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R水质模型在赣江流域的应用分析

CSTR水质模型在赣江流域的应用分析

一、浅析CSTR水质模型在赣江流域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驰[1](2021)在《基于源-汇过程的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口激增和产业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对流域水环境产生着巨大压力且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尤其对于湖泊型流域,流域内污染物来源多样且在陆面-河-湖之间呈现复杂的源-汇过程特征。灰水足迹作为国际先进的水环境评价指标之一,基于当地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将水质状况间接地用水量表征,可以兼顾不同污染物对不同水体类型的综合影响。结合灰水足迹评估方法的优越性,当前宜开展流域内复杂污染源产排污过程和统筹河湖关系的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系统模型研究。本研究依据上述思路,通过耦合污染源产排污过程和污染物空间过程模拟,结合统筹河湖差异化水质目标的灰水足迹评价方法,构建了流域灰水足迹多尺度精细化模拟量化模型,选择具有鲜明湖泊型流域特征的鄱阳湖流域进行模型的应用验证,结合江西省未来十年的土地空间管控方案,对鄱阳湖流域未来十年的总磷灰水足迹进行了预测,并且确定优先管控单元,提出相应的管控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鄱阳湖流域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系统模型。基于流域内污染源产排污过程特征,耦合水污染源评估系统模型和污染物空间过程模型,构建污染物产排污-入湖过程模型,通过水质监测站水质数据对五河入湖口负荷通量进行模拟率定和校核,纳什效率系数和R2达到0.9左右,满足模型模拟要求;结合创新的统筹河湖差异化水质目标的灰水足迹评价方法,耦合产排污-入湖过程模型输出的点、面源总磷负荷,构建流域灰水足迹模拟评价模型。(2)鄱阳湖流域总磷源-汇过程特征。流域内总磷排放、入湖负荷在2007-2018年间均呈现总体上升,特别是在2014-2015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从空间分布来看,排放、入湖负荷均集中在滨湖区和赣江集水区,但比例结构差异明显。排放负荷赣江集水区占51%,滨湖区占21%;入湖负荷赣江集水区占38%,滨湖区占25%。主要因为赣江集水区整体距离鄱阳湖较远,滨湖区则毗邻湖体,污染物水陆迁移过程的不同导致了总磷最终入湖的差异。从污染源类型来看,排放负荷主要集中在种植业(31%)和畜禽养殖场(31%);入湖负荷主要集中在种植业(33%)和城镇生活(25%)。(3)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特征。通过对不同类型污染源灰水足迹计算时所基于的水质标准(河流或湖泊水质标准)的空间分析,发现距离湖区越近,灰水足迹越以湖泊水质标准为主,反之越以河流水质标准为主。2007-2018年灰水足迹呈现总体上升,在2014-2015年增长幅度明显。从贡献结构来看,种植面源(33%)和城镇生活(25%)是主要的灰水足迹源;从空间分布来看,赣江集水区和滨湖区产生灰水足迹占比最高,分别为37.7%和34.9%,灰水足迹较高的子流域主要集中在滨湖区,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在赣江集水区西北部。通过对“五河七口”以上的子流域水污染状态评价,发现其中有54个子流域属于水环境可承载状态,13个属于水环境超载状态。(4)鄱阳湖流域灰水足迹模拟预测与管控策略。鄱阳湖流域总的总磷灰水足迹在江西省未来十年的管控情景下,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总磷灰水足迹较大的污染源类型包括城镇生活(34%)、种植业(27%)和畜禽养殖场(16%)。基于总磷灰水足迹的分布特征和结构特征,确定城镇生活和种植业为优先管控的两个污染源,赣江集水区、湖滨区以及修水集水区为优先管控的三个集水区。对此,提出了包括产业升级、处理技术提升以及河岸带修复等管控策略。

胡华[2](2021)在《赣江流域内不同介质上的细菌群落及耐药基因的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赣江全流域为研究区域,以水体新兴污染物-微塑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采样调查、实验测试、数据分析等综合研究方法,确定了赣江流域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以科学系统的方法综合比较了微塑料与其他介质(表层水、沉积物和木材)对微生物、耐药基因及人类致病菌的吸附特征与行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赣江在整个流域水平上均遭到了微塑料的污染,但其污染程度较低,含量范围为160-720N/m3,平均值为407N/m3。所检测到微塑料中,颗粒、纤维、薄膜和碎片是赣江地表水中微塑料的主要形态,以碎片状为主(占比69.6%)。此外,有颜色和小型化也是受检微塑料的主要形态特征。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是微塑料主要聚合物类型,分别占比40.0%和52.5%。根据p H、NH3-N、TP、重金属(Cr、Pb、Cd、Cu、Zn和Hg)等监测指标结果,表明赣江水质处于比较良好的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塑料与总有机碳存在显着相关(r=0.75,P≤0.01)。(2)赣江沉积物中菌群多样性最高,并显着高于微塑料、表层水和木材(基于Alpha多样性指数,P<0.01),微塑料的菌群多样性次之,且显着高于表层水样(基于chao1指数和观察物种数,P<0.05)。微塑料细菌群落结构与木材相似,且证实介质的改变对菌群结构的影响高于取样点的差异。与表层水、沉积物和木材相比,微塑料菌群具有很高的芳香化合物降解和光自养功能,其独特组成和功能表明,微塑料生物膜提供了一个新的微生物生态位。(3)四种介质中共检出73种人类致病菌,其中微塑料样品中有58种、木材60种、表层水样61种和沉积物55种。四类介质所共有的人类致病菌有46种,微塑料、木材、表层水和沉积物上独有的人类致病菌种类数量分别为2、1、6和3。统计结果显示,人类致病菌的物种数不因介质的改变而存在显着差异(T检验,P>0.05),且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存在显着性特征(单因素方差分析,α=0.05)。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与水相比,微塑料具有显着不同的人类致病菌剖面,但在一定程度上与沉积物和木材相似。木材上人类致病菌的相对丰度最高,微塑料次之。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定殖在微塑料、木材和沉积物上相对丰度最高的人类致病菌,而表层水样中被检出丰度最高的是轻型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tis)。T检验结果表明,与表层水和沉积物相比,微塑料上的Pseudomonas protegens和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显着富集。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α=0.05)结果显示,相对丰度前10的人类致病菌在赣江上、中、下游的分布不存在显着差异。(4)各介质中,磺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sul1和sul2占主导地位,约为总抗性基因的55%-77%。所研究的10种抗性基因中,只有2种ARGs的相对丰度呈现介质间的显着性差异,表层水中的tet B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在微塑料和木材上的相对丰度,木材上的erm B相对丰度则显着低于水和沉积物。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微塑料(r=0.97)、木材(r=0.82)、表层水(r=0.82)和沉积物(r=0.73)上,int I1的相对丰度与总ARGs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表明可移动遗传元件int I1在赣江流域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不同介质上的人类致病菌、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网络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Spearman,r>0.70,P<0.05),在四种介质中,int I1与sul1和sul2呈正相关,说明不同介质间int I1在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水平基因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微塑料上,只有轻型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tis)是erm F和erm B的潜在宿主。在木材上,Pseudomonas protegens是sul2和qnr S的潜在宿主。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是tet A和qnr S的潜在宿主。嗜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oleivorans)是qnr S的潜在宿主。在表层水样中,鸟博德特菌(Bordetella avium)是erm B的潜在宿主,副百日咳博德特菌(Bordetella paraertussis)是sul2的潜在宿主。沉积物中,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是sul1的潜在宿主。

蔡洁连[3](2021)在《基于VIC模型的卫星降水产品在赣江流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降水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它对生态循环和水文循环具有直接影响,更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对降水进行定量降水估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进行水文过程模拟时,降水数据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模拟的结果。传统基于雨量站的降水估计方式并不能满足复杂地形和获取大范围降水数据的需求。随着气象卫星遥感降水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其覆盖范围广、数据获取方式便捷的优势,受到众多相关领域的学者青睐,基于遥感的定量降水估计产品广泛应用于大范围区域的水文研究中。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遥感降水产品是于1997年发射的TRMM卫星降水估计产品。该产品从发射以来算法经过不断的改进,在全球的降水估算中都具有较高的精度,是全球尺度分辨率较高的降水数据,为水文模拟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但其在2015年已经退役,接替者GPM降水产品在其原来的基础上做了更新,但是目前的最新版本产品IMERG V06B降水产品的使用并不多,其算法还不够成熟,但其覆盖范围更广,分辨率更细,也是相关领域的学者们看好的降水产品之一。赣江是江西省内最大的河流,其为南北流向,穿过整个江西的南北境内,赣江流域的地形地貌格局丰富,流域的水文问题是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因此在赣江流域进行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在赣江流域内进行了GPM/IMERG的Final和Early产品的降水捕捉能力评价及其基于VIC水文模型的应用研究。以地面站点的观测降雨数据和流量数据作为对应的标准数据,同时使用TRMM V7产品数据作为对比数据,首先对遥感降水数据进行降水估算研究,再驱动VIC水文模型进行降水数据在赣江流域的径流模拟精度,同时评估降水产品及水文模型在该地区水量平衡的应用能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日降水方面,经过包括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多种统计的精度评价发现Final、Early、TRMM三种产品中,Final的表现最好,与标准数据的吻合度最高,其偏差程度都小于10%。Early对研究区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捕捉能力较差,估算的日降水量与标准数据的偏差较大,质量不如Final。(2)在年月日不同时间尺度上进行了三种降水产品的降水估算。在每个时间尺度上,Final仍然是具有最优的估算精度,而Early在降水精度估算中稍差强人意。但值得注意的是,TRMM在很多的时候估算精度与Final较为相似。(3)分布式水文模型VIC模型在赣江流域具有适用性,以标准降水数据模拟的径流精度较高,纳什系数达到0.75以上,与水文站点的实测数据趋势一致性较强,VIC模型可以在该流域进行径流模拟。用三种降水产品驱动VIC模型进行径流模拟并与实测数据比较发现,Final在赣江流域的模拟效果最佳,其径流模拟与标准数据的偏差为1.10%,相关系数高达0.85,NSCE=0.7,与实测标准降水数据的径流模拟结果很相似。另,即使TRMM和Early产品模拟结果的检验系数差于Final,但仍能基本反映出研究区内水文站点的径流趋势。(4)利用探测率(POD)、误报率(FAR)、临界成功指数(CSI)、相关系数(CC)、相对偏差(RB)、均方根误差(RMSE)等指标对三个卫星产品降水资料的径流模拟结果进行不同阈值的评价,发现各评价指标图像趋势相似,其中Final最优,TRMM次之。通过Final、Early、TRMM三种降水产品的降水估算和径流模拟结果比较,结果表明,Final在赣江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TRMM亦然。它们基本能捕捉赣江流域的日降水和月降水,但是在模拟水文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这表明IMERG产品仍需要进一步改进,以获得更精准降水捕捉能力。

刘璇[4](2021)在《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洪涝灾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灾害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不同程度的洪水的灾害,尤其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是最为严重。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大多都是通过史料记载的方式,进行清朝气候记录。如何模拟清朝时期的水旱灾害空间结构并分析赣江下游流域的水患灾害的洪水高度是当前环境规划与设计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主要难题。赣江下游流域是我国典型的汇水盆地区,是鄱阳湖入长江流域的重要水陆交通命脉。其研究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复原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系、湖泊、洪水高程对当今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显着意义。然而,在当今清朝时期的水环境研究中,大多都处于明清时期历史文献记载,分析明清时期的气候环境。本文以万寿宫为研究点,通过分析万寿宫的文化功能和环境功能,以文化功能分析了以治水英雄“许真君”的典型案例,以及万寿宫分布的发展历程。按照3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解析了万寿宫遗址的高程、坡度、河网密度等环境功能。依据现存万寿宫遗址识别了万寿宫空间分布规律,得出万寿宫临水特征。基于历史气候资料,运用综合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系统地解析了依据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的时空演化特征。识别了以万寿宫作为洪水高程到达点的空间洪涝灾害模拟,探讨了基于水神庙为古代水文站在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研究方法建议,为研究清朝气候和清朝水环境记录提供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其万寿宫文化功能的梳理,得出万寿宫作为水神庙的结论。从万寿宫文化角度,分析了许真君作为“为民除水患,镇蛟斩蛇”治理水患的人物事迹。分析了许真君其人生平治水的事迹,以及万寿宫建成的起源、历史、功能、文化。以许真君为“为民除水患水神”慢慢转变成“江西福主”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以许真君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万物有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通过田野的调查获得万寿宫遗址的基础数据,万寿宫作为水神庙大多都建立在治理水患的区域和水患频发的地区,其空间分布规律具有“临水”之特征,万寿宫遗址主要分布在临水的赣江下游流域。通过万寿宫遗址的环境功能分析得出三个结论:其一,万寿宫水神庙是古代水陆交通的航标。其二,出于文化景观的作用,万寿宫作为水神庙的代表性寺庙建筑。其三,万寿宫作为水文站具有古代水患灾害标记之作用。(2)通过实地考察,获取了万寿宫水神庙建成的地形、地貌、高程、坡度、河网密度等基础数据。经过27座万寿宫遗址的环境功能解析,得出万寿宫遗址大多处于低海拔冲积平原地区。万寿宫遗址高程大多都分布在20-30m。万寿宫遗址坡度范围大多都是适合人类生产生活的15°以内。基于河网密度值计算,万寿宫遗址分布大多在4-30 km/km2区间。(3)运用柯本气候分类法,从空间上分析得出赣江下游流域处于Cfa温暖带常湿温暖气候。基于历史气候资料,综合运用统计分析,运用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气候特征相关性R2为0.7182,表示赣江下游流域的各地区被解释变量的水旱灾害具有较高的可信程度。同时说明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的气候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赣江下游流域都处于Cfa温暖带常湿温暖气候,清朝时期各地区的水旱灾害对临近地区影响较高。(4)通过历史资料统计法收集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数据,运用滑动平均法、水患灾害等级法。结果表明:从1644年-1704年,大致是清朝初年至康熙前期,这一时期水旱灾害较为频繁,以旱灾为主,是清朝旱灾最为密集的时期。第二时间段是从1704年-1824年,康熙四十三年至道光四年,约120年时间,这一时间段赣江下游流域的城市又是水旱灾害多发期,水灾的频率高于旱灾。第三时间段为1824年-1911年,道光四年至宣统三年,约有84多年时间。这一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频发期,水灾频率明显大于旱灾频率。(5)基于史料量化数据运用小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小波分析的结果表明:0-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2.82a、4.75a。50-10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2.82a、4.75a。100-1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a、4.475a。150-20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75a、8a。200-2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75a、8a。由此得出,在250年的时间段内赣江下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周期为2a-8a。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是2-7a。说明清朝洪涝灾害周期性和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性大体一致。(6)基于清朝时期史料量化数据通过功率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清朝时期新干县水旱灾害的周期性为8.40a、2.50a、4.13a、3.58a、3.03a。清朝时期南昌市水旱灾害的周期性为8.33a、5.09a、4.14a。清朝时期南昌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13a、2.49a、5.06a、4.02a、3.95a、3.68a。清朝时期湾里区水旱灾害周期性为2.50a、5.03a、4.17a。清朝时期新建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13a、3.09a、4.14a。清朝时期安义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2.50a、4.17a、2.82a。清朝时期进贤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33a、5.03a、2.50a、3.64a。清朝时期樟树市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33a、5.03a、4.26a、4.15a、3.68a、2.70a、2.54a、2.27a。清朝时期丰城市水旱灾害周期性为5.08a、4.55a、4.41a、4.26a、2.68a。清朝时期永修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55a、7.14a、5.10a、4.41a、4.20a、3.97a、3.45a、2.25a。也就是说赣江下游流域洪涝周期性灾害和厄尔尼诺现象2a-7a出现的周期性大体相近。(7)清朝时期气候变化对万寿宫遗址研究实证分析,得出清朝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万寿宫遗址影响显着。因古代并没有水文站进行水文历史记录,故以万寿宫水神庙的高度作为水文站标高,运算Arc GIS空间智能计算,在不同的降雨条件下,进行了无源分析,计算了18次洪水灾害模拟,得出18种情景模拟下研究区洪水影响情况。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得出万寿宫遗址淹没区范围及受到影响的遗址的数量、受灾面积及空间分布。以最低水位吴城万寿宫黄海高程1米情景下进行空间模拟,得出淹没区面积184197hm2,占研究区总面积6.45%。以钱塘万寿宫黄海高程78米情景下进行空间模拟,得出淹没区面积2231949hm2占研究区总面积78.17%。并通过运用Arc Scene软件,进行水淹没演进模拟分析。(8)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清朝赣江下游水系复原。通过对古地图进行整理,通过其空间定位运用投影转换、赋予同名点以现代坐标的方法,对空间地图进行地图校正。基于WGS84地理坐标系,叠加1820年清朝江西省地图,矢量化提出赣江流域湖泊水系系统。通过的Arc GIS空间分析法,得出当今鄱阳湖面积缩小的结论,以及赣江下游流域弯曲处河流演变的研究结果。综上分析,本文基于原有洪涝灾害与现代降雨量拟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出基于空间上,以万寿宫水神庙为古代水文站标志站点进行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是新型研究理论机制创新。

王昊[5](2020)在《土地利用变化对赣江流域河流水量水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赣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水量水质的影响可以对未来赣江流域水环境状况进行预测,为流域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根据遥感影像解译1986-2019年赣江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空间分布、面积变化、动态度、转化方向等进行分析,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赣江流域2025年和2030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预测。根据收集的赣江流域基础资料来构建SWAT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均满足精度要求。对2025年和2030年赣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河流的水量和水质进行模拟,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1986-2019年Landsat遥感影像得到赣江流域8期土地利用数据,总共分为六类,林地面积一直占比最大,平均占比64.04%;耕地面积次之,平均占比26.28%;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面积的总和大概在10%左右。(2)1986-2019年间,赣江流域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各个阶段的土地利用面积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减,2015-2019年期间赣江流域建设用地的动态度最大,为31.66%,说明这段时间内建设用地增长速度最快,增加了720.43km2;各个土地利用类别的面积变化及其动态度不尽相同,而且转化方向并不固定。(3)预测的赣江流域未来2025年和2030年的土地利用与现有的空间分布大致相同,而且林地和耕地依然是最主要的类别,在与2019年进行对比后发现建设用地和草地一直增加,耕地、林地和其他用地一直减少。(4)对2025年和2030年的赣江流域外洲站径流、泥沙以及总氮、总磷等进行模拟,以2019年土地利用的模拟结果为基准期来判断其他土地利用的结果在研究年份内的变化情况,土地利用年份按照2025年和2030年的顺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径流、泥沙量、总氮和总磷均有变化。未来2025年在RCP 2.6和4.5排放情景下年均径流、泥沙量以及总氮和总磷均增加,在RCP 8.5排放情景下,年均径流减少,总磷增加;未来2030年在RCP 2.6和RCP 8.5排放情景下年均径流、泥沙和总氮均增加,在RCP 4.5排放情景下,泥沙量和总氮均增加;未来2025年和2030年的总氮和总磷年均浓度均在Ⅲ类水的标准范围内。

丰茂成[6](2020)在《赣江中下游河段生物栖息地现状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文中认为通过对赣江中下游河段(章江、贡水交汇之处到汇入鄱阳湖段)布设12个采样断面,通过详细记录现场实况(天气、温度、环境现状、水位变化等),于2019年1、4、7、10、2020年1和4月对赣江底栖动物、浮游生物进行实地采样。采用统计法分析底栖动物、浮游生物年内、年度、不同水情下的群落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点,与2009-2010年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赣江中下游水生态系统近10年变化规律,并探讨赣江水质现状、水文情势和栖息地面积变化对底栖动物、浮游生物丰度的影响。最后得到影响水生生物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水情、栖息地面积大小的相关关系,可为保护赣江中下游生物栖息地物种多样性积累数据及赣江健康生态系统提供可靠的资料。采样调查期间共测出底栖动物21种,软体动物最多有10种;其次为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分别有6种和5种;分别占比47.62%、28.57%和23.81%。年内不同断面底栖动物种类数差异较大,其河道各断面生物密度范围为0~425.8ind./m2,生物量范围为0~857.8g/m2;不同水情下底栖动物枯水期检出18属,占比50%,优势种有3种,为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Y=0.1548)、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Y=0.0443)和浅白雕翅摇蚊(Glyptotendipes pallens)(Y=0.0248);平水期共检出12属,优势种有2种,为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Y=0.2691)和河蚬(Corbicula fluminea)(Y=0.0243);丰水期检出3属,其优势种为骨河螺(Y=0.0595)。底栖动物全年香浓威纳指数H’平均变化范围在0~0.95之间,而丰富度指数d M相对较高平均范围为1.03~2.62,均匀度指数J’全年最差平均范围仅有0~0.33。浮游动物共检出4纲17科41属。其中轮虫最多,有25种,主要以晶囊轮虫为主,占比60.98%,枝角类和桡足类次之,分别有7种和5种,占比为17.07%和12.20%,原生生物最少,只检测出4种,占9.76%。其中优势物种为晶囊轮虫。丰水期平均密度407个/L,而枯水期只有189个/L。浮游植物由蓝藻、绿藻、硅藻、裸藻、甲藻和隐藻组成,其中绿藻、硅藻和蓝藻种类数较多,依次检出15、12、8种,其余三门藻类种类数相同,都检出2种。枯水期检出6门29种,其中绿藻最多为13种,枯水期的优势种有4种,分别是蓝藻(cyanobacteria)(Y=0.5524)、隐藻(cryptophyta)(Y=0.0244)、硅藻(diatom)(Y=0.0674)和绿藻(green algae)(Y=0.2300);平水期检出6门24种,其中硅藻有10种,优势种有4种,分别为蓝藻(cyanobacteria)(Y=0.1073)、隐藻(cryptophyta)(Y=0.0412)、硅藻(diatom)(Y=0.4378)和绿藻(green algae)(Y=0.2279);丰水期检出6门19种,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蓝藻(cyanobacteria)(Y=0.2587)、硅藻(diatom)(Y=0.1254)和绿藻(green algae)(Y=0.4627)。各断面浮游植物密度范围为13.1万个/L~271.5万个/L,生物量范围为0.1752 mg/L~4.6513 mg/L,枯水期(2.3886 mg/L)>平水期(0.7540 mg/L)>丰水期(0.4292 mg/L)。全年香浓威纳指数H’平均变化范围在1.1525~1.3342之间,而丰富度指数d M相对较高平均范围为1.1767~1.8255,均匀度指数J’全年最差平均范围仅有0.3423~0.4297。2009-2010年度底栖动物平均丰度高于2019-2020年67.6 ind./m2,其中平水期丰度差异最大,丰水期、枯水期较小;按生物量大小依次为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相较于十年前后赣江流域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而言,其中丰度变化较大,整体呈大幅度下降的趋势,而生物量整体也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较小。浮游动物平均丰度高于十年前96.21 ind./m2,其中丰水期差异度最大。就生物量而言,2019-2020年度平均生物量高于2009-2010年0.235mg/L,其中枯水期差异度最大,丰水期和平水期生物量差异度较小,生物量大小依次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浮游植物就丰度而言,2009-2010年平均只有809967ind./L,相较于近两年浮游植物的丰度仅为其三分之一。其中枯水期差异度最大,其次为平水期和丰水期差异度最小;而生物量变化趋势与丰度基本一致。赣江中下游河段1959-2010年年平均流量变化趋势四个水文站整体是一致的,都呈增长趋势,按平均流量大小依次为外洲站>峡江站>吉安站>栋背站。栋背站建坝前后月平均流量变化趋势可知,枯水期流量有所增加,丰水期下泄流量降低的趋势,体现出万安水库的防洪、灌溉的调蓄作用;而峡江水利枢纽因运行时间较短,分析结果还未能起到防洪作用。赣江中下游河段各个断面的TLI值处于42.2~46.2范围内,均值为44.31,表明赣江中下游河段水质状况相对良好,处于中度营养状态。对赣江流域水生生物和水样数据处理得到其丰度、生物量和8个环境因子进行两者之间得相关性分析和CCA分析。得到氨氮、磷酸盐和COD是影响赣江流域水生生物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将赣江中下游河段多年水文情势与水生生物丰度分析得:就底栖动物而言,中游河段流量与底栖动物丰度成正相关,下游河段确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对于浮游动物来说,中游河段流量与浮游动物成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对于浮游植物来讲,其中枯水期和丰水期,中游河段流量与浮游植物丰度成正相关关系,赣江下游仅吉安-峡江段成负相关关系;而平水期,与枯水期和丰水期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反。总之,赣江沿程流量增加对底栖动物、浮游植物丰度起促进作用,对浮游动物丰度影响较小。栖息地面积变化对底栖生物、浮游植物的影响:底栖动物通过分析河段面积变化与其丰度趋势变化得出赣江中下游河段生物栖息地面积的变化基本与河道底栖动物的丰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浮游动物丰度与生物栖息地面积变化趋势与底栖动物基本一致;浮游植物的丰度与栖息地面积变化分析可见,浮游植物丰度与栖息地面积变化成负相关关系。

李凤果[7](2020)在《赣江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文中认为赣江,江西主要的水系,贯穿全省南北,供给着省内居民用水。它地处长江下游以南,是长江主支流之一。赣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长期的矿产开采与冶炼给赣江水生系统带来一定的负担,如河流富营养化频发,沉积物中大量重金属蓄积等。但目前对赣江水系水体及沉积物污染情况相对全面的调查研究甚少。本文选赣江水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水体和沉积物中理化指标和重金属含量,分析赣江水系实际污染程度。评估赣江水系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为赣江水系环境安全提供理论依据。经研究得出结果如下:(1)赣江水系表层水中pH、CODMn、总氮、总磷、氨氮的均值分别是7.28、4250.67μg·L-1、3812.415μg·L-1、30.06μg·L-1、2703.32μg·L-1,总氮和氨氮的含量超过V类水质标准的采样点分别占82.76%、68.97%。赣江水系pH>7的采样点占68.97%,CODMn含量属于Ⅱ类水质的采样点占62.07%,总磷含量均在Ⅲ类水质以上。(2)赣江水系 W、Cu、Zn、Cd、Hg 和 As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3μg·L-1、186.14μg·L-1、112.95μg·L-1、0.05μg·L-1、1.78μg·L-1、1.99μg·L-1,即顺序为 Cu>Zn>As>W>Hg>Cd 其中 Pb和Cr均低于检出值。W、Cd和As的含量为Ⅰ类水体,Cu、Zn为Ⅱ类水质,但Hg的平均含量超过地表V类水的2.6倍。W、Cu、Zn、Cd、Hg和As的平均值赣江上游均为最高。(3)赣江水系沉积物的理化指标pH、CEC、SOM、TN的平均值分别是6.56、10.73mo 1·L-1、12.23g·kg-1、1.16 g·kg-1。空间分布上,赣江水系各河段pH平均值大小为下游>上游>中游,CEC和有机质平均含量为上游>下游>中游,全氮均含量为上游>中游>下游。(4)赣江水系沉积物各重金属含量的均值为Mn>Zn>Cu>Pb>As>W>Cr>Cd>Hg。重金属W、Cu、Pb、Zn、Cd、Cr、Hg、As和Mn在上游分别是江西省土壤背景值的2.87、4.61、1.93、4.14、23.2、0.13、10.38、2.59、4.71 倍,在中游是背景值的 2.23、2.06、1.27、7.54、24.00、0.10、9.00、1.98、2.86 倍,在下游是背景值的 1.03、2.79、1.20、3.93、11、0.01、4.13、1.42、2.10倍,其中Cd和Hg超标倍数严重。采用相关性分析与因子分析一致得出,pH与重金属总量的变化相关性不明显,W、Pb、As显着正相关,表明污染源有同源可能。(5)赣江沉积物中W、Cu、Zn、Cr、Hg、As的主要赋存形态是残渣态(B4态),B4态的平均占比分别为 74.99%、45.20%、40.13%、49.61%、76.28%、86.39。Cd、Pb、Mn 的主要赋存形态是可还原态(B2态),B2态的平均占比分别为51.55%、63.26%、58.24%,表明重金属Cd、Pb、Mn随环境迁移转化的能力更强,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更大。(6)水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两种评价方法对赣江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总磷和CODMn均属于Ⅰ类或Ⅱ类水质,但总氮和氨氮含量呈Ⅲ~劣Ⅴ类水的比例分别占89.66%、68.97,因此,赣江水体主要的理化污染物为含氮化合物。赣江中游和下游段重金属均属于Ⅰ或Ⅱ类水质,但在赣江上游Hg含量为Ⅲ~劣Ⅴ类水质,从空间污染分布来分析,赣江上游的污染程度要高于中游和下游。(7)地累积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赣江沉积物污染水平,显示,地累积指数值的大小为Cd>Hg>Zn>Cu>Mn>As>W>Pb>Cr,采集的沉积物样品 75.86%的采样点受轻微污染,17.24%受中度污染,6.90%受中强度污染。其中,污染程度最高的重金属为Cd和Hg。风险评价编码法表明,9种元素的风险指数由大到小为Cd>Mn>Zn>Cu>Hg>Cr>Pb>As>W。P值的结果显示,重金属Cd、Cr和Mn次生相/原生相的值较W、Hg、As、Cu、Pb和Zn这6种重金属更大,均值分别为20.61、8.14、5.66,为重污染。综上,赣江水系,水体含氮污染物及Hg污染程度严重,沉积物中Cd和Hg污染程度严重,且重金属Cd、Cr和Mn存在的生态风险较高。

江国旺[8](2020)在《基于水质水量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以赣江流域宜春-南昌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国内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评估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地加强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流域生态补偿是开展生态评估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是目前研究文献最多的热门领域之一。赣江是鄱阳湖水系最大的河流,总流域面积达80500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51%。赣江流域的水质总体呈现“两头重中间轻”的特点,近年来赣江流域的水质有所改善,但赣江流域仍然是鄱阳湖水系的污染最严重的部分,这严重影响了两岸人们的生活。为了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研究流域生态补偿问题并付诸实践。流域纵向生态补偿在我国流域生态补偿中最为常见,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并不多。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旨在简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只考察相邻上下游两个区域之间的补偿,在这两个相邻区域中,其下游区域补偿上游区域(或接受上游补偿),然后上游区域再和更上游的区域进行生态补偿,并以此类推。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以赣江流域宜春-南昌段为例,从水质和水量两个角度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测算。本文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以投入成本为依据,以水质、水量为考核指标。本文选择影响水质的因素为:高锰酸钾指数、总磷、氨氮和溶解氧,并参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用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断面水质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宜春-南昌段基于水质的补偿量;在水量评价时考虑上下游经济水平差距和用水效率,并参照政府用于各类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投入来确定水量保持的单位投入成本,最终确定横向生态补偿的数量和方向。本文充分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报告,探讨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原则和基本原理,剖析了赣江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基于水质水量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测算方法,并以赣江流域宜春-南昌段为例,测算了其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量。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水质和水量指标的补偿量后,2017年南昌市应向宜春市支付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金额2646.87万元。目前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在实践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推进赣江流域乃至江西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践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龙月[9](2020)在《基于二维向量模型的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综合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略甚至损害自然生态环境。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人地矛盾突出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缓解用地压力是当今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全社会的发展进步资源开采、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土地集约化利用可以充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但是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因此针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研究进展,参考相关专家学者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流域实际情况选取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赣江流域2005、2010、2015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运用自然潜在脆弱性指标评价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运用耦合度模型对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关联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二维向量分析模型对赣江流域2005-2015年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系统转变角度(协调度)以及系统发展相对速度、绝对速度进行分析,掌握系统发展状态。针对赣江流域实际情况提出土地利用优化调控的对策。最终为赣江流域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协调发展提供规划依据与发展思路,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研究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5十年间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上升发展的趋势。土地集约利用极度集约区由2005年191.79 km2上升至2015年6204.14 km2。流域下游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明显高于上游地区且变化最为明显。赣江流域上游地区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相对较小,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模型分析可知:赣江流域上游受地形、气候、农业人均纯收入、地均容纳从业人口、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土地集约化水平发展受限,而流域下游因城市扩张、人口变化等因素影响,十年间土地集约化水平变化显着。(2)2005-2015十年间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理想级由2005年470.30 km2上升至2015年6863.55 km2。从总体上看,2005年赣江流域中游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明显低于上、下游地区。2010年赣江流域上游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提升显着,而下游地区有所退化,中游地区变化不明显,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状态。2015年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大幅度增长,良好级和理想级面积大量增加,呈现出越来越健康的发展趋势。根据模型分析可知:2005-2015十年间赣江流域受地形、自然生态脆弱度、人均耕地面积、植被覆盖度、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第三产业占GDP比例等因素影响,造成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3)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综合响应转变角度变化上:2005-2015年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系统转变角度(协调度),总体表现为南高北低分布状况,且呈现出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变化明显。转变角度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赣江流域下游地区新建县、渝水区、芦溪县、莲花县等地区,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赣江流域上游地区崇义县、安远县、信丰县以及赣州市南部大部分地区等。研究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形、植被覆盖度、自然资源、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度等因素,对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综合响应转变角度变化有重要影响。(4)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综合响应发展速度变化上:2005-2015年十年间,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综合响应发展速度变化明显,流域上、中、下游系统发展变化绝对速度与相对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绝对速度变化体现流域内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系统综合响应发展变化趋势,相对速度变化体现流域内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系统发展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可知区域内土地集约利用子系统与土地生态安全子系统对系统综合响应发展变化具有显着影响。

郭强[10](2020)在《土地利用变化对赣江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扩张,引起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强烈变化。在自然演进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土地利用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着重大变化,这种下垫面的变化构成一种人为的“系统干扰”对流域水文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地表水热状况发生变化,还影响着水文时空分布,进而影响流域产汇流机制,使得流域径流在时空上重新分配。水文过程时空分配变化导致生物生境破碎、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物候变异,以至于改变地区生态系统结构和组成,危及生态安全。探索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的水文过程变化成为有效管理和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水文分量时空变化,对认识流域产汇流过程,优化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和水资源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赣江流域外洲站1960-2017年58a实测径流数据分析径流变化情况及水源涵养能力变化,运用IHA/RVA法定量评估河道生态水文变异及其潜在生态效应。同时结合1980、2000、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1960-2017年气象数据,流域5个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构建SWAT模型,以产流、蒸发、入渗、径流为切入点系统分析单一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时空分异的影响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的变化。采用相关分析法和定量区分法定量分析气候和土地利用对水文过程综合效用——径流变化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赣江下游控制站-外洲站1960-2017年58a实测径流数据,赣江径流呈现小幅上升,2000年以来年径流量上升0.27×108m3/a。径流系数、河道基流系数上升,弹性系数、变率系数下降,径流稳定性增强,河道水源涵养能力上升。这与赣江流域实施生态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湖、兴修水利设施等密切相关。径流整体水文改变度为32.27%,属于低度改变,在生态水文指标体系中,高、低流量指标改变程度较高,高流量下降、低流量上升,径流年内差值缩小,水利设施的调峰补枯作用显着。(2)赣江流域1980-2015年间耕地、林地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草地占比多年维持在5%左右,发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区域整体上呈零散分布状态,2000-2015年间赣江下游局部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具有一定的集中性。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时空差异,1980-2000年间主要为林地、耕地和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转化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1.35%,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为4.79%。2000-2015年间主要为林地的减少和城市用地的增加,转化面积占流域总面积1.48%,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为1.05%。1980-2015年间,土地利用转化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比例较小,且转化速率呈下降趋势,表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弱。(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产流、蒸发和入渗差异明显。模拟得到各土地利用类型多年平均产流在0~614.53mm之间,多年平均蒸发在441.21~1097.74mm之间,多年平均入渗在0~77.77mm之间。1980-2015年间,产流的减少主要为林地和水域的转入,增加主要为城乡建设用地和草地的增加。2000-2015年间,5个子流域蒸发均呈下降趋势,这一时期城乡建设用地的大幅增加是蒸发下降的主要原因。1980-2000年下游入渗增加是由于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使流域水源涵养能力上升,而2000-2015年入渗减少主要归因于流域内城乡建设用地的快速增加。尽管如此,因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及其影响的叠加,流域尺度上的综合水文效应大大降低,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流域产流、蒸发和入渗相差不大。198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使赣江流域平均径流量增加了2.33×108m3,由于土地利用转化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较小,因此单一土地利用变化对赣江径流量的影响十分有限。三期土地利用情境下赣江径流系数上升,弹性系数和变率系数下降,与实测径流变化情况相吻合,赣江水源涵养能力正在稳步提升。(4)赣江流域2000年以来湿度、风速和辐射呈下降趋势,降水和气温呈上升趋势。湿度和降水与产流、蒸发、入渗、径流均呈正相关;风速、辐射与产流、入渗、径流呈负相关;气温与径流呈正相关;辐射与蒸发、径流呈正相关。赣江流域的产流、入渗、径流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蒸发则主要受辐射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面积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没有明显相关关系,但是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对局部地区水文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气候和土地利用对赣江径流深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91.01%和8.99%,赣江径流的增加主要是受气候的影响。

二、浅析CSTR水质模型在赣江流域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CSTR水质模型在赣江流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源-汇过程的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灰水足迹基础理论
        1.2.2 灰水足迹评价方法
        1.2.3 灰水足迹评价应用
        1.2.4 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水系概况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地质环境
        2.1.5 土壤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流域人口
        2.2.3 社会经济
        2.2.4 土地利用
    2.3 水资源环境概况
        2.3.1 鄱阳湖流域水资源概况
        2.3.2 鄱阳湖水环境状况
第三章 鄱阳湖流域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系统模型构建
    3.1 系统模型建模思路与数据来源
        3.1.1 系统模型建模思路
        3.1.2 数据来源
    3.2 子流域单元划分与水文模拟
        3.2.1 子流域单元划分
        3.2.2 流域水文模拟
    3.3 产排污-入湖过程模型
        3.3.1 水污染源评估系统模型
        3.3.2 污染物空间过程模型
        3.3.3 模型耦合及验证
    3.4 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系统模型
        3.4.1 基于河湖源-汇过程的灰水足迹评价方法
        3.4.2 系统耦合建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鄱阳湖流域总磷源-汇过程特征
    4.1 总磷污染物排放特征
        4.1.1 总磷污染物排放时间演变
        4.1.2 总磷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
        4.1.3 总磷污染物排放贡献特征
    4.2 总磷污染物入湖特征
        4.2.1 总磷污染物入湖时间演变
        4.2.2 总磷污染物入湖空间分布
        4.2.3 总磷污染物入湖贡献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评价
    5.1 灰水足迹模拟验证
    5.2 灰水足迹演变规律及贡献
        5.2.1 污染源类型
        5.2.2 集水区尺度
    5.3 灰水足迹子流域分布特征
    5.4 灰水足迹水污染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预测与管控策略
    6.1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6.1.1 人口和城镇化
        6.1.2 农业种植
        6.1.3 工业企业
        6.1.4 畜禽养殖
        6.1.5 水产养殖
    6.2 流域总磷负荷变化特征
        6.2.1 各区域污染物负荷变化
        6.2.2 各污染源污染物负荷变化
    6.3 流域灰水足迹变化趋势
        6.3.1 各子流域总磷灰水足迹变化
        6.3.2 各集水区总磷灰水足迹变化
        6.3.3 各污染源总磷灰水足迹变化
    6.4 流域总磷污染管控策略
        6.4.1 优先管控单元确定
        6.4.2 管控策略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灰水足迹模型计算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授权软着
致谢

(2)赣江流域内不同介质上的细菌群落及耐药基因的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塑料和微塑料简介
        1.1.1 微塑料的定义
        1.1.2 微塑料的来源
    1.2 各种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现状
        1.2.1 海洋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
        1.2.2 淡水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
        1.2.3 其他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
    1.3 微塑料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1.3.1 微塑料在生物体内的富集
        1.3.2 微塑料的环境危害和毒理研究
    1.4 微塑料与抗生素、抗性基因及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1.4.1 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1.4.2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
        1.4.3 微塑料与抗生素的相互作用
        1.4.4 微塑料与微生物、抗性基因的相互作用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赣江水体微塑料污染状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实验室分析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塑料的丰度与分布
        2.3.2 微塑料的形态特征
        2.3.3 微塑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2.3.4 赣江水环境因子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不同介质的细菌多样性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3.1.2 主要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基因组提取及质检
        3.2.2 测序数据预处理
        3.2.3 物种注释
        3.2.4 Alpha多样性分析
        3.2.5 Beta多样性分析
        3.2.6 组间差异分析
        3.2.7 关联分析与模型预测
        3.2.8 功能预测
    3.3 小结
第4章 不同介质携带的人类致病菌比较
    4.1 分析方法
        4.1.1 构建数据库
        4.1.2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介质的HPB组成
        4.2.2 数量前10的HPB组成
    4.3 小结
第5章 不同介质中耐药基因的比较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各目的基因的标准曲线
        5.2.2 抗性基因的丰度及比较分析
        5.2.3 ARGs、MGEs和HPB之间的关系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和特色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基于VIC模型的卫星降水产品在赣江流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早期降水估算研究
        1.2.2 常见遥感降水产品
        1.2.3 遥感产品降水估计研究
        1.2.4 水文模型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2.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2 研究区气候水文情况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遥感降水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2 其他数据及预处理
    2.3 方法及评价指标
    2.4 VIC水文模型
        2.4.1 VIC模型概述
        2.4.2 VIC模型原理及结构
        2.4.3 VIC模型水量平衡
3.降水产品精度评价
    3.1 日尺度降水精度评价
    3.2 月尺度降水精度评价
    3.3 季节尺度降水精度评价
    3.4 本章小结
4.VIC水文模型的数据准备及率定
    4.1 VIC水文模型的数据准备
        4.1.1 植被文件
        4.1.2 土壤文件
        4.1.3 气象数据
        4.1.4 汇流文件
    4.2 VIC模型的率定
        4.2.1 VIC率定的参数
        4.2.2 VIC模型率定的思路
        4.2.3 VIC模型率定的结果
    4.3 VIC模型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5.卫星降水产品在赣江流域的径流模拟及评价
    5.1 径流模拟
        5.1.1 日尺度的径流模拟
    5.2 径流模拟效果评价
        5.2.1 VIC日尺度的模拟效果评价
        5.2.2 月尺度的模拟效果评价
    5.3 本章小结
6.结果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
    6.3 论文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万寿宫遗址研究现状
        1.2.2 清朝时期气候研究现状
        1.2.3 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1.3 基于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
        1.3.1 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现状
        1.3.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模式和方法概念
        1.3.3 基于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结构框架
        1.4.4 研究创新点
        1.4.5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概念
        1.5.1 研究区概况
        1.5.2 万寿宫的概念
第二章 万寿宫的起源、历史及建设形成的环境要素
    2.1 万寿宫起源及发展史
        2.1.1 万寿宫的起源
        2.1.2 万寿宫的发展史
    2.2 万寿宫祭拜主要的人物——许真君
        2.2.1 许真君生平
        2.2.2 许真君传说
        2.2.3 许真君信仰由来
        2.2.4 许真君的民间崇拜
    2.3 万寿宫内的宗教仪式及主要活动
        2.3.1 许真君崇拜活动——庙会
        2.3.2 纪念许真君的朝圣活动
    2.4 许真君为代表道家思想观点
        2.4.1 “万物有道”观点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4.2 道家思想对当今的社会意义
    2.5 万寿宫建设形成的环境要素
        2.5.1 地形地貌特征
        2.5.2 水文特征
        2.5.3 气候特征
    2.6 万寿宫建设形成的人文要素
        2.6.1 交通活动
        2.6.2 人类活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分布特征及环境功能分析
    3.1 万寿宫的主要分布及特征
        3.1.1 信仰万寿宫的族群发展过程
        3.1.2 江西省内万寿宫分布
        3.1.3 江西省外万寿宫分布
        3.1.4 国外万寿宫分布、联系和特征
    3.2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分布
        3.2.1 新干县万寿宫遗址
        3.2.2 永修县万寿宫遗址
        3.2.3 丰城市万寿宫遗址
        3.2.4 樟树市万寿宫遗址
        3.2.5 进贤县万寿宫遗址
        3.2.6 南昌市万寿宫遗址
    3.3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时间序列分布
    3.4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空间序列分布
    3.5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与安义古道的关系
    3.6 赣江下游万寿宫遗址高程分析
    3.7 赣江下游万寿宫遗址坡度分析
    3.8 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河网密度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朝小冰期水旱灾害时空演化规律
    4.1 清朝时期的气候特征
        4.1.1 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
        4.1.2 清朝的历史
        4.1.3 清朝温度和降水基本特征
        4.1.4 清朝时期极端气候事件
        4.1.5 清朝后期社会动荡
    4.2 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4.2.1 全球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4.2.2 赣江下游流域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4.3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分布规律
        4.3.1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旱涝指数数据来源
        4.3.2 水旱灾害等级序列
        4.3.3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旱涝指数分析
        4.3.4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总体旱涝指数分析
        4.3.5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地区旱涝指数相关性分析
    4.4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小波分析
        4.4.1 小波分析应用于气候的原理
        4.4.2 1644-1911 赣江下游流域小波分析结果
    4.5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周期分析
        4.5.1 功率谱分析的原理
        4.5.2 基于史料数据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分析的结果
    4.6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空间分布规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朝小冰期水旱灾害对万寿宫遗址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
    5.2 基于万寿宫遗址高程赣江下游流域淹没区分析
    5.3 基于万寿宫遗址高程赣江下游流域淹没区空间分析
    5.4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毁灭的原因
        5.4.1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位
        5.4.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冷与热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环境复原
    6.1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清朝赣江下游水系复原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6.1.3 研究结果:基于GIS地理配准的清朝水系复原
        6.1.4 万寿宫遗址在赣江下游流域的3D空间分布
    6.2 鄱阳湖古代近代对比
        6.2.1 数据来源
        6.2.2 清朝1820 年鄱阳湖水系面积
        6.2.3 2002 年鄱阳湖水系面积
        6.2.4 古今鄱阳湖水系对比
    6.3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水系复原
        6.3.1 赣江下游流域的河道提取
        6.3.2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系复原
        6.3.3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古今水系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结论
        7.1.1 基于田野考察提出万寿宫遗址数据
        7.1.2 提出基于万寿宫遗址分布的空间形式
        7.1.3 基于万寿宫遗址进行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模式的可行性
    7.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对当今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
致谢
参考文献

(5)土地利用变化对赣江流域河流水量水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1.2.2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量水质的影响研究
        1.2.3 SWAT模型应用研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处理
    2.1 赣江流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概况
        2.1.3 水资源质量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赣江流域遥感影像数据
        2.2.2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2.3 本章小结
3 赣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其预测
    3.1 基于CART决策树的土地利用分类
        3.1.1 土地利用分类类型
        3.1.2 训练样本选取及评价
        3.1.3 分类结果
        3.1.4 精度评价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1 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
        3.2.2 土地利用动态度
        3.2.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3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3.3.1 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预处理
        3.3.2 CA-Markov模型构建
        3.3.3 模型适用性评价
        3.3.4 模型精度验证
        3.3.5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3.4 本章小结
4 赣江流域SWAT水文模型
    4.1 模型数据库建立
        4.1.1 DEM数据
        4.1.2 土地利用数据
        4.1.3 土壤数据库建立
        4.1.4 气象数据库建立
        4.1.5 水库数据库建立
    4.2 赣江流域SWAT模型构建
        4.2.1 子流域和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4.2.2 气象资料输入与模型运行
    4.3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4.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4.3.2 径流参数率定和验证
        4.3.3 泥沙参数率定和验证
        4.3.4 总氮和总磷参数率定和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赣江流域河流水量水质预测
    5.1 未来气候变化
        5.1.1 气候模式
        5.1.2 未来气候
    5.2 RCP2.6情景下未来径流、泥沙和污染物变化分析
        5.2.1 径流变化分析
        5.2.2 泥沙变化分析
        5.2.3 总氮和总磷变化分析
    5.3 RCP4.5情景下未来径流、泥沙和污染物变化分析
        5.3.1 径流变化分析
        5.3.2 泥沙变化分析
        5.3.3 总氮和总磷变化分析
    5.4 RCP8.5情景下未来径流、泥沙和污染物变化分析
        5.4.1 径流变化分析
        5.4.2 泥沙变化分析
        5.4.3 总氮和总磷变化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赣江中下游河段生物栖息地现状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生物栖息地研究现状
        1.2.1 生物栖息地面临的问题
        1.2.2 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影响研究现状
        1.2.3 环境因子对浮游生物影响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二、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采样时间及断面的布设
        2.2.2 采样方法
        2.2.3 水样的采集及水质理化参数的测定
        2.2.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三、赣江流域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及时空分布
    3.1 底栖动物、浮游生物的时间变化规律
        3.1.1 底栖动物、浮游生物年内变化规律
        3.1.2 底栖动物、浮游生物年度变化规律
        3.1.3 底栖动物、浮游生物现状较2009-2010年度变化规律
    3.2 赣江中下游不同水情水生生物空间分布特征
        3.2.1 底栖动物
        3.2.2 浮游植物
    3.3 小结与讨论
四、赣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分析
    4.1 数据收集及研究站点选取
        4.1.1 数据收集
        4.1.2 研究站点选取
    4.2 赣江中下游河段水文评价指标分析
        4.2.1 河流生态水文指标及意义
        4.2.2 河流生态水文情势分析
    4.3 小结
五、赣江流域水生生物与环境因子、水文情势及栖息地的关系
    5.1 赣江富营养现状及环境因子与水生生物的关系
        5.1.1 富营养化分析
        5.1.2 环境因子与底栖动物、浮游生物的关系
        5.1.3 小结
    5.2 水文情势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5.2.1 水文情势与底栖动物、浮游动物丰度的影响
        5.2.2 水文情势与浮游植物丰度的影响
    5.3 栖息地淹没面积的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5.3.1 物理栖息地构建
        5.3.2 栖息地面积变化对底栖动物丰度的影响
        5.3.3 栖息地面积变化的对浮游生物丰度的影响
    5.4 小结
六、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赣江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地表水污染来源及危害
        1.2.2 重金属来源及危害
    1.3 地表水污染现状研究进展
        1.3.1 水体污染研究进展
        1.3.2 国内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1.3.3 国外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实验目标
        1.4.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收集、样品采集及测定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社会人文概况
    2.2 样品采集
        2.2.1 采样点布设
        2.2.2 取样方法及保存
    2.3 样品测定
        2.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2 水样预处理与测定
        2.3.3 沉积物预处理与测定
        2.3.4 数据处理及绘图
    2.4 生态风险评价法
        2.4.1 水污染指数(WPI)
        2.4.2 综合污染指数
        2.4.3 地累积指数
        2.4.4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2.4.5 风险评价编码法(RAC法)
        2.4.6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P值法)
第三章 赣江水体污染特征及水质评价
    3.1 表层水中理化指标区域分布特征
    3.2 表层水中重金属区域分布
    3.3 表层水样中污染物来源分析
        3.3.1 赣江表层水中各元素相关性分析
        3.3.2 赣江表层水中各元素聚类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赣江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4.1 赣江沉积物理化性质
        4.1.1 沉积物pH、阳离子交换量的分布
        4.1.2 沉积物中有机质和全氮分布
    4.2 赣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分析
        4.2.1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4.2.2 沉积物重金属的区域分布规律
    4.3 重金属在沉积物中主要赋存特征
        4.3.1 不同形态下的重金属含量
        4.3.2 重金属赋存形态空间分布
    4.4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
        4.4.1 相关性分析
        4.4.2 因子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赣江水系污染评估
    5.1 水污染指数评价
    5.2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5.3 地累积指数评价
    5.4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5.5 风险评价编码法
    5.6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
    5.7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8)基于水质水量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以赣江流域宜春-南昌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流域生态补偿概念
        1.2.2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
        1.2.3 流域生态补偿方式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评估
        2.1.2 生态补偿
        2.1.3 流域生态补偿
        2.1.4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生态资本理论
        2.2.3 资源有偿使用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3 赣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生态补偿存在问题分析
    3.1 赣江流域水资源状况
        3.1.1 赣江流域水质状况
        3.1.2 赣江流域水量状况
    3.2 赣江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3.2.1 生态补偿认知不足
        3.2.2 补偿资金缺口大
        3.2.3 补偿方式单一
        3.2.4 流域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4 基于水质水量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
    4.1 流域生态补偿基本原理
        4.1.1 流域生态补偿原则
        4.1.2 流域生态补偿方向
    4.2 基于水质指标的补偿测算
        4.2.1 水质恢复成本
        4.2.2 水质评价
        4.2.3 基于水质指标的补偿测算
    4.3 基于水量指标的补偿测算
        4.3.1 水量维持成本
        4.3.2 基于水量指标的补偿测算
    4.4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量的综合测算
5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以赣江流域宜春-南昌段为例
    5.1 基于水质的宜春-南昌段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5.2 基于水量的宜春-南昌段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5.3 基于水质水量的宜春-南昌段生态补偿标准综合测算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二维向量模型的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综合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
        1.3.2 关于土地生态安全的研究
        1.3.3 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生态安全相关关系研究
        1.3.4 关于二维向量模型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4 研究内容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章节安排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技术方法分析与指标体系构建
    2.1 研究方法分析
        2.1.1 PSR模型
        2.1.2 层次分析法
        2.1.3 向量分析法
    2.2 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2.2.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2.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2.4 赣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
        2.2.5 指标数据处理
    2.3 综合响应二维向量分析模型构建分析
        2.3.1 综合响应转变角度分析
        2.3.2 综合响应发展速度分析
3 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状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生态环境概况
    3.2 研究数据收集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分析
        3.3.1 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
        3.3.2 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PSR模型分析
        3.3.3 土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3.3.4 赣江流域土地生态安全PSR模型分析
        3.3.5 土地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分析
    3.4 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关联分析
4 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综合响应分析
    4.1 基于二维向量的综合响应分析模型构建与应用
        4.1.1 综合响应转变角度分析
        4.1.2 综合响应发展速度分析
        4.1.3 综合响应优化模式分析
    4.2 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向量转变角度分析
    4.3 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向量发展速度分析
        4.3.1 综合响应发展绝对速度分析
        4.3.2 综合响应发展相对速度分析
5 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综合响应演化机理及优化调控对策分析
    5.1 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综合响应演化机理影响因素分析
    5.2 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综合响应优化调控对策分析
6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学术成果

(10)土地利用变化对赣江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1.2.2 土地利用变化的流域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1.2.3 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进展
        1.2.4 赣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数据资料
        2.2.1 DEM数据
        2.2.2 土地利用数据
        2.2.3 土壤数据
        2.2.4 气象数据
        2.2.5 水文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多指标水文特征分析
        2.3.2 IHA法和RVA法
        2.3.3 SWAT模型
第3章 基于流量的赣江流域生态水文变异分析
    3.1 赣江径流变化分析
    3.2 多指标水文特征的赣江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变化
        3.2.1 径流系数
        3.2.2 径流弹性系数
        3.2.3 变率系数
        3.2.4 基流系数
    3.3 河道生态流量变化定量分析
        3.3.1 河道月平均流量
        3.3.2 河道年极端流量
        3.3.3 河道年极端流量的出现时间
        3.3.4 河道高、低流量频率和持续时间
        3.3.5 河道流量改变率和频率
        3.3.6 河道整体水文改变度
    3.4 生态效应
    3.5 小结
第4章 赣江流域SWAT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4.1 SWAT模型数据库构建
        4.1.1 土地利用数据库
        4.1.2 土壤数据库
        4.1.3 气象数据库
    4.2 SWAT模型运行
        4.2.1 划分流域子流域
        4.2.2 定义和生成水文响应单元
        4.2.3 写入气象数据
        4.2.4 生成模型基础数据库
        4.2.5 模型运行
    4.3 模型参数率定及验证
        4.3.1 敏感性分析
        4.3.2 适应性分析
    4.4 赣江流域水文过程空间格局模拟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
    5.1 赣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5.1.1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5.1.2 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析
    5.2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时空格局变化的影响
        5.2.1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产流时空格局的影响
        5.2.2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蒸发时空格局的影响
        5.2.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入渗时空格局的影响
        5.2.4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5.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源涵养特征参数变化的影响
        5.3.1 流域径流变化特征
        5.3.2 径流系数
        5.3.3 径流弹性系数
        5.3.4 变率系数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赣江流域水文过程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6.1 气候因子对赣江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的影响
        6.1.1 赣江流域气候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6.1.2 赣江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特征分析
        6.1.3 流域水文过程变化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6.2 土地利用变化对赣江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
    6.3 气候和土地利用对水文过程影响的定量研究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四、浅析CSTR水质模型在赣江流域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源-汇过程的鄱阳湖流域总磷灰水足迹模拟评价研究[D]. 马驰. 西北大学, 2021
  • [2]赣江流域内不同介质上的细菌群落及耐药基因的多样性研究[D]. 胡华. 南昌大学, 2021(02)
  • [3]基于VIC模型的卫星降水产品在赣江流域的应用研究[D]. 蔡洁连.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4]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D]. 刘璇.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5]土地利用变化对赣江流域河流水量水质的影响[D]. 王昊.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6]赣江中下游河段生物栖息地现状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D]. 丰茂成.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7]赣江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D]. 李凤果.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8]基于水质水量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以赣江流域宜春-南昌段为例[D]. 江国旺.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9]基于二维向量模型的赣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综合响应研究[D]. 龙月.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10]土地利用变化对赣江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分析[D]. 郭强.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CSTR水质模型在赣江流域的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