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交叉口间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及可插拔间隙分布规律研究

信号交叉口间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及可插拔间隙分布规律研究

一、信号交叉口间非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可插间隙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男[1](2021)在《交通网络流分布式协同控制与基于云计算的并行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智能、云计算、通信技术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交通运输迈入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发展新阶段。需要研究适合大数据背景下交通网络流智能控制与决策的方法,以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满意度。针对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处理与优化决策对控制性能与实时性的要求,本文研究交通网络流分布式协同控制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宏观交通流评价模型,研究基于云计算的反应式控制方法与并行求解策略。进一步,采用微观交通流评价模型,研究基于云计算的预测控制方法与并行求解策略。为了提高交通网络流控制的智能化水平,继续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交通网络流时空特征并行学习方法,并将该方法拓展到基于深度学习评价模型的分布式深度强化学习控制方法中。通过建立交通网络流控制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研究离线大数据学习与在线决策应用的云边协同处理策略。基于北京市区域路网对本文所研究的控制方法及并行优化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为了提高控制性能和实时性,提出了基于宏观交通流评价模型的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以及并行优化算法。在宏观交通流延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各个信号交叉口的绿信比参数,实现区域路网的分布式控制;通过优化相邻交叉口之间的相位差,实现区域路网的协同控制,促进形成绿波带控制局面。采用具有迁移比例和替换概率的粗粒度并行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分布式协同控制的双目标优化问题,通过云计算进一步加快求解速度。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降低交通延误和改善实时性方面具有有效性。(2)为了弥补宏观评价方法可能与随机微观交通流波动不相匹配以及反应式控制缺少预见性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微观交通流评价模型的分布式协同预测控制方法以及并行优化算法。将基于规则的非解析微观交通流模型应用到交通网络流预测控制中,与宏观预测模型相比,更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的交通态势、评价候选控制方案。为了减少在预测时域优化控制序列的求解时间,采用基于Spark云计算的两级分层并行遗传算法,加快滚动时域的求解速度。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分别在不饱和与过饱和的交通流状态下,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加快了求解速度。(3)为了提高交通流预测模型的智能学习能力,提出了交通网络流基于深度学习的时空特性学习机制以及并行训练方法。由于目前交通流特征学习的对象大都局限于局部路段,本文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混合深度学习模型,建立面向大数据处理的交通网络流特征学习模型。既挖掘多条路段之间的空间关联特征,又提取交通流的时间序列动态演化规律。为了减少深度学习在大数据下的训练时间,研究了基于数据集分解的具有收敛保障的并行训练的理论基础,设计了基于Spark云计算的并行算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模型及并行训练方法在改善特征学习精度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训练时间。交通网络流时空演化特征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并行学习是交通网络流分布式深度强化学习控制的研究基础。(4)为了提高控制决策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交通网络流基于深度学习评价模型的分布式深度强化学习控制方法以及基于边缘计算的实现算法。将值分解方法拓展到演员-评论家算法框架中,通过在动作网络的输出层引入考虑多约束条件的绿信比调整方法,解决交通网络信号的连续控制问题。通过策略贡献权重的自适应分配机制,不断强化对全局目标影响程度大的策略贡献权重,实现自适应分布式协同决策。最后将分布式深度强化学习方法部署到边缘计算架构上,实现在线决策与离线学习的协同处理。仿真结果验证了智能控制方法及云边协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王健[2](2021)在《基于车辆运行特性的小型现代环岛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环岛由于其安全性和良好的运行性能,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国内外驾驶员行为特性的差异,国外相关成果在国内不一定适用。因此开展国内现代环岛的理论研究,有助于科研人员和交通工程从业者在改建发生拥堵的传统环形交叉口或是选择新建平面交叉口的控制类型时,根据现场交通条件制订出更为经济、安全和高效的设计方案。本文基于车辆运行特性对小型现代环岛在我国的适应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1)通过实测浙江省丽水市遂昌现代环岛的车速、交通量和车头时距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现代环岛的环行车流车头时距可以用M3分布进行拟合;入口车辆的到达服从负二项分布;入口线形设计起到了很好的降低车速的效果。(2)从视频中提取出现代环岛入口处的间隙接受行为的数据,发现入口车辆基本遵守交通标志提示,为环行车辆让行,并寻找合适间隙插入环行车流。根据接受间隙值和拒绝间隙值,使用Raff方法和最大似然法求解临界间隙,结果显示遂昌现代环岛的临界间隙明显低于美国公路通行能力手册给出的临界间隙的建议值。(3)以环行车流车头时距服从M3分布为基础,提出了考虑重型车辆和退出车辆影响的改进通行能力模型。通过对比现有的模型、改进模型和仿真模型得到的通行能力估算结果,评估提出的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中低流量下(≤500veh/h),改进模型估算的通行能力与微观仿真模型的通行能力输出较为吻合,可认为改进通行能力模型对于交通量不大的小型现代环岛具有充分的适应性。现有的通行能力模型中,仅德国模型在中低流量下具有较好的估算效果,其他模型均出现明显高估入口通行能力的问题。(4)以车辆平均延误为依据,对不同转向交通和重型车辆比例下双向停车控制交叉口和现代环岛的性能区域进行划分。虽然转向交通和重型车辆对两种控制类型交叉口的运行性能均表现出负面影响,但随着转向交通或重型车辆比例的增加,均出现双向停车控制交叉口性能区域收缩,现代环岛性能区域扩大的情况。因此选择平面交叉口控制类型时,不可忽略转向交通和重型车辆比例的影响。

熊冰蕾[3](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行为建模与预测》文中提出信号控制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环境中的重要枢纽,行人和车辆在此需要共享同一交通区域,在未设置右转专用相位的信号交叉口中,右转机动车与行人的交互十分频繁,不好的交互行为会导致交通冲突的产生,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与效率。在复杂情况下,如何准确地模拟行人和机动车在交叉口的交互决策行为,特别是准确预测其对彼此状态的反应,仍然是有待研究的问题。论文首先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和对实际情况的观察,较为全面的对行人与右转机动车交互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交通视频处理技术获取到了准确的人车交互速度位置信息,为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在较为全面准确的数据基础上,论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行人和右转机动车的交互行为进行了建模预测,通过对不同算法的比较得出了当前数据集下的最优右转机动车让行行为预测模型和行人过街行为预测模型,由模型评估报告可知,得到的模型在测试集上有着较优的预测性能。并在比较得到的最优模型基础上对行人过街模型和右转机动车让行模型进行了特征重要性排序,分别获取到了行人过街行为和右转机动车让行行为的影响因素重要性评分。最后对穿越间隙特征组与速度-距离特征组下的建模效果进行了比较,进一步明确右转机动车的速度-距离指标在对交互行为预测中的重要性。并基于预测模型进行了速度-距离SVM特征分类,在此框架下对右转机动车在不同交互区域让行行为进行比较;并利用速度-距离对提前右转车道下人车交互行为进行划分,得到了安全交互决策区域和争议交互决策区域对应的速度-距离范围。本文对右转机动车和行人交互行为进行了建模分析,并在预测模型基础上探究了不同交互行为的速度-距离特征分布情况,为建立交叉口行人安全评价指标与方法和优化交叉口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了有效参考,也为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相关场景的主动风险识别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模型基础。

孙春刚[4](2020)在《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左转待行区建模及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城市交通拥堵加剧,平面交叉口是城市路网的重要节点,需着重优化,左转交通流是影响交叉口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优化左转待行区设置是提升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条件有限,左转待行区设置更需精细化考虑。为了准确、科学地构建山地城市左转待行区模型,本文利用无人机高空视频采集优势,选取了多个典型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进行左转车辆轨迹行为研究,主要从基于交叉口几何特性的待行区模型构建、基于无人机高空视频的左转微观轨迹数据的待行区模型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左转待行区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如下:(1)归纳总结了左转待行区设置的方法与条件,并分析了左转车流的运行特性。(2)基于交叉口几何特性的理论待行区模型构建。本文针对目前左转待行区相关研究未考虑山地城市车道窄、坡度大、部分交叉口畸形等几何特点的局限,为了明晰在实际应用中待行区“是否设置”、“如何设置”的问题,本文利用左转排队长度分析探讨了待行区是否设置的边界条件及待行区需要设置时的最短设置长度;基于冲突分析法明确了待行区设置安全间距,构建了左转待行区长度设置区间模型;结合仿真提炼出不同坡度下左转车辆通过冲突点时间变化特征,提出了当道路纵坡坡度超过-5%时对模型的修正方法;探讨了畸形交叉口、中央隔离带及车道属性对待行区设置影响。(3)基于车辆实际运行轨迹的待行区模型构建。本文首先通过无人机高空视频拍摄及数据处理工作,获取了一批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交叉口左转车流轨迹数据,通过轨迹特性分析与相关函数拟合分析,确定了单相指数衰减函数为车辆左转轨迹基本函数原型;然后通过交叉口几何特性,确定了起点、讫点、冲突限制点三个约束条件,对左转轨迹函数原型进行了标定,构建了以交叉口几何参数为自变量的车辆左转轨迹的函数模型;基于曲线线形识别法,确定了交叉口车辆左转轨迹由两段缓和曲线组成,根据缓和曲线公式,构建了关于左转待行区长度与半径的分段函数模型。(4)基于遗传算法的左转待行区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研究。本文针对前面章节构建的左转待行区模型,修正了HCM手册中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并构建了以通行能力最大、平均延误最小、平均停车次数最少为目标,相位绿灯时间、信号周期为寻优参数的多目标求最优解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得最优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验证。为实现城市精细化管控、提高城市交叉口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提供支撑。最后,结合实例计算出了理论待行区模型和实际待行区模型的待行区长度,建立了VISSIM仿真模型,仿真运行结果显示理论待行区模型计算的待行区长度相较于现状待行区长度,平均每车延误下降了29.5%;实际待行区模型计算的待行区长度相较于理论待行区模型计算的待行区长度,平均每车延误下降了11.2%。

孙威[5](2020)在《高架快速路出口匝道与下游交叉口合理间距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高架快速路以其快速的通过功能,与地下铁路系统相比,更好的经济性与适用性使其在各个城市快速发展,较大程度的改善了城市不同分区的交通服务功能。同时,不断增加的快速路与旧路系统的连接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具有较大交通量的城市中,快速路出口与地面道路衔接段交通拥堵问题愈发严重,进而导致车辆进出快速路受阻,造成快速路入口匝道的地面道路处、快速路出口匝道处交通拥堵。在城市高架快速路出口匝道接近地面道路下游交叉口时,由于衔接段设置不合理,极易发生交通拥堵,其中衔接段长度取值的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针对高架快速路出口匝道与下游交叉口的合理间距及评价展开研究。本文首先明确了城市高架快速路出口匝道与下游交叉口衔接段概念,分析各组成部分的交通组织形式,结合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通过VISSIM仿真,分析调查点衔接段的交通特性。根据车辆运行过程,结合可接受间隙理论、车头时距分布理论与车辆安全换道理论得出过渡段与交织区的合理长度取值;通过排队过程的分析,结合交通波理论,得出衔接交叉口排队长度的合理长度计算模型,并给出调查点设计排队长度推荐值。衔接段长度合理性还与通行能力与换道流量密切相关,通过研究高架快速路出口匝道衔接段区域通行能力均衡性要求,分析了衔接段与下游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确定制约区域通行能力的关键位置;由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衔接段容许的换道流量存在上限,本文结合可能性转移矩阵理论,得出满足换道流量的衔接段合理长度计算模型,以调查点为例,评价衔接段过渡段交织区设计长度合理性,并给出调查点衔接段过渡段交织区长度推荐值。本文从交通冲突的角度出发,结合调查点仿真数据,对以往数据筛选原则与方法进行优化,运用python软件进行冲突数据的筛选,对调查点进行基于模糊评价的衔接段长度评价分析,得出基于交通冲突的调查点衔接段过渡段交织区长度推荐值。最后结合衔接段上下游交叉口信号协同配时与交通组织,提出对衔接段排队消散的优化措施。本文从衔接段车辆运行过程、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等角度对衔接段长度合理取值进行评价研究,以调查点为例,给出衔接段设计推荐值,研究结果对出口匝道选定线设计具有一定意义,为衔接段改扩建与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何强[6](2020)在《考虑节点延误和排队的城市路网级联失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通拥堵已成为世界大城市的共性问题,严重污染环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传统的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手段,如新建道路、优化节点等,在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变得收效甚微且不可持续。智能交通体系诸如路径诱导、车路协同等是从全局的角度去调整路网中的车流分布,最大限度地发挥路网的服务能力,是交通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由于缺乏对交通拥堵传播规律、交通拥堵传播范围的科学认知,难以制定出合理的交通控制手段,使得智能交通难以发挥城市大脑的真正作用。因此,需要对城市路网中交通流的拥堵状态的传播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通过高德地图API接口和Open Street Map获取真实的城市路网参数,并对数据尺度范围进行分析,构建仿真路网。然后分析信号交叉口间断流运行特性和不同排队长度下交叉口进口道路的运行状况,明确排队长度对于信号交叉口进口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并结合大数据对区域交叉口群的连续拥堵情况进行验证分析。接着分析城市路网的拓扑结构特性,分析并选取合适的交通阻抗模型,在最短路径算法和交通分配算法中考虑节点延误以最大限度反映真实的城市道路交通特性。然后基于城市路网中基本路段的拥堵过程,选择适用于城市路网的级联失效模型并标定其参数和假定条件。最后使用改进的级联失效模型、交通分配算法结合建立的路网进行交通拥堵传播的仿真研究,分析其传播过程、后果及影响因素等。本文主要的成果如下:1.建立了考虑转向延误的改进Dijkstra算法和交通分配算法(UE、SUE和SO)并基于MATLAB完成编码,结果表明考虑节点延误后的路径选择及交通分配结果与不考虑的情况下相差较大;2.选择负载-容量模型以适应城市交通网络的二层模型,并通过对信号交叉口排队分析确定了级联失效模型应用于城市路网的关键参数与假定条件,包括负载、容量、失效判定条件、负载重分配原则、阻抗更新原则等,并且在级联失效分析中引入时间维度,解决了传统级联失效分析中只能分析路网状态而不能分析其时间变化的缺陷。3.基于路网用户在前方道路无法通行后全部选择最短路径进行分流的假设,对交通拥堵传播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改进模型能很好地分析出交通状态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演变关系,并且能够对不同时刻的路网进行状态评价,证明了了改进模型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梁丽娟[7](2019)在《路侧公交专用车道下借道右转出口交织长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交专用道作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有效措施被各大城市所采用,但由于全国对公交专用道的规划设置和运营管理没有统一标准,在其运行过程中暴露出设计规划不合理、组织措施不配套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专用道的实施效果。路侧公交专用车道作为一种常见的专用道形式,在其右转路口采用借道右转型式时,因交通规划组织不合理等问题,出现交织区车流运行紊乱、右转车辆过早占用专用道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路侧公交专用车道右转出口的借道交织长度展开研究,旨在保障公交车优先权的前提下,规范右转车辆的通行,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本文以借道右转出口为研究对象,以交织长度的设置为研究目标。首先,在路侧公交专用车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阐述了借道右转布设型式与布设方法。通过借道交织区交织车辆运行特征的分析,提出交织区车辆运行的关键是右转车辆的换道行为。通过对右转车辆换道行为的界定与分析,揭示了右转车辆的换道行为微观上都表现为对公交车流可插间隙的需求。针对不同右转车流量,对交织区的冲突特征研究发现,右转车流越大冲突越严重。其次,通过路侧公交专用车道下公交车辆运行特征分析,提出右转出口交织区前公交车头时距分布受公交停靠站位置的影响。基于此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类,采集借道交织区上游公交车头数据,利用SPSS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绘制的实测数据概率密度曲线的分析,选用负指数分布、移位负指数分布和爱尔朗分布对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和卡方检验,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得出:第Ⅰ类右转出口公交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第Ⅱ类右转出口公交车头时距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最后,在借道交织区右转车辆换道与公交车流冲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间隙接受理论的建模思路。基于次路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结合交织长度延长后额外通过的车辆数与交织长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交织区上游公交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分别建立了两种右转出口构型下的交织长度计算模型。假定交织长度的限值为3.5米、50米和100米,利用MATLAB工具绘制交织长度与右转车流量和公交车流量之间的关系图,通过计算分析指出,交织长度对第Ⅱ类右转出口的公交车流量敏感性更强。采用理论替代调查手段对模型进行验证,两种类型右转出口的交织长度平均误差与右转车流量平均误差均小于10%,表明本文所建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右转出口交通流畅通情况下的车流运行特征。随后针对右转出口现存交通问题,从交织区优化设计、周边交通组织和公交专用道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王宇轩[8](2019)在《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掉头交通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道路交叉口中存在车辆掉头行驶的需求,不同的交通条件下所需的掉头设计方式不同。目前关于交叉口进口道掉头交通设计方法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尚未形成完善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且在实际的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是根据经验定性的进行掉头交通设计,缺乏定量依据。本文以具有左转专用车道和左转专用相位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掉头交通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本运行特性及不同的掉头设计模式对交叉口内其他交通流的影响,进行掉头交通设计方法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确定不同道路及交通状况下的最佳掉头设计模式,本文将不同掉头设计模式对交叉口内其他交通流的影响进行分析,将受到掉头设计模式影响的左转掉头车辆与过街的行人作为研究整体,建立了人均延误计算模型;最后以整体人均延误最低为目标,建立了最佳掉头设计模式选择模型。(2)为确定合适的掉头交通设置条件,使车辆能够安全有序地通行,本文分析了掉头车辆运行轨迹特性,建立了掉头通行空间计算判别模型;根据车辆排队理论及换道理论,建立了适用于在导向车道上游设置掉头开口的位置计算模型。(3)为确定合适的中央分隔带掉头开口宽度,考虑了驾驶员行为特性,建立了中央分隔带掉头开口宽度计算模型。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具有左转专用车道和左转专用相位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掉头交通设计方法,并给出常见道路条件下的中央分隔带掉头开口宽度推荐值。本文从系统最优角度提出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掉头交通设计方法,可为工程设计人员、交通管理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设计、管理依据。

赵亚茹[9](2019)在《U型回转平面交叉口相关技术指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迈进,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不够完善,使得交通需求与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交通拥堵问题也成为交通领域的热门话题。交叉口作为多方向交通流汇集通过的节点,设计不合理更易加剧交通拥堵,而在多方向交通流中左转交通流造成影响最大,因而左转车流的交通组织是研究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U型回转平面交叉口(简称U型平交)的交通组织结合了平面交叉口禁止左转和左转车流在下游中央分隔带开口处的调头,是一种有效缓解平面交叉口拥堵的方式。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设计标准较少,因此本文将研究相关设计指标,为之后进一步研究和相关设计提供参考。首先,论文在对国内外现有的四种新型平面交叉口:左转漂移平面交叉口、扇形平面交叉口、双纽型平面交叉口以及U型平交的交通组织方式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U型平交的优缺点。其次,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调头距离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车辆运行特点及轨迹的调头间距计算模型,并给出U型平交调头间距建议值。结合中央分隔带开口设置的类型,借助AutoTURN软件研究了U型平交满足调头需要的中央分隔带最小宽度、调头处开口长度及视距等设计指标。最后,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分析了U型平交的实用性,验证了U型平交优于传统平面交叉口的结论。并对标志标线设置、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中央分隔带景观绿化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关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梁丽娟[10](2018)在《信控环交阻滞形成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对环形交叉口采取信号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但当环交内左转车流比例较大时,交通阻滞现象的出现增大了环内车辆延误,易造成环道锁死。为了防止环交阻滞形成,提高其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实测信控环形交叉口,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微观交通流信息采集方法获取环交内车辆的运行轨迹及速度变化曲线,结合信控环交的车流特性,研究了环交阻滞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道内车辆的换道行为是形成交通阻滞的直接原因;环道内车辆的跟弛行为是形成交通阻滞的间接原因;各环道上车辆速度的分布规律与交通阻滞的形成之间相互影响。

二、信号交叉口间非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可插间隙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号交叉口间非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可插间隙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交通网络流分布式协同控制与基于云计算的并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交通流反应式控制
        1.2.2 交通流模型预测控制
        1.2.3 交通流深度强化学习控制
        1.2.4 交通流大数据分布式并行处理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基于宏观交通流模型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及并行优化
    2.1 引言
    2.2 总体架构
    2.3 优化模型
        2.3.1 公共周期优化
        2.3.2 绿信比优化
        2.3.3 相位差优化
    2.4 粗粒度并行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策略
        2.4.1 自适应遗传算法
        2.4.2 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并行优化策略
        2.4.3 基于CPAGA优化的分布式协同控制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2.5.1 试验设计与参数设置
        2.5.2 收敛性和计算效率比较
        2.5.3 信号周期变化趋势
        2.5.4 控制性能比较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微观交通流模型的分布式协同预测控制及并行优化
    3.1 引言
    3.2 总体架构
    3.3 交通流微观仿真建模
        3.3.1 时空约束
        3.3.2 位置限制
        3.3.3 更新规则
        3.3.4 驾驶路径选择行为
    3.4 交通网络流模型预测控制
        3.4.1 预测模型
        3.4.2 优化目标
        3.4.3 滚动时域
    3.5 基于Spark云计算的MPC并行优化策略
        3.5.1 两级分层并行遗传算法
        3.5.2 基于Spark云的预测时域并行优化求解
        3.5.3 交通网络流滚动时域MPC控制
    3.6 仿真结果与分析
        3.6.1 试验设计及参数设置
        3.6.2 评价指标
        3.6.3 控制性能比较
        3.6.4 计算效率比较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交通网络流时空特征学习及并行优化
    4.1 引言
    4.2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交通网络流时空特征学习
        4.2.1 CNN-LSTM学习模型
        4.2.2 训练样本构造
    4.3 深度学习并行训练的理论分析
        4.3.1 设计动机
        4.3.2 目标函数
        4.3.3 并行特征前向提取
        4.3.4 并行误差反向传播
    4.4 基于Spark云的并行训练实施方案
        4.4.1 并行训练算法
        4.4.2 并行训练的实施过程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1 试验设计与参数设置
        4.5.2 评价指标
        4.5.3 预测精度和通用能力比较
        4.5.4 收敛性和计算效率比较
        4.5.5 时空特征学习效果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分布式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协同控制及并行优化
    5.1 引言
    5.2 总体架构
        5.2.1 边缘计算架构
        5.2.2 基于MADRL的交通网络流控制边缘计算实现架构
    5.3 协同多智能体actor-critic深度强化学习方法
        5.3.1 值分解网络
        5.3.2 基于改进VDN的CMAC深度强化学习
    5.4 基于CMAC的交通多智能体建模
        5.4.1 状态
        5.4.2 动作
        5.4.3 奖赏
        5.4.4 Actor-critic深度强化学习网络
    5.5 基于边缘计算的交通网络流CMAC控制
    5.6 仿真验证与分析
        5.6.1 试验设计与参数设置
        5.6.2 评价指标
        5.6.3 云端并行学习
        5.6.4 边缘端实时控制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符号表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车辆运行特性的小型现代环岛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现代环岛的发展历程
        1.3.2 车辆运行特性分析
        1.3.3 交通安全性分析
        1.3.4 通行能力分析
        1.3.5 交叉口运行性能分析
        1.3.6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车辆运行特性数据采集与处理
    2.1 现场数据采集
        2.1.1 调查对象
        2.1.2 数据采集
    2.2 交通流数据提取
        2.2.1 交通流量
        2.2.2 断面车速
        2.2.3 环行车流车头时距
    2.3 间隙接受数据提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环岛的几何特征与车辆运行特性
    3.1 现代环岛的几何特征
        3.1.1 现代环岛的基本特征
        3.1.2 现代环岛的几何要素
        3.1.3 一般适用场景
    3.2 环行车流的车头时距特性
        3.2.1 车头时距分布模型
        3.2.2 分布模型的参数估计
        3.2.3 环形车流车头时距分布拟合与检验
    3.3 车辆到达分布特性
    3.4 间隙接受特性
        3.3.1 临界间隙的计算模型
        3.3.2 临界间隙的估算
        3.3.3 跟车时距的估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评价
    4.1 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
    4.2 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
        4.2.1 几何要素
        4.2.2 交通渠化设施
        4.2.3 交通流因素
    4.3 典型间隙接受模型
    4.4 微观仿真模型
    4.5 考虑重型车辆和退出车辆影响的通行能力模型研究
        4.5.1 模型开发
        4.5.2 模型的适用条件
    4.6 相关参数的确定
    4.7 通行能力模型评价
        4.7.1 仿真模型的建立
        4.7.2 仿真模型校准与验证
        4.7.3 通行能力模型的比较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VISSIM的交叉口控制类型选择研究
    5.1 平面交叉的控制类型选择
    5.2 模型构建与参数选择
        5.2.1 交叉口布局
        5.2.2 交叉口控制参数
        5.2.3 分析场景
        5.2.4 性能度量指标
    5.3 敏感性分析
        5.3.1 转向交通对交叉口车辆延误的影响
        5.3.2 重型车辆对交叉口车辆延误的影响
    5.4 不同控制类型交叉口性能区域划分
        5.4.1 交叉口性能区域的确定方法
        5.4.2 转向交通和重型车辆对性能区域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基于机器学习的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行为建模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行人过街研究
        1.2.2 机动车通行决策行为与右转车交通特性研究
        1.2.3 行人车辆交互(冲突)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行为分析
    2.1 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中的定义
    2.2 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分析
        2.2.1 行人与右转机动车交互区域
        2.2.2 交互下的行人过街行为分析
        2.2.3 交互下的右转机动车让行行为分析
    2.3 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数据采集
    3.1 视频数据获取
    3.2 右转机动车与行人轨迹标定与模型相关参数提取
    3.3 模型输入输出空间
    3.4 数据展示与分布统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行为建模
    4.1 特征初步选择
    4.2 机器学习算法选择与基本概念阐述
        4.2.1 算法选择
        4.2.2 交叉验证的概念
        4.2.3 数据预处理
        4.2.4 模型评估指标
    4.3 基于多分类Logistics的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行为建模
    4.4 基于SVM的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行为建模
    4.5 基于神经网络的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行为建模
    4.6 基于随机森林的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行为建模
    4.7 模型误分类情况分析
    4.8 模型比较
    4.9 交互模型特征排序
        4.9.1 基于logistic的右转机动车让行模型特征排序
        4.9.2 基于随机森林的行人过街模型特征排序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速度-距离分析
    5.1 基于穿越间隙的行人与右转机动车交互建模
    5.2 基于预测模型的速度-距离SVM特征分类
        5.2.1 基于速度-距离的右转机动车在不同交互区域让行行为比较
        5.2.2 提前右转车道行人安全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左转待行区建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组织架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待行区设置条件
        2.1.1 几何条件
        2.1.2 临界条件
    2.2 待行区设置方法
        2.2.1 渠化设计
        2.2.2 信号控制设计
    2.3 待行区仿真建模及评价指标
    2.4 山地城市待行区研究框架探析
第三章 左转车流运行特性分析
    3.1 平面交叉口左转车流特性分析
        3.1.1 左转车流的冲突特性
        3.1.2 左转车流对交叉口车流运行的影响
    3.2 左转车流交通组织方法
        3.2.1 左转车流在交叉口渠化中的设计
        3.2.2 左转专用车道及信号相位的设置原则
    3.3 左转待行区的概念及交通组织方法
        3.3.1 左转待行区的概念
        3.3.2 左转待行区的交通组织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左转待行区设置影响因素分析及建模
    4.1 基于交叉口几何特性的理论待行区模型研究
        4.1.1 车辆排队长度
        4.1.2 安全距离
        4.1.3 纵坡
        4.1.4 中央隔离带及属性
        4.1.5 不规则交叉口
    4.2 基于车辆实际运行轨迹的待行区模型研究
        4.2.1 基于无人机视频跟踪技术的车辆轨迹数据获取
        4.2.2 车辆左转轨迹拟合函数分析
        4.2.3 构建车辆实际运行轨迹的待行区模型
        4.2.4 基于曲线线性识别法构建左转轨迹分段模型
        4.2.5 基于左转轨迹分段函数的待行区模型构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左转待行区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研究
    5.1 多目标函数模型分析
        5.1.1 设置左转待行区前后车道通行能力变化研究
        5.1.2 设置左转待行区前后车道延误变化研究
        5.1.3 设置左转待行区前后车辆平均停车次数变化研究
    5.2 约束条件设置研究
        5.2.1 临界绿灯时间设置研究
        5.2.2 临界周期时间设置研究
    5.3 遗传算法
        5.3.1 遗传算法基本流程
        5.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
    5.4 案例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例分析及仿真
    6.1 数据采集及处理
    6.2 VISSIM微观仿真建模与对比分析
        6.2.1 交叉口微观仿真建模
        6.2.2 左转待行区模型计算
        6.2.3 交通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1.1 主要结论
        7.1.2 论文创新点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红黄路-紫荆路交叉口西进口道左转轨迹曲率数据表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5)高架快速路出口匝道与下游交叉口合理间距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衔接段影响因素、几何特征与交通特性
    2.1 出口匝道与下游相邻交叉口衔接段定义
    2.2 合理间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人的因素
        2.2.2 车的因素
        2.2.3 道路因素
    2.3 出口匝道的设置形式
        2.3.1 出口匝道纵向位置划分
        2.3.2 出口匝道横向位置划分
    2.4 交织区交通特性及交通组织
        2.4.1 交织区构型
        2.4.2 交织区交通特性
        2.4.3 交织区交通组织
    2.5 交叉口上游交通特性及交通组织
        2.5.1 信号交叉口上游功能区交通特性
        2.5.2 无信号交叉口交通特性
        2.5.3 交叉口上游功能区交通组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通数据调查与仿真
    3.1 交通数据调查与处理
        3.1.1 调查内容
        3.1.2 方案设计
        3.1.3 调查数据处理
    3.2 衔接段交通流特性分析
        3.2.1 交通量特性分析
        3.2.2 运行速度特性分析
        3.2.3 车头时距特性分析
    3.3 衔接段交通仿真
        3.3.1 VISSIM概述
        3.3.2 交通仿真参数标定
        3.3.3 VISSIM仿真模型建立
        3.3.4 VISSIM仿真模型的运行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衔接段组成部分安全长度研究
    4.1 交叉口安全视距分析
    4.2 信号交叉口上游功能区长度研究
        4.2.1 识别长度与减速长度研究
        4.2.2 基于交通波理论交叉口上游排队长度研究
        4.2.3 拓宽路口式左右转车道排队长度研究
    4.3 无信号右侧接入道上游合理长度研究
    4.4 过渡段长度研究
        4.4.1 基于速度变化的过渡段长度研究
        4.4.2 基于分流变道过渡段长度研究
    4.5 衔接段交织区长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通行能力与交通冲突的衔接段长度评价研究
    5.1 下游进口道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5.1.1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5.1.2 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5.2 衔接段交织区通行能力分析
        5.2.1 基准通行能力
        5.2.2 实际通行能力
    5.3 基于换道流量的交织区长度分析
        5.3.1 可能性转移矩阵理论
        5.3.2 换道长度分析
        5.3.2.1 混合式交织区合理长度分析
        5.3.2.2 左侧交织区合理长度分析
        5.3.2.3 右转交织区合理长度分析
    5.4 基于通行能力与换道流量的衔接段长度评价分析
    5.5 基于交通冲突的衔接段长度评价分析
        5.5.1 基于VISSIM的交通冲突数采集
        5.5.2 基于模糊聚类的衔接段长度评价分析
        5.5.2.1 指标选择
        5.5.2.2 模糊聚类分析
        5.5.3 衔接段长度评价分析
    5.6 衔接段优化措施
        5.6.1 基于排队消散的交叉口信号协同配置研究
        5.6.2 仿真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6)考虑节点延误和排队的城市路网级联失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交通拥堵扩散的研究
        1.3.2 网络级联失效
        1.3.3 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关键问题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城市路网交通参数获取
    2.1 交通态势获取
        2.1.1 高德地图API介绍
        2.1.2 观测路网
        2.1.3 数据预处处理
        2.1.4 爬取交通数据的解析与应用
        2.1.5 速度参数获取
    2.2 Open Street Map获取路网数据
        2.2.1 Open Street Map简介
        2.2.2 数据获取过程
        2.2.3 数据解释说明
        2.2.4 道路数据获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号交叉口交通运行特性分析
    3.1 信号交叉口的基本控制参数
    3.2 信号交叉口交通流运行特性分析
    3.3 交叉口排队与平均行程速度分析
        3.3.1 车辆在一次服务时间通过交叉口
        3.3.2 车辆需要多次服务时间通过交叉口
        3.3.3 上游车辆无法驶入
        3.3.4 排队长度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
    3.4 区域路网信号交叉口连续拥堵分析
        3.4.1 研究对象
        3.4.2 路段拥堵关联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节点延误的交通分配算法
    4.1 拓扑网络特性分析
    4.2 交通网络阻抗模型
        4.2.1 信号控制交叉口延误模型
        4.2.2 非信号交叉口
        4.2.3 路段阻抗模型
    4.3 考虑节点延误的最短路径算法
        4.3.1 考虑节点延误的必要性
        4.3.2 节点延误在路径算法中的体现方式
        4.3.3 算法流程
        4.3.4 算法验证
    4.4 考虑节点延误的交通流分配
        4.4.1 交通分配的基本概念
        4.4.2 交通分配的双层网络模型
        4.4.3 交通分配的基本规则
        4.4.4 考虑节点延误的静态平衡分配模型
        4.4.5 交通分配算法流程
        4.4.6 算法验证分析
        4.4.7 交通分配结果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路网级联失效模型构建
    5.1 基础级联失效模型选择
    5.2 负载-容量模型应用于城市路网的调整
        5.2.1 负载(load)
        5.2.2 容量(capacity)
        5.2.3 负载边状态
        5.2.4 负载重分配策略
        5.2.5 局部交通重构
    5.3 城市路网级联失效模型构建
        5.3.1 失效评价指标
        5.3.2 路网单元失效后果计算流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局部路径重构下的城市路网级联失效分析
    6.1 路径重构假设条件
    6.2 级联失效发生条件研究
        6.2.1 饱和度的影响
        6.2.2 路网级配的影响
    6.3 拥堵传播分析
        6.3.1 实验参数
        6.3.2 实验结果
        6.3.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基于平均行程速度时间序列文件的自由流速度估计
附录二 考虑节点延误的Dijkstra算法
附录三 考虑节点延误交通分配代码
附录四 局部交通重分配核心代码
附录五 级联失效仿真MATALAB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路侧公交专用车道下借道右转出口交织长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公交专用道规划布设方面
        1.2.2 车头时距分布研究方面
        1.2.3 主次路通行能力计算方面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路侧公交专用车道下借道右转特征分析
    2.1 路侧公交专用车道特征分析
        2.1.1 专用道布设型式
        2.1.2 在交叉口进口道的设置方法
        2.1.3 在路段出口的设置方法
    2.2 右转出口借道右转布设型式
        2.2.1 借道右转型式分类
        2.2.2 借道右转交织区布设方法
    2.3 借道交织区车辆运行特征分析
        2.3.1 交织车辆运行特征分析
        2.3.2 直行车辆运行特征分析
    2.4 借道交织区右转车辆换道行为分析
        2.4.1 换道行为界定
        2.4.2 换道过程分析
        2.4.3 右转换道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4.4 交织区车流冲突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借道交织区上游公交车车头时距分布
    3.1 公交车运行特征分析
        3.1.1 公交站点设置形式
        3.1.2 公交车流总体运行特征分析
        3.1.3 公交车辆停靠站运行特征分析
    3.2 公交车头时距数据采集与处理
        3.2.1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理
        3.2.2 交通调查
        3.2.3 数据预处理
    3.3 公交车头时距数据拟合
        3.3.1 车头时距分布特性分析
        3.3.2 车头时距模型概述
        3.3.3 拟合效果对比分析
    3.4 公交车头时距卡方检验
        3.4.1 卡方检验的基本原理
        3.4.2 检验过程及分析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路侧公交专用车道借道右转交织长度建模
    4.1 基于间隙接受理论建模思路的提出
    4.2 间隙接受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4.2.1 间隙接受的基本过程
        4.2.2 间隙接受特性的影响因素
    4.3 基于间隙接受理论交织长度建模
        4.3.1 主次路间隙接受理论模型
        4.3.2 交织区长度建模
        4.3.3 平均延误对比分析
    4.4 交织长度与交通流量的关系
        4.4.1 第Ⅰ类借道右转出口
        4.4.2 第Ⅱ类借道右转出口
        4.4.3 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实例验证
    5.1 交通调查及参数标定
        5.1.1 调查地点
        5.1.2 调查内容
        5.1.3 参数标定
    5.2 模型验证与分析
        5.2.1 第Ⅰ类交织长度模型
        5.2.2 第Ⅱ类交织长度模型
        5.2.3 误差分析
    5.3 提高右转出口通行效率措施分析
        5.3.1 右转出口交织区优化设计
        5.3.2 右转出口周边交通组织
        5.3.3 完善公交专用道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8)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掉头交通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掉头交通流运行特性分析
    2.1 掉头车辆基本运行特性
        2.1.1 车型
        2.1.2 起始位置区间
        2.1.3 运行速度
        2.1.4 横向安全距离
        2.1.5 运行轨迹
    2.2 各类掉头模式交通运行特性
        2.2.1 模式一:交叉口内部掉头
        2.2.2 模式二:停止线前掉头
        2.2.3 模式三:导向车道上游掉头
        2.2.4 各类掉头模式交通影响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掉头及其影响交通延误研究
    3.1 左转掉头延误
        3.1.1 左转掉头车道通行能力
        3.1.2 左转掉头车均延误
        3.1.3 模型验证
        3.1.4 模型分析
    3.2 行人过街延误
        3.2.1 行人一次过街延误
        3.2.2 行人二次过街延误
        3.2.3 模型验证
        3.2.4 模型分析
    3.3 整体人均延误
        3.3.1 整体人均延误模型
        3.3.2 模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掉头交通设置条件及开口宽度研究
    4.1 掉头交通设置条件
        4.1.1 掉头通行空间条件
        4.1.2 掉头开口位置条件
    4.2 掉头开口宽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掉头交通设计方法及应用
    5.1 掉头交通设计方法
        5.1.1 交通数据采集
        5.1.2 掉头设置条件判定
        5.1.3 掉头模式分析
        5.1.4 掉头模式选择
        5.1.5 掉头开口宽度计算
    5.2 掉头设计方法应用
        5.2.1 交通基础数据
        5.2.2 掉头交通设计
        5.2.3 仿真验证
        5.2.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U型回转平面交叉口相关技术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U型平交组织方式研究
    2.1 交通组织概述
        2.1.1 交通组织的概念
        2.1.2 交通冲突
    2.2 新型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
        2.2.1 左转漂移平面交叉口
        2.2.2 扇形平面交叉口
        2.2.3 双纽型平面交叉口
        2.2.4 U型平交
    2.3 U型平交的特点分析
        2.3.1 U型平交的优点
        2.3.2 U型平交的缺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U型平交相关设计指标研究
    3.1 U型平交调头距离
        3.1.1 国内外相关掉头距离模型及建议值
        3.1.2 基于车辆运行特点及轨迹的调头间距模型
    3.2 调头设置形式
        3.2.1 调头设置类型
        3.2.2 满足调头需要的中央分隔带宽度
        3.2.3 调头处开口长度以及端部设计
        3.2.4 调头处的视距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U型平交实用性交通仿真
    4.1 VISSIM的简介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车辆延误
        4.2.2 车辆排队长度
        4.2.3 停车次数
        4.2.4 尾气排放量
    4.3 仿真环境设定
        4.3.1 主要仿真环境设定
        4.3.2 基本参数标定
    4.4 仿真结果分析
    4.5 仿真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U型平交的交通安全设施设置
    5.1 标志设置
    5.2 标线设置
    5.3 行人过街的安全设施
        5.3.1 人行横道线的设置
        5.3.2 人行天桥和地道
    5.4 非机动车过街
    5.5 中央分隔带绿化设计
        5.5.1 视距
        5.5.2 防眩
        5.5.3 其他问题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论文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信号交叉口间非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可插间隙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交通网络流分布式协同控制与基于云计算的并行优化[D]. 张永男.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车辆运行特性的小型现代环岛适应性研究[D]. 王健. 长安大学, 2021
  • [3]基于机器学习的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行人交互行为建模与预测[D]. 熊冰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左转待行区建模及应用[D]. 孙春刚.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高架快速路出口匝道与下游交叉口合理间距及评价研究[D]. 孙威. 长安大学, 2020(06)
  • [6]考虑节点延误和排队的城市路网级联失效研究[D]. 何强. 长安大学, 2020(06)
  • [7]路侧公交专用车道下借道右转出口交织长度研究[D]. 梁丽娟.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掉头交通设计方法研究[D]. 王宇轩. 长安大学, 2019(01)
  • [9]U型回转平面交叉口相关技术指标研究[D]. 赵亚茹. 长安大学, 2019(01)
  • [10]信控环交阻滞形成影响因素研究[A]. 梁丽娟. 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 2018

标签:;  ;  ;  ;  ;  

信号交叉口间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及可插拔间隙分布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