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网络与伦理的桥梁——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严耕报道

搭建网络与伦理的桥梁——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严耕报道

一、架起网络与伦理之间的桥——记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严耕(论文文献综述)

李恒[1](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张景璇[2](2020)在《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伴随“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方针的提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方向转向提高物质环境品质,使得大学校园不仅可以展现高校办学水平和文化特色,还可以同时完成环境育人的实践。在经历世纪之交的大学校园建设热潮后,千校一面、文化底蕴缺失、文化氛围淡薄等校园物质环境问题逐渐浮现,形成了校园规划设计的文化困境,因此,如何进行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是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实地和文献调研,梳理了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经验及现存问题,并在建立针对性的理论模型后,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部分:首先,本文明晰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回溯其变迁的历史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和规划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梳理各时期中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模式。其次,本文选取8所大学12个校园作为实地调研对象,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考察和随机访谈等方法,对校园规划格局、校园建筑,景观标识、校园文化氛围等进行深入考察,再结合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对当下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现存问题进行整合与归纳。接着,本文针对“文化”用于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确定探讨的校园文化要素,明确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间的联系方式,从而建构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理论模型。最后,在前期调研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文化实践和文化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基于文化传承,提出传承地域文化景观和校园历史文化景观的策略;基于文化实践,提出契合学生活动模式场景、契合教学活动场景、策划交往活动场景、契合及策划文娱活动场景的策略;基于文化发展,提出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提升校园空间文化品质、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全文约78000字,图184幅,表格29个。

陈志奎[3](2020)在《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文中指出“英国城市工作组”(UTF)发表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黄皮书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掀起了“城市文艺复兴”运动的巨浪,这个运动以文化为主要导向,以城市设计为扫荡工具,在取得巨大成就和声誉的同时,也因城市士绅化、虚假繁荣和逻辑自洽被诟病,同时城市设计的本体理论没有得到突破。中国的“城市化大跃进”带来的“城市病”、“千城一面”、地域文脉破碎、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人文生活品质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已日益凸显。人们对优质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渴望与当下紧张畸形的都市生态构成矛盾,城市发展经常在追求GDP经济和精神、环境生态文明之间,顾此失彼。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公共安全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道危机,以及智能化时代对人类生活的进一步肢解和异化,无论东西世界,都呼吁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和人居文明永续之道。这为推出新的城市设计思维、城市营造方式和城市发展体系奠定了时代正义。本文引介了“软城市”理论,并将“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时代的城市设计范式迭代进行了明细化对位比较;然后从历史逻辑、文化动机、文献谱系、理论支撑、观点主张、价值取向、法理依据、现实基础、实操导则、案例推演和现实观照等几个方面完成了对艺术都市体系的构建,使之具备方法论意义和较强的理论创新性。譬如,从“艺术化”和“艺术性”两方面勾画当代艺术都市的面貌与特质;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文化精英、市民大众“三层制”出发,采用一系列以艺术、设计和文化多样性为核心概念的营造内容,通过在艺术、人和城市之间建立稠密多维的关系网络和丰富随机的触发反应去激发都市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并塑立以市民为主体的空间生产态度。这大大超越了“艺术人口和艺术产业堆砌”的传统艺术城市概念,演变为一场注重真实性和生长性的总体都市革命。基于“软城市”理念的艺术都市体系,拓展了城市设计理论,迎回了城市设计“公平正义”的价值本义,将城市设计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推进为发挥全民主观创造力的全域塑造行动,将城市设计从宏大叙事和物质塑造手段演变到微观精妙和精神体验的范畴,将城市设计从以数字绩效为指引的城市面貌改造工具发展为协调公共利益、公民价值和市民社会的杠杆工具。作为一个具备落地实操价值的都市主义体系,艺术都市可以直接指导和作用于现实中的城市设计实践,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为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规避西方模式的缺陷,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方案智慧。艺术都市将人文精神、闲暇生活和个体解放作为未来城市的增长点,符合时代趋势,同时,艺术都市发起的日常都市革命和个体观照精神,能够对“城市文艺复兴”有益激化,续延“城市文艺复兴”系统的生命力。本文的文献综述方法有所创新,首先用直接文献和思想文献二分法,然后分别延裂出核心文献和次级文献,形成横纵之势和逻辑铺陈,以应对和提炼广博的文献信息。本文以强势的理论代入展开论证,以空间政治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历史学和艺术学为理论主轴,串联起散落于全文各处的群英思想荟萃,采撷和运用诸家理论概念,形成思想矩阵,强调宏阔视野和跨领域并置耦合研究,追求思辨性和碰撞感,制造了丰富的知识切面和触发可能,塑造出了具备开放性和延展性的知识生产胎体,以期获得学术耐品性和知识长效性,并为平行领域提供学术营养和跨界启发。无论论证过程还是结果,都凝结出了清晰的学术审美和严苛的价值取向,它们零散而又统一,无形却又彰显:差异、多样性、开放性、生长、模糊、边界、遭遇、日常、去中心化、反威权、反叛、精微、多元、可能性、临时性、动态、非物质性、自下而上、多孔、弹性、温暖、放松、分散、感性、并置、偶发、虚空、灰度、剩余、无意识、非常规、自由、个体、无序……

韦震[4](2018)在《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阿伦·盖尔是澳大利亚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2017年盖尔出版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未来宣言》(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ManifestoFor the Future,2017),核心内容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的系统关注与阐释。盖尔本人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了大量“中国元素”,具有特色鲜明的“东方色彩”。盖尔继承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有生态意蕴,主张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体,致力于谋求全人类的生态福祉,以保障人类文明健康永续发展。他倡导较为激进的社会转型方式,呼吁对工业文明完成超越,强调只有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与超越才能彻底消除生态危机,完成“资本逻辑”到“生态逻辑”的升级,实现生态文明。主张通过马克思主义中的激进启蒙思想摆脱全球资本主义对市场的奴役,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并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在实践层面,盖尔提出特色鲜明的目标:“为人类打造生态诗意家园,扩大单位家庭的生态参与度,从个人、地方社区、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角度创造条件让人们自由探索、发挥潜力,去追求幸福生活。(1)对于中国,盖尔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攻坚扶贫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主张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主张回到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精髓中培育中国本土的生态意识,特别突出“道”的重要生态意蕴。本文综合运用文本研读法、纵横比较研究法及深度访谈法,对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的“中国元素”进行了系统梳理、阐释评价、比较分析,旨在发掘其中蕴含的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益的因素与启示。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导论和五章正文,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释研究背景与对象、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等。第一章系统梳理概括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主要通过介绍盖尔本人及其学术着作,还原其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轨迹,厘清其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呈现其思想历史脉络。本章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分为萌发期、形成期、发展期及成熟期。盖尔的生态思想不是单一维度的生态问题的总结,而是多角度、多维度综合绘制的一幅生态蓝图,既有经典马克思的思想内核,也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更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理论新视野,且相互交织,彼此映照,融汇于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第二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盖尔沿袭了传统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及其非理性使用的批判的传统及对真理求索的历史使命。盖尔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和欧洲文明的批判,奠定了“东方转向”的基础。第三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中国视野。集中论述了盖尔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要素的批判后一种未来向度的“视野重建”,为盖尔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推崇奠定了基础。核心内容包括对东方生态智慧的阐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诠释与辨析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期待。盖尔认为,“天人合一”目标为克服资本的奴役提供了理想路径。第四章,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智慧中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提炼核心生态观点,透过盖尔的视角对核心观点进行评析与解读,深度透析盖尔学术语言、价值取向中的“中国元素”,完成了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上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盖尔主张从“包容互鉴”、“开放创新”、“与时俱进”和“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汲取应对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智慧。第五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本章重点在于评析盖尔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局限性,阐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包含揭示了文化和文化转型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生态话语权的重构、丰富了全球生态思想资源、继承与发扬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并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局限性分为其思想中的“乌托邦”色彩及对中国考察方面的“缺陷”两方面。启示包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以“教育”完成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设生态社区“共同体”、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石艳峰[5](2017)在《中国绿色大学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绿色大学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绿色大学的建设意义和建设内容着手,解析了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现实背景和最新指导理念,明确了绿色大学的含义,绿色大学建设的意义、原则、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国绿色大学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绿色大学建设,绿色教育工作受到重视、绿色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绿色校园建设初见成效、绿色文化传播途径多样。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绿色大学概念的认识不统一,对绿色大学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建设的内容较为单一,开展绿色大学建设缺乏主动性,对建设的评价工作滞后,大学之间缺乏交流合作等。本文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对策:将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到办学理念中,总体布局和系统规划绿色大学建设工作,明确专业优势,建设特色绿色大学,避免同一性;丰富建设内容,将绿色大学建设工作扩展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各个领域;大学之间加强合作,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搭建建设经验分享平台;强化与政府及企业的协作关系,政府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大学应该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为企业研制绿色技术、研发绿色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朱雨晨[6](2017)在《生态摄影的发展和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开展,生态摄影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媒体融合的时代,生态摄影的传播有助于人们更新生态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促进生态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有助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本文以生态摄影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其一论述了生态摄影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其二探讨了生态摄影的基本理念,对生态摄影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生态摄影在发展过程中吸纳借鉴的思想资源生态科学与生态美学,从思想审美、功能释放、摄影传播、作品创作四个维度归纳总结了生态摄影的特征;其三讨论了生态摄影的传播及影响,分析了生态摄影的不同传播途径的作用,提出使用媒体组合的方式传播生态摄影的优势明显,探讨了生态摄影对历史观、审美观、社会评判尺度三个方面的社会化影响,通过美国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的生态摄影案例与央视新闻新媒体生态摄影传播案例这两个中西方案例说明生态摄影在传播中起到的现实作用与当代生态摄影发展传播面临的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生态摄影的发展对策,对生态摄影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对生态摄影发展和传播提出了承载更多生态思想、搭建专业化社会化媒介平台和提升摄影者个人素养加强群体交流的建议。让生态摄影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借助社会化媒介,发挥传播生态理念和启迪生态智慧的作用,使生态摄影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

吴平[7](2012)在《张载生态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出现了生态危机。人们在追求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忘记了对地球的关怀。于是,我们遭到了自然的巨大报复。这好像在暗示我们,让我们思考一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样背景下,就有了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的诞生。系统专门的生态思想最早产生于西方,包括生态田园(浪漫)主义、生态进化主义、生态整体主义等等。中国古代文化悠久丰富。中国先民就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习俗。这种尊重、敬畏自然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中国古代思想一贯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一体。比如古人认为人是上天的子民,我们供奉天地就是自然的事情。宋代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最终在朱熹那里达到中国哲学的最高峰。其中,北宋张载开创了理学关学学派,认为“太虚即气”。他关于气的哲学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蕴含衍生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张载的自然观认为天地万物都是阴阳二气化生的,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部分。他最先系统明确论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此外,张载提出的“乾父坤母”、“民胞物与”之说涵括了对天地的敬畏,对自然的关爱,对大同社会的向往最后,张载着名的“横渠四句”流传很广,它们蕴含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秦绪娜[8](2011)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日照为个案》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多数地区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压力之下如何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山东省目照市(地级市)为个案,运用一般政府行为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政府行为取向进行纵横双向分析。首先,纵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日照市政府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为取向。研究发现,日照市政府行为取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78年到1988年的日照县时期,县政府重经济轻环境;1989年到1998年的建市十年间,市政府重经济兼顾环境;1999年至今,市政府力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其次,横向分析了1999年以来日照市政府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为取向。研究发现,1999年以来日照市政府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下,一方面依托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致力于打造生态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了相对协调,但另一方面,作为处于工业化初期的沿海欠发达地区,日照市政府的发展战略仍未脱离重化工业的老路,通过引进一些重化工业大项目发展地方经济,导致某些环境指标恶化,产生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各行其道的两张皮现象。地方政府上述行为背后的动因何在?本文试从内外因两个层面进行剖析。在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因素是地方政府的利益权衡与取舍,这是内因。现实中,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利益的高度相关性,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其主导地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由GDP为核心的干部晋升考核机制、财政分权体制及监督制约机制构成的制度导向因素、同级政府间的竞争因素和辖区内微观主体的制约因素共同构成了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条件,它们作为客观环境因素激励和约束着地方政府行为的范围和边界。上述内外双重因素共同决定了特定时空下地方政府行为的基本取向:经济发展优先于环境保护。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影响因素的剖析,本文认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力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并将制度的激励性与约束性有机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地方政府利益导向机制,以优化地方政府行为。具体制度安排包括:一是完善干部晋升考核体制,做到考核体系由经济指标为主向公共服务指标为主转变,由对上负责为主向对下负责为主转变;二是改革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作出合理划分和配置;三是构建经济与环境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经济与环境相关部门由分割封闭式管理模式向综合协调管理模式转变;四是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以形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多元参与机制。

罗华莉[9](2011)在《中国古代公共园林故事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古代典型公共园林和基本情况为研究对象,以叙事学研究和史料研究、对比研究为基本方法,对古代公共园林故事进行故事性分析和探讨。本文的重点在于古代公共园林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专注于古代公共园林衍生出的各种理念、价值观、思想和实践,探寻其中的文化意义和文化脉络的继承。本论文坚持古代公共园林故事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公共园林进行分析讨论,力证古代存在公共园林。介入叙事学理论的方法,结合历史文献,以叙事学、解释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将古代公共园林故事按照叙事立场作梳理,从文士立场、官方立场和民间立场三个主要叙事立场设置独立章节,对公共园林故事和故事性展开比较研究和文本分析。最后通过对古代公共园林故事和故事性的讨论,结合古代公共园林建设的理念和具体实践,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以及在现代公共园林和城市规划建设当中,文化内涵的缺失问题。对于古代公共园林规划和建设的相关规制,本文也进行了整理和思考,以期对现代城市和公共园林的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指导。基于上述对中国古代公共园林和公共园林故事性的研究,本次研究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本文研究明确肯定了中国古代公共园林历史地位、研究价值。中国古代确实存在公共园林,并且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补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值得继续深入研究;(2)对中国古代公共园林故事性的研究,不仅对我国传统叙事学领域进行了拓展,从小说、电影的叙事研究转为古代公共园林与公共园林故事性,为本土叙事学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领域。(3)古代公共园林的故事性不仅扩展了叙事学领域,作为传承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为现阶段城市和园林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理念和文化内涵,弥补现代建筑故事性和人文精神缺失的遗憾,更在精神层面上有助于缓解现代社会中精神空虚和生态危机问题;(4)结合中国古代公共园林和故事性的研究,本论文汲取的古代生态理念和思想实践,不仅帮助我们继承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明,对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及其指标也具有指导意义,成为构建我国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5)综上观点,我国古代公共园林和故事性的研究,从器物层面、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对我国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更是实现生态文明和诗意栖居的有力保障。因此本研究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义。

刘伟华[10](2011)在《斯宾诺莎自然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文中认为人类在自然中产生并存活,自然是人生存的基础。近代以来,人们对自然过度索取、广泛破坏,持续了三百多年,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紧张,生态、环境、资源危机严重,人类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因此,人们试图从近代的开端,十七世纪的欧洲,寻找问题的起因和解决的启示。斯宾诺莎是近代早期伟大而重要的犹太裔荷兰哲学家。他依据自然界中的万物“在他物内”与神“在自身内”的对立统一,确立了神与自然与实体三位一体的实体概念,建构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组成的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他认为,人只是实体生成的有限样态,人的知性只能认识实体的广延与思维属性,不能认识其余无限多种属性,限定了人的知性的能力范围。作为有限样态的人须服从神的绝对命令。斯宾诺莎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是,实体概念超越了二元对立逻辑,启发人们重新发现并尊重自然的生态价值;限定人的知性的能力范围,阻止以科学技术征服自然的野心,促成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唤醒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规范生态道德行为。斯宾诺莎的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但我们从环境哲学的角度研究斯氏思想的工作做得不足够,今后仍需更广泛、深入地研究。

二、架起网络与伦理之间的桥——记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严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架起网络与伦理之间的桥——记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严耕(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2)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二章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2.1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变迁
        2.1.1 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
        2.1.2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2.1.3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
    2.2 西方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2.2.1 早期的大学校园——封闭式方院模式
        2.2.2 近代大学校园——对称开放模式
        2.2.3 现代大学校园——现代功能化模式
        2.2.4 20 世纪60 年代后大学校园——综合交流模式
        2.2.5 当代大学校园——特色高质模式
    2.3 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2.3.1 古代大学校园——书院模式
        2.3.2 近代大学校园——中西融合模式
        2.3.3 建国至文革前大学校园——苏联模式
        2.3.4 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大学校园——无序模式
        2.3.5 文革后至90 年代初的大学校园——兼容并蓄模式
        2.3.6 90年代初至新世纪大学校园——巨型化多元化模式
    2.4 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的发展
        2.4.1 无规划建设
        2.4.2 静态规划建设
        2.4.3 动态规划建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
    3.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概述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方法
        3.1.3 调研内容
        3.1.4 调研对象选取
    3.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地调研(详见附录A)
        3.2.1 清华大学调研
        3.2.2 武汉大学调研
        3.2.3 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3.2.4 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3.2.5 烟台大学调研
        3.2.6 厦门大学调研
        3.2.7 北京大学调研
        3.2.8 四川大学调研
        3.2.9 实地调研小结
    3.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文献调研
        3.3.1 文献调研内容
        3.3.2 文献调研总结
    3.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总结分析
        3.4.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经验总结
        3.4.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4.1 阿摩斯·拉普卜特的“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4.1.1 阿摩斯·拉普卜特解决研究难点的方法
        4.1.2 “文化”的分解
        4.1.3 文化与环境的联系
        4.1.4 “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4.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4.2.1 校园文化的分解
        4.2.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4.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4.3.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文化景观理论
        4.3.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场景构成理论
        4.3.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固定与半固定要素理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5.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
        5.1.1 传承地域文化景观
        5.1.2 传承校园历史文化景观
    5.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
        5.2.1 契合校园内学生生活模式场景
        5.2.2 契合校园内教学活动场景
        5.2.3 契合校园内交往活动场景
        5.2.4 契合及策划校园内文娱活动场景
    5.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
        5.3.1 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
        5.3.2 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践
    6.1 项目概述
    6.2 学校简介
        6.2.1 学校概况
        6.2.2 校园概况
    6.3 校园文化
        6.3.1 学校理念
        6.3.2 校园历史文化
        6.3.3 校园标识文化
        6.3.4 校园文娱活动
        6.3.5 地域文化
    6.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4.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4.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4.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综述
    7.2 研究成果
    7.3 研究存在的问题
    7.4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A: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实地调研
    1.清华大学调研
    2.武汉大学调研
    3.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4.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5.烟台大学调研
    6.厦门大学调研
    7.北京大学调研
    8.四川大学调研
附录B: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问题提纲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1)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附录C: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北京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附录 图片来源
作者简介

(3)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件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与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主题表述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创新观点与假设表述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2 “软城市”时代——艺术都市的生长土壤
    2.1 反思“城市文艺复兴”
        2.1.1 “城市文艺复兴”的界定
        2.1.2 “城市文艺复兴”中的城市设计
        2.1.3 “城市文艺复兴”的两极化效应
    2.2 “软城市”与城市设计范式
        2.2.1 城市设计的历史逻辑、范式与价值正义
        2.2.2 “软城市”理念阐释
        2.2.3 范式转移与“软城市”时代
3 尺度解析:艺术都市的特质与面貌刻画
    3.1 艺术都市的传统与当代
    3.2 艺术都市的呈现样态与标准
        3.2.1 艺术化
        3.2.2 艺术性
4 策略建议:艺术都市的培育方式与营造手法
    4.1 发牌机、PPP模式、CIO角色:关系美学中的政府身份转型
        4.1.1 机制:“多规合一”与“横向规划”
        4.1.2 保障:“艺术都市”系列政策立法
        4.1.3 增强专业类服务购买力度和贯彻现代城市运营理念
        4.1.4 做城市的“信息官”和创建智能城市系统
        4.1.5 政策倾斜艺术设计人口和促建精尖专业化机构
        4.1.6 加强教育投入和创造人才凝聚环境
        4.1.7 信任赋权社会创新团体和鼓励多样化弹性社区文化
        4.1.8 挖掘地方文脉和延续文化遗产
        4.1.9 传奇市长:从“城市针灸”看城市设计的本义
        4.1.10 牵引性事件策划与培育城市高光
    4.2 新文艺复兴:企业、机构(NGO)与文化精英们的都市狂想
        4.2.1 共融与泯界:社会创新设计、非典型公共艺术、社区设计与当代艺术的社会学实践
        4.2.2 改写规则的颠覆性力量:设计极客与创意先锋
        4.2.3 政治表达与无边界实验:设计与艺术中的激进组合
        4.2.4 非常规应对:“新丰裕社会”的策略救赎与“当代设计”的双重指向
        4.2.5 “60%公共艺术计划”与社会合作公共艺术计划
        4.2.6 切片的故事:城市与建筑合辑系列
        4.2.7 切片的故事:产业与教育合辑系列
        4.2.8 切片的故事:危机应对与思想骇客合辑系列
        4.2.9 切片的故事:艺文生活合辑系列
    4.3 城市设计的“第三空间”:草根原生力与城市共治
        4.3.1 温和、无序和“反规划”:日常都市主义的潜力与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4.3.2 松空间、寻猎型空间和剩余空间:都市反叛与战术都市主义
        4.3.3 锱铢必较与全民运动:可持续都市主义在行动
        4.3.4 从数字囚徒到数字游民:都市生活中的虚拟社区与光滑空间
    4.4 本章小结
5 理论推演:以“艺术雄安·设计之都-雄安艺术都市行动计划”为例
6 后欲望都市:当下中国城市的矛盾发展观与艺术都市体系
    6.1 中国城市设计范式求变的动因
    6.2 东方的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观
    6.3 作为体系的艺术都市
7 结论
    7.1 概述论证结果与过程
    7.2 创新结果与价值贡献
        7.2.1 创新结果
        7.2.2 价值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4)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对象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创新及不足
        一、论文创新
        二、论文不足
第一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述
        一、盖尔简介
        二、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脉络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
        四、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欧洲文明的虚无性与侵略性
        二、西方工业文明与全球性生态危机
        三、生态环保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四、资本主义制度与苏联模式的弊端
    第三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渊源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生态哲学及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拓了理论新视野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
    第一节 盖尔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一、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
        二、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应用的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精英”及教育的批判
        四、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盖尔生态危机批判理论
        一、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对西方文化的批判
        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四、对异化消费方式批判
    第三节 盖尔对虚无主义的批判
        一、需要克服虚无主义的原因
        二、虚无主义对生态的破坏
        三、如何超越虚无主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视野
    第一节 盖尔视野下的东方生态智慧
        一、李约瑟:盖尔关注东方传统生态文化的引路人
        二、聚焦中国之前:盖尔早期对苏联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三、多维观照之下:盖尔描述的东方生态文化特点
    第二节 盖尔视野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
        二、对中国生态文明基础理论辨析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的契合度
    第三节 盖尔对中国生态文明的期待
        一、文明形态的交替与更迭:对欧洲文明的超越
        二、生态话语权重构的主导者: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三、中国生态文明意境:幸福、自由与文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
    第一节 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一、儒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二、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三、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第二节 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一、道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二、盖尔对道家思想生态的价值评析
        三、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第三节 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一、佛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二、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三、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评析
        一、理论价值
        二、局限性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启示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
        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
        五、以“教育”实现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
        六、建设生态社区“共同体”
        七、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
        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阿伦·盖尔与笔者邮件目录
    附录二 阿伦·盖尔的简历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5)中国绿色大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绿色大学建设的意义、原则、内容及评价
    2.1 绿色大学建设的意义
    2.2 绿色大学建设的原则
        2.2.1 系统性原则
        2.2.2 全员性原则
        2.2.3 持续性原则
        2.2.4 特色性原则
    2.3 绿色大学建设的内容
        2.3.1 绿色学科建设
        2.3.2 绿色科学研究
        2.3.3 绿色人才培养
        2.3.4 绿色文化传播
        2.3.5 绿色校园建设
    2.4 绿色大学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2.4.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2.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及分值
第3章 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现状
    3.1 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三个阶段
        3.1.1 启动阶段
        3.1.2 发展阶段
        3.1.3 瓶颈阶段
    3.2 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主要成果
        3.2.1 绿色教育工作受到重视
        3.2.2 绿色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3.2.3 绿色校园建设初见成效
        3.2.4 绿色文化传播途径多样
    3.3 我国绿色大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概念认识不统一
        3.3.2 重视程度不够
        3.3.3 建设内容不全面
        3.3.4 主动性不强
        3.3.5 评价工作滞后
        3.3.6 校际交流不频繁
第4章 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案例分析
    4.1 综合类院校的建设情况分析——以清华大学为例
        4.1.1 绿色教育
        4.1.2 绿色科研
        4.1.3 绿色校园建设
        4.1.4 绿色大学建设示范
    4.2 农林类院校的建设情况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4.2.1 绿色理论研究
        4.2.2 绿色课程体系建设
        4.2.3 绿色文化传播
        4.2.4 绿色行动实际效果
    4.3 艺术类院校的建设情况分析——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
        4.3.1 绿色校园建设
        4.3.2 绿色教育开展
        4.3.3 绿色文化传播
第5章 推进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对策
    5.1 加强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5.1.1 将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到办学理念中
        5.1.2 建立长期目标和规划
        5.1.3 在顶层设计中发挥自身优势
    5.2 丰富建设内容
        5.2.1 关注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5.2.2 注重科学研究,实现社会服务
        5.2.3 强化绿色教育,丰富教育形式
    5.3 加强大学之间的交流合作
        5.3.1 建立专门的绿色传播网络窗口
        5.3.2 利用媒体技术加强大学合作
    5.4 强化与政府及企业的协作
        5.4.1 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
        5.4.2 企业协助大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5.4.3 大学积极配合实现双重效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生态摄影的发展和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2章 生态摄影的基本理念
    2.1 “生态摄影”概念释义
    2.2 生态摄影的思想基础
        2.2.1 生态摄影的认知基础
        2.2.2 生态摄影的美学基础
    2.3 生态摄影的基本特征
        2.3.1 思想审美特征
        2.3.2 功能释放特征
        2.3.3 摄影传播特征
        2.3.4 摄影创作特征
第3章 生态摄影的传播及影响
    3.1 生态摄影的传播途径
        3.1.1 传统的传播途径
        3.1.2 新兴的传播途径
        3.1.3 混合的传播途径
    3.2 生态摄影的社会影响
        3.2.1 对历史观的影响
        3.2.2 对审美观的影响
        3.2.3 对社会评判尺度的影响
    3.3 生态摄影的传播案例分析
        3.3.1 西方生态摄影的传播案例分析:以安塞尔·亚当斯的生态摄影为例
        3.3.2 中国生态摄影的传播案例分析:以央视新闻新媒体生态主题直播为例
第4章 生态摄影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4.1 生态摄影面临的问题
        4.1.1 生态摄影作品思想性不足
        4.1.2 生态摄影与新媒体融合不够
        4.1.3 生态摄影者自身能力有限
    4.2 生态摄影的发展对策
        4.2.1 生态摄影以承载和传播生态思想为先
        4.2.2 在社会化媒介的环境下搭建专业化传播平台
        4.2.3 生态摄影者的个人素养提升和群体交流加强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张载生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生态思想范畴及张载生态思想的形成
    2.1 生态思想范畴与渊源类型
        2.1.1 生态及生态思想范畴
        2.1.2 生态思想渊源及类型
    2.2 张载思想的形成
        2.2.1 张载的生平
        2.2.2 张载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2.3 张载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第3章 张载的生态思想
    3.1 张载的和谐自然观
        3.1.1 太和是天地万物的木原
        3.1.2 太虚是气之本体
        3.1.3 万物与太虚同在
        3.1.4 “气”化生天地万物之过程
        3.1.5 张载和谐自然观的类型层次
        3.1.6 “参天两地”之宇宙整体
    3.2 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
        3.2.1 天即天地自然界,人即人之物质状
        3.2.2 天即天道,人即“人道”、“人事”、“人谋”
        3.2.3 天涵人的性、神,人即人的形、身
        3.2.4 天涵天地参两,人则穷神知化
        3.2.5 天蕴含“气”,人蕴含“志”
        3.2.6 天人合一思想最终落实于“立志与养气”
    3.3 《西铭》的生态思想
    3.4 “横渠四句”的生态思想
第4章 张载生态思想的启示
    4.1 “礼教关民”对灌输生态良知的启示
    4.2 “推行井田”对落实生态责任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日照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
        1.2.2 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研究
        1.2.3 关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1.2.4 关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研究
        1.2.5 对研究现状的简要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 个案概况
        1.5.1 日照市概况
        1.5.2 选择日照市作为研究个案的说明
        1.5.3 资料来源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地方政府概念界定
        2.1.1 政府
        2.1.2 地方政府
    2.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释义
        2.2.1 协调发展
        2.2.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2.3 一般政府行为理论
        2.3.1 政府职能
        2.3.2 政府行为内涵及特征
        2.3.3 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2.4 其它相关理论
        2.4.1 公共选择理论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改革开放以来日照经济与环境历史变迁及政府行为分析
    3.1 重经济轻环保时期(1978-1988)
        3.1.1 宏观背景分析
        3.1.2 日照经济与环境发展状况及政府行为
    3.2 重经济兼顾环境时期(1989-1998)
        3.2.1 宏观背景分析
        3.2.2 重经济兼顾环境:日照市政府的行为选择
        3.2.3 日照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状况(由县到市的转折)
    3.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日照市政府的努力与困境(1999— )
        3.3.1 宏观背景分析
        3.3.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日照市政府的努力与困境
        3.3.3 日照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状况
    3.4 本章小结
4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
    4.1 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主导性
        4.1.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4.1.2 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悖论
    4.2 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行为
        4.2.1 发展战略定位:依托港口优势,推动跨越式发展
        4.2.2 发展战略重点:突出工业带动,加快工业化进程
        4.2.3 发展举措案例:地方政府主导招商引资
    4.3 日照市经济发展状况
        4.3.1 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4.3.2 蓝色经济:日照市的特色经济与主导经济
        4.3.3 日照经济后发展困境
    4.4 本章小结
5 生态环境变迁中的政府行为选择
    5.1 环境保护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5.1.1 环境资源的公共品属性
        5.1.2 环境问题、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
        5.1.3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
    5.2 日照市政府环境规制行为
        5.2.1 “生态建市”规划战略
        5.2.2 “堵、疏、建”三结合举措
        5.2.3 日照市政府环境规制行为评价
    5.3 日照市生态环境变迁及现状分析
        5.3.1 生态环境变迁
        5.3.2 日照城市绿色名片
        5.3.3 日照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日照市政府的努力与困境
    6.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日照市政府的努力
        6.1.1 发展理念: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6.1.2 发展战略: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生态建市
        6.1.3 发展举措一:构筑具有本市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
        6.1.4 发展举措二:推广使用绿色能源
    6.2 循环经济发展的“日照模式”
        6.2.1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6.2.2 相关配套发展措施
        6.2.3 “点、线、面”整体推进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6.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日照市政府的困境
        6.3.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面临的制约与困境
        6.3.2 日照市政府的矛盾选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张皮
    6.4 经济与环境发展状况
        6.4.1 1999-2010 年日照经济与环境关系演变
        6.4.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
    6.5 本章小结
7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形成机理分析
    7.1 根本因素:地方政府的利益权衡与取舍
        7.1.1 地方政府利益
        7.1.2 地方政府目标函数
    7.2 主导因素:中央政府的制度导向
        7.2.1 制度及“制度—行为”分析
        7.2.2 干部晋升考核机制
        7.2.3 财政分权体制
        7.2.4 其他制度因素
    7.3 其他影响因素
        7.3.1 同级政府间竞争
        7.3.2 辖区内微观主体的制约
    7.4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环境发展中政府行为的变化与比较
    7.5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9)中国古代公共园林故事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研究目的、论文结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论文结构
        1.3.3 研究意义
2 中国古代公共园林的历史溯源
    2.1 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公共园林
    2.2 古代公共园林的存在形态
    2.3 古代公共园林的组建要素
3 古代公共园林的主要叙事立场
    3.1 隐逸流芳的文士立场
    3.2 宽厚待民的官方立场
    3.3 朴素真实的民问立场
4 真名士白风流:古代公共园林与文士风雅
    4.1 古代公共园林的发端—兰亭
    4.2 古代公共园林叙事的动机与情节
        4.2.1 古代公共园林的基本叙事动机
        4.2.2 古代公共园林故事的深层叙事动机
        4.2.3 古代公共园林叙事的叙事情节
    4.3 故事性的缺失与精神家园的寻回
5 官方公共园林:仁政见证与—邦文明的标志
    5.1 古代公共园林的重要坐标—曲江
    5.2 古代公共园林叙事的选择与多重意义
        5.2.1 古代公共园林叙事的选择与撰写
        5.2.2 古代公共园林叙事的意义与功能
    5.3 古代公共园林理念与实践的借鉴
        5.3.1 改善和治理环境的公共园林建设
        5.3.2 公共园林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环保理念与实践
        5.3.3 古代公共园林建设的政治支撑与思想支撑
6 人人共之乐即成:古代公共园林的民间意趣
    6.1 古代公共园林的典范—西湖
    6.2 古代公共园林叙事的接受与传承
    6.3 构建和谐社会与弘扬人文精神的契合
        6.3.1 纪念公共园林与文化传统的保存
        6.3.2 私家园林的开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6.3.3 文化传统的继承与人文精神的发扬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斯宾诺莎自然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第2章 斯宾诺莎自然观的形成
    2.1 斯宾诺莎的时代与生平
    2.2 斯宾诺莎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第3章 斯宾诺莎自然观的内涵
    3.1 斯宾诺莎自然观的逻辑结构
    3.2 人的知性仅能认识广延和思维两种"属性"
    3.3 人与自然物都是"有限样态"
    3.4 "神的绝对命令"要求人们敬畏自然及自然物
第4章 斯宾诺莎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4.1 尊重自然的生态价值
    4.2 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
    4.3 唤醒生态道德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架起网络与伦理之间的桥——记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严耕(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张景璇. 东南大学, 2020(01)
  • [3]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D]. 陈志奎.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4]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D]. 韦震. 海南师范大学, 2018(12)
  • [5]中国绿色大学建设研究[D]. 石艳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生态摄影的发展和传播研究[D]. 朱雨晨.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张载生态思想研究[D]. 吴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1)
  • [8]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日照为个案[D]. 秦绪娜. 浙江大学, 2011(10)
  • [9]中国古代公共园林故事性研究[D]. 罗华莉.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10]斯宾诺莎自然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 刘伟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搭建网络与伦理的桥梁——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严耕报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