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学教育的当代价值论文

论蒙学教育的当代价值论文

问:蒙以养正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1. 答:蒙以养正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如下:
    1、内涵:蒙以养正,就是通过教育,使人摆脱蒙昧,归于正道。
    2、现实意义:一说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作为中华教育智慧,蒙以养正揭示了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蒙学在《辞源》中解释为今之小学,自是指幼童的教育和学习。《汉书食货志》中讲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蒙学在《辞海》中解释为蒙馆,即古人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教育蚂信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伦理道德。教材一般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等。宋、元、迅侍明、清则是蒙学读物的繁荣时期。据粗略统计,这段时期蒙学读物的数量不下于千种,较此前的任何亩物吵时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流传后世的蒙学读物,像《百家姓》、《神童诗》、《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大都上产生于这一时期。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民间少儿教育高度发展的时期。
问:宋元时期蒙学教育的现实启示
  1. 答:宋元时期的蒙学教育内容有:
    在儿童智慧蒙开之际,施以“圣人之道”的教培枣毁育。运用“三、百、千”进行识字为主、兼以德行的基础文化知识学习。《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是蒙学通用的识字系列教材。宋代理学是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注重修身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在青少年时期,主要使用《童蒙训》(又名《吕氏童蒙训》)《童蒙须知》《教子斋规》等课本进行。诗文训练,主要指宋元间的阅读训练。蒙学教育阶段,开始只作“点读”,即所谓“点书”:首在点出句读,其次点拨读书法。启蒙的时候,一方面读“三、百、千”,另一方面学习炼词、炼句、学属对、叶韵。
    宋元蒙学教育经验:
    1、宋元蒙学教育的内容广泛
    (1)注重蒙养教育
    (2)注重修身教育
    (3)注重诗文训练
    (4)注重继承和发扬作文训练和习字训练
    2、教学程式较稳定。学塾中主要进行读书、习字以及作文三方面的教学,是为进入官学、书院以及应科举考试作基础准备。而每一方面的教学,又都建立了一定的次序。如读书,首先进行集中识字。待儿童熟记千余字后,进入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四书”。这阶段儿童主要用力在跟读、熟读和背诵。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讲书,着重阐述书中的封建政治思想和伦理原则。习字的次序,则是先由教师把着手写,而后描红,再进入临帖书写。作文之先,必练习作对。学塾中实行个别指导,教学进度视学生的接受岩森能力而异。一般说,都遵循由易及难的原则,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铺垫基础。教学中尤重视温故,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指导学生复习旧课和新课。
    (摘自百度文库——宋元时配备期的蒙学教育)。
问:传统蒙学教育对现代语文教育有何意义
  1. 答:在我国古代,蒙学读物以其“浅俗易懂与韵律和谐”的特点深受古代儿童的喜爱,蒙学读物具有“道德启蒙性、实用工具性、内容丰富性”的意义,在古代蒙童的学习中它同时起到了优秀的教育效果。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大部分儿童依旧喜欢从大败态返人那里获取生活中最质朴的道理,并以此为依据面对生活中的小问题;依旧喜欢历史故事与古代的英雄事迹,听结果编故事;依然对文字游戏乐此不疲,包括对对子写诗歌。这些内容在传统经典蒙学教材中都有所体现,学习这些能够让儿童学会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进而形成自身发展所必备的语文素养。程颢“古之人自能食能言而教之,是故小学之法,以豫为先”。
    培养学生品德素质
    我国传统的蒙学则通过各类方式对孩子进行细致的道德教育,崔学古《幼训》中的“敬书”就要求“儿童读圣贤书,不知敬重,每至墨污纸损,糜烂不堪,皆师之过也。……凡揭书,以右手大察饥指,侧衬书左边尖角抬起,以食指捻之,毋以指爪乱撮,毋以唾粘。”以养成孩子珍惜书本的习惯。吕坤《闭游社学要略》中阐述 “童子每日早起,向父母前一揖,问曰:‘今夜安否?’早饭午饭回家,见父母,揖,问曰:‘父母饮食多少?’晚上看父母卧处,待父母睡毕而后退。父母怒骂,跪而低头,不许劲声强辩。…,’此虽人子末节,小年先须日习。”以教育孩子要尊敬父母。
论蒙学教育的当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