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鱼共生模型与技术

稻鸭鱼共生模型与技术

一、稻鸭鱼共生模式及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向仁顺,梁霄楠[1](2021)在《稻田联产稻、鸭、鱼三者共栖的农业模式研究——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和探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模式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稻田养鸭、养鱼把传统的靠化肥、农药种植水稻的单一模式,调整为"稻+鸭+鱼"的复合种养模式。该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对降低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缓解农业资源的不足、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对稻、鸭、鱼的生长;稻米和鸭肉、鱼肉品质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以进一步优化稻、鸭、鱼生态种养系统结构,完善稻、鸭生态种养理论和模式,为稻田联产稻、鸭、鱼生态种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焦文献,陈灿,黄璜[2](2021)在《稻田种养模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文中认为稻田种养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引入一种或多种动物,增加了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养殖动物与水稻互利共生,使综合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符合生态发展的理念。本文将稻田不同种养模式与水稻单作进行比较,从四个方面系统总结种养模式的优势:对于农田土壤环境来说,稻田种养模式提高了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总孔隙度,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提高;对于农田水体环境来说,稻田种养模式提高了其养分含量,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可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病虫草害来说,种养模式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比化学防治更加合理;对于温室气体排放来说,可减少CH4的排放量,N2O的排放量虽有上升,但综合增温潜势下降,可缓解温室效应。因此,稻田种养模式优势突出,有利于农田环境的改善,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途径之一。

丁姣龙,孟祥杰,王忍,陈璐,周晶,陈灿,黄璜[3](2021)在《长期应用稻鳖共生系统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长期应用稻鳖共生系统对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为阐释稻鳖共生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年稻鳖共生田(RT2)、5年稻鳖共生田(RT5)和8年稻鳖共生田(RT8)为研究对象,采集各处理01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对比分析不同应用年限稻鳖共生田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结果】长期应用稻鳖共生系统明显提高稻田土壤的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及土壤pH,5年稻鳖共生田的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显着高于2年稻鳖共生田(P<0.05,下同),8年稻鳖共生田的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显着高于2年稻鳖共生田,有机质、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以5年稻鳖共生田最高,8年稻鳖共生田最低。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PD whole tree指数和Chao1指数均表现为RT5处理>RT8处理>RT2处理。各样本检测到的细菌类群隶属于51门136纲192目337科557属和113种。物种群落组成分析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稻鳖共生田土壤细菌的主要优势菌群;不同年限的稻鳖共生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物种均匀度上,RT2处理的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的相对丰度均存在显着差异;RT8处理则仅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和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4种菌种间具有显着差异。【结论】长期应用稻鳖共生系统可在不施用化肥的情况下,维持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增加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扩大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形成更稳定的土壤微环境。

孙悦[4](2021)在《稻鱼共生对土壤微生境和鱼类内环境的影响及其互作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稻鱼共生(Rice-fish co-culture)是“全球重要的农业遗产系统”之一,在亚洲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我国稻田养鱼也有1600多年的历史,主要集中在华中、西南、华东、华南等地区。广东省粤北山区拥有充足的水源和经验丰富的水稻种植技术,是发展稻鱼共生的优良地区。同时,稻鱼共生模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内外关于稻鱼共生系统土壤不同层级微生物与养殖对象肠道内环境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设置稻鱼共生组(RF)和水稻单作组(RM),分别对不同养殖时期(前期和后期)、不同层级土壤(0-2 cm、2-4 cm、4-6 cm、6-8 cm、8-10 cm、10-15cm和15-20 cm)进行采样,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系统分析。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对两种稻田系统的土壤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组稻田土壤及鱼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度进行鉴定和分析;并利用生态网络分析了两种模式土壤微生物的系统稳定性。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稻鱼共生系统和池塘养殖鲤的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结构差异,分析了稻田养殖对鱼类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了稻鱼共生系统中土壤环境因子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鱼类内环境的互作效应,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稻鱼共生对土壤理化因子和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稻鱼共生模式显着提高了前期土壤p H、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和后期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P<0.05);RF组与RM组土壤养分含量随分层变化的趋势一致,其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的加深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与0-10 cm相比,10-20 cm处显着降低(P<0.05);其中,有效钾含量在稻鱼共生后期逐渐积累在10-20cm处。(2)稻鱼共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门水平和属水平的细菌群落结构来看,稻鱼共生未改变0-20 cm土壤门和属水平的细菌物种组成,但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以及优势属的相对丰度上发生了明显变化。RDA结果表明,在土壤层级0-2 cm处,稻鱼共生全时期的硝氮和全磷含量显着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2-10 cm处土壤p H显着影响细菌群落结构;10-20 cm处土壤p H和铵态氮显着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后期RF组0-10 cm和10-20 cm土壤细菌群落分别聚集在全氮含量和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区域。生态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稻鱼共生的前、后期,与RM组相比(80.00%和78.78%),RF组中的细菌微生物之间的互动更积极(89.89%和79.58%)。(3)稻田环境对鲤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等条件下的池塘养殖相比,稻田环境显着提高了鲤的生长性能;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稻鱼共生组肠道微绒毛长度较短,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池塘养殖的鱼类相比,稻鱼共生组鲤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提高,显着提高了变形菌门、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的丰度,显着降低了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放线菌纲(Actinomycesbovi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丰度。(4)土壤理化因子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鱼类内环境的互作分析。结果表明,稻鱼共生模式下鲤肠道细菌种类与土壤0-10 cm和10-20 cm细菌种类相似度分别为30.52%和29.16%。鲤肠道微生物与0-10 cm土壤微生物的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表明,共有8个菌属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8个菌属存在极显着相关性(P<0.01),与10-20 cm土壤微生物无相关性(P>0.05);禾花鲤肠道微生物与0-10 cm土壤理化因子的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表明,共有4个菌属与理化因子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4个菌属与土壤理化因子存在极显着相关性(P<0.01),与10-20 cm层级环境因子无相关性(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作相比,稻鱼共生系统提高了土壤中营养物质的转化,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改变了土壤和鲤肠道微生物物种丰度,提高了土壤和鲤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复杂性,保证了水稻和鲤生长的需求。鲤肠道细菌结构与土壤0-10 cm细菌物种组成更为接近,相关性更强。因此,稻鱼共生模式可促进土壤营养盐释放,土壤微环境更稳定,鲤肠道内环境更健康,值得大力推广。

陈璐,陈灿,黄璜,任勃,王忍,梁玉刚,周晶[5](2021)在《厢作免耕下生态种养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明确厢作免耕养鸭、养鱼模式对双季稻田CH4、N2O排放量及其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影响,了解稻田厢作免耕养殖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本研究设置厢作免耕养鸭(W-RD)、厢作免耕养鱼(W-RF)、厢作免耕(W-CK)、平作翻耕养鸭(F-RD)、平作翻耕养鱼(F-RF)和平作翻耕(F-CK)6个处理进行大田对比试验,采用密闭静态箱法收集CH4和N2O的排放量,探究双季早晚稻田CH4和N2O的累积排放量、GWP和GHGI。结果表明:早稻CH4累积排放量在分蘖末期-孕穗期阶段排放最多,晚稻CH4累积排放量主要集中在返青-分蘖末期阶段,相对于晚稻,早稻CH4排放量占双季稻总排放量的61.60%~77.00%。早稻和晚稻的N2O累积排放量均在分蘖末期-孕穗期阶段排放最多,W-CK处理N2O累积排放量最高为7.85 kg·hm-2,F-RF处理最低为2.64 kg·hm-2,且W-CK与F-RF处理达到显着差异;厢作免耕各处理早晚稻累积N2O排放的CO2当量均显着高于平作翻耕各处理,且厢作免耕与平作翻耕各处理均显着低于CK处理。双季稻全球增温潜势(总GWP)和双季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总GHGI)均以F-CK处理最高(总GWP为25 258.08 kg·hm-2,总GHGI为4 501.41 kg CO2-eq·kg-1),以W-RF处理最低(总GWP为14 819.94 kg·hm-2,总GHGI为2 322.83 kg CO2-eq·kg-1),W-RF处理总GWP和总GHGI分别低于F-CK处理41.33%、48.40%,均达到显着差异。双季水稻总产量中W-RF和F-RF处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W-RF和F-RF处理周年水稻总产量分别为13.36、13.20 t·hm-2。综上所述,厢作免耕养鱼模式(W-RF)与其他处理相比既可保证水稻高产又可降低GWP和GHGI,而厢作免耕养鸭模式(W-RD)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孟祥杰,邹紫茵,梁玉刚,王忍,黄璜,陈灿[6](2021)在《“稻-鱼-鸭”共生模式的技术设计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稻、鱼、鸭共生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水稻种植下混养鱼鸭的技术方案,并于2019—2020年在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实施。通过2年的观察发现,"稻-鱼-鸭"共生模式保证水稻生长发育的同时,也保持了鱼的水下生存环境及鸭的田间、水面活动空间;通过鱼鸭的活动及捕食,能有效防控田间病虫草害的发生,减少除草剂的施用;同时鱼鸭的粪便能够直接还田减少肥料的施用,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减轻农田污染有着重要作用;稻田中的深水域还有蓄水、缓解灌溉水短缺等作用。"稻-鱼-鸭"共生模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梁玉刚,李静怡,王丹,余政军,黄璜,陈灿[7](2020)在《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总结前人垄作栽培、稻鱼和稻鸡共生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稻垄作栽培养鸡养鱼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的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2年中RFC和RC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能够维持稳定,平均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虽有差异,但均未达到显着性差异;RF处理水稻产量、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降幅分别为29.98%、19.70%、4.84%、3.99%和5.74%,且均达到显着性水平。2年中RFC、RC处理的茎、叶和穗的干物质平均积累量与CK处理整体不存在显着差异,但较RF处理均显着增加。RFC、RC和CK处理水稻茎和叶在齐穗前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RF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56.23%、50.66%和54.15%,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的降幅慢于RF处理,并且维持叶面积指数在较高水平,平均增幅为41.38%、38.35%和38.23%。2年中RFC、RC和CK处理较RF处理均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其中群体生长速率增幅分别为77.94%、70.29%和76.69%,净同化率为40.07%、39.47%和38.87%,光合势为38.39%、35.49%和35.94%,进而为稻穗积累更多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综上可知,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利于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的提高,进而保证水稻产量稳定。

龚应高,玉艳珊,罗吨[8](2020)在《勐海县“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综合经济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系统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经济效益,于2016—2019年对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投入与产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6—2019年总投入呈增加趋势,总体投入均表现为:水稻>小米辣>肉鸭>鲜食玉米>鱼;(2)总产出为水稻>肉鸭>鱼>小米辣>鲜食玉米,水稻、鲜食玉米、小米辣、肉鸭、鱼4年平均总产出分别为24853.3元/hm2、7176.3元/hm2、8111.5元/hm2、15120.0元/hm2、14589.4元/hm2;(3)2016—2019年总收益分别为36277.5元/hm2、48510元/hm2、57663.5元/hm2和60307.5元/hm2;4年平均净收益为鱼>肉鸭>水稻>小米辣>鲜食玉米,鱼、肉鸭、水稻、小米辣和鲜食玉米的净效益分别为12646.4元/hm2、12513.8元/hm2、9478.3元/hm2、4886.6元/hm2和4886.6元/hm2,占总净收益的比例分别为28.5%、28.3%、22.1%、10.8%和1%。综合来看,勐海县"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鱼和肉鸭的投入低、产出高,效益较高;水稻虽然产出较高,但是投入较大,使得其净收益较低;小米辣和鲜食玉米的投入与产出均较低,但是可以作为该模式下提高收益的重要补充。

沈玺钦[9](2020)在《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渔综合种养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要求。水稻方面种植既要求产量品质,又要求节省减肥,去除养殖尾水的氮、磷等营养;渔业方面养殖既要求高品高产,又要求减少投喂。本文从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养殖鱼塘水质、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水质、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稻生长研究和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群体生殖特征与条件状况等多个方面阐述新时代稻渔综合种养的基本方法,本质要求。一、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研究。面对现代渔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在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应用陆基生态渔场技术开展了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生态应用。应用水质分析仪对系统内的部分水质指标进行检测,系统阐述了光明渔村养殖鱼塘系统、稻蟹共生系统和循环沟渠净化系统(稻田-池塘复合统)的水质变化规律。精养鱼塘系统:平均氨氮浓度从总进水口的0.793mg/L上升到总出水口的1.553mg/L,亚硝酸盐平均浓度从总进水口的0.094mg/L上升到总出水口的0.226mg/L。稻蟹共生系统:氨氮浓度从进水口的0.42mg/L降低到出水口的0.13mg/L,净化效率达到69.05%,磷酸盐含量进水口浓度低,出水浓度高,边沟中由于扰动,磷酸盐浓度相对较高,而氨氮浓度相对较低,田中间的氨氮、磷酸盐浓度相对中等。沟渠循环净化系统:平均氨氮含量从1.247mg/L降低到0.363mg/L,磷酸盐平均含量从0.203mg/L降低到0.01mg/L。8月生产旺季稻蟹共生系统稻田环沟的悬浮有机物浓度:8月2日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127.45mg/L,8月6日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20.36mg/L,8月30日稻田退水前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85mg/L。8月生产旺季稻蟹共生系统稻田环沟水质:亚硝酸盐浓度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多次测得0mg/L,各田块环沟平均氨氮浓度为0.105mg/L,平均磷酸盐浓度为0.04mg/L。清水输入鱼塘,鱼塘排出了大量肥水通过沟渠进入稻田中,经沟渠和稻田净化后的清水再次注入鱼塘,使得整个系统水质得到改善,生产效率以及产量因此大大提高。表明该模式有助于实现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两种产业的协调发展,减少养殖尾水排放,实现养殖污染资源化。二、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稻生长研究。在不同情况下稻田的灌溉模式影响了水稻的生长以及产量。实验分为每隔5d灌溉一次鱼塘水,每隔7d灌溉一次鱼塘水以及不灌溉鱼塘水。水稻种植品种为“吉宏6号”,水稻平均亩产1089.93斤,总体旱田亩产高于水田,不同灌溉周期亩产5d灌溉一次>7d灌溉一次>不灌溉鱼塘水。地上部分生物量旱田大于水田,旱田水稻生物量到成熟期平均达到115.86g/穴,而水田水稻生物量在成熟期平均值只有55.04g/穴。7号田和11号田为每隔5d灌溉一次,生物量在同比于其它水田较高,平均值达到68.9g/穴。各田块秆长在抽穗期过后便不再增长,相对于其它指标,秆长在抽穗期过后还算比较稳定。各个田块株高在抽穗期达到峰值,抽穗期之后略有减少。水稻秆基部外径在抽穗期达到峰值,抽穗期到成熟期略有减少。灰色关联度分布在0.576-0.907之间,各水稻根茎秆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根长(0.907)>秆基部外径(0.863)=穗基部外径(0.863)>秆长(0.846)>株高(0.829)>穗长(0.776),根长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根茎秆构成因子,穗长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小的根茎秆构成因子;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有效穗数(0.869)>穗粒数(0.847)>生物量(0.813)>结实率(0.806)>千粒重(0.759)>每公顷穴数(0.715)>根干重(0.625)>成穗率(0.576),有效穗数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产量构成因子,成穗率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小的产量构成因子。三、为了探求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熟阶段的生殖特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采用了统计学、资源生物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中稻田养蟹基地稻田中华绒螯蟹性腺、肝胰腺、条件指数,以了解目前银川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成熟群体的生长生殖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基地稻田产量大但规格偏小,这主要受当年气温偏低且采用不投料的粗放养殖模式所致。头胸甲宽主要分布在32-61mm之间,头胸甲长分布在37-59mm之间,体重在22-101g之间。10月24日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宽主要分布在35-50mm,而11月20日主要分布在35-55mm。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10月24日主要分布在40-50mm,而11月20日则各区间都有一定分布。10月24日中华绒螯蟹体重主要分布在20-50g,而11月20日在20-65g各个组里相对更平均的分布。整体上有趋于平均的趋势。中华绒螯蟹体重与头胸甲宽呈幂函数关系,雄性y=0.001x2.8875,R2=0.8877,雌性y=0.0016x2.7204,R2=0.9315。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与头胸甲宽呈线性关系,雄性CW=0.9017CL+0.5638,R2=0.9759,雌性CW=0.9466CL-1.1013,R2=0.9377。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雄性W=0.0006CL2.9316,R2=0.233,雌性W=0.0007CL2.8717,R2=0.9363。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宽与肝胰腺重呈线性关系,雄性:HW=0.2351CW-7.5852,R2=0.8117,雌性HW=0.0904CW-1.9197,R2=0.2305。肝体指数与头胸甲宽呈线性关系,雄性为正相关,雌性为负相关。雄性HIS=0.1064CW-0.3422,R2=0.3102,雌性HIS=-0.0993CW+8.6023,R2=0.0538。输精管重和肝胰腺重呈指数函数关系,HW=0.8129e0.8991VW,R2=0.602。肝胰腺重与卵巢湿重呈二次函数关系HW=0.0581OW2-0.2266OW+1.835,R2=0.1075。四、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水稻亩产量总体上旱田高于水田,这是由于种植模式不同的原因。有的水田水稻产量不高但是因为放养中华绒螯蟹,故亩产值较高,养殖中华绒螯蟹是让农民增加收入的较好的办法,3号田的亩产值可以达到1号旱田的两倍,达到8294.71元/667m2。将2019年全场各个品种产量归总,总计鱼产量为44.78万kg;水稻总产量286552kg,中华绒螯蟹总产量5078.5kg。水产品产量和水稻产量的比值为1:1.43。俗称“1斤鱼:1.5斤稻”模式。也就是亩产1430斤稻,耦合集约水产养殖系统产鱼亩产1000斤。鱼塘面积和稻田面积比是290:776,即养殖面积占27%左右。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将传统的稻渔综合种养进行突破提升,在水循环、精养鱼塘系统营养物质去除、稻蟹共生系统营养物质吸收、稻渔综合种养水稻生长规律、稻蟹共生模式下中华绒螯蟹成熟群体生殖特征与条件状况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归纳出宁夏地区的生产规律,从而对来年的生产科研进行指导,对宁夏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做出一定的贡献。精养鱼塘中营养物质的排出能够减缓水体老化和富营养化,养殖尾水灌溉进稻田使得秧苗更加粗壮同时又净化了水体,循环用的生态沟渠缓冲了养殖尾水营养物质的高浓度,中华绒螯蟹在西北地区特殊的养殖气候与养殖地位对于中华绒螯蟹的生殖特征条件影响。在夯实基础的条件下我们对精养鱼塘水质调控、稻田生态功能、水稻减少施肥、中华绒螯蟹较少投喂进行了创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这个西北地区做一个先行者、开拓者。在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加大科学研究,将基础研究做踏实,在基础水化学的测定、水稻基本生长指标的测定、中华绒螯蟹基础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水循环效率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初步揭示该复合系统的耦合和循环机制。

张小丽[10](2019)在《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成都平原稻田资源丰富,有数百万亩冬水田,在不破坏耕作层、保证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继承传统并创新发展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通过以水养鱼、以渔促稻、稻鱼互利、生态经济效益同增,为成都市破解渔业发展瓶颈提供有效途径,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成都平原非常适合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生产上呈现出多样性,已经有一定养殖面积及一定技术研究的有“稻-鱼”、“稻-虾”、“稻-鸭-鱼”、“稻-鳅”、“稻-蛙”、“稻-鳖”、“稻-蟹”七种生产模式。同时,政府支持力度也较大,成都市出台《现代渔业发展奖励补助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市政府提出的2017年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实现种养效益增收3亿元以上。但长期以来受技术、观念等影响,我市稻田综合种养还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谈种养户和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作者近些年来从事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研究以及技术推广和示范的实践经验,对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进行多角度探索与全方位研究,分析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过去推广示范的局限性,得出如下结果:成都平原稻田综合存在规划布局问题、技术推广和引导机制问题、品牌问题等。即:(1)区域发展不平衡,新技术新模式覆盖率还不高;(2)产业基础薄弱,一二三产融合度还不够;(3)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种植养殖、农机农艺结合还不够;(4)产业化经营规模偏小,扶持政策时有时无;(5)品牌弱且杂,品牌建设相对滞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发展建议:引入示范新品种、优化生产配置、研究新技术、开发新路径、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建立推广示范基地、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培育重点品牌、加强引导宣传机制建设等建议,辐射带动全省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长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即:(1)合理规划,适当集中连片发展;(2)培育稻田综合种养新型经营主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3)建立养殖与推广基地,提供推广渠道;(4)提高认识,健全政策扶持引导机制;(5)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宣传农产品知名品牌,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二、稻鸭鱼共生模式及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鸭鱼共生模式及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稻田联产稻、鸭、鱼三者共栖的农业模式研究——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稻、鸭、鱼种养的特点与功能
    1.1 稻、鸭、鱼种养的特点
    1.2 稻、鸭、鱼种养的功能
2 稻、鸭、鱼种养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稻、鸭、鱼种养模式与现代科技之间的矛盾
    2.2 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
    2.3 没有形成产业体系,销售模式单一
3 发展稻、鸭、鱼农业模式的建议
    3.1 在保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3.2 打造特色品牌
    3.3 建立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示范区
4 结语

(2)稻田种养模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稻田种养模式对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1.1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2 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1.3 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3.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 不同稻田种养模式对农田水体环境的影响
3 不同稻田种养模式对农田杂草及病虫害的影响
4 不同稻田种养模式对水田气体排放的影响
5 研究展望

(3)长期应用稻鳖共生系统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土壤样品采集及处理
        1.4.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1.4.3 测序样品制备与检测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限稻鳖共生田的土壤养分含量比较
    2.2 不同年限稻鳖共生田表层土壤的高通量测序结果
    2.3 不同年限稻鳖共生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
    2.4 不同年限稻鳖共生田土壤细菌群落相似度分析结果
    2.5 不同年限稻鳖共生田土壤优势菌门分析结果
    2.6 不同年限稻鳖共生田土壤优势菌科分析结果
    2.7 不同年限稻鳖共生田土壤细菌LEf Se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长期应用稻鳖共生系统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2 长期应用稻鳖共生系统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3.3 长期应用稻鳖共生系统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 结论

(4)稻鱼共生对土壤微生境和鱼类内环境的影响及其互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稻鱼共作模式历史概述
        1.1.1 传统水稻种植与稻鱼共生模式的比较
        1.1.2 国外稻田养殖的发展状况
        1.1.3 国内稻田养殖的发展状况
    1.2 稻鱼共生效应
        1.2.1 稻鱼共生的生态价值
        1.2.2 稻鱼共生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3 稻鱼共生对养殖生物生理机能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稻鱼共生对土壤理化因子和酶活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土壤样品采集
        2.1.3 土壤理化因子测定
        2.1.4 土壤酶活性测定
        2.1.5 数据分析与统计
    2.2 结果分析
        2.2.1 稻田养鱼后土壤理化因子的变化
        2.2.2 0-20 cm土壤水解酶活性变化趋势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稻鱼共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土壤样品采集
        3.1.3 土壤细菌DNA提取
        3.1.4 土壤细菌的PCR扩增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稻鱼共生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3.2.2 门水平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3.2.3 属水平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3.2.4 两种模式在不同土壤分层物种间显着性差异的LEf Se分析
        3.2.5 土壤理化因子与微生物分类之间的关系
        3.2.6 两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生态网络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稻田环境对鲤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概况
        4.1.2 试验方法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稻田环境对鲤生长特性的影响
        4.2.2 稻田环境对鲤血清生化指标及酶活性的影响
        4.2.3 肠道组织结构的变化
        4.2.4 稻田环境对鲤肠道微生物菌群Alpha和 Beta多样性的影响
        4.2.5 肠道物种丰度差异性分析
        4.2.6 鲤肠道细菌群落功能基因预测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土壤环境因子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鱼类内环境的互作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土壤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各层级与鲤肠道微生物相似性分析
        5.2.2 土壤各层级微生物与鲤肠道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5.2.3 土壤理化特性与鲤肠道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5)厢作免耕下生态种养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与供试材料
        1.1.1 试验基地概况
        1.1.2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2.1 试验设计
        1.2.2 田间管理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CH4和N2O
        1.3.2 计算公式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厢作免耕栽培下生态种养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2.1.1 早稻季CH4排放量
        2.1.2 晚稻季CH4排放量
    2.2 厢作免耕栽培下生态种养对稻田N2O排放的影响
        2.2.1 早稻季N2O排放量
        2.2.2 晚稻季N2O排放量
    2.3 厢作免耕栽培下生态种养的温室效应分析
        2.3.1 不同处理对早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2.3.2 不同处理对晚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2.3.3 双季稻稻田总温室气体排放
3 讨论
    3.1 厢作免耕栽培下稻鸭和稻鱼共生双季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3.2 厢作免耕栽培下稻鸭和稻鱼共生双季稻田N2O排放的影响
    3.3 厢作免耕栽培下稻鸭和稻鱼共生的稻田温室效应
4 结论

(6)“稻-鱼-鸭”共生模式的技术设计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要点
    1.1 田间工程设计
        1.1.1 田块选择与田间工程建设
        1.1.2 稻田施肥与消毒处理
    1.2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1.2.1 品种选择
        1.2.2 播种及移栽
        1.2.3 田间管理
    1.3 养鸭技术要点
        1.3.1 鸭棚及防逃设施搭建
        1.3.2 鸭的放养
        1.3.3 鸭子的日常管理
    1.4 养鱼的技术要点
        1.4.1 鱼的选择
        1.4.2 鱼的放养
        1.4.3 鱼的管理
2“稻-鱼-鸭”模式技术优势
    2.1 经济效益
    2.2 生态效益
    2.2 社会效益
3 展望
    3.1“稻-鱼-鸭”共生模式的抗风险功效
    3.2“稻-鱼-鸭”共生模式的推广价值高
    3.3“稻-鱼-鸭”共生模式符合绿色优质发展要求
    3.4“稻-鱼-鸭”共生模式发展面临的困境

(7)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1.3.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1.3.2 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
        1.3.3 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2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茎、叶和穗干物质量的影响
    2.3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和所占比例的影响
    2.4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5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群体生长速率的影响
    2.6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净同化率和光合势的影响
3 讨论
    3.1 垄作稻鱼鸡共生利于稳定水稻产量
    3.2 垄作稻鱼鸡共生维持水稻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在较高水平
    3.3 垄作稻鱼鸡共生利于促进水稻群体生长和净同化率的提高

(8)勐海县“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综合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田间关键技术
        1.4.1 水稻栽培
        1.4.2鱼鸭饲养管理
        1.4.3 鲜食玉米和小米辣栽培管理
    1.5测定项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本投入
    2.2 产量
    2.3 总产出
    2.4 净收益
    2.5 投入/产出比
    3.6不同年份间稻、鱼、鸭、蔬占净收益比重
3讨论与结论

(9)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稻渔综合种养研究背景
    1.2 稻渔共作系统研究
        1.2.1 稻鱼共生进展研究
        1.2.2 稻蟹共生进展研究
        1.2.3 稻虾共作进展研究
    1.3 精养鱼塘水质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鱼塘水质变化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条件
        2.1.2 精养鱼塘系统
        2.1.3 养殖鱼塘系统水质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精养鱼塘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
        2.2.2 养殖鱼塘系统总进出水口氨氮变化规律
        2.2.3 流水槽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
        2.2.4 精养鱼塘系统中典型鱼塘进出水口悬浮有机物含量变化
    2.3 讨论
第三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系统水质变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稻蟹共生系统
        3.1.2 循环沟渠系统
        3.1.3 稻蟹共生系统水质检测
        3.1.4 循环沟渠系统水质检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稻蟹共生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3.2.2 循环沟渠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3.2.3 稻蟹共生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浓度
        3.2.4 稻蟹共生8月生产旺季稻田环沟水质
    3.3 讨论
第四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水稻生长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条件
        4.1.2 实验设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各稻田地面上部生物量、秆长、株高、秆基部外径动态变化
        4.2.2 水稻产量与水稻根茎秆构成因子、产量构成因素关系
    4.3 .讨论
        4.3.1 稻蟹共生水稻生长指标的探讨
        4.3.2 .灌溉鱼塘水对水稻的影响
        4.3.3 稻蟹共生中水稻根茎秆、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第五章 大型稻蟹共作—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阶段生长生殖特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中华绒螯蟹体长的分布变化
        5.2.2 中华绒螯蟹体重的分布变化
        5.2.3 中华绒螯蟹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5.2.4 成熟阶段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变化
        5.2.5 成熟阶段中华绒螯蟹条件指数变化
    5.3 讨论
第六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养殖鱼塘水质研究
    7.2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水质研究
    7.3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水稻生长的研究
    7.4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阶段生长生殖特征研究
    7.5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研究
    7.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稻田综合种养的基本概念
    2.2 循环经济的理论
        2.2.1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定义
        2.2.2 循环经济型农业
    2.3 稻田综合种养的生物学原理
    2.4 稻田综合种养的生态学原理
        2.4.1 稻田综合种养生态系统的构成分析
        2.4.2 稻田综合种养系统的良性循环
第三章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现状
    3.1 国内外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历史与现状
        3.1.1 国内稻田综合种养历史与现状
        3.1.2 国外稻田综合种养历史和现状
    3.2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由来
    3.3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历程
    3.4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的主要生产模式
        3.4.1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3.4.2 “稻-鱼”综合种养模式
        3.4.3 “稻-鸭-鱼”综合种养模式
        3.4.4 “稻-鳅”综合种养模式
        3.4.5 “稻-蛙”综合种养模式
        3.4.6 “稻-鳖”综合种养模式
        3.4.7 “稻-蟹”综合种养模式
    3.5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特点
        3.5.1 稻田综合种养已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格局
        3.5.2 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稻田综合种养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大
        3.5.3 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日趋成熟,效益趋于稳定
        3.5.4 科技支撑力度大,技术推广普及
        3.5.5 综合效益高,示范引领到位
    3.6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的推广前景
    3.7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效益对比分析
        3.7.1 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3.7.2 生态效益对比分析
        3.7.3 社会效益对比分析
第四章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4.1 稻田综合种养规划布局问题
    4.2 劳动力技术要求高和人力资源问题
    4.3 技术推广和引导机制问题
        4.3.1 产业化发展的配套体系不完善
        4.3.2 资金缺乏、引导机制不完善
        4.3.3 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
    4.4 品牌建设问题
第五章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建议
    5.1 合理规划,适当集中连片发展
    5.2 建立养殖与推广基地,提供推广渠道
        5.2.1 建设稻田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区
        5.2.2 完善稻田综合种养产品营销管理体系
        5.2.3 培育和宣传农产品知名品牌
        5.2.4 稻田综合种养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5.2.5 培育稻田综合种养新型经营主体
        5.2.6 健全和完善科技推广平台
    5.3 提高认识,健全政策扶持引导机制
        5.3.1 完善扶持政策
        5.3.2 探索金融服务政策
        5.3.3 建立规范诚信市场
    5.4 以市场为导向,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稻鸭鱼共生模式及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稻田联产稻、鸭、鱼三者共栖的农业模式研究——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J]. 向仁顺,梁霄楠. 畜禽业, 2021(11)
  • [2]稻田种养模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 焦文献,陈灿,黄璜. 作物研究, 2021(04)
  • [3]长期应用稻鳖共生系统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J]. 丁姣龙,孟祥杰,王忍,陈璐,周晶,陈灿,黄璜. 南方农业学报, 2021(07)
  • [4]稻鱼共生对土壤微生境和鱼类内环境的影响及其互作关系研究[D]. 孙悦. 天津农学院, 2021(08)
  • [5]厢作免耕下生态种养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J]. 陈璐,陈灿,黄璜,任勃,王忍,梁玉刚,周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06)
  • [6]“稻-鱼-鸭”共生模式的技术设计与思考[J]. 孟祥杰,邹紫茵,梁玉刚,王忍,黄璜,陈灿. 中国稻米, 2021(03)
  • [7]垄作稻鱼鸡共生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梁玉刚,李静怡,王丹,余政军,黄璜,陈灿.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11)
  • [8]勐海县“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综合经济效益研究[J]. 龚应高,玉艳珊,罗吨.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4)
  • [9]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D]. 沈玺钦.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10]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效益评价研究[D]. 张小丽.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稻鸭鱼共生模型与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