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远程教育中师生关系

浅谈远程教育中师生关系

一、简论远程教育师生之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皓轩[1](2021)在《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以广西凭祥市L镇三所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它是教学上沿袭下来的经常实行的规矩,符合学校工作的规律,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教学常规管理是开展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手段,它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组织、协调与监督机制,是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管理的活动,保障日常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乡村基础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较为有限。以地区的相关文件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内容细则为参照基础,调查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和理清产生问题的原因,帮助完善与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内容与方式,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丰富乡村教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为深入了解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真实现状,本研究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来获得探索现状与发现问题的维度。首先借助于文献研究,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常规管理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与研究范围;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教学常规管理这三大核心概念进行了探讨与界定,将教学常规的内容划分成:课程设置常规,课堂教学常规,教学教研常规三个方面;并明确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考察的四个主要维度:管理主体,管理结构,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然后以访谈法为主,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观察法为辅的方式,来获得被调查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现状数据。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L镇下两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一个教学点中三名校长和三名教师作为访谈调查对象,以此来了解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现状;并从学校中选取四个班级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进一步证实教师在课堂教学常规方面的现状。将现场观察法贯穿于整个调查过程之中,作为调查获得数据与材料的补充。通过对调查所获得的访谈材料、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观察材料进行整理,进而在现状的客观描述和总结中发现,所调查的三所小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为:管理主体权责不明,且缺乏教师参与;管理结构不健全,且职位与职能不匹配;管理内容脱离学校实际,且无法落地实施;管理方法依赖上级检查,且管理局面被动。结合访谈中的内容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群体间的非正式关系削弱教学常规管理的效力;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匮乏;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校本化缺失;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干预不当。基于以上的问题总结与分析,笔者从教师角度,学校管理者角度,学校整体角度,教育管理部门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学校自身要构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校本管理体系,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常规管理。其次,学校还要强化教师团队建设,利用家校合力优化监督环境。再次,乡村小规模学校之间要统整课程资源,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最后,教育行政部门要适当放权,以校为本,完善师资补偿机制,并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提供充足经费支持。

孟志远[2](2021)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网络技术发展和移动终端多样化,学习者得以随时随地获取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泛在学习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学习样态。泛在学习所带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鲜明变化冲击着人们对传统学校、校园和教师的概念,渲染出学校教育将在泛在学习冲击下消亡的可能性。但应当明确,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承担主要的教育任务且至今未变,是因为其教育供给始终依据学习者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而调整。学校的存在对于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作为千百年来始终担负着核心教学任务的场所,很难会在数字时代中被基于网络环境的泛在学习所取代。与泛在学习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前者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极易受到冲击的薄弱之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应当思考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学校,重新审视学校教育,重新规划学校教育供给的问题。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在进行了相关文献阅读与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并结合调查研究与访谈,围绕学校应在教育供给方面进行怎样的变革才能适应孕育泛在学习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这一问题,先后梳理了泛在学习的内涵,泛在学习引发的学习者对学校的新需求,以及泛在学习为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回溯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历史,描述学校教育供给现状,明确了学校教育不会为技术变革所动摇的价值坚守,以及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导向与变革路径方面提出了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策略,从而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供给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导向与可参照的实践路径。本研究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对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泛在学习”、“学校教育供给”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进而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并依此选取了理论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二部分描述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新学习样态的泛在学习。首先回溯了泛在学习的概念来源——泛在计算,以及支持泛在学习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描绘了泛在学习的特征,如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以及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等。泛在学习对学习者多方面的支持催生了学习者对学校教育知识教学质量、人际交往机会、个性化成长服务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新需求,各种来自学习者的新需求进一步为学校教育带来知识教学、人际关系、现代学校标准育人模式以及学校存在方式的挑战。研究的第三部分梳理学校教育供给的历史与现状。将符号与文字的创造使用、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应用、视听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界定为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产生推动作用的四种技术力量。进而梳理学校教育供给面临的四次变革进程中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化:由掌握农耕技术以满足物质生活转向满足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后进一步多样化专业化,至今已形成更多元的创新型劳动者需求。同时,学校教育供给由早期具有明显阶级性的教育供给、工业化时代统一的标准化教育、将视听技术充分应用于学校教学培养社会紧缺人才,转向当前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合作、探索能力,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为导向实施的供给。研究的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的价值。首先结合第三部分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历程的梳理,总结出学校教育之所以传承千年且仍具有核心教育价值的原因,包括学校中“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以及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等亘古不变的内涵。学校教育所传承的珍贵财富与泛在学习相比自然具有诸多优势,体现在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非认知因素培育、现实环境创设以及学校教师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其次,对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教师与管理者、学生、家长以及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对泛在学习及学校教育的主观认识。研究的第五部分提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策略。在理论导向方面,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应以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知识技能的掌握,求知精神的生成,合作能力与领导力、科学精神与创造力、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以及数字化时代的信息素养的生成为目标。在实践方面,学校教育供给应从学校课程资源、校园空间、学习者培养方式、学校教育供给主体和学习者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包括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教辅机构教学资源的变革;室内学习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的改造;育人模式的循证化,教师身份的大众化,教学手段的智能化;学校与社会、家庭、自然的教育供给功能、责任、环境的联结;学习者学习评价内容、手段、方式、主体等方面的变革。研究的最后一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研究问题的总结和结论的梳理,指出本研究所作访谈的代表性不高、个人写作视角局限、教育供给变革策略的可行性未得到验证且普适性较弱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3](2020)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在西汉时期,汉语就传入了越南,随后不断与越南历史、文化、社会相融合。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南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相互交流,汉语自然就成为越南重要的外语之一。汉字(ch?Hán)、汉喃辞(t?Hán N?m)、汉越词(t?Hán Vi?t)成为越南语言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就备受重视。然而,当前越南汉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强调,对相关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线上与线下(O2O)的教学融合,以及如何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如何寻求一条适合越南学生的有效汉语学习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越南高校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主能力较低、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探索构建一个适用于越南高校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Online/Offline)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讨适合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重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越南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O2O教学模式的文献分析,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依托O2O教学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及结合越南高校本土教学实情,构建了面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O2O教学模式适合越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二是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线上线下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将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过程将会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激发有利因素作用的发挥,从而逐渐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制定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为后续模式验证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2)设计实施O2O对外汉语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本研究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模式架构,从教师教学的视角,创设了支撑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且利于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针对O2O汉语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两环境的功能、架构及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教学实践。为了验证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Edmodo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选择河内首都大学外语系汉语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言文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实践。采用设计研究的思路,开展了包括模式的初步应用、模式的细化应用、模式的强化应用三轮迭代案例实践。通过三个学期教学模式迭代设计和教学活动调整,对187名学生的线上跟踪、课堂观察、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学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汉语学习观念、自我意识、信息素养、社区归属感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以提升,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显着提升,从而也验证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互联网教育应用在越南刚刚兴起,必然会挑战各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更加凸显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利用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他们能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尽管本人在越南高校长期从事汉语教学,深感汉语教学远比其他语言的教学难度大得多。选择这样的研究题目,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一种提升。期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促进自己未来汉语教学的提升,也为他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柳宛伶[4](2020)在《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能力调查与分析 ——以厦门中学西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指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产业链推动了线上汉语教学的飞速发展,而一对一线上汉语课堂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语言环境、专业背景等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因此发展迅速。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灵活性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案个性化,面对当今汉语学习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其教学方式近乎“量身定做”,受到对外汉语教学市场的广泛关注。但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始终是根本。在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影响更大。鉴于此,研究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师,特别是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远程教育理论、混合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论文重点构建了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体系框架,探讨在特定教学环境与模式下的教学能力构成。继而以厦门“中学西渐”公司的“Chinlingo”平台为依托,对参与平台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实习项目的职前教师(本文所讲“职前教师”是指在正式进入教师职业之前的、正在接受汉语国际教育或相关师范类教育的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全面调查了以上教师的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能力。调查发现职前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综合性的学科知识运用能力意识较强,但远程教育技术知识及一对一个别授课知识储备不足;有一定的角色转换观念;对线上交互协作能力的重视度较高;信息化课件的制作与设计能力存在学用脱节问题;重视线上教学情景的创设但很少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对线上课堂突发情况处置不当。此外,论文对62位职前汉语教师的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案例(含视频、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观察、统计和比较了职前汉语教师的一对一线上教学角色转换能力、一对一线上教学设计能力与一对一线上教学实施能力。研究发现,职前汉语教师在实际一对一线上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教师角色转换效果不佳,教学资源表现形式单一,师生线上互动效果欠缺,突发情况应对力度不足。最后针对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师出现的教学能力问题,总结提出了几点培养建议。论文研究成果为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师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有利于促进线上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王琳[5](2020)在《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智能技术的卓越发展与推广应用,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变化,还深深影响着教育变革。当人类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人工智能时,应如何高效地利用其为人类服务呢?这就要求对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与原理有更为深入的掌握。在当下,应更加注重计算思维的培养。那如何提升人类的计算思维水平,成为人工智能教育着重关注的热点,能够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并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人工智能教育,成为计算思维培养的卓有成效的载体和工具之一。但是目前国内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开展正处于初级阶段,鲜有利用人工智能教育培养计算思维的探究案例,因而,本研究将以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作为依托,设计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的学习活动来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以期为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效开展与计算思维的培养提供帮助。本研究在研读了相关文献后,对国内外的人工智能教育、计算思维以及学习活动的研究现状作出归纳分析,并界定了计算思维、人工智能教育、学习活动的概念。而后,本研究详细论述了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的内容和培养目标,参照文献概括出计算思维的培养过程,并以计算思维的培养过程为标准对目前高中人工智能课堂进行观察分析,归结出高中人工智能课堂教学中留存的四点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结合已有研究中的学习活动,从计算思维的培养过程入手,构建出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的学习活动,活动具体开展环节也一一阐述。最终,借助计算思维前后测、学习成果、课堂参与度问卷、学生满意度问卷等对实际开展的“机械臂”学习活动做出效果验证。将收集到的结果进行分析之后,以此证明本研究所设计的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着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是设计了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学习活动,本研究尽管存在实验内容不多、研究开展时间不长等缺点,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仍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以高中人工智能教育中“机械臂”部分为例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使得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的同时,计算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一定水平的提升,有效地补充了利用人工智能教育为依托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方面的理论空缺,完善相关领域的成果,还希冀为高中人工智能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活动开展的实践案例,为教师顺利实施人工智能教育导入新鲜活力。希望在以后的实验中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实现研究的延续性。

刘文辉[6](2019)在《“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模式事关汉语教学的成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汉语教学中,传统的“分技能教学模式”在教学效率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我们通过数年的理论探索,尝试构建出汉语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听说+读写”教学模式,并经过两年的大规模实证研究,证明该模式是有效的,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检验的。本论文共分为4个部分,另加若干附录。第一部分为绪论与相关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勾勒出全文的研究框架;其次对国内外现有教学模式,尤其是汉语及对外汉语教学界的教学模式主要成果进行了较为详实的综述,从而为本教学模式的全方位构建提供借鉴。第二部分是“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主要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五大构成因素,即理论基础(包括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自主学习、“输入”与“输出”假说、联结主义等各种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包括课程设计、教师团队构建与培训、教材选用与改编、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部分。同时,本文还归纳了该教学模式的6大特点,即:以多种理论为基础、结合汉语及汉语教学的特点、进行了较大规模且较长时间的系统实证研究、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语言技能的全方位配合、以强有力的“管理”作为辅助和保障。第三部分是“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结果。重点展示了运用对比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实证检验的过程与结果。研究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汉语总体水平提升更为显着(以新HSK5级成绩为标准);(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能力进步明显;(3)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显着提升;(4)实验组学生对“听说+读写”教学模式持非常肯定的态度(从实验时及实验半年后跟踪调查问卷数据所知);(5)该模式效果与学生汉语基础无关,适用于汉语高水平及低水平的学习者。实验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该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第四部分是针对“听说+读写”教学模式所展开的讨论以及本文的结论。首先,结合第二轮教学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证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其次,总结了这一教学模式对国内外汉语教学界的9点启示,并对未来该模式的进一步实施与推广提出6点展望;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娜斯佳[7](2019)在《视频会议在俄罗斯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以成语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文中指出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通过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符合且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远程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与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息息相关。这也意味着国家需要对各类中小学校、大学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等各个级别的教育机构进行审查。俄罗斯的远程教育之所以逐渐发展和普及起来,是由于广阔的国土面积和许多地区离教育中心较远等原因。目前有几十个俄罗斯教育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远程教育技术。远程学习于90年代初在俄罗斯开始发展起来,由于在欧洲远程教育的成功经验,俄罗斯的远程教育系统也逐渐丰富起来。生活节奏的加快,严格节能的必要性,以及及时获得信息的客观需求,使得教学过程呈现出了一个全新的形式。在最近的发展过程中中,逐渐引入视屏会议领域的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听和看到讲座,师生之间还可以进行互动。师生通过视频会议教学系统可以进行实时地交流,仿佛置身于同一教室。这在学习外语时是最为重要的,并为学习的语言环境创造了机会。该视频会议在对俄汉语的教学方法中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和广阔的前景。现阶段远程教育在对俄汉语教学的运用中研究最少和最需要发展的是对俄汉语的成语教学这一块。成语始终贯穿于俄罗斯中高级学生的课本当中,在词汇教学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由于成语本身内容与结构的复杂性,成语教学方法的不完善,成语学习的方法不恰当,都可能导致学生成语这方面的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其中习得偏误尤为突出。因此,成语教学将成为对俄汉语教学中需要发展和研究的一大重难点。在远程汉语教学中,汉语成语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教学法方法以及教材需要不断完善,编写实用的汉语成语大纲和远程课程等的问题仍需得到进一步的解决。随着远程教育在对俄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笔者将对视频远程会议教学方法在对俄汉语成语教学中的发展、前景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视频会议教学系统的概念,历史发展,运用在远程教育和外语远程教育中的经验,视频会议教学的优缺点,视频会议教学与传统远程教学的区别,视频会议教学法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以及对视频会议教学的主要要求。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笔者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目前俄罗斯学生在远程汉语成语教学中使用的方式,分析这些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在远程教学中俄罗斯学生掌握汉语成语时所面临的难点,并总结在远程对俄汉语成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第三章描述了笔者对俄罗斯学生在远程汉语成语课程中运用视频会议教学法进行试验的结果,俄罗斯远程汉语教学对视频会议教学法的主要要求,试验的主要步骤和利用视频进行成语教学的分析、方案设计和未来发展的策略。

邹虹[8](2018)在《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建构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客观上推进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经过十几年的基础教育改革,人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发现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将“面对面教学中的学习”与“在线学习”两者有机整合,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更优化的学习模式。本文试图基于“混合学习”理论,建构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为一线小学教师提供混合学习教学策略方面的参考和建议。本文首先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面对面教学中的学习”、“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的概念与内涵,界定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概念。笔者认为,混合学习是把传统教学中的学习和在线学习相整合,学习者自主控制时间地点和节奏,教师适当加以监督的学习方式。然后,作者关注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以团队创新过程模式和混合学习的五个关键要素为基础,尝试给出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的基本框架。最后,笔者分析了小学数学混合学习的具体案例,发现机械地采用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可能出现如下问题:存在着加重教师工作负担;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两者联系不紧密;教师监控反馈不及时;协作形式过于单一。针对这些可能产生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科学使用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的四个重要教学策略:“统一规划-注重设计-良性引导”策略、“资源分享-互动反馈”策略、“指导-监控-反馈”策略、“激发兴趣-自我管理-抓住关键”策略。

钟美凤,李朝有[9](2017)在《社会变迁视角下成人教育创新研究的思考》文中提出成人教育创新在每个时段都有不同的关注点,在对成人教育、教育创新等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成人教育创新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整理,整理出了成人教育创新在这些年来主要的关注点,旨在寻找成人教育的出路,出路主要在于要学会自我反思、形成批判性认识、俯下身来和学生对话。

卢婷[10](2017)在《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深度交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也深刻促进了教育变革。作为教育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学习环境为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教学体验,为教学交互的发生提供了实践场域与服务支持。但目前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交互存在停留于浅层交互、未能关注深度交互的机制的现象。同时智慧学习环境多数被视为技术丰富的环境,背离了智慧教育的原始诉求。因此探讨如何促进智慧学习环境中深度交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文献了解到智慧学习环境以及教学交互发展过程与研究现状。同时在探讨智慧学习环境概念、厘清相关认识不足的基础上,界定了智慧学习环境的概念。其智慧性主要体现在智慧学习环境内部主体获得良好的教学体验以及更为全面的发展中。分析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教学要素以及其技术支持主要有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技术、自然交互技术、体感交互技术以及情境感知技术。同时论文对于教学交互的内涵及其理论出发点加以论述,概述了智慧学习环境教学交互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智慧学习环境教学过程的要素分析确定了教师与学习者两大交互主体,论述了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教学交互模式体现其中不同类型的交互。此外,从深度交互催生深度思维、深度思维引发深度学习以及深度交互促进深度交互展开论述,探究了深度交互与深度学习之间的关联,体现深度交互的重要价值。本文从深度交互的主体、深度交互的层次以及深度交互的内容等方面论述了深度交互的本质,探讨了深度交互的特征,在此过程中探究了智慧学习环境深度交互发生过程,建构了智慧学习环境教学深度交互模型。从现有智慧学习环境案例出发,分析发现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深度交互现实困境,分析阻碍深度交互的成因。目前的智慧学习环境教学缺乏智慧型教师引导,出现推崇工具理性的倾向。而深度交互过程因即时反馈的缺乏、智慧型技术的使用没有实现最优化,使得交互水平低,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交互。基于以上的问题以及对深度交互本质的认识,提出五项促进智慧学习环境的深度交互的策略,即培养智慧型教师、提倡智慧工具观、增强有效的反馈、最优化使用智慧型技术和创新教学设计。对智慧学习环境深度交互的探讨,以期能对智慧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二、简论远程教育师生之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远程教育师生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以广西凭祥市L镇三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乡村基础教育薄弱
        2.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3.当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面临困境
        4.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问题凸显
    (二)文献综述
        1.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现状
        2.关于“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现状
        3.研究评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教学常规
        2.教学常规管理
        3.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二)教学常规管理理论基础
        1.科学管理理论
        2.人本管理理论
        3.校本管理相关理论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价值诉求
    (一)建立与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二)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形成
    (三)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手段
    (四)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三、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实施
四、调查现状描述
    (一)管理主体
    (二)管理结构
    (三)管理内容
        1.课程设置常规
        2.课堂教学常规
        3.教学教研常规
    (四)管理方法
五、问题总结与分析
    (一)存在问题
        1.管理主体权责不明,且缺乏教师参与
        2.管理结构不健全,且职位与职能不匹配
        3.管理内容脱离学校实际,且无法落地实施
        4.管理方式依赖上级检查,且管理局面被动
    (二)原因分析
        1.非正式关系削弱教学常规管理效力
        2.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匮乏
        3.教学常规管理校本化缺失
        4.教育管理部门干预不当
六、研究对策与建议
    (一)以人为本,彰显教学常规管理人文情怀
        1.了解教师需求,注重教师发展
        2.评价多样合理,管理注入情怀
    (二)以校为本,教育行政部门适当放权
        1.减政减负,转变行政管理理念
        2.适当放权,凸显学校管理职能
    (三)统整学校课程资源,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1.统整乡村小规模学校课程资源
        2.构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成长平台
    (四)强化学校教师团队建设,家校合力优化监督环境
        1.强化教师团队建设,形成良好工作氛围
        2.丰富家校沟通形式,形成家校监督合力
    (五)构建校本教学常规管理体系,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建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组织结构
        2.制定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六)保障乡村小规模学校经费供给,完善师资配备机制
        1.保障学校教育经费供给,助力学校基础设施完善
        2.完善师资补偿机制,网络教育技术予以辅助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教师访谈调查提纲
附录三: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校长访谈调查提纲
附件四: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观察提纲
致谢

(2)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泛在学习:万物互联时代的学习样态
    第一节 泛在学习概念与发展溯源
        一、概念溯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泛在计算
        二、发展溯源:始于20世纪初的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节 泛在学习样态特征
        一、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
        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
        三、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
    第三节 新学习样态催生对学校教育的新需求
        一、对知识教学质量的需求
        二、对人际交往体验的需求
        三、对个性化成长服务的需求
        四、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需求
    第四节 新教育需求为学校教育供给带来的挑战
        一、泛在化知识对学校知识教学的冲击
        二、虚拟化交往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冲击
        三、个性化需求对标准学校模式的冲击
        四、数字化学习对学校存在方式的冲击
第二章 学校教育供给: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推动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四次浪潮
        一、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与学校教育变革
        二、变革性技术、社会形态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
    第二节 符号与文字初创使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从口耳相传到符号与文字的产生
        二、以满足物质生活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三、具有明显阶级性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三节 造纸印刷技术发明应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造纸与印刷技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二、以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三、工业生产催生统一化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四节 视听技术发展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视听技术发展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二、多样化专业化的劳动者需求
        三、视听教学为新形式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五节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普及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快速迭代与丰富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二、面向信息社会活动的新型劳动者需求
        三、融合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三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供给:传承与优势
    第一节 学校教育传承的珍贵财富
        一、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
        二、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
        三、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
    第二节 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
        一、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的优势
        二、学习者非认知因素培育的优势
        三、学校现实环境创设的优势
        四、学校教师育人功能的优势
    第三节 泛在学习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基于访谈的结论
        一、中小学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二、高校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三、高校学生的观点
        四、学生家长的观点
        五、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的观点
第四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上)
    第一节 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价值指向
        一、以学习者与社会需求为导向
        二、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求知精神
        三、培育合作能力与领导力
        四、培养科学精神与创造力
        五、培育全球化时代人文精神
        六、培育数字时代信息素养
    第二节 学校课程资源的变革
        一、重设显性课程教学内容
        二、强化隐性课程育人价值
        三、丰富教辅机构教学资源
    第三节 学校校园空间的变革
        一、调整室内学习空间
        二、丰富室外活动空间
第五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下)
    第一节 学习者培养方式的变革
        一、育人模式的循证化
        二、教师身份的大众化
        三、教学手段的智能化
    第二节 学校教育供给主体的拓展
        一、学校与社会的功能联结
        二、学校与家庭的责任联结
        三、学校与自然的环境联结
    第三节 学习者学习评价的变革
        一、从重知识到重素养:评价内容的变革
        二、从纸笔化到智能化:评价手段的变革
        三、从封闭式到开放式:评价方式的变革
        四、从多元化到多维化:评价主体的变革
结语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及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四 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访谈提纲
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亟待关注
        1.1.2 O2O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支持
        1.1.3 越南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自主学习能力
        2.1.1 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演进
        2.1.2 自主学习能力的制约因素、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
    2.2 对外汉语教学
        2.2.1 世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2.2.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2.2.3 信息化对外汉语教学
        2.2.4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
    2.3 越南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2.3.1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足迹
        2.3.2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概况
        2.3.3 越南高校汉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
    2.4 O2O教学模式
        2.4.1 O2O教学模式诞生的背景
        2.4.2 O2O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4.3 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2.4.4 O2O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
3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2 新建构主义理论
    3.2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设计
        3.2.1 O2O模式设计原则
        3.2.2 O2O教学模式模块及功能
        3.2.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3.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设计
        3.3.1 O2O对外汉语学习环境
        3.3.2 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3.4 O2O对外汉语教学:实施流程与条件
        3.4.1 教学流程
        3.4.2 教学条件
    3.5 O2O教学模式评价设计
        3.5.1 评价目标
        3.5.2 评价维度设计
        3.5.3 评价方案
4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4.1 案例简介
        4.1.1 案例简介
        4.1.2 案例研究过程设计
        4.1.3 案例评价方案
    4.2 第一轮实践:模式的初步应用
        4.2.1 对象简介
        4.2.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2.3 实践结果分析
        4.2.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3 第二轮实践:模式的细化
        4.3.1 对象简介
        4.3.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3.3 实践结果分析
        4.3.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4 第三轮实践:模式的强化
        4.4.1 对象简介
        4.4.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4.3 实践结果分析
    4.5 案例总结与讨论
        4.5.1 案例总结
        4.5.2 讨论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论文的贡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越南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使用EDMODO平台之前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越南高校汉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能力调查与分析 ——以厦门中学西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的兴起
        二、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三、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培育的重要性
        四、中学西渐公司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概况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学术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线上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二、一对一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三、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
        四、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能力研究综述
    第四节 理论背景及重要概念
        一、理论背景
        二、重要概念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师教学能力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基础能力
        一、综合性的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二、强调线上课堂观察与想象的教师角色转换能力
    第二节 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特色能力
        一、突出信息化与情境创设的教学设计能力
        二、重在交互协作与应变的教学实施能力
第三章 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能力问卷调查与综合分析
    第一节 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能力现状问卷调查设计
        一、问卷内容及设计
        二、问卷设计目的
        三、调查对象样本的选取
        四、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第二节 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能力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教师基本信息与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模式分析
        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运用能力统计与分析
        三、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角色转换能力统计与分析
        四、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设计能力统计与分析
        五、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实施能力统计与分析
        六、一对一线上汉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能力实际案例分析
    第一节 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角色转换能力案例分析
        一、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性不足
        二、观察分析能力局限性较大
        三、想象创新能力总体较强
    第二节 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设计能力案例分析
        一、信息化课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存在明显不足
        二、线上教学情境创设能力意识较强
    第三节 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实施能力案例分析
        一、交互协作与引导能力总体较弱
        二、突发情况应变能力存在明显短板
第五章 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能力培养建议
    一、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知识结构
    二、更新教学理念,转换教学角色
    三、加强信息化素养,培养信息化能力
    四、强调针对性教学,定制个性化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问卷调查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计算思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人工智能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学习活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计算思维
        2.1.2 人工智能教育
        2.1.3 学习活动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活动理论
第三章 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现状分析
    3.1 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的内容及目标分析
        3.1.1 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的内容
        3.1.2 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标定位
    3.2 计算思维的培养过程分析
    3.3 高中人工智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的课堂观察
        3.3.2 高中人工智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学习活动的设计
    4.1 典型学习活动设计要素的文献分析
        4.1.1 已有计算思维培养的学习活动设计的文献分析
        4.1.2 人工智能教育学习活动设计的文献分析
    4.2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学习活动设计
        4.2.1 活动内容和目标分析
        4.2.2 活动环节分析
        4.2.3 活动评价分析
第五章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学习活动实施效果
    5.1 实验设计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假设
        5.1.3 实验对象
        5.1.4 实验测量工具
        5.1.5 实验流程设计
    5.2 实验的实施
        5.2.1 实施时间
        5.2.2 实施内容与目标
        5.2.3 实施案例一
        5.2.4 实施案例二
    5.3 实验结果的分析
        5.3.1 基于计算思维量表的效果检验
        5.3.2 基于学习成果评价表的效果分析
        5.3.3 基于课堂参与度观察量表的效果分析
        5.3.4 基于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效果分析
    5.4 实验结果总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计算思维的水平划分
    附录2:高中人工智能教育课堂观察分析表
    附录3:活动探究记录表
    附录4:学习成果评价表
    附录5:计算思维水平测试(前测)
    附录6:计算思维水平测试(后测)
    附录7: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8: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图片
致谢

(6)“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设计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教学模式
    2.2 国内研究
    2.3 国外研究
    2.4 模式研究述评
第3章 “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3.1 理论基础
    3.2 教学目标
    3.3 操作程序
    3.4 实现条件
    3.5 教学评价
    3.6 本模式特点
第4章 “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结果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对象
    4.3 实验方法
    4.4 实验步骤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5章 相关讨论
    5.1 适用性
    5.2 教学启示
    5.3 未来展望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1(学期初)
    附录2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2(学期末)
    附录3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3(学年末)
    附录4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4实验结束半年后跟踪调查
    附录5 :汉语中级读写I课 第十九课教案
    附录6 :汉语中级听说I课 第十九课教案
    附录7 :汉语中级读写II课 第十课教案
    附录8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9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10 :课外学习资源推荐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7)视频会议在俄罗斯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以成语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视频会议教学综述
    第一节 视频会议远程教学法的意义
    第二节 视频会议教学法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
    第三节 对视频会议教学法的主要要求
第二章 俄罗斯远程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研究
    第一节 目前俄罗斯对外汉语远程教学中成语教学所用的教学方式
    第二节 俄罗斯学生在远程教学中掌握汉语成语时面对的难点
    第三节 远程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第三章 在俄罗斯汉语教学中利用视频会议进行成语教学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俄罗斯远程汉语教学中对视频会议教学法的主要要求
    第二节 利用视频会议进行汉语成语教学的实施步骤
    第三节 俄罗斯远程汉语教学中利用视频会议进行成语教学的方案设计
    第四节 对利用视频会议进行汉语成语教学的方案的实施的监察和评价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建构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面对面教学中的学习
        二、在线学习
        三、混合学习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混合学习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建构主义与小学数学混合学习
    第二节 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分类
        二、高阶思维发展
    第三节 学习过程
        一、数学学习过程
        二、协作学习
        三、交互学习
第三章 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的建构
    第一节 团队创新过程模式和混合学习五个关键要素
        一、团队创新过程模式
        二、混合学习五个关键要素
    第二节 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
        一、混合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框架
    第三节 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要素和学习活动
        一、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要素
        二、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的学习活动
第四章 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案例
    第一节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案例1)
        一、前期准备
        二、教学过程
        三、亮点与不足
    第二节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案例2)
        一、前期准备
        二、教学过程
        三、亮点与不足
    第三节 《图形王国》(案例3)
        一、前期准备
        二、教学过程
        三、亮点与不足
第五章 混合学习模式选择和教学策略
    第一节 混合学习模式选择依据
        一、根据学生特征
        二、根据学习内容
        三、根据学习环境
        四、根据学习过程
    第二节 混合学习教学策略
        一、“统一规划-注重设计-良性引导”策略
        二、资源分享-互动反馈”策略
        三、“指导-监控-评价”策略
        四、“激发兴趣-自我管理-抓住关键”策略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9)社会变迁视角下成人教育创新研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概念
    1.成人教育
    2.教育创新
    3.成人教育创新
二、社会变迁下的成人教育创新
    (一) 社会变迁下成人教育创新研究的数据分析
    (二) 成人教育创新的研究现状分析
        1. 有关成人教育体系创新研究。
        2. 有关成人教育结构的研究。
        3. 有关成人教育观念创新的研究。
        4. 有关成人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5. 有关成人教育手段的研究。
        6. 有关成人教育课程创新的研究。
        7. 有关成人教育时间和空间的研究。
    (三) 成人教育创新热点问题
    (四) 对已有研究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1. 教育模式的创新是否真的是成人教育创新的重要表现?
        2. 成人教育创新需要突破传统的师生关系
        3. 成人教育创新需要突破成人教育自身的局限, 不断反思成人教育本身
        4. 创新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三、对成人教育创新研究的思考
    (一) 成人教育创新研究的出路:批判中寻找光明
    (二) 对成人教育创新的几点具体建议
        1. 在成人教育创新研究的主题上, 应该是多元具体的。
        2. 在成人教育创新研究的内容上, 出发点更应该立足于成人学生的特点结合实践把内容丰富充实。
        3. 在成人教育创新研究方法上, 应该更加与时俱进, 方法可以操作、执行。

(10)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深度交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慧学习环境
        1.2.2 教学交互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理论概述
    2.1 智慧学习环境概念的界定
        2.1.1 智慧学习环境概念认识的缺失
        2.1.2 智慧学习环境特征
    2.2 智慧学习环境的教学要素分析
    2.3 智慧学习环境的技术支持
        2.3.1 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技术
        2.3.2 自然交互技术
        2.3.3 体感交互技术
        2.3.4 情境感知技术
    2.4 教学交互的内涵
    2.5 教学交互的理论基础
        2.5.1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2.5.2 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
        2.5.3 交往行为理论
        2.5.4 交互认知
        2.5.5 远程教育中的交互理论
3 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深度交互及其价值
    3.1 深度交互的类型
    3.2 深度交互的价值
        3.2.1 深度交互引发深度学习
        3.2.2 深度交互关注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
        3.2.3 深度交互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
        3.2.4 深度交互彰显人的全面发展本质
4 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深度交互模型建构
    4.1 深度交互的主体
    4.2 深度交互的内容
        4.2.1 教学内容
        4.2.2 图式框架
        4.2.3 自我意识
    4.3 深度交互的特点
        4.3.1 交互主体更为丰富
        4.3.2 交互过程平等对话
        4.3.3 交互结构更具创造性
        4.3.4 交互反馈及时
    4.4 深度交互的模型
        4.4.1 现有交互模型分析与启示
        4.4.2 深度交互层次模型
5 智慧学习环境深度交互策略探寻
    5.1 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深度交互现实困境
        5.1.1 智慧教室中教学交互的应然与实然
        5.1.2 创客空间中教学交互的应然与实然
    5.2 影响深度交互发生的因素分析
    5.3 促进智慧学习环境深度交互发生的策略
        5.3.1 以智慧型技术丰富交互内容与形式
        5.3.2 形成智慧的工具观,规避形式主义窠臼
        5.3.3 有效的反馈促进交互行为的发生
        5.3.4 智慧型教师引导深度学习的发生
        5.3.5 创新教学设计,激发学习者交互动机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所做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6.2 研究创新
        6.2.1 拓展了智慧学习环境交互研究的版图
        6.2.2 从智慧生成的角度提出优化策略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简论远程教育师生之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以广西凭祥市L镇三所学校为例[D]. 张皓轩.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D]. 孟志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D].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职前汉语教师一对一线上教学能力调查与分析 ——以厦门中学西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例[D]. 柳宛伶. 华侨大学, 2020(01)
  • [5]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D]. 王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D]. 刘文辉. 暨南大学, 2019(03)
  • [7]视频会议在俄罗斯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以成语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D]. 娜斯佳. 东南大学, 2019(06)
  • [8]小学数学混合学习模式建构及教学策略研究[D]. 邹虹. 苏州大学, 2018(04)
  • [9]社会变迁视角下成人教育创新研究的思考[J]. 钟美凤,李朝有.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06)
  • [10]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深度交互研究[D]. 卢婷. 江苏师范大学, 2017(10)

标签:;  ;  ;  ;  ;  

浅谈远程教育中师生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