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飞行器为“美丽山河”贡献力量

新型飞行器为“美丽山河”贡献力量

一、新型飞播器建功“山川秀美”(论文文献综述)

苏宗海[1](2010)在《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林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和建设,首次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林业的定位并赋予林业以重大使命:“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林业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时调整林业建设思路和战略布局,明确提出将发展现代林业作为林业工作的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林业工作的总目标,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林业工作的总要求来构建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格局。林业财政政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基石。加速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完善财政支持林业的政策、机制,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时代命题。本文在现代林业建设应用理论以及公共财政理论、体制与我国财政政策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成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明确提出现行林业财政政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目前的财政政策仍不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其次,分析了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特点,并对其进行总体评价,提出了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应该借鉴的相关政策;第三,依据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及其发展趋势,认真分析现代林业发展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判断未来发展呈现以下趋势:林业越来越倾向于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需要,越来越依靠政府职能亦即公共财政配置资源;第四,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比较借鉴国外经验,明确了构建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框架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的构成框架、实现机制和政策使用取向,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在科学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的重点。从现代林业建设应用理论研究入手,客观评述了现代林业的内涵、特征、主要建设任务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对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对比研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经验与问题,探讨我国现代林业研究的一般理论和实践、我国现行财政政策执行情况以及财政政策与现代林业的关系,系统分析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目标和途径,研究探索现代林业对公共财政政策的需求变化及趋势,进而探讨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规律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林业财政政策支持机制,使林业发展稳定地、更好地、有效地契合于公共财政体制,形成支持现代林业生态、产业、森林生态文化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借鉴国际林业发展经验,为我国林业财政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林业财政政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基石。现代林业是以多目标可持续经营为基础,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的林业。现代林业注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公共财政与现代林业内在关联的纽带是不断增加社会福利。(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林业财政政策有广泛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所制订的林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明确,采取的措施符合本国国情,并具有针对性。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加速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形成财政有效支持林业体制、机制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深入研究现行林业财政政策的现状、成效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信我国林业财政政策框架体系已基本建立,同时现行林业财政政策存在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要按照现代林业建设对公共财政需求的变化,调整和完善现行财政政策的逻辑关系,确定合理有效的路径选择。(4)通过对现代林业发展目标、实现途径的分析,提出了构建现代林业发展财政政策框架体系的原则与理论依据,并以现代林业的需求为基点,深入分析了现代林业建设资金要求与国家财力及公共财政支出能力的可行性,提出了建立现代林业财政政策的总体构想和各项机制措施。

孙景波[2](2009)在《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工程多样化需求,是历史赋予林业的使命。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大省,自1978年国家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以来,黑龙江省就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改善黑龙江省的生态状况,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而临的重要挑战,因此,研究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策略与对策,对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林业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全面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系统研究相结合、座谈研讨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研究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未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特点将体现在:(1)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4)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5)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6)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7)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8)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9)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10)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11)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则为:(1)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2)坚持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3)坚持总体推进与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区域合作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人才培养与大胆使用相结合的原则;(7)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原则;(8)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原则。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战略重点是:(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草)工程;(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和五期工程;(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6)森林经营工程;(7)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8)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1)为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生态完备、功能完善、效益显着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和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供保障;(2)为实现林业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证;(3)为促进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的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提供支撑;(4)为推进林业全行业技术升级,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贮备;(5)为拓宽广大农民群众和林区人民增收致富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具体包括:(1)西部松嫩平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2)东部三江平原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3)北部大、小兴安岭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4)南部长白山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5)中部丘陵漫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6)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布局。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3)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4)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5)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6)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7)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8)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10)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11)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12)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13)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张福庆[3](2007)在《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指出森林中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体、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含量高的树种配置、舒适的小气候、空气细菌含量少、没有噪音污染、放射性辐射水平合适等优良的森林生态环境以及森林旅游本身具有资源保护与开发效益同向发展、良性互动、带动功能强、就业容量大的独特优势,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森林旅游活动,回归自然、欣赏自然已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随着作为森林旅游发展基础的森林旅游景区的不断开发,促进了森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不少森林旅游景区在进行投资建设实践中有悖于森林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初衷的现象时有发生,粗放性和盲目地森林旅游投资导致景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因此,如何寻求森林旅游投资建设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者统一,是森林旅游投资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森林旅游投资领域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点问题。基于这一现实,本研究选择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江西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此为突破口解决森林旅游投资建设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本研究从宏观理论与微观实践的中间层面对森林旅游投资建设要素、建设项目对环境社会经济影响的战略分析、投资建设的战略目标与重点、投资的战略主体、投资建设的战略选择和战略管理等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中国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现状,力求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战略方案。整个研究以森林旅游生态环境等资源保护为主线,围绕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六大要素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应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经验判断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文献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传统研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典型调查、问卷调查、案例分析、技术咨询、国内外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现行政策性法规收集整理、现代遥感技术的分析应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理论研究,并以江西省为例对这些理论的合理性进行了实证研究。(1)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环境分析研究。为增加战略制定的适应性、可靠性,探讨战略制定的依据,本研究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森林旅游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森林旅游是一种生态保护方法的全新观点。同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投资建设和战略管理的研究成果,并从中国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现状分析入手,依据生态学和森林旅游学理论,提出了森林旅游景区功能分区原则。同时深入地分析了森林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构建了森林旅游利益相关者战略三角模型,建立了森林旅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评价方法,从而为战略制定提供基础平台。(2)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目标研究。战略目标是为森林旅游投资建设规划一个发展愿景,据此本研究提出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3)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重点研究。战略重点是指那些事关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而又薄弱的项目和部门。本研究依据森林旅游本质要求,首次提出了森林旅游环境投资建设、森林旅游产业投资建设、森林旅游文明投资建设和森林旅游政治投资建设四大投资重点领域,从而逐步实现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的宏观目标。(4)森林旅游投资战略主体研究。主体问题是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依据中国投资体制改革方向,提出了基于中国国情的森林旅游投资战略主体为在政府主导下,以社会投资主体为主,政府仅从事部分基础设施等公益项目投资。同时提出了投资主体之间存在良性互动、消极互动和相互竞争三层:互动关系,制定森林旅游投资战略必须要充分调动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以实现投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公平竞争。(5)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选择理论研究。战略制定过程实质上是战略选择过程,战略选择是投资建设方案不断优化的过程。本研究按照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空间大小的顺序,一是从区域的角度,借鉴生态学、森林旅游学和产业经济学原理,建立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重点投资区域选择理论。该理论通过建立6项一级指标和9项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与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分两个维度和三个步骤进行,对许多不同的森林旅游投资区域进行选择,把那些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比较符合要求的区域确定为地方森林旅游重点投资区域进行扶持、培育;二是从项目的角度,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建立森林旅游重点投资项目储备库的方法,同时开发了重点投资项目评估系统,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由9项一级指标和34项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及储备库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的结果,作为重点项目选择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提高投资项目前期工作质量;三是从产品的角度,运用生态旅游规划学原理,在森林旅游规划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建立了森林旅游产品规划选择理论。该理论根据森林旅游产品的内在性质与外在要求,通过建立由4个因素层和10因子层构成的森林旅游产品规划的量化因素指标,采用因素评价法进行各因素指标的权重分析,最终按照综合评价分值建立定量化的森林旅游产品规划模型,据此对景区的森林旅游产品进行判断选择,从而确定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顺序。(6)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为使制定的战略决策得到切实落实,本研究针对当前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投资建设项目不同阶段要求和森林旅游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科学管理策略。一是设立森林旅游项目前期工作基金、规范森林旅游项目入出库工作程序、确:立政府对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的主导地位和形成积极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四种针对性很强的提高投资项目运作水平的管理措施;二是制定了一套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绩效考核评价模型,据此作为考核相关部门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绩效的评价依据,为定性管理过渡到定量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7)江西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实证研究。本研究以江西省为例,全面地分析了江西森林旅游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森林旅游资源,对其森林旅游投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江西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框架。依据重点投资区域选择理论,确立了11个江西森林旅游投资建设重点投资区域排序及其范围;依据重点投资项目选择理论,以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保健中心5个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重点投资项目选择;依据产品规划选择理论,以江西庐山山南国家公园秀峰景区森林疗养所等12个旅游产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旅游产品规划选择研究,从而为未来江西森林旅游投资建设勾画了一幅蓝图。以上研究结果和结论为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丰富了森林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本研究成果将为森林旅游景区生态资源保护和投资建设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指导中国森:林旅游景区投资建设管理及生态资源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亚丽[4](2006)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民族工作研究》文中提出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处理得当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祥和、边防巩固和外交政策。自古以来,内蒙古就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世居民族的迁徙和变化证明了在这块土地上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对内蒙古的民族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十分注意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培养民族干部,发展经济文化,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喇嘛教改革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三代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在内蒙古各级党委和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各项民族工作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调查研究、历史分析、实证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顺序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论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阐述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在这一时期里,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得以实践,这一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并率先在内蒙古实践的,是我党三大政治制度之一。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不仅完成了多年来东、西蒙分治的局面,使人民群众真正当上了国家主人,还为其他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成功的榜样。 第二章回顾了自治区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内蒙古的民族工作。民

王书转[5](2006)在《“一线两带”建设中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秦岭北麓位于秦岭分水岭至关中平原南缘之间,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关中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该区生物、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为陕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依托。但多年来由于重开发轻保护,导致植被退化,河谷断流,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危机四起,直接影响到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因此,有必要对该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前人对该区域的研究多为单一因素的定性研究,很少有关于该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定量研究。因此,对秦岭北麓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系统性定量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该项研究可以进一步寻求和掌握关于秦岭北麓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资源合理开发与经济建设之间和谐发展的途径,为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在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一线两带”建设中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003KR02)的支持下,通过实地调查秦岭北麓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共计11县(区)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现状,并以长安区旅游度假村和青华山采石场、潼关县矿区为典型,全面普查和典型区域详查相结合,分析了自然资源无序和过度开发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承载力理论定量评价了秦岭北麓可持续发展状况,对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研究共分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言。介绍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意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研究的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所采取的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为生态承载力理论概述。概述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判定模式、分级评价方法以及基于生态承载力理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组成以及评价模式。 第三部分为研究区域背景介绍。概述了秦岭北麓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资源状况,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第四部分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检测,评价了秦岭北麓主要河流的水质现状。 第五部分基于生态承载力理论定量计算和评价了秦岭北麓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第六部分提出了秦岭北麓今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七部分总结了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简要提及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同时也指

李晓静[6](2006)在《西部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也是我国许多独特动植物物种的富集区。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和确保我国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是我国解决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生态问题的主战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生态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当地的投资状况决定的。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用于生态工程建设的绝对值越大,占总投资的比重越大,当地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情况就越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工程问题的实质和核心是投融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西部生态工程投融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拟从法律的角度,通过给生态工程投融资新型模式提供法律保障,完善投融资的法律激励和保障机制,来拓宽和梳理投融资渠道,为西部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吴剑华[7](2004)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军队行为》文中研究说明军队行为是国家行为及国防行为中的核心部分。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曲折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单纯的军事实力已不足以完成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作为国家机器的军队已不仅仅是为备战应战、抵抗侵略而存在,而应该在练兵习武致力提高军事实力的同时,努力为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服务。因此,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民族振兴,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必然成为军队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关于西部大开发中的国家行为、地区行为及企业行为的问题有一些研究。但对西部大开发中的军队行为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本文选择“西部大开发中的军队行为”作为研究内容,一是瞄准这一理论空白,试图为西部大开发的理论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二是试图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通过阐明一些理论问题,统一思想、协调行动,为军队更加自觉和更科学地投入到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民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国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西部大开中军队行为的客观性、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西部大开发中军队行为的客观性,试图回答西部大开发中的军队行为是具有充足的法律和历史依据的;第二部分,西部大开发中军队行为的基本方式,试图回答军队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活动领域和活动方式;第三部分,西部大开发中军队行为创新,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创新西部大开发中军队行为的体制、方法和内容,使军队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的军队行为是指军队依据宪法及法律的规定,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指导,在军队职能支配和大开发环境的作用下,以军队名义所进行的集体实践活动。本文提出“西部大开发中的军队行为”的命题,并且首次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军队参与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军队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方式,也是提高国家安全度,保障军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根本职能的有效途径,从而为认识西部大开发中军队行为的价值提供了一个新的、更高和更宽的视角;提出通过军地一体、军政协调、军民互助推动西部大开发,实现军队参与西部大开发的体制创新的观点,从而为军队参与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胡碧玉[8](2004)在《流域经济论》文中研究说明流域经济是一种以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流域人、财、物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 人类的文明,最早均起始于大江大河之畔,世界四大古代文明都发源于一些着名的河流两岸。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流域及河流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学者对流域经济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流域经济更注重对“水域”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对流域经济这个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的诸多要素的系统分析;对流域产业带的分析更多的是以“三角洲”为边界,而缺乏上中下游的产业合理布局与利益互动互补的研究;对流域开发的模式有所研究,但很少用要素禀赋和分工协作的原理,进行流域经济开发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研究;对流域综合开发中上中下游经济差距的形成机制和利益互补机制的研究也薄弱。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众多江河的国家之一,今天对流域经济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已成为我国合理布局生产力,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开发模式,促进我国江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研究基础,借鉴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尤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规范分析方法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以宏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观分析为主等方法,对流域经济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论文的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分析了作为整个论文分析基础的基本理论,即:流域经济的内涵、特征、开发模式等问题,借以为论文其它章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流域经济的开发战略目标及模式,对流域经济的作用及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切合我国实际的“增长链”开发模式。第四章,论文分析流域经济产业带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着重运用分工与协作理论,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共同发展”的原则,对流域进行产业合理布局,并对流域主导产业的选择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五章,论文论述流域经济与城市的合理布局问题,着重分析城市增长极的作用、产权改革、经营城市等问题。第六章,论文分析了流域经济与“三农”出路问题,着重分析了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统筹,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增收等问题,力求探讨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促进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七章,论文分析了流域经济差异与非均衡协调发展,着重探讨了流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差异和实现流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第八章,论文论述了流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用五个统筹的理论,指导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着重探讨流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九章,论文进一步揭示了流域经济开发中市场的失灵,指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流域经济开发中的作用,以及在我国流域经济开发中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最后,论文进行流域经济实证研究,以嘉陵江流域为例,对嘉陵江流域经济的开发开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具体探讨。 与同类型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探索: 1、从宏观理论分析的角度对流域经济问题作系统、全面的研究。克服了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流域经济的研究仅限于注重对“水域”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对流域经济这个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的开发战略目标和模式、产业布局、城市布局、流域经济与“三农”出路、流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分析较少的不足,把流域经济的开发战略目标和模式、产业布局、城市布局、“三农”、经济利益补偿、可持续发展等纳入了分析框架,使流域经济问题的研究更系统、完整和全面化。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提出了增长链开发模式。突破己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创新,提出增长链开发模式。增长链开发模式它是一种梯度开发模式与点-轴一面开发模式并举的综合开发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把梯度开发模式与点一轴一面开发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流域经济开发中,增长极开发、梯度开发与点轴面开发模式并存,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所形成的点状开发、点轴面所形成的带状开发与整个流域经济上中下游总体上的合理分工、梯度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带状的巨大增长链。利用流域经济中河流系统自身拥有的特殊功能来有效地组织流域经济,使河流经济的开发进程与流域经济的发展布局之间始终保持着协调的关系,这必将有利于实现流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 3、提出了建立流域经济上中下游的利益补偿机制。流域经济系统是一种以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流域人、财、物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针对流域开发是个系统工程,提出流域经济的开发必须?

徐孝勇[9](2001)在《创新与凉山州经济发展》文中指出本文所提“创新”是指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革和技术进步,将新制度和新技术引入经济领域,对生产要素进行创造性地重新组合,使各生产要素之间互补和匹配,从而使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凉山自秦汉时期纳入中央统一建制以来就具备作为一个区域整体的自然、经济和人文特征。创新是推动观念落后、制度建设滞后、技术创新乏力、经济发展水平低而资源禀赋优越的凉山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和重要举措。将创新与凉山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加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创新与凉山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如何运用创新来推动凉山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方法和途径。而区域经济则是指一个地缘整体或行政区域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等因素综合而成的经济状况和形势。区域经济发展则是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和措施来推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源泉和动力。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也就是创新。一般来讲,创新主要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的一个共同特征,也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凉山作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之一,其经济发水平与我东部地区经济发水平的差距巨大,同时凉山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也很突出。缩小凉山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同东部先进地区的差距和缩小凉山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距已成凉山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然而,如何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现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当今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采用创新理论和与之相关的方法和措施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和消除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并用之指导和推进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中国而言,消除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和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为此,中国政府在20世纪末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希望通过该战略的实施来实现我国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但是,凉山如何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契机来推动经济发展呢?我国政府强调“西部大开发,西部人要转变思维方式,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机制,以新姿态对应于西部大开发”。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些提法和主张,为人们指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思路,即我们可以用创新来推动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用创新来推动经济文化更为落后、但天赋资源丰富的西部民族地区之一的凉山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包括凉山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体现在:西部面临着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许多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除了面临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又面临着知识经济发展的挑战;西部民族落后地区面临着高新技术发展和技术进步加快的挑战,知识经济的兴起,技术产业化周期和技术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进一步缩短,使西部民族落后地区靠引进技术和资金赶上发达地区的难度提高,“后发优势”的作用减弱;国内外金属矿产品、能源和原材料供给的相对过剩,致使西部民族地区的天赋资源优势相对减弱;西部民族地区面临着发展经济所需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方法等资源匾乏的严峻形势;西部民族地区面临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的挑战。总之,西部民族地区如不认真对待以上挑战,消除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将会导致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将会使西部民族地区无法实现区域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西部大开发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展开的,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机制和新举措。目前,西部许多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还未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来开展各项创新工作,消除制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进而推动区域的开发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分析、研究和解块该问题,笔者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从系统的角度探讨创新与凉山州经济发展的问题。凉山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资源的严重匾乏,而且还存在观念落后、制度建设滞后、社会人文环境差、技术创新乏力、传统文化束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凉山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指摒弃狭隘的民族意识和区域观念、不重视科教观念,树立起新的资源优势、大团结、大开放、科教兴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视人文环境建设和法治等观念。观念创新是凉山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先导。二、生产环境创新。生产环境创新是利用创新理论和相关的方法和措施来推进凉山的生产环境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开创良好的生产环境。进行生产环境创新,开创良好的生产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和保障条件。生产环境创新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创新、经济理论创新和投资环境创新。三、制度创新。

邹学忠[10](1999)在《回顾历史 展望未来 满怀信心迎接21世纪》文中指出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是一所综合性林业科研机构。从1958年9月20日正式成立以来,转战南北,几经搬迁,走过一条成立—发展—撤销—恢复—再发展壮大的坎坷不平、艰难曲折的道路。40年来,在国家林业局、辽宁省委、省政府及省林业厅、省科委、省

二、新型飞播器建功“山川秀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飞播器建功“山川秀美”(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2.1 现代林业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2.2 林业财政政策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认识与评价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总体思路
        1.3.3 研究基本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
2 现代林业建设的应用理论与实践
    2.1 现代林业建设的应用理论
        2.1.1 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法正林学说)
        2.1.2 近自然林业理论
        2.1.3 森林多功能理论
        2.1.4 林业分工论
        2.1.5 新林业理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方法)
        2.1.6 生态林业理论
        2.1.7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1.8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2.2 现代林业建设的实践
        2.2.1 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
        2.2.2 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
        2.2.3 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
        2.2.4 现代林业建设的任务
        2.2.5 现代林业建设的成效
    2.3 本章小结
3 公共财政理论、体制和我国财政政策演进
    3.1 公共财政理论
        3.1.1 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观点、提出及功能
        3.1.2 我国公共财政的观点、提出及功能
    3.2 公共财政体制
        3.2.1 公共财政体制内涵
        3.2.2 公共财政体制基本特征
        3.2.3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演进及发展趋势
    3.3 我国财政政策演进
        3.3.1 我国财政政策的内涵
        3.3.2 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作用
        3.3.3 我国财政政策的演进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现行林业财政投入分析与政策评价
    4.1 我国现行国家林业投入分析
        4.1.1 国家林业投入总规模分析
        4.1.2 国家林业投入资金来源构成分析
        4.1.3 国家林业投入资金分配结构分析
    4.2 我国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成效评价
        4.2.1 林业丛建投资政策成效评价
        4.2.2 专项财政政策成效评价
        4.2.3 财政经费政策成效评价
        4.2.4 育林基金与林业基金政策成效评价
        4.2.5 林业贷款贴息及林业金融政策成效评价
        4.2.6 税收优惠政策成效评价
    4.3 我国现行林业财政政策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4.3.1 林业投入数量赶不上林业建设"量"的扩张要求
        4.3.2 林业投入基本未考虑林业建设"质"的改善要求
        4.3.3 建设成本呈快速上升趋势
        4.3.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标准低
        4.3.5 分级、分类财政扶持体系还未真正建立
        4.3.6 林业财政投入增长幅度小
        4.3.7 财政配套政策亟待完善
        4.3.8 林业财政相对分散
        4.3.9 林业金融支撑不足
    4.4 林业财政政策总体评价
        4.4.1 不同时期林业财政政策侧重不同
        4.4.2 林业多功能是现在和未来财政政策的主导目标
        4.4.3 林业政策政策需伴随社会发展不断完善
    4.5 本章小结
5 国外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演变与发展
    5.1 公共财政支出政策
        5.1.1 财政补贴
        5.1.2 特殊奖励
        5.1.3 生态补偿
        5.1.4 科技支出
    5.2 林业税收优惠政策
        5.2.1 美国税收政策稳定
        5.2.2 日本税收优惠多
        5.2.3 德国税费规范
        5.2.4 瑞典政策鼓励
        5.2.5 法国税收优惠大
        5.2.6 巴西税收激励
        5.2.7 芬兰税政透明
        5.2.8 南非税制规范
        5.2.9 加拿大优惠明显
        5.2.10 俄罗斯政策灵活
        5.2.11 新西兰税制统一
        5.2.12 马来西亚依法纳税
    5.3 政府性收费与基金制度
        5.3.1 美国的林业基金制度
        5.3.2 德国的森林灾害补助措施
        5.3.3 英国的林业基金制度
        5.3.4 日本的林业基金制度
        5.3.5 法国的林业基金制度
        5.3.6 瑞典的林业基金制度
        5.3.7 芬兰的森林改造基金制度
        5.3.8 印度解决林业资金的主要措施
        5.3.9 巴西的林业投资基金
        5.3.10 菲律宾的林业重点项目
    5.4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共性与特点
        5.4.1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共性
        5.4.2 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特点
    5.5 本章小结
6 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6.1 社会对现代林业需求变化分析
        6.1.1 历史时期社会对林业的需求
        6.1.2 20世纪中后期我国林业的主导需求
        6.1.3 影响现代社会对林业需求转变的有关因素
        6.1.4 我国对林业需求呈现明显多样化趋势
        6.1.5 国际社会对林业定位的变化
    6.2 财政政策对现代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6.2.1 财政政策对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影响
        6.2.2 财政政策对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
        6.2.3 财政政策对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影响
        6.2.4 财政政策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6.3 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6.3.1 林业生态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6.3.2 林业产业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6.3.3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6.3.4 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6.3.5 林业改革的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框架构建
    7.1 框架构建的指导思想
    7.2 框架构建的基本原则
        7.2.1 坚持导向性原则
        7.2.2 坚持协调性原则
        7.2.3 坚持效率性原则
        7.2.4 坚持稳定性原则
    7.3 框架构建依据
        7.3.1 理论依据
        7.3.2 实践依据
    7.4 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构成框架
        7.4.1 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内容
        7.4.2 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框架
    7.5 框架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7.5.1 构建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必要性分析
        7.5.2 现代林业建设资金需要与公共财政体制吻合度分析
        7.5.3 现代林业建设的资金要求与国家财力可能支持度分析
    7.6 构建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实现机制
        7.6.1 建立林业财政扶持资金总量增长机制
        7.6.2 建立适宜的林业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7.6.3 建立"分级"财政支出机制
        7.6.4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7.6.5 建立林业发展财政补贴机制
        7.6.6 建立林业税费激励机制
        7.6.7 建立林业金融支持和服务机制
        7.6.8 建立健全林业资金监督保障机制
    7.7 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使用方向
    7.8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简述
    8.2 政策建议
        8.2.1 制定科学的财政政策体系
        8.2.2 形成林业投入规模增长的长效机制
        8.2.3 完善现行财政政策,研究探索新财政政策
    8.3 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8.3.1 创新或新颖之处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林业生态工程兴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要求
        1.1.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历史性转变的需要
        1.1.4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是新时期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发展转变的需要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黑龙江自然环境分析
    2.1 地貌
        2.1.1 山区
        2.1.2 平原
    2.2 气候
    2.3 土壤
    2.4 植被特征
3 国外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3.1 美国"罗斯福工程"
    3.2 加拿大"绿色计划"
    3.3 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3.4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
        3.4.1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背景
        3.4.2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
        3.4.3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效果
    3.5 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3.6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
        3.6.1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背景
        3.6.2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的实施
        3.6.3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效果
        3.6.4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措施
    3.7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
        3.7.1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背景
        3.7.2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的实施
        3.7.3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效果
4 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4.2 退耕还林(草)工程
        4.2.1 工程规划
        4.2.2 建设成效
    4.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4.3.1 工程建设进展
        4.3.2 工程建设成效
    4.4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4.1 沿海防护林成效
        4.4.2 沿海防护林面临的挑战
    4.5 三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工程
        4.5.1 发展历程
        4.5.2 建设成就
        4.5.3 教训
    4.6 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6.1 工程规划
        4.6.2 工程进展
    4.7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4.7.1 工程规划
        4.7.2 工程效果
    4.8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
        4.8.1 工程规划
        4.8.2 工程进展
        4.8.3 工程效果
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5.1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5.1.1 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5.1.2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草)工程
        5.1.3 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5.1.4 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工程
        5.1.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
    5.2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黑龙江省与国内主要省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比研究
    6.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6.2 森林公园建设
    6.3 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6.4 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6.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
    6.6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7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7.1 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
    7.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
    7.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
    7.4 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
    7.5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
    7.6 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
    7.7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
    7.8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
    7.9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
    7.10 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
    7.11 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
8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
    8.1 总体指导思想
    8.2 战略指导方针
    8.3 基本原则
    8.4 战略目标
    8.5 战略重点
    8.6 主要任务
    8.7 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
    8.8 技术途径
9 加快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9.1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
    9.2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
    9.3 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
    9.4 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9.5 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
    9.6 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
    9.7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
    9.8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9.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9.10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
    9.11 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9.12 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
    9.13 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研究综述
        1.1.1 国内外森林旅游理论研究综述
        1.1.1.1 国内外森林旅游内涵的界定
        1.1.1.2 国内外森林旅游发展回顾及研究动态
        1.1.1.3 国内外森林旅游关联理论的研究状况
        1.1.2 国内外投资建设与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1.1.2.1 生态建设理论
        1.1.2.2 产业关联和产业布局理论
        1.1.2.3 投资管理理论
        1.1.2.4 战略管理理论
    1.2 论文选题及研究思路
        1.2.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2.4 研究的技术手段
    1.3 小结
2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和投资建设调查分析
    2.1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评析
        2.1.1 森林旅游资源构成
        2.1.2 森林旅游发展历程
        2.1.3 森林旅游发展评述
    2.2 中国森林旅游投资分析
        2.2.1 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评估
        2.2.2 森林旅游投资的改革发展
        2.2.3 森林旅游投资的困境
        2.2.4 森林旅游投资的趋势
    2.3 小结
3 森林旅游景区投资建设要素与功能分区
    3.1 森林旅游资源的特征
    3.2 森林旅游景区投资建设要素
    3.3 森林旅游景区功能分区
    3.4 小结
4 森林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环境社会经济影响的战略分析
    4.1 建设项目影响因素分析
    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4.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的确定
        4.2.2 建设项目环境敏感性分析
        4.2.3 建设项目环境治理方案的优化分析
    4.3 建设项目社会影响评价
        4.3.1 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4.3.2 利益相关者战略三角模型
        4.3.3 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分析
        4.3.4 建设项目社会互适性分析
        4.3.5 建设项目社会风险分析
    4.4 建设项目经济影响评价
        4.4.1 建设项目经济影响分析
        4.4.2 建设项目经济费用与效益识别
        4.4.3 建设项目经济费用与效益估算
        4.4.4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4.5 小结
5 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的战略目标与重点
    5.1 投资建设战略的指导思想
    5.2 投资建设战略的基本原则
    5.3 投资建设战略目标
    5.4 投资建设战略重点
    5.5 小结
6 森林旅游投资的战略主体
    6.1 投资主体的概念及其分类
    6.2 投资主体的选择
    6.3 投资主体的运行
    6.4 小结
7 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的战略选择理论
    7.1 重点投资区域选择理论
        7.1.1 重点区域选择的原则和基准
        7.1.2 重点区域选择的指标体系与模型
    7.2 重点投资项目选择理论
        7.2.1 重点项目储备库建设
        7.2.2 储备库项目评估方法和评估系统
        7.2.3 储备库项目评价模型
    7.3 重点投资景区产品规划理论
        7.3.1 产品规划的基本原则
        7.3.2 产品规划的主要内容
        7.3.3 产品规划选择模型
    7.4 小结
8 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的战略管理理论
    8.1 投资建设项目运作管理措施
        8.1.1 设立森林旅游项目前期工作基金
        8.1.2 规范森林旅游项目入出库工作程序
        8.1.3 确立政府对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的主导地位
        8.1.4 形成积极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
    8.2 投资建设管理绩效考核评价
        8.2.1 投资建设管理绩效考核评价的意义
        8.2.2 投资建设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8.2.3 投资建设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模型
    8.3 小结
9 江西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实证研究
    9.1 研究区概况
        9.1.1 江西森林旅游地理环境
        9.1.2 江西森林旅游人文环境
        9.1.3 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9.1.4 江西森林旅游资源及评价
    9.2 江西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现状评价
        9.2.1 江西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经验与问题
        9.2.2 江西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的前景
    9.3 江西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的战略构想
        9.3.1 江西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的战略要素
        9.3.2 江西森林旅游投资建设重点投资区域的确定
        9.3.3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投资项目选择
        9.3.4 江西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秀峰景区重点投资旅游产品选择
        9.3.5 江西森林旅游投资建设的管理
    9.4 小结
10 结语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民族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第一节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革命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四、关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
        二、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三、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宗教改革思想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是内蒙古民族民主革命胜利的核心力量
        二、实事求是分析内蒙古民族问题是革命成功的重要前提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内蒙古人民意愿的正确选择
        四、革命统一战线是内蒙古民族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十年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第一节 深刻的社会变革
        一、民主改革
        二、社会主义改造
        三、结束“旗(县)并存,蒙汉分治”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统一区划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
    第三节 关于成吉思汗陵的西迁与回迁
        一、成吉思汗陵西迁
        二、成吉思汗陵回迁
    第四节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十年的辉煌成就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推行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贯彻实施
        三、教育、科学、文化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四、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行民族识别
        五、培养民族干部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工作
    第一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内蒙古民族工作的曲折发展
        一、整风运动与社会主义教育
        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运动
        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
        四、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的建立和鄂伦春人的定居
        五、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喇嘛教制度改革
    第二节 全面建设杜会主义时期内蒙古民族工作的成就与教训
        一、民族工作成就
        二、民族工作教训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工作
    第一节 民族工作惨遭浩劫
        一、符合内蒙古区情的“三不两利”特殊政策被否定
        二、内蒙古东3盟西3旗的错误划出
    第二节 民族干部遭受迫害
        一、“乌兰夫反党叛国集团”冤案及“挖肃”运动
        二、“内蒙古二月逆流”冤案
        三、“新内人党”冤案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十年民族工作的教训
        一、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
        二、坚持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在各项工作中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三、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实质和长期性,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中的各种矛盾
        四、加强社会主义民族法制建设,在民族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工作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工作
        一、改革开放初期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工作的拨乱反正、恢复和发展
        二、改革开放时期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内蒙古的民族工作
        一、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完善
        二、民族经济蓬勃发展
        三、蒙古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迅速
        四、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着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工作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普及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展区域堪界工作
        一、省级界线的堪定工作
        二、盟(市)间界线的堪定工作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内蒙古的民族经济工作突飞猛进
        一、实施“两带一区”发展战略
        二、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三、内蒙古扶贫工作迈向新台阶
    第四节 培养跨世纪的民族干部
    第五节 民族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第七章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工作
    第一节 “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
        一、荒漠化土地减少
        二、草库仑建设成就巨大
        三、六大优势产业形成
        四、经济发展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节 内蒙古的生态移民工作
        一、生态移民的内涵及外延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内蒙古生态移民
        三、当代内蒙古生态移民的典型成功范例
    第三节 “兴边富民”行动正式启动
    第四节 全面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
第八章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工作的经验教训
    第一节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不动摇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民族理论教育
        二、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
        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不动摇
    第二节 加强民族立法工作是落实民族工作的法律前提和保障
        一、为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制保障
        二、为民族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三、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
    第三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一、立足于民族特点和自治区区情
        二、划分不同经济区,分类指导
    第四节 坚持培养大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事业的少数民族干部
        一、各级党委提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自觉性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
        三、从实际出发,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四、重视对汉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第五节 发展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史研究,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传播工作
        一、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
        二、加强民族史研究,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传播工作
    第六节 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一、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第七节 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以人为本
        三、以社会和生产发展为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图
附录二: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与人口分布图表(2001年)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5)“一线两带”建设中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进展概述
        1.3.1 秦岭北麓相关研究进展
        1.3.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3.3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3.4 承载力概念的由来、演化与发展
        1.3.5 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
        1.3.6 基于不同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研究概述
    1.4 基本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概述
2 生态承载力理论概述
    2.1 生态承载力概念
    2.2 生态承载力分级评价
        2.2.1 一级评价—生态弹性指数表达模式
        2.2.2 二级评价—资源承载指数表达模式
        2.2.3 三级评价—生态系统承载压力度
        2.2.4 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2.3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2.3.1 支持指标体系
        2.3.2 压力指标体系
        2.3.3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图谱
    2.4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判定模式
        2.4.1 发展度与发展稳定度
        2.4.2 可持续发展度
3 研究区域背景
    3.1 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
        3.1.1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3.1.2 社会人文经济概况
    3.2 研究区域资源概况
        3.2.1 生态资源
        3.2.2 水资源
        3.2.3 矿产资源
        3.2.4 旅游资源
        3.2.5 林特药材资源
        3.2.6 动植物种的资源库和基因库
    3.3 秦岭北麓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3.3.1 旅游资源开发
        3.3.2 矿产资源开发
        3.3.3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3.4 生态农业开发
    3.4 秦岭北麓资源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3.4.1 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3.4.2 矿藏资源的无序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
        3.4.3 天然植被面积缩小,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3.4.4 森林的减少使河流水量锐减
        3.4.5 水土流失,洪涝、地质灾害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4 秦岭北麓主要河流的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水质评价因子
    4.2 水质分析方法
    4.3 水质评价标准
    4.4 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及分析
    4.5 综合指数评价结果及分析
    4.6 秦岭北麓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5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秦岭北麓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秦岭北麓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分析评价
        5.1.1 一级评价—生态弹性指数计算结果及分析评价
        5.1.2 二级评价—资源承载指数计算结果及分析评价
        5.1.3 三级评价—承载压力度计算结果及分析评价
        5.1.4 秦岭北麓生态承载力综合分析评价
    5.2 秦岭北麓可持续发展分析
        5.2.1 秦岭北麓表现层发展状况分析
        5.2.2 秦岭北麓支持层发展状况分析
        5.2.3 秦岭北麓可持续发展状况综合分析
6 秦岭北麓今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1 合理规划,项目带动,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双赢战略
    6.2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6.3 强化水利建设和管理,防治水污染
    6.4 有序开发矿产资源
    6.5 积极发展精品生态旅游
    6.6 实施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6.7 依靠生态农业,提高农业潜力
    6.8 大力发展生物产业
    6.9 退耕还林,生态移民
7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西部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若干基础性研究概念的界定
    (一) 西部
    (二) 生态工程
    (三) 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
    (四) 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二、生态工程建设在西部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分析
    (一) 西部生态环境现状
    (二) 西部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
    (三) 西部生态工程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三、西部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现状分析
    (一) 当前西部生态工程投融资的现状
    (二) 国家在西部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 西部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软环境存在的问题
四、国际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经验及其借鉴
    (一) 美国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的经验
    (二) 澳大利亚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的经验
    (三) 日本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的经验
    (四) 国际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经验总结
五、西部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法律制度的重构与完善
    (一) 西部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法律制度重构
    (二) 西部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软环境法律制度完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西部大开发中的军队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西部大开发中军队行为的客观性
    1.1 军队行为的基本范畴
    1.2 西部大开发中军队行为的依据
第二章 西部大开发中军队行为的基本方式
    2.1 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2.2 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2.3 发挥军事设施和军产的民用效益
    2.4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
第三章 西部大开发中军队行为创新
    3.1 体制创新:形成军地一体、军政协调、军民互助的新体制
    3.2 方法创新:以国防科技园、边境贸易区和建设兵团模式推进大开发
    3.3 内容创新:将文化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中军队行为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文章
后记

(8)流域经济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论文选题的角度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流域经济基本理论分析
    2.1 流域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2.1.1 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
        2.1.2 流域经济与城市经济
        2.1.3 流域经济范畴的理论解析
    2.2 流域经济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2.2.1 增长极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2.2.2 点轴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2.2.3 网络开发模式评析
        2.2.4 梯度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3 流域经济开发的战略目标及模式
    3.1 流域经济的功能与作用
        3.1.1 流域经济的一般功能
        3.1.2 流域经济的特殊作用
    3.2 流域经济的开发战略
        3.2.1 流域经济开发战略的概念
        3.2.2 流域经济开发战略的制定
        3.2.3 流域经济开发战略的目标
    3.3 流域经济开发模式
        3.3.1 世界大河流域开发的启示
        3.3.2 现实中流域经济开发模式类型
        3.3.3 增长链:流域经济开发模式抉择
    3.4 流域经济的运行机制
        3.4.1 流域经济的微观运行机制
        3.4.2 流域经济的宏观运行机制
4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
    4.1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
        4.1.1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的意义
        4.1.2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的原则
        4.1.3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思路
    4.2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探析
        4.2.1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2.1.1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低度化
        4.2.1.2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虚高度化
        4.2.1.3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同构化
        4.2.2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
    4.3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4.3.1 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
        4.3.1.1 主导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4.3.1.2 流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与培育
        4.3.2 市场机制与经济结构调整
5 流域经济与城市布局
    5.1 城市增长极在流域经济中的作用
        5.1.1 城市是流域经济发展的内核
        5.1.2 城市是流域经济区域内的产业芯
        5.1.3 城市是流域经济区域内的商品流通结
        5.1.4 城市是流域经济区域内的要素中心
    5.2 城市化与流域经济增长
    5.3 城市在流域经济中的合理布局
        5.3.1 我国城市布局问题与反思
        5.3.2 促进流域经济增长的城市布局战略
        5.3.2.1 流域城市合理布局的基本思路
        5.3.2.2 流域城市合理布局的基本对策
    5.4 城市制度安排与流域经济增长
        5.4.1 城市经济产权制度创新
        5.4.1.1 产权与经济效率
        5.4.1.2 城市产权制度创新
        5.4.2 城市经营制度创新及流域经济增长
6 流城经济与"三农"出路
    6.1 "五个统筹"与"三农"问题
    6.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6.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居民差距
        6.2.1.1 城乡居民差距现状
        6.2.1.2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
        6.2.2 我国城市化现状及问题
        6.2.2.1 我国城市化现状
        6.2.2.2 长江流域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6.2.3 城市化滞后对经济的影响
        6.2.4 城市经济增长极的发展推动流域农村发展
        6.2.5 经济体制改革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6.2.5.1 城市化与流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6.2.5.2 深化改革与城乡统筹互动
    6.3 农业结构调整与“三农”互动机制
        6.3.1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
        6.3.1.1 流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对策
        6.3.1.2 流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微观措施——以长江流域为例
        6.3.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
        6.3.2.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6.3.2.2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产业化的促导
        6.3.3 深化农村改革的取向
        6.3.3.1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6.3.3.2 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6.3.3.3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7 流域经济差距与非均衡协调发展
    7.1 流域经济上中下游经济差距机制分析
        7.1.1 缩小流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意义
        7.1.2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差距
        7.1.3 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差距的成因分析
    7.2 流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政策措施
        7.2.1 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7.2.2 流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政策与措施
8 流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8.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8.1.l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8.1.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8.1.3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8.2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8.2.1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绩效
        8.2.2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
    8.3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
        8.3.1 资源环境保护
        8.3.2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8.3.3 发展生态农业
        8.3.3.1 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8.3.3.2 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
        8.3.4 生态旅游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8.3.4.1 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
        8.3.4.2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绩效
        8.3.5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8.3.5.1 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8.3.5.2 流域开发的多目标的协调
        8.3.5.3 建立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9 流域经济开发中的宏观调控
    9.1 流域经济开发中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9.1.1 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9.1.1.1 市场机制的作用
        9.1.1.2 市场失灵
        9.1.2 流域经济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9.1.2.1 流域经济开发中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9.1.2.2 流域经济开发中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9.2 流域经济开发中政府的宏观调控
        9.2.1 流域经济政府的职能
        9.2.2 流域经济政府宏观调控取向
        9.2.3 流域经济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与手段
    9.3 流域经济开发的制度安排
        9.3.1 流域经济管理体制创新
        9.3.2 流域经济管理的法制建设
10 流域经济的实证研究:以嘉陵江流域为例
    10.1 嘉陵江干流沿岸地区概况
        10.1.1 嘉陵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状况
        10.1.2 嘉陵江干流沿岸主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0.1.3 嘉陵江流域的区位特征与要素禀赋
    10.2 嘉陵江流域的开发战略
        10.2.1 嘉陵江流域的开发模式抉择
        10.2.2 嘉陵江流域的开发战略目标
        10.2.2.1 嘉陵江流域总体开发战略
        10.2.2.2 嘉陵江流域开发的战略重点
    10.3 嘉陵江流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
        10.3.1 嘉陵江流域的产业结构调整
        10.3.2 嘉陵江流域的产业合理布局
    10.4 嘉陵江流域开发开放与可持续发展
        10.4.1 促进嘉陵江流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10.4.2 嘉陵江流域经济环保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9)创新与凉山州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有关概念
    三 论文结构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理论借鉴
    一 创新的概念创新与凉山州经济发展
    二 观念创新理论
    三 制度创新理论
    四 技术创新理论
    五 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六 经济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理论
第二部分 凉山州经济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目标
    一 凉山州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 制约凉山州经济发展的因素
    三 凉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第三部分 观念创新环境创新与凉山州经济发展
    一 观念创新
    二 生产环境创新与凉山州经济发展
第四部分 制度创新与凉山州经济的发展
    一 制度创新的概念和凉山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 凉山制度创新的内容
第五部分 技术创新与凉山州经济发展
    一 技术创新的概念,技术创新与凉山经济发展
    二 凉山技术创新的举措
    三 技术创新发展战略
第六部分 凉山州经济发展战略创新
    一 以丰富资源为契机的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二 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三 攀西开发战略
第七部分 凉山州经济结构调整创新
    一 经济结构的概念,凉山经济结构调整创新思路
    二 凉山产业结构调整创新
    三 凉山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创新
    四 实施凉山区域结构调整创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 大力推进凉山城乡结构调整创新,加快城市化步伐
第八部分 创新的组织保障
    一 凉山现行创新体制在创新中的局限性
    二 凉山创新的组织保障—凉山创新委员会
结论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四、新型飞播器建功“山川秀美”(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D]. 苏宗海.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2]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孙景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09(01)
  • [3]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张福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1)
  • [4]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民族工作研究[D]. 刘亚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5]“一线两带”建设中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书转. 陕西师范大学, 2006(10)
  • [6]西部生态工程建设投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 李晓静. 兰州大学, 2006(09)
  • [7]西部大开发中的军队行为[D]. 吴剑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8]流域经济论[D]. 胡碧玉. 四川大学, 2004(02)
  • [9]创新与凉山州经济发展[D]. 徐孝勇. 西南农业大学, 2001(01)
  • [10]回顾历史 展望未来 满怀信心迎接21世纪[J]. 邹学忠. 林业科技管理, 1999(01)

标签:;  ;  ;  ;  ;  

新型飞行器为“美丽山河”贡献力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