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期刊文件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论期刊文件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一、浅谈期刊文献对编辑工作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舒鑫[1](2021)在《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对科研成果的共享、科研经验的积累与科研进程的推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术期刊影响力反映了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对期刊进行学术影响力评价有助于提升期刊内在质量,使学术期刊在期刊同质化形势下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能够为学者在学术文献研读、学术研究、投稿等方面提供更为科学的导向,也为科研机构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方向与重点。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已有研究多是把具有共同研究主题的文献作为专题文献,更多的是将期刊文献主要划分为综述性文献、研究性文献及其他文献,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平均贡献度、对IF的贡献率等指标探究不同文献类型对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期刊的学术水平取决于刊载每一篇学术文献的水平。同时,期刊的组稿、选题、排版等也是影响学术期刊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分析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有助于学科期刊专题、专栏的策划及设计,增加期刊内容集中度,吸引更为优质的稿源,优化期刊质量,提高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探究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介绍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总结其特点,介绍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给出本研究主要的创新点。(2)从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被引频次及下载频次均值、中位数等方面,探究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特点。通过箱型图将2015~2019年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被引频次在上下四分位点、中位线、上下限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可视化对比,探析数据分布特征,以此分析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异同。(3)分别从图书情报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化学领域阐释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程度。对比剔除专题文献前后的期刊IF值,计算专题文献对IF的贡献度以及专题文献在总论文中的比重等指标,分析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力。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均值及中位数、剔除专题文献前后期刊IF变化、专题文献在总论文中的比重等方面,探究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对期刊的专题文献进行评估,为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提供一种新思路,可使评价视角更加全面。在实践层面,评价期刊专题文献的影响力可为期刊管理、决策、编辑等活动提供有效信息和服务,为优化期刊排版与专题设置提供参考,有助于体现期刊特色,提升办刊质量。同时为文献服务机构提供选择期刊的标准,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优化读者阅读服务。

吴恒钦[2](2020)在《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重大工程的复杂性越来越突出,重大工程管理实践活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复杂现象,亟待系统性知识和理论为解决重大工程的决策、组织和战略等管理问题提供支持。近年来涌现出许多重大工程管理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些知识为重大工程管理提供了系统性的研究框架和概念体系,为相关的复杂现象和问题提供了规律性的认知。因此,对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本身进行系统性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目前有关重大工程管理知识的研究更多从科学哲学视角出发,仰赖研究者的主观理解,利用定性分析或简单的定量分析方法对重大工程管理知识进行粗略的堆砌式研究。重大工程管理知识的研究不应停留在知识内容层面,而应注重重大工程管理知识生产相关的科学活动。这些科学活动涉及学者和工程实践者的深入参与,且产生的知识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相关知识的有效传播、采纳、融合、重构。更重要的是,重大工程管理这个领域在近二十年迅速发展,正在或者已经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知识体系,个体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重大工程管理领域内的知识整体上体现出时空关联性和时间演进性。本文从科学学视角对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本论文不再只是对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内容的研究,而是对扩散空间关系特征和时间演化规律的研究。一方面,从重大工程管理整体科学领域来看,其知识在整体上的扩散具有体系性和演进性特征。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空间维度上具备扩散的关联性,在时间维度上体现扩散的演化性。另一方面,重大工程管理个体知识扩散具备动态性,即传递给他人并吸收和采纳的水平是随时间变化的。本文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和网络科学方法,识别重大工程管理知识网络结构,揭示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整体静态特征;以基于引文的知识扩散为基础理论,运用主干路径算法识别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路径,揭示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整体演进特征;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采用Bass扩散模型对重大工程管理个体知识动态扩散过程建模,揭示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水平动态变化机制。通过科学学视角对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的整体静态特征、整体演进特征和个体动态机制行深入研究,揭示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机制,促进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为国家科技政策和管理决策提供相关依据,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方面对该领域进行最合理的配置,提高科学生产力。本文从网络科学视角研究了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整体静态特征。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静态上呈现出整体关联性,在内容上体现出重要理论、关键概念和研究方法的聚集和融合,在源知识的采纳上体现出不同知识的集聚。通过提取知识内容和源知识相关元素,分别构建主题网络和共被引网络,识别网络结构,分析知识扩散静态结构特征,发现现阶段重大工程管理的缺陷和不足,把握其未来趋势和走向,满足新时期重大工程实践需求,为我国重大工程的决策、组织、现场协调、战略构建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性依据,为其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构建提供参考。本文识别了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主干路径。阐述基于引文分析的知识扩散过程,明确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内涵;提取重大工程管理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引文关系,构建引文网络;采用主干路径算法,对引文网络进行裁剪,识别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主干路径。通过知识扩散主干路径,分析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整体演进特征。本文研究了重大工程管理知识动态扩散机制。分析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水平在动态的变化过程,阐述创新扩散理论在重大工程管理知识动态扩散过程的适用性;利用Bass模型对重大工程管理知识动态扩散过程建模,用微分方程来表示累积知识扩散水平和时间的非线性关系,界定相关参数在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情景中的内涵;利用G指数识别重大工程管理的经典文献作为知识动态扩散过程拟合样本;对模型进行拟合,分析拟合参数,从采纳者的采纳行为为着眼点剖析重大工程管理知识动态扩散机制。本文以科学学为视角研究重大工程管理扩散机制,丰富重大工程管理科学知识的研究理论体系,为重大工程管理科学知识的客观系统性研究提供了新范式;利用网络科学和科学计量学方法,为客观评价重大工程管理这一科研领域的知识扩散静态结构特征提供依据;以基于引文分析的知识扩散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主干路径识别方法,识别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主干路径,揭示重大工程管理科学知识演进特征;拓展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机制的理论解释,发展以采纳者行为为出发点的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动态机制的理论,建立了重大工程管理知识动态扩散模型,揭示重大工程管理知识动态扩散机制。

张伊[3](2020)在《开放获取期刊价值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逐渐加大,“共享”理念被大众所接受,甚至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开放获取期刊作为开放存取的“黄金途径”及科技资源共享的基本方式,不仅增加了用户获取学术资源的机会,有效的促进学术交流,而且为缩小数字鸿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但与之相伴的是,开放获取的流行为用户的信息获取、甄别、利用带来了挑战。因此,探究开放获取期刊价值的影响因素,为研究人员在阅读、参考和发表开放获取期刊提供全面的评估依据,成为开放获取学术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聚焦于开放获取期刊全生命周期的价值体现,引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对开放获取价值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首先,根据开放获取期刊全生命周期中的价值体现的阶段和主体,确定影响因素类别。全面调研影响开放获取期刊全生命周期价值体现的因素,并提出因素间的关系假设。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调研期刊产生价值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主体人群的看法、态度。其次,结合开放获取期刊的生命周期与价值分析,利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有效识别开放获取期刊价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剖析,探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开放获取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开放程度、文献质量因素会对期刊价值产生直接正向影响。期刊管理和开放程度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且二者会对期刊的载体质量、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因素产生影响。文献质量因素对社会影响力因素产生正向影响。最后基于模型结果,提出了开放获取期刊价值评价需要重视其开放程度及期刊管理因素的建议。强调了开放获取期刊全生命周期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突出了社会影响力在开放获取期刊评价中的重要性,以及将替代计量指标加入评价体系的必要性。为开放获取期刊的管理、选择、使用和价值评价提供可行性建议,促进开放获取期刊的有效利用。

崔欣卉[4](2020)在《赛珍珠研究资源关联聚合模型构建》文中指出在全面推进我国数据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已适用于社会各界,引发了信息资源收集、分析、组织、运用模式的变革,驱动多元主体从多方视角、多个维度对信息资源展开多层次分析与应用。在此背景下,众多学者越来越关注人文研究领域下分布在不同系统中且种类多样的资源的合理转化与关联问题,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站式的资源查询与助研平台。本文以赛珍珠研究资源为例,旨在构建数字资源关联聚合模型,探究文学领域研究资源的组织管理,打造多来源,多种类集成的资源组织模型。通过归纳当前赛珍珠研究资源的种类与分布,调查赛珍珠研究学者当前的资源需求特征,选取部分不同种类的赛珍珠研究资源,通过主题图资源组织方式,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加权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赛珍珠研究资源的语义内容和主题结构,构建了基于主题图的赛珍珠研究资源关联聚合模型。具体地,本文利用主题图的三要素:主题、资源、关联,构建了赛珍珠研究资源关联聚合模型。首先在主题聚合时,分析了资源属性和关键词权重在共词分析中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得到资源和关键词的权重,构造基于资源属性和关键词属性综合赋权的共词矩阵,利用关键词对之间的距离,从主题聚合的角度进行资源关联;其次,为了验证模型的聚合效果和有效性,选取部分赛珍珠研究资源进行实例验证,从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人与资源的关联、资源与资源之间三方面做了聚合效果分析,通过与相关网站优势对比分析,探讨了该模型的适用性,根据用户反馈建议对后续完善赛珍珠研究资源关联聚合模型提出了建议,另外也对于其他人文领域在构建研究资源模型提出了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归纳了赛珍珠研究资源的范围,解决了赛珍珠研究资源缺乏语义描述的问题,在对同领域的特色馆藏资源、网络资源语义描述和语义标注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2)提出了基于资源属性和关键词重要性的加权共词模型,使主题之间的关联和聚合更具科学性;(3)分析和构建了基于主题图的赛珍珠研究资源关联聚合框架,可用于引导人文领域研究资源的储存与完善,指导实现基于主题图的多元资源的聚合与服务;(4)就基于主题图的领域研究资源模型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孟美任[5](2020)在《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传统学术交流机制中,科研过程中的“非正式交流”与以商业学术出版为代表的“正式交流”相互分离,致使原本贯穿科研过程的“研究产生交流、交流促进研究”连贯一体化的状态被破坏,多元交互的交流机制被碎片化甚至孤岛化。随着数字内容和信息网络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以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为代表的学术信息传播的新形态和以社交媒体(Twitter、Facebook、Linked In、Research Gate、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为代表的学术信息交流的新模式,显着地提升了学术交流的范围、丰裕度和交互程度。随着数字科研和数字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几乎所有的科研要素都可以数字化表征、标注、揭示、发布、关联,都可以成为并正在成为“交流”的自然对象;几乎所有的科研过程及其科研要素都可以数字化地组织、描述、管理并与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相互关联。这将深刻地改变我们对学术交流模式的认识。显然,传统的学术出版机制以及技术转变下的数字学术出版体系已经很难与“上游”的科研群体、科研人员、科研过程及其丰富的信息和信息交互相关联,很难对“发表”的科研成果的各类来源要素进行细致、便捷、精准地关联和溯源,很难呈现科研成果关联的丰富的科研要素及其演变,很难与“下游”科研社区及其丰富的信息进行关联和交互,难以成为科学发现、科研过程管理、科研质量检验与评价的内在、方便、高效的支撑部分。因此,亟需根据科学研究本身的范式演变和学术交流的模式变化,分析学术交流体系可能的新模式新形态,探索支持这类新模式新形态的实施与运行机制,发现和设计这种机制嵌入过程、融汇流程、聚联社区、支持管理的措施与技术,试验从现有科研或出版机制相对平滑转换为新机制的可能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面向科研全谱段的学术交流需求分析本研究从现在及未来的数字科研和开放科学环境出发,根据科学研究“可发现、可理解、可评价、可重用”的基本要求,分析贯穿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与行为,调研分析数字科研全流程及其可数字化表征的要素(计划、过程、方法、工具、材料、人员、各阶段结果、评价等),调研国内外科研机构、科研社区和科技出版商服务于科研全过程的各种方法、工具和机制,并通过焦点访谈法调研“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重点分析阻碍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关键问题,为建立新型交流模型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提出,在数字科研环境下,“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交叉融汇,“显性交流”(人与人间的明显信息传递)和“隐性交流”(文献、数据、计划、方法、工具、评价等各自之间和两两之间的关联)相辅相成,显性交流和非显性迭代反馈密切结合,开放、协同、有效质量控制、有效权益管理成为交流基础能力,从而提出多元融汇、多向可嵌入的学术交流模式,提出建立内在、便捷、高效并逐步智能地支持这种新型交流模式的机制已成为科研过程系统、科研社区平台和学术出版平台的迫切需求。(2)提出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型Pub+Lab本研究发现,支持上述多元、融汇、交互的科研信息交流的学术交流机制可以从科研过程管理平台、科研社区交流平台、或者学术出版平台的不同角度进行延伸、扩展、关联和组织。本研究选择从学术出版平台为切入点,从革新现有期刊出版交流平台入手,嵌入科研生命周期和科研活动及其信息交流过程,提出一种融汇出版(Publishing)与科研(Laboratory)的新型学术交流支持模式Pub+Lab,提出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核心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应用场景,将科技期刊从知识载体转型为知识服务工具,将期刊出版平台从内容发布平台转型为可嵌入科研过程和融汇多元交流的科研支持平台,从而打破现有学术出版与科学研究之间的隔离状态,使学术出版与知识创造的过程及其群体联系在一起。(3)研究设计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科研要素描述规范本研究对科研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及其对应的具体科研环节所产生的科研要素进行分析,借鉴已有的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方案登记机制、科学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发布与出版机制、科研社区平台等,重点分析设计能够描述各类科研要素的元数据规范。以科技期刊文献为切入点,对文献知识元-科研要素映射关系进行研究,实现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期刊文献结构化描述,以提升描述规范与科研过程多元信息的适配性,从而支持将传统的科技期刊从科研结束后的固化的静态的知识产品转变为可嵌入到科研项目生命周期和科研社区的结构化、关联化的知识工具。(4)基于科研共同体需求设计Pub+Lab学术交流平台以支持多元融汇、多向可嵌入的新型学术交流模式为总体目标,设计Pub+Lab学术交流平台的功能框架和功能模块,结合科研要素的结构化特征,在现有数字化出版平台的基础上,设计试验实现科技期刊文献与科研要素的关联推荐等服务。试验结果表明,Pub+Lab学术交流平台能实现科研成果与科研要素以及相关的科研项目、社区和科研知识域的交互交流,促进对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的挖掘与讨论,有助于增强科研透明度和促进成果的检验与复用,初步验证了融汇出版与科研的预期能力。

翁嘉敏[6](2020)在《红点指标在医学期刊评价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我国医学期刊的红点指标现状,评估期刊学术水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红点指标与其他评价指标的相关性,从而研究红点指标在医学期刊中的评价作用,评估该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并探索影响红点指标的因素;掌握编辑对红点指标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以期提高期刊社对它的重视程度;掌握医学期刊的研究热点;探讨提高红点指标的建议。方法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663种医学期刊(40类学科)为研究样本;以红点指标为研究对象,它是测度期刊论文与学科研究热点的重合程度的指标。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红点指标的发展特征;采用SPSS22.0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法分析红点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Bicomb软件统计学科热点;采用深度访谈法调查编辑对红点指标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结果1、医学期刊的红点指标均值为0.562,在[0.50,0.75)区间的期刊有340种(51%),在[0.75,1.00]区间的期刊有100种(15%),即我国医学期刊中超半数的文章属于热点领域。2、9类学科的红点指标分布不合理,60%以上期刊属于[0.00,0.50)区间;8类学科的红点指标标准差大于0.20。3、综合性医学期刊与专业性医学期刊的红点指标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综合性期刊的红点指标均值较高且标准差较低。4、医学期刊的红点指标与8项指标呈正相关,即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总分、学科扩散指标、权威因子、来源文献量、文献选出率、AR论文量、机构分布数(P<0.05,r>0);与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等指标无相关(P>0.05)。5、66%编辑对红点指标的认知度较低,14%编辑利用培训课或新媒体学习期刊评价相关知识;60%编辑对红点指标持积极态度。结论1、我国医学期刊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占重要地位,具有良好的报道研究热点能力。2、我国医学期刊发展不均衡,不同学科的红点指标水平存在差异,同一学科内不同期刊也存在差异。3、红点指标作为期刊评价指标是科学合理的,对提高期刊的论文显示度、学术权威性、学术影响力、综合学术质量、跨学科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4、影响因子与基金论文比不能完全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红点指标可弥补它们评价过程中的信息缺失。5、我国编辑对红点指标的重视程度低,亟需改变编辑传统观点、完善继续教育和激励机制。6、通过控制载文量、建立优质作者库、注重引文时效性、积极关注计量指标、挖掘学科热点、调整组稿和约稿方向、发展特色栏目等途径提高红点指标。

刘依然[7](2020)在《常惺法师对人间佛教的弘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之际,中国社会各界陷于内外交困的险境之中,中国佛教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毁坏。在庙产兴学等诸多因素的刺激下,中国佛教在此厄难中寻求振兴之路。通过对当时社会情况的观察和对中国佛教现状的反思,太虚大师主张佛教教理应该与时俱进,顺应现阶段发展的潮流,故而提出了以佛法为本体,关切人生社会的“人间佛教”,为佛教的振兴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常惺法师是民国时期的高僧,他九岁出家,十七岁受戒,曾入华严大学修习,师承于月霞法师一脉。毕业后四方游学,民国六年(1917)与太虚大师结识于观宗寺,在太虚大师的影响下,常惺法师成为弘传人间佛教的支持者和实践者。因此,本文以常惺法师对人间佛教的弘传作为研究的主体,在目前学术界关于常惺生平经历、思想、师承交友、着述等研究的基础上,对常惺法师与人间佛教的提倡者太虚大师之间的法缘关系、常惺法师对太虚人间佛教的继承和理解的内容、社会实践等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主要介绍常惺法师的出家因缘,并对常惺法师不同阶段的参学历程进行梳理,常惺法师求学数年,佛学造诣精深,这为其弘传人间佛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通过细致分析常惺法师与太虚大师之间的交往活动来研究他们之间的法缘关系,从中可以发现常惺法师在太虚的影响下,对太虚人间佛教的认同和支持,进而解释了常惺法师弘传人间佛教的原由。最后对常惺法师弘传人间佛教的社会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常惺法师不仅在思想上支持太虚的人间佛教,还将其理论化为实践。其一,他奔走四方弘讲佛法,在大量的着述和演讲中援引华严等典籍及思想学说,阐释佛法经义与指导人生、社会之间的关系,其演说着述字里行间均流露着对人间佛教的倡导。此外他推动佛法入世,救济灾民,组织僧侣救护队,积极抗战,落实了大乘佛法救世利生的精神;其二,常惺法师非常重视佛徒教育,且其一生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僧伽教育上,兴办安徽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柏林教理院等多所僧伽教育机构,为佛教的重振培养了大量的僧才;其三,常惺法师邀请弘一法师协助创办佛教养正院,整顿僧家戒律,为提高僧侣素质做出了很大努力。

王小凯[8](2020)在《国内科学计量学领域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图书是以系统化、集成化、长篇幅等特点呈现的知识载体,是学术交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参考文献的重要来源,对文化繁荣、技术创新、学科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学术图书的组成部分,参考文献是作者发生引用行为的标志。作者在撰写图书的过程中,会引用一定数量的文献,并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放于页脚或整本图书的后面。参考文献包含着重要的学术信息,是图书评价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研究某领域学术图书的参考文献是研究该领域作者、机构、图书影响力和学科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借助引文分析与学术评价理论,从参考文献入手,分析我国科学计量学领域学术图书的参考文献概况,研究国内科学计量学领域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首先,文章采集了计量学领域部分学术图书和期刊文章的参考文献数据,并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其次,文章分析了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来源、年份等,把握了学术图书参考文献的整体概况,从学术图书的引用偏好、引用时滞、国内作者的被引情况等方面,研究了学术图书的自引率、中外文引用差异、各类型参考文献的被引时滞以及国内被引作者的基本情况,力图多角度分析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再次,文章从引用类型、引用时滞、中文核心期刊的被引等方面,对比分析期刊文章和学术图书的引用差异,进一步突出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最后,文章从学术图书参考文献着录存在的问题和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两方面做了总结与展望。科学计量学领域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可归纳为几点:(1)参考文献的数量与图书篇幅没有明显的关系,但受到了图书出版时间和研究主题的影响。(2)学术图书的参考文献类型多样,各类型参考文献占比差异大,跨学科引用较少,中文参考文献与外文参考文献的来源特征差异明显。(3)学术图书参考文献的出版时间跨度大,出版时间较早的参考文献多为外文文献。(4)部分学术图书的自引比率较低,前期研究成果积累较少,引种语种分布不均衡,过多地引用了某一语种文献,存在着对研究现状把握不准、创新性不足的情况。(5)与期刊论文相比,学术图书参考文献的引用时滞较大、出版时间较早,文献新颖性有待提高。(6)在学术图书的参考文献中,领域内知名学者和潜力学者的着作较多,这些高被引学者一般也拥有较高的h指数和g指数。

孔月[9](2020)在《基于被引质量和被引均衡性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是理论发展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参考来源,作为知识媒介在知识交流与传播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术期刊影响力反映了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对其科学评价有助于优化和遴选期刊、提高学术期刊的内在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引导作者正确投稿、帮助科研管理部门做出决策、促进学术期刊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一直是文献计量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已有研究主要在被引质量视角和被引均衡性视角下开展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的研究。被引质量视角下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多是从期刊文献施引期刊的影响力出发进行研究,未考虑到期刊文献施引作者的学术水平,更鲜有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被引均衡性视角下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多是从期刊被引数量的均衡性角度进行研究,鲜有涉及被引质量均衡性的期刊影响力评价研究。将施引期刊的影响力与施引作者的学术水平相结合,能够对学术期刊作出整体的描绘,对期刊影响力评价更加全面;被引质量均衡性能够反映期刊的平均影响力,发现某些被引频次不高但被引质量较为均衡的期刊。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期刊文献的施引期刊影响力与施引作者学术水平同时纳入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评价体系,并结合被引质量的均衡性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本研究主要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1)分析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总结其趋势,介绍所用到的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及本研究主要创新点。(2)系统阐述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概念与方法,如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内涵、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方法等。(3)探索基于被引质量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将期刊文献的施引期刊影响力与施引作者学术水平两个方面相结合,构建IW指数并与CSSCI对期刊影响力的排名、h指数进行对比,探析IW指数的优势。(4)研究被引均衡性视角下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在基于期刊被引质量的基础上引入被引质量均衡性指标,构建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QE指数,兼顾被引质量及被引质量均衡性方面对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5)最后对本研究提出的两种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进行对比,总结研究内容与结果,就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加以说明。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引文分析、对比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从被引质量和被引均衡性视角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进行探究,以期丰富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更科学、有效地评价期刊。

刘治禹[10](2019)在《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研究》文中指出国内对阅读体验的研究是伴随着媒介融合的背景刚刚起步的,这一特殊情况导致国内对阅读体验的研究多落脚于数字出版物,即使是对传统图书阅读体验的研究也多集中于视觉传达等学科。本文在尚未成熟的阅读体验研究环境中试着提出一种研究阅读体验的思路和角度,整体基本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脉络。本研究首先在综合梳理阅读体验概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内容和形态因素进行了总结。此外,研究发现影响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因素还涉及到阅读场景、营销渠道、出版教育等。而国内出版业在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设计上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认识问题、专业性问题以及新技术给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带来的新问题等方面。最后本研究提出,出版教育(包括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出版科研等内容)、场景构建(包括了购买场景、阅读场景、相关信息构建的信息环境等内容)、出版主客体(包括编辑人、编辑组织、编辑风格、作者与作品、受众等内容)、对新技术的利用(包括利用新技术对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进行知觉的升级、认识新技术对文学写作的影响、虚拟社群助力阅读体验的反馈与交流等内容)等是解决这些问题、优化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设计的重要视域和路径。

二、浅谈期刊文献对编辑工作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期刊文献对编辑工作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专题文献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概述
    2.1 期刊影响力
        2.1.1 期刊影响力评价相关理论
        2.1.2 学术期刊影响力定量评价方法
    2.2 学术文献影响力定量评价方法
第3章 专题文献、非专题文献的影响力对比
    3.1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界定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影响力对比分析
        3.3.1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被引频次对比
        3.3.2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下载频次对比
        3.3.3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中位数对比
    3.4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学科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对比
    4.1 不同学科领域专题文献的分布特点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不同学科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分析
        4.3.1 图书情报学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
        4.3.2 新闻传播学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
        4.3.3 计算机科学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
        4.3.4 化学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
    4.4 不同学科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差异性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知识网络研究现状
        1.3.2 基于引文关系的知识扩散主干路径研究现状
        1.3.3 知识扩散机制研究现状
        1.3.4 重大工程管理科学知识体系评价研究现状
        1.3.5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研究现状
        1.3.6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基本认知与理论框架
    2.1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基本认知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科学学视角下相关概念界定
        2.2.2 网络科学理论
        2.2.3 基于引文的知识扩散理论
        2.2.4 创新扩散理论
    2.3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理论分析框架
        2.3.1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整体静态特征理论分析路径
        2.3.2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整体演进特征理论分析路径
        2.3.3 重大工程管理个体知识动态扩散机制理论分析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视角下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静态特征
    3.1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静态网络结构识别方法
        3.1.1 网络模型选择与构建思路
        3.1.2 数据收集
        3.1.3 网络构建
    3.2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网络结构分析
        3.2.1 主题网络结构识别
        3.2.2 文献共被引网络结构识别
    3.3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静态结构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主干路径研究
    4.1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主干路径识别方法与识别过程
        4.1.1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主干路径识别方法
        4.1.2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主干路径识别过程
    4.2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主干路径分析
        4.2.1 风险、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4.2.2 计划与决策
        4.2.3 重大城市发展项目
    4.3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主干路径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动态扩散机制研究
    5.1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动态扩散模型构建
        5.1.1 模型构建思路
        5.1.2 基本公式及推论
        5.1.3 重大工程管理知识动态扩散模型基本假设和参数解释
    5.2 数据收集与模型拟合
        5.2.1 重大工程管理经典文献的收集
        5.2.2 模型的参数估计和优化
    5.3 拟合结果与扩散机制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开放获取期刊价值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2.研究基础
    2.1 开放获取期刊相关概念
        2.1.1 开放获取期刊
        2.1.2 开放获取期刊价值界定
    2.2 开放获取期刊生命周期理论
    2.3 替代计量学
        2.3.1 替代计量学的定义
        2.3.2 替代计量学指标测度领域
    2.4 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
        2.4.1 探索性因素分析基本概念
        2.4.2 探索性因素分析功能
    2.5 结构方程模型
        2.5.1 结构方程模型定义
        2.5.2 结构方程模型功能
    2.6 本章小结
3.基于JCR和 DOAJ的开放获取期刊价值分析
    3.1 JCR中开放获取期刊分布
    3.2 JCR中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因子分析
    3.3 DOAJ中开放获取期刊分布
    3.4 开放获取期刊的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开放获取期刊价值初始影响因素析取与模型构建
    4.1 影响因素析取
        4.1.1 学术影响力因素
        4.1.2 社会影响力因素
        4.1.3 期刊管理及期刊质量因素
        4.1.4 期刊开放程度
        4.1.5 环境与政策
    4.2 模型假设
        4.2.1 因素编码
        4.2.2 路径假设
    4.3 本章小结
5.开放获取期刊价值影响因素结构模型验证与分析
    5.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1.1 问卷设计
        5.1.2 数据收集及描述
    5.2 问卷检验
        5.2.1 信度检验
        5.2.2 效度检验
    5.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1 题项修正
        5.3.2 修正后因子分析结果
        5.3.3 信度检验
    5.4 结构方程模型
        5.4.1 模型构建
        5.4.2 模型修正及评价
        5.4.3 模型假设检验及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4)赛珍珠研究资源关联聚合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E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人文与图书馆
        1.1.2 赛珍珠研究与赛珍珠文献中心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数字资源关联聚合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主题图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2.相关理论和工具
    2.1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工具
        2.1.1 社会网络理论
        2.1.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工具
    2.2 共词分析理论与工具
        2.2.1 共词分析的基本理念
        2.2.2 加权共词分析方法与工具
    2.3 主题图理论及其平台
        2.3.1 主题图理论
        2.3.2 主题图平台..Ontopia
3.基于主题图的赛珍珠资源关联聚合模型框架设计
    3.1 赛珍珠研究资源需求与目标分析
        3.1.1 需求分析
        3.1.2 目标分析
    3.2 基于主题图的赛珍珠研究资源关联聚合模型设计
        3.2.1 模型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3.2.2 模型基本结构
        3.2.3 模型构建流程
4.赛珍珠研究资源关联聚合模型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文本处理
        4.1.1 数据源选择
        4.1.2 数据抽取与处理
    4.3 资源主题关联聚合
        4.3.1 相关主题关联
        4.3.2 资源和关键词综合权重测量
        4.3.3 复合加权共词网络构造
        4.3.4 加权共词分析
    4.4 基于主题图的赛珍珠研究资源关联聚合实现
        4.4.1 赛珍珠研究资源库主题和实例填充
        4.4.2 赛珍珠研究资源实体构建
        4.4.3 赛珍珠研究资源关联类型建立
        4.4.4 赛珍珠研究具体实例填充
5.模型聚合效果分析及相关建议
    5.1 赛珍珠研究资源关联聚合模型效果分析
        5.1.1 人与人之间关联聚合分析
        5.1.2 人与资源之间关联聚合分析
        5.1.3 资源与资源之间的关联聚合
    5.2 模型优势对比与适用性讨论
        5.2.1 模型优势对比分析
        5.2.2 模型适用性讨论
    5.3 后续模型完善相关建议及思考
        5.3.1 基于赛珍珠研究用户信息反馈的模型完善相关建议
        5.3.2 基于构建赛珍珠研究资源模型对其他人文领域研究资源模型的思考
6.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学术交流贯穿于科研生命周期发挥积极作用
        1.1.2 学术交流模式与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知识获取需求存在严重矛盾
        1.1.3 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的迫切需求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学术交流模式的总体现状
        2.1.1 开放化以满足知识获取需求
        2.1.2 透明化以支持科研成果复用
        2.1.3 协同化以吸引科研共同体协同创新
        2.1.4 小结
    2.2 数字科研全流程及其数字化表征要素调研
        2.2.1 科研成果形态的演变
        2.2.2 数字科研全流程调研
        2.2.3 数字科研要素支撑深度知识发现与精准智能决策
    2.3 服务于科研全过程的解决方案
        2.3.1 开放科研框架(Open Science Framework)——Center for Open Science
        2.3.2 科研全周期的工具箱——Digital Science
        2.3.3 依托文献数据库的解决方案
        2.3.4 深度知识发现——Springer Nature
        2.3.5 新型论文形式——Elsevier
        2.3.6 小结
    2.4 面向科研生命周期的工具/服务现状
    2.5 研究现状总结和不足分析
    2.6 本文的研究目标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框架研究
    3.1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调研
        3.1.1 调研方法
        3.1.2 调研过程
        3.1.3 调研结果分析
        3.1.4 小结
    3.2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基本模型研究
    3.3 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框架
        3.3.1 Pub+Lab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3.3.2 Pub+Lab框架的主要应用场景
        3.3.3 Pub+Lab框架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科研要素描述机制研究
    4.1 科研要素类型分析
    4.2 科研要素描述规范研究
        4.2.1 类型一:研究假设(Hypothesis)
        4.2.2 类型二:文献综述(Review)
        4.2.3 类型三:研究方案(Protocol)
        4.2.4 类型四:研究方法(Method)
        4.2.5 类型五:研究数据(Data)
        4.2.6 类型六:软件工具(Software)
        4.2.7 类型七:观点讨论(Insight)
    4.3 元数据描述规范适配性研究
        4.3.1 科技文献知识元结构解析研究
        4.3.2 知识元-科研要素映射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Pub+Lab学术交流平台初步设计
    5.1 平台总体目标分析
    5.2 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5.3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5.3.1 科研要素生产模块
        5.3.2 基于科研要素的融汇交流模块
        5.3.3 基于科研要素的关联推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Pub+Lab学术交流模式示范平台实现及验证
    6.1 平台实现技术方案
        6.1.1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6.1.2 数据库设计
    6.2 功能效果展示
    6.3 小同行推荐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贡献与创新
    7.3 不足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文献XSD文件
    附录4 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文献XML文件
    附录5 数据库表单设计
    附录6 示范平台用于展示效果的文章列表
    附录7 内容(软件)共享协议详细信息
    附录8 小同行推荐核心代码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红点指标在医学期刊评价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指标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文献计量学分析法
        2.2.3 统计分析法
        2.2.4 深度访谈法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医学期刊红点指标的基本情况
        3.1.1 医学期刊红点指标的整体情况
        3.1.2 各学科医学期刊红点指标的基本情况
        3.1.3 医学期刊红点指标的区间分析
        3.1.4 综合性医学期刊与专业性医学期刊的红点指标比较
    3.2 红点指标与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3.2.1 红点指标与21项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3.2.2 红点指标与期刊被引用计量指标的相关性
        3.2.3 红点指标与期刊来源计量指标的相关性
        3.2.4 红点指标与学科分类内期刊计量指标的相关性
    3.3 期刊编辑对红点指标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3.3.1 期刊编辑对红点指标的认知
        3.3.2 期刊编辑对红点指标的态度
        3.3.3 期刊编辑对红点指标的行为
    3.4 我国部分医学期刊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分析
        3.4.1 内科学综合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分析
        3.4.2 呼吸病学与结核病学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分析
        3.4.3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分析
第4章 讨论与建议
    4.1 我国医学期刊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良好的报道研究热点能力
    4.2 我国医学期刊存在发展不均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4.3 红点指标作为期刊评价指标是科学合理的
        4.3.1 红点指标与总被引频次呈正相关
        4.3.2 红点指标与权威因子呈正相关
        4.3.3 红点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呈正相关
        4.3.4 红点指标与综合评价总分呈正相关
    4.4 红点指标可弥补影响因子评价过程中的信息缺失
    4.5 红点指标与基金论文比不相关,需理性看待基金论文比的作用
    4.6 我国期刊编辑对红点指标的重视程度较低,亟需改变编辑传统观念、完善继续教育和激励机制
    4.7 提高医学期刊红点指标的建议
        4.7.1 期刊出版单位需合理控制载文量,适当扩大出版规模
        4.7.2 期刊应建立优质作者库,稿件的机构来源应多元化
        4.7.3 期刊编辑应注重引文的时效性
        4.7.4 作者应谨慎选择文章的关键词
        4.7.5 期刊编辑应积极关注期刊的评价指标
        4.7.6 期刊编辑应准确把握学科热点,调整组稿和约稿的方向
        4.7.7 期刊应进行专题策划,加强特色栏目建设
        4.7.8 对于提高期刊的红点指标应保持正确认知和理性态度
第5章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常惺法师对人间佛教的弘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学术史回顾
        (一)人间佛教相关研究
        (二)常惺法师相关研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常惺法师出家与修学简介
    一、出家与受戒
    二、参学历程
第二章 常惺法师与太虚之间的法缘关系
    一、常惺与太虚之间的交往
    二、太虚及其人间佛教的提出
    三、常惺对佛法的理解及阐释
第三章 常惺法师弘传人间佛教的社会实践
    一、奔走四方弘扬大乘佛法
    二、护寺产办佛学培育僧才
    三、革除弊制整顿僧伽戒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国内科学计量学领域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工具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学术图书
    2.2 引用特征
    2.3 引文分析
    2.4 学术评价
3 样本数据概况
    3.1 数据来源
    3.2 学术图书
    3.3 期刊文章
4 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研究
    4.1 引用数量分析
        4.1.1 引用数量与图书出版时间
        4.1.2 引用数量与图书篇幅
    4.2 引用类型及来源分析
        4.2.1 引用类型分析
        4.2.2 引用来源分析
    4.3 引用时间分析
        4.3.1 引用年份分析
        4.3.2 时间差均值分析
    4.4 引用偏好分析
        4.4.1 自引分析
        4.4.2 引用语种分析
    4.5 引用时滞分析
        4.5.1 期刊文章被引时滞分析
        4.5.2 学术专着被引时滞分析
        4.5.3 网络资源被引时滞分析
    4.6 国内高被引学者分析
5 学术图书与期刊论文的引用比较研究
    5.1 引用类型比较分析
    5.2 引用时滞比较分析
    5.3 中文核心期刊的被引比较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参考文献着录存在的问题
        6.1.2 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表 4.2 2016年后出版图书
附录 B 学术图书列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被引质量和被引均衡性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被引质量视角下的期刊影响力评价研究现状
        1.2.2 被引均衡性视角下的期刊影响力评价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工具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工具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内涵
    2.2 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2.2.1 布拉德福定律
        2.2.2 普赖斯指数和引文峰值理论
        2.2.3 加菲尔德引文集中定律
    2.3 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
        2.3.1 定性评价法
        2.3.2 定量评价法
        2.3.3 定性、定量结合评价法
    2.4 指标赋权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
        2.4.1 熵权法
        2.4.2 相关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被引质量视角下的期刊影响力评价
    3.1 被引质量视角下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
        3.1.1 施引期刊的影响力指标
        3.1.2 施引作者的学术水平指标
        3.1.3 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IW指数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IW指数的稳定性分析
        3.3.2 IW指数的灵敏性分析
        3.3.3 与已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4 与已有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被引质量和被引均衡性视角下的期刊影响力评价
    4.1 被引质量和被引均衡性指标构建
        4.1.1 被引质量指标
        4.1.2 被引质量均衡性指标
        4.1.3 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QE指数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QE指数的稳定性分析
        4.3.2 QE指数的区分度分析
        4.3.3 与已有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4.3.4 与已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4 QE指数与IW指数的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研究可行性分析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图书阅读体验概述
    2.1 阅读体验概念溯源
    2.2 相关文献对阅读体验的解释
        2.2.1 工具书中阅读体验的释义
        2.2.2 期刊文献对阅读体验的释义
        2.2.3 学位论文对阅读体验的释义
    2.3 阅读体验概念的界定
    2.4 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特征
        2.4.1 感性特征
        2.4.2 符号化特征
        2.4.3 双效特征
        2.4.4 动态特征
        2.4.5 线性、层次性特征
        2.4.6 丰富性特征
        2.4.7 综合性特征
3 影响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形式和内容要素
    3.1 影响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视觉要素
        3.1.1 与外部形态设计相关的要素
        3.1.2 与内部版式设计相关的要素
    3.2 影响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内容要素
        3.2.1 篇幅能够影响读者对故事情节的判断
        3.2.2 图片的配置影响阅读的节奏与情感体验
        3.2.3 篇目的选择与排序能塑造不同版本的体验之别
        3.2.4 控制知识含量和文字风格是优化内容体验的重要工作
        3.2.5 辅文配置对受众阅读体验有补充、深化的作用
        3.2.6 适时利用小标题对阅读节奏进行处理
4 国内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设计存在的问题
    4.1 出版主体对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关注与重视存在的问题
        4.1.1 对“阅读体验”概念的误认
        4.1.2 对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特征的认识不够专业
        4.1.3 对阅读体验设计可操作性的质疑
    4.2 出版活动各环节在阅读体验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4.2.1 信息采集
        4.2.2 选题策划
        4.2.3 组稿
        4.2.4 审稿
        4.2.5 编辑加工整理
        4.2.6 整体设计
    4.3 新技术环境下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设计面临的新问题
        4.3.1 数字技术的普及对读者阅读素养有所改变
        4.3.2 读者对文字符号的阅读偏好有所降低
        4.3.3 新技术环境下读者阅读场所的变更
        4.3.4 传统图书缺乏即时的反馈和沟通体验
5 多视角审视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提升
    5.1 从出版教育视角审视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提升
        5.1.1 学历教育:充分结合文学内容的优势
        5.1.2 继续教育:以多样的形式开展阅读体验专题教育
        5.1.3 出版科研:不能让“重视阅读体验”成为一句空话
    5.2 从场景构建视角审视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提升
        5.2.1 利用整合营销手段构建受众购买场景
        5.2.2 充分考虑图书的阅读场景
        5.2.3 相关信息构建的信息环境
    5.3 从出版活动的主客体视角审视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提升
        5.3.1 编辑活动主体的视角
        5.3.2 编辑活动客体的视角
    5.4 从新技术视角审视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提升
        5.4.1 利用新技术对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进行知觉的升级
        5.4.2 认识新技术对文学写作的影响
        5.4.3 虚拟社群助力阅读体验的反馈与交流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浅谈期刊文献对编辑工作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对比研究[D]. 王舒鑫.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重大工程管理知识扩散机制研究[D]. 吴恒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开放获取期刊价值的影响因素研究[D]. 张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赛珍珠研究资源关联聚合模型构建[D]. 崔欣卉. 江苏大学, 2020(05)
  • [5]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D]. 孟美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20(01)
  • [6]红点指标在医学期刊评价中的应用与研究[D]. 翁嘉敏.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常惺法师对人间佛教的弘传[D]. 刘依然.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国内科学计量学领域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研究[D]. 王小凯. 郑州大学, 2020(02)
  • [9]基于被引质量和被引均衡性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研究[D]. 孔月.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研究[D]. 刘治禹.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3)

标签:;  ;  ;  ;  ;  

论期刊文件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