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生态公益林定义下的生物种群保护研究

福建省永安市生态公益林定义下的生物种群保护研究

一、福建省永安市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对生物种群保护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雨珊[1](2019)在《我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粗放的生产方式给环境资源带来了很大压力,环境恶化的趋势如果得不到遏制,将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制约。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政府在生态补偿机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财政转移支付是政府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我国纵向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财政通过无偿财力转移,鼓励地方政府保护环境资源,缓和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研究生态环境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有助于推动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也利于我国转移支付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的合理改进,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举措,也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促使我国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的实践中,我国基于主体功能区划,建立了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此外还通过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资源保护补助等专项资金实现了对林地、草地、流域等领域的生态补偿。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协调配合,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体系。本文按照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典型国家经验借鉴——对策建议的写作思路展开。首先,本文阐述了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的定义、功能,对一般性与专项转移支付这两种模式展开了对比分析,结合公共产品理论、生态环境价值理论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从以上两种模式出发,分别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践现况展开研究,探讨我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再次,对典型国家的成功实践展开研究,主要分析了巴西以ICMS税为核心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和法国的小规模生态转移支付,从国际经验中得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的启示。最后结合现状分析与国际经验,从五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第一是推进生态补偿与转移支付立法。第二是从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中加大生态因素的考量和改进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两个角度,对生态补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进行完善。第三是完善生态补偿的专项转移支付,具体包括整合优化专项项目、全面涵盖补偿对象和合理测算补偿标准三部分。第四是完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体系。第五是加快建立横向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形成横纵协调配合的生态补偿体系。

沈爱华[2](2017)在《基于多源数据的浙江省公益林生物量时空特征分析与遥感估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与纽带,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对区域生态安全、美化人居环境具有巨大作用。浙江省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中对森林的破坏和由此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改革开放以来,着眼于发挥森林减排和防灾功能,浙江省进一步加大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力度,然而目前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还存在林分质量差、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加快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对于建设“美丽浙江”,为全面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生态支撑,意义重大。本文选取了在公益林监测过程中的生物量指标,结合公益林大样本生态监测数据和遥感生物量监测模型,对浙江省生物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对典型县市的公益林生物量时空动态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运用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大样本生态监测数据,系统地分析了公益林群落生物量时空特征。公益林中针阔混交林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然后依次为杉木林、阔叶林、松林和灌木林。从群落垂直梯度分析,乔木层生物量以杉木林最高,灌木林最低;下木层的生物量以阔叶林最高,杉木林最低;草本层的生物量杉木林最高,阔叶林最低。从海拔梯度分析,灌木林群落生物量在不同海拔梯度下没有显着差异;松林和杉木林群落生物量随着海拔梯度升高而增加;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群落生物量分别在0-200m和1000-1500m梯度达到峰值。2001至2010年的10年间,松林、杉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和灌木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增长72.5%、84.3%、38.4%、24.8%、33.4%和133.9%,公益林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年增长率为5.69%。从不同林分类型的不同林龄生物量变化看,松林和杉木林到了中后期生物量的增长较小,而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的生物量进入近熟林后,其生物量的增长依然保持较高的水平。不同群落公益林生物量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分布规律具有差异。松林、杉木林和阔叶林的群落生物量依次为中山 >低山 >丘陵,针阔混交林为低山 >丘陵>中山,竹林为低山>中山>丘陵;按不同坡位比较,杉木林、灌木林和竹林的群落生物量都是中部的最高,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群落生物量以全坡的最高;在坡度研究中,松林、杉木林和竹林的群落生物量都是陡坡的最高,所有群落类型在缓坡的生物量都最低;按不同坡向比较,松林、杉木林和竹林的群落生物量都是西北坡的最高,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以南坡、西南坡和东北坡的最高;不同土壤厚度相比较,除了竹林是土厚中等的最高以外,松林、杉木林、阔叶林等5个群落生物量均以在土层厚立地条件下为最高。低山地区的公益林因年均生长量高于丘陵和中山地区,所以松林、杉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的群落生物量均为低山比丘陵高,缓坡、斜坡等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由于人类利用开发的程度较高,公益林生物量则相对较低。通过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影响公益林生物量最大的因子为林龄、坡度、地貌,不同群落生物量影响关键因子存在差异,阔叶林影响最大的因子与总体公益林一致,针阔混交林主要影响因子为林龄、坡度、坡向,松林为林龄、坡度、海拔,杉木林林龄、地貌、海拔,竹林为坡度、海拔、地貌,灌木林主要为坡度、地貌、土层厚度。(2)结合浙江省250m空间分辨率生物量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对浙江省公益林生物量分布的空间特点进行了分析。从行政区域上看,公益林生物量、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杭州市和绍兴市平均生物量密度最高,分别为86.46t/ha和83.59 t/ha,而衢州市和温州市平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最高,分别为10.966gC/m2和10.843gC/m2。对浙江省公益林平均生物量密度、平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雨量之间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公益林生物量密度与年均气温呈中等负相关,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均气温弱正向相关。浙江省公益林平均生物量密度和平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在16.61℃到17.58℃间较适宜的温度区域较高,可见不同的气温条件可能影响生态公益林的长势情况。浙江省公益林生物量密度和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均降雨量都呈现较强正相关关系,可见年均降雨量会影响生态公益林的长势情况,随着年均降雨量的升高生态公益林的平均生物量密度、平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也相应的升高。(3)以舟山市定海区、金华市武义县和台州市仙居县作为浙江省境内浙东海岛、浙中盆地和浙南山区典型地貌的代表,结合生态监测数据和多时期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运用随机森林模型,构建了县级尺度上公益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对公益林生物量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区域从2010年到2015年的变化发现,生物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在盆地和海岛区域,因人类干扰活动的减少与低海拔区域相对立地条件较好,生物量在低海拔区域增长均较快,而在山地区域,生物量增长在高海拔区域最明显。盆地区域生物量增加速度随坡度变大而加快,高山地区生物量增加速度随坡度变大而降低,海岛地区生物量增加速度随着坡度变大而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可见不同地形区域的生物量增加速度随着坡度增加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从坡向变换角度来看,高山地区和盆地地区在东坡、东南坡、南坡位置的生物量相对较高,但在西北坡、西坡、西南坡增加速度较快;而海岛地区生物量在西南坡、西坡、西北坡相对较高,且不同坡向生物量的增加速度较为均匀,这可能因为海岛地区四周环海,受其它地物的影响较小,因而植被生长环境较为相似有关。结合传统地面调查数据和遥感技术,开展公益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可对公益林森林资源、质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快速、准确的客观评价,为全省公益林的建设与管护提供科学指导。

孙若宁[3](2016)在《西乡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乡县位于陕西省的南部,自然环境优美,自古就被誉为“秦岭南麓小江南”,同时也被联合国卫生组织列入“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西乡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和谐的生态环境依赖于长期以来的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西乡县林业建设虽然取得了显着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林地供需矛盾日益呈现,林地保护利用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保护生态及森林资源的矛盾逐渐加剧;林业产业技术落后,产业化建设滞后;林业经营投入匮乏,缺少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农民增收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进行系统性的规划,采取科学合理的安排,既充分考虑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兼顾未来国土安全的目标,给未来留足发展空间,这迫使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做好林地保护利用工作。在此大背景下开展了西乡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利用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生态稳定性、生态位置的重要性以及林地蓄积量等指标,对西乡县林地评价定级,划定为Ⅰ级(重点监护)、Ⅱ级(辅助调节)、Ⅲ级(维持稳定)和Ⅳ级(其他功能)4个保护等级,并采取相对应的管理措施。规划到2020年,Ⅰ、Ⅱ级保护林地总量保持稳定,对立地条件较好的Ⅳ级保护林地,调整为Ⅲ级保护林地,调整面积为13209.4 hm2,占林地面积的5.2%。(2)遵循科学管护、合理开发、适度利用的原则,对4个不同保护等级的林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依法控制林地征用占用,限制破坏性土地开发。围绕重点商品林地布局,依靠重点商品林地示范带动。积极引导企业与公民参与商品林营造和开发建设,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条件下鼓励人工商品林及林地使用权进行抵押或入股、合作、合资进行流转。开展林业生态循环试验,合理提升林地生产力,提高林业产业收入。(3)依据与植物的生长联系密切的地形地貌、土壤性质等自然条件和经营方式等特征,用定性、定量的评定方式,对林地质量进行整体的综合评价,将林地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4)西乡县林地保护规划划分三个等级,Ⅰ级保护林地31 939.7hm2,Ⅱ级保护林地28 125.9 hm2,Ⅲ级保护林地100 969.3 hm2,分别是林地面积的12.6%、11.1%、39.7%。西乡县林地利用规划土壤质量从好到坏划分5个等级,Ⅱ级质量林地面积28 346.7 hm2,占林地面积的11.2%。Ⅲ级质量林地面积223 667 hm2,占88.0%。Ⅳ级质量林地面积2149.1 hm2,占0.8%。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对以后林地保护利用工作计划提供指导意义,是确定林地主体功能,对林地结构布局进行合理优化,统筹各项林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实现林地科学管理的基础。对于发展现代林业、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确保林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陈荔娴[4](2015)在《福建省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明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生态系统、珍稀物种受到较好的保护。基础设施、科研监测、资源建库、人员配备等方面与自然保护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要求尚有差距,急需优化三明市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规划。本文对三明市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近、远期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发挥其生态和社会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设现状与问题:(1)三明市自然保护区规模仍然较小,总面积为85719.67hm2,平均面积为792.70hm2。(2)基础设施和防火、防盗、防有害生物入侵“三防”体系建设滞后;科研监测能力薄弱,11个自然保护区中仅有5个保护区设有监测站点,且监测站点数较少。(3)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2013资金缺口达427.1万元;(4)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科技人员只占员工总人数的14.19%;(5)行政执法有待加强;(6)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与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重叠;(7)与社区、农民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不易协调解决,仅有3个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关系得到缓解和改善,局部地区较为尖锐,引发或加剧各种生态问题;(8)缺少监督机制和公众参与;(9)科研基础较差,仅有5个自然保护区有物种数据库;(10)宣教功能不足,宣教基础设施差异大,有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尚未建立宣教中心或博物馆;(11)综合效益发挥能力不强,社区经济发展较弱。2、规划分期近期目标(2015年——2020年):(1)晋升1个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增加14个了望塔,增加科研用房1835m2,以满足科研监测、管理工作的需要;(3)重视人才梯队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预计截至2020年,每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员工人员配置达到10人,科研人员占40%,员工培训达310人次;(5)5个自然保护区完成本底调查,5个保护区建设宣教保护中心或博物馆,建立物种数据库6个;(6)建立并完善科研监测布局,共计完成建设75个监测站点,对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实行网络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7)优化宣传教育平台,扩大宣教范围超过20万人次,把自然保护区打造成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生态文明宣教示范基地;(8)完善数字化管理平台,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管理;(9)综合开发森林资源,带动林农致富;(10)改善与社区居民关系。远期目标(2020年——2030年):(1)建设自然保护区网和国家公园,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2)完成森林廊道建设;(3)晋升2个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预计截至2030年,每个省级保护区正式员工配置达15人;(5)综合开发森林资源,发掘森林文化内涵,适度开展森林旅游活动,增加自然保护区经济效益,带动生态旅游产业链发展;(6)逐步提高宣教能力,预计至2030年,宣教人次达30万人次;(7)出台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改善与社区居民的关系。对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前瞻性和预见性,可为进一步开展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具体规划提供依据,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

马龙波[5](2013)在《开发建设项目占用林地价值损失计量与恢复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研究较多,但目前依旧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更是一个难点。从文献资料研究来看,环境资源经济学研究、林业经济研究等对森林资源价值的评价和核算都进行了探讨,在理论基础方面、框架体系设计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一致,但具体计量的内容、计量方法及侧重计量点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已有的研究中,还没有建立一套能够全面、客观评价林地占用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计量体系。尽管无法准确的计量每种森林生态资源的价值,但是能使人们认识到除了物质产品以外生态产品的价值及重要性,对创新认识森林资源价值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充分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技术经济学、资产评估学与林业等相关学科知识,以正确审视森林生态系统价值为研究目的,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损失进行计量,对森林生态恢复效益进行评价,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构建的生产建设项目占用林地价值指标体系包含经济价值损失、生态价值损失、社会价值损失及其他价值损失四个部分。其中,经济资源价值损失包含立木价值损失、立竹价值损失、经济林价值损失、林副产品价值损失、野生动物价值损失、野生植物价值损失、古树名木价值损失;生态价值损失包括涵养水源价值损失、保持水土价值损失、固碳释氧价值损失、净化空气价值损失、生物多样性价值损失及生态旅游价值损失;社会价值的损失包括创造就业机会价值损失、改善投资环境价值损失、减灾防灾价值损失、生态文化价值损失及国防安全方面价值损失;其他价值损失则是在进行林地占用时的安置费用及后期森林生态恢复的费用等为占用森林生态系统额外发生的费用。(2)本文主要是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森林生态恢复的一般流程进行了设计,设计了一般森林生态恢复效益评价的主要方面,为了便于构造森林净损失额评价模型,构建了和开发建设项目占用林地价值损失计量指标体系类似的森林生态恢复效益评价指标提下,为后期评价提供基础。(3)根据开发建设项目占用林地价值损失计量指标体系、恢复效益指标体系及生态恢复成本,构建开发建设项目价值损失净损失指标评价模型。(4)以福建三明永武高速公路的修建为例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损失总额为40465.18万元。其中经济资源价值损失为566.19万元;生态资源价值损失为36502.21万元;社会资源价值损失为2272.97万元;其他资源损失价值为1484.78万元。由多到少顺序排序为生态资源价值损失、社会资源价值损失、其他资源价值损失及经济资源价值损。经过造林活动,是该地生态资源得到了一定恢复,经计算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恢复效益总额为15059.41万元。其中经济效益值为141.53万元;生态效益值为14098.16万元;社会效益值为719.49万元:其他效益值为100.23万元。由多到少顺序排序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其他效益。森林生态系统价值净损失额为25505.74万元。其中经济资源的净损失额为424.66万元;生态资源净损失额为22404.05万元;社会资源净损失额为1192.49万元;其他资源净损失额为1384.54万元。按照净损失额的多少进行排序为生态价值、其他价值、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

沈田华[6](2013)在《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为目标,在辨析生态补偿和生态公益林补偿内涵的基础上,借鉴机制设计理论深入剖析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构成内容,重新架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继而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关键点——补偿标准进行全面分析,确定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以三峡水库重庆库区为例,对补偿标准的确定和补偿资金的分摊进行了实证研究。然后在充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激励相容机制构建,以便为三峡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撑。最后,考察国内外补偿实践的经验并据此对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进行问题研究和政策建议。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架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内涵辨析,阐释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前提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借鉴机制设计理论全面分析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内容,据此构建出符合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和要求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2、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研究。主要是分析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核心内容,并揭示生态公益林补偿与生态公益林供给之间的关系,考察补偿标准的影响因素,并据此确定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计算公式。3、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核算。以三峡水库重庆库区为例,根据调查数据,采用CVM方法对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并根据公式计算出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合理标准。4、补偿资金的分摊研究。首先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分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剖析,并通过简单实例阐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分摊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组合运用AHP法和结构熵权法对补偿资金的分摊进行实证研究。5、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激励相容机制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对生态公益林补偿保障体系的目标和要素进行分析,并就各要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释。6、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完善。.首先对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实践进行审视,并全面考察和学习国内外生态公益林补偿实践的有益经验,据此进行改善建议。二、研究主要结论1、生态公益林补偿具备经济学中交易的一般形态,其实质是一种交易。首先,生态公益林补偿是一种价值实现的途径,调整的是生态公益林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其次,生态公益林补偿是生态公益林产品或服务功能价值实现的非市场途径,需要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才能保障其顺利进行,这显然将产生生态公益林补偿的“交易费用”;最后,生态公益林补偿的过程是生态公益林的维护者和建设者付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去维持和发展生态公益林,而生态公益林的受益者(可能是以受益者群体的代表形式出现)在享受生态公益林产品或服务功能的同时付出一定的代价补偿给维护者和建设者,这本身也体现了交易的特性。2、生态公益林补偿应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基于交易内涵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有利于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通过理论分析,在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作用下,补偿主体根据补偿标准筹集资金,采用不同的补偿形式,将资金支付给补偿客体,并需要构建相应的激励相容机制对主客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但考虑到补偿主体的多元化和补偿客体的分散性,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中应该引入政府因素,由政府担任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中资金流动的主导者和管理者角色,由其利用行政强制能力向生态公益林各补偿主体分摊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并筹集补偿资金,再将筹集到的补偿资金发放给补偿客体,从而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3、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核心内容是成本、机会成本和生态及社会效益的补偿,生态公益林的供给与补偿标准正相关,补偿标准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合理地实现补偿的核心内容。根据分析,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核心内容包括对生态公益林系统维护和建设成本的补偿、因维护或建设而放弃发展的机会成本损失的经济补偿和生态公益林产品或服务功能的外部效益内部化。运用相关理论考察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和生态公益林供给的关系后可见,生态公益林的供给与补偿标准正向相关。在综合考察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影响因素之后,本文提出了综合体现成本和机会成本补偿和效益补偿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理论计算公式。S=S(L)+x3/x1·X2[S(H)-S(L)]4、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价值巨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也应随之提高,现行补偿标准相对过低。本文根据双边界二分式引导技术的调查数据,采用CVM方法分别构建了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价值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据此对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所发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价值总额为6.17×109元,价值巨大,本文还对2006年~2015年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的价值进行了评估和预测,结果显示,价值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变动的影响下,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也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提高。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公式对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合理的补偿标准应为每年120元/亩左右,大大高于现行标准。5、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分摊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摊时需遵循动机、公平、效率原则,可以采用合理的方法确定各补偿主体应承担的份额。在分析了该补偿标准所需资金在各补偿主体之间分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本文通过住房租金分摊的实例详细说明了补偿资金分摊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然后基于专家问卷调查数据,首先采用AHP法确定了三峡库区生态公益林各单项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再采用结构熵权法确定了三峡库区生态公益林各单项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的补偿主体及其补偿份额,最终计算出各补偿主体应承担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份额,结果显示,三峡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所需资金应由各级政府承担63%左右,而由生态公益林资源使用者承担37%左右。6、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运转需要构建相应的激励相容机制,主要包括针对补偿客体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针对补偿主体的保障体系。实践中,由于生态公益林补偿时主客体的利益目标函数不同,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无法自发运行,需要构建相应的激励相容机制来确保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高效持续运转,其构成要素包括针对补偿客体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针对补偿主体的保障体系。其中,激励约束机制主要包括运行主体和对象确定、机制内容及运行方式和方法等,保障体系则主要包括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和制度保障。7、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可借鉴国内外生态公益林补偿实践的经验进行完善。通过对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的现状进行考察后我们发现,当前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实践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而通过对国外和国内生态公益林补偿实践的考察和总结,生态公益林补偿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可供借鉴的优良经验。借鉴国内外补偿实践的经验,我们分别提出了完善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和强化生态公益林补偿激励相容机制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三、可能的创新点1、基于交易内涵的政府主导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构建。与其他研究将生态公益林补偿责任视为政府理所应当的责任不同,本研究在深入辨析生态公益林补偿交易“实质”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和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激励相容机制,并通过对补偿主体和客体多样性特征的把握,将政府引入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当中,由政府担任生态公益林补偿过程中资金流转的主导者和管理者,从而构建出了基于交易内涵的政府主导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2、重新架构了可行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确定公式。补偿标准是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研究的关键点之一,合理的补偿标准是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关于补偿标准的研究非常多,但总体看来,没有形成统一的确定方法,已有的方法或计算过程太复杂,或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本文在深入剖析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核心内容后,考察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与生态公益林供给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个可行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体系,既包括实质为成本和机会成本补偿的最低标准,又包括实质为效益补偿的最高标准,还架构了综合考虑成本补偿和效益补偿的可行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确定公式。3、尝试进行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分摊。依据生态公益林补偿的交易内涵,生态公益林补偿从理论上应该由全体受益者承担,但是由于补偿主体组成的复杂性以及生态公益林效益物质形态的特殊性,前人的研究均未找到合理的方法进行补偿资金的分摊,仅作了以政府为唯一补偿主体前提下的补偿资金筹集研究。本研究在深入分析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与补偿主体之间错综复杂关系并把握其规律的基础上,尝试着采用基于专家问卷调查的AHP法与结构熵权法相结合对三峡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进行了分摊,在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研究中相对比较新颖。4、基于生态公益林补偿内涵的激励相容机制的构建。前人的研究多是基于政府为单一补偿主体下的政府政策激励和约束、资金筹集等方面的保障机制研究,本文基于生态公益林补偿的交易内涵,将补偿主体扩展到多个,政府只是其中一个,在此基础上,借鉴机制设计理论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激励相容机制。

高兆蔚,胡明芳,郑世群,蔡元晃,李玉科,陈尚铨[7](2013)在《福建省野生植物保护与管理学科发展报告》文中研究说明0引言野生植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部分,蕴藏着难以估量的生态、经济、文化和科学价值,对于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和发展社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世界现存的高等植物近30万种,绝大多数处于野生状态,为人类利用的仅占1%~2%[1],尚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刘钰[8](2012)在《生态空间评价及控制研究 ——以福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过程的进行,我国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大。由于建成区是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人工生态系统,其运行机制与自然生态系统迥异;建成区的扩张会对其已经占用的、及其周边的自然生态空间造成各种不利的影响。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在近期,还存在建成区继续扩张的趋势。为了对建成区扩张背景下的区域生态保护和城乡规划的生态优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研究对生态空间的评价方法和控制途径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善了三种生态空间的评价方法,提出了五种生态空间的控制途径,构建了生态空间政策的评估框架。本研究完善的三种生态空间评价方法,包括:(1)结合生态弹性的敏感性评价。通过对生态因子的空间叠加,对单一生态敏感问题进行了评价。在对单一生态敏感问题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时,结合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各种生态敏感性问题的弹性(resilience),将生态敏感性响应的空间异质性纳入了评价过程。与普通评价方法的结果对比发现,结合生态弹性的敏感性评价结果与实际生态条件符合得更好。本方法提高了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评价。在基于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异质性表征参数,将生态系统服务所在区域及各用地类型内部的空间异质性纳入了评价过程。评价结果显示,本方法识别的高服务价值区中,不仅保留了普通方法结果中的湖泊水系系统,还新增加了有较高植被覆盖的陆地生态系统部分。本方法使得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的评估结果更为完善和细致。(3)空间显式的生态系统服务模拟与评估。基于国际领先的InVEST模型工具包,对福州市域范围内的碳汇储量、原木生产、水源涵养、水质净化以及水土流失控制,这五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空间显式的模拟。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进行了评价。基于本研究提出的生态空间政策的评估框架,还对生态空间政策引导下的建成区扩张中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tradeoff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针对特定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维护的生态空间引导政策,并不能同时实现对其余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护。因此,应在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生态规划和空间政策的制定工作。五种生态空间控制途径,包括:(1)基于建成区扩张驱动力的控制。通过对建成区扩张的调控,实现对生态空间的维护。基于空间分异的、定量统计的建成区扩张的驱动力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成区扩张的调控策略:①抑制以建成用地快速扩张为基础的,粗放式的GDP增长;②鼓励发展对建成区面积依赖较低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应从对建成区扩张的依赖转向对区位优势的建设上;③实行集约式发展,提高人均产出和单位面积建设用地产出。(2)基于生态空间耦合的控制。对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结果进行了空间耦合,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与《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的相关要求相衔接。基于本研究提出的生态空间政策的评估框架,对此生态空间引导策略进行了情景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降低建成区的扩张幅度并在适建区内进行建设,可以有效地降低生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干扰。(3)弹性生态格局控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模拟结果和空间多准则评估技术,识别了福州对的生态系统服务优先保护区,并构建了弹性生态格局。分析表明,基于多准则评估的控制策略可以抑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tradeoff效应,实现同时对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护;弹性生态格局可以制定具有政策弹性的不同生态保护力度的空间格局。(4)生态空间控制功能区划。通过组织理论的三个范式,将政策理论、空间异质性分析以及协同论进行了综合,提出了生态空间组织理论。从理论上,对政策制订的确定性和生态空间的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和协调;提出了对生态保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进行融合的空间途径。以此为基础,在市域尺度上,制定了福州生态空间控制的三级功能区划方案。(5)叶型生态空间控制体系。基于空间分析领域的相关研究,提出了空间弹性原理;结合仿生学原理,在城市尺度上,构建了叶型生态空间控制体系;从生态边界、生态结构和生态指标三个角度对城市生态空间进行控制。生态空间政策的评估框架包括建成区扩张的情景模拟和情景分析两部分内容。首先,基于建成区扩张的基本模式和限制因子、情景控制因素、空间政策引导因素、生态优化原则等要素,对建成区扩张进行情景模拟。然后,通过对建成区扩张的幅度及空间引导政策的控制,构建相互交叉的四种情景。最后,通过建成区扩张情景之间的、情景与实际扩张过程之间的对比分析,实现对生态空间引导政策的评估。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本研究力求对生态空间评价和控制的理论基础进行推进,技术方法进行完善,对区域生态保护和城乡规划进行支持。

刘羿[9](2012)在《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社会最新发展观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南与理论研究的热点。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地球生物圈的完整性、庇护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有着重要作用。全球森林的毁坏和减少的严峻事实,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着严重影响,直接危及人类21世纪生存环境和未来人类的生存。人们已经认识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及林业部门为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适应于不同管理层次和尺度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或森林经营方案,在我国既是一项传统的森林经理业务,又是当前森林经理的一个新课题。论其为传统的森林经理业务,我国始于20世纪30年代。近年来,我国确定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方向,提出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同时,随着林业分类经营、集体林权制度和森林采伐管理等相关改革的深入推进,产权主体日趋多元化,迫切需要从宏观尺度上,对森林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统筹考虑;在区域水平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为此,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对现阶段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作了明确的界定,赋予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以新的内容和要求。因此,当前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编制及其研究,又是一项新的课题。在国际上也很重视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方案是各国森林管理的主要法律手段,良好的森林经营方案能够保障森林的持续经营,各国法律无不予以高度重视。国际上,如加拿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采用了目前林业社会较为推崇的生态系统管理方法,被称为是“一个基于生态系统的森林经营规划”。当时认为对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所借鉴和启发。本文的目的是在研究国内外现有理论、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理论与技术。科学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为现实森林经营寻求可持续经营的途径、方法和技术。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区域决策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研究地的龙泉市是全国森林经营示范县(市)和浙江省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县(市),开展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的同时,进行编制技术研究,在规划编制的方法、技术路线、规范要求等方面进行先行实践,力求为浙江省乃至南方集体林区开展同类工作提供示范与借鉴。本文以作者参与完成的国家林业局有关森林经营的多项研究课题为平台,以作者作为项目主要研究人员执笔完成的《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和《浙江省龙泉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等成果为前期基础,结合作者四年多来参与国家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工作的体会与经验,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过程中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了系统探讨,对有关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在于:(1)系统阐明了森林经营及其理论的历史进展。为精准表达森林经营这一术语,根据林学学科或课程脉络,围绕森林经营与林学发展作相关的梳理;按照科学合理性的演进趋势,论述人类对森林及其森林经营的认识,既体现为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认识上的深化,同时也符合科学哲学思想的演变。(2)建立了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分析框架。围绕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从哲学层面和森林生态系统层面,引导森林经营的理性思考,借鉴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分析框架。为论文研究和理论完善提供了基础。(3)丰富了森林资源管理与经营评价的内容。分析论述了研究地的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和森林资源概况;研究并增加了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内容;总结了森林经营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4)探讨了森林经营决策与经营目标。针对森林经营周期长、功能多样、受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将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经营决策的宏观目标。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前提和重大举措的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规模作为决策目标。进行森林经营决策分析的探索性研究。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体系。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5)开展了森林生态功能区划。按四个层次依次展开。第一层次即森林经营区划,从景观和整个区域层面谋划森林经营策略,协调不同的经营功能区;第二层次即森林功能区划,依据森林的某一主导功能或经营目标,以地域、地段为单元进行区划;第三层次即森林分类区划,根据森林的主导功能进行森林用途分类,应优先区划高保护价值森林区;第四个层次即森林经营管理类型组的分类,以加强生态保护和适度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森林分类区划成果和基础,以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标准作为补充,选取生态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两个层面的指标群进行分类。(6)组织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体系。理解并接受现实的森林生态系统,认可当前的森林景观格局,即维持森林资源及其经营现状,开展适应性经营或管理。结合森林经营管理经营类型组,以及森林群落类型,提出生态系统经营的3个基本途径,即保护、恢复和维持。(7)设计了森林择伐经营措施。为解决现实森林经营中的问题,树立可持续的森林经营观念,按照生态系统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要求,充分认识和研究针、阔混交林经营特征,设计相应的森林经营措施,使其既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又能培育和收获木材,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处于最佳状态。(8)实证了森林经营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的规划可行性。围绕森林培育、森林采伐利用、非木质资源经营、森林游憩等项森林经营关键环节,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要求,提出贯彻和体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考虑的重点领域,对森林培育、利用等经营环节,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和提高林区基础设施,加强森林经营能力建设,发挥技术支撑体系的作用,建立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9)评价了项目实施的生态与社会影响。回顾了以往林业项目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主要实践与成效,进行了项目在人工造林方面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对研究地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对项目实施中潜在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减缓措施。评价结论,项目可行。

《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政策问题研究》课题组[10](2010)在《已划定生态公益林和已租赁集体林林权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文中研究指明较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森林资源产权的理论、公益林管理制度与实践以及已租赁集体林林权改革的有关文献,对公益林及已租赁集体林林权改革的政策进行了评述。休谟最早关注森林与环境问题,庇古用外部性理论进行解释,科斯基于产权理论提出环境税及补贴;西方学者沿着科斯产权思路围绕公共森林资源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私有林的研究也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研究表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森林资源的管理,把公益林看成是公共产品,管理制度较完善;对私有林的管理主要由工业厂商、股份公司、合作公司、承租公司等租赁或承包经营。国内公益林政策实践层面的相关政策出台于1986年,已租赁集体林的管理实践在各省及地区层面形式多样。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对公益林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产权制度改革方向及产权结构完善两方面展开,但尚缺一个完善的研究平台,主要是缺少对国外林权改革理论研究追踪,同时还缺乏对生态公益林产权改革应用理论的探讨;已租赁的集体林林权改革仍面临改革方向与路径的困扰。

二、福建省永安市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对生物种群保护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永安市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对生物种群保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3.1 主要的创新
        1.3.2 不足
2 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的内涵界定
    2.2 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
    2.3 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的模式对比
    2.4 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依据
        2.4.1 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理论
        2.4.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4.3 行为经济学理论
        2.4.4 博弈论
        2.4.5 小结
3 我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概况
        3.1.1 发展历程
        3.1.2 实践模式
    3.2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3.2.1 制度演变
        3.2.2 现状分析
        3.2.3 理论标准分析
    3.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3.3.1 制度演变
        3.3.2 现状分析
        3.3.3 支出效果分析
    3.4 退耕还林工程
        3.4.1 制度演变
        3.4.2 现状分析
        3.4.3 效益分析
    3.5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3.5.1 生态补偿一般性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3.5.2 生态补偿专项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4 典型国家经验借鉴
    4.1 巴西:基于ICMS税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体系
        4.1.1 制度背景介绍
        4.1.2 资金分配方法
        4.1.3 实施效果分析
        4.1.4 优势与不足
    4.2 法国:小规模生态转移支付
    4.3 国际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4.3.1 完备的立法保障
        4.3.2 合理的分配方法设计
        4.3.3 拓宽生态补偿范围
        4.3.4 考虑受偿主体意愿对补偿效果的影响
5 完善我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5.1 推进生态补偿与转移支付立法
    5.2 完善生态补偿一般性转移支付
        5.2.1 均衡性转移支付中加强对生态因素的考量
        5.2.2 改进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
    5.3 完善生态补偿专项转移支付
        5.3.1 整合优化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5.3.2 全面涵盖补偿对象
        5.3.3 合理测算补偿标准
    5.4 完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体系
    5.5 加快建立横向生态补偿转移支付
参考文献
后记

(2)基于多源数据的浙江省公益林生物量时空特征分析与遥感估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
软件环境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益林的定义
        1.2.2 群落生物量研究进展
        1.2.3 群落生物量影响因子研究
        1.2.4 林业遥感技术应用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项目来源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浙江省概况
        2.1.2 典型县市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2.1 公益林生物量样地监测方法
        2.2.2 森林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及数据产品
3 基于样地数据的浙江省公益林生物量特征分析
    3.1 主要群落类型生物量组成
        3.1.1 松林生物量组成
        3.1.2 杉木林生物量组成
        3.1.3 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组成
        3.1.4 针阔混交林生物量组成
        3.1.5 竹林生物量组成
        3.1.6 灌木林生物量组成
    3.2 公益林主要群落生物量动态变化
    3.3 不同地形条件下生物量分布特征
        3.3.1 不同地貌条件下生物量分布特征
        3.3.2 不同海拔梯度下生物量分布特征
        3.3.3 不同坡位条件下生物量分布特征
        3.3.4 不同坡度条件下生物量分布特征
        3.3.5 不同坡向条件下生物量分布特征
        3.3.6 不同土壤厚度生物量分布特征
    3.4 生物量与地形因子关联度分析
        3.4.1 因子主体间效应的检验
        3.4.2 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
        3.4.3 因子主成份分析
    3.5 小结
4 浙江省公益林生物量遥感估算与空间特征分析
    4.1 浙江省公益林生物量估算
        4.1.1 公益林分布情况
        4.1.2 公益林生物量区域空间分布
        4.1.3 公益林净初级生产力区域空间分布
    4.2 公益林生物量在不同气温带的空间分布
        4.2.1 浙江省年均气温分布情况
        4.2.2 公益林生物量在不同气温带分布的空间分析
        4.2.3 公益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在不同气温带分布的空间分析
        4.2.4 公益林生物量与平均气温相关性分析
    4.3 公益林生物量在不同降雨带空间分布
        4.3.1 浙江省年均降雨分布
        4.3.2 公益林生物量在不同降雨带分布的空间分析
        4.3.3 公益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在不同降雨带分布的空间分析
        4.3.4 公益林生物量与年均降雨量相关性分析
    4.4 小结
5 县级尺度公益林生物量遥感估算方法与时空动态分析
    5.1 遥感估测模型建模
        5.1.1 建模因子
        5.1.2 特征变量的选取
        5.1.3 建模方法
        5.1.4 模型精度评价
    5.2 武义县公益林生物量估测
        5.2.1 生物量总体时空动态变化
        5.2.2 不同高程生物量动态变化
        5.2.3 不同坡度与坡向的生物量动态变化
    5.3 仙居县公益林生物量估测
        5.3.1 生物量总体时空动态变化
        5.3.2 不同高程区间的生物量变化
        5.3.3 不同坡度和坡向的生物量变化
    5.4 定海区公益林生物量估测
        5.4.1 生物量总体时空动态变化
        5.4.2 不同高程生物量动态变化
        5.4.3 不同坡度与坡向的生物量动态变化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进展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3)西乡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研究现状
        1.2.1 国外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研究现状
        1.2.2 国内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现状分析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概况
        2.1.3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林业发展概况
        2.3.1 林业机构
        2.3.2 林业生产情况
        2.3.3 林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作用
    2.4 林地保护利用现状与分析
        2.4.1 林地保护利用现状
        2.4.2 林地需求分析
        2.4.3 林地保护利用综合分析
第三章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研究
    3.1 生态布局
        3.1.1 林地功能区划原则
        3.1.2 分区生态特点与林地保护利用方向
    3.2 林地分类
        3.2.1 公益林
        3.2.2 商品林
    3.3 林地保护规划
        3.3.1 林地分级
        3.3.2 林地保护
        3.3.3 补充林地
        3.3.4 用途管制
    3.4 林地利用规划
        3.4.1 林地分级
        3.4.2 林业重点工程用地规划
        3.4.3 优化林地结构
        3.4.4 林地生产力规划
    3.5 规划期限
第四章 区域管理与保障措施
    4.1 区域管理
        4.1.1 区域功能定位
        4.1.2 区域差别管理
        4.1.3 强化规划调控
    4.2 保障措施
        4.2.1 维护规划严肃性
        4.2.2 健全林地管理制度
        4.2.3 加强基础建设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福建省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三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1.1 三明市地理位置
    1.2 三明市地形地貌
    1.3 三明市气候
    1.4 三明市林业资源情况
    1.5 三明市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章 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分析
    2.1 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2.2 自然保护区资金来源分析
    2.3 科研监测和人员组成分析
    2.4 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和旅游管理
    2.5 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工作
    2.6 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后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变化
    2.7 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威胁
    2.8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情况
    2.9 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管理
    2.10 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
    3.1 建设规划思路
    3.2 建设规划原则
    3.3 建设规划依据
    3.4 建设规划期限
    3.5 建设规划目标
    3.6 建设规划布局
    3.7 建设重点
        3.7.1 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
        3.7.2 人才与管理队伍建设
        3.7.3 科研监测体系建设
        3.7.4 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
        3.7.5 数字平台资源库建设
        3.7.6 大样方和监测网络建设
        3.7.7 宣传教育平台建设
        3.7.8 保护区网建设
        3.7.9 国家公园建设
        3.7.10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
        3.7.11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
        3.7.12 森林旅游开发建设
        3.7.13 社区的发展建设
        3.7.14 经费概算
    3.8 效益分析
        3.8.1 生态效益分析
        3.8.2 社会效益分析
        3.8.3 经济效益分析
    3.9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9.1 政策上的支持
        3.9.2 资金保障
        3.9.3 人员队伍保障
        3.9.4 社区关系保障
        3.9.5 强化科技支撑
        3.9.6 宣教活动保障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5)开发建设项目占用林地价值损失计量与恢复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计量
        1.3.2 生态恢复效益评价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创新之处
2 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
        2.1.1 相关概念
        2.1.2 研究范畴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森林生态价值构成
        2.2.2 生态价值理论
        2.2.3 生态恢复理论
    2.3 林业项目评价流程
    2.4 研究数据基础
        2.4.1 一手数据来源
        2.4.2 二手数据来源
3 开发建设项目占用林地价值损失计量
    3.1 价值损失计量原则与思路
        3.1.1 价值损失计量原则
        3.1.2 价值损失计量思路
    3.2 价值损失计量基本程序
    3.3 价值损失计量指标体系
        3.3.1 指标体系构建基础
        3.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3 指标体系构建
        3.3.4 计量指标解释
    3.4 价值损失价值指标计量
        3.4.1 经济价值损失
        3.4.2 生态价值损失
        3.4.3 社会价值损失
        3.4.4 其他价值损失
    3.5 价值损失综合计量
    3.6 小结
4 开发建设项目占用林地恢复效益评价
    4.1 生态恢复的基本原则
        4.1.1 遵循自然法则
        4.1.2 遵循社会经济技术原则
        4.1.3 遵循美学原则
    4.2 生态恢复效益评价思路与原则
        4.2.1 生态恢复效益评价原则
        4.2.2 生态恢复效益评价思路
    4.3 生态恢复效益评价基本程序
    4.4 生态恢复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4.2 指标体系构建
        4.4.3 指标计算方法
    4.5 小结
5 开发建设项目占用林地净损失额核算
    5.1 价值损失额的计量
    5.2 生态恢复成本计算
    5.3 生态恢复效益评价
    5.4 占用林地净损失额核算
6 指标计量重要因素分析
    6.1 资金时间价值计量
        6.1.1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6.1.2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6.2 林分质量调节系数
        6.2.1 林分生长状况系数
        6.2.2 立地质量调整系数
    6.3 产量及生长量预测
    6.4 综合调节系数的确定
        6.4.1 区位价值系数
        6.4.2 生态区位价值系数
        6.4.3 恢复难易调节系数
        6.4.4 综合调节系数
    6.5 小结
7 案例研究
    7.1 研究地基本情况
        7.1.1 基本概况
        7.1.2 森林资源概况
        7.1.3 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概况
        7.1.4 古树名木概况
        7.1.5 风景名胜古迹概况
    7.2 林地占用基本概况
        7.2.1 占用林地情况
        7.2.2 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情况
    7.3 综合调节系数运算
        7.3.1 区位价值系数
        7.3.2 生态区位价值系数
        7.3.3 恢复难易程度系数
        7.3.4 综合调节系数
    7.4 高速公路修建占用林地价值损失计量
        7.4.1 高速公路修建占用林地对当地的影响
        7.4.2 高速公路修建占用林地价值损失计量
    7.5 高速公路修建占用林地恢复效益评价
        7.5.1 高速公路修建占用林地生态恢复措施
        7.5.2 高速公路修建占用林地恢复效益评价
    7.6 高速公路修建占用林地净损失额计算
    7.7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历
获奖成果目录
致谢

(6)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
        2.1.2 生态公益林
        2.1.3 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研究述评
        2.2.1 森林生态补偿的定义
        2.2.2 生态补偿的内涵
        2.2.3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必要性
        2.2.4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标准
        2.2.5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模式
        2.2.6 生态公益林补偿问题的其他方面
        2.2.7 生态公益林补偿问题研究的简单述评
    2.3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外部性理论
        2.3.3 产权理论
        2.3.4 劳动价值理论
        2.3.5 生态经济理论
第3章 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理论构架
    3.1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内涵
        3.1.1 生态补偿的内涵界定
        3.1.2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概念
        3.1.3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内涵
    3.2 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概述
        3.2.1 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设立的前提
        3.2.2 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设立的原则
        3.2.3 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内容
    3.3 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功能
    3.4 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
        3.4.1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主客体
        3.4.2 补偿标准
        3.4.3 补偿形式
        3.4.4 补偿资金分摊
    3.5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激励相容机制
    3.6 基于交易内涵的政府主导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构建
第4章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研究
    4.1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核心内容
        4.1.1 对生态公益林系统维护和建设成本的补偿
        4.1.2 因维护或建设而放弃发展的机会成本损失的经济补偿
        4.1.3 生态公益林产品或服务功能的外部效益内部化
    4.2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经济学分析
        4.2.1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4.2.2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4.3 补偿标准的影响因素
        4.3.1 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维护成本
        4.3.2 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维护所产生的机会成本
        4.3.3 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价值
        4.3.4 济社会发展水平
        4.3.5 生态公益林规模水平
        4.3.6 生态公益林质量水平
    4.4 补偿标准的综合确定
        4.4.1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计算的代表性观点
        4.4.2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最低标准
        4.4.3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最高标准
        4.4.4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综合动态调整
    4.5 补偿标准的选择
第5章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核算
    5.1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效益的价值评估
        5.1.1 问卷设计与调查
        5.1.2 受访者基本社会经济特征统计
        5.1.3 三峡库区居民对生态公益林不同功能的重要性程度认知状况
        5.1.4 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的平均WTP和WTA的计算及经济学验证
        5.1.5 生态公益林社会效益的平均WTP和WTA的计算及经济学验证
        5.1.6 三峡库区生态公益林价值预测
    5.2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计算
        5.2.1 最低补偿标准的计算
        5.2.2 调整系数的计算
        5.2.3 补偿标准的计算
第6章 三峡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分摊
    6.1 补偿资金分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6.1.1 补偿资金分摊的现实必要性
        6.1.2 补偿资金分摊的理论必要性
        6.1.3 补偿资金分摊的现实可行性
    6.2 补偿资金分摊的原则
    6.3 补偿资金分摊的方法说明
    6.4 补偿资金的分摊
        6.4.1 各具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占总效益的比重计算
        6.4.2 各补偿主体在生态公益林各单项效益中所承担的比重计算
        6.4.3 补偿资金分摊权重的确定
第7章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激励相容机制
    7.1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7.1.1 生态公益林补偿激励约束机制概述
        7.1.2 生态公益林补偿激励机制内容
        7.1.3 生态公益林补偿约束机制内容
        7.1.4 生态公益林补偿激励约束机制的方式和方法
    7.2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保障体系建设
        7.2.1 生态公益林补偿保障体系概述
        7.2.2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组织保障
        7.2.3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资金保障
        7.2.4 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制度保障
第8章 三峡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完善
    8.1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8.1.1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的现状分析
        8.1.2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的问题分析
    8.2 国内外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实践
        8.2.1 国外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实践
        8.2.2 国内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实践
    8.3 三峡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改进
        8.3.1 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基本框架
        8.3.2 加强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激励相容机制建设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7)福建省野生植物保护与管理学科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内外野生植物保护与管理学科发展现状
    1.1 国际现状
    1.2 国内现状
3 福建省野生植物保护与管理现状
    3.1 学科研究进展情况
    3.2 省内学科发展历程回顾
        3.2.1 建国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研究状况
        3.2.2 改革开放时期至20世纪末期的研究状况
        3.2.3 跨世纪后至今时期的研究状况
    3.3 保护模式
        3.3.1 就地保护
        3.3.2 迁地保护
        3.3.2. 1 依托厦门园林植物园、福州植物园、省林科院莱舟林业试验场、省林业试验中心等单位, 开展迁地保护
        3.3.2. 2 南方红豆杉、福建柏、秃杉、红豆树、苏铁类、兰科野生种等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人工培植形成一定规模, 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迁地保护的一种形式
    3.4 古树名木管理
    3.5《福建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规划》编制与实施
    3.6 保护管理机构与队伍
4 存在问题与面临机遇
    4.1 存在问题
    4.2 野生植物保护与管理面临的机遇
5 野生植物保护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和对策
    5.1 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5.1.1 指导思想
        5.1.2 基本原则
    5.2 学科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
        5.2.1 发展目标
        5.2.2 总体布局
    5.3 学科发展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开展保护
    5.4 学科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5.4.1 加强野生植物保护与管理的法制建设
        5.4.2 进一步建立健全野生植物保护与管理的行政机构体系
        5.4.3 加强对珍稀野生植物产品经营利用的管理
        5.4.4 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与保护的能力建设

(8)生态空间评价及控制研究 ——以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最大的生态挑战之一
        1.1.2 福州市:典型的快速城市化区域
        1.1.3 评价与控制:生态维护的核心内容
    1.2 研究进展
        1.2.1 生态空间评价
        1.2.2 生态空间控制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结合空间异质性的生态评价
    2.1 结合生态弹性的敏感性评价方法
    2.2 结合生态弹性的敏感性评价
        2.2.1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2.2.2 酸雨敏感性评价
        2.2.3 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
        2.2.4 饮用水源保护重要性评价
        2.2.5 生态系统产品提供重要性评价
        2.2.6 生态弹性评估
        2.2.7 结合生态弹性的敏感性综合评价
        2.2.8 敏感性评价结果的比较
    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
        2.3.1 价值当量估算
        2.3.2 价值当量的空间异质性调整
    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2.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评估
        2.4.2 气体调节服务的空间异质性
        2.4.3 气候调节服务的空间异质性
        2.4.4 水源涵养服务的空间异质性
        2.4.5 土壤形或与保护服务的空间异质性
        2.4.6 废物处理服务的空间异质性
        2.4.7 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的空间异质性
        2.4.8 食物生产服务的空间异质性
        2.4.9 原材料生产服务的空间异质性
        2.4.10 娱乐文化服务的空间异质性
        2.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调整的空间变异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空间耦合的生态控制
    3.1 福州市建成区的扩张机理与调控策略
        3.1.1 建成区用地信息提取
        3.1.2 福州中心城区的扩张分析
        3.1.3 福州市域建成区扩张的驱动力分析
        3.1.4 建成区扩张的空间模式
        3.1.5 基于驱动力的建成区扩张调控策略
    3.2 生态评价结果的空间耦合途径
        3.2.1 生态空间耦合理论
        3.2.2 生态空间耦合方法
        3.2.3 生态综合敏感性分类
        3.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级
        3.2.5 生态适宜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耦合
    3.3 城乡建成区扩张生态控制的情景分析
        3.3.1 建成区扩张情景模拟框架
        3.3.2 建成区扩张情景构建
        3.3.3 情景模拟结果
        3.3.4 情景比较:生态敏感性
        3.3.5 情景比较:生态系统服务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空间显式模拟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4.1 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显式模型
        4.1.1 碳汇储量
        4.1.2 原木生产
        4.1.3 水源涵养
        4.1.4 水质净化
        4.1.5 水土流失控制
    4.2 生态系统服务的模拟与评价
        4.2.1 碳汇储量
        4.2.2 原木生产
        4.2.3 水源涵养
        4.2.4 水质净化
        4.2.5 水土流失控制
    4.3 小结
第五章 弹性生态格局:基于空间多准则的生态控制
    5.1 弹性生态格局理论
    5.2 技术方法
        5.2.1 生态系统服务tradeoff情景构建
        5.2.2 空间多准则评估方法(OWA)
    5.3 生态系统服务TRADEOFF情景分析
        5.3.1 情景模拟结果
        5.3.2 碳汇储量分析
        5.3.3 原木生产分析
        5.3.4 水源涵养分析
        5.3.5 水质净化分析
        5.3.6 水土流失控制分析
        5.3.7 生态系统tradeoff分析
    5.4 生态系统服务优先保护区识别
        5.4.1 单一生态系统服务优先保护区的识别
        5.4.2 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优先保护区的识别
        5.4.3 优先保护区识别结果分析
    5.5 弹性生态格局构建
        5.5.1 弹性生态格局构建结果
        5.5.2 弹性生态格局评估
    5.6 小结
第六章 市域生态空间控制功能区划
    6.1 生态空间组织理论
        6.1.1 政策理论
        6.1.2 生态空间异质性
        6.1.3 协同论
        6.1.4 生态空间组织理论框架
    6.2 技术方法
        6.2.1 生态空间格局分析
        6.2.2 基于聚类的序参量分析
        6.2.3 空间聚集分析
    6.3 生态政策
        6.3.1 福州“自然生态-人类活动”耦合及其空间表现
        6.3.2 生态空间控制功能区边界划分(一、二级)
        6.3.3 生态保育和政策引导
    6.4 生态空间格局
        6.4.1 生态脆弱区空间格局
        6.4.2 生态服务功能区空间格局
    6.5 生态空间控制功能区边界划分(三级)
        6.5.1 东北部罗源湾亚区
        6.5.2 西北部山原地亚区
        6.5.3 东南部沿海台丘平原亚区
        6.5.4 南部低山丘陵盆谷地亚区
    6.6 福州市域生态空间控制功能区划
        6.6.1 东北部罗源湾亚区
        6.6.2 西北部山原地亚区
        6.6.3 东南部沿海台丘平原亚区
        6.6.4 南部低山丘陵盆谷地亚区
    6.7 小结
第七章 城市生态空间控制体系
    7.1 叶型城市生态空间控制体系
        7.1.1 空间弹性原理
        7.1.2 生态边界控制
        7.1.3 生态结构控制
        7.1.4 生态指标控制
    7.2 生态边界控制
        7.2.1 核心生态空间的识别
        7.2.2 生态边界的划分标准
        7.2.3 综合生态边界分析
    7.3 生态结构控制
        7.3.1 生态结构原型
        7.3.2 生态要素控制
    7.4 生态指标控制
        7.4.1 城乡规划中的相关控制指标
        7.4.2 社会经济指标
        7.4.3 环境质量控制单元
        7.4.4 环境容量估算方法
        7.4.5 环境容量指标的分配方法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生态空间评价方法
    8.2 生态空间控制途径
    8.3 生态空间政策评估框架
    8.4 主要创新点
    8.5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数据来源说明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及规划项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编着作
致谢

(9)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依据
        1.1.1 选题来源
        1.1.2 主要依据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1 可持续发展
        1.2.2 森林可持续经营
        1.2.3 论文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 内 容与方 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路线
第二章 森林经营研究的状况
    2.1 森林经营及其演变
        2.1.1 森林经营与林学
        2.1.2 类似于森林经理学科的森林经营学
        2.1.3 类似于森林培育学科的森林经营学
        2.1.4 国外的相关概念
    2.2 森林经营理论及其演进
        2.2.1 古典林业
        2.2.2 经典林业
        2.2.3 现代林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3.1 森林生态系统复杂性
        3.1.1 复杂性的实证分析
        3.1.2 复杂性研究的主要旨趣
    3.2 森林经营的理性思考
        3.2.1 森林问题
        3.2.2 人与自然
        3.2.3 实践转向
    3.3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框架
        3.3.1 森林经营的转向
        3.3.2 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
        3.3.3 森林经营的主要实践
    3.4 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框架
        3.4.1 有关规范要求
        3.4.2 本文构建的研究框架
        3.4.3 关于县级或县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
    4.1 研究地概况
        4.1.1 自然地理条件
        4.1.2 社会经济条件
        4.1.3 森林经营管理
    4.2 森林资源
        4.2.1 森林资源现状
        4.2.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4.2.3 森林资源特点
        4.2.4 立地分类与评价
    4.3 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
        4.3.1 生物量与碳储量现状
        4.3.2 单位面积生物量与碳储量
        4.3.3 生物量与碳储量动态
    4.4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
        4.4.1 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量
        4.4.2 森林资源资产年生产值
    4.5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效益
        4.5.1 涵养水源
        4.5.2 固土保肥
        4.5.3 固碳释氧
        4.5.4 净化大气
        4.5.5 积累营养物质
    4.6 经营评价
        4.6.1 主要成效
        4.6.2 主要问题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森林经营决策与经营目标
    5.1 森林经营决策
        5.1.1 决策的层次与阶段
        5.1.2 决策基础
        5.1.3 决策目标的确定
        5.1.4 备选方案的设定
        5.1.5 方案的比选
        5.1.6 方案的确定
        5.1.7 方案的评估
    5.2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经营目标
        5.2.1 规划指导思想
        5.2.2 规划原则
        5.2.3 经营目标
    5.3 问题与对策
        5.3.1 主要问题
        5.3.2 对策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区划
    6.1 森林经营管理分区
        6.1.1 研究地的区划定位
        6.1.2 分区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
        6.1.3 森林经营管理分区方案
    6.2 森林功能区划
        6.2.1 生态功能区
        6.2.2 社会功能区
        6.2.3 经济功能区
    6.3 森林分类区划
        6.3.1 界定原则
        6.3.2 技术标准
        6.3.3 区划界定的任务
        6.3.4 重点公益林概况
        6.3.5 商品林概况
    6.4 高保护价值森林
        6.4.1 概念
        6.4.2 作用与应用
    6.5 森林经营管理分类
        6.5.1 森林经营管理类型
        6.5.2 分区与分类施策要点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森林经营体系
    7.1 森林经营分类系统
        7.1.1 经营分类的层次
        7.1.2 层次之间的关系
    7.2 森林自然分类系统
        7.2.1 森林自然分类的依据
        7.2.2 研究地森林类型
    7.3 森林群落的演替及其特征
        7.3.1 常绿阔叶林
        7.3.2 针、阔叶树混交林
        7.3.3 针叶林
        7.3.4 毛竹林
    7.4 森林经营的基本途径
        7.4.1 保护
        7.4.2 恢复
        7.4.3 维持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森林择伐经营措施设计
    8.1 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8.1.1 经营设计目标
        8.1.2 经营设计原则
    8.2 择伐与择伐林
        8.2.1 择伐
        8.2.2 择伐林
        8.2.3 择伐方式
    8.3 现实森林群落与经营
        8.3.1 森林群落类型与特征
        8.3.2 现实林分经营
        8.3.3 有关研究
    8.4 原因分析
        8.4.1 传统经营与生态干扰
        8.4.2 生态耗竭与生态滞留
    8.5 经营模型与措施
        8.5.1 松阔混交林的经营模型
        8.5.2 经营措施与建议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森林培育与森林利用规划
    9.1 森林培育
        9.1.1 造林更新
        9.1.2 幼林抚育
        9.1.3 抚育间伐
        9.1.4 林分改造
        9.1.5 封山育林
        9.1.6 种苗
    9.2 森林采伐利用
        9.2.1 基本原则
        9.2.2 主要依据
        9.2.3 主要内容
        9.2.4 采伐作业管理
    9.3 非木质资源经营
        9.3.1 毛竹林
        9.3.2 油茶林
        9.3.3 茶叶林
        9.3.4 食用菌
    9.4 森林游憩
        9.4.1 资源状况
        9.4.2 发展思路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森林保护与森林管理规划
    10.1 林地生产力维持与森林健康维护
        10.1.1 林地生产力维持
        10.1.2 森林防火
        10.1.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10.2 生物多样性保护
        10.2.1 就地保护
        10.2.2 森林经营过程保护
    10.3 基础设施建设
        10.3.1 林道建设
        10.3.2 信息化建设
    10.4 经营能力建设
        10.4.1 机构建设
        10.4.2 管理队伍建设
        10.4.3 林农技能建设
    10.5 保障措施
        10.5.1 法制政策保障
        10.5.2 经济政策保障
        10.5.3 技术保障
        10.5.4 管理与监督保障
    10.6 本章小结183
第十一章 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价
    11.1 评价总则
        11.1.1 项目背景
        11.1.2 项目由来
        11.1.3 主要实践与成效
        11.1.4 比较与借鉴
        11.1.5 评价基础
        11.1.6 评价原则
    11.2 项目概要
        11.2.1 项目目标
        11.2.2 主要内容
        11.2.3 项目布局
    11.3 影响评价与减缓措施
        11.3.1 评价方法
        11.3.2 正面生态影响分析
        11.3.3 负面影响及减缓措施
        11.3.4 风险与防范
        11.3.5 社会效益与风险分析
    11.4 评价结论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研究结论
        12.1.1 主要创新点
        12.1.2 存在的问题
    12.2 展望
        12.2.1 应用展望
        12.2.2 需要研究的问题
    1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详细中文摘要
详细英文摘要

四、福建省永安市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对生物种群保护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 李雨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 [2]基于多源数据的浙江省公益林生物量时空特征分析与遥感估算方法研究[D]. 沈爱华. 浙江大学, 2017(02)
  • [3]西乡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研究[D]. 孙若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3)
  • [4]福建省三明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研究[D]. 陈荔娴.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5)
  • [5]开发建设项目占用林地价值损失计量与恢复效益研究[D]. 马龙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9)
  • [6]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研究[D]. 沈田华. 西南大学, 2013(02)
  • [7]福建省野生植物保护与管理学科发展报告[J]. 高兆蔚,胡明芳,郑世群,蔡元晃,李玉科,陈尚铨. 海峡科学, 2013(01)
  • [8]生态空间评价及控制研究 ——以福州为例[D]. 刘钰. 复旦大学, 2012(03)
  • [9]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D]. 刘羿.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10]已划定生态公益林和已租赁集体林林权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J]. 《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政策问题研究》课题组. 林业经济, 2010(08)

标签:;  ;  ;  ;  ;  

福建省永安市生态公益林定义下的生物种群保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