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射频的热疗在活猪模型中治疗小肾癌

基于射频的热疗在活猪模型中治疗小肾癌

一、在活体猪模型中用以射频为基础的热疗技术治疗小肾癌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亚如[1](2021)在《钨基复合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多模式成像与光热治疗》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纳米医学的飞速发展,将纳米医学应用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是肿瘤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集成肿瘤诊断与治疗于同一纳米器件上得到多功能的纳米诊疗平台,在精准医疗和临床应用上展现出了巨大潜力。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利用具有较高光热转换效率的材料,将其注射入体内,利用靶向性识别技术聚集在肿瘤组织附近,并在外部光源的照射下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导致细胞消融并死亡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光热性能的纳米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热转换能力在癌症的光热治疗中逐渐被广泛应用。钨基复合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优异的活体成像能力,在肿瘤的多模式成像与光热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本文针对光热治疗光穿透深度低、治疗效率低及纳米材料合成复杂的问题,构建了三种不同的钨基复合纳米材料,并探究了他们在肿瘤多模式成像与光热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新型氧化碲/铵钨青铜复合纳米材料用于第二近红外区深层次的光热治疗: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化碲/铵钨青铜(TeO2/(NH4)xWO3)纳米条带(TONW NRs)。由于NH4+的掺杂,自由电子被注入到WO3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带,加上Te原子的孤对电子与W6+离子之间的电子跃迁,导致自由电子增强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最终实现了 TONW NRs优异的近红外吸收。聚乙二醇功能化的TONW NRs(PEG-TONW NR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显示出高达43.6%的光热转换效率(PTCE),超过许多以前在NIR Ⅱ区(NIR Ⅱ,1000-1350nm)应用的纳米光热试剂。实验证明,PEG-TONW NRs在体外和在体内均具有显着的肿瘤消融能力。同时,PEG-TONW NRs还具有先进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光声(PA)成像能力。鉴于PEG-TONWNR在NIR Ⅱ区具有优异的光热效应,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较好的CT/PA成像诊断能力,该材料解决了 PTT治疗深度低的问题,在深层次PTT以及诊疗一体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具有双重靶向能力的硒硫化钨/二氧化锰-异烟肼-三苯基溴化膦@癌细胞膜用于CT/(magnetic resonance)MR双模式成像引导的自由基/光热协同治疗:合成了一种新型WSSe/MnO2异质纳米片,并负载药物异烟肼(INH),而后连接线粒体靶向基团三苯基溴化膦(TPP)并用癌细胞膜进行包裹,最终得到WSSe/MnO2-INH-TPP@CM复合纳米材料。由于癌细胞膜的同源靶向性以及TPP对于线粒体的靶向能力,WSSe/MnO2-INH-TPP@CM高效进入肿瘤细胞,并在线粒体处累积。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WSSe/MnO2纳米片表现出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由于肿瘤微环境的弱酸性,MnO2外层逐渐发生降解产生Mn2+离子,而Mn2+离子可以催化异烟肼(INH)产生具有高反应活性的氧化羟基自由基(·OH),从而引起线粒体损伤以及细胞凋亡。另外,激光照射下材料引起的升温同时可以加速催化反应的发生,达到协同治疗的效果。该纳米复合材料同时具有体内CT成像和MR成像能力。实验结果表明,WSSe/MnO2-INH-TPP@CM的线粒体靶向氧化损伤和光热疗法结合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出色的抗癌治疗效果,最终实现了 CT/MR双模式成像引导的·OH/PTT协同治疗,解决了光热试剂靶向性差以及单一 PTT治疗效果差的重大问题。这是将非芬顿类型·OH形成与PTT联合用于抗癌治疗的首次探索,为联合癌症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机遇。3.可降解的FeWOx纳米颗粒用于CT/MR双模式成像引导的光热/光动力学/化学动力学协同治疗:合成了一种在肿瘤微环境下可降解的FeWOx磁性纳米颗粒,并用RGD-PEG进行修饰,得到具有肿瘤靶向性的FeWOx-PEG-RGD复合纳米颗粒。由于FeWOx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因此可以用作磁靶向试剂以及T2加权MR成像造影剂。在980 nm的近红外激光照射下,FeWOx纳米颗粒不仅展现出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而且可以有效地产生单线态氧,实现近红外光照射下PTT/PDT的联合治疗。在高过氧化氢(H2O2)表达的酸性肿瘤微环境中,FeWOx-PEG-RGD逐渐降解并释放Fe3+和Fe2+,触发Fenton反应生成·OH,实现化学东力学治疗(CDT)。同时,释放的Fe2+导致T2/T1信号转换实现了癌症治疗的可视化。W的高X射线衰减系数也使该材料成为用于引导治疗的良好CT造影剂。因此,结构简单的FeWOx-PEG-RGD能够介导(T2/T1加权)MR/CT双模式成像指导的PTT/PDT/CDT协同治疗,具有高特异性以及高抗癌效率。这种简单,可降解且多功能的FeWOx-PEG-RGD纳米颗粒提供了一个新颖且有前途的纳米治疗平台。

李艳华[2](2020)在《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用于癌症免疫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的免疫治疗是继传统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一种革命性的癌症治疗方法,它将人们的思维方式从直接摧毁癌细胞转变为通过激活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许多触发免疫反应的免疫调节剂被开发并应用于癌症免疫治疗。但是,直接将常见的免疫调节剂注射到人体内,容易引起过度的免疫反应,危害极大。因此,开发诱导可控免疫反应的功能型的免疫调节剂,对癌症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纳米技术为开发功能型的免疫调节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传统的纳米医学相比,纳米给药系统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有以下优势。1)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将药物运送到容易被纳米颗粒靶向的免疫细胞和免疫组织中。2)可以通过修饰纳米药物载体来调节纳米颗粒与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3)纳米药物载体可以改善药物的药理特性,防止药物的过早释放和降解。4)纳米颗粒可以被设计成特异性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实现纳米颗粒的靶向给药,减少脱靶毒性。5)纳米颗粒的靶向给药,结合可控和局部药物释放,可以实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剂量节省或仅在预期的作用部位激活免疫疗法,从而减轻免疫疗法非特异性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发展基于纳米材料的功能性的纳米免疫调节剂,用于提高癌症的免疫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是非常有前景的。本论文基于碳酸钙、DNA四面体、二氧化硅、金属有机框架等多种纳米材料,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用于提高癌症的免疫治疗效果,具体包括:1.发展了一种肿瘤酸性响应、钙离子协同的纳米免疫制剂协同促进T细胞的激活并增强癌症免疫治疗。当纳米免疫制剂到达酸性的肿瘤微环境时,碳酸钙纳米材料分解释放出免疫刺激剂(Cp G ODNs和IDOi)和钙离子。Cp G ODNs负责激活树突细胞成熟进而增加免疫原性激活T细胞。IDOi能抑制色氨酸到犬尿氨酸的催化氧化过程,从而防止T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由于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复杂性,仅仅抑制一条免疫抑制的通路很难实现T细胞的重新激活。幸运的是,释放出的钙离子可以促进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进而与免疫刺激剂协同作用确保强烈、持续的免疫响应的发生。活体实验表明,我们设计的钙离子协同的纳米免疫制剂可以明显地抑制肿瘤的发展并由于长时间的记忆效应防止肿瘤的复发。这种免疫治疗的策略为临床治疗肿瘤并防止其复发提供了可能性。2.发展了一种功能化的DNA四面体纳米免疫调节剂来特异性触发内质网应激以增强癌症的免疫治疗。纳米免疫调节剂可以通过与磺胺受体结合定位到癌细胞的内质网中。然后葡萄糖的消耗和活性氧(ROS)的产生会引起强烈的内质网应激反应,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暴露肿瘤免疫原,促进树突细胞成熟,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浸润,进而强化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具备触发内质网应激功能的纳米免疫调节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α-PD-1)联合使用,对乳腺癌和黑色素瘤有显着抑制作用。3.发展了一种类似树突细胞的仿生纳米颗粒(DMSNs3@HA),通过协同激活T细胞并打破其免疫“刹车”来改善免疫治疗的效果。DMSNs3@HA由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纳米载体,抗CD3和抗CD28模拟树突细胞来激活T细胞,抗PD-1阻断PD-1/PD-L1的通路,透明质酸特异性靶向肿瘤组织。当静脉注射时,同时具备T细胞激活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DMSNs3@HA可以通过调控T细胞的行为引发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响应,达到“1+1>2”的治疗免疫抑制型肿瘤的效果。这种具有生物相容性、肿瘤靶向和类似树突细胞的仿生纳米颗粒有望推进免疫抑制肿瘤的免疫治疗。4.发展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策略用于乳腺癌的治疗。ZIF(DAC)-DOX中的阿霉素引起癌细胞发生ICD,进而引发三磷酸腺苷(ATP)的大量释放。在酸性和ATP存在的环境中,ZIF瓦解,其内部的亚胺键在酸性的肿瘤微环境中断裂,释放出地西他滨逆转癌细胞DNA甲基化,促进肿瘤的化疗。另外,发生ICD的癌细胞释放出大量的免疫原激起机体的免疫响应,从而招募更多的T细胞到肿瘤组织处,此时游离的地西他滨可以逆转T细胞的DNA甲基化,缓解T细胞耗竭和无能的状态。结合免疫阻断抑制剂,其引发的免疫响应预计可以对远端的肿瘤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

徐亦帅[3](2019)在《用于实现高圆度大范围消融的新型微波消融天线的设计及优化》文中提出微波消融(MWA)是目前极具前景的一种肿瘤热消融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微波引起病变肿瘤组织中的极性分子发生高频振动,产生大量摩擦热使肿瘤组织升温,直至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目前,针对直径大于3cm的大肿瘤,目前的微波消融技术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消融操作,这不仅增加了手术的复杂度以及术中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而且消融圆度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致力于设计研究一种新型的带有π匹配节的非周期三缝隙天线,用于实现大肿瘤的一次性高圆度消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带有π匹配节的非周期三缝隙天线结构,并在COMSOL和CST Microwave Studio中建立微波消融过程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用于评价天线性能以及后续的参数优化。(2)采用Matlab和COMSOL联合仿真的方式,结合NSGAⅡ算法对三缝隙节进行结构参数优化,并且,提出在消融后肝脏组织中进行阻抗匹配设计的方法,利用Trust Region算法对π匹配节进行阻抗匹配设计。(3)对π匹配非周期三缝隙天线的消融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周期三缝隙天线以及周期十缝隙天线的消融性能进行对比。(4)加工π匹配非周期三缝隙天线原型,并进行体外猪肝消融实验,测量温升曲线以及消融区域的大小和圆度,对天线的消融性能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本文提出的π匹配非周期三缝隙天线在低功率下的体外猪肝组织消融结果与仿真结果匹配,在高功率下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消融区域。(2)相比周期三缝隙天线,非周期三缝隙天线所产生的消融区域圆度明显更高,消融区域的体积有所减小;相比周期十缝隙天线,π匹配非周期三缝隙天线所产生的消融区域的体积明显更大,两者圆度相近。(3)相比在消融前的肝脏组织中进行阻抗匹配设计,在消融后的肝脏组织中进行阻抗匹配设计能够在组织中沉积更多的电磁能量。

王世江[4](2018)在《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的研制及抗肿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肺癌发病率每年以26.9%的速度增长,持续升高,已占世界肺癌发病率40%,截止至2017年,我国肺癌每年死亡人数达到70万例,发病人数更已上升至每年80万例,其危害性程度愈演愈烈。在所有肺癌病例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主要的亚组(85%-90%),并且与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相关[1]。吉非替尼(Gnb)作为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已被证实可为EGFR突变的NSCLC患者提供临床益处[2]。对于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EGFRTKI治疗可取得9-13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而含铂双药联合化疗方案的中位PFS在4-6个月,两者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在治疗缓解率方面,TKI组可高达83%,而化疗组仅为36%,TKI组同样有明显临床优势[3,4]。然而,绝大多数最初对Gnb敏感的患者在治疗后6-12个月内会出现获得性耐药(AR),导致治疗失败[5,6]。EGFR药物耐药与以下机制有关:(1)药物活化降低,或者细胞内药物解毒作用得到强化;(2)细胞内的药物转运蛋白活化,药物被排出胞外;(3)细胞周期被中断或细胞死亡过程被限制;(4)药物靶点被改变,靶点的修复性得到强化。因为TKI的抗肿瘤活性并不依赖于EGFR的表达水平,EGFR水平也不是TKI疗效的评价标准,具有高或低水平表达的EGFR细胞可能对TKI敏感,也可能产生耐药性[7],所以,细胞内药物集聚浓度在EGFRTKI疗效中起着重要作用[8]。EGFR TKI自身代谢和药物排出细胞增多都可以导致细胞内TKI的剂量减少从而产生耐药,相反,如果细胞内TKI药物浓度提高,就可以继续抑制EGFR自身磷酸化,抑制MAPK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细胞增殖,提高药效[9,10]。随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肺癌治疗中应用越发广泛,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中的药物耐药也成为影响其临床应用疗效的急需解决的难点,如何解决分子靶向药物在肿瘤局部的分布积聚及累积浓度不足,降低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性,提高药物疗效是肿瘤临床研究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11,12]。近年来,随着材料科技和生物医学等基础科学的进步,纳米科学技术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在肿瘤治疗方面。纳米技术融合了材料学、化学、工程学、生物医学等基础学科的优势,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为特点构建了一种现代肿瘤医学治疗手段[13]。纳米载药递送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与传统的药物递送系统不同,基于纳米颗粒结构的化合物通过主动或被动递送机制在肿瘤部位获得药物浓度的优势[14]。其独特的性能包括体积小,表面体积比大,表面可修饰性强,可封装药物多,循环时间长,容易渗透细胞膜,位点特异性强等[15],有望能够开辟癌症药物输送的新视野、新思路和新方法。近年来纳米载药递送系统研究涉及基础材料主要为聚合物、胶束、树枝状大分子、脂质体、蛋白质等[16-18]。因为其材料功能的不同,纳米载药系统在靶向性、循环时间、细胞内渗透性、刺激敏感性等方面表现各有不同。但纳米靶向载药系统和肺癌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研究尚未有报道,两者的联合是否可协同作用增加肺癌分子靶向药物疗效仍是需要研究的命题。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不成熟血管丰富、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较宽、结构完整性差,淋巴回流缺失,因此药物可滞留在肿瘤区域中,这种现象称为实体瘤组织的高渗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 effect)[19]。由于纳米材料粒径介于3-200 nm之间,故可通过肿瘤高渗透性和滞留效应到达肿瘤部位,实现药物被动靶向识别肿瘤,更多的在肿瘤组织富集,提高肿瘤组织中药物浓度,同时减少在正常组织中的分布[20]。此外,根据肿瘤和正常组织所处的微环境及细胞表面受体等生化特征的差异,可以设计出具有生物响应性的纳米载体,实现对肿瘤的靶向治疗[21-23]。大量实验证明,在纳米粒子表面连接靶向肿瘤细胞及组织的抗体、小分子、多聚物等,可明显提高药物的生物相容性和主动靶向肿瘤的能力,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24,25]。胶束是一种新型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由亲水性和疏水性链段相间排列而成的高分子物质。聚合物胶束不仅可用于增溶效果,而且可以作为药物载体[26,27],聚合物胶束这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稳定性,延缓释放,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具有靶向性[28]。与脂质体相比,有更高的负载能力、更强的稳定性,更长的循环时间,其嵌段共聚物易修饰,应用范围更广[29,30]。聚合物胶束的特性,如小尺寸,亲水性壳的特点可避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摄取,由于高分子量可逃避肾脏排泄,使其成为有效的被动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小分子有机分子、DNA/RNA适配体、肽、碳水化合物和单克隆抗体等配体可附着在胶束表面,不仅增加肿瘤部位的积累,而且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增加癌细胞对药物的摄取[31-33]。PH敏感共递送药物以其可控释药的优势成为近年研究热点[34,35]。PH敏感共递送抗癌药可简单利用肿瘤微环境和溶酶体酸性环境实现药物的可控递送,从而降低毒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36]。肿瘤微环境PH敏感共递送药物在血液循环中稳定存在,到达肿瘤组织酸性环境后,外壳PH敏感部件脱落,暴露功能化内核并被肿瘤细胞摄取,增加胞内有效药物浓度,提高抗肿瘤效果]37]。本文设计制备了甘露糖标记的基于PLGA的纳米载体M-NP-Gnb,为分子靶向纳米药物的潜在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设计PLGA形成混合胶束内疏水核心,PEG形成外壳,甘露糖与PLGA-PEG聚合物嵌段缀合并存在于纳米颗粒外表面。由此形成的纳米载体能够通过EPR效应渗入肿瘤组织,增加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同时减少其在正常组织中的存在。与传统化学交联的纳米药物相比,该以主客体包合物为物理交联点的纳米药物制备方式更加简便,化学组成更加明确,更有利于实现纳米药物的临床应用,有望作为一种精准纳米药物实现规模化制备和应用。第一部分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检测目的制备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检测。方法1.基于PLGA-PEG嵌段共聚物合成功能化纳米胶束。首先经化学合成PLGA-PEG-NH2和mPEG-聚组氨酸,使其与吉非替尼(Gnb)自组装成纳米混合胶束。其中PLGA形成混合胶束内疏水核心,PEG形成胶束的外壳。2.将D-甘露糖与PLGA-PEG-NH2中的胺基集团结合于纳米颗粒外表面。3.使用动态光散射(DLS)法评估评估纳米胶束的粒径、尺寸分布和Zeta电位表面电荷等参数,并检测此类参数随着pH改变而产生的变化,以评估pH敏感性。4.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纳米胶束的微观形貌。5.进行体外模拟药物释放,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该纳米胶束载药系统的药物包封率及体外药物释放率。结果1.成功合成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合成的M-NP-Gnb纳米胶束粒径为165nm,M-NP-Gnb胶束的尺寸分布较窄,尺寸均一,Zeta电位为-18.5 mV。在碱性条件下(pH=8.5)和中性条件下(pH=7.4),纳米胶束的粒径较小,而在酸性条件下(pH=6.5,pH=5.5)粒径的尺寸与尺寸分布变大,表明M-NP-Gnb具有酸性响应性。2.体外药物释放研究发现M-NP-Gnb表现出>95%的高包封率,高达24.7%的载药量,且具有pH敏感性释放模式。缓释24小时后,有大约60%的药物在酸性条件下(pH 5.5)下释放,35%的药物释放药物在中性条件下(pH 7.4)释放。缓释48小时后,酸性条件下纳米胶束的药物接近释放完毕,在中性条件下,仅释放了 48%的药物。结论本部分成功合成了甘露糖修饰的具有靶向递送吉非替尼功能的聚合物纳米胶束M-NP-Gnb,该纳米胶束的尺寸<200nm,可适用于用作抗肿瘤药物载体。该纳米胶束M-NP-Gnb具有良好的体外释放率和较高的药物包封率。此外证实了该纳米胶束具有一定的酸性响应性,在酸性条件下,胶束的粒径增大,开始出现溶胀和解离,从而控释载带的药物。由于肿瘤微环境是酸性的微环境,该纳米胶束可以在肿瘤部位富集并释放化疗药物,而在正常组织处减少药物释放,由此可见该纳米载药胶束在癌症治疗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的靶向效应和抗肿瘤效果研究目的研究了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系统对肺癌细胞的主动靶向作用,同时分析了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系统对靶向药物抗肿瘤效果的影响。方法1.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活力。2.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肺癌细胞系对纳米载药系统的摄取情况。3.采用MTT法测定装载Gnb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系统对肺癌细胞的毒性。4.采用流式细胞术通过Annexin-V/PI双染检测技术测定和评估细胞凋亡效应。结果1.在CHO细胞(不表达凝集素受体)中,NP-Gnb和M-NP-Gnb的细胞摄取没有显着差异。而在肺癌A549细胞(表达凝集素受体)中,M-NP-Gnb的细胞摄取明显高于NP-Gnb孵育2小时后的细胞摄取。2.摄取实验结果显示甘露糖标记的M-NP-Gnb纳米胶束摄取能力明显高于NP-Gnb纳米胶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罗丹明标记的M-NP-Gnb与溶酶体lysotracker Green 共定位,而 NP-Gnb 与 lysotracker Green 无共定位。4.MTT法检测结果显示Gnb(游离和包封形式)在肺癌A549细胞中的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细胞毒性作用。孵育24小时后,M-NP-Gnb的IC 50值为0.85μg/ml,NP-Gnb 为 2.35μg/ml,游离 Gnb 为 4.12μg/ml。5.凋亡实验结果显示与游离Gnb和NP-Gnb比较,M-NP-Gnb可显着诱导A549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胶束能够明显增强与肺癌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肺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摄取。同时,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系统可以显着提高吉非替尼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第三部分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的体内靶向效应和抗肿瘤效果研究目的研究了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系统在体内对肺癌细胞的主动靶向作用,同时分析了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系统提高靶向药物抗肿瘤效果的影响。方法1.裸鼠肺癌异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2.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药物在荷瘤小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变化和药物摄取分析;3.纳米载药递送系统对裸鼠肺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分析。4.免疫组化分析了纳米载药递送系统的抗增殖效果。5.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结果1.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游离的Gnb在4-6小时内即从体循环中清除,而NP-Gnb和M-NP-Gnb可将Gnb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至24小时。与游离Gnb相比,包封在纳米胶束中的Gnb的半衰期增加约5倍。2.给药后药物浓度分析显示,M-NP-Gnb优先定位于肿瘤组织,且与游离药物相比,肿瘤组织中M-NP-Gnb纳米载药系统递送的Gnb的浓度明显增加。3.体内肿瘤模型实验结果显示,M-NP-Gnb注射组肿瘤生长缓慢,且肿瘤体积低于NP-Gnb和游离Gnb注射组(P<0.01);M-NP-Gnb注射组小鼠肿瘤重量明显低于NP-Gnb和游离Gnb注射组。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NP-Gnb注射组肿瘤组织增殖比例明显低于NP-Gnb和游离Gnb注射组。5.TUNEL染色结果显示M-NP-Gnb注射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NP-Gnb和游离Gnb注射组。结论本研究显示纳米胶束能够促进所载药物在肺癌组织聚积,从而提高分子靶向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同时,其又能够减少药物在正常组织中的浓度,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对正常脏器的毒副作用。在抑制肿瘤方面,纳米胶束能有效抑制荷瘤体积的生长,并抑制肿瘤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且毒副作用较小,所以该靶向药物纳米载药载体在肿瘤临床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李成海[5](2018)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优化及生物组织传热研究》文中提出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一种新型无创的肿瘤治疗技术。尽管HIFU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良恶性实体肿瘤的治疗,但仍然存在一些关键问题亟需解决。本论文围绕HIFU技术优化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1)设计并实现了 HIFU超构聚焦换能器,以提高聚焦增益及焦域的温升;(2)基于傅里叶及非傅里叶热传导,研究了 HIFU辐照生物组织过程中的温升。声人工结构可以获得特定频率的声异常透射(Extraordinary Acoustic Transmission,EAT),进而实现换能器的聚焦增强。本论文基于声人工结构设计并制作了超构聚焦换能器,以增强HIFU换能器聚焦效率。从理论及实验两方面研究了超构聚焦换能器与传统凹面换能器的声压分布和在组织中产生的温升。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凹面换能器,具有亚波长周期结构的超构聚焦换能器能够有效增强聚焦增益和焦点处组织温升;球弧周期槽阵列的使用对靠近伍德异常处EAT发生的频率具有调制作用,将有助于进一步解释EAT的物理机理。生物传热学Pennes方程广泛应用于描述生物组织中的热效应。但该方程的热传导项基于傅里叶定律,假定热传播为瞬态过程,存在缺陷。本文开展了 HIFU作用下生物组织的热效应研究,以仿组织体模和离体牛肝组织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基于傅里叶定律的Pennes方程、基于非傅里叶定律的热波模型(Thermal wave model of bio-heat transfer,TWMBT)和双相位迟滞模型(Dual phase-lag,DPL)对生物组织的温升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较为均匀的仿组织体模,Pennes方程可以准确预测聚焦超声辐照初期的焦点温升,但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理论结果与实际温升差距逐渐变大;(2)对于各向异性的离体牛肝组织,焦点温升更接近非傅里叶生物传热模型,特别是DPL模型的预测结果;(3)DPL模型中,通过调整表征微结构相互作用的热弛豫时间可以实现生物组织中温升的准确预测。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HIFU关键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作用,可进一步促进HIFU在临床治疗的广泛应用。

杨倩[6](2018)在《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增强兔肝VX2肿瘤激光热消融效率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声引导的肝肿瘤热消融治疗技术与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方法相比较具有微创、安全、成本低、副作用少等优势。但由于肿瘤大小、位置以及生物组织结构具有非线性特征等因素,均可使热消融靶区内的温度分布存在不均匀现象,导致肿瘤不能被彻底杀灭,使肿瘤复发、转移。本研究旨在利用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阻塞肝肿瘤微血管,降低激光热消融治疗中肿瘤周边大血管产生的“热沉降”效应,增强VX2肝肿瘤激光热消融效率,为增强肝肿瘤局部热消融效应提供新的方法。第一部分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栓塞兔肝脏局部微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利用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靶向栓塞兔肝脏局部微血管的作用。方法:依照随机对照原则将9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微泡增强超声空化(Microbubbles enhanced ultrasound cavitation,MEUC)治疗组;C组,单纯凝血酶(Hemocoagulase,HC)治疗组;D组,无水酒精(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治疗组;E组,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MEUC)+凝血酶(HC)联合治疗组。将2%0.2ml/kg戊巴比妥钠经兔耳缘静脉注射进行麻醉。开腹后充分暴露兔肝脏,将超声空化治疗仪探头涂无菌耦合剂后与兔肝表面紧密接触并作用10min。MEUC组与MEUC+HC联合组空化治疗时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微泡SonoVue(0.2mL/kg)。MEUC+HC联合组在超声空化治疗3min后利用21-G穿刺针经超声引导下在空化治疗区域内注射凝血酶1KU。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方法同凝血酶注射。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影像评估肝脏治疗靶区术前及术后局部血流变化。将2ml(0.05ml/kg)微泡造影剂SonoVue悬浮液溶解在5ml盐水中通过耳静脉团注。图像被数字化存储5min以保证完整观察造影剂在肝脏治疗靶区不同时相的变化情况。QontraXt软件定量分析肝组织局部治疗靶区微血管血流灌注及微循环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改变。应用光学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s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治疗靶区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MEUC+HC联合组术后1h及7d的QontraX评估结果显示TIC曲线峰值(Peak signal intensity,Peak),治疗靶区局部血流容积(Regional blood value,RBV),最大信号强度(Maximum signal intensity,SImax)及平均信号强度(Mean signal intensity measured,SImean)均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1)。MEUC+HC联合组肝内治疗靶区局部微血管毁损数量与微血栓数量显着高于其它治疗组(P<0.01)。病理结果显示MEUC+HC联合组治疗区周边组织未发现明显损伤。结论: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可以有效的阻塞兔肝脏局部微血管。第二部分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栓塞兔肝VX2肿瘤微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利用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靶向栓塞肝肿瘤微血管的作用。方法:将VX2肝肿瘤瘤体植入新西兰大白兔肝脏左叶,待单肿瘤结节生长到合适大小(1.0-1.5cm),于相同时间点将60只荷瘤兔依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单纯凝血酶(HC)治疗组;C组,超声空化(UC)治疗组;D组,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MEUC)治疗组;E组,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MEUC)+凝血酶(HC)联合治疗组。60只兔子经2%0.2ml/kg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在实时超声引导下,通过LA532探头经腹肝脏扫查定位肝脏左叶为肿瘤种植点,利用18-G穿刺套管针,将1-2-mm3肿瘤组织颗粒及同样大小的可吸收明胶海绵推送入肝组织内。多普勒超声图像显示VX2肿瘤血流灌注情况。利用超声造影(CEUS)评估包括出血等并发症,监测肿瘤生长及测量肿瘤大小。将超声空化治疗仪(仪器参数:1MHz探头;400-cycle pulse length;PRF 9Hz;1MPa)治疗探头作无菌处理,涂无菌耦合剂后与兔肝肿瘤紧密接触并作用10min。MEUC组与MEUC+HC联合组在进行空化辐照治疗的同时静脉持续泵入微泡SonoVue(0.2mL/kg)。MEUC+HC联合组在超声空化治疗3min后利用21-G穿刺针经超声引导下在空化治疗的肿瘤内注射凝血酶1 KU。超声造影评估术前及术后肿瘤血流变化情况。QontraXt软件定量分析肿瘤微血管血流灌注及微循环时间强度曲线(TIC)改变。H&E,TEM定性及定量分析肿瘤组织及周边组织超微结构变化。TUNEL及免疫组化定量分析肿瘤周边组织细胞生长,凋亡情况及微血管密度。结果:MEUC+HC术后1h及7d的QontraX评估显示TIC曲线峰值(Peak value),局部血流容积(RBV)及曲线下面积(Area of under curve,AUC)均显着低于其他组(P<0.01)。MEUC+HC联合组较MEUC组及HC组治疗显着抑制肿瘤生长(P<0.01)。治疗后7d,MEUC和MEUC+HC组较其它组均有发生显着性坏死(P<0.01)。治疗后7d,MEUC+HC组肿瘤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MEUC+HC治疗组肿瘤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各治疗组(P<0.01)。MEUC+HC组微血管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可有效栓塞肝肿瘤微血管,抑制肿瘤生长,该方法可用于增效激光热消融的治疗效果。第三部分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增强兔肝VX2肿瘤Nd:YAG激光消融效率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增效激光消融治疗兔肝VX2肿瘤作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通过栓塞肝肿瘤微血管作用,减少激光热消融治疗过程中的“热沉降”效应,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方法:将VX2肝肿瘤瘤体植入新西兰大白兔肝脏左叶,待单肿瘤结节生长到合适大小(1.0-1.5cm),于相同时间点将120只荷瘤兔依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单纯肿瘤组);B组,激光消融(Percutaneous Laser Ablation,PLA)治疗组;C组,凝血酶(HC)+激光消融(PLA)治疗组;D组,微泡增强超声空化(MEUC)+激光消融组(PLA)治疗组;E组,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MEUC)+凝血酶(HC)+激光消融(PLA)治疗组。Nd:YAG激光光纤为600μm光导纤维。在超声引导下光导纤维通过21-G穿刺针放置在肿瘤的内部。激光做功为5W 6min。超声造影(CEUS)影像评估术前及术后1 h,1d,7d,14d的肿瘤血流变化。QontraXt软件定量分析肿瘤微血管血流灌注及微循环时间强度曲线(TIC)改变。H&E及TEM定性及定量分析肿瘤组织及周边组织超微结构变化。TUNEL及免疫组化定量分析肿瘤周边组织细胞生长,凋亡情况及微血管密度。结果:MEUC+HC+PLA联合治疗组消融治疗1h及14d后肿瘤坏死体积明显大于其它治疗组(P<0.01)。QontraX评估显示MEUC+HC+PLA联合术后1h及7d的TIC曲线峰值(peak value),局部血流容积(RBV)及曲线下面积(AUC)均显着低于其它治疗组(P<0.01)。MEUC+HC+PLA联合治疗组较其它治疗组显着抑制肿瘤生长(P<0.01)。治疗后7d,MEUC+HC+PLA组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MEUC+HC+PLA治疗组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各治疗组(P<0.01)。MEUC+HC+PLA组微血管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可以增加激光消融兔肝VX2肿瘤的消融体积,增强消融效果,该方法可用于提高风险位置的肿瘤治疗的安全性。

邵丹[7](2015)在《多功能纳米粒子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以手术切除为基础、并辅助化疗、热疗等综合治疗部分改善了肝癌的治疗效果,但是肝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仍然较低。由于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情隐匿、潜伏期长、肿瘤生长迅速导致早期诊断困难,而且治疗后的耐药、复发和转移成为了肝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精确诊断、提高药物的靶向性、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成为目前肝癌诊治的挑战。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兴起为攻克临床上肝癌诊治的难题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作为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的结晶,纳米医学已成为当前最具有转化潜力的交叉学科之一。纳米药物载体是为纳米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无机纳米粒子作为纳米材料领域的后起之秀,以其独特的纳米结构和性能以及良好的稳定性、高产量、低成本等优势备受纳米医学工作者的关注。目前整合了诊断和治疗特点的多功能纳米平台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此类多功能无机纳米材料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通过多种分子影像学手段实现对肿瘤的早期精确诊断。(2)联合多种治疗手段协同治疗肿瘤,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副作用。(3)对药物的肿瘤靶向运输、释放和治疗效果进行实时示踪,指导并调整给药剂量,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上述优点,本博士论文紧绕改善肝癌诊治效果这一中心目标,针对临床肝癌诊治中早期诊断难、传统化疗毒性大、效果差以及基因治疗靶向性差三大挑战,分别以量子点和磁性介孔二氧化硅两种无机纳米粒子为基础,发展智能分子设计、纳米特性控制、靶向分子修饰等纳米药物技术,构筑高效、安全的多功能纳米平台,开发具有靶向肝癌的基因治疗和降低肝癌化疗毒副作用的新型纳米药物,揭示其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的分子机制;利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对药物在体内的运输和释放过程进行实时示踪,并对肝癌治疗效果与生物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终而实现肝癌的诊治一体化。本论文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为了实时示踪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我们成功的将量子点偶联TK基因,证实生物偶联既不影响量子点的发光特性,也不影响TK基因的生物学活性,实时示踪发现TK基因于转染24h进入胞核并表达TK蛋白,确定24h为GCV的最佳给予时间,并在体内外成功对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的抗肝癌效果进行监测,提示量子点可以作为示踪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的理想载体。(2)为了实现自杀基因的靶向肝癌治疗,我们成功构筑叶酸脂质体担载量子点自杀基因复合体(FL/QD-TK),证实其可在体外靶向和选择性杀伤叶酸受体高表达肝癌细胞,并可在体内外可视化示踪TK基因运输和治疗效果,同时具备了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提示FL/QD-TK作为一种潜在的高效低毒的纳米基因药物有望应用于肝癌的诊治一体化。(3)为了驾驭镉系量子点的生物毒性用于肝癌治疗,我们成功的制备出量子点脂质复合体(QD-LC),证实其可通过巨胞饮途径大量内吞进入肝癌细胞产生大量的ROS,通过线粒体依赖的Caspase凋亡途径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QD-LC还可抑制肝癌微小瘤灶的形成,并在实现肝癌荷瘤有效治疗的同时具备了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提示可利用镉系量子点内源性毒性实现肝癌的选择性治疗。(4)为了提高化疗药物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并降低毒副作用,我们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出粒径合适、形貌均一的Janus型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s),担载化疗药物DOX得到的Janus型M-MSNs-DOX具备了外加磁场介导的作用,证实Janus型M-MSNs-DOX可在体内外实现选择性肝癌治疗的效果,并具备了较好生物安全性。我们还证实外加磁场可增强Janus型M-MSNs-DOX的肝癌细胞内吞作用和在肿瘤部位的富集,且不影响其生物安全性。最后我们在体内外成功实现了肝癌诊治一体化的目标,提示Janus型M-MSNs有望解决肝癌化疗靶向性差、毒副作用大的弊端,实现肝癌的诊治一体化。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构筑多功能纳米诊治平台,对肝癌靶向自杀基因治疗的监测、利用纳米毒性选择性治疗肝癌以及实现高效低毒的肝癌化疗策略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不仅成功实现了肝癌的诊治一体化,也为早日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高鹏[8](2012)在《结肠微型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和上海市科委资助项目为依托,对结肠微型机器人进行详细研究和实验验证,力图探索出结肠主动微创诊疗的新途径。结肠主动微创诊疗对结肠微型机器人提出“动”、“能”、“诊”、“控”四项基本功能,它们分别对应于运动技术、供能技术、诊疗技术和通讯控制技术的研究。结肠微型机器人运动技术研究,以人体结肠的生理特性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结肠的基本形态及生物力学特性,并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仿尺蠖运动方式和微型电机驱动方式。仿尺蠖运动机构主要包括两端径向钳位机构和中部轴向伸缩机构。径向钳位机构利用连杆机构伸缩腿实现60mm的钳位直径,轴向伸缩机构采用双向直线驱动机构实现45mm的轴向行程。通过力学特性分析,径向机构的理论最大输出为1.7N,轴向机构的理论最大输出为4.5N,它们都可以在无驱动下实现状态保持。结肠具有复杂的表面形态和粘弹的组织特性,使得结肠微型机器人的钳位接触效率较低,因此为了提高肠道接触效率和安全性,以肠道摩擦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实验验证和分析,设计并制造了适合肠道表面的接触装置。运动学、动力学、临界步距和运动效率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结肠微型机器人的运动性能,为结肠微型机器人运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结肠微型机器人的供能技术研究,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通过无线方式来实现持续高功率能量供给。在无线供能系统中,Helmholtz发射线圈激励出均匀交变磁场从而提高了位置稳定性,三维接收线圈改进了姿态稳定性,并通过为发射线圈匹配补偿电容和可调电感解决频率稳定性。无线供能效率由发射系统、线圈耦合和接收系统共同影响,其深入研究为结肠微型机器人无线供能系统研制提供宝贵参考。本文研制出适合结肠微型机器人的无线供能系统,当系统输入功率为14.7W时,可以为结肠微型机器人提供最小378mW、最大705mW的能量。结肠微型机器人的诊疗技术研究,从临床诊疗需求出发对无线图像诊断和热疗进行详细研究。无线图像诊断借鉴胶囊内窥镜研究成果,并结合结肠诊疗需要,设计出双图像采集系统,可以实现30fps的连续图像采集,图像尺寸为320×240像素。热疗研究以肿瘤加热技术发展为出发点,并结合肠道生物组织导热特性,设计出了结肠腔内局部热疗线圈,并通过热疗线圈表面温度的详细实验,选择出了最优的线圈结构。热疗线圈装配了温度检测电路以实现4145℃的结肠肿瘤热疗温域的精确控制。结肠微型机器人的通讯控制技术研究,以无线通讯为基础实现了医生对体内结肠微型机器人的实时监控。利用两块Si4420收发芯片并结合特定的通讯程序,在体内同体外间实现了半双工无线通讯。此外,为了提高结肠微型机器人对多任务和外设的管理能力,利用两片微控制器实现双硬核系统的同时,并为每个微控制器装配了具有四层优先级的软核程序构架。结肠微型机器人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设计,使其具有完备的协同运作和同步控制能力。结肠微型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同微机电系统加工的有机结合,研制出了结肠微型机器人样机,其直径17mm,收缩后轴向长度128mm,轴向行程44mm,最大径向钳位外径60mm。考虑到同结肠的生物相容性,结肠微型机器人样机壳体采用医用聚丙烯棒,利用数控机床加工而成,前后腔体间利用食品医用硅胶波纹管连接密封。为了降低样机重量,样机机架采用轻质航空铝材,并利用高精度线切割加工而成,最终样机净重53.5g。以结肠微型机器人样机作为实验对象,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结肠微型机器人关键技术给予充分评测。机器人样机的仿尺蠖运动机构具有简洁有效的运动步态,径向钳位机构的实际最大输出为1.5N,轴向伸缩机构的实际最大输出为4.2N,接近其理论输出值;此外,运动机构的运动过程符合结肠内主动运动需求。接触装置不仅使机器人样机的摩擦系数提高65%,而且使其在结肠中具有较为安全的主动接触特性。无线图像系统能够为医生提供连续而清晰的图像,便于结肠病灶点的诊出。机器人样机可在不同倾斜角度的刚性管道和柔性管道中有效运动,当随着运动环境的稳定性降低和倾斜角度的提高,机器人样机的运动速度也随之降低,但运动过程仍然连续平稳;机器人样机在离体肠道中具有复杂的运动特性,主要受到肠道形态和粘弹组织特性影响。在无线供能系统中,接收线圈会产生电热效应可能会提高结肠的局部温度,发射线圈激励谐振磁场也会影响人体的特定比吸收率和电流密度,而通过温度测定和人体数字模型分析,证明了无线供能系统对人体是相对安全的。最后,本文对机器人样机开展了活体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结肠微型机器人关键技术的应用价值,为实际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参考。

马新星[9](2012)在《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的磁靶向药物转运、光热治疗及磁共振成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graphene oxide-iron oxide hybrid nanocomposite, GO-IONP)用于磁靶向药物转运、光热治疗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可行性。方法①制备GO-IONP纳米复合物,包裹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增加复合物的稳定性并对复合物GO-IONP-PEG进行表征的测定;②将阿霉素(doxorubicin, DOX)装载在GO-IONP-PEG上,形成GO-IONP-PEG-DOX复合物,并与GO-IONP-PEG对比,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及磁靶向药物装载实验GO-IONP-PEG-DOX复合物与细胞孵育6h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其在磁靶向区域聚集的效果。在磁场的作用下,(?)(?) GO-IONP-PEG-DOX复合物与4T1细胞孵育24h后进行钙化绿素-AM(Calcein-AM)及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染色并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存活情况。③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将GO-IONP-PEG与4T1细胞孵育2h,在近红外激光(Near-infrared, NIR)下照射20min,经过AM及PI双染之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近磁场区域及远磁场区域肿瘤细胞存活情况;④将GO-IONP-PEG通过尾静脉注入经种植有乳腺癌(4T1)肿瘤的老鼠内,在3TMRI上扫描,观测复合物在肿瘤区域及肝脏区域的聚集效果,并与未注射GO-IONP-PEG的老鼠进行对比。⑤将种植有4T1细胞的小鼠注入GO-IONP-PEG进行光热治疗,并利用MR对于疗效进行监测,并与未进行光热治疗的小鼠作对照。结果①透射电镜下,合成的GO-IONP显示均一形态,颗粒多为类圆形,大小在510nm,复合物在细胞培养液、血清等溶液内显示较好的稳定性。磁性闭合曲线显示其具有较好的顺磁性,行T2WI扫描,观察复合物具有较好的降低T2信号的效果。②药物装载实验显示DOX的最大装载量达220%。GO-IONP-PEG-DOX复合物在pH=7.4及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释放比例分别为20%及50%。体外毒性试验显示GO-IONP-PEG复合物在较高浓度亦未观测到明显毒性,而GO-IONP-PEG-DOX复合物与DOX显示相似的毒性。GO-IONP-PEG-DOX复合物可以靶向聚集到磁场区域,在与4T1细胞孵育24h之后,AM及PI双染显示近磁场区域细胞存活明显减少,而远磁场区域细胞活性不受影响。③随着近红外激光功率的增加,与GO-IONP-PEG复合物孵育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下,经NIR照射后,磁场上方区域的细胞全部死亡,在近磁场区域存活细胞与死亡细胞分界明显,而在远磁场区域细胞活性未受影响。④尾静脉注射GO-IONP-PEG24h之后行MRI T2WI序列扫描,老鼠肿瘤及肝脏区域可以观测到明显的T2WI信号的降低,与对照组对比,肿瘤区域及肝脏区域T2信号下降率分别为67%及64%。⑤实验组小鼠的肿瘤体积经光热治疗后明显减小,在光热治疗40天后小鼠仍然存活,而对照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增大且在20天后死亡结论GO-IONP-PEG复合物在生理环境下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且相对无毒。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进行磁靶向药物转运及光热治疗,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的杀伤作用。GO-IONP-PEG复合物亦可以作为MRI的T2造影剂,并可进行体内光热治疗,MRI可对光热治疗的疗效进行监测,本实验合成的GO-IONP-PEG集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为一体。

翟伟明[10](2010)在《影像引导下计算机辅助介入手术导航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影像引导下介入手术导航是使用多种模态的医学影像协助医生将手术器械直接穿刺到患者体内肿瘤内部进行局部治疗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它是集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图形学和临床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研究课题,对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微创介入手术的临床精度和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低创伤的肿瘤治疗手段。本文以胸腹腔介入手术规划和导航为核心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1)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割切的医学影像快速三维分割算法。该算法基于计算统一设备架构,解决了大规模体数据三维网络流图的构造和数据结构设计问题,定义了相应的边界能量函数和区域能量函数,解决了并行最大流算法中的多线程操作冲突的问题。该算法能够有效进行肝脏和肺部的半自动分割,性能相对传统方法有明显的提升。(2)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场模拟的微波热消融介入手术规划方法。该方法基于生物传热学原理对微波热场进行建模,协助医生规划手术路径,设置微波参数,计算微波能量场、组织温度场和热损伤场,进而有效地模拟和显示肿瘤热消融范围。该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术前指导,降低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3)提出了一种呼吸条件下胸腹腔介入手术导航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实时定位手术器械的坐标和方向,并将其和患者的三维影像融合显示,以指导医生按照术前规划路径进行精确的手术穿刺。为了降低呼吸运动对导航精度的影响,该方法对人体位姿及患者呼吸进行综合控制,并通过术中超声CT融合显示来反馈穿刺信息,降低导航误差。(4)改进并实现了基于GPU加速的快速体绘制方法。该方法通过GPU并行计算针对大规模医学影像体数据进行实时三维体绘制渲染,并通过实时局部光照计算技术提高渲染的真实感。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渲染效果和较高的渲染效率,可以满足介入手术规划和导航中对医学影像可视化的实时性要求,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效果。(5)研制了一套适用于胸腹腔介入手术治疗的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该系统在离体实验、粒子植入动物实验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术中导航精度,并且在胸腹腔的微波热消融肺癌治疗中完成多例临床手术,达到良好的疗效。

二、在活体猪模型中用以射频为基础的热疗技术治疗小肾癌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活体猪模型中用以射频为基础的热疗技术治疗小肾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钨基复合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多模式成像与光热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肿瘤与纳米医学
    2.2 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2.2.1 磁共振成像
        2.2.2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2.2.3 光声成像
        2.2.4 荧光成像
        2.2.5 其他影像学诊断方法
    2.3 肿瘤的光热治疗
        2.3.1 光热治疗的机理
        2.3.2 光热纳米材料
        2.3.3 光热治疗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2.3.4 光热/光动力学/化学动力学联合治疗
    2.4 肿瘤的诊疗一体化
    2.5 钨基纳米材料在肿瘤成像与治疗中的应用
        2.5.1 钨基纳米材料简介
        2.5.2 钨基纳米材料用于肿瘤成像与治疗的研究现状
    2.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3 超薄氧化碲/铵钨青铜纳米条带用于多模式成像以及第二近红外区的光热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材料制备
        3.2.3 材料性质测定
        3.2.4 细胞实验
        3.2.5 动物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EG-TONW NRs的制备与表征
        3.3.2 PEG-TONW NRs体外光热性能
        3.3.3 PEG-TONW NRs的胞内光热治疗效果
        3.3.4 PEG-TONW NRs的生物安全性
        3.3.5 PEG-TONW NRs的体内多模式成像
        3.3.6 PEG-TONW NRs的体内代谢与生物分布
        3.3.7 PEG-TONW NRs的体内治疗效果
    3.4 本章小结
4 WSSe/MnO_2纳米复合物负载异烟肼用于非芬顿类型的自由基生成及光热效应用于协同抗癌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材料制备
        4.2.3 材料性能测定
        4.2.4 细胞实验
        4.2.5 动物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WSSe/MnO_2-INH-TPP@CM的合成与表征
        4.3.2 WSSe/MnO_2-INH-TPP@CM的体外光热性质
        4.3.3 WSSe/MnO_2-INH-TPP@CM的体外·OH产生能力
        4.3.4 WSSe/MnO_2-INH-TPP@CM的靶向能力
        4.3.5 WSSe/MnO_2-INH-TPP@CM的胞内治疗效果
        4.3.6 WSSe/MnO_2-INH-TPP@CM的生物安全性
        4.3.7 WSSe/MnO_2-INH-TPP@CM的体内代谢与生物分布
        4.3.8 WSSe/MnO_2-INH-TPP@CM的体内多模式成像
        4.3.9 WSSe/MnO_2-INH-TPP@CM的体内联合治疗
    4.4 本章小结
5 可降解的FeWO_x纳米颗粒用于CT/MR成像引导的光热,光动力学以及化学动力学联合抗癌治疗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材料制备
        5.2.3 材料性能测定
        5.2.4 细胞实验
        5.2.5 动物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FeWO_x-PEG-RGD的合成与表征
        5.3.2 FeWO_x-PEG-RGD的体外光热性能
        5.3.3 FeWO_x-PEG-RGD的体外~1O_2产生能力
        5.3.4 FeWO_x-PEG-RGD的体外·OH产生能力
        5.3.5 FeWO_x-PEG-RGD的胞内治疗效果
        5.3.6 FeWO_x-PEG-RGD的生物安全性
        5.3.7 FeWO_x-PEG-RGD的体内代谢与生物分布
        5.3.8 FeWO_x-PEG-RGD的体内多模式成像
        5.3.9 FeWO_x-PEG-RGD的体内联合治疗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用于癌症免疫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癌症免疫治疗的介绍
        1.1.1 肿瘤抗原
        1.1.1.1 肿瘤相关抗原(TAA)
        1.1.1.2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1.1.2 抗原呈递细胞(APCs)
        1.1.2.1 树突细胞(DC)
        1.1.2.2 巨噬细胞
        1.1.2.3 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B细胞)
        1.1.3 T淋巴细胞(T细胞)
        1.1.3.1 细胞毒性T细胞
        1.1.3.2 辅助T细胞
        1.1.3.3 调节/抑制性T细胞
        1.1.3.4 记忆T细胞
        1.1.3.5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1.2 提高癌症免疫治疗的策略
        1.2.1 增加肿瘤免疫原、降低肿瘤免疫抑制
        1.2.1.1 修饰癌细胞
        1.2.1.2 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增加肿瘤免疫原
        1.2.1.3 癌细胞的免疫检查点抑制
        1.2.2 抗原呈递细胞(APCs)的激活和调控
        1.2.2.1 调节树突细胞
        1.2.2.2 调节巨噬细胞
        1.2.3 对T细胞的调节
        1.2.3.1 激活T细胞
        1.2.3.2 T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2.3.3 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
        1.2.3.4 下调调节性T细胞
        1.2.3.5 上调记忆T细胞
        1.2.4 对NK细胞的调节
        1.2.5 对其他免疫细胞的调节
    1.3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肿瘤酸性响应、钙离子协同的纳米免疫制剂增强乳腺癌的治疗并防止其复发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细胞系和动物
        2.2.3 纳米免疫制剂的制备
        2.2.4 Ca~(2+),IDOi和 CpG ODNs的释放
        2.2.5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2.2.6 流式细胞术
        2.2.7 淋巴细胞线粒体耗氧量(OCR)测定
        2.2.8 活体实验
        2.2.9 体内生物发光和成像
        2.2.10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aIPC的合成与表征
        2.3.2 酸性条件下CaIPC的溶解
        2.3.3 CaIPC的生物相容性
        2.3.4 免疫激活
        2.3.5 活体肿瘤治疗实验
        2.3.6 免疫记忆效应的研究
        2.3.7 肿瘤复发实验
    2.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DNA四面体的纳米免疫调节剂通过引发内质网应激暴露免疫原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细胞系和动物
        3.2.3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3.2.4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
        3.2.5 内质网共定位实验
        3.2.6 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
        3.2.7 内质网应激和ICD的研究
        3.2.8 体内肿瘤靶向实验
        3.2.9 树突细胞成熟与抗原呈递
        3.2.10 活体肿瘤治疗实验
        3.2.11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3.2.12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d@Gox-Ts G@C的合成与表征
        3.3.2 Td@Gox-Ts G@C催化性能的研究
        3.3.3 内质网共定位
        3.3.4 细胞内H2O2积累的可视化成像
        3.3.5 内质网应激的研究
        3.3.6 钙网蛋白(CRT)的可视化成像
        3.3.7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可视化成像
        3.3.8 体内肿瘤靶向实验
        3.3.9 活体水平内质网应激和ICD的验证
        3.3.10 树突细胞的成熟与抗原呈递
        3.3.11 活体肿瘤治疗效果研究
    3.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一种类似树突细胞的仿生纳米颗粒增强T细胞活化用于乳腺癌的免疫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细胞系和动物
        4.2.3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4.2.4 T细胞激活实验
        4.2.5 活体肿瘤治疗实验
        4.2.6 活体成像实验
        4.2.7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4.2.8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MSNs3@HA的合成与表征
        4.3.2 DMSNs3@HA的生物相容性
        4.3.3 T细胞激活实验
        4.3.4 体内肿瘤靶向实验
        4.3.5 活体肿瘤治疗效果的研究
    4.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策略用于乳腺癌治疗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细胞系和动物
        5.2.3 材料的合成和表征
        5.2.4 ZIF的溶解实验
        5.2.5 药物的装载和释放
        5.2.6 细胞治疗实验
        5.2.7 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验证
        5.2.8 活体肿瘤治疗实验
        5.2.9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ZIF(DAC)-DOX的合成与表征
        5.3.2 ZIF的溶解
        5.3.3 DOX的释放
        5.3.4 细胞治疗实验
        5.3.5 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验证
    5.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3)用于实现高圆度大范围消融的新型微波消融天线的设计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2 课题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微波消融原理
        2.1.1 微波消融基本原理
        2.1.2 微波消融致死理论
    2.2 微波消融临床治疗研究现状
        2.2.1 肝癌
        2.2.2 肺癌
        2.2.3 肾癌
        2.2.4 骨癌
    2.3 微波消融天线的发展及现状
        2.3.1 极子天线
        2.3.2 扼流圈天线
        2.3.3 同轴缝隙天线
        2.3.4 其他类型的天线
    2.4 微波消融数值仿真及肝脏组织材料特性研究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π匹配三缝隙天线的设计及MWA数值模型的建立
    3.1 π匹配非周期三缝隙天线结构的设计
    3.2 肝脏组织MWA数值仿真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3.2.1 控制方程
        3.2.2 模型几何及边界条件
    3.3 数值模型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π匹配三缝隙天线的设计参数优化
    4.1 π匹配三缝隙天线的优化
        4.1.1 三缝隙节结构的优化
        4.1.2 π匹配节结构的优化
    4.2 π匹配非周期三缝隙天线的消融性能仿真结果及讨论
        4.2.1 S_(11)参数
        4.2.2 归一化SAR分布
        4.2.3 消融区域
    4.3 三缝隙天线及π匹配三缝隙天线与其他天线的消融性能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π匹配非周期三缝隙天线消融效果实验验证
    5.1 实验目的、设计、设备和材料
        5.1.1 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
        5.1.2 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
    5.2 温升曲线实验验证
    5.3 消融区域实验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成果

(4)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的研制及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检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结论
第二部分 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的靶向效应和抗肿瘤效果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结论
第三部分 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的体内靶向效应和抗肿瘤效果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5)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优化及生物组织传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强度聚焦超声的发展
    1.2 高强度聚焦超声的基本原理
    1.3 高强度聚焦超声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1.3.1 换能器聚焦性能的优化
        1.3.2 治疗计划的制定
        1.3.3 安全高效的扫描策略
        1.3.4 治疗中的温度监控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物介质中的声传播
    2.1 引言
    2.2 有限振幅声传播模型
        2.2.1 Westervelt方程
        2.2.2 KZK方程
        2.2.3 SBE模型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生物介质中的热传导
    3.1 引言
    3.2 傅里叶传热模型一Pennes方程
    3.3 非傅里叶传热模型
        3.3.1 TWMBT模型
        3.3.2 DPL模型
    3.4 肌肉中的温升预测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通过亚波长周期结构实现HIFU聚焦增强
    4.1 引言
    4.2 超构聚焦换能器的设计
        4.2.1 换能器设计
        4.2.2 数值模拟与实验设计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特定频率处的声聚焦增强
        4.3.2 特定频率处的温升增强
        4.3.3 换能器凹面弧度对透射的调控作用
        4.3.4 临床所用尺寸超结构换能器的聚焦增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HIFU辐照过程中的生物传热预测
    5.1 前言
    5.2 生物传热的理论建模与实验测量
        5.2.1 生物传热的理论建模
        5.2.2 生物组织热学参数的测量
        5.2.3 HIFU辐照过程中的温升测量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生物组织热学参数结果
        5.3.2 HIFU诱导均匀仿组织体模中的温升
        5.3.3 HIFU诱导非均匀离体牛肝组织中的温升
        5.3.4 生物传热模型的优化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增强兔肝VX2肿瘤激光热消融效率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肝癌治疗的常用介入消融技术
        1.1 肿瘤热消融技术的基本治疗原理
        1.2 几种常用微创热消融技术
        1.2.1 经皮激光消融
        1.2.2 射频消融
        1.2.3 微波消融
        1.2.4 高强度聚焦超声
    2. 肝癌治疗热消融技术的局限性及增效方法
        2.1 提高治疗局部热量蓄积
        2.2 提高热消融组织周围导热性
        2.3 降低热消融组织的热耐受
        2.4 降低热沉降效应
        2.5 提高热消融效率的联合方法
    3. 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的生物学作用
        3.1 低强度超声原理
        3.2 超声空化
        3.3 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
        3.4 超声靶向微泡爆破
        3.5 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靶向基因/药物传递
        3.5.1 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作用促进药物/基因在膜结构上的传递
        3.5.2 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提高纳米粒子的传输能力
        3.5.3 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增效外泌体释放及对接
    4. 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增效肿瘤热消融
        4.1 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在阻塞肿瘤微血管方面的应用
        4.2 微泡诱导的超声空化抑制实体肿瘤生长
    5. 超声造影提高肿瘤热消融诊治效率的临床应用
        5.1 超声造影成像提高腹部肿瘤诊断准确率
        5.2 超声造影剂微泡提高腹部肿瘤消融效率
        5.2.1 术前明确肿瘤部位、数目、血流灌注及制定治疗计划
        5.2.2 术中精确定位病灶,增强热消融作用提高热消融效率
        5.2.3 术后随访观察,明确肿瘤消融效果
    6. 本课题组对于增强肿瘤热消融效应的探索和思考
第一部分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栓塞兔肝脏局部微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
    引言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与试剂
    2 方法
        2.1 实验前准备
        2.2 实验步骤
        2.2.1 动物分组
        2.2.2 超声空化治疗步骤
        2.2.3 微泡造影剂使用
        2.2.4 凝血酶/无水酒精局部注射
        2.3 感兴趣区(ROI)图像观察与定量分析
        2.4 病理观察与定量分析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ROI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及参数定量分析
        3.2 ROI微血管血栓及微血管毁损评估
        3.3 H&E染色光镜观察
        3.4 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栓塞VX2兔肝肿瘤微血管作用的研究
    引言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及药物
    2 方法
        2.1 建立VX2肿瘤动物
        2.2 动物分组
        2.3 治疗前准备
        2.4 实验步骤
        2.5 ROI超声图像观察
        2.6 病理形态学观察
        2.7 定量分析
        2.8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超声造影ROI血流灌注发现
        3.2 时间增强曲线(TIC)
        3.3 Qontra Xt软件定量参数分析
        3.4 肿瘤体积变化
        3.5 病理观察
        3.6 定量分析
    4 讨论
第三部分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增强VX2肝肿瘤ND:YAG激光消融效率的实验研究
    引言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选择
        1.2 仪器及药物
    2. 方法
        2.1 建立VX2肿瘤动物模型
        2.2 动物分组
        2.3 实验前准备
        2.4 实验步骤
        2.5 图像观察与定量分析
        2.6 病理形态学观察
        2.7 定量分析
        2.8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大体观察术后肝肿瘤体积生长情况
        3.2 激光消融治疗后肝肿瘤体积观察
        3.3 血流灌注观察
        3.4 Qontra Xt软件定量参数分析
        3.5 病理形态学观察
        3.6 定量分析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多功能纳米粒子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肝癌的诊治现状
    1.3 基于纳米平台的肿瘤诊治一体化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量子点标记自杀基因靶向治疗肝癌的体内外研究
    2.1 引言
        2.1.1 肝癌的自杀基因治疗
        2.1.1.1 自杀基因治疗的分类及原理
        2.1.1.2 HSV-TK 自杀基因治疗的应用
        2.1.1.3 自杀基因治疗肝癌的挑战
        2.1.2 量子点的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2.1.2.1 量子点的性质、修饰和标记
        2.1.2.2 量子点示踪基因的运输和表达
        2.1.2.3 量子点在诊治一体化的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2.1.3 叶酸脂质体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2.1.3.1 叶酸受体的分布和性质
        2.1.3.2 叶酸脂质体的特性和靶向策略
        2.1.3.3 叶酸脂质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2.1.4 肝癌自杀基因治疗中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2.1.5 本部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2.1.5.1 研究目的
        2.1.5.2 研究内容
        2.1.5.3 创新性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2.2.1.2 仪器
        2.2.1.3 试剂配制
        2.2.2 实验方法
        2.2.2.1 CdTe/CdS 核壳 QD 的合成
        2.2.2.2 JM109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2.3 HSV-TK 质粒的转化与提取
        2.2.2.4 QD-TK 的偶联
        2.2.2.5 FL/QD-TK 的制备
        2.2.2.6 QD-TK 和 FL/QD-TK 的表征
        2.2.2.7 细胞培养
        2.2.2.8 分组给药和细胞活性检测
        2.2.2.8.1 细胞转染
        2.2.2.8.2 CdTe/CdS 核壳量子点细胞毒性的分组和给药
        2.2.2.8.3 CdTe/CdS QD-TK 联合 GCV 抗肿瘤的分组和给药
        2.2.2.8.4 近红外量子点细胞毒性的分组和给药
        2.2.2.8.5 近红外 QD-TK 联合 GCV 抗肿瘤的分组和给药
        2.2.2.8.6 FL/QD-TK 细胞毒性的分组和给药
        2.2.2.8.7 FL/QD-TK 联合 GCV 抗肝癌的分组和给药
        2.2.2.8.8 MTT 法检测细胞活性
        2.2.2.9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和治疗效果
        2.2.2.9.1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QD-TK 细胞内吞
        2.2.2.9.2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FL/QD-TK 内吞
        2.2.2.9.3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 QD-TK 联合 GCV 抗肿瘤作用
        2.2.2.10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
        2.2.2.11 Western Blot 法分析 TK 蛋白表达
        2.2.2.12 动物饲养和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2.2.2.12.1 动物饲养
        2.2.2.12.2 BALB/c 裸小鼠人肝癌皮下荷瘤模型的建立
        2.2.2.13 HepG2 微小瘤灶形成实验
        2.2.2.14 Bel-7402 荷瘤裸鼠活体成像及生物分布检测
        2.2.2.15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2.2.2.16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2.2.2.16.1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
        2.2.2.16.2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安全性评价
        2.2.2.17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dTe/CdS QD-TK 的合成和表征
        2.3.2 CdTe/CdS QD-TK 的细胞毒性研究
        2.3.3 CdTe/CdS QD-TK 联合 GCV 对 Hela 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2.3.4 细胞水平监测 CdTe/CdS QD-TK 对 Hela 细胞的杀伤作用
        2.3.5 近红外 QD-TK 的合成、表征和细胞毒性
        2.3.6 近红外 QD-TK 的细胞分布和表达研究
        2.3.7 细胞水平评价和监测近红外 QD-TK 联合 GCV 抗肝癌作用
        2.3.8 整体水平监测和评价近红外 QD-TK 联合 GCV 抗肝癌作用
        2.3.9 FL/QD-TK 的合成和表征
        2.3.10 FL/QD-TK 的细胞毒性作用检测
        2.3.11 FL/QD-TK 的肝癌细胞靶向性研究
        2.3.12 FL/QD-TK 联合 GCV 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的研究
        2.3.13 FL/QD-TK 体内肝癌靶向成像和生物分布研究
        2.3.14 FL/QD-TK 联合 GCV 体内靶向抗肝癌作用和生物安全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2章 量子点脂质复合体选择性治疗肝癌的体内外研究
    3.1 引言
        3.1.1 镉系量子点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
        3.1.1.1 镉系量子点的暴露途径
        3.1.1.2 镉系量子点的生物分布、代谢、排泄过程
        3.1.1.3 镉系量子点的细胞内吞和分布
        3.1.2 镉系量子点的生物毒性和分子机制
        3.1.2.1 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
        3.1.2.2 镉系量子点的体内毒性
        3.1.2.3 镉系量子点的毒性机制
        3.1.2.4 展望和小结
        3.1.3 利用纳米粒子内源毒性治疗肿瘤
        3.1.3.1 肿瘤细胞——微环境的同与不同
        3.1.3.2 纳米粒子——打破肿瘤微环境平衡
        3.1.3.3 以毒攻毒——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3.1.4 利用量子点选择性治疗肝癌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3.1.5 本部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3.1.5.1 研究目的
        3.1.5.2 研究内容
        3.1.5.3 创新性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3.2.1.2 仪器
        3.2.1.3 试剂配制
        3.2.2 实验方法
        3.2.2.1 QD-LC 的合成和表征
        3.2.2.2 细胞培养
        3.2.2.3 分组给药和细胞活性检测
        3.2.2.4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
        3.2.2.5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内吞
        3.2.2.6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
        3.2.2.7 ELISA 定量检测 ROS 水平
        3.2.2.8 Western Blot 法分析蛋白表达
        3.2.2.9 动物饲养和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3.2.2.9.1 动物饲养
        3.2.2.9.2 ICR 小鼠肝癌 H22 皮下荷瘤模型的建立
        3.2.2.10 H22 微小瘤灶形成实验
        3.2.2.11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研究 QD-LC 在 H22 皮下移植瘤重分布研究
        3.2.2.12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3.2.2.13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3.2.2.13.1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
        3.2.2.13.2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安全性评价
        3.2.2.14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QD-LC 的合成和表征
        3.3.2 QD-LC 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
        3.3.3 QD-LC 对细胞的内吞作用和机制研究
        3.3.4 QD-LC 对杀伤肝癌细胞机制研究
        3.3.5 QD-LC 对微小瘤灶生长影响的研究
        3.3.6 QD-LC 对小鼠肝癌 H22 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研究
        3.3.7 QD-LC 治疗小鼠肝癌 H22 皮下移植瘤的安全性评估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4章 磁性介孔二氧化硅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
    4.1 引言
        4.1.1 M-MSNs 的分类和合成
        4.1.1.1 核壳 M-MSNs
        4.1.1.2 空心 M-MSNs
        4.1.1.3 卫星 M-MSNs
        4.1.1.4 沉积 M-MSNs
        4.1.2 M-MSNs 与成像
        4.1.2.1 M-MSNs 与核磁共振 T1 加权成像
        4.1.2.2 M-MSNs 与核磁共振 T2 加权成像
        4.1.2.3 M-MSNs 与多模式成像
        4.1.3 M-MSNs 与治疗
        4.1.3.1 M-MSNs 用于磁靶向输送药物
        4.1.3.2 M-MSNs 用于可控释放药物
        4.1.3.2.1 基于磁核的 M-MSNs 磁热响应性释药
        4.1.3.2.2 基于介孔表面功能化的 pH、酶、氧化还原响应性释药
        4.1.3.2.3 基于 M-MSN 外表面的质子泵响应释药
        4.1.3.3 M-MSNs 用于磁热治疗
        4.1.3.4 M-MSNS 用于诊治一体化
        4.1.4 Janus 型 M-MSNs
        4.1.4.1 Janus 型纳米粒子
        4.1.4.2 Janus 型 M-MSNs
        4.1.5 肝癌化疗中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4.1.6 本部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4.1.6.1 研究目的
        4.1.6.2 研究内容
        4.1.6.3 创新性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4.2.1.2 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2.1 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
        4.2.2.1.1 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原理
        4.2.2.1.2 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步骤
        4.2.2.2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
        4.2.2.2.1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原理
        4.2.2.2.2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步骤
        4.2.2.3 FITC 标记的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达
        4.2.2.4 羧基化的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
        4.2.2.5 PEG 化的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
        4.2.2.6 药物吸附、释放和浓度测定
        4.2.2.6.1 DOX 吸附实验
        4.2.2.6.2 DOX 释放试验
        4.2.2.6.3 DOX 浓度测定
        4.2.2.6.4 DOX 与 M-MSNs-PEG 作用测定
        4.2.2.7 Janus 型 M-MSNs-DOX 表征
        4.2.2.8 细胞培养
        4.2.2.9 分组给药和细胞活性检测
        4.2.2.9.1 M-MSNS 的分组和给药
        4.2.2.9.2 M-MSNs-DOX 的分组和给药
        4.2.2.9.3 SRB 法检测细胞活性
        4.2.2.10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和药物释放
        4.2.2.10.1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
        4.2.2.10.2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DOX 释放
        4.2.2.1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吞和药物释放
        4.2.2.11.1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内吞
        4.2.2.11.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吞机制
        4.2.2.11.3 流式细胞术检测定量 DOX 的释放
        4.2.2.12 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内吞
        4.2.2.13 生物透射电镜研究细胞内吞
        4.2.2.14 动物饲养和小鼠肝癌模型的构建
        4.2.2.14.1 动物饲养
        4.2.2.14.2 BALB/c 裸小鼠人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的建立
        4.2.2.14.3 ICR 小鼠肝癌 H22 原位荷瘤模型的建立
        4.2.2.15 小鼠肝癌核磁共振成像
        4.2.2.16 小鼠肝癌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4.2.2.16.1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4.2.2.16.2 ICR 小鼠肝癌 H22 原位荷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4.2.2.17 小鼠肝癌模型治疗效果的评价
        4.2.2.17.1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治疗效果的评价
        4.2.2.17.2 ICR 小鼠肝癌 H22 原位荷瘤模型治疗效果的评价
        4.2.2.18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安全性评价
        4.2.2.19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的生物分布检测
        4.2.2.19.1 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组织脏器铁分布
        4.2.2.19.2 ICP-OES 检测组织脏器铁含量
        4.2.2.19.3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M-MSN-FITC 组织脏器分布
        4.2.2.19.4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DOX 组织脏器分布
        4.2.2.20 M-MSN-DOX 溶血性评价
        4.2.2.21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形貌 M-MSNs 的生物分布和溶血性研究
        4.3.2 M-MSNs-PEG 的合成与表征
        4.3.3 M-MSNs-PEG 的细胞毒性作用检测
        4.3.4 M-MSNs-PEG 的细胞内吞作用检测和机制研究
        4.3.5 磁场增强 M-MSNs-PEG 的细胞内吞研究
        4.3.6 M-MSNs-PEG 的载药和释药研究
        4.3.7 磁场增加 M-MSNS-DOX 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4.3.8 M-MSNs-DOX 增强肝癌体内 MR 成像效果研究
        4.3.9 磁场增强 M-MSNs-DOX 治疗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效果研究
        4.3.10 M-MSNs-DOX 治疗肝癌皮下移植瘤的安全性评价和生物分布研究
        4.3.11 磁场增强 M-MSNs-DOX 治疗小鼠原位肝癌的效果和药物分布研究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5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不足之处
    5.3 研究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主要承担和参与的项目
    在学期间获得的专利
    在学期间获得的奖励
    在学期间参加的会议和活动
致谢

(8)结肠微型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肠道诊疗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内窥镜
        1.2.2 胶囊内窥镜
        1.2.3 肠道微型机器人
    1.3 关键技术及挑战
    1.4 论文内容结构
第2章 结肠微型机器人运动技术研究
    2.1 人体结肠生理特性
        2.1.1 人体结肠生理形态
        2.1.2 人体结肠解剖结构
        2.1.3 人体结肠生理运动
        2.1.4 结肠组织生物力学
    2.2 运动机构设计
        2.2.1 运动方式研究
        2.2.2 驱动方式研究
        2.2.3 仿尺蠖运动机构设计
    2.3 接触装置设计
        2.3.1 肠道摩擦力模型
        2.3.2 实验材料及装置
        2.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4 接触装置设计
        2.3.5 接触装置研制
    2.4 运动特性分析
        2.4.1 运动学分析
        2.4.2 动力学分析
        2.4.3 临界步距分析
        2.4.4 运动效率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结肠微型机器人无线供能技术研究
    3.1 供能技术
    3.2 电磁感应原理
    3.3 无线供能技术稳定性研究
        3.3.1 位置稳定性
        3.3.2 姿态稳定性
        3.3.3 频率稳定性
    3.4 无线供能技术传输效率研究
        3.4.1 发射驱动电路效率
        3.4.2 线圈间耦合效率
        3.4.3 接收变换电路效率
    3.5 无线供能系统研制
        3.5.1 结肠微型机器人功耗分析
        3.5.2 发射线圈
        3.5.3 接收线圈
        3.5.4 发射驱动电路
        3.5.5 整流变换电路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肠微型机器人诊疗技术研究
    4.1 系统原理
    4.2 图像采集系统
        4.2.1 体内图像采集传输
        4.2.2 体外图像接收显示
        4.2.3 全周图像采集系统
    4.3 热疗系统
        4.3.1 热疗技术
        4.3.2 热疗装置设计
        4.3.3 加热线圈测定
        4.3.4 温度检测电路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肠微型机器人通讯控制技术研究
    5.1
        5.1.1 无线双向通讯
        5.1.2 多核控制系统
    5.2 硬件电路设计
        5.2.1 通讯电路
        5.2.2 体内控制电路
        5.2.3 体外控制电路
    5.3 软件程序设计
        5.3.1 串口通讯
        5.3.2 射频数据收发
        5.3.3 双向通讯设计
        5.3.4 运动步态控制
        5.3.5 热疗温度控制
        5.3.6 人机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肠微型机器人实验研究
    6.1 结肠微型机器人样机及其主要性能测试
        6.1.1 结肠微型机器人样机
        6.1.2 运动机构测试
        6.1.3 接触装置测试
        6.1.4 图像采集测试
    6.2 结肠微型机器人运动性能测试
        6.2.1 刚性管道运动测试
        6.2.2 柔性管道运动测试
        6.2.3 离体肠道运动测试
    6.3 无线供能测试及其电磁安全性分析
        6.3.1 发射磁场测试
        6.3.2 接收功率测试
        6.3.3 安全性分析
    6.4 结肠微型机器人活体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主要工作和成果
        7.1.2 论文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的磁靶向药物转运、光热治疗及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影像引导下计算机辅助介入手术导航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
        1.2.1 超声影像引导手术
        1.2.2 X射线影像引导手术
        1.2.3 CT影像引导手术
        1.2.4 MRI影像引导手术
        1.2.5 内窥镜影像引导手术
    1.3 研究问题与挑战
        1.3.1 医学影像三维可视化问题
        1.3.2 医学影像三维分割问题
        1.3.3 微波消融手术规划问题
        1.3.4 胸腹腔介入手术导航问题
    1.4 研究贡献与创新
    1.5 论文内容安排
第2章 基于GPU的医学影像快速三维可视化
    2.1 引言
    2.2 医学影像体数据
        2.2.1 三维体数据结构
        2.2.2 感兴趣区域
        2.2.3 体数据重采样
    2.3 体绘制及其计算
    2.4 光照效果计算
    2.5 三维梯度计算
    2.6 算法实现
    2.7 实验结果
    2.8 小结
第3章 基于图割切的医学影像快速三维分割
    3.1 引言
    3.2 图割切分割原理
        3.2.1 图割切算法
        3.2.2 最大流算法
        3.2.3 压入重标记算法
    3.3 基于CUDA的三维图割切算法
        3.3.1 初始化操作
        3.3.2 构建网络流图
        3.3.3 并行分割计算
        3.3.4 算法流程总结
    3.4 实验结果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热场模拟的微波消融手术规划
    4.1 引言
    4.2 微波消融热场建模
        4.2.1 微波能量场计算
        4.2.2 组织温度场计算
        4.2.3 组织热损伤场计算
    4.3 手术规划算法及实现
        4.3.1 确定计算分辨率
        4.3.2 确定空间计算范围
        4.3.3 分配热场数据结构
        4.3.4 热场的迭代计算
        4.3.5 肿瘤勾画与重构
        4.3.6 手术效果模拟
    4.4 实验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呼吸条件下胸腹腔介入手术导航
    5.1 引言
    5.2 术中定位技术
        5.2.1 机械臂定位
        5.2.2 光学定位
        5.2.3 电磁定位
        5.2.4 光纤定位
    5.3 术前导航注册
        5.3.1 导航注册问题
        5.3.2 点匹配的注册算法
        5.3.3 临床注册操作
    5.4 术中影像引导
        5.4.1 垂直切面视图
        5.4.2 投影面视图
        5.4.3 导航目标视图
        5.4.4 导航穿刺步骤
    5.5 术中实时超声综合引导
    5.6 导航误差控制
    5.7 导航实验模型
    5.8 小结
第6章 导航系统样机及临床实验
    6.1 引言
    6.2 导航系统样机
        6.2.1 导航系统硬件组成
        6.2.2 导航系统软件组成
    6.3 临床手术流程
        6.3.1 手术准备
        6.3.2 术前手术规划
        6.3.3 术中手术导航
        6.3.4 术后手术评估
    6.4 实验结果
        6.4.1 动物活体粒子植入手术导航实验
        6.4.2 肺癌微波消融手术导航实验
    6.5 小结
第7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在活体猪模型中用以射频为基础的热疗技术治疗小肾癌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钨基复合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多模式成像与光热治疗[D]. 程亚如.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用于癌症免疫治疗[D]. 李艳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3]用于实现高圆度大范围消融的新型微波消融天线的设计及优化[D]. 徐亦帅.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8)
  • [4]甘露糖结合的PH敏感靶向递送吉非替尼纳米载体的研制及抗肿瘤研究[D]. 王世江. 山东大学, 2018(02)
  • [5]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优化及生物组织传热研究[D]. 李成海. 南京大学, 2018(09)
  • [6]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联合凝血酶增强兔肝VX2肿瘤激光热消融效率的实验研究[D]. 杨倩.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8(05)
  • [7]多功能纳米粒子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D]. 邵丹. 吉林大学, 2015(08)
  • [8]结肠微型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D]. 高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0)
  • [9]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的磁靶向药物转运、光热治疗及磁共振成像的研究[D]. 马新星. 苏州大学, 2012(03)
  • [10]影像引导下计算机辅助介入手术导航关键技术的研究[D]. 翟伟明. 清华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基于射频的热疗在活猪模型中治疗小肾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