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构造带超基性岩新认识——完整蛇绿岩套的确定

怒江构造带超基性岩新认识——完整蛇绿岩套的确定

一、怒江构造带超基性岩新知——一个完整的蛇绿岩套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赵梅善[1](2021)在《西藏日喀则蛇绿岩地幔源区和流体交代的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指出蛇绿岩是古代大洋板块构造侵位于大陆板块边缘的残余,是古板块缝合线的重要标志。蛇绿岩为研究古大洋板块海底扩张过程中的岩浆作用、大洋俯冲带构造作用和流体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它对于研究俯冲起始、恢复古板块的构造格局和构造拼合过程,以及认识板块拼合过程中的变质作用和交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博士学位论文对出露于藏南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日喀则蛇绿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对蛇绿岩的地幔源区性质、地幔熔融过程和时限、洋底蛇纹石化和异剥钙榴岩化过程以及俯冲起始阶段的流体交代作用提供了新的制约,丰富了对蛇绿岩成因及其演化过程的认识。对日喀则蛇绿岩中辉长岩和异剥钙榴岩的研究,为探究蛇绿岩形成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以及地幔源区的特征提供了重要信息。辉长岩和异剥钙榴岩的K2O、Na2O和MnO含量较低,Al2O3、CaO、MgO和SiO2的含量变化较大。同时,它们具有相对均一的稀土元素含量、与正常洋中脊玄武岩(N-MORB)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但总量总体上显着低于N-MORB,表明这些岩石来自于比通常洋中脊地幔更为亏损的地幔源区。同时,辉长岩和异剥钙榴岩都具有较高的εNd(t)值,其中辉长岩为7.3-8.5,异剥钙榴岩为6.5-8.5,表明其形成源区较为亏损。样品中的锆石根据U-Pb年龄和微量元素特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和第二类锆石具有相同的U-Pb年龄124.4±1.2 Ma,记录了这两类岩石的形成年龄。第一类锆石具有陡峭的重稀土配分模式,而第二类锆石具有相对平坦的重稀土配分特征。两组锆石的εHf(t)值变化范围较大,辉长岩的εHf(t)值为0.07-20.6,异剥钙榴岩的εHf(t)值为10.8-25.0,指示源区Hf同位素组成异常不均一,既包括古老地壳物质,也包括εHf(t)值高的亏损地幔物质。这两组锆石的δ18O值较低,辉长岩和异剥钙榴岩分别为4.5-5.6‰和4.6-6.0‰,总体上都低于正常地幔锆石值,指示其结晶于低δ18O值的熔体。通过模拟计算表明,这些岩石的源区经历了地壳物质的交代作用,加入了 30%左右的高温热液蚀变洋壳。结合全岩微量元素和钕同位素以及锆石Hf-O同位素组成,揭示了日喀则蛇绿岩基性岩的地幔源区具有极其不均一性的特征,可能与其地幔源区在洋壳俯冲时有地壳物质加入有关。对日喀则蛇绿岩中方辉橄榄岩的研究,为研究新生代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中新特提斯洋闭合前的俯冲起始和弧前交代作用提供了重要证据。方辉橄榄岩中高的尖晶石Cr#、全岩CaO和Al2O3含量以及稀土元素的强烈亏损,表明大洋扩张过程中地幔经历了高程度的部分熔融。根据矿物和全岩的主要元素组成估计熔融比例为约10-20%。部分样品中透闪石和白云石的出现和全岩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大离子亲石元素的正异常,表明橄榄岩在俯冲带经历了流体交代作用。基于样品中碳酸盐矿物的有无,可以识别出两种类型的流体。一种是富水溶液,它的交代形成了透闪石,引起单斜辉石中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另一种是含碳酸盐流体,它交代橄榄岩,形成了白云石、透闪石和低镁数(Mg#=79-82)的次生橄榄石。交代作用同样导致了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中结构羟基含量和全岩δ18O值的升高。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断,流体交代作用是新特提斯洋中脊转化为海沟后不久,由新生的新特提斯洋板块在弧前深度的初始俯冲所引起的。在此过程中,下沉的洋中脊地壳在弧前深度加热脱水交代上覆新生地幔楔,使蛇绿岩原岩在岩石化学上亏损的方辉橄榄岩中叠加了富集水溶性不相容元素这一地球化学特征。因此,蛇绿岩中橄榄岩的弧前交代作用可以作为俯冲起始的地球化学指标。日喀则蛇绿岩是中生代俯冲起始的洋中脊-海沟转换产物,然后在新生代侵位于亚洲大陆南缘。日喀则蛇绿岩中有较多蛇纹岩出现。对日喀则蛇纹岩的研究表明,这些蛇纹岩是洋中脊橄榄岩在洋底扩张过程中受到海水蚀变发生蛇纹石化形成的,在俯冲起始阶段经历了大洋板片来源流体的交代作用。蛇纹岩中蛇纹石矿物以利蛇纹石为主,具有低的Na2O和CaO含量以及高的MgO和Si02含量,其中CaO、Lu、Sr与MgO呈显着负相关。在稀土元素配分图上,蛇纹岩具有“U”型的配分型式和轻稀土元素的弱富集特征,在蛛网图上表现为U和Sr的正异常。根据蛇纹石和磁铁矿的O同位素组成以及平衡条件下它们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获得蛇纹岩的形成温度在250-350℃。同时,蛇纹岩中代表性大离子亲石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比值总体上落在全球洋底蛇纹岩的范围,揭示这些蛇纹岩初始形成于洋中脊附近的洋底环境。大洋俯冲起始发生后,蛇纹岩又经历了弧前深度的俯冲带流体交代作用,使蛇纹岩的轻稀土含量显着升高。总体上,蛇纹石化过程不改变稀土元素组成,但流体活动性元素会发生部分变化。因此,蛇纹岩的地球化学组成不仅可以制约蛇纹石化过程中的流体来源和元素迁移特征,还可以限定蛇纹石化的温度和环境,从而为蛇绿岩形成的构造背景提供制约。

詹小飞[2](2021)在《三江北段玉树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文中提出研究区位于青海玉树地区,处于西南三江成矿带北段,构造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金沙江和甘孜-理塘缝合带的结合部位,与古特提斯演化关系密切。有大量的二叠纪-三叠纪。本文以该区区内发育的岩浆岩和铜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以长期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为依托,对镁铁质岩石、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铜多金属矿床进行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示踪,探讨成岩成矿背景和区域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并指明找矿方向。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研究区内的岩浆岩主要由基性侵入岩、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组成。对这些岩浆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查涌辉长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83±3Ma,多彩块状辉长岩为252±2Ma,龙墨沟辉绿岩脉254±4Ma,龙墨沟东辉绿岩脉为248±2Ma,中酸性侵入岩征毛涌石英闪长岩为233±2Ma,日啊日曲石英闪长岩体、格仁涌花岗闪长岩体、当江荣花岗闪长岩体及其暗色微粒包体年龄分别为218±1Ma、217±2Ma、221±1Ma和222±1Ma,那日正长斑岩为170±3Ma。基性火山岩查涌枕状玄武岩235±3Ma,龙墨沟枕状玄武岩249±2Ma,米扎纳能杏仁状安山岩237±3Ma,撒纳龙哇玄武岩221±3Ma,中酸性火山岩中,南部的多日茸层状英安岩和龙墨沟南层状英安岩分别为228±1Ma和227±2Ma,尕龙格玛东西矿区的英安岩和英安斑岩分别为223±2Ma和221±1Ma。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大都形成于晚三叠世,而多彩-查涌蛇绿混杂岩带的年龄分布从早二叠世到中三叠世都有分布,而基性火山岩主要集中在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早期。治多混杂岩中镁铁质岩石可能来自不同地幔源的部分熔融。查涌辉长岩来自岩石圈富集地幔源区,由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幔的部分熔融产生。多彩辉长岩、枕状玄武岩可能来自被污染或改造的尖晶石+石榴石地幔源区。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证据表明,西金沙江-甘孜-理塘古特提斯体系的持续时间很长,指示了了一个成熟的大洋。中酸性侵入岩具有相对连续的成分变化趋势,与俯冲作用密切相关,岩浆可能起源于俯冲板片流体或沉积物熔体交代地幔楔产生的岩浆(基性端元)与古老下地壳熔体(酸性端元)的混合,后期岩浆上升时分离结晶和化学扩散也影响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形成与弧环境,与西金沙江-甘孜-理塘洋向西南俯冲有关。北羌塘治多中酸性巴塘群火山岩是由新生地壳源部分熔融形成的,可能来自于晚三叠世石榴石角闪岩岩浆源区高温低压环境下部分熔融的产物。成岩年龄具有东北年轻化趋势,指示了一个南向俯冲和回撤的模式二叠纪-晚三叠世治多混杂岩(283-235 Ma)和晚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222-217Ma)和火山岩(228-221Ma)以及其他岩石表明它们金沙西至甘孜地区理塘古特提斯洋存在一个完整的海底扩张、洋板块俯冲和弧后扩张过程,结合松潘-甘孜陆块的研究,认为西金沙江-甘孜-理塘洋可能存在双向俯冲和后撤。撒拉龙哇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低温(120℃~160℃)、中低盐度(6.0~12.4%Na Cl.eqv)、中低密度(0.95~1.03 g/cm3);H-O同位素推测成矿流体来自海水与岩浆水混合。成矿物质具有岩浆硫(δ34S为-4.3‰~1.7‰,)特征,Pb同位素预示可能来自晚三叠世深部岩浆活动。综合矿床地质特征,本论文认为撒拉龙哇铜多金属矿床为VMS型矿床。查涌矿床脉状辉钼矿矿石和稠密浸染状铜铅锌矿石为流体包裹体显示为中高温(224.5~365.8℃)、中低盐度(4~5 wt%Na Cl)、中低密度(0.62~0.96 g/cm3)的成矿流体,两类矿石成矿流体来源相似,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入大气降水。S、Pb同位素推断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综合前人成矿年代学结果,认为查涌铜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124Ma),与班公湖-怒江洋闭合导致的羌塘碰撞背景有关,成因类型为斑岩型矿床,表现为浅部热液脉型Cu-Pb-Zn和深部斑岩型Cu-Mo矿化的斑岩型成矿系统。多日茸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90~170℃,盐度集中在2~11%,显密度介于0.89~1.08 g/cm3,属于低温、中高盐度、低密度流体。多日茸矿床主成矿期的方解石δ13CV-PDB值变化范围为-2.0~0.9‰,方解石δ18OV-SMOW值变化范围为13.8~18.8‰,方解石δ18OV-PDB值变化范围-16.6~-11.7‰,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溶解围岩中的碳酸盐岩而获得了流体中的碳。多日茸矿床中黄铁矿δ34SV-CDT值介于-35.5~0.5‰,主要集中于0±3‰,方铅矿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在18.477~18.615之间;207Pb/204Pb值在15.693~15.770之间;208Pb/204Pb值在38.768~39.010之间。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结合古特提斯洋的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内成岩成矿构造背景的指示,玉树地区存在与古特提斯演化、中特提斯闭合、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相关的多期次复合成矿作用,具有火山活动相关岩浆热液矿床、碰撞型斑岩型矿床、MVT型矿床和后期热液叠加等成因类型。矿床分布整体呈现北西成带、北东成串、局部成群的规律。当前在治多火山岩带寻找VMS型矿床和治多缝合带及深大断裂附近寻找斑岩型矿床是主要的找矿方向。综合成岩成矿构造背景,划分四个成矿远景区,分别为尕龙格玛-撒拉龙哇火山岩带,主要寻找与古特提斯火山作用有关的VMS型铜铅锌矿床;查涌-西确涌-当江深大构造-岩浆岩带,主要寻找与斑岩型成矿相关的铜钼-铅锌-金银热液矿床;龙墨沟-多日茸火山沉积岩带,主要寻找热液脉型铅锌矿床;杂多-米扎纳能碳酸盐岩沉积盆地,主要寻找与新生代陆陆碰撞有关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和与逆冲推覆构造有关的盆地卤水MVT型铅锌矿床。

雷传扬[3](2021)在《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文中指出阿翁错复式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俯冲消减、闭合造山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是开展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的理想对象,其研究对探讨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和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开展岩相学、矿物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系统总结了复式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各种证据,精确厘定了复式岩体的成岩时代,深入探讨了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构造背景及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多期次岩浆侵入作用的产物,以广泛发育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侵入序列从早至晚为石英闪长岩(120 Ma)→花岗闪长岩(115~114Ma)→正长花岗岩(113~109 Ma)→二长花岗岩(104~103 Ma),岩石主要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晚期发育少量S型花岗岩。(2)阿翁错复式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塑性变形特征明显,与寄主岩呈截然或渐变接触,可见包体与寄主岩之间相互穿插、包裹现象,偶见反向脉发育,包体具细—中粗粒结构,从寄主岩中捕获了大量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等斑晶,偶见角闪石斑晶横跨包体和寄主岩,在包体及包体周围寄主岩中见长柱状斜长石、角闪石和针状磷灰石等特殊结构,表明暗色微粒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3)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发育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寄主岩斜长石和包体斜长石An值均表现出振荡变化趋势,表明岩浆混合作用以机械混合为主,也具有化学混合的特征。(4)通过角闪石和黑云母温压计获得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结晶温度分别为632~718℃和722~768℃,形成深度分别为8.15~11.48km和10.55~11.46 km。(5)通过暗色微粒包体宏观地质特征、岩相学、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幔源镁铁质岩浆多期次注入长英质岩浆房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6)研究表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盆于早—中三叠世开始南向俯冲消减,受洋盆南向俯冲消减作用影响,至晚三叠世时期拉萨地块中北部沿狮泉河—拉果错—阿索—永珠—纳木错—嘉黎一线撕裂,形成了狮泉河—纳木错弧后初始洋盆,该弧后洋盆于早侏罗世开始向北俯冲消减。阿翁错复式岩体正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北向俯冲消减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薄容众[4](2020)在《西藏班-怒带东段丁青蛇绿岩中镁铁质岩石年代学及构造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青蛇绿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分为东、西两个蛇绿岩体,目前前人尚未对丁青西蛇绿岩体进行较为系统的年代学和构造环境研究。本文选取丁青西蛇绿岩体东侧的宗白蛇绿混杂岩中的玄武岩、辉长岩和辉绿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和室内的矿物学研究,运用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锆石U-Pb定年和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等手段,结合区域调查结果,探讨了丁青宗白蛇绿混杂岩中镁铁质岩石的时空格架和构造环境,并对班-怒带东段特提斯洋的演化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本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玄武岩由玄武质熔岩和凝灰岩互层产出,其与其早侏罗世围岩为构造接触;玄武岩锆石U-Pb年龄为198.7±3.8Ma,为早侏罗世;现认为玄武岩可能形成于与地幔柱有关的洋岛环境,不属于丁青蛇绿岩端元。(2)辉长岩呈岩脉侵入到下侏罗统沉积岩中,其锆石U-Pb年龄为164.3±2.6Ma,为中侏罗世;现认为辉长岩形成于大陆边缘裂谷环境,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岩石圈底部LVZ(低速带)富集成分与上涌的软流圈的共同作用,不属于丁青蛇绿岩端元。(3)辉绿岩与其围岩早侏罗世沉积岩之间为构造接触,其锆石U-Pb年龄为114.2±1.3Ma,为早白垩世;辉绿岩同时具备N-MORB和E-MORB的特征,认为其可能形成于受地幔柱影响的弧后扩张脊环境,且不属于丁青蛇绿岩端元。本研究初步报道了在丁青西岩体取得的蛇绿岩岩石学和年代学进展,填补了该区蛇绿岩研究的空白。该成果对认识丁青蛇绿岩的形成和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但距离提出丁青蛇绿岩的形成的整体演化模式,还需要更多的野外调查和数据支持。

赵静[5](2020)在《祁连山蛇绿岩中超基性岩的成因、构造环境与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大洋地壳和岩石圈上地幔的残块,蛇绿岩是古老大洋存在的直接证据,往往记录着与大洋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多地质信息,更是探索古大洋演化的重要窗口。然而受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制约,现有的研究往往集中于蛇绿岩的基性岩类,而对超基性岩石单元的研究始终较为薄弱。超基性岩石相关研究工作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蛇绿岩、乃至整个大洋演化和造山运动的深入研究。祁连造山带是我国“秦-祁-昆”中央造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祁连造山带中,蛇绿岩整体呈北西-南东走向的条带状展布,数量多、争议大、超基性岩石单元普遍发育,具备理想的研究条件。因此,本次研究选择熬油沟、拉脊山、民和以及边马沟蛇绿岩中的超基性岩石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详细地电子探针矿物化学分析、全岩主微量和Re-Os同位素测试工作。岩相学观察显示,祁连山蛇绿岩中的超基性岩石普遍受到了蛇纹石化作用的强烈影响,绝大部分已完全蚀变为蛇纹岩。尽管如此,岩石中残留的波状消光、肯克带现象(kink band)、溶蚀港湾状结构以及尖晶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均显示这些超基性岩石均属于地幔残留体,是大洋地幔经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残块。尖晶石、橄榄石和斜方辉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地进一步分析表明拉脊山变质橄榄岩和边马沟蛇纹岩可能最终置位于类似于深海橄榄岩的大洋中脊环境,而熬油沟蛇纹岩和民和蛇纹岩则更可能就位于弧前的构造环境。同时,根据尖晶石的Cr#值估算它们的部分熔融程度在6%~19%之间,暗示了这些超基性岩石可能普遍经历了多期次的部分熔融和熔体抽提过程。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如LREE富集、U型配分模式、Eu正异常)和Re-Os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熬油沟弧前蛇纹岩受到了板片起源熔体的地幔交代作用的影响(熔/岩反应、熔体渗透和再富集),而拉脊山变质橄榄岩则主要经历了MORB熔体参与的交代作用(熔/岩反应和熔体渗透)。不仅如此,所有的超基性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上流体活动性元素(如U、Pb、Sr)的富集,这是流体参与的蛇纹石化作用的结果。拉脊山蛇绿岩的Re-Os同位素分析还获得了一条表面年龄为495±9 Ma的Re-Os参考等时线,其初始187Os/188Os比值为0.1181±0.0015,证明了拉脊山变质橄榄岩最终置位的时间很可能是在晚寒武世。同时,计算出的熬油沟蛇纹岩和拉脊山变质橄榄岩的Re亏损模式年龄(TRD)分别为2.28 Ga、1.86 Ga,这个结果与熬油沟蛇纹岩中获得的Yb代理等时线年龄值非常接近(约2.4 Ga)。以上结果均表明祁连山古地幔广泛经历了的古老部分熔融事件发生的时间应不晚于古元古代,可能与祁连山地区同时代的大陆地壳生长事件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综合以上分析及前人研究成果,本次研究建立了祁连山早古生代洋陆演化模式,即Rodinia超大陆在新元古代的裂解导致了南、北祁连洋的开启,在寒武纪时期南、北祁连洋均向北俯冲消减,先后经历洋内俯冲和洋陆俯冲阶段,并从志留纪早期开始大洋发生闭合,随后发生了大陆碰撞和造山运动,最终整个造山带在泥盆纪晚期进入了碰撞后垮塌、伸展构造阶段。

孙晓慧[6](2020)在《快速隆升金沙江上游典型河段滑坡敏感性与风险性区划研究 ——以徐龙-奔子栏河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滑坡是国内丘陵山地最常发生的自然地质灾害之一。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稳定快速提升,在全球已经跃居为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以前人迹罕至的地区,也陆续的开展了相应的基础建设与各类工程活动,因此,对这些地区进行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相关评价已经十分必要。受到板块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东南缘在快速隆升的作用下,高程从4,000 m快速下降至1,500 m,区内水力资源丰富。金沙江上游河段就位于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的区域内,区内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形起伏巨大、气候特征复杂,滑坡等灾害频发。因此,对金沙江上游地区进行滑坡灾害的相关评价,对保证当地人民财产安全与水力资源的安全开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金沙江上游徐龙-奔子栏河段滑坡灾害的分布特征、敏感性与风险性进行研究,可对研究区内旭龙水电站与奔子栏水电站的安全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典型滑坡的基本形态特征,建立了基于地形地貌特征、可见光学遥感解译、InSAR技术解译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研究区滑坡空间调查方法,共在研究区内50 km河段内确定滑坡、不稳定堆积体等共61处,其中定曲河两岸的滑坡共有14处,右岸确定滑坡5处,左岸确定滑坡9处;金沙江主干河流两侧滑坡共47处,右岸确定滑坡24处,左岸确定滑坡23处,滑坡总面积约38.85 km2,滑坡总体积约1.96×109 m3,并制作了研究区滑坡编录图。结合研究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滑坡的规模和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该区域内滑坡规模以中层-巨厚层的大型-巨型滑坡(堆积体)为主,研究区滑坡成因机制主要有五种,其中以弯曲-拉裂型(39处)与蠕滑-拉裂型(13处)占比最高。对影响滑坡成因机制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滑坡主要发生于金沙江构造结合带上,该构造带上的标志性产物金沙江蛇绿岩套,岩体破碎、产状近直立、为板片状岩层,滑坡极易发生。对比测年数据,确定研究区内滑坡基本都发生于晚更新世以来的青藏高原快速隆升时期,隆升速率可达5 mm/a。通过对比研究区滑坡发生年代与冰期划分结果,发现研究区滑坡的发生与冰期也具有一定的联系。(2)通过总结滑坡敏感性评价常用的制图单元,分别选取了基于水文分析法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斜坡单元作为本文所用的制图单元,通过对两种制图单元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发现,基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斜坡单元可以识别水平地表与倾斜地表,且划分的斜坡单元面积大小更为集中,形状大多介于等腰三角形与正方形之间,很少出现长条形单元,单元内部坡度与坡向变化更小,内部更均一。(3)基于地质环境分析与相关研究,选取岩性、构造、地形、植被、河流、降雨与地震7个大类,共计14个子评价指标作为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的评价指标。对研究区特殊地质特征:立体气候特征与快速隆升特征进行考虑。采用山地降雨经验公式对研究区降雨垂直分布规律进行拟合,采用斯特拉勒积分值表征单元内部内外营力的对抗作用。采用确定性系数分析研究区滑坡分布特征与评价指标关联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14个评价指标相关性,进行主成分提取,将包含14个预选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系统,转变为包含7个主成分的新的评价指标系统。(4)选取Logistics Regression模型、随机森林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基于五折交叉验证、统计参数、Kappa系数以及AUC值,对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进行优选,优选结果显示,不论是基于水文分析法还是基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斜坡单元,对研究区滑坡敏感性评价表现最好的都为随机森林模型。(5)对比两种斜坡单元的评价结果发现,两种斜坡单元对研究区滑坡敏感性的预测精度相差不大,预测能力基本相同。但是针对两种斜坡单元的划分原理、划分过程、面积分布、单元形状、单元内部均一程度以及后续人工修改的工作量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建议在相关的评价分析中可以优先考虑采用曲率分水岭法进行斜坡单元的划分。(6)针对研究区内滑坡进行敏感性区划,区域内滑坡敏感性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等级:极低、低、中、高、极高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斜坡单元的滑坡敏感性区划图敏感性等级在极高、高敏感性区域所占滑坡面积均超过滑坡总面积的85%,表明本文基于两种斜坡单元制作的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图都较为合理。(7)采用两种斜坡单元,选取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建筑物密度、道路密度与耕地密度五个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评价区域内滑坡易损性,评价结果发现,研究区内主要以极低-低易损性等级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0%±。中-极高易损性等级区域主要集中于金沙江与定曲河两岸的行政村中。(8)基于研究区滑坡敏感性与易损性区划结果,评价滑坡风险性,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滑坡风险性等级为极低-低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0%以上。中-极高风险性等级的区域主要位于从金沙江上游依次向下游分布的徐龙乡、茂顶村、奔子栏等行政村中,因此,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强滑坡灾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董玉飞[7](2019)在《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东巧地幔橄榄岩和豆荚状铬铁矿成因研究》文中提出东巧蛇绿岩位于西藏中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受区域大地构造背景控制明显,由于构造的肢解、破坏,没有一个完整的层序剖面,大多由一个或几个蛇绿岩单元组合而成。根据地理位置特征并以强玛镇为中心将东巧蛇绿岩划分为东、西两个岩体。前人关于东巧蛇绿岩构造背景的研究多是聚焦在上部的洋壳岩石,而至今尚无定论;在铬铁矿方面,浅部矿化较好的露头已全部采完,急需弄清其成因问题,为后续找矿勘探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东巧方辉橄榄岩、纯橄岩以及豆荚状铬铁矿(浸染状)开展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得到以下成果:(1)东巧地幔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为主(75%左右),其余为纯橄岩占比较小约15%。东巧豆荚状铬铁矿以浸染状为主,赋存在厚层且延伸较远纯橄岩中。(2)东巧地幔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含量小于3%,矿物地球化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来源于尖晶石相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且部分熔融程度较高估算在22%28%之间,高于深海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程度(10%22%)。(3)东巧地幔橄榄岩副矿物铬尖晶石Cr#值大于60,全岩具U型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原始地幔标准化PGEs分配模式为IPGEs相对PPGEs富集的右倾特征,Rh/Ir值高于球粒陨石CI值。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俯冲带之上的残余地幔与流体/熔体发生反应,使轻稀土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选择性富集。(4)熔体-岩石反应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东巧豆荚状铬铁矿的形成过程:强烈亏损的上地幔的岩石组合在大量S被带走后形成了玻安质岩浆,随着岩浆上涌侵位亏损的方辉橄榄岩,反应在两者之间发生,辉石不一致熔融形成富硅、富铬的二次熔体,橄榄石在此时伴随而形成,在岩浆结晶的早期阶段,IPGEs和尖晶石同时分离结晶出来,不相容元素Pt和Pd难以与S结合最终亏损。(5)矿物地球化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结果显示:东巧地幔橄榄岩可能形成于大洋中脊的扩展环境,之后由于洋内俯冲作用,使原本位于俯冲带上部的地幔橄榄岩熔融残余又遭受俯冲带所带来的熔体/流体后期改造;东巧豆荚状铬铁矿则形成于后期的俯冲带环境下。

李水平[8](2019)在《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地壳变形:GPS观测与模拟解释》文中研究表明喜马拉雅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整个造山带东西长约2500 km,南北向宽度达到400 km。沿着造山带走向分布有一系列海拔超过8000 m的山峰,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因此,喜马拉雅造山带毫无疑问是当今大陆岩石圈板块边界最壮观的俯冲构造带之一。喜马拉雅造山带整体规模宏大,区域内断层分布多样,活动变形强烈,驱动机制复杂,是研究陆-陆碰撞和造山运动的理想试验场,在与造山过程有关的构造变形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构造模型试图解释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现今汇聚变形和构造隆升,如典型的“径向扩展”和“斜向汇聚”模型,不同的构造模型支持不同的驱动机制。而地表形变资料可以为检验不同的构造模型提供定量数值边界条件,有助于深入对大陆板块边界带俯冲汇聚变形模式的理解。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现今汇聚变形主要被主逆冲断裂(MHT)上的滑动所吸收,并且MHT浅部基本处于闭锁状态。长期的断层闭锁使得断层表面积累大量应变,最终通过地震获得释放。喜马拉雅造山带在过去的500年发生过超过8次Mw 7.5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对于发震断层,其能触发的最大震级和重复周期受断层表面的力学性质控制,其中断层耦合系数是衡量断层表面应力积累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评估活动断层的地震危险性。在海洋俯冲带,如智利、苏门答腊和日本等地区,利用GPS等大地测量资料对俯冲边界带的耦合模式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已经证实通过丰富观测资料可以不断优化断层耦合模型的分辨率。而在喜马拉雅地区,精细的断层耦合模型研究工作最近几年才逐渐开展,并揭示了MHT耦合分布的大致特征,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所使用的GPS观测资料大部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前地区,在高喜马拉雅和藏南地区的站点数量十分有限,因此高喜马拉雅下的断层耦合状态无法获得可靠约束。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事件,是指示喜马拉雅边界带断层活动和造山演化的“明灯”,对于确定喜马拉雅地震带的地震周期、能量释放和评估未来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喜马拉雅大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变形对边界带的现今汇聚变形是否存在影响?震后变形是否是影响MHT耦合状态的主要控制因素?喜马拉雅的现今耦合状态是静态还是动态的?上述科学问题所围绕的一个核心科学问题是:地震周期变形对喜马拉雅边界带现今汇聚变形和应变分配存在怎样的控制作用?板缘特大地震作为板块间挤压变形的弹性回跳过程,为研究地震周期变形对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应变积累的控制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以往研究喜马拉雅地区的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主要采用地质测量手段,以GPS为代表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为深入认识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变形模式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遵循上述研究思路,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喜马拉雅地区GPS加密观测与多源GPS速度场融合喜马拉雅边界带的GPS观测从地理位置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喜马拉雅山前地区和藏南地区。在藏南地区,“陆态网络”Ⅰ期和Ⅱ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建设了近90个GPS连续站和区域站,这些站点至今已经历了多期观测。此外,课题组联合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藏南地区进行GPS加密观测工作,加密了约120个GPS站点,每个站点至少观测3期。采用国际流行的GAMIT/GLOBK软件对“陆态网络”和加密的GPS资料联合处理,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策略,获得了藏南地区GPS站点在稳定欧亚参考框架下的时间序列和运动速度。在喜马拉雅山前地区,陆续已有大量GPS资料,由于无法获取原始数据,只能得到速度场结果,通过公共点的欧拉旋转将多源GPS速度场转换到统一的欧亚参考框架下,获取了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最为丰富完整的GPS速度场资料,为后续建模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2.喜马拉雅俯冲带汇聚变形定量分析和MHT耦合模式(1)采用二维弹性位错模型逐段计算了喜马拉雅边界带的现今汇聚速率,结果表明自西向东,汇聚速率从西段的17 mm/yr增加到东段的23 mm/yr,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与地质学结果基本一致。(2)首次定量评估了过去一世纪喜马拉雅三次特大地震(1934年M8.4比哈尔地震、1950年M8.6察隅地震和2005年Mw7.6克什米尔地震)的震后粘弹性变形效应,在模拟中考虑了印度板块和藏南地区岩石圈流变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2005年克什米尔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效应很微弱,1934年比哈尔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呈现挤压变形的特征,这种挤压会使得东尼泊尔地区的长期汇聚速率偏大,根据本文的模拟结果,长期汇聚速率会偏大23 mm/yr。1950年察隅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较明显,藏南地区的震后粘弹性变形速率达到67 mm/yr,方向与板块汇聚的方向相同,并且不同的震源模型基本获得相同的结果。(3)在扣除了三次特大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影响之后,利用弹性负位错模型反演了MHT上的震间耦合分布,1950年察隅地震的震后变形对断层耦合模型影响较大,扣除其震后变形速率后,闭锁区的宽度从100 km增加到140-180 km。最优耦合模型表明MHT浅部处于完全闭锁状态,整体呈现较均匀的闭锁分布,但在不丹段,MHT的闭锁深度比喜马拉雅其他地区要深,表明该地区具有更多的应力积累,相较于较低的历史地震水平,该地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4)构建了喜马拉雅-藏南地区的活动块体模型,以GPS资料约束活动块体运动和块体内部均匀应变。结果显示喜马拉雅地区的活动块体内部存在明显的均匀应变,并且藏南地区的拉张变形并非均匀变化,亚东-谷露断裂的拉张速率最大,约为6 mm/yr。3.喜马拉雅造山带地震活动性分析-以2015年尼泊尔地震为例(1)融合同震GPS水平位移和InSAR视线向位移建立三维同震垂直位移场,结果显示此次地震造成加德满都地区抬升约0.95 m,珠穆朗玛峰受地震的影响有所下降,其主峰的沉降量为23 cm,中国境内的希夏邦马主峰沉降约20 cm。总体上,尼泊尔地震对喜马拉雅山的长期隆升变形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2)采用三角形位错元构建主喜马拉雅断裂“双断坡”几何模型,联合GPS和InSAR资料反演2015年尼泊尔地震同震滑移及震后余滑。结果表明,尼泊尔地震最大同震滑移达到7.8 m,深度为15 km,位于中地壳断坡和浅层断坪的接触部位。不考虑中地壳断坡结构会使反演的最大滑移量偏低。震后余滑主要分布在同震破裂区北侧,释放的地震矩为1.02×1020 N·m,相当于一次Mw 7.3级地震,约占主震释放地震矩的12%。同震库伦应力变化和震间断层闭锁分布均表明,尼泊尔地震破裂区南部宽约60 km的区域仍具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3)尼泊尔地震的主震破裂发生在震间断层闭锁区的下边界,主要能量释放位于由震间完全闭锁到自由蠕滑的转换区,并且转换区与背景地震的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反映了该地区在震间期具有较强的应力积累速率(10kPa/yr)。震后余滑主要发生在同震破裂区下部,该区域在震间期存在明显蠕滑,断层面显示出速度增强的特性。(4)尼泊尔地震作为喜马拉雅边界带挤压变形的弹性回跳过程,其破裂特征和能量释放对研究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首先,尼泊尔地震破裂没有出露地表,其破裂范围可能受到MHT几何结构和断层面摩擦属性的制约;其次通过能量释放的统计发现,尼泊尔地震释放的能量明显大于该地区自1833年地震以来积累的能量,表明1833年地震只释放了部分该地区积累的应变能。上述特征表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地震破裂尺度和重复周期难以进行准确估计,仅从MHT的耦合分布来看,大地震随时都可能在喜马拉雅边界带任何地方发生。

李观龙,杨经绥,薄容众,芮会超,熊发挥,郭腾飞,张承杰[9](2019)在《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丁青蛇绿岩中的铬铁矿:产出特征与类型》文中提出丁青蛇绿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该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并列,是寻找我国铬铁矿床的重要地区。该蛇绿岩体呈近南东向展布,总面积近600 km2,主要由地幔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斜长花岗岩、硅质岩和泥质岩组成。根据空间分布,丁青蛇绿岩分为东、西两个岩体。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地质填图、实测剖面、探槽和钻孔编录,共发现豆荚状铬铁矿矿点83处,其中东岩体27处,西岩体56处。根据铬铁矿产出和围岩特征,丁青铬铁矿可分为4种产出类型。类型I:矿体呈脉状产出,围岩为条带状或透镜状纯橄榄岩和块状方辉橄榄岩;类型II:矿体呈透镜状、豆荚状或不规则团块状产出,围岩为薄壳状纯橄榄岩和斑杂状或块状方辉橄榄岩;类型III:矿体呈浸染状弥散分布于纯橄榄岩中,围岩为条带状纯橄榄岩和块状或斑杂状方辉橄榄岩;类型IV:矿体呈条带状产出,围岩为条带状或透镜状纯橄榄岩和具定向结构的方辉橄榄岩。根据矿石构造特征,主要分为块状、脉状、浸染状、浸染条带状4种类型。块状和脉状铬铁矿为矿石的主要类型,少量为浸染状和浸染条带状,局部纯橄榄岩中发育极少量瘤状或豆状构造。本研究选择了13处代表性铬铁矿点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矿相学、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等工作。根据矿石中铬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可将丁青铬铁矿矿体分为高铬(Cr#=78~86)、中高铬(Cr#=60~74)、中铬(Cr#2=30~51)和低铬(Cr#=9~14)4种类型(Cr#=100×Cr/(Cr+Al))。丁青东岩体赋存有中高铬型和中铬型铬铁矿,缺少高铬型铬铁矿;西岩体赋存有高铬型和中铬型铬铁矿,缺少中高铬型铬铁矿。同时在丁青东、西岩体内均发现存在一种Cr#极低的铬铁矿,暂定为"低铬型铬铁矿"。这些不同类型的铬铁矿体与野外产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也可能后者制约了它们的成因。与罗布莎岩体中的典型高铬型铬铁矿对比,丁青豆荚状铬铁矿在矿物组合和矿物化学成分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性,认为存在较大的找矿空间。

刘峪菲[10](2017)在《钙镁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改进完善和对西藏拉萨地块中新世火成岩的岩浆源区示踪》文中研究说明Ca、Mg同位素作为主要的造岩元素,不仅广泛地分布在地球的各大储库中,也在各种地球化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Ca、Mg的各个同位素间存在较大的相对质量差,使得Ca、Mg同位素在很多地质过程中能够发生显着的同位素分馏,因此Ca、Mg同位素都是潜在的地球化学示踪剂。近年来,随着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Ca、Mg同位素已实现高精度准确测定,Ca、Mg同位素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同位素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领域之一。尽管国际上各大实验室已建立了相应的Ca、Mg同位素分析方法,但现有的分析方法中仍存在部分可能影响分析测试的因素,因此,仍需要对Ca、Mg同位素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及完善。青藏高原作为研究大陆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地质学者的研究热点。中新世时期,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内广泛发育了一系列后碰撞岩浆活动,形成了一套钾质-超钾质及埃达克质岩石。对于这些岩浆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及隆升机制,也能为研究高原深部的物质组成与演化、地球动力学机制等方面提供重要线索。本文从实验方法及地质应用两个方面入手,以文献报道的Ca、Mg同位素分析方法为基础,对Ca、Mg同位素化学分离流程进行了改进及完善,并以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中新世钾质-超钾质岩和埃达克岩为研究对象,通过Ca、Mg同位素对这些岩石的源区及成因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取得了如下的研究进展:1.通过对诸如离子交换柱类型、树脂体积、酸浓度及类型、上样量、样品岩性和空白等影响元素化学分离效果的因素进行条件实验,改进了一套Ca与K、Sr分离效果较好,回收率高的Ca同位素化学分离流程。方法的全流程空白控制在总上样量的2‰以内,与国际同类实验室水平相当。测得的国际标样数据与文献发表数据一致,表明建立的Ca同位素分析方法达到了Ca同位素高精度测定的要求,满足地质样品展开Ca同位素方面研究的条件。2.结合文献提供的Mg同位素化学分离流程,本文针对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从淋洗酸浓度,离子交换柱类型及空白等方面入手,最终改进出了一套能较好实现Mg与K、Ti分离且保证高收率的Mg同位素化学分离流程。通过比较同一样品在其他国际实验室采用不同化学分离流程的测试结果,确定了这套Mg同位素化学分离流程具有可行性。长期的全流程空白控制在≤2‰,表明没有对样品的测试产生明显干扰。此外,这一化学分离流程可实现同时分离样品的Ca、Mg同位素,可进一步提高化学分离的效率。3.对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中西部米巴勒和麦嘎地区超钾质岩Ca、Mg同位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排除岩浆演化及后期风化作用对Ca、Mg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后,确定了其源区可能有来自俯冲新特提斯洋壳的碳酸盐沉积物加入。米巴勒和麦嘎地区的超钾质岩具有较为均一的Ca同位素组成,其δ44/40Ca值从0.59变化到0.78(平均值为0.69±0.02),明显低于上地幔(1.05±0.04)、硅酸盐地球(0.94±0.05)及已发表的岩浆岩(0.80±0.10)值,表明超钾质岩源区可能含有低δ44/40Ca组成的物质加入。同时超钾质岩的δ26Mg值从-0.38变化到-0.19(平均值为-0.28±0.09),与上地幔值(-0.25±0.07)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而超钾质岩的Ca、Mg同位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进一步指示其源区有同时具有低δ44/40Ca、低δ26Mg同位素组成的物质加入,很可能是来自俯冲特提斯洋壳的碳酸盐沉积物。通过对源区加入的碳酸盐沉积物可能的端元与地幔端元的二元混合模拟,确定了超钾质岩源区加入的碳酸盐沉积物成分是由方解石类及白云石类碳酸盐混合而成,其中方解石类碳酸盐占主要比例。4.对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南部钾质岩及埃达克岩展开了Ca、Mg同位素的研究,发现这两类岩石具有不同的源区组成,且与超钾质岩在成因联系上存在差异。查孜地区的钾质岩和拉萨地块南部埃达克岩都具有不均一的Mg同位素组成,钾质岩的δ26Mg值从-0.31变化到0.44,而埃达克岩的δ26Mg值从-0.21变化到0.14。两类岩石的Mg同位素组成明显高于上地幔Mg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应来源于地壳。同时钾质岩除个别样品δ44/40Ca值接近硅酸盐地球值外,大部分样品的δ44/40Ca值变化范围在0.610.69,低于上地幔及硅酸盐地球值。而埃达克岩δ44/40Ca值则从0.30连续变化到0.76(平均值为0.5),不仅明显低于上地幔及硅酸盐地球值,也明显低于钾质岩值。Ca同位素特征表明这两类岩石来源于不同的地壳源区。此外,通过与超钾质岩Ca-Mg同位素组成的比较,发现钾质岩与超钾质岩在成因上存在联系,其源区可有超钾质岩浆的加入;而埃达克岩则与超钾质岩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其在形成过程中也没有受到超钾质岩浆提供的物质贡献。

二、怒江构造带超基性岩新知——一个完整的蛇绿岩套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怒江构造带超基性岩新知——一个完整的蛇绿岩套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日喀则蛇绿岩地幔源区和流体交代的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蛇绿岩的定义和分类
        1.1.2 蛇绿岩的侵位机制
        1.1.3 蛇绿岩套记录的流体活动
        1.1.4 锆石学和蛇绿岩形成的时限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工作量小结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雅鲁藏布蛇绿岩
        2.1.1 雅鲁藏布蛇绿岩的地质概况和岩石特征
        2.1.2 雅鲁藏布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2.1.3 雅鲁藏布蛇绿岩的构造背景
    2.2 日喀则蛇绿岩
        2.2.1 日喀则蛇绿岩地质概况
        2.2.2 路曲蛇绿岩
第3章 分析方法
    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3.2 全岩和单矿物氢氧同位素分析
    3.3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3.4 矿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3.5 矿物结构羟基含量分析
    3.6 矿物背散射(BSE)照相和薄片微区XRF面扫分析
    3.7 锆石内部结构分析和矿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3.8 锆石SIMS原位氧同位素分析
    3.9 锆石SIMS U-Pb定年
    3.10 锆石激光U-Pb定年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3.11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第4章 辉长岩和异剥钙榴岩记录的地幔源区特征
    4.1 引言
    4.2 样品描述
    4.3 结果描述
        4.3.1 全岩地球化学
        4.3.2 全岩Sr-Nd同位素
        4.3.3 锆石学
    4.4 讨论
        4.4.1 日喀则蛇绿岩的形成时间
        4.4.2 蚀变和异剥钙榴岩化过程中的元素迁移
        4.4.3 辉长岩和异剥钙榴岩的源区性质
        4.4.4 地质意义和启示
    4.5 小结
第5章 藏南日喀则蛇绿岩中橄榄岩对新特提斯洋俯冲起始阶段弧前交代的记录
    5.1 引言
    5.2 样品描述
    5.3 结果描述
        5.3.1 全岩地球化学
        5.3.2 矿物地球化学
    5.4 讨论
        5.4.1 方辉橄榄岩记录的熔体提取过程
        5.4.2 富水溶液对方辉橄榄岩的交代
        5.4.3 含碳酸盐流体对方辉橄榄岩的交代
        5.4.4 方辉橄榄岩在俯冲开始起始阶段的弧前交代作用
    5.5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成因的启示
    5.6 小结
第6章 日喀则蛇绿岩形成过程的蛇纹岩记录
    6.1 引言
    6.2 样品描述
    6.3 结果描述
        6.3.1 全岩地球化学
        6.3.2 全岩和单矿物H-O同位素
    6.4 讨论
        6.4.1 蛇纹石化发生的构造环境
        6.4.2 蛇纹石化过程中的流体来源和元素迁移
        6.4.3 地质意义启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2)三江北段玉树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青藏高原中东部古特提斯演化的研究现状
        1.2.2 三江成矿带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地质勘查程度及存在问题
    1.3 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概况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3 区域地球物理背景
        2.3.1 重力异常特征
        2.3.2 航磁异常特征
    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岩浆岩地质特征、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3.1 岩浆岩地质特征
        3.1.1 时空分布
        3.1.2 侵入岩
        3.1.3 火山岩
    3.2 样品分析方法
        3.2.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Hf同位素
        3.2.2 全岩地球化学测试
    3.3 锆石U-Pb年代学
        3.3.1 侵入岩
        3.3.2 火山岩
    3.4 全岩主微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3.4.1 治多镁铁质岩石
        3.4.2 中酸性侵入岩
        3.4.3 火山岩
    3.5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3.5.1 治多镁铁质岩石
        3.5.2 中酸性侵入岩
        3.5.3 火山岩
    3.6 讨论
        3.6.1 对西金沙江洋-甘孜-理塘洋演化的指示
        3.6.2 三江北段玉树地区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特征
第四章 典型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及成矿作用特征
    4.1 区域铜多金属矿床(点)概况
    4.2 撒拉龙哇铜多金属矿床
        4.2.1 矿床地质特征
        4.2.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4.2.3 成矿物质来源
        4.2.4 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4.3 查涌铜多金属矿床
        4.3.1 矿床地质特征
        4.3.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4.3.3 成矿物质来源
        4.3.4 成矿年代学讨论
        4.3.5 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4.4 多日茸铜多金属矿床
        4.4.1 矿床地质特征
        4.4.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4.4.3 成矿物质来源
        4.4.4 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第五章 成岩成矿作用及找矿方向
    5.1 成矿作用探讨
        5.1.1 成矿年代
        5.1.2 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
        5.1.3 成因类型探讨
    5.2 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关系
    5.3 对找矿勘查的指示意义
        5.3.1 矿床时空分布与物化探信息
        5.3.2 找矿方向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及认识
        6.1.1 区内岩浆岩年代学特征
        6.1.2 典型岩浆岩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6.1.3 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特征
        6.1.4 铜多金属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6.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测试结果表

(3)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区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现状
        1.3.2 班—怒成矿带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2.1 侏罗系
        2.2.2 白垩系
        2.2.3 古近系
        2.2.4 第四系
    2.3 构造
    2.4 岩浆岩
第3章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3.1 石英闪长岩
    3.2 花岗闪长岩
    3.3 正长花岗岩
    3.4 二长花岗岩
    3.5 暗色微粒包体
第4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1 样品采集
    4.2 分析方法
        4.2.1 锆石U-Pb测年
        4.2.2 锆石Lu-Hf原位测试
        4.2.3 电子探针测试
        4.2.4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第5章 分析结果
    5.1 锆石U-Pb年代学
        5.1.1 石英闪长岩
        5.1.2 花岗闪长岩
        5.1.3 正长花岗岩
        5.1.4 二长花岗岩
        5.1.5 暗色微粒包体
    5.2 Lu-Hf同位素
        5.2.1 石英闪长岩
        5.2.2 花岗闪长岩
        5.2.3 正长花岗岩
        5.2.4 二长花岗岩
        5.2.5 暗色微粒包体
    5.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3.1 石英闪长岩
        5.3.2 花岗闪长岩
        5.3.3 正长花岗岩
        5.3.4 二长花岗岩
        5.3.5 暗色微粒包体
    5.4 矿物学特征
        5.4.1 斜长石
        5.4.2 角闪石
        5.4.3 黑云母
第6章 岩浆混合作用
    6.1 岩浆岩时空分布
    6.2 岩浆混合作用证据
        6.2.1 暗色微粒包体
        6.2.2 岩相学
        6.2.3 矿物学
        6.2.4 年代学
        6.2.5 地球化学
        6.2.6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6.3 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6.3.1 角闪石温压计
        6.3.2 黑云母温压计
        6.3.3 氧逸度
    6.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6.4.1 岩石类型
        6.4.2 岩石成因
        6.4.3 岩浆源区
    6.5 岩浆混合作用的动力学机制
第7章 构造背景及动力学机制
    7.1 阿翁错复式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7.2 班—怒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
    7.3 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的构造属性及演化
    7.4 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4)西藏班-怒带东段丁青蛇绿岩中镁铁质岩石年代学及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科学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蛇绿岩的定义
        1.2.2 蛇绿岩的分类
        1.2.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研究现状
        1.2.4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丁青蛇绿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分析方法
        1.4.1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4.2 锆石U-Pb年代学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交通与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背景
3 宗白蛇绿混杂岩岩石学
    3.1 玄武岩
    3.2 辉长岩
    3.3 辉绿岩
4 宗白蛇绿混杂岩年代学特征
    4.1 玄武岩
    4.2 辉长岩
    4.3 辉绿岩
5 宗白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特征
    5.1 主量元素
        5.1.1 玄武岩
        5.1.2 辉长岩
        5.1.3 辉绿岩
    5.2 稀土及微量元素
        5.2.1 玄武岩
        5.2.2 辉长岩
        5.2.3 辉绿岩
6 讨论
    6.1 岩浆分离结晶作用
    6.2 岩浆源区特征
        6.2.1 玄武岩
        6.2.2 辉长岩
        6.2.3 辉绿岩
    6.3 构造环境
        6.3.1 玄武岩
        6.3.2 辉长岩
        6.3.3 辉绿岩
    6.4 与前人班-怒带及丁青基性岩研究对比
        6.4.1 OIB型玄武岩
        6.4.2 CRB型辉长岩
        6.4.3 MORB型辉绿岩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个人简历
    2 论文发表

(5)祁连山蛇绿岩中超基性岩的成因、构造环境与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祁连山蛇绿岩的研究现状
        1.2.2 祁连山古大洋演化模式的争议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课题完成的情况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祁连山地质特征
    2.1 祁连山的大地构造位置及单元划分
    2.2 北祁连带
        2.2.1 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2.2.2 志留纪—泥盆纪沉积物
        2.2.3 花岗质侵入体
        2.2.4 蛇绿岩
        2.2.5 火山岩
        2.2.6 高压变质岩
    2.3 中祁连地块
        2.3.1 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2.3.2 蛇绿岩
        2.3.3 火山岩
        2.3.4 花岗质侵入体
    2.4 南祁连带
第三章 分析测试方法
    3.1 电子探针单矿物成分分析
    3.2 全岩主微量分析
        3.2.1 主量元素分析方法
        3.2.2 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3.3 全岩Re-Os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样品描述与测试结果
    4.1 样品采集与岩相学观察
        4.1.1 熬油沟蛇绿岩
        4.1.2 拉脊山蛇绿岩
        4.1.3 民和蛇绿岩
        4.1.4 边马沟蛇绿岩
    4.2 矿物化学特征
        4.2.1 熬油沟蛇纹岩
        4.2.2 拉脊山变质橄榄岩
        4.2.3 民和蛇纹岩
        4.2.4 边马沟蛇纹岩
    4.3 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
        4.3.1 熬油沟蛇纹岩
        4.3.2 拉脊山变质橄榄岩
        4.3.3 民和蛇纹岩
        4.3.4 边马沟蛇纹岩
    4.4 全岩Re-Os同位素分析
        4.4.1 熬油沟蛇纹岩
        4.4.2 拉脊山变质橄榄岩
第五章 祁连山超基性岩的成因、构造背景与部分熔融
    5.1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5.1.1 熬油沟蛇纹岩
        5.1.2 拉脊山变质橄榄岩
        5.1.3 民和蛇纹岩
        5.1.4 边马沟蛇纹岩
    5.2 部分熔融程度
第六章 祁连山超基性岩中的地幔交代作用
    6.1 弧前蛇纹岩: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地幔交代作用
    6.2 大洋中脊地幔橄榄岩:MORB熔体参与的地幔交代作用
    6.3 流体参与的蛇纹石化作用
第七章 祁连山超基性岩的Re-Os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7.1 Re-Os等时线
    7.2 Re亏损模式年龄
    7.3 Os同位素代理等时线
第八章 祁连山早古生代大洋的演化历史
    8.1 弧前蛇绿岩的洋内俯冲模式:以熬油沟蛇绿岩为例
        8.1.1 熬油沟蛇绿岩形成时间的讨论
        8.1.2 熬油沟蛇绿岩的形成机制
    8.2 大洋开启、闭合时代的确定
        8.2.1 大洋开启时间
        8.2.2 大洋闭合时间
    8.3 祁连山古生代洋陆演化模式
        8.3.1 Rodinia超大陆裂解与南、北祁连洋的开启
        8.3.2 大洋俯冲
        8.3.3 大洋关闭与大陆碰撞
        8.3.4 碰撞后垮塌、伸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快速隆升金沙江上游典型河段滑坡敏感性与风险性区划研究 ——以徐龙-奔子栏河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隆升历史
        1.2.2 滑坡敏感性区划研究现状
        1.2.3 滑坡风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与地貌特征
    2.3 气象与水文条件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
        2.5.1 褶皱
        2.5.2 断层
    2.6 地震活动特征
    2.7 人类活动
    2.8 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滑坡编录数据及滑坡特征分析
    3.1 滑坡发育条件、滑动特征及其形态要素
    3.2 基于可见光学遥感的滑坡解译
    3.3 基于InSAR技术的滑坡解译
    3.4 研究区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3.5 研究区典型滑坡特征
        3.5.1 滑坡堵江事件
        3.5.2 古滑坡复活迹象
        3.5.3 新生滑坡
    3.6 研究区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3.6.1 地层岩性对滑坡成因机制的影响
        3.6.2 地质构造对滑坡成因机制的影响
    3.7 研究区滑坡与青藏高原隆升历史
    3.8 研究区滑坡与冰期
    3.9 小结
第4章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与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4.1 制图单元选取
        4.1.1 基于水文分析的斜坡单元划分
        4.1.2 基于曲率分水岭法的斜坡单元划分
        4.1.3 斜坡单元划分结果及划分效果对比
    4.2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4.2.1 研究区地质特征分析
        4.2.2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4.3 评价指标提取
        4.3.1 岩性指标提取
        4.3.2 地形指标提取
        4.3.3 构造指标提取
        4.3.4 植被指标提取
        4.3.5 河流指标提取
        4.3.6 降雨指标提取
        4.3.7 地震指标提取
    4.4 评价指标关联性分析
        4.4.1 岩性指标关联性分析
        4.4.2 地形指标关联性分析
        4.4.3 构造指标关联性分析
        4.4.4 植被指标关联性分析
        4.4.5 河流指标关联性分析
        4.4.6 降雨指标关联性分析
        4.4.7 地震指标关联性分析
    4.5 评价指标多重共线性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
    5.1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选取
        5.1.1 Logistics Regression模型
        5.1.2 随机森林模型
        5.1.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5.2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检验算法
        5.2.1 交叉验证
        5.2.2 统计参数验证
        5.2.3 Kappa系数检验
        5.2.4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5.3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建立
        5.3.1 数据准备
        5.3.2 Logistics Regression模型建立
        5.3.3 随机森林模型建立
        5.3.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5.4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优选
        5.4.1 统计参数结果对比
        5.4.2 Kappa系数结果对比
        5.4.3 ROC曲线结果对比
    5.5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结果
    5.6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结果比较
        5.6.1 模型预测精度对比
        5.6.2 滑坡敏感性区划图对比
        5.6.3 两种斜坡单元综合对比
    5.7 研究区敏感性区划结果分析
    5.8 小结
第6章 研究区滑坡风险性区划
    6.1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
        6.1.1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6.1.2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评价指标选取
        6.1.3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模型选取
        6.1.4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结果
    6.2 研究区滑坡风险性区划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东巧地幔橄榄岩和豆荚状铬铁矿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科学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蛇绿岩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铬铁矿的研究现状及成因
        1.2.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巧蛇绿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分析方法与主要工作量
        1.4.1 分析方法
        1.4.2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交通与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东巧蛇绿岩及铬铁矿
3 东巧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岩石学
    3.1 方辉橄榄岩
    3.2 纯橄岩
    3.3 豆荚状铬铁矿
4 东巧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矿物化学特征
    4.1 橄榄石
    4.2 斜方辉石
    4.3 单斜辉石
    4.4 铬尖晶石
        4.4.1 地幔橄榄岩中铬尖晶石
        4.4.2 豆荚状铬铁矿中铬尖晶石
5 东巧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1 地幔橄榄岩主量元素特征
    5.2 地幔橄榄岩稀土元素特征
    5.3 地幔橄榄岩微量元素特征
    5.4 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铂族元素特征
6 讨论
    6.1 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中PGEs的分馏
    6.2 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特征
    6.3 东巧地幔橄榄岩流体/熔体交代反应
    6.4 东巧浸染状铬铁矿中铂族元素分配模式及成因
    6.5 东巧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的构造背景
    6.6 与雅鲁藏布江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其他蛇绿岩比较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个人简历
    2 论文发表

(8)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地壳变形:GPS观测与模拟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科学问题
        1.2.1 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汇聚变形
        1.2.2 俯冲带现今应变状态
        1.2.3 板块边界带活动块体变形
        1.2.4 喜马拉雅地震周期变形
        1.2.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性
    2.1 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2.1.1 特提斯喜马拉雅(THM)
        2.1.2 高喜马拉雅(GHM)
        2.1.3 低喜马拉雅(LHM)
        2.1.4 次喜马拉雅(SHM)
    2.2 区域主要断裂的活动特征
        2.2.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TSZ)
        2.2.2 藏南拆离系(STDS)
        2.2.3 主中央断裂带(MCT)
        2.2.4 主边界断裂带(MBT)
        2.2.5 主前缘断裂带(MFT)
        2.2.6 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MHT)
        2.2.7 藏南地区主要活动断层
    2.3 喜马拉雅地震活动性
        2.3.1 历史大地震
        2.3.2 微震活动性
    2.4 小结
第三章 喜马拉雅造山带GPS观测与数据处理
    3.1 喜马拉雅地区的GPS观测
        3.1.1 境外喜马拉雅地区的GPS观测
        3.1.2 藏南地区“陆态网络”观测
        3.1.3 藏南地区GPS加密观测
    3.2 GPS观测数据的高精度处理
        3.2.1 GPS高精度观测模型
        3.2.2 GPS高精度观测误差来源
        3.2.3 基于GAMIT的高精度基线解算
        3.2.4 基于GLOBK的基线网平差
    3.3 喜马拉雅地区多源GPS速度场融合
        3.3.1 多源GPS速度场融合方法
        3.3.2 喜马拉雅地区GPS速度场融合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顾及震后变形的喜马拉雅三维震间耦合模型
    4.1 弹性/粘弹性震间形变模型
    4.2 利用GPS数据反演喜马拉雅现今汇聚速率
        4.2.1 模型设置与反演方法
        4.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 喜马拉雅特大地震震后粘弹性松弛
        4.3.1 震后粘弹性松弛模型
        4.3.2 破裂模型和流变参数
        4.3.3 模拟算法
        4.3.4 粘弹性松弛模拟结果
    4.4 MHT三维震间耦合模型反演
        4.4.1 数据源
        4.4.2 反演算法
        4.4.3 断层几何模型
        4.4.4 模拟结果
        4.4.5 分辨率测试
    4.5 耦合模型对比分析
        4.5.1 与以往模型对比
        4.5.2 与俯冲带耦合模式的差异
    4.6 小结
第五章 GPS约束下的喜马拉雅-藏南活动地块运动学模型
    5.1 活动地块划分
    5.2 反演算法
        5.2.1 块体负位错模型原理
        5.2.2 Defnode程序简介
        5.2.3 模型参数设置
    5.3 模型反演结果与分析
        5.3.1 模型拟合结果
        5.3.2 块体运动与旋转变形
        5.3.3 断层滑动速率
        5.3.4 块体内部均匀应变
    5.4 讨论与小结
        5.4.1 藏南非均匀拉张
        5.4.2 喜马拉雅俯冲与藏南拉张的驱动关系
        5.4.3 对青藏高原变形机制的启示
第六章 喜马拉雅造山带地震活动性分析-以尼泊尔地震为例
    6.1 尼泊尔地震研究概况
    6.2 三维同震变形特征
        6.2.1 同震形变场资料
        6.2.2 同震水平位移特征
        6.2.3 同震垂直位移特征
    6.3 尼泊尔地震同震滑动与震后余滑
        6.3.1 断层几何模型
        6.3.2 滑动反演方法
        6.3.3 反演结果
    6.4 震间耦合、同震破裂和震后余滑的空间相关性
    6.5 喜马拉雅造山带地震活动特征
        6.5.1 地震破裂特征
        6.5.2 地震震级与重复周期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7.2 存在的问题与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9)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丁青蛇绿岩中的铬铁矿:产出特征与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丁青蛇绿岩产出地质背景
3 地幔橄榄岩主要岩性单元划分
4 丁青岩体中的铬铁矿产出
    4.1 东岩体
    4.2 西岩体
5 铬铁矿的矿石结构构造特征
    5.1 块状铬铁矿石
    5.2 脉状铬铁矿石
    5.3 稀疏浸染状铬铁矿石
    5.4 浸染条带状铬铁矿石
6 铬铁矿矿物成分特征
7 讨论
8 结论

(10)钙镁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改进完善和对西藏拉萨地块中新世火成岩的岩浆源区示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钙同位素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1.1.2 镁同位素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案及完成的工作量
        1.3.1 研究方案
        1.3.2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进展
    2.1 青藏高原的地质概况
        2.1.1 青藏高原主要的构造块体
        2.1.2 青藏高原主要的缝合带
    2.2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研究进展
    2.3 拉萨地块钾质-超钾质岩的研究进展
        2.3.1 钾质-超钾质岩的研究进展
        2.3.2 拉萨地块钾质-超钾质岩的研究进展
    2.4 拉萨地块南部埃达克岩的研究进展
        2.4.1 埃达克岩的研究进展
        2.4.2 拉萨地块南部埃达克岩的研究进展
第3章 钙同位素化学分离流程的改进
    3.1 引言
    3.2 实验准备工作
    3.3 Ca同位素化学分离方法的改进
        3.3.1 离子交换柱的影响
        3.3.2 树脂体积的影响
        3.3.3 淋洗酸的影响
        3.3.4 上样量及样品岩性的影响
        3.3.5 空白的影响
    3.4 Ca同位素化学分离流程的检测
    3.5 小结
第4章 镁同位素化学分离流程的改进
    4.1 引言
    4.2 实验准备工作
    4.3 Mg同位素化学分离流程的改进
        4.3.1 淋洗酸浓度的影响
        4.3.2 离子交换柱的影响
        4.3.3 空白的影响
    4.4 Mg同位素化学分离流程的检测
    4.5 Ca、Mg 同位素的同时分离
    4.6 小结
第5章 拉萨地块中西部米巴勒-麦嘎超钾质岩Ca-Mg同位素组成.
    5.1 引言
    5.2 地质背景及样品特征
    5.3 研究方法
        5.3.1 样品溶解
        5.3.2 Ca同位素化学分离及测定
        5.3.3 Mg同位素化学分离及测定
    5.4 研究结果
    5.5 源区示踪讨论
        5.5.1 岩浆演化及风化作用对Ca、Mg同位素的影响
        5.5.2 超钾质岩源区的物质组成
        5.5.3 俯冲沉积物的成分探讨
    5.6 小结
第6章 拉萨地块中-南部钾质岩及埃达克岩Ca-Mg同位素组成
    6.1 引言
    6.2 地质背景及样品特征
    6.3 研究方法
        6.3.1 Ca同位素化学分离及测定
        6.3.2 Mg同位素化学分离及测定
    6.4 研究结果
    6.5 源区示踪讨论
        6.5.1 岩浆演化及风化作用对Ca、Mg同位素的影响
        6.5.2 钾质岩及埃达克岩的Ca-Mg同位素特征
        6.5.3 钾质岩、埃达克岩和超钾质岩的成因关系探讨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怒江构造带超基性岩新知——一个完整的蛇绿岩套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日喀则蛇绿岩地幔源区和流体交代的地球化学研究[D]. 赵梅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2]三江北段玉树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D]. 詹小飞.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3]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D]. 雷传扬.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4]西藏班-怒带东段丁青蛇绿岩中镁铁质岩石年代学及构造背景[D]. 薄容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5]祁连山蛇绿岩中超基性岩的成因、构造环境与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D]. 赵静. 西北大学, 2020(01)
  • [6]快速隆升金沙江上游典型河段滑坡敏感性与风险性区划研究 ——以徐龙-奔子栏河段为例[D]. 孙晓慧. 吉林大学, 2020(08)
  • [7]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东巧地幔橄榄岩和豆荚状铬铁矿成因研究[D]. 董玉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地壳变形:GPS观测与模拟解释[D]. 李水平.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9]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丁青蛇绿岩中的铬铁矿:产出特征与类型[J]. 李观龙,杨经绥,薄容众,芮会超,熊发挥,郭腾飞,张承杰. 中国地质, 2019(01)
  • [10]钙镁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改进完善和对西藏拉萨地块中新世火成岩的岩浆源区示踪[D]. 刘峪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7(08)

标签:;  ;  ;  ;  ;  

怒江构造带超基性岩新认识——完整蛇绿岩套的确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