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支撑步态下肢肌力预测(英文)

双支撑步态下肢肌力预测(英文)

一、步态双支撑期下肢肌力的预测(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笛[1](2021)在《不同高度鞋跟对踝关节运动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对比在正常行走过程中,不同高度的鞋跟对人体踝关节生物力学和平衡能力所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多项参数和相关指标来评价不同鞋跟的适用性,以推广运用于下肢损伤的运动康复领域。研究方法:本研究对南京体育学院12名在校男性大学生在依次穿着负跟鞋、平底鞋和在裸足状态下进行正常行走过程时的步态时空参数、地面反作用力、踝关节运动角度、踝关节力矩、关节周围主要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和平衡能力等指标进行采集,并对上述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显着性水平为P<0.05。研究结果:1、不同高度鞋跟对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特征:负跟鞋组在步长指标大于裸足组(P<0.05),在步速、步频指标上小于裸足(P<0.05)和平底鞋组(P<0.05),在步宽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负跟鞋组在行走时的支撑相比例大于裸足组和平底鞋组(P<0.05),在摆动相参数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高度鞋跟对步行过程各时期地反作用力的影响:受试者分别在穿着负跟鞋和平底鞋行走时,在左脚落地时期和左脚离地时期所受到的标准化地反作用力明显大于与裸足状态(P<0.01),而穿负跟鞋组与平底鞋组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左脚支撑阶段和第二峰值阶段各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左脚离地时期,负跟鞋组所受到的标准化地反作用力明显大于平底鞋组和裸足组(P<0.01)。3、不同高度鞋跟对踝关节角度和力矩的影响:在矢状面时,当处于左脚落地时期,负跟鞋组、裸足组的跖屈角度大于平底鞋组(P<0.05),而穿负跟鞋组与裸足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负跟鞋组跖屈力矩小于裸足组(P<0.05),此时平底鞋组为背屈力矩且显着大于裸足组(P<0.01)。在左脚支撑时期,负跟鞋组的背屈力矩小于裸足组和平底鞋组(P<0.05),其他时期各组关节角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第二峰值时期,平底鞋组背屈力矩小于裸足组(P<0.05),与负跟鞋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冠状面时,当处于左脚落地时期和左脚支撑时期,负跟鞋组、裸足组与平底鞋组组间关节角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二峰值时期,负跟鞋组与平底鞋组关节角度具极高显着性(P<0.01),平底鞋组与裸足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左脚离地时期,负跟鞋组、平底鞋组的冠状面外翻角度显着小于裸足组(P<0.01)。在左脚落地时期,各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左脚支撑时期,负跟鞋组、平底鞋组内翻力矩均大于裸足组(P<0.05),在其他两个时期各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4、踝关节周围主要肌肉的表面肌电指标变化特征:受试者分别在穿着不同高度的鞋跟时,积分肌电值参数与均方根数值参数在腓肠肌内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胫骨前肌指标中,负跟鞋组积分肌电值均显着大于裸足组(P<0.01)和平底鞋组(P<0.01),均方根值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腓骨长肌指标中,负跟鞋组与裸足组(P<0.05)、平底鞋组(P<0.05)在积分肌电值和均方根均显着性增高。5、不同高度鞋跟对静态平衡能力指标的影响:在睁眼测试和在闭眼测试过程中,负跟鞋组和平底鞋组的运动椭圆面积指标小于裸足组(P<0.05),而负跟鞋组与平底鞋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睁眼测试阶段,负跟鞋组的运动长度指标结果均显着小于裸足组和平底鞋组(P<0.05),而裸足组与平底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闭眼测试阶段,三个组别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睁眼状态下,负跟鞋组的前后标准偏差小于裸足组(P<0.05),而与平底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闭眼状态下,负跟鞋组和平底鞋组的前后标准偏差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均小于裸足组(P<0.05)。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各组组间的横向标准偏差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在单个步态周期中,负跟鞋比平底鞋和裸足有更好的稳定性,但在摆动相时期容易受到更大的地反作用力。2、在行走过程中,负跟鞋使踝关节矢状面稳定性增加,且下肢主要肌肉的激活程度更高,但在单支撑相时期的稳定性弱于平底鞋。3、负跟鞋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静态平衡能力和踝控制策略的使用能力,可以作为一种静态平衡的训练方式。

张清悦[2](2021)在《小样本量痉挛型偏瘫人群步态动力学仿真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对小样本量脑卒中后下肢痉挛型偏瘫平面行走步态作力学分析,通过与正常步态相关力学指标的对比,统计分析脑卒中痉挛型偏瘫步态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为后续脑卒中痉挛型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康复训练提供参考,加快康复进程、提高康复效率;为建立偏瘫患者步态动力学常模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方法:30名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患者分别粘贴78个反光追踪点,运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其步态运动学数据,选取其中35个标记点数据进行基础排列与Visual Basic数据转换后,导入Lifemod人体动力学建模软件建立痉挛型偏瘫步态肌骨模型,经过模型筛选与数据初步分析,选出15例符合要求的人体步行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Lifemod软件分析与运算,获得相应的关节运动角度、关节力矩、地面反作用力和下肢17块肌肉肌力,并与正常人相关参数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偏瘫患者患侧与健侧的步长、步速明显降低,双支撑占比明显延长;患侧单支撑低于正常值,而健侧单支撑占比远高于正常步态。2.偏瘫患侧踝关节缺少背屈运动,仅在摆动相出现小于正常范围的背屈(P<0.05),在支撑早期与摆动期跖屈角度小于正常值(P<0.05);矢状面内患侧踝关节冲量矩小于正常值。部分患者踝关节仅出现外翻,且外翻角度大于正常人(P<0.05);仅出现内翻运动的患者其内翻严重。3.患侧膝关节支撑相内屈曲角度大于正常值(P<0.05),表现出异常屈曲,在摆动相内差异不显着(P>0.05);患侧膝关节伸展角度仅在支撑相末期大于正常值(P<0.05),其他时相均无显着差异(P>0.05)。4.痉挛型偏瘫患侧髋关节在支撑早、中期及摆动期屈曲与伸展范围小于正常值(P<0.05);患侧冲量矩小于正常值。只出现内收运动的患者在支撑早、末期出现过度内收(P<0.05)。既外展又内收的患者支撑中期、摆动相内收角度小于正常值(P<0.05),除支撑相末期患侧外展角度峰值明显大于正常值之外,其余各时相内患侧外展峰值均明显小于正常峰值(P<0.05)。5.15例样本中,偏瘫患侧GRF趋势总体表现为较为不平滑的双峰曲线,健侧在支撑中期、末期曲线变化较为平缓;偏瘫健、患侧的第一、第二峰值与正常值相差不大,患侧第一峰值比正常步态延迟出现约步态周期的10%。6.腓肠肌在除支撑中期以外其它时相中均存在肌力不足的情况,胫前肌在支撑中期、摆动相肌力小于正常值(P<0.05),比目鱼肌在支撑中、末期肌力水平较低(P<0.05)。7.股直肌从单支撑开始到步态周期结束其肌力值都显着低于正常值,股外肌与股二头肌短头在支撑末期与摆动期差异显着(P<0.05);股二头肌长头在步态周期中的肌力值总体呈较低水平,股内肌与半腱肌差异较小可忽略。8.股直肌作为双关节肌其肌力水平与膝关节处一致;髂腰肌、臀大肌2、内收大肌、臀中肌1在步态周期中总体小于正常值(P<0.05);臀大肌1、2仅在摆动相内肌力峰值低于正常值(P<0.05)。研究结论:综合分析,认为对于痉挛型偏瘫患者,应根据步行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对相关肌肉进行康复训练。1.支撑早期患侧踝关节背屈不足由腓肠肌外侧头与胫前肌肌力不足导致;支撑中期(患侧单支撑)应加强对比目鱼肌的肌力训练;提高小腿三头肌与胫前肌的肌力水平能够改善踝关节的异常内/外翻。2.股直肌在摆动相内的痉挛是此时相膝伸展不足的主要原因;股二头肌在支撑相内的挛缩与肌力不足导致膝关节过度屈曲,加之股直肌的肌力下降,膝关节失去了最主要的伸膝动力来源,反向加重了关节的异常屈曲。3.对出现髋异常内收—外展的患者,可加强内收大肌、近股骨处臀中肌的康复训练,而臀大肌下半部、近骶骨臀中肌2对痉挛型偏瘫患者髋关节运动影响不大。

李真岚[3](2021)在《运动干预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步态障碍是帕金森病典型的临床特征之一,也是导致残疾和损伤的常见原因,表现为步速减慢、步幅短、拖曳步。随着病情加重,患者还会出现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日常活动需要步行的同时进行其他认知或运动任务,称为双任务。帕金森病患者在双任务活动中会发生步态的改变,出现步速降低、双支撑时间延长和步态变异性增加,从而增加跌倒风险,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本研究目的:(1)探讨不同任务活动对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步态的影响,筛选评估双任务步态异常的主要步态参数,初步判断步态参数改变与认知资源需求关系;(2)探讨不同任务活动对有冻结步态和非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步态与大脑前额叶活动的影响,确定步态参数改变与前额叶激活程度的关系;(3)比较12周五禽戏与拉伸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探讨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影响,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横断面研究探讨不同任务活动对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步态的影响,选取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各20人,要求受试者完成单任务(正常速度行走),以及在正常速度行走时分别完成跨障碍物、倒背数字、减法计算及回答问题,共5项任务。运用PKMAS电子步道及配套软件对步态参数进行采集和分析,比较受试者在完成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的特点,筛选评估双任务步态异常的相关步态参数,判断步态参数改变与认知需求的关系。第二部分:选取有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和非冻结步态(non-freezing of gait,N-FOG)的帕金森病患者各12人。采用同第一部分的步态测试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在5种任务活动中的步态参数特点及双任务成本(dual task cost,DTC),同时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仪(f NIRS)测试在步行时大脑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Hb O2)的变化,确定步态参数改变与前额叶激活程度关系。第三部分:选取帕金森病患者40人,将其随机分配到五禽戏组和拉伸组,每组20人,每周训练2次,每次60分钟,共12周。在训练前后,采集患者完成5项任务活动中的步态参数、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情绪等数据。比较两种运动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在5种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干预效果,以及是否能改善平衡功能、移动能力、认知功能、情绪及生活质量。研究结果:(1)与健康老年人比,帕金森病患者在单任务活动中的步速(cm/s)(90.33±8.39 vs 107.23±12.08)、步幅(cm)(84.95±19.21 vs 111.96±11.85)、步宽(cm)(7.60±2.62 vs 9.32±3.29)显着下降(P<0.05),双支撑时间(sec)(0.37±0.12vs 0.27±0.0)和双支撑%(32.95±7.28 vs 25.30±2.84)要高于健康老年人(P<0.05),而步幅变异性与双支撑时间变异性在两组受试者中无显着性差异。帕金森病患者在倒背数字、减法计算和回答问题活动中的步速(cm/s)(55.77±17.72 vs84.24±16.42,55.49±16.77 vs 76.63±18.67,52.99±16.21 vs 73.33±16.76)、步幅(cm)(69.55±19.65 vs 96.98±7.78,68.45±17.79 vs 93.54±9.04,66.23±18.07 vs90.16±8.75)低于健康老年人(P<0.05),而双支撑时间(sec)(0.51±0.20 vs0.38±0.15,0.53±0.21 vs 0.43±0.18,0.53±0.16 vs 0.38±0.07)和双支撑%(38.91±9.19 vs29.35±3.36,40.51±9.14 vs 30.17±3.83,40.90±8.43 vs 30.65±3.53)显着高于健康老年人(P<0.05)。(2)FOG组在单任务和双任务步行中的步速(cm/s)下降(73.50±24.29→50.69±23.66),步幅(cm)减少(84.86±20.48→65.73±23.51),双支撑%增加(34.18±9.09→43.21±15.12)。FOG组在倒背数字和减法计算中的DTC步速(%)(-31.78±25.76,-32.61±23.74),DTC步幅(%)(-23.84±18.95,-24.91±16.46)及DTC双支撑(%)(26.10±25.48,22.04±21.35)高于回答问题(-28.77±28.49,-21.80±18.99,20.84±21.79)。N-FOG组在减法计算中的DTC步速(%)(-20.20±14.07)要高于倒背数字(-15.77±17.35)和回答问题(-18.93±28.91),在回答问题中的DTC步幅(%)和DTC双支撑(%)(-16.93±20.17,27.29±43.40)要高于倒背数字(-10.38±11.73,13.69±12.89)和减法计算(-13.83±9.88,14.16±16.64)。FOG组在倒背数字和减法计算中PFC激活程度要高于其他任务(P<0.05),而N-FOG组在倒背数字中PFC激活程度显着增加(P<0.05)。(3)12周运动干预后,五禽戏组单任务的步速(cm/s)增加(91.03±9.34→97.42±10.85),步幅(cm)增加(101.92±11.57→107.78±10.57),跨障碍物中的双支撑%下降(26.19±4.59→24.15±3.60),减法计算中的步幅(cm)增加(77.69±13.03→82.73±10.39)。拉伸组单任务的双支撑%下降(33.27±7.79→31.36±8.19),跨障碍物中的步速(cm/s)增加(74.14±24.52→78.53±23.96)以及倒背数字中的步幅变异性下降(18.71±12.37→15.75±11.53)。五禽戏组中,PD患者的平衡功能评分提高(20.05±7.18→24.52±4.20)、移动能力增加(11.43±3.48→10.05±2.01)、认知评分(28.90±1.67→29.00±1.14)、情绪评分降低(12.28±9.05→8.39±5.87)及生活质量评分降低(30.00±17.24→22.37±15.88),表明五禽戏能改善平衡功能、移动能力、认知功能、情绪及生活质量。研究结论:(1)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执行减法计算、倒背数字和回答问题的步速、步幅、步频、双支撑时间和双支撑百分比变化要大于健康老年人,可作为评估双任务步态异常的主要参数,且步态参数的改变可能与认知需求有关,(2)有冻结步态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双任务步行中的步速减慢,步幅缩短,双支撑百分比延长,在倒背数字、减法计算及回答问题中的双任务成本明显增加,需激活前额叶的活动,以获得认知资源弥补步行功能的下降。(3)五禽戏能提高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单任务中的步速、步幅以及双任务中步幅、降低双支撑百分比,并且能改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及生活质量。拉伸训练能降低单任务中的双支撑百分比和双任务中的步幅变异性,应根据步态参数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干预方法。

殷可意[4](2021)在《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适应性运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关节炎类型之一,老年、女姓和肥胖人群是这种渐退化疾病的主要易感群体。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到2020年,寿命增长和老龄化发展已使OA上升为致残的第4大原因。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的滑膜关节,由于使用频率较高和承受负载过大,发生OA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关节。近几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猛,肥胖患病率逐渐增高,KOA病患数量很可能在未来大幅增加,由此产生的人体功能障碍、残疾,不仅严重妨碍日常生活,还会引发严重心理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均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KOA管理体系尚未完善,究其原因在于相较于其他慢性心血管类疾病,人们通常将KOA视为“衰老的正常现象”,同时缺乏大范围、规范性、跨人群的骨关节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因此,如何立足患者需求,解决疾病负担挑战,让更多的患者获益于规范化治疗,提高骨关节健康状况,改善生活质量,亟待社会各界合力破局。KOA缺乏完全治愈手段,临床干预以缓解关节疼痛,保留和改善关节功能为重点,其中非药理干预以运动生物力学手段为主,如何调整膝关节内负载是KOA干预研究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该手段的使用仍旧存在诸多壁垒,例如,缺乏对KOA群体步行时多环节与膝关节运动配合模式的认识,干预研究结果尚不统一,同时这一手段的实施需要严苛的实验环境,在临床领域大范围推广困难重重,是否可利用其他生物力学指标简易推估膝关节负载少有探索。以上均为KOA康复干预与日常管理(包括:早期诊断、严重程度评估、干预方案制订和效果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应用参考。综上,本项目总体研究目的是:以步行为动作任务,老年女性KOA为目标人群,深入探讨KOA群体多步行时适应性运动特征变化,明确KOA群体特有的“适应性调整”模式;确定对膝关节负载变化敏感的相关生物力学因素,建立其相互关系,以期指导制定有力且高效的运动干预模式,从而实现KOA早诊早治、及早干预、治疗策略的个性化和阶梯化目标。研究一具体目的:探究KOA老年女性相较于健康老年女性,步行过程中膝关节内收力矩变化对邻近髋、踝关节和其他环节(足、骨盆和躯干)运动特征的影响,以期获取对KOA疾病介入较为敏感的多环节生物力学指标。研究方法:受试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受试者的初选(膝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活和年龄),后续通过临床手段——膝关节站立位放射学影像(即X光片:正位片、侧位片)完成KOA的诊断和分期判定(K-L分级),本研究最终纳入KOA受试者15人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15人。设备搭建:在运动科学学院运动技能研究中心实验大厅完成步态分析实验。使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追踪全身反光球运动轨迹,采样频率为100Hz,配合埋入步道中间位置的两块测力台同步采集受试者步行过程中经过测力台时双足地面反作用力,采样频率为1000Hz。数据分析:使用Nexus和Visual 3DTM软件进行后续数据处理与分析。相关指标:1.步态时空参数——步幅、单步长、步宽、步态周期时长和步速;2.运动学——下肢髋、膝、踝关节角度,足前进角,骨盆和躯干侧倾角;3.动力学——下肢髋、膝、踝关节净力矩。研究结果:(1)老年女性KOA受试者相较于健康对照组,步速显着下降(t=2.129,P=0.04),其他步态时空参数不存在组间差异;(2)老年女性KOA受试者步行过程中髋关节外展角度有所增大,对应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峰值出现时刻的髋关节角度1明显大于对照组(t=4.561,P<0.0001),其余膝、踝额状面内角度不存在显着组间差异;对应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峰值出现时刻的骨盆、躯干侧倾角明显倾向患侧(t=4.396,P=0.0001;t=10.03,P<0.0001),对应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二峰值出现时刻的足前进角表现为外八(t=3.351,P=0.002)、骨盆和躯干侧倾角显着倾向患侧(t=3.028,P=0.0052;t=3.135,P=0.004);(3)支撑末期中对应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二峰值出现时刻的踝关节力矩2(t=17.73,P<0.0001),支撑初期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峰值(t=14.42,P<0.0001),踝关节最大背屈力矩(U=58,P=0.0004)及膝关节最大伸膝力矩(t=2.197,P=0.03)存在显着组间差异。研究二:具体目的:在不同体重KOA老年女性中进一步探究步态时空参数、下肢关节及其他身体环节的运动特征改变,明确KOA老年女性群体步行时特有的“适应性变化”过程;同时利用数学手段建立上述运动调整与膝关节内收力矩的关系,探讨其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受试者:招募及筛选条件同研究一,最终纳入KOA受试者60人,群体中存在体重超标的情况,由于体重也是对膝关节负载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按照我国成人身体质量指数标准,最终将研究二中的受试者分为三组,依次记为BMI(正常),BMI(超重),BMI(肥胖)。数据处理分析及指标:同研究一研究结果:(1)步行过程中,步幅(F=3.951,P=0.02)、单步长(F=3.737,P 0.03)、步速(F=4.851,P=0.01)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BMI(肥胖)组和BMI(正常)组之间。而步宽、步态周期时长不存在任意两者的组间差异;(2)三组KOA受试者中,超重组和肥胖组相较于体重正常组,在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峰值出现时刻,骨盆、躯干侧倾角明显倾向患侧(F=8.449,P=0.0006;F=4.663,P=0.01),在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第二峰值对应时刻,足前进角瞬时值显着增大,表现为更大的外八字(F=5.553,P=0.006;F=11.51,P<0.0001),肥胖组相较于体重正常组,踝关节最大跖屈力矩减小(F=4.620,P=0.013),膝关节垂直胫骨力峰值降低(F=4.644,P=0.0097),髋关节外展力矩峰值随着体重增大,逐级减小(F=6.539,P=0.0334,P=0022)。(3)足前进角、骨盆和躯干侧倾角、步速和BMI值与代表KOA中膝关节负载的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第二峰值间存在线性关系。其中,BMI、足前进角在膝关节内收力矩双峰值变化中相对贡献较大,其次为躯干、骨盆侧倾角和步速。研究结论:(1)相较于健康老年女性,KOA老年女性增大的膝关节内收力矩引起步速减慢,髋关节支撑初期外展角度增大,踝关节支撑末期外翻力矩增大,足前进角内八程度减小,骨盆和躯干侧倾向患侧等适应性运动特征变化;病程一致的KOA老年女性,随着体重递增,膝关节内收力矩逐级增大,上述适应性变化更加凸显;(2)膝关节内收力矩增大导致步速,足前进角,骨盆和躯干侧倾角产生明显的适应性运动改变。利用上述指标和身体质量指数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快速推估膝关节内收力矩双峰值的大小,易于其在KOA诊断、干预中大范围应用;(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体重和足前进角对膝关节内收力矩峰值的相对影响较大,降低体重,增大足前进角度(外八字)可降低膝关节内收力矩峰值,并作为KOA老年女性群体步态修正方案的普适关注点。

郄淑燕[5](2021)在《步态分析和表面肌电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定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成年人中产生腰痛和/或下肢神经痛的最常见病因之一,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病程长及低龄化趋势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LDH以腰4/5(L4/5)和腰5/骶1(L5/S1)节段发病率最高,并造成相应的不同节段神经根受压。目前临床上公认将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结合,以明确LDH的诊断并判断相应压迫的神经根。但是椎间盘的突出并不一定和远端的放射及疼痛症状所指向的神经根节段完全对应。作为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的特殊检查,直腿抬高试验(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SLRT)对腰神经根疾病的诊断尽管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不足,对具体受压神经根的判断存在不确定性。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软组织分辨能力较高,可以清晰显示椎间盘和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关系,是评估椎间盘和周围软组织以及神经组织结构关系的金标准,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特异性最高可达97%以上。然而,临床上部分无神经症状的人群也可出现影像学征象的椎间盘突出,提示独立的影像学证据与神经根受压患者的具体功能受限间有可能不完全吻合。这是因为MRI检查多在静息卧位下完成,不能完全反映生理状态下的腰椎功能,也缺少对个体运动状态下神经根压迫情况和由此所致的神经肌肉功能改变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因此有必要探索和研究是否有其他评估手段可以从功能角度为现有LDH神经根的定位诊断提供有益补充,这也是康复科医师面临的临床挑战之一。步态分析和表面肌电(Surfaceelectromography,SEMG)是康复医学中常用的功能评估方法,其优点是可以对个体运动过程中的步态特征和肌肉激活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量化分析。由于疼痛及其他问题的存在,临床上LDH患者,尤其是伴有神经根压迫所致下肢放射症状的患者,常表现为减少症状侧触地时间、减慢步频和步速等适应性步态改变,步行过程中腰部及下肢的神经肌肉控制也相应发生调整,表现为肌肉力量和耐力下降。但不同节段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由于所压迫的神经根不同,其相应的步态特征和下肢肌肉激活规律间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能否为LDH患者的神经根定位诊断提供功能依据尚不清楚,值得进一步研究。此外,步态分析和SEMG检查所涉及的测量参数众多,步态分析包括对人体步态时空、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观察,SEMG检查可以从时域和频域角度获得肌肉激活程度、激活时间、肌群间协调及肌肉疲劳情况的信息,如何从大量评估数据中提取有助于区分不同节段神经根受压的、敏感性较高的特征性指标也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作为一种高度灵活的数据处理手段,机器学习技术可以从大量繁杂的数据中通过学习和训练发掘数据点并构建有效的预测模型,近年来在医学领域逐步得到应用,这为步态和SEMG参数的分类识别、选择提取和辅助临床决策提供了可能。因此,本研究采用穿戴式步态分析和SEMG检测技术对不同节段神经根受压LDH患者进行了步态及SEMG同步分析,归纳并总结了其步态特征和神经肌肉激活规律;选择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逆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两种机器学习手段,建立了基于步态和肌电参数的实践可用的LDH受压神经根定位诊断模型,为LDH患者的定位诊断提供了功能依据和补充,也为LDH康复评估手段的深入应用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目的总结不同节段神经根受压患者步行过程中的步态特征和肌肉激活规律;分析基于步态和SEMG参数的受压神经根定位诊断模型效能;探讨步态和肌电特征在LDH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伴有单侧下肢放射痛并接受手术治疗的LDH患者58例,其中包括L5神经根受压患者(L5组)29例,S1神经根受压患者(S1组)29例,同时选取健康成人受试者(健康对照组)30例。2.步态分析和SEMG检测:应用IDDEA步态分析仪采集受试者的步态时空参数和运动学参数;应用DELSYS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和GoPro Hero3高速摄像机采集受试者行走过程中下肢胫前肌、腓肠肌外侧头肌电活动。测试时受试者在10米跑道上来回自由行走,采集至少20个完整的步态周期。通过ActView3软件计算步速、步频、步长、跨步长、单腿支撑时间、双腿支撑时间、单/双腿支撑时间比、单步时间、步态周期时间等步态时空学参数;计算下肢行走过程中的4个加速度参数(抬腿强度、摆腿强度、地面冲击、足落地控制)及摆动前期足离地角度等步态运动学参数,分析总结LDH患者步行过程中的步态特征;通过EMGwork Analysis软件对肌电数据进行预处理,编写MATLAB程序计算20个步态周期中胫前肌、腓肠肌外侧头的肌电振幅均方根(Rootmean square,RMS)峰值、RMS峰值时间(RMS峰值在一个步态周期中出现的位置)等时域参数以及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等频域参数,分析总结LDH患者步行过程中下肢肌肉的激活规律。3.建立诊断模型:筛选LDH患者双下肢间存在显着差异的特征性步态和肌电指标,应用RF和BP神经网络技术,分别基于SEMG参数、步态参数及步态肌电联合参数,建立六种不同的诊断模型,每种模型均根据重复预留实验原理进行十次建模和验证,计算每次实验的准确度、精度、召回率、F1-score和Kappa值,应用ROC曲线下面积对六种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同时,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开发基于步态肌电特征的LDH受压神经根辅助定位诊断系统。研究结果1.不同节段神经根受压LDH患者步态和SEMG特征(1)步态时空学特征:LDH患者步行稳定性及对称性下降,L5组患者症状侧与无症状侧相比,步速(P=0.001)、步频(P<0.001)、单腿支撑时间(P=0.002)、单步时间(P=0.011)显着下降;S1组患者症状侧与无症状侧相比,步频(P=0.004)、单腿支撑时间(P<0.001)、双腿支撑时间(P=0.020)显着下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L5 组、S1 组患者步速(P=0.022,P<0.001)、步频(P=0.034,P=0.009)、步长(P=0.002,P<0.001)、跨步长(P=0.002,P<0.001)、单/双腿支撑时间比(P<0.001,P<0.001)均显着减小,双腿支撑时间(P=0.01,P=0.001)显着延长;S1组患者单步时间(P=0.005)和步态周期时间(P=0.033)也显着增加。(2)步态运动学特征:L5组和S1组症状侧下肢的摆腿强度(P=0.005,P=0.002)、地面冲击(P<0.001,P=0.001)、足落地控制(P<0.001,P=0.001)、足离地角度(P=0.007,P=0.004)和无症状侧相比均显着下降。健康对照组相比,L5组患者抬腿强度(P=0.028)和足落地控制(P=0.016)显着下降,S1组患者4个加速度参数抬腿强度(P=0.008)、摆腿强度(P=0.035)、地面冲击(P=0.008)和足落地控制(P=0.01)均显着下降。(3)步行时的SEMG特征:L5组患者症状侧与无症状侧相比,胫前肌RMS峰值时间明显延迟(P<0.001),MPF和MF明显下降(P均<0.001),症状侧腓肠肌外侧头RMS峰值明显下降(P=0.016)。S1组患者症状侧与无症状侧相比,腓肠肌外侧头RMS峰值明显减小(P=0.003),RMS峰值时间明显前移(P<0.001),MPF、MF明显下降(P均<0.001),症状侧胫前肌RMS峰值明显下降(P=0.043)。两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L5组患者胫前肌RMS峰值时间明显延迟(P<0.001),胫前肌MF(P=0.002)及腓肠肌外侧头MPF(P=0.001)明显下降;S1组患者腓肠肌外侧头RMS峰值(P=0.043)及MPF(P<0.001)、胫前肌MPF(P=0.033)、MF(P=0.001)明显下降。与S1组相比,L5组患者胫前肌RMS峰值时间明显延迟(P<0.001),腓肠肌外侧头RMS峰值明显下降(P=0.001);与L5组相比,S1组患者腓肠肌外侧头RMS峰值时间明显前移(P=0.045)。(4)步行时的下肢肌肉激活规律:L5神经根受压时,症状侧胫前肌激活时间明显延迟,在一个步态周期中的峰值出现时间较晚[症状侧:35(25.5,61),无症状侧11(7.5,15),P<0.001],与腓肠肌外侧头出现共同收缩趋势;S1神经根受压时,症状侧腓肠肌外侧头激活时间明显前移[症状侧:27(14.5,37.5),无症状侧44(38.5,46.5),P<0.001],表现为双峰激活模式及与胫前肌共同收缩趋势。2.LDH患者神经根定位诊断模型的建立与诊断系统的开发(1)定位诊断模型的建立:应用RF和BP神经网络分别基于8个步态参数、8个SEMG参数、8个步态肌电联合参数建立了六种诊断模型。验证评估结果发现,应用BP神经网络的三种模型十次诊断平均准确率分别为77%、75%、81%,最高准确率分别为84%、86%、91%,Kappa值分别为0.68、0.67、0.7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88、0.93;应用RF算法的三种模型十次诊断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0%、84%、89%,最高准确率分别为86%、93%、95%,Kappa值分别为0.73、0.76、0.8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93、0.97。两种算法间比较,RF模型诊断效能整体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其中基于步态肌电综合参数的RF模型诊断效能最优。(2)不同参数诊断模型的权重比较:在三种RF模型中,步态参数模型8个参数权重接近均等(10%-15%);SEMG参数模型中8个参数权重范围为6%-26%,其中胫前肌RMS峰值时间权重最高,为26%,其次为腓肠肌外侧头RMS峰值及RMS峰值时间,分别为15%、15%。步态肌电综合参数模型中8个参数权重范围为7%-27%,其中胫前肌RMS峰值时间占比最高,为27%,其次为胫前肌RMS峰值、腓肠肌外侧头MPF、地面冲击,占比分别为14%、13%、13%。(3)辅助定位诊断系统的开发:在建立LDH受压神经根定位诊断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步态和肌电分析的LDH受压神经根辅助定位诊断系统,设计了适合智能医用诊断系统的用户界面,通过可视化交互按钮建立了使用者与诊疗系统的沟通手段,使诊断系统的易用性得到明显提高。系统内置六种诊断模型,可以自由选择不同模型进行诊断,可以存储患者的基本信息,并且可实时输出模型的评估指标。研究结论1.L5和S1神经根受压的LDH患者表现为相似的步行稳定性下降和双侧步态不对称,步态时空和运动学特征异常。S1神经根受压患者由于踝跖屈肌功能受限更显着,影响步行过程中的向前推进,步行能力下降更明显。2.L5和S1神经根受压的LDH患者反映出截然不同的肌肉激活规律。L5神经根受压时出现胫前肌神经控制障碍,胫前肌在步态周期中的激活时间明显延迟;S1神经根受压时出现腓肠肌神经控制障碍,表现为双峰激活及激活时间前移;这种肌肉激活规律的改变引发了胫前肌和腓肠肌这对拮抗肌间的共同收缩及协调障碍。3.基于步态和肌电特征及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诊断模型可以作为LDH患者受压神经根的辅助定位诊断方法,为LDH的临床决策提供有益补充,其中基于步态肌电综合参数的随机森林模型诊断效能最优。4.在LDH患者受压神经根定位诊断方面,SEMG特征较步态时空学和运动学特征更有优势,其中胫前肌RMS峰值时间是最为敏感的诊断指标。

刘志政[6](2020)在《太极拳对增龄性肌肉减少症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老龄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增龄性肌肉减少症是伴随老龄化进程的一种老年综合征。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对增龄性肌肉减少症的积极干预效果已被证实,但作为一种有效改善老年人肌力、平衡、协调能力的传统体育运动—太极拳,对增龄性肌肉减少症影响的研究却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分析12周太极拳锻炼后肌肉减少症老年人肌肉力量、肌肉质量、肌肉功能表现和步态特征的变化,探索太极拳对肌肉减少症老年人的干预效果。方法:参照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在山东省曲阜市选取符合条件的36名女性老年人,随机分为太极拳组(n=18)和对照组(n=18)。太极拳组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太极拳干预和每2周1次健康知识宣讲,对照组只进行每2周1次的健康知识宣讲,期间不进行任何有规律的训练。干预前后分别测试两组以下指标:(1)肌肉力量:握力、背力、髂腰肌肌力、股四头肌肌力、腘绳肌肌力、胫骨前肌肌力;(2)肌肉质量:上肢肌肉质量、下肢肌肉质量、躯干肌肉质量和总肌肉质量;(3)肌肉功能表现:功能性伸展距离、起立行走时间、单腿站立时间、6分钟行走距离和SPBB量表评分;(4)步态特征:使用PRO惯性动作捕捉系统采集受试者平地行走时的时间-空间和下肢关节角度数据。测试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2×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前后测的组间和组内差异性。结果:1.肌肉力量变化:太极拳组干预后躯干背力和下肢髂腰肌肌力、股四头肌肌力和胫骨前肌肌力显着大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太极拳组髂腰肌肌力、股四头肌力和胫骨前肌肌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肌肉质量变化:太极拳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肌肉功能表现变化:太极拳组干预后计时起立行走时间显着小于干预前(P<0.05)单腿站立时间、功能性伸展距离、6分钟步行距离和SPPB量表评分显着大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太极拳组计时起立行走时间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6分钟步行距离和SPBB量表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步态特征变化:(1)时间-空间参数:太极拳组干预后步速、步幅、步宽较干预前显着增加(P<0.05)双支撑时间较干预前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太极拳组步幅和步速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关节角度参数:太极拳组干预后髋关节、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和关节活动范围显着大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太极拳组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范围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12周太极拳可以提高肌肉减少症老年人躯干肌肉力量和下肢肌肉力量,对上肢肌肉力量改善不明显。2.12周太极拳对肌肉减少症老年人肌肉质量改善无显着作用。3.12周太极拳可显着改善肌肉减少症老年人肌肉功能,提高平衡、协调和运动等能力。4.太极拳可改善肌肉减少症老年人步态特征,提高其步速、步宽和步幅,减少双支撑期时间,增加髋、膝和踝关节的屈伸能力以及髋、膝的关节活动范围。

王廉秀[7](2020)在《健身瑜伽对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健身瑜伽练习对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患者疼痛、身体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以及步态相关指标方面的影响,为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的缓解和治疗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2方法选择三十名符合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诊断的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人。对照组仅参加康复理论知识的学习,无运动干预;实验组在学习康复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健身瑜伽四个阶段的练习。实验周期共八周,实验后分别对两组实验对象的VAS评分,JOA评分,RMDQ评分,步态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分析。3结果3.1 VAS评分变化:经过八周实验,实验组组内产生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组内没有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组间对比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产生了显着性差异(P<0.05)。3.2 JOA评分变化:经过八周实验,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前进行组间对比发现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产生了显着性差异(P<0.05)。3.3 RMDQ评分变化:经过八周实验,实验组组内产生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组内没有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组间对比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产生了显着性差异(P<0.05)。3.4步态指标变化:(1)经过八周实验,对照组在实验后在步长,步宽和步速方面等参数方面无统计学变化(P>0.05);实验组实验后步长增加,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步宽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组组间同期进行比较发现步速发生了显着性差异(P<0.05);组内相比对照组实验前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出现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2)实验组实验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步态周期出现了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出现了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3)对照组髋屈曲最大角、膝屈曲最大角和踝屈曲最大角实验前后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组在实验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髋屈曲最大角和踝屈曲最大角出现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髋屈曲最大角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髋屈曲最大角、膝屈曲最大角和踝屈曲最大角均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4)实验组组内髋关节、踝关节实验后在矢状面的活动范围显着增大,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膝关节实验后在矢状面的活动范围显着减小,同样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实验前髋、膝、踝关节矢状面运动范围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后组间对比髋、膝关节矢状面活动范围出现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踝关节矢状面运动范围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4结论4.1健身瑜伽对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有缓解及康复效果;4.2健身瑜伽对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患者的步长、步速,步态周期,髋、膝、踝关节屈曲最大角,髋、膝、踝关节矢状面运动范围等步态指标有改善效果。4.3健身瑜伽干预改善了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和身体功能健康状况;

郑诗恬[8](2020)在《基于表面肌电图分析合谷刺法激活臀肌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采用表面肌电图观察合谷刺法对脑卒中患者臀肌电生理的改变,并采用相关量表评价其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合谷刺法组和对照组,最终每组各完成31例,两组均予内科基础治疗、常规针刺和康复训练,合谷刺法组在此基础上,在患侧秩边、居髎、环跳穴行合谷刺法。两组均进行为期4周、每周5天的治疗。在首次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双侧臀大肌、臀中肌、股直肌的表面肌电检测,观察治疗前后均方根值(RMS)及中位频率(MF)的变化,在首次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对患者进行下肢Fugl-Meyer评分(FMA)、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定(FAC)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并在治疗周期结束两个月后进行步行安全性随访。结果:(1)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1)健侧负重、患侧迈步:治疗后,合谷刺法组患侧臀大肌、臀中肌RMS上升(P<0.01),患侧股直肌RMS下降(P<0.05),健侧臀大肌、股直肌RMS下降(P<0.01),健侧臀中肌RMS下降(P<0.05)。对照组患侧臀大肌、臀中肌、股直肌RMS上升,健侧臀大肌、股直肌RMS下降(P均<0.05),健侧臀中肌RMS治疗前后相当(P>0.05)。(2)患侧负重、健侧迈步:治疗后,合谷刺法组患侧臀大肌、臀中肌RMS上升(P<0.01),患侧股直肌RMS上升(P<0.05),健侧臀大肌RMS下降(P<0.01),健侧臀中肌、股直肌RMS下降(P<0.05)。对照组患侧臀大肌、臀中肌RMS上升(P<0.05),患侧股直肌RMS上升(P<0.01),健侧臀大肌RMS下降(P<0.05),健侧臀中肌、股直肌RMS治疗前后相当(P>0.05)。(2)表面肌电图中位频率(MF):各动作状态下,治疗后两组双侧臀大肌、臀中肌、股直肌MF均上升(P均<0.01),合谷刺法组患侧MF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3)下肢FMA评分:经整体分析,时点的P<0.01,时点*组别的P<0.01,组别的P<0.05。治疗2周后两组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合谷刺法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4)FAC评定:经整体分析,治疗2周后两组评定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合谷刺法组评定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评定与时间变化均相关(P<0.05),合谷刺法组与时间的关联性较对照组强。(5)BBS评分:经整体分析,时点的P<0.01,时点*组别的P=0.01,组别的P<0.05。治疗2周后两组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合谷刺法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6)步行安全性随访:合谷刺法组跌倒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12.90%。结论:合谷刺法能有效激活患侧臀肌,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

朱胜群[9](2020)在《肌内效贴扎对大学生跑步中足弓稳定性维持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长跑是现今一项流行的运动和锻炼方式,由其带来的损伤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诸多损伤中以下肢肌肉骨骼系统损伤最为常见。结构及功能良好的足弓能够对地面的反作用力提供良好的缓冲,降低下肢损伤发生率。已有研究发现,跑步后会出现静态姿势下的足部旋前增加,而过度或长时间的足旋前被认为与下肢关节的损伤具有一定相关性,但现有研究对跑步过程中足弓的动态变化以及稳定性的改变尚不明确。肌内效贴布(简称肌贴)足弓贴扎已经在临床和运动训练中广泛使用,相关研究已证明肌贴具有提高静态足弓的作用。然而,肌贴是否可以促进慢跑等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足弓稳定性的维持,尚缺乏实证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究跑步运动前后足弓稳定性的变化,以及探究肌内效贴扎技术对于跑步中足弓稳定性的维持作用效果,并分析跑步及贴扎干预对下肢运动学及动力学的改变。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交叉前后自身对照的研究设计。招募有长跑习惯的健康大学生18名,随机决定受试者首次进行有足弓贴扎(Kinesio-Taping,KT)或者无足弓贴扎(No-Taping,NT)干预的十五分钟低速跑,间隔一周后,对受试者的贴扎干预进行交叉,首次接受无贴扎干预测试的受试者进行足弓贴扎测试,首次接受贴扎干预测试的受试者进行无足弓贴扎测试。两次跑步过程中,应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及BERTEC步态分析跑台在运动起始和终末时各采集10秒长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并计算步态周期内的内侧纵弓(Medial Longitudinal Arch,MLA)角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有贴扎跑步起始和终末、无贴扎跑步起始和终末、跑步起始阶段无贴扎和有贴扎、跑步终末阶段无贴扎和有贴扎的内侧纵弓角度、支撑期下肢三关节峰值角度、峰值力矩数据进行比较,显着性差异水平设定为P<0.05。研究结果:(1)无贴扎条件下,相较于跑步起始阶段,跑步终末阶段的触地时内侧纵弓角度出现显着性增大(P<0.05),MLA最大值与触地时MLA角度的差值出现显着性下降(P<0.05);(2)贴扎条件下,跑步起始终末阶段的触地时内侧纵弓角度不具有显着性差异,MLA最大值与触地时MLA角度的差值不具有显着性差异;(3)无贴扎条件下,跑步终末阶段时,支撑期踝关节内翻峰值角度出现显着性增加(P<0.05),支撑期踝关节跖屈力矩有显着性下降(P<0.05);(4)贴扎条件下,跑步终末阶段的支撑期踝关节内翻峰值角度和跖屈力矩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5)两种贴扎条件下,跑步终末阶段均表现出支撑期伸髋峰值角度显着性下降(P<0.05)和支撑期髋内收峰值角度显着性增加(P<0.05)。研究结论:(1)无贴扎条件下,十五分钟低强度跑步后出现了足弓触地时的稳定性下降,以及触地期到全掌支撑期的足弓弹性活动范围减小的变化;(2)肌内效贴足弓贴扎具有维持跑步后的触地内侧纵弓角度、维持足弓动态稳定性的作用,对于维持触地期到全掌支撑期的足弓灵活性有积极效果。(3)肌内效足弓贴扎能够降低跑步后的踝关节内翻峰值角度、维持蹬伸力矩,具有提高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

高雅[10](2020)在《不同性别大众跑者跑步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欲探讨大众跑者跑步时下肢的三维运动学、动力学相关参数在不同性别跑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相关参数在不同配速下的变化特征。为大众跑者的跑姿及其训练提出指导性的帮助,同时也为后人继续研究大众跑者的跑步生物力学特征提供真实的数据佐证。方法:通过互联网在南京本地跑团招募98名大众跑步爱好者作为受试对象。运用瑞典Qualisys Miqus M3三维运动捕捉系统(8个红外高速摄像镜头)和美国Bertec Fully Instrumented Treadmills三维测力跑台(内置2块测力板)同步采集受试者跑步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所有受试者均进行10个不同配速(8’00’’、7’30’’、7’00’’、6’30’’、6’00’’、5’30’’、5’00’’、4’30’’、4’00’’、3’30’’)的测试,采集的原始数据由Qualisys自带的QTM软件进行辨别,通过Visual3D(C-motion,USA)生物力学分析软件和Excel 2016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应用SAS JMP14.2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触地时间随着配速的加快而逐步减少,女性跑者的触地时间比男性跑者短。女性跑者的摆动时间比男性跑者短。步频和步幅均随着配速的加快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女性跑者的步频高于男性跑者,男性跑者的步幅大于女性跑者。(2)支撑期髋关节内收幅度随着配速的加快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女性跑者的支撑期髋关节内收幅度大于男性跑者。在完整步态周期中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随着配速的加快而逐步增大,女性跑者的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大于男性跑者。在完整步态周期中男性跑者的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大于女性跑者。触地时刻膝关节屈曲角度随着配速的加快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女性跑者的触地时刻膝关节屈曲角度大于男性跑者。男性跑者的支撑期膝关节缓冲幅度大于女性跑者。在完整步态周期中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随着配速的加快而逐步增大,女性跑者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大于男性跑者。支撑期踝关节外翻幅度随着配速的加快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在完整步态周期中男性跑者的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大于女性跑者。在完整步态周期中女性跑者的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大于男性跑者。(3)第一峰值力随着配速的加快而逐步增大,女性跑者的第一峰值力大于男性跑者。第一峰值力加载率随着配速的加快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女性跑者的第一峰值力加载率大于男性跑者。结论:1.触地时间随着配速的加快而逐步缩短,女性跑者的触地时间短于男性跑者,这可能与女性跑者的步频快于男性跑者有关。2.女性跑者在跑步支撑期的髋关节内收幅度大于男性跑者,提示女性跑者应当注意纠正髋关节过度内收的错误跑姿,并加强髋关节外展训练,增强臀中肌力量。同样提示大众跑者应当重视过多快速训练而引发的髋关节内收幅度加大所带来的受伤风险。3.女性跑者的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大于男性跑者,男性跑者的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大于女性跑者,这提示男性跑者更应加强腿部柔韧性和髋关节灵活性的练习,而女性跑者则需要加强下肢蹬地力量的练习。4.与男性跑者相比,女性跑者的触地时刻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对较大,就跑姿角度而言,女性跑者在腾空即将着地瞬间小腿屈曲下压的积极性可能更优于男性跑者。5.女性跑者的第一峰值力和第一峰值力加载率均大于男性跑者,这提示女性跑者应当重视跑步时着地缓冲不足的问题,需加强跑步缓冲技术和肌肉力量的训练,以减少着地对于关节的冲击。

二、步态双支撑期下肢肌力的预测(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步态双支撑期下肢肌力的预测(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高度鞋跟对踝关节运动和平衡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足的解剖学特征
    2.2 足踝运动学与步态分析
    2.3 鞋跟高度对步行的影响
    2.4 鞋跟高度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2.5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不同高度鞋跟行走过程的时空参数特征
    4.2 穿着不同高度鞋跟行走时的动力学参数特征
    4.3 不同高度鞋跟行走过程踝关节周围主要肌肉的表面肌电变化特征
    4.4 不同高度鞋跟行走过程的静态平衡指标变化特征
5 分析与讨论
    5.1 不同高度鞋跟对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
    5.2 不同高度鞋跟对地面反作用力的影响
    5.3 不同高度鞋跟对踝关节运动学的影响
    5.4 不同高度鞋跟行走过程踝关节周围主要肌肉的表面肌电变化特征
    5.5 不同高度鞋跟行走过程的静态平衡指标变化特征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2)小样本量痉挛型偏瘫人群步态动力学仿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偏瘫步态分析与仿真研究现状
        1.2.1 运动学、动力学数据采集
        1.2.2 逆向动力学分析方法
        1.2.3 肌骨建模软件的仿真与模拟
        1.2.4 有限元建模分析
        1.2.5 动力学和骨骼有限元耦联建模分析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 人体下肢步态动力学建模
    2.1 下肢关节解剖学及力学特征
    2.2 动力学仿真软件Lifemod简介
    2.3 痉挛型偏瘫步态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2.3.1 研究对象
        2.3.2 步态周期的划分
        2.3.3 偏瘫步态的运动学数据采集
        2.3.4 Lifemod建模与仿真
    2.4 模型有效性验证
    2.5 统计学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痉挛型偏瘫步态与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差异分析
    3.1 步态运动参数
    3.2 下肢关节运动分析
        3.2.1 踝关节运动分析
        3.2.2 膝关节运动分析
        3.2.3 髋关节运动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痉挛型偏瘫步态与正常步态的动力学差异分析
    4.1 支撑相地面反作用力(GRF)分析
    4.2 下肢主要肌群肌力分析
        4.2.1 踝关节肌肉肌力对比分析
        4.2.2 膝关节肌肉肌力对比分析
        4.2.3 髋关节肌肉肌力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结果总结
    5.2 本文创新点
    5.3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附录

(3)运动干预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假设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 帕金森病的概述
        1.1 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2 帕金森病步态特点
    2 帕金森病双任务步态障碍的特点
        2.1 双任务步态的概念及双任务步态缺陷的表现
        2.2 双任务步态损害的机制
    3 步态评估方法
        3.1 惯性传感器评估
        3.2 可穿戴加速度计评估
        3.3 快速双向360 度转身试验
        3.4 步态分析系统评估
        3.5 其他评估方法
    4 脑功能成像运用于帕金森病步态的研究
        4.1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 NIRS)对运动和认知功能的研究
        4.2 影像学对帕金森病步行功能的研究
    5 帕金森病步行功能障碍的干预方法
        5.1 药物治疗
        5.2 手术治疗
        5.3 运动干预方法
        5.3.1 抗阻训练
        5.3.2 有氧训练
        5.3.3 拉伸训练
        5.3.4 平衡训练
        5.3.5 提示疗法
        5.3.6 中国传统体育运动
        5.3.7 瑜伽
        5.3.8 舞蹈
        5.4 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5.5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
        5.6 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
        5.7 水疗
        5.8 帕金森病双任务步态训练
    6 总结与展望
第三部分 不同任务活动对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步态的影响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测试设备
        2.3 测试指标
        2.3.1 受试者基本情况、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2.3.2 步态参数
        2.4 测试过程
        2.5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受试者的基本特征
        3.2 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在不同任务中步态参数比较
    4 讨论
        4.1 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老年人单任务步态参数的比较
        4.2 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老年人单任务和双任务步态参数的比较
    5 小结
第四部分 不同任务活动对有冻结步态和非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步态与大脑前额叶激活程度的影响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测试流程
        2.3 数据采集与统计学分析
        2.3.1 数据采集
        2.3.2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冻结步态组与非冻结步态组基本特征比较
        3.2 冻结步态组与非冻结步态组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比较
        3.3 冻结步态组和非冻结步态组在不同任务活动中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HbO_2)变化的比较
    4 讨论
        4.1 冻结步态组和非冻结步态组步态参数与双任务成本的比较
        4.2 冻结步态组和非冻结步态组在不同任务活动中前额叶激活程度的比较
    5 小结
第五部分 五禽戏与拉伸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测试方法
        2.2.1 测试设备
        2.2.2 测试指标
        2.3 测试流程
        2.4 干预方法
        2.5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的基线特征比较
        3.2 患者的依从性和不良事件情况
        3.3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干预前后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的比较
        3.3.1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单任务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3.3.2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跨障碍物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3.3.3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倒背数字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3.3.4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减法计算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3.3.5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回答问题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3.4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4 讨论
        4.1 五禽戏组和拉伸组在干预前后单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的比较
        4.2 五禽戏组和拉伸组在干预前后双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的比较
        4.3 五禽戏组和拉伸组在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5 小结
全文总结
    1 研究总结
    2 研究结论
    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4)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适应性运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名词缩写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一
        1.3.2 研究二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范围
    1.6 名词解释与操作性定义
2 文献综述
    2.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基本情况概述
        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与发病率
        膝骨关节炎的影响
        膝骨关节炎的定义
    2.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系统风险指标
        社会人口因素
        基因遗传因素
        肥胖与代谢综合症
        维生素/饮食
        骨密度和骨量
    2.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层面风险指标
        骨与关节形状
        肌肉力量
        关节负载与对线
        职业与运动
        损伤/手术
    2.4 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生物力学风险指标
    2.5 文献小结
3 研究一 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步行时多环节/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受试者
        3.2.2 实验流程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1 运动学数据处理
        3.3.2 动力学数据处理
        3.3.3 统计学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步态时空参数
        3.4.2 多关节/环节运动学特征
        3.4.3 髋、膝、踝三关节动力学特征
    3.5 讨论与分析
        3.5.1 膝骨关节炎外在步态运动特征变化
        3.5.2 膝骨关节炎关节内部力学特征变化
        3.5.3 膝骨关节炎多环节运动特征的改变
    3.6 小结
4 研究二 不同体重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步行时全身补偿和适应性运动调整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受试者
        4.2.2 实验流程
    4.3 数据采集与解析
        4.3.1 数据采集
        4.3.2 数据解析
        4.3.3 统计学分析
    4.4 研究结果
        4.4.1 步态时空参数
        4.4.2 多环节运动特征
        4.4.3 下肢三关节运动特征
        4.4.4 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峰值与多环节运动变量间的关系
        4.4.5 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二峰值与多环节运动变量间的关系
    4.5 讨论与分析
        4.5.1 不同体重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及多环节运动学变化
        4.5.2 不同体重膝骨关节炎患者踝、膝和髋关节运动特征变化
        4.5.3 膝关节内收外力矩峰值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4.6 小结
5 综合讨论与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特色创新之处
    6.3 实践应用与展望
        6.3.1 实践应用
        6.3.2 展望
    6.4 研究局限性
        6.4.1 系统局限性
        6.4.2 研究方案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件 Ⅰ:研究一与二 V3D软件中用到的部分计算编码
附件 Ⅱ:VAS 疼痛量表
附件 Ⅲ:K-L(Kellgren-Lawrence) Knee OA 分级量表
附件 Ⅳ:伦理委员会审批表
附件 Ⅴ: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步态分析和表面肌电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定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不同节段神经根受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步态和肌电特征分析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及附图
第二部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定位诊断模型的建立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及附图
附录1 BP神经网络和RF算法原理
附录2 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代码示例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太极拳对增龄性肌肉减少症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肌肉减少症
        2.1.1 概念
        2.1.2 分类
        2.1.3 发病机制
        2.1.4 筛查测评
        2.1.5 治疗方法
    2.2 运动与增龄性肌肉减少症
        2.2.1 抗阻运动对增龄性肌肉减少症的影响
        2.2.2 有氧运动对增龄性肌肉减少症的影响
    2.3 太极拳与增龄性肌肉减少症
        2.3.1 太极拳简介
        2.3.2 太极拳健身功效
        2.3.3 太极拳临床应用
        2.3.4 太极拳对增龄性肌肉减少症的影响
    2.4 研究方案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招募
        3.1.2 筛选标准
    3.2 实验方案
        3.2.1 太极拳组干预方案
        3.2.2 对照组干预方案
        3.2.3 运动强度控制
    3.3 实验仪器
    3.4 测试指标
        3.4.1 受试者基本身体参数特征
        3.4.2 肌肉力量测试
        3.4.3 肌肉质量测试
        3.4.4 肌肉功能表现测试
        3.4.5 步态特征测试
    3.5 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受试者基本身体参数特征
        4.1.1 基本状况
        4.1.2 下肢形态学特征
    4.2 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肌肉力量变化
        4.2.1 上肢肌肉力量
        4.2.2 躯干肌肉力量
        4.2.3 下肢肌肉力量
    4.3 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肌肉质量变化
        4.3.1 上肢肌肉质量
        4.3.2 下肢肌肉质量
        4.3.3 躯干肌肉质量
        4.3.4 全身肌肉质量
    4.4 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肌肉功能表现变化
        4.4.1 功能性伸展测试
        4.4.2 计时起立行走测试
        4.4.3 闭眼单腿站立测试
        4.4.4 6分钟步行测试
        4.4.5 简易体能状况评分测试
    4.5 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步态特征变化
        4.5.1 时间-空间参数
        4.5.2 关节角度参数
5 分析讨论
    5.1 太极拳干预对肌肉减少症老年人一般临床参数的影响
        5.1.1 太极拳干预对肌肉减少症老年人肌肉力量影响
        5.1.2 太极拳干预对肌肉减少症老年人肌肉质量影响
        5.1.3 太极拳干预对肌肉减少症老年人肌肉功能表现影响
    5.2 太极拳干预对肌肉减少症老年人步态特征的影响
        5.2.1 太极拳干预对肌肉减少症老年人时间-空间指标影响
        5.2.2 太极拳干预对肌肉减少症老年人下肢关节角度影响
    5.3 研究过程涉及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健身瑜伽对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概述
        2.1.1 下腰部解剖生理
        2.1.2 诊断标准
        2.1.3 产生原因
    2.2 健身瑜伽
        2.2.1 概念
        2.2.2 体式分类
        2.2.3 起源与发展现状
    2.3 运动对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的影响
        2.3.1 运动控制练习
        2.3.2 太极拳
        2.3.3 普拉提
        2.3.4 健身气功八段锦
        2.3.5 健身瑜伽
    2.4 步态
        2.4.1 步态概念
        2.4.2 常用指标
        2.4.3 研究方法及发展现状
        2.4.4 影响因素
        2.4.5 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步态特点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实验对象
        3.1.1 诊断标准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实验分组
    3.2 实验流程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测试指标
        3.4.1 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生活质量评分(JOA)
        3.4.2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
        3.4.3 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RMDQ)
        3.4.4 步态相关指标测试
    3.5 数据整理与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实验前后两组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变化
    4.2 实验前后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生活质量(JOA)评分变化
    4.3 实验前后两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变化
    4.4 实验前后相关步态指标变化
5 分析与讨论
    5.1 健身瑜伽对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人群腰部疼痛(VAS)影响分析
    5.2 健身瑜伽对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人群JOA评分影响分析
    5.3 健身瑜伽对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人群RMDQ评分影响分析
    5.4 健身瑜伽对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人群步态影响分析
6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表面肌电图分析合谷刺法激活臀肌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分组
        2.3 盲法
        2.4 治疗方案
        2.5 观测指标
        2.6 统计学处理
    3 医学伦理问题
研究结果
    1 两组病例基线比较
    2 临床指标观察结果
        2.1 动作a(健侧负重、患侧迈步)均方根值(RMS)及中位频率(MF)比较
        2.2 动作b(患侧负重、健侧迈步)均方根值(RMS)及中位频率(MF)比较
        2.3 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比较
        2.4 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定比较
        2.5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比较
        2.6 步行安全性随访结果
分析与讨论
    1 课题设计分析
        1.1 中医对中风及偏瘫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认识
        1.3 现代医学对平衡功能的认识
        1.4 臀肌激活之意义
        1.5 合谷刺法理论
        1.6 穴位处方的中西医理论
        1.7 表面肌电图(sEMG)理论
        1.8 量表的选择依据
    2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2.1 表面肌电图检测均方根值(RMS)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2.2 表面肌电图检测中位频率(MF)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2.3 下肢Fugl-Meyer评分与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2.4 Berg平衡量表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2.5 步行安全性随访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2.6 时间因素分析
    3 课题创新点
    4 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肌内效贴扎对大学生跑步中足弓稳定性维持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假设
2.文献综述
    2.1 足弓的生物力学特性
        2.1.1 足弓的基本概念
        2.1.2 足弓的评价指标
        2.1.3 足弓的作用效果
    2.2 足弓的稳定系统
    2.3 跑步对足弓影响
    2.4 肌内效贴扎技术
    2.5 足弓贴扎的研究进展
    2.6 研究与展望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入选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中止或退出标准
        3.1.4 受试者一般资料
    3.2 研究器材
        3.2.1 红外高速摄影系统
        3.2.2 步态分析跑台
        3.2.3 肌内效贴布
        3.2.4 其他实验辅助用具
    3.3 研究步骤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舟骨下降测试方案
        3.3.3 贴扎干预方案
        3.3.4 实验准备
        3.3.5 测试流程
        3.3.6 生物力学测试
    3.4 实验指标与数据处理
    3.5 统计学分析
4.结果
    4.1 内侧足弓角度周期性变化
    4.2 内侧纵弓角度特征值变化。
    4.3 踝关节峰值角度及力矩变化
    4.4 膝关节峰值角度及力矩变化
    4.5 髋关节峰值角度及力矩变化。
5.讨论与分析
    5.1 十五分钟裸足低速跑以及贴扎干预对足弓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5.2 下肢三关节峰值角度
    5.3 下肢三关节峰值力矩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6.结论
7.参考文献
8.英文名词缩略词表
致谢
附录

(10)不同性别大众跑者跑步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跑的概述
    2.2 跑步的生物力学研究
    2.3 跑步的运动学研究
        2.3.1 跑步周期的阶段划分
        2.3.2 时空参数
        2.3.3 髋关节运动特征
        2.3.4 膝关节运动特征
        2.3.5 踝关节运动特征
    2.4 跑步的动力学研究
        2.4.1 地面反作用力
    2.5 结语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数据采集
    3.3 数据处理
    3.4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运动学特征
        4.1.1 时空参数
        4.1.2 下肢各关节运动特征
    4.2 动力学特征
5 讨论
    5.1 不同性别大众跑者跑步的运动学特征
        5.1.1 不同性别大众跑者跑步的时空参数
        5.1.2 不同性别大众跑者跑步的下肢各关节运动特征
    5.2 不同性别大众跑者跑步的动力学特征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四、步态双支撑期下肢肌力的预测(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高度鞋跟对踝关节运动和平衡能力的影响[D]. 王宇笛. 南京体育学院, 2021(11)
  • [2]小样本量痉挛型偏瘫人群步态动力学仿真与研究[D]. 张清悦. 南京体育学院, 2021
  • [3]运动干预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影响研究[D]. 李真岚.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适应性运动特征研究[D]. 殷可意.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步态分析和表面肌电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定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郄淑燕. 山东大学, 2021(10)
  • [6]太极拳对增龄性肌肉减少症的干预效果研究[D]. 刘志政.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健身瑜伽对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D]. 王廉秀.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基于表面肌电图分析合谷刺法激活臀肌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D]. 郑诗恬.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肌内效贴扎对大学生跑步中足弓稳定性维持的效果研究[D]. 朱胜群.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10]不同性别大众跑者跑步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D]. 高雅.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标签:;  ;  ;  ;  ;  

双支撑步态下肢肌力预测(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