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凯郭尔和尼采

克尔凯郭尔和尼采

一、克尔凯郭尔与尼采(论文文献综述)

陆心宇[1](2021)在《论克尔凯郭尔的心理学与现代性问题的关联》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探讨克尔凯郭尔作为心理学家的自识对其诠释的影响,阐述其独特的心理学概念与现代性问题之间的关联,并且在克氏语境中把现代性问题还原为关于主体性之有效性及其限度的反思。勃兰兑斯最早把克氏的哲学价值从基督教传统拓展到更一般的现代性问题,开拓了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诠释路径。克氏本人也经常把他的工作界定为心理学,但这并不同于现代心理学范式,而是"一种哲学人类学"和"关于人的可能性的现象学"。其对象为私人的、个体的、主观的生命体验,而其范式是一种以审美想象为方法的"实验"。对克氏而言,美学是指在个体生存之具体性中追寻抽象理念的可见性。克氏的心理学与现代性问题之间有三种主要的关联,即:作为心理学对象的传记经验、对生存的审美探究、选择与主体性问题。作为心理学对象,克氏的忧郁在浪漫派的语境下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能指,在个体的生存经验中展现着自由的否定性及其揭示的主体所内蕴的虚无主义。作为心理学家,克氏诉诸诗学的建构探寻理念的可见性。在《恐惧的概念》中,选择是其心理学实验的重要主题之一,他通过对选择的生存论分析来建构、揭示作为现代性原则的自由所蕴含的内在局限性。克氏的心理学家是主体思想家,主体思想家的任务是在实存中理解自身。借助审美想象的方法,克氏为个体生命实践赋予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潜质。而对他而言,苏格拉底正是这样的个体,而这种思想方法在渊源上是苏格拉底式的。

任天阳[2](2021)在《反抗必然性-舍斯托夫人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舍斯托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着名哲学家,其哲学思想既深深根植于俄罗斯东正教思想传统,又积极地面向现代西方哲学主流,从而激荡出独具原创性的、个性的理论成果。而舍斯托夫哲学的独特个性就在于对人的问题,特别是人的必然性命题的深度探索。本文聚焦于舍斯托夫人的必然性命题,归纳总结出人的必然性困境、人对必然性的反抗、以及人对必然性的超越为体系的人学内容,并藉此反思现代西方哲学中人的存在、人的自由等命题。首先,立足舍斯托夫文本原着,围绕他关于人的必然性命题,归纳出作为存在方式的人的必然性困境。在这种困境中,人的生存找不到确切根基,因此被置于苦难之中。然而人的苦难不会是永恒的,越是苦难的非理性生命体验,越是被必然性所忽略的地方。接着,人在“临界状态”中开始了觉醒,人意识到必然性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否定,是对人的支配和奴役,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对必然性的反抗。在舍斯托夫那里,人的反抗是非常重要的,人只有坚定地信仰上帝,从上帝那里获得力量,才能将必然性打碎,从必然性支配的苦难中解放出来。最终,人在信仰上帝的道路上超越了必然性对人的奴役,获得精神自由,这种自由不同于理性主义的自由观,也不存在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弊端,它只在信仰之域,使人超越一切理性原则,重新回到先祖堕落之前的自由状态。

冯争[3](2021)在《个体自由的两个向度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文中指出自由是哲学与宗教探讨的永恒主题。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中的自由是一种超越层面的自由,他们对理性主体的过分强调导致了现实主体的缺席,而这种理性主义自由一旦接触到现实个体的生存就会出现悖谬。对上述理性主体与理性自由观批判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主题。其中,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立足于现实个体对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审视与批判构成了青年黑格尔派反思理性主义自由观的两个向度:内心性向度与社会性向度。无论是内心性的自由还是社会性的自由最终都体现在真实的个体之上,自由事关自我实现。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代表着青年黑格尔派对自由主体理解的两种不同倾向。马克思强调“现实的个人”,克尔凯郭尔则走向“单一者”。克尔凯郭尔开启了对生存个体的心理学分析。他将“自我”规定为“精神”,“自我”首先体现为肉体与灵魂、有限与无限、现世与永恒等对立因素的综合,但“自我”并不是这综合关系本身,而是与自身发生关系的关系。克尔凯郭尔将自我规定为精神,这就决定了他更加强调“单一者”的内心性、主体性以及“单一者”面向生存的激情与决断。马克思则致力于对“现实的个人”的社会性解剖。他从社会历史的视野审视个体的生存,人是自为的自然存在物,在人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人也生产着社会,正是这种社会关系塑造着“现实的个人”的现实性。“现实的个人”并非个体主义的,其内含有个体性与普遍性、内在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张力。无论是“现实的个人”还是“单一者”,其生存都是在时间场域中生成,克尔凯郭尔强调生存的“瞬间性”,马克思则强调个体生存的实践性,他认为实践是人与自身、与自然、与他人建立本源性关系的关键,同时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对斯芬克斯之谜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他们对个体自由的不同认知。与他们对自由主体的规定相对应,克尔凯郭尔以内心性和精神性为中心展开对个体自由的分析。人的精神定性决定了其能意识到超越有限与现世的种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可能性,也就是“虚无”,“虚无”是一种生存规定性,是对存在的超越性意识。“虚无”产生“忧惧”,“忧惧”是“自由的眩晕”,亦即自由的可能性,这种自由的可能性促使人进行决断,而决断就是自由的彰显。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在自由的眩晕中进行决断,于是出现了对自由的逃避。自由事关“成为自我”,而对自由的逃避则被规定为自我在自身之外的生存状态。克尔凯郭尔从“绝望”(人与自身的错误关系)以及“公众”的抽象夷平两个层面揭示了人宁愿成为他人而不愿成为自我的时代状况,并试图唤醒时人麻痹的精神,使人重新进入生存。马克思则揭露了虚无的社会现实根源,即资本主义交换体系中人的偶然性。马克思对个体自由的讨论是本体论的,而非认识论的。他对个体自由的讨论立足于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的三重关系之中,脱离自然界和他人来谈论内在性自由是一种本末倒置。人的意识的超越性是自由的可能性,而人的活动性则是自由的现实性,它是对自由的确证,个体自由与其实践活动互相印证。在马克思的语境中,自由同样事关自我实现,换言之,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然而在商品、货币与资本构成的物化(Sache)关系中,人的自由、甚至人的自我都要通过对物的占有才能实现,马克思进一步深入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必然性揭露了人在物化关系中的非自由状态。出发点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在面对“抽象夷平”与“物化统治”时的不同态度。克尔凯郭尔诉诸内心性的激情与信仰,认为只有在悖谬性的信仰中作为永恒可能性的自由才能实现,关键在于“单一者”必须与上帝建立某种悖谬性的关系。换言之,单一者正是要在不确定性中与信仰对象建立关系。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宗教大法官》中关于少数与多数的问题可以构成对克尔凯郭尔的质疑,显然,悬置理性的悖谬性信仰无法为大多数人接受,难道他们就注定无法得到自由吗?幸运的是,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在社会历史的视域中追问人的自由与解放。自由王国是人的本质的复归,只有在自由王国之中人的自由个性才能得以实现,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则依托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客观建构。然而,实践并非万能的问题之谜底,只要是行动和实践,就势必面临诸多困难和考验,需要经受犹疑、彷徨、绝望的侵袭,这就使激情变得十分重要。此时,克尔凯郭尔对于内心性与主体性的阐发就显得十分重要。总之,社会性与内心并不是截然二分的,强调社会性的马克思并没有拒斥个体的内在性,而是为内在主体打入了社会性、能动性、实践性、历史性的楔子。另一方面,克尔凯郭尔对个体生存的生存心理学分析也可以构成对马克思的补充。只有在内心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中,个体自由才是可能的。

季婧[4](2021)在《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查德·罗蒂作为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已经广为人熟知,但是对其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文化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规模,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观点,在学界未形成一致共识。罗蒂文学文化观与他的后哲学文化思想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同时也蕴含着实用主义的实践精神与探索,因此它也是罗蒂思想谱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罗蒂思想新的维度和视角,对于中国学界对文学本质及其社会功能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以罗蒂文学文化观概念的释义为起点描摹出文学文化观的整体面貌,进而将文学文化观置于后哲学文化思想和新实用主义的维度进行探究。罗蒂的文学文化观主张摒弃哲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转向感性叙事,在历史主义的语境中,在隐喻和反讽的作用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让所有被看作一成不变的事物都具有呈现出新面目的可能性。罗蒂的文学文化观是对文学意义升华的产物,是一种审美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乌托邦,也是罗蒂对在哲学之后的世界只能由文学来拯救的希望的寄托。罗蒂看重文学的人文主义功能,将其提升到文化层面的高度,主张人们能够通过想象力提升个体的敏感性以增进对他人的同情,进而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公平正义。绪论部分概述了罗蒂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流变情况,对罗蒂思想整体研究及对文学文化观思想的现状做出了梳理,重点分析了以罗蒂文学文化观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罗蒂秉持后现代的立场,这种对传统形而上学不妥协,时刻保持反思、批判和颠覆的态度让他的思想繁杂而深厚。从这些复杂的思想中抽丝剥茧,笔者分析了罗蒂的学术立场、学术方法以及学术目的,将文学文化观作为罗蒂思想的杠杆,同时指出近来文学作为一门兼具审美功能与社会意义的学科学术地位一直处于跌宕起伏之中,罗蒂能够回归传统,将救赎的道路指向文学的方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二章开宗明义,对“文学文化”概念的出现进行了追溯,首先概括了文学文化建立的三个阶段,进而分析了罗蒂“文学文化”的内涵,提出在罗蒂营造的“人文主义乌托邦”当中,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文学文化”,包括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种类,而相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它并不更加高级,这就明确了罗蒂对于文学的看法:既将哲学之后的希望寄托在文学身上,又并不赋予文学以超乎其他学科的特权。罗蒂所试图构建的是一个以政治代替科学,以文学代替哲学,以心理代替伦理,以生活代替理论的人文主义乌托邦。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系统阐释了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罗蒂用彻底的偶然性立论,解构了传统哲学当中人心、自我、本质、普遍和必然等概念,并将其作为现代自由主义乌托邦的依据。进而揭示了罗蒂眼中文学的价值,文学通过展现人生当中偶然的事件来描述一个偶然的世界,从而发现生活的多种可能,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在抛弃了确定的世界本质和永恒的人性基础之后,人生仍然是有趣、可爱、值得过的,因此文学文化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对人生的激励。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是一种后形而上学文化,他对“想象力”做出的理解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道德想象力”。小说作为重要的叙事形式,比哲学和理论更能够直接展现出个体和种族所遭受的“残酷”,因此奥威尔和狄更斯在罗蒂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文学家擅长运用反讽的手段,不断对自己的“终极语汇”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不断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经过反讽主义者的改造,文学文化的功能得以体现,通过文学特别是小说的阅读使人们获得“自律的自我”,实现自我救赎和私人完美。第四章着重梳理了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的思想渊源。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思想并非直接脱胎于古典实用主义,而是在继承了古典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和詹姆斯“关注现实”的基础上,注入了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基因。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尼采和海德格尔反本质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倾向等等,都对罗蒂产生了深刻影响。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放弃了对“经验”的强调,转而投向“语言”,主张在“后哲学”的语境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最后点明了后哲学文化观的实质,它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哲学观、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偶然的自我认知观以及“真理即隐喻”的语言观。第五章主要对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对中国学界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进行了总结。罗蒂的思想对于中国当代学界“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进行了有效消解,但他并不提倡“亦此亦彼”彼此兼容,而是主张将对立项的区分进行消解,让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融合为一。罗蒂在文学的社会功能方面关注有余,而对文学文本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则研究不足,尽管罗蒂在自己的世界里将文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极大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从文学自身的领域来讲,作为与哲学、科学和宗教相平行的学科,它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运作规律,罗蒂不应当对这些原有的在他看来是所谓“本质”的规律视而不见,而只是单单关注文学的社会功能,抹煞了文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价值。

刘森林,冯争[5](2021)在《从上帝之死到真诚信仰:恩格斯与克尔凯郭尔》文中研究表明恩格斯和克尔凯郭尔分别代表青年黑格尔派对基督教的两种批判:外部批判和内部批判。青年恩格斯从启蒙哲学的理论角度激烈批判基督教,认定上帝的诞生和存在(而不是其死亡)是最大的幻想,是空虚和平庸的最终根源。克尔凯郭尔以维护本真基督教的名义对基督教世界的虚假与颓堕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与否定。晚年恩格斯则从实践的和社会功能的角度肯定基督教在特定方面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在否定基督教的前提下,在上帝之死的背景下,两人都致力于一种真诚或真正的信仰。这种信仰具有高度的主体性,与热情和激情密切相关,但克尔凯郭尔诉诸个体的内在性,而恩格斯诉诸科学理性与无产阶级群体。对他们而言,存在是激情和信念,也是行动和斗争;在此基础上,克尔凯郭尔会加上受难,恩格斯会加上理性与联合。

孙秀昌[6](2021)在《吸纳歌德的六个要求——雅斯贝斯论歌德》文中认为雅斯贝斯在关于歌德的演讲中提出了吸纳歌德的六个要求:第一,不要神化任何人,歌德这样的伟大人物也不能例外;第二,歌德是一个路标,而不是一个可供模仿的典范;第三,歌德固然为种种事情提供了理由,不过我们并不能教条化地引用歌德的话替自己的言行作理由化的辩护;第四,既要关注歌德式的"权威",也要关注克尔凯郭尔、尼采式的"例外";第五,不要把歌德的局限全然当成我们的局限,毋宁说我们已然超越了歌德特有的局限;第六,要把歌德故居建成收集歌德全部文献的场所与供人研究歌德思想的园地,在重新激活歌德原初人格的同时与歌德展开诉诸"爱的斗争"的生存交往。

马慧玲[7](2020)在《克尔凯郭尔人生哲学在中国(1919-2019)》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先驱的克尔凯郭尔,其人生哲学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影响。从1919年至今,我国对克尔凯郭尔人生哲学的研究历经初步接触、简单化评价、全面研究以及深化研究阶段,研究历程及研究主题的变化与我国社会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密切相关。克尔凯郭尔人生哲学对于新时代中国人如何认识自我,构建属于个体意义的人生,拯救人的孤独与绝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辩证地分析克尔凯郭尔人生哲学,将是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原则;克尔凯郭尔非理性的个体生存哲学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区别,克尔凯郭尔信仰理论,即用基督教信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局限性等,将是这一领域需要拓展研究的空间。

曾星宇[8](2020)在《克尔凯郭尔艺术分类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尔凯郭尔(1813-1855)是丹麦着名哲学家、神学家,他的整个思想深受其宗教神学背景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正因如此,他重视基督教的永恒精神性,而提出与其相对的感官性,作为阐释自己美学和艺术思想的重要概念,也是其艺术分类思想的主要内涵。他依据表现艺术的媒介以及其所传达出的思想与精神的关系,将艺术分为感官性艺术和精神性艺术。感官性艺术传达的理念更为抽象暧昧,远离永恒精神,只表现激情和欲望,是人们在面对虚无时飘无定所,为本能情欲和冲动所支配的体现,最好的形式是音乐。精神性艺术传达的理念更为具体明晰,含有人的理性和伦理因素,但同样远离他所谓的“精神”,而只是由于人们误将理性当成精神而展开的一系列现实反思和伦理探讨。二者都只立足于现实的表象,感官性艺术因其不确定性而不具备真理性,精神性艺术因其尚未得到真正反思而缺乏直面上帝的信仰,因而只是瞬间的,只能使人沉溺于审美境界而毫无凭附,不能使人真正得以体悟存在,走向精神。而要走向精神,就需要主体的内向性生成。他认为人是孤独存在的个体,必须直面上帝以求安宁。在一系列生命体验中人需要经历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其中审美肩负着走向宗教的责任,揭示和敞开生存真理,是生存的真正起点,美和艺术则是人的生存境遇的感性呈现。审美境界的人需经受一系列的美学体验,才能认识到生活的荒谬和虚无,从而调动自己的意志去拥抱永恒,实现真正的自我存在。而实现自我的契机就在于反讽和绝望,反讽通过否定和消解一切来反抗现实,绝望给予人获得拯救的希望。

王韵[9](2020)在《重复:后现代视域下的同一与差异》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对重复的关注来最早来源于个体对自然的体验,关于“重复”问题的研究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圣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与柏拉图思想。本文首先从重复的多重含义与叙事传统方面展开论述,追溯了历史上对于重复问题的多种解读与思考,进入后现代,重复在文学中的新形式与其含义的膨胀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把握“重复”概念与现象的变化与发展,有利于理解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并借此对当下现实进行关照。历史上对重复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哲学与诗学层面,第一章首先选取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哲学片段,从“重复即回忆”“重复即行动”“差异之重复”三方面分析柏拉图、尼采、克尔凯郭尔、德勒兹等人的重复观。通过这几种不同的哲学观,可以看到哲人对重复的思考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重复由最初的“同一性重复”发展为“差异性重复”,这使得重复不再是一种机械性地运动,而是在差异性之中生发出创造性价值。结构主义叙事理论与米勒的解构批评思想丰富了重复在诗学层面的解读。热奈特提出叙事频率这一概念,通过对事件发生的次数进行分类,来分析重复在叙事结构中的现象,从而进一步探讨重复叙事的意义。米勒将文学中的重复分为“柏拉图式重复”与“尼采式重复”,第一种类型的重复模仿已经存在的事物,第二种类型的重复在写作与被阅读之中创造新的意义。除两种重复的类型外,米勒还对小说中出现的重复现象进行划分,将小说中出现的重复现象分为细小处的重复,一部作品中事件和场景的重复,一部作品与其他作品在动机、主题、事件、人物上的重复。重复的诗学解读进一步将对重复的同一性关注发展到对重复的差异性关注中,进而从重复的文学现象中看到差异创造出的新的意义。进入后现代,重复在叙事上出现了非同以往的后现代特征与审美倾向,这与后现代内核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时间的重置与空间的并置、同质重复的差异性阐释、连续性的断裂、无限之承诺。后现代主义小说打破了时间的一维性,通过重复叙述同一个时间发生的事情,使文本呈现出后现代的不确定感。重复阐释经典文本是对经典的反复改写,阐释排斥唯一的逻各斯,打破了文本中心论,强调不会有确定的一种阐释。重复为后现代小说中创造了断裂,体现出后现代历史意识的消失。重复为后现代主义小说中提供了为对无限的承诺,后现代没有未来,只有永恒的当下。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影响着重复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不同于前的表现,同样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重复相较于之前,也指向了后现代主义不确定、多元化、断裂、瞬间即永恒的特质。重复本身包含着差异,两者相互寄寓。在后现代文化中,重复表现出一种矛盾,一边是对差异化的大肆提倡,一边充斥着大量的模仿、复制。消费主义差异化背后是虚假的个性化,是对同一性重复的趋同。重复在后现代文化中的代名词是复制与拟像,鲍德里亚提出的拟像消解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呈现一种超真实,大众在无穷无尽的表象重复中迷失了方向。重复不再停留于哲学层面的思考与文学艺术的表现,而是成为后现代主义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一面是寻求差异化的积极重复,一面是沉浸于复制的消极重复。当下重复的普遍性对思考后现代的走向与意义提供了借鉴。

宋宛真[10](2020)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存在主义》文中研究说明存在主义的来源除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以外,学界往往指向两位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年代更早,所以他时常被称作“存在主义的先驱”。由于“存在主义”的定义模糊,这一称谓或有不确切之处,尽管如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的确是围绕着存在哲学的话题来探讨的。基于19世纪俄罗斯特殊的时代问题,敏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首先注意到社会环境巨变对人的内心产生的重要影响。从创作《地下室手记》起,他便通过塑造具有矛盾思想的小说人物来展现人对生存方式和生活意义的重新思考。充满否定精神、极力表达自由意志的地下室人,常常被视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矛盾主人公的开端;同时,地下室人的疯狂和偏激也使得后世评论家认为《地下室手记》里已有尼采的影子。意识到外界的荒诞、又丧失信仰的荒唐人,在绝望中准备自杀。这同样具有存在哲学的形而上意味。此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人公们在“上帝是否存在”这一问题的激烈争论中,延伸出了“灵魂不死”、“善与恶的终极实质”和“自由的终极界限”等话题,从而将思考上升到了全人类和世界性的高度。存在哲学家舍斯托夫、别尔嘉耶夫及法国的加缪都对此进行评论,并且在他们的作品中能够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直接影响。克尔凯郭尔的“绝望”、海德格尔的“死亡”和萨特的“自由选择”,都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存在哲学有某种程度的关联。然而,由于俄罗斯东正教文化的传统,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始终会在提出尖锐问题并进行激烈的争辩过后,得出生命的真理是与基督同在的结论。他的基督精神不同于教会的传统道德教义,他的神性是将人的存在形式置于精神最高点。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源自内心深处承担世间痛苦,能够洗涤人性中的罪恶;在对他人和世界的爱中,人将最终获得绝对的自由和永恒的生命。发现“人身上的人”,从这一角度来看待“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更具超前性。也因此,即便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存在主义哲学家们的出发点都源于特殊时代问题中对人的思考、对生存意志的追求和生活意义的探究,但他们选择的道路和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

二、克尔凯郭尔与尼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克尔凯郭尔与尼采(论文提纲范文)

(1)论克尔凯郭尔的心理学与现代性问题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一、 何谓克尔凯郭尔的心理学?
二、 克氏心理学与现代主义诠释
三、 作为心理学对象的克氏和其作为历史与文化能指的忧郁
四、 作为心理学家的克氏及其哲学实验与诗学实践
五、 克氏心理学的对象与选择的生存论分析
六、 克氏的心理学与主体性问题

(2)反抗必然性-舍斯托夫人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与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2.选题意义
        3.文献综述
        4.难点与创新
    (二)舍斯托夫人学的文化渊源
        1.希伯来文化中的人学思想
        2.俄罗斯东正教的人学思想
        3.近现代思想家的人学思想
    (三)舍斯托夫人学的思想主旨
        1.对必然性的反抗
        2.对自由的追求
一、人的双重变奏:必然性与偶然性
    (一)必然性及人的选择
        1.理性就是必然性
        2.必然性逼迫人服从
        3.人面对必然性的选择
    (二)偶然性及其对人的意义
        1.西方对偶然性地忽视
        2.偶然性肯定人的价值
二、人的苦难:必然性的困境
    (一)必然性引起人的苦难
        1.人生存的无根基性
        2.人是悲剧性的存在物
    (二)人在苦难中的觉醒
        1.死亡:人的精神训练
        2.绝望:人的觉醒之始
    (三)苦难在俄罗斯文化中的体现
        1.苦难意识的起源
        2.苦难意识在俄罗斯东正教中的体现
        3.苦难意识在俄罗斯哲学中的体现
三、人的反抗:必然性的打碎
    (一)“双重视力”的反抗尝试
        1.“天然视力”与“非天然视力”
        2.“双重视力”的对峙
        3.“非天然视力”反抗必然性
    (二)信仰拒斥必然性
        1.人因荒谬而信仰
        2.荒谬中蕴含反抗
        3.信仰使人无畏
    (三)上帝打碎必然性
        1.恢复上帝的全能
        2.“雷鸣与电闪”
四、人的自由:必然性的超越
    (一)理性自由观自身的困境
        1.人的自由是幻象
        2.“对必然的认识”是不自由
    (二)对理性自由观的超越与批判
        1.理性主义哲学是教训
        2.人被损害的意志自由
        3.超越善恶的意志自由
    (三)超越必然性后的自由
        1.人的自由在信仰之域
        2.自由是撤销过去的恶与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个体自由的两个向度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和难点分析
第一章 自由的存在论基础:从思辨抽象到现实个体
    第一节 从思辨到有血有肉的人
        (一) 黑格尔的思辨存在论:存在与虚无的逻辑统一
        (二) 费尔巴哈新哲学的起点:有血有肉的人
    第二节 绝对自由的唯一者
        (一) 施蒂纳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反对中迷的中迷
        (二) 绝对自由的唯一者
        (三) 绝对的自由与绝对的痛苦
    第三节 克尔凯郭尔:单一者的生存
        (一) 生存:与虚无相伴
        (二) 时间中的生存个体:瞬间
        (三) “单一者”及其主体性与内心性
    第四节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
        (一) 从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到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 对象性活动:人与世界的本源性关系的生成
        (三)现实的个人及其内在张力
第二章 个体自由的内心性向度:克尔凯郭尔对自由的生存分析
    第一节 人的有罪性:罪作为人的状态
    第二节 自由的可能性:忧惧与人的精神定性
        (一) 自由的可能性:人的精神定性
        (二) 忧惧:精神的唤醒
    第三节 自由与忧惧
        (一) 自由与虚无
        (二) 自由与忧惧
    第四节 生存个体的抽象化平夷:对个体自由的批判性审视
        (一) 个体的抽象化
        (二) 绝望:人与自己的错误关系
第三章 个体自由的社会向度:马克思对自由的社会性分析
    第一节 个体自由的社会性:马克思对自由的定位
        (一) 自由中的他者
        (二) 自由在关系中的体现
        (三) 自由见之于活动
    第二节 从自我意识的自由到联合体的自由
        (一) 作为自我意识的自由
        (二) 政治领域与市民社会中的自由
        (三) 个体自由与自由人联合体
    第三节 个体自由与物化统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一) 从劳动异化到抽象劳动
        (二) 人的物化与符号化
第四章 信仰与实践:通往自由之路
    第一节 信仰:通往至上自由之路
        (一) 美学人的失落:作为可能性而存在
        (二) 伦理人的自由:在选择中觉醒
        (三) 至上的自由:通过信仰而可能
    第二节 《宗教大法官》之间:多数与少数
    第三节 实践——通向自由王国之路
        (一) 实践自由:从康德到马克思
        (二)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结语 在“内心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中走向自由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生平经历
    二、思想流变
    三、研究综述
        (一)罗蒂思想研究现状
        (二)罗蒂文学文化观研究现状
    四、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罗蒂的文学文化观释义
    一、文学文化的演进——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二、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与救赎真理相呼应
    三、文学文化的双重含义——以人文主义乌托邦为视角
    四、文学文化中的文学批评——从黑格尔到反讽主义者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
    一、以偶然性为基础
        (一)语言的偶然性
        (二)自我的偶然性
        (三)自由社会的偶然性
    二、以想象力为立足点
        (一)何谓想象力
        (二)想象力的三维界定
    三、以反讽为重要手段
        (一)反讽主义者与形而上学家
        (二)反讽主义的两种典型
    四、在自我中心中获得救赎
        (一)以文学阅读巩固自律的自我
        (二)以小说阅读代替宗教崇拜
        (三)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平等对话
    五、在道德伦理中实现社会团结
        (一)特里林的道德现实主义
        (二)罗蒂与玛莎·努斯鲍姆
        (三)文学的自主性与公共性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蒂文学文化的时代之维——新实用主义
    一、对古典实用主义承续与“反叛”
        (一)古典实用主义的来源
        (二)杜威和詹姆斯的启示
        (三)古典实用主义的式微与蜕变
    二、后现代转向与欧陆思想的影响
        (一)与尼采权力意志的勾连
        (二)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强误读
        (三)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寻找灵感
    三、语言学转向与英美分析哲学的冲击
        (一)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契合
        (二)继承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
        (三)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的同构
    四、新实用主义中的文化立场
        (一)在种族中心主义者与“文化左派”之间
        (二)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的文学文化观的价值
    一、化解“非此即彼”的定势思维
    二、承袭人文主义的批判智慧
    三、区分公共和私人领域
    四、罗蒂文学文化观的问题与局限
    五、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从上帝之死到真诚信仰:恩格斯与克尔凯郭尔(论文提纲范文)

一、肯定中的否定:克尔凯郭尔 对基督教世界的批判
二、否定中的肯定:恩格斯论 基督教的价值
三、走向真诚信仰的关键

(6)吸纳歌德的六个要求——雅斯贝斯论歌德(论文提纲范文)

(7)克尔凯郭尔人生哲学在中国(1919-2019)(论文提纲范文)

(8)克尔凯郭尔艺术分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克尔凯郭尔的生平与着作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选题依据及价值
第1章 克尔凯郭尔艺术分类思想的美学基础
    1.1 思想动机
    1.2 孤独个体
    1.3 审美直接性
    1.4 审美体验
第2章 克尔凯郭尔艺术分类法则与各艺术类型特征
    2.1 分类法则
    2.2 感官性艺术类型及特征
    2.3 精神性艺术类型及特征
第3章 艺术分类思想的启示意义
    3.1 独特性:主体性原则
    3.2 价值与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9)重复:后现代视域下的同一与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重复”理论渊源与叙事传统
    第一节 “重复”含义的多维度视角
        一、“重复”的哲学观
        二、“重复”的诗学观
    第二节 “重复”叙事传统
        一、叙述话语的重复
        二、故事的重复
        三、叙事行为的重复
第二章 后现代“重复”的叙事特征与审美效果
    第一节 时间的重置与空间的并置
        一、共时空间中的时间重复
        二、不确定的不安
    第二节 同质重复的差异性阐释
        一、《吉诃德》:《堂吉诃德》的创造性重复
        二、重复书写的可能性
    第三节 连续性的断裂
    第四节 无限之承诺
第三章 后现代文化中的“重复”
    第一节 后现代“重复”与“差异”
        一、差异:一种后现代品质
        二、差异的幻觉
    第二节 作为后现代现象的“重复”
        一、表像的扩张
        二、完美的复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存在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存在意识的觉醒:否定与痛苦
    第一节 对“水晶宫”的批判
    第二节 对“蚂蚁窝”的批判
    第三节 地下室人的出路
第二章 存在意义的寻求:荒诞与绝望
    第一节 荒诞从何而来
    第二节 绝望的荒唐人
    第三节 如何对抗荒诞
第三章 存在方式的表达:自由与选择
    第一节 “人神”进化论
    第二节 宗教大法官的传说
    第三节 自由、罪恶与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克尔凯郭尔与尼采(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克尔凯郭尔的心理学与现代性问题的关联[J]. 陆心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反抗必然性-舍斯托夫人学思想研究[D]. 任天阳.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个体自由的两个向度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D]. 冯争. 山东大学, 2021(11)
  • [4]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D]. 季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从上帝之死到真诚信仰:恩格斯与克尔凯郭尔[J]. 刘森林,冯争.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1(02)
  • [6]吸纳歌德的六个要求——雅斯贝斯论歌德[J]. 孙秀昌.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1(01)
  • [7]克尔凯郭尔人生哲学在中国(1919-2019)[J]. 马慧玲.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8]克尔凯郭尔艺术分类思想研究[D]. 曾星宇. 西南大学, 2020(02)
  • [9]重复:后现代视域下的同一与差异[D]. 王韵. 山东大学, 2020(10)
  • [10]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存在主义[D]. 宋宛真. 南京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克尔凯郭尔和尼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