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囊尾蚴病细胞疫苗的区域试验研究

猪囊尾蚴病细胞疫苗的区域试验研究

一、猪囊尾蚴细胞疫苗的区域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靓如,赵晓非,张中庸[1](2013)在《建立猪囊尾蚴细胞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建立具有免疫原性的猪囊尾蚴细胞系,试验对猪囊尾蚴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并将建立的细胞系命名为猪囊尾蚴CC-97免疫细胞系。猪囊尾蚴细胞原代培养30 d后形成单层细胞,然后将单层细胞以1∶2分种率传代培养,相隔7 d传代一次,连传24代。结果表明:光镜下观察发现,细胞系由3种类型细胞组成,以椭圆形细胞占优势,梨形、球形细胞数量接近。放射自显影法测定细胞分裂情况,3H-TdR显示细胞生长指数,结果均表明,细胞对数增殖期长达7 d,细胞从12 h开始倍增分裂,第四、五天相继达到倍增分裂高峰,细胞增殖率达11倍,增量达6.32×109/L,后来达到1∶37的分种率,细胞数为3.7×1010/L;细胞周期约为32 h,细胞系以二倍体细胞为主,染色体有10对20条,细胞蛋白质组分有30个区带,酯酶同工酶谱显示一条区带,分子量约32 kDa;细胞系经荧光抗体检测表明,与猪囊尾蚴具有同源性,致肿瘤性与外源污染检验均为阴性。结果提示,建立的猪囊尾蚴细胞系是一个形态均一、生长旺盛、遗传性稳定、免疫原性高、无污染、无致肿瘤性、与猪囊尾蚴同源的生物学新品系。

冯金瑞,刘立军[2](2012)在《猪囊尾蚴重组抗原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猪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或猪等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公认的世界经济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并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猪囊尾蚴病的免疫防治势在必行。然而在猪囊尾蚴病疫苗研究中,疫苗抗原的选择和来源一直困扰着兽医工作者。该文就近年来猪囊尾蚴病诊断重组抗原和基因工程疫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巩伟[3](2010)在《猪囊尾蚴pVAX1-AgB重组质粒的免疫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幼虫寄生于人或猪等中间宿主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虽然传统的驱虫药物在囊虫病的治疗方面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多次用药因药物残留所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改变思路,采用经济、安全、高效的疫苗防治该病的流行。猪囊尾蚴B抗原又叫副肌球蛋白,是由囊尾蚴体壁细胞产生并分泌到虫体外的一种蛋白质,该抗原可通过抑制补体激活途径,在囊尾蚴与宿主的免疫作用中对虫体起保护性作用,是WHO提出的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之一,是一种最有希望的蠕虫疫苗候选抗原。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Ag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猪囊尾蚴总RNA扩增出AgB基因,连接到pGEM-T Easy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AgB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大小为2590bp,与GenBank中登陆的基因同源性达99.7%。同时,设计原核表达引物,以重组质粒pGEM-AgB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经EcoR I、Not I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并与pGEX-4T-1载体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AgB,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及纯化,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在121ku处出现了清晰的目的蛋白条带,与预期的分子量大小相一致,经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表达产物能被猪囊尾蚴阳性血清所识别,说明表达的外源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设计哺乳动物表达载体引物,以重组质粒pGEM-AgB为模板,经PCR扩增,BamHⅠ、HindⅢ双酶切后连接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VAX1,构建重组质粒pVAX1-AgB。大量提取重组质粒,以100μg/只的剂量肌肉注射免疫5周龄健康BALB/c小鼠,同时设PBS和pVAX1质粒对照组,在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进行ELIS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小鼠免疫后2w即可检测到抗体,免疫后6 w达到高峰,且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之后逐渐下降,38w后基本消失,抗体持续时间达8个月之久,而PBS组和pVAX1对照组则没有检测到抗体。为了进一步研究pVAX1-AgB重组质粒的免疫效果,本实验以pVAX1-AgB重组质粒1000μg/头的剂量经肌肉免疫健康家猪,同时以AgB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组(200μg/头)、pVAX1组(1000μg/头)和PBS组作为不同的对照组对该核酸疫苗进行全面评价,用ELISA测定各组的抗体水平,同时检测血清中IL-4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VAX1-AgB重组质粒组免疫后第4w即检测到抗体,第8w达到峰值;AgB重组蛋白组免疫后的2w即可检测到抗体,第6w达到峰值;pVAX1-AgB质粒组抗体水平明显低于AgB重组蛋白组。实验猪一免后pVAX1-AgB质粒组和AgB重组蛋白组IL-4、IFN-γ表达水平均升高,二免后又高于一免,两次免疫后IL-4、IFN-γ水平明显都高于免疫前(P<0.01);pVAX1-AgB质粒组和AgB重组蛋白组的IL-4、IFN-γ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说明pVAX1-AgB重组质粒和AgB重组蛋白均有效诱导猪产生免疫应答,其中重组质粒组产生抗体的时间晚于重组蛋白组。pVAX1-AgB核酸疫苗与AgB重组蛋白疫苗实际免疫效果还有待于通过猪带绦虫虫卵攻击试验进一步验证,但本研究为研制基于AgB的安全、高效的猪囊尾蚴疫苗奠定了基础。

宋军科[4](2010)在《猪囊尾蚴半胱氨酸蛋白酶TsCL-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是猪带绦虫的中绦期,是造成猪囊尾蚴病的病原。在人体内,猪带绦虫与两个明显的感染阶段有关:肠道感染(这是由于猪带绦虫的成虫在宿主肠道寄生所致,也称绦虫病)和肌肉或组织感染(是由于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进入宿主肌肉或者组织内所致,也称囊虫病)。因此,该病是一种危害严重、分布广泛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半胱氨酸蛋白酶方泛分布于从病毒至脊椎动物生物体中,在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寄生虫的发育和生存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除具有催化和蛋白加工功能外,还在寄生虫成囊、组织侵袭、营养摄取、免疫逃避和致病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酶具有较好种特异性,既可作为寄生虫病的诊断抗原和疫苗候选分子,同时,也是药物治疗寄生虫病的靶标。鉴于此,本研究针对猪囊尾蚴半胱氨酸蛋白酶开展研究。1.将猪囊尾蚴半胱氨蛋白酶pGEX-4T-TsCL-1重组质粒转化的BL21(DE3)宿主菌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猪囊尾蚴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高效表达,重组蛋白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表达形式存在,重组TsCL-1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61Ku。与预期的结果相符。2.对重组蛋白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在28℃,IPTG浓度0.1 mmol/L诱导10h后融合蛋白的表达量较高。通过蛋白质分析专家系统(Expert Protein Analysis, ExPASY)对猪囊尾蚴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结构与功能分析预测。结果表明该序列保守性较强,为偏碱性的蛋白,在氨基酸组成中,以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数量居多;PI值为8.17,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中有30.0%的α-螺旋结构,24.5%的β-折叠,无规则卷曲19.5%,转角31.0%。3.用GST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TsCL-1可溶性蛋白。SDS-PAGE后薄层扫描分折,纯化后的目的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利用明胶电泳对蛋白的活性进行分析,发现纯化蛋白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胶内的明胶产生了水解。导致染色液中的色素没有蛋白与之相结合。经染色、脱色后,在目的蛋白相应迁移位置出现了白色条带,其他位置则呈蓝色。将半胱氨酸蛋白酶用特异性抑制剂E-64处理后经SDS-PAGE分析发现,在凝胶内相应的迁移位置呈现与背景色一致的蓝色,这说明样品中酶的活性被抑制,失去了水解明胶的活性。由此可知所纯化的可溶性重组TsCL-1蛋白具有生物活性,其水解活性能被半胱氨酸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E-64所抑制。4.开展了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用表达的目的蛋白免疫5周龄的雌性昆明系小鼠后,分离小鼠的血清并用间接ELISA法测定效价,抗体滴度可达1:12 800;用Western blot对抗体的特异性分析发现,在61ku位置出现特异的蛋白杂交带,而与阴性血清没有杂交条带产生,证明制备的抗体能与TsCL-1重组蛋白特异性结合。以上研究说明TsCL-1重组蛋白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为猪囊尾蚴病的诊断与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价格低廉的技术手段。通过以上研究,初步明确了猪囊尾蚴半胱氨蛋白酶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为明确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及进一点开展猪囊尾蚴病的免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斌[5](2008)在《猪囊尾蚴TSOL18核酸疫苗表达载体构建、免疫原性及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囊虫病(Cysticercosis)是由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人或猪等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广泛流行,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如此,该病也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还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囊虫病的广泛存在还造成畜牧业的重大经济损失,极大影响了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而是公认的社会经济病之一。1.本实验将猪带绦虫六钩蚴阶段TSOL18基因定向克隆于真核表达质粒pVAX1,经筛选、鉴定及DNA序列分析正确后,将重组质粒pVAX1/TSOL18转染BHK-21细胞,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ting、荧光抗体染色,检测细胞中表达的TSOL18抗原。结果表明,重组真核质粒pVAX1/TSOL18可在BHK-21细胞中表达,表达的TSOL18目的蛋白能被猪囊尾蚴病阳性血清所识别。动物免疫试验表明,真核表达载体能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这为猪囊尾蚴病核酸疫苗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探讨pVAX1/TSOL18重组表达质粒作为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生物安全性。将pVAX1/TSOL18重组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不同时间剖杀小鼠,分别采集各种组织样品,抽提gDNA,利用PCR技术分析pVAX1/TSOL18在组织内的分布及残留时间;同时,以PCR技术检测免疫动物粪便,分析pVAX1/TSOL18重组表达质粒在外界环境中的释放情况。结果显示,免疫pVAX1/TSOL18重组表达质粒1d和5d后,在小鼠组织gDNA均扩增出目的片段,但不同个体的小鼠,扩增出的目的片段的组织也不完全相同,但在血液中均扩增出了目的片段,第5d较第1d扩增出的目的片段明显变暗;免疫后15d,仅在一只小鼠的血液中检测到TSOL18基因;免疫后30d在所有动物组织中均未检测到重组表达质粒;同时,免疫1d、5d小鼠的粪便中均未检测到TSOL18基因。pVAX1/TSOL18重组表达质粒作为疫苗对动物和环境是安全的。

陈晓宇[6](2008)在《表达TsoL18抗原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重组活载体疫苗的构建》文中提出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是由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e)寄生于人或猪等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公认的世界经济病之一。囊尾蚴病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不仅如此,猪囊尾蚴病的广泛存在极大影响了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猪囊尾蚴病的免疫防治势在必行,然而在猪囊尾蚴病疫苗研究中,疫苗抗原的选择和来源一直困扰着兽医工作者。Tsol18是猪带绦虫六钩蚴(T. solium oncosphere)阶段特异性表达的抗原,主要在六钩蚴感染中间宿主的早期阶段分泌,其免疫血清在体外试验中能杀死六钩蚴,是猪囊尾蚴病疫苗研制的主要候选抗原之一。在已有的研究中,Tsol18重组蛋白在原核系统中多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给蛋白质的复性和纯化带来许多困难,并且包涵体活性较低、保存期短、降解快,因而限制了Tsol18在猪囊尾蚴病疫苗研制上的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是一种常见的侵袭性胞内菌,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减毒后对宿主致病性显着降低,但仍保留良好的侵袭力,可将免疫抗原直接递呈给免疫细胞而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反应,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作为口服疫苗载体是目前疫苗免疫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优化猪囊尾蚴病疫苗候选抗原Tsol18重组蛋白,探索猪囊尾蚴病口服重组活载体疫苗的免疫机制,研究其在猪囊尾蚴病免疫预防上的作用,进行了本项研究。收集成熟的猪带绦虫虫卵,经孵化和激活后,提取六钩蚴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Tsol18基因片段,并同义突变Tsol18基因片段中四个大肠杆菌低利用率密码子,截去其N端的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编码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Tsol18并表达,进行GST-Tsol18重组蛋白的SDS-PAGE、Western-blot及稳定性分析,并以GST-Tsol18重组蛋白为抗原制备兔高免血清;将改造的Tsol18基因片段插入Asd+的组成型表达载体pYA3341,构建重组载体pYA3341-Tsol18,将重组载体电转化入缺失腺苷酸环化酶(Δcya)、环腺苷酸受体蛋白基因(Δcrp)以及天冬氨酸-β-半醛脱氢酶(Δasd)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X4550,研究重组活载体疫苗X4550(pYA3341-Tsol18)表达Tsol18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生长稳定性、口服安全性及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Tsol18抗体的产生情况,评价重组疫苗X4550(pYA3341-Tsol18)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改造后的GST-Tsol18重组蛋白多以可溶性形式表达,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4%,Western-blot证明GST-Tsol18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4℃保存120d只有20.1%降解,显示重组蛋白稳定性有很大改善。重组疫苗X4550(pYA3341-Tsol18)在没有选择压力的情况下连续培养100代后,随机挑选的重组疫苗株全部都能生长和表达Tsol18重组蛋白,表明重组疫苗生长稳定;BALB/c鼠口服重组疫苗株2.0×1012cfu30天后,存活率100%,证实重组疫苗口服安全可靠。ELISA检测显示在二免后四周小鼠血清中抗Tsol18IgG抗体的OD值达到0.645,表明重组疫苗能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获得了具有高效表达、良好免疫原性和稳定性的猪囊尾蚴病疫苗候选抗原GST-Tsol18重组蛋白,构建了携带Tsol18重组蛋白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X4550(pYA3341-Tsol18),初步评价了重组疫苗的免疫效果,为猪囊尾蚴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开拓了新的思路。

丁军涛[7](2008)在《表达Tsol18抗原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重组活载体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研究》文中指出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是由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寄生于人或猪等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公认的世界经济病之一。囊尾蚴病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不仅如此,猪囊尾蚴病的广泛存在极大影响了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猪囊尾蚴病的免疫防治势在必行,然而在猪囊尾蚴病疫苗研究中,疫苗抗原的选择和来源一直困扰着兽医工作者。Tsol18是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ium oncosphere)阶段特异性表达的抗原,主要在六钩蚴感染中间宿主的早期阶段分泌,其免疫血清在体外试验中能杀死六钩蚴,是猪囊尾蚴病疫苗研制的主要候选抗原之一。在已有的研究中,Tsol18重组蛋白在原核系统中多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给蛋白质的复性和纯化带来许多困难,并且包涵体活性较低、保存期短、降解快,因而限制了Tsol18在猪囊尾蚴病疫苗研制上的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是一种常见的侵袭性胞内菌,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减毒后对宿主致病性显着降低,但仍保留良好的侵袭力,可将免疫抗原直接递呈给免疫细胞而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反应,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作为口服疫苗载体是目前疫苗免疫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优化猪囊尾蚴病疫苗候选抗原Tsol18重组蛋白,探索猪囊尾蚴病口服重组活载体疫苗的免疫应答,研究其在猪囊尾蚴病免疫预防上的作用,进行了本项研究。收集成熟的猪带绦虫虫卵,经孵化和激活后,提取六钩蚴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Tsol18基因片段,并同义突变Tsol18基因片段中四个大肠杆菌低利用率密码子,截去其N端的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编码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Tsol18并表达,进行GST-Tsol18重组蛋白的SDS-PAGE、Western blot及稳定性分析,并以GST-Tsol18重组蛋白为抗原制备兔高免血清;将改造的Tsol18基因片段插入Asd+的组成型表达载体pYA3341,构建重组载体pYA3341-Tsol18,将重组载体电转化入缺失腺苷酸环化酶(Δcya)、环腺苷酸受体蛋白基因(Δcrp)以及天冬氨酸-β-半醛脱氢酶(Δasd)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X4550,研究重组活载体疫苗X4550(pYA3341-Tsol18)表达Tsol18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生长稳定性、口服安全性及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和肠液中抗Tsol18抗体的产生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脾细胞亚型的分化,ELISA检测免疫猪血清中抗Tsol18抗体的动态变化,探讨重组疫苗可能的免疫应答。结果显示改造后的GST-Tsol18重组蛋白多以可溶性形式表达,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4 %,Western blot证明GST-Tsol18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4℃保存120 d只有20.1 %降解,显示重组蛋白稳定性有很大改善。重组疫苗4550(pYA3341-Tsol18)在没有选择压力的情况下连续培养100代后,随机挑选的重组疫苗株全部都能生长和表达Tsol18重组蛋白,表明重组疫苗生长稳定;BALB/c鼠口服重组疫苗株2.0×1012 cfu 30天后,存活率100 %,证实重组疫苗口服安全可靠,小鼠口服免疫后第21天在脾脏仍能测到大量的重组疫苗株,表明重组疫苗在体内能够长久存活,有利于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应答;ELISA检测显示在二免后四周小鼠血清中抗Tsol18 IgG抗体的OD值达到0.645,二免后六周小鼠肠液中有抗Tsol18分泌性IgA抗体产生,表明重组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抗体水平和激发多种免疫应答方式;免疫小鼠的CD4+、CD8+T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CD4+/CD8+ T细胞比值也显着增高(P<0.01),提示口服疫苗4550(pYA3341-Tsol18)可能同时诱导Th1和Th2免疫应答反应。猪免疫后20 d抗Tsol18 IgG抗体水平开始上升,在二免后30天抗体OD值达到1.025,表明重组疫苗能诱导猪产生抗猪囊尾蚴病的免疫应答效应。本研究获得了具有高效表达、良好免疫原性和稳定性的猪囊尾蚴病疫苗候选抗原GST-Tsol18重组蛋白,构建了携带Tsol18重组蛋白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4550(pYA3341-Tsol18),初步进行了重组疫苗的免疫学研究,为猪囊尾蚴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开拓了新的思路。

鲁琨[8](2008)在《猪囊尾蚴10k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ELISA方法的建立》文中认为猪囊尾蚴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不但引起猪肉品质下降,而且给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目前,猪囊尾蚴病的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是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克隆猪囊尾蚴囊液10kD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得到高效表达;利用镍亲和层析方法纯化高效表达蛋白;利用蛋白建立间接ELISA方法来检测猪囊尾蚴病抗体。为猪囊尾蚴病检测试纸条、试剂盒的研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1、利用PCR技术对猪囊尾蚴囊液10kD基因进行扩增,得到258bp的基因片断。将10kD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载体PET32a-TS10-1;经过PCR扩增和双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明该基因正确插入到克隆载体中,且阅读框正确;序列分析证明该基因与排泄分泌抗原B抗原基因同源性为100%,从而证明该基因与排泄分泌抗原之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重组的pET32a-TS10-1质粒转化至BL21(DE3)宿主菌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后,在SDS-PAGE鉴定中可见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29kD,与理论推测蛋白分子量一致;经Western blot证明该表达蛋白可以被兔抗囊尾蚴囊液多抗血清特异性识别,该表达蛋白可作为基因工程诊断抗原。2、经过收集诱导表达菌体、超声波裂解后,证明该蛋白属于可溶性表达;通过经过镍鳌合层析柱对于该蛋白进行纯化。通过改变咪唑浓度﹑调整流速、作用温度等极大地提高了纯化蛋白的纯度和回收量;在Western blot试验中,不需经过酶切的可溶性蛋白可与兔抗囊尾蚴多抗血清表现特异性结合,说明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性,为囊尾蚴病快速诊断提供研究基础。3、用纯化的表达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包被酶标板,初步建立快速检测猪囊尾蚴病的间接ELISA方法。抗原包被浓度为3.145μg?mL-1;抗体稀释度为1:20,37℃作用45min;羊抗猪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2000,37℃作用45min;底物溶液室温显色10min;经过特异性﹑敏感性试验进一步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进一步组装诊断试纸条﹑试剂盒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囊尾蚴病的诊断与检测提供一种简便﹑快捷﹑价格低廉的技术手段。

李宛青,王中全[9](2007)在《血吸虫与绦虫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米晓云[10](2007)在《猪囊尾蚴组织细胞的培养及其杂交瘤细胞株的初步建立与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猪囊虫病(Cysticercosis cellulosae )是由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人或猪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囊虫病和绦虫病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不仅如此囊虫病的广泛存在还造成畜牧业的重大经济损失,极大影响了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而是公认的世界经济病之一。猪囊尾蚴病的免疫预防之所以一直困扰着兽医工作者,主要原因是抗原来源问题。猪囊尾蚴原代组织细胞体外培养的成功,为猪囊尾蚴细胞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条件。但是,由于猪囊尾蚴原代细胞生长缓慢,满足不了利益要求。为了实现通过体外培养的途径快速生产猪囊尾蚴组织细胞抗原我们进行了本项探索。试验猪人工感染猪带绦虫虫卵三个月经ELISA检测血清为阳性者宰杀,收集新鲜的猪囊尾蚴,经处理获得猪囊尾蚴组织细胞,对猪囊尾蚴组织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测定生化指标,观察显微结构。猪囊尾蚴原代细胞在体外成功传代20代以上,测得其染色体为28条14对,细胞生长周期14到21天,细胞系含皮层细胞、实质细胞、成石灰小体细胞、焰细胞和成肌细胞五种细胞,细胞形状多为椭圆形、圆盘形,部分为圆形、梨形、圆盘形带有肩胛。选择状态良好的猪囊尾蚴原代组织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后用ELISA法和基因检测法确认所得细胞系为杂交瘤细胞。测定杂交瘤细胞的生长曲线并与猪囊尾蚴组织细胞做对比,结果证明杂交瘤细胞生长速度大于猪囊尾蚴组织细胞。杂交瘤细胞抗原作为检测抗原,ELISA法检测猪囊虫病猪阴阳性血清,其阳性血清的检测OD值大于阴性血清的2倍以上,证明杂交瘤细胞抗原中包含有猪囊尾蚴组织细胞抗原;用杂交瘤细胞抗原免疫小鼠,用猪囊尾蚴纯化全虫抗原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结果为阳性,进一步证实杂交瘤细胞中含有猪囊尾蚴组织细胞抗原。实验初步证明,我们所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是猪囊尾蚴原代组织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的杂合体。

二、猪囊尾蚴细胞疫苗的区域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囊尾蚴细胞疫苗的区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建立猪囊尾蚴细胞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猪囊尾蚴细胞培养
        1.1.1 取样
        1.1.2 细胞培养
    1.2 猪囊尾蚴细胞系特性的鉴定
        1.2.1 猪囊尾蚴细胞系的命名与光镜形态
        1.2.2 细胞生长指数
        1.2.3 3H-Td R掺入放射自显影法分析细胞分裂现象
        1.2.4 细胞系的细胞蛋白质电泳和同功酶谱分析
        1.2.5 细胞生长曲线
        1.2.6 细胞分裂指数
        1.2.7 细胞湿重
        1.2.8 猪囊尾蚴细胞染色体核形、组型
        1.2.9 猪囊尾蚴细胞培养物的抗原性
        1.2.1 0 猪囊尾蚴细胞培养物的免疫原性
        1.2.1 1 猪囊尾蚴细胞系的同源性、无三致作用、无外源污染的检测
        1.2.1 1. 1 猪囊尾蚴细胞系的同源性
        1.2.1 1. 2 猪囊尾蚴细胞系的无三致 (致畸、致癌、致突变) 作用检测
        1.2.1 1. 3 猪囊尾蚴细胞系无外源污染检测
    1.3 猪囊尾蚴细胞系的工厂化生产
2 讨论
    2.1 猪囊尾蚴细胞能增殖、可传代培养
    2.2 猪囊尾蚴细胞系为无限生长细胞系
    2.3 猪囊尾蚴细胞系的细胞形态
    2.4 猪囊尾蚴细胞系具有遗传稳定性
    2.5 猪囊尾蚴细胞系具有高度免疫原性
    2.6 猪囊尾蚴细胞系具有生长旺盛的特性
3 结论

(3)猪囊尾蚴pVAX1-AgB重组质粒的免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猪囊尾蚴疫苗的研究进展
    1.3 提高囊虫病疫苗的免疫保护水平的策略
第2章 猪囊尾蚴AgB 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
    2.1 材料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猪囊尾蚴AgB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质粒的大量提取
    3.1 材料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重组质粒pVAX1-AgB 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
    4.1 材料和试剂
    4.2 小鼠免疫试验
    4.3 结果
    4.4 讨论
第5章 重组质粒pVAX1-AgB 和 AgB 重组蛋白对猪的免疫效果比较-
    5.1 材料和试剂
    5.2 猪免疫试验
    5.3 结果
    5.4 讨论
第6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猪囊尾蚴半胱氨酸蛋白酶TsCL-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猪囊尾蚴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进展
        1.1 猪囊尾蚴病概述
        1.1.1 猪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
        1.1.2 猪带绦虫生活史
        1.1.3 猪囊尾蚴病的危害
        1.2 猪囊虫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1.2.1 猪囊尾蚴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1.2.2 猪囊尾蚴病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
        1.3 猪囊尾蚴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1.3.1 猪囊尾蚴病的治疗
        1.3.2 猪囊尾蚴病的免疫预防
    第二章 寄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2.1 寄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来源及存在的部位
        2.2 寄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分泌机制
        2.3 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寄生虫免疫逃避,营养获得与移行方面的研究
        2.3.1 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寄生虫免疫逃避中的作用
        2.3.2 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寄生虫获取营养与移行中的作用
        2.4 其他方面
        2.4.1 半胱氨酸蛋白酶对寄生虫生殖力的影响
        2.4.2 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寄生虫脱包囊、脱鞘和羽化中的作用
        2.4.3 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免疫原性
试验研究
    第三章 猪囊尾蚴TSCL-1 基因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及表达蛋白的结构预测
        3.1 材料
        3.1.1 重组质粒和菌种
        3.1.2 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1.4 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3.2 方法
        3.2.1 重组质粒pGEX-4T-TsCL-1 诱导表达
        3.2.2 表达产物的SDS-PAGE 检测
        3.2.3 表达条件的优化
        3.2.4 TsCL-1 基因编码蛋白组成及结构的预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TsCL-1 基因表达产物SDS-PAGE 分析
        3.3.2 不同诱导条件下重组蛋白诱导表达情况
        3.3.3 猪囊尾蚴半胱氨酸蛋白酶氨基酸组成分析
        3.3.4 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
        3.4 讨论
    第四章 猪囊尾蚴半胱氨酸蛋白酶TSCL-1 的纯化及其酶活分析
        4.1 材料
        4.1.1 菌种和试剂
        4.1.2 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4.2 方法
        4.2.1 GST- pGEX-4T-TsCL-1 高效表达产物的纯化
        4.2.2 纯化蛋白的浓缩
        4.2.3 纯化GST- pGEX-4T-TsCL-1 蛋白分析
        4.2.4 重组表达蛋白的水解活性和抑制性检测
        4.3 结果
        4.3.1 GST- pGEX-4T-TsCL-1 高效表达产物的纯化
        4.3.2 纯化蛋白的浓缩结果
        4.3.3 重组表达蛋白的水解活性和抑制性检测
        4.4 讨论
    第五章 猪囊尾蚴半胱氨酸蛋白酶TSCL-1 免疫活性分析
        5.1 材料
        5.1.1 抗原及实验动物
        5.1.2 试剂和耗材
        5.1.3 溶液
        5.1.4 仪器设备
        5.2 方法
        5.2.1 pGEX-4T-TsCL-1 融合蛋白的制备
        5.2.2 蛋白含量的测定
        5.2.3 抗体的制备
        5.2.4 抗体效价的测定
        5.2.5 pGEX-4T-TsCL-1 可溶性蛋白的Western blot 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蛋白含量
        5.3.2 抗体的鉴定及效价测定
        5.4 讨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介

(5)猪囊尾蚴TSOL18核酸疫苗表达载体构建、免疫原性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 猪囊尾蚴的概况
        1.1 猪囊尾蚴的发展史
        1.2 猪囊尾蚴的危害
    2 猪囊尾蚴病的流行现状
        2.1 国外流行现状
        2.2 国内流行现状
    3 猪囊尾蚴药物防治
    4 猪囊尾蚴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4.1 传统的疫苗研究
        4.1.1 囊尾蚴虫体抗原疫苗
        4.1.2 六钩蚴虫体抗原疫苗
        4.1.3 异源性抗原
        4.1.4 分泌/代谢抗原疫苗
        4.2 新型猪囊尾蚴疫苗
        4.2.1 猪囊尾蚴组织细胞苗
        4.2.2 基因工程疫苗
        4.2.3 核酸疫苗
        4.2.4 多肽疫苗
        4.2.5 其他新型疫苗的研究
    5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猪囊尾蚴TSOL18 核酸疫苗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重组表达质粒、菌株、引物和主要试剂
        1.1.3 溶液
        1.1.4 仪器与设备
        1.2 实验方法
        1.2.1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1.2.2 目的基因TSOL18 的获得
        1.2.3 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1.2.4 重组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1.2.5 序列测定及分析
        1.3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1.3.1 BHK-21 细胞的复苏与传代
        1.3.2 BHK-21 细胞的转染
        1.3.3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1.3.4 SDS-PAGE 检测
        1.3.5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1.4 质粒大量提取
        1.4.1 pVAX1/TSOL18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大量扩增
        1.4.2 细菌的收获
        1.4.3 质粒的大量提取(碱裂解法)
        1.5 动物免疫试验
        1.5.1 动物免疫试验分组
        1.5.2 间接ELISA 分别检测抗猪囊尾蚴抗体
        1.5.3 T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2 结果
        2.1 目的基因的获得
        2.2 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2.3 重组质粒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2.4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2.5 SDS-PAGE 及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结果
        2.6 核酸疫苗表达载体免疫鼠血清抗体检测
        2.7 核酸疫苗免疫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3 讨论
第三章 猪囊尾蚴核酸疫苗pVAX1/TSOL18 的安全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重组表达质粒、菌株、引物和主要试剂
        1.2 溶液
        1.3 仪器与设备
        1.4 pVAX1/TSOL18 重组表达质粒的大量提取
        1.4.1 pVAX1/TSOL18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大量扩增
        1.4.2 细菌的收获
        1.4.3 质粒的大量提取(碱裂解法)
        1.5 试验动物及其分组
        1.6 临床观察
        1.7 免疫鼠组织DNA 的提取
        1.7.1 组织中动物基因组提取
        1.7.2 粪便中动物基因组提取
        1.8 pVAX1/TSOL18 重组表达质粒在小鼠体内的残留时间和分布范围
    2 结果
        2.1 pVAX1/TSOL18 重组表达质粒的大量提取
        2.2 临床观察
        2.3 基因组的DNA 提取
        2.4 pVAX1/TSOL18 重组质粒在小鼠体内的残留时间及分布范围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结论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表达TsoL18抗原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重组活载体疫苗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猪带绦虫/囊尾蚴病研究进展
        1.1 猪带绦虫/囊尾蚴病概述
        1.2 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的流行现状及危害
        1.2.1 流行现状
        1.2.2 囊尾蚴病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传统的疫苗研究
        1.3.2 猪囊尾蚴组织细胞疫苗
        1.3.3 基因工程重组抗原疫苗
        1.3.4 核酸疫苗
        1.3.5 多肽疫苗
        1.3.6 其他新型疫苗的研究
        1.4 猪囊尾蚴病免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4.1 囊尾蚴病常用辅助检查
        1.4.2 囊尾蚴病免疫诊断技术
    二 减毒沙门氏菌作为口服疫苗载体的研究进展
        1.5 沙门氏菌进入机体免疫系统的可能机制
        1.5.1 沙门氏菌通过粘膜上皮M 细胞进入机体
        1.5.2 沙门氏菌被树突细胞直接从肠腔摄取进入机体
        1.5.3 减毒的胞内菌作为DNA 疫苗载体具有很多的优势
        1.5.4 减毒沙门氏菌作为口服疫苗载体潜在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Tsol18 基因的克隆、优化表达及高免血清的制备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和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培养基
        2.1.4 溶液的配制
        2.1.5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猪带绦虫虫卵的活化
        2.2.2 六钩蚴总RNA 的提取
        2.2.3 Tsol18 基因的RT-PCR 扩增
        2.2.4 pGEX-4T-Tsol18 表达载体的构建
        2.2.5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
        2.2.6 表达产物的检测
        2.2.7 表达产物的表达形式分析
        2.2.8 表达蛋白纯化和稳定性分析
        2.2.9 Tsol18 高免血清的制备
    2.3 结果
        2.3.1 Tsol18 的 RT-PCR 扩增
        2.3.2 表达载体的鉴定与序列分析
        2.3.3 表达产物的检测
        2.3.4 表达蛋白纯化和稳定性分析
        2.3.5 免疫兔血清的效价
    2.4 讨论
        2.4.1 选择Tsol18 作为免疫保护基因的原因
        2.4.2 Tsol18 的表达形式和稳定性
第三章 表达猪带绦虫六钩蚴 Tsol18 抗原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的构建
    3.1 实验材料
        3.1.1 菌种和质粒
        3.1.2 实验动物
        3.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3.1.4 培养基
        3.1.5 溶液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TsoL18 目的基因的制备
        3.2.2 pYA3341-Tsol18 重组质粒的构建和筛选
        3.2.3 pYA3341-Tsol18 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X3730 和X4550
        3.2.4 X4550(pYA3341-Tsol18)重组菌表达蛋白的测定
        3.2.5 重组菌的体外稳定性试验
        3.2.6 重组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2.7 重组菌的安全性试验
        3.2.8 重组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3.3 结果
        3.3.1 Tsol18 目的基因的制备
        3.3.2 pYA3341-Tsol18 重组质粒的鉴定
        3.3.3 Tsol18 重组蛋白的表达及 Westren blot 分析
        3.3.4 重组菌X4550(pYA3341-Tsol18)的体外稳定性
        3.3.5 重组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3.6 重组菌的安全性实验
        3.3.7 免疫小鼠血清抗Tsol18 抗体的检测
    3.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表达Tsol18抗原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重组活载体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Tsol18 基因的克隆和优化表达
        1.3.2 重组活载体口服疫苗的构建
        1.3.3 重组活载体疫苗的免疫学研究
第二章 Tsol18 基因的克隆、优化表达及高免血清的制备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和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培养基
        2.1.4 溶液的配制
        2.1.5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猪带绦虫虫卵的活化
        2.2.2 六钩蚴总RNA 的提取
        2.2.3 Tsol18 基因的RT-PCR 扩增
        2.2.4 pGEX-4T-Tsol18 表达载体的构建
        2.2.5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
        2.2.6 表达产物的检测
        2.2.7 表达产物的表达形式分析
        2.2.8 表达蛋白纯化和稳定性分析
        2.2.9 重组蛋白Tsol18 高免血清的制备
    2.3 结果
        2.3.1 Tsol18 的RT-PCR 扩增
        2.3.2 表达载体的鉴定与序列分析
        2.3.3 表达产物的检测
        2.3.4 表达蛋白纯化和稳定性分析
        2.3.5 免疫兔血清的效价
    2.4 讨论
        2.4.1 选择Tsol18 作为免疫保护基因的原因
        2.4.2 Tsol18 的表达形式和稳定性
第三章 表达 Tsol18 抗原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疫苗菌的构建
    3.1 实验材料
        3.1.1 菌种和质粒
        3.1.2 实验动物
        3.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3.1.4 培养基
        3.1.5 溶液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TsoL18 目的基因的制备
        3.2.2 pYA3341-Tsol18 重组质粒的构建和筛选
        3.2.3 pYA3341-Tsol18 重组质粒依次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X3730 和X4550
        3.2.4 4550(pYA3341-Tsol18)重组菌表达蛋白的测定
        3.2.5 重组菌的体外稳定性试验
        3.2.6 重组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2.7 重组菌的安全性试验
        3.2.8 重组疫苗株口服免疫后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3.3 结果
        3.3.1 Tsol18 目的基因的制备
        3.3.2 pYA3341-Tsol18 重组质粒的鉴定
        3.3.3 Tsol18 重组蛋白的表达及Westren blot 分析
        3.3.3 Tsol18 重组蛋白的Westren blot 分析
        3.3.4 重组菌X4550(pYA3341-Tsol18)的体外稳定性
        3.3.5 重组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3.6 重组菌的安全性实验
        3.3.7 重组疫苗株口服免疫后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3.4 讨论
第四章 重组疫苗菌 X4550(pYA3341-Tsol18)的免疫学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菌种和质粒
        4.1.2 实验动物
        4.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4.1.4 培养液
        4.1.5 溶液的配制
        4.1.6 重组菌X4550(pYA3341-Tsol18)和X4550(pYA3341)的大量制备
    4.2 小鼠免疫实验
        4.2.1 实验小鼠分组
        4.2.2 实验小鼠免疫
        4.2.3 免疫小鼠血清的收集
        4.2.4 免疫小鼠肠道分泌性抗Tsol18 IgA 抗体的测定
        4.2.5 免疫小鼠抗Tsol18 抗体的检测
        4.2.6 免疫小鼠脾脏T 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4.3 猪免疫实验
        4.3.1 重组菌X4550(pYA3341-Tsol18)和X4550(pYA3341)的大量制备
        4.3.2 实验动物的分组与口服接种
        4.3.3 实验猪血清抗体的检测
    4.4 实验结果
        4.4.1 ELISA 最佳条件的选择
        4.4.2 免疫小鼠血清抗Tsol18 抗体的检测
        4.4.3 免疫小鼠脾脏T 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4.4.4 实验猪血清抗体的检测
    4.5 讨论
        4.5.1 寄生虫免疫逃避机制
        4.5.2 粘膜免疫
        4.5.3 粘膜免疫的优点
        4.5.4 小鼠免疫实验分析
        4.5.5 猪免疫实验分析
第五章 全文结论
第六章 文献综述减毒沙门氏菌作为口服疫苗活载体的研究进展
    6.1 沙门氏菌减毒的相关基因
        6.1.1 控制芳香族化合物生物合成的aro 基因
        6.1.2 影响碳水化合物利用途径的galE 基因
        6.1.3 pur 系列基因
        6.1.4 asd 基因
        6.1.5 htrA 基因
        6.1.6 cya、crp 基因
    6.2 减毒沙门氏菌载体激发的免疫应答
    6.3 载体减毒沙门氏菌表达系统的构建
        6.3.1 质粒表达系统
        6.3.2 染色体整合系统
        6.3.3 载体-宿主平衡致死系统
    6.4 沙门氏菌进入机体免疫系统的机制
        6.4.1 沙门氏菌通过粘膜上皮M 细胞进入机体
        6.4.2 沙门氏菌被树突细胞直接从肠腔摄取进入机体
    6.5 减毒沙门氏菌的应用
        6.5.1 常用的减毒沙门氏菌菌株
        6.5.2 携带DNA 疫苗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应用
        6.5.3 表达外源抗原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疫苗的应用
    6.6 减毒沙门氏菌载体疫苗的优越性
        6.6.1 抗原呈递的有效性
        6.6.2 细菌载体的佐剂作用
        6.6.3 细菌CpG 序列
        6.6.4 激发粘膜免疫
        6.6.5 减毒沙门氏菌运载效应易于强化
        6.6.6 免疫具有持续性
        6.6.7 抗原不需提纯
        6.6.8 应用方便
    6.7 潜在的危险性
        6.7.1 弱毒细菌的危险性
        6.7.2 质粒DNA 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8)猪囊尾蚴10k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ELISA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缩略词表
摘要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猪带绦虫
        1. 猪带绦虫的起源
        2. 猪带绦虫及其幼虫(囊尾蚴)的研究历史
        3. 猪带绦虫成虫、幼虫(囊尾蚴)及虫卵
        4. 猪带绦虫生活史
        5、流行病学
        6. 症状
        7. 病变
        8. 囊尾蚴病的危害
    综述二 囊尾蚴病免疫预防
        1. 虫体抗原疫苗
        2. 合成疫苗
        3. 结论与讨论
    综述三 囊尾蚴病诊断研究进展
        1. 病原学检测
        2. 抗原检测
        3. 抗体检测
        4. 结论与讨论
试验一 猪囊尾蚴10kD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二 猪囊尾蚴10KD 基因编码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鉴定及纯化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三 10kD重组蛋白抗体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9)血吸虫与绦虫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血吸虫细胞培养
    1.1 曼氏血吸虫细胞培养
        1.1.1 成虫细胞培养
        1.1.2 童虫细胞培养
        1.1.3 母胞蚴细胞培养
    1.2 日本血吸虫细胞培养
        1.2.1 成虫细胞培养
        1.2.2 童虫细胞培养
        1.2.3 尾蚴细胞培养
2 绦虫细胞培养
    2.1 猪囊尾蚴细胞培养
    2.2 多房棘球蚴细胞培养
    2.3 细粒棘球蚴细胞培养
    2.4 肥头绦虫幼虫细胞体外培养 Toledo
3 结 语

(10)猪囊尾蚴组织细胞的培养及其杂交瘤细胞株的初步建立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3 材料和方法
    3.1 猪囊尾蚴和肿瘤细胞
    3.2 酶和试剂
    3.3 引物
    3.4 溶液
    3.5 仪器与设备
    3.6 猪囊尾蚴组织细胞的获取
    3.7 猪囊尾蚴组织细胞的体外培养
    3.8 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 细胞)的培养
    3.9 猪囊尾蚴组织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的融合
    3.10 融合细胞的鉴定
    3.11 动物试验
4 结果
    4.1 猪囊尾蚴组织细胞的体外培养
    4.2 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 细胞)的培养
    4.3 融合细胞的鉴定
    4.4 动物实验结果
5 讨论
    5.1 关于细胞培养
    5.2 关于细胞超微结构
    5.3 关于生长曲线
    5.4 关于细胞融合
    5.5 关于融合细胞的检验基因
    5.6 关于动物实试验的问题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猪囊尾蚴细胞疫苗的区域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立猪囊尾蚴细胞系的研究[J]. 李靓如,赵晓非,张中庸.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3(04)
  • [2]猪囊尾蚴重组抗原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J]. 冯金瑞,刘立军. 畜牧兽医杂志, 2012(02)
  • [3]猪囊尾蚴pVAX1-AgB重组质粒的免疫效果研究[D]. 巩伟.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6)
  • [4]猪囊尾蚴半胱氨酸蛋白酶TsCL-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宋军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5]猪囊尾蚴TSOL18核酸疫苗表达载体构建、免疫原性及安全性研究[D]. 刘斌.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6]表达TsoL18抗原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重组活载体疫苗的构建[D]. 陈晓宇.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7]表达Tsol18抗原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重组活载体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研究[D]. 丁军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8]猪囊尾蚴10k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ELISA方法的建立[D]. 鲁琨.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7)
  • [9]血吸虫与绦虫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J]. 李宛青,王中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11)
  • [10]猪囊尾蚴组织细胞的培养及其杂交瘤细胞株的初步建立与鉴定[D]. 米晓云. 新疆农业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猪囊尾蚴病细胞疫苗的区域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