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带鱼种群结构变化研究

东海带鱼种群结构变化研究

一、东海带鱼群体结构变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曼,王雪辉,王淼娣,杜飞雁,孙典荣,王亮根,王跃中,许柳雄,邱永松[1](2022)在《基于长度贝叶斯生物量估算法的北部湾带鱼资源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带鱼是南海西北部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种群之一,估算其种群参数和评估其资源状况对北部湾渔业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6-2016年北部湾带鱼(Trichiurus haumela)的生物学数据,通过长度贝叶斯生物量估算法(Length-based Bayesian Biomass Estimation Method,LBB)估算带鱼的渐近肛长(Linf)、最适开捕肛长(Lcopt)、相对自然死亡率(M/k)、相对捕捞死亡率(F/k)、捕捞强度(F/M)和开发率(E),并评估其资源状况(相对现存生物量,B/B0)。带鱼的Linf为44.4 cm,L((copt)均值为28.5 cm,M/k和F/k均值分别为1.32、2.76,F/M为2.20,E为0.67,B/B0均值为0.16。经逻辑斯蒂曲线拟合,带鱼的平均最小性成熟肛长为28.63 cm。研究表明,当前北部湾带鱼处于过度开发的状态,现存资源量较低,群体结构简单,呈小型化。

张琥顺,宋普庆,李渊,刘世刚,王雪华,郑进顺,林龙山[2](2021)在《东海中南部秋季游泳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18年11月东海中南部游泳动物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种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181种,其中鱼类133种,甲壳类34种,头足类14种;优势种(IRI≥500)为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麦氏犀鳕(Bregmaceros mcclellandi)、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和日本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东海中南部海域丰度(d)的变化范围为0.37~5.94,种类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0.38~2.64,均匀度(J)的变化范围为0.14~0.71。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东海中南部海域游泳动物群落分为以90 m等深线为界的两个群组,群组间的差异主要由七星底灯鱼、镰鲳(Pampus echinogaster)、龙头鱼、黄鲫(Setipinna tenuifilis)、麦氏犀鳕等引起。BIOENV结果显示水深与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相关性最密切(rw=0.55)。本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海域游泳动物种类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研究海域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养护等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王天姿,韩勤,罗宁建,张广旭,张豪,王迎宾[3](2021)在《浙江海域几种重要底层渔业生物产量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文中认为为了分析浙江省几种重要底层渔业生物产量的变动趋势与环境因子变动规律之间的关系,基于收集得到的2000年到2014年浙江省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乌贼、贝类等水产生物的渔获量的数据,以及捕捞努力量和各类环境因子(赤潮面积、距海平面高度、海表面温度、海表面盐度、厄尔尼诺指数、捕捞努力量6个因子),使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对以上各类因子对上述水产生物渔获量变动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赤潮面积、厄尔尼诺指数、捕捞努力量对小黄鱼渔获量波动影响显着(P<0.05),捕捞努力量、海表面盐度、厄尔尼诺指数、距海平面高度对带鱼渔获量变动影响显着(P<0.05),捕捞努力量、海表面温度、厄尔尼诺指数对乌贼渔获量变动影响显着(P<0.05),捕捞努力量、厄尔尼诺指数对贝类渔获量波动影响显着(P<0.05)。研究结果表明底层渔业生物波动是捕捞作用与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能为浙江省渔业资源合理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日后调控海洋渔业资源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王开立[4](2021)在《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南海北部带鱼与蓝圆鲹的食性与营养级变化》文中研究指明食物联系是海洋鱼类之间最主要的关系,鱼类食性及营养级研究是渔业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与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广泛分布于我国近海,也是南海区灯光围网和拖网的重要渔获对象。本研究选取带鱼与蓝圆鲹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鱼类在现有环境下的食性与营养位置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带鱼δ15N值范围10.14~15.00,平均11.77;δ13C值范围-19.45~-15.95,平均-17.67。不同水深带鱼间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存在差异,在相同的个体规格下,远岸(100~200m)带鱼的稳定同位素值低于近岸(20~80m)的带鱼。可按照水深将带鱼区分为20~40m、60~80m及100~200m三组。其中60~80m水深可能是过渡区域。水深20~40m带鱼δ15N值范围10.14~15.00,平均12.02,δ13C值范围-18.54~-15.95,平均-17.28。水深60~80m带鱼δ15N值范围10.52~13.63,平均11.99,δ13C值范围-18.70~-16.62,平均-17.76。水深100~200m带鱼δ15N值范围10.23~12.14,平均10.98,δ13C值范围-19.45~-17.66,平均-18.59。就生态位的发育变化而言,20~40m水深带鱼随着发育,其生态位经历了先上升后又降低的过程,峰值出现在约200mm肛长。100~200m水深的带鱼生态位随着生长单调上升。本研究以C/N值指示肌肉中的脂肪含量。两水深的带鱼C/N值的发育变化也截然不同,20~40m水深C/N值变化于生态位变化相反,趋势先降后升,最低值出现在约200mm肛长附近。100~200m水深C/N值随发育变化的趋势不明显。由于作为基线生物的长肋日月贝(Amussium Pleuronectes)δ15N值存在水深与个体规格差异,本研究使用a、b两种方案计算带鱼的营养级,a方案认为南海北部不同水深的稳定同位素背景值不存在差异(或可忽略),使用长肋日月贝的平均δ15N值作为统一的基线,b方案认为背景值发生了变化,将长肋日月贝按照带鱼水深分组进行区分,每水深组带鱼使用该组内长肋日月贝的平均δ15N值计算营养级。a方案算得的营养级范围为3.61~5.04,均值4.09。水深20~40m范围为3.61~5.04,均值4.16。水深60~80m范围为3.72~4.63,均值4.15。水深100~200m范围为3.63~4.19,均值3.86。b方案算得营养级范围3.21~5.07,均值4.01。水深20~40m范围为3.64~5.07,均值4.20。水深60~80m范围为3.70~4.61,均值4.13。水深100~200m范围为3.21~3.77,均值3.43。蓝圆鲹δ15N值范围7.29~12.10,平均10.83;δ13C值范围-19.32~-16.10,平均-17.94。蓝圆鲹的δ15N和δ13C值随体长升高,在100mm体长附近达到峰值,后略有下降。C/N值随生长降低,至约100mm体长后略有升高。不同水深的C/N值间无显着性差别(P>0.05)。性别比较中,雌性蓝圆鲹的δ15N值显着高于雄性(P<0.05);雌雄间δ13C值和C/N值无显着差别(P>0.05)。蓝圆鲹的营养级计算使用统一的基线值,算得营养级范围2.77~4.19,均值为3.81。带鱼与蓝圆鲹肌肉中δ15N和δ13C值都存在正相关性。就带鱼生态位在20~40m水深“反常”的发育变化而言,本研究认为这是由于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带鱼对于同一环境的适应性差别导致的。

史登福[5](2021)在《基于有限数据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在南海典型鱼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是维系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传统的渔业资源评估方法需要统计产量、资源丰度指数甚至年龄结构等大量数据,由于调查经费和数据的缺乏,全球仅1%的鱼种进行过系统性的资源评估。近年来,在数据有限(data-limited)条件下如何开展资源评估已成为渔业资源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我国近海的多数渔业种群都属于数据缺乏状态。鱼类生活史参数是基于有限数据的渔业资源评估方法中的重要参数。本文将基于生活史特征的资源评估方法分为仅需体长数据,仅需生活史参数,需要产量数据和生活史参数,需要产量数据、生活史参数及体长或年龄数据等4大类,并分别从方法、数据要求、输出结果及局限性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以南海区的带鱼类、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和金线鱼类等典型经济类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电子体长频率分析法(electronic length-frequency analysis,ELEFAN)、基于体长的贝叶斯生物量分析法(length-based Bayesian biomass,LBB)、包含协变量的剩余产量模型(a surplus-production model incorporating covariates,ASPIC)和基于产量的MSY评估方法(Catch-MSY)等资源评估方法的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电子体长频率分析法(ELEFAN)对南海北部带鱼生物学参数评估。根据2014-2015年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调查数据,使用Fi SATⅡ(FAO-ICLARM Stock Assessment ToolⅡ)软件中的体长频率分析法对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的生物学特征和开发现状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其生物学特征历史变化。结果表明,2014-2015年南海北部带鱼肛长频率分布为单峰型,优势肛长组为160~190 mm,雌雄个体的肛长组成无显着差异(P>0.05);春季雌性个体占比较大,4个季度雌雄比与1:1均有显着差异(P<0.05);性成熟度以Ⅱ期为主,占比高达74.2%;最小性成熟肛长为113 mm,50%性成熟肛长(L50)为241.5 mm;电子体长频率分析法评估的带鱼渐近肛长为585 mm,生长系数为0.2 yr-1,总死亡系数为1.172,自然死亡系数0.475,开发率为0.59。与80年代和90年代对比,带鱼群体结构呈现简单化的趋势,出现了性成熟提前和小型化现象。虽然带鱼当前仍处于过度捕捞状态,但是个体平均肛长有恢复迹象。(2)基于体长的贝叶斯生物量分析法(LBB)对南海北部主要经济鱼类开发状况评估。根据历年北部湾渔业调查数据,通过LBB方法对27组7个物种的渔业开发状态进行了评估,研究了有无先验信息条件下LBB方法评估结果的差异性,并与Fi SATⅡ软件下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LBB评估结果表明,27组数据中有17组显示为过度捕捞,分别有5组数据显示资源量水平良好和充分开发,除1992年的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种群外,其他结果均显示为生长型过度捕捞。Fi SATⅡ下的体长股分析法与LBB方法的评估结果比较结果显示,2种方法评估的极限体长相差不大,Z/K结果差异明显,在评估的种群开发率上有所出入。LBB方法及其修正的两种方法比较结果表明,LBB与LBB-2的评估效果更为接近,与LBB-1的评估效果有所差异。此外,有无先验信息条件下评估结果会有较大差异,LBB方法对极限体长和M/K这两个值的设定较为敏感,在使用该方法时需引起注重。(3)基于剩余产量模型的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产量(MSY)评估:以广东为例。根据广东1961-2018年海洋渔业统计产量数据,利用ASPIC软件的非平衡剩余产量模型和Catch-MSY模型对广东海洋渔业资源总可捕量、5个重要经济类群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以及可捕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ASPIC与Catch-MSY模型的评估结果相近,广东海洋渔业资源MSY约为1.64×106 t,1996-2006年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当前产量低于MSY。Schaefer与Fox模型评估的MSY相差不大,且B/BMSY与F/FMSY的历史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是评估的渔业现状有所差异。综合两个模型结果显示,带鱼类MSY为14.62×104~15.08×104 t,鲐鱼(Scomber japonicus)MSY为3.82×104~6.78×104 t,鲳类MSY为5.77×104~6.21×104 t,鲷类MSY为4.16×104~4.54×104 t,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MSY为17.68×104~19.84×104 t。5个经济类群中鲐鱼和蓝圆鲹处于过度捕捞后的衰退状态,而带鱼类、鲳类和鲷类在近年来遭受过度捕捞。

史登福,张魁,蔡研聪,耿平,许友伟,孙铭帅,陈作志[6](2020)在《南海北部带鱼群体结构及生长、死亡和性成熟参数估计》文中提出根据2014—2015年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调查数据,对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的渔获率、群体结构、性比与性腺发育、生长及死亡参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2014—2015年南海北部带鱼肛长频率分布为单峰型,优势肛长组为160~190 mm,雌、雄个体的肛长组成无显着差异(P>0.05);2)春季雌性个体占比较大,4个季度雌雄比与1∶1均有显着差异(P<0.05);性成熟度以Ⅱ期为主,占比高达74.2%;最小性成熟肛长为113mm,50%性成熟肛长(L50)为241.5 mm;3)电子体长频率分析法评估的带鱼渐近肛长为585 mm,生长系数为0.2 a-1,总死亡系数为1.172,自然死亡系数为0.475,开发率为0.59。虽然带鱼当前仍处于过度捕捞状态,但个体平均肛长有恢复迹象。

高春霞[7](2020)在《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浙江中南部近海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中南部近海水域属于东海中部的核心水域,受沿岸流及暖流等多水团共同作用,成为各种经济种类优良的饵料场及产卵场。作为东海海域重要经济鱼虾蟹类的主产区之一,由于受人类捕捞活动、海洋环境污染及全球气候变动影响,渔业结构表现为低营养层次种类替代高营养层次种类成为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渔获结构呈小型化、低龄化趋势,渔业生物多样性下降。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减缓环境干扰的不利影响,并使系统有足够稳态应对人为的捕捞影响,而对处于动态变化的生态系统开展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则需要彻底弄清生态系统内食物网的营养结构和生物间的营养关系特征,探究出食物网结构的稳定机制。本论文基于2016年2月、5月、8月和11月在浙江中南部近海的渔业调查,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四个季度主要渔业生物鱼类、甲壳类、头足类和腹足类等肌肉的δ13C值和δ15N值,量化分析调查海域内主要渔业群落的食性类型、营养功能群和连续营养谱等营养结构特征及其时空动态变化,并利用同位素生态位分析重要鱼类群落结构营养多样性和营养冗余及种间和种内的营养相互作用,探究群落结构的内在稳定机制,旨在为今后近海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修复研究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得到如下的主要结论:(1)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计算浙江中南部近海渔获的33种鱼类和18种无脊椎动物的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研究结果显示,浙江中南部近海渔业群落同位素比值跨度范围较大,群落内δ13C值范围为-19.71‰~-14.01‰(跨度5.70‰),δ15N值范围为7.05‰~13.69‰(跨度6.64‰),食源多样性和营养多样性较高;其中鱼类的碳、氮同位素跨度范围最大(δ13C:-19.07‰~-15.53‰;δ15N:7.57‰~12.87‰),无脊椎动物与鱼类相比,有更贫的δ15N值和更富的δ13C值(δ15N:8.79‰~11.17‰;δ13C:-17.30‰~-14.58‰)。(2)根据δ13C、δ15N聚类分析和食性文献资料确定浙江中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生物存在5种食性类型,包括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和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等的浮游动物食性,虻鮋Erisphex pottii、四盘耳乌贼Euprymna morsei和东海红虾Plesionika izumiae等的杂食性,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浅缝骨螺Murex trapa等甲壳类和腹足类的底栖生物食性,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和尖头斜齿鲨Scoliodon laticaudus等的混合动物食性以及银姑鱼Pennahia argentata、黄鮟鱇Lophius litulon和六指马鲅Polydactylus sextarius等的游泳动物食性,其中以混合动物食性种类数量最多。(3)以滤食性双壳类为基线生物估算出浙江中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生物的营养级处于2.66~4.21之间,其中鱼类的营养级范围为2.66~4.21,甲壳类为3.08~3.72,头足类为2.83~3.49,腹足类为3.54~3.62;渔业生物主要营养级处于3.0~4.0之间,占总数的84.31%,以初级和中级肉食性种类为主;根据营养级划分标准,浙江中南部近海食物网营养结构可划分为4个营养功能群,初级消费者(2种,2.5~3.0)为杂食性种类,代表生物为虻鮋和四盘耳乌贼;次级消费者(14种,3.0~3.5)主要为小型鱼类、虾类及头足类,代表生物为日本鳀、短鳄齿鱼Champsodon snyderi、东海红虾和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inermis;中级消费者(28种,3.5~4.0)主要为底栖蟹类、腹足类和混合食性鱼类,代表生物三疣梭子蟹、小黄鱼、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和带鱼等;高级消费者(7种,≥4.0)为凶猛肉食性鱼类,代表生物为前肛鳗Dysomma anguillare和黄鮟鱇等。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浙江中南部近海的渔业生物食性类型和划分群落结构功能群,为今后构建生态系统能量模型奠定参数基础。(4)基于δ13C-δ15N二维坐标系的同位素生态位宽幅和重叠量化指标分析14种不同营养层次鱼类的营养结构、种间营养相互作用及其季节变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营养层次鱼类组成的群落营养结构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P<0.01),尤其是夏季的δ13C值与其他季节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夏季鱼类群落的δ13C值主要集中在-16‰~-15‰之间,而其他季节的δ13C值集中在-17‰~-16‰之间;另外,研究发现除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外,其他13种鱼类的δ13C值、δ15N值均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而混合动物食性的带鱼、小眼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和小黄鱼等δ13C值(1.15‰~1.52‰)和δ15N值(1.02‰~3.18‰)在季节间的波动性要高于底栖食性的海鳗、前肛鳗、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和六丝钝尾虾虎鱼等(0.34‰~0.84‰;0.38‰~0.86‰),表明浮游性食源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比底栖性食源具有更高的变异性。不同季节鱼类营养生态位宽幅不同,春季鱼类的营养生态位宽幅总体高于其他季节(平均SEAc=0.835‰2),夏季多数鱼类的营养生态位宽幅相对最小(平均SEAc=0.455‰2),其中带鱼相比其他鱼类在各个季节都具有更宽的营养生态位宽幅,表现出强烈的占有食物资源及利用资源的能力,而大黄鱼相比其他鱼类营养生态位宽幅较小,对资源的占有能力相对较弱;鱼类种间存在显着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具有相似营养位置的鱼种间重叠剧烈,大黄鱼与相近营养级种类如春季的小眼绿鳍鱼(99.95%)和六丝钝尾虾虎鱼(77.78%)、夏季的龙头鱼(55.44%)和小黄鱼(43.50%)、秋季的龙头鱼(63.39%)以及冬季的皮氏叫姑鱼(77.33%)和银鲳Stromateoides argenteus(76.71%)等都出现高度的营养生态位重叠。(5)对10种优势鱼类不同个体发育阶段的稳定同位素比值特征和营养生态位宽幅和重叠开展分析,预测个体发育引起的种内资源竞争分化对营养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六丝钝尾虾虎鱼和黄鲫Setipinna tenuifilis的δ15N值、δ13C值在体长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银姑鱼、前肛鳗和小黄鱼的各体长组间δ13C值无显着差异(P>0.05),其他6种鱼类如带鱼等δ15N、δ13C各体长组间具显着差异(P<0.05);通过非线性局部多项式回归拟合δ15N、δ13C与个体长度间的变动趋势,银姑鱼、带鱼、小眼绿鳍鱼、皮氏叫姑鱼、龙头鱼和前肛鳗的δ15N值随个体发育而增加,表明在摄食上趋于营养级较高的饵料;皮氏叫姑鱼、龙头鱼和带鱼的δ13C随体长的增加而升高,表明食性向以底栖动物饵料转变,而小眼绿鳍鱼和小黄鱼的小个体δ13C向大个体变动时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这表明食性从底栖向以中上层动物饵料转变,体现了食性的波动较大;10种鱼类中银姑鱼、小眼绿鳍鱼、皮氏叫姑鱼、前肛鳗和带鱼的营养级随个体发育呈明显的逐渐升高趋势;个体发育有助于鱼类个体的同位素生态位拥有更广泛的分布和更少的重叠,研究发现合并体长下各鱼种间的同位素生态位重叠比例达到82.22%,而分体长组的重叠比例仅为51.72%;从平均重叠百分比来看,合并数据的生态位椭圆平均重叠百分比为19.64%,而分体长组的平均重叠百分比为17.12%,明显减少了同位素生态位空间的重叠;在种内营养生态位差异比较中,除六丝钝尾虾虎鱼、黄鲫和小黄鱼外,其他7种鱼类的分体长组间都存在显着的差异(P<0.05),这些都表明了鱼类的个体发育能减少种内资源竞争,有利于维持群落营养结构的稳定性。(6)利用Layman结构指标量化营养结构重要特征,比较浙江中南部近海渔业群落营养结构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浙南海域和浙中海域主要渔业群落的营养结构间无显着差异(P>0.05),群落营养生态位空间结构高度重叠,平均重叠百分比为93.43%,且营养长度相似,生物营养级范围基本在3.0~4.5;浙南海域和浙中海域渔业群落营养结构均具有显着的季节差异(P<0.05),表现为夏季群落的δ13C值与其他季节存在显着差异,春季群落的δ15N值与其他季节存在显着差异;从营养多样性和营养冗余来看,浙南水域的CR、NR和CD值要高于浙中水域,具有更高的营养多样性;夏季的CR、NR和CD值小于其他季节,渔业群落营养多样性较低,而春季营养多样性及生态空间利用率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冗余;基于同位素二维坐标系凸多边形分析结果,浙南海域群落结构稳定性关键顶点种类分为三类,分别为中上层浮游动物食性的次级消费者,如日本鳀、七星底灯鱼和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等,营底栖食性的甲壳类次级或中级消费者,如三疣梭子蟹、中华管鞭虾和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以及高级肉食性的高级消费者,如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前肛鳗、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和黄鮟鱇等,正是这些渔业生物保证了食物网结构的稳定性。

杜萍,陈全震,李尚鲁,颜云榕,叶文建,俞存根[8](2020)在《东海带鱼资源变动及其栖息地驱动因子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栖息地角度解析东海带鱼种群变动的原因,揭示东海带鱼资源变动的主要影响因子。【方法】通过综述我国60多年的东海带鱼研究成果,从栖息地选择、种群数量年间波动、生物学变化等角度阐述东海带鱼对栖息地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表现。【结果与结论】揭示东海带鱼"衰而不竭"除了与带鱼偏r-选择型的生活史特征和摄饵可塑性强的习性有关外,还与其较强的栖息地环境适应性有关,其中温度、盐度和饵料对带鱼的影响较明显。现阶段应重点从海流(温度、盐度)和关键饵料生物历史变化等角度揭示东海带鱼资源变动的原因,为东海带鱼资源保护和生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吴仁协,张浩冉,牛素芳,苗奔奔,翟云[9](2019)在《东海近岸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群体遗传变异研究》文中指出带鱼(Trichiurusjaponicus)是广泛分布于东亚大陆架海域的暖温性近底层经济鱼类,也是东海区最重要的海洋渔业捕捞对象。然而,目前的研究报道对东海近岸带鱼群体遗传变异特性认识不足,不利于其种群的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本研究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对东海近岸带鱼6个群体191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和历史动态进行分析。在577 bp长的控制区序列中共检测到70个多态位点,定义了121个单倍型。群体总的单倍型多样性较高(0.9911),但总的核苷酸多样性较低(0.0092),群体间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小。单倍型遗传学关系、Fst值和分子方差分析结果均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不显着,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历史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东海近岸带鱼群体在更新世中晚期可能经历了瓶颈效应和随后的群体快速扩张,这是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的主要原因。带鱼较强的扩散能力、洄游行为、海洋环流以及近期的群体扩张可能是造成东海近岸带鱼缺乏显着的系统地理种群结构的原因。研究结果提示,在线粒体DNA水平上,东海近岸带鱼群体是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遗传资源管理上可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管理。

何雄波[10](2019)在《中国近海带鱼科(Trichiuridae)常见种空间分布、种群结构与营养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带鱼是我国甚至世界的重要鱼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渔业地位。在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衰退,传统经济鱼类衰落的背景下,带鱼的产量却相对保持稳定增加,占据我国海洋捕捞单种产量排名的首位,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一直保持年产百万吨以上的高产,为世界贡献了 80%以上带鱼产量。鉴于带鱼的重要性,不仅是国内外学者的热门研究对象,而且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是我国渔业资源保护中的重要对象。但由于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分布依然不甚明晰,导致种群结构研究不够全面,摄食习性与营养结构等方面的资料依然比较缺乏,不利于带鱼研究的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本研究于2016-2018秋季中国近海17个渔港站点对带鱼科鱼类进行采样,共采集到带鱼样品2281尾。利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样品进行种类鉴定,结合采样信息,查明带鱼常见种类的空间分布;利用测量的生物学数据,分析种群结构,研究带鱼科常见种的生物学现状;通过胃含物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带鱼科摄食习性及营养生态,评估带鱼科种间摄食和营养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种类组成及空间分布研究表明: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类有4属6种,分别为带鱼属的日本带鱼 Trichiurus 南海带鱼 Trichiurus nanhaiensis、短带鱼 Trichiurus breviss,沙带鱼属的沙带鱼Lepturacanthus savala,小带鱼属的小带鱼Eupleurogrammus muticus和狭颅带鱼属的狭颅带鱼Tentoriceps cristatus。其中日本带鱼分布最广,3个海域共16各站点均有出现,出现频率最高且数量最多,为我国主要捕捞的带鱼种类;沙带鱼次之,同样分布于3个海域6个站点;短带鱼和小带鱼分布于黄渤海和南海;南海带鱼和狭颅带鱼仅分布于南海。日本带鱼是中国近海带鱼科的优势种,在捕捞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南海带鱼、短带鱼和沙带鱼是常见种,在捕捞生产中较为重要,小带鱼和狭颅带鱼属于少见种,捕捞生产中出现频率不高。2.生物学分析表明:本研究中日本带鱼以中小型个体为主,狭颅带鱼以大型个体为主,中、小型个体占少量;南海带鱼、短带鱼、沙带鱼和小带鱼样品均以小型个体为主(占比90%以上)。6种带鱼肛长-体重关系参数b值均小于3,呈负异速生长;带鱼科平均肥满度(Kn)范围为0.61-1.72,狭颅带鱼肥满度最小,其余5种带鱼的肥满度均比较接近,雌雄群体肥满度差异性均不显着;雌雄性比值范围为0.23-1.69,日本带鱼、南海带鱼和短带鱼的雌雄比均大于1.0;样品性腺成熟度组成显示以未成熟个体为主(60%以上)。3.年龄与生长分析表明: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的年龄由1-6龄组成,以1-2龄为优势年龄组。其中南海带鱼、短带鱼、沙带鱼的年龄组成均为1-3龄,且均以1龄为优势年龄;日本带鱼的年龄由1-6龄组成,其中优势年龄组为1-2龄;日本带鱼的肛长VB生长方程为 Lt=666(1-e-0.15(t+1.19));体重 VB 生长方程为Wt=2590(1-e-0.22(t+0.38))3。4.摄食习性分析表明: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的食性相似,均为广食性肉食鱼类,食物来源主要以鱼类为主,兼食少量甲壳类和头足类;主要摄食鱼类种类有少鳞犀鳕(Bregmaceros rarisquamosus)、银腰犀鳕(Bregmacerosnectabanus)、眶灯鱼(Diaphus sp.)、日本带鱼、小公鱼(Stolephorus sp.)、小沙丁鱼(Sardinella sp.)、中颌棱鳀(Thryssamystax)和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等,大多为中上层小型鱼类;摄食的甲壳类和头足类主要为樱虾(Sergia)、对虾(Penaeus)、管鞭虾(Solenocera)、枪乌贼(Loligo)和乌贼(Sepiida)。本研究中带鱼科鱼类存在同类相食行为,基于胃含物的摄食营养级较高(4.07<TL<4.57),属于中高级肉食性鱼类;摄食生态位宽度各有高低(1.55<B<2.37),以日本带鱼摄食生态位宽度最高;种间存在摄食生态位重叠,存在食物竞争关系,其中,日本带鱼与其它带鱼种类的摄食生态位重叠比较明显;日本带鱼摄食习性存在海域差异,在生长过程中存在1~2次食性转变的习性,转变个体的肛长在黄渤海为270mm和370mm,东海为 271-310mm,南海为 190-210mm 和 270-290mm。5.营养结构分析表明:6种带鱼碳、氮稳定同位素值范围较广泛,δ13C范围为-20.90~-14.72‰,δ15N的范围则是5.81~17.55‰,营养来源丰富,营养层次跨度较大。6种带鱼基于稳定同位素的营养级范围为3.17<TL<3.97,其中日本带鱼最低,南海带鱼最高;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除了,日本带鱼、南海带鱼、短带鱼、沙带鱼不同海域或站点或肛长组间的δ13C、δ15N均表现为差异性极显着(P<0.01),其中日本带鱼在南海与黄渤海的同位素和营养级大小均比较相似;随着肛长增长,日本带鱼的δ13C变化不大,δ15N和营养级随着肛长增长均表现为逐渐增长趋势;南海带鱼站点间δ13C、δ15N和营养级变化不明显,随着肛长增长,δ13C逐渐增加,δ15N和营养级均逐渐下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短带鱼的δ13C呈逐渐增长的趋势,而δ15N的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肛长增长,δ13C变化不大,δ15N和营养级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站点沙带鱼δ13C差异性极显着(P<0.01),但规律不明显,δ15N从南到北表现为递减趋势;随着肛长增长,δ13C变化不大,δ15N和营养级呈增长趋势。随着肛长增长,狭颅带鱼δ13C、δ15N差异性显着(P<0.05),δ13C变化不大;δ15N和营养级表现为减小的趋势。各种类的δ13C、δ15N性别差异不显着。6种带鱼总营养生态位宽度范围(TA)为2.07~35.77,其中以日本带鱼为最大,沙带鱼总生态位宽度接近最大值,为35.34,最小的为狭颅带鱼;核心生态位(SEA)的范围为0.80~6.90,其中最大的为短带鱼,最小的为狭颅带鱼;营养多样性(CD)的范围为0.85~3.01,其中以沙带鱼为最大,南海带鱼最小;营养相似性(MNND)的范围为0.12~0.33,其中以小带鱼最大,日本带鱼最小;营养均匀度(SDNND)的范围为0.13~0.22,其中最大的为沙带鱼,最小的为日本带鱼。中国近海常见渔获带鱼科种类有6种,种群资源表现为资源衰退型,但发展趋势有所好转:日本带鱼的性成熟肛长和年龄结构逐渐恢复、营养级基本保持稳定。带鱼科食性相似,营养来源广泛,营养层次高且跨度大,在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营养动力学过程中承担着向更高营养层次的海洋生物实现能量中转的重要作用。各种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相互之间通过提高食物来源和营养层次多样性以减轻竞争程度;日本带鱼和沙带鱼是构成带鱼科营养结构最重要的两个种群,其余种类贡献较小;日本带鱼资源利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最强。

二、东海带鱼群体结构变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海带鱼群体结构变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长度贝叶斯生物量估算法的北部湾带鱼资源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
    2.2 方法
        2.2.1 种群参数
        2.2.2 初次性成熟肛长
3 结果
    3.1 肛长组成
    3.2 肛长频率分布
    3.3 初次性成熟肛长
    3.4 种群参数及资源状况
    3.5 年际变化
4 讨论与分析
    4.1 肛长组成
    4.2 不同海域带鱼种群参数比较
    4.3 资源状况

(2)东海中南部秋季游泳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1.2 相对重要性指数
    1.3 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
    1.4 游泳动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1.5 群落结构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2.2 ABC曲线特征
    2.3 群落多样性指数
    2.4 群落结构特征
3 结论

(3)浙江海域几种重要底层渔业生物产量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渔获量及主要环境因子变动趋势
    2.2 环境因子对渔获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赤潮对渔获量的影响
    3.2 厄尔尼诺指数对渔获量的影响
    3.3 海表面温度、海表面盐度对渔获量的影响
    3.4 捕捞努力量对渔获量的影响
4 结论

(4)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南海北部带鱼与蓝圆鲹的食性与营养级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带鱼与蓝圆鲹
    1.2 水生生物食性与生态位
        1.2.1 生物对于食物的选择及影响因素
        1.2.2 生态位与生境
    1.3 水生生物食性研究的方法
        1.3.1 胃含物分析法
        1.3.2 稳定同位素分析法
    1.4 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南海北部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食性与营养级的变化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胃含物分析
        2.1.2 营养级(Tropic level)
        2.1.3 碳氮比(C/N)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基线
        2.2.2 带鱼组织中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2.2.3 营养级
        2.2.4 肌肉含脂量的变化(以C/N值为指标)
        2.2.5 性腺发育的影响
        2.2.6 碳氮同位素值及碳氮比值间的关系
        2.2.7 胃含物分析
    2.3 讨论
        2.3.1 陆源因素的影响
        2.3.2 不同水深带鱼稳定同位素值及摄食习性的差异
        2.3.3 营养级的计算
        2.3.4 性腺发育的影响
        2.3.5 带鱼生态位的变化
第3章 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南海北部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的食性与营养级变化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营养级(Tropic level)
        3.1.2 碳氮比(C/N)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蓝圆鲹的同位素特征
        3.2.2 营养级
        3.2.3 肌肉含脂量的变化(以C/N值为指标)
        3.2.4 性腺发育的影响
        3.2.5 碳氮同位素值的关系
    3.3 讨论
        3.3.1 水深对同位素值的影响
        3.3.2 发育变化
        3.3.3 营养级
        3.3.4 性腺发育的影响
        3.3.5 碳氮同位素值的相关性
第4章 总结和展望
    4.1 总结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有限数据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在南海典型鱼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仅需体长数据的评估方法
        1.2.2 仅需生活史参数的评估方法
        1.2.3 需要产量数据及生活史参数的评估模型
        1.2.4 需要产量数据、生活史参数及体长、年龄数据的评估模型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体长频率分析法(LFA)对南海北部带鱼生物学参数评估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群体结构分析
        2.1.3 肛长体质量关系
        2.1.4 性比与性腺发育
        2.1.5 生长、死亡参数估计
    2.2 结果
        2.2.1 渔获物的季节变化
        2.2.2 群体结构特征
        2.2.3 肛长体质量关系
        2.2.4 性比与性腺发育
        2.2.5 生长、死亡参数估计
    2.3 讨论
        2.3.1 与其他海域种群参数的比较
        2.3.2 南海北部带鱼生物学特征变化
第三章 基于体长的贝叶斯生物量分析法对南海主要鱼类开发状况评估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LBB评估结果
        3.2.2 LBB与FiSATⅡ的评估结果比较
        3.2.3 LBB及其修正方法评估结果比较
    3.3 讨论
第四章 基于剩余产量模型的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产量评估:以广东为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ASPIC软件
        4.1.3 Catch-MSY模型
    4.2 结果
        4.2.1 ASPIC
        4.2.2 Catch-MSY模型
    4.3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浙江中南部近海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稳定同位素术语
        1.1.1 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
        1.1.2 同位素判别系数
        1.1.3 同位素更新速率
    1.2 稳定同位素方法学研究进展
        1.2.1 同位素混合模型
        1.2.2 营养级计算模型
        1.2.3 营养生态位和多样性度量
    1.3 稳定同位素在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应用进展
        1.3.1 示踪基础碳源
        1.3.2 构建及量化食物网营养结构
        1.3.3 重建生物食性和指示食性转换
        1.3.4 确定生物营养级
        1.3.5 问题和展望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浙江中南部近海渔业生物营养级和功能群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本采集和处理
        2.1.2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2.1.3 营养级计算
        2.1.4 聚类分析
        2.1.5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特征
        2.2.2 主要渔业生物的聚类分析
        2.2.3 主要生物的营养级和连续营养谱
    2.3 讨论
        2.3.1 不同水域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2.3.2 δ13C和食源分析
        2.3.3 聚类与摄食习性分析
        2.3.4 基线值和富集因子分析
        2.3.5 营养级比较分析
        2.3.6 食物网营养功能群划分
第三章 浙江中南部近海主要鱼类种间营养相互作用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样品选择
        3.1.2 稳定同位素处理
        3.1.3 营养级计算
        3.1.4 季节变化差异性分析
        3.1.5 营养生态位宽幅和重叠
        3.1.6 统计和作图分析
    3.2 结果
        3.2.1 不同营养层次鱼类群落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3.2.2 不同营养层次鱼类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季节变化
        3.2.3 不同营养层次鱼类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和重叠
        3.2.5 高营养层次鱼类的营养生态位季节重叠
    3.3 讨论
        3.3.1 脂质对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影响
        3.3.2 特定鱼类群落营养多样性和食源多样性的季节差异
        3.3.3 主要鱼类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季节变化
        3.3.4 鱼类营养生态位宽幅和重叠
第四章 浙江中南部近海鱼类营养生态位的个体发育差异
    4.1 材料和方法
        4.1.1 研究区域
        4.1.2 样本分组
        4.1.3 数据统计和分析
    4.2 结果
        4.2.1 不同体长组鱼类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
        4.2.2 不同体长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变化趋势
        4.2.3 营养级随个体发育变化
        4.2.4 不同体长组的同位素生态位变化
    4.3 讨论
        4.3.1 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的个体发育差异
        4.3.2 营养级的个体发育差异
        4.3.3 营养生态位的个体发育变化
第五章 浙江中南部近海渔业群落营养结构的时空变化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调查站点和位置
        5.1.2 样品采集
        5.1.3 稳定同位素测定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主要渔业群落组成
        5.2.2 主要渔业群落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
        5.2.3 主要渔业群落营养级谱和营养长度
        5.2.4 主要渔业群落营养结构的空间变化
        5.2.5 主要渔业群落营养结构的时间变化
    5.3 讨论
        5.3.1 主要渔业生物组成时空特征
        5.3.2 群落碳氮稳定同位素水平的时空变化
        5.3.3 群落营养多样性和结构稳定性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浙江中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群落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时空变化
        6.1.2 浙江中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生物的食性类型及个体发育变化
        6.1.3 浙江中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生物的营养级和营养功能群
        6.1.4 浙江中南部近海主要鱼类种间和种内竞争共存机制
        6.1.5 浙江中南部近海渔业群落营养冗余及关键顶点生物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东海带鱼资源变动及其栖息地驱动因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栖息地选择
2 种群数量年间波动
3 生物学变化
4 结语

(10)中国近海带鱼科(Trichiuridae)常见种空间分布、种群结构与营养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带鱼科种类研究进展
        1.2.1 带鱼科研究进展
        1.2.2 中国近海带鱼科种类及其分布研究进展
        1.2.3 鱼类种类鉴定方法
    1.3 带鱼科营养生态研究进展
        1.3.1 带鱼科摄食习性研究进展
        1.3.2 带鱼科营养生态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4.1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及其分布
        1.4.2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种群结构
        1.4.3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摄食习性
        1.4.4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营养结构
    1.5 目的与意义
第2章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空间分布
    2.1 材料方法
        2.1.1 样品来源
        2.1.2 种类鉴定
        2.1.3 样品处理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带鱼科常见种类及其空间分布
        2.2.2 遗传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
        2.2.3 基于形态特征的日本带鱼地理群体研究
    2.3 讨论
        2.3.1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类及其分布
        2.3.2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2.3.3 日本带鱼地理群体分析
第3章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种群结构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生物学测量
        3.1.3 性腺成熟度划分
        3.1.4 性成熟肛长
        3.1.5 耳石处理与年龄鉴定
        3.1.6 数据处理和分析
    3.2 结果
        3.2.1 生物学特性
        3.2.2 肛长与体重的关系
        3.2.3 肥满度
        3.2.4 性比与性成熟度组成
        3.2.5 年龄与生长
    3.3 讨论
        3.3.1 生物学特性
        3.3.2 肛长-体重关系
        3.3.3 性比与性成熟组成分析
        3.3.4 年龄鉴定分析
        3.3.5 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
第4章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秋季摄食习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胃含物分析
        4.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4.2 结果
        4.2.1 日本带鱼摄食习性
        4.2.2 其他带鱼的摄食习性
        4.2.3 摄食营养级与生态位宽度
        4.2.4 种间生态位重叠
    4.3 讨论
        4.3.1 日本带鱼摄食习性分析
        4.3.2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摄食关系分析
        4.3.3 摄食营养级、生态位与重叠分析
第5章 中国近海带鱼科常见种秋季营养结构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肌肉样品准备
        5.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5.2 结果
        5.2.1 带鱼科δ~(13)C、δ~(15)N特征与营养级
        5.2.2 日本带鱼δ~(13)C、δ~(15)N特征与营养级
        5.2.3 其他种类δ~(13)C、δ~(15)N特征与营养级
        5.2.4 营养生态位
    5.3 讨论
        5.3.1 日本带鱼食物来源与营养层次
        5.3.2 常见带鱼食物来源与营养层次分析
        5.3.3 常见带鱼营养生态位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四、东海带鱼群体结构变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长度贝叶斯生物量估算法的北部湾带鱼资源评估[J]. 张曼,王雪辉,王淼娣,杜飞雁,孙典荣,王亮根,王跃中,许柳雄,邱永松. 海洋学报, 2022(01)
  • [2]东海中南部秋季游泳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J]. 张琥顺,宋普庆,李渊,刘世刚,王雪华,郑进顺,林龙山.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1(04)
  • [3]浙江海域几种重要底层渔业生物产量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J]. 王天姿,韩勤,罗宁建,张广旭,张豪,王迎宾. 海洋湖沼通报, 2021(03)
  • [4]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南海北部带鱼与蓝圆鲹的食性与营养级变化[D]. 王开立.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5]基于有限数据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在南海典型鱼类中的应用研究[D]. 史登福.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6]南海北部带鱼群体结构及生长、死亡和性成熟参数估计[J]. 史登福,张魁,蔡研聪,耿平,许友伟,孙铭帅,陈作志. 南方水产科学, 2020(05)
  • [7]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浙江中南部近海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结构研究[D]. 高春霞.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8]东海带鱼资源变动及其栖息地驱动因子研究进展[J]. 杜萍,陈全震,李尚鲁,颜云榕,叶文建,俞存根.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0(01)
  • [9]东海近岸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群体遗传变异研究[J]. 吴仁协,张浩冉,牛素芳,苗奔奔,翟云. 海洋与湖沼, 2019(06)
  • [10]中国近海带鱼科(Trichiuridae)常见种空间分布、种群结构与营养生态研究[D]. 何雄波. 集美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东海带鱼种群结构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