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强度渐变规律及其对草地的影响(英文)

放牧强度渐变规律及其对草地的影响(英文)

一、放牧强度递变规律及对草场的影响(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华[1](2021)在《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草原处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气候波动性较大,同时具有脆弱性和严酷性,使得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草原的生态系统更容易发生退化。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水分补给的主要来源,蒸散发是干旱半干旱区最主要的水分损失途径,而植被恢复势必会增加耗水量和土壤水分的损失。因此,精确地估算干旱半干旱地区蒸散量和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并掌握其时空规律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不同保护与利用方式下草地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与生态效应的研究,以期为区域植被配置和草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建议与理论支持。本研究使用涡动相关观测技术获取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赛罕乌拉的草地生长期观测数据,对三种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物种组成、重要值、地上生物量、盖度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使用构建的SEBAL模型,模拟了研究区2000~2019年的蒸散发量及其变化(evapotranspiration,ET),分析了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模型法计算了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rain water utilization potential indicator,RUP);分析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生物量、丰富度、多度、盖度等对蒸散发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草地生长季蒸散发及气象因子变化变化规律。实验观测期间,蒸散发量从5月到6月呈下降趋势,从6月到8月呈上升趋势并达到峰值,8月后持续下降,生长季的蒸散发量为313.8 mm。草地碳源汇效应成波动状态,土壤的体积含水量与降雨变化呈现一致性,降雨多集中于后期。(2)利用水分亏缺来评价现有水资源是否满足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赤峰区域,通过大尺度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以赛罕乌拉所在的赤峰市为例,研究了大尺度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蒸散发高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小,而蒸散发中值与低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大。在研究时段,大多数区域处于年动态水分盈余状态。(3)研究了解了赛罕乌拉蒸散发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通过遥感和空间分析表明,在空间上,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主要集中分布在森林生态系统区域;从时间变化上,2010~2019年实际蒸散发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2000~2009年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面积呈下降趋势,中值区(300~400 mm)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分亏缺盈余方面,从2000~2006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逐渐减少,从2006到2012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呈显着增加趋势,而2012年之后到2019年,雨水资源化潜力又逐年减小,其中2016~2019年三种不同保护利用方式的草地均处于年动态水分亏缺状态,表明气象要素对蒸散发有显着影响。(4)揭示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实际蒸散发与草地主要生长状况指标的相关关系。对赛罕乌拉2000~2019年的蒸散发研究表明,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与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围封草场的相关性较强,放牧草场的相关性较弱。围封草场和打草场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较广,与蒸散发的相关性也呈正相关关系,而放牧场的多样性指数与蒸散发呈负相关关系。放牧草场和围封草场的蒸散发随着总盖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打草场的蒸散发与总盖度的相关性较弱(5)研究发现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生态效应变化。通过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效应、结构效应、质量效应、功能效应、风沙防护效应等综合研究表明,围封恢复草场的生态效应为正向效应,打草场的生态效应为负向效应,放牧草场的生态效应为零效应,表明退化草地围封恢复措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打草场常年打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围栏恢复是实现退化草原植被向顶极群落恢复演替的有效措施。(6)研究发现,草地围封模式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退化草地的恢复。在降水量低于350 mm的干旱半干旱区,建议以围封保护恢复为主,同时控制草地围封保护和刹割时间,在保护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在对需要进行人工补种的严重退化草地,首先,应以草本植物修复为主。其次,选择合适的耐寒、耐旱的本地物种,同时优化草本植物的种植密度,降低草地的耗水,减缓干旱胁迫,提高农牧交错区的草地保护与恢复成效。在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提升社会与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修复效益最大化。

王文海[2](2021)在《植物群落对放牧模式调整的生态响应 ——以墨竹工卡社区高寒草甸为例》文中指出畜牧业是推进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但由于不合理的放牧模式,高寒草甸退化日趋严重,影响牧民的生产生活。墨竹工卡社区所采用的传统放牧模式粗放经营,超载放牧,导致天然草地退化严重。因此,需要对墨竹工卡社区的放牧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本试验在青藏高原墨竹工卡社区高寒草甸家庭牧场尺度上,从植被特征、土壤肥力和种子库以及牧民经济收入这四个方面对放牧模式调整优化后的草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取消春秋草场,将春秋草场合并到冬草场中作为冷季草场,将夏草场作为暖季草场,同时调整各草场的放牧时间。在冷季草场,实行水平划区轮牧及适度补饲饲养;在暖季草场,沿海拔梯度实行垂直划区轮牧。1月份开始给牦牛补饲,2月底或3月初至4月底对牦牛实行全舍饲,5月到6月初再实行小区轮牧并完成整群、防病等工作,6月上旬后迁入暖季草场,11月初迁回。在冷季草场轮牧小区的草地利用率控制在60%之内;暖季草场,从每年6月上旬开始到10月底结束,利用时间为80-90天,草地利用率不得超过80%。草场转场时间调整后,各草场牧草的地上生物量提高了22.6%-37.3%,植被盖度提高了4.3%-10.6%,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牧草的产量,改善了草地状况,缓解了放牧带来的压力。2、放牧模式调整优化后与放牧模式调整前相比,2019年和2020年各草场的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分别在春秋场提高了6.26 g/kg和7.48g/kg,在夏场提高8.78g/kg和12.86g/kg,在冬场提高6.38和12.51g/kg;全氮分别在春秋场提高了0.8g/kg和1.0g/kg,在夏场提高了1.41g/kg和2.60g/kg,在冬场提高了0.57g/kg和0.72g/kg;全磷分别在春秋场提高了0.40g/kg和0.42g/kg,在夏场提高了0.28g/kg和0.32g/kg,在冬场提高了0.35g/kg和0.39g/kg;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土壤种子库中优良牧草所占的比例从34%增加到35%,此外,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与2018年相比,2019年和2020年土壤种子库总密度在春秋场是2018年的1.03倍和1.04倍,在夏场是1.14倍和1.15倍,在冬场是1.01倍和1.02倍。这些指标的改善直接提高了地上牧草地产量和多样性。3、在冷季实施舍饲,提高了家畜的生产性能,降低了家畜的死亡率和疫病率,并通过资金奖励政策提高了家畜出栏率,调整优化了家畜结构,减轻了冷季补饲的压力,提高了牧民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家庭经济总收入。与此同时,减轻了天然草场的放牧压力,改善了草场的生态状况,减缓了草地退化。通过构建冷暖季转场与划小区轮牧及圈舍补饲综合放牧优化模式,增加了植被的地上生物量和盖度,改善了土壤肥力水平,增加了优良牧草的比例,减缓了杂草的生长,改善了草场的生态状况;同时,提高了牧民的经济收入,减少了家畜的死亡率和疫病率,提高了牧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吴雨晴[3](2020)在《不同利用方式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呼伦贝尔草原的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三种代表草原类型的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的样地调查和采样测定,分析了禁牧、刈割和放牧三种草地利用方式下的植被群落特征和物种分布特性,以及植物和土壤的碳(C)、氮(N)、磷(P)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并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以期阐明不同利用方式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为呼伦贝尔草原植被恢复重建、合理配置植被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禁牧和刈割利用方式下的物种数量、植被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均大于放牧,且禁牧和刈割提高了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冷蒿、刺沙蓬等退化指示种在放牧样地重要值最大,寸草苔、大针茅、冰草和羊草等适口性好的多年生优质牧草在刈割和禁牧处理下重要值增加。这表明禁牧和刈割均有利于草地的正向演替。(2)在种群和群落尺度上,不同利用方式对植物碳含量均没有显着影响,氮和磷养分含量均为刈割大于放牧。在种群尺度上,不同物种的养分含量对草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群落尺度上,在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中,植物氮和磷含量均表现为刈割显着高于禁牧和放牧,除此之外,其余样地的养分元素含量均差异不显着。相比于持续放牧,禁牧和刈割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土壤碳和氮含量的积累,且刈割效果更显着。(3)三种利用方式中,刈割样地的植物C/N和C/P最小。植物的N/P平均值均小于14,可初步推断呼伦贝尔三种草原植物的生长受氮限制。各利用方式样地的土壤C/N总体差异不大,C/P呈现刈割>禁牧>放牧的规律。(4)植物氮含量与年降水量和海拔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p H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年降水量和海拔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p H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全氮和全磷均与p H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C/P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5)自西向东,即从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到草甸草原,物种数、植被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整体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地上生物量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植物碳、氮、磷含量在三种草原类型之间均无显着差异,植物碳含量在草甸草原最高,植物氮含量在荒漠草原最高,植物磷含量在三种类型草原差异极小。土壤碳、氮、磷含量均表现为: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杨旻旻[5](2020)在《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一个嘉绒村落——大坪村的田野调查,以该村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冬经为切入点,围绕仪式与村落社会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是一篇关于嘉绒地区村落社会的民族志。以期为理解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人们多样化的生存方式与族群身份选择、族群认同变迁及社会文化建构间复杂、动态地关系提供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田野点选择,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爬梳,并对文章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方法作出简要说明。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通过对大坪村自然人文环境和冬经仪式过程的描述,勾勒出其身处的多重文化场域。第二章为第二部分,探讨了仪式与大坪村人族群认同的关系,指出以冬经为代表的集体宗教仪式是大坪村人建构“安多嘉绒藏族”的基础。第三章、第四章为第三部分,通过观察仪式实践中个体间的互动,探讨村民的互助仪式和村落的互助体系是如何建构起大坪村社会关系网的。第五章、第六章为第四部分,分别对仪式与村政权威建构和仪式与宗教权威建构展开论述,以揭示大坪村村落社会整合的内生逻辑。第七章为正文的第五部分,以冬经仪式变迁为例,叙述大坪村人在资源竞争和利益角逐背景下,是如何对其文化表征展开重构的。结论部分是基于田野调查及国内外理论与个案研究的借鉴对全文作出的概括和总结。综上所述,大坪村人的生存空间一直处于多重文化交汇地带,交汇中有碰撞、有互换、有借用、也有创制。在此过程中,在认同的指引下,大坪村人逐渐构建起以自我为中心、自成体系的社会文化。在这一特定场域中,他们通过语言、习俗、信仰、规范等文化的诸多要素既保持了与嘉绒主文化的有机互动,又逐渐树立起独立于嘉绒主文化的自我中心地位。大坪村这样的个案,在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并非特例,对它展开探讨能够以小见大,为理解和反思“边缘”群体及其社会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民族志文本。

安冬·萨娜[6](2020)在《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研究》文中提出游牧文化中的生态价值体现着游牧民族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行为模式和生态智慧,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裕固族游牧文化根植于祁连山生态系统,祁连山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样得益于裕固族游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对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生态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分析裕固族游牧文化中生态知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为裕固族游牧文化带来的影响,讨论裕固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价值对建立有效的生态保护机制以及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合理运行发展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本研究调查的田野点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是裕固族在东部地区的主要聚居地。笔者以世居在祁连山区的裕固族牧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生态人类学知识和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口述史等方法,对裕固族游牧环境、游牧模式及草原利用、生态价值观进行总结,对裕固族游牧文化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及发展进行思考。本文第一章主要描述裕固族的形成过程及其游牧环境,在描述游牧环境变迁过程中逐步提出问题,对当前牧区生态状况及相关问题的背景做出阐释。第二章描述裕固族的游牧模式和草原利用状况,整理生产生活方式中的动、植物知识,分析传统游牧经济中的生态保护方式和生态价值。第三章从物质、精神生活两方面对裕固族的生态观念进行分析,肯定裕固族生态价值观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第四章分析国家公园建设中裕固族游牧文化的价值体现和国家公园建设对裕固族游牧文化的影响。裕固族游牧文化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具有促进祁连山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存在与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彼此嵌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于晋海[7](2019)在《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华文明历史血脉之传承中,各民族在多元共生的文化土壤环境及社会变迁中孕育了众多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老龄应对实践,为我国老龄社会研究乃至为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问题解决提供了路径思考。在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的田野调查中作者发现,在牧区普遍存在如此的文化现象:牧区老人从牧业村落流动到小城镇聚居。基于这样的田野发现,本文核心问题是探讨老人流动行动背后的动因、社会文化框架以及老人在小城镇聚居情境中的适应与能动作用。牧区老人社会是一个老龄化社会缩影,探讨牧区小城镇聚居情境中个体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在当前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无疑具有着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历史沿革、乡镇社区城镇化和老人移居对乡镇社区的塑造来阐述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过程。说明牧区老人是乡镇社区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并且在老龄应对和社会适应中发挥着能动作用,赋予牧区乡镇以独特的老人社会之社区结构;其次,对老人社会结构中所包含的家庭结构、社会交往及本土文化社会支持等三个次结构系统进行具体分析;之后,进行从微观情境到宏观制度话语的视角转换,通过分析制度变迁及社区养老实践过程中的老人社会适应,构建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间互动关系模型;最后,在比较研究中得出的老人社会特质及发展趋势,联系乡镇社区的现实和国家乡村发展战略的制度要求,来分析乡镇社区的未来。经研究指出:从形成机制而言,赛尔龙牧区老人社会是老人在应对自身角色变化和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生活事件时,通过流动在乡镇形成了独特的聚居形态。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牧区老人通过自身意志,与经历、接受并再诠释的经验相结合,来实现个体作为行动者的建构。类似的行动使得个体行动转变为群体行动,使乡镇情境发生了改变。从家庭结构而言,由于老人移居在牧业村和乡镇间形成了城乡二元家庭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的涉及三代人之代际互动;从交往模式而言,随着赛尔龙乡镇中老人交往圈的扩大形成了以互助为核心的邻里交往,以互惠为特点的多民族交往,以社会凝聚为功能的交往参与;从本土文化的社会支持而言,老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借助本土文化来帮助其社会适应,在文化重构中不断应对困境与不适;从制度变迁与老人社会适应关系而言,构建宏观视角下形成的个体、社区与国家互动关系模型,在三者关系中社区具有着连接效应和中介属性,在老人的参与下进行新型乡镇社区构建;从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出发,老人社会处于从乡土自主养老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期,不仅要在微观社区情景范式中了解社会结构与老人能动,还需要从宏观角度对相关因素进行整体性研究。无论新型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具体路径如何,老人在社区家庭结构形态、文化权威形态及新型社区养老规范建立的便利性、社区城镇化及精神社区构建中都有着重要意义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发展需要老人的参与,而老人也需要依靠社区规范建立社会关照与养老服务进行老龄应对。社区一方面承载着保障老人生活、促进老人参与的情境责任,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推行国家制度、确保制度适应性和执行效率的使命。使得社区在老人个体、社区和国家三者关系间成为了中心环节,也使得老龄宜居的新型社区建设成为实现新时代乡镇社区发展的基本路径。

郝匕台[8](2019)在《不同休牧时间对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典型草原是温带半干旱草地类型,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较为敏感。长期过度放牧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并造成严重地草地退化。为了研究休牧时间长短对放牧草地的影响;本研究于2012年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毛登牧场进行,经过6年的连续放牧实验,于2018年进行取样,分析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生长季内不同休牧时间长短对植物群落及土壤养分及计量学特征的影响,结论如下:1.不同休牧处理对群落的高度、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增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增加群落的密度有促进作用;春初夏休牧不仅可以较好的保持群落物种多样性还有增加群落均匀度。2.不同种群对休牧的响应不同:围封更有利于羊草种群的高度和生物量的增加;春夏季休牧有利于克氏针茅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增加;不同休牧时间调控均可使糙隐子草的密度和生物量增加,其中春季休牧有显着的影响。3.春初夏休牧和春夏休牧对浅层土壤(030 cm)各层C/N、C/P和N/P都有促进作用;土壤全碳、全氮相关性均较高。土壤全碳和全氮与C/P、N/P极显着正相关(P<0.01);土壤C/P与C/N、N/P极显着正相关(P<0.01)。4.结合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羊群的采食量、载蓄率、草地利用率及土壤物质的积累方面,春初夏休牧(6月始牧)为最优休牧方式。

高艺宁[9](2019)在《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传统生态问题与其地理空间属性相结合,采用“格局—过程—机制—可持续”的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研究范式,按照“景观动态分析—驱动机制探究—生态质量评价—安全格局构建—发展模拟选择”的研究框架,基于草地生态足迹划分分析时段,分析景观格局及其生产力动态,探究荒漠草原区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而评价草原景观生态质量,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分区,模拟未来荒漠草原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安全3种情景下的资源配置方案,旨为草原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1)研究区草地生态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低度协同阶段(1987—2002年)、政策驱动阶段(2002—200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6年);不同阶段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系数(-2.289、-1.082和0.495)的绝对值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降低,表明前期剧烈波动而后期变化平缓;长期趋势(0.292%、0.728%和1.355%)则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长,反映了单位草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草地消耗在经济贡献中比重的下降,说明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正向生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2)植被年均生产力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87~2016年研究区有94.23%的地区年均植被NPP总体呈动态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约3.77g Cm-2a-1;位于东南丘陵区的乡镇植被NPP呈动态增加,而受人类活动干扰明显的乌兰花镇植被NPP呈动态减少;植被NPP与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降雨量相关系数值更高。1987~2016年,景观类型数量变化较为明显,森林景观和人工景观分布面积处于增长状态,而草地景观、荒漠景观、农田景观和水域景观面积有所减少;从动态方向上看,约有112696.3ha的草地和农田转为森林,76574.41ha荒漠转为了草地;从动态速率上看,各景观类型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持续变化—快速变化”的过程。从类型水平上看,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大,农田景观与此相反,斑块增大且形态连片:研究区景观趋于破碎化、边缘效应降低、连通性相对稳定,异质性明显变化。(3)自然因素和人为扰动是景观动态的根本原因,且人为干扰的影响程度更为显着。农业生产、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区农田景观、草地景观和人工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农田景观受人口状况影响较大,草地景观则深受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工景观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受时间尺度影响,同一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影响效果也会随之变化。(4)研究区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属敏感脆弱型,综合指数范围为0.003—0.765,敏感脆弱型的村域约占研究区域的82.73%,且存在北部高南部低的区域差异,表明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草地生态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相关性反映出研究区草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与空间依赖。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对于草地生态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5)不同景观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共划分为5类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即重点优化区、潜在优化区、重点关注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治理区。未来研究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优化3种情景下生态格局模拟结果表明农田、森林、水域、人工乃至荒漠景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新增农田、森林和人工景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对比配置方案发现生态安全情景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既能保持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供给,又能考虑草原保护对生态空间的需求。

兴安[10](2019)在《内蒙古草甸草原东北鼢鼠对栖息地环境因子及人为干扰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对内蒙古草地多样性保护、草产业以及畜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东北龄鼠(Myospalaxpsilurus)在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正确认识东北鼢鼠在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治理由东北鼢鼠引起的草场损失和环境失衡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至2016年在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草甸草原对东北鼢鼠个体、种群与环境因子间关系进行专门研究。从个体层面,对东北鼢鼠雌雄两性头骨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并讨论其是否具有性二型现象及其在微生境中的快速进化影响因素。并对个体洞道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引入分形维度作为测量东北鼢鼠洞道系统结构的特征指数。从种群层面上,对东北鼢鼠种群相对密度与环境因子中的植被、土壤、气候以及放牧干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又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中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植被、土壤与放牧干扰与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波动进行建模。结果表明:(1)雌雄东北鼢鼠体尺特征不存在显着形态性二型。成体鼢鼠头骨形态指标在性别间存在显着差异。土壤因素对东北鼢鼠头骨形态变异影响不显着。雄性鼢鼠头骨形态在两种地形间存在显着差异。(2)东北鼢鼠洞道系统在个体间存在差异,性别间的差异不显着。不同地形分布的鼢鼠洞道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可采用分形维度来综合测量与评估洞道几何结构。(3)东北鼢鼠种群消长动态总体呈连续增长趋势。不同季节鼢鼠种群相对密度存在显着差异。随东北鼢鼠数量增多,植被高、盖、密、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含水量显示下降趋势。(4)植物群落Shannon weaver指数随种群数量的增多呈现先F降再上升的趋势;Inverse-Simpson指数随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增多而增大;随龄鼠种群数量增多群落Simpson指数呈现下降趋势。(5)土壤硬度随鼢鼠相对密度增加呈现缓慢先上升再逐渐下降的趋势。土壤含水量随样地内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增多而下降。各土壤层温度均与相对密度显着相关,种群相对密度在各土壤层温度提升时均出现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下降的趋势。(6)东北鼢鼠种群相对密度随月平均降水量增加而下降;东北鼢鼠种群相对密度与环境温度无显着相关关系。(7)不同放牧条件下的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季节东北鼢鼠种群密度在季节轮牧区与连续放牧区内的种群数量最少。而禁牧样区与按月轮牧方式下的种群数量最高。(8)土壤、植被特征与种群相对密度显着相关。气温与栖息地内各个植被性状中存在显着相关关系。气温与栖息地内土壤含水量和硬度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随气温增高而下降;降水量仅与土壤硬度具有显着相关关系,土壤硬度随降雨量增加而减少。(9)年际间效应以及季节通过对植被与土壤间接影响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夏季与秋季,对植被具有正向作用,即促进植物地上部(高度、盖度)增加,间接使东北鼢鼠相对密度下降,而秋季对植被的正向作用,促进地下生生物量以及植被密度的增加,间接促进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增加。植被对土壤含水量以及上壤硬度的正向作用,上壤水量的增加直接抑制东北鼢鼠种群数量,而土壤硬度对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二、放牧强度递变规律及对草场的影响(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牧强度递变规律及对草场的影响(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蒸散发估算方法
        1.2.2 草地蒸散发的影响机制
        1.2.3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效应
    1.3 研究内容
        1.3.1 草地蒸散发及生长季的变化特征
        1.3.2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1.3.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1.3.4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1.4 本论文关注的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特点
        2.1.2 植被与土壤
        2.1.3 气候特征
    2.2 观测与仪器
        2.2.1 草甸草原的通量观测
        2.2.2 草地生物多样性观测
    2.3 其他地面数据
        2.3.1 气象数据
        2.3.2 遥感数据
        2.3.3 土地利用数据
    2.4 湍流资料质量控制
    2.5 研究方法
        2.5.1 草地湍流通量观测
        2.5.2 生物多样性计算
        2.5.3 基于SEBAL模型的实际蒸散发模拟
        2.5.4 雨水资源化潜力
第三章 草地生长季气象因子及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3.1 草地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
        3.1.1 土壤湿度与降雨变化特征
        3.1.2 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3.1.3 空气温湿度变化特征
        3.1.4 风速和风向变化特征
    3.2 草地下垫面辐射与能量平衡
        3.2.1 草地下垫面小气候平均日变化
        3.2.2 草地下垫面辐射平衡与能量闭合
        3.2.3 草地下垫面净辐射与可能蒸散量
    3.3 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3.4 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4.1 区域植被类型及变化
    4.2 区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4.3 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4.4 降水与气温对区域蒸散发和雨水资源化潜力影响
    4.5 区域植被的合理保护与修复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5.1 植被类型变化
    5.2 实际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5.2.1 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5.2.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5.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和蒸降差的变化
        5.3.1 蒸散发的变化
        5.3.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变化
        5.3.3 蒸降差的变化
    5.4 群落特征对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场蒸散发的影响
        5.4.1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多样性对蒸散发的影响
        5.4.2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均匀度对蒸散发的影响
        5.4.3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盖度对蒸散发影响
        5.4.4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生物量对蒸散发的影响
    5.5 草地的保护与利用
    5.6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6.1 多样性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群落功能群多样性变化
    6.2 结构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群落功能群组成变化
    6.3 质量效应---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质量变化
    6.4 功能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功能变化
    6.5 防风固沙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防风固沙功能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植物群落对放牧模式调整的生态响应 ——以墨竹工卡社区高寒草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1.3.2 放牧对草地植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1.3.3 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种子库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与土壤
        2.1.3 气候特征
        2.1.4 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测定方法
        2.2.3 跟踪调查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放牧模式调整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3.1.1 植物群落特征
        3.1.2 植物生物量
        3.1.3 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
    3.2 放牧模式调整对土壤养分和种子库的影响
        3.2.1 土壤养分
        3.2.2 种子库
    3.3 放牧模式调整对牧民经济收入的影响
        3.3.1 优化前放牧模式的评价
        3.3.2 优化后的放牧模式
        3.3.3 放牧模式优化前后经济效益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放牧模式调整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4.2 放牧模式调整对土壤养分和种子库的影响
    4.3 放牧模式调整对牧民经济收入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不同利用方式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利用方式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概况
        1.2.1 放牧对草地的影响
        1.2.2 禁牧对草地的影响
        1.2.3 刈割对草地的影响
    1.3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概况
        1.3.1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1.3.2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1.3.3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的生态化学计量学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概况
        2.1.2 气候及水文特征
        2.1.3 植被及土壤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3.1 植物调查方法
        2.3.2 土壤调查方法
        2.3.3 样品分析方法
    2.4 数据分析方法
        2.4.1 植物多样性指标计算方法
        2.4.2 数据处理方法
3 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原植被特征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利用方式对群落特征的影响
        3.1.2 利用方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3.1.3 利用方式对草原物种组成的影响
    3.2 讨论
    3.3 小结
4 不同利用方式下植物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利用方式对优势种碳、氮和磷含量的影响
        4.1.2 不同利用方式对优势种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1.3 不同利用方式对群落植物碳、氮和磷含量的影响
        4.1.4 不同利用方式对群落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1.5 植物养分与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4.1.6 植物养分及化学计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2 讨论
        4.2.1 利用方式对植物碳、氮和磷含量的影响
        4.2.2 利用方式对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2.3 植物碳氮磷含量与化学计量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关系
    4.3 小结
5 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和磷含量的影响
        5.1.2 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5.1.3 土壤养分与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5.1.4 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1.5 植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的相关性
    5.2 讨论
        5.2.1 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和磷含量的影响
        5.2.2 利用方式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5.2.3 土壤碳氮磷含量与其化学计量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关系
        5.2.4 植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的相关性
    5.3 小结
6 结论
7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田野事象:大坪村与冬经
    1.1 大坪村的人文地理
        1.1.1 小金县概述
        1.1.2 大坪村人文地理环境
    1.2 冬经仪式及过程
        1.2.1 仪式前的准备
        1.2.2 冬经仪式过程
第二章 仪式与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2.1 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2.1.1 从祖源到族源
        2.1.2 语言与认同
    2.2 仪式与族群认同
        2.2.1 结构性失忆与集体记忆
        2.2.2 仪式、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
    2.3 族群认同与寺院权威
        2.3.1 大坪寺
        2.3.2 村落公共空间的权威
第三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一)——大坪村的社会关系网
    3.1 仪式与家庭的分、继、合
        3.1.1 村落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户
        3.1.2 家户的“分”、“继”及仪式的展示方式
    3.2 互助、仪式——构建村落社会关系网的两个必备要件
        3.2.1 村落社会关系网的构建、发展和成型
        3.2.2 人情——仪式中的互助
第四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二)——互助圈:大坪村的生活逻辑
    4.1 大坪村的互助圈
        4.1.1 亲属互助圈
        4.1.2 地缘互助圈
        4.1.3 友缘互助圈
    4.2 人情圈、互助圈与熟人社会
    4.3 仪式与互助
        4.3.1 婚礼仪式体现的人情、互助与社会关系
        4.3.2 冬经仪式与大坪村社会关系的整合
第五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一)——法理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村政权威
    5.1 权力与权威
    5.2 大坪村村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5.2.1 村落组织结构概况
        5.2.2 非正式组织——“小队”的结构及功能
        5.2.3 村民小组的结构与功能
        5.2.4 村两委会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5.3 村政权威的构建
        5.3.1 国家认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根本来源
        5.3.2 民主运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群众基础
        5.3.3 能人现象是村政权威实现的因素
第六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二)——传统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宗教权威
    6.1 大坪寺的组织系统
        6.1.1 大坪寺的结构
        6.1.2 一僧一户制度
        6.1.3 僧人的日常管理
    6.2 僧俗互动——寺院与村落之间的共生关系
        6.2.1 寺院与村落的共生空间
        6.2.2 寺院对村落的依赖
        6.2.3 寺院对村落的回馈
    6.3 宗教权威的生成和维系
        6.3.1 宗教权威的生成
        6.3.2 宗教权威的维持
    6.4 仪式与村落权威——以冬经仪式为例
第七章 中心-边缘视角下的大坪村
    7.1 从边缘走向中心
        7.1.1 被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7.1.2 试图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大坪村人
        7.1.3 自我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7.2 国家话语下大坪村“安多”文化符号建构——以冬经为例
        7.2.1 大坪寺的合法身份
        7.2.2 国家话语下冬经仪式的变迁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00年)
附录2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10年)
附录3 :抚边乡政府藏戏汇报情况
附录4 :索朗白登整理萨武神山资料
附录5 :大坪村出土格萨尔石刻
附录6 :村民自编格萨尔伴奏乐
附录7 :僧人自编格萨尔藏戏剧本
附录8 :大坪寺财务收支状况(示例)
附录9 :村民功德明细(示例)
附录10 :牟喇嘛多次被评为“爱党爱教”先进个人
附录11 :大坪村人开的藏家乐
致谢

(6)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沿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一章 裕固族的形成过程及游牧环境
    第一节 裕固族民族形成过程略述
    第二节 游牧环境变迁史
        一、游牧—轮牧—定居
        二、当前牧区生态状况
第二章 裕固族的游牧模式与草原利用
    第一节 四季转场
    第二节 生产生活中的动、植物知识
        一、畜群结构
        二、草种与害兽
    第三节 辅助性生产活动:狩猎、采集、交换
        一、狩猎习俗中的生态智慧
        二、采集活动中的生态智慧
        三、交换以保护生态
第三章 裕固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观念
    第一节 游牧生活中的生态观念
        一、衣食住行中的生态观念
        二、传统习俗中的生态观念
    第二节 精神生活中的生态观念
        一、宗教观中的生态观念
        二、生命观中的神山圣湖系统
        三、文学作品中的生态观念
第四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框架下的裕固族游牧文化
    第一节 国家公园建设框架下裕固族游牧文化的价值体现
        一、从自然保护区到国家公园
        二、游牧文化知识的适应与传承
        三、文化制衡下游牧文化知识的价值体现
    第二节 国家公园建设对裕固族游牧文化的影响
        一、国家公园建设强化国家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二、国家公园建设中裕固族游牧文化面临的发展处境
结语 裕固族游牧文化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及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附表2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况
        (一) 多学科交叉的老人研究
        (二) 民族学视域下的老人研究成果
        (三) 有关黄河南蒙古的研究概况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范式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出发
    四、研究思路与文本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田野工作概况
        (三) 文本结构
第一章 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变迁中的社区形态
        一、赛尔龙行政区划变迁
        二、赛尔龙乡镇社区雏形
        三、现代赛尔龙乡镇社区的区位优势
    第二节 “老”牧民与“新”流动
        一、老人移居与社区城镇化过程
        二、老人的移居动因
    第三节 牧区老人与乡镇新居
        一、老年牧民对社区空间的塑造
        二、居所空间营造中的老人需要
        三、老人社会的形成机制与特点
第二章 移居老人家庭生活的变迁
    第一节 远离牧场的承包户主
        一、聚合: 承包制度前的牧区家庭组织模式
        二、离散: 承包后的牧区家庭变化
        三、移居: 分家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流动语境下老人的家庭角色重构
        一、祖孙养育模式的确立
        二、赡养模式的变化
        三、老人的赡养回馈
    第三节 老人移居后的牧区家庭结构
        一、城乡二元家庭结构的建立
        二、三代人代际互动的传承意义
        三、老人社会的代际性延续
第三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交往模式
    第一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邻里互助性
        一、老人交往圈在乡镇情境中的扩大
        二、以互助为核心的交往模式
    第二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多民族互惠性
        一、多民族居处格局与社区发展
        二、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商业互利
        三、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居处互嵌
        四、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文化互鉴
    第三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社会凝聚性
        一、牧区赛马活动中的老人交往
        二、新年节庆中的老人交往参与
        三、老人在牧区重要人生仪式中的参与
    第四节 转郭拉——老人社会交往的典型情境
        一、转郭拉之路——日常活动的空间安排
        二、转郭拉之人——特定空间的互动交往
第四章 本土文化对老人社会适应的支持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碰撞间的老人生活
        一、技术革新在老人生活中的体现
        二、蒙藏医药的健康补偿
        三、文化再造中的老人的困惑与不适
    第二节 牧区老人的民族文化传承
        一、河南蒙旗民族文化传承困惑
        二、老人对本民族意识增强的态度
        三、老人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节 信仰活动在老人适应中的参与
        一、老人的一般性信仰活动
        二、老人在私人空间的信仰活动
        三、寺院及僧众在老人社会中的作用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牧区老人的社会适应
    第一节 生产制度变迁与老人适应
        一、变迁语境下牧区老人对承包制度的认同
        二、老人视野中的承包制度完善路径
        三、生产制度变迁后老人的期许与实践
    第二节 养老制度变迁与牧区养老
        一、我国养老政策变迁
        二、新时代养老政策的趋势
        三、牧区的养老实践
    第三节 老人参与下的新型社区环境构建
        一、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互动关系模型
        二、社区的连接效应与中介属性
        三、在老人参与中构建新型乡镇社区
第六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与发展
    第一节 老人社会的流动性特质
        一、流动与流动人口定义界定
        二、老人移居与城乡流动
        三、乡镇老人与空巢老人
    第二节 老人社会的存续性问题
        一、影响老人社会存续的要素
        二、存续的补偿可能性
    第三节 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与转变路径
        一、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
        二、老人社会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路径
结语: 老人与海——老人的积极应对与社区发展
    一、老人与家庭居住形态
    二、老人与文化权威形态
    三、老人与新型社区构建
附录1 报道人及样本汇总表
附录2 问卷
附录3 当地政府有关养老规范及概念
附录4 我国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文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不同休牧时间对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放牧对草地的影响
        1.1.1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1.1.2 放牧对草地群落的影响
        1.1.3 有关放牧制度的研究
    1.2 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
    1.3 立题依据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和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植物种群、群落特征指标测定
        2.2.3 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2.2.4 土壤样品化学性质测试
        2.2.5 群落净初级生产量及草地利用率
        2.2.6 群落多样性指标
    2.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不同休牧调控对群落特征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对群落高度、盖度和密度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1.3 不同处理对种群主要物种高度的影响
        3.1.4 不同处理对种群主要物种密度的影响
    3.2 不同休牧时间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3.2.1 不同休牧时间对采食量的影响
        3.2.2 不同休牧时间对季末残留量的影响
        3.2.3 不同休牧时间对群落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3.3 不同休牧时间对各月份的采食率和草地利用率的影响
    3.4 不同休牧时间对载蓄率(羊天数)的影响
    3.5 不同休牧时间对主要种群生物量的影响
        3.5.1 不同休牧时间对主要种群采食量的影响
        3.5.2 不同休牧时间对主要种群季末残留量的影响
        3.5.3 不同休牧时间对主要种群ANPP的影响
    3.6 不同处理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3.6.1 相同休牧处理对不同土层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3.6.2 不同休牧处理对相同土层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3.7 不同休牧时间对土壤化学特征的影响
        3.7.1 不同处理对土壤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
        3.7.2 土壤全氮含量
        3.7.3 土壤全磷含量
    3.8 不同休牧时间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3.8.1 土壤速效磷含量
        3.8.2 土壤铵态氮含量
        3.8.3 土壤硝态氮含量
    3.9 不同处理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和结论
    4.1 讨论
        4.1.1 植物群落特征
        4.1.2 群落生物量
        4.1.3 土壤养分
        4.1.4 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
        4.1.5 不同休牧时间的探讨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荒漠草原区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1.2.3 发展趋势及关注重点
        1.2.4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
    2.2 数据预处理
        2.2.1 景观分类
        2.2.2 遥感数据处理
3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草地生态足迹
        3.1.2 计量建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非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2 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3 草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比
        3.2.4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阶段特征
    3.3 讨论与小结
4 景观格局及生产力动态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区域植被概况
        4.1.2 数据处理
        4.1.3 分析方法
    4.2 植被生产力动态分析
        4.2.1 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4.2.2 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
        4.2.3 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3 景观结构类型的变化特征
        4.3.1 景观类型动态幅度
        4.3.2 景观类型动态方向
        4.3.3 景观类型动态速率
    4.4 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
        4.4.1 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4.4.2 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4.5 讨论与小结
5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构建驱动因子的指标体系
        5.1.2 回归分析与空间模型选择
    5.2 景观变化与驱动指标空间回归过程
        5.2.1 模型构建
        5.2.2 模型拟合结果评估
    5.3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6 景观生态质量评价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研究方法
        6.2.1 草地生态质量评价
        6.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6.2.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结果与类型划分
        6.3.2 草地生态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6.3.3 OLS与GWR的模型比较
        6.3.4 基于GWR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7 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优化
    7.1 安全格局构建
        7.1.1 生态安全的识别与构建
        7.1.2 模型的选择
        7.1.3 景观格局优化途径
    7.2 生态安全格局配置分区
        7.2.1 不同生态源累积阻力表面
        7.2.2 不同生态源累积耗费距离表面
        7.2.3 不同生态源耗费阻力分区
        7.2.4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配置分区
    7.3 情景模拟方法
        7.3.1 景观适宜性指标体系选择
        7.3.2 景观适宜性图集
        7.3.3 CA-Markvo模型构建
        7.3.4 CA-Markvo模型数据处理
        7.3.5 CA-Markov模拟精度检验
    7.4 不同情景配置方案模拟结果
        7.4.1 不同情景的转移概率
        7.4.2 不同情景的配置方案
        7.4.3 不同情景配置下景观适宜性分布
        7.4.4 不同情景模拟结果
    7.5 讨论与小结
8 结论、创新与不足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内蒙古草甸草原东北鼢鼠对栖息地环境因子及人为干扰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东北鼢鼠形态研究
        1.4.2 地下哺乳动物洞道结构
        1.4.3 地下啮齿动物种群动态
        1.4.4 地下啮齿动物与栖息地环境因子
        1.4.5 地下啮齿动物与放牧干扰
        1.4.6 结构方程模型在生态系统各因子复杂关系中的应用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动物数据采集制备方法
        2.2.2 东北鼢鼠栖息地环境因子数据采集方法
        2.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东北鼢鼠形态学
        3.1.1 东北鼢鼠性二型研究
        3.1.2 小结
    3.2 东北鼢鼠洞道系统结构与性别、地形因子的关系
        3.2.1 东北鼢鼠洞道几何结构
        3.2.2 东北鼢鼠洞道几何特征与性别、地形之间的关系
        3.2.3 小结
    3.3 东北鼢鼠种群的年、季节动态
        3.3.1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年际动态
        3.3.2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
        3.3.3 小结
    3.4 东北鼢鼠对栖息地植被因子的影响
        3.4.1 东北鼢鼠与草甸草原植物特征之间的关系
        3.4.2 东北鼢鼠与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
        3.4.3 小结
    3.5 东北鼢鼠与栖息地土壤因子关系
        3.5.1 土壤硬度
        3.5.2 土壤含水量
        3.5.3 土壤层温度
        3.5.4 小结
    3.6 东北鼢鼠与气候因子
        3.6.1 2012年至2016年环境降水量与东北鼢鼠种群数量的关系
        3.6.2 东北鼢鼠栖息地最高气温变化
        3.6.3 小结
    3.7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对放牧方式的响应
        3.7.1 不同放牧方式下东北鼢鼠种群数量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3.7.2 小结
    3.8 东北鼢鼠数量动态与生境内生态因子的多元互作
        3.8.1 环境因子与东北鼢鼠种群间的直接作用
        3.8.2 环境因子对东北鼢鼠的间接作用
        3.8.3 东北鼢鼠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3.8.4 小结
4 讨论
    4.1 东北鼢鼠的性二型
    4.2 东北鼢鼠洞道系统
    4.3 东北鼢鼠种群消长规律
    4.4 东北鼢鼠栖息地内植被受干扰程度
        4.4.1 植被特征
        4.4.2 植物群落多样性
    4.5 东北鼢鼠栖息地内土壤因子受干扰程度
    4.6 东北鼢鼠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4.7 不同放牧干扰对东北鼢鼠种群的影响
    4.8 东北鼢鼠种群影响因子SEM模型
5 结论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四、放牧强度递变规律及对草场的影响(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D]. 张小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植物群落对放牧模式调整的生态响应 ——以墨竹工卡社区高寒草甸为例[D]. 王文海. 西藏农牧学院, 2021(08)
  • [3]不同利用方式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D]. 吴雨晴.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D]. 杨旻旻.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6]裕固族游牧文化及其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意义研究[D]. 安冬·萨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7]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D]. 于晋海. 兰州大学, 2019(02)
  • [8]不同休牧时间对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D]. 郝匕台.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9]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D]. 高艺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10]内蒙古草甸草原东北鼢鼠对栖息地环境因子及人为干扰的响应[D]. 兴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放牧强度渐变规律及其对草地的影响(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