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实验室诊断研究现状

SARS实验室诊断研究现状

一、SARS的实验室诊断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魏剑浩,朱召芹[1](2021)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实验室检测是其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现常用的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尤其是核酸、抗原/抗体等检测方法,同时就已见报告的部分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新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朱镭,朱庆义[2](2021)在《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诊断新技术》文中指出冠状病毒(Corona virus)为正向单链RNA病毒,目前已知引起人类疾病的冠状病毒有7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为β属冠状病毒,主要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和蔓延,已成为一种常态化防控的新发传染病。本文对SARS-CoV-2的基因分型和实验室诊断新技术,包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POCT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验,核酸质谱分析(MALDI-TOF)和基因测序等作了简要概述。

林立鹏[3](2021)在《抗体检测对COVID-19的诊断价值和疫苗的免疫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与迅速扩散,给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快速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有效的预防手段都是控制疫情的希望。本文通过前期的特异性抗体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诊断价值研究以及后期对SARS-CoV-2疫苗的免疫有效性的研究,希望为临床防疫工作提供思路与建议。1.评价SARS-CoV-2特异性抗体IgG和IgM检测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国内已陆续开展SARS-CoV-2疫苗接种工作,疫苗主要来自国内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通过检测接种该疫苗成年人的抗S蛋白的IgG和IgM,了解和分析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方法1.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了2020年1月20日~4月16日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94例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161例确诊为非COVID-19的其他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中的SARS-CoV-2特异性IgG和IgM抗体,分析抗体检测对COVID-19的诊断价值。2.从100名接种过SARS-CoV-2疫苗的成年志愿者中采集166份血标本,并收集40份未接种SARS-CoV-2疫苗的血标本作为对照组,通过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206份标本的抗S蛋白IgG、IgM的抗体水平,初步了解并分析SARS-CoV-2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结果1.(1)SARS-CoV-2特异性的IgG和IgM抗体检测结果:COVID-19患者中IgG阳性89例(94.68%),IgM阳性78例(82.98%),IgG/IgM(IgG和IgM抗体任一阳性即确定为阳性)阳性91例(96.81%);对照组标本中IgG和IgM均阳性的1例(0.62%),单IgG阳性1例(1.24%),单IgM阳性1例(1.24%)。(2)SARS-CoV-2特异性IgG和IgM抗体检测对COVID-19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以核酸检测阳性为金标准,IgG/IgM诊断COVID-19的敏感性96.81%,特异性98.14%,准确度97.65%,阳性似然比51.95,阴性似然比0.03,约登指数0.95。IgG阳性、IgM阳性、IgG/IgM阳性诊断敏感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G/IgM的诊断敏感性最高。(3)SARS-CoV-2特异性IgG和IgM抗体检测与患者病程:COVID患者中有4例为主动筛查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即患者检出IgG/IgM阳性的时间早于核酸确诊时间(发病天数<0),对不同病程患者的IgG和IgM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病时间在0~7d时,IgG阳性和IgM阳性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第一次注射疫苗后采集的66份标本中IgG全部为阴性,阳性率为0(0/66),IgM阳性率为4.54%(3/66)。(2)第二次注射后采集的100份标本中IgG阳性率为71%(71/100),IgM阳性率为20%(20/100),总阳性率为71%(71/100),其中注射后第14天的7例标本中有1例IgG阳性,即阳性率为14.29%,而第28天至35天的标本阳性率达75.27%(70/93)。(3)我们通过统计分析第二次标本的IgG抗体检测结果(样本发光值/临界值)和阳性转换率,对比发现男性的中位数结果为4.87(2.14,9.13),女性的中位数结果为3.76(2.06,10.23),p=0.4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的IgG阳性率为64.29%(27/42),女性的IgG阳性率为75.86%(44/58),p=0.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们又把年龄组分为三段(分别为<30岁,30-49岁,50岁及以上)进行统计比对,检测结果中位数分别为6.15(2.24,11.32),4.21(2.19,9.10),2.28(1.41,7.29),p=0.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率分别为83.33%(15/18),71.64%(48/67),53.33%(8/15),p=0.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研究对象第二次抽血标本的阴性结果检测发光值要比对照组的检测发光值高,所以我们将两组数据也进行统计比较。发现实验组IgG中位数结果为0.32(0.22,0.54),对照组中位数结果为0.12(0.11,0.14),P<0.001;实验组IgM中位数结果为0.27(0.14,0.50),对照组中位数结果为0.10(0.08,0.11),P<0.001。显示无论是IgG还是IgM,两组结果差距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结论1.通过对94例COVID-19确诊患者和161例确诊为非COVID-19的其他疾病患者的研究发现,SAS-CoV-2特异性IgG或IgM抗体检测在COVID-19的临床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是COVID-19的重要诊断和筛查指标。2.通过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206份标本的抗S蛋白IgG、IgM的抗体水平,了解并分析COVID-19疫苗的免疫效果,明确了疫苗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免疫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杨杰,曾凡胜,秦志强[4](2020)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应用现状》文中指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系通过分析鉴定2019年武汉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而被发现。世界卫生组织将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COVID-19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基于病毒核酸的病原学检查、通过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血清学检测以及一般检查。目前,实时逆转录PCR是COVID-19确诊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存在漏检和假阴性的问题,因此,为了更有效防控COVID-19,有必要发展高质量、高敏感的诊断方法。本文综述了COVID-19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应用现状及最新进展,以期为快速准确诊断COVID-19提供参考。

廖亚金,易成功,彭志鑫,廖洋,袁增强[5](2020)在《新型冠状病毒诊断技术展望》文中提出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末新发现的传染能力强,危害性大的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患者感染该病毒后导致严重的肺炎,而目前针对该病尚无特效药,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是防止该病扩散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因此,当前亟需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该文从核酸和蛋白质水平检测技术两方面进行探讨,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靳伟东,张东云,谢凤欣,府伟灵,张阳[6](2020)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现状与实验室诊断》文中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对世界公共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目前,预防和治疗SARS-CoV-2的选择仍然非常有限。解析病毒感染宿主的致病机制及治疗性疫苗的研制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研发快速、有效的SARS-CoV-2实验室检测技术,对于实现快速确诊感染病例、排除疑似病例、促进疫情的防控与临床救治至关重要。该文首先从SARS-CoV-2的结构特征、分子遗传变异特征、致病机制及潜在的药物靶点等方面介绍了"如何认识SARS-CoV-2";同时立足于临床检验,重点介绍了现有的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及问题解析、即时检验及高通量病毒筛查芯片等病毒筛查新技术,回答了"如何检测SARS-CoV-2"。最后对实验室从业人员如何安全防护进行了要点总结。

章欣[7](2016)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关键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不断发生,霍乱、黄热病、鼠疫、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感染、登革热、日本脑炎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炭疽等人畜共患病正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上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给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新的严重威胁,其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感染危害度大,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中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使得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烈性传染病的研究。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开展高致病性病原体研究和检测等实验活动的重要技术平台,主要包括生物安全3级和4级实验室,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军事强国纷纷加大对本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全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呈现明显的扩张趋势,随着实验室数量的与日俱增,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且日益严峻,虽然多数发达国家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水平较高,已基本形成配套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和产品,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指南和操作规范,但近几年各国实验室仍然多次暴露出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混乱、安全措施欠缺、监管不到位等安全隐患,全球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快速扩张正带来越来越多的安全性问题,生防研究过热直接导致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加剧、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事故频发,国际社会对各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现状表示质疑和堪忧。面对传统生物恐怖威胁、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事故频发、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肆掠等全球生物安全大环境,我国面临的生物防御及传染病应对形势也极其严峻。高等级实验室特别是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在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至今还未建成首座真正投入使用并形成生防科研力量的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相关核心技术设备和安全监管机制等更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严重制约了我国对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热病毒等烈性病原体的实验研究,一旦上述疫情侵入我国境内,在没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条件下,对这些高危病原体的基础研究几乎为零,仅仅停留在诊断层面,更无法制定并开展有效的应对与防控。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外先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和发展态势,吸收和借鉴其先进经验,总结教训,对于加快建设和发展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早日独立开展烈性传染病防控研究以及加强高等级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和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提升生物防御国防实力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主要基于情报研究视角,采用情报调研、专家咨询、文献计量、专利可视化分析、比较分析、归纳分析等软科学研究方法,对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国家分布与发展态势、关键设备设施与核心技术、安全监管与组织运行等“软、硬实力”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深入分析和归纳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特点、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值得借鉴的经验及教训,真正搞清楚目前国际上先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技术优势和管理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需求和形势,存在的技术瓶颈及面临的挑战等,为我国和我军建设与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提供情报线索和启示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概念的理论辨析与界定,主要对生物安全与生物安保、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实验室生物安保等概念进行了理论辨析;梳理并比较分析了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美发达国家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原则;归纳总结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定义,阐述其工作原理及分类情况,对生物安全柜型和正压防护服型4级实验室的优缺点及功能进行比较。第二部分是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整体建设现状与发展态势研究,该部分深入探讨了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数量逐年攀升的背景形势;对国外重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选址情况进行实例分析与总结;系统梳理了目前全球公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国家和地区分布,负责机构的所属性质,人员类别及其数量,实验室经费来源、投向比分析及重点研究内容;统计公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发表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揭示目前国外先进4级实验室的研究热点、重点关注病原体、主要科学家、机构间合作、重要会议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并对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罗伯特·索普实验室、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加尔维斯顿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协调中心三个重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历史沿革和研究领域进行情报挖掘。第三部分是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设施与核心技术的深入研究,为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硬实力”,该部分主要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意见,梳理出建设与有效运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并利用德文特专利数据库对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等八项设备和技术进行专利可视化分析,分别从专利总量与趋势、专利申请国家/地区、专利权人、专利引证关系、技术热点、技术类别/主题词演化六大模块得出相关结论,目前美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占据着绝对的技术优势和产品普及率,而我国虽然专利申请数量在国际上排名靠前,但在多项设备的关键技术点上均面临技术瓶颈,且自主研发的产品缺乏技术原创性以及认证认可标准和实践检验;在专利分析的基础上,还介绍了目前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部分国外重点研发公司。第四部分重点比较分析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深入探讨美国关于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安全监管机构和机制,NSABB是美国政府负责为相关联邦部门和机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两用性研究生物安全监管提供建议和指导的咨询委员会,加强美国安保工作组、管制生物剂计划、人员可靠性计划和行为健康测试计划均是审核4级实验室人员从业资格并对其进行安全监管的重要机制;此外,还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人员管理培训和近几年发生的典型安全事件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其中人为因素是直接或间接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该部分与第三部分相对应和互补,是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软实力”。研究国外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和先进的安全监管经验,为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有效运行提供借鉴与思路。第五部分是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分析,该部分对我国建设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所面临的形势与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生物恐怖防御、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以及高危险度病原体研究技术平台的建立等因素均促使我国应进一步加速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梳理了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剖析我国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技术”和“管理运行机制”等重点方面的瓶颈;归纳了有关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法律法规与标准制度建设情况。第六部分是总结分析与启示建议部分,总结归纳国外先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整体特点以及在先进技术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在过度、盲目建设和私营主管机构监管不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我国建设与发展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需应对的来自法规、技术、经费、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启示建议:(1)认清形势,加紧规划布局;(2)谨慎选址,加大公众参与;(3)拓宽经费渠道,突破技术瓶颈;(4)完善法规体系,强化安全管理;(5)加大人员培训,严格安全监管。为我国进一步发展与优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提供有力的情报支撑。

华志丹[8](2015)在《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液态芯片快速检测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利用临床常用病原体检测方法对已建立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液态芯片20种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进行验证(包括12种病毒:人巨细胞病毒、腺病毒、人副流感病毒1型、人副流感病毒2型、人副流感病毒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5型、甲型流感病毒N1型、人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6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种非典型致病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分析检测结果与临床常用方法的符合率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估液态芯片该检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住院肺炎患者310例,共采集到310份痰标本,256份急性期血清。利用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液态芯片快速检测技术对310例患者痰标本同时进行6种细菌、2种非典型致病菌及12种病毒检测,分别与传统细菌培养法细菌检出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非典型致病菌检出结果及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病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检测结果应用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确定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液态芯片快速检测技术与临床常用病原体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液态芯片快速检测技术可在78小时内完成96份标本20种病原体检测。310份标本进行细菌检测,液态芯片技术(痰标本)共检出115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37.1%,而传统痰培养阳性率为11.6%。液态芯片技术检测的铜绿假单胞菌(PA)、肺炎克雷伯杆菌(KP)、肺炎链球菌(SP)的阳性率高于传统痰培养法(痰标本),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256份标本进行非典型致病菌检测,液态芯片技术共检出24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7.0%。液态芯片技术检测非典型致病菌不劣于ELISA法(急性期血清),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24份标本进行病毒检测,液态芯片技术共检测出67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29.9%。液态芯片技术检测病毒不劣于Real-Time PCR法(痰标本),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液态芯片快速检测技术能够在78小时内完成96份标本20种病原体(12种病毒,2种非典型致病菌及6种细菌)的检测,细菌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明显优于传统痰培养法,检测病毒和非典型致病菌分别不劣于Real Time-PCR法与ELISA法,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液态芯片快速检测技术有望成为临床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陈虹[9](2011)在《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事件。近年来,我国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医院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关键机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提升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是医院应对能力建设的基础,数字化医院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尚没有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相关的研究报道。为了保证获取研究数据的可行性,结合本单位在军队数字化医院建设方面的多年经验,我们选择军队数字化医院做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目的:一、构建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二、编制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调查问卷;三、建立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四、利用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调查问卷和综合评价模型,调查、分析和评价军队数字化医院的应对能力五、基于以上研究,找出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的不足,为后续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能力的建设和提高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构建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初步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后续两轮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体系组成和权重。依据前期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调查问卷,对抽取的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建立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加权线性模型,量化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结合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能力现状调查的结果,对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1、成功构建了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2、构建的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经检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后续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研究;3、构建了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公式: Z=1000*0.16*[0.35*(0.40*C1+0.28*C2+0.32*C3)+...+0.30*(0.26*C7+0.32*C8+0.32*C9)]+...1000*0.15*[0.34*(0.29*C46+0.23*C47+0.21*C48+0.27*C49)+...+0.30*(0.30*C53+0.20*C54+0.22*C55+0.28*C56)]。其中Z为数字化医院应对能力综合得分,C1、C2、C56等表示所对应三级指标的实际调查得分。4、军队数字化医院具备较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发现:被调查的军队数字化医院在应急制度、监测预警、院内外医疗处置、应急储备、人员和设备安全、教育与改进6个方面均有不足。特别是在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数字化医院以上6个方面能力上,大部分被调查医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5、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发现:中心医院以上级别医院强于中心医院,教学医院强于非教学医院,SARS重灾区医院强于非SARS重灾区医院、收治过SARS患者/疑似患者医院强于未收治过相应患者医院,东部医院强于西部医院,南部和北部医院应对能力无明显差别。结论:1、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合理可行的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本研究调查的军队数字化医院在应急制度、监测预警、院内外医疗处置、应急储备、人员和设备安全、教育与改进6个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结合数字化手段提升医院以上6个方面能力上,还有较大潜力。3、中心医院以上级别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强于中心医院,教学医院强于非教学医院,SARS重灾区医院强于非SARS重灾区医院、收治过SARS患者/疑似患者医院强于未收治过相应患者医院,东部医院强于西部医院,南部和北部医院应对能力无明显差别。本研究创新性:1、首次构建了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首次编制了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问卷,对抽取的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3、首次建立了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对军队数字化医院相关调查结果,对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上研究首次对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找出了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为后续军队数字化医院应对能力的建设和提高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彭忆[10](2008)在《SARS特异性抗体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SARS流行期间患者的IgM抗体和IgG抗体随病程的动态变化以及与抗体表达相关的因素。方法对SARS临床和流行病学数据库进行整理,采用秩和检验、趋势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经典统计方法以及Meta分析和贝叶斯方法分析不同病程时期IgM抗体和IgG抗体的表达情况,并按照不同的因素对IgM抗体和IgG抗体进行分层,探讨与抗体表达相关的因素。结果IgM抗体阳性率随病程逐渐升高,而IgG抗体阳性率各病程时期基本一致。IgM抗体第一周的阳性率较低,不到10%;IgG抗体第一周的阳性率较高,达50%以上。在抗体阳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病程时期、地区、性别、年龄、职业、接触史、发热史和胸片检测等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标准化回归系数评判其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地区、接触史、职业、病程时期、年龄、胸片检测、性别和发热史。结论抗体检测是WHO推荐的三种方法中最为经济、简便和常用的方法。本研究中IgG抗体的早期阳性率较高,利用IgG抗体检测对SARS发病早期进行确诊是有效的方法。此外,相对白细胞检测、CD3+、CD4+、CD8+等临床检测方法,病程时期、地区、职业等流行病学因素与抗体阳性结果的相关性更大。

二、SARS的实验室诊断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ARS的实验室诊断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SARS-Co V-2病原学
2 SARS-Co V-2的实验室检测
    2.1 肺部影像学检查
    2.2 病毒培养及检测
    2.3 SARS-Co V-2核酸检测
        2.3.1 RT-PCR法
        2.3.2 恒温扩增法
        2.3.3 CRISPR/Cas检测法
        2.3.4 NGS
    2.4 SARS-Co V-2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2.5 其他实验室检测技术
3 结语

(2)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诊断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SARS-Co V-2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1.1 生物学特性
    1.2 致病性
    1.3 临床特征
2 SARS-Co V-2分子结构
    2.1 基因组构成
    2.2 基因组结构蛋白
3 分子诊断技术
    3.1 聚合酶链反应(PCR)
    3.2 实时荧光定量(FQ-PCR)试验法
        3.2.1 引物和探针设计
        3.2.2 核酸提取和实时荧光RT-PCR反应体系
        3.2.3 结果判断
    3.3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3.3.1 引物设计
        3.3.2 RNA提取
        3.3.3 扩增体系
    3.4 核酸质谱技术
        3.4.1 仪器和试剂
        3.4.2 试验方法
        3.4.3 实验结果分析
    3.5 核酸现场快速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
    3.6 基因测序技术
        3.6.1 宏基因组测序(m NGS)临床应用
        3.6.2 第二代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
        3.6.3 第三代纳米孔高通量测序
4 小结

(3)抗体检测对COVID-19的诊断价值和疫苗的免疫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IgG和 IgM检测对COVID-19 的诊断价值
    1.1 前言
        1.1.1 冠状病毒(coronavirus)概述
        1.1.2 SARS-CoV-2 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1.1.3 病原学诊断概述
        1.1.4 特异性抗体IgM/IgG检测与COVID-19研究进展
        1.1.5 T淋巴细胞与COVID-19 研究进展
        1.1.6 促炎因子与COVID-19 研究进展
        1.1.7 血常规与COVID-19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
    1.3 材料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检测试剂和方法
        1.3.3 统计学分析
    1.4 结果
        1.4.1 SARS-CoV-2 特异性的IgG和 IgM抗体检测结果
        1.4.2 IgG和IgM检测对COVID-19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4.3 SARS-CoV-2 特异性IgG和 IgM抗体检测与患者病程
    1.5 讨论
    1.6 小结
第2章 SARS-CoV-2 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探究
    2.1 前言
        2.1.1 SARS-CoV-2疫苗研发的免疫学基础
        2.1.2 SARS-CoV-2 疫苗的研发概述
        2.1.3 SARS-CoV-2 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2.1.4 SARS-CoV-2 疫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2 研究目的
    2.3 材料与方法
        2.3.1 研究对象
        2.3.2 检测方法、仪器和试剂
        2.3.3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
        2.4.1 抗S蛋白特异性抗体的IgG和 IgM检测结果
        2.4.2 IgG和 IgM抗体的检测结果和阳性率统计比较
        2.4.3 阴性结果与对照组结果的统计结果对比
    2.5 讨论
    2.6 小结
    2.7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内外文献综述 SARS-CoV-2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4)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方法
    1.1 基因组测序
    1.2 实时逆转录PCR
    1.3 巢式RT-PCR
    1.4 生物芯片检测
    1.5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1.6 逆转录数字PCR
2 血清学检查
    2.1 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
    2.2 白细胞介素-6检测
3 一般检查
4 讨论

(5)新型冠状病毒诊断技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核酸诊断技术在2019-nCoV诊断中的应用
    1 .1 获批临床应用方法
        1.1.1 荧光PCR法
        1 .1.2 LAMP法
        1 .1.3 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
    1 1.2 新型诊断方法
        1 .2.1 基于Cas核酸酶法
        1.2.2纳米孔测序法
    1 1.3 2019-nCoV核酸序列特征
2血清学诊断技术在2019-nCoV诊断中的应用
    2.1血清学检测方法
    2.2血清学检测靶标
        22.2.1抗体检测
        22.2.2抗原检测
3小结

(6)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现状与实验室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SARS-CoV-2的结构特征
2 SARS-CoV-2的核酸分子特征与遗传变异
    2.1 SARS-CoV-2全基因组分析
    2.2 SARS-CoV-2的分子特征与遗传变异
    2.3 SARS-CoV-2的溯源分析
3 SARS-CoV-2致病的分子机制及潜在的药物靶点
4 SARS-CoV-2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4.1 患者常规实验室诊断异常表现
    4.2病原学检测
    4.3 血清学检查
5 其他病毒感染筛查技术的发展
    5.1 基于抗原/抗体检测的即时检验(POCT)产品
    5.2 高通量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筛查芯片
6 SARS-CoV-2的生物安全防护策略
    6.1 标本处理
    6.2人员防护
7 展望

(7)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关键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全球烈性病原体研究形势迫切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日渐突出
        (三)国家生物安全应对实力亟待提升
    二、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技术路线
    六、创新点
第一部分 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一、生物安全与生物安保
        (一)生物安全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二)生物安保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实验室生物安保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
        (二)实验室生物安保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及其分级
        (一)生物实验室的概念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
        (三)综合分析与结论
    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BSL-4)及其功能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BSL-4)定义的提出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工作原理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分类及功能比较
第二部分 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发展态势分析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全球开展烈性传染病防护研究面临迫切需求
        (二)部分高危烈性病原体研究必须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中展开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是衡量国家生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选址实例分析
        (一)BSL-4 实验室选址实例
        (二)综合分析与结论
    三、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特点与规律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国家和地区分布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负责机构与人员类别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运行经费来源与投向比
        (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与范围
        (五)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特点综合分析
    四、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综合分析与结论
    五、国外重点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
        (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罗伯特·索普实验室
        (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国家实验室
        (三)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协调中心
        (四)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性疾病研究所整合研究设施-落矶山实验室
        (五)美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
        (六)法国里昂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
第三部分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核心技术与关键设施分析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核心技术
        (一)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防护技术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设备(PPE)
        (三)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净化技术
        (四)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废弃物处理技术
        (五)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的现有能力与新技术
    二、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的专利分析
        (一)高效空气过滤装置专利分析
        (二)化学淋浴专利分析
        (三)正压防护服专利分析
        (四)综合分析结论与启示
    三、国外BSL-4 实验室关键设备研发公司竞争分析
        (一)“正压防护服”生产公司
        (二)“生命支持系统”生产公司
        (三)“生物安全柜(BSC)”生产公司
        (四)“充气式气密门”、“化学淋浴装置”生产公司
        (五)“脉动式双扉高温高压灭菌器”生产公司
        (六)“空间气体消毒系统”生产公司
        (七)“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生产公司
    四、综合分析与结论
第四部分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监管研究
    一、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立法发展与比较研究
        (一)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发展概况
        (二)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比较研究
    二、美国BSL-4 实验室安全监管机构与机制
        (一)主要监管机构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机制
        (三)BSL-4 实验室人员管理与培训
    三、国外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事故及其应对措施
        (一)全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重要感染事件
        (二)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典型安全事故
        (三)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感染事件原因分析
        (四)各国实验室生物安全应对措施
        (五)综合分析与结论
第五部分 我国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一、我国建设与发展BSL-4 实验室的形势和需求分析
        (一)BSL-4 实验室是生物防御及反生物恐怖的需要
        (二)BSL-4 实验室是应对和防控烈性传染病的需要
        (三)BSL-4 实验室是加强感染防控的需要
        (四)BSL-4 实验室是建立病原微生物研究技术平台的需要
    二、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
        (二)2003年SARS疫情暴发后
        (三)快速发展阶段
    三、我国发展BSL-4 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规与制度方面
        (二)技术与设备方面
        (三)管理与经费方面
    四、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建设
第六部分 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对我国启示
    一、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经验借鉴
        (一)国外BSL-4 实验室总体呈现特点
        (二)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体系
        (三)拥有健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机制
        (四)具备先进的BSL-4 实验室关键设施研发技术
        (五)落实严格的BSL-4 实验室安全培训体系
    二、国外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存在问题分析
        (一)政府缺乏统筹规划导致盲目建设和资金缺口
        (二)私营机构BSL-4 实验室准入资格低及人员审查和监管不力
        (三)BSL-4 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且瞒报现象严重
    三、我国建设与发展BSL-4 实验室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重视不够与投入不足
        (二)技术瓶颈与管理滞后
        (三)人才匮乏与防范不严
    四、对我国建设与发展BSL-4 实验室的启示建议
        (一)认清形势,加紧规划布局
        (二)谨慎选址,加大公众参与
        (三)拓宽经费渠道,突破技术瓶颈
        (四)完善法规体系,强化安全管理
        (五)加大人员培训,严格安全监管
课题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后续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筛选专家咨询
    附件2 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专利分析
    附件3 全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重要感染事件一览表
发表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液态芯片快速检测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研究的必要性
    2.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液态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耗材
        1.4 试剂配制
        1.5 研究对象
    2.方法
        2.1 实验方案
        2.2 结果判读
        2.3 统计分析
        2.4 实验步骤
第三章 :实验结果
    1.液态芯片技术与微生物室痰培养细菌检测结果的比较
    2.液态芯片技术与ELISA法非典型致病菌检测结果的比较
    3.液态芯片技术与Real Time-PCR法病毒检测结果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1.急性呼吸道感染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2.xMAP液态芯片检测结果分析
    3.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液态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
    4.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呼吸道感染快速检测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9)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技术路线及方法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研究现状
    一、基本概念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研究现状
    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研究现状
第三章 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章 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与评价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数字化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探讨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数字化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键节点探析
    参考文献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附件1 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件2 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件3 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权重专家咨询表
附件4 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10)SARS特异性抗体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研究背景
二 资料来源及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四、SARS的实验室诊断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进展[J]. 魏剑浩,朱召芹. 上海医药, 2021(17)
  • [2]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诊断新技术[J]. 朱镭,朱庆义.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21(03)
  • [3]抗体检测对COVID-19的诊断价值和疫苗的免疫性分析[D]. 林立鹏. 汕头大学, 2021
  • [4]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应用现状[J]. 杨杰,曾凡胜,秦志强. 生命科学研究, 2020(02)
  • [5]新型冠状病毒诊断技术展望[J]. 廖亚金,易成功,彭志鑫,廖洋,袁增强. 军事医学, 2020(04)
  • [6]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现状与实验室诊断[J]. 靳伟东,张东云,谢凤欣,府伟灵,张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10)
  • [7]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建设关键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D]. 章欣.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11)
  • [8]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液态芯片快速检测临床应用研究[D]. 华志丹. 福建医科大学, 2015(05)
  • [9]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评价研究[D]. 陈虹. 第三军医大学, 2011(07)
  • [10]SARS特异性抗体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 彭忆.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SARS实验室诊断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