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猛丰农大88”带来高效益

玉米新品种“猛丰农大88”带来高效益

一、“蒙丰农大88”玉米新品种带来高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马承琦[2](2019)在《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蔗产业是云南省重要的农业产业,全省种植面积约31万公顷,分布在德宏、临沧、保山、普洱、西双版纳、玉溪、红河等州(市),全省有600多万人从事甘蔗种植,2万多人从事制糖工业。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限制,云南省甘蔗多种植在山区、半山区,蔗农仍然延续着传统手工生产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高投入低产出,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外流,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甘蔗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使得蔗农收益持续减少,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甘蔗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若要保护云南省蔗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生产机械化路子,逐步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本论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滇南地区的红河州蒙自市、玉溪市元江县等农机推广部门及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甘蔗生产技术路线,对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进行深入分析,阐述甘蔗生产机械化主要内容及装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对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进行效益分析,找出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加快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表明,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是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是云南省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目前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程度较低,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民种蔗积极性,需要从组织管理、政策扶持、技术研发、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给予突破,才能实现云南省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马琨[3](2019)在《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更是粮食消费大国,种业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事关国家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已有上千年农耕历史,但放眼全球,种业发展仍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如何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如何满足膳食结构调整升级需求,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聚焦热点。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来源,其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及战略作用在我国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玉米种业安全早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最重要环节。吉林省作为我国玉米主产区,在平衡全国粮食市场中始终发挥着“稳压器”功能,玉米种业发展问题至关重要。伴随我国种业市场的逐步开放,跨国种子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积累、先进的技术装备、优质的产品服务,给吉林省乃至全国玉米种业造成巨大冲击。虽然吉林省近年来玉米产量一直保持较高态势,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却远不及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玉米种业缺乏竞争力是重要原因。因此,在农业转型升级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探寻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对推进吉林省玉米种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竞争力评价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核心,深入剖析吉林省玉米种业的现状及现存问题,系统评价吉林省主栽玉米品种的生产效率和种子企业竞争力,科学研判市场需求变化和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一是系统分析国际玉米种业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从玉米种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政策法规和生产现状四个方面,系统分析美国玉米种业发展概况,同时借鉴德国和法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在差距分析基础上,提出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二是测度吉林省主栽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构建了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通过实地调研取得原始数据,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方差计算、平均数比较、相关分析等,证明调查问卷可信。应用DEA-SBM模型,采用DPSV16.05软件对选取的21个玉米品种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对结果中非有效决策单元进行冗余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三是评价吉林省主要玉米品种所属种子企业的竞争力。构建了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及企业调研获取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利用SPSS22.0软件,对获取的21家种子企业数据进行处理,得到5个主成分。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构建一个三层的种子企业BP神经网络结构,将5个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运用Matlab2015b软件对构建的三层BP神经网络进行误差训练,得出吉林省21家种子企业相对竞争力指数,系统分析了竞争力差异成因。四是深入探究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从专用型玉米需求、高品质玉米品种需求,以及节本增效、规模化经营等方面对吉林省玉米生产趋势进行研判,分析当前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深入挖掘吉林省玉米种子企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根源,提出提高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五是基于国情省情,提出了基于商业化育种模式的玉米种业提升路径。商业化育种模式共分四个部分:一是构建全产业链分工机制。即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为三个维度,从品种的选育与改良、审定与监管、推广与应用三个阶段,针对各主体承担的具体任务,做好信息整合及育种有机衔接;二是构建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涵盖政府管理保障平台、信息与资源管理平台和服务保障平台,以确保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三是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包含决策机制、投入机制及运行机制,明确风险承担与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拟有效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保障各主体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固;四是构建商业化育种的战略联盟合作模式。提出以种子企业研发为主体,配套政府专项资金、政策及法律法规支持,通过自有及购买的种质资源库、自建及租借的试验基础设施库、聘用及兼职方式形成科技人员库及积累和转移形成技术信息库等方式,借助现代生物技术不断革新构建新品种商业化育种模式。最后提出吉林省玉米种业应坚持突出中校企业育种的主体地位、成立行业发展协会以及推进企业并购重组的发展路径。

杨博[4](2019)在《隆平高科连续并购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子企业作为我国战略性、基础性的种业行业中最主要的参与者,其发展状况的好坏关乎我国种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种企发展的好坏既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又与国家的粮食安全紧密相连,其经济溢出效应较为明显。在此背景下,种子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然采取措施促使其自身长远发展,实现良好的效益。一般而言,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是企业成长最主要的两种途径。随着种子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以并购为代表的外延式扩张逐渐成为其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效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种子企业并购的数量和频率逐步上升,部分公司的并购行为呈现连续并购趋势,连续并购现象及其绩效表现逐渐成为并购研究的热点,因此,对种子企业连续并购活动绩效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价至关重要。在如火如荼的并购热潮中,隆平高科在2015-2017年间连续并购7家公司,其并购活动较为频繁且具有行业代表性,因此,文章选取以优质品种和专业服务着称的全球种业推动者和领先者——隆平高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究其促成企业采取连续并购的内在原因,剖析实施连续并购后的绩效表现。首先,文章详细分析企业连续并购过程及其动因;其次,立足并购动因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C)和主成分分析(PCA)三种方法,从结果初步评价、深入剖析、最终验证等三方面对隆平高科实施连续并购活动的绩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评价;最后,经上述方法分析得出结论:隆平高科采取连续并购的动因是实现协同效应,企业通过连续并购后其绩效得以有效提升。文章由此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一方面希望通过对案例企业的研究,分析其实施连续并购活动中企业经营可能存在的缺陷,为案例企业后续经营提供合理建议,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为同行业企业日后进行类似并购活动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浩然[5](2018)在《惠州市甜玉米良种和优质栽培技术推广调查》文中认为广东省惠州市自然环境优越,2016年甜玉米种植面积达3.67万hm2,占广东省总种植面积的34.4%,既是我省甜玉米主产区,也是未来发展甜玉米最具优势的的地域。但是,作为一个进入惠州农业产业时间不长的品种,甜玉米在品种和配套的栽培模式方面在惠州市还没有完善的一个系统和标准。本文通过从甜玉米的品种、播种、育苗、大田管理以及后期加工等方面入手,选取了惠州市甜玉米种植主产区域,研究甜玉米生长发育情况,并探讨惠州市甜玉米的未来发展方向,形成一套适合惠州当地的甜玉米优质栽培及推广技术体系,为惠州市甜玉米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惠州市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思路。惠州市目前主要种植的甜玉米品种有惠甜9号、新美夏珍、华美甜、粤甜13号、农大108等,生产上仍以传统的小农耕作模式为主,种植玉米的农民普遍学历程度较低,接受能力较弱,在田间管理及市场策略上以个人经验和小道消息为主,对高新生产技术接受能力低,对市场变化反应触觉迟钝,缺乏生产标准和科学理论,技术日渐老化,无论安全性还是效率性都无法适应全球信息化的时代要求。为此,本文通过对惠州市甜玉米生产的调研,提出了甜玉米产业发展的一个整体思路:一是在主产区建立甜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示范区,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二是进一步开展甜玉米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和应用,对当前高新技术和管理进行本土化优化,提升惠州市甜玉米优质栽培技术水平;三是深化加工产业链的延展,促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提高甜玉米市场应对和抗压能力;四是要加强甜玉米茎叶深加工技术的推广,形成一个“种植业-养殖业”良性循环,提高土壤地力;五是推广绿色农业,减少化学肥料、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甜玉米品质及商业价值;六是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为农民、企业和合作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加强科技下乡,尽力提高千家万户的农业技术水平。

孙大鹏[6](2018)在《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2月5日,中央颁布了题为《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培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第十九次三农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及百姓的生活,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农产品营销渠道是否畅通高效,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形成的机理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其内在的动力源是什么,政府在农产品营销渠道形成及变迁的过程中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的研究均属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所强调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范畴之内。畅通高效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因此,研究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形成与变迁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本文界定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制度内涵,指出农产品营销变迁问题的实质是一种制度变迁。首先,本文从制度变迁的三个层面梳理了有关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文献,包括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变迁机理、路径和变迁趋势。其中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即为制度变迁之前的静态均衡;变迁机理方面重点论述了制度均衡从哪些方面被打破;变迁路径和趋势讨论的则是新的制度均衡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第二,在考察了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历史沿革以及现存的问题之后,本文遵从制度变迁的逻辑,借用并拓展了在营销渠道研究中广为运用的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这一框架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描述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静态制度均衡。本文对其进行的主要创新是将政治经济分析框架中所缺失的技术和消费者需求要素纳入,并进一步分析了政治和经济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相互作用的机理。经过实地调研并梳理了涉及农产品生产和营销过程的公共政策后,本文发现政府在监管农产品营销渠道过程中不断地寻求降低政策成本,因而赋予了特定渠道主体由公共政策所提供的渠道垄断力,进而引领营销渠道的变迁。同时,外部经济要素包括了渠道的水平和垂直市场,对渠道内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都有显着的影响力,而根据威廉姆森的经济化模型,营销渠道是朝着生产交易总成本最低进行变迁的。最后,本文将农业技术发展研究中的速水-拉坦模型进行改造,提出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需求-技术影响模型,阐明了当消费者需求要素发生改变,营销渠道中的生产和运销环节引发了不同类型的技术投入,为避免技术投入带来的专用性资产套牢最终导致了营销渠道变迁。第三,本文结合辽宁省CT市玉米临储政策调整后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案例,并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提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路径可以分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本文认为制度均衡要素发生改变意味着制度选择集和相对价格的改变,能够引发新的获利机会并带来制度变迁驱动力。其中CT市的胡萝卜营销渠道变迁属于诱致性变迁,这个过程培育的新兴渠道具备良好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但由于诱致性制度创新具有外部性,搭便车行为会造成有效制度供给不足;CT市的地瓜产业则带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服务于特定时期的政策目标因而其变迁速度更快,但政策制定者的有限理性、意识形态的刚性、官僚政治、利益集团冲突和科学知识的局限等问题使渠道变迁面临着政策非效率。本文认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应当由强制性制度变迁补充诱致性变迁的有效供给不足,即诱致性与强制性变迁协同的良性模式。最后,根据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机理,本文认为未来的营销渠道会向着多元化、规模化、两极化的趋势发展。第四,本文结合了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机理,提出了完善渠道的四方面政策建议:以市场为基础发展农产品营销渠道,以政策为支撑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以技术为核心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本文认为政府加大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基础投入,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营销人才,推出鼓励营销渠道规模化、产业化、网络化的各项政策是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关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用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了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将静态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加以运用并拓展,补充了内外政治要素、内外经济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强调政府公共政策对渠道变迁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技术进步的要素在前人的研究中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速水-拉坦的技术变迁模型为基础加以创新,构建了中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生产技术效率模型和流通技术效率模型。最后,本文描述并分析了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两种路径,发现了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各自的特点,认为二者协同的变迁更有效率。

周绪晨[7](2018)在《加入UPOV1991文本对中国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新品种权作为农业领域的核心知识产权,是繁荣品种市场、抢占生物产业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支撑。我国1997年《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颁布,标志着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正式建立。自1999年我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1978文本已近二十年,我国植物新品种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水平逐渐提高,种业育种创新发展迅猛。但UPOV1978文本的保护水平较低,随着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一些问题。从国际环境来看,实施UPOV1991文本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成员的共同选择。UPOV1991文本在保护范围、保护对象、保护期限、保护力度等方面更有利于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发展。因此,探讨是否加入UPOV1991文本对中国现代种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育种同质化严重、原始创新激励制度缺失、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这些现实问题,依据产权经济学、制度创新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描述性统计、计量模型、系谱分析等方法,围绕植物新品种创新的特性,深入研究UPOV制度演化变迁,从国际视角对比分析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绩效,寻找我国与种业发达国家的优势和差距,探讨加入UPOV1991文本的可行性、合理性和不足之处,运用计量模型分析育种者对UPOV文本的意愿选择,结合水稻、玉米、小麦产业的育种创新、推广应用和进出口贸易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我国加入UPOV1991文本是否会产生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从UPOV制度变迁演进来看,加入UPOV1991文本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加入UPOV联盟的成员国数量越来越多,UPOV1978成员数量在逐渐减少,UPOV1991成员数量在逐渐增加,UPOV1991文本成员占比76%;UPOV1991文本相较于UPOV1978文本加强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化、加大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力度、强化了原始育种创新保护、拓宽了种业保护布局,更有利于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发展。(2)从UPOV制度绩效对比来看,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申请授权量快速增长,国际排名靠前,为我国加入UPOV1991文本提供了可能。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国际化发展不足,存在非居民申请与授权量低、在国外申请量少、保护属种范围较窄、国际测试合作不足等差距。主要原因是UPOV1978文本保护水平较低以及我国国际化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UPOV1991文本环境下能够增强联盟成员对我国品种权保护能力的信心,吸引优质种质资源,为我国育种创新增添活力;更好发挥我国优势品种的价值,扩展品种权保护国际布局;促进国际审查测试合作的开展,为扩大保护属种范围做好准备。(3)从UPOV制度选择意愿来看,问卷调研和模型分析研究表明,对于UPOV1991认知度和认可度越高、研发能力越强、规模越大的企业,加入UPOV1991文本的意愿越强烈;而对于缺乏自主创新、小规模以及不了解UPOV1991的企业,越不愿意加入1991文本或者更倾向于选择漠不关心。(4)从UPOV制度产业影响来看,选取品种权中申请授权量占我国总量近七成的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作物产业分析。首先,加入UPOV1991文本对水稻育种创新、推广应用和种子进出口有积极作用。我国2016年以广占63S为亲本的水稻新授权品种亲本系数较高,但受保护亲本和新授权品种的品种权人基本一致,实施EDV对这些品种影响不大。其次,我国60%以上的玉米品种亲本含国外血统,加入UPOV1991可能会使国内玉米品种的推广使用和种子出口受制于国外。再次,UPOV1991文本对我国小麦产业的影响较小。我国小麦品种的亲本有83%来自纯国内品种,对国外品种的依赖程度小。

苏毅[8](2017)在《1949年以来陕西农业推广史研究》文中提出陕西农业推广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与推广工作,这也是陕西农业推广事业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建国六十余年来,陕西农业推广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诸如推广体制不顺、基层推广人员不足、学历不高、农民文化素质低、推广经费不够、成果转化率低等系列问题,影响着农业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史为鉴,镜像历史,指导现实。对1949年以来陕西现代农业推广的历程进行梳理,开展推广史研究,展现发展脉络、总结智慧经验、探求方法规律,借鉴指导推广中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本文在挖掘和总结学界相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及结合访谈调查的方法,对1949年以来陕西农业推广史进行了研究。1949—1957年,陕西现代农业推广的起始期。农业的恢复与发展,对农业推广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这加快了陕西各级农技推广站的建设,伴随着陕西合作化的开展、农场的建设,陕西初步构建了现代农业推广体系;采取了群众性选种推广、丰产竞赛及技术良种推广和典型示范等推广形式,加快了技术良种方法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农业推广,陕西紧密结合实际,构建推广体系并通过一些方式开展推广,推广工作取得较快发展。1958—1978年,陕西现代农业推广的曲折波动期。合作化的完成,社会整体极“左”的环境,诱发了农业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等运动,这些“运动”对陕西农业推广产生了严重影响和冲击,一度造成机构撤销、人员下放、体系瘫痪,全省四级农科网的建立使得推广得到有限恢复;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得陕西农业推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运动式”推广、“五风”下推广、文革中农民自身以及利用“农科网”开展推广成为了推广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的推广,某种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推广了些许技术良种,然而对陕西农业推广事业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影响,教训十分深刻。这一时期,受各种“运动”影响,陕西农业推广体系遭到破坏,推广处于历史的低谷期。1978—2000年,陕西现代农业推广的恢复发展期。文革的结束,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和农业推广的恢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陕西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涵盖种植、畜牧、农机、水产等七大领域的陕西农业推广体系;家庭联产的实行和农村商品化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者的技术需求更加迫切而又多样,围绕需求,通过专业合作组织、技术承包、技术咨询、项目实施等方式开展推广,加快了一大批技术良种的推广,大幅提高了农产品产量。这一时期,陕西农业推广机构和体系有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农业推广实现了多领域、全方位和广覆盖。2001年至今,陕西现代农业推广的多元化发展期。市场机制的健全完善和农业发展的新环境,使得农业推广面临着新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逐步将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纳入推广之中,推动了多元化推广体系的建立;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依托各类推广主体,建成了运行方式各异、机制灵活的各类推广模式,满足了不同技术需求者,加快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一时期,陕西农业推广的主体更加多元,推广体系更加完善,推广模式更加多样,适应了技术需求,也加速了技术应用,这也是陕西农业推广发展最快的时期。陕西现代农业推广历经六十余年,完成了由计划向市场、由粮食向农业各产业领域、由产量向效益的转变;推广体系不断完善,推广了大量技术良种,加快了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保护农民利益、尊重农民意愿,坚持“政府+市场”“公益+有偿”的推广方式,加强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健全和完善农业推广政策,是陕西农业推广给予我们的历史经验和启示,这也是陕西农业推广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对陕西农业推广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记述,这也是历史的启示。

陈燕[9](2016)在《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河南省滑县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取得“十二连增”,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t,比2014年增加1440.8万t,增长2.4%。其中,全国玉米产量为22458.0万t,较上年增加893.4万t,同比增长4.1%,创下历史新高。丰收背后,粮食结构性矛盾突出。对此,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件弱化了对粮食数量上的要求,而对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动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是经济发展动力转换,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的关键。坚持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内涵式道路,要做到两个“要”:要“顶天”,即注重先进科研成果的引进、创新;也要“立地”,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到千家万户。一项技术创造一个奇迹,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新品种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户作为新品种技术的最终使用者,其对新品种的选择与否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本研究以河南省滑县279户玉米种植户为研究对象,以农业技术扩散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农户玉米新品种选择行为进行研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农户特征、家庭特征、品种认知特征和环境特征四方面探讨哪些因素显着影响着农户玉米新品种选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将近60%的农户都在县种子公司购买玉米种子,在乡镇农技站购买种子的农户仅占总样本的9.3%;68.1%的农户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将是否高产作为选择第一要素,同时多数农户(30.8%)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品种比较选择。50.5%的农户在过去三年中选择了玉米新品种,仍有一半左右的农户始终在使用旧品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是否为示范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对新品种特性的认知、参加品种培训次数等都对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具有正向影响。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高效的农业新品种推广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参考。

李艳萍[10](2009)在《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科技创新对保证粮食安全进而保障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种子产业科技创新属于农业科技创新的范畴。当前种业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种子产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但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时间短,长期的政企不分经营模式在体制和观念上都阻碍了种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这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极不相称。深入开展我国种业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旨在明确我国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探讨促进我国种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对策,加快种业企业的发展。(1)种业企业除了具有一般企业的共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它所生产、经营的产品是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活的生产资料。综合前人的论述和通过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理解,我们将种业企业科技创新定义为:种业企业科技创新是种业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以种业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的与新品种选育开发、生产到商业化销售、应用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种业企业科技创新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领域。(2)种业企业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构思、组织、研究、开发、传播、推广、应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系统过程,其核心是农业品种的创新。但品种创新的基础是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种子的生产中,又伴随良种繁育方法、种子加工贮藏方法、质量检验方法以及植物营养、病虫防治等方面的创新;而要从新品种种子获得效益,还要品种权保护和推广营销等方面的创新相配合。(3)以农业品种创新为主体的种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作为一种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活动,对象是有生命活动的生物有机体,使得它有别于工业技术创新和一般的农业技术创新,其特征是:创新对象的复杂性、创新活动的系统性、创新过程的长期性、创新投入的风险性、创新效益的外部性。(4)我国当前存在的注册种业企业(资金500万元以上)约1.2万家,上市企业仅8家;山东省注册资金1 0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有1 5家、注册资金5 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247家。从玉米品种审定情况看,2002年种业企业所育占审定品种数的38.46%,2008年种业企业所育占审定品种数的70.59%;登海-先锋种业率先进行了种子加工工艺创新、销售理念和策略创新。表明我国种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逐渐增强,种业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5)尽管我国种业企业农业品种技术创新取得较好的绩效,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原创性技术创新成果少,模仿性创新成果多,新品种选育速度慢;品种单一,适应性不足;种质资源研究、利用薄弱;种子生产、加工设施落后,种子质量水平偏低;销售方式僵化,企业信誉度不高;信息传播的供给和需求脱节。(6)我国种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很多也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制度制约因素,包括观念、作风、管理体系等方面还未脱离计划经济的烙印,市场手段运用不够,政府投资不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等;种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管理制约因素,包括决策者的素质、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决策机制不科学,创新资金不足,创新基础条件落后,人才限制等。(7)根据我国种业企业运行现状的调查和对国外经验的借鉴,认为当前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模型由三个子模型组成,各子模型又包括各自下一层子模型。企业的运行模式主要可以选择自主创新模式、跟随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三种。(8)美国、法国、印度三个典型国家农业品种技术创新体系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借鉴国外经验,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帮助种业企业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包括政治推动,加大扶持和服务,创造适合于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的环境。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的自我发展战略则包括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广聚、重用兼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科技创新设施建设、多渠道融资筹集科技创新资金和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经营方略等。

二、“蒙丰农大88”玉米新品种带来高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丰农大88”玉米新品种带来高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保证国家糖业安全,增强国际竞争力
        1.3.2 实现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
        1.3.3 保护生态环境
        1.3.4 促进云南蔗区经济发展,提高蔗农经济收入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
    2.1 云南省甘蔗种植状况
    2.2 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总体情况
    2.3 云南省甘蔗生产不同环节机械化发展状况
        2.3.1 甘蔗耕整地
        2.3.2 甘蔗种植
        2.3.3 甘蔗田间管理
        2.3.4 甘蔗收获
        2.3.5 甘蔗运输
3 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的综合效益分析
    3.1 甘蔗生产机械化经济效益分析
        3.1.1 使用机械化的成本计算
        3.1.2 人工种植成本的计算
        3.1.3 甘蔗生产机械化经济效益分析
    3.2 甘蔗生产机械化社会效益分析
        3.2.1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释放劳动生产力
        3.2.2 有利于蔗糖产业规模化,糖企、合作社专业化
        3.2.3 有利于提高农民综合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
        3.2.4 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
    3.3 甘蔗生产机械化生态效益分析
        3.3.1 减少化肥用量
        3.3.2 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生活垃圾
        3.3.3 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可持续发展
4 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机械化作业条件恶劣,甘蔗种植规模小
    4.2 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单一
    4.3 国家投入不足,机具不适用
        4.3.1 农机补贴力度不够
        4.3.2 现有生产机具不适用
        4.3.3 政府对适用机具研发投入不够
    4.4 农机、农艺融合不够
        4.4.1 甘蔗品种的影响
        4.4.2 种植行距的影响
        4.4.3 收获方式的影响
    4.5 农民不易掌握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
    4.6 生产加工一体化机制尚未形成
        4.6.1 糖厂制糖工艺要求高
        4.6.2 砍收计划、运输方式与收获机械不相适应
5 国内外甘蔗生产机械化经验借鉴
    5.1 国外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
        5.1.1 巴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
        5.1.2 古巴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
        5.1.3 泰国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
        5.1.4 澳大利亚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
    5.2 国内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
    5.3 对云南省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借鉴与启示
6 云南省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规模化种植
    6.2 建立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
    6.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发适用机具
        6.3.1 加大农机补贴力度,补偿购机
        6.3.2 加快土地流转,因地适机
        6.3.3 加大机具研发投入,因地制机
    6.4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6.4.1 优化甘蔗种植品种
        6.4.2 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
        6.4.3 因地制宜选择甘蔗收获模式
    6.5 加快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
        6.5.1 建立蔗农技术培训体系
        6.5.2 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6.6 建立生产加工一体化运行机制
        6.6.1 各部门相互协调联系
        6.6.2 改进制糖工艺
        6.6.3 糖厂合理选址并制定甘蔗砍收计划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玉米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1.1.2 玉米种业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1.1.3 玉米在吉林省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1 种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1.3.2 商业化育种研究现状
        1.3.3 玉米供给侧研究现状
        1.3.4 生产效率研究现状
        1.3.5 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6 研究现状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主要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种子产业与种子行业
        2.1.2 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2.1.3 玉米种业
    2.2 理论基础
        2.2.1 波特竞争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系统科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玉米种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3.1 国外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3.1.1 美国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3.1.2 德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
        3.1.3 法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
    3.2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3.2.1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历程
        3.2.2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3.2.3 国内玉米种业政策法规
        3.2.4 国内玉米生产现状
    3.3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3.3.1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历程
        3.3.2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3.3.3 吉林省玉米种业政策法规
        3.3.4 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
    3.4 吉林省玉米种业存在的差距
        3.4.1 技术差距
        3.4.2 资源差距
        3.4.3 规模差距
    3.5 商业化育种模式经验借鉴
        3.5.1 国外商业化育种模式经验总结
        3.5.2 对吉林省的启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DEA-SBM模型的吉林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研究
    4.1 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4.1.1 生产效率测度指标选取原则
        4.1.2 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指标设定
    4.2 问卷检验与描述性统计
    4.3 DEA模型与方法
        4.3.1 CCR模型
        4.3.2 BCC模型
        4.3.3 DEA-SBM模型
    4.4 效率测算及结果分析
        4.4.1 DEA-SBM模型测算
        4.4.2 非有效决策单元冗余分析
    4.5 提升吉林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政策建议
        4.5.1 加快种业资源整合,培植省内驰名种业
        4.5.2 加大科研投入,重视育种单位研发能力建设
        4.5.3 完善良种补贴政策,增加技术采用补贴种类
        4.5.4 加强补贴调节,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
        4.5.5 创新低成本、高产出耕作模式,加快集约化进程
        4.5.6 加大玉米种植技术示范推广,鼓励农户尝试新技术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的吉林省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5.1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1.2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定
    5.2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
    5.3 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与方法
        5.3.1 主成分分析模型与方法
        5.3.2 BP神经网络模型与方法
    5.4 竞争力评价及结果分析
        5.4.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竞争力分析
        5.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竞争力训练
        5.4.3 种子企业竞争力指数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研究
    6.1 吉林省玉米生产趋势研判
        6.1.1 专用型玉米需求稳中有升
        6.1.2 高品质玉米品种需求加强
        6.1.3 种植过程注重节本增效
        6.1.4 玉米规模化种植程度提高
    6.2 新趋势下吉林省玉米品种供给能力现状
        6.2.1 专用型玉米品种缺口大
        6.2.2 优质品种仍显不足
        6.2.3 省外品种占主导地位
    6.3 供给不足的根源分析
        6.3.1 育种与推广脱节
        6.3.2 体制机制相对落后
        6.3.3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6.3.4 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6.3.5 种业呈现局部泡沫化
    6.4 提高吉林省玉米品种供给能力的对策建议
        6.4.1 推进培植规模化种子企业
        6.4.2 强化种子企业育种主体地位
        6.4.3 提高种子企业经营能力
        6.4.4 加快优良品种选育进程
        6.4.5 建立健全配套体制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的模式及路径
    7.1 传统育种模式及现存问题
        7.1.1 传统育种模式
        7.1.2 现存问题
    7.2 科企合作育种模式及现存问题
        7.2.1 科企合作育种模式
        7.2.2 现存问题
    7.3 基于商业化育种模式的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7.3.1 商业化育种模式构建
        7.3.2 吉林省玉米种业路径选择
    7.4 促进吉林省商业化育种保障措施
        7.4.1 完善配套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7.4.2 加大育种研发投入力度
        7.4.3 注重科研管理人才储备
        7.4.4 聚焦特色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
        7.4.5 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共享体系
        7.4.6 循序渐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导师简介

(4)隆平高科连续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并购
        2.1.2 连续并购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连续并购动因
        2.2.2 连续并购绩效研究方法
        2.2.3 连续并购绩效表现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并购动因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隆平高科连续并购案例介绍
    3.1 我国种业行业现状分析
        3.1.1 种企并购政策背景
        3.1.2 种企并购现状分析
        3.1.3 种企并购存在的问题
    3.2 隆平高科背景介绍
        3.2.1 公司简介
        3.2.2 公司市场竞争力
        3.2.3 公司主营业务
        3.2.4 公司发展战略
    3.3 连续并购过程及动因分析
        3.3.1 隆平高科连续并购过程
        3.3.2 隆平高科连续并购动因分析
4 隆平高科连续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选取
    4.1 连续并购绩效评价方法选取的原则
    4.2 连续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确定
        4.2.1 经济增加值初步评价
        4.2.2 改进平衡计分卡深入剖析
        4.2.3 主成分最终验证
    4.3 指标维度的构建
        4.3.1 评价指标的筛选
        4.3.2 指标传导分析
5 隆平高科连续并购绩效评价
    5.1 连续并购绩效结果初步评价
        5.1.1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计算
        5.1.2 资本总额(TC)计算
        5.1.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计算
        5.1.4 经济增加值(EVA)
    5.2 连续并购绩效结果深入剖析
        5.2.1 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5.2.2 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5.2.3 管理协同效应分析
    5.3 连续并购绩效结果最终验证
        5.3.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5.3.2 主成分提取计算
        5.3.3 主成分结果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建议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对隆平高科的建议
        6.2.2 对种业行业其他企业的建议
    6.3 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惠州市甜玉米良种和优质栽培技术推广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甜玉米发展概况
        1.2.1 国外甜玉米的发展
        1.2.2 国内甜玉米的发展
    1.3 甜玉米的分类
    1.4 甜玉米的营养价值
    1.5 产业发展概况
        1.5.1 国外甜玉米产业发展概况
        1.5.2 国内甜玉米产业发展概况
    1.6 研究方法
2 惠州市甜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2.1 惠州市甜玉米种植生产特点
        2.1.1 惠州市自然资源环境概况
        2.1.2 惠州市农业环境概况
        2.1.3 惠州市甜玉米产业发展情况
        2.1.4 惠州市甜玉米的自主育种发展
        2.1.5 惠州市甜玉米的品种选育发展
    2.2 惠州市甜玉米的栽培技术研究
        2.2.1 甜玉米的栽培模式选择
        2.2.2 甜玉米栽培的采收期选择
        2.2.3 甜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2.2.4 惠州市甜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3 惠州市甜玉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选育技术手段有待提高
    3.2 优质栽培技术普及程度较低
    3.3 甜玉米加工业发展有待完善
4 典型案例分析
    4.1 项目背景
    4.2 项目效应
    4.3 项目要素
    4.4 案例启示
5 惠州市甜玉米发展对策
    5.1 改良产业架构,优化甜玉米发展环境
    5.2 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增加甜玉米商品价值
    5.3 提高优质栽培技术普及率,增加甜玉米产业产值
    5.4 以项目为导向,全面落实产业化运行机制
    5.5 深化加工产业链,加大甜玉米茎叶利用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访谈法
        1.3.3 参与观察法
    1.4 章节安排
    1.5 理论贡献
        1.5.1 政府驱动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
        1.5.2 构建考虑消费者因素速水-拉坦扩展型模型
        1.5.3 提出农产品营销渠道诱致性与强制性变迁的协同模式
2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文献综述
    2.1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相关概念
        2.1.1 “农产品”的内涵
        2.1.2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内涵
        2.1.3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涵
    2.2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相关研究
        2.2.1 制度均衡的描述——农产品营销渠道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2.2.2 制度均衡打破后的变迁——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的相关文献
        2.2.3 走向新的制度均衡——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路径及趋势的相关文献
3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历程及现状概述
    3.1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历程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53-1977)
        3.1.2 转轨经济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78-1984)
        3.1.3 双轨制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85-1997)
        3.1.4 市场化改革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98-2012)
        3.1.5 互联网新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2012-)
    3.2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
        3.2.1 农产品市场规模
        3.2.2 农产品营销整体状况
        3.2.3 农产品营销成本情况
        3.2.4 农产品营销主体情况
    3.3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现存的问题
        3.3.1 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化程度低
        3.3.2 农产品营销渠道技术服务落后
        3.3.3 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能力不足
4 拓展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
    4.1 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
        4.1.1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由来
        4.1.2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4.1.3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评价
    4.2 拓展的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
        4.2.1 经济因素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4.2.2 政治因素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4.2.3 技术进步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4.2.4 消费者需求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5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作用机理研究
    5.1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外部政治作用机理
        5.1.1 我国农产品营销政策的梳理
        5.1.2 我国农产品营销政策的目标
        5.1.3 公共政策对变迁的驱动机理
    5.2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部政治作用机理
        5.2.1 农产品营销渠道权力结构
        5.2.2 内部政治因素的作用机理
    5.3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外部经济要素作用机理
        5.3.1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市场结构
        5.3.2 水平市场与垂直市场的作用机理
    5.4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部经济作用机理
        5.4.1 资产专用性的作用机理
        5.4.2 生产交易费用的作用机理
        5.4.3 内部经济拉动渠道变迁的机理
    5.5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技术进步及消费者需求作用机理
        5.5.1 技术进步对渠道变迁的必要性
        5.5.2 技术进步及消费者需求推动渠道变迁的模型
        5.5.3 技术进步推动中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
        5.5.4 消费者需求对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作用机理
6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路径和趋势
    6.1 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
        6.1.1 诱致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
        6.1.2 强制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
    6.2 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案例分析
        6.2.1 案例来源与案例背景描述
        6.2.2 诱致性变迁:“十里村胡萝卜”
        6.2.3 强制性变迁:“傅家镇甜地瓜”
    6.3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趋势
        6.3.1 政治要素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
        6.3.2 经济要素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
        6.3.3 技术进步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
7 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政策建议
    7.1 以市场为基础发展农产品营销渠道
        7.1.1 重视市场机制与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7.1.2 完善融资环境与培育涉农公司快速发展
    7.2 以政策为支撑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
        7.2.1 规范农贸市场与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
        7.2.2 完善法律制度与保护涉农公司的权益
    7.3 以技术为核心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
        7.3.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与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7.3.2 增加农业技术投入与培育特色化农业产业
    7.4 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
        7.4.1 鼓励涉农电商创业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7.4.2 激活涉农公司活力与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
8 结论与不足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7)加入UPOV1991文本对中国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
        1.2.2 UPOV1978与UPOV1991区别
        1.2.3 UPOV1991文本对中国育种与农业发展的影响
        1.2.4 国外加入UPOV1991文本经验与启示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关理论
    2.1 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关概念
        2.1.1 植物新品种保护内涵
        2.1.2 植物新品种权特征
    2.2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相关理论
        2.2.1 产权理论与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选择
        2.2.2 制度创新理论及其对植物新品种创新保护阐释
第三章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变迁演进
    3.1 UPOV公约的起源与发展
        3.1.1 UPOV公约的起源与使命
        3.1.2 UPOV公约的制度变迁
    3.2 UPOV成员构成
        3.2.1 UPOV成员构成变化
        3.2.2 UPOV成员文本变化
    3.3 UPOV1978与UPOV1991文本对比分析
        3.3.1 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化
        3.3.2 加大植物新品种保护力度
        3.3.3 强化对原始创新的保护
        3.3.4 拓宽种业保护布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发展国际化分析
    4.1 品种权申请量与授权量
    4.2 植物品种权国际占有率
    4.3 植物品种权居民申请与非居民申请
    4.4 品种权国际战略布局
    4.5 保护植物种属范围
    4.6 品种权审查测试的国际合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育种者对UPOV1991文本选择意愿的实证分析
    5.1 育种创新主体分析
    5.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加入UPOV1991文本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5.3 基于企业育种创新行为的UPOV1991文本选择意愿实证分析
        5.3.1 变量设计
        5.3.2 模型建立
        5.3.3 估计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UPOV1991文本对我国主要作物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
    6.1 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测算
        6.1.1 测算方法
        6.1.2 数据说明
        6.1.3 结果分析
    6.2 UPOV1991文本对水稻产业的影响
        6.2.1 水稻新品种保护情况
        6.2.2 UPOV1991文本对水稻新品种推广的影响
        6.2.3 UPOV1991文本对水稻种子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6.3 UPOV1991文本对玉米产业的影响
        6.3.1 玉米新品种保护情况
        6.3.2 UPOV1991文本对玉米新品种推广的影响
        6.3.3 UPOV1991文本对玉米种子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6.4 UPOV1991文本对小麦产业的影响
        6.4.1 小麦新品种保护情况
        6.4.2 UPOV1991文本对小麦新品种推广的影响
        6.4.3 UPOV1991文本对小麦种子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健全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保障,引导品种权保护全面发展
        7.2.2 培育种业企业集团,提高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7.2.3 深化品种权国际合作,积极探索国际形势变化
        7.2.4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品种权国际化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1949年以来陕西农业推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理论依据
        1.2.1 历史长时段理论
        1.2.2 制度变迁理论
        1.2.3 公共产品理论
        1.2.4 动机理论
        1.2.5 创新扩散(传播)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1.3.1 农业推广的研究
        1.3.2 农业推广史及农业史的国内研究
        1.3.3 农业推广史及农业史的国外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1949年之前的陕西农业推广
    2.1 古代陕西农业推广
        2.1.1 先秦时期
        2.1.2 汉唐时期
        2.1.3 唐代以后
    2.2 近代农业推广
        2.2.1 清末时期的陕西农业推广
        2.2.2 民国时期的陕西农业推广
    2.3 建国前后陕西农业基本情况
第三章 陕西现代农业推广的起始期(1949-1957)
    3.1 陕西农业的恢复与合作化的开展
        3.1.1 陕西农业的三年恢复
        3.1.2“一五”计划的实施及陕西农业发展
        3.1.3 陕西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3.2 农业推广的社会需求与任务
    3.3 推广机构与推广体系的初步构建
        3.3.1 推广机构的建立
        3.3.2 推广体系的初步构建
    3.4 建国初期推广的主要形式
        3.4.1 群众性选种运动及推广
        3.4.2 丰产竞赛及技术良种推广
        3.4.3 典型示范
        3.4.4 推广机构的技术推广
    3.5 推广成效及其评价
        3.5.1 推广成效
        3.5.2 评价
第四章 陕西现代农业推广的曲折波动期(1958-1978)
    4.1 农业生产建设的社会氛围与政治环境
        4.1.1 陕西农业生产的社会氛围
        4.1.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背景及发展情况
        4.1.3 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与确立
        4.1.4 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及对陕西农业的影响
    4.2 农业推广的政治属性与特征
    4.3 曲折发展中的推广体系
        4.3.1 推广机构的撤销与恢复
        4.3.2 推广体系的发展
    4.4 推广的形式与表现
        4.4.1 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初期推广的形式与表现
        4.4.2 短暂恢复期推广的形式
        4.4.3“文革”冲击下推广的形式与表现
    4.5 推广的正面效应与存在问题
        4.5.1 推广的正面效应
        4.5.2 问题及教训
第五章 陕西现代农业推广的恢复发展期(1978-2000)
    5.1 农业发展的经济体制环境
        5.1.1“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的转变
        5.1.2 陕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与实行
        5.1.3 人民公社的解体
        5.1.4 市场体制的探索与建立
    5.2 推广对象的变化与新需求
    5.3 推广体系的恢复与新发展
        5.3.1 推广机构的恢复及其体制改革
        5.3.2 推广体系的构建
    5.4 推广的方式
        5.4.1“两户一体”的示范推广
        5.4.2 专业合作组织的技术推广
        5.4.3 技术承包
        5.4.4 技术咨询
        5.4.5 项目实施
        5.4.6 展会带动
        5.4.7 基地示范
    5.5 推广成效及其评价
        5.5.1 推广成效
        5.5.2 评价
第六章 陕西现代农业推广的多元化发展时期(2001 至今)
    6.1 农业的市场化需求与发展环境
        6.1.1 市场机制的健全完善及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6.1.2 城乡社会关系的变演
        6.1.3 土地二权向土地三权的转变
        6.1.4 现代化的消费需求对农业的影响
    6.2 推广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6.3 多元化推广体系的构建
        6.3.1 多元化推广体系的构建
        6.3.2 多元化推广体系的主要特征
    6.4 多元化推广模式
        6.4.1 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
        6.4.2 院校型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
        6.4.3 科研型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
        6.4.4 企业型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
        6.4.5 自助合作型推广的主要模式
    6.5 农业推广的成效及其评价
        6.5.1 推广成效
        6.5.2 评价
第七章 陕西现代农业推广的历史审视
    7.1 陕西现代农业推广的历史脉络与特征
        7.1.1 农业推广完成由计划向市场的方向转变
        7.1.2 农业推广伴随着土地权制变革和深刻影响
        7.1.3 由以粮为纲,实现了向粮果畜蔬茶等领域的推进和发展
        7.1.4 由“要数量、要吃饱”向品质和效益优先的方向迈进
    7.2 推广的总体成效
        7.2.1 农业推广体系与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
        7.2.2 推广了大量技术良种、农机(具)设备及种养方法
        7.2.3 加快了农业技术成果转化
        7.2.4 增加了农民收入
        7.2.5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7.2.6 改变了农民传统固有的生产生活习惯
    7.3 推广中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价值
        7.3.1 保护农民利益、尊重农民意愿是推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7.3.2 稳定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开展农业推广的重要保障
        7.3.3“政府+市场”“公益+有偿”是市场条件下,开展推广的重要方式
        7.3.4 加强人员教育培训,是推广事业持续推进的重要基础
        7.3.5 健全完善的推广政策,是推广工作开展的制度保障
    7.4 陕西现代农业推广未来发展趋势
        7.4.1 信息化
        7.4.2 市场化
        7.4.3 规模化
        7.4.4 多样化
        7.4.5 品质化
        7.4.6 智能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河南省滑县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可能的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2.1.2 农户行为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新品种
        2.2.2 农户新品种选择行为
    2.3 文献综述
        2.3.1 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诱因、动机和意愿的研究
        2.3.2 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
3 河南省玉米生产及品种变更历程
    3.1 河南省玉米生产情况
    3.2 河南省玉米生产分区
    3.3 河南省玉米品种变更状况
4 滑县农户玉米新品种选择的现状分析
    4.1 调研基本情况描述
        4.1.1 样本分布
        4.1.2 样本特征
        4.1.3 农户玉米品种选择购买情况
    4.2 农户玉米品种选择现状及差异分析
        4.2.1 农户玉米品种选择现状
        4.2.2 影响农户玉米品种选择的因素分析
5 影响农户玉米新品种选择的因素分析
    5.1 模型设计
        5.1.1 理论分析
        5.1.2 模型建立
    5.2 研究假说
    5.3 结果分析
        5.3.1 模型整体估计结果
        5.3.2 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6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10)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
        1.2.1 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
        1.2.2 国内外学者关于种业企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2.3 国内外学者关于种业企业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1.2.4 评述
    1.3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目标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界定
    2.1 种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
        2.1.1 种子及其重要性
        2.1.2 种业企业科技创新概念的界定
    2.2 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2.2.1 品种创新是种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
        2.2.2 高产优质良种是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
        2.2.3 提高经济效益是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的终极目的
    2.3 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的特点
        2.3.1 创新对象的复杂性
        2.3.2 创新活动的系统性
        2.3.3 创新过程的长期性
        2.3.4 创新投入的风险性
        2.3.5 创新效益的外部性
3 我国种子科技创新的现状
    3.1 我国种业的发展历程回顾
    3.2 我国的种业企业经营现状
    3.3 我国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3.3.1 品种创新现状
        3.3.2 种子加工和销售服务创新状况
4 我国种业企业科技创新制约因素分析
    4.1 我国种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4.1.1 原创性技术创新成果少,模仿性创新成果多,新品种选育速度慢
        4.1.2 品种单一,适应性不足
        4.1.3 种质资源研究薄弱
        4.1.4 种子生产、加工设施落后,种子质量水平偏低
        4.1.5 销售方式僵化,企业信誉度不高
        4.1.6 信息传播的供给和需求脱节
    4.2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剖析
        4.2.1 种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制约因素分析
        4.2.2 种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管理制约因素分析
5 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策略
    5.1 国外种子行业科技创新经验与启示
        5.1.1 美国种业技术创经验与启示
        5.1.2 法国的农业品种技术创新体系
        5.1.3 印度的农业品种技术创新体系
        5.1.4 国外农业品种技术创新的启示
    5.2 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模式选择
        5.2.1 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的系统模式
        5.2.2 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的运行模式
    5.3 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应对策略
        5.3.1 政府创造适合于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的环境
        5.3.2 种业企业科技创新的自我发展战略
6 结语
    6.1 研究的基本结论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蒙丰农大88”玉米新品种带来高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D]. 马承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3]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马琨. 吉林大学, 2019(08)
  • [4]隆平高科连续并购绩效研究[D]. 杨博.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
  • [5]惠州市甜玉米良种和优质栽培技术推广调查[D]. 文浩然.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2)
  • [6]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D]. 孙大鹏.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7]加入UPOV1991文本对中国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 周绪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1)
  • [8]1949年以来陕西农业推广史研究[D]. 苏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4)
  • [9]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河南省滑县的实地调查[D]. 陈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7)
  • [10]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D]. 李艳萍.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玉米新品种“猛丰农大88”带来高效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