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两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式及其渗透

中学物理教学中两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式及其渗透

一、两种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论文文献综述)

蒋权[1](2021)在《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内容比较研究 ——以新旧人教版教科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类比是逻辑学中的一种推理形式,不同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和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是一种从个别到个别的逻辑思维方法,是主要借助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完成的或然性推理过程。类比推理比前面二者都要简单,是中学生容易接受和常常运用的一种思维形式。物理学与类比推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也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与科学发现的过程。物理教科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类比推理内容,这些类比推理内容关乎着青少年各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研究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在2004年和2019年出版的两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大量关于物理学科类比教学的文献研究,综合并改进了科学教科书中类比推理内容分析检核表。首先运用这个检核表来宏观对比分析新旧两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类比推理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相关理论对这些类比推理内容在呈现方式、映射程度、使用方法等多重维度进行微观分析。本文经过比较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新旧两版教科书中的类比推理内容分布都不均匀,且总体太过抽象,类比方法发挥不了它在教学中的最大作用。(2)两版教科书中均较好地呈现了学科交叉知识,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类比更加能够帮助学生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3)2004年版教科书更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2019年版教科书则更注重板块之间思维方法和知识框架的迁移,强调学科内部的联系。(4)2004年版教科书更加全面地展示了类比的多种使用方法,并更加重视对类比过程的逻辑梳理。(5)2019年版教科书更重视方法的教学。新版教科书中显化阐述了类比这一科学推理方法,并概括性地点明该方法的使用边界。在此基础上,文本从两个维度,面向物理教科书编写者和面向高中物理教师提出了若干建议。

金则仙[2](2021)在《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高中物理教材(教科版)选修3-1《静电场》为例》文中认为《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是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关键。因此,高中物理教育应重视物理概念的学习和内化,重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熏陶,努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物理概念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和核心,是其它物理规律理解和运用的前提,但是很多高中教师在概念教学时简单随意,不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和指导,较大一部分学生对许多抽象概念的理解模棱两可。本文主要研究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对科学方法教育理论内容进行梳理,其中包括科学方法和科学方法教育的概念界定、科学方法的分类、科学方法存在的基本形式、高中物理教育中的主要科学方法及特征,该环节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紧接着,一方面以高中物理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现状,收集整理调查数据得出结果并进行原因分析。另一方面以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学生对物理概念的重视、理解和熟知程度。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有:1.学生对高中物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2.教师的科学方法教育研究总结不够,科学方法教育的技能技巧有待提升,科学素养有待加强3.学生的物理概念学习目的不明确,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4.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把概念教学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教学缺少章法,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以该调查结果为事实依据,以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1《静电场》内容为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静电场》中概念教学的具体教学设计案例,总结出可供一线教师参考的建议和方法:1.挖掘教材科学方法,细化科学方法教学目标,引领概念教学课堂;2.重视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不忽视“隐性”渗透;3.寓科学方法教育于概念教学,重视科学方法和概念教学的有机融合;4.强化科学方法和概念理解的针对性训练和考查。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法总结了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和概念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科学方法教育和概念教学理论体系。同时,本研究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静电场》中概念教学中的具体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并总结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教学建议,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定参考。

姚梦竹[3](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了我国教育改革新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正式提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物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方面,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需要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去落实,教学模式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真实性、生动性的“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通过以“境”促“情”,情境交融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以“物理核心素养”和“情境教学”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关于“情境教学”、“核心素养”与“物理核心素养”研究的基础上,就目前高中物理师生对二者的认知和实施情况展开了调查与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科学性、诱导性、主体性、真实性的实施原则和实施策略,该策略包括:创设形成物理观念的情境教学策略、创设激活科学思维的情境教学策略、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教学策略,科学态度与责任渗透在以上策略中。根据实施策略进行了案例设计与分析。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一线物理教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张欣怡[4](2020)在《扭秤实验蕴含的科学方法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当中出现过许多着名的经典物理实验,例如扭秤实验。卡文迪许扭秤实验被评为“最美十大实验”之一,扭秤实验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出现过两次,分别是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和库仑扭秤实验,它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都蕴含丰富的物理科学方法,探究它们的关系,挖掘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扭秤本身作为一种实验方法,它为微小量的测量提供了解决途径和方法,有许多人仍采用扭秤的方法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物理实验是一种基本技能,也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会操作物理实验和会应用物理研究方法解决问题,也是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文从扭秤实验出发,挖掘扭秤实验中蕴藏的物理科学方法,分析相应的方法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情况,探究相应物理科学方法落实的教学设计,提出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建议,希望为教师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提供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介绍扭秤实验的发展,分析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和库仑扭秤实验的联系以及对物理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后得出结论,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验中囊括的科学方法,更好地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方面:科学界定物理实验中常见的科学方法,领悟扭秤实验中蕴含的物理科学方法,并统计相应的科学方法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该方法的重要性。第三方面:采用“知法并行”对规律课《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实验课《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行教学设计,探究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的途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六条建议。最后得出结论,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利于他们掌握实验中囊括的方法,更好地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邱士庆[5](2020)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教学研究》文中提出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生认识物理概念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学物理核心素养把物理观念作为基本内容之一,其中也对学生认识物理概念有明确要求。电磁场是物理概念中既抽象又难掌握的概念之一,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对物理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以及物理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中生认识电磁场概念为主线,从物理核心素养出发,在阐述了物理概念的本质、特点及物理概念形成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后,首先基于电磁场概念的物理学理论基础、结合认识规律梳理电磁场概念的实质、特点、表征及相关教学理论。从人类认识电磁场的发展历程对电磁场概念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总结了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物理学理论基础。然后,针对高中电磁场概念的教学现状从学生、教师和教材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高中生认识电磁场概念教学现状、教师对电磁场概念的施教情况以及现用高中物理教材中电磁场概念部分编排和难易度调查情况,总结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教学改进方案后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实施有效教学方案后,教学效果有较大改善。本文紧扣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遵循问题到理论再到实践的研究过程,总结了优化概念教学的方法,以期为一线物理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宁曦莹[6](2020)在《“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理在人们的心中普遍以“物理难学”“物理很枯燥”“物理就是纯理科”等类似的刻板印象出现。物理中的人文素养很少被人们发现,更少被人们加以重视。其实,在物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之美学素养,存在多种多样的“物理美”。为实现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物理的思维能力,以舒缓人们对于物理的“社会焦虑症”,让高中物理教学美味盎然,由传统走向现代化,文章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论文第一章介绍“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现状等。在第二章中深入挖掘物理学与美学的内涵,探索其相互关系,发现物理学中的美学特点,探讨蕴含在物理学之中的规律之美、思维之美、情境之美、实验之美。第三章着重通过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探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物理美”的交流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同一性原则、渗透性原则。通过对一线物理教师的访谈研究其实施途径。通过物理语言的表达、教学载体的设计、物理实验的演示、物理学史的讲述、物理习题的设计,在高中物理课堂内对学生进行美育。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等在物理课堂外对学生进行美育。第四章例举出“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案例,并对学生进行相关访谈对实施现状进行反馈。第五章为研究成果、反思与展望。通过“物理美”在实际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表明,“物理美”可以实现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物理的思维能力。让发掘“物理美”、了解“物理美”、运用“物理美”作为陶冶学生欣赏美、向往美、追求美之情操的切入点,从而令学生主动走进物理学科、爱上物理世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环节较少,这一现状还需物理工作者尤其是高中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学生对“物理美”有着向往和追求,需要物理教师适当的引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审美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物理中的美,提倡审美式的教学。当学生的审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时候,当学生处于发现和创造的审美氛围之中的时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会从内心接受物理之美、欣赏物理之美、追求物理之美。本研究仅是从一些方面对“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限的探讨,但物理美学素养的培养还任重而道远。

蒋美学[7](2020)在《在高中电磁学教学中凸显数形结合方法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磁学是研究电磁现象的一门学科,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磁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电磁学内容的抽象以及该部分内容涉及对多模块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感觉难学和难运用的重要原因。学生只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知识加以应用,如何让学生掌握抽象复杂的电磁学知识是高中物理教师的重要目标之一。若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那学生学习该部分内容时的难度定可大大降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电磁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皆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为解决高中电磁学的抽象这一难题,本研究提出了将数形结合应用于电磁学教学的教学方法。数形结合方法指“数”和“形”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抽象的数量关系能够转换为直观的几何图像,几何图像也可以转换为简单的数量关系。根据不同章节内容的教学目标,结合数形结合方法,设计实施可行的教学方案。通过“数形结合方法”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简单化。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的概念;第三部分对数形结合方法在选修3-1和3-2教材和高考试题的应用特点做了分析;第四部分介绍了问卷调查的目的、过程和结论分析;第五部分重点介绍了数形结合方法在电磁学教学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感悟和体会;最后结合教学实践归纳了将数形结合方法应用于电磁学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从本文实践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数形结合方法应用于电磁学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希望本研究能为电磁学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提供可供参考性的教学建议。

孙军法[8](2020)在《高中力学深度融合物理学史的案例开发》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国家不断推进各种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在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指导下,我国高中物理教材已经出现了大量物理学史的内容,且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的高中物理教材。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再次延续了2003版的精神,强调高中物理教材引入物理学史的重要性。但是,通过教材分析可知,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物理教科书对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体现得非常不充分。本文提出“深度融合”的概念,并系统地进行教学实践、案例开发,以期改变这一现状。所谓“深度融合”,应包含两个重要标准:一、要显化科学方法,并力图重现物理学家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二、要结合重要的物理学史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将高中力学内容与物理学史深度融合。在比较研究国内现行教科书的基础上,根据笔者近十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和诸多一线物理教师的期刊论文,本文重点开发了若干教学案例的文本。针对教科书引入物理学史的问题和不足,这些案例文本做了大胆地尝试,力图克服这些问题和不足。本文的工作不是教学案例的简单集合,而是系统地案例开发,类似于教科书的二次开发。本文的案例开发流程分为预开发、正式开发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预开发,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有限的时间、精力,先进行案例的预开发(即备课),再实施案例教学,然后撰写教学反思总结预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为案例文本的正式生成提供经验基础。同时,笔者要大量收集、研读科学史资料和书籍,尽快提升自身的科学史知识和素养。第二阶段是正式开发,在之前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完善案例文本的编辑。本文的主要成果除了已完成第二阶段正式开发的3个案例外,还有已完成第一阶段预开发的4个案例,还有在案例开发的整个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本文已完成的工作仅仅是“砖”,希望能引起其它中学物理教学研究者的注意,并共同参与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需众人齐心协力,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工作推进到一个新境地,从而更好地完成高中物理课程目标,落实素质教育。

梁德婧[9](2020)在《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问题研究 ——以电磁学部分为例》文中提出20世纪以来,物理学不论在理论或实验方面都飞速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推动了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时至今日,物理学仍旧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阶梯和导向,是各个新兴学科得以发展的理论基石,因此对于物理学的教学要求也相应越来越高。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教学都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阶段,相关各阶段的教育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关于各教育阶段的衔接问题却并未得到广泛重视,直至现在,关于教育衔接的理论研究也并不充分。目前我国高中教育正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这对后续的大学教育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高中教育改革后的需求。教师如何在授课中正确把握学生的物理基础、如何更好地推进大学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如何做好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教育的衔接已经成为大学物理教学工作推进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高中阶段的教学有莫大的联系。因此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就要为大学物理的教学打下基础,为与大学物理更好衔接做好准备。为进行相关研究,笔者首先在通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于国内外关于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尤其是与物理教育衔接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具体衔接的措施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从教育衔接层面比较了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与衔接现状,并以电磁学部分内容为例进行了具体探讨。然后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校部分理工科专业低年级学生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的学习现状以及与高中物理的衔接障碍进行调查,并对两名大学物理教师进行了访谈,从而对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衔接问题及其产生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从教师、学生等方面对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教学的衔接的思考和策略。

吴金艳[10](2020)在《促进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生参与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中学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目前,研究者们一般把学生参与分为三个维度,即行为参与、情感参与以及认知参与。此外,每个维度都会有相应的观察变量。学生学习参与的水平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学习参与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如果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水平太低,会产生很多不利于教学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本研究从物理学科角度出发,以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中等生为研究对象,分析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中等生学习参与的现状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本文首先对学生参与进行文献研究,阐述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参与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然后在孔企平(2003)的三份学生参与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修改,得出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的调查问卷,并对中等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分析了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中等生学习参与存在的问题之后,发现学生整体的物理学习参与度不高。三个维度中,学生砸行为参与维度的表现最好,情感参与维度和认知参与维度表现均不乐观,其中情感参与方面的情况最不理想。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提出了促进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的具体策略。接着,我结合教学策略和中等学生的学习特点进教学设计。然后将教学设计付诸于实践,以检验教学策略的应用效果。最后我对实践结果进行研究,发现所提出的策略能提高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水平及学业水平。此外,本文也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方便以后的继续研究。

二、两种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内容比较研究 ——以新旧人教版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具有创新逻辑思维能力人才需求逐渐扩大
        1.1.2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素养时代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1.1.3 类比思维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1.1.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教科书的研究愈发受到关注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学者对类比推理教学的研究
        1.2.2 国内学者对类比推理教学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理论意义
        1.3.3 实际意义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类比推理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2.1.1 科学推理
        2.1.2 类比推理
        2.1.3 类比推理的分类
    2.2 理论基础
        2.2.1 学习迁移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及流程图
        3.1.1 研究思路
        3.1.2 研究的流程图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内容分析法
        3.2.3 比较研究法
4 人教版两套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推理内容的统计研究
    4.1 研究样本的选取
    4.2 研究框架的选取与确立
    4.3 人教版两套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推理内容的统计
        4.3.1 对人教版2004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推理内容进行扫描并按主题进行频数统计
        4.3.2 对人教版2019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推理内容进行扫描并按主题进行频数统计
5 人教版两套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推理内容的宏观分析与比较
    5.1 人教版2004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推理内容的宏观分析
        5.1.1 使用频率与类比存在的板块维度
        5.1.2 类比物在教科书中的位置维度
        5.1.3 类比物的呈现形式维度
    5.2 人教版2019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推理内容的宏观分析
        5.2.1 使用频率与类比存在的板块维度
        5.2.2 类比物在教科书中的位置维度
        5.2.3 类比物的呈现形式维度
    5.3 人教版新旧两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推理内容的宏观比较
        5.3.1 人教版新旧两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推理内容选择的相同点
        5.3.2 人教版新旧两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推理内容选择的差异
6 人教版两套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推理内容的微观分析与比较
    6.1 类比物的来源与题材维度
    6.2 类比的抽象程度维度
    6.3 类比方法维度
    6.4 类比的映射维度
        6.4.1 类比物在映射中的位置维度
        6.4.2 类比的映射程度维度
        6.4.3 类比的丰富程度维度
    6.5 解释性话语维度
        6.5.1 类比的显化程度维度
        6.5.2 类比的局限性解释维度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人教版新旧两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内容的相同之处
        7.1.2 人教版2004年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内容的特点
        7.1.3 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内容的特点
    7.2 研究建议
        7.2.1 给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者的建议
        7.2.2 给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高中物理教材(教科版)选修3-1《静电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第2章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物理科学方法的分类
    2.3 高中物理教育主要科学方法及特征
第3章 调查问卷分析
    3.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3.2 结果统计与分析
    3.3 问卷调查的结论与启示
第4章 科学方法在《静电场》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4.1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1《静电场》内容分析
    4.2 概念教学设计示例
    4.3 优化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5章 研究总结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二 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现状调查(教师卷)
附录三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核心素养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物理与高中物理
        3.情境与情境教学
    (二)理论基础
        1.情境学习理论
        2.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3.建构主义理论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目的与实施过程
    (二)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1.学生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2.教师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3.调查结果总结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实施原则
        1.科学性
        2.诱导性
        3.主体性
        4.真实性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形成物理观念的情境教学策略
        2.创设激活科学思维的情境教学策略
        3.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教学策略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案例设计
    (一)案例1:“自由落体运动”
        1.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设计
        2.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分析
    (二)案例2:“牛顿第一定律”
        1.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设计
        2.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分析
六、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二)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B 教师调查问卷
致谢

(4)扭秤实验蕴含的科学方法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利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1.2.2 有助于领会实验的魅力
        1.2.3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1.3 研究现状
        1.3.1 扭秤实验研究现状
        1.3.2 物理教学中显化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2 物理实验中的主要的科学方法
    2.1 实验思维中的科学方法
    2.2 测量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2.3 数据处理的科学方法
3 扭秤实验及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3.1 扭秤前身
    3.2 库仑扭秤实验
    3.3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3.4 两个扭秤实验联系和区别及对物理学发展的作用
    3.5 扭秤实验中科学方法的妙用
        3.5.1 库仑扭秤实验中科学方法的妙用
        3.5.2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中科学方法的妙用
        3.5.3 扭秤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小结
    3.6 扭秤实验里蕴含的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3.6.1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3.6.2 转换法的应用
        3.6.3 放大法的应用
        3.6.4 平衡法的应用
        3.6.5 理想实验法的应用
        3.6.6 扭秤实验中相应的科学方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小结
4 扭秤实验教学案例
    4.1 扭秤实验的问卷调查分析
    4.2 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设计
    4.3 库仑定律的教学设计
    4.4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教学设计
    4.5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建议
        4.5.1 明确进行物理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
        4.5.2 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4.5.3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融入科学方法
        4.5.4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体验科学方法
        4.5.5 物理规律教学中感悟物理科学方法
        4.5.6 刨析物理学史案例,领悟物理科学方法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扭秤实验的问卷调查
附录2 万有引力定律的知法并行表
附录3 库仑定律的知法并行表
附录4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知法并行表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5)核心素养下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在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现状
        1.2.2 国外电磁场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
        1.2.3 国内在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现状
        1.2.4 国内电磁场理论研究
        1.2.5 国内电磁场概念教学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第2章 有效认识物理概念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认识物理概念在中学物理核心素养中的基本要求
        2.1.1 认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1.2 有效认识物理概念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2.2 了解物理概念
        2.2.1 什么是物理概念
        2.2.2 物理概念的特点及分类
        2.2.3 认识前概念及其影响
    2.3 心理学认知理论基础
        2.3.1 皮亚杰(J.Piaget)认知理论
        2.3.2 建构主义理论
        2.3.3 认识物理概念的心理学基础分析
        2.3.4 对“有效认识”的心理学概念界定
    2.4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2.4.1 中学物理核心素养的教育学理论规律探析
        2.4.2 基于核心素养教学内涵的教育学理论探析
        2.4.3 核心素养下认识物理概念的一般教学方法研究
    2.5 认识电磁场概念的物理学理论基础
        2.5.1 认识“场”概念
        2.5.2 电磁场概述
        2.5.3 电磁场理论的发展与电磁场概念的建立
第3章 高中阶段电磁场概念教学的实际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高中学生认识物理概念现状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果分析
        3.1.1 学生调查目的及问卷的设计意图和分析
        3.1.2 高中生认识物理概念现状(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1.3 学生问卷调查小结
    3.2 教师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设计及结果分析
        3.2.1 针对高中物理概念(含电磁场概念)教学现状的教师调查目的及问卷设计和分析
        3.2.2 针对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的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2.3 教师问卷调查小结
    3.3 高中物理教材的相关调查和研究
        3.3.1 高中不同版本物理教材中电场概念陈述部分的比较研究
        3.3.2 针对高中物理教材指导认识电磁场概念作用的相关问题分析
    3.4 教学现状调查及教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4章 教学实践研究
    4.1 针对学生认识电磁场概念的教学实践研究
        4.1.1 实践研究过程介绍
        4.1.2 学生前测验卷的设计意图及分析
        4.1.3 学生后测验卷的设计意图及分析
    4.2 实践教学研究结果分析
        4.2.1 实验班(488 班)与比照班(491 班)前测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4.2.2 实验班(488 班)与比照班(491 班)后测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4.3 教学实践研究小结
第5章 研究启示及总结
    5.1 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学法启示和总结
    5.2 高中教师对电磁场概念的有效教学的启示和总结
    5.3 高中物理教材编排对学生认识电磁场概念的影响启示及总结
    5.4 研究的不足之处
    5.5 对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1.2 研究目标及方法
    1.3 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二章 物理学与美学
    2.1 物理学的内涵
    2.2 美学的内涵
    2.3 物理学与美学的契合性
    2.4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美”及其特点
        2.4.1 物理规律之美
        2.4.2 物理思维之美
        2.4.3 物理情境之美
        2.4.4 物理实验之美
第三章 “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1 高中物理美育的价值
        3.1.1 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
        3.1.2 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1.3 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3.1.4 提高物理的思维能力
    3.2 高中物理美育的原则
        3.2.1 交流性原则
        3.2.2 体验性原则
        3.2.3 统一性原则
        3.2.4 渗透性原则
    3.3 教师访谈
        3.3.1 访谈目的
        3.3.2 访谈内容
        3.3.3 访谈结果
    3.4 高中物理美育的途径
        3.4.1 在高中物理课堂内进行美育
        3.4.2 在高中物理课堂外进行美育
第四章 教学案例
    4.1 案例——《自由落体运动》
    4.2 学生访谈
        4.2.1 访谈目的
        4.2.2 访谈内容
        4.2.3 访谈结果
第五章 成果与展望
    5.1 成果
    5.2 反思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师访谈记录
附录二 教学案例——《全反射》
附录三 学生访谈记录
致谢

(7)在高中电磁学教学中凸显数形结合方法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A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数形结合方法
        1.1.2 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结构解读电磁学的重要地位
        1.1.3 从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电磁学和数形结合方法的重要地位
        1.1.4 从教育实践解读电磁学和数形结合方法的重要性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现状
    1.4 理论基础
        1.4.1 认知主义理论
        1.4.2 跨学科理论
        1.4.3 系统论理论
2 概念界定
    2.1 电磁学
    2.2 教学
    2.3 数形结合
        2.3.1 数形结合方法
        2.3.2 数形结合思想
        2.3.3 数形结合思想和数形结合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2.3.4 数形结合方法的分类
3 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特点
    3.1 教科版教材电磁学中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3.1.1 物理概念中对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3.1.2 用数形结合方法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3.1.3 实验器件工作原理对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3.2 高考试题中的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4 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现状调查分析
    4.1 问卷调查的设计
        4.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4.1.2 问卷调查的对象
        4.1.3 问卷调查的内容
    4.2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4.2.1 学生对物理教师关于数形结合方法教学的掌握情况的统计分析
        4.2.2 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常用的思维方式的统计分析
        4.2.3 数形结合方法对物理解题的作用和帮助统计分析
        4.2.4 学生对数形结合方法的认识和了解程度的统计分析
        4.2.5 学生对关于数形结合方法的物理题的转换情况的统计分析
    4.3 调查结果
5 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电磁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5.1 实践研究目的
    5.2 实践研究对象
    5.3 实践研究周期
    5.4 实践研究过程
        5.4.1 实践研究前期
        5.4.2 实践研究中期
        5.4.3 教学设计案例
        5.4.4 教学效果后期测评
        5.4.5 学生感悟
        5.4.6 教学反思
6 研究结论与思考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深度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高中力学深度融合物理学史的案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问题提出
    1.2 历史回顾
        1.2.1 国外历史回顾
        1.2.2 国内历史回顾
    1.3 我国高中物理教材引入物理学史的现状
        1.3.1 准历史现象
        1.3.2 呈现位置不当
        1.3.3 对科学本质体现不足
        1.3.4 对“STSE”教育渗透不足
        1.3.5 对科学方法和科学本质显化不足
        1.3.6 对科学家的思想和方法重现不足
        1.3.7 对宏观史料的体现不足
第2章 本文研究
    2.1 研究内容
    2.2 概念界定
    2.3 案例开发流程
    2.4 研究意义
第3章 案例开发的理论基础
    3.1 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
        3.1.1 人文教育功能
        3.1.2 科学教育功能
        3.1.3 创新教育功能
        3.1.4 道德教育功能
        3.1.5 丰富课程资源
        3.1.6 提升一线教师的科学史素养和教学能力
    3.2 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原则
        3.2.1 平等看待原则
        3.2.2 客观性原则
        3.2.3 恰当运用原则
        3.2.4 材料精选原则
    3.3 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具体方法
        3.3.1 直接利用教科书中现成的物理学史材料
        3.3.2 扩充教科书中现成的物理学史材料
        3.3.3 有选择地让学生阅读一些原始文献
        3.3.4 利用影视资源
        3.3.5 向学生推荐科普读物
第4章 已开发的案例
    4.1 案例一:瞬时速度概念讲解
        4.1.1 了解物理学史,更好地把握教学
        4.1.2 比较和评价三套国内教材
        4.1.3 经典教材启发下的教学设计
    4.2 案例二:高中力学深度融合有关伽利略的物理学史——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为例
        4.2.1 有关伽利略的物理学史的重要性分析
        4.2.2 学史功能分析: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4.2.3 比较和评价三套国内教材
        4.2.4 本文的教学设计
    4.3 案例三: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
        4.3.1 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学史的重要性分析
        4.3.2 教科书比较和评价
        4.3.3 本文的教学设计
    4.4 已完成预开发的案例
        4.4.1 案例四:伽利略对抛体运动的研究
        4.4.2 案例五:天空中的运动——行星运行
        4.4.3 案例六:地与天的统一——牛顿的工作
        4.4.4 案例七:如何引导青少年走向科学
第5章 案例开发总结
    5.1 本文工作的优点
    5.2 主要成果
    5.3 问题与不足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如何引导青少年走向科学》课件
    附录二:案例二的预开发阶段的教学课件
    附录三:关于学生对本文教学实践的态度的教学反思
后记

(9)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问题研究 ——以电磁学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教育系统论
    2.2 学习阶段论
    2.3 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章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中电磁学部分的分析与比较
    3.1 教育理念的分析与比较
    3.2 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3.3 电磁学部分内容的分析与比较
第四章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衔接现状调查分析
    4.1 学生问卷调查
    4.2 教师访谈调查
第五章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电磁学部分教学衔接策略
    5.1 影响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衔接的因素分析
    5.2 对电磁学部分有效教学及衔接的策略分析
    5.3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衔接设计案例:电场 电场强度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衔接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促进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理论研究
        2.1.1 学习参与概念界定
        2.1.2 学生参与理论基础
    2.2 教学策略概念界定
    2.3 中等生概念界定
第三章 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现状的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教师访谈
    3.4 问卷调查
        3.4.1 调查目的
        3.4.2 问卷的编制
        3.4.3 调查对象的选择
        3.4.4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3.4.5 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促进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的教学策略
    4.1 物理学习准备阶段教学策略
        4.1.1 基于新课标、学情及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4.1.2 兼顾个体及班级,强化学习动机
        4.1.3 创设和谐生生、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4.1.4 学习方法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4.2 知识获取与加工阶段教学策略
        4.2.1 问题导向型教学,降低高中物理学习台阶
        4.2.2 重视课堂生成性问题,培养探究性思维
        4.2.3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4.2.4 重视课堂总结,理清知识脉络
    4.3 评价反思阶段教学策略
        4.3.1 重视课后作业及测试,保证及时双向反馈
        4.3.2 丰富评价内容和方式,促进物理核心素养发展
        4.3.3 灌输元认知策略,培养反思性思维
第五章 促进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5.1 实践的目的
    5.2 实践对象的选择
    5.3 实践的总体过程
    5.4 实践案例
    5.5 实践结果分析
        5.5.1 物理知识掌握情况及分析
        5.5.2 后测问卷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两种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类比内容比较研究 ——以新旧人教版教科书为例[D]. 蒋权.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高中物理教材(教科版)选修3-1《静电场》为例[D]. 金则仙. 西南大学, 2021(01)
  •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D]. 姚梦竹.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扭秤实验蕴含的科学方法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欣怡.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核心素养下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教学研究[D]. 邱士庆.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6]“物理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宁曦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在高中电磁学教学中凸显数形结合方法的实践研究[D]. 蒋美学.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高中力学深度融合物理学史的案例开发[D]. 孙军法. 广州大学, 2020(02)
  • [9]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问题研究 ——以电磁学部分为例[D]. 梁德婧. 苏州大学, 2020(02)
  • [10]促进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D]. 吴金艳. 苏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中学物理教学中两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式及其渗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