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动物科学与管理卷 2001 年 6 月 18 日 内容简介

实验室动物科学与管理卷 2001 年 6 月 18 日 内容简介

一、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Volume 18 June 2001 CONTENTS IN BRIEF(论文文献综述)

李全平[1](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单旭东[2](2020)在《保温和浇水处理对冬季胁迫下结缕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具有美观、耐践踏、养护成本低等优良特征,结缕草在自然开放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多变的环境因素影响,尤其在北方冬季低温和干旱交叉胁迫下,结缕草较早进入枯黄期,这限制了结缕草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当前国内外通过地下水暖、电暖和风暖的方法给草坪加热,推迟草坪的枯黄期或使草坪提早返青,从而提高草坪的应用性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耗时、耗力、耗钱的问题。结缕草的逆境生理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工低温和干旱的胁迫条件,而自然条件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结缕草的越冬性能,结缕草冬季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以结缕草‘Zenith’为研究材料,分别进行了保温和浇水处理(TW)、浇水处理(W)、保温处理(T)和不保温不浇水处理(CK),测定其在冬季胁迫下的单位面积叶片枯黄比例、Grass Index值、NDVI值、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电解质渗透率(EL)、丙二醛含量(MDA)、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ro)、可溶性蛋白含量(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温度和水分因素在冬季胁迫中的作用,探究冬季低温和干旱交叉胁迫下结缕草生理生化响应机制,探索一种省时、省力、省钱的方法缓解结缕草冬季胁迫,推迟结缕草枯黄期。研究结果表明:(1)在冬季胁迫下,单位面积叶片枯黄比例上升,Grass Index与NDVI均逐渐降低,保温处理(T)和浇水处理(W)能减缓冬季胁迫下结缕草Grass Index和NDVI的下降的速度,减缓叶片枯黄的速度,推迟枯黄期。11月19日,浇水处理(W)的单位面积叶片枯黄比例(91.25%)与对照组接近(96.68%),浇水处理(W)的NDVI值(0.300)与对照组接近(0.295),由此可知,冬季胁迫的后期水分不再是影响结缕草枯黄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因素是温度。(2)结缕草电解质渗透率与丙二醛含量随冬季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冬季胁迫持续的加重,结缕草细胞膜透性加大,电解质渗透加剧,细胞膜损伤加重。保温处理和浇水处理均缓解电解质渗透,缓解冬季胁迫对细胞膜的损伤。在11月6日前,各处理对结缕草细胞膜损伤的缓解效果为:保温浇水(TW)>浇水(W)>保温(T)。在11月6日后,各处理对结缕草细胞膜损伤的缓解效果为:保温浇水(TW)>保温(T)>浇水(W)。(3)随着冬季胁迫时间的延长和程度的加重,结缕草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都逐渐降低,保温(W)和浇水(W)处理均能减缓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下降的速度,保温浇水同时处理(TW)的缓解效果最佳。(4)冬季胁迫下结缕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出现显着变化(P<0.05),脯氨酸(Pro)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可溶性蛋白(SP)呈逐渐降低趋势。保温处理(T)的结缕草叶片细胞在冬季胁迫下倾向于合成并累积可溶性蛋白,而不是大量积累脯氨酸。而浇水处理(W)的结缕草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都有大量积累。(5)在冬季胁迫下,各处理组结缕草的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显着变化,不同处理下的结缕草的SOD、POD、CAT和APX活性变化趋势不同。通过对照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表明4种酶的响应对冬季胁迫都较为敏感,SOD、POD、CAT和APX在冬季胁迫的不同阶段对温度和水分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冬季胁迫的前期,水分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大于温度,冬季胁迫的后期,温度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大于水分。综上所述,温度和水分因素根据冬季胁迫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主要表现为冬季胁迫的前期,水分发挥的作用大于温度,冬季胁迫的后期,温度发挥的作用大于水分。保温处理和浇水处理都能缓解结缕草冬季胁迫,保温浇水同时处理对冬季胁迫的缓解效果最好,能够对结缕草起到良好的保温保绿的作用,推迟结缕草枯黄期。

王长斌[3](2020)在《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基尧是在党和政府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杰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专家,是改革开放后探索和构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新体制和机制的先驱。他曾先后参与了鲁布革水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等新中国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总结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建设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进入21世纪,张基尧不畏艰难,担负起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重任。他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汲取集体的智慧,积极组织和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的各项事宜,使得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朝着构建科学、效益显着、运行稳定的方向不断完善,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的成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和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回顾张基尧涉足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主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历程,论证他在统筹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建立、探索征地移民策解之道和构建治污保洁管理机制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客观分析张基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思想的内涵,总结其特点,揭示他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管理中取得成功的因由,冀望以鲜活的史实和史识为当代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邢蕊[4](2020)在《民国时期上海新亚药厂研究(1926-1949)》文中研究表明新亚药厂是抗战时期发展颇为迅速的民族化学制药厂。新亚化学制药厂是1926年5月由会计师许冠群、药师赵汝调等人合伙创立的弄堂小厂。第二年改组为新亚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初创时期经营人寿水、化妆品、注射液和中性玻璃。“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受国内抵货运动的影响,药厂全面收缩化妆品,扩充制药部。先后设立药丸、药片、药膏工厂,购入机器设备。1933年原有厂房不敷应用,制药部迁入新闸路1095号,而麦根路用于专制各种玻璃。两年后设立新亚化学药物研究所研究国产药材的有效成分和星牌药品的剂型改良。到全面抗战前,药厂实现初步发展,行业地位提升。全面抗战初期,制药行业面临厂房被毁、财产侵占和交通阻隔等困境。新亚药厂积极应对。针对战时卫生材料和传染病增加的情形,上海本埠先后成立了新亚卫生材料厂、新亚血清厂等联系机构;为了实现普通原料自给和产品改良,成立新亚生物研究所的同时加大发明奖励刺激;为了开拓后方业务,成立香港新亚药厂转运原料、设备及药品。租界沦陷后,沦陷区设立商业统制会严格控制物资流动,上海与外界交通几乎断绝。新亚却发展成为以药厂为核心横跨金融、地产、棉纺织等各个领域,联系企业达35家之多的“新亚王国”。但好景不长,战后美药倾销,国民政府管制,制药行业陷入惨境,新亚药厂的经营也陷入困境。新亚药厂之所以能从弄堂小厂迅速发展为“新亚王国”,离不开药厂良好的环境适应力和产品竞争力。而药厂之所以具备两大竞争优势的背后又离不开总经理许冠群的经营和企业家精神的支撑。许冠群不仅是企业的创办者、所有者,更是抗战胜利前企业的最高经营者。他的社会关系、经营理念和企业决策都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新亚药厂在他的领导下表现出强大的活力,也随他的离开而走向衰落。所以本文将试图梳理新亚药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药厂对战争的应对,集中考察企业家许冠群对新亚药厂的影响。

陈琳[5](2019)在《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生发与演进逻辑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我国政府、社会、高校、研究者等多方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和实践议题。本研究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组织变迁理论、场域理论等理论基础,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进行文献梳理、政策解读与访谈调研,选取一所行业型大学的特色学科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深入梳理与分析该大学食品学科一百多年来历史演进的过程,总结其学科建设的成败得失,揭示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发展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挖掘其中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析出特色学科发展的固有的内在逻辑,为行业型大学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提供参考。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轨迹是什么?有什么独特的演进路径和规律?(2)大学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不同阶段时期,具体是如何作用的?(3)大学学科发展是自然生长的过程还是由于外在力量规划设计的主要作用?研究发现,J大学食品学科的发展走过了一段跌宕起伏的过程,在其演进历程中,政府、市场、知识、组织文化等不同因素起到了相互交织且差异化的影响。政府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在不同阶段,政府发挥作用的程度和方式有不同。新中国成立之后,探索高等教育正规化的新模式成为“政府逻辑”。改革开放后,在坚持内涵发展的政策指导下,国家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政府逻辑从“政治绩效”更多转向了“学术绩效”的治理导向。市场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获得世界银行贷款、学生就业形势趋好、科研经费增多等也是基于改革开放带来了行业的大发展。知识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J大学的食品学科,从最初的发酵、食品工程、粮油加工等研究,逐渐衍生出食品大分子功能性与结构、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质量控制技术、发酵与基因代谢、功能食品开发等学科领域,显示出食品学科自身依据知识生产的分工而形成诸多的研究领域。组织文化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J大学食品学科凝练出的精神传统,推行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教师绩效考核制,营造起能上能下的氛围,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提升了食品学科整体水平与竞争力。在对J大学食品学科发展历程进行探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行业型大学发展和学科建设进行了反思,存在的问题如学科建设理念不够完善、学科与行业从融合走向疏离、学科联动发展不力、跨学科发展存在障碍等。从历史经验出发,对于行业型大学学科的今后发展来说,应当注意这样几点:抓住政策机遇空间,加强特色学科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学科基础理论;关注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深化推进协同创新,全面释放学科功能;优化学科组织文化,激发学科发展自主性。本研究的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剖析了中国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发展独特历史脉络。J大学食品学科从农学起步,逐步经历学科意识产生、学科确立、学科形态独立等过程,最终通过行业型高校的建立,形成了J大学食品学科的独特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如何选取某个或某几个学科作为突破口,更好的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考验着大学决策者的智慧和水平。第二,构建了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发展解释模型。政府逻辑、市场逻辑、知识逻辑、组织文化逻辑等四重制度逻辑形塑了学科发展。研究发现,在中国语境下,大学学科发展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自然生长出来”,还是充满着“抢抓机遇、顶层设计、全面推进”等人的主观能动性因素,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第三,采用了“档案+口述历史”的综合研究方法。使得历史资料之间相互印证,弥补不足缺失,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资料的可信度与解释力。

黄晋强[6](2019)在《托管型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研究 ——以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体制改革显现出缺陷,为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和为社会提供科技依托的部分科研机构发展有所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加强和改进宏观管理、搞活微观主体的基础上,重新开始重视科技的社会效益,注重科学研究的溢出效应,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力争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属于公共治理的范畴。公共治理的方式既有自上而下,也有自下而上,甚至从中间向上或向下延伸和铺展,公共治理的这一特点提供了我们多维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类似的问题。本文正是有别于大多数站在战略高度自上而下的视角去论述的方法,而是运用了自下而上的公共治理思路,以点带面,对作为托管型科研事业单位的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体制改革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文中介绍了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历史沿革与现状、与托管单位的历史渊源和隶属关系、体制改革的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借助公共治理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激励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等工具,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产生的新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借鉴国内外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提出对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的对策和建议,包括:研究院所都应由专业科研机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实施财政核补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制度;参考住房制度改革,对社会保障和员工福利进行合理安排;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事业退休职工进行社会化管理;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稳定优厚的科研环境;真正落实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快激励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建设等。并延伸指出这些建议对其他托管型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及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下一步改革具有示范借鉴意义。

张新[7](2019)在《不同品种玉米生产性能与种植模式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在全球以及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已经超过水稻和小麦,跃居成为第一大粮食作物。青贮玉米是奶牛、肉牛、肉羊养殖中TMR日粮的主要成分。在国家实行粮改饲种植结构调整支持发展青贮玉米的政策下,通过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学性状、生物学产量、营养成分及抗逆性的研究,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通过高产栽培模式提升青贮玉米的田间生物学产量,推动我国粮改饲产业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聚焦不同品种玉米田间生产性能与种植模式内在规律的研究,通过生物学产量、营养成分、抗逆性等指标的测定,筛选优质的青贮玉米品种及其适宜的高产种植模式。试验选取当前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的京科968、郑单958、德单123、鲁青贮1号、德单5号等7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农业生产中随机分组进行大田试验种植,分别测定了不同品种玉米在田间的生物学产量、营养成分,及主要大田农艺学性状等综合指标,并且连续4年对郑单958、德单123、鲁青贮1号、德单5号等玉米品种进行不同的种植模式试验。玉米大田试验表明:不同品种玉米之间农艺学性状、抗逆性、田间生物学产量差异显着,青贮玉米株高、穗位、出苗率与全株玉米生物学产量成正相关;同一品种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农艺学性状、抗逆性、田间生物学产量差异显着,种植密度与倒折率呈正相关,种植密度与全株玉米鲜物质产量呈正相关,倒折率与全株玉米生物学产量成负相关;不同年份的同一玉米品种在进行烘干后测样后得出,其营养成分中的粗脂肪、粗蛋白、NDF与ADF以及淀粉含量指标差异不显着;同一品种玉米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农艺学性状、抗逆性、田间生物学产量等综合性状差异显着,同一品种玉米用宽窄行模式种植有助于提高田间生物学产量与抗逆性;综合分析供试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表现,本研究认为德单5号、鲁青贮1号丰产性、抗逆性和品质较好,适合在泰安地区大面积推广。德单5号适宜种植密度为82500株/hm2,宜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进行种植。本研究从田间生物学、动物营养学的角度,解析了玉米的田间生产性能指标、营养成分含量、大田栽培模式之间的关系,及对玉米综合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对于开展结合区域环境指标进行适宜玉米栽培品种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主要在黄淮海区完成,结果对于我国北方地区适宜玉米品种筛选具有指导重要意义,同时,本研究方法对我国不同生态区品种筛选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借鉴模式。

罗璇[8](2019)在《稻田放养适宜鸭品种的筛选及其对稻鸭共作系统的作用》文中指出稻鸭共作作为一种生态循环农业方式,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稻鸭共作生产中主要选用当地的地方麻鸭品种为主,但由于不同地方麻鸭的生长性能和田间劳作能力差异较大,导致稻鸭共作效果参差不齐。基于此,本文以小体型的金定鸭、“役用鸭”(绿头野鸭♂×金定鸭早)和苏邮1号,以及中体型的高邮鸭和“白改鸭”等5种各有特点的鸭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鸭品种在零日龄耐水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田间回捕率和行为学之间的差异,分析比较稻鸭共作模式下不同鸭品种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差异,筛选出最佳适于稻田放养的鸭品种,并进一步验证所筛选的鸭品种对稻田杂草、土壤、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作用效果,研究旨在为稻鸭共作技术的优化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为比较不同鸭品种耐水时间、成活率和田间工作时间,在零日龄时开展耐水性试验,结果表明,苏邮1号、金定鸭和“役用鸭”的耐水时间达到30h以上,高于“白改鸭”和高邮鸭。育雏期成活率以金定鸭最高(96.93%),其次是“役用鸭”(94.17%)和苏邮1号(92.24%);田间回捕率以“役用鸭”最高(100.00%),高邮鸭最低(66.67%);将18日龄雏鸭按15只/亩放入试验田,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连续观察5 d,观察发现,“役用鸭”、金定鸭和苏邮1号每天的活动时间分别为324.50 min、315.75 min和314.50 min,极显着高于高邮鸭和“白改鸭”(P<0.01)。2、为分析比较不同鸭品种在稻田间的生长发育和肌肉品质差异,经田间合理补饲后,在90日龄回捕时进行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金定鸭、“役用鸭”和苏邮1号等小体型鸭体重达1.3 kg以上,中体型的高邮鸭和“白改鸭”上市体重在2.1-2.2 kg之间,各品种均能达到相应的标准体重。屠宰性能测定发现,各品种的屠宰率达80%以上、全净膛率达60%以上,稻鸭共作模式下各个鸭品种生长发育良好。肌肉营养价值测定结果显示:“役用鸭”、金定鸭和苏邮1号的胸肌蛋白含量最高,而水分含量最低;pH值以“役用鸭”最高,显着高于金定鸭(P<0.05);高邮鸭的脂肪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最高。3、为了筛选出适宜于稻鸭共作的鸭品种,选择零日龄耐水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田间工作时间、上市体重以及田间回捕率等与稻田放养鸭性能相关的重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 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1%,建立了稻鸭共作下鸭的综合性能评估模型:Y=0.307zx1+0.356zx2+0.296zx3-0.483zx4+0.233zx5,经过对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确定“役用鸭”、金定鸭和苏邮1号为适宜于稻鸭共作的鸭品种。4、为进一步验证所选鸭品种对稻田生态和水稻生长的作用效果,以金定鸭为试验对象,按照稻鸭共作标准技术方案及有机水稻栽培要求进行水稻和鸭的管理,经田间杂草调查发现,稻鸭共作区杂草发生为3.26株/m2,对农田杂草的控制率达99.5%;稻鸭共作区土壤的碱解氮水平较对照区提高了 13.58 mg/kg,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虽有一定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稻鸭共作的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0.26%、2.15%、2.72%(P<0.05),水稻产量比对照组增加了 75.24 kg/亩;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高于对照组25162元/hm2。稻鸭共作对鸭的生长性能、肌肉品质以及稻米品质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和改善作用。综上所述,金定鸭和“役用鸭”体型较小、田间游动时间长、耐水性能好、成活率高,在回捕时可达到标准体重,能充分发挥稻田役用潜力,用于稻鸭共作可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和稻田工作效果;苏邮1号活动力尚可、产肉性能良好、肌肉品质突出,对回捕稻田放养鸭的屠体有较高要求的可选苏邮1号用于稻鸭共作,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稻鸭共作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杂草、改良土壤、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张王勇[9](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李响[10](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指明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恢复建设,不仅壮大了沈阳工业经济实力,更为此后大工业发展计划的确立、规划和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章论述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的方针和计划是围绕工业化制定和实施的。基于国内外现实条件和沈阳自身基础,国家在此布置了较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与工业化建设相适应,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城市发展计划与工业建设协调起来。因此沈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城市骨架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历程。沈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范围内形成了4个完整的工业区,完成建设项目近1500项,其中重点项目50多项,形成了以机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为核心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建设的载体,城市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交通、供水、供电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的呈现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沈阳被苏联专家誉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工业城市。”第四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随着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空间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沈阳模式。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出发,扩建成铁西和大东两个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生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新建陵北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配合工业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文教区,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按照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布置调整了行政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市、区、住宅区3层商业中心。城市以市政府为新的城市中心,构建了南北和东西轴线,沿轴线、铁路和陆路交通线向外拓展趋势明显。城市内部结构得到重构,外部形态得以扩展,重塑了沈阳作为东北工业化首位城市的空间形貌。第五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的更新。“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也促进沈阳城市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城市水平相吻合的城市社会基层管理机制——单位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动,科学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丰富,这一过程不仅深刻反映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在今天的生活范式中。第六章阐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业绩成就了沈阳中国重工业第一城和东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工业建设为依托,沈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形貌得到重塑,也奠定此后城市发展格局结构;城市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也造就了辉煌的工业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工业精神。同时,这一时期沈阳城市发展也具有局限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化,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当今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沈阳乃至东北城市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是巨大的更新也是辉煌的起点。在铭记昔日成就的同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汲取,更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深思,寻求解决之道。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沈阳,如何发挥辽宁精神,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历程可获得借鉴和启示。

二、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Volume 18 June 2001 CONTENTS IN BRIEF(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Volume 18 June 2001 CONTENTS IN BRIEF(论文提纲范文)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保温和浇水处理对冬季胁迫下结缕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冬季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进展
        1.1.1 电解质渗透率
        1.1.2 丙二醛含量
        1.1.3 脯氨酸含量
        1.1.4 可溶性蛋白含量
        1.1.5 叶片相对含水量
        1.1.6 抗氧化酶活性
    1.2 增温保温对草坪草的影响研究进展
        1.2.1 增温保温的方法
        1.2.2 增温保温对草坪草的影响
    1.3 浇水对草坪草的影响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指标和方法
        2.4.1 土壤含水量与气温
        2.4.2 单位面积叶片枯黄比例
        2.4.3 Grass Index与 NDVI
        2.4.4 叶片相对含水量
        2.4.5 电解质渗透率
        2.4.6 丙二醛含量
        2.4.7 叶绿素含量
        2.4.8 游离脯氨酸含量
        2.4.9 可溶性蛋白含量
        2.4.10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保温和浇水处理对冬季胁迫下结缕草生长的影响
        3.1.1 土壤含水量和气温的变化
        3.1.2 单位面积叶片枯黄比例
        3.1.3 Grass Index
        3.1.4 NDVI
    3.2 保温和浇水处理对冬季胁迫下结缕草生理指标的影响
        3.2.1 叶片相对含水量
        3.2.2 电解质渗透率
        3.2.3 丙二醛含量
        3.2.4 叶绿素含量
        3.2.5 游离脯氨酸含量
        3.2.6 可溶性蛋白含量
    3.3 保温和浇水处理对冬季胁迫下结缕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1 超氧化物歧化酶
        3.3.2 过氧化物酶
        3.3.3 过氧化氢酶
        3.3.4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4 讨论
    4.1 保温和浇水处理对冬季胁迫下结缕草生长的影响
    4.2 保温和浇水处理对冬季胁迫下结缕草生理指标的影响
        4.2.1 叶片相对含水量
        4.2.2 电解质渗透率
        4.2.3 丙二醛含量
        4.2.4 叶绿素含量
        4.2.5 游离脯氨酸
        4.2.6 可溶性蛋白含量
    4.3 保温和浇水处理对冬季胁迫下结缕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3.1 超氧化物歧化酶
        4.3.2 过氧化物酶
        4.3.3 过氧化氢酶
        4.3.4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涉足水利和投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第一节 青年时期踏上水利水电之路(1962—1979)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在水电工程建设中显身手(1980—1999)
    第三节 新世纪力促南水北调工程兴建(2000—2010)
第二章 统筹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创新
    第一节 创建“三位一体”的工程建设管理架构
    第二节 探索“项目法人”主导的建设管理新模式
第三章 探索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的策解之道
    第一节 对南水北调征地移民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节 探索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新举措
第四章 对南水北调治污保洁工作的指导与协调
    第一节 推动构建南水北调东线水污染防治机制
    第二节 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工作
第五章 张基尧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特点和成功因由
    第一节 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上的若干特点
    第二节 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取得成功的因由
附录 1: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大事记(2000年至2010年)
附录 2: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和设计单元分布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民国时期上海新亚药厂研究(192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传统中药堂研究
        (二) 近代中国新药研究
        (三) 企业经营管理与个案研究
        (四) 研究评述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与概念界定
        (一) 重点
        (二) 难点
        (三) 创新点
        (四) 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亚药厂的创办与初步发展
    第一节 药厂的创办
        一、近代中国上海西药制造行业发展概述
        二、新亚药厂的创办与初期经营
    第二节 药厂的初步发展
        一、经营方向的转变
        二、历次增资的动机与手段
        三、药厂的组织结构与生产概况
        四、稳步发展与行业地位的提升
第二章 战时环境下药厂的应对与经营
    第一节 战争前期的应对与经营
        一、战争初期的整体影响
        二、药厂的应对及经营的转变
    第二节 沦陷之后药厂的应对
        一、沦陷后的环境变化
        二、药厂的应对
    第三节 内战时期药厂的经营
        一、战后的经济环境
        二、药厂的经营
第三章 新亚药厂的产品研发
    第一节 早期的产品研发
    第二节 星牌药品的研制
        一、星牌药品的研究条件
        二、星牌药品的研究结构
第四章 新亚药厂的产品结构及营销
    第一节 新药药厂的产品结构
    第二节 新亚药厂的营销
        一、多样的宣传策略
        二、营销网点的建立与调整
第五章 许冠群的企业家精神及其关系网络
    第一节 许冠群的成长及经营理念
    第二节 许冠群的关系网络
    第三节 许冠群的企业决策
结语
    一、战争对制药企业的影响与新亚药厂的发展特点
    二、新亚药厂的核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5)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生发与演进逻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对象
        三、主要内容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行业型大学
        二、大学学科
        三、特色学科
        四、食品学科
    第四节 相关文献述评
        一、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组织变迁相关研究
        二、学科发展与政府关系的研究
        三、学科发展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四、学科发展与知识演进关系的研究
        五、学科发展与组织文化的关系
        六、行业型大学学科发展的研究
        七、食品学科发展研究述评
        八、已有研究的启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J大学食品学科的发展环境及其成长轨迹
    第一节 国内外食品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国内食品学科的发展概况
        二、国际食品学科的发展概况
        三、国内与国际食品学科比较
    第二节 J大学食品学科的成长轨迹
        一、J大学食品学科的发端
        二、J大学食品学科的沿革与研究分期
第三章 政府逻辑主导下的食品学科(1958-1978)
    第一节 “有计划”的食品学科
        一、院系调整中的食品学科
        二、食品行业特色高校的建立
    第二节 食品学科的设置与发展
        一、系科的设置与专业建设
        二、国家建设需求下的教学与科研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府逻辑与市场逻辑协同驱动的食品学科(1978-2001)
    第一节 “大食品”与新兴应用学科
        一、“大食品”学科理念的形成
        二、“大食品”学科建设
        三、教学与科研
    第二节 “211工程”建设中的食品学科
        一、大学更名的影响
        二、“211工程”建设与实施
    第三节 食品学科组织的分化
        一、“食品”的积淀
        二、“发酵”的新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重制度逻辑博弈下的食品学科(2001-2018)
    第一节 政府与行业逻辑的变革
        一、综合性大学的初步建立
        二、产学研融合的尝试
    第二节 知识逻辑的更新
        一、新型知识生产模式的“学科群”的出现
        二、基于国内外学科评估自省性发展
        三、食品学科知识生产的交叉与分化
    第三节 组织文化逻辑的凸显
        一、任期目标责任制
        二、食品学科文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的演进逻辑与理论探讨
    第一节 多重因素作用下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的演进逻辑
        一、作为学科内生动力的知识逻辑
        二、主导学科建设模式的政府逻辑
        三、扩大学科现实功用的市场逻辑
        四、彰显学科组织特性的组织文化逻辑
    第二节 学科视角下行业型大学发展的历程反思
        一、学科建设理念不够完善
        二、学科与行业从融合走向疏离
        三、学科联动发展不力
        四、跨学科发展存在障碍
    第三节 行业型大学学科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一、抓住政策机遇空间,加强特色学科建设
        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学科基础理论
        三、关注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四、深化推进协同创新,全面释放学科功能
        五、优化学科组织文化,激发学科发展自主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关于学科专业建设部分重要法规政策(1949-2018)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J 大学食品学科发展大事年表(1958-2018)1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托管型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研究 ——以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访谈调研法
        1.4.3 个案分析法
        1.4.4 比较研究法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理论概述
    2.1 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的内涵
        2.1.1 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的定义
        2.1.2 托管型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特点
        2.1.3 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2.2 相关理论
        2.2.1 公共治理理论
        2.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2.3 激励理论
        2.2.4 市场失灵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的现状和问题
    3.1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基本情况
        3.1.1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3.1.2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与托管单位的历史渊源和隶属关系
        3.1.3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的现状
    3.2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现状
        3.2.1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的历程
        3.2.2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科研体制改革实施情况
        3.2.3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前后科研项目开展情况
        3.2.4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前后经营活动情况
        3.2.5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以来的财政状况
    3.3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3.3.1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科研体制改革实践问题
        3.3.2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后科研项目开展问题
        3.3.3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后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3.3.4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分配制度问题
        3.3.5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激励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问题
        3.3.6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前后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问题
        3.3.7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产权制度改革问题
        3.3.8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体制改革后职工思想观念转变问题
        3.3.9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机构改革与发展问题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经验借鉴
    4.1 国外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经验
        4.1.1 韩国的科研机构体制改革
        4.1.2 美国的科研机构体制改革
    4.2 国内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经验
        4.2.1 台湾的科研机构体制改革
        4.2.2 江苏省科研机构体制改革
    4.3 对广东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深化体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5.1 由专业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解决管理体制问题
    5.2 实施财政核补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制度,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5.3 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稳定优厚的科研环境
    5.4 真正落实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5.5 加快激励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建设
    5.6 参考住房制度改革,对社会保障和员工福利进行合理安排
    5.7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事业退休职工进行社会化管理
    5.8 对可能存在的疑问作进一步解释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不同品种玉米生产性能与种植模式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Abbreviations)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玉米简介
    1.2 玉米秸秆
    1.3 玉米的青贮
        1.3.1 青贮玉米的内涵
        1.3.2 青贮的优势
        1.3.3 青贮玉米的发展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
        2.1.1 泰安试验地
        2.1.2 诸城试验地
        2.1.3 宿州试验地
        2.1.4 沧州试验地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田间样品收获
        2.3.2 农艺学性状
    2.4 样品测定
        2.4.1 DM含量测定
        2.4.2 样品营养品质测定
        2.4.3 常规营养物质含量测定方法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2.6 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学性状和生物学产量对比
        3.1.1 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学性状对比
        3.1.1.1 株高
        3.1.1.2 穗位
        3.1.1.3 出苗率
        3.1.2 不同品种玉米田间生物学产量的对比
        3.1.2.1 鲜物质产量
        3.1.2.2 干物质产量
        3.1.3 株高、穗位、产量的关系
    3.2 种植密度与农艺学性状和生物学产量对比
        3.2.1 种植密度与农艺学性状
        3.2.1.1 种植密度与株高
        3.2.1.2 种植密度与穗位
        3.2.1.3 种植密度与出苗率
        3.2.2 种植密度与田间生物学产量
        3.2.2.1 种植密度与鲜物质产量
        3.2.2.2 种植密度与干物质产量
    3.3 种植模式与农艺学性状和生物学产量对比
        3.3.1 种植模式与农艺学性状
        3.3.1.1 种植模式与株高
        3.3.1.2 种植模式与穗位
        3.3.1.3 种植模式与出苗率
        3.3.2 种植模式与田间生物学产量的对比
        3.3.2.1 种植模式与鲜物质产量
        3.3.2.2 种植模式与干物质产量
    3.4 品种抗逆性对比
        3.4.1 倒折率
        3.4.2 持绿性
    3.5 不同品种全株玉米营养物质含量
        3.5.1 不同品种全株玉米营养物质含量比较
        3.5.2 不同年份同一品种全株玉米营养物质含量比较
4.讨论
    4.1 农艺学性状对青贮玉米田间生物学产量的影响
        4.1.1 不同种植密度对田间生物学产量的影响
        4.1.2 不同种植模式对田间生物学产量的影响
    4.2 品种与种植年份对全株青贮玉米营养成分的影响
5.总体结论及创新点
    5.1 总体结论
    5.2 创新点
    5.3 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6.参考文献
7.致谢

(8)稻田放养适宜鸭品种的筛选及其对稻鸭共作系统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2 稻鸭共作的发展历程
        2.1 “稻田养鸭”的起源与发展
        2.2 稻鸭共作技术在日本的发展
        2.3 稻鸭共作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3 稻鸭共作技术相关研究进展
        3.1 稻鸭共作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3.2 稻鸭共作对稻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
        3.3 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
        3.4 稻鸭共作对鸭生长发育及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4 当前稻鸭共作存在的问题
        4.1 鸭品种良莠不齐
        4.2 鸭高效饲养技术缺乏
        4.3 水稻草病虫害防治仍很棘手
        4.4 稻鸭共作标准化技术亟需建立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鸭品种在稻田的生长发育与行为学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主要试验仪器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鸭品种耐水时间比较
        2.2 不同鸭品种育雏期成活率比较
        2.3 不同鸭品种田间行为学观察
        2.4 不同鸭品种田间回捕率比较
        2.5 不同鸭品种田间生长发育监测
        2.6 不同鸭品种屠宰性能的比较
        2.7 不同鸭品种常规肉品质的差异比较
        2.8 不同鸭品种在田间综合性能的比较
    3 讨论
        3.1 不同鸭品种耐水性比较
        3.2 不同鸭品种育雏期成活率比较
        3.3 不同鸭品种田间行为学观察
        3.4 不同鸭品种的成鸭回捕率比较
        3.5 不同鸭品种生长性能比较
        3.6 不同鸭品种屠宰性能的比较
        3.7 不同鸭品种常规肉品质的差异比较
        3.8 不同鸭品种在田间综合性能的比较
第三章 金定鸭对“稻鸭共作”系统效果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仪器与试剂
        1.4 测试指标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鸭共作对鸭屠宰性能的影响
        2.2 稻鸭共作对鸭肌肉常规肉品质的影响
        2.3 稻鸭共作对鸭胸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4 稻鸭共作对鸭胸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5 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的影响
        2.6 稻鸭共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7 稻鸭共作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2.8 稻鸭共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9 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3.1 稻鸭共作对鸭屠宰性能的影响
        3.2 稻鸭共作对鸭肉品质的影响
        3.3 稻鸭共作对鸭肉氨基酸的影响
        3.4 稻鸭共作对鸭肉脂肪酸的影响
        3.5 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的影响
        3.6 稻鸭共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7 稻鸭共作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3.8 稻鸭共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9 经济效益分析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一) 史料来源
        (二) 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研究阶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一) 外部动力因素
        (二) 内部动力因素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二、市政建设恢复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三、文教区的新建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一、单位制的形成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结论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Volume 18 June 2001 CONTENTS IN BRIEF(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2]保温和浇水处理对冬季胁迫下结缕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 单旭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张基尧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研究[D]. 王长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民国时期上海新亚药厂研究(1926-1949)[D]. 邢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生发与演进逻辑的个案研究[D]. 陈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6]托管型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研究 ——以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为例[D]. 黄晋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不同品种玉米生产性能与种植模式关系的研究[D]. 张新.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8]稻田放养适宜鸭品种的筛选及其对稻鸭共作系统的作用[D]. 罗璇. 扬州大学, 2019
  • [9]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李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实验室动物科学与管理卷 2001 年 6 月 18 日 内容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