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修辞提问”和“助产”

苏格拉底的“修辞提问”和“助产”

一、苏格拉底的“反问法”和“产婆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秀[1](2021)在《高一《经济生活》课堂有效提问研究 ——基于河南沈丘县A中学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

张天宇[2](2020)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PCRR模型培养学生论证能力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以及我国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在课堂中开展论证活动成为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研究者围绕科学论证能力的结构模型及PCRR论证模型,通过调查学生当前论证能力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旨在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推理论证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核心素养。本研究主要通过调查哈尔滨市某重点高中高一学生论证能力的现状,找出学生在论证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此为突破点,结合影响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因素,以PCRR模型为指导,通过在该模型中开发不同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在论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根据上述过程,研究者选取上述学校高一(6)班、高一(7)班分别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实践研究,对比了两班学生在实践前后论证能力的变化情况以及实验班和对照班自身论证能力的变化情况。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实验教学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论证能力的整体变化情况和科学现象、科学问题、技术产品等单项议题中论证方法运用能力的变化情况以及实验班和对照班自身论证能力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运用PCRR模型能使学生的论证能力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并且根据该模型开发出的教学策略能有效改善学生在论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李若瑾[3](2020)在《基于议论文作文论证结构的高中生逻辑思维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逻辑思维是高中阶段所要重点培养的思维之一。逻辑思维是抽象的,高中生的逻辑思维发展水平在语文学科中如何得以反映?经整理文献可知,议论文写作与逻辑思维密切相关,其中论证结构能够更为直观地反映逻辑思维。那么,论证结构与逻辑思维的关系是什么,论证结构如何反映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在高中三年内是否发生显着变化?如何提高高中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当前研究的核心内容。然而,目前关于“论证结构”与“逻辑思维”的相关研究很少,甚至可以说学界尚未对该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高中生所写作的议论文文本的论证结构,了解高中生在此阶段的逻辑思维发展水平,并从理性层面探寻提升逻辑思维发展水平的方法。具体而言,即在厘清论证结构与逻辑思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中生议论文文本的论证结构来反映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探寻提高逻辑思维水平的可操作性方法。基于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本研究完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逻辑思维”的内涵,明确了“高中生逻辑思维的内容”;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界定了“论证结构”的内涵,并确定了论证结构的分析模型和分析步骤;在此基础上建立“论证结构与逻辑思维”的分析框架,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高中生议论文作文的论证结构进行研究;对来自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30篇,共90篇议论文文本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研究结果。首先,对逻辑思维的概念作出界定。在吸收已有逻辑思维内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逻辑思维理解为: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本形式,以抽象、概括等为基本方法,通过抽象的符号和语言,反映事物本质、事物间关系及其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具体到高中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概念的掌握、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能力、逻辑思维方式的发展。其次,对论证结构的内涵作出界定。将论证结构界定为,对运用已知为真的论据来推理证明论点真实性的思维过程进行组织和安排,揭示论点、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论证过程更加严密,论证结果更加科学。结合高中生的写作实际与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具体到高中生议论文作文的论证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中心论点的提炼、分论点的安排和论据的应用。经过分析与比较,最终确定采用廖秋忠论证结构的分析模型对文本进行分析。再次,建立逻辑思维与论证结构的分析模型。根据上述逻辑思维和论证结构的研究成果,建立关于高中生逻辑思维发展水平与议论文作文论证结构的分析框架。本研究将“中心论点的提炼”对应“概念的掌握情况”,“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安排”对应“逻辑思维方式的发展”,“论据的应用”对应“逻辑推理与论证的能力”。依据建立的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选取的90篇来自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议论文作文文本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1)概念的掌握较为准确,但整体在高中阶段发展不显着。(2)逻辑思维方式局部呈现年级化特征,整体在高中阶段发展显着。其中,高一年级逻辑思维方式单一,以横向思维为主;高二年级逻辑思维方式表现为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交织;高三年级逻辑思维方式综合化,表现为以纵向思维为主,兼容横向思维与反向思维。(3)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普遍较低,且整体在高中阶段提高不显着。通过进一步探索,可以明确导致高中生逻辑思维发展水平形成现状的原因为:第一,概念是逻辑思维的初级形式,学生易掌握而后易固化;第二,逻辑思维综合化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推理和论证是逻辑思维的高级形式,学生不易掌握。为提高高中生逻辑思维发展水平,本研究对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如下建议:教师需将概念间的关系、概念间的辨析渗透于日常教学;教师需创设逻辑思维方式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教师需强化推理与论证的逻辑知识教学,进行专项训练。

付晓鹏,张侠[4](2019)在《从《美诺篇》浅析德性是否可教》文中研究说明从古至今,中外哲学家们关于德性的讨论不绝于耳,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更是想通过给德性寻找一个"相",从而给予它一个普遍的定义。尽管苏格拉底做了足够的努力,但是关于德性的普遍定义依然未能真正实现。其弟子柏拉图在继承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写了《美诺篇》,其中对于德性是什么、德性是否可教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美诺篇》中提出了学习就是回忆,而回忆的对象就是具有超越性的"相",这个"相"就是我们所讲到的苏格拉底和美诺所寻求的属于德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一个类似于"美是理式"的定义。虽然在苏格拉底和美诺的讨论中可以得出德性即是知识,知识也是可教的,但是德性并不是我们普遍认知的简单知识,也并不能像我们所认知的普遍知识那样进行简单灌输,而是需要在引导和启发下完成。

张金三[5](2019)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智慧,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有效的提问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文献法和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有效提问原则的指导下提出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最后通过一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对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呈现。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研究背景,包括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生的心理特征,高中地理课堂问题的现状,以及对高中地理课堂问题的研究不足。其次是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地理教师能够认识到有效的提问对于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是为地理教师提供具体可行的提问策略。再次是研究的意义,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了阐述。最后是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国内外有效课堂问题的研究分类。第二部分是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概述。通过查阅和整理文献资料,基于先前的研究,对课堂提问、课堂有效提问、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论述对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指导意义。第三部分是对高中地理课堂问题现状的调查分析。为了解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现状,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根据对高中生和一线地理教师调查,分析高中地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是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与策略。根据第三部分中的问题和原因,基于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策略包括四个方面:提高教师对有效提问的认识、课堂有效提问问题的设计、课堂有效提问实施行为、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第五部分是教学案例设计。以人教版必修一教材《山地的形成》一节为例,呈现一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此来体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的具体应用。第六部分是结论。包括本研究的结论和不足。

林雨[6](2019)在《我是一个“两面派”》文中研究指明"笃笃笃",一阵敲门声传来。"请进。"我回应道。孔孟学堂刚下课,几位一贯活跃的学生鱼贯而来,想必余兴未尽,又要与我"当仁不让于师","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了,欢迎欢迎。一学生率先开口:"论语说’子入太庙每事问’,我们是来向您"每事问"的。请问老师,您说孔子是伟大教育家,最拿手的教育教学法,是他发明的启发式。我们从

刘莉[7](2019)在《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神话乃是先人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多端变幻、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所形成的想象,其本质乃在于人类对自我生命起源的探索与对理想生活样式的想象。在口耳相传的时代,神话承担着人类代际传承的教化之责。以赫西俄德的《神谱》为代表,正是古希腊传统神话所追问的神圣起源开启并奠定了古希腊人的习俗生活,具体表现为神圣起源的神秘性促生了古希腊人的信仰生活,其崇高性塑造了古希腊人的政治生活。随着文字的广泛使用,悲剧诗人通过改编神话在传承神意的同时有意引导人们思考现实生活的艰难,其神话内容也在凸显神之至高无上的同时传达了人类情感的真挚与可贵,可以说悲剧诗人时代的神话还保有对神圣起源的追忆。然而随着对言辞技艺的推崇,神话逐渐成为智术师追逐名誉与利益的工具,对传统神话的恣意重构也对古希腊传统教化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可以说智术师时代的神话已经完全遗失了神圣起源。从而随着神圣起源的遗忘与衰落,古希腊传统教化在逐渐走向衰微,城邦秩序也在逐渐走向混乱。这正是柏拉图所面对的教化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重建雅典城邦秩序,柏拉图在对诗人与智术师批判的基础上,重新回到对起源的追问,在重溯起源的过程中,以秘托斯和逻格斯两种言说方式提出“善的理念”这一概念,并重建了起源的神圣性。万物作为对理念的分有与摹仿,围绕“善的理念”柏拉图建立了新的世界观、灵魂观;并以追求“善的理念”作为最高教化目的,柏拉图统一了和谐城邦政治与完善个体灵魂的道路,由此开启了新的教化之路。遗忘起源后,人类灵魂的基础境遇犹如洞穴。因此在重溯起源的教化过程中,教化的起点即认识自我的局限,教化的本质即灵魂的转向,教化的过程即完成从洞穴到洞外的攀升。这一认识、转向与攀升统一于灵魂的上升之中,即在追问起源的过程中,个体灵魂从观看影像出发经由实物与数学上升到式样本身,其认知方式也随之从想象、意见、理智过渡到理性。上升的最终目的乃是为了下降,即在上升得以认识起源之后,再以下到洞穴的方式将起源带入当下,从而完成对城邦政治秩序的重建,也以此达成自我灵魂的整全。在柏拉图的这条教化之路上,重溯起源的方法乃是辩证法,即在开端与结论之间循环往复以求不断趋近理念本身。同时辩证法也是柏拉图进行哲学教化的主要方式,即通过辩证式对话来帮助个体逐步认识自己的无知、并进而走向求知。论文通过对具体的辩证对话进行情境分析,提出辩证式对话的核心在于:以创造闲暇为前提,在回到开端与重新出发之间敞开个体的心灵,从而帮助个体在回忆中完成自我教化。柏拉图所面对的教化难题,也正是技术化时代个体成人的根本困境所在。遗忘起源使得个体精神生命游离于国家民族、人类历史,使得个体的生命境界变得渺小与狭隘。因此,重溯起源,以民族文化之源泉重育个体生命之根基,才是个体得以健全、人类得以整全的关键之所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习即回忆。

郭阳[8](2017)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发展,注重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注重探究地理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让学生懂得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成分,对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具有重要意义。效率高的课堂提问不仅能不断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理解知识获取的过程,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以烟台三中和烟台四中为例,对当前教师课堂提问情况进行调查,找出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可行的改进策略。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从贯彻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学习的要求以及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性三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课堂有效提问的相关研究,并对课堂有效提问的内在涵义作了论述,最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课堂有效提问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注重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以及潜能的有效发挥。第三部分是关于地理教学当前课堂有效提问的情况的调查分析。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问卷调查,把握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现状,并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通过问卷得出信息,指出了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够高、教师提问的趣味性与典型性欠缺、课堂提问质量有待提高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反应不能促进学生持续积极的发展等问题。第四部分是针对第三部分的问题提出的对策,主要从有效问题设计的策略和课堂有效提问行为策略两个方面阐述。包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典型性,课堂提问应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提问对象的选择,要为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等等。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刘热生,盖笑松[9](2017)在《教师如何支持学生的反思型学习》文中认为反思型学习支持者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创建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引导模式。该模式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创设具有安全感的学习心理环境,二是重视培养学生知识获取能力,三是重视引导学生反思、对比错误解题思路和正确解题思路的异同,从而掌握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该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动机的内化,有利于促进教师角色从传授者和控制者向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转变。

叶伦琴[10](2015)在《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文中指出课堂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教师通过对物理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的研究能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课堂提问同时也是师生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对课堂的提问方式、方法和效果的探究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课堂提问还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给枯燥的物理教学带来趣味性。提问是教师与学生思想交流、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依据教师所提问题的内容、所提问题的时间,所提问题的方式等,可以把课堂提问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有激发性的课堂提问,有调节性的课堂提问,有反馈性的课堂提问,尽管提问的类型各不相同,但是都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在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上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缺陷。比如课堂提问的时机选择存在随意性,大多数老师都是随口提问,课堂提出的问题设计不严谨、难度大,课堂提问与教学内容脱节等。这些问题或者缺陷如果出现在高中物理课堂上,那么课堂提问就失去了本质上的作用,学生不愿意配合老师,不愿意去就某个问题讨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茫然、不知所谓。这都会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本文从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现状出发,基于对高中物理课堂的调查研究,总结出课堂提问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缺陷,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师生互动相关理论指导下,分析归纳了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方式和方法。希望使高中物理教师能够加强对课堂提问的思考,认识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的重要性,设计恰当的问题,找准恰当的提问时机,更好的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苏格拉底的“反问法”和“产婆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格拉底的“反问法”和“产婆术”(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PCRR模型培养学生论证能力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二)国际科学教育的要求
        (三)我国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与论证能力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论证
        (二)论证式教学
        (三)论证能力
        (四)论证式教学与论证能力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一)论证式教学模型的发展
        (二)论证能力的评价标准
第三章 影响学生论证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论证能力的结构
        (一)论证能力的三个维度
        (二)论证能力的结构特点
    二、影响学生论证能力形成的因素
        (一)论证内容的选择
        (二)论证方法的使用
        (三)论证品质的完善
    三、学生论证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案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三)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论证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PCRR模型与论证能力形成的关系
        (一)呈现阶段:围绕论证内容构建概念模型
        (二)批判阶段:运用论证方法评价概念模型
        (三)反思与提炼阶段:反思提炼模型提升论证品质
    二、以“构建PCRR论证模型”为导向的论证程序教学策略
        (一)用于PCRR模型呈现和反思阶段的策略
        (二)用于PCRR模型的批判阶段的策略
        (三)用于PCRR模型的提炼阶段的策略
第五章 基于PCRR论证模型的教学实践研究
    一、研究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片段展示
    二、后测数据收集
    三、结果分析
        (一)实验前后论证能力的整体变化比较
        (二)实验前后论证能力的单项问题得分变化比较
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二、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3)基于议论文作文论证结构的高中生逻辑思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创新之处
        1.4.1 内容的创新
        1.4.2 方法的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逻辑思维相关研究
        2.1.1 逻辑思维内涵
        2.1.2 逻辑思维研究内容
        2.1.3 高中生逻辑思维内容
    2.2 论证结构相关研究
        2.2.1 论证结构的内涵
        2.2.2 论证结构的类型
        2.2.3 论证结构的分析
    2.3 “逻辑思维”与“论证结构”的相关研究
        2.3.1 “逻辑思维”决定“论证结构”
        2.3.2 “论证结构”的层次形态反映“逻辑思维”的层次形态
    2.4 文献研究小结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3.1 分析框架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3 研究过程
4 研究结果
    4.1 概念掌握普遍较为准确,但整体在高中阶段发展不显着
        4.1.1 高中生概念的掌握普遍较为准确
        4.1.2 高中生概念的掌握整体在高中阶段发展不显着
    4.2 逻辑思维方式整体在高中阶段发展显着,局部呈现年级化特征
        4.2.1 高中生逻辑思维方式整体在高中阶段发展显着
        4.2.2 高中生逻辑思维方式局部呈现年级化特征
    4.3 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普遍较低,且整体在高中阶段提高不显着
        4.3.1 高中生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普遍较低
        4.3.2 高中生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整体在高中阶段提高不显着
5 讨论与建议
    5.1 讨论
        5.1.1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初级形式,学生易掌握而后易固化
        5.1.2 逻辑思维综合化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必然趋势
        5.1.3 推理和论证是逻辑思维的高级形式,学生不易掌握
    5.2 建议
        5.2.1 教师需将概念间的关系、概念间的辨析渗透于日常教学
        5.2.2 教师需创设逻辑思维方式发展的“最近发展区”
        5.2.3 教师需强化推理与论证的逻辑知识教学,进行专项训练
    5.3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空间
        5.3.1 研究不足
        5.3.2 后续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从《美诺篇》浅析德性是否可教(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为德性
二、何为知识
三、德性是否可教
四、结语

(5)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学生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学生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第三节 教师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第四节 教师访谈的评价与分析
第四章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与策略
    第一节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第五章 教学案例设计—以“山地的形成”为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逻辑框架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神圣起源及其失落:古希腊传统教化的衰微
    第一节 古希腊传统神话中的神圣起源
        一、传统神话传承着古希腊文明传统
        (一)传统神话是人类建构的精神空间
        (二)传统神话蕴含了人类理想的生活样式
        (三)传统神话作为教化的主要方式
        二、传统神话追问着人类的神圣起源——以《神谱》为例..
        (一)《神谱》作为古希腊传统神话的典范
        (二)《神谱》中的神圣起源
        三、神圣起源是人类生命得以整全的原因
        (一)浑沌作为人类生命的初始状态
        (二)神圣起源引导着人类生活走向秩序
        (三)神圣起源蕴含着人类生命的整全样态
    第二节 神圣起源是古希腊传统教化的根基
        一、神圣起源的神秘性促生了古希腊人的信仰生活
        (一)对神圣起源的崇拜开启了古希腊人的习俗信仰
        (二)对神圣起源的祭祀规约了古希腊人的伦理生活
        二、神圣起源的崇高性塑造了古希腊人的政治生活
        (一)城邦法乃是对神法的摹仿
        (二)法律作为教化的补充方式
    第三节 古希腊传统神话的改编与神圣起源的失落
        一、崇尚神圣起源:传统诗人的神话叙事
        (一)赫西俄德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
        (二)维护正义:传统诗人的叙事目的
        (三)崇尚起源:传统诗人的叙事原则
        二、凸显两难选择:悲剧诗人的神话叙事
        (一)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神话
        (二)呈现张力:悲剧诗人的叙事目的
        (三)服从统治:悲剧诗人的叙事原则
        三、强调自我价值:智术师的神话叙事
        (一)普罗塔格拉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
        (二)突显自我:智术师的叙事目的
        (三)重建秩序:智术师的叙事原则
第二章 重建起源的神圣性:重溯起源的教化目标
    第一节 柏拉图对遗忘起源的批判
        一、遗忘神圣起源带来的社会困境
        (一)引入新神:传统习俗的堕落
        (二)城邦法沦为个人意志的表达
        (三)传统习俗与城邦法律之间产生冲突
        二、柏拉图对传统诗教的批判
        (一)柏拉图对传统诗歌内容的删减
        (二)柏拉图对传统诗歌曲调的挑选
        (三)柏拉图对传统诗歌讲述方式的批评
        三、柏拉图对智术师的批判
        (一)智术师对传统的颠覆
        (二)柏拉图以言辞之术战胜智术师
        (三)柏拉图以城邦之爱教化智术师
    第二节 柏拉图对神话的运用
        一、柏拉图的神话创作
        (一)柏拉图创造的新神话
        (二)苏格拉底作为柏拉图塑造的神话
        二、神话在柏拉图对话中的作用
        (一)以神话叙事完善哲学论证
        (二)以神话叙事教化城邦大众
        (三)以神话叙事保护哲人自己
    第三节 柏拉图对神圣起源的重建
        一、至善是柏拉图重建的神圣起源
        (一)太阳比喻
        (二)万物是对诸理念的分有与摹仿
        二、至善者是宇宙万物得以生成的原因
        (一)至善者摹仿理念创造宇宙
        (二)至善者摹仿理念创造万物
        (三)以宇宙秩序指导城邦秩序
        三、灵魂是个体生命得以运动的原因
        (一)灵魂不朽与灵魂的马车神话
        (二)灵魂对个体的命运负有全部责任
第三章 追寻灵魂的整全:重溯起源的教化过程
    第一节 教化的起点:认识灵魂的自然状态
        一、洞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境遇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二)囚徒:人类的原生状态
        (三)诗人与智术师:意见的制造者
        二、洞穴乃是人类灵魂堕落的结果
        (一)天性的区分与混乱:贵族制城邦的困境
        (二)血气与欲望的膨胀:从荣誉制到僭主制的衰败..
        (三)从理性到欲望:洞穴的成型与幽暗
        三、教育即灵魂的转向
        (一)习俗教育让人从影像转向火光
        (二)哲学教育让人从火光转向太阳
        (三)从习俗教育转向哲学教育
    第二节 教化的上升:追问起源与灵魂的净化
        一、从影像到理念:灵魂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上升过程
        (一)从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
        (二)从意见到知识
        二、爱欲作为灵魂上升的动力
        (一)从身体之爱到普遍之爱:爱欲的上升
        (二)从爱欲身体到爱欲灵魂:个体灵魂的上升
        三、哲学教化的艰难
        (一)克服身体感官的影响
        (二)净化血气与控制欲望
        (三)选择好的学习方式
    第三节 教化的完成:把起源带入当下与灵魂的整全
        一、将哲学带入城邦: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教育实践
        (一)苏格拉底之死
        (二)柏拉图三顾西西里
        二、在城邦生活中达到个体灵魂的完整
        (一)知识与意见:哲学与政治之间的根本矛盾
        (二)把起源带入当下:以哲学重建城邦秩序
        (三)向死而生:在教化中达致灵魂的整全
        三、政治教化的艰难
        (一)回洞之难:哲人不愿意统治城邦
        (二)成王之难:大众不愿意接受哲人统治
        (三)教化之难:洞穴之中进行哲学教化的危险
第四章 辩证法:重溯起源的教化方法
    第一节 追问起源:柏拉图的辩证法
        一、走向开端与走向结论:哲学与科学的探究思维之别
        二、经验作为哲学探究的基础
        三、辩证法作为哲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灵魂不朽的论证为例
        (一)《斐多篇》中的灵魂不朽论证
        (二)追问真理作为辩证法的核心
        (三)循环往复作为辩证法的展开过程
    第二节 认识自己:辩证对话的过程分析
        一、侧重认识无知:苏格拉底与年长者的对话过程
        (一)佯装无知:唤起个体“说”的欲望
        (二)持续反问:刺激个体进行自我反思
        (三)陷入悖论:强迫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二、注重引导求知:苏格拉底与青年人的对话过程
        (一)真诚探讨:了解学生的天性与初衷
        (二)温和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无知
        (三)理性教导:刺激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
    第三节 往返之间敞开个体的心灵:辩证对话的特征分析
        一、创造闲暇:辩证对话的前提条件
        (一)辩证式对话在闲暇中得以发生
        (二)创造闲暇是哲学教育的开始
        二、重新出发:辩证对话的主要形式
        (一)从身体出发转向从灵魂出发
        (二)从个人出发转向从人类出发
        (三)在往返之间敞开个体的心灵
        三、回忆起源:辩证对话的基础场域
        (一)在回忆中呈现过去
        (二)在回忆中展现真理
        (三)在回忆中建立师生关系
        (四)在回忆中完成哲学教化
结语 教化何以可能
    一、起源使得教化得以可能
        (一)起源为教化敞开了时间原点
        (二)起源为教化树立了典范原型
    二、当下面向起源应如何教化
        (一)回忆作为一种教化方式
        (二)朝向起源敞开个体生命的精神空间
        (三)在追问起源的过程中带出个体生命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课堂有效提问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2.1 课堂有效提问内涵
    2.2 课堂有效提问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
    3.1 课堂有效提问现状的问卷调查
        3.1.1 问卷的设计
        3.1.2 问卷调查的实施
        3.1.3 数据的统计
    3.2 课堂有效提问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2.1 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的调查
        3.2.2 教师对课堂提问认识情况的调查
        3.2.3 教师对课堂提问实施情况的调查
    3.3 课堂有效提问现状分析
        3.3.1 教师提问的难度不适,趣味性与典型性欠缺
        3.3.2 教师课堂提问缺乏层次性,未注意提问语言的推敲
        3.3.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未作出积极有效的反馈
第4章 课堂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
    4.1 课堂有效问题设计的策略
        4.1.1 增强理解性和应用型提问
        4.1.2 注意提问的典型性
        4.1.3 增强提问的生活性和趣味性
    4.2 课堂有效提问行为策略
        4.2.1 注意提问的启发性
        4.2.2 注意提问语言的表达
        4.2.3 注意提问对象的选择
        4.2.4 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
        4.2.5 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反馈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作者简历

(9)教师如何支持学生的反思型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反思型学习支持者教学模式简介
三、创建具有心理安全感的自主学习氛围
    (一) 安全心理氛围的作用
    (二) 如何创建安全的心理氛围
        1. 教师要能够接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3. 教师陪伴学生一起探索, 真心相信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思考。
        5. 教师和学生都以接纳的态度来对待学习过程[2]。
    (三) 教师深刻的信念系统是创设安全心理氛围的前提
四、知识获取阶段的教师引导
    (一) 知识获取阶段采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学习方式
    (二)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步骤
    (三) 教师领读 (引导学生一起读教材) 基本操作方式及注意事项
        1. 教师领读中重视建立知识单元之间的整体联系
        2. 教师领读中重视建立与先前知识的联系
        3. 教师领读中重视知识单元内部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4. 教师领读中重视引导学生反思自读过程与领读过程的异同
五、知识应用阶段的教师引导
    (一) 教师引导学生采纳正确解题思路
    (二)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正确解题思路的特点
    (三)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错误与正确解题思路的异同
六、教学法实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 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弱化自我, 关注学生
    (二)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顿悟体验是推动系统发展的动力
    (三) 教师信念系统稳定性是自主学习系统得以实施的基础
    (四) 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及正确归因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2. 反思对比正确解题与错误解题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3. 反思的正确归因推动系统优化发展

(10)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有效教学的要求
        1.1.3 学生有效学会知识的要求
        1.1.4 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要求
    1.2 研究的意义
        1.2.1 有助于提高教师提问的艺术
        1.2.2 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
2 理论基础
    2.1 教师课堂提问教学的思想基础
        2.1.1 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
        2.1.2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和“反问法”
    2.2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的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3 师生互动理论
3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相关理论概述
    3.1 课堂提问的意义
        3.1.1 问的含义
        3.1.2 有效提问的含义
    3.2 课堂提问的分类
    3.3 课堂提问的功能
        3.3.1 推进教学进程,检查教学效果
        3.3.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3.3 促进师生的交流
        3.3.4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品质
4 高中生问题意识与提出问题能力的调查分析
    4.1 问卷调查
        4.1.1 调查问卷的实施过程
        4.1.2 调查问卷统计和分析
5 改进策略
    5.1 问题设计
        5.1.1 设计好问题的难度
        5.1.2 设置问题情境
        5.1.3 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5.2 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5.2.1 提问对象如何选择
        5.2.2 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表情和语气
    5.3 鼓励学生质疑
        5.3.1 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创造良好的氛围
        5.3.2. 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问
        5.3.3 还应注意的问题
6 有效提问的案例典范
    6.1 典范一
    6.2 典范二
    6.3 典例三
7 总结与展望
    7.1 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已取得的成果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四、苏格拉底的“反问法”和“产婆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一《经济生活》课堂有效提问研究 ——基于河南沈丘县A中学的考察[D]. 李文秀. 伊犁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PCRR模型培养学生论证能力的实践研究[D]. 张天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基于议论文作文论证结构的高中生逻辑思维发展研究[D]. 李若瑾.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从《美诺篇》浅析德性是否可教[J]. 付晓鹏,张侠. 汉字文化, 2019(S1)
  • [5]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 张金三. 聊城大学, 2019(01)
  • [6]我是一个“两面派”[J]. 林雨. 师道, 2019(05)
  • [7]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D]. 刘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D]. 郭阳. 鲁东大学, 2017(01)
  • [9]教师如何支持学生的反思型学习[J]. 刘热生,盖笑松. 新课程评论, 2017(01)
  • [10]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D]. 叶伦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标签:;  ;  ;  

苏格拉底的“修辞提问”和“助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