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堑古滑坡宏观破坏特征及治理对策

公路路堑古滑坡宏观破坏特征及治理对策

一、公路切割古滑体的宏观破坏特征与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龙伟[1](2021)在《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及减灾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位滑坡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具有急剧突发、破坏性强和致灾范围广等特点,危害巨大。加强对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研究,可以揭示滑坡动力冲击及远程堆积等运动演化过程,指导开展高位滑坡减灾措施制定。本文选取2017年6月24日发生的四川省茂县新磨滑坡为例,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遥感影像分析、理论推导、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仿真等方法,对新磨高位滑坡的易滑地质结构、孕灾演化、冲击加载、远程堆积、早期识别和减灾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高位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总结了高位滑坡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征,阐释了软弱结构带、锁固段和冻融黄土等西部地区的高位滑坡易滑地质结构的控灾特征,分析了地震、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作用下的高位滑坡诱发机制,最后总结了高位滑坡链式成灾模式。(2)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遥感影像分析和室内试验,分析了研究区内工程地质条件和古滑坡分布情况,查明了新磨滑坡地层主要为变质砂岩夹杂板岩的复理石建造,其崩滑体形态呈现“U”字形,且裂缝发育。岩体结构在地震和优势节理切割作用下成网状,形成震裂山体,最后在长期自重和降雨等因素下出现溃曲破坏。微观试验结果显示线性擦痕、矿物定向聚集排列和微裂隙发育,表明滑体运动剧烈、碰撞解体效应明显。(3)基于溃曲结构破坏方程和Hoek-Brown强度准则,分析了新磨滑坡溃曲段临界长度变化趋势。利用峰值残余降原理计算了新磨滑坡启动速度和运动速度。基于势能转化原理和块体模型建立了有无初速度的两种新磨高位滑坡动力冲击力计算模型,分析了坡度和堆载体积对动力冲击力的影响。计算了动力冲击荷载下新磨古滑坡的稳定性,当加载滑体体积约100×104m3~150×104m3时,古滑坡体失稳滑动。(4)基于无人机航拍图和数字图像识别技术方法,对新磨滑坡各区域的块体粒径和分形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滑程越远,滑体的破碎化程度越高,并在滑坡前缘堆积区域发现有大型堆积平台、运动脊和块石定向排列等远程堆积地貌特征。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时频分析等方法,研究表明新磨滑坡地震信号以低频为主。基于滑坡破碎地质特征和动力分析等,提出新磨高位远程滑坡动力灾害分区方法:高位滑坡急剧启动区、冲击加载区、破碎运移区和散落堆积区。(5)利用经验法、连续体法和离散元法等数值技术方法,重构了新磨滑坡运动演化全过程,计算了滑体的运动速度、堆积体厚度和典型特征点的运动规律,其中离散单元法更适用于模拟动力冲击、铲刮和裹挟等动力学特征。基于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分析了块石粒径、质量和坡度等因素对滑坡碎屑流的堆积范围和运动速度等影响,提出了远程滑坡碎屑流的运动模式。(6)通过野外详细地质调查和多期多源遥感调查方法,建立基于坡体结构、岩体类型和地形地貌等方面的新磨高位滑坡灾害的早期识别地质指标,提出了基于易滑地质结构和“空-天-地”一体化空间遥感监测,耦合易滑溃曲地质强度指标分析的早期识别方法,有效指导分析高位滑坡从孕灾到临灾的演化过程,总结了高位滑坡风险防控技术思路,为高位滑坡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支撑。

白永健[2](2020)在《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细观结构及灾变过程研究 ——以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为例》文中指出我国西南山区受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持续隆升作用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及其支流等强烈切割,形成典型深切高中山峡谷区。区内发育大量的由冰水堆积、崩滑流堆积、冲洪积等组成的土石混合体斜坡,其中不少已发生变形并演化成滑坡。这类土石混合体滑坡具有物质成因类型多,发育演化机制复杂,变形破坏发展趋势难以预测,致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对山区城镇及重大基础设施危害大,以这类滑坡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资助下,利用高精度遥感、现场调查、工程勘察、地质测绘、数码图像采集、长期现场监测、三轴剪切试验等技术手段对大渡河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进行全面分析,采用定性分析、定量计算、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大渡河丹巴河段河谷演变,土石混合体形成、细观结构及力学特性,和土石混合体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灾变过程、早期识别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如下:(1)系统揭示了大渡河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发育特征。采用资料收集、野外现场详细的工程地质勘测、三维系统监测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丹巴河段45处土石混合体滑坡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形成地质时代和危害性等进行分析。并结合建设街滑坡、甲居滑坡、梭坡滑坡、中路乡滑坡等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的发育特征、宏观坡体结构、细观物质结构等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厘定和查清了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的概念、形成条件和年代、发育特征及灾害效应。(2)实现了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量化分析进而构建了典型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模型。土石混合体作为深切河谷区一类特殊的岩土体,成因机制多样,细观空间结构复杂。对丹巴河段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进行了宏观-细观-微观多尺度结构观测,宏观结构可分为类土结构、类石土结构、类石结构,随着粗颗粒含石量的提高、颗粒接触面嵌合度增大,胶结性越好,土石混合体稳定性越好。细观结构主要从颗粒和孔隙发育特征进行观测,颗粒平面形态、排列、接触、数量、粒径等特征及参数差异大。对描述细观结构包括颗粒粒组、形态、接触、孔隙形态和粒间作用等15个要素进行明确定义,采用17个量化参数加以表达。基于6处探槽图像分析和36个样的颗分试验、3个CT扫描,12个电镜扫描(SEM)等测试成果的分析,对典型土石混合体空间结构及胶结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典型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模型。(3)深入研究了土石混合体灾变过程及其细观结构的响应。土石混合体是一类颗粒尺度和结构性状高度离散性的特殊地质体,导致其力学行为具有独特性。对描述土石混合体强度特性、剪胀剪缩性、应力应变关系、硬化软化特性等细观力学特性的11个指标的定义及12个量化参数进行系统梳理,并构建了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特性指标体系。通过对研究区典型土石混合体抗剪强度试验、变形试验获取细观结构力学参数,并结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对土石混合体的强度和力学参数随含石量和加载围压的变化的响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引入沈珠江土石混合体二元介质理论,和细观力学均匀化理论,综合分析细观结构变化与力学和变形特性的相关性,探讨土石混合体强度与变形特性之间的本构关系。(4)总结了深切河谷地貌演化过程,典型土石混合体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滑坡灾变过程。基于大渡河丹巴河段深切河谷演化过程,典型土石混合体宏观坡体结构和细观物质结构及力学特性,总结了层状敞口型、块石土锁口型、块石土条带型、碎石土敞口型等四种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灾变演化及地质力学模式。并基于GPS、In SAR干涉雷达探测和深部位移测量三维系统监测成果资料分析,对甲居土石混合体滑坡灾变过程进行UDEC数值模拟,对其稳定性及发展趋势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滑坡变形破坏模式表现为浅表层失稳破坏和坍塌,深层多级多期多滑面蠕滑变形破坏。(5)构建了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方法及指标体系。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方法,主要有高精度遥感、In SAR干涉雷达测量,机载Li DAR和无人机航空影像等星载、机载、地面多尺度多平台多层次“星-空-地”等识别技术。指标选择考虑可操作性、层析性、普适性原则。选择丹巴河段深切河谷区土石混合体获取孕灾环境识别指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地表建构筑物等)、斜坡空间几何结构识别指标(斜坡坡度、坡高、坡形、坡体结构等)、土石混合细观颗粒结构识别指标(土石混合体成因、颗粒形态、颗粒粒度分布、颗粒接触关系、颗粒孔隙形态)等三大类13个指标构建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指标体系。运用该识别体系对丹巴河段进行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验证,圈定土石混合体滑坡45处,并选取典型土石混合体甲居滑坡进行早期识别验证。

陶盛宇[3](2020)在《四川宣汉县大园包滑坡复活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文中提出受特殊的岩性组合和坡体结构的控制,红层地区往往是滑坡灾害的易发区域。四川省宣汉县大园包滑坡为一发育于缓倾顺层红层中的古滑坡。在2004年9月暴雨期间,该滑坡发生了明显的蠕滑拉裂变形,严重威胁其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研究该古滑坡复活机理,评价滑坡的稳定性,可为滑坡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查明滑坡区基本地质条件及滑坡基本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古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根据滑坡的变形特征和变形影响因素,分析了滑坡的变形复活机理,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滑坡的复活机理;采用极限平衡法评价了滑坡的整体及局部稳定性,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滑坡的防治措施。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大园包滑坡发育于缓倾顺层斜坡结构中,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簸箕形。滑坡区相对高差78~59m,滑坡纵向最大长度270m,纵向上滑体中后部较厚,厚度5.0~12.0m,前部厚度相对较小,厚度4~10m;横向上厚度整体为中间厚两侧薄的特点,滑体平均厚度约7m,方量约64.4×104m3,属中型滑坡,滑坡整体主滑方向39°。(2)在分析古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致使斜坡发生滑动破坏的各种因素。古滑坡的形成主要受缓倾顺层斜坡结构和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控制,在降雨作用下,岩体沿着软弱泥岩层开始逐渐产生顺层蠕变,最终坡体在动静水压力、软弱泥岩层抗剪强度降低等作用下以“滑移-拉裂”的破坏模式失稳。(3)滑坡于2004年9月3日因连续的强降雨发生复活,其复活主要是由于不利的地质环境条件和连续强降雨综合作用导致的。滑坡区下部多为平台耕地,雨水汇集到中前部不利于排泄,表层第四系土层结构较松散,利于降雨及地表水下渗,在持续的强降雨作用下,雨水逐渐入渗到坡体内部,在坡体内部形成动水压力及浮托力,最终因为滑带抗剪强度的衰减和地下水的共同作用,古滑坡发生变形破坏形成“蠕滑-拉裂”型滑坡。(4)运用二维渗流数值模拟再现古滑坡体变形破坏前4天强降雨下的渗流变化过程,在强降雨作用下,雨水由上向下流动,首先在坡体前缘的基覆界面处土体饱和,形成暂态饱和渗流场,随着降雨的继续,饱和区域不断由坡体前缘沿着基覆界面向坡体的中后部推移,水位不断上升,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使得古滑坡体的稳定性不断降低。耦合分析现实强变形区的渗流场与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强降雨的作用下,强变形区的稳定性发生显着变化,稳定性逐渐降低,最终处于不稳定状态。(5)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降雨作用下,位移主要集中古滑坡体中前部,后缘变形量小。位移发生在基覆界面以上,最大的位移为2.05m,位于高程约982m一带(即强变形区后缘),向前位移逐渐减小,前缘最小位移为0.2m。与古滑坡变形现实发生的位移变形情况基本一致。(6)在定性分析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分析了滑坡整体及强变形区在天然、暴雨两种工况下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滑坡整体及强变形区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7)在古滑坡复活机理、变形特征及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滑坡的治理方案。治理工程采用“抗滑桩+截排水沟+裂缝夯填”,并对治理后滑坡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其计算结果达到治理要求。

刘筱怡[4](2020)在《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青藏高原东缘人类工程活动(铁路、公路、水电工程等)和极端天气不断加剧,古滑坡复活问题呈急剧上升趋势,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日益严重。然而,由于古滑坡规模巨大、孕灾背景复杂,且常因遭受后期改造或沉积物覆盖,原有的滑坡外貌特征已模糊不清,绝大多数古滑坡还处于未知状态。因此,古滑坡及其复活问题一直是困扰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城镇安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多元遥感信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滑坡灾害研究。其中,面向对象分析(OBIA)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都是滑坡判识和监测的高效技术,但是,如何利用OBIA及InSAR技术进行复杂艰险山区古滑坡判识及其复活早期识别,有效地提高滑坡监测预警和危险性评价的精度和时效性,仍是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聚焦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流域古滑坡及其复活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源遥感数据和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开展了古滑坡综合判识和发育规律研究;结合InSAR地表变形监测,开展了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研究,提出了基于InSAR技术的古滑坡复活判据,揭示了典型古滑坡复活变形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时序InSAR监测结果,完成了研究区滑坡动态危险性评价。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大渡河流域的滑坡信息提取与滑坡影像分类属性特征判别分析,发现古滑坡与新生滑坡在遥感影像的色调、光谱和纹理等方面有显着差异,并由此根据植被指数(NDVI)、亮度、地形粗糙度(TRI)和灰度共生矩阵熵(GLCM)等指标,提出了古滑坡综合遥感判识模型(GTVI)。利用时序InSAR技术(PS-InSAR与SBAS-InSAR)和D-InSAR技术对研究区地表变形监测,结合野外验证,共识别出100年以前形成的滑坡694处,其中体积大于100×104m3的滑坡146处。(2)古滑坡在空间上主要沿大渡河干流和小金河两岸密集分布,在断裂两侧5km范围以内数量较多,随着距河流和断裂距离渐远,滑坡数量减少。在时间上,古滑坡的形成演化与河流阶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区域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显着,时间跨度从10ka~40ka,集中分布于15~30ka,占到了总量的57.6%,新构造活动和地震造成不同区段的差异性,在强烈活动的断裂附近,古滑坡密集发育。(3)以InSAR监测结果为基础,定量分析了典型古滑坡复活的位移、速率等变化特征,基于斋藤原理,提出了古滑坡复活的三段式演化过程;结合PS-InSAR监测的累积位移-时间曲线,提出了将弹性变形与匀速变形之间的拐点作为古滑坡复活的起点标志、把匀速变形向加速变形转变的拐点作为复活失稳的标志,并基于此提出了大渡河流域典型古滑坡复活早期识别(失稳)的速度阈值,为高山峡谷区隐蔽型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提供了新途径。(4)基于多种InSAR处理技术,开展了典型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示范研究。利用Sentinel1数据和ALOS2数据,对格宗古滑坡、甲居古滑坡等典型古滑坡进行了地表位移监测,获取了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毫米级的地表变形结果,通过位移量分析、地表蠕滑特征分析和滑坡边界识别,划分了古滑坡复活的演化阶段。结合日降雨数据,提出了典型古滑坡复活地表变形分区、堆积特征与时空变形模式。(5)在系统分析滑坡与坡度、坡向、粗糙度、断裂带等影响因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法(IV)和逻辑回归模型(LR)开展了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结合时序InSAR技术,建立了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的矩阵模型,完成了大渡河流域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集成InSAR位移速率结果进行危险性评价后,能对区域斜坡变形状态进行实时的评估,能够有效的降低滑坡危险性评价的误差,且通过野外调查验证,准确性和有效性较好。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采用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对于青藏高原东缘复杂艰险山区古滑坡判识、古滑坡复活早期识别及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李松林[5](2020)在《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河流岸坡两侧普遍会存在一些古滑坡和老滑坡。三峡库区一直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目前已查明库岸涉水古老滑坡达2600余处。2003年水库蓄水后,大量滑坡发生复活,对滑坡体上道路、房屋建筑等造成破坏,威胁河道航运。目前整个库区的涉水滑坡对于库水位变动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缺乏全面系统分析。在水库第三期175m蓄水结束距今的10余年间,滑坡未再大量爆发,变形强度逐年减弱,这种变形自适应、稳定性自恢复特性目前也并未得到较好研究,这关系到滑坡对于加大水位扰动的承载力评价,以及能否通过提高库水位升降速率以解决水库综合效益提高和库区地质灾害降低两者间的矛盾。论文收集了三峡库区大量涉水滑坡相关资料,运用GIS分析了整个三峡库区的涉水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及关键控制因素。基于滑坡地质历史演化过程,研究了古老滑坡的成因模式及其形成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建立相关地质概念模型,进而研究不同类型滑坡对于库水位变动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根据对滑坡长期变形演化特征分析,提出了三峡库区涉水滑坡的变形自适应现象,通过大型离心模型试验、地表位移变形与地下水监测数据等,从应力条件和渗透性揭示了滑坡变形自适应机理,对水库滑坡长期演化预测、灾害防治以及水库调度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整个三峡库区涉水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在宏观上呈显着区域差异性和分带性特征,其最主要的控制因素为地层岩性。库区地层单元可划分为4类工程地质岩组,砂泥岩夹页岩岩组与泥灰岩岩组分别是库区内发育滑坡数量最多和密度最高的岩组。在相同岩组岸坡中,顺向坡与逆向坡中滑坡发育密度差异较大,是造成滑坡在空间分布上呈显着局部差异性的最主要原因。(2)在顺向坡中,缓倾斜坡主要以滑移—拉裂和滑移—剪切型破坏为主,而中陡倾角斜坡多为滑移—弯曲型破坏模式。在中陡倾角的逆向岸坡中,巴东组地层的斜坡易发育弯曲—拉裂型滑坡,而缓倾内的砂泥岩薄层状逆向坡则发育蠕滑—拉裂型滑坡。据此提出了库区滑坡4种典型滑动面形态,即弧形、直线形、靠椅形和折线形,并对其滑坡发育条件、代表性案例和主要分布范围进行了总结。(3)对木鱼包滑坡(浮托减重型滑坡)和八字门滑坡(动水压力型滑坡)两个典型案例的变形特征分析显示,木鱼包滑坡变形的最主要诱发因素是高水位蓄水,但其也并非总是受浮托减重效应影响,由于不同高程段的坡体结构差异导致渗透性不同,在160m水位以下,渗流压力占主导作用,受动水压力影响较大,而在160m水位以上,浮托力占主导作用。降雨对八字门滑坡变形影响显着,一般在降雨后3天便会发生变形响应,库水作用不仅与库水位下降速率有关,也与下降时长有关,如库水下降速率为0.2m/d需30天才诱发滑坡变形,0.65m/d仅需14天就诱发变形,下降速率与变形启动的最少天数呈负相关性。(4)水库自2003年蓄水至2017年的14年间发生显着变形的滑坡526处,蓄水内3年为滑坡复活高发期,蓄水后滑坡变形数量与程度均逐年减少减弱。弧形滑面滑坡和直线形滑面滑坡数量最多,主要为动水压力型滑坡,靠椅形滑坡次之,折线形滑坡数量最少,后两者主要为浮托减重型滑坡或复合型滑坡。库区滑坡的渗透系数大多分布于0.1m/d~2.6m/d之间,动水压力型滑坡的渗透性低于浮托减重型滑坡,主要集中于0.01~2m/d,浮托型滑坡集中在0.5~5m/d之间,复合型渗透特性主要分布区间跨度较大,为0.01~4m/d。(5)以直线形滑面滑坡为例,通过库水循环升降条件下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位上升时静水反压作用与渗流作用会提高滑坡稳定性。水位下降是导致滑坡变形的最主要原因,滑坡呈典型牵引式破坏,变形对库水位下降存在一定滞后性,同时库水渗流对坡体结构具有一定的侵蚀效应。水位首次下降时,滑坡变形模式为前部以水平向位移为主,同时牵引中后部产生变形,但中后部是以竖直向的固结压密变形为主。第二次水位下降时,滑坡前部沿原破裂带继续下滑,呈坡脚塌滑的变形模式,而中后部滑体无明显变形,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其与奉节、云阳等地该类滑坡原型的变形特征吻合。(6)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均表现为经历一定时长的变形后逐渐达到变形自适应,大多数滑坡自适应的调整时长在2~4年,浮托减重型滑坡调整时间最短。直线形滑面滑坡的未涉水滑体区域在蠕滑过程中的竖直固结压密是其变形自适应的主要机制;弧形滑面滑坡的自适应机制主要是后部滑体下滑,推挤中前部滑体导致滑体的压密和下滑势能的释放;滑体受库水位循环升降导致坡体渗透系数增大,是某些渗透性本来较好的滑坡逐渐达到变形自适应的主要机制。

王昌明[6](2019)在《山西吕梁黄土滑坡成灾模式及降雨预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全市大部分地区被不同厚度的黄土所覆盖,丘陵沟壑纵横,境内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尤其以黄土滑坡为主。根据调查显示,吕梁市共发生黄土滑坡221例,其中小型黄土滑坡172处,中型黄土滑坡36处,大型黄土滑坡13处,没有特大型及巨型滑坡,区内潜在的灾害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触发因素以及如何预警成为各相关部门关心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丰富的黄土滑坡调查数据,查明了吕梁市滑坡的位置、数量、类型等,分析了滑坡时空分布特征,开展了研究区黄土滑坡易发性区划研究。在此基础上,为有效地制定单体滑坡防治政策,进一步总结典型黄土滑坡类型,开展典型黄土滑坡主控因子及成灾模式分析,基于非饱和土理论,以前期降雨量、当日降雨量为参数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程度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以计算结果为依据构建黄土滑坡预警模型,为黄土滑坡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得到如下结论:(1)研究区滑坡具有分布广、数量多、不均匀性等特征,其中以柳林县、交口县居多。在空间上分布具有沿不同地貌、褶皱断块具有分区性;灾害点沿公路、铁路以及河流线性分布明显;灾害点局部集中分布等特征。在时间上每年68月为滑坡发生高发期,尤其以降雨集中的78月居多,约占灾害总数的75%。(2)滑坡分布与地形地貌关系密切,高程8001300m、坡度525°、阳坡坡向、凹形坡、黄土梁岇区范围内,滑坡尤为发育。滑坡与地层岩性、植被指数、人类工程活动也有较好对应关系。(3)将研究区滑坡易发性程度分为四级: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以及不易发区。其中,高易发区面积占吕梁市总面积的23.26%,包含滑坡灾害点115个,占灾害总比例的51.8%,中易发区占吕梁市总面积的21.74%,包含滑坡灾害点85个占灾害总比例的38.28%,低易发区占吕梁市面积的44.42%,包含滑坡灾害点数20个占灾害比例的9%,不易发区占吕梁市面积10.58%,包含滑坡点1个占灾害比例0.45%。高易发区和中易发区面积占吕梁市总面积的45%,两区灾害点数占总灾害点数的90.08%,说明易发性分区结构合理。(4)将吕梁市黄土滑坡分为Q3单一层内滑动、Q3-Q2组合地层结构层内滑动以及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动三类。其中单一层内滑动的滑坡主要与自身坡高坡度有关,坡体越高、坡度越大灾害越易于发生,暴雨常常是这类滑坡的主导因素。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常常形成在基岩产状平缓的高陡斜坡部位,具有滑动势能大、滑速低、滑距小的特点,暴雨常常是诱发这类滑坡的主导因素。Q3-Q2接触面组合地层结构层内滑坡大多具有坡度较陡、坡高高的特征,暴雨与工程活动常常为引起此类滑坡发生的诱发因子。(5)基于数值模拟和现场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滑坡的演化过程、成灾模式以及主控因素,表明研究区黄土滑坡是在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耦合作用下形成的。(6)以堡只村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变形破坏特征、形成机制以及主控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前期降雨量-降雨量的黄土边坡预警模型,并以滑坡滑动的降雨数据及近年来获取的监测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情况一致,具有一定适用性。

吴瑞安[7](2019)在《岷江上游古滑坡复活机理与危险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东缘是我国乃至全球地形陡度最大、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最强烈的区域,极为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导致大型古滑坡在大江大河两岸极为发育。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条件频繁出现和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古滑坡复活引起的灾害事件严重威胁着重大工程、山区城镇以及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岷江上游为研究区,采用遥感地质解译、地面调查、岩土力学测试、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古滑坡发育分布规律、古滑坡复活机理及危险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以滑坡形态特征、边界特征、物质结构特征、地表特征和运动堆积特征等作为古滑坡识别标志,采用遥感解译和地面调查相结合,在岷江上游识别出357处大型古滑坡。它们多数分布在岷江及其支流两侧,主要形成于晚更新世105ka B.P.左右、2520ka B.P.和近现代(1840年至距今约100年)3个时期。综合分析表明,地震是古滑坡形成的主要诱因,冰川作用和极端降雨是次要因素,其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2)通过梳理总结典型古滑坡复活案例,提出岷江上游古滑坡复活的诱发因素主要有降雨、库水作用、地震、人工开挖及河流侵蚀等,古滑坡复活模式主要有前缘开挖/侵蚀+多级滑带+局部复活牵引型、库水位变化+多级滑带+局部复活牵引型、降雨作用+多级滑带+局部复活推移型、多重作用+多级滑带+整体蠕滑复合型,其复活变形强度主要由所在斜坡坡形、滑动面的起伏形态和外界诱因驱动强度等因素共同控制。(3)以发育于三叠系须家河组的顺层岩质古滑坡—紫坪铺水库漩口滑坡为例,通过综合监测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揭示了顺层岩质古滑坡在降雨和库水位变化作用下的复活机理,认为库水位快速下降叠加短时暴雨极可能诱发滑坡前缘复活失稳;采用涌浪计算推荐公式,预测评价认为漩口滑坡前缘失稳可能形成滑坡-涌浪灾害链,对上下游约20km范围造成影响。(4)以发育于岷江断裂附近的松散岩土体古滑坡—松潘上窑沟滑坡为例,采用岩土体测试和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了强降雨和坡脚侵蚀作用下的古滑坡复活机理,认为上窑沟古滑坡的复活过程为前缘侵蚀拉裂—裂缝扩展加深—加速蠕滑—逐次失稳下滑。数值模拟预测分析表明,上窑沟古滑坡复活可能转化为碎屑流灾害链,在整体复活失稳条件下最远运移距离可达550m,对沟口居民区构成一定威胁。(5)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裂缝和降雨耦合作用对古滑坡复活的影响。当古滑坡后部存在裂缝时,随着裂缝深度增加,降雨越容易诱发滑体沿原有滑带失稳,复活模式多为推移式。当古滑坡前部存在裂缝时,复活变形所需的降雨时间变短,多表现为渐进后退式复活。当前部和后部同时发育裂缝时,复活变形需要的降雨时间更短,复活变形范围更大。随着裂缝数量增加,渗流场影响范围会增大,相应地加剧古滑坡的复活。

吕建中[8](2019)在《云南省武定县地质灾害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武定县是云南省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县份之一,地质灾害频发不仅影响了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及社会的稳定,还极大地破坏了境内的生态环境,从而制约了当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以及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可为武定县城乡规划、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建议。本文以“武定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从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入手,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在对武定县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查明了县域内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种,共发育195个地质灾害点,三种地质灾害类型中,以滑坡居多,崩塌、泥石流次之,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大型较少,并对各类地质灾害特征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另外,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气象水文、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研究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武定县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大致为:武定县地质灾害的形成多是由于内、外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即陡峻的地势、易风化易软化的软质岩石及地震频发为地质灾害形成的基础条件,风化作用使岩土体遭受破坏,水流侵蚀切割,改变了岩土体的平衡状态,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活动空间,另外,切坡建设、毁林开荒、矿山开采等工程活动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最后,选择平田箐泥石流、万德古滑坡典型地质灾害进行工程勘查,重点分析研究了其灾害特征、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平田箐为一条粘性泥石流沟,松散物源丰富,汇水面积大,发展阶段处于发展期;万德古滑坡规模较大,古滑坡特征明显,现状整体稳定,但堆积体前缘不稳定,发生次级滑坡的机率大。防灾减灾方面,建议武定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应结合各区段地质环境条件特点进行规划,工程措施及搬迁避让相结合,雨季应做好灾前预报工作,尤其应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意识,避免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大面积破坏,深切割河谷地带地质环境条件较脆弱的片区应明确为工程禁建区。

舒俊城[9](2019)在《雅砻江旦波上部变形体临界位移预测预警研究》文中指出旦波堆积体位于杨房沟水电站坝前右岸,为一物质组成、结构及成因复杂的堆积体。前期的勘察表明,该堆积体在蓄水后将会整体失稳破坏,设计单位采用中上部减载、下部抗滑桩防治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连日降雨,2017年7月14日该堆积体上部产生了明显的宏观变形,至2017年11月3日变形体后缘累计最大变形量达到了2.3m,但变形体整体并未失稳破坏。因此在变形机理研究基础上,开展变形体临界位移研究,对施工安全具有现实意义,对雅砻江流域类似堆积体变形预测预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在变形体地质结构、宏观变形特征及监测资料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变形体的变形影响因素及变形机理,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印证变形体的变形机理,建立地质-力学-变形模型,预测旦波上部变形体的破坏临界位移,最后对变形体进行预警分级研究并对监测方案进行优化。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旦波堆积体是一个物质组成、结构及成因复杂的堆积体,堆积体下部为崩塌堆积区(Ⅰ区),上部为古滑坡堆积区(Ⅱ区)。上部变形体是古滑坡堆积体的局部复活,分布高程2340-2430m,大致呈钟形,南北宽106m,东西长145m,方量约15万m3。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上统杂谷脑组(T3z)灰色变质钙质石英砂岩夹黑云石英片岩、板岩。(2)变形体的变形特征呈现推移式滑坡的变形特征,后缘呈弧形的拉裂缝,两侧分布雁行式的剪胀裂缝。根据变形体的地质结构及变形坏破特征,结合地表位移等监测数据,得出变形体的变形机制为:变形体处于古滑坡堆积体内部,前缘第四、五级施工便道的开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前缘的临空条件,在连续强降雨条件下,后缘清方使雨水顺斜坡汇流入渗至滑带,使古滑体滑带的抗剪强度大大降低,上部变形体后缘的抗滑力小于下滑力,导致了上部变形体变形的发生。(3)采用FLAC3D软件模拟旦波上部变形体在天然工况下、开挖工况下和开挖+降雨工况下的受力变形情况。得出变形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前缘施工道路开挖+上部清方工况下,总位移整体上无明显变化。在开挖+降雨工况下,变形体的最大变形达到了2.3m,整体上呈“后大前小”的变形分布特征,这也与实际情况相吻合。(4)建立适合旦波上部变形体的地质-力学-变形模型,选择变形最大的后缘监测点B2,以及变形体前缘监测点B5两个点作为变形体的特征点,来判断整体变形体的稳定状况。运用强度折减法,得到在不同折减系数下的B2、B5监测不同步位移,汇总拟合得到一个满足指数方程的函数公式,最终预测得到旦波上部变形体后缘监测点B2的总位移达到6.69m、变形体前缘B5合位移量达到0.449m时发生失稳破坏。(5)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四级预警分级,建立了适合旦波上部变形体的预警分级体系。针对变形体现有的监测措施,从地表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地表裂缝监测等4个方面提出监测优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旦波上部变形体的监测预警体系。

唐然[10](2018)在《内外动力作用对四川盆地红层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由侏罗系和白垩系砂、泥岩互层组成的红层,其岩层产状和斜坡坡面近水平(一般0o-20o),从力学上讲稳定性应该很好,但却在强降雨条件下很容易发生群发性滑坡,甚至产生大规模岩质滑坡,此类滑坡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防范难度较大,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四川盆地内外动力作用为主要切入点,首先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四川盆地各构造区的主要构造形迹和构造应力演化史以及四川盆地外动力作用类型与特征,将四川盆地划定为6个不同构造区域,系统地研究了各区域内、外动力对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发展演化的影响。通过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根据四川盆地构造特征将四川盆地划分为6构造区,研究归纳出每个构造区构造特征及构造应力场演化过程。利用改进的A.E Scheidegger法反演得到四川盆地不同区域新构造主应力方向。通过分析整理大量的震源机制解、断层滑动、钻孔崩落、水压致裂、应力解除等数据,查明了现今四川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2)分析研究了四川盆地不同地区外动力作用类型及特征,主要包括剥蚀作用、地表流水侵蚀切割作用、雨水-地下水的动力作用以及表生改造与时效变形。(3)分析研究了内外动力联合作用对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包括:(1)四川盆地不同地层及不同区域沉积建造与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2)地质构造及不同类型的卸荷作用对斜坡岩体结构的改变。(3)四川盆地不同区域节理展布特征及在现今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不同方位节理的力学性质和导水性。(4)通过分析岩性组合、岩层厚度和各类结构面组合关系得到8种近水平岩层斜坡结构类型,构建了近水平岩层斜坡地下水渗流的概念模型。(5)基于地下水泥化和软化效应研究,和基于内外动力联合作用机制的不同,提出3类滑带演化模式。(4)将四川盆地红层地区进行综合分区,研究了每个区的内、外动力特征及其对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演化的影响,并对各不同区域内近水平岩层滑坡的形成条件与演化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到不同分区的内、外动力联合作用的影响规律:(1)―先剪后张‖节理有利于近水平岩层滑坡的发育,这类节理最易发育在喜山期以来构造主应力方向发生明显偏转以及不同方向强烈构造挤压作用叠合或不同方向构造系交界和过渡的地区,其走向与现今构造主应力方向大致平行。(2)岩相交替部位、地层岩组的分界面附近是力学强度的薄弱部位,规模较大的近水平岩层滑坡的滑动面易在这些部位发育。(3)台状深丘及桌状中低山边缘斜坡卸荷裂隙发育,在具备坡体结构条件和空间条件的基础上易发育近水平岩层滑坡。相对而言,窄谷地貌比宽谷地貌出现概率更高。(4)川东地区大量近水平岩层滑坡主要发育在宽谷河谷区,其形成演化与历史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间歇性地壳隆升和高幅剥蚀作用引起的垂向卸荷以及河谷下切释放残余应变能相关。在走向与构造挤压方向近于正交的河谷最易发育。(5)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近水平岩层滑坡运动距离计算模型。研究表明,储水裂缝水头高度是近水平岩层滑坡能否启动的关键因素,滑坡启动后初始裂缝宽度b0和水头高度h0,也即储水量,是影响滑坡运动距离大小的主要因素。将理论计算公式应用于实际滑运动距离坡分析,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运动距离误差较小,表明计算公式的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二、公路切割古滑体的宏观破坏特征与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切割古滑体的宏观破坏特征与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及减灾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高位远程滑坡典型实例列举及机理分析
        1.2.2 国内高位远程滑坡典型实例列举及机理分析
        1.2.3 高位远程滑坡动力学研究
        1.2.4 灾害冲击力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高位远程滑坡成灾地质环境综述
    2.1 引言
    2.2 高位远程滑坡典型案例
        2.2.1 瑞士Elm滑坡
        2.2.2 加拿大Frank滑坡
        2.2.3 菲律宾Guinsaugon滑坡
        2.2.4 西藏波密易贡滑坡
        2.2.5 四川大光包滑坡
        2.2.6 西藏白格滑坡
    2.3 高位远程滑坡定义、分类和特征
        2.3.1 高位远程滑坡定义
        2.3.2 高位远程滑坡分类
        2.3.3 高位远程滑坡特征
    2.4 高位远程滑坡易滑地质结构分析
        2.4.1 软弱结构带控制型
        2.4.2 锁固段破裂触发型
        2.4.3 冻融黄土型
    2.5 高位远程滑坡诱发因素
        2.5.1 地震因素
        2.5.2 降雨因素
        2.5.3 人类工程活动
    2.6 高位远程滑坡链式成灾模式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地质环境研究
    3.1 新磨滑坡基本概况
    3.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3.2.1 地理位置
        3.2.2 区域地质背景
        3.2.3 区域构造背景
        3.2.4 降雨气候
        3.2.5 流域内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3.3 新磨滑坡地质环境研究
        3.3.1 构造型式
        3.3.2 地层岩性
        3.3.3 地形地貌
        3.3.4 水文地质特征
        3.3.5 地震活动及古滑坡
    3.4 新磨滑坡基本特征分析
        3.4.1 滑坡类型
        3.4.2 崩滑体边界及平面形态
        3.4.3 岩体特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滑源区多期多源遥感信息研究
    4.1 引言
    4.2 滑坡灾害遥感调查方法研究
        4.2.1 无人机航拍技术
        4.2.2 光学卫星遥感技术
        4.2.3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4.3 新磨滑坡灾害演化过程
        4.3.1 滑前地质调查分析
        4.3.2 多源遥感调查分析
        4.3.3 地质强度指标GSI演化
    4.4 滑源区遥感灾害调查探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动力启动-冲击机理分析
    5.1 引言
    5.2 高位滑坡溃曲破坏机制
        5.2.1 溃曲破坏地质模型
        5.2.2 溃曲力学机制分析
    5.3 新磨高位滑体运动速度计算
        5.3.1 启动速度
        5.3.2 运动速度
    5.4 块体堆载冲击力计算模型
        5.4.1 模型建立
        5.4.2 控制方程建立及求解
        5.4.3 冲击力影响因素
        5.4.4 古滑坡复活稳定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成灾过程动力学特征及分区研究
    6.1 引言
    6.2 新磨高位滑坡动力堆积地貌特征研究
        6.2.1 颗粒识别方法
        6.2.2 粒径曲线分析
        6.2.3 破碎分形程度
        6.2.4 地貌堆积特征
    6.3 震动信号反演分析
        6.3.1 地震信号获取
        6.3.2 地震信号处理方法
        6.3.3 信号结果分析
    6.4 高位滑坡动力灾害分区探讨
        6.4.1 急剧启动区
        6.4.2 冲击加载区
        6.4.3 破碎运移区
        6.4.4 散落堆积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动力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7.1 计算方法
        7.1.1 经验法
        7.1.2 连续体法
        7.1.3 离散元法
    7.2 结果分析
        7.2.1 运动状态分析
        7.2.2 运动速度分析
        7.2.3 堆积体状态分析
        7.2.4 典型点动力学特征分析
        7.2.5 动力学效应分析
    7.3 数值计算总结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堆积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8.1 滑槽物理模型试验概况
        8.1.1 试验装置
        8.1.2 试验样品
        8.1.3 试验工况
        8.1.4 试验步骤
    8.2 试验结果分析
        8.2.1 碎屑流运动过程分析
        8.2.2 堆积体形态特征分析
        8.2.3 运动速度分析
    8.3 远程运动模式探讨
        8.3.1 碎屑层流运动模型
        8.3.2 块石撞击流运动模型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高位远程滑坡风险防控对策研究
    9.1 高位滑坡风险防控思路
    9.2 高位滑坡早期监测预警
        9.2.1 高位滑坡早期识别地质指标
        9.2.2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9.3 高位滑坡灾害治理技术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细观结构及灾变过程研究 ——以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石混合体概念及成因研究
        1.2.2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特征研究
        1.2.3 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特性研究
        1.2.4 土石混合体滑坡失稳机理研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路线
        1.3.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大渡河丹巴河段地质环境条件
    2.1 气象水文
    2.2 地形地貌
        2.2.1 大渡河地形地貌
        2.2.2 丹巴河段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第3章 大渡河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及滑坡发育特征
    3.1 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形成过程
        3.1.1 丹巴河段河谷演化过程
        3.1.2 丹巴河段斜坡演化过程
        3.1.3 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形成过程
    3.2 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总体特征
        3.2.1 土石混合体滑坡时空分布特征
        3.2.2 土石混合体滑坡堆积体结构特征
    3.3 丹巴河段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
        3.3.1 甲居土石混合体滑坡
        3.3.2 建设街土石混合体滑坡
        3.3.3 中路乡土石混合体滑坡
        3.3.4 莫洛土石混合体滑坡
    3.4 小结
第4章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特征及量化参数研究
    4.1 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多尺度结构特征分析
        4.1.1 土石混合体多尺度结构分析方法
        4.1.2 土石混合体宏观结构分析
        4.1.3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分析
        4.1.4 土石混合体微观结构分析
    4.2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特征指标及量化参数
        4.2.1 颗粒粒度分布
        4.2.2 颗粒形状特征
        4.2.3 颗粒接触关系
        4.2.4 颗粒孔隙形态
    4.3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模型构建
    4.4 小结
第5章 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特性及参数研究
    5.1 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特性指标及量化参数
        5.1.1 强度特性
        5.1.2 应力应变特性
        5.1.3 剪胀与剪缩特性
        5.1.4 硬化软化特性
    5.2 土石混合体强度特性直剪试验
        5.2.1 试验方案
        5.2.2 剪切变形特性分析
        5.2.3 抗剪强度特性及参数分析
    5.3 土石混合体变形三轴剪切试验
        5.3.1 试验方案
        5.3.2 变形特征及破坏模式分析
        5.3.3 剪切变形力学特性分析
        5.3.4 土石混合体强度参数分析
    5.4 土石混合体剪切变形应力应变关系
    5.5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对滑坡变形的响应
    5.6 小结
第6章 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灾变过程及稳定性分析
    6.1 土石混合体滑坡灾变过程研究
        6.1.1 宏观坡体结构灾变过程分析
        6.1.2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灾变过程分析
        6.1.3 土石混合体滑坡稳定性分析
    6.2 甲居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灾变过程分析
        6.2.1 古滑坡形成演化过程分析
        6.2.2 复活滑坡灾变过程分析
    6.3 甲居滑坡灾变过程三维系统监测分析
        6.3.1 甲居滑坡监测网布设
        6.3.2 监测结果分析
    6.4 甲居滑坡灾变过程及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6.4.1 滑坡灾变过程及成因机制数值模拟分析
        6.4.2 基于变形破坏稳定性分析理论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方法
    7.1 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方法
        7.1.1 遥感解译
        7.1.2 现场调查
        7.1.3 专业监测
    7.2 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指标体系
        7.2.1 指标选取原则
        7.2.2 指标体系构建
        7.2.3 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早期识别调查分析
    7.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四川宣汉县大园包滑坡复活机理及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层地区平缓岩层滑坡研究现状
        1.2.2 滑坡复活机制的研究现状
        1.2.3 降雨入渗研究现状
        1.2.4 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2.5 滑坡防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滑坡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效应
        2.2.5 水文地质条件
        2.2.6 人类工程活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滑坡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3.1 滑坡形态特征及规模
    3.2 古滑坡的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3.2.1 滑坡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3.2.2 滑带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3.2.3 滑床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3.3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3.3.1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试验成果统计
        3.3.2 滑带土体力学参数反演分析
        3.3.3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3.4 古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3.4.1 古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
        3.4.2 古滑坡的形成机制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复活机理研究
    4.1 滑坡变形破坏及裂缝发育特征
        4.1.1 强变形区裂缝发育特征
        4.1.2 弱变形区裂缝发育特征
    4.2 滑坡复活机理研究
        4.2.1 复活体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4.2.2 复活体成因机制分析
    4.3 复活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4.3.1 持续降雨条件下古滑坡体渗流场及稳定性分析
        4.3.1.1 计算模型建立
        4.3.1.2 渗流场计算结果分析
        4.3.1.3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4.3.2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
        4.3.2.1 计算模型建立
        4.3.2.2 计算结果分析
    4.4 古滑坡体复活机理综合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
    5.1 滑坡稳定性定性评价
    5.2 极限平衡法滑坡稳定性评价
        5.2.1 计算方法选取
        5.2.2 计算模型及工况
        5.2.3 参数选取
        5.2.4 结果分析
    5.3 滑坡稳定性敏感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滑坡治理措施研究
    6.1 治理目标及原则
    6.2 治理方案研究
        6.2.1 治理方案比选
        6.2.2 抗滑桩工程
        6.2.3 截排水沟工程
        6.2.4 裂缝夯填工程
    6.3 治理后稳定性验证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第一节 地形地貌
    第二节 气象水文
    第三节 地层岩性与工程地质岩组
    第四节 地质构造
    第五节 人类活动
第三章 古滑坡的判识及发育分布规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用的滑坡判识方法
    第三节 面向对象遥感解译分析方法
    第四节 典型古滑坡遥感影像判别分析
    第五节 古滑坡综合遥感判识模型研究
    第六节 古滑坡发育分布规律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InSAR技术的大渡河流域古滑坡复活识别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第三节 大渡河丹巴段地表变形监测分析
    第四节 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
    第五节 典型古滑坡复活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时序InSAR的区域滑坡危险性动态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方法原理
    第三节 滑坡易发性建模及评价结果
    第四节 基于时序InSAR数据的滑坡危险性评价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5)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空间发育规律与成因模式
        1.2.2 水库滑坡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
        1.2.3 水库滑坡的长期变形演化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4 技术路线
    1.4 本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三峡库区工程地质环境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5 岸坡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三峡库区滑坡空间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
    3.1 三峡库区滑坡发育规律
    3.2 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
        3.2.1 地层岩性
        3.2.2 斜坡结构
        3.2.3 地形地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峡库区典型滑坡成因模式
    4.1 概述
    4.2 典型滑坡实例及其成因模式
        4.2.1 木鱼包滑坡
        4.2.2 石榴树包滑坡
        4.2.3 长屋滑坡
        4.2.4 白衣庵滑坡
        4.2.5 白家包滑坡
        4.2.6 向家湾滑坡
        4.2.7 草街子滑坡
    4.3 不同成因模式滑坡工程地质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滑坡的复活变形特征及其诱发机理
    5.1 概述
    5.2 木鱼包滑坡复活变形响应特征与变形机理
        5.2.1 滑坡专业监测网络与工程地质结构
        5.2.2 滑坡宏观变形特征
        5.2.3 滑坡变形监测结果
        5.2.4 变形影响因素与复活机制
    5.3 八字门滑坡复活变形响应特征与变形机理
        5.3.1 八字门滑坡概括
        5.3.2 滑坡复活变形演化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峡库区滑坡复活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规律
    6.1 概述
    6.2 三峡库区滑坡复活的时空分布规律
    6.3 库水作用下滑坡复活变形类型
    6.4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复活变形规律
        6.4.1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分布特征
        6.4.2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复活规律
        6.4.3 不同滑面滑坡对库水位升降的变形响应机制
    6.5 不同渗透特性的滑坡复活变形规律
        6.5.1 滑坡现场渗透试验
        6.5.2 三峡库区滑坡渗透特性
        6.5.3 渗透性对三峡水库水位下降速率调控的影响
        6.5.4 不同渗透特性滑坡复活规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的滑坡变形演化研究
    7.1 概述
    7.2 岸坡原型
    7.3 试验方案与试验过程
        7.3.1 试验原理
        7.3.2 试验设备与装置
        7.3.3 试验模型设计
        7.3.4 试验材料与模型制备
        7.3.5 试验监测方案
        7.3.6 试验工况条件
    7.4 试验结果及分析
        7.4.1 滑坡宏观变形演化特征
        7.4.2 位移量变化
        7.4.3 孔压变化
        7.4.4 土压变化
        7.4.5 含水率分布特征
        7.4.6 渗流侵蚀效应分析
        7.4.7 变形演化模式
    7.5 试验结果与原型的对比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三峡库区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自适应性研究
    8.1 概述
    8.2 三峡库区滑坡变形自适应特征分析
        8.2.1 库区滑坡变形演化趋势类型
        8.2.2 库区滑坡变形自适应调整时长
    8.3 滑坡体固结压密对变形自适应的影响
        8.3.1 滑体在竖直方向的压密变形
        8.3.2 滑体在滑动方向上的压密变形行为
    8.4 滑坡体渗透系数逐步增大
        8.4.1 溪沟湾滑坡工程地质概况
        8.4.2 溪沟湾滑坡地下水位变化特征
        8.4.3 滑坡渗透性变化分析
    8.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山西吕梁黄土滑坡成灾模式及降雨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易发性区划研究现状
        1.2.2 山西黄土滑坡分类与破坏机制研究现状
        1.2.3 滑坡降雨预警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气象与水文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人类工程活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黄土滑坡易发性区划研究
    3.1 概述
    3.2 黄土滑坡发育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2.1 空间分布特征
        3.2.2 时间分布规律
    3.3 易发性评价指标选取与分级
        3.3.1 高程
        3.3.2 坡度
        3.3.3 坡向
        3.3.4 坡体形态
        3.3.5 起伏度
        3.3.6 地貌
        3.3.7 植被指数
        3.3.8 地层岩性
        3.3.9 人类工程活动
    3.4 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
    3.5 易发性评价模型与方法
        3.5.1 信息量法
        3.5.2 Logistic回归
        3.5.3 信息量与逻辑斯回归耦合模型
    3.6 易发性区划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土滑坡主控因子及成灾模式
    4.1 概述
    4.2 典型黄土滑坡类型与主控因子分析
    4.3 典型滑坡成灾模式分析
        4.3.1 Q_3 单一黄土层内滑动
        4.3.2 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动
        4.3.3 Q-3-Q_2 接触面组合地层结构层内滑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非饱和土理论构建滑坡降雨预警模型
    5.1 概述
    5.2 模型构建思路
    5.3 非饱和降雨入渗原理
    5.4 数值计算的条件设定
    5.5 降雨预警模型的建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堡只村黄土滑坡降雨预警应用与分析
    6.1 概述
    6.2 监测数据分析
    6.3 预警模型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岷江上游古滑坡复活机理与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岷江上游地质背景
    第一节 自然地理
    第二节 新构造运动特征
    第三节 地层岩性与工程地质岩组
    第四节 人类工程活动
第三章 岷江上游古滑坡识别与分布规律
    第一节 古滑坡成因与发育时代
    第二节 古滑坡判识标志
    第三节 古滑坡分布规律与地质条件关系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岷江上游古滑坡复活特征与复活模式
    第一节 古滑坡复活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典型古滑坡复活特征和诱发因素
    第三节 古滑坡复活模式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典型岩质滑坡复活机理与危险性评价
    第一节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第二节 漩口滑坡发育特征
    第三节 漩口滑坡变形监测分析
    第四节 漩口滑坡复活机理数值模拟分析
    第五节 漩口滑坡危险性预测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典型堆积层滑坡复活机理与危险性评价
    第一节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第二节 滑坡基本发育特征
    第三节 上窑沟滑坡滑体和滑带土物质组成与力学性质
    第四节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上窑沟滑坡复活机理研究
    第五节 上窑沟滑坡危险性分析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地表水优势入渗对古滑坡复活影响的探讨
    第一节 地表水优势入渗的内涵
    第二节 滑坡模型建立与工况设计
    第三节 优势渗流通道对降雨作用下古滑坡复活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8)云南省武定县地质灾害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调查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气象水文
        2.3.1 气象
        2.3.2 水文
    2.4 植被分布
    2.5 地质环境特征
        2.5.1 地形地貌
        2.5.2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2.5.3 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2.5.4 水文地质特征
    2.6 人类工程活动
3 地质灾害特征
    3.1 地质灾害总体特征
    3.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2.1 滑坡
        3.2.2 崩塌
        3.2.3 泥石流
    3.3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3.1 空间分布
        3.3.2 时间分布
4 典型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4.1 平田箐泥石流沟
        4.1.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4.1.2 泥石流特征
        4.1.3 泥石流动力学参数
        4.1.4 泥石流易发程度及发展趋势预测
    4.2 万德古滑坡
        4.2.1 滑坡区地质环境特征
        4.2.2 古滑坡堆积的识别及验证
        4.2.3 古滑坡堆积体特征
        4.2.4 古滑坡堆积复活性分析
5 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5.1 地质灾害的基础条件
        5.1.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5.1.2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
        5.1.3 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
    5.2 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分析
        5.2.1 降雨与地质灾害
        5.2.2 河流侵蚀作用与地质灾害
        5.2.3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雅砻江旦波上部变形体临界位移预测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现状
        1.2.2 滑坡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1.2.3 滑坡预警研究现状
        1.2.4 滑坡监测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旦波堆积体地质环境条件及基本特征
    2.1 地质环境条件
        2.1.1 水文气象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层岩性
        2.1.4 地质构造
        2.1.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
        2.1.6 水文地质条件
        2.1.7 人类工程活动
    2.2 旦波堆积体基本特征
        2.2.1 旦波堆积体边界及形态特征
        2.2.2 旦波堆积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第3章 变形体变形特征及变形机理研究
    3.1 变形体变形过程
    3.2 变形体变形破坏特征
        3.2.1 后缘拉裂缝基本特征
        3.2.2 上游侧剪张裂缝基本特征
        3.2.3 下游侧剪张裂缝基本特征
    3.3 变形体变形机理研究
        3.3.1 推移式变形的力学机制
        3.3.2 变形体推移式变形的地质力学模型
        3.3.3 变形体影响因素分析
        3.3.4 变形机理研究
第4章 变形体变形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模型建立及参数的选取
        4.1.1 边界条件的设定
        4.1.2 模型的建立
        4.1.3 模型参数的确定
        4.1.4 计算步骤
        4.1.5 监测点布置
        4.1.6 计算结果分析
    4.2 基于数值模拟的变形机理分析
第5章 变形体失稳破坏临界位移预测研究
    5.1 滑坡临界位移的提出及取值研究
        5.1.1 斜坡变形演化三阶段规律
        5.1.2 滑坡临界位移的提出
        5.1.3 滑坡临界位移的取值
    5.2 变形体失稳破坏临界位移预测模型研究
        5.2.1 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5.2.2 边坡失稳破坏判据
        5.2.3 地质-力学-变形模型构建
        5.2.4 地质-力学-变形模型初始应力状态分析
    5.3 旦波上部变形体失稳破坏的临界位移预测研究
第6章 变形体失稳破坏预警分级与监测优化研究
    6.1 旦波上部变形体失稳破坏预警分级研究
        6.1.1 最大变形量预警分级研究
        6.1.2 宏观变形预警分级研究
    6.2 变形体监测优化
        6.2.1 滑坡监测设计原则
        6.2.2 已有监测措施
        6.2.3 旦波上部变形体监测方案优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内外动力作用对四川盆地红层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条件研究现状
        1.2.2 近水平岩层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1.2.3 近水平岩层滑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1.2.4 近水平岩层滑坡计算模型及启动判据研究
        1.2.5 近水平岩层滑坡防治措施研究
        1.2.6 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外动力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四川盆地红层基本特征
    2.1 红层的概念
    2.2 红层分布
    2.3 岩相与古地理演化
        2.3.1 古地理演化
        2.3.2 沉积相与岩性组合
    2.4 四川盆地红层地区地层岩性
    2.5 红层泥质类岩石物质组成
        2.5.1 红层泥质岩矿物成分
        2.5.2 红层泥质类岩石化学成分
    2.6 红层岩石结构特征
        2.6.1 红层岩石颗粒特征
        2.6.2 红层岩石胶结类型
    2.7 红层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2.8 小结
第3章 四川盆地地质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3.1 四川盆地基底与盖层
    3.2 四川盆地边缘构造带
        3.2.1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
        3.2.2 米仓山构造带
        3.2.3 大巴山推覆构造带
        3.2.4 盆地东南褶皱山系
    3.3 四川盆地红层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
        3.3.1 Ⅰ区—川西南凹陷带
        3.3.2 Ⅱ区—川西北凹陷带
        3.3.3 Ⅲ区—川北凹陷带
        3.3.4 Ⅳ区—大巴山前陆褶皱带
        3.3.5 Ⅴ区—川东构造区
        3.3.6 Ⅵ区—川中地区
    3.4 四川盆地新构造应力场反演分析
    3.5 四川盆地现今构造应力场
        3.5.1 我国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及构造应力环境
        3.5.2 四川盆地现今构造应力环境
    3.6 小结
第4章 四川盆地红层地区外动力作用
    4.1 外动力剥蚀作用
    4.2 地表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
        4.2.1 地表流水侵蚀的一般规律
        4.2.2 地形地貌对地表水系展布的影响
        4.2.3 地质构造对地表水系展布的影响
        4.2.4 河流沟谷侵蚀形成滑坡有效临空面
    4.3 雨水—地下水的动力作用
        4.3.1 降雨入渗
        4.3.2 地下水对近水平岩层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4.4 表生改造与时效变形
        4.4.1 卸荷作用
        4.4.2 风化作用
        4.4.3 蠕变与非协调变形
第5章 内、外动力联合作用对四川盆地红层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5.1 沉积建造与岩性组合的影响
        5.1.1 四川盆地红层地层沉积建造与岩性组合特征
        5.1.2 岩性组合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5.2 地质构造对坡体结构的控制作用
        5.2.1 地质构造对构造结构面的改造
        5.2.2 地质构造对软弱层的剪切破碎作用
    5.3 内动力作用对斜坡水文系统的控制与影响
    5.4 地下水对斜坡岩土体性质的改变
        5.4.1 崩解、泥化机理与影响因素
        5.4.2 软化效应
    5.5 卸荷作用对斜坡岩体结构的改变
    5.6 内外动力联合作用对滑坡形成演化的影响
        5.6.1 物质条件
        5.6.2 结构条件
        5.6.3 地下水渗流概念模型
        5.6.4 启动条件
第6章 四川盆地红层分区与各区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演化特征
    6.1 四川盆地内、外动动力作用特征综合分区
    6.2 一区:川西南高幅剥蚀凹陷平原-低山区
        6.2.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2.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2.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3 二区:川中低幅剥蚀宽缓丘陵区
        6.3.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3.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3.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4 三区:川北构造侵蚀单斜低山区
        6.4.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4.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4.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5 四区:盆缘构造侵蚀单斜中山区
        6.5.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5.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5.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6 五区:川东北大巴山构造挤压影响区
        6.6.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6.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6.3 近水平岩层滑坡典型案例分析
    6.7 六区:川东高幅剥蚀平行岭谷区
        6.7.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7.2 内、外动力作用对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6.7.3 滑坡形成条件与演化过程
    6.8 七区:川南低幅剥蚀低山丘陵区
        6.8.1 内、外动力作用特征
        6.8.2 泸州市纳溪区金山坡滑坡
    6.9 小结
第7章 近水平岩层滑坡启动后运动距离研究
    7.1 概念模型
    7.2 理论公式推导
        7.2.1 运动模型
        7.2.2 公式推导
    7.3 物理模拟试验
        7.3.1 基本原理
        7.3.2 动摩擦系数的确定
        7.3.3 物理模型建立
        7.3.4 物理模拟过程及结果
        7.3.5 理论公式校验
    7.4 典型案例验算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公路切割古滑体的宏观破坏特征与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及减灾措施研究[D]. 杨龙伟. 长安大学, 2021(02)
  • [2]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细观结构及灾变过程研究 ——以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为例[D]. 白永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四川宣汉县大园包滑坡复活机理及稳定性评价[D]. 陶盛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基于多元遥感技术的古滑坡识别与危险性评价研究[D]. 刘筱怡.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5]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D]. 李松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山西吕梁黄土滑坡成灾模式及降雨预警模型研究[D]. 王昌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岷江上游古滑坡复活机理与危险性评价[D]. 吴瑞安.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07)
  • [8]云南省武定县地质灾害特征分析[D]. 吕建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雅砻江旦波上部变形体临界位移预测预警研究[D]. 舒俊城.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内外动力作用对四川盆地红层近水平岩层滑坡形成与演化的影响研究[D]. 唐然.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公路路堑古滑坡宏观破坏特征及治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