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地铁站灾害事故防灾救灾对策研究

地铁地铁站灾害事故防灾救灾对策研究

一、地下捷运场站灾变事故防救灾对策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成[1](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胡俞洁[2](2019)在《深圳市上屋社区防灾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在防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圳市城中村作为城市高速发展的特殊产物,防灾问题尤为复杂。因此在城市发展模式转向存量优化的契机下,针对城中村社区防灾改造的深入研究已成为关键。本文以深圳市上屋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评价挖掘社区防灾空间的现存问题,并依此探索优化策略,改善上屋社区防灾能力。首先,构建上屋社区防灾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数据处理。其次,应用模糊评价法对上屋社区防灾空间进行评价,在确定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建立评价矩阵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权重,构建三级模糊评价模型。最后,针对防灾空间的不足提出“圈+网络+支持系统”的优化策略,即分区渐进的更新方式、均衡复合的避难空间、多元完善的支持系统。评价结果表明:(1)上屋社区避险绿地、医疗卫生、物资支持和防灾标识系统亟待改善;(2)社区空间结构、避难场所、避险通道和消防救援系统有待提升;(3)社区区位条件、治安防卫、建筑物和通信系统应在维持现状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对此,本文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包括:(1)采取“时间上分阶段,空间上分区”的渐进式更新方式,通过划分固定避难圈和紧急避难圈的方法,明确各避难圈内的避难人口密度和防灾空间现状,从而确定上屋社区防灾空间优化时序;(2)构建均衡复合的避难空间,通过划分原有避难场所层级、按需增设避难场所等来优化避难场所;通过划分原有绿地层级、按需增设避险绿地、优化植物种类与种植方式来优化避险绿地;通过完善道路层次、优化道路结构等来优化避难通道;通过底层退让、加建连廊以及平灾结合的方式加强建构筑物的防灾性能;(3)构建多元完善的支持系统,通过完善医疗站点布局、优化医疗卫生环境来优化医疗卫生;通过完善消防站点设置、优化消防通道布局来优化消防救援;通过增设物资站点、建立数据管理库来优化物资储备;通过增设应急标识、完善无障碍设计来提高标识系统的完善性。本文评价方法和优化策略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为上屋社区防灾空间优化指明了方向,促进了上屋社区防灾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同类型城中村社区的防灾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具有一定的导向和启发作用。

王滢[3](2016)在《基于疏散行为的滨海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疏散的全局性和实效性角度出发,通过归纳国际上对滨海城市避难空间的相关研究,一方面概括其定义与类型,对避难场所规划方法和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借鉴了相关国家法律背景下的疏散规划方法。针对我国滨海城市的灾害类型多而且频繁发生,但避难空间体系建设及防控措施单一而薄弱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力图弥补当前我国避难场所课题研究的空白,系统化完善避难空间规划体系,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灾害损失,为我国滨海城市避难空间规划提供实效性较强的策略。本论文从人的行为研究出发,探索一般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环境影响的诸多因素,分析突发灾害条件下人的不同疏散意识和行为对疏散结果影响的特征,力求找到有效地疏散办法。本文依据量化的数据及大量的调查与综合分析,具体剖析了瓶颈口竞争行为、延缓择机行为、从众结伴行为、拥挤竞争行为四种疏散行为机理。兼顾疏散行为研究的特殊性,以老龄人群为例,探索了老年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及行为规律,老龄人群在突发灾害情况下对空间需求的特殊性,为完善避难空间体系提供依据。探索了滨海城市避难空间的内涵与外延。从城市空间形态、空间结构、避难空间组成、用地布局、开敞空间等方面提出了避难空间规划策略。特别针对滨海城市海洋型灾害、气象型灾害、地质型灾害和人为灾害四种频发的典型灾害,构建适应不同滨海城市灾害特征的避难系统,并针对每一种灾害提出了与灾害特征相对应的城市避难空间的防灾策略。在研究人群疏散的安全性、可达性及适用性等风险评估基础上,按照海洋型灾害和气象型灾害发生的时序为老龄人群提供可行性的疏散方法。并根据研究国内外相关滨海城市应急防灾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小学学校为主要空间载体,由市、区级负责下的社区防灾应急避难系统,形成城市全覆盖防灾机制,深化了平灾结合的原则。论文的最后,从人群实际疏散角度出发,选择天津滨海新区塘沽人口密集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老龄人群疏散中体现的避难空间合理性进行实际的模拟分析。并对比借鉴了日本有关滨海城市老龄人群在灾害遇难的启示经验基础上,以Mapinfo的GIS功能作为技术支撑,探索滨海新区塘沽主要自然灾害的避难有效途径。为避难空间规划中不同灾害的疏散设置路径、方法和避难场所布局,为防灾决策以及避免灾害疏散的盲目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王峤[4](2013)在《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中心区防灾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区逐渐形成高密度的状态。城市发展中产生的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及城市建设与人口、用地之间的矛盾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环境下更突出地表现出来。城市中心区比城市其他区域面临更多的环境、气候、生态问题,自身系统具有较强的脆弱性,一旦发生灾害极易引起灾害扩大和蔓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各类要素高度密集、多种要素复杂相互作用等特征,又使其在避难布局、疏散组织等方面受到极大限制。因此,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是城市防灾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研究问题。本文以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灾害特征。以综合防灾、平灾结合和适灾城市的原则,建构了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体系,提出了该体系下的四个基本理念,即常态防灾与应急反应相结合的全程化防灾理念、空中-地面-地下空间相结合的立体化防灾理念、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相结合的一体化防灾理念和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多形式防灾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防灾策略:首先,本文从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开放空间、基础设施以及建筑空间环境方面提出了常态防灾规划策略。其次,在应急防灾方面,针对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具有的立体化和一体化特征,提出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防灾应在垂直方向上将其空中、地面、地下不同标高层相互联系,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统一考虑。本文将应急防灾根据灾害发生时序分为灾害发生初期和中后期两部分,对灾害发生初期提出降低致灾隐患、掌握灾害动态、消除或减少灾害直接影响、有效减弱或消除灾害、防止灾害扩大和蔓延,及人员安全疏散等防灾策略;针对灾害发生中后期,构建了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中、地面、地下空间相结合的应急避难系统。另外,本文探索了数字技术、智慧技术等前沿科技与防灾规划的结合,并论述了社会防灾系统在城市防灾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及相应策略。文章最后以天津市小白楼城市主中心为例,对其进行了潜在风险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常态防灾和应急防灾系统规划。另外,本文进行了手机平台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APP初步设计,用于指导人员有效完成防灾准备和应急避难活动。

靳瑞峰[5](2013)在《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探析》文中提出沿海化工园区经济作用显着,地理位置特殊,深受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灾害与以有毒易燃物泄漏和燃爆灾害为代表的工业灾害的双重威胁,进而严重影响到沿海城市的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沿海化工园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完善迫在眉睫。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3S”数字信息技术和数学模型方法,进行了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的相关探索分析。本文构建了以工业灾害为核心的沿海化工园区灾害链,在明确各灾害链环的致灾方式和防御对策的基础上,提出沿海化工园区灾源断链减灾的综合防灾规划策略,实行层层断链、步步减灾从而争取将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或通过一系列及时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减少灾害负能量在灾害链环上的传递。本文以灾源监测预警、区域风险评估和应急疏散救援等方法为核心,构建了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系统。系统对工业灾源实时监测并对异常状态自动报警,结合园区的基础地理信息及应急资源信息,对潜在灾害进行灾源等级和灾害范围评估,在此基础上优化工业灾源布局并划分沿海化工园区防灾功能分区,以指导园区物质空间规划和应急疏散救援方案的制定。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沿海化工园区发生工业灾害企业的人员心理行为进行现场调查、数理统计和软件分析,得出灾发时受灾人员的心理反应、行为模式和对疏散路线的选择情况。基于此并结合对沿海化工园区现有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的防灾问题分析,提出区域内防灾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以天津南港工业区一期规划为例,分析防灾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在消防专项规划中的应用。

简贤文,陈发林,黄伯达,谢蕙如[6](2011)在《地下共构场站灾害应变管理策略研究——以台北车站为例》文中指出台北车站为多项交通运输工具共构连结的交会中心,并且与地下街、百货商场相连通,成为一个融合新旧结构、空间的站体。然为了满足转乘旅客与周边商场连通之需求,场站内部动线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灾害,将酿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物损失,引发社会负面舆论与批判,影响国际形象。因此,基于共构空间之实际应变作业情境需求,本研究透由台北车站共构空间之管理体系与运作机制检讨以及火害分析、烟控模拟及人员避难安全分析结果,对比定轨系统场站设计的世界性基准NFPA 130,进一步说明台北车站此一共构场站其防灾应变管理作业现况不符合火灾境况及安全目标需求的原因,以作为未来类似空间设计之借镜。本研究并就人流避难、空间安全设计、消防抢救及应变作为等不同层面,提出既存场站及新建场站安全应有之作为。

陈正忠,蔡明儒,石丰铭,周文阳[7](2009)在《台湾地区大众捷运紧急应变及视讯监控系统之建立》文中提出台湾地区大众捷运系统已完工通车路线都在民国85年以後才开始营运,参考近年来各国捷运系统曾发生许多灾难事件,对於营运单位而言,包括:设施之管理、维护、防灾、救难、紧急应变等工作将是营运管理中非常重要之一环,因此,台湾地区大众捷运系统之安全管理必将成为一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针对现行台湾地区大众捷运系统安全管理实务问题,从大众捷运系统营运灾害紧急应变之需求着手,蒐集营运单位相关应变措施以及使用者需求,评估与引进相关软硬体技术作为系统发展之基础,并建立「台湾地区大众捷运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整体架构及其下之紧急应变系统与视讯监控系统。本系统可藉由资讯技术汇整各项重要资讯与应变资讯,提供台湾地区捷运系统灾变发生时,营运单位紧急应变时资讯整合查询与决策支援。

赵艳超[8](2009)在《城市地震风险分析及空间防灾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作为巨大的承灾体,正在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防灾减灾的中心和重点。降低城市地震风险、提高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管理能力成为非常现实并且具有相当挑战性的问题。同时,历史上国内外发生在城市的地震,给城市造成的灾难的实例充分表明了城市防灾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建筑在单位土地上的聚集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如果发生地震灾害将产生明显放大效应。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将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灾害的发生以及控制灾害的扩散,减少社会灾害隐患。本文主要围绕城市地震风险管理、城市空间层次上防灾规划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首先,城市空间防灾规划必须建立在城市灾害风险研究基础上,只有确切了解城市所面临的灾害类型及其风险大小,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本文以地震为主要的灾害类型,从城市地震风险管理的内容、步骤等方面对城市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然后,对城市空间防灾体系进行了系统规划研究。从城市防灾空间构成要素出发,将城市防灾空间分为点、线、面三个层次,构建了城市空间防灾网络体系,使城市空间更有效的发挥其防灾救灾的作用。其次,对城市各级防灾空间进行了系统规划。主要从城市防灾空间体系的三个层次出发,结合城市防灾规划步骤,针对不同层次的防灾空间的规划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以秦皇岛市为例,针对秦皇岛市空间防灾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设想和政策建议。

尧珊珊[9](2008)在《高架桥下的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广州地铁八号线同福西站设计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架桥和轨道交通同为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重要手段,当两种手段在同一条道路上重叠时,怎样处理高架桥墩和地下车站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广州轨道交通八号线同福西站的设计案例剖析,从建筑的角度探讨了近高架桥的地下车站如何既满足其使用功能、且在结构上具备良好的可实施性,并根据本站具体情况,结合两端区间隧道、地下管线、地面道路、房屋现状等控制因素,最终提出了车站采用分离岛式站台、明暗挖法结合施工的解决方案,以期对今后的类似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有所启发。

刘云峰[10](2008)在《城市重大危险源整合型管理模式的研究》文中提出自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建成了很多大规模的化学品及各类危险品贮罐区和仓库,这些贮罐区和仓库储存放着大量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当它们发生意外时,容易造成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我们称之为重大危险源,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存在着很多缺陷,安全水平低、安全管理不到位、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掌握不清等,因此迫切需要用更加合理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城市重大危险源管理新模式,来加速和有效地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本文以西安市发改委研究项目——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与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为依托,对城市重大危险源等致灾因素的管理进行整合型模式的研究。主要分析了整合性管理模式的内涵,包括法规整合、组织整合、流程整合、资源整合以及区域整合。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进行整合型管理的必要性、整合型管理的优势及可能遇到的阻力;给出了对城市重大危险源等致灾因素进行整合型管理模式的相关步骤:应当在政府组织结构变革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城市重大危险源管理条例、推行城市重大危险源等致灾因素管理的“4R”模式、构建城市一体化资源保障机制和城市统一规划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等步骤予以实施。本论文以西安市重大危险源等致灾因素整合型管理模式的建立为例,对西安市建立该管理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为西安市建立该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二、地下捷运场站灾变事故防救灾对策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下捷运场站灾变事故防救灾对策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深圳市上屋社区防灾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灾害形势
        1.2.2 深圳城中村防灾隐患
        1.2.3 深圳城中村有机更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社区防灾减灾建设
        1.4.2 社区防灾能力评价
        1.4.3 总结与启示
    1.5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界定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基础理论与方法
        2.1.1 城市灾害理论
        2.1.2 综合防灾减灾理论
        2.1.3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1.4 综合评价方法
    2.2 社区防灾空间构成
        2.2.1 社区防灾宏观层面
        2.2.2 社区防灾中观层面
        2.2.3 社区防灾微观层面
    2.3 上屋社区基本概况
        2.3.1 社会经济概况
        2.3.2 孕灾环境分析
        2.3.3 防灾空间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上屋社区防灾空间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1.1 评价指标选取
        3.1.2 评价指标分析
        3.1.3 指标计算与处理
    3.2 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综合评价
        3.2.1 确定因素集和评语集
        3.2.2 建立评价矩阵
        3.2.3 确定指标权重
        3.2.4 三级模糊评价
    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3.3.1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3.3.2 三级评价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上屋社区防灾空间优化策略
    4.1 分区渐进的更新方式
        4.1.1 划分依据与标准
        4.1.2 固定避难圈划定
        4.1.3 紧急避难圈划定
    4.2 均衡复合的避难空间
        4.2.1 避难场所
        4.2.2 避险绿地
        4.2.3 避难通道
        4.2.4 建构筑物
    4.3 多元完善的支持系统
        4.3.1 医疗卫生
        4.3.2 消防救援
        4.3.3 物资支持
        4.3.4 防灾标识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城中村社区防灾空间定性指标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2 城中村社区防灾空间指标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3 上屋社区防灾空间评价指标权重判断矩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3)基于疏散行为的滨海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1.4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1.4.1 探索有效的疏散途径和方法
        1.1.4.2 构建适应滨海城市灾害的避难空间体系
    1.2 相关研究的界定
        1.2.1 滨海城市
        1.2.1.1 我国滨海城市灾害区域分类
        1.2.1.2 滨海城市空间特点
        1.2.1.3 城市社区
        1.2.2 疏散行为
        1.2.3 模型评估
        1.2.4 避难空间
        1.2.5 软件应用的科学性
        1.2.5.1 本文采用GIS应用软件
        1.2.5.2 本文采用MapInfo应用软件
        1.2.5.3 本文采用Mapinfo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的科学性
    1.3 国外滨海城市疏散和避难空间研究
        1.3.1 国外滨海城市灾害
        1.3.2 日本避难疏散相关研究
        1.3.2.1 日本城市疏散和避难空间发展阶段
        1.3.2.2 日本防灾体系与管理机制
        1.3.2.3 相关法律法规
        1.3.3 美国避难疏散相关研究
        1.3.3.1 美国城市疏散和避难空间发展阶段
        1.3.3.2 美国防灾体系和管理机制
        1.3.3.3 相关法律法规
        1.3.4 英国避难疏散相关研究
        1.3.4.1 英国城市疏散和避难空间发展阶段
        1.3.4.2 英国防灾体系和管理机制
        1.3.4.3 相关法律法规
        1.3.5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4 国内滨海城市疏散和避难空间研究
        1.4.1 我国滨海城市典型灾害分类
        1.4.1.1 我国滨海城市灾害
        1.4.1.2 我国滨海城市灾害特征
        1.4.1.3 我国滨海城市典型灾害
        1.4.2 我国避难疏散相关研究概况
        1.4.2.1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1.4.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2 论文框架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行为空间
    2.1 空间认知与逃生决策
        2.1.1 空间认知
        2.1.1.1 空间知觉的特性
        2.1.1.2 环境知觉的选择性
        2.1.1.3 知觉的恒常性与错视
        2.1.1.4 空间认知的一般规律
    2.2 行为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2.2.1 行为的特性
        2.2.1.1 行为的含义
        2.2.1.2 行为特性
        2.2.1.3 行为的差异性
        2.2.1.4 行为的产生与认知理论的发展
        2.2.2 行为选择的广度与维度
        2.2.2.1 注意的广度
        2.2.2.2 认知的范围
        2.2.2.3 空间表征
        2.2.2.4 空间的易辨认性
    2.3 空间行为
        2.3.1 空间形式与防灾功能
        2.3.1.1 空间
        2.3.1.2 城市空间的特性
        2.3.1.3 优化社区空间结构的防灾功能
        2.3.1.4 社区空间对行为的引导与制约
        2.3.2 空间需要
        2.3.2.1 行为需要
        2.3.2.2 空间需求
        2.3.2.3 突发灾害下的空间需求
        2.3.2.4 防灾空间道路的需求
        2.3.2.5 应急避难空间的需求
        2.3.2.6 城市公共绿地空间需求
    2.4 恐慌行为反应及对空间认知的影响
        2.4.1 恐慌下的心理机制
        2.4.1.1 情感对心理的影响
        2.4.1.2 恐慌下的心理反应
        2.4.2 应激反应类型
        2.4.3 恐慌行为对空间认知的影响
        2.4.3.1 灾害情境下的环境因素
        2.4.3.2 过度恐慌对空间认知的影响
    2.5 老年人群的避难行为空间需求
        2.5.1 老年人的身体心理行为特征
        2.5.1.1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类型
        2.5.1.2 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2.5.1.3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活动范围
        2.5.2 老年人突发灾害下的行为反应
        2.5.3 老年人突发灾害空间需求的特殊性
    2.6 小结
第三章 疏散行为机理分析
    3.1 瓶颈口竞争行为
        3.1.1 瓶颈口现象
        3.1.2 人流粘滞系数增加带来的拥堵
        3.1.3 疏散人流受到节流带来的拥堵
    3.2 延缓择机行为
        3.2.1 正常偏见带来的延缓择机
        3.2.2 不同认识带来的延缓择机可能性分析
        3.2.2.1 延缓择机疏散模型(一)
        3.2.2.2 疏散者步行时间的计算
        3.2.2.3 不同择机者的疏散流程及时间
        3.2.2.4 延缓择机疏散模型(二)
        3.2.2.5 围合式布局
    3.3 从众结伴行为
        3.3.1“从众”的由来
        3.3.2“从众”结伴的危害案例
        3.3.3“从众”结伴的心理分析
        3.3.4 科学防范灾害的成功案例
        3.3.5 客观看待“从众”现象
        3.3.6“从众”结伴疏散模型
        3.3.6.1“从众”模型的构成和分析
        3.3.6.2 疏散相关因素
        3.3.6.3 社区街道灾民逃生结果分析
    3.4 拥挤竞争行为
        3.4.1 拥挤时容易摔倒的原因分析
        3.4.1.1 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3.4.2 拥挤群体相撞的危害
        3.4.3 非常拥挤人群分析
        3.4.4 防止拥挤的对策
    3.5 小结
        3.5.1 对“瓶颈口竞争行为”相关建议
        3.5.2 对“延缓择机行为”相关建议
        3.5.3 对“从众结伴行为”相关建议
        3.5.4 对“拥挤竞争行为”相关建议
第四章 滨海城市避难空间体系建构
    4.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主要问题
        4.1.1 避难场所类型与层级缺乏针对性
        4.1.2 应急机制不完善
        4.1.3 行为主体研究相对薄弱
        4.1.4 灾害风险认知不足导致规划目标不明确
    4.2 滨海城市社区综合防灾原则
        4.2.1 针对多灾并发实现综合防灾的原则
        4.2.2 以社区空间为载体的滨海城市全覆盖防灾原则
        4.2.3 兼顾防灾疏散行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则
    4.3 滨海城市避难空间体系的构成及内涵
        4.3.1 滨海城市避难疏散场所的类型与分级
        4.3.1.1 避难场所类型
        4.3.1.2 避难场所分级
        4.3.2 疏散路径建设
        4.3.3 选址条件与配套管理
    4.4 小结
第五章 适应滨海城市灾害特征的避难策略与疏散方法
    5.1 滨海城市疏散与避难空间研究内容
        5.1.1 滨海城市避难空间特征
        5.1.1.1 滨海城市可提供为避难空间的用地
        5.1.1.2 滨海城市避难空间形态与结构
        5.1.2 滨海城市开敞空间防灾策略研究
        5.1.3 滨海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策略
    5.2 滨海城市海洋型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策略与疏散方法
        5.2.1 构建滨海城市海啸避难所
        5.2.2 滨海城市避难个体为本的海啸疏散模型
        5.2.3 滨海城市海洋型灾害避难空间规划策略
        5.2.3.1 建设海啸紧急避难设施
        5.2.3.2 建立海啸预警系统
        5.2.4 基于沃罗诺伊图的老龄人群海啸灾害疏散方法
        5.2.4.1 城市浸水高度与受灾老年人群估算
        5.2.4.2 基于网络沃罗诺伊领域图的空间数据生成方法
        5.2.4.3 通过网络沃罗诺伊区域划分避难领域
    5.3 滨海城市气象型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策略与疏散方法
        5.3.1 建立气象型灾害风险评估图
        5.3.2 构建滨海城市气象型避难所
        5.3.2.1 气象型避难所防洪防涝设计要素
        5.3.2.2 气象型避难所设计策略
        5.3.3 滨海城市气象型灾害避难空间规划策略
        5.3.3.1 滨海城市公共空间弹性改造策略
        5.3.3.2 滨海城市可持续的排水系统
        5.3.4 滨海城市大规模水灾广域避难策略研究
        5.3.4.1 合理的避难时机选择
        5.3.4.2 合理的避难方式选择
        5.3.5 滨海城市水灾老龄人群疏散方法
        5.3.5.1 大规模水灾以携带老龄者家庭为单位的疏散方法
        5.3.5.2 滨海城市地下空间浸水避难疏散方法
    5.4 滨海城市地质型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策略与疏散方法
        5.4.1 避震疏散场所的抗震安全性评价
        5.4.2 优化滨海城市避震疏散场所指标
    5.5 滨海城市人为灾害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策略与疏散方法
        5.5.1 构建滨海城市人防避难所
        5.5.2 滨海城市人为灾害避难空间策略研究
    5.6 强化学校应急防灾功能完善我国防灾策略
        5.6.1 以中小学校园为载体的应急系统可行性策略研究
        5.6.1.1 重大灾害应急机制的构建
        5.6.1.2 应急避难系统的安全性与适宜性
        5.6.2 日本应对突发灾害策略对我国应急机制的启示
        5.6.2.1 灾前的应急准备工作
        5.6.2.2 灾害发生时学校的避难运营系统
        5.6.2.3 灾后的恢复期
        5.6.3 深化平灾结合的应急避难策略
        5.6.3.1 学校应急避难系统的构建与整合
        5.6.4 基于老龄人群的应急防灾策略
    5.7 小结
第六章 天津滨海新区塘沽老龄人群疏散分析
    6.1 滨海新区塘沽概况
        6.1.1 滨海新区人口密集地塘沽的地理位置
        6.1.2 滨海新区塘沽的地质构造
        6.1.3 滨海新区塘沽的地貌及形成原因
        6.1.4 滨海新区塘沽的气候
        6.1.5 滨海新区塘沽的水文条件
    6.2 滨海新区塘沽的历史
    6.3 滨海新区塘沽历史上记载的自然灾害
    6.4 滨海新区塘沽陆地与海平面的位置变化
        6.4.1 滨海新区塘沽自然灾害时海面高度的变化
        6.4.2 滨海新区塘沽当今海平面高度的变化
    6.5 自然灾害给滨海城市塘沽带来的经济损失
    6.6 滨海新区塘沽历史上的各种灾害死伤人数
    6.7 滨海新区塘沽的主要自然灾害构成
    6.8 滨海新区塘沽与日本的对比
        6.8.1 滨海新区塘沽的人口分析
        6.8.2 滨海新区塘沽老龄人口状况
        6.8.3 日本老龄人口状况
        6.8.4 日本高龄人口在东日本地震中遇难的启示
        6.8.5 滨海新区塘沽的老年公寓
    6.9 滨海新区塘沽避难场所的位置分布
        6.9.1 滨海新区塘沽的公园绿地
        6.9.2 滨海新区塘沽内假设可作为疏散避难所的学校
    6.10 滨海新区塘沽老龄人口疏散分析
        6.10.1 滨海新区塘沽老年公寓居家养老的疏散用沃罗诺伊图分析
        6.10.1.1 滨海新区塘沽老年公寓的疏散用沃罗诺伊图
        6.10.1.2 滨海新区塘沽在家养老高龄人口疏散用沃罗诺伊图
        6.10.2 滨海新区塘沽老年公寓和养老院的地理位置
    6.11 滨海新区塘沽居家养老的高龄人的疏散研究
        6.11.1 滨海新区杭州道街的地理位置
        6.11.2 滨海新区塘沽杭州道街道及其周边的海拔地图(代灾害地图)
        6.11.3 居家养老高龄人口水灾避难疏散地图
        6.11.3.1 滨海地区居住高楼的老龄人口的疏散地图
        6.11.3.2 滨海地区居住普通楼房和平房老龄人口的疏散
        6.11.3.3 现存紧急避难场所的配置建议
    6.12 小结
第七章 论文结论及后续研究内容
    7.1 论文总结与结论
    7.2 论文局限性及后续研究方向
附录(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中心区防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密度是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世界范围内灾害多发的严峻形势
        1.1.3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规划研究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及其灾害特征
    2.1 城市中心区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2.1.1 城市中心区的定义
        2.1.2 城市中心区的主要功能
        2.1.3 城市中心区的主要特征
        2.1.4 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趋势
        2.1.5 城市中心区的实例
    2.2 高密度的测度指标及环境特征
        2.2.1 高密度的相关研究
        2.2.2 高密度的测度指标
        2.2.3 高密度环境的特征
        2.2.4 高密度环境的转化
    2.3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特征及范围界定
        2.3.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范围界定
        2.3.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特征
    2.4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易发灾害及灾害特征
        2.4.1 城市灾害及其发展趋势
        2.4.2 城市中心区的灾害特征
        2.4.3 高密度环境的灾害特征
        2.4.4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易发灾害
        2.4.5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灾害特征
        2.4.6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灾害风险
第三章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体系建构
    3.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体系建构的主要原则
        3.1.1 综合防灾的原则
        3.1.2 平灾结合的原则
        3.1.3 适灾城市的原则
    3.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体系建构的主要理念
        3.2.1 常态防灾与应急反应相结合的全程化防灾
        3.2.2 空中、地面、地下空间相结合的立体化防灾
        3.2.3 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相结合的一体化防灾
        3.2.4 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多形式防灾
    3.3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体系
第四章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常态防灾策略
    4.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常态防灾体系的主要内容
    4.2 常态防灾体系下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规划策略
        4.2.1 宏观区域、城市层级的生态安全格局
        4.2.2 中观城市片区层级的防灾规划系统
        4.2.3 微观街区层级的防灾单元
    4.3 常态防灾体系下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用地布局规划策略
        4.3.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用地选择
        4.3.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规模控制和用地混合
    4.4 常态防灾体系下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规划策略
        4.4.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道路网形式选择
        4.4.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街区模式确定
    4.5 常态防灾体系下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开放空间规划策略
        4.5.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开放空间体系的建立
        4.5.2 开放空间对高密度环境的改善作用
        4.5.3 开放空间对高密度环境的空间补偿
        4.5.4 高密度环境下开放空间的防灾作用
        4.5.5 高密度环境下开放空间的界面控制
    4.6 常态防灾体系下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4.6.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基础设施常见灾害
        4.6.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基础设施防灾策略
    4.7 常态防灾体系下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空间环境规划策略
        4.7.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基地环境风险规避
        4.7.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空间环境布局优化
        4.7.3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空间环境安全设计
    4.8 小结
第五章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应急防灾策略
    第一部分:灾害发生初期的防灾策略
        5.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空间防灾策略
        5.1.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空间的灾害特征
        5.1.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筑空间的防灾策略
        5.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防灾策略
        5.2.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
        5.2.2 地下空间的灾害特征
        5.2.3 地下空间的防灾特性
        5.2.4 地下空间的防灾策略
    第二部分:灾害发生中后期的防灾策略
        5.3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中防灾系统
        5.3.1 屋顶平台和停机坪
        5.3.2 高层建筑避难层
        5.3.3 普通建筑避难单元
        5.4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地面防灾系统
        5.4.1 防灾隔离空间
        5.4.2 应急避难场所
        5.4.3 应急避难道路
        5.4.4 应急避难行动
        5.5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地下防灾系统
        5.5.1 地下点状防灾空间
        5.5.2 地下线状防灾空间
        5.5.3 地下面状防灾空间
        5.5.4 地下综合防灾系统
        5.6 小结
第六章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非工程防灾策略
    6.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数字防灾系统
        6.1.1 灾害监测
        6.1.2 灾害预警
        6.1.3 应急信息
        6.1.4 实施保障
    6.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社会防灾系统
        6.2.1 应急反应
        6.2.2 防灾经济
        6.2.3 防灾宣传
        6.2.4 安全社区
    6.3 小结
第七章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规划应用
    7.1 天津市小白楼城市主中心概况
        7.1.1 人口分布概况
        7.1.2 用地性质概况
        7.1.3 道路交通概况
        7.1.4 开放空间概况
        7.1.5 建筑环境概况
    7.2 天津市小白楼城市主中心灾害风险预测
        7.2.1 危险因子评价
        7.2.2 暴露因子评价
        7.2.3 潜在风险评价
    7.3 天津市小白楼城市主中心常态防灾系统规划
        7.3.1 常态防灾系统下的用地布局规划策略
        7.3.2 常态防灾系统下的道路交通规划策略
        7.3.3 常态防灾系统下的开放空间规划策略
        7.3.4 常态防灾系统下的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7.3.5 常态防灾系统下的建筑空间环境规划策略
    7.4 天津市小白楼城市主中心应急防灾系统规划
        7.4.1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7.4.2 应急避难道路规划
        7.4.3 地下防灾空间规划
        7.4.4 应急防灾系统规划
    7.5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 APP
        7.5.1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 APP——日常界面
        7.5.2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 APP——准备界面
        7.5.3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 APP——灾时界面
        7.5.4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 APP——个人规划
    7.6 小结
第八章 论文结论及后续研究内容
    8.1 本文总结及主要结论
    8.2 本文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日本的防灾体系及管理措施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探析缘起
        1.1.1 探析背景
        1.1.1.1 方向确定
        1.1.1.2 国际背景
        1.1.1.3 国内背景
        1.1.2 提出问题
        1.1.2.1 工业灾害严重
        1.1.2.2 自然灾害频发
        1.1.2.3 放大效应显着
        1.1.3 探析意义
        1.1.3.1 保障经济安全
        1.1.3.2 确保公共安全
        1.1.3.3 保护生命安全
    1.2 探析基础
        1.2.1 城市防灾规划理论综述
        1.2.1.1 灾害系统理论
        1.2.1.2 防灾规划理论
        1.2.2 化工园区防灾文献综述
        1.2.2.1 机理策略分析
        1.2.2.2 数字方法分析
        1.2.2.3 规划设计分析
        1.2.3 城市综合防灾文献综述
        1.2.3.1 既有研究动态
        1.2.3.2 数字技术应用
        1.2.3.3 防灾空间优化
        1.2.3.4 沿海城市防灾
        1.2.4 动态总结以及探索起点
        1.2.4.1 研究动态总结
        1.2.4.2 本文探索起点
    1.3 论文体系
        1.3.1 概念界定
        1.3.1.1 沿海化工园区
        1.3.1.2 工业减灾防灾
        1.3.1.3 综合防灾规划
        1.3.2 主要创新
        1.3.2.1 策略创新
        1.3.2.2 方法创新
        1.3.2.3 技术创新
        1.3.3 逻辑建构
        1.3.3.1 框架搭建
        1.3.3.2 实验方法
第二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机理策略探索
    2.1 地理环境特征与灾害间能量转移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1.1 地理位置
        2.1.1.2 地质地貌
        2.1.1.3 水文气象
        2.1.1.4 土壤植被
        2.1.2 能量转移理论
        2.1.2.1 理论综述
        2.1.2.2 能量伤害
        2.1.2.3 能量致灾
    2.2 沿海化工园区灾害链式反应机理
        2.2.1 灾害主要类型
        2.2.1.1 自然灾害
        2.2.1.2 人为灾害
        2.2.1.3 复合灾害
        2.2.2 灾害一般特征
        2.2.2.1 高频度与群发突发性
        2.2.2.2 强区域性与高扩张性
        2.2.2.3 高灾损与致灾复杂性
        2.2.3 灾害链式反应
        2.2.3.1 灾害链阐释
        2.2.3.2 灾害链构成
        2.2.3.3 灾害链危害
    2.3 沿海化工园区灾源断链减灾策略
        2.3.1 含义机制与结构
        2.3.1.1 基本含义
        2.3.1.2 系统结构
        2.3.2 致灾环断链减灾
        2.3.2.1 工业致灾因子
        2.3.2.2 断链减灾技术
        2.3.3 诱发环断链减灾
        2.3.3.1 风暴潮灾危害
        2.3.3.2 断链减灾技术
        2.3.4 损害环断链减灾
        2.3.4.1 工业灾害后果
        2.3.4.2 断链减灾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系统程序分析
    3.1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系统
        3.1.1 系统框架设计
        3.1.1.1 原则策略
        3.1.1.2 防灾类型
        3.1.1.3 防灾阶段
        3.1.1.4 防灾手段
        3.1.2 系统结构设计
        3.1.2.1 基础信息单元
        3.1.2.2 监测预警单元
        3.1.2.3 风险评估单元
        3.1.2.4 应急方案单元
        3.1.2.5 中央控制单元
    3.2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程序
        3.2.1 基础资料调查阶段
        3.2.1.1 工业灾源调查
        3.2.1.2 脆弱目标调查
        3.2.1.3 应急资源调查
        3.2.2 区域风险评估阶段
        3.2.2.1 灾源等级评估
        3.2.2.2 灾害范围评估
        3.2.2.3 防灾功能分区
        3.2.3 防灾规划预案阶段
        3.2.3.1 物质空间规划
        3.2.3.2 疏散救援方案
    3.3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方法
        3.3.1 灾源等级评估
        3.3.1.1 分级程序
        3.3.1.2 影响因子
        3.3.2 灾害范围评估
        3.3.2.1 影响区域计算
        3.3.2.2 扩散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集成
    4.1 疏散心理行为分析
        4.1.1 调查信息统计
        4.1.1.1 个人信息特征
        4.1.1.2 相关知识基础
        4.1.1.3 安全教育状况
        4.1.1.4 行为心理统计
        4.1.2 统计结果分析
    4.2 防灾空间规划技术
        4.2.1 疏散通道规划设计
        4.2.1.1 防灾问题分析
        4.2.1.2 疏散性能评估
        4.2.1.3 规划设计原则
        4.2.2 避难空间规划设计
        4.2.2.1 适宜性能评价
        4.2.2.2 场所规划设计
    4.3 消防规划设计技术
        4.3.1 防护安全间距
        4.3.1.1 热辐射作用
        4.3.1.2 有毒火羽流
        4.3.1.3 易燃蒸汽云
        4.3.1.4 爆炸冲击波
        4.3.1.5 规范和标准
        4.3.2 消防规划设计
        4.3.2.1 消防给水设计
        4.3.2.2 本地消防力量
        4.3.2.3 本地环境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应用
    5.1 概况与总体消防布局
        5.1.1 规划项目概况
        5.1.1.1 区位分析
        5.1.1.2 自然条件
        5.1.1.3 建设概况
        5.1.1.4 规划概况
        5.1.2 总体消防布局
        5.1.2.1 主要布局原则
        5.1.2.2 火灾风险等级
        5.1.2.3 具体布局要求
    5.2 消防队站与设备规划
        5.2.1 消防支队规划
        5.2.1.1 消防等级
        5.2.1.2 消防支队
        5.2.1.3 指挥中心
        5.2.2 消防站规划
        5.2.2.1 陆上消防站
        5.2.2.2 海上消防站
        5.2.2.3 航空消防站
        5.2.2.4 集中泡沫站
        5.2.2.5 企业自建消防站
        5.2.3 消防设备规划
        5.2.3.1 消防车辆
        5.2.3.2 消防器材
    5.3 消防通道与供水规划
        5.3.1 消防通道规划
        5.3.1.1 区域消防通道
        5.3.1.2 区间消防通道
        5.3.1.3 区内消防通道
        5.3.1.4 紧急状态专用车道
        5.3.1.5 其他消防通道
        5.3.1.6 临时避难设施
        5.3.2 消防供水规划
        5.3.2.1 消防用水量
        5.3.2.2 消防水源
        5.3.2.3 供水管道系统
        5.3.2.4 消防给水管道及消火栓规划
        5.3.2.5 消防供水动力源规划
        5.3.2.6 消防废水规划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一:灾源断链减灾策略
    6.2 结论二:工业防灾规划系统
    6.3 结论三:规划技术集成应用
    6.4 后续研究
附录: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设计技术集成
    一、建筑结构防火防爆设计
        ㈠防火防爆布局
        ㈡材料耐火性能
        ㈢建筑防火构件
        ㈣ 厂房防爆结构
    二、建筑室内防烟排烟设计
        ㈠ 火灾烟气控制
        ㈡ 屋顶排烟设计
        ㈢ 喷淋建筑排烟
    三、问卷调查方案
        ㈠ 调查目的
        ㈡ 调查对象
        ㈢ 调查方法
        ㈣ 问卷设计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地下共构场站灾害应变管理策略研究——以台北车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防灾构想
    1.1 旅客安全
        1.1.1 避难人数之推估
        1.1.1.1 设计时之推估人数
        1.1.1.2 营运后之人流调查
        1.1.1.3 新系统加入之冲击评估
        1.1.1.4 避难时间与避难出口流量之计算
        1.1.2 可避难环境之确保
        1.1.2.1 人命危害条件
        1.1.2.2 情境验证
        1.1.2.3 烟囱效应之防范与探讨
        1.1.3 避难节点之检讨
        1.1.4 规划消防救灾据点
        1.1.4.1 消防活动之需求
        1.1.4.2 消防救灾据点之环境条件
        1.1.5 管理、救灾用之无线电通讯辅助
        1.1.5.1 无线电通报设备
        1.1.5.2 火灾自动警报、手动警报设备、紧急广播设备
    1.2 系统有效性
        1.2.1 整合应变
        1.2.2 分期分区施工、营运之安全管理
        1.2.3 新系统加入后之冲击与合作
        1.2.4 区块识别与管理
        1.2.5 既存空间之改善策略
2 共构场站安全性要求
    2.1 设计规划中共构场站之安全设计
    2.2 施工中共构场站之防救灾文件
    2.3 营运中共构场站之防救灾文件
        2.3.1 营运和管理
        2.3.2 紧急灾难自卫消防编组
        2.3.3 营运管理联合防灾计划构想原则
    2.4 新系统加入营运之冲击评估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3.2.1 人流避难
        3.2.2 空间安全设计
        3.2.3 消防抢救
        3.2.4 应变作为

(8)城市地震风险分析及空间防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城市地震灾害
        1.1.2 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
        1.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城市防灾空间的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
    1.3 我国城市防灾规划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城市地震风险研究
    2.1 与风险相关的概念
        2.1.1 风险的含义
        2.1.2 灾害风险管理
    2.2 地震风险管理概述
        2.2.1 地震风险大小的影响因素
        2.2.2 地震风险的特点
        2.2.3 地震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2.3 城市地震风险分析
        2.3.1 城市地震危险性分析
        2.3.2 城市易损性分析
        2.3.3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2.4 地震灾害风险评价
    2.5 城市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第三章 城市空间防灾体系规划
    3.1 城市空间发展所面临的防灾问题
    3.2 城市防灾空间的涵义
        3.2.1 城市物质空间的构成
        3.2.2 城市防灾空间的内涵
    3.3 城市防灾空间的重要性
    3.4 城市防灾空间的特性
    3.5 城市防灾空间的构成
    3.6 城市空间防灾体系框架
    3.7 城市防灾空间规划步骤
第四章 城市空间防灾规划策略
    4.1 城市空间防灾的总体布局——面状空间
        4.1.1 城市防灾单元构想
        4.1.2 城市防灾分区
        4.1.3 城市防灾单元对避难场所需求分析
    4.2 城市避难空间和服务空间的规划——点状空间
        4.2.1 城市防灾空间的选址
        4.2.2 城市避难空间的分类分级
        4.2.3 各级避难空间的防灾机能
        4.2.4 各级避难空间规模的确定
        4.2.5 避难空间内防灾设施的规划
        4.2.6 避难空间导向设计
        4.2.7 防救灾服务空间规划
    4.3 防救灾动线联系空间的规划——线状空间
        4.3.1 城市道路的防灾机能分析
        4.3.2 防救灾通道的最小宽度
        4.3.3 防救灾通道的形式及规划
        4.3.4 防救灾通道的其他形式
第五章 秦皇岛市空间防灾规划分析与研究
    5.1 秦皇岛市地质环境概况
        5.1.1 秦皇岛市自然地理概况
        5.1.2 秦皇岛地区历史地震活动
    5.2 秦皇岛市所面临的地震形势
    5.3 秦皇岛市空间防灾规划策略
        5.3.1 秦皇岛市空间防灾总体布局
        5.3.2 秦皇岛市避难空间和服务空间防灾规划策略
        5.3.3 秦皇岛市防救灾交通联系空间的规划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高架桥下的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广州地铁八号线同福西站设计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2 工程综述
    2.1 工程概况
        2.1.1 车站与区间
        2.1.2 房屋与道路
        2.1.3 预测客流
        2.1.4 地质与地下管线
    2.2 设计主要控制因素
    2.3 设计方向与思考
3 方案演绎
    3.1 站位选择
    3.2 线路选择与站台形式
        3.2.1 根据起终点车站接口枚举线路与站台方案
        3.2.2 根据内环高架路和地面现状选取最佳线路与站台组合
    3.3 最终方案
        3.3.1 左右线交角及有效站台位置的优化
        3.3.2 右线施工方案的优化
        3.3.3 连接两个侧站台的通道
4 分离岛式站台的紧急疏散
    4.1 常规计算法
    4.2 特殊站台形式的深入考虑
5 结束语及建议

(10)城市重大危险源整合型管理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1 重大火灾事故频发
        1.1.2 锅炉、压力容器等重大事故伤亡惨重
        1.1.3 化学品事故各地普遍发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重大工业危险源整合型管理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城市重大危险源管理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
2 城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类
    2.1 重大危险源相关概念
        2.1.1 重大危险源辨识
        2.1.2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2.1.3 其他致灾因素
    2.2 我国重大危险源管理介绍
3 整合型管理模式的内涵分析
    3.1 整合型管理模式的内涵
        3.1.1 法规整合是整合型管理模式的法制保障
        3.1.2 组织整合是整合型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
        3.1.3 流程整合是整合型管理模式的基本功能
        3.1.4 资源整合是整合型管理模式的物资保障
        3.1.5 区域整合是整合型管理模式的必要组成部分
    3.2 整合型管理模式的总体架构
    3.3 整合型管理模式在城市的适用与创新
        3.3.1 整合型管理模式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3.3.2 整合型管理模式在我国城市的适用与创新
4 城市重大危险源整合型管理模式的构建分析
    4.1 城市构建重大危险源等致灾因素整合型管理模式的事前分析
        4.1.1 城市面临的环境呼唤整合型灾害事故管理模式
        4.1.2 重大危险源整合型管理模式有助于克服当前管理模式的弊端
        4.1.3 城市构建重大危险源整合型管理模式的阻力分析
    4.2 城市重大危险源整合型管理模式构建的两种思路
    4.3 城市重大危险源等致灾因素整合型管理模式的构建方式
    4.4 城市重大危险源整合型管理模式的操作与实施步骤
        4.4.1 制定《城市重大危险源管理条例》
        4.4.2 引进城市重大危险源等致灾因素管理的“4R”模式
        4.4.3 构建城市一体化救灾资源保障机制
        4.4.4 加强城市的区域整合,注重属地管理
5 西安市重大危险源整合型管理模式的构建探讨
    5.1 西安市安全管理现状
        5.1.1 西安市的公共安全管理机构现状
        5.1.2 西安市重大危险源管理现状
    5.2 西安市重大灾害事故管理模式与国内外的差距
    5.3 西安市重大危险源整合型管理模式的探索
        5.3.1 西安市关于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管理的现状
        5.3.2 西安市构建重大危险源等致灾因素整合型管理模式的探索
        5.3.3 西安市应急管理机构职责构想
        5.3.4 构建重大危险源整合型管理模式的技术支撑体系及宣传教育
    5.4 对西安市建立重大危险源等致灾因素整合型管理模式的展望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地下捷运场站灾变事故防救灾对策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2]深圳市上屋社区防灾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胡俞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基于疏散行为的滨海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 王滢. 天津大学, 2016(12)
  • [4]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中心区防灾规划研究[D]. 王峤. 天津大学, 2013(12)
  • [5]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探析[D]. 靳瑞峰. 天津大学, 2013(12)
  • [6]地下共构场站灾害应变管理策略研究——以台北车站为例[J]. 简贤文,陈发林,黄伯达,谢蕙如. 隧道建设, 2011(S1)
  • [7]台湾地区大众捷运紧急应变及视讯监控系统之建立[A]. 陈正忠,蔡明儒,石丰铭,周文阳. 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 2009
  • [8]城市地震风险分析及空间防灾规划研究[D]. 赵艳超.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3)
  • [9]高架桥下的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广州地铁八号线同福西站设计案例分析[J]. 尧珊珊.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08(07)
  • [10]城市重大危险源整合型管理模式的研究[D]. 刘云峰. 西安科技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地铁地铁站灾害事故防灾救灾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