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离子存在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生长和结构的流变学研究

铝离子存在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生长和结构的流变学研究

一、用流变学方法研究铝离子存在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生长和结构(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陈肖肖[1](2018)在《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添加盐混合体系聚集结构转化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优良特性而被广泛应用在工业产品的各个方面。从最初的洗涤剂产品,延伸到医药、润滑剂、乳化剂、缓蚀剂、化妆品,甚至原油采收等领域。由于其特殊的亲水亲油性,尤其在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领域更为关注,并向其作用机理的纵深研究发展。本论文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不同的添加剂分别混合,形成稳定均匀的混合体系,利用添加剂与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构筑可被环境条件控制的稳定的胶束体系。分别应用稳态和动态流变、电导法、微量热等测量技术,测定胶束体系溶液中的分子聚集状态及其结构的转变,得到相关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并通过核磁、低温电镜、紫外、荧光、晶体衍射等技术手段,从分子水平探究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混合体系中聚集状态转变的机理和规律,揭示聚集结构转变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为表面活性剂及添加盐混合体系的扩大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数据。本论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473084和No.21073081)的部分工作,具体工作如下:(一)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纯溶液及其混合体系胶束聚集结构转变的研究首先通过电导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N,N’-二(烷基)-2-羟基-N,N,N’,N’-四甲基二氯化二胺(n-3(OH)-n(2Cl))系列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并探讨了不同链长对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选取其中表面活性剂N,N’-二(十二烷基)-2-羟基-N,N,N’,N’-四甲基二氯化二胺(12-3(OH)-12(2Cl)),通过流变学的方法研究其与不同添加盐(NaSal和Na Cl)混合体系的流变特性。并结合冷冻蚀刻电镜和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对添加盐和老化时间对混合体系聚集结构的影响机理。综合实验结果,胶束溶液聚集结构发生转化的机理主要与混合体系内形成的分子间氢键有关。(二)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羟基萘甲酸钠混合溶液的流变行为及温度响应机理的研究研究了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十四烷基)-2-羟基-N,N,N’,N’-四甲基二氯化二胺(14-3(OH)-14(2Cl))与1-羟基-2-萘甲酸钠(1SHNC)和2-羟基-3-萘甲酸钠(2SHNC)构筑的具有高黏弹特性的蠕虫状胶束混合体系。运用稳态和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混合溶液的黏弹特性。并结合低温电镜观测溶液聚集体结构,对其转化机理进行研究。研究显示:随添加盐浓度增加,混合溶液的零剪切粘度在一定浓度以上迅速增大,到最大值之后降低。根据盐的分子结构分析了溶液黏度增加和降低的原因。选择最大值前后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考察了温度对体系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最大值前的混合溶液随温度升高零剪切黏度线性降低,符合Arrhenius定律,之后的混合体系具有温敏响应,有黏度最大值出现。这主要与14-3(OH)-14(2Cl)分子中形成的氢键以及SHNC在低温下的低溶解度有关。应用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进一步证实了流变测量的结果。(三)添加剂对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流变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通过各种技术,如稳态和动态剪切流变,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以及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实验方法来研究各种添加剂,包括无机盐(NaCl)和有机盐(苯甲酸盐同系物)对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4-3(OH)-14(2Cl))水溶液中的蠕虫状胶束聚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浓度的14-3(OH)-14(2Cl)溶液中,添加剂浓度、性质和化学结构对胶束的增长具有极大的影响。其中无机盐的影响比有机盐弱得多。对于三种有机盐,发现它们与14-3(OH)-14(2Cl)的相互作用强度排列顺序为间羟基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钠。在这些相互作用中,芳环上羟基的相对位置对14-3(OH)-14(2Cl)和反离子之间形成的氢键类型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张萌[2](2017)在《α-羧基氧化胺表面活性剂的pH响应自组装行为研究》文中指出环境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可通过外界条件(如光、热、磁、电、pH、湿度、压力、电解质浓度等)的改变实现有序自组装聚集体结构切换的调控,在可控药物缓释、可控微流体器件和纳米微反应器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与能源、信息和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发密切相关,已成为智能流体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pH响应表面活性剂智能流体具有调控方便、响应迅速、成本低和响应可逆等显着特点。文献中主要通过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引入功能性添加剂和表面活性剂单一组分进行pH响应表面活性剂智能流体的构建。本文由天然脂肪酸合成了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氧化胺基团和羧酸基团的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CTAO)和α-羧基十五烷基二甲基氧化胺(CPAO),成功获得了不需任何添加剂即可发生囊泡-蠕虫状胶束-球状胶束多重转变的pH响应智能流体单组分体系,在pH变化单位约为1的范围内即出现两次显着的流变性能突变;考察了温度和浓度对CTAO和CPAO形成的囊泡和蠕虫状胶束的影响,探讨了CTAO和CPAO自组装pH响应的作用机制;基于pH灵敏响应的智能流体,探索引入商品化的光致生酸剂,将其转化为光响应的智能流体。主要工作概括如下:由天然脂肪酸经氯代、胺解、氧化三步合成表面活性剂CTAO和CPAO,用FT-IR和1H NMR等技术对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进行分析表征。利用酸碱滴定法、电导率仪、Zeta电位分析仪确定CTAO和CPAO的pKa1、pKa2值和等电点,并确定其在溶液中的分子存在形式。运用流变仪对不同pH值下CTAO/CPAO的流变行为进行考察,通过低温透射电镜(cyro-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pH时CTAO和CPAO自组装聚集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在无需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所研究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具有灵敏的pH响应特征:当pH较低时,CTAO(pH 2.05.6)和CPAO(pH 2.35.8)自组装形成囊泡结构;当继续升高pH时,CTAO(pH 6.06.7)和CPAO(pH 6.27.4)形成具有线性粘弹性流体行为特征的蠕虫状胶束,在很窄的pH范围内零剪切粘度变化可达三个数量级;当pH高于中性时,CTAO(pH>7)和CPAO(pH>8)溶液中表面活性剂以球状胶束形式存在。考察了温度和浓度等对CTAO和CPAO囊泡体系和蠕虫状胶束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pH条件下CTAO和CPAO溶液的表面张力,考察两种氧化胺表面活性剂单个分子占据面积随溶液pH变化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大,两种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均逐渐增加,说明分子存在形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发生变化,引起分子堆积参数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溶液中发生聚集体形貌的转变。基于CTAO对pH灵敏的刺激响应性,探索将光致生酸剂引入pH响应体系,通过光照引发pH耦合变化,诱导自组装胶束结构的转变,得到了基于pH响应的光刺激响应智能流体。

赵文荣[3](2017)在《响应性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胶体组装体的构筑、结构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自组装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通过自组装,表面活性剂分子可以组装成许多传统的聚集体结构(如囊泡、胶束等);目前人们已经发现并研究了很多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结构。响应性表面活性剂(或者响应性两亲分子)由于具有特殊的响应性和功能性,近些年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主要涉及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以及以响应性表面活性剂进行溶液和界面组装,构建具有响应性和功能性的胶体组装结构。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涉及表面活性剂、胶体组装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传统胶体组装结构的种类。并详细介绍了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目前化学领域研究最热的新颖的胶体聚集体。第二部分,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r和含有四个羧酸基团的偶氮苯衍生物凝胶剂分子(AzoNa4)制备了多刺激响应性的蠕虫状胶束水凝胶。CTABr与非手性偶氮苯分子(AzoNa4)在H+存在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胶凝剂分子形成凝胶,并产生超分子手性。我们以cryo-TEM、圆二色(C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酸诱导形成的超分子凝胶的凝胶化过程和其中的结构形貌变化。我们所构建的手性光学开关可以对pH值和光刺激作出响应,为构建响应型功能性凝胶材料开辟了新途径。第三部分,以非手性分子构建了含有囊泡和碟状胶束的手性凝胶。通过调节pH值,使得凝胶体系获得超分子手性;这种特殊的胶体凝胶体系可以发生一系列的溶胶-凝胶-溶胶转变。在氢键作用和疏水作用协同作用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C14DMAO)和偶氮苯凝胶剂分子AzoNa4共同构建了该智能凝胶体系。该体系的手性与聚集状态密切相关,只有在凝胶状态下该体系是具有手性的,溶胶不具有手性特征。在超分子手性水凝胶体系中,第一次发现有碟状胶束和囊泡共存。第四部分,对于胶体蠕虫状胶束体系,第一次通过氧化还原和主客体相互作用对体系的手性进行调节。讨论了纤维状聚集体(蠕虫状胶束)中二级组装聚集过程对于体系手性产生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含氧化还原基团的表面活性剂(FTMA)和偶氮苯衍生物分子AzoNa4结合,设计构建了蠕虫状胶束凝胶体系。借助于施加化学氧化还原刺激,实现了对蠕虫状胶束凝胶手性和粘度的可逆调控。此外,通过β-CD(环糊精)与FTMA分子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成功调节了蠕虫状胶束内FTMA和AzoH4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进而调节其粘度和手性。该体系为调节胶体体系中的超分子手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第五部分,创建了一种调节分子磁体磁性的新方法:通过构建胶体组装结构(蠕虫状胶束)调控磁性离子液体(CTAFe,分子磁体)复合物的磁性。在磁性离子液体络合物中,在形成蠕虫状胶束之后其铁磁性增强至原来的4倍。这为理解分子磁性的产生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此外,从蠕虫状胶束内部分子/离子分布的角度解释了铁磁性变化的原因。CTAFe蠕虫状胶束中,Stern层和蠕虫状胶束内部含有磁性疏水性反离子[FeCl3Br]-,反离子[FeCl3Br]-会与AzoNa4(或AzoH4)分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并将其磁化。第六部分,以多金属氧酸盐(POM){Mo72Fe30}和双尾链磁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16H3)2(CH3)2N+[FeCl3Br]-构建了无毒的磁性载体,用于生物分子的捕获,运输和递送。这是第一次合成双尾链磁性表面活性剂(C16H33)2(CH3)2N+[FeCl3Br]-。在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界面上,我们以上述两种物质构建了一种病毒形状的磁性囊泡簇。磁性病毒状囊泡簇具有空心壳体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以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进行定向迁移。磁性病毒状囊泡簇可用于结合,锚定和递送DNA分子,病毒状囊泡簇可以在24小时内吸附多达95%的DNA分子。第七部分,对于POM-表面活性剂的混合体系,我们第一次将两亲化合物中带负电的反离子进行磁性改性(从Cl-改性到[FeC14]-)。反离子[FeCl4]-参与了 POM/磁性表面活性剂混合组装体的构建。在液液界面上我们以双尾链磁性表面活性剂(C18)2C2N+[FeCl4]-和多金属氧酸盐{Mo72Fe30}成功地构筑了带有正电荷的磁性聚集体。在这个体系中,无论是磁性表面活性剂和{Mo72Fe30}均作为磁源材料,从而将聚集体结构赋予磁性。有趣的是,这种杂合的磁性聚集体可以作为运输蛋白质分子的磁性载体,可以有效地结合和富集蛋白质分子(Mb分子)。

薛菲菲[4](2016)在《无机配位作用对嵌段高分子相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嵌段高分子PS-b-P4VP和PS-b-P2VP的相结构及相结构转变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嵌段高分子薄膜在不同择优亲和性溶剂气氛中相结构的演变过程和无机盐离子络合作用对嵌段高分子胶束及薄膜相行为的影响,揭示了溶剂蒸气和无机盐离子配位作用对嵌段高分子相结构的影响规律。我们首先研究了PS-b-P4VP薄膜结构在不同择优亲和性的溶剂蒸气中的转变过程。选用PS段良溶剂配制PS-b-P4VP胶束溶液并旋涂成膜,薄膜中胶束以PS为壳、P4VP为核。当使用PS组分良溶剂对薄膜进行蒸气退火处理时,胶束在溶剂分子作用下先融合后断裂,胶束尺寸减小、尺寸分布变窄;当退火溶剂为P4VP组分良溶剂时,胶束核壳组成发生翻转;当退火溶剂为非选择性溶剂时,得到嵌段共聚物热力学平衡态下相结构。PS-b-P4VP和PS-b-P2VP分子链中吡啶基团上的孤对电子可以与大部分金属阳离子及部分阴离子基团由于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形成络合。无机盐离子络合作用对嵌段高分子相结构和相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不同价态阳离子对嵌段高分子的影响不同,高价态阳离子对胶束Gibbs自由能的贡献更大,可以诱导胶束形貌转变;阴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分布在阳离子周围,根据其Lewis碱性的强弱对胶束尺寸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此外,离子同吡啶基团的络合方式及离子在胶束中分布的位置均对嵌段高分子胶束相结构和相行为具有明显影响。由于嵌段高分子PS-b-P4VP和PS-b-P2VP中的P4VP或P2VP嵌段具有强极性,与基板间的作用具有选择性,在成膜过程中在基板上形成一层PS朝向外侧的有序吸附层,吸附层同上层薄膜间形成新的界面。将离子引入体系后,离子同吡啶基团间的络合作用导致薄膜在新形成界面处发生自憎去润湿。自憎去润湿的驱动力是吸附层分子链受限产生的构象熵损失和离子络合作用在成膜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离子诱导薄膜自憎去润湿的动力学路径和膜厚有关。稀土离子/PS-b-PVP配合物表现出稀土离子特有的荧光特性。我们利用稀土离子同吡啶基团间的络合作用及嵌段高分子特有的胶束结构,提高稀土离子在高分子基体中的分散度,为稀土离子提供更为稳定的微环境,减少了稀土离子的非辐射失活,避免了稀土离子聚集产生的淬灭,提高了配合物荧光强度。

王浩儒[5](2015)在《黏弹性转向酸转向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已成为油气田开发的主战场,酸化是低渗透储层开发和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发展了以黏弹性表面活性剂为基础的转向酸化体系,可以满足均匀布酸目的,有效提高了酸化施工效果。然而该转向酸化技术转向理论问题在国内外还没有认识清楚,制约了这项技术优势的更好发挥。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转向酸研究现状及表面活性剂溶液微观结构表征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转向酸溶液的微观结构及宏观黏弹性能与转向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稳态黏度测试、黏弹性能测试和触变性测试研究了酸浓度、钙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醇浓度对转向酸流变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及由相关模型求取流变参数显示不同酸浓度下转向酸黏度差异并不大,随着酸浓度的降低,弹性模量G与结构参数λ都大致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12%-15%时达到最大。而在酸浓度为8%-10%时,转向酸溶液出现相分离,流变性质发生突变,但剪切作用、钙离子以及醇存在能促使体系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溶液弹性模量以及体系的结构弛豫时间τ均明显增大。采用动态光散射实验和透射电镜扫描对转向酸溶液内部聚集体尺寸及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随着酸浓度从高到低,胶束平均粒径先升高后降低,在高酸浓度下,体系主要以长蠕虫状胶束相互缠绕形成网络结构为主且随着酸浓度的降低,网状结构间网眼大小明显变小,结构逐渐变得均一、连续、致密。转向酸溶液微观结构的变化与不同酸浓度流变性能的改变一致,同样在不同醇浓度以及表面活性剂浓度下二者也显示出同步变化的规律,表明溶液中胶束聚集形态的变化是引起体系弹性特征以及结构强度差异的内在原因。使用微孔滤膜模拟油藏的多孔介质研究了封堵转向性能。发现随着酸浓度的减小,转向酸溶液封堵能力先增强后减弱,通过计算体系流经变径孔道过程中弹性黏度发现,转向酸封堵转向性能不仅与体系静态黏度、黏弹性有关,同样与液体通过多孔介质时动态黏弹性以及由此产生的附加弹性黏度有关,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考虑由弹性黏度引起的拉伸压降的模型模拟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

周湘竹[6](2012)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高盐溶液及其与卵磷脂复配体系的聚集行为和性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面活性剂体系形成的聚集体结构、形状、尺寸和性质与形成机理,以及随之发生的相转变和转变过程中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仍然是表面活性剂科学研究的热点。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以其能够简单快捷地形成新的产品而得以广泛研究,由于表面活性剂之间是以非共价键的方式作用,这样即可以利用各自的性能和优势,又可以发挥各种物质的协同效应。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溶液中能够自发形成各种有序聚集体,如球状和蠕虫状胶束、囊泡、层状液晶等,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呈现出丰富的相行为,而这些相行为的变化因素主要是阴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比例、表面活性剂总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的自身性质,如链长、极性头基类型等。这些体系一个显着的性质是能够自发形成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而这些自发形成的囊泡能够稳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以作为一种模型体系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卵磷脂作为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它能够促进神经传导,提高大脑活力;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出现脂肪肝;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营养和医学价值。卵磷脂具有乳化、润湿、分散、改善粘度以及生物降解性等,在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构筑及调控等方面有不同于普通表面活性剂的特点,能形成一些独特的聚集结构。研究卵磷脂参与形成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可为近年来兴起的纳米材料、生物技术以及医药研究提供基础。论文以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为模型体系,研究了模拟体系在高盐溶液中的聚集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与卵磷脂混合构筑的无盐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第一章中简要介绍了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基本知识、国内外近年的研究动态以及选题的内容和研究意义。在第二章中,我们研究了无机盐NaBr、NaCl和KBr分别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TABr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溶液中从298.15K到353.15K的溶解度。无机盐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相同。NaBr、NaCl和KBr在低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它们在高于cmc溶液中的溶解度。NaBr和KBr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TTABr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显着增加,但是NaBr和NaCl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SDS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加缓慢。在考察温度范围内,无机盐在SDS溶液中的溶解度远小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而对于TTABr溶液则不同,当温度低于312.5K时,KBr和NaBr在TTABr溶液中的溶解度远小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当温度高于340.15K时,KBr和NaBr在TTABr溶液中的溶解度略高于其在水中溶解度:当温度在312.15~340.15K之间时,KBr和NaBr在TTABr溶液中的溶解度与其在水中溶解度相当。这些数据和结论对于物理化学和工业应用中无机盐和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解和基本数据。在第三章中,NaBr诱导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的无盐和含盐体系聚集体形貌发生了变化,具体研究的体系是:i)优质的稀土金属萃取剂二(2-乙基已基磷酸酯(HDEHP)和十四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TTAOH)混合体系,ii)HDEHP的钠盐NaDEHP (HDEHP+NaOH→NaDEHP+H2O)与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r).随着盐的加入,无盐体系由Lα/L1两相转变成由囊泡组成的Lα相,含盐体系也转变成La相,即两个体系中聚集体形貌都发生了变化,但转变后形成的微观结构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无盐体系HDEPH/TTAOH/H2O,盐的加入使得聚集体从紧密堆积导致的形变严重的囊泡转变成尺寸小、分散度低、自发曲率稳定的囊泡相:而含盐体系NaDEHP/TTABr/H2O随溶液中Na+的增加,单分散的多层囊泡相转变成严重变形、曲率较小、体积较大的囊泡。偏光显微镜观察、流变学测量、2H和31P核磁共振和低温透视电子显微镜(cryo-TEM)都证明了这些精细微观结构的演变,并从能量和临界堆积参数理论解释了这两个体系中囊泡结构转变。改变盐浓度控制聚集体结构类型的转变为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转变提供新的理解,并有望能够为开展稀土元素囊泡相中的萃取和控制释放做出理论贡献。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研究了卵磷脂参与构筑无盐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和卵磷脂与无盐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相互作用以及结构演变。在第四章中,考察了卵磷脂/TTAOH/水体系,通过改变混合比率r可以观察到丰富的相行为。Cryo-TEM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聚集结构,流变学实验测量了这些聚集结构的流变学性质,并证明这些结构的存在,同时1H和31P核磁共振谱图提供了卵磷脂与TTAOH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在已有的研究结果中,卵磷脂与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集中在含水量少的条件下。这些体系形成的结构主要是层状相和浓密的多层囊泡相(尺寸大于5μm)。而在本章研究的体系中观察到了棒状胶束和单层囊泡的存在。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卵磷脂可以结合一些单链表面活性剂TTAOH形成囊泡,因此这个体系为在特殊条件下(比如碱性)在脂质体内封装药物提供了可能性。在第五章中,研究了卵磷脂与无盐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十四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正十四酸/水(TTAOH/MA/H2O)的相互作用。随卵磷脂与TTAM混合比例和表面活性剂总浓度的变化,体系卵磷脂/TTAM/H2O形成的聚集体结构不同,分别是六角相H,层状相L,和两相层状相/H2O和六角相/层状相。卵磷脂和TTAM在水溶液中都容易形成层状相或囊泡相,卵磷脂在水含量较低且温度较高时形成反相六角相,而混合体系卵磷脂/TTAM/H2O在水含量较多时室温下即能够形成六角相,这与卵磷脂和TTAM在水中的相行为不同。通过小角X射线散射结果,计算出层状相的双分子层厚度,从而推出在层状相中卵磷脂和TTAM分子的排列;对于六角相,利用SAXS能得知晶格参数,并推导出柱状聚集体之间的距离及其疏水区域的半径。此研究丰富了含卵磷脂体系的溶致液晶相种类,在生物技术尤其是DNA转染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

赵建波[7](2012)在《疏水改性胍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水力压裂是一种提高油气产量的常用措施,是利用粘弹性的压裂液把支撑剂从地面带入地下裂缝中,使裂缝被支撑或者延伸,烃类物质就可以沿着支撑裂缝流到井底,达到更加高效地提高产量的目的。压裂液凝胶通常是由水溶性的大分子物质、交联剂、破胶剂和其他添加剂组成。水溶性大分子物质作为稠化剂通常使用的是胍胶或者胍胶改性衍生物质,羟丙基胍胶(HPG)、羧甲基胍胶(CMPG)、羧甲基羟丙基胍胶(CMHPG)等都是针对它开发出来的。因稠化剂的使用浓度(0.3%以上)通常都比较高,而高浓度的稠化剂在泵注过程中会产生很大摩阻,降低泵的效率,也会增加水溶液配制难度,增大凝胶破胶后的残渣量。如果降低压裂液中稠化剂用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情况。因而本课题对胍胶进行系列改性,通过对结构与性能及流变学测试分析,以求使用合适的方法得到能降低稠化剂使用浓度,符合压裂要求的改性胍胶。以胍胶(GG)为原料,溴代十二烷(C12H25Br)、溴代十四烷(C14H29Br)、溴代十六烷(C16H33Br)为醚化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以无水CH3CH2OH为溶剂通过两相聚合方式制备出系列疏水改性胍胶(C12-GG、C14-GG、C16-GG)。通过红外(FT-IR)、XRD、TGA测试对改性胍胶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C12-GG等溶液表观粘度,并对交联后的冻状体在较高温度下做耐剪切、耐温性能及稳态动态流变测试并进行了研究。FT-IR、XRD测试结果说明了憎水长链接入了GG;TGA表明:GG的耐热性可以通过接入憎水基团改变。相同浓度的改性GG溶液在稳定性及粘度较GG溶液有提高。测试表明溶液在不同温度(T)下的分子与分子之间的摩擦粘度以及固体胶体的粘弹性大小、热稳定性等方面,经过接入憎水基团的GG都比一般的要好。以GG原粉为原料,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为疏水增稠试剂,氢氧化钠为催化GG的试剂,异丙醇为溶剂,制备出了2-羟基-3-丁氧基丙基胍胶(HBPG)。通过FT-IR、XRD、TGA对HBPG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HBPG水溶液和凝胶的稳态流变、动态粘弹等流变性能。结果表明,HBPG结构中由于接入疏水基团,使其结晶度下降,热稳定性能提高,HBPG相比GG具有更好的增稠性能,且溶液稳定性能得到明显改善,HBPG制备的固体胶体的流变性能优于GG,具有良好的耐热、耐热耐剪切稳定性能。

沈辉[8](2012)在《炭黑中性墨水的性能改善及流变表征研究》文中指出考察了乙炔改性聚硅氧烷乳液消泡剂对中性墨水表面张力、密度、粘度、pH值和书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消泡剂的加入,使得中性墨水表面张力小幅下降,消泡剂对中性墨水的粘度、pH值没有显着影响,当消泡剂的质量分数为0.042%-0.043%时,消泡效果最佳,中性墨水的书写线条光滑饱满,并且消泡剂的加入能改善中性墨水的出墨均匀性。研究了炭黑中性墨水的流变性能,并考察了流变性能对炭黑中性墨水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中性墨水具有显着的剪切变稀特性,用Hersegel-Bulkley方程拟合得到的流动指数为0.3-0.6。同时发现日本进口针管型炭黑中性墨水为粘性流体,子弹头型炭黑中性墨水为粘弹性流体。跟踪测试存储150天的炭黑中性墨水的弹性模量G’-时间关系得到的储存稳定性结论与通过线性粘弹区结构分析得到的稳定性结论一致,结构稳定性是中性墨水储存稳定性的关键,可以通过线性粘弹区的特性快速判断中性墨水的储存稳定性。研究了炭黑色浆的性能对中性墨水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的方法研究了炭黑颗粒在色浆中的分散及分布情况,结合离心沉降和流变测试方法考察了色浆及中性墨水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色浆的优劣直接影响墨水的稳定性。高速离心沉降、离心分离一吸光光度测试和零剪切粘度等主要考察的是悬浮体系中颗粒的粒径大小及连续相对沉降的贡献。线性粘弹区揭示的是体系结构的本质,预测返粗絮凝等结构变化出现的几率。结构变化是储存稳定性的控速步骤,所以在筛选色浆时,线性粘弹特性是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胡琳珊[9](2010)在《循环伏安法对CTAB/SDS混合体系有序组合体性质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次采用循环伏安电化学技术对极具应用潜力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了扩散系数表征体系有序组合体的方法,并揭示了有序组合体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规律。循环伏安法在正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与负离子表面活性剂(SDS)混合体系中的探索性实验表明,二茂铁作为理想电化学活性探针在该体系中的电极反应为由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故可用Randels-Sevick方程计算其扩散系数。作为表征有序组合体的重要特性参数,扩散系数与其结构和性质密切相关。通过体系扩散系数曲线的变化可以便捷有效地推断有序组合体结构的转变及二茂铁电化学探针在分子有序组合体中的扩散方式,为控制有序组合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总浓度、添加盐、温度等因素对有序组合体的扩散系数产生了影响,这表明其结构和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表面活性剂总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扩散系数减小,这表明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有序组合体聚集数的增多及体积的增大。添加盐对有序组合体扩散系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反离子效应。当反离子相同时,同离子的尺寸和水化性也会对扩散系数产生影响。而温度升高会促使表面活性剂有序组合体能量增加,导致扩散运动加快,扩散系数增加。该体系还发现了具有彩色偏光效应的液晶相,并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对该体系奇特的双水相进行研究发现,其具有动力学可逆性和温度可逆性。当双水相的相体积比接近于1:1时,体系分相时间最快,扩散系数的变化趋势较缓;偏离1:1越大,分相越慢,扩散系数增加的幅度越大。添加盐能够显着缩短双水相的分相时间,但其种类不同会导致双水相的宽度和位置有所变化。该研究不但对极具理论价值和应用潜力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分子有序组合体进行了循环伏安测定,而且从机理上对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解释,为快速测定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序组合体的结构和性质开辟了新的思路。

李向红[10](2008)在《大豆蛋白聚集体—多糖混合体系相行为及微观结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蛋白质-多糖的相分离是发展新的食品加工技术和进行产品微结构设计的基本手段,大豆蛋白的开发也必然需借助于此原理来获得具有期望结构的产品。大豆制品的加工中热诱导蛋白质聚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本课题主要通过构造不同的大豆蛋白聚集体—多糖混合体系并研究其相行为及微观结构。论文首先系统研究了蛋白质浓度、离子强度和冷冻干燥对大豆蛋白热诱导聚集的影响,应用电泳、体积排阻色谱、激光光散射和zeta电位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形成的热诱导聚集体的结构。SDS-PAGE的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热诱导聚集体是通过非共价键和/或二硫键结合。离子强度为0时,体积排阻色谱的结果揭示出聚集后的溶液中包含了三种主要部分:聚集体部分、中间体部分和未聚集的分子,随着蛋白溶液的浓度从1%增加到5%时,聚集体部分由14.7%增加至74.7%;激光光散射的结果也证明随着浓度的增加,体系的流体动力学半径从37.02 nm增加到144.9 nm;冷冻干燥后中间体部分显着降低,聚集体部分和平均粒径增加。1%的大豆蛋白溶液在高离子强度下热处理后,中间体部分基本消失,聚集体部分显着增加,形成了平均粒径较大的聚集体;zeta电位的结果表明盐离子对蛋白质电荷屏蔽的作用促进了较大粒径聚集体的形成;高离子强度下冷冻干燥的影响减小。构造不同大小的大豆蛋白粒子(天然蛋白、1%A和5%A)-κ-卡拉胶混合体系,通过离心、化学分析和目测建立了相图;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了相分离体系的微观结构,并进行图像分析;流变学手段进一步研究混合体系的微观结构,以及粒径测定仪分别测定上下层相的粒径分布。相图的结果证明大豆蛋白和κ-卡拉胶发生了互斥相分离,5%A和κ-卡拉胶的混合体系具有较窄的均相区域;CLSM的观察结果表明相分离后蛋白质富集组分间存在交联,并形成了网状结构,灰度水平变化方差和灰度直方图对图像的分析证明5%A和κ-卡拉胶的相分离体系形成了较不均匀的微观结构;流变测定表明相分离体系显示出较高的粘度值,时间扫描图谱揭示出5%A与κ-卡拉胶混合体系的G’-G”交叉时间较早,较快与卡拉胶发生相分离。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热诱导聚集导致颗粒大小增加,促进了与卡拉胶的相分离,说明大豆蛋白和卡拉胶的相分离主要是由于排空相互作用。粒径测定仪的结果证明较大的颗粒存在于体系的下层相中,进一步证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排空相互作用导致了混合体系的相分离。通过建立相图、CLSM结合图像分析以及流变分析研究了大豆蛋白粒子大小和多糖分子量大小对大豆蛋白-葡聚糖混合体系相行为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大分子的相分离是由于葡聚糖分子链的排空作用,使得蛋白质富集部分间产生了有效而不均匀的交联,大豆蛋白粒子的尺寸增大以及葡聚糖分子量的增加会促进两者间的相分离。通过观察混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发现相分离和胶凝同时存在并存在竞争,当相分离速度大于胶凝速度时,形成宏观相分离;当胶凝速度大于相分离速度时,形成了宏观上均匀,而微观上不均匀的微相分离结构,流变分析结果证明了这种体系凝胶的形成。采用CLSM观察5%A-葡聚糖相分离体系不同阶段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混合体系的微观结构不断演变,和流变分析中时间扫描的结果一致。通过相图、CLSM观察以及流变分析研究了离子强度对大豆蛋白聚集体与葡聚糖混合体系相分离的影响。把NaCl并入大豆蛋白聚集体—葡聚糖混合体系后,盐会屏蔽蛋白质分子上的电荷而减少分子间的排斥力,促进蛋白质间的交联。盐一方面影响着蛋白质分子的聚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蛋白质与葡聚糖间的相分离。从相图看来,在一定离子强度下加热形成较大的聚集体颗粒对相分离的影响意义更大,较大的胶体粒子更容易与多糖发生相分离,进一步验证了排空相互作用在一定离子强度下的大豆蛋白聚集体和葡聚糖的相分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LSM的观察结果表明,相分离混合物的微观结构与聚合物/胶体粒子的粒径比(ξ)相关,当ξ较小时,形成了聚集网状结构,而此值较大时则形成了球状微观结构。流变测定结果也证实了盐对聚集和相分离的双重影响。采用Vrij建立的排空相互作用理论模型预测了大豆蛋白及其热诱导聚集体与多糖混合体系的相边界,预测中所用到的参数采用静态光散射测定,预测结果中蛋白质的体积分数和浓度的转变通过测定极稀浓度下蛋白质溶液的相对粘度获得。天然蛋白、1%A和5%A与葡聚糖混合体系的理论相边界结果证明随着多糖分子量的增加,体系的相边界向坐标轴靠拢;胶体粒子的粒径增大时,会促进相分离,均与实验结果一致,说明在大豆蛋白胶体粒子与中性多糖的混合体系中,Vrij理论模型的适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二者的相分离行为。一定离子强度下的大豆蛋白聚集体与葡聚糖体系的理论计算边界高于实验所得值,因为理论计算的时候忽略了实际体系中盐离子的存在对体系熵的贡献也很大;但理论计算的结果较好的证明了在一定蛋白浓度时加盐聚集形成的较大胶体粒子促进了体系的排空相互作用。

二、用流变学方法研究铝离子存在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生长和结构(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流变学方法研究铝离子存在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生长和结构(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添加盐混合体系聚集结构转化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表面活性剂的有序聚集结构
    1.3 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聚集结构转化研究的进展
    1.4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纯溶液及其混合体系胶束聚集结构转变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羟基萘甲酸钠混合溶液的流变行为及温度响应机理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添加剂对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流变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α-羧基氧化胺表面活性剂的pH响应自组装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概述
    1.2 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分子间作用力
        1.2.1 疏水作用
        1.2.2 静电作用
        1.2.3 氢键作用
    1.3 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理论
        1.3.1 蠕虫状胶束
        1.3.2 囊泡
        1.3.3 临界堆积参数理论
    1.4 智能型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
        1.4.1 pH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
        1.4.2 光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
        1.4.3 温度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
        1.4.4 CO_2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
        1.4.5 氧化还原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
        1.4.6 多重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
    1.5 氧化胺表面活性剂
        1.5.1 氧化胺表面活性剂
        1.5.2 氧化胺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
    1.6 选题的意义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6.1 选题的意义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的pH响应自组装行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2.3.2 pH值测量
        2.3.3 Zeta电位测定
        2.3.4 pK_(a1)、pK_(a2)的测定
        2.3.5 流变性能测试
        2.3.6 Cyro-TEM电镜表征
        2.3.7 SEM电镜表征
        2.3.8 表面张力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CTAO结构表征
        2.4.2 不同pH条件下CTAO溶液的相行为
        2.4.3 不同pH条件下溶液中CTAO分子存在形式的确定
        2.4.4 CTAO溶液的流变学行为研究
        2.4.5 pH响应型CTAO自组装聚集体的微观表征
        2.4.6 CTAO自组装囊泡形成的影响因素
        2.4.7 CTAO自组装聚集体pH响应机理探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α-羧基十五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的pH响应自组装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α-羧基十五烷基二甲基氧化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3.3.2 pH值测量
        3.3.3 Zeta电位测定
        3.3.4 Cyro-TEM与SEM电镜表征
        3.3.5 流变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CPAO结构表征
        3.4.2 不同pH条件下CPAO溶液的相行为
        3.4.3 CPAO的pK_(a1)、pK_(a2)及pI值测定
        3.4.4 CPAO溶液的流变学行为研究
        3.4.5 pH响应型CPAO自组装聚集体的微观结构表征
        3.4.6 pH响应型CPAO自组装形成囊泡的影响因素
        3.4.7 CPAO自组装聚集体pH响应机理探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α-羧基十三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的光响应自组装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溶液的配制
        4.3.2 紫外照射
        4.3.3 流变性能研究
        4.3.4 Cyro-TEM电镜表征
        4.3.5 SEM电镜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UV光照时间对CTAO/DPIN体系pH值的影响
        4.4.2 光响应性CTAO自组装聚集体转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2: 附图

(3)响应性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胶体组装体的构筑、结构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自组装
    1.2 表面活性剂
        1.2.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1.2.2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1.2.3 表面活性剂体系内的作用力
    1.3 响应性表面活性剂
        1.3.1 光响应性表面活性剂
        1.3.2 氧化还原响应性表面活性剂
        1.3.3 pH响应性表面活性剂
        1.3.4 磁响应性表面活性剂
        1.3.5 二氧化碳响应性表面活性剂
        1.3.6 酶响应性表面活性剂
    1.4 传统胶体组装体
        1.4.1 球形胶束
        1.4.2 蠕虫状胶束
        1.4.3 碟状胶束
        1.4.4 囊泡
        1.4.5 海绵相
        1.4.6 层状相(层状溶致液晶,Lα-phase)
    1.5 新颖胶体组装体
        1.5.1 Janus粒子
        1.5.2 纳米碳组装体
        1.5.3 蛋白质组装体
        1.5.4 DNA纳米组装体
        1.5.5 手性纳米组装体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具有酸碱响应性和旋光活性的蠕虫状胶束体系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凝胶制备与酸度调节
        2.2.3 pH值的测定
        2.2.4 流变学性质测定
        2.2.5 动态光散射测试
        2.2.6 低温透射电镜观察(cryo-TEM)
        2.2.7 谱学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凝胶形成和pH响应性
        2.3.2 凝胶诱导的超分子手性
        2.3.3 手性蠕虫状胶束凝胶的形成机理
        2.3.4 双响应的光学手性开关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非手性分子制备的光响应手性囊泡-碟状胶束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凝胶制备与酸度调节
        3.2.3 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凝胶构建与其pH响应性
        3.3.2 超分子手性
        3.3.3 囊泡-碟状胶束手性凝胶的形成机理
        3.3.4 pH与光照双响应的超分子手性开关
    3.4 本节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具有氧化还原响应的手性蠕虫状胶束体系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凝胶的形成
        4.2.3 以氧化剂-还原剂进行溶胶-凝胶调控
        4.2.4 表面张力测定
        4.2.5 流变学测定
        4.2.6 电化学测试
        4.2.7 低温透射电镜观察(cryo-TEM)
        4.2.8 光谱学测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手性蠕虫状胶束凝胶
        4.3.2 氧化还原响应的手性
        4.3.3 作用机理研究(~1H-NMR谱和FT-IR谱)
        4.3.4 主客体作用的调控作用
        4.3.5 胶体聚集体手性的产生
    4.4 本节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具有铁磁性质的胶体蠕虫状胶束体系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凝胶制备与酸碱调控
        5.2.3 流变学测定
        5.2.4 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
        5.2.5 超导量子干涉仪测定(SQUID)
        5.2.6 光谱学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构筑蠕虫状胶束与其pH响应性
        5.3.2 蠕虫状胶束超分子手性
        5.3.3 蠕虫状胶束的铁磁性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动态界面构建磁性表面活性剂/POM/DNA三组分病毒状磁性组装体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
        6.2.2 样品制备
        6.2.3 表征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高稳定性的球形囊泡
        6.3.2 病毒状囊泡簇
        6.3.3 DNA富集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由磁性表面活性剂-POM构筑磁性聚集体用于高效富集蛋白质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药品
        7.2.2 样品制备
        7.2.3 表征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微米级杂化组装体
        7.3.2 元素结构组成
        7.3.3 静电组装
        7.3.4 蛋白质富集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件
附表

(4)无机配位作用对嵌段高分子相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嵌段高分子自组装概述
        1.2.1 本体自组装
        1.2.2 薄膜自组装
        1.2.3 溶液自组装
    1.3 嵌段高分子薄膜的去润湿行为
        1.3.1 去润湿的热力学原理
        1.3.2 去润湿的动力学原理
        1.3.3 自憎去润湿
        1.3.4 去润湿与微相分离的耦合与竞争
    1.4 无机盐离子对嵌段高分子相行为的影响
        1.4.1 无机盐离子对嵌段高分子本体相行为的影响
        1.4.2 无机盐离子对嵌段高分子薄膜相行为的影响
        1.4.3 无机盐离子对嵌段高分子溶液相行为的影响
    1.5 本论文的切入点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实验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嵌段共聚高分子
        2.1.2 均聚高分子
        2.1.3 无机盐
        2.1.4 稀土氧化物及配体
        2.1.5 试剂
    2.2 样品制备
        2.2.1 溶液的配制
        2.2.2 基板的处理
        2.2.3 薄膜的制备
        2.2.4 嵌段高分子薄膜溶剂蒸气压退火
    2.3 仪器设备与测试
        2.3.1 原子力显微镜(AFM)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3 动态光散射(DLS)
        2.3.4 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R-SAXS)
        2.3.5 同步辐射掠入射小角X-射线散射(SR-GISAXS)
        2.3.6 液滴形状分析仪(DSA)
        2.3.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8 荧光光谱(PL)
        2.3.9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
        2.3.10 其他仪器设备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溶剂择优亲和性对薄膜相结构的影响
    3.1 引言
    3.2 PS-b-P4VP薄膜表面形貌
    3.3 溶剂择优亲和性对PS-b-P4VP薄膜相结构的影响
        3.3.1 溶剂的择优亲和性
        3.3.2 PS段选择性溶剂诱导下的相结构
        3.3.3 中性溶剂诱导下的相结构
        3.3.4 P4VP段选择性溶剂诱导下的相结构
    3.4 对嵌段高分子PS-b-P4VP体系原子力相图的判断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机配位作用对嵌段高分子PS-b-PVP胶束相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阳离子价态对胶束相结构的影响
    4.3 平衡离子对胶束相结构的影响
    4.4 离子同PS-b-PVP络合方式对胶束相结构的影响
    4.5 离子在胶束中分布位置对胶束相结构的影响
    4.6 离子对胶束稳定性的增强作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机配位作用对嵌段高分子PS-b-PVP薄膜稳定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自憎去润湿原理及动力学过程
        5.2.1 高能表面的自憎现象
        5.2.2 高分子体系的自憎去润湿
    5.3 离子络合引发嵌段高分子薄膜去润湿
        5.3.1 离子络合方式同去润湿关系
        5.3.2 离子分布位置同去润湿关系
    5.4 自憎去润湿图案的薄膜厚度依赖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稀土离子/PS-b-PVP复合胶束荧光特性
    6.1 引言
    6.2 稀土离子/嵌段高分子配合作用
    6.3 稀土离子/嵌段高分子配合物荧光特性
    6.4 本章小结
全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黏弹性转向酸转向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转向酸转向机理及评价指标
        1.1.2 黏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黏弹效应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转向酸体系性能评价研究现状
        1.2.2 转向酸性能改善研究现状
        1.2.3 转向酸酸化理论模型研究现状
    1.3 胶束微观结构变化观测和表征
        1.3.1 流变学表征
        1.3.2 小角中子散射
        1.3.3 动态光散射
        1.3.4 透射电子显微镜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转向酸流变特性研究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转向酸体系的制备
        2.2.2 稳态剪切流动实验
        2.2.3 小幅振荡实验
        2.2.4 触变性实验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酸浓度对转向酸稳态剪切黏度的影响
        2.3.2 酸浓度对转向酸动态黏弹性的影响
        2.3.3 酸浓度对转向酸触变性的影响
        2.3.4 钙离子的影响
        2.3.5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
        2.3.6 醇浓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转向酸胶束尺寸及微观结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及药品
    3.3 实验方法
        3.3.1 动态光散射
        3.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1 不同酸浓度下的微观特征
        3.4.2 不同醇浓度及表活剂浓度下的微观特征
        3.4.3 转向酸微观结构与流变性变化对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转向酸转向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不同酸浓度下的封堵转向能力
        4.3.2 转向酸在多孔介质中的弹性黏度
        4.3.3 孔径对封堵转向能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孔介质中拉伸压降对转向效果的影响
    5.1 酸蚀蚓孔扩展模型
    5.2 模型的无因次化
    5.3 转向酸黏度变化方程
    5.4 考虑拉伸压降的达西方程
    5.5 软件求解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高盐溶液及其与卵磷脂复配体系的聚集行为和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形成理论
        1.2.1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性质
        1.2.2 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
        1.2.3 临界堆积参数理论
        1.2.4 弯曲弹性和曲率模型
    1.3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相行为和性质
        1.3.1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主要特征
        1.3.2 含盐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1.3.3 无盐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1.3.4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形成的囊泡相
    1.4 卵磷脂简介
        1.4.1 卵磷脂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1.4.2 卵磷脂的表界面物理化学性质
        1.4.3 卵磷脂自聚集的决定性因素
        1.4.4 卵磷脂形成的聚集结构
    1.5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研究技术
        1.5.1 偏光显微镜
        1.5.2 表面张力测量
        1.5.3 流变学测量
        1.5.4 核磁共振检测
        1.5.5 透射电子显微镜
        1.5.6 小角X射线散射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NaCl、NaBr和KBr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溶解度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药品
        2.2.2 溶解度测量方法
        2.2.3 表面张力测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aBr在TTABr溶液中的溶解度
        2.3.2 KBr在TTABr溶液中的溶解度
        2.3.3 高盐度对TTABr和SD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2.3.4 NaBr在SDS溶液中的溶解度
        2.3.5 NaCl在SDS溶液中的溶解度
        2.3.6 NaBr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比较
    2.4 结论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盐对HDEPH/TTAOH/H_2O和NaDEPH/TTABr/H_2O聚集行为与性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药品
        3.2.2 相图的绘制
        3.2.3 流变学测量
        3.2.4 偏光显微镜观察
        3.2.5 低温透射电镜(cryo-TEM)观察
        3.2.6 ~2H和~(31)P核磁共振测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aBr对无盐体系HDEHP/TTAOH/H_2O的影响
        3.3.2 对比体系NaDEHP/TTABr/H_2O相行为研究
    3.4 结论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卵磷脂/TTAOH/H_2O体系相行为和流变学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药品
        4.2.2 相图绘制方法
        4.2.3 表面张力的测量
        4.2.4 偏光显微镜观察
        4.2.5 流变学测量
        4.2.6 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4.2.7 ~1H和~(31)P核磁共振
    4.3 结果和讨论
        4.3.1 体系相行为研究
        4.3.2 表面张力的测量
        4.3.3 卵磷脂/TTAOH/H_2O体系的流变学性质
        4.3.4 卵磷脂与TTAOH形成的聚集体结构
        4.3.5 卵磷脂与TTAOH的相互作用
    4.4 结论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卵磷脂/TTAM/H_2O体系聚集行为与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化学药品
        5.2.2 相图绘制方法
        5.2.3 偏光显微镜观察
        5.2.4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卵磷脂/TTAM/H_2O三元体系部分相图
        5.3.2 层状相
        5.3.3 六角相
    5.4 结论
    5.5 参考文献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疏水改性胍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GG 的改性及应用现状
        1.2.1 GG 的改性现状
        1.2.2 改性 GG 应用前景
    1.3 GG 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因素
        1.3.1 相对分子质量/性能的联系
        1.3.2 T 对性能的影响
        1.3.3 添加剂对性能的影响
    1.4 GG 在油田采油中的应用
    1.5 疏水改性水溶性聚合物聚合方法
        1.5.1 溶剂法
        1.5.2 胶束聚合法
        1.5.3 接枝聚合法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卤代烷烃改性胍胶的合成与结构性能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1.3 改性胍胶的合成以及原料配比
        2.1.4 溶液及凝胶的制备方法
        2.1.5 携砂性能测试
        2.1.6 表界面张力测试
        2.1.7 残渣测试
        2.1.8 结构表征测试
        2.1.9 溶液和凝胶的性能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结构分析
        2.2.2 性能分析
        2.2.3 溶液的性能
        2.2.4 凝胶的性能
        2.2.5 小结
3 HBPG 的制备与性能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试剂
        3.1.2 仪器设备
        3.1.3 HBPG 的制备
        3.1.4 HBPG 溶液与凝胶的制备
        3.1.5 表征与测试
        3.1.6 HBPG 溶液与凝胶的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HBPG 的结构分析
        3.2.2 HBPG 的性能分析
        3.2.3 HBPG 的溶液性能
        3.2.4 HBPG 的凝胶性能
        3.2.5 小结
4 结论
    4.1 总结
    4.2 创新点
    4.3 进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炭黑中性墨水的性能改善及流变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中性墨水的概念与发展概况
    2.2 中性笔的书写原理
    2.3 中性墨水的组成
        2.3.1 色浆
        2.3.2 流变调节剂
        2.3.3 表面活性剂
        2.3.4 消泡剂
        2.3.5 溶剂及其它助剂
    2.4 中性墨水及颜料色浆的稳定性研究
        2.4.1 稳定性的表征方法研究
    2.5 中性墨水的流变学研究
        2.5.1 材料本构方程
        2.5.2 颜料悬浮体系的流变学研究
        2.5.3 流变特性与中性墨水性能之间的关系
        2.5.4 影响中性墨水流变学特性的因素
    2.6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2.6.1 本文的研究背景
        2.6.2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3章 消泡剂对中性墨水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3 炭黑中性墨水的制备
        3.2.4 测试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消泡剂对理化性能的影响
        3.3.2 消泡剂对书写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炭黑中性墨水的流动曲线及动态粘弹特性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3 炭黑中性墨水的制备
        4.2.4 测试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稳态剪切速率扫描和触变循环
        4.3.2 动态应力扫描
        4.3.3 动态时间扫描
        4.3.4 动态频率扫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色浆对炭黑中性墨水稳定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主要原料
        5.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5.2.3 中性墨水用炭黑色浆的制备
        5.2.4 炭黑中性墨水的制备
        5.2.5 测试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炭黑的等电点
        5.3.2 炭黑色浆的分散与分布
        5.3.3 炭黑色浆的沉降稳定性
        5.3.4 炭黑中性墨水的沉降稳定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循环伏安法对CTAB/SDS混合体系有序组合体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1.2 分子有序组合体
    1.3 循环伏安法对分子有序组合体性质的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循环伏安法的探索及胶束性质的研究
    2.1 引言
    2.2 循环伏安法的探索
    2.3 CTAB/SDS混合体系胶束性质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CTAB/SDS混合体系液晶性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循环伏安法对液晶性质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CTAB/SDS混合体系双水相性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循环伏安法对双水相性质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和发表的论文

(10)大豆蛋白聚集体—多糖混合体系相行为及微观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蛋白质和多糖混合体系的相分离性质及对食品微结构的影响
        1.1.1 相分离对食品微结构的影响
        1.1.2 蛋白质和多糖的相分离性质
        1.1.2.1 结合相分离(Associative Phase Separation)
        1.1.2.2 互斥相分离(Segregative Phase Separation)
    1.2 热力学不相容导致的蛋白质和多糖的互斥相分离
    1.3 蛋白质-多糖相分离的控制—理论预测
        1.3.1 Flory-Huggins(FH)理论及应用现状
        1.3.2 排空相互作用理论
        1.3.2.1 排空相互作用理论的原理及相关的重要参数
        1.3.2.2 排空相互作用理论的应用现状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浓度,离子强度和冷冻干燥方法对大豆蛋白热诱导聚集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主要成分分析
        2.3.2 原料的制备
        2.3.2.1 脱脂豆粕的醇洗
        2.3.2.2 大豆蛋白的制备
        2.3.3 大豆蛋白氮溶解指数(NSI)的测定
        2.3.4 大豆蛋白表面疏水性测定
        2.3.5 热诱导大豆蛋白聚集体的制备
        2.3.6 SDS-PAGE
        2.3.7 SEC-HPLC研究天然大豆蛋白及其聚集体的相对分子量分布
        2.3.8 DLS研究天然大豆蛋白及其聚集体的粒径分布
        2.3.9 大豆蛋白热聚集体的zeta电位
    2.4 结果和讨论
        2.4.1 大豆蛋白的表征
        2.4.1.1 大豆蛋白的特征
        2.4.1.2 天然大豆蛋白表面疏水性
        2.4.2 SDS-PAGE凝胶电泳
        2.4.3 离子强度为0时大豆蛋白的聚集
        2.4.3.1 大豆蛋白及其聚集体的分子量分布
        2.4.3.2 大豆蛋白及其聚集体的粒径分布
        2.4.4 高离子强度下大豆蛋白的聚集
        2.4.4.1 高离子强度下大豆蛋白聚集体的分子量分布及粒径分布
        2.4.4.2 高离子强度下大豆蛋白聚集体zeta电位的测定
        2.4.5 冷冻干燥对大豆蛋白聚集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大豆蛋白热聚集体和K-卡拉胶混合物的相行为及微观结构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热诱导大豆蛋白聚集体的制备
        3.3.2 K-卡拉胶溶液的制备
        3.3.3 相图的确定
        3.3.4 微观结构观察和图像分析
        3.3.5 动态模量(G',G")以及混合体系粘度的确定
        3.3.6 相分离体系粒径的测量
    3.4 结果和讨论
        3.4.1 大豆蛋白/卡拉胶体系的相图
        3.4.2 微观结构观察(CLSM)和图像分析
        3.4.3 大豆蛋白/卡拉胶相分离混合物的流变学性质
        3.4.3.1 剪切速率-粘度曲线
        3.4.3.2 大豆蛋白/卡拉胶相分离混合物动态模量的变化
        3.4.4 相分离体系的粒径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糖分子量对大豆蛋白聚集体/葡聚糖混合体系相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热诱导大豆蛋白聚集体的制备
        4.3.2 葡聚糖溶液的制备
        4.3.3 相图的确定
        4.3.4 微观结构观察和图像分析
        4.3.5 相分离混合物流变性质的测定
    4.4 结果和讨论
        4.4.1 大豆蛋白/葡聚糖体系的相图
        4.4.1.1 大豆蛋白/DT1#混合体系的相图
        4.4.1.2 大豆蛋白/DT2#混合体系的相图
        4.4.2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及图像分析
        4.4.2.1 大豆蛋白/DT1#混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及图像分析
        4.4.2.2 大豆蛋白/DT2#混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及图像分析
        4.4.2.3 大豆蛋白/葡聚糖混合体系相分离不同阶段的微观结构
        4.4.3 大豆蛋白/葡聚糖相分离混合物的动态模量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离子强度对大豆蛋白聚集体/葡聚糖混合体系的相行为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不同离子强度下热诱导大豆蛋白聚集体的制备
        5.3.2 葡聚糖溶液的制备
        5.3.3 大豆蛋白热聚集体的zeta电位
        5.3.4 SEC-HPLC研究non-SA的相对分子量分布
        5.3.5 激光光散射研究non-SA的粒径分布
        5.3.6 相图的确定
        5.3.7 微观结构观察
        5.3.8 相分离混合物流变性质的测定
    5.4 结果和讨论
        5.4.1 大豆蛋白热聚集体的zeta电位
        5.4.2 Non-SA的分子量分布
        5.4.3 Non-SA的粒径分布
        5.4.4 不同离子强度下的聚集体与葡聚糖2#的相图
        5.4.5 微观结构观察
        5.4.6 不同离子强度下形成的大豆蛋白聚集体/葡聚糖相分离混合物的动态模量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大豆蛋白聚集体-多糖混合体系相边界的理论预测
    6.1 前言
    6.2 理论背景
        6.2.1 静态光散射及其测定原理
        6.2.2 排空相互作用理论-Vrij理论模型
    6.3 实验材料与设备
        6.3.1 主要材料与试剂
        6.3.2 主要仪器
    6.4 实验方法
        6.4.1 葡聚糖溶液的制备
        6.4.2 葡聚糖分子量分布
        6.4.3 静态光散射的测定
        6.4.4 大豆蛋白及其聚集体的粘度分析
    6.5 结果与讨论
        6.5.1 葡聚糖的分子量分布
        6.5.2 静态光散射测定结果
        6.5.3 大豆蛋白及其不同聚集体的相对粘度
        6.5.4 不同分子量的葡聚糖与大豆蛋白及其聚集体的混合体系的相边界计算
        6.5.5 不同离子强度下的大豆蛋白聚集体与葡聚糖混合体系的相边界计算
        6.5.6 大豆蛋白及其聚集体与K-卡拉胶混合体系的相边界计算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四、用流变学方法研究铝离子存在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生长和结构(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添加盐混合体系聚集结构转化的机理研究[D]. 陈肖肖. 聊城大学, 2018(10)
  • [2]α-羧基氧化胺表面活性剂的pH响应自组装行为研究[D]. 张萌. 江南大学, 2017(02)
  • [3]响应性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胶体组装体的构筑、结构和性能研究[D]. 赵文荣. 山东大学, 2017(08)
  • [4]无机配位作用对嵌段高分子相结构的影响[D]. 薛菲菲. 天津大学, 2016(07)
  • [5]黏弹性转向酸转向性能研究[D]. 王浩儒.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8)
  • [6]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高盐溶液及其与卵磷脂复配体系的聚集行为和性质的研究[D]. 周湘竹. 山东大学, 2012(12)
  • [7]疏水改性胍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赵建波. 陕西科技大学, 2012(09)
  • [8]炭黑中性墨水的性能改善及流变表征研究[D]. 沈辉. 华东理工大学, 2012(10)
  • [9]循环伏安法对CTAB/SDS混合体系有序组合体性质的研究[D]. 胡琳珊.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2)
  • [10]大豆蛋白聚集体—多糖混合体系相行为及微观结构的研究[D]. 李向红. 江南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铝离子存在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生长和结构的流变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