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江苏省全社会纺织工业产值汇总表

2000年江苏省全社会纺织工业产值汇总表

一、2000年江苏省全社会纺织工业产量汇总表(论文文献综述)

崇佳文[1](2019)在《企业环保信用体系研究 ——以苏州市S公司为例》文中提出企业环保信用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环保法律法规为制定原则和依据,具有评价、反应企业在污染防治、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保障能力和意愿的作用,通过建立守信激励、诚信褒扬、失信惩戒的运行机制,实现督促企业改善环境行为,自觉履行环保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引导公众共同参与,是一种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创新手段。研究在苏州市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背景下,以企业环保信用体系为研究对象,在现有体系实行情况的基础上,以如何有效推行体系发展,提高环境管理成效,激励企业加强自觉环保意识为目标,进行了以下研究:(1)通过比较分析国家和省级地方体系发展历程与情况,归纳总结了各省市体系执行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与不足。根据比较研究成果,为下一步探索苏州市体系发展和改进方向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2)结合江苏省体系发展规划纲要内容和苏州市体系发展现状,针对评价开展模式总结出扩大参评对象范围的目标和三个实施阶段,并提出了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息自主申报的信息收集形式。根据评价指标的功能分类,从明确划分严重失信行为、提升鼓励性指标作用和综合考量社会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现有评价指标内容提出了修改建议;参考分类评价原则,在指标研究建议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的环保信用基础评价标准和采用环境行为信用记录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基于苏州市已有的环境管理工作成果,对体系执行的发展与推广,总结了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和实现动态管理的建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建立了具有可视化分析功能的企业环境行为数据管控平台,最后对体系执行环境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3)以S公司作为研究案例,对其环境行为、环保表现和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采用目前执行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和研究改进后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分别对企业模拟了评价的全过程,对两种形式的评价标准与结果、评价模式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企业参与信息归集模式有利于体系评价范围的扩大和企业环保信用档案的建立;改进后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具有认可企业环境管理成果、鼓励企业朝准更高环保标准的作用,更符合从严评价绿色信用等级的工作要求,有利于环境管理资源的合理分配。将研究成果与江苏省最新发布的评价办法进行了对比,证明研究成果符合体系评价与管理的发展思路与要求,有力地印证了研究提出的建议和改进内容具有实用性与合理性,可以作为苏州市环保信用体系发展过程的参考建议。

吕静韦[2](2017)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及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进入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的新兴产业以逐步替代资源依赖型和能源消耗型的传统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支持政策,有效刺激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步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充分发挥。然而,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生产要素之间的快速流动与创新合作影响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的转变和创新模式的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实现发展和创新,既离不开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市场环境、企业战略等直接动力要素的驱动,也离不开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的调节。不同的产业发展动力机制需要不同的创新动力要素支撑;而不同的动力要素组合则构成不同的创新发展模式。受不同资源、不同条件、不同环境的制约,结合各地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有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基于此,论文从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了理论假设,通过构建并验证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论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进行了梳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要素禀赋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政府规划、技术创新、市场环境、企业战略、资本融资和人力资源相关研究为脉络,明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为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动力机制研究和模式创新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论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创新能力进行了剖析和评价,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创新面临的问题。我国历年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出口交货值、发明专利数量等指标数据侧面反映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上升的趋势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各省市地区对产业政策的适时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因子分析法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存在区域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化差异明显。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区在创新基础资源能力、研发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市场扩散和产业扩散能力、环境支撑能力方面均表现突出,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山东、江西、河北等地的综合实力正在逐步增强;西部地区的产业布局分散化严重,未形成集聚效应。由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动力不足及区域发展潜力差异是阻碍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为论文开展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研究提供了空间。第三,论文构建并验证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扎根理论,运用Nvivo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质性分析,通过试探性分析、主从关系分析、关联性分析和理论饱和度检验,得出政府引导、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及钻石模型,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其中,政府行为、技术创新、市场环境、企业战略为主体动力要素,资本要素、人力资源为调节因素,并提出相关假设。文章采用五点量表分析法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调查问卷,从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市场能力、企业发展战略、资本融资和人才引进等六个方面开展调查,综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对样本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和市场环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影响力低于政府支持和企业战略。技术创新作用的发挥失常和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而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能够有效提升和改善各主体动力要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且人力资源要素的调节作用较强。这也是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四,论文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型,探究了四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式。以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市场能力和企业战略四类主体动力要素为自变量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型,借助方差分析法、线性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分析法,运用Stata14.0软件对历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政府支持对产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催化作用,市场环境对产业创新的导向作用和企业战略对产业创新的决定作用。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政府支持型、技术引领型、市场推动型、企业驱动型四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式,政府行政手段、技术创新变革、市场需求导向和企业战略整合能够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提高产业创新绩效。第五,论文评价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式。以2010年和2015年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七省市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七省市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在政府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企业战略,以及产业创新模式方面存在时空差异,为各地适时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王磊[3](2013)在《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机理、模式与绩效》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技术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制定科技和经济政策时的重点关注对象。而中低技术产业创新却被各国政府以及学界严重忽视。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近30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品牌在全球产品市场成功树立。在这个过程中,中低技术产业在我国工业经济体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并将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在知识吸收与技术追赶的过程中,鉴于中低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处于两条有较大区别的创新轨道中,深入探究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特有的创新机理,检验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总结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模式,并据此在创新政策的制定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现有关于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文献来看,西方学者们对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特点的了解比较全面,在创新的源泉及模式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分歧。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而中国有着特定的国情及产业背景,中低技术产业创新赖以生存的社会网络关系同样有明显差别,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可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从中国国情出发对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进行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市场需求、技术机会、知识来源及学习模式构成了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而这四大动力机制在中低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中的有机结合,即为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机理。其中,市场需求和技术机会构成了外部创新驱动,知识来源和学习模式构成了内部技术范式。从外因即创新的驱动来看,市场需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市场机会与技术机会同样重要,但在程度和本质上有很大差异。对于中低技术产业而言,技术机会更多地是意味着上游设备供应商或者外部技术突破给中低技术产业及其公司的产品、工艺等技术革新带来的技术供给。技术机会和市场需求是交叉相关的,市场需求为技术机会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而技术机会可以激发在一个比较宽广的市场中的应用,这些可能的应用可能会再次产生研发的需求,所以这就引致出一种“创新的延伸”。外部创新驱动需要通过内因即产业的技术范式来实现,而技术的范式正是实现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学习的环境。知识的来源、学习的类型是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技术范式的两个重要维度。市场需求与技术机会作为外因创新驱动直接对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进行冲击,而两个外部创新驱动力本身即作为内因技术范式的组成部分。包括外部创新驱动在内的内在技术范式,以产生创新的知识和学习温床的角色直接作用于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全过程。动力机制在这样的逻辑机理下,促进中低技术产业不断进行创新,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有效促进产业升级。在厘清创新机理后,本文选取中国三大中低技术产业(纺织工业、钢铁工业、造船工业)及其企业进行案例研究,归纳总结出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一般模式。开放式知识源是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基础。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主体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其创新源泉是基于企业内部高度相关的隐性知识和外部的显性知识。供应商和需求是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重要来源。中低技术产业内部创新能力较弱,造成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严重依靠外部供应商,供应商往往比知识、信息更重要。与此同时,相比高技术产业,需求的力量对中低技术产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更直接、更显着。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大多是通过优化工艺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改进设计、提高灵活性和客户满足度等,主要是通过将各种可用资源进行独创性的再组合或改造而产生的创新,渐进式创新是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主要方式。中低技术产业的市场相对稳定,产出主要是必需品,且大部分中低技术部门都是中小企业,因此产品需求缺乏弹性。该类产业主要使用已有的技术进行生产,技术不是企业获取收益的主要渠道,技术投入与经济绩效也不直接相关,因此中低技术产业中的企业很少关注技术功能而更多重视产品与市场,竞争优势的获得依赖于产品差异和成本优势。高技术产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基础以及大规模研发资金投入,可以建立正式的创新信息网络而实现重大创新,但中低技术产业创新大多依赖于外界信息资源以弥补企业内部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因此,与高技术产业相比,通过合作创新和研发外包等形式从外界信息网络中获取创新知识源泉是目前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主流网络模式。领军人物是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强大动力。企业家的引领是企业始终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家是发展市场经济最宝贵的资源。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进行了总体考察。我们发现在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低技术产业为中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从创新投入和产出现状来看,中低技术产业普遍低于高技术产业,这也符合我们对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现状的一般推断。在对中国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中国中低技术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734,创新效率一般,4年中均有近一半的行业属于规模递减,众多中低技术产业在规模收益上属于递减状态。这说明不仅技术效率需要提高,同时更应该关注规模效率水平的提高。本论文测度的28个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参差不齐,除个别中低技术产业以外,绝大部分的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较低,未能达到测度上相对意义的DEA有效。已对于个别创新效率相对较高的中低技术产业而言,应如同本文之前所阐述的,其创新效率仅仅是样本测度意义上的高效率,而非绝对高效,应以动态调整的视野不断向标杆行业或者行业中的标杆企业进行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水平。而对于绝大部分中低技术产业而言,其创新效率都是低效的,应根据本研究测度出来的效率低下的原因,适时转变发展思路,有的放矢地提升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水平。从投入产出指标松弛变量来看,除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外,其他中低技术产业没有一个能够通过增加新产品产值来获得创新效率的提高,即通过增加新产品产量来获得创新效率的提高并不是达到技术有效的最佳选择。从投入各指标的具体情况来看,各指标均没有能够在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中发挥最佳效率。由此可以说明,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要素投入冗余严重,必须适时转变,这样才能产生集聚效应,产生知识、技术外溢,努力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因此各个行业不能盲目靠加大资源的投入,应依据本研究的分类分析,寻找问题根源所在,对症下药。根据本行业创新活动是否达到生产前沿、实际投入产出的冗余与松弛、规模性等进行改善,有针对性调整各行业的创新投入或产出的方向与幅度,使综合技术效率尽可能向生产前沿移动。最后,本研究对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政策转型提供建议,实现理论研究到政策制定的跨越过程,为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王欣[4](2013)在《当代苏绣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人们对身体的装饰,先后历经了从画身到纹身,再到画服,直至绣服的发展过程。从汉代《说苑》中的“绣衣而豹裘者”到宋代“画绣”、明代闺阁绣的盛行,再到清代仿真绣的开创,苏绣艺术不断发生着演化。在吴文化的长期浸润之下,经过一代代兰心蕙性的苏绣艺人不断探索,以及文人墨客潜移默化的影响,苏绣最终形成了“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位居中国“四大名绣”之首。本文主要以当代苏绣艺术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查阅、资料搜集、田野调查等方法,广泛搜集了大量有关苏绣历史、吴文化、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当代苏绣创作、现代服饰设计、当代苏绣传承等方面的资料。通过梳理苏绣艺术发展的主要阶段、分析其艺术特色,寻求它在“市场态”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揭示当代苏绣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变迁过程中的生存和应用空间。通过研究发现,苏绣艺术既是具有商业属性的商品,又是被赋予精神属性的文化艺术产物,这种特殊身份决定它从本质上就具备了实用性与文化艺术性两大特征。文章在论述“当代性”下苏绣艺术的转型时,提出其当代定位也应兼顾上述两方面,立足于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不断“适应”新需求。论文还对当代苏绣艺术创新的尺度、途径进行了界定,谈及创新应当坚守苏绣艺术的文化特征、“手工”属性和艺术风格的基本前提,并且从题材、技艺、材料、艺术形式方面明确了苏绣艺术在当代应用中的具体方向。此外,论文对“市场态”中苏绣的发展特征、艺术创新情况进行了整理与分析,进而对当代苏绣艺术在艺术品、日用服饰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中的具体特征与设计方法做了详细分析和总结,为苏绣艺术和其它优秀传统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启示。

邵树圣[5](2012)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 ——以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文中指出生态工业的理论和实践是一较新的研究领域,是目前解决工业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生态工业园是生态工业理论的主要实践形式,成为未来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本文对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和国内外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运用生态工业学、环境工程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基于生态工业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以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实例,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建设规划设计。对园区产业链现状和发展趋势、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综合进行分析,得出高新区建设国家级生态工业园有很好的基础,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源头上削减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污染物排放,提高区域的环境质量,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工业园是势在必行的。按照建设生态文明、推行低碳经济、控制碳排放的指导思想,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生态化园区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园区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为园区制定了总体规划、主导行业生态工业发展规划、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规划、空间布局及低碳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从时间上分别制定了近期目标2014年和远期目标2020年相应的环境指标,为实现预定目标,分别从产业发展;产业链构成;水资源、大气、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措施;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划。明确了以打造车辆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软件及服务外包、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为产业主导,使区域产业结构向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方向发展。以园区内主导行业典型企业为突破口,推进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和污染物减排。结合耗水大户企业中水回用工程、高新区污水厂中水回用工程、高新区集中供热改造工程、VOC减排治理工程等列为园区近期应推进的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最终将南京高新区建设为环境优美、产业高效、生态和谐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陈涛[6](2012)在《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蚕业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是具有资源优势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产业。蚕桑产业链长(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服饰),覆盖面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我国蚕丝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化,我国蚕桑产业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加凸显,如产品单一、效益低下、行业不稳等,同时还面临新兴养蚕国家越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关于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现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研究等方法,在比较全面地分析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阐述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所具备的国内的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从蚕桑产业自身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进行研讨,并结合具有地方代表性的产业案例,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的市场变化,探索在新形势下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策与措施,以推动我国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本论文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调整中逐步建设高起点较稳固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桑生产主产区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东桑西移”、“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引领下,逐渐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表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出现新的产业问题。因此,在国家政策导向上应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在国家财政支持上应集中资金在中西部地区着力打造具有较高桑园管理水平、较好的养蚕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的年产优质干茧达到千t以上具有示范效应的蚕桑生产基地,以利于稳定蚕茧产量,保持茧丝资源优势。为此,还应同时做好各主产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2.举国家与行业之力争取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自1970年以后茧丝产量重新跃居世界首位以来,近40年时间里,我国的蚕桑产业一直处于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数十年里主要是靠数量取胜,难以确立强国地位,特别是产业终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品牌名牌战略,实现以质取胜。同时,国家应加大厂丝储备、采取有力措施,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以避免因茧丝价格大幅波动而导致蚕桑生产大起大落。通过稳定国内茧丝价格,杜绝出口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逐步取得在国际市场上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3.理顺茧丝绸行业的管理体制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蚕桑产业涉及桑树栽培、家蚕饲养、蚕茧收购、缫丝和丝绸制品开发经营等诸多方面,分属农工商贸数个部门,产业链条长,加上分布面广,前后道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利益纠葛、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国家茧丝绸协调机构,应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加强茧丝绸行业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避免出口市场的无序竞争,推进重大科技创新与品牌战略实施,以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引领行业发展方向。4.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及经营体系。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外出农民工增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农民经营收入门路多元,粮棉油果菜等大宗农产品轻型栽培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养蚕业在农村中的竞争力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栽桑养蚕单位土地面积收益和单工劳动报酬已从优势向劣势转变,并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鉴此,需要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从品种选育到主要作业技术,从简易设施到机械化设备,从共同催青、小蚕共育到适合集约经营的所有环节,即从技术、装备、经营多管齐下,尽快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经营体系。5.推进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延伸开发非绢丝产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意识,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工作也已经取得一批丰硕成果,桑枝培养食用菌与重组板材、蚕沙提取药用原料、桑椹生产饮料、桑叶开发饲料等开始步入产业化,丝素丝胶的应用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桑蚕茧丝资源在固守传统的绢丝产业的同时,正在通过延伸开发进入多个非绢丝产业。这种发展态势,对提高桑蚕茧丝资源利用率、增加栽桑土地产出率、增加养蚕农户收益率以致增加整个蚕桑丝绸行业的附加价值,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花大力气给予引导和支持。6.切实激活和开拓内需市场,逐渐降低蚕桑产业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长期以来,我国作为蚕茧和生丝的输出大国,并形成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导致我国蚕桑产业陷入受国际市场变化而大起大落的怪圈。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约1/5,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如何激活和开拓蚕桑产品的内需市场,是关系到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开发适应国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明需求畅销产品,提高产业各环节的生产效益,是拉动内需和降低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性的关键。

耿洁[7](2011)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确立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模式的确立解决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问题。然而,保障模式持续、有效实施的体制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和完善起来,校企合作中逐渐显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即体制机制问题,已成为合作中诸多困难和问题的核心,成为解决困难和问题的焦点。因此,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从模式探索到体制机制建立,正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校企合作能否持续、有效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益做法,以校企关系为主线,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进行研究。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归纳并分析了国内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特点,采用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等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归纳比较与演绎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构建适应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的成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历史发展和现状的梳理,归纳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关系发展的趋势。其次,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阐明技能型人力资本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关系的联结点,构建利益相关者评价模型,论证职业学校是企业潜在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提出“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这一概念,表明职业学校与企业是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中的两个主体,两者之间存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关系,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具有整体性、关系性、特定性和收益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校企关系的理论框架。第三,运用公共治理理论和系统论,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组织结构、决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构建适应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的新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最后提出要树立职业教育校企关系的新理念、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顶层设计、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国家制度、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的协作协商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科研服务机制等政策建议。

蒋冬梅[8](2009)在《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内涵及其量化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耕地资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载体。长期以来,人们对耕地资源价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经济产出上,忽视了耕地资源所承载的粮食安全功能、社会保障和稳定功能、生态功能的价值;因此,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经济效益“相对低下”的耕地资源加速流向效益较高的非农建设用地,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研究并全面构建耕地资源价值,提高人们对耕地资源社会和生态价值的认识,树立全面综合的耕地资源价值观。耕地资源价值测算是对耕地资源价值客观合理的估算和判定,它对于耕地保护、耕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资源效用价值论角度,结合外部性理论、生态环境价值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了综合的耕地资源价值观,通过分析和归纳得出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应该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和社会稳定价值)和生态价值三部分。本研究拟从耕地资源的功能效用入手,依据价值源于效用理论,对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构成以及评估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上进行分析、量化。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当前耕地资源经济效益比较低,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背景,进而提出应客观认识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明确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和回顾,为下文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在对耕地资源价值构成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追溯耕地资源价值功能效用的源头出发,结合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构建了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并对各种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分别对各组成部分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探讨,构建耕地资源价值的量化模型。第四部分,在前三部分分析判断和研究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对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南京市每公顷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综合价值为123.48万元,其中社会价值比重最大为70.08%,并将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炼本文研究结论并对其作进一步讨论。

朱明超[9](2007)在《江苏省良种补贴的现状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良种补贴是指政府对使用优良品种的农户按其种植良种面积给予一定标准的资金补助。它的直接受益者是农民,却可以体现比种粮直接补贴更深远的意义。它激励农民使用优良品种,增加种植经济效益;加快良种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发挥区域优势,推进结构调整;培育优势种子企业,提升种子产业化水平。自2004年起的两年半以来江苏省已进行水稻良种补贴2389万亩,小麦良种补贴2157.58万亩,两项良种补贴共计4546.58万亩,已在全省实行良种推广补贴32500万元。面对连贯的良种补贴政策及逐步增加的良种补贴资金,我们很想知道江苏省已进行五个季节的良种补贴政策其效果是什么样的,以使为以后的良种补贴工作做一个参考。本文站在农民的角度,设置一个评价模式,并用这个模式对江苏省的良种补贴效果进行一次初步评价,其反映的信息是:受知识产权保护品种的良种补贴效果为正;非受知识产权保护品种的良种补贴效果为负;总体良种补贴效果为负。良种补贴的真正效果既要从农民的角度、又要从政府、企业等角度来分析,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及行政成本。本文结论是从农民的角度来看良种补贴所得出的,有很大的局限性。

缪仕国[10](2006)在《基础设施与江苏省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增长成绩十分显着,1978-2004年人均地区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可比价格)11.3%。在此过程中,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令人瞩目的领域。研究基础设施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利于相关部门制定基础设施的发展政策,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缩小地区差距。 本文以江苏省基础设施部门为研究对象,在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对江苏省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作重分析了基础设施在江苏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以及基础设施发展与江苏省地区差距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从固定资产投资和增加值的角度,分析了江苏省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电力等基础设施部门在江苏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变化,发现这些部门的比重都在不断加强。其次,本文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江苏省总投资的作用,发现前者对后者具有明显的“挤入”作用,即基础设施投资增加1单位将带来总投资超过1单位的增长。第三,本文还分析了基础设施对江苏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认为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江苏省产业的地区分布,从而引起地区发展不平衡。本文发现,重工业、外向型和外资企业在江苏省的地区布局明显偏向基础设施条件优越的地区,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十分显着。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系统方程,运用江苏省13个市1996-2004年的Panel Data数据验证了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电力基础设施的分布差异对与地区发展差异存在正的影响。 最后,本文指出了江苏省基础设施部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1) 在融资体制上,应吸引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领域;(2) 在基础设施部门应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3) 政府部门应改进监管方式;(4) 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增加对基础设施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

二、2000年江苏省全社会纺织工业产量汇总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江苏省全社会纺织工业产量汇总表(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环保信用体系研究 ——以苏州市S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1.2.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环保信用评价体系的发展研究
    2.1 国家层面环保信用体系相关发展历程
    2.2 省级地方环保信用体系发展简述与研究
        2.2.1 湖北省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发展研究
        2.2.2 安徽省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发展研究
        2.2.3 重庆市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发展研究
        2.2.4 上海市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体系研究
    2.3 江苏省企业环保信用体系发展简述与研究
    2.4 当前企业环保信用体系的比较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州市环保信用体系研究
    3.1 江苏省环保信用体系建设纲要解读
    3.2 苏州市环保信用体系的现状研究
        3.2.1 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
        3.2.2 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2.3 信用评价结果
        3.2.4 现状总结
    3.3 评价对象与信息收集的改进建议
        3.3.1 扩大参评对象范围
        3.3.2 企业环保信息的自主申报
    3.4 评价指标的分析与改进
        3.4.1 明确划分严重失信行为
        3.4.2 提升鼓励性指标作用
        3.4.3 综合考量社会影响因素
    3.5 评价标准与方法的建立与探讨
        3.5.1 环保信用基础评价的建立与完善
        3.5.2 环境行为信用记录评价模式的建立
    3.6 体系执行与推广的建议与讨论
        3.6.1 完善现有信用动态共享机制
        3.6.2 基于GIS的信用信息的管控与应用
        3.6.3 优化体系执行环境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公司的环保信用评价研究
    4.1 企业的基础情况及评价环境
        4.1.1 基础资料
        4.1.2 企业周边的环境质量
    4.2 企业的生产情况
        4.2.1 标识、标签印刷生产
        4.2.2 印刷版制作生产
        4.2.3 生产用原辅料情况
    4.3 企业的污染防治
        4.3.1 废水排放情况
        4.3.2 废气治理与排放情况
        4.3.3 固体废弃物处置情况
        4.3.4 噪声污染防治
    4.4 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4.4.1 EHS管理体系
        4.4.2 水污染防治程序
        4.4.3 空气污染防治程序
        4.4.4 废弃物处理管控程序
        4.4.5 厂房环境管理要求
    4.5 调查总结与反馈
    4.6 基于S公司调查结果的实例评价
        4.6.1 基于现行标准的评价
        4.6.2 基于研究改进内容的评价与分析
        4.6.3 评价情况的比较分析
        4.6.4 评价体系的新进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及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内涵特征
        1.2.1 概念界定
        1.2.2 内涵特征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要素禀赋理论
        2.1.2 产业结构理论
        2.1.3 产业发展理论
        2.1.4 技术创新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政府规划相关研究
        2.2.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2.2.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市场环境相关研究
        2.2.4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企业战略相关研究
        2.2.5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资本融资相关研究
        2.2.6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人力资源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创新能力评价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现状
        3.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区发展现状
    3.2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
        3.2.1 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3.2.2 方法选择与运行结果
        3.2.3 综合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4.1 基于扎根理论的产业发展动力模型构建
        4.1.1 扎根理论与方法选择
        4.1.2 文献编码与数据分析
        4.1.3 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实证分析
        4.2.1 假设提出
        4.2.2 实证方法与变量设计
        4.2.3 信效度实证检验
        4.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模式实证研究
    5.1 创新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5.1.1 模型选择
        5.1.2 实证方法与变量设计
        5.1.3 实证分析
        5.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2 创新模式类型
        5.2.1 政府支持型创新模式
        5.2.2 技术引领型创新模式
        5.2.3 市场推动型创新模式
        5.2.4 企业驱动型创新模式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特点与创新模式评价研究
    6.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特点
        6.1.1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特点
        6.1.2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特点
        6.1.3 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特点
        6.1.4 航空航天产业创新特点
        6.1.5 新能源产业创新特点
        6.1.6 新材料产业创新特点
        6.1.7 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特点
    6.2 创新模式实证评价
        6.2.1 评价方法
        6.2.2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6.2.3 实证评价
        6.2.4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机理、模式与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的技术分类
    2.2 创新的概念
    2.3 国外研究文献
    2.4 国内研究文献
    2.5 现有研究评述及展望
第三章 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机理
    3.1 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理论基础
    3.2 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动力机制
    3.3 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机理
第四章 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模式与案例
    4.1 供应商主导模式:以中国纺织工业为例
    4.2 过程创新模式:以中国钢铁工业为例
    4.3 协同创新模式:以中国造船工业为例
    4.4 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一般模式
第五章 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绩效
    5.1 中国中低技术产业的界定
    5.2 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现状
    5.3 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效率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
    6.1 结论
    6.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后记

(4)当代苏绣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苏绣艺术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刺绣艺术的源起
        一、刺绣的产生
        二、刺绣成形的条件
    第二节 苏绣艺术的肇始与流变
        一、关于苏绣
        二、传统苏绣艺术的形成期
        三、传统苏绣艺术的鼎盛期
        四、近现代苏绣艺术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统苏绣的艺术类型
    第一节 闺阁绣
        一、闺阁绣概述
        二、闺阁绣的艺术特征及成因
    第二节 民间实用绣
        一、民间实用绣概述
        二、苏州民俗中的民间实用绣
        三、民间实用绣的吉祥寓意
    第三节 宫货绣
        一、宫货绣概述
        二、苏州宫货绣的主要发展阶段
        三、宫货绣的产品类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绣艺术特征及当代定位
    第一节 苏绣的艺术特征
        一、针法要素
        二、绣工要素
        三、题材要素
    第二节 苏绣艺术的当代定位
        一、传统工艺美术与苏绣的当代性
        二、当代苏绣蜕变之路:从“原生态”到“市场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绣艺术的当代嬗变
    第一节 新题材的拓展
        一、传统题材的保留
        二、紧扣时代的当代艺术题材
        三、从“以画定稿”到“度身定制”
        四、异军突起的独立创作题材
    第二节 新针法的创新
        一、当代苏绣艺术中的新针法
        二、传统针法的创新运用
    第三节 新材料的开发
        一、绣线材料的新成员
        二、刺绣底料的变化
        三、绣品装裱材料的科技化
    第四节 艺术形式的新突破
        一、“与日俱增”的绣品规格
        二、艺术“跨界”
        三、苏绣家族新成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苏绣艺术的市场表现
    第一节 艺术品领域
        一、高端艺术品
        二、中端艺术品
        三、室内装饰艺术品
    第二节 日用服饰领域
        一、生活类服饰
        二、其它实用类服装
    第三节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苏绣应用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苏绣形态
        三、苏绣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苏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第一节 当代苏绣艺术的传承
        一、家庭式传承
        二、师徒传承
        三、集中教育传承
        四、理论研究传承
    第二节 当代苏绣艺术的发展
        一、非遗保护与苏绣艺术
        二、知识产权与苏绣艺术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和科研情况
附录 1:田野调查及访谈汇总表
附录 2:笔者田野调查时拍摄的照片
附录 3:部分当代苏绣艺术家获奖情况统计
附录 4:部分传统苏绣针法分解图
附录 5:镇湖绣品街刺绣经营一览表
后记

(5)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 ——以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工业与环境的矛盾
        1.1.2 生态工业园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3.2 国内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生态工业建设和规划理论依据
    2.1 生态工业理论
    2.2 循环经济理论
        2.2.1 循环经济的意义
        2.2.2 循环经济的三种循环模式
    2.3 低碳经济理论
        2.3.1 低碳产业
        2.3.2 低碳生产
        2.3.3 低碳产品
        2.3.4 低碳生活
第三章 南京生态工业园建设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3.1 高新区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
    3.2 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3.2.1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3.2.2 优化和调整园区产业结构
        3.2.3 完善园区环境建设和风险管理
        3.2.4 推行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
        3.2.5 具有广泛的示范效应
    3.3 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有利条件分析
        3.3.1 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3.2 园区主要产业形成集群
        3.3.3 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3.3.4 与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合作
        3.3.5 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3.3.6 已有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建基础
    3.4 生态工业园建设制约因素
        3.4.1 发展空间面临严重挑战
        3.4.2 企业间闭合循环存在潜在障碍
        3.4.3 同质化竞争制约产业升级
第四章 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总体设计
    4.1 指导思想
    4.2 规划原则
    4.3 规划的范围
    4.4 规划编制依据
        4.4.1 相关法规、标准、文件
        4.4.2 相关技术资料
    4.5 规划目标
        4.5.1 总体目标
        4.5.2 阶段目标
        4.5.3 具体指标
    4.6 指标可达性分析
        4.6.1 经济发展指标
        4.6.2 物质减量与循环指标
        4.6.3 污染控制指标
        4.6.4 园区管理指标
        4.6.5 指导性指标
    4.7 园区生态工业发展战略
        4.7.1 产业链生态化战略
        4.7.2 核心技术提升战略
        4.7.3 能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4.7.4 生态服务战略
第五章 园区主导行业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5.1 产业发展整体思路
    5.2 电子信息产业
        5.2.1 产业概况
        5.2.2 产业生态效率评估
        5.2.3 优势分析及存在问题
        5.2.4 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
        5.2.5 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
        5.2.6 产业发展战略
        5.2.7 产业清洁生产方案
    5.3 生物医药产业
        5.3.1 产业基础
        5.3.2 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效率评估
        5.3.3 行业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
        5.3.4 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
        5.3.5 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
        5.3.6 产业清洁生产方案
第六章 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规划
    6.1 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规划
        6.1.1 现状分析
        6.1.2 水资源循环利用及污染控制规划目标
        6.1.3 主要控制方案
    6.2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6.2.1 大气污染物源排放现状
        6.2.2 园区大气环境存在的问题
        6.2.3 大气污染控制目标
        6.2.4 大气污染控制方案
    6.3 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规划
        6.3.1 园区固体废弃物产生和管理现状
        6.3.2 污染控制目标和指标
        6.3.3 固体废弃物减量及控制方案
    6.4 园区能源利用规划
        6.4.1 能源利用及耗能现状
        6.4.2 供热规划及发展目标
        6.4.3 能源利用与节能方案
第七章 空间布局及低碳宜居环境建设规划
    7.1 空间布局规划
    7.2 绿地系统与景观系统规划
        7.2.1 绿地系统
        7.2.2 景观系统
    7.3 低碳宜居环境与社区建设
        7.3.1 绿色社区创建
        7.3.2 绿色学校建设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6)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产业的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国际竞争力涵义的概念界定
        2.2.3 比较优势理论的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3.1 中国蚕桑发展的历史变迁
        3.1.1 我国古代和近现代蚕桑产业发展
        3.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蚕丝业的复兴
    3.2 区域布局
        3.2.1 蚕区分布的历史变迁
        3.2.2 中国蚕桑区域布局的划分
    3.3 技术革新与生产变化
        3.3.1 建立高产的桑树栽培技术体系
        3.3.2 实现优良蚕品种的推广
        3.3.3 利用催青室统一催青
        3.3.4 小蚕共育技术
        3.3.5 大蚕省力化技术
        3.3.6 上蔟技术
        3.3.7 烘茧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4.1.1 蚕种生产概况
        4.1.2 桑蚕品种现状
        4.1.3 蚕桑质量监管
        4.1.4 蚕茧生产现状
    4.2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2.1 适度规模与蚕业布局
        4.2.2 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
        4.2.3 生产规模化与产业化
        4.2.4 标准化生产与质量监管
        4.2.5 宏观调控与资金扶持
        4.2.6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4.2.7 综合开发与市场拓展
        4.2.8 竞争力与强国地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蚕桑产业竞争力及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5.1 中国蚕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5.1.1 评价的方法
        5.1.2 评价的指标
        5.1.3 国际竞争力分析
        5.1.4 小结
    5.2 中国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5.2.1 蚕茧成本的概念
        5.2.2 全国蚕茧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5.2.3 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5.2.4 小结
    5.3 中国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5.3.1 比较优势评价
        5.3.2 比较优势评价指标
        5.3.3 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5.3.4 小结
第6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要素分析
    6.1 蚕桑产业管理制度因素分析
        6.1.1 我国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6.1.2 我国现行的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
        6.1.3 提高我国蚕桑产业管理效能的政策建议
    6.2 蚕桑产业经营方式因素分析
        6.2.1 蚕茧生产的特殊性
        6.2.2 我国主要蚕茧生产经营方式分析
        6.2.3 现有蚕桑生产经营模式的不足
    6.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6.3.1 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6.3.2 蚕桑产业面临的挑战
    6.4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因素分析
        6.4.1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现状
        6.4.2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4.3 保障我国蚕桑产业科技发展支撑的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7.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及设计思路
        7.1.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7.1.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7.1.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7.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7.2.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7.3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7.3.1 数据来源
        7.3.2 具体分析过程
        7.3.3 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8.1 市场化之路
        8.1.1 蚕种市场化
        8.1.2 蚕茧市场化
    8.2 规模化之路
        8.2.1 宏观规模
        8.2.2 微观规模
    8.3 产业化之路
        8.3.1 中国蚕桑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典范——富安模式
        8.3.2 市场带动型的蚕桑产业发展——广西模式
        8.3.3 中国蚕桑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荐
    8.4 标准化之路
        8.4.1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现状
        8.4.2 我国蚕桑标准体系的完善
        8.4.3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实施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考与建议
    9.1 政府的义务
        9.1.1 摆正位置,理顺体制
        9.1.2 政策引导,宏观调控
        9.1.3 资金扶持,建稳基地
        9.1.4 完善标准,质量监管
    9.2 企业的角度
        9.2.1 着眼基地,反哺利益
        9.2.2 放眼市场,提升质量
        9.2.3 良性竞争,传承文明
        9.2.4 自我造血,品牌战略
    9.3 学研的使命
        9.3.1 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9.3.2 创新科技,升级产业
        9.3.3 资源共享,改良品种
        9.3.4 产研结合,推广科技
    9.4 蚕农的选择
        9.4.1 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9.4.2 技术更新,稳产优质
        9.4.3 增强合作,增加收益
        9.4.4 拓宽思路,立体经营
第10章 综合与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内发表论文一览表
致谢

(7)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1.1.1 概念界定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对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的综述
        1.3.2 对国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的综述
    1.4 研究基础与思路
        1.4.1 研究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注释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历史演进与现状
    2.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历史演进
        2.1.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雏形期
        2.1.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初创期
        2.1.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期
        2.1.4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改革期
        2.1.5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确立期
    2.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现状
        2.2.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新进展
        2.2.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框架
        2.2.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发展趋势
        2.2.4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存在问题与分析
第三章 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3.1 德国“双元制”体制机制
        3.1.1 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德国职业教育体系
        3.1.2 德国“双元制”体制框架与特征
        3.1.3 德国“双元制”运行机制与特点
    3.2 日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3.2.1 多层次多类型的日本职业教育体系
        3.2.2 日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框架与特征
        3.2.3 日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特点
    3.3 英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3.3.1 国家资格框架下的英国职业教育体系
        3.3.2 英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体制框架与特征
        3.3.3 英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特点
    3.4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3.4.1 国家资格框架下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
        3.4.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框架与特征
        3.4.3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特点
    3.5 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启示
第四章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4.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理论支撑
        4.1.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4.1.2 人力资本理论
        4.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4.1.4 公共治理理论
    4.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中的校企关系分析
        4.2.1 校企关系形成的动因
        4.2.2 校企关系的结构与分类
        4.2.3 校企关系的定位
    4.3 基于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的校企关系
        4.3.1 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性及其内生路径
        4.3.2 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的界定
        4.3.3 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的分期与特征
        4.3.4 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下的校企关系
    注释
第五章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5.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管理组织结构创新
        5.1.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组织结构设计原则与维度
        5.1.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组织结构基础和特点
        5.1.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组织结构框架
    5.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决策体系创新
        5.2.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决策体系的要素
        5.2.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决策体系的构成和运行
    5.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
        5.3.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内涵
        5.3.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模式的构建
        5.3.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规保障机制的完善
        5.3.4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经费筹措机制的完善
    5.4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政策建议
        5.4.1 树立职业教育校企关系的新理念
        5.4.2 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顶层设计
        5.4.3 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国家制度
        5.4.4 建立教育部门与产业行业协商机制
        5.4.5 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
        5.4.6 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科研服务机制
    注释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观点
    6.2 研究创新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一、发表论文
    二、学术研究
    三、参加职业教育重大项目
    四、获得奖励
    五、参加学术会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8)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内涵及其量化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耕地资源
        2.1.2 价值
    2.2 相关理论
        2.2.1 劳动价值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2.4 效用价值论
        2.2.5 稀缺性理论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内涵及量化模型构建
    3.1 耕地价值内涵及构成文献回顾
    3.2 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2.1 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内涵及构成
        3.2.2 耕地资源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耕地资源价值量化模型构建
        3.3.1 经济价值
        3.3.2 社会价值
        3.3.3 生态价值
        3.3.4 综合价值
4 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4.1 南京市概况
    4.2 耕地资源价值测算
        4.2.1 经济价值测算
        4.2.2 社会价值测算
        4.2.3 生态价值测算
        4.2.4 综合价值测算
    4.3 与已有研究的比较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5.3 政策启示
        5.3.1 改革现行土地财税体制,压缩地方政府的寻租空间
        5.3.2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5.3.3 树立耕地资源综合价值观,提高耕地转用成本
        5.3.4 创新农地流转机制,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5.3.5 转变价值观念,强化耕地持续利用及其综合价值认知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发表学术论文

(9)江苏省良种补贴的现状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 良种补贴的定义
    1.2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问题的提出
    1.3 省内外研究现状
    1.4 良种补贴效果分析的技术路线
2.我国农业补贴的演变以及江苏省良种补贴的现状
    2.1 农业补贴的起源
    2.2 我国农业补贴的演变
        2.2.1 我国2002年以前的农业补贴
        2.2.2 我国2002年以后的良种补贴政策的出台
        2.2.3 我国2002年以后的良种补贴政策的推广
    2.3 良种补贴的意义
        2.3.1 扶持本国农业生产,保证国内粮食供给安全
        2.3.2 激励农民使用优良品种,增加种植经济效益
        2.3.3 加快良种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2.3.4 发挥区域优势,推进结构调整
        2.3.5 培育优势种子企业,提升种子产业化水平
        2.3.6 促进标准化生产
    2.4 江苏省良种补贴的现状
        2.4.1 江苏省良种补贴的起始
        2.4.2 江苏省良种补贴的现状
3.良种补贴效果分析的角度及分析模型的建立
    3.1 良种补贴效果分析的角度
        3.1.1 良种补贴的主体
        3.1.2 良种补贴运作的模式
        3.1.3 审视良种补贴的角度
    3.2 社会问卷调查的设计与调查结果
    3.3 良种补贴效果分析模型的建立
        3.3.1 农民对良种补贴的审视角度
        3.3.2 良种补贴效果分析模型的建立
        3.3.3 良种补贴效果分析模式合理性验证
4.江苏省良种补贴效果实证分析
    4.1 效果分析所需样本信息
    4.2 效果分析所需样本信息的取样方武
        4.2.1 同一季节、同一地点、同一保护品种的良种补贴效果分析
        4.2.2 同一季节、不同地点、同一非保护品种的良种补贴效果分析
    4.3.对江苏省良种补贴效果测算的结论
        4.3.1 对江苏省良种补贴效果测算数据的归纳
        4.3.2 对江苏省良种补贴效果测算的结论
5.对江苏省良种补贴效果测算结论的分析
    5.1 江苏与邻省安徽良种补贴的比较
    5.2 江苏良种补贴的几个非正常现象
        5.2.1 品种权企业竞标出价高于被授权企业
        5.2.2 企业中标价高于自身市场价
    5.3 非保护品种测算结论与农民事实感受的偏离
        5.3.1 以2005年省农垦淮麦18良种补贴为例
        5.3.2 以2005年睢宁镇稻99良种补贴为例
    5.4 保护品种测算结论与农民事实感受的吻合
        5.4.1 以2007年宝应淮稻9号良种补贴为例
        5.4.2 以2007年清浦区华粳6号良种补贴为例
    5.5 良种补贴中中标企业的政府色彩对良种补贴政策的歪曲
    5.6 良种补贴中中标价格对良种补贴政策的扭曲
    5.7 良种补贴品种的筛选对良种补贴政策的愚弄
6.对江苏省良种补贴工作的政策建议
    6.1 良种补贴区域的选择
    6.2 良种补贴品种的确定
    6.3 良种补贴补贴标准的确定
    6.4 良种补贴供种企业的确定
    6.5 良种补贴的机制
    6.6 项目的申报与管理
    6.7 广泛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培训
    6.8 规范项目档案建设
    6.9 规范统一供种工作程序
    6.10 严格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础设施与江苏省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1、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假设
1.4 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单因素分析法
    1.5.2 面板数据模型
    1.5.3 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1.6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2、研究理论基础
2.1 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其特点
    2.1.1 基础设施的概念
    2.1.2 基础设施的特点
2.2 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2.2.1 发展经济学的观点
    2.2.2 新增长理论的观点
2.3 基础设施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
    2.3.1 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作用
    2.3.2 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推动作用 3、江苏省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
3.1 江苏省交通运输设施
    3.1.1 公路交通
    3.1.2 铁路交通
    3.1.3 水运设施
    3.1.4 航空基础设施
3.2 江苏省邮电通信设施
    3.2.1 邮政业
    3.2.2 电信业
3.3 江苏省电力设施 4、基础设施在江苏省国民经济中重要性分析
4.1 基础设施部门投资占江苏省投资总额比重的变化
    4.1.1 江苏省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
    4.1.2 江苏省基础设施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及其变化分析
    4.1.3 江苏省基础设施部门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与我国其他省份的对比
4.2 基础设施部门产值占地区总产值比重的变化
    4.2.1 邮电运输业
    4.2.2 电力工业
    4.2.3 江苏省基础设施部门在总产出中的比重——与我国其他省份的对比
4.3 江苏省基础设施部门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不断加强的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江苏省基础设施投资对总投资和总产出的影响分析
5.1 基础设施投资对总投资的影响分析
    5.1.1 基础设施投资对总投资的作用机制分析
    5.1.2 基础设施投资对总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5.2 江苏省基础设施投资对总产出的贡献
    5.2.1 基础设施投资对总产出的直接推动作用
    5.2.2 基础设施投资对总产出的间接推动作用
5.3 本章小结 6、基础设施对江苏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作用研究
6.1 江苏省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6.1.1 地区发展差异的指标和测算方法
    6.1.2 江苏省地区差距的变化
    6.1.3 江苏省地区差距的分解
6.2 江苏省基础设施的区域分布
    6.2.1 交通运输
    6.2.2 邮政电信
    6.2.3 电力
6.3 基础设施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机制
    6.3.1 基础设施决定着江苏省重工业的地区分布
    6.3.2 基础设施决定了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的地区分布
    6.3.3 基础设施决定了江苏省外向型工业企业的地区分布
6.4 江苏省基础设施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
    6.4.1 模型的构建
    6.4.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6.4.3 回归结果
6.5 本章小结 7、江苏省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7.1 江苏省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
    7.1.1 在投融资体制上,江苏省基础设施资金来源仍然狭小
    7.1.2 基础设施部门行政垄断现象严重,效率低下
    7.1.3 政府对基础设施部门的过度监管和监管不足并存
    7.1.4 基础设施地区差距明显
7.2 促进江苏省基础设施发展的对策建议
    7.2.1 在投融资体制上,诱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7.2.2 在基础设施行业企业经营上,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7.2.3 在基础设施管理上,完善管理体制
    7.2.4 在投资的地区配置上,加大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政策倾斜力度 参考文献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表 致谢

四、2000年江苏省全社会纺织工业产量汇总表(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环保信用体系研究 ——以苏州市S公司为例[D]. 崇佳文.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及创新模式研究[D]. 吕静韦.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2)
  • [3]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的机理、模式与绩效[D]. 王磊. 南京大学, 2013(05)
  • [4]当代苏绣艺术研究[D]. 王欣. 苏州大学, 2013(11)
  • [5]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 ——以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D]. 邵树圣.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6]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涛. 西南大学, 2012(11)
  • [7]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 耿洁. 天津大学, 2011(06)
  • [8]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内涵及其量化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蒋冬梅.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
  • [9]江苏省良种补贴的现状及效果分析[D]. 朱明超.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10]基础设施与江苏省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缪仕国.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2000年江苏省全社会纺织工业产值汇总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