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

开放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

一、开放教学过程 强化创新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于颖[1](2021)在《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下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升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的质量,针对我校化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导向下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结合我校基础化学实验学科特点,从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进行阐述,提出了授课与开放相结合的多元化实验室教学模式、开放实验室的软硬件保障及构建科学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等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的运用明显提高了我校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的质量,也促进了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有效开展。

陈联记,王升[2](2021)在《高职院校开放教学动力生成机制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职院校构建开放教学动力有利于解决开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启动、推动、持续、完善等难题,具有启动、推动开放教学等功能。开放教学动力分为内源性动力和外在性动力。高职院校要构建理性-目标-设计体系,形成愿景性动力;构建理论-政策-制度体系,形成方法性动力;构建民主-创新-开放体系,形成激发性动力;构建示范-推广-完善体系,形成路径性动力。

马妮[3](2020)在《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认知结构与学习能力的培养,追求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开放式教学要求建立开放的教学系统,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在教师引导启发下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实际需要、兴趣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并开展教学,增加教学的互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为有效教学提供更多的策略选择。然而目前我们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实施开放式教学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对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依据大量相关文献提出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方向,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其次,界定了相关概念,分析了理论基础;第三,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开放式教学现状调查,并利用Excel、SPSS软件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第四,根据文献研究及实际调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新教育观念等应用对策;第五,根据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及实施对策,结合人教版必修二的内容设计了案例。最后,总结主要结论,提出研究的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基于问卷对现阶段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的学生地理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地理学习较感兴趣,但学习地理仍以机械训练为主,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学生期待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而现阶段教师的教学与学生所期待的有一定的差距。基于教师问卷进行调查,发现虽然教师对开放式教学内涵的理解比较全面,同时也意识到开放式教学对学生发展具有较多的积极影响,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够全面、教学内容有待丰富等。并且通过调查发现,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来自社会、学校、教师等多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策略: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积极探究,把握各种开放式教学资源;开放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开放式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对策,本文选取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进行了教学设计,以期为其他教师应用开放式教学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开放式教学水平有待提高;(2)缺少相应的硬件设施和长期的应试教育等是影响开放式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3)提出了高中地理实行开放式教学的策略。创新之处:研究角度的创新。关于开放式教学,理论研究的比较多,但缺乏实证研究,本文采用了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开放式教学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并进行了对策研究。

苏笑悦[4](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杜衡[5](2020)在《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开放发展理念是关于开放发展新的认识和观点,是结合我国的具体社会实践应运而生的,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而高中思政课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战略任务,对严格贯彻党和政府的教育路线和方针政策,勇于承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负有重要责任。因此,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中思政课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开放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即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全面开放及共赢开放。此外,它也具有丰富的当代教育价值,即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人本价值和学科价值。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在高中思政学科的发展需求、高中学生的发展诉求、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等方面表现出了现实必要性。同时,开放发展理念与高中思政课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及教育内容的相通性,都为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提供了可行性。但是,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也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学方法单一,方式有待创新;教育内容缺乏,素材开发较少;教师重视不足,素质有待提高;教育实践较少,宣传引导不足;教育实效不高,融入效果不佳。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开放发展理念的认识理解不足;二是教师对开放发展理念的实际运用不足;三是学校对开放发展理念的现实需求不足等。针对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具体的应用策略也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以教材为载体,挖掘课堂融入开放发展理念的教育资源。一是厘清融入内容,找准融入的关键点;二是挖掘教学资源,切实增强融入效果。其次,以教师为主导,树立课堂融入开放发展理念的责任意识。一是培养教师开放的教学视野;二是优化教师开放的教学方式。最后,以学校为平台,增强教学融入开放发展理念的实践意识。一是加强开放校园的文化建设;二是倡导开放发展的教育实践。

黄嘉妮,廖敏,李欣[6](2020)在《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开放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阐述开放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和理论指导,分析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构建开放教学模式的关键点,提出在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开放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教学内容要务实开放,教学流程要灵活科学,教学方式要新颖互动,学生作业要弹性合理,考核评价要客观中肯。

兰徐[7](2019)在《高校实验室开放教学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实验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原有的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验学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实验室开放教学成为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室开放式教学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室资源使用效率。重点讨论了高校实验室开方教学,通过对实验开放教学的必要性进行梳理,从而寻找研究视角,分析了当前实验室开放教学现状和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实验室开放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李慧迎[8](2019)在《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开放教育资源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终身教育的有生力量。如今开放教育资源不仅是学术机构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且也备受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伴随着开放教育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再加上市场运作和国际竞争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英国的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历史悠久,特别是二战后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的推动下,英国的开放教育资源无论是开放维度还是资源形式都越来越丰富。同时,英国高等教育素以“精英教育”着称,它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举世瞩目。本文通过对战后英国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其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所做的工作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维度的开放教育资源及其相应的管理机制,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以时间为纵轴,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以质量文化为分析视角,考察五种不同形式的开放教育及其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机构的内部质量保障程序和内外部的质量评估过程,最后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及动因进行总结,并从中得出有利于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几点启示。全文由9个部分组成,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7章。第一章回顾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情况。尽管英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英国大学最早的开放教育资源可能要追溯到19世纪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本章阐述了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的开放背景、开放教育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影响,为理解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探讨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海外办学将本国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向海外扩张,消除了学习者在地理空间上的障碍,但它并未降低门槛,也不免费。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课程、师资和管理模式三类,其质量保障主要由各院校负责。本章试以英国诺丁汉大学为例,介绍了它为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内部评估机制、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跨国教育评估及专业认证机构的外部评估。第三章考察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大学以“四个开放”为使命,不设门槛,为所有希望实现梦想和潜力的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以促进教育公平。由开放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课程材料、热心的员工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开放大学为确保其开放教育资源质量,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保障体系,并每年发布详细的质量数据。同时,这些开放教育资源作为开放大学的一部分,也要接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院校审计和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评估。第四章分析产业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产业大学是英国政府利用技术力量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一次有益尝试,其主要的开放教育资源是产业大学提供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以及在产业大学组织的培训中担任各种角色的员工。产业大学经历了由政府投资到自主经营的过程,为了提升品牌质量,产业大学既要遵循国家标准,也制定了一系列内部质量保障措施。作为教育服务产业,产业大学主要接受教育标准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组织的评估。第五章阐述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学习项目以“免费向全世界任何人开放教育”为宗旨,将开放大学的部分优质资源免费提供给全世界使用。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主要是课程资源,它不仅可以免费获取,而且遵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其资源可以被再次利用。这是开放教育资源在开放维度上的重大尝试,开放大学在这个项目上也是且行且思。一方面严格确保开放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开放学习项目进行改进。对于开放学习项目中的资源虽然没有官方评估,但一些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进行的评估可供参考。第六章剖析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慕课是开放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发展,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既包括慕课课程也包括慕课平台。慕课课程的质量由课程提供者把关,慕课平台的质量则由创建者负责。英联邦学习共同体颁布的《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为慕课提供者如何保障质量提供了指南。作为一种新事物,暂时没有官方组织对慕课进行评估,但一些学术团体和民间组织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价。第七章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进行审思。战后英国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资源提供方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和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驾护航,使开放教育资源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新名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包括四个方面,即文化传统、国际思潮、供需失衡和技术发展,并指出其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启示。结语部分强调指出开放教育资源的目的决定了其开放的维度,技术的发展为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无限可能,质量文化是理解质量内涵和推进质量管理的关键元素。然而质量文化的培育非一日之功,在借鉴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管理机制时,应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

邹佳[9](2019)在《江苏开放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放大学的建设是我国办好继续教育的重要措施,对于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作用。开放性大学作为教育行业的一员,虽然与营利性企业有所区别,但它在具有社会属性的同时也具有经济属性,它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在创造社会价值。当前,我国开放大学正处于由广播电视大学转型至新型远程教育大学的关键节点,迫切需要制定转型过程中开放大学发展战略。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发展需求,研究江苏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战略,对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利用PEST工具分析了江苏开放大学当前的宏观环境,明确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并分析行业情况,提出制定江苏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其次,对江苏开放大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SWOT工具剖析了江苏开放大学的外部机遇和挑战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内部优势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较强和科学的学分银行制度,而内部劣势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设置较少、教育教学理念不够创新、资源平台相对落后、社会教育相对匮乏和科研水平不足等方面,继而本文根据SWOT分析结果,提出江苏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愿景、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并研究提出了高质量社会人才培养战略、高质量社区教育服务战略和高质量开放教育研究战略。高质量社会人才培养战略是江苏开放大学的重要使命,其内涵包括教学体系建设、人才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和过程整合以及教学质量把控;其发展途径为深化开放教育改革,发展体系为“顶层建设—特色学科—专业优化—优质课程”;高质量社区教育服务战略是江苏开放大学的根本任务,其内涵为开放教育平台建设、开放教育技术开发、开放教育资源整合;其发展途径开放式发展,其发展体系为“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服务内涵—公共教育服务—学分银行制度”;高质量开放教育研究战略是前两者的重要理论支撑,其内涵为教学技术和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理念的革新;其发展途径为创新发展,其发展体系为“科研目标—科研制度—科研平台—科研队伍”。最后,论文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所需的保障措施,包括校区建设、组织重构、文化创新和作风建设。本文研究提出的江苏开放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及相应的战略核心和战略保障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我国后续转型的开放大学提供江苏依据。

马彪,李厚杰,刘忠富,吴宝春,李春杰[10](2016)在《民族院校实验室开放策略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实验室开放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殊性,从实验室资源、管理机制、师资队伍以及学生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实验室开放实施策略。教学实践表明,所提出的开放策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效果显着。

二、开放教学过程 强化创新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放教学过程 强化创新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下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对我校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性
2 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
    2.1 更新教学理念是保障的前提
    2.2 有效的整合基础化学实验室教学资源是保障的手段
3 适合我校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3.1 改革原有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行多元化实验室教学模式
    3.2 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实行两级配备体制
    3.3 实验室开放教学条件的保障
    3.4 构建科学有效的成绩评价体系
4 总结

(2)高职院校开放教学动力生成机制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放教学动力功能有利于解决推动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一)高职开放教学在推动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1. 启动之难
        2. 推动之难
        3. 持续之难
        4. 完善之难
    (二)高职开放教学动力功能分析
        1. 启动功能
        2. 增强功能
        3. 持续功能
        4. 完善功能
二、开放教学动力类型
    (一)内源性动力
        1. 理论引擎动力
        2. 制度激励动力
        3. 行为引导动力
        4. 氛围激发动力
        5. 自我生成动力
    (二)外在性动力
        1. 政策性动力
        2. 社会性动力
        3. 榜样性动力
三、高职院校开放教学动力生成机制构建
    (一)构建理想-目标-设计体系,形成行为引导动力
    (二)构建理论-政策-制度体系,形成理论引擎、制度激励动力
    (三)构建民主-创新-开放体系,形成氛围激发动力
    (四)构建示范-推广-完善体系,形成榜样性动力
        1. 示范
        2. 推广
        3. 完善

(3)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
        (二)适应课程改革对教学的要求
        (三)契合教师专业标准基本要求
        (四)地理课程本身具有开放性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小结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开放式教学
    二、理论基础
        (一)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多元智能理论
        (五)生活教育理论
第三章 开放式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一、调查研究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工具设计
        (三)调查实施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二)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三)小结
第四章 开放式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更新地理教学观念
        (一)树立长远的教育观
        (二)采用多元的地理学习方式
    二、完善地理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要体现层次性
        (二)教学目标要体现多维性
    三、丰富教学内容,把握各种开放式教学资源
        (一)挖掘教材,积极开发乡土地理资源,网络资源
        (二)重视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三)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四、开放教学过程
        (一)开放教学时间与空间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营造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
    五、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六、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一)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
        (二)加强评价内容的多维化
        (三)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
第五章 开放式教学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案例
第六章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一)开放式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二)缺少相应的硬件设施和长期的应试教育等是影响开放式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
        (三)提出了高中地理实行开放式教学的策略
    二、创新点
    三、不足及展望
        (一)不足之处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B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C 访谈提纲
致谢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开放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及主要价值
    一、开放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一)开放发展是主动开放
        (二)开放发展是双向开放
        (三)开放发展是全面开放
        (四)开放发展是共赢开放
    二、开放发展理念的主要价值
        (一)开放发展理念的文化价值
        (二)开放发展理念的社会价值
        (三)开放发展理念的人本价值
        (四)开放发展理念的学科价值
第三章 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必要性
        (一)思政学科的发展需求,增强教学实效
        (二)高中学生的发展诉求,促进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政治认同
        (四)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培养合格接班人
    二、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可行性
        (一)开放发展理念与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二)开放发展理念与高中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相通性
第四章 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二、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方式有待创新
        (二)教育内容缺乏,素材开发较少
        (三)教师重视不足,素质有待提高
        (四)教育实践较少,宣传引导不足
        (五)教育实效不高,融入效果不佳
    三、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开放发展理念的认识理解不足
        (二)教师对开放发展理念的实际运用不足
        (三)学校对开放发展理念的现实需求不足
第五章 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的有效策略
    一、以教材为载体,挖掘课堂融入开放发展理念的教育资源
        (一)厘清融入内容,找准融入的关键点
        (二)挖掘教学资源,切实增强融入实效
    二、以教师为主导,树立课堂融入开放发展理念的责任意识
        (一)培养教师开放的教学视野
        (二)优化教师开放的教学方式
    三、以校园为平台,增强教学融入开放发展理念的实践意识
        (一)加强开放校园的文化建设
        (二)倡导开放发展的教育实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开放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放教学模式概述
    (一)开放教学模式的内涵
    (二)开放教学模式的特征
    (三)开放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
二、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构建开放教学模式的关键点
三、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开放教学模式构建
    (一)构建目标
    (二)构建方案
        1.教学内容要务实开放。
        2.教学流程要灵活科学。
        3.教学方式要新颖互动。
        4.学生作业要弹性合理。
        5.考核评价要客观中肯。
四、结束语

(7)高校实验室开放教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实验室开放教学的理论
    1.2 实验室开放教学的主要内容
        (1) 科研型实验项目的开放。
        (2) 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开放。
2 实验室开放教学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实验室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2.3 有利于跨专业教学的实现
    2.4 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
3 实验室开放教学现状
    3.1 管理制度不完善
    3.2 实验技术人员不稳定, 专业能力滞后
    3.3 监管不到位
    3.4 学生积极性不高
    3.5 实验室开放经费投入不足
    3.6 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
4 完善实验室开放教学管理的主要措施
    4.1 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
    4.2 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建设
    4.3 激励学生参与实验室开放项目
    4.4 加大实验室资金投入
    4.5 实行有效的激励制度
5 结论

(8)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开放教育资源被广泛关注
        (二)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需求的兴起
        (三)战后英国大学在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的成就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开放
        (二)教育资源
        (三)开放教育资源
        (四)质量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
        (二)关于英国开放教育及其资源的研究
        (三)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四)关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五)文献评析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视角及思路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回顾
    第一节 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
        一、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背景
        二、考试机构时期的学位管理
        三、联邦制大学时期的学位管理
        四、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影响
    第二节 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
        一、大学推广运动的缘起
        二、大学推广运动中大学开放的特色资源
        三、大学推广运动中开放教育资源的意义
第二章 海外办学:面向国际学生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战后英国的海外办学
        一、殖民地时期的海外办学
        二、现代英国的海外办学
    第二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课程开发与审批
        二、教师发展与激励
        三、教学管理与支持
    第三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三章 开放大学:基于教育公平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开放大学的创建与特色
        一、开放大学的创建背景
        二、开放大学的特色
    第二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开发高质量的课程材料
        二、培养热心远程教育的员工
        三、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
    第三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四章 产业大学:促进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产业大学的成立与特色
        一、产业大学的成立背景
        二、产业大学的特点
    第二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二、严格要求的员工队伍
    第三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五章 开放学习项目:向全世界免费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和特点
        一、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
        二、开放学习项目的特色
    第二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严谨的课程材料转换流程
        二、明确的第三方材料使用标准
    第三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六章 英国慕课:以社会互动为特色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英国慕课的产生及发展
        一、慕课的产生
        二、英国慕课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慕课课程的组织方式
        二、《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
    第三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七章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审思
    第一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
        一、丰富多彩的开放资源
        二、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
        三、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
    第二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
        一、文化传统: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本
        二、国际思潮: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缘
        三、供需失衡: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因
        四、技术发展: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力
    第三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启示
        一、坚持开放资源的多样性
        二、鼓励资源标准的内生性
        三、倡导资源管理的民主化
        四、关注资源质量的反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江苏开放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开放大学
        2.1.2 高校发展战略
        2.1.3 高质量发展战略
    2.2 相关理论与方法
        2.2.1 高校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2.2.2 发展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
    2.3 相关文献综述
        2.3.1 开放大学教学研究
        2.3.2 开放大学战略发展研究
第三章 江苏开放大学发展环境分析
    3.1 基于PEST的江苏开放大学宏观环境分析
        3.1.1 宏观政策(Politics)因素分析
        3.1.2 宏观经济(Economic)因素分析
        3.1.3 宏观社会(Social)因素分析
        3.1.4 宏观技术(Technology)因素分析
    3.2 江苏开放大学的行业分析
        3.2.1 全国开放大学行业分析
        3.2.2 国际远程教育行业分析(慕课和开环大学)
    3.3 江苏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3.3.1 必要性
        3.3.2 重要性
第四章 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战略制定
    4.1 江苏开放大学发展现状
        4.1.1 学校资源、技术与能力
        4.1.2 学校组织与管理
        4.1.3 和谐校园建设
    4.2 基于SWOT的江苏开放大学战略因素分析
        4.2.1 内部优势(Strengthness)
        4.2.2 内部劣势(Weakness)
        4.2.3 外部机遇(Opportunity)
        4.2.4 外部威胁(Threat)
        4.2.5 SWOT分析
    4.3 江苏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
        4.3.1 愿景和使命
        4.3.2 战略目标
        4.3.3 战略重点
    4.4 江苏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战略选择
        4.4.1 高质量的社会人才培养
        4.4.2 高质量的社区教育服务
        4.4.3 高质量的开放教育研究
第五章 江苏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1 加快校区建设
    5.2 进行组织重构
    5.3 创新文化提升
        5.3.1 文化名校工程
        5.3.2 和谐校园建设工程
    5.4 重视作风建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民族院校实验室开放策略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室开放面临的主要问题
2 实验室开放实施策略探索
    2. 1 整合实验室资源,搭建一体化开放实验教学资源平台
    2. 2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
    2. 3 加强高素质实验室开放师资队伍建设
    2. 4 建立学生引导机制,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
3 人才培养效果
4 结论

四、开放教学过程 强化创新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下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J]. 于颖. 辽宁丝绸, 2021(04)
  • [2]高职院校开放教学动力生成机制的构建[J]. 陈联记,王升.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5)
  • [3]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D]. 马妮. 河南大学, 2020(02)
  •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高中思政课研究[D]. 杜衡.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6]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开放教学模式研究[J]. 黄嘉妮,廖敏,李欣. 广西教育, 2020(11)
  • [7]高校实验室开放教学管理研究[J]. 兰徐. 现代商贸工业, 2019(17)
  • [8]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D]. 李慧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江苏开放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D]. 邹佳. 东南大学, 2019(03)
  • [10]民族院校实验室开放策略研究与实践[J]. 马彪,李厚杰,刘忠富,吴宝春,李春杰.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03)

标签:;  ;  ;  ;  ;  

开放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