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卢卡奇审美反思的方法和原则

略论卢卡奇审美反思的方法和原则

一、简论卢卡契考察审美反映的方法与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夏立飞[1](2021)在《卢卡契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乔治·卢卡契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被誉为20世纪西方四大批评家之一,是现代着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史家和文艺评论家。他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文艺理论和美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就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传播不论在西方还是我国都未能自然延续,且并未得到学术界应有的理性关注。在我国当今新时代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方针使得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有着更加肥沃的土壤,重新关注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对我国文学理论和文艺创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包含绪论共计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文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方法。根据研究现状笔者发现,国内外理论界针对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进行过数次的论争与研究热潮,但他的现实主义观念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试图重新关注卢卡契的现实主义,以期助力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了卢卡契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提出的原因,包含时代背景、理论背景和文艺背景。欧洲大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垄断经济不断加剧人的物化和社会矛盾,战争与革命运动频发。卢卡契在积极参与社会革命和文艺实践的途中,吸收并转化黑格尔、马克思等的哲学美学思想,提出伟大的现实主义。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卢卡契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总体性和反映论。总体性是卢卡契全部思想的核心,转向马克思后,他的总体性范畴兼容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形成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契批判地继承了经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发展文学反映论,并使之成为他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卢卡契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内涵——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追求,与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传统现实主义不同,卢卡契在论及巴尔扎克作品时提出的作家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矛盾性正是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在特定时代下的直接表现,具体表现在他的审美反映理论、典型理论以及人民性理论中。三个理论都围绕文学中“人”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第五部分,主要讨论了卢卡契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当代价值,包含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卢卡契现实主义核心思想全面系统的研究,是对他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充实和深化,同时,也有利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建构。在文艺美学实践方面,有利于加强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繁荣和发展我国现实主义精神的文学创作,并提供一种哲学层面的文学批评视角。

安博[2](2019)在《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文艺社会学理论往往以“直线式”的思维模式将文艺活动同某一社会因素联系在一起,来阐释文艺活动的发生问题。其忽略了文艺与社会之间复杂的关联性。而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则从“文学场”的概念出发,厘清了“文艺—社会”之间的动态结构发展与变化。“文学场”是一个客观上拥有自身运作逻辑与法则,并以生产具有符号象征价值意义的文艺作品为目标的社会小型空间。以“为艺术而艺术”为宗旨观念,“文学场”呼吁从事文艺活动的全体行动者以自律性来确立自身的符号权力。它抵制外部社会背景中经济、政治力量对其的直接干涉。因此,从“文学场”的概念来研究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思想,意味着要对以下问题做出清晰的解答——1.从文艺生产的角度而言,“文学场”的内部结构中“文学生产”是如何发生的、一种“合法的”文艺观念是如何被“作者”创造出来并被场域内的众人所共同认可的。2.从文艺接受的角度而言,“合法的”文艺观念是如何要求在社会中的“读者”以超功利的审美态度进行“阅读”的、这种文艺接受的内部原则与条件又是如何在社会空间中将不同读者的身份区分开的。3.从文艺的社会功能角度而言,处于“文化生产场域”空间中的文学艺术作为一种价值意义的生产与接受活动是如何完成一种符号暴力统治的、而作为“知识分子”形象出现的文艺活动者,又是如何介入社会生活并发挥自身的象征权力的。从对“文学场”概念的结构与特征、文艺生产活动、文艺接受活动,以及文艺的社会功能的分析出发,全文可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总体的角度出发,对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核心概念以及他的文化艺术研究活动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文化艺术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研究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而且在一定程度而言,对文艺活动的研究,也促成了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大厦建构的完成。作为构成当代社会统治基础的象征性文化实践,正是发生在“文学场”这个独立自主空间之内的。因此这意味着,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是以对“文学场”的分析而展开的。在分析了“文学场”的结构、特征及它作为方法论的作用后,本章还以法国文学场的生成为例,描绘了“文学场”概念对分析“文艺—社会”之间关系的应用性实践。第二章从文艺生产的内部视野出发,考察了作为一种“合法文艺观念”的文学“幻象”,是如何在文学场中被全体行动者所共同塑造的。布尔迪厄的文艺生产理论反对把作者看作是作品唯一负责人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关于作品价值意义的生产是由文学场中作者集体、甚至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共同完成的。而围绕着对“合法文学观”价值意义的界定,作者之间又彼此区分,并处于一种对作品定义权的争夺状态中。正是这种对文学“幻象”既共同认可,又相互争夺的关系结构,促成了文艺生产活动在时空中的动态变化过程。最后,章节以艺术史上马奈与杜尚的艺术生产为例,揭示了艺术场内部“合法文艺观”的演变过程。第三章从文艺接受的社会视野出发,考察了一种无关功利与利害的“纯粹目光”所要求的关于读者文艺接受的社会背景条件。“文学场”内对文艺接受活动“纯粹目光”的要求,是以康德美学中“审美判断”为理论依据的。而康德美学所标榜的先验普适性,实则是通过一系列否定式的区分而达成的。“纯粹目光”的鉴赏判断,以述行语的形式,完成了对文学场中“审美趣味”与感官快适的区分。其反过来,也在文艺鉴赏方面,对读者阅读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完成了对具有不同审美趣味的读者社会身份的区分。最后,章节通过分析布尔迪厄对当代法国社会中审美接受与社会阶层身份的调查,揭示了文艺接受活动在社会结构建构上的反作用力。第四章从“文艺—社会”之间的关系角度,探讨了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思想中文艺的社会功能问题。文学艺术,甚至是广泛意义上的文化,不仅仅是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着消极、被动的反映。事实上,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凭借“文学场”以及“文化生产场域”自身所创造出的“文化资本”,文化艺术活动正在以符号暴力的方式,完成着对社会不平等的象征性再生产。在这其中,与文艺接受活动密切相关的国家教育系统,以及与文化、文艺生产密切相关的“知识分子”群体,乃是“文化资本”发挥其社会功能的主要场所与主要实施者。因此,文化艺术活动要摆脱这种象征符号领域的统治功能,就需要作为知识分子的全体文艺活动参与者团结起来,以维持文学场独立自主的姿态,来对抗政治、经济因素对其的侵蚀。

赵耀[3](2018)在《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以来,美学理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后实践美学”不仅为美学研究引入了生存论的维度,而且对“实践美学”的学理欠缺也进行了必要的学理反思。同时,“实践美学”内部也分化发展出“新实践美学”及“实践存在论美学”等谱系学派,通过对“实践”内涵与外延的修正实现理论的自我更新和阐释效力的持续提升。新世纪以来,美学研究更加凸显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特别是随着西方新近成果的译介及社会现实的迅猛变化,“生活美学”、“认知美学”、“生态美学”、“身体美学”、“人类学美学”、“网络美学”、“政治美学”、“环境美学”、“乐感美学”等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在各自领域中发挥着对美学现象的多重阐释功能。这一方面彰显了美学理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学术研究的困难。因此,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研究就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而是应该从方法论革新的角度思考从整体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概况的有机把握与规律认知。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关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论断提供了重要的可借鉴性资源。即在研究过程中不应被历史的偶然性因素所干扰,应该“按照现实的历史叙述本身的规律”对历史进行必要且合理的修正。从这样的指导思想出发,对新时期美学的研究就应不再拘泥于大量的难以有效梳理的文献资料,而是应该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承载特定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美学话语;不应再满足于线性的发展观念,而是应该着重探究与所处时代有着多重矛盾与思想碰撞的美学话语,深入历史的细部,在个人与时代、个性与潮流多重碰撞的性灵挣扎中还原历史的本真;不再迷信于经典化的权威观念,拒绝任何将美学话语脱离具体历史情境的固化观念,在动态比较的话语生成脉络中探寻新时期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选取美学论争作为新时期美学研究的切入点,不仅抓住了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紧扣学理的发展脉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学论争中突显的问题意识和辩驳话语可以有效透视出美学家们的理论希冀与现实愿景,特别是贯穿论争始终的一系列问题在当下的理论实践中仍尚未完全终结,成为连接过去和当下的重要话语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出于时间跨度之大、参与讨论人数之多、涉及问题领域之广,对新时期美学论争进行整体把握难免易于陷入观点淹没的困境之中。因此,选取一个贯穿论争始终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地透视出新时期美学论争的发展脉络不失为一种必要的策略。本文认为,“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杂糅的矛盾体是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不二选择。从理论形态上来说,新时期美学是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过渡,但是在具体演进的过程中,并非是一蹴而就地完成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而是出现诸多难以简单概括的矛盾性问题和无法忽视的结构性悖论。毋庸置疑,新时期美学之所以会多次出现持续性的论争,除政治性因素和西方话语影响之外,美学家们告别古典的努力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这种告别古典的努力却总是受到传统观念的集体无意识羁绊,陷入古典的轮回惯性之中。新时期美学的话语资源和建构方式虽然极富现代性特征,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屡次回归古典,难以真正意义上切断与古典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告别古典是全体美学家们共同的努力方向,一种集体性的理论追求;另一方面,古典的审美理想又具有异常强大的诱惑力迫使美学理论不断回归传统。一方面,融入现代是新时期美学家们共同的理论希冀,另一方面,在现代的融入过程中却又遭到比西方社会更为复杂的矛盾重重的现代性。因此,从“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充满悖论的矛盾语境切入新时期美学话语的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在对新时期美学论争中所凸显的“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特征进行宏观概括之后,有必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纵观新时期美学论争始终,“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是支撑“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矛盾性语境的三个重要支点,是进一步深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三个重要维度。“学理的论争”主要聚焦于新时期美学几次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争鸣。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凸显论争各方理论内核与价值取向的观点,相对客观地捕捉论争的焦点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剥离出论争的核心分歧。同时,不再局限于对论争本身的观念重复与表层叙述,将研究的视野推向各方理论观念的思想来源追溯与学派传统探究,并从其相对稳定性的价值追求中透析论争中存在的普遍性弊端与重要理论收获,从论点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双重逻辑思维的比较中评判各方理论的成败得失。“学术的历史”主要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整体流变入手,着力展现新时期美学理论在融入现代语境后所面临的悖论性困境与阶段性调整。具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自身演进中探寻美学理论构成历史的方式。在共时性的横向梳理中揭示为何会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某种占据主流的美学话语并引发持续性的学术争鸣,在历时性的纵向比较中说明某种美学话语的观念来源及思想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在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其次,从美学理论话语的自身独特性质,特别是中国新时期美学理论话语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角度揭示美学论争自身所存在的张力与冲突。“学者的心灵”主要展现新时期美学家在美学论争中凸显的矛盾心态与灵魂撕裂,他们不仅在“士大夫情怀”和“浮士德动机”之间摇摆不定,而且在群体观念与个人意识之间难以求得平衡,不仅承载着历史理性的建构渴望,更难以拒绝非理性的生命狂欢。基于此,“学者的心灵”重点揭示美学家们在亲历中国美学理论话语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需要指出的是,“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并非绝对孤立的,相反是相互联系且相互包含的。没有对学理论争的精准透析,就难以实现对学术历史的客观把握,没有对学术历史的理性评判,更无法完成对学者心灵的深度剖析,而学者的心灵更是打开学理论争所承载文化因子密码的钥匙。因此,“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恰恰需要对三者的综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深度透析,欠缺任何一个维度都会对研究本身造成伤害。因此,在宏观上以“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在微观上以“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个维度予以支撑,无论在理论层面的逻辑论证还是在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分析皆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全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通过对既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的归纳与评判,论证选取“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研究路径的合理性与优势性,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成果。第一章选取“超越美学”、“生命美学”、“存在论美学”三个有代表性的“后实践美学”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重点揭示“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反叛与超越过程中所凸显的自身矛盾性,以及由此展现的结构性悖论。在论争现场的还原与反思中,透析新时期美学理论形态从古典到现代的艰难转型和美学学人的复杂矛盾心态。第二章选取“新实践论美学”、“新实践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三个“实践美学”谱系学派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从不同角度展现“实践美学”在新时期的分化发展过程中所流露的自我更新的渴望与学理开拓的艰难。第三章选取“日常生活审美化”、“身体美学”、“认知美学”、“别现代”四个美学新话语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揭示新时期美学话语不同的理论趋向中的共同性因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结语重点探讨新时期美学研究终结古典惯性与超越现代幻象的具体可操作性路径,通过对科学化美学研究路径学理依据的分析,说明美学研究科学化对中国美学实现自我深化,完成学术形态由古典到现代转型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李瑞奇[4](2018)在《德育的审美向度研究》文中指出德育审美及其相关问题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的一种,基于过去30年来聚讼纷纭的研究,本文尝试采用返本开新的学术思考,择取“向度研究”的切入视角,按照起、承、转、合的推进线索,致力于在德育价值再探的背景下,为增益德育的有效性和生命力提供更为丰富的见地与方法。由此,根据德育审美的历史传统与现实迫切:起,即廓清德育审美的既往牵系与当下困扰;承,即理清德育与美育两者的会通交互与理论基础;转,即述清德育过程要素的审美彰显与审美自洽;合,即讲清审美向度的功能凝结及当代意义,进而揭示德育从“生命的教义”走向“生命的方法”的审美方案。一言以蔽之,即循按“历史牵系、问题倒逼、理论依据、实践蕴含、当代憧憬”构建德育审美向度的发现、确立、融通、彰显、致用新路。基于诸上逻辑思辨,在引言部分首先指明研究边界问题、既有研究现状和可能要义创见,强调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立场,采取“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的思路,以审美向度探寻德育“应发而未发之价值”,并明晰不忘本来即马克思主义立场与传统视域、吸收外来即学科交叉与公知观点、面向未来即助益学科发展和时代需求的研究立足,为德育审美向度的进一步确证扫清不必要的刻板印象。全文共分五章,论证梗概如下:第一章,前提之约,本章旨在澄清相关概念牵系与历来沿革。通过对美、审美、美育、美德等德育审美相关概念的初辨,对中、西德育审美相关研究迁变发展和流变特征的分析,意在廓清德育审美的关联概念,追溯德育审美的既往认识,见出“美善同源”“真善美合一”“道德自身具有审美潜质”“审美是德育目标实现的必要准备”等共性观点。一则,避免类研究中经常出现的概念不明、体备混乱的问题;二则,为德育审美向度研究提供源头参照。从而,在“史与义”两个层面的回溯与探观中,为德育审美向度的提出可能奠定基础,初步回答了德育审美向度的历史既有。第二章,问题之维,本章旨在阐明德育、美育实际困扰的现状和表现。通过对传统德育与美育当下问题的关键词辨析,以关怀离场与真相遮蔽内、外两个角度指出德育的功利化、单向度,以浮于云上与游于大地上、下两个面向透视美育的抽象化、浮泛化,从而聚焦德育与美育在教育实践中亟待矫治的问题困扰。一则,客观呈现德育、美育或偏离于“人”的情感需要,或沉溺于“美”的理论循环的现有困境;二则,接引出两者在育人中互为增益、美人之美进而美美与共的发展可能,为三章中两者耦合张本。至此,在“惑与殇”两个层面的实有困顿与隐含期待中,为德育审美向度的出场价值给定问题要件,进一步回答了德育审美向度的现实应然。第三章,耦合之势,本章作为研究之“承”的逻辑存在,主要接续首章、次章之“起”,意在探讨德育与美育交叉学科的审美会通。一则,为德育审美向度的“审美”找到理论着力与方法引介;二则,为德育审美向度的“向度”找到时代语境与当下奠基。具体来看,分别伸入哲学追问、传统叩问和现实反问三层文化自觉中去,看到彰显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中的会通可然,主要展现为“自由个性”思想与“美的规律”观点等哲学灼思;看到蕴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会通必然,主要体现为“礼乐皆德”“真善涵美”等经典识见;看到当代德育要务中的会通应然,主要表现为德育对象“创造性激发”“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从而,突破德育、美育二元对立,为德育审美向度的实践致用拓出圆融之路,再进一步地回答了德育审美向度的理论可然。第四章,践履之途,本章着力一个“转”字,致力于在实践意义上声明德育原本的审美蕴含,确证德育审美向度的实有价值。先是理清德育过程内义要旨,在肯认德育主体、介体、客体、环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进行审美转化的前提下,循序分析德育过程要素的审美蕴含,从德育主体(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审美人格塑形、审美角色转换、审美范畴运用,到德育介体中内容、方法、载体的审美样态,再到德育客体(受教育者)审美需要、审美态度的观照,及至德育环体在校本环境、舆论环境、社群环境中的审美渗透以及德育过程的审美自洽,全景展现德育过程要素中的审美彰显和致用节点。从而,扎根于当下语境,着眼于育人实践,力求真正地将“起”“承”中的历史牵系、问题认识、理论接引“转”入正在运行的德育实践中来,为德育审美向度的内涵探讨提供实践智慧,更进一步地回答了德育审美向度的价值必然。第五章,信仰之往,如果说前述四章的渐次推进,是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储备,那么末章重在一个“合”字,是本文研究的理论触点和意义落点。末章采用审美向度意涵阈限是什么、功能体现是什么、当代憧憬是什么的脉络,强调德育审美向度实质上是寻求德育“应发而未发之价值”的返本开新、反身而诚的探索。展开有二:其一,在理论触点上,从德育应然价值与实然价值的矛盾出发,探究哪些功能是尚未实现的(应然状态),立足马克思休闲思想、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以及“崇高”这一审美范畴,建构性地聚焦德育的享用功能;其二,在意义落点上,一则向内,伸张享用功能致力于德育可亲、使人愉悦、受人欢迎的实践憧憬;二则向外,挺立德育审美向度追寻“美好的德育”的构建设想,指向以美好的道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美好的德育丰盈“美好生活的向往”。因循以上,本文基本认识如下:一是德育审美向度研究确立以德育实践思考德育审美的立场,坚守德育的主体性,超越狭隘的立美育德观,开发和彰显德育在审美向度上的实践生命;二是德育审美向度有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底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传统文化礼乐相生、尽性齐物等德性精神始终参与着当代德育实践,塑造着德育的审美品格;三是德育审美向度凝结的享用功能再探是对德育基础理论的丰富拓展,是德育有效性葆有现实与理想、事实与可能的张力;四是确证德育具有审美这一向度,主张顺应德育对象的文化心理、情感需求、审美期待,裨益学科发展、聚会价值共识和滋养时代精神,在审美向度的返本开新中拓出一条中道,反哺于培育兼具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的“时代新人”,力促德育从“道德的教义”流向“生命的方法”。

刘海荣[5](2017)在《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当代着名的文学批评家,南帆不仅拥有扎实的国学根基,擅长借助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些独特的思维方式考察“中国问题”,而且具有开阔的西学视野,特别对西方现代、后现代文论的借鉴与运用眼光独到、颇具批判意识与创造性。深厚的学养基础与广阔的学术视域使南帆的文学批评拥有当代文学批评少有的锐气与魄力,呈现出独具的基本特征:注重形式性的观照、审美性的凸显、语言性的考量与文化性的涉猎达到了文学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的有机融合;形象思维的运用、诗性语言的表达与理性之光的彰显促成其作家批评与理论家批评的双重视角;心智自由的追求与规约意识的建立成就其自由性与规约性辩证统一的批评风格。对元理论的反思能力和超文学的批评视野表明南帆已经达到杨守森老师提出的文学批评的第四重境界,这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化”,“缺失”与“泛滥”的现状面前具有重大启示意义。文章第一部分从南帆文学批评的思想渊源与学术历程两个方面梳理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从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两个方面论述,南帆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从三大方面进行论述——文学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的有机融合,作家创作经验与理论家批评经验的综合运用,自由性与规约性辩证统一的批评风格;而第三部分主要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角度探讨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价值、意义及其局限性。通过论述笔者试图对南帆的文学批评思想进行全面整体的概括,并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者提供新的启示。

陈盈[6](2016)在《卢卡奇戏剧理论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在细读卢卡奇的《现代戏剧发展史》《心灵与形式》《小说理论》《历史与阶级意识》《审美特性》等理论着作的基础上来梳理、解读卢卡奇的戏剧思想的。纵观卢卡奇的一生,他的思想具有阶段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的特征。阶段性体现在他的思想始终处于变化之中,每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特点;而整体性是因为他总的思想体系是完整的,物化、总体性等这些重要的范畴是贯穿其一生的。具体到卢卡奇的戏剧思想,需在研读他的理论着作的基础上再结合西美尔等人的各种思想,从而梳理出卢卡奇戏剧思想的生成的历史背景以及理论渊源。在挖掘卢卡奇戏剧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还要厘清其与物化、总体性等其他核心哲学范畴的关系。此外,对卢卡奇悲剧理论的阐述是本文很重要的一部分。悲剧理论是卢卡奇戏剧理论中最值得深思的部分,悲剧产生的根源、悲剧的效应、悲剧的主人公等思想都是在他戏剧理论基础上的升华。最后以卢卡奇的戏剧理论为出发点,反思他的理论对当今艺术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启示作用。卢卡奇之所以选择戏剧这种艺术形式作为其理论研究的起点,是因为他认为当时的整个社会是一个异化的社会,他早期的“异化”思想与他的生活坏境以及哲学家西美尔对他的影响密切相关。社会被“异化”了,人被物控制了,而要摆脱这个异化的社会状况,则需要戏剧。依卢卡奇之见,现实生活中的根本的问题只能够通过戏剧,尤其是通过悲剧直接的象征诉诸于广大观众,即真正的悲剧与生活和观众之间是没有任何中介间隔开来的,因而真正的悲剧是一种非异化的艺术形式。卢卡奇的戏剧思想阐述了戏剧的素材、戏剧的群体效应以及风格化与世界观等内容,他强调悲剧是通过对生活的一个“瞬间”来呈现其本质的,悲剧的愉悦感是通过对痛苦的欣赏来获得的。卢卡奇的戏剧理论非常深刻,不仅在戏剧理论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于今天的艺术活动也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符晓[7](2016)在《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文中提出美学会议,是新时期美学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新时期美学是以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发端并发展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学会议在新时期美学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美学学会、美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学科建设、美学家、审美文化和中西美学汇通,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美学会议烛照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美学史的发展和美学制度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新时期美学会议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时期美学史和美学制度的走向。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新时期美学史的流变和美学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从1980年代初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和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入手,试图呈现出新时期美学发生的逻辑起点,通多对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细致的考察还原出会议当时的现场和细节,以揭示新时期美学学会的肇始过程。同时,考察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的情况,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学研究和美学建设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考察了新时期早期关于美学史和美学原理的讨论会,尝试厘清新时期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立的最早联系,继而分析了过去30多年内美学会议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多元关注,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等各个学科,从历次涉及学科美学的会议上,可以见到美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对新时期美学诸多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第三章考察了美学会议和美学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早期的美学会议一般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着名美学家参加,正是这些美学家为新时期美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还有一些美学会议对已故美学家身份进行确认,丰富了美学史的建构范式。同时,美学会议也对一些新美学家的美学家身份和他们在美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给予确认,使美学研究保持着持续的连贯性。第四章以新时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构与流播为中心,对涉及美育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生过程并指出美学会议对于美育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讨论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断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决议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处。第五章分别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学会议,旁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同时注意到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从审美文化入手,对涉及审美文化的相关会议进行阐释,认为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美学会议和美学研究逐渐向审美文化转型,内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内容,包括旅游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和民族美学等,以此为中心对美学会议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推动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纪美学会议为中心,考察美学会议在中西美学汇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东方美学和生活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学中与一些新美学家参与并组织召开相关美学会议息息相关,尤其是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召开更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结语部分认为,在新时期美学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学会、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多次美学会议直接建构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和美学思想。同时从历时上对美学会议在美学这30多年的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

李娜[8](2016)在《“心理本体”与李泽厚中后期思想的发展》文中认为“心理本体”是李泽厚中后期思想理论的重心和发展的线索,也是其整体思想理论的中间点,它转承连接了早期的“工具本体”和后期的“情本体”,并使其哲学、美学、传统文化思想贯通融合,成为互建互构的整体。对于李泽厚“心理本体”的专题研究,特别是其与李泽厚整体思想理论的关系研究仍显不足,具有较大的阐释空间。本文关注李泽厚的“心理本体”,并以此为切入点,着重考察其中后期哲学、美学、传统文化思想方面的新思考和新发展。以“心理本体”为指向,李泽厚的中后期思想理论重心由外在的、客观的、本源性的“工具本体”研究转入到以内在的、感性的、个体的“情本体”建构,其实质是在现代性视域下对于人的生存境遇、生命意义和价值信仰的追问与关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李泽厚融合西方理论资源对中国传统儒学的转换性创造。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价值发掘,也是以“世界视角,中国眼光”提出和建立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情感归宿和信仰境界的努力。第一章绪论,共分三节,分别为: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文献综述、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相关概念释义及李泽厚“心理本体”的建构,主要对李泽厚“心理本体”的“本体性”、内涵、意义、特点进行释义,同时梳理“心理本体”建构的哲学路径和理论指向,共分四节。第一节阐述西方本体论哲学及本体含义,对西方传统本体论和现代本体论进行辨析。第二节阐释李泽厚的“心理本体”含义、生成及本体性。第三节论述李泽厚“心理本体”的理论特征,包括“心理本体”的双重性、发展性、现代性和本土性四个方面。第四节从“心理本体”的哲学建构历程和理论建构指向进一步对“心理本体”进行解说。第三章李泽厚“心理本体”与其中后期哲学的发展,共分三节。第一节阐述李泽厚哲学的“心理本体”转向与哲学建构,从哲学的整体发展来谈“心理本体”的建立,包括李泽厚从实践论哲学向人类学本体论哲学的转向促成“心理本体”的建立;李泽厚进一步阐释“自然的人化”的内在方面实现了“心理本体”的生成;主体性理论重心由群体向个体的转向突出了“心理本体”的重心。第二节论述以“心理本体”为重心,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的新发展,包括六个方面,分别为:“实践”观点的再解读,双本体论,“积淀说”,“人的自然化”,“情本体”和对非理性的吸收。第三节论述以“心理本体”发展为线索的李泽厚哲学所发生的三次转向:第一次是从马克思到康德,第二次是从海德格尔到中国传统文化,第三次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回到康德。李泽厚的哲学建构了一个圆圈,以“心理本体”论为核心,康德是他的起点,也是他的终点。第四章李泽厚“心理本体”与其中后期美学的发展,共分三节。第一节论述李泽厚建立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美学,是其哲学的“心理本体”转向带给美学发展的新起点。新美学修正了早期美学的不足,强调美感的美学中心地位,形成了新发展。第二节详细论述李泽厚美学产生的新变化与构建的新概念,包括新感性、美感心理数学方程式、美是度的自由运用、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说四方面,这些新概念展现了更宽阔的美学研究领域。第三节阐释美学在建立人的生存价值和精神归宿方面所具有的终极审美意义。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立命”三个层面阐释美学作为第一哲学,具有塑造心灵,培育人性,建立“心理本体”的现代意义。第五章李泽厚“心理本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换性创造,共分三节。第一节概述李泽厚以其哲学的构建为前提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现代性阐释。以“西体中用”为指导,“转化性创造”为方法,开创“儒学四期”,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的创建。第二节论述李泽厚开创性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巫史传统”。由“巫史传统”阐释中国的“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为“心理本体”的建构提供了中国资源,形成中国特有的情理结构。第三节具体论述李泽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换性创造,这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其哲学的互构互建过程,包括三个方面:“心理本体”的深化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情”的发掘、“两种道德”解构传统三教合一、对“天人合一”的改造与阐释。李泽厚在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框架下,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与重建,丰富和发展了其哲学理论自身,同时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重建,以中国视野和中国智慧寻求建立人的生存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归宿之路,形成了对世界问题的中国眼光和中国声音,具有非常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结语部分是对全文内容的延伸,由李泽厚的思想体系建构,引发对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构建的思考。

马宇飞[9](2015)在《主体性视阈下的本雅明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主体性问题一直是哲学、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近代以来已经经历了主体性原则的建立与反主体性思潮滥觞两大阶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应该有新的突破,从国外学术前沿动态看,重建主体性问题已经纳入当代学者的研究视阈,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出版的几部新作先后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主体性问题。本雅明对主体性问题也很关注,但国内研究界对此并未重视,几乎没有相关的专门研究。瓦尔特·本雅明是处于现代与后现代交叉点上的思想家,他并没有明确提出重建主体性的要求,但他已经开始对启蒙理性建构的主体进行批判反思;同解构一切的后现代主义不同,本雅明既具有一定的反主体性倾向,又一直在喧嚣的物化时代笨拙地寻找着主体位置,努力在理性极权无所不在的现代性“废墟”中寻找主体救赎的希望。以审美的方式重建人的主体性是本雅明论着中的一个潜在主题,把这个主题挖掘出来,可以一定程度上把握本雅明美学思想的本质所在,对当下重建主体性研究提供有益启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现代性危机。本雅明重建的主体其实是审美主体,同启蒙话语建构的理性主体大相径庭,这样的审美主体不是抽象的、追求普遍“真理”的理性思维主体,而是有着具体的生存空间、具体的生命感受,以审美的方式体验人生,寻求物我相融的理想审美生存状态的主体。对于本雅明来说,人的主体性不仅在于寻找真,更在于体验美与创造美,这是人的救赎之途。这样的审美主体以一种反智思维模式对抗启蒙理性,追求神性、理性、感性的融合统一。这样的审美主体不同于后现代主义描述的无意义、无追求的死亡的主体,虽然不再是世界的主宰,但依然保有一定的反思能力、批判精神,不放弃自我救赎的希望。本雅明不仅从哲学思辨出发,还从艺术直觉、生活体验出发,把社会批判、哲学思考、美学感悟融为一体。他对社会转型期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有深刻的认知,他对阿多诺、布洛赫、利奥塔、伊格尔顿、哈贝马斯等思想家都产生重要影响,他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对处于同样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也是极有吸引力的。对于中国学界来说,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本雅明理论的现实意义,应该尽量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粹形而上考察。本雅明美学思想研究应该纳入中国语境下,注意辨析中国学者在何种角度、何种程度上接受本雅明的理论,这一接受过程折射出的中国问题,以此寻找文化整合的最佳途径,真正彰显本雅明思想的理论价值,挖掘出本雅明理论的现实意义。

莫小红[10](2014)在《席勒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弗里德里希·席勒(Schiller1759—1805)是德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美学家,他与歌德并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与莎士比亚并称为世界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在美学史上,他创造性地使用了“美育”的术语,开启了审美现代性批判之先河,被誉为“现代美育之父”。早在20世纪初,席勒的美育思想就随王国维、蔡元培、张君劢、朱光潜、宗白华等学者传入我国,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推动了中国美育思潮的形成、发展。本文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从发生学的视角去审视席勒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的关系,考察近现代中国接受席勒思想的历史缘由与具体史实,清理席勒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影响的方式,并选择了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郭沫若、田汉作为典型个案研究,探讨这一文化事件所呈现出的思想资源和基本规律。全文由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写作的缘起、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对美育、美育思潮进行概念界定;并从人性与人格完善的角度阐述席勒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探讨席勒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译介、接受与影响。席勒进入中国是在传统文化现代转换、旧式教育体制革新、大众传播媒介兴起的历史语境下,近现代中国的席勒译介经历了清末民初的发轫期、新文化运动至30年代的繁荣期、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的沉寂期三个阶段;席勒接受表现出选择性过滤、中国式改编、镜像式想象三种倾向;席勒美育思想伴随着中国美育思潮兴起、发展、流变的全过程,改变了中国传统美育的从属地位,张扬了审美的自由理念,并将美育引向对现实人生的观照、对理想社会的构建。第二章考察王国维、蔡元培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接受。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被尊为“吾国之希勒(即席勒)”,早在1903年他就开始引进西方现代美育理论,挖掘中国传统美育理念,确定美育的情感教育本质,倡导美育独立。王国维的美育思想深受席勒的影响。20世纪初王国维通过自学西学,了解了席勒的美学、美育思想;后来担任《教育世界》杂志主编,他多次撰文介绍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席勒的美育目的论、价值论等;王国维还以席勒“游戏说”为理论基石,肯定艺术的游戏本质,强调文艺功能的“无用之用”,批判传统“文以载道”思想;依据席勒《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对艺术创作手法的区分,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创新传统意境论。蔡元培是中国的“现代美育之父”,他以毕生精力推行美育。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他将美育写入国家的教育方针,第一次确立了美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作为北大校长,他身体力行,亲自指导美育实践。在蔡元培的倡导和引领下,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美育思潮得以形成并迅速发展。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深受席勒的影响,他接受席勒以全面发展为旨归的美育目的论、以情感教育为内涵的美育本质论、以中介调和为功能的美育价值论、以艺术教育为手段的美育实施论,构建中国现代美育理论体系。蔡元培的接受在本土化过程中又呈现出创新发展之势:他赋予美育启蒙性,较之席勒更重视美育实践,强调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整体美育观,提出了颇具影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王国维、蔡元培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启蒙的大背景下,他们试图通过美育培养“完全之人物”、养成“健全人格”,改造国民劣根性,使美育成为了“立民新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考察朱光潜、宗白华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接受。朱光潜是我国20世纪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他的美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作为席勒美学、美育思想的重要中国译介者,朱光潜的美育思想也受到了席勒的影响。他吸收席勒的人本主义美育观,重视美育“怡情养性”的功能,将人生的最高价值指向美,提出了“人生艺术化”的命题。宗白华也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他在研究席勒美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构建理想人格的救世方案,并将境界的研究与人格的探求结合起来,提出了“艺术生命化”与“生命艺术化”的课题。朱光潜、宗白华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并峙双峰,他们都关注苦难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试图以美育解除人生的烦闷,人内心的压迫感、寂寞感、空虚感,提升人的美感修养,以审美的态度观照人生,视鄙俗的社会生活为艺术品,以实现生命的活跃,生活的情趣化,心灵的自由解放,赋予了美育“救赎”的功能。但是,朱光潜、宗白华的“审美救赎”论又不同于之前的王国维,王国维认为人生的苦痛源于“欲”,解脱之道便是“拒绝生活之欲”,呈现出悲观厌世的情调。在朱光潜、宗白华的视野中,人生的最终目标不是“超脱”而是积极地“参与”,培养“出世的精神”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入世的事业”,超脱现实仅仅是在恶劣环境中实现诗意生存的手段。第四章探讨郭沫若、田汉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接受。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文化巨人,在戏剧、诗歌等领域成绩斐然。郭沫若曾与田汉以“中国的歌德和席勒”相期许,虽然郭沫若被文艺界视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新中国的歌德”,但是,郭沫若是席勒戏剧《华伦斯坦》的中译者,他早期曾接受席勒“游戏说”,强调艺术的无目的性;接受席勒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手法的区分,将“摹仿的艺术”与“表现的艺术”相对立。郭沫若的史剧创作也呈现出“席勒式”倾向:宣传时代精神、遵循“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表现殊死斗争的悲剧精神。田汉是我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代宗师”,曾立志做“中国的席勒”,早在日本留学时,田汉就曾介绍席勒的美育思想、接受席勒“游戏说”、审美调和论,此时的席勒是他心中崇拜的“浪漫主义诗人”;回国之后,他译介了席勒戏剧《奥尔良的姑娘》、《威廉·退尔》的故事梗概,称席勒是“为自由而战的人”;1950年代,他又将席勒视为“民主与民族自由的战士”大加赞赏,田汉的席勒接受凸显出我国时代精神的演进。田汉的历史剧创作也同席勒一样表现民主主义与爱国主义的主题、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展现人物性格、遵循“诗意真实性”创作原则、在剧中大胆融入自我形象抒发自我情感。郭沫若、田汉是4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领军人物,他们的艺术理论、艺术实践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他们接受了席勒通过美育改造社会、实现政治自由的理想,但是忽视了艺术的“中介”形式,让艺术直接为集团吼叫,为政治呐喊,中国的美育由此失去了形而上的慰藉功能,走向了服务政治之路。结语部分主要总结20世纪上半叶中国席勒接受的特点并展望未来的席勒接受方向。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席勒接受呈现出美育启蒙、审美救赎、政治诉求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今天,科技迅速发展,机械化大生产带来了分工的精细化、专门化,这种工具理性的统治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生命的主体性丧失,自由个性遭到扼杀,如何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提升人的生存质量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理论课题,席勒的美育思想必将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成为解救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危机的思想资源。进入新世纪,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席勒将美育视为一种而向未来的和解力量,席勒的美育思想在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定能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简论卢卡契考察审美反映的方法与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卢卡契考察审美反映的方法与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卢卡契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卢卡契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提出原因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理论背景
    第三节 文艺背景
第二章 卢卡契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总体性
    第二节 反映论
第三章 卢卡契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内涵
    第一节 审美反映理论
    第二节 典型理论
    第三节 人民性理论
第四章 卢卡契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理论价值
    第二节 实践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性
第一章 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的形成基础及理论核心
    第一节 布尔迪厄社会学思想缘起
        一、布尔迪厄的学术生涯
        二、布尔迪尔思想的学理渊源
        三、“习性”“场域”和“资本”
    第二节 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及其文艺实践
        一、布尔迪厄的整体性社会实践理论
        二、文艺活动在其理论体系中的位置
        三、布尔迪厄文艺研究活动概述
    第三节 “文学场”: 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的核心
        一、“文学场”的结构特征
        二、“文学场”对内、外部研究方法的超越
        三、以现代法国文学场的诞生为例
第二章 “幻象”: 文艺生产的游戏法则
    第一节 文学场中的文艺生产
        一、从文艺创作到文艺生产
        二、布尔迪厄关于文艺生产的观点
        三、“幻象”——关于文学信念的生产
    第二节 “文学场”中合法文学观的生产
        一、“幻象”与合法文学观
        二、作为集体信仰的合法文学观
        三、合法文学观的再生产与颠覆
    第三节 文艺生产的动态变化结构
        一、共时性中的文艺生产结构
        二、历时性下的合法文学观的演变
        三、以马奈、杜尚为例的文艺生产演变
第三章 “纯粹目光”: 文艺接受的社会维度
    第一节 社会空间中的文艺接受
        一、从文艺鉴赏到文艺接受
        二、布尔迪厄关于文艺接受的看法
        三、文学场的独立与“纯粹目光”的历史生成
    第二节 “纯粹目光”的话语身份述行
        一、“审美判断”的成立前提
        二、纯粹美学的述行语结构
        三、“纯粹目光”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审美趣味与社会区分
        一、“纯粹目光”“审美共同感”与审美趣味
        二、审美区分的当代社会效应
        三、以法国社会趣味区分为例的文艺接受
第四章 “文化资本”: 文艺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文艺活动
        一、文艺社会学史中文艺的社会功能
        二、“文化转向”下的文化研究与文艺研究
        三、“文学场”的社会中介作用
    第二节 “文学场”中的“文化资本”
        一、“资本”与“文化资本”
        二、“文化资本”在“文学场”中的存在形态
        三、文学制度下的文学现代性
    第三节 “文化资本”的功能
        一、教育系统中“文化资本”的再生产
        二、“文化资本”的符号暴力功能
        三、以知识分子为例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及评价
    二、拟采取的研究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三、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效果
第一章 “后实践美学”的崛起
    第一节 “超越”的渴望:关于超越美学的论争
        一、批判与建构
        二、探索与争鸣
        三、反思与积淀
    第二节 “生命”的激情:关于“生命美学”的论争
        一、本体的置换与双向的建构
        二、“生命”的考辨与“历史”的追问
        三、资源的驳杂与消解的危机
    第三节 “存在”的执迷:关于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一、“本体论”的考辨
        二、“存在论”的得失
        三、“后实践”的困境
第二章 “实践美学”的分化
    第一节 “情感”与“实践”:关于新实践论美学的论争
        一、理论建构
        二、理论价值
        三、理论争鸣
        四、理论局限
    第二节 “突创”与“实践”:关于新实践美学的论争
        一、概念的厘定与结构的划分
        二、“终结”的抗争与“创新”的可能
        三、学理的推进与论争的偏转
        四、静态思维与工具倾向
    第三节 “生存”与“实践”: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一、理论的提出
        二、理论的争鸣
        三、论争的缺失
        四、学理反思
第三章 新话语的生成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关注: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
        一、核心分歧
        二、浅表平移
        三、一体两面
    第二节 “感性身体”的考察:关于身体美学的论争
        一、译介与评析
        二、质疑与支持
        三、影响与变异
        四、收获与缺失
    第三节 “审美机理”的揭示:关于认知美学的论争
        一、论争现场
        二、理论收获
        三、路径更新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概括:关于“别现代”的论争
        一、建构与争鸣
        二、价值与意义
        三、缺失与空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后记

(4)德育的审美向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起、边界
    二、研究观点、现状
    三、探讨脉络、方法
    四、论题要义、新见
第一章 前提之约:德育审美的基本牵系
    一、德育审美相近概念初辨
        (一) 美、美感、审美
        (二) 美学、美育、美德
    二、中、西德育审美相关问题研究流脉
        (一) 20世纪以降中国德育审美相关问题研究迁变
        (二) 18世纪以降西方德育审美相关问题研究演变
        (三) 中、西德育审美相关问题研究流变特征
第二章 问题之维:德育与美育的当代困扰
    一、关怀与真相:传统德育的现下之惑
        (一) 关怀的离场:生活的疏远和功利的失节
        (二) 真相的遮蔽:单向度的人和多价值的人
    二、云上与大地:传统美育的当下之殇
        (一) 浮在云上:抽象化和距离化
        (二) 游于大地:边缘化和浮泛化
第三章 耦合之势:德育与美育的会通相生
    一、密涅瓦之鹰——哲学流向的交会
        (一) 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
        (二) 马克思“美的规律”观点
    二、诗意的栖居——生命取向的接引
        (一) 尽性:礼与乐的糅一
        (二) 克己:真善美的融一
    三、钱学森之问——现实走向的呼唤
        (一) 乐水亦乐山:教育对象的个性激发
        (二) 书斋到生活:德育实践的人本匡正
第四章 践履之途:德育过程要素的审美涵毓
    一、德育过程要义内旨
        (一) 德育本质追探
        (二) 德育主体间性
        (三) 德育过程释义
    二、德育主体审美抵达
        (一) 德育主体审美人格塑形
        (二) 德育主体审美角色转换
        (三) 德育主体审美范畴运用
    三、德育介体审美样态
        (一) 内容维度:表层、深层的审美观照
        (二) 方法维度:显性、隐性的审美渗透
        (三) 载体维度:传统、现代的审美意涵
    四、德育客体审美体备
        (一) 德育客体的审美需要
        (二) 德育客体的审美态度
    五、德育环体审美彰显
        (一) 校本环境审美呈现
        (二) 舆论环境审美实现
        (三) 社群环境审美凸现
    六、德育过程审美自洽
第五章 信仰之往:德育审美向度的当代憧憬
    一、意涵:审美向度真相为何
        (一) 返本开新:回到德育原点
        (二) 反身而诚:审美向度阈限
    二、享用:审美向度功能体现
        (一) 功能之形:休闲中自在的道德认知
        (二) 功能之影:利益中转化的道德信念
        (三) 功能之神:崇高中濡养的道德价值
    三、信仰:审美向度走向何处
        (一) 各美其美:力臻德育可亲
        (二) 美美与共:力筑美好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重难点、方法及目的
第一章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历程
    1.1 南帆文学批评的思想渊源
        1.1.1 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吸收
        1.1.2 对西方现代文论的借鉴
        1.1.3 受西方后现代文论的影响
    1.2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学术历程
        1.2.1 八十年代:对形式的持续关注
        1.2.2 九十年代:对“语言”的重新解读
        1.2.3 二十一世纪:文化视野的不断开拓
第二章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特征及实践
    2.1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基本特征
        2.1.1 文学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的有机融合
        2.1.2 作家创作经验与理论家批评经验的综合运用
        2.1.3 自由性与规约性辩证统一的批评风格
    2.2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实践
第三章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3.1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价值
        3.1.1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理论价值
        3.1.2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局限
    3.2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意义
        3.2.1 在当代文学批评中的意义
        3.2.2 对新一代批评者的启示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卢卡奇戏剧理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动机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卢卡奇戏剧理论探源
    第一节 卢卡奇的物化思想
        一、卢卡奇的成长经历
        二、卢卡奇对西美尔思想的接受
        三、“物化”的提出
    第二节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
    第三节 卢卡奇投身戏剧的原因
        一、作为时代镜像的戏剧
        二、戏剧是对“异化”社会的克服
第二章 卢卡奇的戏剧观
    第一节 戏剧产生于阶级衰亡之时
    第二节 戏剧的素材
        一、“意志”与“斗争”
        二、素材之间的因果性
    第三节 戏剧的效应
        一、戏剧的群体效应
        二、戏剧的普遍性
        三、风格化和世界观
        四、戏剧效应的本质
第三章 卢卡奇的悲剧观
    第一节 悲剧人物
        一、悲剧人物的上限与下限
        二、悲剧是伟大人物的艺术
        三、女性在悲剧中的角色
    第二节 悲剧通过“瞬间”呈现本质
    第三节 悲剧效应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写作背景与理论环境
    二、创作意义与理论价值
    三、文献说明与创作思路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与新时期美学的肇生
    第一节 美学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一、美学重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概说
        二、周扬谈话:为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立法
        三、时代热点: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美学话题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时代局限
    第二节 百花齐放: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及其影响
        一、响应号召: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的召开
        二、双向互动:美学学会的制度特色
        三、美学争鸣:省级美学学会讨论会的展开
    第三节 启蒙与意识形态:新时期早期美学会议的思想意义
        一、美学启蒙及其不可能性
        二、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变奏
第二章 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设
    第一节 美学会议对学科美学的早期构想
        一、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美学史研究的展开
        二、《美学原理》:新时期美学教材雏形讨论
    第二节 学科美学及其制度推进
        一、古典美学讨论会:现实基础与制度演进
        二、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美学的坐标与走向
        三、文艺学20年:美学学科的反思与畅想
        四、美学新问题:美学、文艺学与文艺美学的历史责任
第三章 美学会议与美学家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美学家身份的确认与建构
        一、朱光潜:美学会议的指路灯
        二、宗白华:从美学教员到美学家
        三、李泽厚:辗转于美学会议之间
    第二节 回归传统:重塑现代美学家
        一、以美学家为中心:美学史的一种写法
        二、梁启超、蔡元培与丰子恺:向现代美学家致敬
        三、美学家讨论会:新美学家的身份确认
第四章 美学会议与美育的制度化
    第一节 “美育”的重构与流播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中的美育思想
        二、时代精神:美育与意识形态的互文
        三、重视“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与流播
    第二节 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落实
        一、教育方针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状况
        二、继承与重构:1990年代美育会议的双重诉求
        三、制度建设: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关联性
第五章 美学会议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19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热潮
        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美学讨论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讨论的普及
        三、全国马列文艺论着研究会:在文学和美学之间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建设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设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一、历史定位: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
        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
        三、中英互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与美学新拓展
第六章 美学会议与审美文化建设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
        一、美学的“当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学会议
        二、在审美文化中复兴: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
        三、“审美文化”:美学与政治的互动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多元建构
        一、自然、园林、生态、旅游:景观美学初探
        二、以“艺术”之名:美学与艺术的互动
        三、民族美学:书写汉民族共同体美学
第七章 美学会议与走向世界的新世纪美学
    第一节 全国美学会议在新世纪的发展
        一、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二、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 东方美学与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的两种新范式
        一、“东方美学”的兴起与东方美学国际会议
        二、生态美学研讨会与生态美学问题
    第三节 “美学的多样性”: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新发展
        一、走向世界: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美学背景
        二、百家争鸣: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讨论会
        三、影响意义: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中国美学制度的影响
    第四节 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与美学的合流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的形成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美学”的讨论方式
        三、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时期美学会议总体情况列表(1979-2014)
后记

(8)“心理本体”与李泽厚中后期思想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从“心理本体”视角研究李泽厚思想理论的整体发展的意义
        1.1.2 从“心理本体”视角观照李泽厚思想理论何以发生前后期转化的意义
        1.1.3 从“心理本体”视角思考中国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理论创新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创新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释义及李泽厚“心理本体”论的建构
    2.1 本体论、本体释义
        2.1.1 本体论、本体
        2.1.2 西方传统本体论及本体含义的演进
        2.1.3 西方现代本体论及本体含义
    2.2 李泽厚“心理本体”
        2.2.1 “心理本体”释义
        2.2.2 “心理本体”的生成
        2.2.3 “心理本体”的“本体性”
    2.3 李泽厚“心理本体”的理论特征
        2.3.1 “心理本体”的双重性
        2.3.2 “心理本体”的发展性
        2.3.3 “心理本体”的现代性
        2.3.4 “心理本体”的本土性
    2.4 李泽厚“心理本体”的哲学建构历程与理论指向
        2.4.1 “心理本体”的哲学建构历程
        2.4.2 “心理本体”的理论建构指向性
第3章 李泽厚“心理本体”与其中后期哲学的发展
    3.1 哲学转向与“心理本体”的建立
        3.1.1 从实践本体论向人类本体论的转向——“心理本体”产生的哲学基础
        3.1.2 “自然的人化”与“心理本体”的生成与实现
        3.1.3 从群体主体性向个体主体性的转向:“心理本体”重心的转移
    3.2 以“心理本体”为中心的哲学理论新进
        3.2.1 “实践”观点的再解读
        3.2.2 本体论:既融合又割裂的“工具本体”与“心理本体”
        3.2.3 “积淀说”与“心理本体”
        3.2.4 “自然的人化”理论的发展——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
        3.2.5 “情本体”:个体主体性的超越与感性生命的乌托邦
        3.2.6 “心理本体”的建构对非理性的吸收
    3.3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的转向与再转向
        3.3.1 从马克思到康德: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建立
        3.3.2 从海德格尔到中国传统文化:个体生存的救赎
        3.3.3 从“情本体”回到“物自体”:精神乌托邦的建立
第4章 李泽厚“心理本体”与其中后期美学的发展
    4.1 “心理本体”与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美学的建立
        4.1.1 李泽厚早期实践美学
        4.1.2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美学,从实践观到主体性的转变
        4.1.3 以“心理本体”建构为指向,由哲学到美学的理论生成
    4.2 李泽厚“心理本体”与其中后期美学的发展
        4.2.1 新感性
        4.2.2 美感心理数学方程:从美的根源到审美对象的转向
        4.2.3 “美是‘度’的自由运用”
        4.2.4 “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4.3 从“心理本体”到“审美本体”:审美境界与人生归宿
        4.3.1 “以美启真”
        4.3.2 “以美储善”
        4.3.3 “以美立命”
第5章 李泽厚“心理本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换性创造
    5.1 由“西体中用”到“儒学四期说”
        5.1.1 李泽厚哲学建构与中国传统文化新阐释
        5.1.2 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换性创造
        5.1.3 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现代与后现代困境的消解
    5.2 中国文化的“巫史传统”与“心理本体”的情理结构生成
        5.2.1 实用理性
        5.2.2 乐感文化
    5.3 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本体”的互构互建
        5.3.1 “心理本体”的深化发展与“情本体”
        5.3.2 以“两种道德”解构传统三教合一
        5.3.3 “天人合一”的改造和新阐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主体性视阈下的本雅明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雅明研究文献综述
    二、论文研究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三、论文的构架、难点和解决方法
第一章 本雅明美学思想源起的现实背景
    第一节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一、德国社会历史背景
        二、犹太民族的苦难遭遇与犹太文化的独特追求
        三、与传统“断裂”的现代生活方式
        四、社会历史文化及现实生活背景对本雅明的影响
    第二节 本雅明个人生活背景
        一、本雅明的家庭生活背景
        二、本雅明独特的个人经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独特的审美主体及其生存世界
    第一节 主体性原则的确立与异变
        一、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二、主体性哲学的发展偏向
        三、反主体性思潮
    第二节 本雅明独特的审美主体
        一、游荡者、拾垃圾者、收藏者
        二、边缘化个体的革命诉求
        三、人群中的个体
        四、历史性与当下性
    第三节 审美主体的生存世界
        一、都市体验中的迷失与清醒
        二、主体性重新定位:物我融合
        三、主体生存的政治维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建审美主体之因:本雅明启蒙理性批判
    第一节 本雅明的认知方式
        一、对康德经验观的批判
        二、直观认知方式
        三、本质与现象关系的重新认识
        四、对真理的独特认知
    第二节 寓言性与散文化的表达方式
        一、寓言化的表达方式
        二、散文化与碎片化
    第三节 感性、理性与神性的融合
        一、感性与理性的弥合
        二、本雅明真理观中的神性光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建审美主体之途:本雅明的审美救赎
    第一节 艺术的救赎功能
        一、“灵晕”艺术的衰落
        二、机械复制艺术的革命性
        三、艺术的政治功能
    第二节 审美体验与审美救赎
        一、审美体验中闪耀的弥赛亚之光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本雅明思想对西方学界的影响及中国接受
    第一节 本雅明思想对西方学界的影响
        一、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及机械复制艺术理论的学术影响
        二、本雅明“灵晕说”及审美救赎思想的学术影响
        三、本雅明启蒙理性批判的学术影响
        四、本雅明碎片观的学术影响
    第二节 本雅明美学思想同中国语境的错位对接
        一、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二、审美方式审美追求的错位对接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0)席勒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美育与美育思潮
    四、审美游戏与完美人性的生成——席勒美育思想一瞥
第一章 席勒在中国:译介、接受与影响
    第一节 席勒在中国的译介
        一、席勒传入中国的历史文化语境
        二、20世纪上半叶的席勒译介概况
    第二节 席勒在中国的接受
        一、席勒在中国广为接受的缘由
        二、20世纪上半叶的席勒接受取向
    第三节 席勒与中国美育思潮
        一、中国美育思潮发展概况
        二、席勒对中国美育思潮的影响
第二章 美育启蒙:王国维、蔡元培与席勒
    第一节 王国维美育思想与席勒
        一、王国维的席勒情结
        二、“游戏说”的中国式改造
        三、“境界说”中的席勒元素
    第二节 蔡元培美育思想与席勒
        一、蔡元培的席勒渊源
        二、美育理论的接受与创新
        三、“以美育代宗教说”溯源
第三章 审美救赎:朱光潜、宗白华与席勒
    第一节 朱光潜美育思想与席勒
        一、朱光潜的席勒述评
        二、人本主义美育观的吸纳
        三、“人生艺术化”追寻
    第二节 宗白华美育思想与席勒
        一、宗白华的席勒渊源
        二、理想人格的构建
        三、艺术境界的追求
第四章 美育流变:郭沫若、田汉与席勒
    第一节 郭沫若美育思想与席勒
        一、郭沫若与席勒的结缘
        二、郭沫若的席勒式书写
        三、危机时刻的美育转向
    第二节 田汉美育思想与席勒
        一、田汉的席勒情结
        二、田汉的席勒式创作
        三、审美与政治的游离之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简论卢卡契考察审美反映的方法与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卢卡契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研究[D]. 夏立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思想研究[D]. 安博.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D]. 赵耀. 吉林大学, 2018(12)
  • [4]德育的审美向度研究[D]. 李瑞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5]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 刘海荣. 河南师范大学, 2017(02)
  • [6]卢卡奇戏剧理论探究[D]. 陈盈.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7]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8]“心理本体”与李泽厚中后期思想的发展[D]. 李娜. 辽宁大学, 2016(02)
  • [9]主体性视阈下的本雅明美学思想研究[D]. 马宇飞. 黑龙江大学, 2015(08)
  • [10]席勒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D]. 莫小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略论卢卡奇审美反思的方法和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