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Bell 担任 IH&RA 主席

John Bell 担任 IH&RA 主席

一、John Bell Assumes Presidency of IH&RA(论文文献综述)

王连柱[1](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吕忠正[2](2021)在《闾阎营造: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堂室格局考辨》文中提出20世纪30年代,时逢兵燹战乱而国人亦正处于对民族文化自省与反思,营造学社先贤们开启了中华传统民居学术历程,梁思成先生确立为学术名词“民居”,而英国风土建筑学术萌芽自16世纪,在方法论、学术深度和广度方面均已形成多维学科视野的时代语境。另外伴随至今的“百年乡建”和乡村现代化转型,特别是建筑师所面临“乡村复兴”背景,其学术自然以多元视角解决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而作为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农村地区,至今英格兰乡村依旧维系“兼城兼农”的田园景观,伴随乡村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早在18世纪英格兰已完成全面的社会变革,成为一个典型的非农社会。传统民居是为乡村文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其学术问题域、方法论及学术成果亦与上述多重问题戚戚相关。英格兰传风土建筑既是历史遗迹,又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物质载体,其堂室格局演进模式同伴随的乡村历史进程是为“居住形态”的现代化转型样本,将风土建筑传统视为时代文化延续,联系居住行为与民俗文化,形成了该领域研究的新“语境”。上述背景下重读华夏传统民居建筑研究,重新界定英美的学术视角而又反过来形成对本土研究视野的考订,将中华建筑艺匠开放于全球建筑文明的时空参照中无疑具备时代的意义。通过12个月访学期间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以建筑类型学抽象图式分析、归纳英格兰民居堂室格局演进轨迹,定义9个“基础图式”(Basic Schemata)与10个“衍生模式”(Spatial Verbs),对传统民居中的关键普遍类型给予案例蒐集、阅读、分析和学术诠释,特别是近世(Early Modern Period)英格兰乡村现代化进程中风土建筑的演化与变异,由此形成中世纪晚期至18世纪末英格兰传统民居堂室格局类型谱系。并在之后的史论分期中以历史学外部路径触及类型演进中的社会问题,为达单体建筑样本集群与宏观历史语境的关联,从而将民居衍生类型与其背后的居住行为、居住文化习俗融入到一体的分析框架。研究内容和成果表明,英格兰传统民居堂室格局在长达5-7个百年的演进过程中,民居建筑平面作为分析理解其形态发展的切入点,是为演进历程之最直接镜像,亦属整体乡村文化生活和历史发展的直观表达,同时具备类型学的谱系特点,大致9种不同主体大类:廊厅(Aisled Hall)、敞厅(Open Hall)、长屋(Longhouse)、堂入式(Lobby-entrance)、直入式(Direct-entry Farmhouse)、扩间模式(Increased Accommodation)、单坡模式(Outshuts)、双进模式(Double-pile Houses)及非主流类等等。该类型演进谱系按照编年发展体例主要分为:中世纪晚期的风土时代遗产(c.1250-c.1575);两次英格兰传统民居大变革时代(c.1575-c.1642);英格兰居住建筑风土传统衰退期(c.1642-c.1690)和英格兰居住建筑风土传统消亡期,各个时代的堂室格局类型皆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印记,亦受到时代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往大陆地区关于传统民居研究要么重点在历史上的风土住宅,要么专攻借助于社会学科的乡村研究,文章则在充分研究建筑学本体空间形态的前提下探寻两者之间的兼容——以中世纪晚期至18世纪末整个近世时代英格兰传统民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建筑类型学方法蒐集、阅读、分析和归纳其堂室格局类型衍生进程,并进一步挖掘建筑空间形态演进模式背后的历史动因,从而试图探寻和讨论英格兰乡村现代化、城市化的整体文脉特征。文章试图在以下3个方面有所学术贡献:①英格兰风土建筑学术发展历程文献综述及其民居类型学方法论;②英格兰近世传统民居调查样本图集;③英格兰传统民居堂室格局类型演进模式谱系(Typological Schemata System)及其史论分期。最后回首整个文章研究历程,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s)那样将其历史传统如此完整地带入了现代生活,历史和传统已成为英国人行事的准则,影响着不列颠大陆(Great Britain)的方方面面。中国人对于英国率先打开晚清国门的情感自来复杂,英国的城市化历程虽说其本质上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属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型”模式,伴随圈地运动(Enclosure)、农业革命(British Agricultural Revolution)、铁路运河交通建设及商业革命等多线进程,但在其乡村景观变迁的历史大潮中依旧维系了风土传统以形成一种“兼城兼农”的优良品质,伴随期间的传统民居类型演变亦走过一条具备谱系化特征的完备进程,研究其具体过程并加以分析整理无疑对乡村居住建筑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建筑师和建筑学理论研究者来说,在上述中国城镇化的大潮中,如何留住绿水青山的“乡愁”,如何书写记述乡村风土景观及其背后的演变历史是为本文所期望的突破,通过整理客观建筑样本案例并加以类型学方法论的分析,为最壮阔的地景变迁历史做一点微薄的笔记,亦为后续学者同仁的学术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刘元兴[3](2019)在《约翰·斯图尔特·贝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约翰·斯图尔特·贝尔(以下简称贝尔)是20世纪后半叶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的一生虽十分短暂,但是却对当代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贝尔以他着名的贝尔不等式而被人熟知,贝尔不等式的诞生打开了量子纠缠态实验研究的大门,为现代量子信息、量子通信技术等研究打下了基础。通过对贝尔的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贝尔生前对20世纪科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更能了解到他死后为科学和其他领域所留下的宝贵遗产。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共有三章。第一章主要研究贝尔的生平。贝尔于1928年出生,他的一生可以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童年与求学经历、早期工作与进一步深造、在CERN中工作。通过对贝尔生平的梳理不仅可以全方位立体的认识他,更是可以反映二战后当时社会、物理界的变化。第二章主要研究贝尔的成就。贝尔是一名研究方向很多,且各个方向关联甚小的科学家。虽然他在量子力学上的成就最为着名,但是他的主业却是加速器物理,同时他还对高能物理有十分深入的研究。除此之外,贝尔还心系物理学教育,对于物理学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也推动了物理学教育的相关发展。本文的一大创新之处就在于,首次解读了贝尔在物理学教育上的贡献和他的物理学教育思想,这是国内外学者对于贝尔研究所都没有涉及到的一点。第三章主要研究贝尔的遗产。贝尔的一生虽然只有短暂的62年,却给世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贝尔的遗产不仅局限于推进了科学的发展,还对北爱尔兰当地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贝尔家乡贝尔法斯特关于贝尔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中也可以看出,科学团体的活动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魏钊[4](2019)在《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STEM)的学习中,学生会经常面临图形、动画、视频等非语言信息。这些信息很多时候比语言能更清晰、直观和准确地表达和传递复杂的概念。加工这些信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能力。具有较高空间能力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和处理复杂思想的心理表征,从而在STEM学科学习中表现出创新能力。为了突出空间能力在STEM学科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相关的教育和实践,美国专门成立了空间智能与学习中心,促进相关实践和研究的不断进步。同时,化学教学的实践也表明,学生在涉及空间信息的化学问题解决中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有必要深入研究化学空间能力及其相关测量与评价问题。绪论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本研究的意义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接着,为了明确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明确地界定了研究的核心概念“化学空间能力”;在查阅了大量英文文献的基础上,对心理学中关于空间能力的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空间能力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述评;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梳理了化学空间能力的理论基础。首先回顾了在科学史上化学空间概念的发展和演变历程,指明了化学空间能力的加工对象是微观层面的物质结构问题。其次介绍了科学教育领域的视觉化理论和化学教育领域的三重表征理论。指出化学空间能力本质上是微观表征能力的一部分。第二章是建构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化学空间问题的相关论述。然后,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SOLO分类理论、范希尔的几何思维水平理论,以及皮亚杰和英海尔德的儿童空间发展理论为基础,建构了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分成4个水平,包括学生的行为表现、涉及的化学知识、几何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内容。最后,为了检验建构的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邀请大学的化学教育学者、高中化学教研员、高中化学教师和化学竞赛教练等4类专家,进行了德尔菲法研究。结合专家的咨询意见,修订和优化了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开发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测评工具。首先介绍了经典测量理论和Rasch模型等相关教育与心理测量理论,然后在测量理论的指导下,编制了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测评工具,接下来对测评工具进行了两轮的质量检验,并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最后,检验结果显示测评工具的质量达到了进行大样本测试的要求。第四章是运用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工具实施大样本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测试的数据表明,首先,研究者所建构的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评价标准是科学、合理的。其次,高中生的化学空间能力总体上呈正态分布。再次,经过训练以后,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的化学空间能力没有显着性的差异,但是,不同学业水平和不同学校层次的高中生的化学空间能力有显着性的差异。第五章是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首先认为研究的理论创新是建构了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其次是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开发了较高质量的化学空间能力的测评工具,并通过大样本的测试发现: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呈正态分布等实证研究的贡献。在此基础上,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与命题,提出了策略方面的建议。最后,结过反思发现,本研究存在着研究对象还不够多元、研究方法过少和定量研究水平不高等不足,这也指明了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郭航[5](2019)在《20世纪下半期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下半期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研究范式不断变化,研究该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理论与范式转变,对我国高等教育史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通过两条主线展开。显性的主线是对20世纪下半期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历史演进过程的全面梳理和分析。笔者将关注美国传统高等教育史学、美国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和美国后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产生的社会和学术背景的探讨,着眼于分析20世纪下半期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史家及其着作。隐性的主线是通过对传统高等教育史家、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家和后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家对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研究范式“立—破一合”的剖析来探寻20世纪下半期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全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研究了 20世纪下半期之前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的发展历程。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史的相关记录只零星存在于清教徒史家的作品中。19世纪30年代,早期学院史的出现开启了学者系统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史的进程。19世纪70年代,一批历史学家着手运用科学的方法从事有关美国学院与大学历史的研究,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的确立。20世纪上半叶,在进步史学冲突—进步史观的影响下,美国高等教育史学获得初步发展。在接下来的三章里,笔者论述了 20世纪下半期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二章研究了美国传统高等教育史学,通过对霍夫施塔特和梅兹格的《美国的学术自由》、鲁道夫的《美国学院与大学史》和维赛的《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三部经典着作的研究,认为其主要贡献在于摒弃以往只关注某院校或某州高等教育史的做法,将研究范围扩大到全美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并借助于生态学视野,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背景下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史。第三章研究了美国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介绍了该学派所探讨的战前学院问题,尤其是有关博雅学院的衰退和现代大学的兴起之“标准论述”,以及该学派对战前学院的变化、活力和社会重要性的肯定。第四章研究了美国后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对约翰·塞林的《美国高等教育史》一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该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的主要特征是在整合传统高等教育史学和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在结语部分,回顾了美国高等教育史学与高等教育及其与历史学发展的关系,探讨了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发展“立—破—合”的特质。

马嵘[6](2019)在《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形成一股“全球模式”。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先锋力量,是提升美国国家综合实力、国家竞争力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实现途径,也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力图从高等教育全面国际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治理的双重视角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进行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深刻掌握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治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机制。全面国际化发展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提供了有力组织策略依据。美国研究型大学从全校的层面系统地思考国际化发展,体现出了系统地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有序地、明确地参与国际化活动的特征。从国际事务治理机构的层面来说,建立了校级层面的“国际化建议委员会”,以及“事务型”、“学术型”、“服务型”和“综合型”四种类型的国际事务组织机构协同实施并促进学校的全面国际化发展。国际事务治理结构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国际事务分权共治与集权统一之间的协调。美国教育委员会(ACE)提出的“CIGE全面国际化模式”重点关注国际化战略、课程、教师、学生、研究合作和伙伴关系,这是美国高校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要素与主要内容。本研究中国际事务治理内容主要围绕高校的学术发展展开,服务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主要内容体现出三个特点:全球学术体验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大学服务的国际化;多部门协同完成学校国际化事务。为实现并保障全面国际化发展,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建立了一套稳定的、行之有效并且与学校发展相契合的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国际化管理机构的设置,完善国际事务领导机制,为国际事务治理提供稳定的组织保障;形成强有力的国际事务动力机制、多元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和有效的国际事务资源保障机制,从战略规划的制定到国际化的实施都为研究型大学发展提供有力的导向、规范、支持和激励作用。本研究对美国12所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主要内容与基本机制进行了分析,重点剖析了杜克大学和密西根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和治理内容。研究发现,两所研究型大学在全面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国际事务治理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两所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机构都随着学校国际化发展不断变革,在学校内形成了多部门共同治理的良好模式。在国际事务治理的内容上都十分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跨学科科学研究和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化服务,但是两所学校的国际事务治理结构各具特点与优势,并且形成了十分契合各自学校治理模式和国际化发展的治理体系。在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呈现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模式;领导力、教师参与、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促进高校全面国际化的发展;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基本上形成了扁平化的“矩阵型结构”,有效地保证了高校全面国际化各项举措的开展与落实。在全面国际化实践过程中,深入贯彻“服务为本”的治理理念,一方面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实现国际化的精细化管理和全面化管理。结合美国高校的实践经验,为实现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目标,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契合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结构,坚持“服务为本”,构建全面国际化的领导团队,形成共同参与、多元共治的治理主体。

罗巍(ORLANDI GIORGIO)[7](2019)在《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欧美学者上中古音研究进行穷尽式的分析,并且强调欧美学者在上古音和中古音研究上的成绩(和局限),以及对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西方学者的构拟和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的介绍。本文以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对上古音和中古音研究为核心部分,但这一点并不代表本文将忽略近代欧美先驱者,如马士曼(Joshua Marshman)、艾约瑟(Joseph Edkins)、湛约翰(John Chalmers),等等。本文主要分六章:(一)第一章,主要讨论研究欧美汉语上中古音学史的价值、理论、方法以及创新点;(二)第二章,可被视为“中外对比视野下的中国上中古音研究回顾”。本章按照音韵学发展来分期。在回顾中国传统研究史之後,本章主要讨论中国传统学者的成绩和局限,将中国研究方法与每外形成对比,尤其是西方研究方法,即分析欧美学者大规模的研究所继承的学术传统这样就构成了下一章展开的欧美学术史背景;(三)第三章,主要讨论近代欧美人尤其是传教士对汉语上中古音研究的贡献。其中,成就最大的是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最早的汉语上古音构拟出自艾约瑟的笔下;(四)第四章主要讨论高本汉对汉语音韵学和形态学所作出的贡献。此外本章还讨论高氏系统对後人(包括中国和日本学者在内)的影响,以及後人对高氏系统的接受度和批评;(五)第五章,主要讲高本汉之後的学者,从着名的法国语言学家马伯乐(Henri Maspero)和奥德利库尔(Andres Georges Haudricourt)到加拿大汉学家和历史学家蒲立本(Edwin Pulleyblank)到苏联的雅洪托夫(Sergei Yaxontov),从俄罗斯的斯达罗斯金(Sergei Starostin)到美国汉学家白一平(William Baxter)教授;(六)第六章,主要讨论白式系统後新的研究方法和构拟系统,如许思莱(Axel Schuessler)或白沙(Baxter&Sa.gart)系统。本章还讨论有关上古音构拟的一些问题以及上中古音研究的未来。

谈笑[8](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LIAW SIAU CHI(廖朝骥)[9](2018)在《马来(西)亚左翼政党发展与沿革:从大马计划到印马对抗(1961-1965)》文中指出本文追溯了二战前左翼思潮在马来亚半岛、新加坡、婆罗洲三邦传播的历程。1960年“紧急状态”结束,马共武装已不再是独立后的联盟政府担忧的对象。同时,左翼政党因具有的反殖民、跨族裔以及对社会正义的追寻的特点,成为1957年马来亚独立之后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对联盟政府的统治构成直接威胁。“大马计划”被左翼政党斥为英国政府实行的“新殖民主义”,实际上是以“反共围堵”为名,剥夺北婆三邦追求自身独立的权利,抑制左翼政党的发展。这个对抗局势原本是政党间的对抗。但在1962年12月8日文莱人民党的武装事变发生后,马来亚、新加坡、砂拉越左翼领袖背上“武装颠覆”的罪名,遭到联盟政府、新加坡政府的逮捕与镇压。随着印尼对抗的外交与政治行动的开始,马来亚砂拉越左翼政党的抗争,也受到印尼与冷战因素的影响。苏加诺的对抗政策涉及到边界的游击战、宣传战、特工的渗透和对泛马来民族情意的召唤,希望在三邦内掀起一股足以威胁东姑领导的联盟政权的反风。砂盟青年越界到西加里曼丹,得到印尼外交部与军方的协助,参与了北加里曼丹人民解放军在边境的游击骚乱,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左翼政党原打算借印尼对抗的局势,彼此呼应反对“新殖民主义”以维护北婆罗洲与砂拉越的“人民自决权”为由,反对大马计划。印马边界的武装骚乱、新加坡的爆炸事件,使得马来西亚笼罩在一片战争的乌云中。这一系列的局势变化导致1964年马来西亚大选中左翼政党的政治抗争陷入通共与叛国的指责。左翼政党全面溃败的大选结果显示出印尼“粉碎大马”的行动,不单没有粉碎大马,反而让马来西亚左翼政党被各个击破。苏卡诺对抗马来西亚的行动不仅没有达到其预期的效果,而且让马来西左翼陷入“国家认同”与“效忠”的困境中,进而导致左翼领袖纷纷被逮捕,重创了左翼政治,埋下了 1965年以后马来西亚左翼政党内部分裂的火种。

徐之凯[10](2018)在《法占区军政府德国雇员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败的德国被盟国划分为四个占领区进行分区占领。在盟国管制委员会(ACC)的宏观管控下,德国人民必须服从盟国占领者的指令,四大盟国也竭尽所能在各自占区推行自己的占领政策。出于外交及地缘政治上的原因,法国占领区当局维持着一个相对于其他占区更为独立自主的地位,以追求法国的地缘安全,供战后重建之用的经济赔偿并确保德国在政治上的去中央集权化。于是,法方军政府(GMF)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当地的德国人力资源,为占区行政及法国在德利益的实现而服务。在法国这一利用德国人员的典型模式之中,出现了三种标志性的特殊德国雇员群体,他们或直接或间接地为军政府服务,帮助法国占领者有效地实现其对德占领的目标:直接从属于军政府的德国雇员、德国地方政府公务员以及外籍军团中的德国士兵。随着盟国间多项重要决议的出台,以及战后初期诸多重大事件及民众运动(比如非纳粹化,民主化,再教育及非军事化等)在德国的发生,这些特殊群体在占领期间往往面对不同的社会情况。他们的命运直观而深刻地反映了战后法国对德占领政策的演变以及法国人民对于德意志民族态度的转化。

二、John Bell Assumes Presidency of IH&R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ohn Bell Assumes Presidency of IH&RA(论文提纲范文)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及物性
        2.2.1 句法及物性
        2.2.2 语义及物性
    2.3 及物性系统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3.3 研究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4.1 引言
    4.2 丰富性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3 层次性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4 张力性
        4.4.1 何谓张力性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5 隐喻性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6 抽象性
        4.6.1 何谓抽象性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4.7 小结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5.1 引言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3.1 关于感叹语气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1 关于“环境”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5.5.1 关于省略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6.1 引言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2)闾阎营造: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堂室格局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传统民居建筑学术研究的时代语境
    1.1 缘起:题目的选取、确立与问题的提出
    1.2 学术背景与意义
        1.2.1 学术背景
        1.2.2 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1.3 概念辨析
        1.3.1 英美学界关于风土与风雅建筑定义的确立与发展过程辨析
        1.3.2 传统民居、风土与乡土建筑的中外语境辨析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范畴
        1.4.1 文章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范畴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学术地位
        1.5.1 传统民居建筑类型演变的建筑学理论溯源
        1.5.2 基本研究法
        1.5.3 学术逻辑主线与论证结构的建立
        1.5.4 研究所处的学术位置
    1.6 文章理路与写作框架
2 文献回顾:英格兰风土建筑学术进程
    2.1 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英格兰传统民居学术萌芽
        2.1.1 学术萌芽阶段的时代背景
        2.1.2 艺术、文史领域
        2.1.3 建筑领域
    2.2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后叶英格兰传统民居案例考据
        2.2.1 案例考据阶段的学术背景
        2.2.2 英格兰风土建筑的样本测绘与文献考据
    2.3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英格兰传统民居学科确立
        2.3.1 学科确立阶段的学术背景
        2.3.2 区域性风土民居学术研究
        2.3.3 民居历史断代及其类型演变
        2.3.4 民居建筑技艺及木骨造
        2.3.5 风土建筑文化与乡村历史
    2.4 战后英格兰传统民居学术成型与多维视野
        2.4.1 战后国际风土建筑学术背景
        2.4.2 考古学与历史学领域相关研究
        2.4.3 风土建筑区划及地域性图谱
        2.4.4 乡村聚落更新与建筑遗产保护
        2.4.5 风土建筑历史断代与类型演变
        2.4.6 农业及工坊类风土建筑
        2.4.7 风土建筑技艺与装饰艺术
    2.5 学术过程总结:五个百年的营造纪事
        2.5.1 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末学术确立过程的阶段主题与时代背景
        2.5.2 从学术萌芽到学科确立过程中的逻辑主线
        2.5.3 学术影响与理论意义
        2.5.4 本文所处的学术位置及其讨论
3 方法论:英格兰传统民居建筑样本的采集、记录与分析调略
    3.1 传统民居类型的建筑学理论引介
        3.1.1 民居样本的建筑类型学理论
        3.1.2 英美学界民居类型分析与演进模式研究文献回顾
    3.2 民居类型演进模式的理论模型
        3.2.1 英格兰传统民居类型“基础图式”(Basic Schemata)
        3.2.2 英格兰传统民居类型“衍生模式”(Spatial Verbs)
    3.3 民居建筑样本的读取
        3.3.1 民居建筑样本的读取背景与前提条件
        3.3.2 民居建筑样本的读取范围
        3.3.3 田野调查调略
        3.3.4 辅助文献考据
    3.4 民居建筑样本分析方法与步骤
4 建筑图谱:英格兰传统民居建筑样本阅读
    4.1 英格兰传统民居区划
        4.1.1 不列颠高地与低地之划分Highland-Lowland Division
        4.1.2 石灰岩带(Limestone Belt)与传统建筑材料、工艺
        4.1.3 英格兰各区、郡与风土建筑材料样式图谱
        4.1.4 木骨造类型分布
    4.2 英格兰传统民居史论分期
    4.3 英格兰传统民居群落组合
        4.3.1 传统边路(Roadside)村落模式
        4.3.2 传统广场型(The Squared Village)村落模式
        4.3.3 传统滨海村落(The Seaside Village)模式
        4.3.4 早期规划类村落(The Planned Village)模式
    4.4 英格兰传统民居单体及木骨造图集
5 案例谱系:中古末期至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类型剖析
    5.1 英格兰传统民居建筑样本图组分类
        5.1.1 英格兰传统民居年代分布组
        5.1.2 英格兰传统民居地域分布-年代对照组
        5.1.3 初代英格兰传统民居类型-年代对照组
    5.2 敞厅Open Hall——中世纪晚期英格兰传统民居原型
        5.2.1 从原始房屋(Primitive Houses)至早期廊厅(Aisled Halls)的演变
        5.2.2 英格兰东南部主流敞厅之演变Open Hall Houses of the South East
        5.2.3 约克郡“敞厅”——“奔宁廊厅”变体Pennine Aisled Halls
        5.2.4 米德兰兹“敞厅”——曲梁模式变体Cruck-built Open Hall
        5.2.5 “敞厅”建筑之功用及其技术演变
    5.3 后中世纪(Post-medieval)英格兰“敞厅”住宅模式之流变
        5.3.1 后中世纪时代之一层“敞厅”住宅
        5.3.2 英格兰16-18世纪二层“敞厅”住宅
        5.3.3 小农场主住宅Smallholders'House
    5.4 双重功用住宅Dual-Purpose Dwellings
        5.4.1 早期原始长屋(Early Longhouse)之间接文献、遗迹佐证
        5.4.2 长屋之改良Improved Longhouses
        5.4.3 经典长屋类型(The Classic Longhouse)之演变
        5.4.4 晚期长屋Later Longhouses
        5.4.5 堡舍(Bastle House)和台屋(Tower House)
        5.4.6 累泽房屋(Laithe House)及其演变
    5.5 近世民居演进的时代主题——“通廊”布局
        5.5.1 离灶式通廊The Through-passage Away From the Stack
        5.5.2 临灶式通廊The Through-passage at the Rear of the Stack
        5.5.3 “通廊”模式的后续发展与“敞厅”文化遗产
    5.6 走向现代——独立风土住宅The Undivided Vernacular House
        5.6.1 东南堂入式The Lobby-entrance House in the South East
        5.6.2 南境堂入式The Lobby-entrance House in the South
        5.6.3 北境堂入式The Lobby-entrance House in the North
        5.6.4 “直入式”布局The Direct-entry Farmhouse to the Parlour
        5.6.5 居住扩间与单坡侧屋Increased Accommodation and Outshuts
        5.6.6 英格兰风土民居的终极演进类型——双进模式Double-pile Houses
        5.6.7 佃农村舍Labourers' Cottages
    5.7 英格兰传统民居类型小结
6 史论考辨:英格兰传统民居类型演进模式的历史逻辑动因
    6.1 中世纪晚期的风土时代遗产
        6.1.1 英格兰中世纪晚期社会及其居住需求(Housing Needs)状况
        6.1.2 中世纪晚期英格兰传统民居革新
        6.1.3 都铎早期传统民居农户家庭生活演变
    6.2 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第1次变革时代1575-1615
        6.2.1 东南英格兰地区(South-eastern England)传统民居1次变革
        6.2.2 英格兰东盎格利亚地区(East Anglia)传统民居1次变革
        6.2.3 英格兰中部米德兰兹(Midlands)地区传统民居1次变革
        6.2.4 低地(Lowlands)传统石材民居建筑之革新
        6.2.5 英格兰高地区域(The Highland Zone)传统民居1次变革
        6.2.6 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第1次变革时代特征总结
    6.3 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第2次变革时代1615-1642
        6.3.1 东南英格兰地区(South-eastern England)传统民居2次变革
        6.3.2 英格兰东盎格利亚地区(East Anglia)传统民居2次变革
        6.3.3 英格兰中部米德兰兹(Midlands)地区传统民居2次变革
        6.3.4 石灰岩高原地带(The Limestone Uplands)传统民居2次变革
        6.3.5 英格兰高地区域(The Highland Zone)传统民居2次变革
        6.3.6 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第2次变革时代特征总结
    6.4 英格兰民居风土传统衰落期1642-1690/1700
        6.4.1 衰落期东南英格兰地区(South-eastern England)传统民居发展
        6.4.2 衰落期英格兰东盎格利亚地区(East Anglia)传统民居发展
        6.4.3 衰落期英格兰中部米德兰兹(Midlands)地区传统民居发展
        6.4.4 衰落期英格兰石灰岩带(The Limestone Belt)传统民居若干问题
        6.4.5 衰落期英格兰高地区域(The Highland Zone)传统民居发展
        6.4.6 衰落期英格兰传统民居现代化转型初见
    6.5 英格兰民居风土传统消亡期(Death of the Vernacular Tradition)
        6.5.1 消亡期英格兰低地区域(The Lowland Zone)传统民居状况
        6.5.2 消亡期英格兰高地区域(The Highland Zone)传统民居状况
        6.5.3 英格兰民居风传统(Vernacular Tradition)的消亡
7 结语与讨论:学术成果、不足、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与启示
    7.2 学术难题与未尽事宜
    7.3 核心创新点与学术贡献
    7.4 学术展望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格兰传统民居建筑考察名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约翰·斯图尔特·贝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贝尔的生平
    1.1 贝尔法斯特与贝尔的求学经历
        1.1.1 贝尔法斯特与贝尔的童年
        1.1.2 贝尔的求学经历
    1.2 贝尔的早期工作经历与进一步深造
    1.3 贝尔与CERN
第二章 贝尔的成就
    2.1 贝尔在量子力学上的贡献
        2.1.1 量子力学的发展与EPR悖论
        2.1.2 贝尔与量子力学的结缘
        2.1.3 贝尔的两篇重要论文
    2.2 贝尔在物理学上的其他贡献
        2.2.1 贝尔在加速器物理上的贡献
        2.2.2 贝尔在高能物理上的贡献
    2.3 贝尔在物理教学上的贡献
        2.3.1 贝尔与埃托雷·马约拉纳基金会和科学文化中心(Ettore Majorana Foundation andCentre for Scientific Culture 简称 EMFCSC)
        2.3.2 贝尔的物理学教育思想
第三章 贝尔的遗产
    3.1 贝尔奖
    3.2 贝尔日
    3.3 其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空间能力”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二、STEM领域中的空间能力
        三、化学空间能力的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心理学对空间能力的研究
        二、化学学习中的空间能力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化学空间能力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化学空间问题的科学哲学基础
        一、化学空间概念及其演变过程
        二、原子论分子学说的演变过程
        三、化学键理论的发展:从路易斯到鲍林
    第二节 科学教育中的视觉化
        一、视觉化的概念
        二、视觉化的作用
        三、学生的“元视觉化能力”
    第三节 化学教育中的三重表征
        一、化学表征
        二、三重表征理论视角下的化学教学
第二章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评价标准的建构
    第一节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二节 评价标准的初步建构
        一、评价标准的理论基础
        二、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评价标准的德尔菲法研究
        一、德尔菲法
        二、研究过程
        三、研究结果
    第四节 评价标准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第三章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工具的开发
    第一节 测评工具开发的教育测量理论基础
    第二节 测评工具的开发路线
    第三节 测评工具的项目设计
        一、测评工具的编制
        二、测评工具的质量检验及改进
第四章 大样本测评实施过程及结果分析
    第一节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的实施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分析
    第二节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的研究结果
        一、测评数据的总体统计
        二、测评数据的微观分析
        三、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四、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五、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六、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第五章 研究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理论创新
        二、实证贡献
        三、实践策略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对象需要扩大
        二、研究方法需要丰富
        三、研究水平需要提高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的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试卷(初选)
    附录三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试卷(第一轮)
    附录四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试卷(第二轮)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5)20世纪下半期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下半期之前美国高等教育史学鸟瞰
    第一节 殖民地史: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的准备
        一、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史发展概况
        二、殖民地时期清教徒史家的奠基
    第二节 早期学院史: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的萌芽
        一、19世纪上半叶美国历史学的发展
        二、“家史”模式:早期学院史的编写
    第三节 专业史家治史: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的确立
        一、内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的专业化
        二、内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的发展
    第四节 冲突—进步史观:美国高等教育史学的初步发展
        一、进步史家书写美国历史
        二、冲突—进步史观与美国高等教育史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传统高等教育史学范式的确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第一节 美国传统高等教育史学范式确立的背景
        一、美国传统高等教育史学范式确立的社会背景
        二、美国传统高等教育史学范式确立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美国传统高等教育史家及其着作
        一、霍夫施塔特和梅兹格与《美国的学术自由》
        二、鲁道夫与《美国学院与大学史》
        三、维赛与《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
    第三节 美国传统高等教育史学的研究范式
        一、研究路径:学院衰退到大学兴起
        二、编纂方式:问题取向的历史着述
        三、研究方法:比较历史分析法
        四、解释框架:生态取向的高等教育史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的修正(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第一节 美国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兴起的背景
        一、美国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二、美国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兴起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美国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家对战前美国学院的重新审视
        一、衰退或进步:对战前美国学院运动的重新评估
        二、古典与科学:对战前美国学院课程的重新检视
        三、自下而上:对战前美国学院学生的重新考察
    第三节 美国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的研究范式
        一、研究路径:解构美国传统高等教育史学的标准论述
        二、编纂体裁:问题取向的历史书写
        三、研究方法:计量史学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后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
    第一节 美国后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发展的背景
        一、美国后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发展的社会背景
        二、美国后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发展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塞林与《美国高等教育史》
        —、塞林的生平及其主要着作
        二、塞林论美国高等教育史的发展历程
        三、《美国高等教育史》的文本分析
    第三节 美国后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的研究范式
        一、研究特点:走向综合化
        二、研究主题:女性、非主流机构和南部高等教育
        三、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美国高等教育史学
    二、美国历史学发展与美国高等教育史学
    三、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发展的“立—破—合”特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6)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述评
    三、主要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
        (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面国际化
        (三) 国际事务与高校国际事务
        (四) 治理与治理结构
    四、研究方案
        (一) 研究范畴的限定
        (二)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与国际事务治理的背景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转向
        一、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及全面国际化发展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的组织策略与管理
        三、全面国际化发展激发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组织机构变革
    第二节 国际事务治理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担负美国研究型大学走向“全球化大学”的新使命
        二、发挥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组织机构的服务职能
第二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设置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结构
        一、大学战略规划为建立组织机构奠定制度基础
        二、高层次的国际化委员会引领高校全面国际化发展
        三、大学建立专门化的国际事务组织保障机构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运行
        一、强有力的国际化领导统筹管理学校国际事务
        二、设立专门化的国际化管理机构保障国际化战略实施
        三、建立专业化专门化的国际事务管理团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制定
        一、国际化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的核心要素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体现共同治理的理念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与教学事务
        一、学生的国际化是课程国际化的根本动因
        二、开拓全球教育项目,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三、全面贯彻以“服务为本”的国际化治理理念
        四、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声誉
    第三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学术发展与研究事务
        一、全面开展教师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师的国际化发展
        二、设立全球或区域研究中心,促进国际化学术研究参与
        三、制定国际化学术发展政策,提供国际化项目资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亭务治理的基本机制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动力机制
        一、全面国际化战略是学校国际事务治理的根本动力
        二、全面国际化发展制度激励是国际事务治理的内生动力机制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共同治理机制
        一、国际化战略制定过程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二、国际化实践实施过程中多元共治的互动机制
        三、大学国际事务治理决策机制
    第三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资源保障机制
        一、大学全面国际化组织资源保障机制
        二、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资源配置保障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第一节 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一、杜克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现状
        二、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体系
        三、杜克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国际事务治理的内容
        四、杜克大学“二维三级二元”共同治理结构
        五、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点
    第二节 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一、密西根大学国际化发展现状
        二、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体系
        三、密西根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共同治理的内容
        四、密西根大学国际中心的国际事务共同治理结构
        五、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点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征与经验
        一、多元化国际事务治理主体实现全面国际化发展的多元共治
        二、全面国际化影响因素良性互动促成高校主动推进国际化发展
        三、以扁平化的“矩阵型结构”保障国际事务治理的有效性
        四、“服务为本”的治理理念贯穿研究型大学多元化国际事务治理
    第二节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构建国际事务治理组织结构,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内涵发展
        二、创建全面国际化的领导团队,形成共同参与、多元共治的治理主体
        三、坚持“服务为本”,建立高校国际事务治理多元协调互动机制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设想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授予的全面国际化获奖院校名单(2003-2018年)
附录2: 2018年U.S. News全美排名前100位大学
附录3: 卡内基分类Ⅰ类博士/研究型大学名单
附录4: 12所美国研究型大学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欧美汉语中上古音韵学史的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的历史与现状
        一、高本汉之前的学术成果
        二、高本汉
        三、高本汉之後继者
    第三节 研究欧美汉语上中古音韵研究史的理论与方法
        一、主要理论依据
        二、主要采用方法
    第三节 研究近代欧美汉语中上古音学史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欧美汉语上中古音韵学史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上中古音学史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中国上中古近代音学史分期及其标准
    第三节 中国传统古音学研究
    第四节 中国传统音韵学研究的特色和不足
第三章 近代欧美学者上中古音研究史
    第一节 最早的先驱者
        一、马士曼(Marshman):最早的先驱者
        1、马士曼构拟的中古声母
        2、马士曼谈中古韵母“合口”和“开口”
        3、小结
        二、艾约瑟(Joseph Edkins):当时举世闻名的语文学家
        1、艾约瑟和“中国文明西来说”
        2、艾约瑟与突雷尼超级语系(Turanian)
        3、艾约瑟对汉语音韵学的贡献
        4、小结
        三、帕克(Edward Harper Parker):最早的偶像破坏者
        1、帕克与翟理斯之间的宿怨
        2、帕克与艾约瑟之间不休的争论
        3、艾约瑟对帕克评论的回答
        4、帕克对艾约瑟的回答
        5、小结
        四、湛约翰(John Chalmers):最早的《诗经》用韵与韵书研究者
        1、湛约翰的生平
        2、湛约翰读中国韵书韵图分析的成果
        3、小结
    第二节 东方主义学派“异说”
        一、儒莲: 法国最最举足轻重的汉学家
        1、儒莲对中国音韵学的贡献
        2、儒莲的研究方法
        3、儒莲指出的梵汉音译列表
        4、如何评价儒莲的《解读梵文名词》?
    第三节 沃尔皮切粒(Zenone Volpicelli):名不见经传的学者
        一、生平
        二、沃尔皮切粒的学术成果
        1、《中国音韵学》中的突破性进展
        2、《汉语古音论》的主要成就
        三、小结:沃尔皮切粒音韵想法的遗产
    第四节 沙昂科(Schaank):欧洲中国音韵学萌芽时期中最伟大的先驱者
        一、生平
        二、沙昂科的音韵学成果
    第五节 对欧美学者对这些研究汉语音韵的学者和着作的评价
    附录一 中古音声母构拟比较表
第四章 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学理论及贡献—以高本汉为中心
    第一节 欧洲语言学概况
    第二节 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瑞典架海擎天的玉柱
        一、生平
        二、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
        三、高本汉上古汉语为屈折语之说
        四、高本汉对汉语词族的贡献
        五、高本汉的《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
    第三节 高本汉对後人的影响
        一、高本汉——打碎的偶像,高氏系统的极端批判者
        二、高氏系统的主要“示范”
第五章 现代欧美汉语上中古音学史(高本汉之後继者)
    第一节 马伯乐(Henri Maspero)
        一、《唐代长安方言研究》
        二、马伯乐系统与高本汉系统的区别
        三、上古汉语前缀和派生系统
    第二节 奥尔利库尔(Andre-Georges Haudricourt)
        一、越南语及汉语的声调形成
        二、中古汉语声调形成说
    第三节 雅洪托夫(Sergey E.Yakhontov)
        一、雅洪托夫二三等来源之说以及上古音声母的构拟
        二、雅洪托夫声调起源之说、韵母以及元音体系
        三、小结
    第四节 蒲立本(Edwin George Pulleyblank)
        一、蒲立本对上中古音研究的贡献
        1、上古汉语辅音系统研究
        2、早期中古汉语音系
        3、晚期中古汉语音系
        二、小结
    第五节 斯达罗斯金(Sergei A.Starostin)
        一、斯达罗斯金的中古音系
        二、斯达罗斯金构拟的上古音系
        三、小结
    第六节 白一平(WilliamH.Baxter)
        一、白一平对前人着述的看法与评估
        二、白一平的《汉语上古音手册》(1992)
        1、上古音系中的韵母
        2、白氏系统中的元音体系
        3、白氏系统对“重纽”问题的看法
        4、“圆唇元音”(rounded-vowel)理论
        5、白氏系统的声母体系
    第七节 罗杰瑞及其构拟的“汉语方言通语”
        一、汉语方言通语的构拟
        二、小结
    第八节 美籍华人
        一、李方桂系统
        二、张琨先生对汉语上中古音研究的贡献
第六章 欧美汉语中上古音学史研究展望及期待
    第一节 汉语上中国古音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上古音研究仍需解决的问题及思路
    第三节 欧美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对中国学界的影响
第七章 欧美学者对汉语音韵学研究的主要贡献
    第一节 “语族”的概念
    第二节 复辅音研究
        一、复声母
        二、前缀的构拟
    第三节 四等韵与介音的关系
    第四节 AB类音节的问题
        一、蒲立本和雅洪托夫的革命
        二、长短元音的对立
        三、咽音化
        四、其他观点
    第五节 上古音系中的介音系统
        一、上古汉语介音*-1-的构拟
        二、*-r-介音的构拟
        三、*-rj-介音的构拟
        四、*-j-介音的构拟
    第六节 声调起源之说
    第七节 上古汉语形态说
    第八节 出土文献和上古音研究的关系
    第九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艾约瑟学术成果(按时间顺序)
附录2 蒲立本学术成果(亚洲历史,按时间顺序)
附录3 蒲立本学术成果(当代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按时间顺序)
附录4 蒲立本学术成果(汉语语法,按时间顺序)
附录5 蒲立本学术成果(汉藏语言学及上中古音研究)
附录6 许思莱学术成果
附录7 沙加尔学术成果
附录8 List学术成果(限有审核的期刊)
附录9 韩哲夫(Zev Handel)学术成果
附录10 奥德利库尔的学术成果(按时间顺序)
附录11 斯连罗斯金的主要成就
    印欧语和当代语言学
    阿尔泰语
    叶尼塞语
    汉藏语系
    北高加索语
    超级语系

(8)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中方主体
        二、外方主体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一、借款法律关系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三、合伙法律关系
        四、买卖法律关系
        五、租赁法律关系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一、公私混合主体
        二、私法性的内容
        三、公法性的内容
        四、契约涉外因素
        五、国际经济因素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契约与条约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法理比较
        一、法的形式比较
        二、法律关系比较
        三、法的实施比较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一、1840年至1870年
        二、1870年至1894年
        三、1894年至1912年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一、法律地位优势
        二、经营实力优势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一、询盘
        二、发盘
        三、还盘
        四、接受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一、定义
        二、形式演变
    第二节 契约结构
        一、契约首部
        二、契约尾部
        三、契约附件
        四、契约正文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财务条款
        二、管理条款
        三、格式条款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特性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性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一、定义
        二、分类
    第二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商务技术条款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三、主要参与人物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三、中方赴美谈判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第四节 事件后续
结语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附录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一) 说明
参考书目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二、报刊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五、外人论着
        (一)中文
        (二)英文
后记

(9)马来(西)亚左翼政党发展与沿革:从大马计划到印马对抗(1961-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界定
        问题的提出
        概念的界定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崛起与演变:左翼政党的发展
    第一节 二战前与日据时期左翼与民族主义思潮在马来亚的传播
        一、马来亚共产党的影响
        二、印尼民族主义与印尼共产党的影响
    第二节 族裔政党的崛起与左翼政党的统一阵线
        一、“马来亚联盟”的争议与族裔政党的崛起
        二、战后马共影响下的左翼政党
        三、“马来亚联邦”的争议与左翼统一阵线
    第三节 “紧急状态”时期的马共
        一、新村、华人与马华公会
        二、苏共与中共联合意见书
        三、华玲会谈
    小结
第二章 串联与抗争:大马计划对左翼政党的影响
    第一节 马来亚独立后左翼政党概况
        一、马来亚人民社会主义阵线
        二、北婆罗洲、汶莱与砂拉越的左翼政党
    第二节 大马计划的倡议与五邦左翼的反殖抗争
        一、英国政府的考量与东姑的倡议
        二、五邦社会主义政党大会
        三、柯波特调查团
    第三节 文莱事变与砂盟的武装抗争
        一、文莱事变
        二、砂盟走向武装斗争
    小结
第三章 抑制与激化:印马对抗对左翼政党的影响
    第一节 印尼、菲律宾对抗与左翼领袖大逮捕
        一、印尼与菲律宾对抗政策的形成
        二、大逮捕行动与1963年砂拉越选举
    第二节 马菲印调停
        一、调停的酝酿
        二、粉碎马来西亚
        三、马尼拉协定
    第三节 印马的军事骚乱与砂盟建军
        一、越界印尼
        二、军事训练与抗马行动
        三、砂盟独立建军
    小结
第四章 通敌与效忠:印尼对左翼政党的干预
    第一节 1964年马来西亚大选
        一、反对党联合阵线的落空
        二、爱国者与叛国者的争论
        三、选举结果
    第二节 马来人左翼领袖通敌争议
        一、逮捕与供词
        二、《一项被拆穿的阴谋》
        三、“马来亚共和国”与“马来亚流亡政府”
    小结
结论
    左翼政党衰弱的原因
        1) 通共标签与打压
        2) 印马对抗的影响
    左翼政党的衰弱对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外文
        英文档案(电子资源及纸本)
        英文报刊
        英文回忆录
        英文参考文献
        马来文/印尼文参考文献
    中文
        中文报刊
        中文回忆录
        中文参考文献
致谢

(10)法占区军政府德国雇员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学术史回顾
    1.1 研究综述
    1.2 原始档案与官方文件
第二章:法占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环境
    2.1 理想化而又艰难的理念:盟国占领机制
        2.1.1 欧洲咨询委员会与盟国占领理念的形成
        2.1.2 欧洲咨询委员会与德国投降
        2.1.3 从欧洲咨询委员会到盟国管制委员会
        2.1.4 盟国管制委员会的基本原则
        2.1.5 盟国管制委员会的行政构架
    2.2 为何是法占区?一套特立独行的占领政策
        2.2.1 “德国的命运是世界的中心问题”
        2.2.2 “不合作”态度
        2.2.3 “袖珍占领区”
        2.2.4 法方军政府的建立
        2.2.5 法占区的权力结构:“三驾马车”模式
        2.2.6 右翼的基地:巴登巴登的“小维希”
        2.2.7 法方军政府的占领策略:“在此地树立起法兰西的大旗”与“让德国人付出代价”
        2.2.8 法方军政府的终结
    2.3 “德国鬼子”还是“欧洲弟兄”?法国人对于德国人的印象
        2.3.1 从“鬼子”到“变色龙”
        2.3.2 从“邻居”到“弟兄”
第三章:“善于服务者”:“德国雇员”的概念与法方军政府对德国人的直接任用
    3.1 “德国雇员”的社会学定义与历史源起
        3.1.1 “德国雇员”:一个社会学上的的概念
        3.1.2 “德国雇员”的历史源起
    3.2 直接受法方军政府任用的德国人:从“仆役人员”到“政府干员”
        3.2.1 “被征用的仆人”:法方占领之初对德征调下的“德国雇员”(1945-1946)
        3.2.2 “被雇佣的人员”:法方军政府直属德国员工地位的逐渐正常化(1947)
        3.2.3 法方军政府直属德国雇员地位待遇的提升(1948-1949)
    3.3 小结
第四章:“宝贵的德国人”:法方军政府所间接任用的德国公务员
    4.1 德国公务员:德国行政“去中央集权化”的开端与“清洗”运动的组织方式
        4.1.1 “应急之举”:在法占区行政管理中任用德国公务员的起因
        4.1.2 法占区公务员清洗运动的发端
    4.2 “变”而治之:清洗运动中的德国公务员与法占区的政策转变(1946年)
        4.2.1 “改头换面”的公务员:1946年对德国公务员的清洗
        4.2.2 “去政治化”的公务员:1946年法方军政府向德方当局让渡权力之际的德国公务员政治状况
        4.2.3 德国“新公务员”的培养与法占区行政学校的创立
    4.3 从1947到1949,法方军政府对德国公务员管控的弱化
        4.3.1 法占区德方当局权力的增长与德国公务员章程
        4.3.2 法占区非纳粹化的结束
        4.3.3 法方行政学校建设规划的最终成果
    4.4 小结
第五章:法方军政府占领时期的外籍军团德国兵员雇佣问题
    5.1 德国退伍军人的战后境遇与法国方面征召军团战士的决策
    5.2 从占领区到军团军营:一套高效而神秘的征兵程序
        5.2.1 高效的征兵程序:法方军政府占领时期在德征兵机构的发展
        5.2.2 神秘的征兵过程:法方军政府占领时期“合法”而具有欺骗性的征兵手段
    5.3 盟国与德国方面的抵制,法方军政府时期建立的征兵机制的终结
        5.3.1 盟国管制委员会时期盟国支持下反外籍军团在德征兵的媒体抗议活动
        5.3.2 东西德建立后德方对于外籍军团征兵的抵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John Bell Assumes Presidency of IH&RA(论文参考文献)

  •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闾阎营造:近世英格兰传统民居堂室格局考辨[D]. 吕忠正.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约翰·斯图尔特·贝尔研究[D]. 刘元兴. 山西大学, 2019(01)
  • [4]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研究[D]. 魏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20世纪下半期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发展历程研究[D]. 郭航.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1)
  • [6]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D]. 马嵘.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欧美学者汉语上中古音研究史[D]. 罗巍(ORLANDI GIORGIO). 厦门大学, 2019(08)
  • [8]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马来(西)亚左翼政党发展与沿革:从大马计划到印马对抗(1961-1965)[D]. LIAW SIAU CHI(廖朝骥). 厦门大学, 2018(07)
  • [10]法占区军政府德国雇员问题研究[D]. 徐之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John Bell 担任 IH&RA 主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