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满意度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住院患者满意度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一、住院病人满意度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张念娜[2](2020)在《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质性访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建立科学的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横向或纵向比较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现状,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为基础,初步筛选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完善指标内容;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18个省市的26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确定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1.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为基础,建立了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分为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6.3%、100%,表明专家对本研究积极;专家的权威系数均为0.96,说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6和0.205,均p<0.001,说明结论可靠。综上所述,专家意见是基于理论和实践经验,调查结果可取。2.在专家重要性赋值均数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逻辑一致性检验。其单排序及总排序一致性比率均小于0.1,一致性检验结果尚可;一级指标的权重值结构质量为0.1667、过程质量为0.6667、结果质量为0.1667,二级指标中组合权重较高的有知识培训、约束期间、身体约束相关的护理安全等。三级指标中ICU医护人员实施身体约束相关知识的培训、规范的约束停止记录(停止依据、部位、时间)、身体约束率等指标组合权重较高。结论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了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了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该体系指标具有层次清晰、可操作性强、权重合理等特点,可为衡量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杨思锐[3](2020)在《肾移植患者术后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肾移植患者术后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为肾移植患者术后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提供有效、科学的工具。方法:通过论文检索、半结构式访谈,结合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进行肾移植患者术后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条目的初拟;使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行条目的初选、修订;使用专家评定法确定各条目权重;应用Excel、SPSS21.0处理数据。结果:1.确定以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3大类条目的、具有层次的评价标准,包括3个一级条目、11个二级条目和48个三级条目。两轮函询结果显示,条目赋值集中趋于明显,协调系数增大,条目意见的协调增高,条目筛选是合适的。2.使用专家评定法确定条目权重,对函询结果进行条目权重的计算。结论表明,所有的条目都满足要求,一级条目的权重值分别是0.3267、0.3438、0.3295。3.标准的构建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对课题专家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得出,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和88.9%,专家积极性较高;两轮专家的意见权威程度系数分别是0.91和0.92,具有良好的权威性;两轮次协调系数的检验结果显着性较好,均为P<0.05。结论:1.本研究确立了肾移植患者术后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及条目权重。从函询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和专家意见协调性等结果来看,函询的专家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意见集中、结果可信。构建的肾移植患者术后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可运用于肾移植术后延续护理质量的评价。2.本研究结果显示,专家一致认为应注重院内服务和满意度的质量评价,从而引导护士重视肾移植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满足患者的需求,保证护理质量、安全。3.本研究建立的肾移植患者术后延续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可以为开展肾移植和延续护理的三级医院提供延续护理内容和质量考核依据,也可以为今后系统建立肾移植延续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提供参考,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李秋燕[4](2019)在《追踪方法学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护理质量,同时为护理管理者更好地应用此方法改进临床护理质量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诊断为膝骨关节炎并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麻醉消失后,符合纳入标准的6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2)采用常规方法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疼痛质量管理,观察组(n=32)在常规疼痛质量管理的基础上采用追踪方法进行管理。首先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态、生活区域、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手术经验、术前HSS评分等,其中年龄和病程、术前HSS评分等计量资料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态、生活区域、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手术经验等计数资料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处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h、48h、72h的静息疼痛评分和运动疼痛评分;使用拟定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护理质量评价表》评估术后3天疼痛护理质量情况;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7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使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7天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以上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秩和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数据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态、生活区域、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手术经验、术前HSS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4h、48h、72h静息疼痛评分和运动疼痛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3天疼痛质量包括疼痛评估、疼痛处理、疼痛护理记录、患者疼痛教育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7天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7天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中的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追踪方法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护理质量,及时发现在疼痛质量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不足,明确疼痛质量管理改进的重点;通过有效疼痛管理,减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进一步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朱魏芹[5](2019)在《品管圈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品管圈对外科护士软技能、团队绩效、外科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影响,为护理管理人员培养临床护理人员软技能和团队能力,全面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和提高病人满意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邵阳市中心医院外科片三个大科室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因为样本量流失,最终试验组37人、对照组38人完成研究。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工作,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工作基础上实施为期8个月品管圈干预,即成立品管圈推行委员会,组圈,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干预前后采用护士软技能量表、团队绩效量表、品管圈有形成果、无形成果(自我能力成长)评价表、病人满意度进行评价。通过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2.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等。结果(1)干预前,两组外科护士的人口学资料调查表、护士软技能量表、团队绩效量表得分、两组科室病人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试验组外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分由干预前(288.54±26.01)分提升至(301.24±24.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试验组外科护士团队绩效总分由干预前(138.41±22.27)分提升至(152.73±22.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科护士团队绩效总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试验组外科护士软技能总分(301.24±24.27)高于对照组(288.03±19.42),试验组团队绩效总分(152.73±22.00)分高于对照组(141.18±13.7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后试验组科室泌尿外科一区留置双J管病人出院指导知晓率由干预前50.3%提高到89%,目标达成率148.3%,进步率76.9%;神经外科二区鼻饲病人腹泻发生率由干预前13.29%降低到3.45%,目标达成率150.92%,进步率74.04%;骨科二区卧床病人便秘的发生率由干预前44%降低到12%,目标达成率107%,进步率72.7%,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科室有形成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后试验组科室病人满意度总分和各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科室病人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品管圈能够提高外科护士软技能。(2)品管圈能够提高外科护士团队绩效。(3)品管圈能够改善外科护理质量。(4)品管圈能够提升外科病人满意度。

蒋锋[6](2019)在《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测量和改进一直是医院管理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医疗质量管理研究多集中在综合医院,对精神专科医院的相关研究较少。近年来,由于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精神专科医院面临一定的医疗质量滑坡的压力,因此,监测和改进医疗质量是精神专科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承担急、重型精神疾病住院收治任务的省级精神专科医院而言由于精神专科医院的特殊性,综合医院所使用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无法直接套用到精神专科医院上,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研发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在国际上,针对宏观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但针对微观层面上的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仍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适用于我国的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使用改良的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的专家评价模型。在该板块中,首先系统回顾医疗质量理论及测量指标上的研究进展,收集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测量相关的指标。邀请20名相关专业的专家或学者进行专家咨询。经过改良的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出专家评价模型。该模型中,共有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其中,结果质量指标的权重为0.614,过程质量指标的权重为0.211,结构质量指标的权重为0.175。在结果质量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基于精神科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的疗效指数,其次是出院患者的总体满意度。第二个部分是专家评价模型的应用。将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的专家评价模型中的测量指标转化成三套调查表,分别为调查医院基础信息的机构调查表、调查出院患者住院病历相关临床信息的患者调查表(医生部分)、调查出院患者住院满意度的患者调查表(患者部分),并通过预试验进行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本研究依托全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效果第三方评估项目,开展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的专项评估,收集32所省级精神专科医院的相关数据,使用专家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专家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同行心目中的排序基本吻合,专家评价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均可接受。在第三个部分中,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经典医疗质量理论,以专家评价模型为起点,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其进行优化。首先构建出初始模型和饱和模型,再使用32家精神专科医院的实证数据,选定饱和模型为研究基础,剔除权重不显着的测量指标,优化得到修正模型。在修正模型中,共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各测量指标的权重较专家评价模型中的测量指标权重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结构显着地正向影响过程,过程显着地正向影响结果,结构显着地正向影响结果。

冯梦龙[7](2015)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护理质量评价、关键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指导,测量和评价唐山市工人医院的护理质量现状,分析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护理质量评价与控制的对策和建议。方法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的月度护理质量考核资料,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三个维度评价唐山市工人医院的护理质量。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因变量,基础质量、过程质量各指标得分为自变量,科室、考核月份为协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描述护理不良事件的数量和分布,应用个人深入访谈法和因果分析图定性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产生原因。结果在护理基础质量中,护理礼仪得分较高,三基培训考核问题分布较广且严重,各科室情况相似。环节质量中,优质护理和护理文件环节质量问题比较严重,涉及科室较多。终末质量中,满意度得分较高,各科室满意度差异较小。护理礼仪、三基培训及急救物品是影响终末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中护理礼仪的影响最大,急救物品的影响次之。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分布在内科、外科两大系统,4-8时发生率最高,病室是高发地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培训不到位,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患者健康状况差,护理人员沟通和评估能力不足,违反核心制度,护理核心制度执行不力,医院安全管理不到位。结论医院应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一体化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并将对终末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赋予较高的权重。为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院应重点抓好护理礼仪、三基培训考核情况和急救物品三项工作。为保证患者安全,医院应加强对年轻护士的防范意识安全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改善人员配置,强化责任意识和慎独精神,准确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强化护理人员评估和沟通培训,强化护士对核心制度的学习,加强住院病人的安全管理,建立无惩罚性不良事件自愿上报系统。

章一华[8](2009)在《品质圈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文中指出品质圈活动是确保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品质圈活动的概念、内涵、实施以及在护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做一综述,旨在帮助护理工作人员认识实施品质圈活动的意义,为护理管理者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焦静[9](2009)在《北京市三甲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的主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影响其对医院的整体满意度,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探讨其影响因素有利于针对性地改进护理质量。但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还不深入,对可干预因素的研究较少。研究目的:(1)描述北京市三甲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现状;(2)探讨影响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因素。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2008年7~12月在北京市四家三甲综合医院即将出院的病人1520名,采用纽卡斯尔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调查他们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采用自行编制的人口学因素、健康相关因素、病区组织因素调查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整体评价中满意的比例占82.9%,NSNS量表平均得分为79.25±15.48分(0~100)。满意度最高的条目是护士保护病人隐私的程度(91%),最低的是护士提供有关疾病和治疗的信息量(68.4%)。(2)以病人为观察单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和科室对满意度有影响,但仅可以解释总变异的8.1%。(3)以病区为观察单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区中手术量和床位使用率影响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解释总变异的27.7%。结论:(1)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略低于卫生部90%的标准,病人的护理服务需求仍有部分未被满足;(2)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好及内科的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3)以病区为观察单位,病区手术量越大、床位使用率越高,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越低。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护理服务的不足之处实施改进,并根据不同病人的特征实施个体化护理;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病区工作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从而满足病人的护理服务需求,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彭刚艺[10](2009)在《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研究与临床实践评价》文中认为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根据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备,科学统筹护士人力资源,扭转目前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缺编的状况;要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合理调整护士队伍结构。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在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存在护士短缺、编制结构及配备不合理等方面相应问题。因此改革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有限护理资源,提高护理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一部分:广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分析目的:对广东省内三级医院护理人员相关信息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实施的基础。方法:采取现场问卷的形式,分别于2007年及2008年度对65家和69家三级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士数量、病房护士数量、病房护士与床位的比例、监护病房与床位的比例、合同护士的数量、有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病人满意度等,用SAS 9.13统计软件录入及分析数据。结果:两年均调查的54家医院中病床数明显增加,2008年与2007年相比,病床平均使用率增加;合同护士比例占较大比重,并有增长趋势;护理人员学历在不断提高;调查对象的平均床护比均达到1:0.4。2008年调查结果,护士离职率>10%的医院占4.34%,护士离职率介于5%-10%之间的医院占27.54%,护士离职率≤5%的医院占68.12%。结论:广东省三级医院依然存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护理人员总体学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少数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学历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调查医院中不同程度存在护士离职的现象,探讨高效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势在必行。第二部分: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目前护理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1、护理工作的内涵和复杂程度日益提高。2、临床护理工作模式仍然是以完成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3、临床护士同质化管理加大了非临床趋势。4、护士排班方式反映临床护士人力资源利用的低效率。管理模型的基本构成:1.重新规划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2.建立新的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模型。2.1细化医院病区护士人力资源配置数量、类别和结构。2.2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临床实践标准。2.3建立责任制护理的临床实践标准(政策标准)。2.4建立连续性排班的临床实践标准。2.5建立以层级管理为核心的护理工作核心工作制度及其运行模式。第三部分: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实施状况分析目的:了解接受调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包括护士分层级管理、连续性排班及责任制护理)实施情况。方法:采用“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珠江医院(省级)、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级)、东莞市人民医院和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入选科室的1125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因素调查和分析。结果:1125名被调查的护理人员的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21-25岁以及26岁-30岁年龄段的护理人员比例最大,分别为29.16%和34.76%,46—50岁的护理人员仅占被调查人群的0.62%。男性仅占0.36%,学历以大专为主,职称分布以护士和护师为主,副主任护师以上仅占2.4%。护理工作年限在1-5年的护理人员最多,占总人数的38.67%,然后逐年减少,从事护理工作26年以上的仅占1.33%。护士分层级管理的临床实践调查中,98.49%被调查科室已经施行了护士的分层管理,97.51%被调查科室各护士的层级岗位相对固定,高级责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护士挂牌上岗,护士待遇(岗位津贴等)与岗位挂钩。93.42%的受调查科室中各班护理人员能形成老中青梯队。结论:新的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使护士的职责更加明确,能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了护士人力资源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为患者提供了无缝隙的护理。第四部分: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价目的:比较普通排班和连续性排班对护士满意度的影响,探讨连续性排班后护士工作满意度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珠江医院共142名临床护士参与普通排班模式调查,396人参与连续性排班调查;1125人参与连续性排班调查,分别来自东莞市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龙岗区医院和珠江医院。采用自制调查及MMSS调查问卷,自制调查表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婚育状况、学历、工作年限等;MMSS表主要包括福利待遇、排班、家庭与工作平衡、与同事关系、社会或专业的交流、交往机会、专业发展机会、对工作支持及决策的机会和表扬及认可等8个方面31条目,每个条目要求按1~5打分。非常满意5分,中等满意4分,中立3分,中等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结果:连续性排班后护士在工作总满意度、福利待遇、排班、家庭与工作平衡、与同事关系、社会或专业的交流、交往机会、专业发展机会、对工作支持及决策的机会和表扬及认可等方面满意度提高,与普通排班相比有显着差异。连续性排班后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年龄、婚育状况、学历、级别、工作年限相关。结论:连续性排班优于普通排班,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连续性排班后,护士满意度与年龄、婚育状况、学历、级别、工作年限等因素相关。第五部分:管理模型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识评价目的:研究对护理人员实施连续性排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识,以及连续性排班和传统排班护理对安全文化认识的差异比较。对象和方法:整群选取广东省四家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工作人员作为对象,以美国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署设计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作为测量工具,评估我国护理人员实施连续性排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识,其中在珠江医院中实施三次问卷调查,分别在实施连续性排班前、排班初期、排班后期。以多重回归分析统计方法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在珠江医院回收实施连续性排班前有效问卷192份,实施APN排班初期有效问卷254。在四家医院实施连续性排班后期共回收有效问卷1125份。结果显示:实施连续性排班和传统排班对患者安全文化认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实施连续性排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同意率较高的是“组织学习与持续性改进”、“科室内团队合作”、“对错误的反馈与沟通”、“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同意率较低的是“人员配置”、“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事件报告频率”。职称是与患者安全文化总得分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结论:实施连续性排班对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没有负面影响,对我国护理人员实施连续性排班后对患者安全有很好的认识。第六部分:管理模型的病人满意度评价目的:了解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实施以后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方法:使用住院病人满意度量表(IPSQⅢA)对珠江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深圳龙岗区人民医院的825名病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入院过程、护理、医疗环境与设施、知情权等。结果:住院病人对医院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住院病人对医生服务(83.78)和护理(82.04)评价最高,而对伙食供应(64.93)和花费(71.38)两个项目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结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安排,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有重要作用。

二、住院病人满意度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院病人满意度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1.1 患者取药流程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5 讨论

(2)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理论框架
        1.3.1 相关概念
        1.3.2 理论依据
    1.4 技术路线
2 对象与方法
    2.1 文献研究
    2.2 半结构式访谈
        2.2.1 成立研究小组
        2.2.2 访谈对象
        2.2.3 访谈提纲的内容
        2.2.4 访谈的实施
        2.2.5 访谈资料的整理
    2.3 德尔菲法
        2.3.1 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小组
        2.3.2 编制专家咨询问卷的初稿
        2.3.3 咨询专家的遴选
        2.3.4 实施专家咨询
        2.3.5 资料收集方法
        2.3.6 指标的删除与修改
        2.3.7 资料分析方法
        2.3.8 质量控制
        2.3.9 伦理原则
    2.4 层次分析法
        2.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4.2 构建判断矩阵
        2.4.3 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3 结果
    3.1 半结构式访谈
        3.1.1 访谈者基本情况
        3.1.2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3.2 德尔菲法
        3.2.1 德尔菲函询专家构成
        3.2.2 专家的积极性
        3.2.3 专家的权威程度
        3.2.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3.2.5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3.2.6 第一轮专家函询结果
        3.2.7 第二轮专家函询结果
    3.3 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4 讨论
    4.1 半结构式访谈内容分析
        4.1.1 ICU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工具
        4.1.2 建立ICU身体约束实践流程
        4.1.3 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4.1.4 身体约束相关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
        4.1.5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知识培训
    4.2 德尔菲法函询结果分析
        4.2.1 函询专家的选择与积极性
        4.2.2 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4.2.3 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4.2.4 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科特色
    4.3 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权重
        4.3.1 权重确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3.2 指标权重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附录B: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附录C: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3)肾移植患者术后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文献回顾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
    1.5 研究方法介绍
第二部分 德尔菲法构建肾移植患者术后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2.1 构建原则
    2.2 对象与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专家函询结果
    2.5 函询结果可靠性分析
    2.6 肾移植患者延术后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最终确立
    2.7 条目权重设置
    2.8 技术路线图
第三部分 讨论
    3.1 标准构建的必要性
    3.2 标准构建的科学性
    3.3 标准构建的可靠性
    3.4 评价标准权重的专业性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国内肾移植延续护理的现状与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4)追踪方法学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概述
    1 研究背景
        1.1 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
        1.2 疼痛的相关知识
        1.3 疼痛相关概念
        1.4 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相关影响因素与危害
        1.5 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研究现状
        1.6 追踪方法学的相关知识
        1.7 追踪方法学的应用进展
    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本研究的目的
        2.2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追踪方法学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拟定《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痛疼护理质量评价表》
        2.2 样本量的估算
        2.3 分组
        2.4 资料收集
        2.5 具体实施方法
        2.6 观察指标及量表
        2.7 统计学分析
        2.8 医学伦理原则
        2.9 质量控制
        2.10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疼痛护理质量评价
        3.4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3.5 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比较
    4 讨论
        4.1 追踪方法学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效果分析
        4.2 追踪方法学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管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4.3 追踪方法学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分析
        4.4 追踪方法学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5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5.1 研究的创新性
        5.2 研究的局限性
        5.3 研究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品管圈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操作性定义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方案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分析
    2.6 伦理原则
    2.7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两组科室外科护士的流失情况和患者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3.2 两组外科护士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3.3 干预前两组外科护士基线结果的比较
    3.4 干预后两组外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比较
    3.5 干预后两组外科护士团队绩效比较
    3.6 干预后试验组外科护士自我能力成长评价表比较
    3.7 干预后两组科室有形成果比较
    3.8 干预后两组科室病人满意度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4.2 品管圈对外科护士软技能的影响
    4.3 品管圈对外科护士团队绩效的影响
    4.4 品管圈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4.5 品管圈对外科病人满意度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第一节 医疗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医疗质量评价在精神卫生领域中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精神卫生领域医疗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综合评价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资料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工具
    第五节 统计方法
    第六节 技术路线
    第七节 质量控制
第四章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专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发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 评价框架的选择
    第三节 候选指标池的发展
    第四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主观权重的确定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专家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第一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调查问卷的编制
    第二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第三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现场调查的实施
    第四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现场调查结果
    第六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专家评价模型的测量结果
    第七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专家评价模型的评价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PLS-SEM建立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实证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
    第二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步骤
    第三节 PLS-SEM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数中的应用
    第四节 PLS-SEM中的阶层成分模式
    第五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的实证评价模型
    第六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实证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修正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
    第一节 外部权重系数检验
    第二节 路径系数检验
    第三节 间接效应与总效应的检验
    第四节 修正模型的其他检验
第八章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修正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第一节 综合评价结果排序
    第二节 修正模型综合评价结果的聚类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
    第五节 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住院病案首页
附录2 第一轮改良德尔菲法征求意见问卷
附录3 第二轮改良德尔菲法征求意见问卷
附录4 第二Plus轮改良德尔菲法征求意见问卷
附录5 层次分析法征求意见问卷
附录6 机构调查表
附录7 患者调查表(医生部分)
附录8 患者调查表(患者部分)
附录9 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
基金资助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英文论文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护理质量评价、关键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三维质量结构理论
        1.2.2 护理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
        1.2.3 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
    1.3 既往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思路
        1.5.1 理论基础
        1.5.2 研究内容
    1.6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唐山市工人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与分析
    2.1 护理质量评价方法
        2.1.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分类
        2.1.2 临床科室的分类
        2.1.3 护理质量评价维度
    2.2 护理基础质量评价
        2.2.1 护理基础质量问题的广度
        2.2.2 护理基础质量问题的深度
    2.3 护理过程质量评价
        2.3.1 护理过程质量问题的广度
        2.3.2 护理过程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
    2.4 护理终末质量评价
        2.4.1 患者满意度
        2.4.2 护理不良事件
    2.5 讨论
第3章 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3.1.1 基础质量、环节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3.1.2 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对患者满意度的线性回归分析
        3.1.3 讨论
    3.2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3.2.1 各类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3.2.2 讨论
第4章 完善护理质量评价与控制的策略
    4.1 护理质量评价及改善工作应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指导
    4.2 完善护理质量评价的建议
    4.3 改善护理质量的建议
        4.3.1 强化在职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4.3.2 环境的改善
        4.3.3 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
        4.3.4 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流程
        4.3.5 加强优质护理工作和护理文书的书写
        4.3.6 完善激励机制,发挥科室带动作用
    4.4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唐山市工人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北京市三甲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操作性定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概念
    二、国内外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现状
        (一) 国内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现状
        (二) 国外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现状
    三、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研究进展
        (一)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内涵
        (二)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方法
        (三)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测量工具
    四、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一) 病人因素
        (二) 护理人员因素
        (三) 病区组织因素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类型
    二、研究总体
    三、样本、抽样方法和样本量估计
        (一) 样本
        (二) 抽样方法
        (三) 样本量估计
    四、指标和工具
        (一) 病人的一般人口学因素及健康相关因素
        (二) 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三) 护士工作满意度
        (四) 病区组织因素
    五、收集资料的步骤
    六、质量控制
    七、资料的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结果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相关资料描述
    二、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状况
        (一)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整体评价
        (二)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各条目排序状况
    三、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病区组织因素
        (一) 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整体评价
        (二) 病区组织因素
    四、以病人为观察单位,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不同研究对象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水平的比较
        (二) 住院日数与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三) 以病人为观察单位的多因素分析
    五、以病区为观察单位,病区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二) 病区组织因素与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三) 影响病区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多因素分析
第五章 讨论
    一、对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健康相关资料的分析
    二、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现状的分析
        (一)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分析
        (二)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各条目评价状况分析
    三、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和病区组织因素现状的分析
        (一) 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整体评价分析
        (二) 病区组织因素现状分析
    四、以病人为观察单位,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病人的人口学因素
        (二) 病人的健康相关因素
    五、以病区为观察单位,病区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护士工作满意度
        (二) 病区组织因素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研究与临床实践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广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结果
    2.1 病床数
    2.2 病床使用率
    2.3 床护比
    2.4 合同护士及护士离职情况
    2.5 护士学历
    2.6 护士年龄结构
3.讨论
    3.1 护理人员人力资源构成
    3.2 学历
    3.3 护士离职
    3.4 政策及对策 第二部分 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1.背景与依据
    1.1 护理工作的内涵和复杂程度日益提高
    1.2 临床护理工作模式仍然是以完成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
    1.3 临床护士同质化管理加大了非临床趋势
    1.4 护士排班方式反映临床护士人力资源利用的低效率
2.政策模型
    2.1 重新规划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2.建立新的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模型
3.预期结果与优势
    3.1 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作用
    3.2 增加薄弱时段护士人力
    3.3 有效缓解夜班人力不足的问题
    3.4 组长角色加强和充实了临床一线的骨干力量
    3.5 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有助于提高护士为病人服务的质量和专业能力
    3.6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下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的运行确保安全质量 第三部分 临床护理人力资源政策模型实施状况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调查工具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2.2 护士分层级管理的临床实践调查结果
    2.3 连续性排班的临床实践调查结果
    2.4 责任制护理的临床实践调查结果
3.讨论
    3.1 调查样本的基本构成
    3.2 护士分层级管理的临床实践调查
    3.3 连续性排班的临床实践调查
    3.4 责任制护理的临床实践调查 第四部分 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评价
第一章 连续性排班和普通排班护士满意度的比较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管理对策
第二章 连续性排班的护士工作满意度相关因素分析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五部分 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识评价
前言
    1 患者安全文化
    2 排班模式
    3 我们的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2.2 实施APN排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识
    2.3 患者安全文化在连续性排班和传统排班比较
    2.4 实施连续性排班后患者安全文化得分的多重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本研究的代表性
    3.2 在实施连续性排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识情况
    3.3 实施连续性排班和普通排班中患者文化得分比较 第六部分 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病人满意度评价
前言
第一节 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
第二节 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
第三节 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不同性别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
    2.不同年龄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
    3.不同文化程度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
    4.不同住地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
    5.不同付费类别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
    6.不同家庭经济情况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
    7.住院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的多重回归分析 全文总结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进一步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统计审核证明

四、住院病人满意度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ICU患者身体约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D]. 张念娜. 河南大学, 2020(02)
  • [3]肾移植患者术后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D]. 杨思锐.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4]追踪方法学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李秋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品管圈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D]. 朱魏芹. 南华大学, 2019(01)
  • [6]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蒋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
  • [7]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护理质量评价、关键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D]. 冯梦龙. 华北理工大学, 2015(05)
  • [8]品质圈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 章一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06)
  • [9]北京市三甲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焦静.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07)
  • [10]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研究与临床实践评价[D]. 彭刚艺. 南方医科大学, 2009(04)

标签:;  ;  

住院患者满意度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