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叠纪古地理

新疆三叠纪古地理

一、新疆三叠纪古地理(论文文献综述)

童金南,楚道亮,缪雪,舒文超,郭文伟,吴玉样,苏岳,吴奎,纪开宣,俞映月[1](2021)在《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三叠系海、陆相同时发育,沉积类型齐全,分布广泛,但其分布和发育很不均衡,总体呈现为"南海北陆、东简西杂、下全上缺"的格局。中国南方(包括青藏高原)海相三叠系的基本生物-年代地层框架中,下三叠统直到上三叠统卡尼阶具有区域对比意义,部分标志甚至具有全球对比意义。中国陆相生物-年代地层框架可作为区域陆相地层对比的参照系。在童金南等(2019)对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和化学地层等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三叠纪各区域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进行系统的补充和完善。中国三叠纪地层分区显着受控于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和沉积古地理分异,前者可作为地层区的划分标志,后者着重作为地层分区界线的参考。据此,本文将中国的三叠系划分为10个地层区和若干地层分区,以各地层分区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为基础,借助各地层区综合生物-年代等地层对比标志,结合区域岩相和沉积相演变趋势的关系,建立各地区岩石地层对比关系。本文的地层-岩相-沉积相对比表,不仅完好地表达了印支运动在中国南、北地块间的演变历程,而且也示踪了青藏高原各构造活动带及其间夹的一系列小地块在三叠纪时期的构造活动状态。最后,论文就三叠纪岩石地层对比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岩石地层也应重视其生物-年代属性。

吴玉样[2](2021)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及碳释放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以来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不仅导致海-陆相生态系统的崩溃,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环境异常事件。大规模的碳释放所导致的全球碳循环异常是其中最为显着的环境恶化事件之一,主要表现为全球碳同位素负偏以及古大气CO2浓度(pCO2)的激增。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陆相地层记录的研究是全面认识碳循环异常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研究从陆相地层记录的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出发,开展陆相全岩和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工作,揭示其完整的演变过程,然后尝试与海相碳同位素对比,搭建海-陆相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框架。基于此,采用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新指标重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气CO2浓度连续变化过程。最后在高分辨率碳同位素和pCO2数据基础上,借助地球系统模型开展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释放过程的数值模拟工作,尝试揭示碳释放的具体过程,包括碳来源类型、碳释放速率和释放总量。为揭示二叠纪-三叠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过程,本文选取黔西滇东近海陆相与海陆过渡相沉积区和华北内陆相沉积区开展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工作。黔西滇东地区4条剖面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全岩有机碳同位素(δ13CTOC)和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δ13Cp)曲线(包括植物角质层和木质碎屑)都表现为4阶段的负偏模式:晚二叠世宣威组中植物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十分稳定,大约在?25‰左右,属于负偏前的稳定阶段(pre-CIE);卡以头组底部为负偏启动阶段(onset of CIE),碳同位素开始出现负偏,峰值可达?32‰,负偏幅度约?7‰,并伴随着晚二叠世大羽羊齿植物群和煤层的消失;卡以头组的碳同位素组成整体处于长期低值的平台阶段(CIE body);到了卡以头组顶部或东川组的恢复阶段(post-CIE),碳同位素组成开始逐渐正偏,在?28‰至?26‰内波动。华北地区3条剖面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δ13CTOC曲线整体上同样表现为4阶段负偏模式:孙家沟组下部的δ13CTOC处于负偏前的稳定阶段;孙家沟组下-中部界线大致为负偏启动阶段,碳同位素组成整体从?22‰~?23‰快速下降至?25‰至?26‰,负偏幅度约?2‰至?3‰,并伴随着华北地区Pseudovoltzia-Germatopteris植物组合的灭绝;碳同位素组成在孙家沟组中部处于长期低值的平台阶段;到了孙家沟组上部的恢复阶段(post-CIE),碳同位素组成开始逐渐正偏。通过与全球其他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发现该4阶段负偏模式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的基本特征。此外,来自全球5大区域的10条高分辨率海相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数据汇总成的高分辨率全球海相δ13Ccarb曲线,同样呈现为4阶段负偏模式。综上,基于海-陆相碳同位素相同的4阶段负偏模式和已报道的生物地层学数据,本文搭建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不同陆相沉积区间的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新方案,并建立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陆相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框架,同时也表明黔西滇东和华北地区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可能分别位于卡以头组下部和孙家沟组中部,与生物地层确定的界线位置一致。此外,这套对比框架还揭示出黔西滇东地区大羽羊齿植物群和华北地区松柏类植物群的灭绝很可能要早于海相生物灭绝时间。在高分辨率的海-陆相碳同位素对比基础上,本文利用黔西滇东地区高分辨率的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数据,尝试恢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pCO2连续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晚二叠世晚期的pCO2为426+133/?96 ppmv,其在牙形石Clarkina yini带开始升高,直到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达到峰值2507+4764/?1193 ppmv。早三叠世初期,pCO2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500 ppmv到2500 ppmv),只被一次小幅度的下降打断,最低达到1300 ppmv。随后直到牙形石Isarcicella isarcica带上部,pCO2显着下降,最小值达到700 ppmv。此次pCO2升高事件与同时期海-陆相碳同位素负偏,以及表层海水温度升高事件相耦合,反映了温室气体CO2很可能是导致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变暖的主因。此外,pCO2升高效应很可能是陆相有机碳同位素的负偏程度整体大于海相δ13Ccarb的主要因素。为了揭示碳释放的具体过程,本论文采用地球系统模型c GENIE对碳同位素负偏的启动阶段开展数值模拟及其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显示,碳来源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added)平均值为?12‰,表明碳释放过程很可能是热变质(或氧化)有机质和幔源CO2的共同作用。碳释放过程曲线进一步揭示了显着的两阶段特征:早期的δ13Cadded较低且碳释放速率低,随后δ13Cadded和碳释放速率都显着提高。两阶段特征可能反映了西伯利亚大火成岩活动的两个阶段,这得到了地化指标的验证。前期以侵入作用为主,缓慢释放热变质成因的CO2和甲烷,碳释放规模小,所以全球升温和海洋酸化不明显,但是碳同位素负偏显着;后期的火山喷出作用加强,快速释放大量的幔源CO2,导致pCO2激增和碳同位素负偏,最终引起显着的全球升温和海洋酸化。此外,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数值模拟表明,启动阶段的碳释放速率峰值可达到0.7 Gt C yr-1,显着低于人类工业碳排放速率~10 Gt C yr-1。这可能意味着人类碳排放引起的未来全球变化比地质时期的环境恶化事件更加严重。

王曼[3](2020)在《深时火山灰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以乌达、蓬莱滩、柯克亚剖面为例》文中认为火山是连接地球内部系统和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纽带,其起源地球深部岩浆活动,通过火山作用直接影响地球表层各圈层。作为火山作用喷发的重要产物,火山灰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其在地层对比和重大地质事件年代学、火山地质灾害、全球变化及生物灭绝事件等方面取得众多重要进展。目前对于火山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火山学、第四纪地层年代学等方面,对于第四纪以前的火山灰的研究基本聚焦在地层界线和重大地质事件的精确定年上,对火山灰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薄弱,导致存在火山灰概念不清、鉴别特征不明确、地球化学特征不清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深时火山灰”的概念,即第四纪以前地层中粒度小于2 mm的火山碎屑集合体,包括凝灰岩(粒度0.0625~2 mm)和火山成因粘土岩(粒度<0.0625 mm)。本文首先从火山碎屑特征和后期蚀变规律出发,总结归纳了深时火山灰的鉴定特征;随后选取了三层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深时火山灰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物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研究,对这些深时火山灰进行了岩性鉴别、成因分析和源区追溯,进而探讨了与这些深时火山灰相关的重要地质事件。华北地区乌达煤田二叠系的一层煤层夹矸中报道了迄今为止发掘面积最大的原位保存的早二叠世植物群落化石,被誉为“植物庞贝城”,为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落的精细研究以及全球植物群落对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前人认为这层煤层夹矸以及“植物庞贝城”的形成与火山灰快速沉降有关,但缺乏细致论证。为了精确限定该植物群落的年龄,探讨植物庞贝城的形成过程与火山作用的关系,本文从岩石成因、年代学、地球化学、源区等多方面对这层煤层夹矸开展了研究。具体来说,本文对这层煤层夹矸的5个样品进行了岩相学与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Hf-O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全岩地球化学等分析。岩相学与矿物学结果表明该煤层夹矸为火山成因粘土岩。乌达剖面火山成因粘土岩的矿物成分以高岭石(74.3%~86.5%)、石英(10.7%~25.7%)为主,其中高岭石以假晶形态为主,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钾长石蚀变为高岭石的残留结构。全岩Al2O3/TiO2比值较高(65.8~103.5),轻稀土富集(La/Yb=10.3~16.7),Eu负异常显着(δEu=0.27~0.38),这些特征均表明其源区为长英质性质。此外,全岩微量元素蛛网图中Nb、Ta亏损,表现出弧岩浆特征;锆石U-Th-Hf-Nb微量元素也指示出岩浆弧的特征属性。综上,火山成因粘土岩为与弧火山作用相关的酸性火山灰空降沉积形成。选取的4个样品的锆石SIMS U-Pb测年结果均呈现出单一的年龄峰值,且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所有测试点的206Pb/238U加权年龄为296.2±1.0 Ma(MSWD=0.82,n=79),该年龄即为火山成因粘土岩的沉积年龄,这一年龄也是乌达“植物庞贝城”精确形成时代的首次提出。火山成因粘土岩的厚度(~60 cm)、石英含量与残留的火山碎屑粒度(0.02~0.4 mm)表明火山源区距离乌达煤田的距离较近。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源区可能为华北克拉通北缘或者西缘。然而,乌达火山成因粘土岩中锆石εHf(t)基本为正值(+0.11~+5.15),与华北北缘同时期大陆岩浆弧特征(εHf(t)=-23~-5)不一致,排除了华北北缘为源区的可能性。乌达火山成因粘土岩中锆石δ18O范围为5.05‰~6.17‰,与地幔特征(5.3‰±0.6‰,2SD)一致,表明岩浆来源为新生地壳物质重熔形成,可能与古亚洲洋俯冲相关。结合华北克拉通及周边的地质背景分析,早二叠世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之间存在古亚洲洋弧的俯冲作用,即它们可能是两个独立的块体,这一推断支持部分学者提出的阿拉善地块不属于华北克拉通,为这一地质难题提供了关键独特的证据。华南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Permian-Triassic Boundary,简称PTB)附近深时火山灰与生物灭绝事件在层位上高度相关,前人研究普遍认为这些深时火山灰是灭绝事件的触发因素之一,对其成因、来源和规模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对广西来宾地区蓬莱滩剖面PT界线下大隆组顶部“凝灰岩”进行了岩相学与矿物学、碎屑锆石年代学、原位Lu-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的分析,结合华南地区PTB深时火山灰时空分布特征,对华南PTB深时火山灰可能的源区和规模进行讨论和限定。对蓬莱滩剖面“凝灰岩”鉴别后认为其为凝灰质砂岩,理由如下:(1)样品岩石薄片中可观察到颗粒的分选、磨圆与定向排列等沉积特征;(2)样品的U-Pb定年结果呈现出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3)地层沉积时蓬莱滩地区为沉积洼地,物源供给充足,水动力条件强,不利于火山灰原地保存,而火山碎屑物被水流搬运至蓬莱滩沉积的可能性更大。蓬莱滩凝灰质砂岩样品中晚二叠世碎屑锆石的Hf同位素(εHf(t)=-16.5~-5.0)表现出地壳来源特征,与华南其他PTB典型剖面一致。碎屑锆石U-Th-Hf-Nb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具有来源于大陆岩浆弧的属性,也与华南其他PTB剖面特征一致。此外,凝灰质砂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地层位置也与华南PTB深时火山灰基本一致。这些相同的特征表明两者来自同一源区。总结前人资料发现,华南PTB深时火山灰中粒度较粗的凝灰质砂岩和凝灰岩仅出现在华南的西南部,而华南北部主要为粒度较细的火山成因粘土岩,总体上火山碎屑粒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表明PTB火山物质来源于华南西南缘。近年来,包括海南岛二叠纪花岗岩及桂西南酸性火山岩在内的众多证据表明华南板块西南缘存在一个二叠纪大陆岩浆弧。因此,华南PTB火山灰很可能来源于华南板块西南缘古特提斯二叠纪大陆岩浆弧。PTB深时火山灰仅分布在华南地区,在华北、西北等地区均未发现或报道同时期的火山灰,说明火山喷发规模有限,不是触发PTB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第一大沙漠和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其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关,是亚洲新生代地质演化历史中的重要标志性事件。由于缺乏可以直接定年的地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年代一直存在争议。因此塔西南新生代西域组巨厚磨拉石建造上部的“火山灰”段一经报道便成为关注的焦点。基于该“火山灰”年代(11.18±0.11 Ma)和古地磁年代学研究,有学者将沙漠形成时代定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26.7 Ma~22.6 Ma),远早于之前的认识。但也有学者认为这套“火山灰”是沉积碎屑岩,其中的矿物年龄不能代表地层沉积年龄。由于关系到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等关键问题,对这套“火山灰”段的岩性鉴定极其关键。本文对这套“深时火山灰”和其下伏层位的砂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与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的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灰”为沉积碎屑岩,除了沉积构造和磨圆碎屑外,本文发现:(1)“火山灰”样品的矿物成分以斜长石(48%)、钾长石(33%)、蒙脱石(15~47%)为主,长石含量远高于常见的深时火山灰,更符合山前沉积碎屑岩的特征;(2)“火山灰”中的锆石年龄谱表现出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3)“火山灰”和下伏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相似,都具有~11 Ma峰值和古近系、中生代、古生代的碎屑锆石,只是比例不同,表明物源区为连续供给,且可能具有构造剥蚀作用强烈的特点。因此,该碎屑沉积的定年结果不能用于限定地层的沉积年龄,故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结论有待商榷。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加上对三个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沉积环境的深时火山灰地层的深入研究,本论文得出下列成果与结论。(1)提出“深时火山灰”的概念,并总结归纳了深时火山灰的鉴定特征。(2)识别华北早二叠世“植物庞贝城”的埋藏地层为火山成因粘土岩,火山源区为与弧相关的酸性火山作用;“植物庞贝城”的形成年龄为296.2±1.0 Ma;推测华北西缘可能存在一个与古亚洲洋闭合相关的洋弧,暗示早二叠世阿拉善地块不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3)识别广西蓬莱滩剖面PTB之下的“凝灰岩”实则为凝灰质砂岩;华南PTB深时火山灰空间分布特征为由西南向东北粒度逐渐变细;火山灰源区可能为华南板块西南缘古特提斯大陆岩浆弧。火山喷发规模有限,推测不是触发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4)识别新疆柯克亚地区西域组“火山灰”为沉积碎屑岩,岩石中矿物定年结果不能用于地层定年,前人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结论值得商榷。

张磊[4](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史燕青[5](2020)在《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地处新疆北部,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其东南缘的博格达山属于东天山造山带的分支,将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分隔于南北两侧。准噶尔东南缘地区在早石炭世洋盆闭合、地体拼接之后,进入晚古生代洋盆关闭到中生代陆内演化的洋-陆转换关键期。准东南缘盆山关系演化、博格达山初始隆升时间、构造-气候-沉积耦合机制等前沿科学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同时阜康凹陷、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三叠系沉积相及物源问题也一直困扰和制约着这些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进程。论文基于博格达山周缘多个野外剖面和阜康凹陷、吉木萨尔凹陷岩心、地震及钻测井资料,综合运用沉积学、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阐明了准东南缘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的地层展布及沉积相特征,厘定了各时期沉积物源区及博格达山初始隆升时间,恢复了相应的古气候变化,重建了中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构造-气候-古地理综合演化过程。通过对野外剖面、地震及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中二叠统与上二叠统之间呈不整合接触关系。研究区内中二叠统呈现南厚北薄,而上二叠统和下三叠统呈北厚南薄,表明博格达地区在中二叠世之后沉积中心由南向北迁移。沉积相分析表明,研究区中二叠统平地泉组发育由北向南的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上二叠统梧桐沟组发育由南向北的冲积扇沉积体系;下三叠统韭菜园子组发育由南向北的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砂岩碎屑成分统计表明中二叠统平地泉组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平均岩屑含量32%,岩屑类型以沉积岩岩屑为主,物源主要来自岛弧区;而上二叠统梧桐沟组及下三叠统韭菜园子组主要为岩屑砂岩,平均含量达80%,岩屑类型以火山岩岩屑为主,物源主要来自再旋回造山带。与中二叠统样品重矿物组合相比,上二叠统和下三叠统砂岩中近源的不稳定重矿物比例显着升高,表明物源区发生了变化;同时,重矿物平面分布特征表明中二叠统平地泉组沉积物源方向由北向南,而上二叠统梧桐沟组物源方向转变为由南至北。结合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中二叠世博格达地区具有统一的沉积物源区,为博格达地区的岩浆岩基底和北天山的晚石炭世岛弧;晚二叠世和早三叠世,博格达山南缘与北缘的物源存在显着差异,博格达山北缘相比南缘缺乏了来自中天山的物质输入,认为晚二叠世初期博格达山的隆升阻断了沉积物的搬运。通过对研究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泥岩样品的全岩地球化学及古气候分析,认为中二叠世古气候为半干旱-干旱,古水体温度相对稳定在29℃左右,处于还原-弱氧化环境;晚二叠世古气候由半干旱变化为半湿润,平均古水温29.14℃,以还原环境为主;早三叠世古气候总体呈半湿润-湿润,平均古水温29.52℃,总体为弱还原-还原环境。因此,准东南缘从中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气候逐渐趋于温暖、潮湿,导致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增强。综合沉积相特征、物源分析及古气候-环境变化,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中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构造-气候-古地理综合演化过程如下:中二叠世为裂谷-坳陷盆地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晚二叠世为构造反转期,由于博格达山的初始隆升以及北天山、中天山再次隆起,早期湖盆消亡并在博格达北坡山前发育冲积扇,其南北侧物源也发生了分异,古气候由半干旱变化为半湿润;早三叠世为剥蚀沉积期,研究区构造环境相对稳定,逐渐趋于温暖湿润的古气候对区域风化程度和沉积条件起主要控制作用,博格达山体遭受强烈风化剥蚀,北侧形成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吴琼[6](2020)在《中国和北美二叠纪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叠纪是地质历史中关键的转折期,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重大地质和生物事件。深入研究上述事件发生的时空规律和因果机制需要以可靠的高精度同位素年龄为基准。本论文围绕二叠纪年代地层学长期以来存在的重要问题:全球中二叠统年代地层框架研究薄弱、我国华北二叠纪陆相地层缺乏可靠时间框架、我国华南陆相-过渡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层位存在争议,选取华南、华北和北美德克萨斯地区保存有良好火山灰层的二叠纪剖面,通过CA-ID-TIMS方法开展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共获得20多个高精度同位素年龄,并取得如下重要成果:(1)为国际瓜达鲁普统(中二叠统)三个阶的底界提供了目前最可靠、精度最高的同位素年龄约束:将瓜达鲁普统(罗德阶)底界限定为272.95±0.11Ma,沃德阶底界估算为266.9±0.4 Ma,卡匹敦阶底界限定为264.28±0.16 Ma。将北美地区Illawarra Reversal年龄估算为267.4±0.4 Ma到266.5±0.3 Ma间。前乐平统生物演替事件可能发生于卡匹敦期最末期,与峨眉山玄武岩的活动时间一致,后者导致的环境压力使牙形类演化速率大大加快,并可能阻碍了吴家坪期早期生态环境的恢复。此外,上述年龄为华南和北美地区中二叠统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2)为华北地区植物演化、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与全球地质事件对比提供重要线索。本论文在华北北部地区建立的二叠纪地层时间框架表明太原组下部属于上石炭统格舍尔阶,太原组上部、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属于乌拉尔统阿瑟尔阶,上石盒子组属于萨克马尔阶至空谷阶下部,孙家沟组可能属于卡匹敦阶顶部至乐平统。华北北部地区上石盒子组顶部存在约20 myr的地层缺失,这可能与古亚洲洋闭合有关。华夏植物群开始繁盛于早二叠世初期的晚古生代大冰期发育期。从早二叠世早期开始,华北地区气候湿度逐渐降低,至二叠纪中期完全干旱化,适应温暖湿润气候的华夏植物群在华北地区逐渐消亡,同时古亚洲洋的闭合为安加拉植物群入侵提供了通道。该时期频发的大规模火山活动可能是导致晚古生代大冰期结束和全球中低纬地区气候干旱化的重要原因。(3)二叠-三叠纪之交大灭绝可能不是一次全球等时的瞬间灭绝事件。本论文高精度同位素年龄表明我国西南陆相-过渡相地区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发生于三叠纪最初期(251.776±0.055Ma),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侵入岩的发育时间吻合,后者可能导致大量温室气体释放,加剧全球变暖和气候干旱化,最终触发华夏植物群的灭绝。本论文年龄数据表明华南陆相-过渡相较海相生物大灭绝滞后约165 kyr,前人报道北纬高纬度陆相地区二叠纪末舌羊齿植物灭绝较华南海相生物大灭绝提前了约370kyr。该时期纬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梯度差异可能导致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抵抗环境恶化的阈值,进而导致不同地区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灭绝发生的时间不同。

张朝锋[7](2019)在《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文中认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是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直接记录,通过对三叠系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三叠纪的演化过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可可西里、不冻泉-治多和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系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的综合研究,分析了巴颜喀拉盆地的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初步取得以下认识。1.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可可西里地区沉积相为浅海相-半深海(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不冻泉-治多地区为深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Dickinson砂岩碎屑三角图中,三叠系砂岩位于碰撞造山物源区,地球化学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的特征,表明盆地三叠纪处于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东昆仑陆缘弧与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2.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的重要物源区,古流向和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研究显示,盆地有四个物源区。木孜塔格-布喀达坂-不冻泉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SE向为主,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中前寒武纪和345300 Ma年龄不明显,表明物源来自东昆仑造山带。玛多-达日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W向为主,碎屑锆石谱系与东昆仑和西秦岭地区相似,物源来自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若尔盖-松潘-理塘地区古流向以SW向为主,物源来自扬子陆块西部。治多-玉树-甘孜地区古流向以NW向为主,下-中三叠统碎屑锆石1110820 Ma年龄突出,上三叠统21491750 Ma年龄不显着、1000±100 Ma年龄特征明显,物源来自羌塘陆块和义敦岛弧。3.依据航磁特征,可将巴颜喀拉盆地及邻区划分为塔里木陆块(南部)、羌塘陆块、扬子陆块(西部)、秦-祁-昆造山带和巴颜喀拉盆地五个磁性构造单元。盆地东部松潘-甘孜地区东缘显示为NE走向的高正磁异常区,异常强度、形态与西秦岭地区相似,中-西部为低的正磁异常,该区磁性基底可能由元古宇变质岩系构成;可可西里-不冻泉-玉树地区为正负变化的块状弱磁场区,磁性基底可能由中-新元古界变质岩系构成。4.根据沉积充填和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将巴颜喀拉盆地划分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残洋盆地和中三叠世-晚三叠世边缘前陆盆地两个演化阶段;盆地三叠系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早印支运动构造样式主要为紧闭褶皱、稀疏但普遍发育的韧性剪切构造和透入性强片理化带,晚印支运动主要为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和褶皱构造,燕山运动以宽缓的开阔褶皱和稀疏的断层为特征,喜山运动主要表现为差异性、间歇式抬升。

乔军伟[8](2019)在《青藏高原聚煤作用》文中指出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煤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煤矿(点)众多,含煤地层广布,但是煤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煤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基本特点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早石炭世以来有8个主要聚煤期,形成的14套含煤地层残留在3个构造区10个赋煤带,赋存在东昆仑、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冈底斯南缘6个聚煤盆地。其中,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4个聚煤盆地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东昆仑聚煤盆地为主要为陆相沉积,煤层层数少,煤层不稳定;冈底斯南缘聚煤盆地具有由海陆过渡相沉积至陆相沉积演变的特征,始新世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中新世-上新世演变为陆相沉积,含煤层数较少,煤层不稳定。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受东特提斯洋弧盆演化的控制,含煤沉积主要发育在大陆边缘海岸带的弧后盆地及弧背前陆盆地;中生代–新生代聚煤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煤沉积发育在昌都地块弧背前陆盆、甜水海–北羌塘前陆盆地、东昆仑山间盆地、冈底斯地区弧间盆地及走滑拉分盆地。在板块构造运动控制下,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具体特定的时空迁移规律,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位于昌都地块南缘,晚三叠世迁移至昌都地块内部及南、北羌塘地块过渡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北缘,在始新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南缘。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控制之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提炼出弧后伸展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弧间坳陷盆地、弧前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山前坳陷盆地、山间断陷盆地7种聚煤盆地类型。分析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和剥蚀速率,认为昌都盆地隆起高度的近一半被剥蚀,造成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呈块状大面积出露;冈底斯北缘主要受盆内断层和北侧怒江深大断裂影响,含煤地层支零破碎;拉萨盆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含煤地层强烈褶皱和错断;东昆仑盆地含煤地层仅分布在逆冲构造的下盘,冈底斯南缘盆地含煤地层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断层的下盘。由此构造变形特点,预测了冈底斯北缘、拉萨和冈底斯南缘主要赋煤区煤炭资源潜力,认为冈底斯北缘盆地找煤前景较好。本论文包括插图77幅,表格43个,参考文献235篇。

童金南,楚道亮,梁蕾,舒文超,宋海军,宋婷,宋虎跃,吴玉样[9](2019)在《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认为中国三叠系分布广泛,海、陆相地层同时发育,既有典型的南海北陆空间分异,也有下海上陆的时间转变,地层结构十分复杂.中国南方拥有三叠系底界的全球年代地层界线层型(GSSP),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三叠系(尤其中三叠统之上及陆相地层)具有显着的地方性,难以进行全球对比.因此,中国的三叠系既有国际研究的热点,也有地层学研究的科学难题.文章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中国三叠纪地层学相关资料,从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和化学地层等方面,初步建立中国的三叠纪综合地层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三大构造古地理区的岩石地层序列提出一个框架性的地层对比关系.综合分析表明,虽然经典的三叠纪生物和年代地层学研究是以菊石作为基础的,但牙形石在年代地层界线研究中更具有优势.中国仍具有竞争奥伦尼克阶底界和安尼阶底界GSSP的潜力.借助于二叠纪-三叠纪"过渡层"及相关生物-环境事件标志,结合叶肢介、脊椎动物、古植物等生物地层学研究,能够建立海、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对比关系.碳同位素已成为三叠纪海相地层的有效对比手段,而氧同位素(其所反映的温度变化)和锶同位素则可能是建立海、陆相地层联系的重要桥梁,但目前尚无陆相地层对照研究.鉴于中国三叠系大部分层段以及陆相地层尚难进行国际对比,当前提出的中国三叠纪海、陆相地层建阶方案,对中国三叠纪地层学及相关研究工作还是必要的,但需要在概念上尽量与国际接轨,并尽快加强研究,完善其定义.

黄元耕[10](2018)在《华南及新疆地区二叠纪至三叠纪海洋、陆地古群落模拟及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叠纪—三叠纪(P-Tr)是地球生命演化的关键转折时期,期间地球上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和极端气候环境灾变事件,强烈重塑了生态系统的演化轨迹。对这些极端事件原因、后果以及彼此之间相互影响机制的探索是全球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以我国华南和新疆北部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实际地层记录和区域数据库为基础从生物与环境两个层次揭示生态系统在此重大关键转折期的演化模式与规律。其中,生物演化离不开其群落内部种间作用的驱动,古群落组成和结构的改变对其稳定性和灾后恢复力有重要影响,决定了群落对外界环境波动的抗灾能力,从而影响生物演化的方向。因此,本论文选择二叠纪-三叠纪古生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功能群和古食物链网概念,通过利用目前国际最新的古食物网模拟分析方法—Cascading Extinction on Graphs(CEG)数学模型,揭示古群落内部的种间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之间关系,最终有效地模拟该时期海洋、陆地古群落的动力学过程以及他们的稳定性和灾后恢复力。在古环境研究方面,本论文重点关注草莓状黄铁矿分析在恢复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方面的应用,重点对该方法的原理、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恢复了华南地区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历史,最终,讨论了海洋极端环境变化对古群落稳定性的潜在影响机制。本论文在生物与环境研究中取得了以下五点新认识。(1)利用数学模拟方法对新疆北部地区中二叠世至早侏罗世14个陆地古群落进行了稳定性模拟分析。CEG模拟揭示这些古群落的崩塌阈值降低与该时期的三次大灭绝密切相关。古群落稳定性在瓜德鲁普世(中二叠世)末期大灭绝前明显降低,可能与本次渐进式生物灭绝相关,后者在其它地区同期的海、陆相生物大灭绝研究中得到证实。群落稳定性指标在P-Tr之交大灭绝后突然大幅下降,三个早三叠世古群落在组成上明显与其它群落不同,群落内若干二叠纪型功能群消失,也有新功能群诞生,且群落内的功能群丰度大幅降低。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相反的体型变化造成了群落结构的失调,是造成早三叠世古群落不稳定的主要原因,P-Tr大灭绝严重扭曲了二叠纪古群落的演化方向,为现代型生态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三叠世古群落稳定性已经恢复到了二叠纪的水平,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完全复苏时间一致。与非洲南部P-Tr之交古群落稳定性变化趋势相比,新疆北部(泛大陆)古群落表现出相似的灭绝与复苏模式,指示一个全球性复苏模式。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在大灭绝之前明显降低,加剧了三叠纪末期环境事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这与中生代其它大灭绝时期的模式类似,随后群落稳定性又在侏罗纪早期迅速恢复并保持稳定。(2)重建了华南地区晚二叠世到中三叠世海洋古群落食物网,并利用数学模拟方法,分别对21个P-Tr大灭绝前后和9个早-中三叠世海洋无脊椎动物群落以及7个早-中三叠世海洋脊椎动物群落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海洋无脊椎动物群落在P-Tr大灭绝的两幕中表现明显不一致。古群落内部功能群数量和丰度以及其稳定性的大幅降低发生在第二幕灭绝之后,第一幕灭绝并未对古群落结构和稳定性产生致命的打击,结合前人对P-Tr之交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P-Tr之交大灭绝第一幕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第二幕才造成生态系统的全面崩溃。早-中三叠世海洋无脊椎动物为主的古群落稳定性在Spathian亚期达到较高的水平,说明该类古群落复苏较为迅速。这是因为此类古群落结构简单,以初级消费者为主,其稳定性主要与群落内部物种多样性相关,而非功能群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反,尽管华南早三叠世已经出现较为复杂的海洋脊椎动物群落,并出现大型海洋顶级捕食动物—海生爬行类,但其群落稳定性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直到中三叠世才达到高水平,说明海洋脊椎动物群落复苏缓慢,早三叠世古群落的功能群结构并不完整,脆弱的群落结构在面对环境波动时依然难以维持并持续发展,直到安尼期才全面复苏。(3)重点评价了草莓状黄铁矿指标在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恢复时的可靠性以及古氧相分析的应用。相较于其它指示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地化指标,草莓状黄铁矿分析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风化样品仍然有效。深入研究发现风化样品中很多草莓状黄铁矿变成了铁的氧化物,不过,这种氧化作用只发生在草莓状黄铁矿的外表面,其内部依然由黄铁矿组成,因此,推荐面上填图方法取代点上测试方法来分析黄铁矿的物质成份,可以指示黄铁矿风化范围和程度。此外,黄铁矿的氧化作用是其体积减少的过程,但是表层部分氧化的草莓状黄铁矿在平均粒径上会比新鲜草莓状黄铁矿小2.17%,中位数粒径小1.82%,均在粒径统计的系统误差之内,因此,氧化作用对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影响极小,不会影响其在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解释上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利用草莓状黄铁矿分析方法恢复了华南浙江煤山剖面、印度北部克什米尔地区Guryul Ravine和Barus Spur剖面P-Tr之交高精度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P-Tr之交海洋出现了明显的两幕式缺氧现象,第一幕出现在牙形石Clarkina meishanensis带至C.taylorae带区间,但在其上的Hindeodus parvus带至Isarcicella staeschei带下部恢复为上贫氧至富氧状态,然后又在上覆的I.staeschei带至I.isarcica带变为缺氧状态。这种两幕式缺氧事件对应煤山剖面记录的两幕式生物灭绝、两次微生物的爆发、两次硫同位素的负偏以及两次碳总量(TOC)的正偏。第一幕缺氧事件对应海洋快速升温事件,并持续到第二幕缺氧。这种现象在意大利北部的Bulla剖面,华南地区的大峡口剖面、朝天剖面、肖家坝剖面和长滩河剖面都得到了证实,说明这种两幕式的缺氧模式不只局限于古特提斯洋地区,可能是一种全球性模式。(4)重建了全球不同沉积相区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约1亿年的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变化历史。对华南地区4个斜坡相剖面的草莓状黄铁矿研究显示,该相区晚二叠世到中三叠世出现了三个相对较长的以缺氧状态为主的时期,即长兴期末到Smithian亚期末,中晚Spathian亚期和早中安尼期。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海洋中氧含量最小带(OMZ)的扩张与收缩可能控制着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波动。在P-Tr大灭绝之前的Clarkina yini带,扬子地台边缘和斜坡相区已经变为贫氧状态,同期的远洋盆地为硫化的海洋环境。在P-Tr大灭绝的第一幕期间,从台地边缘、斜坡、陆棚盆地到远洋盆地出现明显的缺氧或硫化状态,说明此次缺氧事件规模十分巨大,几乎波及整个海洋。在三叠纪最早期(对应牙形石H.parvus带)不同相区的氧化还原状态差别非常大,在特提斯区斜坡和浅水环境中水体处于贫氧-富氧状态,但在局部浅水台地边缘环境中则为缺氧-硫化状态。同时,在泛大陆西北部的浅水环境中造迹生物非常活跃,指示一个富氧的避难所。在P-Tr大灭绝第二幕时期及之后(I.staeschei带和I.isarcica带),缺氧状态又扩散到了从浅水到深水的大部分水域。在印度期内部(Griesbachian-Dienerian亚期之交),缺氧-硫化状态出现在深水的Sverdrup盆地以及华南浅水台地边缘和斜坡环境中,但泛大洋中则出现贫氧状态,说明该时期远洋深水区的缺氧程度已经减弱,但在其它相区依然严重。在早Smithian亚期,只有斜坡相剖面识别出了缺氧-硫化的环境,陆棚盆地和浅水台地边缘相区则以贫氧-氧化的环境为主。在晚Smithian亚期缺氧水体扩张至浅水台地、斜坡和陆棚盆地环境。在中-晚Spathian亚期,从台地边缘到远洋盆地相都记录了严重的缺氧事件。在安尼期,台地边缘、陆棚盆地和远洋盆地都以富氧的环境为主,但在斜坡相区,严重的缺氧事件仍时有发生,可能指示OMZ依然发育在斜坡环境中。到了中-晚安尼期,整个海洋主要以富氧环境为主,对应同期的三叠纪生物全面复苏或大辐射。(5)尽管二叠纪末开始的强烈火山作用、海水快速急剧升温和大面积的海洋缺氧事件严重地打击了生物多样性,但是这些灾难事件并没有使古群落稳定性在第一幕灭绝中发生显着下降。相反,与大灭绝第二幕同时的持续高温、缺氧和海洋酸化事件可能导致古群落稳定性的全面崩溃。大灭绝后,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稳定性随着物种多样性的恢复而增强,在Spathian亚期就基本达到中三叠世的水平,说明该类群落似乎并没有受到早三叠世频繁环境波动的影响。相反,海洋脊椎动物古群落稳定性和抗灾能力受早三叠世恶劣环境的影响较严重,直到中三叠世各种环境因子达到稳定时才全面复苏。

二、新疆三叠纪古地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三叠纪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三叠系的发育和分布特点
2 中国三叠纪生物-年代地层框架
3 中国三叠纪地层分区及岩石地层对比
    3.1 北疆—兴安地层区(I)
        3.1.1 阿尔泰地层分区(I1)
        3.1.2东西准噶尔地层分区(I2)
        3.1.3准噶尔—吐哈地层分区(I3)
        3.1.4 伊宁—中天山地层分区(I4)
        3.1.5 北山地层分区(I5)
        3.1.6 内蒙—大兴安岭地层分区(I6)
        3.1.7 松辽地层分区(I7)
        3.1.8 小兴安岭—南楼山地层分区(I8)
        3.1.9 鸡西—延吉地层分区(I9)
    3.2 塔里木地层区(II)
        3.2.1 塔北地层分区(II1)
        3.2.2 塔中—敦煌地层分区(II2)
        3.2.3 塔西南地层分区(II3)
    3.3 那丹哈达岭地层区(III)
    3.4 华北地层区(IV)
        3.4.1 北祁连—阿拉善地层分区(IV1)
        3.4.2 鄂尔多斯地层分区(IV2)
        3.4.3 晋—豫西地层分区(IV3)
        3.4.4 阴山—辽西地层分区(IV4)
        3.4.5 辽东吉南地层分区(IV5)
        3.4.6 冀鲁皖地层分区(IV6)
        3.4.7 北秦岭—南召地层分区(IV7)
    3.5 昆仑—秦岭—川西地层区(V)
        3.5.1 喀喇昆仑地层分区(V1)
        3.5.2 南祁连地层分区(V2)
        3.5.3 东昆仑—西秦岭地层分区(V3)
        3.5.4 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分区(V4)
        3.5.5 可可西里—巴颜喀拉—马尔康地层分区(V5)
        3.5.6 义敦—中甸地层分区(V6)
    3.6 扬子地层区(VI)
        3.6.1 盐源—丽江地层分区(VI1)
        3.6.2 攀枝花—楚雄地层分区(VI2)
        3.6.3 康滇地层分区(VI3)
        3.6.4 上扬子南缘地层分区(VI4)
        3.6.5 南盘江—右江地层分区(VI5)
        3.6.6 十万大山地层分区(VI6)
        3.6.7 上—中扬子地层分区(VI7)
        3.6.8 下扬子地层分区(VI8)
    3.7 东南地层区(VII)
        3.7.1 湘粤赣地层分区(VII1)
        3.7.2 浙闽粤地层分区(VII2)
        3.7.3 台湾地层分区(VII3)
        3.7.4 海南地层分区(VII4)
    3.8 台东—南海地层区(VIII)
    3.9 西藏—滇西地层区(IX)
        3.9.1 羌北—昌都—思茅地层分区(IX1)
        3.9.2 羌南—保山地层分区(IX2)
        3.9.3 冈底斯—腾冲地层分区(IX3)
    3.1 0 喜马拉雅地层区(X)
        3.1 0. 1 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X1)
        3.1 0. 2 高喜马拉雅地层分区(X2)
4 关于三叠纪岩石地层对比的几个问题讨论
    4.1 关于岩石地层对比
    4.2 关于岩石地层单位的生物-年代属性
    4.3 关于岩石地层名称的选用(同物异名)问题

(2)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及碳释放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1.2.1 海相碳同位素
        1.2.2 陆相有机碳同位素
    1.3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气CO_2浓度研究现状
        1.3.1 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重建
        1.3.2 气候响应
    1.4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循环异常机制研究现状
        1.4.1 碳同位素负偏机制
        1.4.2 碳释放过程研究
    1.5 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思路与工作量统计
        1.6.1 研究思路
        1.6.2 工作量统计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2.1 黔西滇东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2.1.1 赤那河剖面
        2.1.2 岩芯ZK4703
        2.1.3 韭菜冲剖面
        2.1.4 岔河剖面
    2.2 华北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2.2.1 大雨淋剖面
        2.2.2 石川河剖面
        2.2.3 紫石崖剖面
    2.3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生物地层对比
        2.3.1 黔西滇东地区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
        2.3.2 华北地区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
    2.4 不同沉积区间的地层对比
第三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研究
    3.1 研究方法和材料
        3.1.1 全球海相无机碳同位素
        3.1.2 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和总有机碳含量
    3.2 结果
        3.2.1 全球海相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
        3.2.2 黔西滇东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
        3.2.3 华北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
    3.3 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划分与对比
        3.3.1 黔西滇东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3.3.2 华北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3.3.3 全球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3.4 海-陆相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研究
    3.5 海-陆相生物灭绝与环境事件对比研究
        3.5.1 海-陆相碳同位素同步负偏事件
        3.5.2 海-陆相生物灭绝事件的时间差异性
第四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气CO_2浓度重建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4.1.1 全球碳同位素的负偏程度估计
        4.1.2 C_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指标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海-陆相碳同位素负偏程度差异
        4.2.2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结果
        4.2.3 不同指标的CO_2浓度结果对比
        4.2.4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影响因素
第五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释放过程数值模拟
    5.1 研究方法
        5.1.1 碳同位素质量平衡
        5.1.2 cGENIE地球系统模型
    5.2 结果
        5.2.1 碳同位素质量平衡计算结果
        5.2.2 cGENIE数值模拟结果
    5.3 讨论
        5.3.1 混合的碳来源类型及其敏感性分析
        5.3.2 两阶段的碳释放过程
        5.3.3 大火成岩省碳释放与现代人为碳排放对比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6.1 主要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深时火山灰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以乌达、蓬莱滩、柯克亚剖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深时火山灰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深时火山灰的鉴别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华北早二叠世“植物庞贝城”火山成因粘土岩年代学、地球化学与源区研究
        1.5.2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源区与规模及其与生物灭绝事件的关系
        1.5.3 新疆柯克亚地区晚第三纪“火山灰”的鉴定及意义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样品准备与分析方法
    2.1 样品准备
        2.1.1 粉末样品制备
        2.1.2 锆石靶制备
    2.2 分析方法
        2.2.1 X-射线粉晶衍射
        2.2.2 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2.3 锆石U-Pb年代学
        2.2.4 锆石Lu-Hf同位素
        2.2.5 锆石O同位素
第3章 华北早二叠世“植物庞贝城”火山成因粘土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与源区
    3.1 前言
        3.1.1 乌达“植物庞贝城”的发现与意义
        3.1.2 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的关系
        3.1.3 华北克拉通北缘早二叠世火山作用
    3.2 地质背景
        3.2.1 大地构造背景
        3.2.2 剖面地层与采样位置
    3.3 样品特征
        3.3.1 样品描述
        3.3.2 岩相学与矿物学
        3.3.3 全岩地球化学
        3.3.4 锆石U-Pb年代学
        3.3.5 锆石Hf-O同位素
    3.4 讨论
        3.4.1 岩性与成因讨论
        3.4.2 年代学分析
        3.4.3 “植物庞贝城”火山成因机制
        3.4.4 源区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源区与规模及其与生物灭绝事件的关系
    4.1 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
    4.2 地质背景
    4.3 来宾蓬莱滩剖面
        4.3.1 剖面介绍及采样位置
        4.3.2 岩相学与矿物学特征
        4.3.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4.3.4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4.3.5 锆石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4 岩性鉴定及成因分析
    4.5 源区分析
        4.5.1 蓬莱滩剖面与其他PTB剖面中火山碎屑的同源性
        4.5.2 蓬莱滩大隆组凝灰质砂岩源区分析
        4.5.3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分布规律
        4.5.4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源区分析
    4.6 华南PTB深时火山灰规模及与生物灭绝的关系
    4.7 小结
第5章 新疆柯克亚地区第三纪“火山灰”的鉴定及意义
    5.1 研究背景
    5.2 地质背景
        5.2.1 大地构造背景
        5.2.2 研究区新生代岩浆活动
        5.2.3 区域地层
        5.2.4 剖面描述及采样位置
    5.3 样品特征
        5.3.1 岩相学与矿物学特征
        5.3.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3.3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5.4 柯克亚“火山灰”岩石成因分析
    5.5 源区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结论
    6.1 深时火山灰的鉴定特征及应用总结
    6.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1.2.3.2 弧内盆地
        1.2.3.3 弧后盆地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基底
        2.2.2 沉积盖层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2.3.3 深部地质结构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2.4 构造单元划分
    2.5 盆地演化简史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3.1.1 滴水泉组沿革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3.1.3 双井子组沿革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3.1.5 石钱滩组沿革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3.2.1 下石炭统
        3.2.2 上石炭统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3.4.1 陆梁隆起
        3.4.2 中央坳陷
        3.4.3 东部隆起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4.1 不整合面特征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4.3 构造-地层层序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6.1.1 克拉美丽露头
        6.1.2 索索泉地区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6.2.1 石西地区
        6.2.2 三南地区
        6.2.3 滴水泉地区
        6.2.4 石钱滩地区
        6.2.5 梧桐窝子地区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6.3.1 莫索湾地区
        6.3.2 白家海地区
        6.3.3 北三台地区
        6.3.4 吉木萨尔地区
        6.3.5 古城地区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7.2.1 陆梁地区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7.2.1.5 运动学特征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2.2 大井地区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7.3.1 白家海地区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7.3.2.4 运动学特征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8.1.2 陆梁弧内盆地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区域构造演化
        1.2.2 准噶尔东南缘岩相古地理研究
        1.2.3 准噶尔东南缘古气候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
    2.2 准东南地质单元的组成及属性
        2.2.1 北天山地体
        2.2.2 伊犁-中天山地块
        2.2.3 博格达山
        2.2.4 准噶尔盆地和柴窝堡凹陷
    2.3 地层特征
        2.3.1 中二叠统
        2.3.2 上二叠统
        2.3.3 下三叠统
第3章 岩相古地理特征
    3.1 地层发育特征
        3.1.1 野外出露特征
        3.1.2 地层结构特征
    3.2 沉积相标志及类型
        3.2.1 平地泉组(P_2p)
        3.2.2 梧桐沟组(P_3wt)
        3.2.3 韭菜园子组(T_1j)
    3.3 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3.3.1 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3.3.2 冲积扇沉积体系
        3.3.3 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3.3.4 沉积体系演化
第4章 沉积物源分析
    4.1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4.1.1 碎屑成分分析
        4.1.2 物源区构造属性判别
    4.2 重矿物分析
        4.2.1 重矿物组合
        4.2.2 重矿物物源指示意义
    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4.3.1 样品选取及测试方法
        4.3.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结果
        4.3.3 潜在物源区分析
        4.3.4 碎屑锆石年龄的物源意义
第5章 地球化学及古气候分析
    5.1 主微量元素分析
        5.1.1 样品制备及实验方法
        5.1.2 地球化学特征及化学风化指标
    5.2 古气候分析
        5.2.1 中二叠世
        5.2.2 晚二叠世
        5.2.3 早三叠世
        5.2.4 古气候演化与全球气候关系
第6章 构造-气候-古地理演化
    6.1 构造演化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6.1.1 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对博格达山初始隆升的限定
        6.1.2 构造-沉积耦合机制
    6.2 沉积环境对气候条件的响应
    6.3 构造-气候-古地理综合演化模式
    6.4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油气勘探启示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中国和北美二叠纪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二叠纪年代地层框架研究背景和现状
        1.1.2 华北地区陆相二叠系年代地层研究背景和现状
        1.1.3 华南西南地区陆相二叠-三叠纪之交大灭绝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火山灰锆石U-Pb定年原理及方法
    2.1 火山灰锆石U-Pb测年原理
    2.2 火山灰锆石U-Pb定年的方法简介及对比
    2.3 CA-ID-TIMS锆石U-Pb测年样品处理和数据计算
第3章 华南和北美瓜达鲁普统高精度年代地层学
    3.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3.1.1 华南南京和巢湖地区
        3.1.2 北美德克萨斯瓜达鲁普山国家公园地区
    3.2 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3.2.1 华南南京和巢湖地区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3.2.2 北美德克萨斯瓜达鲁普山国家公园地区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3.3 讨论
        3.3.1 瓜达鲁普统各阶界线年龄
        3.3.2 高精度锆石U-Pb年龄对前乐平统生物事件的年龄约束
        3.3.3 华南地区和北美地区的瓜达鲁普统底界的对比
        3.3.4 Illawarra Reversal的年龄估计和对比
第4章 华北地区陆相二叠纪高精度年代地层学
    4.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4.2 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4.3 讨论
        4.3.1 华北北部陆相地层年代框架
        4.3.2 上石盒子组顶部不整合的构造意义
        4.3.3 华北地区二叠纪早期植物演化和气候变化
第5章 华南陆相及过渡相二叠纪末大灭绝年龄约束
    5.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5.2 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5.3 讨论
        5.3.1 华南陆相和过渡相地层二叠纪末大灭绝过程
        5.3.2 华南陆相及过渡相二叠纪末大灭绝的年龄约束
        5.3.3 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灭绝模式探讨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阶段性成果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各剖面火山灰样品锆石U-Pb年龄汇总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工作概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工作概况
        1.4.2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构造位置
        2.1.2 区域演化
        2.1.3 地层系统
    2.2 周缘地质体特征
        2.2.1 主要块体
        2.2.2 主要缝合带(构造带)
第三章 可可西里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3.1 典型剖面和样品
        3.1.1 下三叠统(T_1)
        3.1.2 中三叠统(T_2)
        3.1.3 上三叠统(T_3)
    3.2 古流向特征
        3.2.1 下三叠统(T_1)
        3.2.2 中三叠统(T_2)
        3.2.3 上三叠统(T_3)
    3.3 分析结果
        3.3.1 碎屑颗粒组成
        3.3.2 地球化学
    3.4 讨论
        3.4.1 构造环境
        3.4.2 沉积物源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冻泉-治多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4.1 典型剖面和样品
        4.1.1 下三叠统(T_1)
        4.1.2 中三叠统(T_2)
        4.1.3 上三叠统(T_3)
    4.2 古流向特征
        4.2.1 中三叠统(T_2)
        4.2.2 上三叠统(T_3)
    4.3 分析结果
        4.3.1 碎屑颗粒组成
        4.3.2 地球化学
        4.3.3 碎屑锆石测年
    4.4 讨论
        4.4.1 构造环境
        4.4.2 源岩特征
        4.4.3 沉积物源
    4.5 小结
第五章 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5.1 典型剖面和样品
        5.1.1 下三叠统(T_1)
        5.1.2 中三叠统(T_2)
        5.1.3 上三叠统(T_3)
    5.2 古流向特征
        5.2.1 下三叠统(T_1)
        5.2.2 中三叠统(T_2)
        5.2.3 上三叠统(T_3)
    5.3 分析结果
        5.3.1 碎屑颗粒组成
        5.3.2 地球化学
        5.3.3 碎屑锆石测年
    5.4 讨论
        5.4.1 构造环境
        5.4.2 源岩特征
        5.4.3 沉积物源
    5.5 小结
第六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与邻区的对比研究
    6.1 早(中)三叠世洪水川组、闹仓坚沟组沉积演化特征
        6.1.1 概述
        6.1.2 典型剖面
        6.1.3 地球化学特征
        6.1.4 讨论与初步结论
    6.2 晚三叠世巴塘群沉积演化特征
        6.2.1 概述
        6.2.2 典型剖面
        6.2.3 地球化学特征
        6.2.4 讨论与初步结论
    6.3 小结
第七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构造与变形特征
    7.1 巴颜喀拉盆地构造特征
        7.1.1 构造单元
        7.1.2 断裂系统
        7.1.3 盆地基底
    7.2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变形特征
        7.2.1 剖面概述
        7.2.2 典型构造形迹
        7.2.3 构造序列和变形特征
    7.3 小结
第八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与构造演化
    8.1 盆地沉积
        8.1.1 地层展布
        8.1.2 沉积物源
    8.2 盆地属性
        8.2.1 基底属性
        8.2.2 构造属性
    8.3 盆地演化
结论与存在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分析结果

(8)青藏高原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现状
    1.3 待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格局
    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区域聚煤背景
    2.4 赋煤构造单元
    2.5 小结
3 主要盆地含煤沉积发育特征
    3.1 聚煤盆地划分
    3.2 东昆仑构造区
    3.3 羌塘-三江构造区
    3.4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3.5 小结
4 聚煤作用及其时空迁移规律
    4.1 晚古生代聚煤作用
    4.2 中生代聚煤作用
    4.3 新生代聚煤作用
    4.4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4.5 聚煤盆地类型分析
    4.6 小结
5 聚煤盆地改造与煤炭资源潜力
    5.1 新生代构造演化
    5.2 聚煤盆地的改造
    5.3 冈底斯煤炭资源潜力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三叠纪年代地层研究历史和现状
3 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框架
    3.1 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框架
        3.1.1 印度阶 (Induan)
        3.1.2 奥伦尼克阶 (Olenekian)
        3.1.3 安尼阶 (Anisian)
        3.1.4 拉丁阶 (Ladinian)
        3.1.5 卡尼阶 (Carnian)
        3.1.6 诺利阶 (Norian) 和瑞替阶 (Rhaetian)
    3.2 中国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
        3.2.1 中国海相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
        3.2.2 中国陆相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
    3.3 中国三叠纪磁性地层框架
    3.4 中国三叠纪化学地层框架
    3.5 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对比框架
4 结论和问题讨论
    4.1 三叠纪年代地层系统及中国建阶
    4.2 三叠纪年代地层对比及生物-环境-年代地层研究
    4.3 三叠纪年代地层框架及延伸研究

(10)华南及新疆地区二叠纪至三叠纪海洋、陆地古群落模拟及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二叠纪中期至三叠纪重大气候、环境事件及海洋、陆地生态系统演化综述
    1.2 古生物群落动态模拟研究现状
    1.3 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研究现状
    1.4 目前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4.1 古群落稳定性与生物大灭绝和复苏过程
        1.4.2 二叠纪-三叠纪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幕式变化
    1.5 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
    1.6 完成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古生物群落数学模拟原理、方法与过程
    2.1 古生物数据库的建立
        2.1.1 分类学数据
        2.1.2 形态学、古生态学数据
    2.2 古食物网重建的可靠性分析
    2.3 种一级的古食物网重建
    2.4 古群落动态的数学模拟—Cascading Extinction on Graphs (CEG)模型介绍
第三章 新疆北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3.1 研究区古地理背景
    3.2 新疆北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陆地生态系统古食物网重建
        3.2.1 新疆北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化石数据库
        3.2.2 化石记录完整性的检验
        3.2.3 新疆北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古食物网特征
    3.3 中二叠世-早侏罗世古群落组成与对比分析
        3.3.1 分析方法
        3.3.2 分析结果
    3.4 CEG模拟结果及对比分析
        3.4.1 分析方法
        3.4.2 分析结果
    3.5 陆地古生态系统稳定性在中显生宙三次生物大灭绝前、后的变化
        3.5.1 瓜德鲁普世末生物大灭绝
        3.5.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和复苏
        3.5.3 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
        3.5.4 与非洲南部古群落动态的对比
第四章 华南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4.1 研究区的古地理背景
    4.2 华南地区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重建
        4.2.1 华南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化石数据库
        4.2.2 华南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古食物网特征
    4.3 古群落结构对比分析
    4.4 CEG模拟结果及对比分析
    4.5 二叠纪至三叠纪海洋古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特征
        4.5.1 华南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古群落稳定性的变化
        4.5.2 青岩地区早中三叠世海洋无脊椎动物古群落稳定性的变化
        4.5.3 华南地区早中三叠世海洋脊椎动物古群落稳定性的变化
第五章 草莓状黄铁矿方法恢复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原理、方法和实例
    5.1 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指示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原理
        5.1.1 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理
        5.1.2 草莓状黄铁矿粒径指示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原理及分析方法
        5.1.3 草莓状黄铁矿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
    5.2 草莓状黄铁矿样品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5.2.1 样品制备
        5.2.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及能谱分析
    5.3 后期氧化作用对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大小的影响评价
        5.3.1 草莓状黄铁矿的氧化特征
        5.3.2 氧化作用对草莓状黄铁矿粒径的影响评价
    5.4 应用草莓状黄铁矿方法恢复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个例研究
        5.4.1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
        5.4.2 印度克什米尔Guryul Ravine剖面
        5.4.3 印度克什米尔Barus Spur剖面
    5.5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两幕式的海洋缺氧事件及生物的响应
        5.5.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变化的全球对比
        5.5.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洋两幕式缺氧事件及生物的响应
第六章 华南斜坡相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演变历史.
    6.1 研究剖面介绍
        6.1.1 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和马家山南坡剖面
        6.1.4 贵州贵阳青岩剖面
    6.2 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变化与海洋氧化还原状态解释
        6.2.2 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
        6.2.3 安徽巢湖马家山南坡剖面
        6.2.4 贵州贵阳青岩剖面
    6.3 华南斜坡相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演变历史
        6.3.1 长兴期末到Smithian亚期末
        6.3.2 中-晚Spathian亚期
        6.3.3 早-中安尼期
    6.4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海洋不同沉积相区氧化-还原状态对比研究
第七章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的环境影响机制
    7.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及环境响应
    7.2 早-中三叠世生物的复苏及环境响应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四、新疆三叠纪古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童金南,楚道亮,缪雪,舒文超,郭文伟,吴玉样,苏岳,吴奎,纪开宣,俞映月. 地层学杂志, 2021
  • [2]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及碳释放过程研究[D]. 吴玉样.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深时火山灰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以乌达、蓬莱滩、柯克亚剖面为例[D]. 王曼.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4]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5]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演化研究[D]. 史燕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6]中国和北美二叠纪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D]. 吴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D]. 张朝锋. 西北大学, 2019(01)
  • [8]青藏高原聚煤作用[D]. 乔军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3)
  • [9]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童金南,楚道亮,梁蕾,舒文超,宋海军,宋婷,宋虎跃,吴玉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10]华南及新疆地区二叠纪至三叠纪海洋、陆地古群落模拟及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研究[D]. 黄元耕.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新疆三叠纪古地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