的提升最为明显,其次是主动性和反思性的提升,最后是创造性和坚持性的提升。除上述结论外,在木工活动开展后,经过思考发现除了运用策略在木工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学习品质,活动内容的选择与活动开展的模式、环境的布置与材料的投放以及过程中教师的观察记录与引导协助均对木工活动方案的质量和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实验干预后大班幼儿的学习品质整体发展水平不存在性别层面的差异。

于冬梅[10](2019)在《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研究》文中认为在一个审美化的时代中,审美素养已成为完满的人所必需的素养。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课程,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养成素养的重要职责。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造就完整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是美的集合,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而现在的数学课堂带给学生的往往是枯燥、难懂之感,很难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美的存在。为了使客观数学美转化为学生主观的数学美感,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与愉悦,进而展开想象的翅膀,促进审美素养与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当走向审美化。本文引言部分探讨了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并对美感课堂与数学美感课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文献研究,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当前国内外对数学学科的美感课堂研究尚显不足,特别缺乏系统连贯的数学美感课堂的实践操作模式,将数学美呈现在数学课堂中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是对数学美与数学美感的认识,主要从发展历程、概念与分类、特征三方面阐述数学美的客观存在,并由此提出数学美感的概念,进一步探索如何能从客观的数学美中获得主观的数学美感。第三章则重点解析数学美感课堂的意蕴,根据数学美感的生成过程“感知-内化-创造”,界定了数学美感课堂这一核心概念,并总结出数学美感课堂的要素是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特征为自由性、和谐性、创造性和体验性,为建构数学美感课堂模式奠定了基础。第四章首先分析了理解对数学美感生成的重要作用,接下来则参考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按照“预期目标-评价模式-教学活动”逆向设计了小学数学美感课堂模式,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构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预期目标,包括基于审美素养培养要求,以美重构课堂的三维目标;挖掘数学中的美学因子,确立审美视点和核心问题。第二阶段,建构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评价模式,包括创设真实的表现性任务,制定匹配的评价量表;采用多元的评价理念,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第三阶段,建构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教学活动,包括基于态度与感受的维度,创设友好的课堂环境;参考体验性学习圈,建构数学美感课堂的教学结构。第五章,理论联系实践,遵循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建构模型,采取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新策略与新方法,选择小学数学教材中“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设计了“玩具设计师”单元案例,探讨如何将数学美感课堂真正地落实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二、从中美教育差异引出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中美教育差异引出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
        (一)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研究涉及的内容
        (二)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研究视角
        (三)观念史研究现状
        (四)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观念史研究及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一、观念史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一)观念史研究的背景
        (二)观念史研究的流派
    二、观念史的含义及理论要点
        (一)观念史的含义
        (二)观念史的理论要点
        (三)观念史研究特征
    三、观念史研究的方法论意蕴
        (一)建构性研究范式
        (二)历史语境的研究方法
        (三)大众话语为研究对象
    四、观念史研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一)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
        (二)注重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而非普世研究
        (三)注重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
第三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
        (一)稳定和秩序性特征
        (二)直觉和顿悟性特征
        (三)关系性特征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类型
        (一)混沌一体的教学观念
        (二)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特征
        (一)教学目的具有关系性特征
        (二)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特征
        (三)教学方式具有体悟性特征
第四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动力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文化场域
        (一)转型中的社会文化冲突
        (二)碰撞中的中西文明
        (三)冲突中的人才选拔标准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
        (一)人才价值取向的矛盾
        (二)教学观念发展方向的矛盾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
        (一)传统教学观念与欧洲大陆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二)传统教学观念与英美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第五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
        (一)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
        (二)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
        (三)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
        (四)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重塑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路径
        (一)文化改造的路径
        (二)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的路径
        (三)教育改革的路径
第六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
        (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
        (二)做是教、学的基础
        (三)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特征
        (一)关系论特征
        (二)主体性特征
第七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的启示
    一、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
        (一)坚持直觉、顿悟文化自信,传承体悟教学方式
        (二)坚持关系论文化思想自信,注重教学理论中个体间的关系
    二、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
        (一)全面深入研究异域文化,避免文化嫁接
        (二)有选择地消化吸收异域文化,避免全盘西化
    三、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一)基于时代发展,建构本土教学理念
        (二)基于时代需求,建构本土教学活动
结论
参考?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金圣叹小说评点理论在高中古代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古代小说教学现状调查及引入金圣叹小说评点理论的必要性
    第一节 高中古代小说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维度
        三、调查内容与分析
    第二节 金圣叹小说评点理论应用于高中古代小说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二、能够改善教师教古代小说的教学方法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第二章 金圣叹小说评点理论
    第一节 金圣叹小说评点之人物性格论
        一、人物的典型性格
        二、人物性格具有多样性
        三、人物性格具有真实性
    第二节 金圣叹小说评点之叙事技法论
        一、从金批《水浒传》中看行文结构
        二、从金批《水浒传》中看节奏变化
        三、从金批《水浒传》中看叙事视角
第三章 金圣叹小说评点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节 找好切入点,多角度把握人物
        一、横向对比,发掘人物个性
        二、纵向梳理,感受人物性格多样性
        三、入情入境,品悟人物性格真实性
    第二节 利用叙事技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一、立足文本细部,把握双层结构之妙
        二、巧用节奏缓急,为课堂教学增势
        三、关注不同视角,体会不同意蕴
    第三节 聚焦文本,把握读书方法
        一、立足于文本整体——一气读之
        二、着眼于细微之处——精切读之
        三、感性与理性结合——读者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课堂生活中的审美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审美教育的现实困境
        (二)课堂生活中美感的失落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不同视域下的审美体验
        (二)课堂中的审美体验研究
        (三)审美教育的基本问题
        (四)文献评析
    四、核心概念
        (一)课堂生活
        (二)审美体验
    五、研究方法及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审美体验的可能性:人内在地拥有美的感受力
    一、原始人生活世界中美的体验的萌芽
        (一)诗性智慧是原始人的存在方式
        (二)神话意象浸润着原始人的审美想象
        (三)图腾崇仰熔铸着原始人的审美情感
    二、儿童先天地拥有美的体验
        (一)美是人类童年期的原始体验
        (二)儿童的诗性活力
        (三)儿童画与审美表达
    三、人内在地拥有美的鉴赏-判断力
        (一)审美判断力作为感性与理性的桥梁
        (二)共通感:美的普遍可传达性成为可能
第二章 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生成的理论基础
    一、美与真的统一:美是无蔽的真理的现身方式
        (一)艺术开启关联性的境域
        (二)美是无蔽的真理的显现
        (三)美的“冲力”与跃出平庸
    二、审美经验作为“一个经验”
        (一)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的连续性
        (二)“一个经验”:具有审美性质的经验
    三、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理论重构
        (一)课堂审美体验的主体存在
        (二)课堂审美体验的内容之维
        (三)课堂审美体验的行动要素
第三章 遮蔽与缺席: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存在的问题
    一、单调与乏味:课堂中审美体验的遮蔽
        (一)概念化的教学内容与美的意义的闭锁
        (二)教学过程的简化与探究难以生成
        (三)反思:狭隘的知识观挤压美的空间
    二、机械与僵化:课堂中审美体验的失落
        (一)功用化的教学与美的失落
        (二)预设性的教学设计与儿童主体性的隐匿
        (三)反思:功利化的取向遮蔽了美的体验
    三、热闹与浅表化:儿童“吞下”裹着糖衣的“美”
        (一)“热热闹闹”的课堂氛围
        (二)“眼花缭乱”的教学设计
        (三)反思:偏离学科本质的教与美的离身
第四章 “活”的形象:儿童在美的体验中存在
    一、游戏着即体验着:游戏精神与儿童的审美体验
        (一)游戏的词源学考察
        (二)游戏与美:美学视域下的游戏界说
        (三)教学如“游戏”:师生在“游戏”中获致美的体验
    二、“节奏”中律动着:教学节奏中激发审美体验
        (一)节奏是事物的普遍存在方式
        (二)节奏作为审美体验的生成动力
        (三)教学节奏与审美体验
    三、互动中“开放着”:课堂互动中敞开美的体验
        (一)互动开放与审美体验
        (二)与文本相遇:视域融合中感知美
        (三)师生互动中敞开美的体验
        (四)生生互动中生发美的体验
第五章 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内容之维
    一、“无概念的普遍愉悦”:“意义”作为审美体验的内容
        (一)概念作为间接经验的局限性
        (二)概念与意义:意义先于概念而存在
        (三)意义作为美的体验的内容向度
    二、基于学科本质的内容与美的体验
        (一)学科的内涵实质与审美体验
        (二)不同学科开启美的不同境域
        (三)基于学科本质的教导向学科美的世界
第六章 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行动要素
    一、具身参与:审美体验的生成基点
        (一)具身化与身体应答:哲学视角的考察
        (二)艺术与身体:审美体验作为具身化的体验
        (三)具身参与和审美体验的生成
    二、投石问路、柳暗花明:探究作为审美体验的路径
        (一)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
        (二)探究作为审美体验的途径
        (三)探究中创生审美体验
第七章 教师之教与儿童审美体验的涌现与激活
    一、教之先对教的拥有:教师的专业自觉与审美体验
        (一)教师在先地拥有美的体验
        (二)超越庸常、惯习与开启美的“眼光”
    二、教师以“美的视域”敞开学生“美的世界”
        (一)教师以美的尺度审视教学
        (二)教师扭转狭隘的知识观
        (三)教师转变功利化的教学取向
    三、师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生活世界
        (一)课堂的开放性为美的兴发保留空间
        (二)教学如游戏:教学过程即审美体验过程
        (三)把握学科内涵深度激发美的体验
        (四)探究为取径的审美体验生成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后记

(5)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三、从“文学”到“文章”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一、符合选文标准
        二、具有教学价值
        三、文化斗争需要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后记

(6)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安迪·格林学术简介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提出
    1.1 公共教育体系的困境
        1.1.1 教育全球化的神话
        1.1.2 教育非理性化的盛行
        1.1.3 教育市场化的滥觞
    1.2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观
        1.2.2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1.2.3 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
        1.2.4 英国新左派的文化批判与成人教育理论
    1.3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建构
    小结
第二章 逻辑起点: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2.1 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
        2.1.1 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
        2.1.2 教育的普遍性与虚假性
        2.1.3 教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性
    2.2 教育意识形态的驯服性和解放性
    2.3 教育意识形态的内部矛盾
        2.3.1 教育内容中同质性与多样性的矛盾
        2.3.2 教育对象中精英与大众的分裂
        2.3.3 教育主体中个体与国家的博弈
    2.4 当代教育意识形态批判
        2.4.1 教育全球化理念批判
        2.4.2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批判
        2.4.3 新自由主义教育观批判
    小结
第三章 理论主体:国民教育
    3.1 批判国民教育制度的传统起源
        3.1.1 辉格论起源批判
        3.1.2 结构功能主义起源批判
        3.1.3 生产关系起源批判
        3.1.4 韦伯冲突论起源批判
    3.2 揭示国民教育制度与“国家形成”的关系
        3.2.1 “国家形成”是国民教育制度的现实语境
        3.2.2 国民教育制度体现国家干预教育的合法性
        3.2.3 国民教育制度表现“国家形成”的差异性
    3.3 分析国民教育的独特性原因
        3.3.1 政权性质
        3.3.2 社会结构
        3.3.3 文化因素
    3.4 揭示国民教育的历史功能:民族认同
        3.4.1 自由民族主义的民族认同
        3.4.2 帝国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3.4.3 战后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小结
第四章 价值目标:社会凝聚
    4.1 追溯社会凝聚的思想来源
        4.1.1 自由主义:自然和谐
        4.1.2 共和主义:分工团结
        4.1.3 浪漫保守主义:文化团结
    4.2 批判社会凝聚的制度类型
        4.2.1 自由体制
        4.2.2 社会市场体制
        4.2.3 社会民主制度
        4.2.4 东亚模式
    4.3 澄清社会凝聚的内涵与维度
        4.3.1 社会凝聚的内涵
        4.3.2 社会凝聚的国家维度:分配平等与社会包容
        4.3.3 社会凝聚的个体维度:相对的自由与政治参与
        4.3.4 社会凝聚的价值维度:合法性共识
    4.4 发挥教育对社会凝聚的建构功能
        4.4.1 消除教育的不平等
        4.4.2 通过教育推进国家认同
        4.4.3 以宽容教育建构多元文化认同
    小结
第五章 实践旨趣: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5.1 推行公共教育制度
        5.1.1 反对“择校”与市场化,强化政府的教育责任
        5.1.2 反对选拔性的教育制度,施行综合性教育制度
    5.2 发展国家课程
        5.2.1 民族文化的内核
        5.2.2 公民教育课程
    5.3 兴办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5.4 践行终身学习机制
        5.4.1 终身学习的意义
        5.4.2 终身学习的社会模式
    小结
第六章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评价
    6.1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价值
        6.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批判哲学理论
        6.1.2 凸显了社会平等与正义的教育使命
        6.1.3 展现了方法论的宏观性与规范性
    6.2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局限
        6.2.1 个体主体性的忽视
        6.2.2 教育批判的不彻底性
    6.3 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的启示
        6.3.1 重视国家的主导作用
        6.3.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6.3.3 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安迪·格林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二 安迪·格林关于教育、平等与社会凝聚调查节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基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的生命教育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生命教育的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3 理论基础
        2.3.1 生命哲学
        2.3.2 人本主义理论
        2.3.3 英语课程标准中的生命理念
第3章 英语生命教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3.1 英语生命教育课堂设计的理念
        3.1.1 保护自然生命
        3.1.2 提升精神生命
        3.1.3 培育社会生命
    3.2 英语生命教育课堂设计的基本原则
        3.2.1 素材主题多样化原则,使生命教育丰富翔实
        3.2.2 教学用具多样化原则,使生命教育真实可感
        3.2.3 教学方式多样化原则,使生命教育有规可循
    3.3 英语生命教育课堂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3.3.1 引出主题
        3.3.2 创设情境
        3.3.3 合作探究
        3.3.4 内化实践
第4章 英语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效果分析与启示
    4.1 调查对象
    4.2 研究过程
    4.3 效果分析
        4.3.1 教学主题评价
        4.3.2 教学内容评价
        4.3.3 教具教法评价
        4.3.4 生命影响评价
    4.4 存在的问题
        4.4.1 生命教育拓展不够
        4.4.2 教学组织不够妥当
        4.4.3 教育方式不够完善
    4.5 对英语课堂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启示
        4.5.1 拓展生命教育内容,充实英语生命课堂
        4.5.2 理清生命教育思路,高效组织教学活动
        4.5.3 完善生命教育方法,丰富生命教育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 B 教学案例展示
附录 C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归类
附录 D 高中英语生命教育课堂调查问卷
附录 E 课堂观察表
附录 F 教师访谈记录
致谢

(8)教育美的本质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缘起
        1. 学校美育的重要意义
        2. 教育美学的现实问题
    (二) 研究问题
    (三) 核心概念
        1. 美的内涵
        2. 教育的内涵
        3. 教育美的内涵
        4. 美育的内涵
    (四) 文献综述
        1. 有关教育美的特征、形态和价值的研究
        2. 有关教育美学的学科研究
        3. 对已有成果的评价
    (五) 研究方法
    (六)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一、 教育美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中的对象化
    (一) 实践美学观下的教育美
        1. 教育中人的本质
        2. 教育活动中人的本质力量
        3. 教育活动中的对象化
    (二) 教育美是人之美与社会美的辩证统一
        1. 教育美的本质
        2. 人之美是教育美的灵魂
        3. 教育美是社会美的重要部分
    (三) 教育美思想的历史流变
        1. 古代时期教育美的思想
        2. 近现代时期教育美的思想
        3. 西方教育美的思想
    (四) 教育美、教育美学和美育
        1. 教育美学与教育美的关系
        2. 教育美与美育的关系
二、 教育美的属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
    (一) 教育美的形象显现
        1. 教育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2. 蕴含着理性的感性显现
    (二) 教育美的情感体验
        1. 以情育人,以情感人
        2. 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三) 教育美的人性教化
        1. 培养健全人格的人
        2. 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四) 教育美的自由超越
        1. 尽显人的本质特征的自由品格
        2. 展现人生命力的创造性
三、 教育美的价值:以美育美
    (一) 教育美促进个体审美社会化
        1. 社会美为教育美提供条件
        2. 教育美纯化人的情感,净化心灵,净化社会
        3. 教育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创造和谐的社会文化
    (二) 教育美实现社会审美的个人化
        1. 以美储善,美善相济
        2. 以美启真,寓教于乐
        3. 以美健体,身心和谐
        4. 以美促劳,知行合一
四、 走向美的教育:教育美的现实观照
    (一) 教育现实的美学批判
        1. 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相脱离
        2. 学校教育中教师道德失范
        3. 重理性轻情感的教学活动
    (二) 建设美的教师队伍
        1. 塑造美的教师形象
        2. 加强教师内在美的培养
    (三) 建构美的学校文化
        1. 建设社会的审美化的学校文化
        2. 创造美的课堂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木工活动对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研究内容
    1.2 概念界定
        1.2.1 学习品质
        1.2.2 木工活动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学习品质”研究的综述
        1.3.2 有关“木工活动”研究的综述
        1.3.3 有关“学习品质和木工活动”研究的综述
        1.3.4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2.2 研究地点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方法
        2.4.1 教育实验法
        2.4.2 观察法
        2.4.3 访谈法
        2.4.4 文献法
    2.5 研究工具
        2.5.1 工具的确立
        2.5.2 工具的使用
        2.5.3 工具的信效度分析
    2.6 研究方案
        2.6.1 木工活动方案的设计
        2.6.2 木工活动方案的开展
    2.7 研究过程
3 资料收集与处理
    3.1 收集资料
    3.2 分析资料
    3.3 评分者间的一致性
4 研究结果
    4.1 实验前被试基本情况综合分析
        4.1.1 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整体发展水平
        4.1.2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同质性检验
        4.1.3 实验前不同性别幼儿的学习品质差异比较
    4.2 实验后大班幼儿学习品质干预的结果比较
        4.2.1 实验后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整体发展水平(实验班)
        4.2.2 实验前后实验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差异比较
        4.2.3 实验前后对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差异比较
        4.2.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学习品质上的差异比较
        4.2.5 实验后不同性别幼儿在学习品质上的差异
        4.2.6 个案幼儿在实验前后的学习品质差异比较
5 研究分析
    5.1 总体特征分析
    5.2 木工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5.2.1 木工活动显着地促进了幼儿的计划性
        5.2.2 木工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幼儿的主动性
        5.2.3 木工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幼儿的反思性
        5.2.4 木工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
        5.2.5 木工活动推动了幼儿的坚持性
    5.3 木工活动中男女幼儿学习品质表现分析
    5.4 木工活动中个案幼儿的观察与分析
6 研究结论
7 教育建议
    7.1 预设每一次活动方案并实时调整
    7.2 学习品质培养策略的针对性和综合性
    7.3 摒除性别差异,鼓励幼儿参与各类活动
    7.4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及时地观察记录与介入引导
    7.5 根据活动性质决定活动时长,放手幼儿操作
    7.6 充分利用园内外资源,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
8 研究反思
    8.1 研究的创新之处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8.2.1 无关变量控制
        8.2.2 研究时间
        8.2.3 研究内容
        8.2.4 研究者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木工活动与学习品质关联图
    附录2 :木工坊前后环境对比图以及各区域的布局图与说明
    附录3 :《干预过程幼儿学习品质观察记录表》
    附录4 :前期观察其他幼儿园木工活动开展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5 :《大班幼儿学习品质观察评定表》
    附录6 :前测和后测中提供的图卡
    附录7 :活动方案的具体设计内容(以活动3为例)
    附录8 :实践过程中开展的木工活动框架图“我是小木匠”
致谢

(10)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对美感的追求
        1.1.2 教育改革对美感的诉求
        1.1.3 数学课堂对美感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美感课堂的研究综述
        1.3.2 数学美感课堂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数学美与数学美感的认识
    2.1 数学美的概述
        2.1.1 数学美的发展历程
        2.1.2 数学美的概念
        2.1.3 数学美的分类
        2.1.4 数学美的特征
    2.2 数学美感的概述
        2.2.1 数学美感的内涵
        2.2.2 数学美感的生成
3 数学美感课堂的意蕴解析
    3.1 数学美感课堂的内涵
    3.2 数学美感课堂的要素
        3.2.1 感知
        3.2.2 想象
        3.2.3 情感
        3.2.4 理解
    3.3 数学美感课堂的特征
        3.3.1 自由性
        3.3.2 和谐性
        3.3.3 创造性
        3.3.4 体验性
        3.3.5 愉悦性
    3.4 数学美感课堂的功能
        3.4.1 数学美感课堂的激励功能
        3.4.2 数学美感课堂的生成功能
        3.4.3 数学美感课堂的评价功能
4 小学数学美感课堂模式的建构
    4.1 建构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预期目标
        4.1.1 基于审美素养培养要求,以美重构课堂的三维目标
        4.1.2 挖掘数学中的美学因子,确立审美视点和核心问题
    4.2 建构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评价模式
        4.2.1 创设真实的表现性任务,制定匹配的评价量表
        4.2.2 采用多元的评价理念,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
    4.3 建构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教学活动
        4.3.1 基于态度与感受的维度,创设友好的课堂环境
        4.3.2 参考体验性学习圈,设计美感课堂的教学结构
5 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单元设计案例——“玩具设计师”
    5.1 单元主题阐释
    5.2 单元预期目标的确定
    5.3 单元评估模式的确定
    5.4 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
6 结语
参考文献

四、从中美教育差异引出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D]. 王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金圣叹小说评点理论在高中古代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社.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4]课堂生活中的审美体验研究[D]. 刘继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5]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安迪·格林教育批判哲学思想研究[D]. 王霞. 山西大学, 2020(12)
  • [7]基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的生命教育实证研究[D]. 李贺.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教育美的本质及其价值研究[D]. 王艺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木工活动对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D]. 卿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小学数学美感课堂的研究[D]. 于冬梅. 浙江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对中美教育差异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