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一、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吴亦婧[1](2021)在《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及其在中国的实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彩梅[2](2020)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表征。什么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为什么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和立场展开对社会主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分析,从理论上论证和阐明坚持和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准确而又科学地理解其思想内容,把握其缘由实质。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推进“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与当前社会分配现实的结合为目的,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一方面是基于文本研究、追根溯源,探寻社会主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是理论结合实际,一个是探究社会主义为什么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另一个是如何克服“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局限性的问题。在文中,首先分析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基本内涵。在该部分中,介绍了其历史发展脉络,怎样从提出、确立,到公式、原则,直至发展成规律。着重分析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基本内涵。分别把握“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的基本内涵以及就“按劳分配”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和阐明“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两者之间前提与结果、权利与义务、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接着,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合理性。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文中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合理性展开理论依据分析。同时,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阐明分析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现实基础和意义。最后,分析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局限性。文中从劳动者天赋能力和家庭负担等有别和不同,分析和阐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为什么不能实现绝对的公平正义,而只是相对形式上而非绝对事实上的平等的局限性。并正确认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局限性的事实性和不可避免性。在此基础上,认为进一步克服“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局限性的当前现实实践的解决措施有市场参与初次分配、政府再分配调节以及社会协调第三次分配。而局限性最终理论实现的克服路径则在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实现和可能。

孟长青[3](2017)在《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个人收入分配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个人收入分配是否得当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位社会成员生产积极性发挥,甚至影响一国的长治久安。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为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思想,创立了科学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分配的重要地位,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的本质,对未来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原则进行了构想。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带有强烈的实践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本文从改革开放前后两大历史阶段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60多年的艰辛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改革开放前,由于机械的套用马克思个人分配理论和照搬苏联模式,初步建立起来的按劳分配制度受平均主义严重干扰,人们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社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打破平均主义,恢复了按劳分配,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突破了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方式,确立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具体的历史的把握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当下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面对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中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实际,阐释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我国新发展的思想。

熊玉先[4](2017)在《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是在批判继承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并以批判拉萨尔派“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分配思想而达到成熟。首先,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莫尔按需分配的平均分配思想;康帕内拉的按需分配思想;摩莱里平均分配的按需分配思想。其次,马克思批判继承圣西门按能力计报酬,按工效定能力的分配思想;傅立叶按比例分配的思想;欧文按劳取酬的思想。再次,马克思批判继承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和地租、工资、利润的理论;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即资本—利润(企业主收入加上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也就是所谓的“三要素创造价值”的理论。最后,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派劳动所得应该不折不扣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分配思想。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创立150多年来,受到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攻击和否定。比如庞巴维克和萨缪尔森等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来批判和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理论,但都一直没有攻破。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它在分配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旧中国,同时又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下,我们不能借鉴其建设国家的有益经验。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只有借鉴苏联建设国家的经验,中共中央实行了“一边倒”战略方针,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效仿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了体现共产主义因素的供给制和体现按劳分配的货币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实行这样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供给制和工资制,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运用。但由于实行的是“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在实践中也暴露了像苏联一样的弊端,中央高度集权,地方缺乏自主权,经济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这一结果的产生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我们照抄照搬苏联模式而导致的。同时也是由于我们党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理解存在一些误解而导致的。在当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结果只能导致一些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不相符合的问题发生,比如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得不到彻底的贯彻,不能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劳动积极性,结果只能导致国民收入分配上“大锅饭”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首先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按劳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从此,我国各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8000多美元,属于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由于我国允许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获得了相应的报酬。但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出现了“强资本,弱劳动”的现象,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在比重偏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偏低,出现了“国富民穷”的社会现象,因而导致了高低收入阶层分化严重的现象。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社会个人收入差距问题也不断拉大,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也出现一些曲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选择了“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现对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作简单的介绍:1.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了解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它是研究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中,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第二,先于生产的“生产条件的分配”。第三,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分配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第四,它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劳动价值论是价值分配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的分配必须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第五,按劳分配的对象并不是全部社会产品,而是扣除了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公共消费基金、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与生产无关的一般管理费用以及救济基金之后的“剩余产品”。第六,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制度是最公平的分配制度;第七,“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2.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了解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苏联模式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缺乏灵活性;二是产业发展比例失衡导致国民经济格局不合理;三是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得不到充分发挥;四是分配权高度集中阻碍了劳动者参与分配的权利;五是按劳分配在实践中不能反映“按劳分配”的客观要求;六是长期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上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第二,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单一的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效率低下;三是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导致产品供需脱节;四是劳动者工资水平很低;五是工资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六是政府高度集中,在工资管理体制上统得太死,管得太死。第三,西方主流经济学价值观的影响。比如要素价值论、创新价值论以及按要素分配的影响。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比如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客观要求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多样化;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我们只有把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研究清楚,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3.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把握好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计划经济时期按劳分配制度的探索。主要表现在一是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分配制度的确立与实施;二是国民经济调整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恢复;三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按劳分配制度遭受的挫折。第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打破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主要表现在一是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先富”思想的确立;二是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是深化城市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四是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二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三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四是确立“精准扶贫”战略思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只有把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研究清楚,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4.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我们解决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三是按劳分配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初次分配领域出现“强资本弱劳动”问题;二是政府再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社会保障水平偏低问题;三是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问题。本论文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劳动价值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二是坚持社会总产品分配原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三是增加社会保障基金,提高丧失劳动能力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本论文认为这些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将会影响到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顺利推进。5.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我们总结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价值论是价值分配的理论基础;二是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有助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三是劳动价值论能提供一些解决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存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第二,坚持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马克思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总产品分配的理论,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财富源泉的思想,大力发展生产力;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理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三是必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四是坚持对外开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第四,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二是坚持“经济新常态”和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理念;三是坚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辩证统一理念。第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信息化战略;二是坚持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三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四是坚持虚拟经济与金融改革的发展战略;五是坚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代表的对外开放战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第二,坚持以“四个全面”为引领;第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反对私有化;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资本为主”;第五,坚持以劳动为基础,反对金钱拜物教;本论文认为,只有总结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才能为不断推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指明正确方向。本论文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由于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发展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不能用僵化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来理解和发展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同时,我们也不要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来发展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否则就只能在实践中导致失败。比如斯大林时期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不具备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下,照抄照搬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那只能在实践中导致失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施了与计划经济时期不同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虽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相对过去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也存在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这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贯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而导致的,即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我们偏重资本而轻视劳动而导致的。同时也是由于我们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政府的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以及税收不到位而导致的。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坚持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特别是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动摇,要用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来指导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形成一个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否则,只能导致“强资本弱劳动”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只能越来越大。

张娜娜[5](2017)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配是人类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方式,而收入分配作为分配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人类获取经济收益的基本方式,它不仅直接关系着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是个人进行现实生产生活的直接物质保障,同时也是社会公平正义和发展进步的鲜明表征。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收入分配实践的意识反映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回应,它的形成发展不仅描绘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实践的动态变革实况,而且还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程度和进步状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思想巨幅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思想财富。当前在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但收入分配不公特别是收入差距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的新的历史阶段,梳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特征和经验,以期更好地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对合理控制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分配正义、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具体分配实践中所形成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分配思想体系。厘清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脉络,需要追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思想渊源,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和价值目标,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分配思想。其一,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分配思想的形成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是在继承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基础上而构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主要包括圣西门的按才能和贡献分配思想、傅立叶的“按比例分配”思想以及欧文的劳动券和按需分配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主要包括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直接和重要来源,同时,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资源。其二,在吸取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前提下,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论述了分配与生产的关系问题、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并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分配非正义问题的基础上,构想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个人消费品公平分配的原则,阐明了未来理想社会实现分配正义所追求的最终价值旨归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分配思想为中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渊源和基础。其三,前苏联作为将马克思主义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列宁和斯大林为代表,他们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形成的分配思想首次对如何开展分配活动、以什么方式进行分配做了思想探索和创新,特别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留下可供借鉴的丰富经验和思想启发。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实践在主观思想认识中的动态反映,从思想主体来看,它既包含了领袖人物和高层决策者的重要思想探索,又包含了作为党的集体智慧结晶的各种党的历史文献起草者们的贡献,还包含了众多经济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发展演进来看,在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具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全面梳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演变历程,核心就是要明晰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形势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伴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变革而不断自我革新、自我突破的发展脉络和图景。从整体来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奠基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这一时期,毛泽东、陈云、周恩来、李富春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蒋学模、薛暮桥、恽希良、于光远、苏星、乌家培等为代表的着名经济学者,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中对按劳分配内涵、性质、具体实现形式的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思想基调;第二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这一时期,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时任党的总书记的胡锦涛等几代领导集体和以蔡继明、刘国光、李松龄、程恩富、刘润葵、周新城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顺应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围绕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分配目标等问题而进行的思想探究和思维调整,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全方位突破与发展。第三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深化阶段。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正义性、继续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消除贫困和共享发展等一系列新主张和新理念,同时,理论界也就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持续性的讨论。新时期关于分配问题所形成的这些新的思想认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思想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梳理和描述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回溯和考察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路,最终的落脚点或目的是为了对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向着更高理论层面升华。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历经60多年发展历程,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经济学家们持续而深入的思想探讨与辨析中,已经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和分配理念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知,而且在与实践掘进的辩证互动中也逐渐迸发出了巨大的物质能量,获得了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居民收入增加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实践印证。从实践到思想再到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在向着更高阶段进发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主导性、包容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从初步孕生到突破发展再到深化完善,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结果,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观点堆砌,而是有一定的内在演变逻辑,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始终以维护劳动者利益为主线、以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为基本遵循、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诉求,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相依托、相适应,是研究和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内在规律,也是蕴藏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背后的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分配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审视和遵循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历史经验,立足于客观现实,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要继续强调和深化劳动者的分配主体地位的思想主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主张、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和追求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思想主张。总结和归纳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特征和经验,明确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机理,从而更好地预测和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实现更科学的发展。

王云中,徐杰[6](2016)在《论国有垄断行业按劳分配的实施环境和实现特点》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国有垄断行业职工的过高收入已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并引起政府、社会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按劳分配仍是目前中国国有垄断企业最基本的收入分配关系,解决国有垄断企业职工过高收入问题,仍应依据、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本文从解决中国国有企业职工过高收入的视角,创新性地区分了按劳分配原则的存在依据、基本内容规定、实施环境和实现特点等。提出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其存在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内容规定是相对固定不变的。

林霞[7](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构成的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运动。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但是不通过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消费需求是无法实现的。所以,由社会总产品形成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就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在任何社会制度下,分配得当,就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推动和促进生产的发展;分配不当,就会影响和阻碍生产的发展。这是一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我国传统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总结了分配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及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对制度形成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改革开放前,我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借鉴苏联的传统分配方式,试图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但是,由于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造成了改革前三十年经济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对传统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形成了现在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大幅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优化了资源配置。但是,不足与问题也难以避免。理论上,如何突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如何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等问题还有待解决。实践中,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严重是当前收入分配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因此,针对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本文从理论探索和制度创新两方面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中国特色是相对于传统的苏联模式和西方资本主义而言的,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二是符合中国国情,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国情就是已经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具体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一特色体现为:一是我国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这是与传统按劳分配不一样的地方;二是我国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而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这是与西方资本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一样的地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形成过程中有三点经验:一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循序渐进的道路;三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本文认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们群众的利益。为此需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一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二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三是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对于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认为,要从初次分配、再分配以及其他相关的制度与政策的创新入手,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具体制度体系。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健全国有企业资本收益制度:要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重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尤其要加强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工资指导线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在再分配领域,要通过合理的税收制度来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保障,帮助弱势群体,通过均等的公共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增加收入的机会。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相关改革的配套进行,以缓解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差距过大的问题。

胡爽平[8](2010)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分配问题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而一直都是理论研究和人们关注的焦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基尼系数近十年来一直在0.4以上,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悬殊,分配不公现象广泛存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长此以往,必将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有的学者开始对作为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提出了各种质疑,如:按劳分配在我国现阶段还只是一种趋势;按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实现形式,它们之间是表现形式与内容实质的关系;贯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就消灭了剥削现象;复杂劳动是生产力特别高的具体劳动等等。基于此,本文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这个主题,直面理论和现实的需要,进行尝试性探索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不是空中楼阁,其理论来源之一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主要包括:15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关于“各取所需”和康帕内拉关于“按需平均分配”的思想;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圣西门在他设想的实业社会制度里,用“按劳动贡献”来决定每个成员地位和收入;傅立叶则主张在他的“和谐社会”里,实行按资本、劳动和才能的比例进行分配;欧文和勃雷提出关于在未来社会的分配应是“等量的劳动应该得到相等的报酬”等等。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来源之二是古典经济学的分配思想,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魁奈、斯密、李嘉图等人的分配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了他们关于分配理论的合理成分。本文在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渊源进行了研究之后,系统地总结出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内涵:分配是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劳动价值论是其理论基石、以人为本是其理论主线、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是其分配方式、公平分配是其理论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笔者又从分配理论出发,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对新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和梳理,并分析了其变迁的内在逻辑性。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机械地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和苏联模式,在高度集中的所有制下实行“按劳分配”,搞平均主义,极大挫伤了人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严重破坏了生产力。改革开放后,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为指导,对分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收入分配制度。随着我国分配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发展,并产生了许多的新成果。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在中国转型时期的新发展作了重点的分析,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理论,分析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研究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有机统一,并对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的问题作了阐释。对理论研究的目的,除了发展理论本身之外,就是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在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研究的同时,着眼于实际,对分配领域中出现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等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发展。

张华东[9](2010)在《论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文中提出分配问题关系到各经济主体如何获得回报、获得多少回报,它既能影响人民对社会生产是否具有积极性,又能影响人民对一个社会制度是否支持。因此,分配制度的好坏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正式能够最有效地刺激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获得人民拥护的一种分配制度。正因为如此,在我国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分配制度方面坚持以马克思创立的按劳分配理论作为指导,再结合我国的实际,实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分配政策。因此,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而言,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尤其具有特别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一如既往地展开对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的研究,准确而又科学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把握其精髓实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推进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与中国当代分配实践的结合为目的,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理论来源。在该部分中,笔者简要介绍了以莫儿为代表的八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因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主要是受益于这几位思想家的有关思想,是通过对这些思想进行客观如实地分析之后,继承其中合理的部分,再进行创新后而来的。由于本部分的内容并不少见,且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笔者在此并无很多创新,因而对此只是简单提及并作简要评价。接着,我们介绍了马克思创立按劳分配理论的过程和按劳分配理论的主要思想。在文中,笔者将马克思创立按劳分配理论的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各阶段分别介绍了马克思在其早期的分配思想、按劳分配形成阶段的过程和按劳分配全面确立的过程。对于按劳分配理论的主要思想,笔者从其假设前提、主要内容、主要特征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笔者结合前人的研究,认为按劳分配的假设前提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前提、社会制度前提和社会意识前提这样三个前提。按劳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按劳分配的尺度、对象、主体和手段四个方面。按劳分配的特征,文中讲到了四点,按劳分配体现着资产阶级权利,按劳分配与人的觉悟密切相关,按劳分配具有“三不”性质,按劳分配具有物质激励的功能。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人们基本能一概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全貌。然后,我们介绍了按劳分配在我国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情况。我国对按劳分配理论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努力实现按劳分配理论的中国化,在这方面,我党历届领导人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毛泽东主要体现在反对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错误上,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主要体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在如何坚持和发展按劳分配方面。在实践方面,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按劳分配方式这样两个大的阶段,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分配制度方面,有着十分成功的实践。自然,实践的成功主要是来自于灵活地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和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按劳分配理论的中国化,实行了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分配制度。最后,我们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分析了按劳分配理论的当代价值。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即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理论层面主要是从按劳分配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方法论意义、认识论意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等五个点上来展开;实践层面主要从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和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意义这三个点上来展开。这两个层面的分析,充分说明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并没有过时,它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蔡继明[10](2009)在《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争论和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既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伟大变革,也是我国分配理论的重大创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围绕分配理论的争论,始终是和价值理论的争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和原则的确立,对于重新认识剥削和私有制的关系,对于保护私人财产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2)“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难点
    四、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各尽所能”及其发展
        一、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
        二、十九世纪初期
        三、十九世纪中后期
    第二节 “按劳分配”的内涵与特征
        一、按劳分配的内涵
        二、按劳分配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一、前提与结果的关系
        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三、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第二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合理性
    第一节 合理性的理论依据
        一、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二、反应劳动价值论的必然要求
        三、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节 合理性的现实基础
        一、人的价值实现要求
        二、和谐社会构建需要
        三、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
第三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局限性
    第一节 局限性存在的原因和表现
        一、局限性的原因
        二、局限性的表现
    第二节 对局限性的正确认识
        一、局限性的事实性
        二、局限性的不可避免性
    第三节 局限性的克服路径
        一、当前现实实践的解决措施
        二、最终理论实现的克服路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3)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形成过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思想来源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二、古典经济学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二、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成熟发展阶段
第二章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逻辑
        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石
        二、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是资本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本质
        四、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分配的核心
    第二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框架
        一、对资本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本质的揭示
        二、对未来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原则的构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特征
        一、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带有强烈的实践性
        三、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第三章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两大阶段
        一、改革开放前的曲折探索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突破与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开创了中国特色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突破了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唯一分配方式
        三、确立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四、具体的历史的把握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上遭受各种困境
        二、实践上面临多重挑战
第四章 推进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我国的新发展
    第一节 继续深化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认清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具体国情
        二、坚持改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把以人为本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节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一、客观看待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
        二、坚持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的原则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节 推进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我国的新发展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
        二、善于借鉴其它国家相关经验
        三、不断坚持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的实践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庸俗分配理论的批判
        一、批判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论”
        二、解决“李嘉图难题”
        三、批判萨伊“三位一体”公式
        四、批判拉萨尔“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
    第二节 生产决定分配
        一、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二、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三、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随着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四、分配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第三节 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
        一、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
        二、未来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
    第四节 以公平分配为目标
        一、马克思对公平分配的追求
        二、马克思公平分配的内涵
    第五节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
        一、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内涵
        二、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以人为本”收入分配理论的出发点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收入分配理论的落脚点
第二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
    第一节 苏联模式存在一些弊端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一些弊端
        二、高度集权的分配制度存在一些弊端
    第二节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一些弊端
        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存在一些弊端
        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存在一些弊端
    第三节 西方主流经济学价值观的影响
        一、要素价值论的影响
        二、创新价值论的影响
        三、按要素分配的影响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客观要求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多样化
        三、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
第三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按劳分配制度的探索
        一、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分配制度的确立与实施
        二、国民经济调整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恢复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按劳分配制度遭受的挫折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打破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
        一、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先富”思想的确立
        二、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深化城市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
        四、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制度的发展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三、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四、确立“精准扶贫”战略思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四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一、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
        三、按劳分配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初次分配领域出现“强资本弱劳动”的问题
        二、政府再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社会保障水平偏低问题
        三、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问题
        四、解决我国现实的收入分配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第五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体地位
        二、坚持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主体地位
        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理论
        四、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理念
        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启示
        一、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二、坚持以“四个全面”为引领
        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反对私有化
        四、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资本为主”
        五、坚持以劳动为基础,反对金钱拜物教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分配及相关概念
        (一)生产的分配与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二)国民收入分配与个人收入分配
        (三)个人收入分配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关系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溯源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一、圣西门的分配思想
        二、傅立叶的分配思想
        三、欧文的分配思想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配思想
        一、威廉·配第的分配思想
        二、亚当·斯密的分配思想
        三、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分配思想
        一、分配与生产的关系
        二、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
        四、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分配
        五、分配正义思想
    第四节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奠基
    第一节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思想
        一、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消费品的分配
        二、对按劳分配原则要有全面的认识
        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利益观
        四、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实践中的分配思想
        一、“公私兼顾”的思想
        二、“劳资两利”的思想
        三、生产资料的计划分配、统一调拨思想
        四、消费资料的统购统销思想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实践中的分配思想
        一、按劳分配原则的确立
        二、初次分配中的相关思想
        三、二次分配中的社会保障思想
        四、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更加注重公平的思想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学界围绕分配问题的探讨
        一、建国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研究历程
        二、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性质与内涵的认识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
    第一节 市场经济改革中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分配思想
        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二、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三、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第二节 市场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
        一、反思平均主义,重新强调按劳分配(1978-1987)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987-1997)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997-2002)
        四、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2002-2012)
    第三节 市场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
        一、分配方式的突破: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思想的形成
        二、分配理念的创新: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思维
        三、分配关系的调整:统筹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四、分配目标的确立: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
    第四节 中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多角度探索
        一、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认识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关系的认识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认识
        四、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认识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深化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论述
        一、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愿景
        二、深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三、消除贫困的论述
        四、共享发展的论述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中的分配思想
        一、社会主义的分配思路:推进共建共享
        二、社会主义的分配侧重:缩小收入差距
        三、社会主义的分配调整:分配体制改革
        四、社会主义的分配理念:促进公平正义
        五、社会主义的分配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新突破
        一、在分配理念上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
        二、在分配思路上具有更加明确的改革规划
        三、在分配机制上注重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机制的协同
        四、在分配领域里更多地惠及民生领域
        五、在分配战略上提出为人民造福事业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
        二、关于劳动报酬份额降低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
        四、关于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成就
        一、确立了社会主义分配方式
        二、初步健全了社会主义分配机制
        三、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四、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五、深化了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
        六、共建共享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主导性
        二、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包容性
        三、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实践性
        四、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渐进性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是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主线
        二、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是分配思想演进的基本遵循
        三、分配制度的演变与所有制改革相依托
        四、分配规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联
        五、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展望
        一、坚持劳动者的分配主体地位的思想
        二、体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
        三、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的思想
        四、体现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思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恩格斯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
        三、列宁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
        四、毛泽东的收入分配思想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职工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职工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职工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价
    第四节 对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析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成因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现实条件与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前提的矛盾
        三、对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价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收入分配理论
        一、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十四大以来党的收入分配理论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收入分配
        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与完善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非公有制经济——私营企业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就
        一、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加强了物质利益观念和激励机制,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提高了劳动者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四、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要素合理流动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原因
        一、突出问题:个人收入差距急剧扩大
        二、造成个人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制度原因
第四章 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节 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路
        一、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一、坚持和加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都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分配制度体系
        一、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次分配制度
        二、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分配制度
        三、完善其他相关制度和政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思想来源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一)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二)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
    二、古典经济学的分配思想
        (一) 弗朗斯瓦·魁奈的分配思想
        (二) 亚当·斯密的分配思想
        (三) 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地位:分配是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
        (一) 分配是再生产的中间环节
        (二) 生产决定分配
        (三) 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二、基石:劳动价值论
        (一) 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
        (二) 价值分配与劳动价值论具有密切的关系
        (三) 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深化
        (四)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分配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寻求解决办法的途径
    三、主线:以人为本
        (一)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二)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征
    四、方式: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一) 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是科学的理论
        (二) 按劳分配的科学内涵
        (三) 按劳分配必然走向按需分配
    五、目标:公平分配
        (一) 公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史上不断追求的目的所在
        (二) 公平分配的内涵
第三章 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变迁
        (一) (1949-1956)从多种分配方式向"按劳分配"集中阶段
        (二) (1956-1978)实行"按劳分配"和平均主义阶段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轨迹
        (一) (1978-1987)反对平均主义,落实按劳分配制度阶段
        (二) (1987-1997)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确立
        (三) (1997-200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原则的确立
        (四) (2002-至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原则的确立
    三、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分析
        (一)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选择
        (二) 所有制结构演变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三) 以市场为取向的渐进式改革与收入分配制度的逐步完善
第四章 转型期中国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理论
        (一) 传统按劳分配的理论形态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
        (三) 按劳动贡献分配是现阶段按劳分配的最佳实现途径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一) 生产要素要参与分配
        (二) 按劳分配原则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是否"对立"
        (三)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具有必然性
    三、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一)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新发展
        (三)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
    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优化结合
        (一) 有关公平和效率问题思想的启示
        (二) 我国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探讨
        (三) 共同富裕目标和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优化组合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在当代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一、当前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面临的理论挑战及其回应
        (一) 对按劳分配是现实还是趋势的剖析
        (二)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能否导致平均主义
        (三)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现象
        (四) 关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几个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 当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二)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六章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进收入分配理论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一)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
        (二) 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三) 倍增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四) 建立税收综合调控体系
    二、优化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 坚持效率与公平优化组合的指导原则
        (二) 当前应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进社会公平
        (一) 整合社会保障资源
        (二)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三) 建立对贫困阶层的保护机制
    四、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
        (一) 完善立法,取缔非法收入
        (二)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三) 加强对垄断企业的监管,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四) 协调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五)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9)论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当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论文主题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16-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理论
        一、莫尔的带有按需分配色彩的平均分配理论
        二、康帕内拉的按需分配理论
        三、摩莱里的平均分配基础上的按需分配理论
        四、巴贝夫的均等分配理论
    第二节 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理论
        一、圣西门的"按劳动能力分配"的思想
        二、傅立叶的"按劳动、资本、才能比例分配"的思想
        三、欧文的按年龄分配思想
        四、布雷的按劳分配学说
第二章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创立过程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的分配思想
        一、马克思不认同按劳分配
        二、马克思不认同按劳分配的原因
    第二节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形成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分配思想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分配思想
        三、《资本论》中的按劳分配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全面确立
        一、《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
        二、《哥达纲领批判》的分配理论
第三章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主要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假设前提
        一、经济发展水平前提
        二、社会制度前提
        三、劳动意识前提
    第二节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按劳分配的尺度
        二、按劳分配的对象
        三、按劳分配的主体
        四、按劳分配的手段
        五、按劳分配的内涵
    第三节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主要特征
        一、按劳分配体现着资产阶级权利
        二、按劳分配与人的觉悟密切相关
        三、按劳分配具有"三不"性质
        四、按劳分配具有物质激励的功能
第四章 按劳分配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实践
    第一节 历届领导人对按劳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探讨
        一、毛泽东对按劳分配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二、刘少奇对按劳分配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三、邓小平对按劳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发展
        四、江泽民对按劳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发展
        五、胡锦涛同志对于按劳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学术界对按劳分配相关问题的探讨
        一、改革开放前学术界对按劳分配的研究
        二、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对按劳分配的研究
    第三节 按劳分配在我国的实践历程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的实践
        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按劳分配的实践
        三、上世纪末至今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占主体的分配方式的实践
        四、对我国按劳分配实践历程的小结
第五章 按劳分配理论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按劳分配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一、按劳分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二、按劳分配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紧密相关
    第二节 按劳分配理论的理论意义
        一、按劳分配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二、按劳分配理论的认识论意义
        三、按劳分配理论的经济意义
        四、按劳分配理论的政治意义
    第三节 按劳分配理论的实践意义
        一、按劳分配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二、按劳分配理论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意义
        三、按劳分配理论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争论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按劳分配原则的争论
    1.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2.劳动者的劳动必须具有直接的社会性
    3.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折算必须简单易行
    4.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足以保证劳动者能够各尽所能
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实质是什么
三、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理论争论I:两种分配方式中劳动的界定
    2.理论争论II:是按要素所有权分配, 还是按要素贡献分配?
    3.笔者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解
        (1) 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动贡献分配”
        (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也是“按贡献分配”
        (3) “按贡献分配”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4)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两种对立观点的折中
    4.关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争论
五、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意义
    1.如何看待剥削和私有制
        (1) 剥削的定义
        (2) 以要素贡献为基础的非劳动收入不等于剥削
        (3) 剥削与私有制没有必然的联系
        (4) 消灭剥削并不一定要消灭私有制
    2.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是保护私有财产的理论依据

四、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及其在中国的实现研究[D]. 吴亦婧.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研究[D]. 陈彩梅.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3]马克思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 孟长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4]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D]. 熊玉先.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9)
  • [5]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D]. 张娜娜. 兰州大学, 2017(01)
  • [6]论国有垄断行业按劳分配的实施环境和实现特点[A]. 王云中,徐杰.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报告(2016), 2016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D]. 林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5)
  • [8]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 胡爽平. 武汉大学, 2010(10)
  • [9]论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 张华东. 武汉大学, 2010(09)
  • [10]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争论和发展[J]. 蔡继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标签:;  ;  ;  ;  ;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