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母题

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母题

一、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母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宇[1](2021)在《现代小说中肺病患者的存在困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肺病凭借宣判死刑的即视感,支配着患者的心绪,透过身体危机引发的精神之苦,不断地削弱生命个体存在的实感。因而现代作家探讨肺病患者的存在困境,肯定其存在的价值,继而揭露个体进行自我审视的要义。首先,从存在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怀”看肺病患者的生存困境。现代作家给肺病患者制造的障碍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躯体困境上,而是力掘出内在的精神疼痛,利用存在主义终极关怀的死亡、自由、孤独及无意义的内容,给他们制造精神上的难题。孩童主体性的缺失、女性在封建处境中滞后的自我欲望、思想启蒙者无意义的生命体验以及其自我咀嚼的孤独,这是现代作家对生命个体展开的整体性关注,也规定了他们对肺病患者摆脱生存困境的进一步探究。其次,利用客观存在的“时空”逾越现存的精神困境。把患者的主观情绪感受嵌入文本以延宕肺病的发展进程,介入回忆强化生命个体的存在感,同时现代作家引导患者进行一种突破、发展,让他们敢于从既定的生存场所中“走出去”,借以获得生命存在的张力。虽然死亡的宿命负载着个人的生命悲剧,但值得注意的是,时空里涤荡着他们努力冲破困境,追寻自我价值的回声,这也就更能深入去体味作家寄寓的理性思辨。最后,肺病承载的隐喻及写实功能是现代作家寄寓的“存在”之思。纵观现代小说大潮,肺病在文本中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学景观。这是对结核病在现代中国泛滥的现实观照,也揉入了鲁迅、巴金、郁达夫、萧红、柔石等现代作家切肤的生命体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借肺病诉说出苦难与悲悯。作家呈现的病态审美观,在让人身体虚弱的同时,达到灵魂美艳的高度,缺陷的身体与精神追求的不对等引入他们对启蒙身份的客观审视,得以洞察到知识阶层在隐晦地承担重塑民族历史的重任,也在为完成自我价值的建构寻找突破口。现代作家以“存在”切入肺病患者的精神困境,展现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和生命救赎,洞见到知识阶层用理性的眼光向内审视自我,向外实现自我的考量。从而辨认出当代人类普遍存在的生存困境,对实现自我生命价值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赖鑫[2](2021)在《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文中提出沈从文按自己的理解认知挖掘抒情浪漫的本真人性和乡土情感,延续了明代性灵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姿态。他认为小说并非是僵硬的文学表达方式,而是用文字很恰当记录下来的人事,包括社会现象和梦的现象,前者主要是完善小说的社会使命,后者是诗意抒情的叙述手段。秉承这一创作理念,沈从文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梦境描写和梦幻叙述,作者用“梦”重构自然与人事,在缥缈独特的梦意象中倾注丰沛的情绪,“梦”成为叙事风格的标出特征,是艺术创造的内驱。诗意与浪漫离不开“梦”,“梦”为小说内容和结构的完善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梦”的出现是沈从文对湘西封闭世界的生命形式与生存状态的隐晦思考,反映了他对命运困境和理想追求的体悟与认知。本文是在以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为研究对象的视域下,试图分析小说中“梦”涵盖的文学理想、“梦”的艺术特色、“梦”的功能、写“梦”的原因和影响。本文通过对沈从文小说作品的提炼整合,系统探寻其“梦”现象,从而关注沈从文对生存、生命、命运的思考。并结合沈从文创作的心态变化,回归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探究作者用“梦”承载的文学理想,对沈从文小说研究热潮中被遮蔽的“梦”现象做新的体察和审视。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梳理的是沈从文小说中“梦”书写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研究创新性和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是对本文研究价值的探讨,并集中论述了沈从文对“梦”的看法,分别阐述了沈从文对作家与“梦”的关系、小说与“梦”的关系的认识,揭示出沈从文写“梦”的独特底色和特殊情怀。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是对沈从文研究、沈从文小说“梦”研究现状的分类梳理,在归纳整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小说“梦”研究的方向和存在不足的原因。研究的创新性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三个方面展开叙述。研究对象的界定是对“梦”的界定,取义从梦境描写延伸到梦幻叙述。正文由二到六章构成:第二章分析沈从文小说中“梦”的主题脉络:传达文学理想。沈从文是织“梦”的佼佼者,创造了各种形式的“梦”,彰显出作家流动的思绪力和精彩的审美力。从文本细读和知人论世的方式着手,将文本和文化、历史相结合,准确把握住作家写“梦”的意图,透过表层的“梦”牵引出叙事主题。第三章探究沈从文小说写“梦”的艺术特色:内容特色和表达特色。以细微的“深度描写”来把握“梦”的内容特色,分别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比较了沈从文小说写“梦”与传统文学写“梦”、同时代的现代作家写“梦”的区别,把握作家在继承传统梦文学素养、革新现代小说梦幻叙事两个层面上的立异求新;又围绕“超越艺术常规”衍生出的新颖的语言和怪诞的风格来掌握“梦”的表达特色,体会作家个性化的创作尝试。第四章论述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功能:表现功能、组织功能和文体功能。从“梦”是沈从文艺术加工后的文学符号入手,发现“梦”具有强烈的生发性和表意性、在结构上发挥独特的功能、具备超越一般叙述的特性,表现了沈从文奋力建构文体的理想化试验。以此总结出小说“梦”在表情达意、组织情节和文体建构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五章探析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原因。从作家自身的幻想天性与幻思气质、萦绕着“五四”新文学精神的社会背景、“抽象的抒情”的审美趣味来还原作家幽深的梦情结;从“常”与“变”的深刻思维、“破”与“立”的复杂情感来分析“梦”承担的承载作家变动的文化意识的重任。明晰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情绪意识是积极的,是为建构文学理想而服务。第六章重点讨论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具体而言,文学价值是“梦”对命运困境的揭露,主要从“梦”映射的生存困境、文化困境和道德困境三个层面来分析。美学价值是“梦”对加速抒情风格形成所做出的贡献,包括以“梦”描绘浪漫的传奇故事、以“梦”抒发浓郁的乡土情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寻小说“梦”的文学化、审美化处理路径。结语部分是站在反思沈从文小说文学创作的角度来回溯小说“梦”的流变。将其放在文学史视野中进行考察,“梦”不仅是沈从文个性化的艺术结晶,也是二十世纪现代小说“造梦”的重要范式。而沈从文小说的“梦”书写到后期逐渐走向简单化、萎顿化、框架化,这是由作家人生经历和创作心态决定的。不同阶段的小说有不同样态的梦幻成分启示我们要用思辨和客观的评判思维去解读作家笔下的“梦”。

薛文卿[3](2021)在《“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古典传统”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徐志摩诗歌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梳理徐志摩诗歌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运用的古典诗词意象和作诗技巧。本文以史料研究、文本研究为主,穿插意象研究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整理了徐志摩诗歌文本中与古典传统一脉相承的部分,探讨中国现代新诗在从古典诗词蜕变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的问题。论文主要以作家论的形式,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综述部分首先就“古典传统”的概念作了基础性的辨析,以防其与狭义的以理性为特征的“古典主义”相混淆,从而导致后续的研究产生歧义以及因此而发生的无谓的争论,本文的“古典传统”指广义的以节制为创作理念和以和谐均齐为审美特征的包括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在内的中国古典传统;综述第二部分对“现代文学的‘古典传统’”和“‘古典传统’与徐志摩”两个主题作了研究综述。第二章梳理了古典传统与新月派及徐志摩的关系,结合徐志摩传记和史料去分析徐志摩创作思想渊源,分析徐志摩和浪漫性格和古典气质的双重特征。第三章从徐志摩诗歌内容入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别从两方面探析徐志摩诗歌内容与古典传统的关系:一是徐志摩诗歌对自然景观的迷恋和古典文学寄情山水的写作传统的关系,二是徐志摩“性灵论”的创作观念与古典文学“以物起兴”的主情抒写的写作传统的关系。第四、五章从徐志摩“怎么写”的创作形式入手,以其诗歌常出现的写作意象和诗歌的写作技法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梳理其创作形式与古典传统的相关性。第四章选取了“秋”、“杜鹃”、“冢”三个意象,梳理了每个意象在古典文学中的源头以及发展,分析了徐志摩诗歌中这几个古典意象的使用、继承以及变革。第五章从其诗歌的语言韵白和音乐性、重章叠句的诗行建构方式、“造境”传统三个方面探讨徐志摩在现代新诗创作中对古典文学技法的传承和革新。结语部分总体性评述徐志摩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的态度,并将其诗歌放置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中去考察,突出徐志摩的诗歌成就与贡献,探讨现代新诗在创作初期所创造的功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张莎[4](2021)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内蒙古草原小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从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中国作家们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学理念和经验,使中国文学充满活力。现代文学的作家几乎都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草原作家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后的草原小说作品中,可以看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草原小说的影响,草原作家模仿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技巧等,反映现代工业、商业化影响下的草原牧民及游牧生活,同时又创造性地将民族传统文化巧妙融合为草原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本文探讨的是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于内蒙古草原小说的影响。通过对草原小说历史的溯源,结合草原文化、草原文学、蒙古族发展历程的研究,我们发现内蒙古的草原小说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而内蒙古草原小说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在西方文学思潮盛行中国的时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影响,或者显性影响,或者隐性影响。因此本论文对内蒙古草原小说所受影响这一现实进行研究,从游牧文化的开放包容性出发,进而确认草原小说继承这一传统,并自觉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交流,从而接受外来影响的这一系列过程。首先,论文分析了内蒙古草原小说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的历史,以北方草原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为起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有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历史,保持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进入中国的时间在二十世纪初,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影响,必然会对草原文学包括内蒙古草原小说产生影响,80年代后以蒙古族作家为主要创作群体的草原小说开始表现出了现代性与世界性。其次,通过对满都麦、阿云嘎、乌力吉布林等作家的创作生活经历与作品深入研究后,我们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内蒙古草原小说的叙事结构、主题以及人物形象三方面产生了影响,草原作家运用情绪心理的叙事结构书写草原人物,通过人的异化揭示时代的变革以及人的思想信仰的巨变,塑造非传统形象,关注草原普通牧民的内心世界。最后,作家在接受影响后必定会超越影响,而显示出自己的独创性。通过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发现,草原作家拥有内蒙古草原强大的创作源泉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背景,创造性地将其与自己的创作理念及技巧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完美融合,形成独具魅力的草原小说,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文学中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李雅茹[5](2020)在《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文中指出格非具有作家和理论家的双重身份,作为着名作家,他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在当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理论家,他发表了一系列文学理论着作,所阐述的文学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格非由先锋文学创作转型发展而来,对于先锋文学的利弊得失有清醒的认识,他努力克服先锋文学创作转型中的焦虑,努力寻找走出困境的新出路。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对现代文学观念的反思,以及对传统文学观念的重新审视,走向了对“邀约论”文学观念的探寻与理论建构。格非的“邀约论”文学观念,既是他作为作家在创作实践中的经验感悟,也是他作为理论家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对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是对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的专题研究,力求把它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命题来进行具体考察和理论阐释。论文正文部分拟分三章进行研究探讨。第一章主要探讨“邀约论”文学观念与格非先锋文学创作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格非提出文学“邀约论”具有其针对性和理论语境,一方面是针对先锋文学特别是其缺陷的重新认识,另一方面是对现代文学观念进行反思,包括对“文学终结论”的思考,对所谓“文学已死”的追问等。在此基础上,他以现代性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学观念,包括对文学“抒情传统”“宏大叙事”和文学“真实观”等进行反观与重构,从而为提出“邀约论”文学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章主要对“邀约论”文学观念进行多维度的理论阐释。格非的“邀约论”文学观念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主要包含三个维度。一是从创作方面来看,作家是用“整体性经验写作”发出“邀请”。这就需要处理好作家经验与他者的关系,避免“经验同质化”和“写作自动化”。二是从文本方面来看,要通过文本的叙事策略及其功能来实现“邀约”。这就需要讲究文学作品的叙事策略,包括特殊的言说方式,各种叙事技巧和时间、空间观念等,从而以文本自身的艺术魅力吸引读者的目光。三是从接受方面来看,文学这场盛宴还取决于读者的欣然“赴约”。这就需要对写作与读者的关系重新审视,要让读者真正成为作家和作品的“知音”,激发读者对文学盛宴的热情参与和阅读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学的意义价值。第三章主要探讨“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与创作实践。“邀约论”中包含着格非对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成为他不断追求的文学理念。这种文学价值理念深刻影响着他的创作实践,通过对他近期几部代表性作品的评析阐释,可以达到对其“邀约论”文学观念更深入的认识。

段振红[6](2020)在《阎连科“神实主义”小说研究 ——以“耙耧系列”小说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阎连科是当代文坛最受关注的作家之一。自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天麻的故事》以来,阎连科以近四十年的文学创作牢固地扎根于河南耙耧山脉,以独树一帜的写作方式表现出对传统现实主义的反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阎连科的文学创作对现实主义写作范式的突破性尝试,尤其是阎连科所提出的“神实主义”创作理念,更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神实主义”小说以其极致化的描写、非写实的荒诞叙事和超越现实的内在逻辑等方式来抵达社会现实的精神内核,其中“耙耧系列”小说的创作已呈现出作家独有的艺术特质,体现着作家的文学精神,不仅展现出阎连科对“神实主义”创作理念的探索过程,更是其“神实主义”文学观的有力实践。基于评论界对“神实主义”文学理念做出的各类理论解读,本文尝试从“神实主义”的角度分析阎连科的文学创作。本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结合阎连科的创作历程,梳理关于其“耙耧系列”小说的研究现状,对阎连科的文学创作进行整体把握并初步讨论目前学术界对阎连科“神实主义”小说研究尚未充分拓展和展开的学术研究空间。第二章,从阎连科近四十年的创作中梳理“神实主义”创作观和理论范式的成型过程,把握阎连科文学观念的发展脉络,关注其四十年创作历程中的“坚持”与“流变”。第三章,探讨阎连科“神实主义”创作的具体表现形式,从多样化的文体风格、极致的荒诞叙事、寓言化的书写方式等几个方面,来把握其“神实主义”小说对“神实”世界的文学表达。第四章,进入阎连科“神实主义”小说的内蕴层面,探寻作者在创作中对中国社会人生真实存在状态的思考与追寻。第五章,把握“神实主义”小说的文学史价值及局限。“神实主义”小说以独特的写作方式,为文坛注入了新的血液,激活了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书写的多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写作的固化模式。但“神实主义”小说仍存在的创作局限同样值得关注和深思。

卫琳琳[7](2020)在《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的知青文学是知青文学发展史上仍然持续生长的阶段,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呈现出多元化的书写格局。本文力图在整体研究的宏观视野下,以传统意义上的知青小说为参照,将新世纪以来的长篇知青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探究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知青叙事表现出的独特性。由于新世纪的知青叙事以时间的分期为划分标准,论文的写作既从共时性的角度研究新世纪知青小说在主题内涵、人物形象、叙事策略等方面的艺术特质,也在行文中穿插考察了知青文学发展至新世纪过程中的创作流变。文章分为三章:第一章,具体梳理了新世纪以来知青叙事的多义性精神内涵。通过归纳总结五十年代以来各时期知青叙事的传统特征,得出新世纪知青叙事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趋势,主要表现为三种写作模式。同时,对历史的祛魅与审视、人性的反思与彰显两方面是新世纪知青叙事的主要精神内涵所在。第二章,主要探讨的是在新世纪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中,作家对另类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先进知青、另类知青、底层人物三类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传统知青小说中这三类人物形象的特征,探索新时代下另类人物形象塑造的独到之处。第三章,进一步研究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中知青叙事的策略。结合叙事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理论,从叙事视角的多元化、叙事内容的日常化、叙事模式的混乱与无序书写三方面解读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知青叙事的特点和智慧。结语中简略指出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中知青叙事的文学价值与局限。

高菲[8](2020)在《刘慈欣科幻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媒介-信息”是当代社会景观的强力构成因素,“文学传播”成为文学当今自身发展所必然面对的挑战与机遇。论文聚焦于刘慈欣科幻小说,并对其进行文学传播接受的个案研究,其因有三:首先从传播效果上看,刘慈欣科幻小说作为类型文学在事件触发下形成了短期的轰动效应,不仅在国内掀起一股科幻热潮,并成为继“麦旋风”之后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又一范例;其次从传播路径上看,刘慈欣科幻小说突破单线型路径,在文学传播与读者接受之间形成双向互动型关系,主要以文本为基,在此之上衍生了影视、动漫、游戏等多种交叉形式,以此迅速扩大传播范围和关注度,随之在互联网虚拟社区成为热点话题,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充分调动起来了读者阅读的积极性。再次在读者接受层面上,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叙事核心融合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并以科幻文学独特的审美规律和价值意蕴带给读者新奇感,为文学“沉重的肉身”注入轻灵的想象,给予读者开放性地阅读体验。因此,从传播接受的维度观察“刘慈欣科幻热”现象,能够揭示出在当下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下,文学与媒介、文学与机制以及文学与读者的密切联系。论文从内、外双重视角研究分析刘慈欣科幻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综合文化研究与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结合时代语境和文学生态的变迁,从传播动力生成的多元背景、文学生产机制的运作传播以及与受众接受的审美意蕴契合三个维度切入,并通过对刘慈欣科幻小说传播接受的深入探究,进而反观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发展态势,理性分析当下中国科幻文化景观的多元形态。刘慈欣科幻小说的重要意义在于以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中国话语对人类未来进行想象,并在全球化语境下探索中国科幻文学创作新的生长点和表达方式。但同时,在科学与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中,科幻文学的指涉早已超出文本,构成一种立体综合的“科幻景观”,电影、VR、未来游戏等强大的媒介推动力为科幻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也对科幻文学创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只有将科学与人文更好的融为一体,坚守文学的反思性和批判性才能激发科幻文学自身发展的内在生命力。

黄丽强[9](2019)在《诗性与德性的透视—西方后现代小说中的恶的书写》文中指出自柏拉图以来,诗性与德性在文学中的关系一直是西方文论关注的对象。西方文学发展到后现代阶段,恶的书写成为突出的特征,其书写形式较为明确地表现不同作者、不同小说作品对诗性和德性两者的态度。毋庸置疑,西方后现代小说中的恶的书写包含着丰富的美学韵味和深刻的道德启示,值得一探究竟。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在文艺学理论层面梳理“诗性”与“德性”两个概念,并对恶之所以成为审美对象做出分析。文学中的诗性主要为形式层面,即文学的书写方式、技巧、结构等带给人审美感受的“文学性”层面。文学中的德性主要为内容层面,指文学内容对读者具有真与善的意义。对于恶的探究,主要采用动机论和结果论相结合的角度加以讨论,不仅根据行为动机对行为者及周围人产生的预期效果来判断恶,还依据行动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来判断恶,并进一步探讨恶与丑的关系。第二章主要探讨西方后现代小说中恶的书写主题和形式特征,考察恶书写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将恶的主题划分为性之恶、吸食毒品之恶、暴力之恶和制度之恶,这些恶的书写多采用客观化叙事、黑色幽默、拼贴等书写形式。在第二章探讨的基础上,第三章着重从诗性和德性的角度对恶的书写进行分析。就诗性和德性的关系而言,西方后现代小说中的恶的书写可分为诗性和德性皆欠缺的恶的书写、诗性盛而德性搁置的恶的书写两类。就文学的价值取向而言,恶的书写需要透过诗性和德性的辩证关系来审视,后现代小说中的恶的书写更需要德性诉求。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梳理和总结,表达对文学中恶的书写价值与审美的期望。

赵娜娜[10](2019)在《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研究》文中认为死亡,是人类文化中永恒的话题,也是文学的重要母题,长期以来受到学界热切的关注。在当今科技、经济都在飞速发展的复杂场域中,物质越是丰富,科技越是发达人们的精神却越发贫瘠和颓靡,能够引起人们警醒和震动的东西越来越少。死亡毫无疑问成为认识世界、体悟生存、思考人生的最佳途径,“向死而生”、“向死而思”成为死亡书写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先锋作家对死亡的反传统书写,剥离死亡的附加意义直面死亡本体。他们对死亡场景的大肆渲染开拓了审丑的审美空间,提升了文学的审美品格,填补了当代文学对死亡本体观照的空白。格非作为先锋作家的重要成员,他以清醒的姿态面对死亡真相,体认人的存在困境,形成自己对死亡的形而上的思考,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此外,在八十年代复杂多变的文学场域中,他汲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文化资源,不仅将语言和形式的探索与死亡主题相结合,还试图将异域的死亡观、存在观根植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之中,做出本土化的努力,这些努力和尝试无论如何是不能被忽视的。本文通过分析讨论他笔下的死亡意象、死亡书写模式以及他对死亡的哲思,透视他的人文关怀和现实体察。本文将格非置于先锋视域下进行考察,在观照先锋文学死亡书写共性的同时又将格非独立出来,在比较中凸显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的独特面貌和风格。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格非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出发。格非以棺材、水、梦境和算命先生的书写为读者串联起一个荒诞、神秘、虚无的感官世界,并以此向理性秩序提出挑战,彰显个体生命的存在困境。第二部分在把握死亡意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格非死亡书写的三个主要模式。格非以死亡为触角,触摸生命的内里展开对存在的怀疑,对死亡的恐惧,由此生发出存在的孤独与幻灭之感。笔者通过死亡书写的表象洞悉其小说死亡书写的价值,以期挖掘格非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以及格非小说的人文价值和哲学深度。第三部分将视野聚焦到先锋文学的整体创作,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语境铺展开来,关注到死亡的群体性书写这一壮观的文学景象。除了文革的集体记忆之外,先锋作家的阅读经验、冥思哲悟以及写作实践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学思潮的影响,格非也不例外。格非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怀疑的精神和悲悯的情怀让他的视角更为尖锐,他不仅关注人性、关注世界的本相、更关注凡尘俗世之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更关注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对死亡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观照。格非小说对死亡的别样书写,展现了人荒诞、虚伪、孤独的生存图景,他以悲悯的情怀警醒世人,即便世相不美好、人生不完满,也要怀揣微弱的希望,以一种坚韧存在姿态勇敢前行,这才是死亡书写终极意义。

二、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母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母题(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小说中肺病患者的存在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肺病患者艰难呼吸——“存在”困境
    1.1 被封印的自我意志:孩童主体性的丧失
    1.2 处境中的自由:女性自我欲望的滞后
    1.3 启蒙个体的“半独立”状态:“无意义”的生命体验
    1.4 守住“孤独”:以“自恋”的方式审视启蒙
第二章 于“时空”里填涂“存在”的底色
    2.1 时间的“可塑性”——守护“存在”的实感
        2.1.1 以感性心绪体认时间的“停滞”:自我审视的理性
        2.1.2 介入回忆:实现情感补位
    2.2 从容身之所“出走”——建构自我价值的表征
        2.2.1 限定“存在”场所:自我价值的反复确认
        2.2.2 同自然“和谐共在”:“旧医”身份的架空
第三章 作家寄寓肺病上的“存在”之思
    3.1 肺病猖獗的存在现实:作家苦难意识的附着
    3.2 病态化的审美趋向:虚弱的躯体,美艳的灵魂
    3.3 “向死而生”:以死亡换取救赎
    3.4 隐喻的表达向度:责任精神的坚守
结语:向内审视自我,向外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的创新性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2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叙事主题
    2.1 建造“人性小庙”
    2.2 探寻“爱与美”
    2.3 重铸民族品德
3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艺术特色
    3.1 内容特色:细微的“深度描写”
        3.1.1 突出的“现代性”和刻意的“向内转”
        3.1.2 显着的“地域性”与精彩的“审美力”
    3.2 表达特色:“超越艺术常规”
        3.2.1 运用新颖的语言:隐喻、象征
        3.2.2 构建怪诞的风格:夸张、变异
4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功能
    4.1 小说“梦”的表现功能
        4.1.1 制造陌生化效果:转换视角
        4.1.2 铺叙深层情感:揭示心灵
        4.1.3 意义指向梦外:左顾言他
    4.2 小说“梦”的组织功能
        4.2.1 打造叙述节奏:间隔叙事
        4.2.2 促进情节发展:预知未来
        4.2.3 创设多重时空:虚实相生
    4.3 小说“梦”的文体功能
        4.3.1 建构散文化体式小说
        4.3.2 构造诗化体式小说
5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原因探析
    5.1 沈从文浓厚的“梦情结”
        5.1.1 作家自我:楚文化造就的幻思气质
        5.1.2 社会因素:“五四”新文学精神的推动
        5.1.3 审美趣味:“抽象的抒情”文学观的坚守
    5.2 承载沈从文变动的文化意识
        5.2.1 “常”与“变”的思维变奏
        5.2.2 “破”与“立”的情感交织
6 沈从文小说写“梦”的深远影响
    6.1 文学价值:传达作家对命运困境的思考
        6.1.1 生存命运: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6.1.2 文化命运:旧文明的悲剧抗争和被迫臣服
        6.1.3 道德命运:灵与肉的永恒冲突
    6.2 美学价值:加速小说抒情风格的形成
        6.2.1 以“梦”描绘浪漫的传奇故事
        6.2.2 用“梦”抒发浓郁的乡土情感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一 断裂带的回声:“古典传统”在现当代文学的投影
        二 “古典传统”视域中的徐志摩诗歌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传统的违逆与回归:徐志摩的两副面孔
    第一节 “古典传统”与徐志摩诗歌
    第二节 “出走与回归”:徐志摩创作思想溯源
    第三节 “古典与浪漫”:徐志摩创作文本特质
第二章 “前行中的回望”:诗歌文本的传统观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天人合一”
        一 草木本心:寄情山水的哀歌与理想
        二 “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哲学与态度
    第二节 “性灵论”与抒情本位
        一 “性灵”之子:不可言说的“辨”与“忘”
        二 赤子之心:“爱、自由与美”的追求与坚持
第三章 “比”中的“理念世界”:古典意象的现代重构
    第一节 “秋”:“愁性”体验与孤独意识
        一 悲秋与颂秋:古典文学“秋”意象溯源
        二 情苦与反叛:徐志摩诗歌“秋”意象内涵
    第二节 “杜鹃”:为理想殉葬的歌者
        一 望帝与杜鹃:古典文学“杜鹃”意象溯源
        二 哀婉与骄矜:徐志摩诗歌中的“杜鹃”意象
    第三节 “冢”:生死之间的顿悟
        一 荒凉与凄美:古典文学“冢”意象溯源
        二 吊古与隐忧:徐志摩诗歌“冢”意象内涵
第四章 传统艺术形式与新诗文本结构
    第一节 语言韵白及“音乐性”探析
        一 古茂与畅达:诗歌语言的韵白特征
        二 “参差建行”与情绪节奏:诗歌文本的“音乐性”
    第二节 “重章叠句”的现代重构
        一 重复与延展:《诗经》里的时空转换
        二 回环与变奏:徐志摩诗歌的“重章叠句”
    第三节 “造境”传统与诗歌文本
        一 造境与写境:古典诗艺的气韵所在
        二 虚实与悟道:徐志摩诗歌文本之“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徐志摩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内蒙古草原小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目的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一、内蒙古草原小说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
    (一)草原小说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的基础
    (二)新时期草原小说的发展
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内蒙古草原小说的影响
    (一)叙事结构的影响
        1.借鉴情绪心理叙事模式
        2.消解传统叙事逻辑
    (二)异化主题的影响
        1.物质欲望导致人性异化
        2.社会发展导致集体异化
        3.社会矛盾导致关系异化
    (三)非传统的人物形象
三、内蒙古草原小说的超影响研究
    (一)本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
    (二)叙事结构的独创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目标
第一章 文学创作转型中的文学“邀约论”
    一、“邀约论”与先锋文学创作的转型
        (一)先锋文学创作的外部焦虑
        (二)先锋文学创作的先天缺陷
        (三)从先锋文学创作到“邀约论”的构想
    二、“邀约论”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反思
        (一)关于“文学终结论”的思考
        (二)基于“文学已死”的追问
        (三)对于忽视“现代文学”的警觉
    三、“邀约论”与传统文学观念的革新
        (一)对“抒情传统”的现代性反观
        (二)对“宏大叙事”的消解
        (三)对“真实观”的改造
第二章 “邀约论”文学观念的理论阐释
    一、写作的“邀请”:“整体性经验写作”
        (一)写作是对经验的召唤和选择
        (二)写作要处理好经验与他者的关系
        (三)写作要避免“经验同质化”和“写作自动化”
    二、文本的“邀约”:叙事策略及其功能
        (一)特殊的言说方式:典故
        (二)叙事的停顿与省略
        (三)叙事的时间和空间观念
    三、读者的“赴约”:“知音”的寻觅
        (一)对写作与读者关系的重新审视
        (二)对“知音”读者的期待
第三章 “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与创作实践
    一、“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
        (一)文学具有矫正、反省的力量
        (二)文学对现实进行“内在超越”
    二、“邀约论”文学价值理念的实践之一——《望春风》
        (一)从审视乡村与人的“存在”到精神返乡
        (二)通过“重返时间”完成“内在超越”
    三、“邀约论”文学价值理念的实践之二——《月落荒寺》
        (一)文学可以带来反思性视角
        (二)文学借描写“真实的生活”提供真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格非主要作品年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阎连科“神实主义”小说研究 ——以“耙耧系列”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耙耧系列”与“神实主义”小说
    1.2 阎连科“神实主义”小说研究现状
    1.3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神实主义”的孕育与实践
    2.1 传统现实主义的摸索期
    2.2 “神实主义”的孕育期
        2.2.1 “再现”与“再造”
        2.2.2 “内心的真实”
        2.2.3 “不真实的真实”
    2.3 “神实主义”的形成期
第三章 “神实主义”的桥梁——“神”的表达
    3.1 多样化的文体追求
        3.1.1 索源体的叙述结构
        3.1.2 絮言体的言说方式
        3.1.3 多声部的叙述方式
    3.2 极致的荒诞叙事
        3.2.1 奇崛的情景设置
        3.2.2 极端的生存困境
        3.2.3 梦幻交织的神秘氛围
        3.2.4 “恶魔”化的人物形象
    3.3 寓言化的书写方式
        3.3.1 时空虚化的设置
        3.3.2 生存寓言的表达
第四章 “神实主义”的彼岸——“实”的坚持
    4.1 人生本质的思考
    4.2 人性幽暗的探视
    4.3 乡村权力的反思
    4.4 精神家园的追寻
第五章 “神实主义”小说的价值与局限
    5.1 “神实主义”小说的价值与意义
    5.2 “神实主义”小说的困境与局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知青叙事”的整体研究
    (二)“知青叙事”的专项研究
一、精神内涵的多义性嬗变
    (一)知青叙事的主题变迁
    (二)历史祛魅与理性审视
    (三)人性的反思与彰显
二、人物形象的另类重塑
    (一)走向式微的先进知青
    (二)占据主流的另类知青
    (三)个性鲜明的底层人物
三、新世纪以来知青叙事的策略
    (一)叙事视角:多元化的审视
    (二)叙事内容:日常化的叙事
    (三)叙事模式:后现代的混乱与无序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刘慈欣科幻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刘慈欣科幻小说传播动力生成的多元背景
    第一节 全球消费文化下的中国新生代科幻浪潮
    第二节 媒介环境下科幻小说文本与影视的联姻
    第三节 科幻母题与后现代文化语境的契合
第二章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传播场域运作机制
    第一节 作家象征资本的积累与转换
    第二节 出版机构的多渠道营销
    第三节 新媒体的互动开拓传播路径
第三章 刘慈欣科幻小说受众审美认同和价值意蕴
    第一节 宏大与崇高:科幻新古典主义诗学的建构
    第二节 集体与家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想象
    第三节 生存与伦理:人类价值意义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诗性与德性的透视—西方后现代小说中的恶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学活动中恶的书写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诗性与德性及恶的概念辨析
    第一节 诗性与德性
        一、何谓诗性?
        二、何谓德性?
        三、文学中诗性与德性的角逐
    第二节 恶的概念辨析
        一、何谓恶
        二、恶与丑的关系
        三、恶何以成为审美对象
第二章 西方后现代小说恶的书写主题及形式特征
    第一节 后现代小说恶的书写背景
    第二节 后现代小说中恶的书写主题
        一、性之恶
        二、吸食毒品
        三、暴力之恶
        四、制度之恶
    第三节 后现代小说中恶的书写形式
        一、客观化叙事
        二、黑色幽默
        三、拼贴
第三章 诗性与德性透视下恶的书写与审美和伦理启示
    第一节 后现代小说恶的书写中诗性与德性的关系
        一、诗性、德性皆欠缺的恶书写
        二、诗性盛、德性搁置的恶书写
    第二节 恶的书写之审美伦理启示
        一、诗性与德性应辩证统一的恶的书写
        二、后现代语境下文学需要德性诉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致谢

(10)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格非小说研究现状
    二、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格非小说中的死亡意象
    第一节 棺材:死亡的仪式
    第二节 水:死亡的场景
    第三节 梦境:死亡的迷津
    第四节 算命先生:死亡的预言者
第二章 格非小说中的死亡书写模式
    第一节 危机模式: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与死亡
    第二节 孤岛模式: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死亡
    第三节 空缺模式:死亡书写的哲学内涵
第三章 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的独特性
    第一节 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的渊源
    第二节 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的特质
    第三节 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母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小说中肺病患者的存在困境研究[D]. 张新宇. 河北大学, 2021(02)
  • [2]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梦”书写[D]. 赖鑫.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古典传统”视域中徐志摩诗歌研究[D]. 薛文卿.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内蒙古草原小说的影响研究[D]. 张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D]. 李雅茹.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6]阎连科“神实主义”小说研究 ——以“耙耧系列”小说为中心[D]. 段振红. 济南大学, 2020(01)
  • [7]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D]. 卫琳琳.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刘慈欣科幻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高菲. 兰州大学, 2020(11)
  • [9]诗性与德性的透视—西方后现代小说中的恶的书写[D]. 黄丽强.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研究[D]. 赵娜娜. 河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母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