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高等教育支出及其拥挤效应研究

家庭高等教育支出及其拥挤效应研究

一、居民家庭高等教育开支及其挤占效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振中,颜印华[1](2021)在《消费社会的教育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消费研究述评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消费活动是同时关乎国家经济结构和国民个人发展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关于教育消费的研究经历了引入探索、蓬勃发展和内涵深化三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教育消费升温的原因、高等教育消费及其产业化发展、私人教育消费的勃兴、国民教育消费与社会分层的关系、青年学生符号消费景观五个方面。教育消费研究有助于丰富教育研究的内容,扩大研究视野,促进学科融合,完善学科体系。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实现本土化理论的内发突破,关注教育发展、教育消费与个体教育热情的良性互动。

王覃刚,李贝贝[2](2021)在《普及化时代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现状分析》文中提出作为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家庭,其投资偏好和决策行为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教育水平。文章以我国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为背景,利用调查统计数据对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状况进行相关分析和描述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家长期望学历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与质量都有显着影响,城乡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实力差异与高等教育投资高低没有绝对的正向关系,存在着决策水平有限、投资方向偏移、高等教育投资过多等决策困境。为了摆脱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困境,文章从教育观念、教育政策和社会力量三个方面归纳出普及教育时代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优化路径,以推动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张倩[3](2019)在《人口质量、代际扶持与居民家庭消费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投资驱动型和出口拉动型经济难以为继,增强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在55%-65%之间波动,居民消费占GDP的比值较低,人均消费仅为美国的1/14左右。提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居民消费成为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愈发凸显和子女教育成本日益高涨,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已婚家庭来说,较大的养老负担和扶幼负担增加了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特别是在我国普遍存在着较强的家庭伦理观念和血缘亲情观念,成年已婚家庭进行的代际扶持行为贯穿于经济主体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其中“向上”的代际扶持主要体现为对老人的赡养。“向下”的代际扶持方面,中国父母尤其重视子女的教育,对子女寄予殷切希望,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从子女幼儿延续到成人。子女成年获得独立的经济能力后,父母仍要为其婚姻嫁娶提供扶持。中国式养老、中国式教育、中国式婚嫁所需的赡养、教育和婚姻等扶持行为对家庭消费支出有显着影响,作为社会最重要的消费主体,其消费潜力受到抑制,无法充分释放。家庭代际扶持行为涉及到有限资源在跨代家庭成员之间的重新配置。在家庭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接受代际扶持的家庭成员数量增加会加重家庭负担,效用最大化的家庭为平滑消费会改变其消费与储蓄决策。众多学者在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研究子女数量与老人数量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从研究结论看,现有研究对接受代际扶持的家庭成员数量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并未达成共识。本文认为,现有研究忽略了家庭成员质量对家庭消费的影响,造成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不确定,探讨微观家庭消费行为,不可忽略人口质量因素。在加入了老人健康水平、子女的受教育程度、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子女的婚姻状态等人口质量因素后,成年已婚家庭的代际扶持行为对家庭消费产生什么影响?我国的公共医疗保障和教育保障,是否可以作为家庭代际扶持的补充和替代,进而减轻家庭的代际扶持负担?父辈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如何影响家庭消费,在多大程度上挤占家庭其他非教育类消费?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子女对家庭带来的负担有多大?“养老”与“扶幼”代际扶持行为的交互作用及相互替代性如何?子女婚姻状况如何影响家庭消费,未婚子女性别是否对家庭消费产生异质性影响?文章试图通过运用家庭微观调查数据,构建涵盖有关家庭成员健康、教育与婚嫁信息的微观样本,聚焦人口质量因素,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以成年已婚家庭对父辈和子女提供的代际扶持为切入点,基于已有研究,通过建立符合我国现实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人口质量、家庭“养老扶幼”代际扶持负担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理论方面,本文主要以现代消费理论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对生命周期世代交叠模型进行扩展,将家庭成员人口质量纳入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成年已婚家庭的代际扶持行为对家庭消费决策产生的影响,并对“养老”与“扶幼”代际扶持行为的交互作用及相互替代性进行分析。实证方面,本文主要使用来自家庭层面的微观数据(CFPS),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最小二乘估计、托宾估计方法、Logit模型等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做出了多维度的稳健性检验,使实证结果更具说服力。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综合分析,探究人口质量、代际扶持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并深入探究我国教育、医疗公共社会保障政策在居民消费潜力释放方面的影响。全文共分8章。第1章是导论;第2章是文献综述;第3章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现状和代际扶持现状进行分析;第4章分析老人健康、养老保障对子代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第5章分析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第6章分析养老与扶幼代际扶持行为之间的交互与替代作用;第7章分析子女婚姻状况与家庭消费的关系;第8章是结论、政策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以老年成员的健康状况作为衡量老人质量的变量,构建包含老人质量的世代交叠模型。实证研究发现老人健康状况显着影响家庭消费与家庭净消费。老人健康状况越差,家庭对老人的赡养负担越重,预防性储蓄动机越强,对家庭消费的挤出越多。与无老人的家庭相比,老人健康状况较好的家庭消费降低13.44%,老人健康状况较差的家庭消费降低18.55%。养老负担在城乡间差别不大,“家庭养老”未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第二,将父辈的公共社会保障状况纳入子代家庭的消费效用函数中,以医疗保险为例,研究了向上代际扶持与家庭消费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父辈参加医疗保险的子代家庭,其消费显着高于父辈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子代家庭消费,处理组比控制组家庭消费显着提高18%左右。父辈参加医疗保险,能够显着提高子代家庭消费,医疗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家庭养老,减轻子代家庭的养老负担,公共社会保障效应具有溢出性和家庭外部性,为我国公共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建设提供了实证依据。女儿与儿子养老负担在城乡间表现出显着差异,城市中父代有保险的女儿家庭消费比没有保险的家庭消费平均提高53%,儿子的家庭消费提高40%,女儿在家庭养老中承担的责任高于儿子。该影响还存在显着的城乡和区域差异。第三,将父辈对子代的教育期望、子女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子女质量的指标,按照子女受教育阶段对样本进行划分,分别研究了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家庭“向下”代际扶持与消费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父辈对子女的高质量期望对家庭教育消费支出与非教育消费支出有显着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入学主要通过挤出非教育支出而增加预防性储蓄的方式降低家庭消费。父辈期望也主要通过挤出非教育支出的方式,通过增加预防性储蓄,显着提高了家庭教育储蓄,显着降低家庭非教育消费10562元,约占对照组家庭非教育消费的18.65%。且与子女入学相比,父辈期望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等教育支出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有大学生子女的家庭与无大学生子女的家庭在消费上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该影响在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等级家庭之间均无显着差异。目前国家完善的奖/助学金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贫困学生“学有所依”,家庭对子女的高等教育投入负担在减小。第四,将老人质量与子女质量统一纳入世代交叠模型,分析双向代际扶持之间的交互与替代作用。从交互作用来看,养老负担和扶幼负担越重,家庭消费降低越多。对子女的质量期望每提高一个层级,家庭消费降低约1.6%,对子女质量期望越高的家庭,消费降低越多。若老人身体较为健康,则不会影响家庭消费,只有当老人健康欠佳时,才会降低家庭消费,降幅大约为4.8%。在无入学子女的条件下,老年成员健康状况每降低一个等级,家庭消费降低约0.6%。与养老负担相比,扶幼负担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养老(扶幼)负担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不仅与其自身有关,而且与扶幼(养老)负担相关。即对子女质量投入最多,老年成员健康最差的家庭,消费降低最多。扶幼消费会挤出养老消费,在家庭收入约束下,扶幼代际扶持行为优先于养老代际扶持行为。第五,将子女的婚姻状态涵盖到人口质量的范畴内,研究了子女的婚姻状况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子女结婚与否对家庭消费具有显着影响,未婚子女数量每增加一个,家庭消费降低约9.18%。未婚子女年龄每增加一岁,家庭消费降低约1.19%。与未婚子女数量相比,未婚子女年龄对消费的影响更显着。相对于仅有未婚女孩的家庭来说,有未婚男孩的家庭消费多降低4.41%,这与我国家庭传统婚姻观念相符,父辈“为子女结婚而储蓄”因子女性别差异存在异质性,儿子对家庭消费的挤出效应要大于女儿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且存在显着的区域和城乡差别。根据以上分析,给出本文的政策建议。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各项公共保障政策,削减代际扶持行为对已婚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促进家庭消费潜力释放。首先,在减轻养老负担方面,进一步完善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挥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对“家庭养老”的替代作用,进一步加快完善商业养老保险与养老保险计划,缓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带来的压力,减轻子代家庭赡养老人的医疗和养老负担。其次,积极发挥教育帮扶政策的作用,稳定家庭教育投入预期,着力减少家庭教育预防性储蓄,减轻家庭扶幼负担,提高家庭消费能力和人力资本投资积极性。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校内支出受到严格控制的背景下,要避免校内教育支出“减负”无法弥补校外支出“增负”的现象。教育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与社会团体、企业金融系统的资助合作,简化手续流程,严格落实各类助学项目,进一步减轻贫困家庭负担。最后,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婚嫁进行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彩礼观,不流于形式,不倡导攀比风、不追随奢华风,倡导健康的婚嫁消费理念。

赵霞[4](2019)在《上海小学生家庭扩展性教育支出及挤占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关系到每个家庭及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每个家庭的共识。特别是当下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宁可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义务教育普及和免费之后,扩展性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的比重逐年增加,甚至超出了一些家庭可以承受的正常水平。当然,教育消费的快速增长,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一面。但如果过多地依靠家庭来承担,则可能使得那些总体上还不算富裕的家庭压缩其它消费开支,即对家庭其他开支产生挤占效应。本研究以上海的小学生家庭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执行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的样本数据,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个案法,对2356户上海小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首先,通过考察家庭教育支出的现状和动态变化发现:家庭教育支出增速明显快于家庭收入,扩展性教育支出在家庭教育支出中的比例远高于基础性教育支出,且该比例随年级升高而增加。具体来说,扩展性教育支出中最受家长青睐的是课外辅导培训,学科补缺培优和才艺特长培养是主要内容;英语补习是最热门的补课选择,寒暑假国外游学正成为家庭扩展性教育支出未来新趋势等。基于这些现状,接下来从基本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弹性等角度的讨论,认为扩展性教育支出对家庭食品支出、居住存在一定的挤占效应,并且进一步的个案亦佐证了该结论。最后,从政府、学校和家庭三个层面对如何引导家长降低非理性的扩展性教育支出,推动家庭教育支出合理化,以求得并对义务教育更好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政府应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教育投资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学校可从课程开发、教学质量、教师素养等方面更好地来满足家庭的需求;家长则更应调整好心态,不盲目、不盲从,从家庭现实、子女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理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投资。

戴娜[5](2018)在《东部城市家庭投资高等教育动力研究 ——以南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对南京市普通居民进行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动力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为基础,对家庭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的动力进行了两大类包括经济动力和文化发展动力的划分,细化家庭对两类动力的侧重程度。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数据和分析原理,建立两类动力评价指标,以收入水平,户籍来源,父母身份以及学历背景为考量出发点,综合评价两类指标下其动力子项目就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贡献程度,以期为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领域提供更多研究的切入点。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价两大类动力在家庭进行高等教育投资时的被关注程度,发现在收入水平的条件下,低收入家庭较之高收入家庭在经济动力上总体存在动力不足。而在文化发展动力层面具有整体一致性。以户籍为考量出发点,农村家庭较之城镇家庭在经济动力层面动力较弱;在文化发展动力层面动力倾向整体相近。在父母身份的限制条件下,经济动力和文化发展动力层面,母亲的投资动力整体上较弱于父亲。而在学历背景上,高学历的受访者在经济动力项目的选择倾向高于低学历受访者;在文化发展动力项目上基本一致。在指标分布上,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动力指标集中于价值实现指标和社会交往指标,即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动力主要表现在为促进其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和实现受教育者自身价值和个人追求上。而就经济收益指标和社会层级流动指标来说,家庭方面并未在高等教育投资动力上赋予较多权重。综合四个指标的分析结果,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动力集中在文化发展动力层面,因此在政策制定方面需要在这一领域给予更多关注。

陈永伟,顾佳峰,史宇鹏[6](2014)在《住房财富、信贷约束与城镇家庭教育开支——来自CFPS2010数据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CFPS2010数据考察了住房价值对城镇家庭教育开支的作用。通过使用工具变量法我们发现,住房财富的增加不仅会显着缓解家庭的信贷约束,增加家庭教育开支,并且其效果要远大于非住房财富所产生的影响。借助"半线性回归",我们还发现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住房财富和家庭教育开支之间呈现出一种S型的关系,即只有当住房价值处于中间区间时,才会显着影响家庭教育开支,而位于较高和较低两个区间的住房价值都不会对家庭教育开支产生显着影响。

迟巍,钱晓烨,吴斌珍[7](2012)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负担研究》文中认为家庭教育负担微观上影响居民生活,宏观上制约我国经济转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采用国家统计局在2007年对21个城市的城镇居民家庭入户教育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家庭教育支出水平和负担的影响因素,获得以下实证结果:首先,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负担更重。其次,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要明显小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此外,教育负担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王晶晶[8](2012)在《青岛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教育经费的总量大幅增长,各级教育的规模急剧扩大。在教育投资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教育投资的结构也在发生着显着的变化,突出表现为教育成本分担向个人和家庭倾斜,居民教育支出大幅增长。同时,由于各级学校收费水平不断上涨,而我国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等现象的出现,居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家庭的生活质量及受教育者接受更高、更好教育的可能,由此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首先,在理论阐述教育消费概念及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青岛市内四区及经济开发区部分家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得到不同情况家庭教育消费的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随后,分析了青岛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的现状以及出现的显着问题:非理性消费、教育消费内部结构失衡以及社会分层对子女教育消费的制约,并进一步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最后,从政府、教育服务部门、教育消费者个人及家庭三个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系列对策。

韩睿娟[9](2011)在《农村家庭收入与高等教育支出关系研究 ——以山西省S县300个样本调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需要各种专业化、新型化的高级人才。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势在必行。我国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至今已有12年,我国的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规模发展迅速,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高等教育费用也在呈上涨趋势。农村家庭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实现经济地位的改善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由于高等教育费用上涨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可能减少。针对这一事实,对农村家庭收入和高等教育支出的关系研究就有必要。从现有的研究看,大多数学者对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贫困地区的研究较多,对中部地区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对中部地区山西省一个县进行抽样调查,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农村家庭收入与支出现状,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负担率、高等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通过对山西省S县样本家庭的家庭收入、支出及高等教育支出的分析发现,家庭教育支出具有累退性质。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包括学杂费、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交通费、通讯费、交际费及购买电电脑和学习培训费等。上大学的学生最低学杂费2200元,最高学杂费7980元,平均学杂费4241.5元。总体来说,最低的高等教育费用为7700元,最高为20900元,平均值为12005.39元。平均高等教育费用占家庭平均收入的72%。根据家庭收入与高等教育支出数据估算,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负担率为72%。农村家庭供子女上大学负担沉重。根据预算约束理论,制约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经济条件或收入水平,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家庭收入与家庭总支出相关性为0.763,相关性显着。学杂费、书本费、培训费等由于不随家庭收入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所以和收入相关性不显着。对家庭收入和高等教育支出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农村家庭收入增加1元,家庭教育支出增加0.131元,高等教育总支出增加0.092元,高等教育支出增加占教育支出增加的70%。高等教育支出收入弹性随着收入水平的不同存在差异。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高等教育支出弹性最高,大于1。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政府要加大力度提高农村家庭居民收入,提高其高等教育投资能力;完善我国国家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实行高等教育差别定价,即弹性学费制度。

梁晓[10](2010)在《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研究 ——基于河南省5所普通高校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是指大学生为获取知识或技能而接受正规的高等学校(包括各种所有性质的大学、学院)教育,并用于教育方面的各种货币支出,主要包括大学生教育消费的意愿和支付能力两方面内容。首先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消费的发展历程,以消费者行为理论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支点,以河南省郑州、开封、平顶山3个地市的5所普通本科高校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该地区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大学教育成为教育消费支出的主要方面,大学学费增幅远远超出居民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教育消费成倍增长,大学生教育消费成为居民生活的沉重负担。大学生教育消费的类型多元化,存在一些盲目和非理性消费行为。此外,城乡之间教育消费存在差异,教育消费的职业阶层分化严重,且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还在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首先,经济因素中的家庭年收入对大学生教育消费影响重大,具体来讲,该地区家庭收入水平对大学生教育消费的意愿没有影响,不论家庭的收入水平如何,大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都十分强烈;但对其实际支付能力有显着影响,家庭年收入高的家庭对大学生教育消费的实际支付能力相对较强。第二,个人因素中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对大学生教育消费也存在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性别对大学生教育消费的意愿没有影响,但性别的不同影响不同的消费行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教育消费的付费能力影响也不同,如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和二、三年级学生相比较,其教育消费的实际支出额更大。第三,社会因素中的家长对子女的影响,也是推动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户主(父亲)的年龄、文化层次和职业的不同影响着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不同。另外,我国目前的城乡差距、就业压力、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对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首先应明确教育消费目的,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教育消费理念。要进行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个人与家庭要转变观念,做到理性选择、量力而行。学校与社会要关注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们理性消费高等教育。第二,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第三,完善各种资助体系。第四,制定合理的学费标准,规范收费。政府相关部门要适当抑制高等教育消费的扩张,对高等教育进行合理定价、规范学费标准,要优化高等教育消费结构,增加高等教育消费供给。第五,应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

二、居民家庭高等教育开支及其挤占效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居民家庭高等教育开支及其挤占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消费社会的教育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消费研究述评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教育消费研究演进历程
    (一)引入探索时期(1986—1997)
    (二)蓬勃发展时期(1998—2013)
    (三)内涵深化时期(2014年至今)
二、教育消费研究内容述评
    (一)教育消费升温原因的探讨
        1.国家经济水平提高是政府进行教育消费的前提
        2.宽裕的经济条件是国民开展教育消费的必然条件
    (二)高等教育消费研究
        1.政府高等教育消费助力国家经济发展
        2.政府高等教育消费属于特殊类型的要素产品
        (1)高等教育消费的稀缺性与公平协整
        (2)高等教育消费的竞争性与符号特质
        3.国民高等教育消费造成因教致贫和储蓄增长等现象
    (三)私人教育消费蓬兴的研究
        1.私人教育消费的类型及动因
        (1)以选择性消费争夺优质教学资源
        (2)以扩展性消费对校内教育进行补充
        2.私人教育消费的结果
        (1)私人教育消费所具有的积极影响
        (2)私人教育消费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教育消费与社会分层关系的研究
        1.提高社会地位是国民进行教育消费活动的根本动力
        2.家庭的社会阶层背景是影响家庭教育消费的重要因素
        3.社会分层与国民教育消费互动的机制
    (五)学生符号消费意蕴的研究
        1.当下学生消费观呈现出符号表征
        2.学生符号消费活动的意义透析
        (1)青年学生借助符号消费活动建构自我认同
        (2)青年学生符号消费的本质是对特定亚文化的认同
        3.青年学生符号消费活动存在的问题探讨
        4.影响青年学生消费观塑造、发展及转向的因素
三、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思考与展望
    (一)对教育消费进行研究的意义所在
        1.从学科体系、学科融合、学科本土化方面对教育学学科进行理论探索
        (1)促进教育学学科体系性发展。
        (2)促进教育学学科内部及学科间的交叉性融合。
        (3)促进教育学本土化、特色化的内源式增长。
        2.以五育融合为目标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实践探索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研究的期待
        1.理论基础上急需本土化的内发突破
        2.研究内容上亟须深入学校教育组织内部
        3.研究方法上还需加强综合化,探索多样性

(2)普及化时代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数据、变量与方法
    (一)样本筛选
    (二)研究思路
    (三)变量分析
        1. 双变量相关分析
        2. 偏相关分析
        3. 描述统计分析
三、研究总结
    (一)投资期望高涨,决策水平有限
    (二)认知存在误解,投资方向偏差
    (三)存在过度教育,阶层差异明显
四、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优化的实现路径
    (一)系统科学的教育观念引导家庭高等教育投资
    (二)公正合理的教育政策规范家庭高等教育投资
    (三)多元互动的社会力量共建家庭高等教育投资
五、结语

(3)人口质量、代际扶持与居民家庭消费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1.5 概念的界定
        1.5.1 人口质量
        1.5.2 代际扶持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居民消费理论形成、发展与演进
        2.1.1 传统消费理论
        2.1.2 考虑了代际扶持的现代消费理论
    2.2 我国居民消费相对不足的经验研究
    2.3 从代际扶持角度对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
        2.3.1 代际扶持与居民消费
        2.3.2 人口质量与居民消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居民消费与家庭代际扶持现状分析
    3.1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
        3.1.1 我国居民消费率及其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国别比较
        3.1.2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3.2 我国居民家庭代际扶持现状
        3.2.1 老龄化与养老社会保障现状
        3.2.2 家庭教育负担与公共教育保障现状
        3.2.3 来自婚姻市场的经验观察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老人健康、社会保障与家庭消费行为
    4.1 老人健康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4.1.1 数理模型
        4.1.2 实证分析
    4.2 父辈医疗保险的家庭外部效应
        4.2.1 父辈医疗保险影响子代家庭消费的机制分析
        4.2.2 数理模型
        4.2.3 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子女教育与家庭消费行为
    5.1 父辈期望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5.1.1 影响机制及异质性分析
        5.1.2 基于OLG模型的理论分析
        5.1.3 实证分析
    5.2 子女上大学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5.2.1 数据及变量说明
        5.2.2 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养老与扶幼代际扶持的交互与替代
    6.1 理论模型分析
    6.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2.1 计量模型设定
        6.2.2 变量选取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1 养老扶幼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6.3.2 养老扶幼的交互作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6.3.3 扶幼消费和养老消费的替代性分析
        6.3.4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子女婚姻状况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7.1 影响机制
    7.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7.3 实证结果及分析
        7.3.1 基准回归
        7.3.2 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上海小学生家庭扩展性教育支出及挤占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目标和意义
    五、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第二章 家庭教育支出现状及其动态变化
    一、家庭教育支出的内容和结构
    二、家庭扩展性教育支出现状分析
    三、家庭扩展性教育支出的差异性分析
第三章 家庭扩展性教育支出的挤占效应分析
    一、基本消费分析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三、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四、家庭扩展性教育支出对其他消费支出的影响
    五、挤占效应的讨论
第四章 家庭扩展性教育支出个案分析
    一、个案背景与研究思路
    二、个案家庭的支出项目与比例
    三、个案家庭各项消费支出的代表性
    四、个案家庭家长的教育支出意愿
    五、思考与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小学生家庭扩展性教育支出及挤占效应研究的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东部城市家庭投资高等教育动力研究 ——以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状况
    一、理论基础
    二、概念界定
    三、样本家庭区域基本情况描述
第三章 家庭投资高等教育动力项目的选取与测算
    一、动力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 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二) 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动力分析
        (三) 动力类型的选择与处理
        (四) 经济动力和文化发展动力子项目的选取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模型介绍
        (一) 基本原理
        (二) 应用解释
第四章 东部地区家庭投资高等教育动力分析
    一、家庭就高等教育投资的动力
    二、收入水平下经济动力及其作用路径
        (一) 经济动力各子项目选择情况
        (二) 收入水平下家庭投资高等教育在经济动力的选择情况
    三、收入水平下文化发展动力及其作用路径
        (一) 文化发展动力各子项目选择情况
        (二) 收入水平下家庭投资高等教育在文化发展动力的选择情况
    四、户籍来源下各动力项目选择情况
        (一) 户籍来源下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经济动力选择情况
        (二) 户籍来源下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文化发展动力选择情况
    五、父母身份下各动力项目选择情况
        (一) 父亲和母亲身份下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经济动力选择情况
        (二) 父亲和母亲身份下家庭投资高等教育文化发展动力选择情况
    六、学历背景下家庭投资高等教育动力的选择情况
        (一) 不同学历背景的受访者在经济动力项目的选择情况
        (二) 不同学历背景的受访者在文化发展动力项目的选择情况
    七、经济动力和文化发展动力的主成分分析综合
        (一) 数据的统计分析
        (二) 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动力主成分分析结果解释
第五章 建议与对策
    一、从家庭差异和家庭分层来看高等教育投资
        (一) 增强高校与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动力的契合度
        (二) 关注分层和差异性下的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动力
    二、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维稳”与“促进”两手抓
    三、优化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实现家校联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调查
致谢

(6)住房财富、信贷约束与城镇家庭教育开支——来自CFPS2010数据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信贷约束与家庭教育开支
    (二)房地产市场对居民行为的影响
三、理论模型和待检验假设
四、数据介绍
    (一)数据来源介绍
    (二)变量介绍
    (三)变量的描述统计
五、计量分析
    (一)计量设定
        1. 基本回归
        2. 工具变量回归
        3. 半线性模型估计
    (二)计量分析结果
        1. 基本回归结果
        2. 对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3. 半线性回归结果
六、结论

(7)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负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
三、数据描述
四、教育负担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1. 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
    2. 家庭教育负担的影响因素
五、结论与建议

(8)青岛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问题的提出
    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教育消费概述
    1.1 概念界定
        1.1.1 教育消费的概念和构成
        1.1.2 教育消费的性质
    1.2 理论基础
        1.2.1 消费理论
        1.2.2 恩格尔定律
第二章 青岛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的实证分析
    2.1 家庭教育消费中三种主要教育消费的比较分析
        2.1.1 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教育消费比较分析
        2.1.2 不同文化程度家庭的教育消费比较分析
        2.1.3 不同行业、职业家庭的教育消费比较分析
    2.2 不同受教育层次的子女教育所需三种教育消费的比较分析
        2.2.1 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子女教育消费比较分析
        2.2.2 不同文化程度家庭的子女教育消费比较分析
        2.2.3 不同行业、职业家庭的子女教育消费比较分析
第三章 青岛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3.1 家庭教育消费膨胀存在非理性行为
    3.2 家庭教育消费内部结构失衡
        3.2.1 子女三项教育消费比例不合理
        3.2.2 子女教育消费在不同受教育层次上分配失衡
        3.2.3 成人教育消费与子女教育消费比例失调
    3.3 社会分层对子女教育消费的制约加剧教育公平危机
第四章 引发居民家庭教育消费问题的因素分析
    4.1 家庭教育消费膨胀的因素分析
        4.1.1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过低导致教育成本分担向居民个人倾斜
        4.1.2 居民有对教育消费的需求及对教育投资的预期
    4.2 家庭教育消费结构不平衡的因素分析
        4.2.1 外部恶性竞争和不良导向的影响
        4.2.2 受教育者家庭及个人原因
    4.3 家庭教育消费制约因素分析
        4.3.1 教育供给不足
        4.3.2 教育消费融资渠道不畅通
        4.3.3 教育服务价格趋高
        4.3.4 教育收益不尽人意
第五章 针对青岛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的合理性建议
    5.1 政府层面所需承担责任
        5.1.1 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供给
        5.1.2 加强对教育消费行为及教育市场的引导和规范
    5.2 教育服务部门树立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5.3 教育消费者个人及家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9)农村家庭收入与高等教育支出关系研究 ——以山西省S县300个样本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1.1.2 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理论基础
        1.3.1 人力资本理论
        1.3.2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1.3.3 预算约束理论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农村家庭
        1.5.2 高等教育
        1.5.3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
    1.6 研究方法和思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思路
    1.7 研究的不足和创新之处
        1.7.1 研究的不足点
        1.7.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家庭收入现状分析
    2.1 样本、问卷与数据
    2.2 调查地概况
    2.3 农村家庭收入情况
        2.3.1 样本基本情况
        2.3.2 农村家庭纯收入
        2.3.3 农村家庭收入来源及结构
        2.3.4 农村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收入影响
        2.3.5 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域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
    2.4 样本县与全国比较
第三章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现状分析
    3.1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
        3.1.1 高等教育支出来源
        3.1.2 高等教育支出性质
    3.2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现状分析
        3.2.1 农村家庭教育支出
        3.2.2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意愿支出和实际支出
    3.3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负担率
        3.3.1 教育支出负担率公式
        3.3.2 教育支出负担率计算公式
        3.3.3 教育支出负担率估算
第四章 农村家庭收入与高等教育支出关系分析
    4.1 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关系的理论分析
    4.2 农村家庭收入与高等教育支出关系的实证分析
        4.2.1 农村家庭收入与高等教育支出的相关性分析
        4.2.2 全国数据中收入与支出的相关分析
        4.2.3 农村家庭收入与高等教育支出的双对数线性回归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着作类
    期刊类
    论文类
    外文类
附录
    A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支出调查
    B 统计分析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10)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研究 ——基于河南省5所普通高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文献综述
        1.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文献趋势分析
        2.对前人研究的综合评价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四) 核心概念界定
        1.教育消费
        2.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
    (五) 研究的理论基础
        1.消费者行为理论
        2.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一、河南省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问卷调查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设计及方法
        1.问卷设计说明
        2.调查对象简介
        3.数据处理的方法
    (三) 问卷的初步分析
        1.调查对象个人的基本情况
        2.调查对象家庭的基本情况
        3.河南省大学生教育消费支出基本情况
二、河南省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内容
        1.河南省大学生教育消费支付能力
        2.河南省大学生教育消费意愿情况
    (二) 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
        1.个人因素对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
        2.经济因素对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
        3.社会因素对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影响
    (三) 小结
        1.多方差异呈现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不同特征
        2.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成倍增长,成为家庭不可承受之重
        3.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类型多元化,存在一些非理性消费行为
三、对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的建议
    (一) 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教育消费理念
    (二) 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 完善各种资助体系
    (四) 制定合理的学费标准,规范收费
    (五) 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
参考文献
    1.着作类
    2.论文类
附录A 高等教育消费调查问卷
附录B 研究访谈大纲与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居民家庭高等教育开支及其挤占效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消费社会的教育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消费研究述评及展望[J]. 陈振中,颜印华.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1(05)
  • [2]普及化时代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现状分析[J]. 王覃刚,李贝贝. 商讯, 2021(06)
  • [3]人口质量、代际扶持与居民家庭消费行为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19(02)
  • [4]上海小学生家庭扩展性教育支出及挤占效应研究[D]. 赵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5]东部城市家庭投资高等教育动力研究 ——以南京为例[D]. 戴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6]住房财富、信贷约束与城镇家庭教育开支——来自CFPS2010数据的证据[J]. 陈永伟,顾佳峰,史宇鹏. 经济研究, 2014(S1)
  • [7]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负担研究[J]. 迟巍,钱晓烨,吴斌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03)
  • [8]青岛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问题研究[D]. 王晶晶. 青岛大学, 2012(01)
  • [9]农村家庭收入与高等教育支出关系研究 ——以山西省S县300个样本调查为例[D]. 韩睿娟. 河南师范大学, 2011(06)
  • [10]大学生教育消费需求研究 ——基于河南省5所普通高校的调查[D]. 梁晓. 浙江师范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家庭高等教育支出及其拥挤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