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贪婪而下地狱的人

因贪婪而下地狱的人

一、被贪欲送进地狱的人(论文文献综述)

肖哲雯[1](2021)在《英国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研究(1877-1914)》文中认为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是基督教教士以“基督教社会主义”为基本理论基础,关注并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建立体现基督教精神的新世界而组成的团体组织。本文主要通过整理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在19世纪末兴起的背景、主要社团的发展历程与活动、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的神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思想、社团的成就与局限性等方面对19世纪末英国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19世纪末英国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兴起的缘由。70年代英国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问题与这一时期教会内部的变革是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出现的基础。第一节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贫困、失业等社会问题的暴露对部分教士建立基督教新世界理想的促进作用;教会的信仰危机使教士寻求变革以维护教会的社会地位。第二节从教会角度分析。首先,这一时期基督教社会良心的复兴推动教士关注现世,寻找教会新的社会功能。另外,19世纪末国教会的困境使得国教会的变革需求更大,国教会成员组织的社团既是这一时期社团活动的先锋,也是主力。第三节分析了1848——1854年英国基督教社会主义运动与70年代英国社会主义复兴对19世纪末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兴起的直接影响。第二章对主要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展开了专门叙述。通过梳理8个主要社团建立到解体的整个过程,整理社团各自的主要活动及社团成员的思想,以呈现出19世纪晚期到一战前夕英国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的发展概貌。根据社团成员所属的教派,本章分国教会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其他新教派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无教派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三大部分进行叙述。第三章对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的神学理论基础与社会主义思想基础进行系统探究。各个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发展历程各异,所遵循的神学基础与政治经济主张也不同。在坚持对耶稣人性的共同信仰之上,国教会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信奉圣礼社会主义,其他新教派社团更偏向于信奉内在性理论。本章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乌托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生活的憧憬、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公平分配思想、行会社会主义思想、19世纪后期英国兴起的各种世俗社会主义组织等对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第四章阐释了19世纪末英国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活动的影响与局限性。在影响方面,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的活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传播与教会对社会问题、世俗社会活动的参与,促进了基督教社会学、宗教社会学、伦理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局限性,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存在理论基础的模糊性、宗派主义的狭隘性、阶级基础的脆弱性等问题。

车志远[2](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指出“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刘舒文[3](2016)在《论毕淑敏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与局限》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当代作家群中,无论是从创作主体、创作经历还是从艺术成就的角度看,毕淑敏的文学创作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她从而立之年开始创作,可谓大器晚成,并且由于特定的身世背景和生活经历,特别是她特殊的从业经验,使她兼备军人、医生、知识女性、公众人物和着名作家的身份特点,因而她的创作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明显带有主流话语的倾向;从创作历程的角度看,她的生活经验为其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她所处的时代变迁更令她的创作涉猎广阔,成果丰赡,文体多样,风格独特;从艺术成就的角度看,她在小说之外还创作有数量可观的散文作品,她的散文始终保持和读者的互动,广泛涉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比较直观地表达了她的社会观念和审美意识,甚至带有十分显着的个人色彩,但用文学性的价值尺度衡量,只有小说才构成了她的主要文学成就。毕淑敏的小说作品虽然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的激荡下,经常发生题材、主题的转变,但无论在艺术内容还是形式技巧方面,都具有特定文艺思潮的代表性和个人化的创作特点,甚至业已形成她所独具的审美风格。因此,本文以研究她的小说创作为宗旨,力图对她的文学活动及艺术成就的各个方面,包括她的作为文学创作基础的社会观念,做出力所能及的分析和阐述,目的在于增进关于她的小说创作的认识,增进对于她所代表的当代小说类型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丰富当代小说研究的理论成果,为我国当代文学事业的繁荣进步做出应有贡献。从宏观角度看,毕淑敏小说创作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总体上的板块特点。即小说题材方面大致的阶段性变化,包括早期被称为昆仑系列的军旅题材叙事,中期的医学题材叙事,和后期的多元题材叙事。尽管作为医疗工作者,她的职业生涯始终没有离开或完全离开医疗实践,因而她的小说创作也始终围绕人的生命问题,但毕竟在题材的分布上呈现出了确切的转变。很显然,这与她的生活经历以及创作思想的变化息息相关的。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不同题材的创作渐次展开的同时,她的思想和艺术方法也经历了从单纯到复杂、从炽热到冷峻、从雄健到圆熟的演变。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正是各个时期新展开在她面前的社会生活内容,推动了她的艺术追求的变化,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同时也对她的艺术实力发出了挑战。根据这一特点,本文遵循时间线索纵向地、分期地考察她的小说创作,选择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展开从形式到内容的阐述,并依据有机联系的观点关注其间的横向联系和总体特征,是基本符合她的小说创作实际的。在重点研究小说文本的同时,本文对文学活动和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也格外关注,因为探索毕淑敏小说创作的社会和文学成因是本文的附带目的。借此既可见出毕淑敏的小说文本所包含的思想观念和艺术理想,又可印证时代生活赋予作家的深刻影响。其次,文学成就的独特性和代表性。尽管毕淑敏的小说与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作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反映中国当代文学特征方面,特别是在体现艺术内容和艺术方法的民族性方面,具有突出的独特性和代表性。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文学研究不应苛求作家达到超出个人和时代限定的高度,而是要依据作家的创作实际,正确地评价其创作成就和对世界文学的贡献,指出存在的各种不足,履行总结艺术经验、推进艺术创造的应尽职责。因此,毕淑敏小说的各种主要艺术特征,特别是其独有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方法的特征,就成了本文重点讨论的对象。这些特征体现在毕淑敏的作品中,既是她个人文学成果的实证,又反映着相当一批作家的文学创作所形成的潮流,尤其反映了年龄和新中国相仿、强烈感受到中国社会深刻变化的作家们的创作共性,对于说明中国当代文学具有形态学的典型意义。因此,对毕淑敏小说复杂的艺术内涵和艺术方法做出合乎实际而又尽可能深入的分析,进而得出公允恰当的结论,关系到对当代文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发展的总体认识。这批与毕淑敏年龄相仿、观念大致接近的作家为数很多,且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作品不仅体现着新中国历次政治运动的若干影响,而且以改革开放为界,体现着新旧时代的鲜明印记,凝聚着既能说明过去和现在,又能暗示未来的许多观念因素和美学因素。因此,选择这批作家的典型代表加以研究,超出了个别作家研究的意义,尤其具有从整体上呈现中国社会转型之际文学领域对现实变化做出的积极反应的意义。毕淑敏的小说具有时代典型意义的原因首先源于她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题材。众所周知,在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家生活具有以军队为楷模和全民生活军事化的色彩,这一特征表明了国家政权对军队的倚重,也表明了军队在国家生活中占有崇高的地位。毕淑敏的军旅题材创作得益于她的从军经历,她在军旅题材的小说中,笔锋开阔雄健地描写了戍边军人的艰苦境况和精神面貌,讴歌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和牺牲精神,反映了中国军人的政治面貌和人格特征,同时也对传统观念支配下的首长们的教条主义和陈腐作风提出了质疑和批评。由于将主人公置于极端艰苦环境下,由于军事生活在国家生活中所占的核心地位,使得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特殊表现对认识中国社会形势,特别是政治军事状况以及人的生存意识,都具有珍贵的意义。本文认为,这一题材的长篇小说以《昆仑殇》《补天石》和《阿里》为主要代表。在医学题材的小说中,毕淑敏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情抒发了对生命以及生存意志的深厚感情,也对人类的生命力做了有力刻画,在表现力度上超出了一般作家。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毒品和心理疾病的题材也在毕淑敏小说中得到了强有力的表现。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巨变,她的围绕毒品和心理疾病题材的创作无疑反映了新的社会矛盾及其表现,也必然引起作家和读者的关注。这些作品在表现社会矛盾冲突带给人的道德伦理影响方面,具有更为深刻的现实批判意义。应该承认,对生命的感受和认知水平客观地标志着人的主体自觉和历史发展水平。因此,她的医学题材创作显示了改革开放后国人日益觉醒的生命观的转变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显示了各种社会矛盾交织而成的复杂情景,具有时AI写作照的意义。这些题材的创作以长篇小说《血玲珑》《女心理师》《红处方》为代表。中国社会近几十年的变化是极为深刻而意义深远的。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文革运动的终结和改革开放的肇始,社会主体的社会观念和自觉意识随着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得到了空前解放。另一方面,根植于计划经济基础和市场经济基础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势力不断发生矛盾冲突,表现为各种价值取向的社会行为和道德主张的相互对立与颉颃。这些变化显然带有社会形态业已发生历史性变迁的性质。例如在两个社会群体——干部和商人之间,便以分别代表以往时代和新时期的不同利益格局的姿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从物质到精神的深刻冲突。这种从基础到上层的社会转折前景尚不可限量,但给文学创作提供的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却是毋庸置疑的,这一切都引发了毕淑敏小说中比较沉重而深邃的历史哲学思考。她的小说创作对现实的这些深刻变化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以直面现实和深刻反思的精神描绘了触及亿万人生活命运的大转变,既显示出现实主义的勇气和思想深度,伸张了自己的道德主张和政治倾向,同时也暴露出朴素的人本关怀和略显保守的政治观念带给她的某些思想局限。这些题材的创作以中篇小说《女工》《送你一条红地毯》等为代表。再次,除了中长篇小说,毕淑敏在短篇小说创作上同样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才华。《白杨木鼻子》《教授的戒指》《匣子里的水牛》《北飞北飞》《梦幻小屋和蓝手镯》《束修》等杰作以不同的题材和主题艺术地再现了社会的变迁,揭示出当下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人生遭遇和社会问题,展示了现实生活带给她的思考和启示,显露了一个热诚关注现实人生的积极态度。这些多元化的短篇小说虽然因其机动灵活而覆盖更广的题材和主题,但总体上依然保持着和中长篇小说的观念一致性,只不过在创作的形式技巧方面各具特色,常有不同凡响的表现,有些篇什堪称当代文坛的精华之作。因此,本文把它们当作时代生活在毕淑敏身上激发出的文学才华的最高表现。最后,值得重视的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典型创作实绩,毕淑敏的小说创作具有独特的、丰富的认识价值,因为她对文革前后和新时期的社会生活均有体验,对军人、干部、病人、普通人乃至罪犯等各种人生均有相当的了解,因此,不同内容的现实生活对她的思想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形成起到了深刻的塑造作用,而她自身的人生体验和广泛涉猎又汇聚成丰富的创作素材,构成了她的小说创作的重要基础。她也确实没有辜负社会转型的历史机遇给文学提供的良机,没有辜负她个人和她的祖国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丰富经验,她以自己勤奋不息的艺术创造努力实践现实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的艺术理想,为时代生活留下了宝贵的审美记录,为新时期文学对广阔的社会现实、广泛的社会主体、复杂的人生问题的深入探索和审美再现,做出了她的重要贡献。尽管她的小说创作存在着各种值得商榷之处和需要批评的偏差,但本文有必要以理性的心态,剖析其成因,区别其主次,以清晰地看到她的创作主流,恰当地评价她的艺术成就。总之,本文不因偶而进出的生花妙笔或很少出现的失误败笔而轻易毁誉作家,而是力图从足以产生支配力量和广泛影响的创作主流和艺术实质中发现问题、提出依据、表明意见、总结经验,力求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健康发展做出绵薄贡献。

张楠[4](2013)在《从佛教哲学角度看《西游记》的“真实”与“虚妄”》文中指出本文从佛教哲学中“真实”与“虚妄”这相对立二者的特定内涵出发,对《西游记》作整体观照和具体分析,以探究作品的深层意义,力图为文本的阐释提供新的可能。本文总体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引言、正文、结论。绪论部分:分为三个方面,即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方法。正文包括两个部分:第一章“‘西游记’与佛教哲学中的‘真实’”,旨从佛教哲学中“真实”的特定内涵对《西游记》作分析品读,立足于“真”就是“善”,也就是“净”这一佛教哲学中心观念,重点分析西游故事中体现之“慈悲”、“善”、“净”的宗教思想,从而更深刻地解读文本的宗教哲学内涵。第二章“‘西游记’与佛教哲学中的‘虚妄’”,将《西游记》中出现的染污、妄念、烦恼、过失等虚妄幻想作为研究对象,从外道、伪善、七情、财、色、三尸这六个方面作具体解析,重点分析这六种虚妄的实相,深入体会《西游记》所展现的“假”、“恶”、“虚妄”之世界。结语:通过对《西游记》中体现出的“真实”与“虚妄”之哲学内涵进行分析,可见《西游记》与佛教哲学的联系非常紧密,艺术构思严谨而寓意深刻。

于笑竹[5](2012)在《泰戈尔与民族主义》文中指出泰戈尔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印度诗人和文学家,凭借一部充满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的《吉檀迦利》,泰戈尔让世界认识了他。作为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泰戈尔竭尽全力为他的祖国——印度的民族复兴运动做贡献,密切地关注亚洲乃至世界的民族主义运动,并逐步形成了个人独特的民族主义观。本文重点研究泰戈尔的民族主义观。从他的民族主义观形成的背景、以文本分析为重点,以访华事件为个案,研究阐述泰戈尔民族主义观的思想体系。第一章主要对泰戈尔的民族主义观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民族主义》一书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并对他的民族主义观和甘地的民族主义观进行比较。第二章从泰戈尔的作品入手来审视泰戈尔的民族主义观,分析他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中体现的民族主义思想。第三章从“泰戈尔访华”这一特殊的事件着手来分析泰戈尔民族主义观在中国的影响,把泰戈尔访华事件作为个案来研究,由此进一步分析泰戈尔的民族主义观,并探究产生这些反响的文化因素。结语部分主要对泰戈尔民族主义观进行总结,分析泰戈尔的民族主义观对当代的借鉴意义。

颜峰[6](2012)在《论耻》文中研究表明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文明意识,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预警机制。耻德作为基于否定性价值基础上的内在精神活动和道德约束力量,既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人的基本情感构成,也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实现和推己及人的意志超越,是人与动物鲜明的旗帜分野,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更是人类社会在奔涌历史长河中弦歌不绝、川流不息的动力源泉。本文主要从心理和社会两纬度揭示耻德的本质内涵及价值意义:第一,耻德是人生存本质和生活本质所共有的先验禀赋,是塑造人本体以及建立与整个宇宙循环系统依归联系的德性力量,是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公共理性”和“重叠共识”,是当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诉求。第二,原有耻德体系遭受社会转型的巨大冲击而摇摇欲坠,在新体系难以瞬时建立且完善的耻德真空背景下,个体行为充满不确定性,团体行为缺乏道德指引性,社会公共行为丧失和谐性,褪去朴素原始的道德外衣,耻德内核在工业和后工业化文明的蚕食鲸吞下已变得岌岌可危。面对耻德的现实窘境,本文从耻的诠释和生成及耻的心理机制入手,确定耻德自律和他律的向善倾向,并从物质基础、认知结构、情感表现、意志行动等四方面勾勒耻的心理机制,并进行结构论证,反思耻德形成的内在机理。从耻阂影响、耻的觉知内容、耻之滥等四领域刻画评估当代耻伦理,并进行内容印证,力图揭示现代性不成熟耻德结构紊乱、规范式微,以及当下耻德由于与传统断裂、文化趋魅和远离现实生活导致人们的行为屡屡突破社会底线的内外因素。提出耻德的重建必须突破功利化耻德裂变、全球化耻德疏离、虚拟化耻德杂芜、智力化耻德丧失等困境。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建立洽合耻德原发方位、价值涵摄、现实诉求的伦理和制度架构,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耻德内容体系、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实现耻德力量的重新规制和耻德文化的复兴勃发,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提供合理建议和理性思考。

杨虹[7](2011)在《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的文化阐释》文中提出商界小说是小说类别中的一种,中国商界小说则与中国小说的发展相伴随。然而,在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空间里,商界小说长期得不到公允的评价,甚至缺乏公认的命名。改革开放后,商界小说获得了空前的生长机遇,特别是近20年来,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业社会的来临和商人群体的崛起,商界小说更以如火如荼之势在文坛兴盛。对此,批评与阐释虽有开拓却依然建树甚微。基于这一文学现象与批评现实,本文拟以近20年来即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商界小说为研究对象,立足文化批评,在对中国商界小说叙事的现代转型作整体性文化审视的基础上,选择几个文化视点,即选择与近20年商界小说文化特性最鲜明部分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探讨商界小说是如何以一种文化身份参与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以及转型中错综复杂的文化价值理念又如何影响了它的叙事策略和审美品格,以期拓展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与价值空间。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现状,界定论题涉及的核心概念,介绍主要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缘起于近20年书写商人的小说空前繁盛但文学批评的依然“失语”,将其定名为“商界小说”并界定其内涵是研究的出发点;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作品,商界小说的优长绝非审美魅力而在于它的伴随社会转型、阶层分化而生长的文化特性,因此,运用文化批评的方法,立足于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对其进行文化阐释,是一种与批评对象相称的策略选择。第一章论述中国商界小说叙事的现代转型问题。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商界小说常产生于某种文化背景并以自己独特的叙事陈规对这一背景施加影响力。进入新时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引领了商界小说叙事变革,特别是近20年来,伴随商人阶层的崛起,商界小说的类型特质及其文化意味日益彰显;而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权力在以不同形式介入商界小说话语实践以实现自己的表意策略的同时,推动了商界小说话语由弱势向强势的转向,推进了其符号权力的与日俱增。这一切,昭示了中国商界小说叙事的现代转型。第二章研究商界小说对商人精神的阐释问题。商业时代的来临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激发了社会的财富想象与从商意志。面对这一大有别于以往的时代环境和文化氛围,商界小说一方面将眼光定格于“未被彰显过的商界历史传奇”,以“揭秘”的姿态写出一个时代的兴趣所在,表现出“强化”与“抚平”历史断裂鸿沟的叙事特性;另一方面以深蕴价值指向的故事伦理聚焦商界生活,书写资本神话,诠释新商业精神和财富意义,积极抒发在现代商战中构建新的经济秩序、财富伦理和从商信仰的渴望,成为“市场化文学时代”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第三章阐述商界小说中经济理性的文化演绎问题。近20年来的商界小说如一面多棱镜,多姿多彩地展现了社会商业化进程中的商业景观,但无论其风格如何迥异,却无不呈现一种“经济理性”风采。换言之,商界小说以其表现的多样性、题材的现代性以及阐述的真实性,将经济理性所蕴含的交换关系与效用最大化原则予以了多样化的文化演绎与文学表达,在生动揭示“经济人”形象的文化蕴含、抒发其诗性的伦理关怀的同时,彰显了它形象演绎现代经济理性的生动的一面。第四章探讨个体主义演进中商界小说的欲望叙事问题。对个体主义的反思与重塑,是近20年来商界小说的现代性表征,而个体主义的张扬显然是欲望叙事合法出场的重要前提。商界小说以金钱、权力与情色之间的欲望景观为写作基调,讲述商人群体在市场经济“境遇”中释放欲望的生命感觉,勾勒他们最大限度地实现交换价值的人生履历,演绎人性欲望与商业道德、财富伦理、经济理性、文化传统之间的重重纠葛,揭示商业社会的人们的生存困境与心灵裂变,在文学“众声喧哗”的欲望叙事中,呈现出独特的书写风貌。结语部分归纳全文,在肯定商界小说具有把握现实的独特“能力”的基础上分析其话语困境与审美缺陷,指出这缺陷制约了商界小说的思想深度、精神超越和艺术探求,而着力于文学“祛魅”的祛魅,将是商界小说在未来的审美建构中亟待履行的责任与使命。

田存全[8](2006)在《领导干部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文中研究说明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党员干部的道德好坏决不是“细节问题”,而是关系着党的整体形象,关系着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特别是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我们要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尤为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旗帜鲜明,含意深刻,阐述了荣辱观的应有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对当今主流价值进行了整理和重申,为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塑官德指明了方向。

雪漠[9](2004)在《猪肚井里 的狼祸》文中指出 第一章1祁连山里,下来好些贼,溜进沙漠,打狐子打狼,惊动了省上。市里成立了特大案调查组,派了百十个警察,梳过几次,却连个贼毛也没梳出来。派出所只好派孟八爷和猛子去沙漠腹地,探个讯息。猛子们就吆了骆驼,驮了窝铺食水,前往猪肚井。

郭一先[10](2000)在《被贪欲送进地狱的人》文中提出

二、被贪欲送进地狱的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被贪欲送进地狱的人(论文提纲范文)

(1)英国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研究(1877-19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基本概念辨析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本文重难点
第一章 英国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的缘起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的经济危机和信仰危机
        一、19 世纪70 年代经济危机
        二、社会转型导致的信仰危机
    第二节 19 世纪末英国教会的内部因素
        一、基督教社会良心的复兴
        二、国教会的困境
    第三节 英国基督教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
第二章 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的兴起及发展
    第一节 国教会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
        一、圣马太公会(1877——1909)
        二、基督教社会联合会(1889——1919)
        三、教会社会主义联盟(1906——1924)
    第二节 其他新教派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
        一、新教会社会主义协会
        二、社会主义贵格会社团
        三、自由教会社会主义联盟
    第三节 无教派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
        一、基督教社会主义协会(1886——1892)
        二、基督教社会主义联盟(1894——1898)
第三章 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神学思想基础
        一、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共同的宗教观念
        二、国教会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的神学基础——圣礼社会主义
        三、其他新教派的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的神学基础——内在性理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思想基础
第四章 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的影响与局限性
    第一节 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的影响
        一、对世俗社会运动的影响
        二、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 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的局限性
        一、理论基础的模糊性
        二、宗派主义的狭隘性
        三、阶级基础的脆弱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注释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注释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注释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注释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论毕淑敏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与局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本文的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与评述
    三、预期目标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毕淑敏小说创作时期的划分
    一、生活经历与创作阶段
    二、小说代表作与主导话语
第二章 重要军旅小说研究
    一、对军魂的讴歌和对极左治军观念的诘难
    二、坚守在情感与责任之间
    三、守护生命的意志和人本理想
第三章 重要医疗小说研究
    一、医疗小说创作的意义
    二、守护生命的文学宣言
    三、在科学、法律、伦理中的抉择
    四、个人奋斗的画卷与心理疾患的写真
        1. 隐匿的伤害
        2. 刻意的遗忘
        3. 苏醒的现实
        4. 婚外恋的伤害
第四章 重要多元题材小说研究
    一、《女工》和《女人之约》中的尊严主题辨析
        1. 尊严与《女工》的情节逻辑
        2. 尊严与《女工》的人物描写
        3. 尊严与《女工》》的文学观与历史观
    二、《送你一条红地毯》与《西红柿王》中的历史哲学表达
    三、《白杨木鼻子》与《教授的戒指》中的魔幻艺术
    四、《北飞北飞》与近代中国命运之思考
    五、《束修》与文革教训
    六、《梦幻小屋和蓝手镯》的儿童关怀与母爱情结
    七、《匣子里的水牛》:回望家园以正迷途
第五章 毕淑敏小说创作的不足
    一、艺术表现方法的得失
        1. 独特风格与表现力度
        2. 复杂的悬念与过度情节化
        3. 可贵的自信,却缺少平民视角
        4. 刻意描写的人物,却不免类型化
        5. 话语的坚定与失当
    二、作家个人经历的双面刃
        1. 个体经验的助益与误用
        2. 心态的谦恭与虚骄
第六章 从毕淑敏小说看当代文学问题
    一、毕淑敏的小说创作与科学的历史观问题
    二、从近代到当代的历史范畴特征
    三、社会主义运动的背景
    四、文学的历史自觉
    五、毕淑敏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从佛教哲学角度看《西游记》的“真实”与“虚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西游记》与佛教哲学中的“真实”
    (一) 慈悲
    (二) 善
    (三) 净
二、 《西游记》与佛教哲学中的“虚妄”
    (一) 外道迷
    (二) 善迷
    (三) 七情迷
    (四) 财迷
    (五) 色迷
    (六) 三尸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泰戈尔与民族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泰戈尔的民族主义观
    第一节 从单一到多元:泰戈尔民族主义观的形成
    第二节 双重性:《民族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观
    第三节 甘地与泰戈尔的民族主义观的分歧
第二章 泰戈尔作品中的民族主义:批判与重塑
    第一节 批判的精神:民族主义的主题
    第二节 民族主义压迫下的群像:民族主义作品形象论
第三章 民族身份的认同与分歧——访华事件的反响
    第一节 毁誉参半的访华之行:泰戈尔民族主义观在华反响
    第二节 不合时宜的文化交流:对泰戈尔民族主义观的误读
    第三节 不和谐的文化碰撞:泰戈尔民族主义观被误读的文化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就
致谢
个人简历

(6)论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标
        1.1.2 研究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耻文化传统考察
    2.1 中国传统耻文化的原生性价值
        2.1.1 中国传统耻文化梳考
        2.1.2 传统耻文化样态分析
        2.1.3 传统耻文化当代价值
    2.2 西方传统耻文化历时性样态
        2.2.1 亚里士多德的羞耻思想
        2.2.2 舍勒的羞耻思想
        2.2.3 玛莎·纳斯邦的羞耻观
    2.3 耻文化在现代文化中的空绝性
        2.3.1 传统耻文化式微的社会结构性因素
        2.3.2 传统耻文化式微的历史文化因素
        2.3.3 传统耻文化式微的科技与经济因素
第三章 耻的诠释与生成
    3.1 耻概念诠释与分类
        3.1.1 耻概念诠释
        3.1.2 耻的分类
    3.2 耻的道德本质与特征
        3.2.1 耻的道德本质
        3.2.2 耻的特征
    3.3 耻的道德功能
        3.3.1 耻是道德实现的心理基础
        3.3.2 耻是个体完善的内在动力
        3.3.3 耻是社会秩序的内控机制
    3.4 耻的生成条件
        3.4.1 道德教化:耻的生成前提
        3.4.2 自我反省:耻的生成动力
        3.4.3 社会风尚:耻的生成环境
第四章 耻的心理机制
    4.1 耻的物质基础
        4.1.1 人脑额页的进化是耻构成的物质前提
        4.1.2 大脑决定耻智力发展
        4.1.3 耻是大脑机能发挥作用的结果
    4.2 耻的认知结构
        4.2.1 耻的认知心理表征
        4.2.2 耻的认知特征
        4.2.3 耻的认知过程
    4.3 耻的情感表现
        4.3.1 耻的情绪特征
        4.3.2 与耻相关的道德情感
    4.4 耻的意志行动
        4.4.1 耻意志的品质要素
        4.4.2 耻意志形成的一般条件
        4.4.3 耻意志形成过程
第五章 耻的伦理评价
    5.1 耻阈的影响因素
        5.1.1 耻域的主体差异
        5.1.2 耻域的时间因素
        5.1.3 耻域的空间因素
    5.2 耻的觉知内容
        5.2.1 国本之耻
        5.2.2 社群之耻
    5.3 耻之滥
        5.3.1 耻之以为不耻
        5.3.2 不耻之以为耻
第六章 耻德的转型与重建
    6.1 耻德转型的困境分析
        6.1.1 功利化生存境遇下的耻德裂变
        6.1.2 全球化趋势下的耻德疏离
        6.1.3 虚拟性存在与现实耻德的龃龉
        6.1.4 公众人物与专业人士耻德缺失
    6.2 耻德转型的现实依据
        6.2.1 耻德变迁的原发方位
        6.2.2 耻德转换的价值涵摄
        6.2.3 耻德重塑的现实诉求
    6.3 耻德转型的现实路径
        6.3.1 耻德建构的理性原则
        6.3.2 耻德建构的路径思考
        6.3.3 公民耻德建设的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7)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的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创作概述
    第二节 商界小说的概念厘定及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国商界小说叙事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现代性与中国商界小说的叙事沿革
    第二节 中国商界小说的类型特质及其文化意味
    第三节 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话语与权力关系考察
第二章 商人精神的诗情阐释
    第一节 揭秘历史与想象商人
    第二节 财富诉求与伦理启悟
    第三节 新商业精神的当代启蒙
第三章 经济理性的文化演绎
    第一节 经济理性的文学表达
    第二节 交换逻辑演绎的经商指南
    第三节 效用最大化的理性批判
第四章 个体主义的欲望狂欢
    第一节 个体主义的出场与欲望叙事合法化
    第二节 商海沉浮中的物欲写真
    第三节 消费狂潮里的情色镜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被贪欲送进地狱的人(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基督教社会主义社团研究(1877-1914)[D]. 肖哲雯.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2]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3]论毕淑敏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与局限[D]. 刘舒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3)
  • [4]从佛教哲学角度看《西游记》的“真实”与“虚妄”[D]. 张楠.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5)
  • [5]泰戈尔与民族主义[D]. 于笑竹.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6]论耻[D]. 颜峰. 中南大学, 2012(12)
  • [7]近20年中国商界小说的文化阐释[D]. 杨虹. 武汉大学, 2011(05)
  • [8]领导干部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 田存全. 陕西教育·理论, 2006(12)
  • [9]猪肚井里 的狼祸[J]. 雪漠. 中国作家, 2004(02)
  • [10]被贪欲送进地狱的人[J]. 郭一先. 金融经济, 2000(01)

标签:;  ;  ;  ;  ;  

因贪婪而下地狱的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