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燃油锅炉运行成本的探讨

降低燃油锅炉运行成本的探讨

一、降低燃油锅炉运行成本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郭明高[1](2020)在《35t/h高效低NOx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的调试与运行状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传统的燃煤工业锅炉已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燃煤工业锅炉的治理,不仅在锅炉污染排放上制定了更高的标准,而且对燃煤工业锅炉的容量也做出了一定的要求。为顺应燃煤工业锅炉向高效、低排与大容量发展的趋势,课题组和企业合作研究开发了一款35t/h高效低NOx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该煤粉工业锅炉结合了企业自身需求,为更适应工业生产,设计成双炉膛结构,炉膛左右并行布置,中间共用一块水冷壁,左右两炉膛分别与一个20t/h和15t/h的燃烧器装配,每个炉膛分别与相应的燃烧器及换热面形成了两个独立的燃烧换热系统,编号为A炉B炉,A、B炉可独立运行,使其拥有较强的负荷调节能力。由于本锅炉为新建锅炉,而且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在国内尚属首次应用,相关报道和资料欠缺,所以本文以此锅炉为研究对象,对其锅炉结构、调试过程、运行情况和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首先,介绍该锅炉主要结构特征和锅炉各系统组成。对锅炉结构的燃烧器布置方式、双炉膛结构特点、锅炉汽水循环及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介绍。对锅炉系统的煤粉供应系统、低NOx燃烧器、锅炉风烟水汽系统、脱硫系统与灰渣系统进行了介绍说明。其次,完成了锅炉调试工作,介绍了煤粉供应系统调试、锅炉辅助设备调试、燃烧器点火调试、烘炉、煮炉、锅炉严密性试验与安全阀整定及锅炉试运行的技术要领及规范。通过调试可发现锅炉在安装制造过程中所留下的一些问题,针对出现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以保证锅炉能安全稳定的运行,并能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然后,在锅炉商业运行过程中对其运行情况分析研究。锅炉运行数据表明,该锅炉的负荷调节能力较强,两炉膛负荷分配较灵活。通过对烟气排放检测,研究分析了NOx与CO的排放与烟气含氧量的关系,测试结果表明,烟气含氧量控制在2%~4%时锅炉运行工况最佳。通过对锅炉排渣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了五种灰渣的形成原因,同时还分析了煤质与燃烧器运行工况对锅炉排渣的影响,给出了防止燃烧器结渣的措施。通过能效测试,得出了该锅炉能效为90.88%。最后,针对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双炉膛负压不平衡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锅炉的单烟道排烟系统是造成双炉膛负压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当两炉膛的负荷与受热面积灰程度不同时,其烟气流量与烟气流动阻力也不同,使烟道合流处的能量传递到两边炉膛的各不相等,从而导致两炉膛的负压不平衡。同时给出了可实现双炉膛负压的平衡的改进措施,把单烟道结构改为双烟道结构,排除两炉膛烟气合流所产生的干扰,使两炉膛的负压调节相互独立。

王林[2](2020)在《煤粉-流化床锅炉炉膛的流动和燃烧特性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煤粉燃烧具有燃烧效率高等优点,但存在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浓度高等问题。流化床燃烧具有燃料适用性广、燃烧生成大气污染物浓度低等优点,但燃烧效率较低。将煤粉燃烧和流化床燃烧的优势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煤粉-流化床耦合燃烧,即炉膛底部为密相流化床燃烧、炉膛上部为稀相煤粉悬浮燃烧,具有负荷调节范围宽和煤种适应性广等优势,同时燃烧生成的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但是,炉膛内密相流化床与稀相煤粉炉之间的流动和燃烧能否实现相互耦合,将直接影响煤颗粒在密相流化床和稀相煤粉炉内的流动、燃烧反应和传热过程。因而,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煤粉-流化床耦合燃烧过程的研究将有利于加深对煤颗粒在煤粉-流化床锅炉炉膛内流动、燃烧反应和传热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可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煤粉、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和燃烧特性为研究对象,结合成熟的煤粉燃烧和流化床燃烧技术提出了单床和双床两种煤粉-流化床锅炉结构,开展了煤粉、流化床以及煤粉-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和燃烧特性的研究,采用颗粒动学分析了颗粒在炉内流动和燃烧所遵循的规律,从多组分的角度探寻颗粒的拟温度、颗粒间压力以及颗粒间曳力等因素对气相以及不同组分颗粒运动的影响。考虑了气、固两相相间以及两相与水冷壁间的对流、辐射传热模型,分析了煤中水分析出、挥发分热解以及可燃物燃烧的全过程化学反应机理,建立了颗粒动理学-煤气化燃烧反应的流动-反应计算模型。应用颗粒动理学数值模拟了单床和双床两种结构煤粉-流化床锅炉炉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为分析两种燃烧方式能否有机地结合并达到相互促进作用,分别探讨了底层流化风对煤粉四角切圆的影响以及流化风对上部多层横向风对流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风速低于1.5m/s时上行的流化风不会影响煤粉燃烧器一、二次风的切圆运动,但影响切圆形态。流化风速越大一、二次风形成的切圆半径越大,二次风形成的切圆半径小于一次风。相同流化风速下单床结构切圆半径大于双床结构。经对比分析得到流化速度为1.3m/s时,煤粉、流化床之间能够最有效地耦合并相互促进。在该流化速度下从气相速度以及颗粒相浓度等角度分析得到了两种炉型负荷比为70:30最优。应用颗粒动理学-煤气化燃烧反应的气固流动-反应计算模型分析了两种煤粉-流化床锅炉炉内燃烧特性以及污染物生成的机理。结果表明无论是单床还是双床结构炉内气固两相温度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传热性。由于煤粉、流化床容量设置以及两种燃烧方式的内在特点,炉膛内气固两相温度峰值位于煤粉小颗粒燃烧区,对固相颗粒浓度和相应组分反应速率分析研究发现了部分煤粉小颗粒受重力作用落入到流化床内参与流化燃烧,同时部分煤料中颗粒受上行流化风的托举参与了煤粉小颗粒燃烧,实现了两种燃烧方式的耦合燃烧。对气相组分浓度及其反应速率研究发现CO主要来源于碳的不完全燃烧,氧浓度对CH4和Tar燃烧反应速率影响极大。对污染物生成的机理研究发现NO对温度极为敏感,高温区域生成的NO浓度最大,流化床内投入的石灰石能够起到炉内脱硫的作用。采用热工性能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煤粉和流化床锅炉不同负荷下锅炉运行状况及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热工性能试验发现煤粉和流化床锅炉在额定负荷下热效率最高,随着负荷率的下降热效率降低。将满负荷条件下煤粉和流化床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所得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有效性。对煤粉、流化床锅炉不同负荷进行模拟研究得到炉内温度及气固两相组分的分布情况。将煤粉、流化床以及煤粉流化床锅炉特征热工参数对比分析得到了煤粉-流化床锅炉的设计方式可以实现大幅增加锅炉负荷波动范围的同时保证较高的运行效率。

韩广俊[3](2020)在《船用燃油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船用辅锅炉主要用于以柴油机作为动力的船舶,是船舶动力装置中最早实现自动控制的设备之一,锅炉的自动控制是锅炉发展的趋势,如何设计出一个合理、高效的自动控制系统一直是船用轮机设备及自动化技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世界造船业的发展,船舶将向船舶大型化、自动化、无人机舱方向的发展,对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系统简单、工作安全,动作要求快速准确,可靠性高。基于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旧控制系统已无法满足当今船舶日益增长的高复杂控制要求,所以当今船用辅助锅炉大多数都采用PLC控制方案,来实现锅炉的自动控制运行。本文就是采用PLC技术对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其内容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首先,分析了辅助锅炉的控制特性,现状,性能和原理,为船用辅助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按照船舶辅锅炉的控制要求和控制任务,给出PLC在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的控制方案,并选定了PLC控制器,设计了主电路和控制系统,在输入/输出基础上给出了PLC接线图,结尾部分介绍了常规控制电器和现场仪表的选型。最后,根据锅炉的设计方案和硬件设计进行锅炉控制系统的PLC软件设计并对锅炉的调试方法和调试过程中的故障进行了叙述。

陈思延[4](2020)在《城市供热网络热负荷分析及优化设计》文中认为在我国,城市供热产业正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传统老旧供热管网的更新升级取得了迅猛发展。欧洲国家的供热网络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在各项与供热网络相关的法规政策推动下,供热网络的规划设计已经有着较为成熟的技术和标准。高质量的城市集中供热,可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提高可再生和回收能源的使用比例。本文从法国讷韦尔市的城市供热网络的规划设计出发,对城市供热网络的热源设计、建造运行成本、管网优化设计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对讷韦尔市的供热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大规模开发城市供热网络的可能性,提出供热片区的选取标准。并以讷韦尔市的新建供热片区为例,分析供热片区设计的影响因素。二、结合两种供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对讷韦尔市潜在的供热片区的供热负荷做调查,确定了3台8MW生物质能锅炉和1台6MW燃气锅炉联合的供热模式,预计为该片区提供30MW的供热能力。三、结合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和散热模型提出了管网的成本模型,从供热管网的建造成本、运行成本和管道的散热成本三方面对供热管网的效益指标进行评判,并以新建供热片区的两种供热方案,对供热的成本模型进行验证和对比。四、对城市供热网络优劣势分析,与分散式燃气锅炉的成本对比,计算供热管网的建设和运行成本等因素,分析城市供热网络的经济性和效益。讷韦尔市供热网络的规划设计中,在生物质能与燃气锅炉多热源联合供热、供热管网效率、供热管网的建设和运行成本等方面,对城市供热的规划设计具有参考意义作用。该供热网络的建设也为当地居民的日常供热提供了保障。

马佩佩[5](2020)在《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船舶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船舶燃油资源的日益紧张、船舶能效规则及船舶污染物排放要求的日趋严格,对船舶能量系统进行合理优化以便综合提高船舶能量系统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是当前船舶行业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现有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的不足,对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建立包括有动力装置、供热装置、供冷装置、蓄能装置以及烟气治理装置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中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其次搭建基于主要设备的固定效率模型构成的船舶冷热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再次搭建基于主要设备的部分负荷特性模型构成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优化模型,最后搭建计及负荷平移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模型。针对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问题,本文分别获得基于经济性指标、系统占地空间指标和多目标指标相应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容量配置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基于经济性目标优化获得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最优配置运行结果相比起参考系统每年可降低14.45%的年运行成本;基于系统占地空间优化获得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最优配置结果相比参考系统可减少9.68%的占用空间。基于多目标优化获得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最优配置结果相比参考系统可减少7.29%的占用空间和14.33%的年运行成本。针对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问题,本文分别获得不同季节下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最优运行策略、能效最优运行策略以及环保最优运行策略,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而后利用AHP决策分析法确定不同季节下的最优运行策略;最后对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对不同燃料价格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三个不同季节条件下,经济效益最优运行策略均为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最佳运行策略方案;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性对MGO燃料价格变化较为敏感,系统对MGO燃料价格敏感程度随着需求侧热电比的下降而下降。针对计及负荷平移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模型问题,本文搭建起可平移负荷模型并将其代入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中,获得基于经济目标优化后的计及负荷平移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策略。结果表明:基于经济目标优化后,在不同季节下平移后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效益、能效效益和环境效益均有所提高。

杨远达[6](2020)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舶辅锅炉系统是船舶辅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向船舶提供驱动蒸汽辅机、供应辅助热源等方面非主动力用途的饱和蒸汽。它的无故障运行对于船舶的正常航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船舶辅锅炉系统运行中常见的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三类故障进行了故障诊断方法研究。鉴于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存在故障知识不完备、故障样本数量少、故障诊断系统难评估等问题,本文采用了仿真技术与故障诊断技术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仿真的方式采集了包括汽包压力、水位等五个运行参数,并以此建立了船舶辅锅炉系统正常工况样本库与故障工况样本库,进而对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首先,本文使用模块化建模法、集中参数分析法等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船舶辅锅炉系统炉膛部分、汽包部分、水冷壁与下降管联合部分三个主要部分的数学模型。基于各部分数学模型,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各部分仿真模型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由模型静态验证与动态验证结果可知,该仿真模型较为准确的模拟了船舶辅锅炉系统静态、动态运行过程,可作为船舶辅锅炉系统正常工况数据样本库的数据来源使用。接着,本文在切实了解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三类故障的故障发生机理、故障发生现象等知识的前提下,基于船舶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三类故障的设置与验证。由故障仿真结果可知,该模型故障监测点动态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前人已有研究中的描述基本一致,故可作为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工况数据样本库的数据来源使用。然后,本文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与船舶辅锅炉系统样本库建立了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模型,并对未优化参数的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模型进行了测试与评估。由故障诊断结果可知,未优化参数的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模型针对船舶辅锅炉系统三类常见故障的故障诊断表现出了一定适应性,但仍有很大可优化空间。最后,本文基于网格搜索法和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模型中的核参数gamma与惩罚因子C进行了参数优化,并将通过参数优化得到的故障诊断模型与未优化参数的故障诊断模型进行了故障诊断效果比对。最终得出结论,针对船舶辅锅炉系统的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三类常见故障,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相当的可行性,而在故障诊断模型参数优化算法中,粒子群算法相较于网格搜索法表现出了更佳的优化效果。

丁凤珠[7](2020)在《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末开始,国内的医疗服务体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医院建设工作大规模展开,力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更高效、舒心、安全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民生工程的核心质量。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一直以来在医院的运行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医院的数量日益增多,规模愈加庞大,医院后勤保障系统的组织与建设便成了更加复杂、重要的工作项目。医院后勤保障服务主要负责为医院各项工作、科研、教学和生活的稳定开展提供各类支撑,主要有提供水、暖、电的建筑设备支撑、提供医疗活动所需的医疗设备支撑、存放各类物资的医疗保障支撑、以及提供饮食、被服及垃圾、污水处理的其他后勤保障支撑。但是作者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工作中,发现如今西安地区的医院建筑设计主要把重心放在医院的主要医疗服务空间上(如:门诊、医技、综合住院部),而医院后勤保障部分往往成为了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西安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医疗资源发展仍有些许不足。并且在我国,对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将通过资料研究、实地走访等方法着重探索如何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医院案例的后勤保障体系的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经验,并结合当下及未来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工艺的发展,使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建设水平得以提升,从而更好的顺应未来医疗服务发展需求,为西安地区的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环境。本文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该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影响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设的相关因素,从宏观政策、后勤管理模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程度来探究对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的影响,并对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从中发掘问题;第三章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总体布局设计研究,从综合医院总体布局规划角度,研究医院后勤保障用房与风向、水文等自然的关系,以及详细地分析各类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单体建筑与各个医疗部分、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单体设计研究,将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分为建筑设备用房、医疗设备用房、医疗保障用房及其他后勤保障用房三大类,并且从具体的每一类建筑用房进行较为细致的建筑单体设计研究;第五章对西安地区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提出初步建议及相关材料支撑,从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的发展趋势、相应的后勤保障用房发展方向、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总体布局规划到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各类后勤保障功能用房规模占比,以及新技术在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中的运用等多方面,对未来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的后勤保障用房的发展进行初步论述;第六章结论,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

康晓锐[8](2020)在《基于STM32的甲醇锅炉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以煤炭为首的锅炉在工业与生活中得到大量应用,但随之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整改政策以发掘新兴清洁能源来代替煤炭。其中在城市供暖问题中天燃气锅炉虽已扮演重要角色,但偏远郊区却因传输等问题对其望而却步。作为清洁型锅炉代表的甲醇锅炉以它独特的优越性逐渐走入人类视线。本文以甲醇锅炉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控制精度和锅炉热效率为研究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甲醇锅炉的独特性进行研究,包括燃料独特性与工艺独特性两方面,并分析了甲醇锅炉的优势,另外对甲醇锅炉控制系统的核心模块进行分析与设计。先对控制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再对阀门开度、风机频率、远程监控等核心部分进行分析与设计。由于控制器的参数设置影响控制精度,燃料量与送风量的比值直接决定锅炉的热效率值,因此对该部分的控制是本文的重点。其次,在确定了研究重点后,先对影响控制精度的参数进行动态优化。该优化主要针对PID控制器中的参数,先是根据甲醇锅炉的控制结构搭建了仿真模型,然后将差分进化算法(DE)与模糊差分进化算法(FDE)加入PID中,最后对比分析了PID、DE-PID和FDE-PID三种算法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FDE-PID在系统各指标上都明显优于其它两种算法。然后,为了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提高锅炉热效率,对燃料量与送风量的比值进行自动在线调整。首先对甲醇锅炉能量收支进行整体分析,引出过量空气系数的概念,并提出利用基于模糊自寻优算法的两步法和粒子群算法(PSO)对过量空气系数进行动态寻优,研究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甲醇锅炉控制系统显现出更加优越的性能。为了进一步优化,又对比分析了粒子群算法、基于变异策略的粒子群算法(MPSO)和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SAPSO),最后得出SAPSO更适用于甲醇锅炉控制系统。最后,在研究与仿真的基础上,设计了以STM32为核心,电源、时钟、调试、报警、远程监控等电路为外围电路的锅炉燃烧控制器,并以Altium Designer Release10为开发平台完成了硬件原理图以及PCB板。另外,根据硬件的设计,制作了各个模块的软件流程图,并完成程序编写,且在μ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上进行软件开发,还分别在μC/GUI和Lab VIEW平台上设计了LCD显示屏界面和PC端界面。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调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预期的检测效果,具有可应用的价值。

高鹤元[9](2020)在《基于神经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辅锅炉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保证船舶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主要用于产生饱和水蒸气。船舶辅锅炉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对船舶安全,经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工智能和船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装备的故障诊断和状态识别领域逐渐成为惹人关注的研究热点。但船舶系统结构复杂,故障特征多种多样,现阶段获取全面的故障样本的难度较大,所以船舶辅锅炉的燃烧故障诊断的研究应用尚处于不成熟的研究阶段。神经网络方法近几年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将其引入到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综合考虑船舶辅锅炉的运行特点,选取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开展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并针对相应神经网络进行改进,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从而提高船舶运营的安全性。本文选取大连海事大学研发的DMSVLCC大型油船轮机模拟器为试验平台,模拟D型水管辅锅炉正常运行,燃油供给泵磨损,燃油预热器脏堵,点火油泵故障,风机故障的工作过程。提取样本数据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预处理,用作后续故障诊断方法的验证研究。利用获取的实验数据训练SOM神经网络进行初步诊断,由于神经网络的局限性和不足导致诊断结果不够理想。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度,在神经网络的基础上,使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其权值向量的更新过程,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通过分析实验的诊断结果及优化算法的优势和缺陷,本文再结合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LVQ)弥补算法在竞争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更深一步的算法研究。最后,利用系统运行仿真出的样本数据,验证所构建的PSO-SOM-LVQ的混合神经网络算法故障诊断模型。依据3种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故障诊断结果与实际状态一致,相比于前两种算法的准确率有了显着提高,充分验证了该算法在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智能诊断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王诗蒙[10](2020)在《北方农村住宅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模拟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北方农村地区,传统供暖方式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考虑到能源供给紧张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且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的不断提高,供暖能耗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能源效率低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过程进程缓慢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北方农村住宅,基于北方农村地区蕴涵丰富的太阳能与地热能特点,将太阳能供能技术与地源热泵技术联合应用于供暖系统中,通过TRNSYS模拟软件针对联合供暖系统进行以下研究:为了更好地优化北方农村采暖能源结构,分别对系统中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水箱、地源热泵系统进行理论分析与数学模型建立。采用De S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北方农村住宅热环境进行动态模拟,得到全年逐时热负荷,设供暖期为每年11月15日到次年1月15日,建筑空调供暖热指标为26.66W/m2,期间建筑总能耗为22770.2k Wh。蓄热水箱体积与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对太阳能供暖系统初投资影响很大,考虑到在满足建筑能耗前提条件下节省供暖系统初投资以适用于农村地区,针对蓄热水箱体积与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优化设计,根据理论计算公式得出7组系统参数,定义蓄热水箱体积与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的比值为VAR,7组VAR分别是0.46m,0.236m,0.158m,0120m,0.099m,0.083m,0.073m,分别代表在不同蓄热温度下供暖系统设计参数配比。利用TRNSYS模拟软件建立模拟联合供暖系统,分别输入7组确定的VAR参数,针对系统太阳能有效集热量、集热效率与地源热泵机组制热量、耗电量进行模拟,得出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可知,太阳能系统集热效率随VAR减小而提高,有效集热量随集热效率增大而增大,热泵系统制热量随VAR减小而减少,太阳能利用率提高,机组耗电量也有明显降低趋势,基于系统费用年值、太阳能保证率确定出系统最佳VAR为0.073m,该参数条件下费用年值为14476元/年,太阳能保证率在50%以上。根据确定出的最佳优化参数,分别对联合供暖系统从经济效益、节能环保效益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经济性方面与燃油锅炉、燃气锅炉及太阳能—电辅热供暖系统进行对比分析,节能环保性方面通过将耗能折算为标准煤燃烧的方法,结果表明: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相较于其他三种农村供暖形式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与节能环保效益。本文借助TRNSYS模拟软件研究分析太阳能供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并对其设计参数进行优化,满足农村住宅冬季供暖同时节省供暖投资,而且对环境保护起积极作用,该系统对北方农村地区供暖系统选择与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二、降低燃油锅炉运行成本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燃油锅炉运行成本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35t/h高效低NOx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的调试与运行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能源与工业锅炉基本状况
        1.1.2 我国对燃煤工业锅炉的治理
    1.2 研究现状
        1.2.1 高效低NOx煤粉工业锅炉
        1.2.2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目的
        1.3.1 本文所做的工作
        1.3.2 研究目的
2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的结构与系统介绍
    2.1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主要结构简介
        2.1.1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主要结构特点
        2.1.2 燃烧器布置方式
        2.1.3 双炉膛结构简介
    2.2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2.2.1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2.2.2 锅炉设计煤种
    2.3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系统简介
        2.3.1 煤粉储备及供应系统
        2.3.2 低NOx燃烧器
        2.3.3 锅炉风烟与水汽系统
        2.3.4 脱硫系统
        2.3.5 锅炉灰渣系统
3 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的调试
    3.1 锅炉调试简介
    3.2 煤粉供应系统调试
        3.2.1 煤粉仓简介
        3.2.2 煤粉仓严密性测试
        3.2.3 煤粉计量调试与下料试验
    3.3 锅炉辅助设备调试
        3.3.1 电器仪表调试
        3.3.2 通风与给水设备调试
        3.3.3 排渣除尘设备调试
    3.4 燃烧器点火调试
        3.4.1 少油快速点火机理
        3.4.2 燃烧器点火装置
        3.4.3 燃烧器点火试验
    3.5 烘炉
        3.5.1 烘炉概述
        3.5.2 烘炉准备工作
        3.5.3 烘炉方法
        3.5.4 烘炉曲线
    3.6 煮炉
        3.6.1 煮炉概述
        3.6.2 煮炉所用的药剂
        3.6.3 煮炉过程
    3.7 锅炉严密性试验与安全阀调整
        3.7.1 锅炉严密性试验
        3.7.2 锅炉安全阀调整
    3.8 锅炉试运行
4 双炉膛低NOx煤粉工业锅炉运行与能效测试
    4.1 双炉膛锅炉负荷调整与炉膛负压情况
        4.1.1 锅炉负荷调整与负荷分配
        4.1.2 双炉膛负压分布情况
    4.2 锅炉NOx排放情况
        4.2.1 低NOx燃烧技术简介
        4.2.2 锅炉运行期间NOx排放检测
        4.2.3 NOx排放优化调整试验
    4.3 锅炉排渣情况
        4.3.1 燃烧器在运行时的几种排渣情况
        4.3.2 煤质对燃烧器排渣的影响
        4.3.3 燃烧工况对燃烧器排渣的影响
        4.3.4 燃烧器结渣
        4.3.5 防止燃烧器结渣的措施
    4.4 锅炉能效情况
        4.4.1 锅炉能效测试
        4.4.2 锅炉能效测试测点布置与测量仪器说明
        4.4.3 锅炉能效测试结果
5 双炉膛负压不平衡分析与改进措施
    5.1 炉膛负压
        5.1.1 引起炉膛负压变化的因素
        5.1.2 引起负压变化的因素
    5.2 本锅炉双炉膛负压调节方式
    5.3 双炉膛负压数据分析
        5.3.1 稳定工况下炉膛负压波动情况分析
        5.3.2 负荷调整过程炉膛负压情况分析
        5.3.3 炉膛负荷分配不同对炉膛负压的影响
        5.3.4 受热面积灰对炉膛负压的影响
    5.4 双炉膛锅炉负压不平衡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5.4.1 双炉膛负压不平衡对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影响
        5.4.2 双炉膛负压不平衡对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影响
    5.5 双炉膛锅炉负压不平衡改进措施
        5.5.1 优化负荷调整与做好清灰工作
        5.5.2 排烟系统与负压控制系统改进措施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煤粉-流化床锅炉炉膛的流动和燃烧特性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复合燃烧技术研究现状
        1.1.1 不同燃料混合的复合燃烧技术
        1.1.2 不同燃烧方式的复合燃烧技术
    1.2 煤粉和流化床内流动及燃烧的数值模拟
    1.3 多组分颗粒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煤粉-流化床多组分颗粒流动与反应模型
    2.1 气固流动基本控制方程
        2.1.1 质量守恒方程
        2.1.2 动量守恒方程
        2.1.3 能量方程
        2.1.4 湍流模型
    2.2 传热模型
        2.2.1 对流传热模型
        2.2.2 辐射传热模型
    2.3 燃烧化学反应模型
        2.3.1 煤热解反应模型
        2.3.2 挥发分燃烧模型
        2.3.3 焦炭燃烧模型
        2.3.4 氮氧化物生成反应模型
        2.3.5 二氧化硫生成及脱除反应模型
    2.4 几何模型
        2.4.1 计算区域
        2.4.2 模拟参数的设定
        2.4.3 网格无关性及样本选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粉-流化床炉膛内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3.1 单床结构模拟结果与分析
        3.1.1 炉膛内气相速度分布
        3.1.2 颗粒相体积浓度和速度分布
        3.1.3 流化风对煤粉切圆形态的影响
        3.1.4 燃烧器横向风对流化床的影响
    3.2 双床结构模拟结果与分析
        3.2.1 炉膛内气相速度分布
        3.2.2 颗粒相浓度和速度分布
        3.2.3 流化风对煤粉切圆形态的影响
        3.2.4 燃烧器横向风对流化床的影响
    3.3 不同负荷比影响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煤粉-流化床炉膛内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4.1 计算参数及边界条件
    4.2 传热特性分析
    4.3 燃烧特性
        4.3.1 固相浓度和反应速率
        4.3.2 气相浓度和反应速率
        4.3.3 NO_x和相应组分浓度及反应速率
        4.3.4 SO_2组分浓度和反应速率
    4.4 污染物排放特性
    4.5 小结
第5章 煤粉、流化床以及煤粉-流化床锅炉性能分析
    5.1 煤粉和流化床锅炉热工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5.2 模拟与实验的验证
    5.3 煤粉锅炉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5.3.1 满负荷下锅炉炉内流动和燃烧特性
        5.3.2 低负荷下炉膛温度和组分浓度分布
    5.4 流化床锅炉炉膛燃烧性能的分析
        5.4.1 满负荷下炉内流动和燃烧特性
        5.4.2 低负荷下炉膛温度分布
    5.5 煤粉、流化床和煤粉-流化床炉膛燃烧性能比较与分析
    5.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煤粉、流化床锅炉效率计算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3)船用燃油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锅炉控制的几种方式
    1.3 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1.4 本文的结构
第2章 船用辅锅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船用辅锅炉简介
        2.1.1 锅炉功能简介
    2.2 船用辅锅炉的组成
        2.2.1 燃油锅炉系统工艺
        2.2.2 硬件组成
        2.2.3 辅助锅炉本体的电气控制附件
        2.2.4 控制系统
        2.2.5 报警系统
    2.3 锅炉的工作过程
        2.3.1 燃油在炉膛中的燃烧过程
        2.3.2 烟气向水的传热过程
        2.3.3 补水泵补水的过程
    2.4 辅锅炉控制原理和系统分析
        2.4.1 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概述
        2.4.2 船舶辅锅炉的主要控制任务
        2.4.3 船舶辅锅炉自动控制的原理分析
    2.5 安全保护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设计要求
    3.2 设计方案
    3.3 系统组成
    3.4 硬件原理设计
        3.4.1 PLC控制器选型及配置
        3.4.2 PLC系统配置
        3.4.3 供电电源设计
        3.4.4 马达主电路
        3.4.5 控制电路设计
        3.4.6 常规控制电器选型
        3.4.7 控制箱设计
    3.5 现场仪表的选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4.2 燃油辅锅炉系统的软件结构
    4.3 西门子PLC系列S7-200 smart编程软件简介
        4.3.1 概述
        4.3.2 西门子PLC系列S7-200 smart编程软件
    4.4 模拟量采集
        4.4.1 模拟量比例换算
        4.4.2 组态模拟量输入
        4.4.3 PID算法
        4.4.4 PID调节控制面板
    4.5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5.1 供风机、燃油供给泵控制
        4.5.2 点火时序控制
        4.5.3 锅炉水位自动控制程序设计
        4.5.4 锅炉蒸汽压力自动控制设计
        4.5.5 燃油温度控制
        4.5.6 锅炉启停控制
        4.5.7 报警处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锅炉系统的调试与故障分析
    5.1 锅炉系统的调试
        5.1.1 调试前的准备任务
        5.1.2 检查锅炉系统的安装状态
        5.1.3 检查安装方式及系统完整性
        5.1.4 通电前检查工作
        5.1.5 通电调试过程
        5.1.6 调试安全保护系统
        5.1.7 SMART_200 锅炉控制系统在线调试运行
    5.2 锅炉调试过程中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4)城市供热网络热负荷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城市供热网络的发展概况
        1.2.1 国内城市供热网络发展概况
        1.2.2 国外城市供热网络发展概况
    1.3 国内外供热管网优化设计研究概况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讷韦尔市供热现状分析
    2.1 讷韦尔市概况
    2.2 讷韦尔市的气候分析
    2.3 讷韦尔市能源使用情况分析
    2.4 讷韦尔市供热网络现状分析
    2.5 讷韦尔市新建供热片区规划选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供热网络热负荷特性分析
    3.1 热负荷计算方法
        3.1.1 日温变化系数
        3.1.2 注册功率及年供热量计算方法
    3.2 供热负荷实例计算
    3.3 供热热源设计
        3.3.1 供热热源的特性分析
        3.3.2 供热热源选取实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设计负荷的供热管网成本计算模型
    4.1 供热管网的设计原则
    4.2 设计负荷下用户供热流量
    4.3 设计负荷下供热管网设计的数学模型
        4.3.1 供热管道的建设成本模型
        4.3.2 设计负荷下供热管道水力模型
        4.3.3 城市供热网络管道散热模型
        4.3.4 管网设计约束条件
    4.4 热源接入点的影响分析及实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供热网络效益和经济性分析
    5.1 供热网络的优劣势分析
    5.2 分散式供热锅炉与城市热网供热费用
        5.2.1 城市热网供热费用构成
        5.2.2 分散式锅炉用户供热费用构成
        5.2.3 供热网络与分散式锅炉供热成本对比
    5.3 热网的投资建设成本
    5.4 热网的运行成本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讷韦尔市2017年-2019年日温变化系数
附录2 方案一供热总成本及水力计算
附录3 方案二供热总成本及水力计算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船舶冷热电联供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3.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主要设备数学模型
    2.1 引言
    2.2 动力装置
        2.2.1 船用内燃机
        2.2.2 燃气轮机
        2.2.3 双燃料发动机
    2.3 供热装置
        2.3.1 燃油锅炉
        2.3.2 余热锅炉
    2.4 供冷装置
        2.4.1 吸收式制冷机组
        2.4.2 压缩式电制冷机组
    2.5 蓄能装置
        2.5.1 蓄电池
        2.5.2 蓄热槽
    2.6 烟气治理装置
        2.6.1 SCR系统
        2.6.2 脱硫塔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分析
    3.1 引言
    3.2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描述
    3.3 系统建模
    3.4 目标函数
        3.4.1 经济性目标分析
        3.4.2 系统占地空间目标分析
        3.4.3 多目标分析
    3.5 约束条件
        3.5.1 污染物排放约束
        3.5.2 EEDI约束
        3.5.3 能量平衡约束
        3.5.4 设备出力约束
        3.5.5 设备启停约束
    3.6 求解方法
    3.7 系统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3.7.1 案例介绍
        3.7.2 案例结果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分析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描述
        4.2.1 内燃机
        4.2.2 燃油锅炉
        4.2.3 余热锅炉
        4.2.4 吸收式制冷机组
    4.3 目标函数
        4.3.1 经济性目标分析
        4.3.2 能效性目标分析
        4.3.3 环保性目标分析
    4.4 约束条件
        4.4.1 污染物排放约束
        4.4.2 能量平衡约束
        4.4.3 设备出力约束
        4.4.4 设备启停约束
    4.5 求解方法
    4.6 案例分析
        4.6.1 案例介绍
        4.6.2 冬季不同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4.6.3 过渡季不同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4.6.4 夏季不同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4.6.5 不同季节最佳运行策略的确定
        4.6.6 燃料价格敏感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计及可平移负荷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 运行优化分析
    5.1 引言
    5.2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模型
    5.3 目标函数
    5.4 约束条件
        5.4.1 可平移负荷模型
    5.5 求解方法
    5.6 案例分析
        5.6.1 案例介绍
        5.6.2 平移后经济性目标运行策略分析
        5.6.3 平移前后经济性目标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6)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故障诊断技术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1.3.1 支持向量机方法介绍
        1.3.2 支持向量机在故障诊断技术中的应用
    1.4 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1.5 仿真技术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结合
    1.6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2 船舶辅锅炉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船舶辅锅炉系统概述
        2.1.1 锅炉本体组成
        2.1.2 锅炉技术参数情况
    2.2 船舶辅锅炉系统建模分析与假设
        2.2.1 船舶辅锅炉系统建模方法
        2.2.2 船舶辅锅炉系统运行特点
        2.2.3 系统分解与假设
        2.2.4 饱和工质状态计算
    2.3 船舶辅锅炉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2.3.1 炉膛部分数学模型
        2.3.2 汽包部分数学模型
        2.3.3 水冷壁与下降管联合部分数学模型
3 船舶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设计与验证
    3.1 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设计研究
        3.1.1 炉膛部分仿真模型
        3.1.2 汽包部分仿真模型
        3.1.3 水冷壁与下降管联合部分仿真模型
    3.2 Simulink仿真参数设置
    3.3 正常工况仿真结果分析与样本库的建立
        3.3.1 船舶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静态验证
        3.3.2 船舶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动态验证
        3.3.3 船舶辅锅炉系统正常工况样本库
    3.4 故障工况仿真结果分析与样本库的建立
        3.4.1 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故障设置与仿真验证
        3.4.2 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故障样本库
        3.4.3 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故障设置与仿真验证
        3.4.4 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故障样本库
        3.4.5 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故障设置与仿真验证
        3.4.6 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故障样本库
4 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模型的建立
    4.1 支持向量机算法原理
        4.1.1 线性可分与线性不可分
        4.1.2 核函数原理
        4.1.3 核函数类型与形式
        4.1.4 支持向量机的多分类
        4.1.5 多分类方案比较与选择
    4.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
        4.2.1 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系统总体设计
        4.2.2 故障数据预处理方法
        4.2.3 故障诊断系统诊断特征选择
        4.2.4 故障诊断数据采集与处理
        4.2.5 故障诊断模型核函数的选择
        4.2.6 未优化参数故障诊断模型诊断结果
5 基于参数优化模型的故障诊断研究
    5.1 故障诊断模型优化参数
    5.2 基于网格搜索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
        5.2.1 网格搜索法参数优化过程
        5.2.2 参数优化结果与故障诊断效果
    5.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
        5.3.1 粒子群算法提出背景
        5.3.2 粒子群寻优算法理论原理
        5.3.3 粒子群算法参数寻优过程
        5.3.4 参数优化结果与故障诊断效果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安地区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医院发展的影响
        1.1.2 综合医院的建设发展趋势
        1.1.3 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在综合医院中的作用
        1.1.4 国家相关医院建设新政与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关系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相关概念
        1.4.2 研究内容及对象
        1.4.3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研究法
        1.5.3 访谈研究法
    1.6 小结
2 影响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相关因素及西安地区现状
    2.1 影响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的相关因素
        2.1.1 宏观医疗政策的影响
        2.1.2 医院后勤运营管理模式
        2.1.3 医疗设备与技术发展的影响
        2.1.4 医院的建设模式
    2.2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现存问题
        2.2.1 陕西省人民医院(老旧大型综合医院改扩建)
        2.2.2 西安市第三医院(新建大型综合医院)
    2.3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现存问题
        2.3.1 改扩建医院
        2.3.2 新建医院
3 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总体布局设计研究
    3.1 特定用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1.1 与风向的关系
        3.1.2 与水文地质、地表水系的关系
        3.1.3 与其他自然条件的关系
    3.2 后勤保障用房的总体布局规划与医院建筑模式的关系
        3.2.1 高度集中型
        3.2.2 半密集型
        3.2.3 分散型
    3.3 后勤保障用房在医院建设中的总体布局规划
        3.3.1 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与医疗服务部分之间的关系
        3.3.2 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之间的关系
        3.3.3 各类后勤保障用房与医院外部的联系
    3.4 本章小结
4 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单体设计研究
    4.1 主要建筑设备用房
        4.1.1 锅炉房
        4.1.2 柴油发电机房
        4.1.3 变配电室
        4.1.4 制冷机房
        4.1.5 水泵房
    4.2 主要医疗设备用房
        4.2.1 负压吸引站
        4.2.2 中心供氧站
        4.2.3 空气压缩机房
    4.3 医疗保障用房
        4.3.1 病案库
        4.3.2 药库
        4.3.3 太平间
        4.3.4 信息中心机房
    4.4 其他后勤保障用房
        4.4.1 总务库
        4.4.2 餐饮服务中心
        4.4.3 洗衣房
        4.4.4 污水处理站
        4.4.5 垃圾废弃物收集站
    4.5 本章小结
5 对西安地区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设的建议
    5.1 西安地区综合医院建设发展趋势
    5.2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未来发展方向
        5.2.1 西安老旧综合医院的后勤保障用房建设
        5.2.2 西安新建综合医院的后勤保障用房建设
    5.3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总体规划优化建议
    5.4 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规模占比优化建议
    5.5 部分后勤保障用房发展建议
    5.6 绿色节能技术在后勤保障体系的应用建议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访谈录(摘录)
致谢

(8)基于STM32的甲醇锅炉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甲醇锅炉发展现状
    1.3 锅炉控制发展现状
        1.3.1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优化发展现状
        1.3.2 PID参数优化发展现状
        1.3.3 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发展现状
        1.3.4 锅炉远程控制发展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1.4.1 主要工作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甲醇锅炉的独特性研究及控制系统核心模块设计
    2.1 甲醇锅炉的独特性
        2.1.1 燃料的独特性
        2.1.2 工艺的独特性
        2.1.3 甲醇锅炉的优势
    2.2 控制系统核心模块设计
        2.2.1 控制系统整体分析与设计
        2.2.2 燃料阀门控制
        2.2.3 风机频率控制
        2.2.4 无线通信控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模糊差分进化算法的PID参数控制
    3.1 系统辨识
    3.2 模糊差分进化算法
        3.2.1 差分进化算法
        3.2.2 模糊差分进化算法
    3.3 FDE-PID算法的控制流程及仿真分析
        3.3.1 FDE-PID算法的控制流程
        3.3.2 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过量空气系数控制
    4.1 过量空气系数
    4.2 基于两步法的温度优化控制
        4.2.1 粗调节控制策略
        4.2.2 细调节控制策略
    4.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控制
        4.3.1 甲醇锅炉热效率与过量空气系数的关系
        4.3.2 粒子群算法与改进粒子群算法
    4.4 仿真分析
        4.4.1 两步法仿真
        4.4.2 粒子群算法仿真
        4.4.3 对比仿真
        4.4.4 突变更新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甲醇锅炉燃烧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
    5.1 总体设计
        5.1.1 系统功能实现
        5.1.2 系统设计结构
    5.2 硬件电路设计及选型
        5.2.1 主控制器
        5.2.2 电源电路
        5.2.3 时钟电路
        5.2.4 调试电路
        5.2.5 报警、按键电路
        5.2.6 采集电路
        5.2.7 驱动电路
        5.2.8 远程通信电路
        5.2.9 系统硬件布局图
    5.3 软件设计
        5.3.1 实时操作系统
        5.3.2 系统程序设计
        5.3.3 人机界面设计与实现
        5.3.4 数据记录的存储
    5.4 系统整体调试
        5.4.1 主控制板测试
        5.4.2 锅炉热效率测试
        5.4.3 远程通信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神经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领域技术研究动态及方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主要方法
    1.3 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组织结构
2 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分析
    2.1 船舶辅锅炉组成结构
        2.1.1 锅炉本体组成
        2.1.2 锅炉辅助系统及设备
    2.2 锅炉燃烧设备及系统
        2.2.1 锅炉燃烧器及供应系统
        2.2.2 MISSION~(TM) D型锅炉燃油供给系统
    2.3 辅锅炉燃烧过程与故障分析
        2.3.1 辅锅炉的燃烧过程
        2.3.2 辅锅炉故障特点分析
        2.3.3 辅锅炉燃烧故障可能原因
    2.4 本章小结
3 船舶辅锅炉故障特征获取与数据处理
    3.1 主成分分析法
        3.1.1 主成分分析的几何意义
        3.1.2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3.2 锅炉燃烧故障特征获取方案
        3.2.1 辅锅炉仿真模型验证
        3.2.2 辅锅炉故障数据提取
    3.3 数据预处理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4.1 神经网络简介
        4.1.1 人工神经元模型
        4.1.2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式
    4.2 SOM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4.2.1 SOM网络结构模型
        4.2.2 SOM网络运行原理
        4.2.3 SOM网络的学习算法
        4.2.4 SOM的优势和局限性
    4.3 应用SOM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
        4.3.1 SOM网络参数的设定
        4.3.2 训练SOM网络
        4.3.3 测试SOM网络
        4.3.4 BP神经网络结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粒子群优化SOM的故障诊断研究
    5.1 粒子群优化算法
        5.1.1 粒子群算法概述
        5.1.2 粒子群算法原理
    5.2 设计基于PSO-SOM的故障诊断模型
        5.2.1 PSO-SOM组合算法思想
        5.2.2 PSO-SOM算法流程
    5.3 应用PSO-SOM算法的故障诊断研究
        5.3.1 训练PSO-SOM网络
        5.3.2 测试锅炉诊断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
    6.1 LVQ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6.1.1 LVQ网络结构
        6.1.2 LVQ网络的学习算法
    6.2 设计混合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
        6.2.1 设计SOM-LVQ网络
        6.2.2 故障诊断模型的整体设计
    6.3 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
    6.4 神经网络诊断算法对比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可行性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北方农村住宅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模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
        1.2.1 我国北方农村地区供暖现状
        1.2.2 太阳能利用特点
        1.2.3 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的提出
        1.2.4 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热泵的复合方式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太阳能供能技术国内外研究
        1.3.2 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统国内外研究
        1.3.3 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太阳能供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暖理论基础
    2.1 建筑供暖负荷计算
        2.1.1 供暖建筑热负荷计算
        2.1.2 负荷系数计算
        2.1.3 月太阳有效得热量
        2.1.4 直接受益窗对采暖房间的月平均日(净)供热量
        2.1.5 采暖房间窗子以外的其余围护结构向室内的总日射的月平均日辐照量
    2.2 太阳能集热系统数学模型
        2.2.1 太阳能辐射计算模型
        2.2.2 集热器数学模型
        2.2.3 太阳能系统集热
        2.2.4 集热面积计算方法
        2.2.5 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面板安装倾角
    2.3 蓄热水箱
        2.3.1 蓄热水箱类型选择
        2.3.2 蓄热水箱能量平衡方程
        2.3.3 蓄热水箱体积
    2.4 地源热泵
        2.4.1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
        2.4.2 热泵性能系数
        2.4.3 地源热泵热负荷
    2.5 太阳能集热系统循环泵
    2.6 本章小结
3 农村示范建筑全年逐时能耗模拟
    3.1 我国北方农村气候分区及太阳能基础条件分析
        3.1.1 气候建筑分区
        3.1.2 北方农村地区气候特点及太阳能分布情况
    3.2 建筑概况及模型建立
        3.2.1 建筑概况介绍
        3.2.2 建筑模型建立
    3.3 建筑全年能耗模拟
        3.3.1 相关参数设定
        3.3.2 模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模拟优化
    4.1 TRNSYS软件功能介绍
    4.2 太阳能供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模型建立
        4.2.1 模块功能介绍
        4.2.2 系统工作方式
        4.2.3 系统控制方法
        4.2.4 模拟系统图连接
    4.3 设计参数模拟计算
        4.3.1 太阳辐射强度模拟
        4.3.2 参数范围确定
    4.4 太阳能供能系统模拟分析
        4.4.1 集热效率与有效集热量模拟
        4.4.2 模拟结果分析
    4.5 地源热泵能耗模拟分析
        4.5.1 地源热泵系统制热量分析
        4.5.2 地源热泵系统能耗分析
    4.6 联合供暖系统优化分析
        4.6.1 系统投资对比分析
        4.6.2 太阳能保证率分析
        4.6.3 确定最佳VAR
    4.7 系统特征参数研究分析
        4.7.1 特征参数模拟与研究
        4.7.2 模拟结论
    4.8 本章小结
5 联合供暖系统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分析
        5.1.1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5.1.2 经济效益分析
    5.2 节能环保效益分析
        5.2.1 节能效益分析
        5.2.2 环保效益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降低燃油锅炉运行成本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35t/h高效低NOx双炉膛煤粉工业锅炉的调试与运行状况分析[D]. 郭明高. 广东海洋大学, 2020
  • [2]煤粉-流化床锅炉炉膛的流动和燃烧特性数值模拟[D]. 王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船用燃油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 韩广俊.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1)
  • [4]城市供热网络热负荷分析及优化设计[D]. 陈思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优化研究[D]. 马佩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研究[D]. 杨远达.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7]西安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后勤保障用房建筑设计研究[D]. 丁凤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STM32的甲醇锅炉控制系统的设计[D]. 康晓锐.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9]基于神经网络的船舶辅锅炉燃烧故障诊断研究[D]. 高鹤元.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10]北方农村住宅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模拟优化研究[D]. 王诗蒙.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降低燃油锅炉运行成本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