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与新闻的联姻与“情报新闻”概念的引入

情报与新闻的联姻与“情报新闻”概念的引入

一、情报和新闻的联姻与“情报新闻”概念的引入(论文文献综述)

秦小丽[1](2020)在《陶器研究方法与陶器的地域间交流》文中研究表明陶器作为一种人工制品,在地域间交流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素材之一。作为世界考古学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课题,陶器研究不仅在传统考古学界,还在民族考古、环境考古、科技考古及实验考古学领域取得了很多成熟而具有实践性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特别是史前时期的考古学研究中,陶器更是考古学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在新石器时代到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研究中,陶器是考古学文化和类型特征的重要标志。因为陶器在这一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组成中具有丰富的形态与频繁多变的特性,它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内,

赵铮[2](2019)在《校园青春网络剧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整个网络剧市场呈现良好态势的大背景下,校园青春网络剧也逐步形成规模,并初步显现出一些类型化的特征。本文选取了自2000年到2018年期间的内地校园青春网络剧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叙事范式和叙事策略着手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该题材目前所面临的叙事困境,以期对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对象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将校园青春网络剧界定为:“以中学和大学校园为主要叙事空间,重点展现学生时期的青春理想、纯真爱情和成长故事,并以网络为第一传播渠道,专为满足网络用户观看而制作的连续剧或系列剧。”第一章详细梳理了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2013年为萌芽期,剧集多为网民自发制作上传,内容上体现创作者强烈的个人表达,多是以吐槽为主的系列剧;2014年-2015年为探索期,这一时期视频网站瞄准校园青春网络剧市场开始发力,网文IP改编成为掘金之地,题材上以言情和魔幻为主;2016年至今为发展期,视频网站和影视公司的合作模式逐渐成熟,资深影视制作团队和新一代导演、编剧开始加入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创作,出现了《最好的我们》等多部口碑较好的作品,并且呈现出类型融合的趋势。第二、三章为本文的主体章节,阐述了校园青春网络剧在叙事上的特点。第二章从纯爱剧和逐梦剧两种范式出发,对多部校园青春网络剧进行系统梳理,关注作品在主题思想、角色设定和情节设置上的共同点。纯爱剧传达爱和成长的主题,人物设定上力图展现青春群像,形成六种成熟的角色类型——光芒四射的白马王子、平凡的灰姑娘、无所不能的骑士、高贵的公主、搞怪的小丑、“无用”的导师,情节上呈现“相遇——相知——相爱——分别——重逢”的叙事序列。逐梦剧永恒的主题是梦想,围绕“问题导师”和“问题学生”展开,情节序列上多为在梦想中嵌入爱情的镶嵌式复合序列。第三章从叙事物象、空间构建和性别视角三个角度对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叙事策略展开研究。策略一:叙事物象符号化。剧中经常出现时代物象和情感物象两类符号。校服和游戏机是剧中高频出现的时代物象,展现时代记忆。单车和书信为情感物象,推动角色情感变化。策略二:叙事空间多维化。校园青春网络剧在现实空间进行怀旧叙事,在异质空间进行“网感”叙事。现实空间包括集体空间、私密空间、特殊空间,异质空间包括彼此中断的异质空间、不能直接沟通的异质空间。策略三:叙事视角性别化。因受众的性别定位不同,可分为以男性、女性为主的两类性别叙事。目标受众为男性的网络剧中添加热血与励志元素;目标受众为女性的网络剧多利用女性角色的旁白和日记等进行叙事。在前文所总结的类型化叙事特征基础上,第四章探讨校园青春网络剧目前所面临的叙事困境,指出“影像叙事薄弱,缺乏视听感染力;创新力量不足,陷入同质化藩篱;过度迎合受众,缺乏艺术关照”三大问题,期望在理论研究层面推动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健康、良性发展。

邹念琴[3](2019)在《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泰—傣族群是滇藏缅印交角区的重要族群之一,它历经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逐渐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与周围的族群进行交流和融合,渐次分化和演化,最终形成了跨居中缅印三国,且在该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群体。历史上泰—傣族群曾一度在该区域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或独立的王国,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由于中缅印王朝国家的角逐与经营,原本一体的族群逐渐向“汉化”、“缅化”和“印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今意义上同源异流的跨境民族群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和中国的殖民入侵与统治,泰—傣族群住居区从经济结构到政治体制,从族群关系到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族际关系表现出分化、涵化与聚合的特征。本文力图将该地区泰—傣族群纳入长时段和小尺度的地域空间进行考察,对泰—傣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分化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探讨。全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中心内容进行研究:第一,以傣—掸族群的本土文献、民间传说和史志资料为基础,对公元6世纪至18世纪间傣—掸族群在滇缅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族际关系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古代历史上中缅王朝国家和地方势力在傣—掸族群聚居区的治乱兴衰,傣—掸族群由同属中国地方势力或中央王朝控制的同源族群,逐渐分化演变为分属于中缅两国中央王朝管控下的跨境民族群体。第二,从长时段和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多方位角度入手,对阿洪姆人于13世纪从中国云南德宏地区辗转西迁至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并建立阿洪姆王国的历史进程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相关史实和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阿洪姆人在与周围族群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与滇缅交角区傣—掸族群渐而疏远、分异的历史大变局。第三,阐述在近代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驱动下,泰—傣族群民族意识觉醒对其族群聚合的影响;探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边界形成和外来族群强势涌入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族群渐而分化与涵化,最终形成跨居中缅印三国的跨境民族衍生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在滇藏缅印交角区联动视域下,对交角地区泰—傣族群互动关系的整体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所积淀下的共同文化基因对当今中缅印“亲诚互惠”关系建构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因素。

王然[4](2018)在《当代沙特政治稳定研究 ——以沙特的制度和政策调整为视角》文中认为稳定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其中政治稳定是人类社会稳定的核心。政治稳定不仅是当今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实践课题,而且是政治学,尤其是发展政治学持续探索的核心理论议题。作为后发型国家集中的地区,中东各国的政治稳定问题,尤其是革命、政变、内战、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外来干涉等问题导致的严重动荡,既困扰着中东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又威胁中东地区的和平发展。但是,中东地区大国沙特却保持了长期的政治稳定,被称为“中东稳定之锚”,这在中东地区可谓独树一帜,也是本文选题的原因所在。本文尝试运用政治系统理论、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理论、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研究工具,研究沙特构建政治稳定的方式与举措。学界多认为,沙特维持政治稳定的关键在于沙特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斯兰教、沙特与美国特殊关系等因素。本文经系统研究认为,虽然上述因素是影响沙特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沙特政治稳定的关键更在于依据本国的国情积极构建本国政治稳定的方式和举措,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本论文除引言、结论以外,正文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为核心概念和理论假设,首先界定政治稳定的概念、衡量指标和特点,其次提出构建政治稳定方式的假设,再次分析理论假设对研究沙特政治稳定的适用性。第二章在总结沙特制度不完善对政治稳定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沙特完善政治制度的举措,具体包括建立和完善大臣会议制度、国王继承制度、官方宗教制度、协商会议制度,评估政治制度建设对沙特政治稳定的影响。第三章首先分析政治精英集团的分化重组,其次归纳沙特对王室成员、宗教精英集团、商人集团和中产阶级展开政治吸纳的措施,再次评价沙特政府的政治吸纳措施对政治稳定的影响。第四章研究沙特社会思潮多元化对沙特政治稳定的影响及沙特政府的应对,总结沙特塑造和推广主流意识形态的举措,评价沙特控制主流意识形态对政治稳定的意义。第五章首先概述经济社会问题对沙特政治稳定的影响,然后重点分析沙特发展国民经济、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评价沙特提升政府社会经济绩效对政治稳定的影响。第六章分析了沙特在构建政治稳定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沙特通过推进政治制度建设、强化政治吸纳、强化意识形态控制、提高经济社会绩效,总体上维持了沙特政治稳定。但是,沙特政治体系不能满足国家需求,国王继承问题面临的不确定性,极端主义威胁增加,以及沙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日益凸显,均是沙特在未来构建政治稳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沙特必须努力创新构建政治稳定的举措,以长期维系沙特政治稳定局面。

孙宝国[5](2017)在《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信息传播活动考略》文中指出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以阿玛纳信件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国际信息传播活动,是有确凿和丰富的文字文献可考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国际信息传播活动实例。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的信息传播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促进了信息传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它不仅加速了东地中海世界连成一体的进程,更成为人类传播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初志伟[6](2016)在《近代中日关系背景下的“支那”研究》文中提出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化的映射。“支那”作为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悠久的词汇,可以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支那”本是外国对中国的称呼,随佛教传入中国,在佛经中沉寂千年却在近代日本重掀波澜。在日本对中国从质疑、蔑视、无视到敌视的观念进程中,“支那”也蕴含了令中国人感到屈辱和痛苦的历史记忆。它是日本百年多来对中国认识变化极具代表性的词汇,是近代日本中国观的浓缩。认识“支那”首先从“支那”的含义入手,探寻“支那”的起源。了解什么是“中国”、“中华”及“华夷之辨”对认识“支那”有重要的作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促进了“支那”的传播与使用,也使“中国”陷入分裂的危险境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在近百年来中国和列强的对抗中,尤其是与日本的对抗中形成的自觉的民族实体,对打败日本侵略者,维护中国的统一具有深远影响。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的“小中华”思想兴起,对中国产生了蔑视心理。以明治维新为界限,从日本对中国称呼的变化,日本对自身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日本民族观念的兴起及国号名称所蕴含的民族情感。通过梳理“支那”在明治维新前后的使用情况可以感受到“支那”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如何从零星出现到爆发式增长最后普遍使用,含义也从无意义到充满蔑视之情的贬义。“支那”作为一个时髦的新名词从日本再次传入中国时,其贬义并不明显,维新派、革命派等出于各种原因热衷于使用“支那”,不无进步之意。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人逐渐意识到“支那”所蕴含的贬义,开始坚决抵制。留日群体处于中日交往的最前线,对“支那”的观感最为直接和深刻。“支那”的国族身份带来的屈辱体验,成为留日群体心中的伤疤,也书写了一代人的民族创伤记忆。民国时期报纸刊物对“支那”的争论也显示了当时人们的觉醒以及对“支那”的认识和反思。通过梳理日本称呼中国为“支那”的几点原因后,可以认为所有理由都不成立。如今“支那”在日语中已经走向消亡,除了右翼团体外几乎无人使用。“支那”是贬义的观念如今已经深入人心。中国人始终对“支那”保持敏感,这既是对过去屈辱历史的铭记,也是对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警惕。由“支那”可知,中日之间的隔膜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中日之间通往和平,加深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左雪娇[7](2016)在《报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报业是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兼备的产业。改革开放前,报纸只是单纯作为意识形态和政府的宣传工具存在,报业的双重属性没有完全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中国报界普遍推广,报业的产业属性得以重新回归。那么,报业作为一个企业组织,盈利自然是它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是对报业多元化经营过程中的战略选择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梳理,以求在描述过程中发现报业经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了便于描述,将报业多元化经营发展的过程分为:1978—1995年报业商业属性的回归及多种经营的起步;1996—2011报业集团的组建及报业的多元化经营的繁荣;2012年至今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多元化经营难挽报业颓势三个阶段。阶段的时间节点是根据政策的出台、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等为主要参照。阶段划分也许并不十分标准,只是作为一个描述角度。报业起初主要依靠广告、发行收入支撑其生存,而后受到市场、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不能再单纯依靠传统的商业模式来盈利,开始走上了多元化经营发展之路。其实,报业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存有一个从主动经营向较为被动自救的转变。此前,报纸在传媒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广告、发行等主营收入能自给自足之时,报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是想紧跟经济大潮,赚的更多的利润。而后报业受到新媒体的冲击,生存岌岌可危,此时报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是找寻一条有效的自救之路。如果将报业多元化经营从经营内容角度进行阶段划分的话,可以将报业多元化经营分为实体经营、资本运营与扩张、与新媒体融合经营三个阶段,当然这三个阶段是交织在一起的。起初,报业从经营相关多种实体经营业务开始,大踏步地迈向贸易、房地产、制造业、服务业等多元化的经营领域。报业碰触资本,从与资本进行简单合作,到上市,再到利用原有的资本积累进行资本扩张。在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起初只是打造人有我亦有的新媒体运营平台,到现在报业已经意识到,只有将新媒体作为一种介质,寻求新的赢利模式才是重中之重。对报业多元化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之后,可以看出报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转变。除了上段所说的多元化战略在不断升级以外,还可以得出报业经营理念由以广告商为主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经营方式由单纯依靠售卖版面到全方位经营转变等一系列的发展。现在报业经营的触角可谓是遍及商业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即便如此,传统报业还是遭遇到寒冬,纸媒衰亡论甚嚣尘上。如果说报业第一次多种经营失败主要是管理的原因,那现在对报业来说,最大的威胁则来源于技术。报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固然能为报业带来生的希望,可以使副业反哺主业。但在此过程中报业不要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忘了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张超[8](2015)在《现代伊朗社会转型中的中产阶层研究(1925-2009)》文中指出伊朗自立宪革命以来开始在政治意义上向现代社会转型,中产阶层在立宪革命中扮演主要角色,成为议会政治的保卫者。但议会政治下立宪政府无法驾驭内外交困的局面,由于伊朗社会结构仍是前现代的,中产阶层无法与的强大保守力量相抗衡,外部力量的干预最终导致立宪革命失败。现代伊朗社会经历了三次转型。巴列维王朝建立后推行现代化和世俗化改革引起伊朗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巨变,伊朗社会开始从农牧业为主的社会向现代化转型。巴列维王朝建立后得到中产阶层支持,王朝推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官僚机构扩充,教育得到发展,中产阶层规模壮大。但国王政治上加强集权,架空议会权力,实行政治高压,将中产阶层排斥于政治之外。中产阶层与王权的矛盾逐渐尖锐化。王权与外部力量的结合损害了伊朗中产阶层的经济利益,他们逐渐走向联合,共同抵制王权与外国资本的联盟。礼萨汗退位后伊朗恢复议会政治,中产阶层填补王权留下的真空,政治地位逐渐上升,民族阵线通过议会掌握国家权力,在民族主义的激励下发动石油国有化运动。但中产阶层内部传统中产阶层和现代中产阶层分歧严重,最终分道扬镳。民族阵线中的宗教阶层转而支持王权,国王1953年政变成功,推翻了民族阵线领导的中产阶层政权。国王通过执行经济发展计划,发动白色革命促进伊朗现代化发展。伊朗社会现代转型速度加快。国家机构迅速膨胀,教育得到发展,私人经济经历长足发展,这都促使中产阶层队伍急速增长,其在劳动力总数中的比重加大。但中产阶层缺乏参与政治的机会,国王集权政治引起中产阶层的不满。伊朗走上依附性发展道路,为外国资本的渗透大开方便之门,本土阶级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们开始走向联合,共同反对王权和暴政。60年代以来激进乌莱玛成为政治反对派,60和70年代后,中产阶层对抗王权的形式逐渐向暴力革命的方向发展。现代中产阶层抛弃西化和世俗化,转向伊斯兰和本土化,由此两类中产阶层以伊斯兰为纽带形成联合,以伊斯兰革命的形式推翻了国王的统治,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共和国初期伊朗政治中存在自由派、左派和宗教阶层三大力量,三者在国家建设和发展道路等方面的分歧导致其矛盾逐渐激化,最终演变为冲突。宗教阶层以“人质事件”和文化革命等为契机,把自由派和左派都排斥出伊朗政治之外,最终确立神权体制。伊朗社会进入全面伊斯兰化的转型时期,即第二次转型。自建国初期以来,伊朗先后进行国有化运动、土地改革和外贸国有化等运动。工农运动推动下,政治革命向着社会革命的方向发展。随着宗教阶层统治地位日趋稳固,他们开始放弃激进的经济政策,阻止社会革命。商人和地主抵制下,土改和外贸国有化陷入停顿。伊朗伊斯兰化以来,经济上以农业立国,提倡独立自足,现代工商业资本的积累受到严重干扰,资本流向农业和小型的、传统工商业。伊朗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个体经营者和农民人数增多,工人阶级和私企的现代中产阶级减少,中产阶层向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集中。伊斯兰权发动文化革命,进行政治监控,使中产阶层经历伊斯兰化的重塑过程。80年代末90年代初,伊朗务实派开启自由化改革进程,伊朗社会开始第三次转型,即自由化转型。为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家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伊朗大开国门,引进外资,实行经济私有化,鼓励私有经济发展,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增长。伊朗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社会结构也开始向革命前的状态复原。随着私有经济发展及现代中产阶层壮大,他们要求改变国内现状。从伊朗统治精英中分化出改革派,他们要求打破特权经济的垄断地位,实行自由市场机制,要求政治多元化和民主化。然而自由化改革以来伊朗保守主义仍然十分强大,其政治地位稳固,经济基础雄厚,对改革进行顽固地抵抗。伊朗国内政治力量分裂为改革派和保守派两大对立的阵营。改革成为伊朗未来发展的主要议题,中产阶层是支持改革的主要社会力量,其发展壮大,与保守力量的对比变化是影响改革的重要因素。

吕朝辉[9](2015)在《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当代中国陆地边疆①的历史负荷、现实问题和政治环境体现出深层、复杂、特殊的特征。本文从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既注重对当前陆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又注意对“碎片化”的陆疆治理现有成果展开“化零为整”的系统性研究,既强调把研究重心确定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启动以来的当代陆疆治理,又注重从过往陆疆治理的“浩瀚汪洋”中挖掘智慧和汲取教训,既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又落脚于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这个具体研究点上。因此,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均十分突出。本文立足于陆疆特殊的政治与社会生态,以现代公共治理为指导,综合运用古典管理、行为科学、文化软治理、公共治理等相关理论,初步总结和探索出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合作型等四种陆疆治理方式,四种方式的有机统一即构成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全部内涵。全文在参考边疆治理相关文献和进行一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主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按照“为什么要创新?”和“怎么样创新?”的研究思路,分成两部分回答了“当代中国陆疆治理创新研究”这个中心主题。全文共分八章,前四章陆续从基本理论阐述、历史渊源追溯、特殊问题归纳和政治环境分析等四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创新?”;后四章通过四种陆疆治理方式的创新构建,回答了“怎么样创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结构。导论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研究做出一些前置性说明。该部分首先交代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接着做了相关的研究综述,最后介绍了本课题的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首先对边疆与陆地边疆、治理与陆疆治理、治理模式与陆疆治理模式等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三组核心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接着重点考察了当前陆疆的基本概况,然后对当代中国陆疆治理内涵、目标和任务,以及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概述。第二章运用历史追溯的方法,回顾并全面分析了1840年以前古代中国、1840—1949年近代中国、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1957年—1977年政治动荡期、1978年—1991年改革开放初期等各个不同时期我国陆疆治理模式的具体特征及其成败得失。第三章从历史回归到现实,首先从历史、现实、主观和客观等方面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当前陆疆特殊性问题的形成原因,然后从陆疆发展问题、安全问题、民族与宗教问题、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问题等当前陆疆地区面临的四大类最为基本的特殊性问题予以具体阐述;第四章则从陆疆内部特殊问题的创新动因,过渡到了陆疆内外部的政治环境挑战。该章首先总结了当代中国陆疆在国家政治地理空间单元中的特殊地位及意义,接着分析了我国陆疆面临的复杂国际政治安全环境,最后考察了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对陆疆社会内部造成的巨大张力。第五章至第七章主要从推进陆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层面,具体从理论依据、基本内涵、主要特征、现实动力、运用维度、适用范畴、基本要求等方面,对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等三种陆疆治理方式分别予以创新构建。此外,第五章还探讨了理性规制和非理性规制的标准区分问题,考察了理性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构建路径;第七章还考察了中央、地方、社会、民众在陆疆文化性治理过程中的任务分解问题。第八章主要从推进陆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层面,提出了中央政府、发达地区、陆疆地方政府、陆疆社会和各族群众在陆疆合作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功能与责任,考察了政府与政府的协同、政府与社会的共治、政府与市场的互补、政府与公众的互信等四种陆疆合作治理形态,并从基本理论、现实动力、主要特征、现实动力、基本要求等方面对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进行创新构建。结论部分重点分析了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着力点——陆疆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合作型四种治理方式的有机统一,尝试地回答了四种方式的划分标准、区别和联系、优缺点、有机统一的实现路径等理论问题。

张琪[10](2014)在《论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中的文化身份探寻》文中认为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是战后英国最杰出的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具有时代精神,用怀疑、热情、想象的力量审视了20世纪分裂的文明。莱辛独有的文化背景与边缘的女性体验使她一直追寻身份认同,关注人类(尤其是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其作品题材广阔,涉及种族冲突、社会政治、两性关系、妇女命运、精神困惑、人类未来等诸多论题。其作品反映了20世纪动荡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文化身份探寻”是莱辛作品的重要主题。太空小说《老人星》五部曲(1979-1983)是莱辛科幻小说的代表作,是其整个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描绘了宇宙进化片段中种种可怕灾难与苦痛中的太空居民(尤其是边缘群体)的文化身份等生存状况问题。作品用科幻形式反映了现实内容,折射了当代人类生存的困境,反映了莱辛对整个世界文明及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系列作品。作为当代着名女作家,莱辛受到了评论界高度重视,可国内外学界对莱辛自期颇高的太空小说较为冷落。总体来说,太空小说研究主要从整体述评、哲学心理、主题形式等方面展开,鲜有学者探讨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这些作品亟待更多关注。本论文把莱辛的太空小说置于后殖民批评视域下,从文化身份切入,探讨太空边缘他者的文化身份问题及其映射的权力话语与折射的社会现实等文学特征,剖析莱辛太空作品中身份探寻的原因及意义,展示了莱辛对弱势群体、人类生存及世界未来的人文关怀及忧思,从而促进国内莱辛太空小说的理解与接受,促使更多人来关注这些作品,来挖掘其深刻内涵与潜在价值。文化身份与他者是后殖民批评与文化研究的关键内容。文化身份屈从于历史、文化、权利的影响,受制于民族、种族、阶级、性别、宗教等因素,随着历史与环境的变迁而变化。莱辛太空小说中的被殖民者、女性、流散者等都是社会边缘他者,身处生存困境,面临身份危机,仍在不断追寻。本论文从三大方面研究了莱辛太空小说,首先详细解读作品中被殖民他者、女性他者及流散他者等边缘群体的文化身份问题,然后剖析莱辛探寻文化身份的缘由,最后挖掘作品中文化身份探求的意义。被殖民他者的文化身份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他者化”的表征与主体性的缺失、太空事务的缺席与话语权的失落、规训与臣服下的自我丧失、生存困境下的身份焦虑等方面。太空女性他者包括老人星等太空帝国的“属下”女性与什卡斯塔等被殖民星球上“属下的属下”女性,后者比前者生存境遇更恶劣,身份危机更严重。不管是哑言的群体或个体,太空女性都是父权制下的他者,无影无声,缺席历史。她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追寻身份认同,遭受着阶级、性别、情感等因素交织下的身份困惑与迷失。太空流散他者的身份问题主要体现在《联姻》与《实验》中,他们漂泊在异域他乡,遭遇异质文化中“杂糅”文化身份的冲突及身份认同的矛盾、与母国和生存地文化的双重疏离及身份错置、及失去家园后流亡无根的迷茫等方面的身份困境与危机。流散他者内心孤独,焦虑而茫然。莱辛太空小说中文化身份的探求深受其家庭背景、个人经历、时代左翼思想、及科技与科幻文学的发展的影响。边缘、冷漠、创伤的家庭使得莱辛具有边缘女性他者的文化气质。莱辛见证了非洲殖民地他者的艰难境遇,十分关注边缘他者的生存境遇与身份危机。非洲的生活使莱辛体验了流散之苦,现实或隐喻意义上的流放使得莱辛遭受了异质文化冲突及与英国文化及非洲文化的双重疏离与身份困境。流散非洲的经历与他者体验成就了莱辛“边缘人”与“流放者”的身份,造就了她审视世界的“局内人”与“局外人”双重视角,促使她在《老人星》等作品中书写了帝国流散者的身份困境与精神危机。莱辛在非洲接触了那个时代兴起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开拓了视野,培养了对正义与邪恶的辨析及批判性思维方式,促成了莱辛的人道主义精神。莱辛在太空小说中对殖民主义、种族歧视与战争等社会现象的批判,对强权的愤怒,对边缘群体及人类生存的关注,对人类未来的忧思无不体现了她的批判精神与人道主义情怀。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科幻小说的产生、发展与繁荣,关注科技、深受风靡的科幻文学感染的莱辛,于20世纪70年代转向科幻写作,创作了以太空为背景的《老人星》系列,关注了太空居民的生存处境与文化身份问题。莱辛太空小说中的文化身份寻求具有文学史、审美、认识等方面的意义。这些作品在继承科幻小说与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人类生存与进化等主题的同时,从精神追求与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拓展。她对苏菲思想的独特感悟为我们开启了丰富、真实、神秘的审美世界。借助拼贴与蒙太奇等叙事技巧,莱辛营造了独特的无序叙事结构,刻画了太空恶托邦世界,折射了20世纪人类恐怖的生存处境,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辩证审视人类危机,提防未来灾难。透过太空银河系中边缘他者的描写,我们可以把握作品表现的主题,体会个人与群体身份追寻的困境与焦虑,领会作家对人类生存的深入思考及对未来发展的担忧。《老人星》描绘的是太空中银河系星球的进化片段,虽说是科幻小说,但像一部史诗,折射了20世纪社会在政治、军事、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现实。作品体现了权力运作的痕迹,预示了人类未来的发展,警醒我们预防灾难性末日。作品表达了莱辛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战争动乱、科技滥用、生态破坏等的批判精神,而对人类生存的关注及对世界未来的担忧展示了莱辛的人道主义关怀。

二、情报和新闻的联姻与“情报新闻”概念的引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情报和新闻的联姻与“情报新闻”概念的引入(论文提纲范文)

(1)陶器研究方法与陶器的地域间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一、陶器制作技术
    (一)陶器的胎土与羼合料成分认知
    (二)成形技术观察
    (三)器表修整
    (四)器表装饰
    (五)烧制技术
二、陶器研究理论
    (一)Michael B.Schiffer的生命周期理论(Life History Processes of Systemic Context)
    (二)操作链在陶器研究中的应用
    (三)陶器的流通与消费
三、陶器研究方法
    (一)陶器的形态与用途
    (二)陶器的制作与技术细节观察
        1. 陶器制作技术观察
        2. 陶器的多元解析分析
        3. 陶质陶色分析
        4. 陶器器壁的厚度
        5. 陶器的岩相学分析
        6. 陶器表面修整和纹饰
    (三)陶器研究中的数量统计法
        1. 器类组合与统计
        2. 统计数据的分析
        3. 绳纹条数的计算方法(30)
        4. 陶器容量的计测方法(31)
    (四)陶器测量数值的几种分析方法
四、陶器研究与地域间交流
    (一)以遗址为单位的基础资料分析及背景解释
        1. 分析数据
        2. 陶器与居住
        3. 陶器与聚落
五、陶器的地域特征与陶器的移动(46)
    (一)陶器所体现的移动现象
    (二)陶器移动的分类
    (三)陶器的地域间移动的社会背景
    (四)陶器的地域类型和通婚圈(48)
    (五)陶器的消费流通和交易圈
    (六)陶器的远距离交流和社会体制

(2)校园青春网络剧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
    四、理论方法与论证方式
第一章 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萌芽期(2000 年-2013 年)
    第二节 探索期(2014 年-2015 年)
    第三节 发展期(2016 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叙事范式
    第一节 纯爱剧范式
    第二节 逐梦剧范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叙事物象的符号化
    第二节 空间建构的多维化
    第三节 叙事视角的性别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校园青春网络剧的叙事困境
    第一节 影像叙事薄弱缺乏视听感染力
    第二节 创新力量不足陷入同质化藩篱
    第三节 过度迎合受众缺乏现实关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一)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起源研究
        (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迁徙流动研究
        (三)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研究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几点认识
    三、论文涉及的时空范围及研究范畴
        (一)时间
        (二)空间
        (三)泰—傣族群及族际关系研究范畴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及意义
        (一)创新点
        (二)意义
第一章 公元6世纪—18世纪傣—掸族群的交错互动
    第一节 公元6世纪—12世纪傣—掸族群的发展与交融
        一、南诏时期傣—掸族群的迁徙流动与族际关系
        二、部落联盟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关系
    第二节 公元13 世纪—18 世纪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互动
        一、元朝的经营与傣—掸族群族际关系的整合
        二、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分化与变迁
第二章 公元13世纪—18世纪阿洪姆人的西迁及其在阿萨姆地区的流变
    第一节 傣—掸族群西迁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一、阿洪姆人的西迁与阿洪姆王国的建立
        二、阿洪姆人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第二节 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及其分化流变
        一、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
        二、阿洪姆人的印度化特征
        三、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同源异流的结局走向
第三章 19世纪—20世纪中叶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分化、聚合与涵化
    第一节 从“边地”到“国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跨境民族的形成
        一、中缅边界的形成
        二、中印东段边界
        三、印缅边界的形成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族群分化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国民政府对傣族地区的经营
        二、英国殖民者对掸族的间接统治
        三、英国殖民者对阿洪姆人的直接统治
        四、泰—傣族群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外来移民与泰—傣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一、近代边疆危机驱动下的云南移民与傣族的涵化
        二、缅甸掸邦地区的移民与掸族的涵化
        三、英属阿萨姆地区的移民与阿洪姆人的涵化
        四、泰—傣族群与本土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第四章 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点及对中缅印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 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征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民间经济往来是泰—傣族群交错互动的助推器
        三、对抗、联合和融合并存的族际政治关系
        四、同源异流是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主流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现代中缅印关系的启示
        一、泰—傣族群的信仰互动是构建中缅印“和谐周边”的文化纽带
        二、以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促进中缅印的国际合作
        三、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中缅印关系的挑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当代沙特政治稳定研究 ——以沙特的制度和政策调整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论文结构框架
    五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假设
    第一节 政治稳定的内涵
        一 政治稳定的内涵
        二 政治稳定的衡量指标
        三 政治稳定的特点
    第二节 理论假设:政治稳定的构建方式
        一 理论前提
        二 政治稳定的构建方式
    第三节 理论假设对研究沙特政治稳定的适用性分析
        一 沙特长期维持政治稳定
        二 沙特构建政治稳定的举措符合理论假设
第二章 政治制度的完善与沙特的政治稳定
    第一节 沙特政治制度面临的不稳定因素
        一 沙特政治制度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二 王位继承制度不完善
    第二节 沙特完善政治制度的措施
        一 大臣会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二 王位继承制度的完善
        三 伊斯兰教管理的制度化和官僚化
        四 协商会议的重建与完善
        五 地方政府的建立
    第三节 政治制度建设对沙特政治稳定的影响
        一 实现了沙特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二 增强了沙特的国家治理能力
    小结
第三章 政治吸纳与沙特的政治稳定
    第一节 沙特政治精英的分化
        一 沙特王室内部成员关系复杂
        二 宗教精英集团成员的分化
        三 部落成员的分化
        四 商人集团成员对沙特王室态度的分化
        五 新兴阶层的崛起
    第二节 沙特政治体系对主要政治力量的政治吸纳
        一 对王室成员的政治吸纳
        二 对宗教集团的政治吸纳
        三 对部落集团的政治吸纳
        四 对商人集团的政治吸纳
        五 对新兴阶层的政治吸纳
    第三节 政治吸纳对沙特政治稳定的影响
        一 推动了有序的政治参与
        二 强化了政治调控能力
        三 孤立和削弱了威胁政治稳定的潜在势力
    小结
第四章 意识形态控制与沙特的政治稳定
    第一节 沙特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一 自由主义的发展
        二 民间伊斯兰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沙特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
        一 塑造沙特家族的宗教性
        二 转变瓦哈比主义的使命
        三 奉行“开明的瓦哈比理论”
        四 建立官方宗教机构
        五 整合非官方伊斯兰主义
    第三节 沙特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化
        一 严格控制宣教活动
        二 全面加强宗教教育
        三 利用宗教警察整肃社会风尚
        四 严格管控社会媒体
    第四节 意识形态建设对沙特政治稳定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提升社会经济绩效与沙特的政治稳定
    第一节 沙特经济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一 沙特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
        二 沙特面临的社会问题
    第二节 沙特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
        一 20世纪70年代以前,沙特无力干预国家经济建设
        二 20世纪70年代,沙特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
        三 进入21世纪,沙特大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四 2015年以来,沙特大力推动经济改革
    第三节 沙特解决社会问题的举措
        一 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体系
        二 积极解决就业问题
    第四节 提升政治绩效对沙特政治稳定的影响
        一 增强了国家自主性,提升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 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的社会期待
        三 增强了政府合法性和社会凝聚力
    小结
第六章 沙特政治稳定面临的挑战
    一 沙特政治体系的不足
    二 国王继承面临的不确定性
    三 沙特极端主义威胁的增加
    四 沙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
    小结
结语
    一 沙特构建政治稳定的方式和措施
    二 沙特构建政治稳定的特征
    三 沙特政治稳定的前景
参考文献
    一 英文着作
    二 英文期刊论文
    三 英文硕博士学位论文
    四 中文着作
    五 中文译着
    六 中文期刊论文
    七 中文硕博士学位论文
    八 网络资料

(5)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信息传播活动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地中海世界信息传播的历史背景
二、东地中海世界信息传播介质
三、东地中海世界信息传播主体
四、东地中海世界信息传播渠道
五、东地中海世界信息传播内容

(6)近代中日关系背景下的“支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简介和选题由来
        (一)选题简介
        (二)选题由来
    二、选题论证
        (一)理论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作用
    三、学术史综述
        (一) 资料的发掘与整理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相关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关键词
第一章“支那”与“中国”
    第一节“支那”的起源
        (一)“支那”起源的语言学考证
        (二)“支那”起源各说综述
        (三)“支那”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释“中国”
        (一)释“中”释“国”
        (二)“中国”名号的起源
        (三)作为地域与文化概念的“中国”及其意义
        (四)“中国”概念的演变与定型
    第三节“中国意识”与“中国认同”
        (一)“中国意识”在宋代的萌发
        (二)蒙元、满清的“中国认同”
        (三)从周边国家看中国
        (四)国家观念的缺失
    第四节“中华民族”观念的产生
        (一)“民族”一词在近代的诞生轨迹
        (二)“民族”与“nation”辨证
        (三)“中华民族”的诞生
第二章 日本人的“支那”观
    第一节 德川幕府时期的中国观
        (一)“华夷变态”
        (二)日本本土民族思想的萌芽
    第二节 从质疑到蔑视——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一)千岁丸上海行
        (二)甲午战争与蔑视型中国观的泛化
    第三节 从蔑视到无视——从甲午战争到侵华战争
        (一)对戊戌维新运动的印象
        (二)八国联军与日俄战争时期对中国人的蔑视
        (三)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观
    第四节 从无视到敌视——侵华战争的发动
    第五节 日本对中日国名称呼的变迁
        (一)明治维新前日本对中国的称呼
        (二)明治维新以后有关中国国名的写法
        (三)日本人对日本的称呼
    第六节“支那”在日语中的使用情况
        (一)明治维新之前
        (二)明治维新之后
第三章 中国人的“支那”观
    第一节 中国人使用“支那”的情况
        (一)“支那”近代在华传播初期
        (二)“支那”近代在华传播的兴盛期
        (三)“支那”在民国时期的使用情况
        (四)对使用“支那”原因的探析
    第二节 留日学生的创伤性记忆
        (一)沉重的书写——对“支那”创伤记忆的记录
        (二)留日群体的混乱状况
        (三)反击:反日情绪的兴起
    第三节 民国报刊中的“支那”
        (一)民国报刊对“支那”褒贬的争论
        (二)其他相关报道
    第四节 对“支那”褒贬含义的辨析
        (一)支持使用“支那”的理由
        (二)对“支那”非贬义的驳斥
        (三)“支那”的消亡
结语
附录(图片)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7)报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多元化经营理论综述
        1.2.2 报业多元化经营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报业产业属性的回归及报业多种经营的起步(1978年—1995年)
    2.1 报纸产业属性的沉浮
        2.1.1 改革开放前报业企业化曾提出
        2.1.2 改革开放后报纸疾呼“企业化管理”
    2.2 报业产业属性回归
        2.2.1 报纸重新刊登广告
        2.2.2 报纸自办发行
        2.2.3 报业多种经营获许可
    2.3 报业早已尝试多种经营
        2.3.1 众多报社早已开展多种经营
        2.3.2 报业多种经营的特点
        2.3.3 报业多种经营多以失败告终
第3章 报业集团的组建及报业多元化经营的繁荣(1996-2011年)
    3.1 报业集团组建及多元化经营
        3.1.1 报业集团组建的背景
        3.1.2 报业集团的建立
        3.1.3 报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
    3.2 作为独立报社的多元化经营
        3.2.1 北京青年报多元化经营的情况
        3.2.2 中国证券报多元化经营的情况
        3.2.3 独立报社多元化经营的特点
    3.3 报业的资本运营
        3.3.1 报业资本运营的背景
        3.3.2 报业资本运营的实施
    3.4 报业全力进行数字化转型
        3.4.1 数字报业战略的制定
        3.4.2 数字报业战略的实施
        3.4.3 数字报业战略的效果
第4章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多元化经营难挽报业颓势(2012年至今)
    4.1 报纸衰落的原因
        4.1.1 新媒体挤占媒体市场份额
        4.1.2 新媒体破坏报业商业模式
        4.1.3 企业可借自媒体自我营销
    4.2 报业颓势的表现
        4.2.1 广告、发行收入下滑
        4.2.2 传统媒体停刊或破产
        4.2.3 媒体人纷纷跨界转场
    4.3 报业奋力转型自救
        4.3.1 践行“媒介融合”
        4.3.2 疯狂跨界
        4.3.3 扩张资本
        4.3.4 抱团取暖
第5章 对报业多元化经营的思索
    5.1 影响报业多元化经营的因素
        5.1.1 政策是报业多元化经营的主导因素
        5.1.2 技术是报业多元化经营的主要因素
    5.2 报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转变
        5.2.1 经营战略:围绕三大战略,从单一走向多样
        5.2.2 经营理念:从“企业化管理”到“产业化运作”
        5.2.3 经营模式:从依赖广告商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
        5.2.4 经营方式:从单纯售卖版面到全方位转型经营
    5.3 报业多元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5.3.1 固有缺陷阻碍多元化经营
        5.3.2 盲目进入经营领域
        5.3.3 媒介融合理解偏颇
    5.4 报业多元化经营利弊相生
        5.4.1 报业多元化经营支撑主业发展
        5.4.2 报业多元化经营影响新闻客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现代伊朗社会转型中的中产阶层研究(1925-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第一章 伊朗前现代的社会结构及中产阶层的形成
    第一节 中东传统社会的群体和分层
        一、中东社会中的群体
        二、中东社会分层和社会冲突
    第二节 伊朗前现代的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
        一、伊朗经济状况和社会结构
        二、前现代伊朗阶级结构
        三、伊朗社会群体性
        四、恺加王朝的虚弱统治
    第三节 伊朗传统社会的变迁和中产阶层的“阶级形成”
        一、传统中产阶层的形成
        二、现代中产阶层形成
        三、中产阶层联盟的形成和立宪革命运动
    第四节 立宪革命失败和向现代君主制过渡
        一、中产阶层内争和立宪民主制危机
        二、立宪革命失败,伊朗向现代君主制过渡
    本章结语
第二章 伊朗向现代社会转型及中产阶层发展壮大(1925-1979年)
    第一节 伊朗现代化的启动及成就
        一、伊朗中央政府的加强和现代化的启动
        二、巴列维时期经济发展计划的执行
        三、外国资本的渗透和国家的依附发展道路
        四、“白色革命”及对伊朗社会结构的影响
    第二节 伊朗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及向现代社会转型
        一、人口结构的变化
        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第三节 伊朗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
        一、国家机构扩充及官僚中产阶层的发展
        二、宗教中产阶层
        三、资产中产阶层
        四、传统中产阶层的特点及内部关系
        五、现代教育的发展与职业中产阶层的壮大
    第四节 国家经济发展对中产阶层的影响及社会分层的变化
        一、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国家经济对中产阶层的影响
        三、转型社会的分层发生变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型时期伊朗的政治变迁及中产阶层政治发展(1925-1979年)
    第一节 王权加强及中产阶层政治地位的削弱(1925年至1941年)
        一、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状况
        二、王权的逐步加强和中产阶层政治地位削弱
        三、中产阶层与20年代初左派社会运动
    第二节 议会政治恢复及中产阶层政治发展的契机(1941-1953)
        一、议会政治恢复、中产阶层政治参与的扩大及政党政治发展
        二、伊朗多极政治格局的形成
        三、左派社会运动的兴起及对政治的影响
        四、民族阵线的形成和政治参与
        五、石油国有化运动、民族阵线分裂及1953年政变
    第三节 中产阶层向伊斯兰转变及反对王权的斗争(1953-1979年)
        一、政变对中产阶层的影响:从西化到本土伊斯兰化的转变
        二、王权统治下中产阶层政治反对派的形成
        三、中产阶层武装反抗王权的斗争
    第四节 中产阶层的联合和伊斯兰革命的成功
        一、革命中的乌莱玛集团
        二、中产阶层以伊斯兰为纽带走向联合
        三、反对派阵营的扩大
        四、经济危机、社会冲突和伊斯兰革命成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伊朗社会全面伊斯兰化及中产阶层的重塑(1979-1989年)
    第一节 经济伊斯兰化:激进的社会变革及“三大运动”
        一、建国初期盛行的平等主义
        二、社会革命的开展及逆转
    第二节 政治伊斯兰化:中产阶层的权力角逐及神权体制建立
        一、乌莱玛与自由派的分歧和斗争
        二、左派分裂及“文化革命”的清剿
        三、宗教阶层内部分歧
    第三节 社会伊斯兰化:中产阶层结构的重塑
        一、国家机构扩充及中产阶层的伊斯兰化
        二、资产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
        三、巴扎商人阶层成为仅次于乌莱玛的第二阶层
    第四节 伊斯兰化对伊朗社会及中产阶层的影响
        一、高校伊斯兰化
        二、公共部门的全面伊斯兰化
        三、全面伊斯兰化对伊朗社会其它阶层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伊朗自由化转型及中产阶层的改革要求(1989-2005)
    第一节 伊朗经济自由化改革
        一、经济自由化背景和措施
        二、伊朗经济自由化及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自由化时期的社会结构及中产阶层的状况
        一、自由化时期伊朗经济结构的变化
        二、阶级结构的变化
        三、中产阶层发展状况及其改革愿望
    第三节 保守主义兴起及二元结构形成
        一、保守主义日益强大
        二、伊朗经济和政治的二元性
    第四节 自由化改革、改革派形成及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
        一、拉氏的自由化改革
        二、改革派的形成
        三、哈塔米民主政治实践
        四、中产阶层政治参与扩大及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伊朗改革停滞和“绿潮”涌动中的中产阶层(2005-2009年)
    第一节 伊朗经济政治状况及改革停滞
        一、伊朗经济政治状况
        二、自由化改革陷入停滞
    第二节 伊朗新保守主义的兴起及影响
    第三节 “绿潮”涌动中的伊朗中产阶层
        一、经济恶化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二、“绿潮”的兴起
    第四节 自由化以来伊朗社会变迁及改革前景
        一、家庭结构变化
        二、青年群体形成及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
        三、社会变迁的趋势及中产阶层改革进程的前景
结论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陆地边疆及其治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概述
    一、边疆与陆地边疆
        1. 边疆内涵的发展与演变
        2. 中国陆地边疆的历史沿革
        3. 当代中国陆疆概况
    二、治理与陆疆治理
        1. 治理的内涵
        2. 陆疆治理的内涵
        3. 陆疆治理的目标
        4. 陆疆治理的任务
    三、治理模式与陆疆治理模式
        1. 治理方式与治理模式
        2. 陆疆治理模式的创新内涵
        3. 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4. 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第二章 创新之源流:我国以往陆疆治理模式的历史经验借鉴
    一、古代王朝国家时期(1840年以前)的陆疆治理模式
        1. “华夷有别”、“守中治边”的边疆治理观
        2. 族际主义边疆治理思路的主导
        3. “消极防御为主、积极经营为辅”的边疆治理模式
        4. 历史经验借鉴
    二、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以前(1840—1949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1. 民族国家构建视域下的边疆治理观及其历史局限性
        2. 区域主义边疆治理模式的尝试及其历史局限性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1. 族际主义陆疆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2. 陆疆软治理方式的确立及其历史功绩
    四、1957年—1977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1. 陆疆治理模式创新从倒退走向停滞
        2. 全能主义陆疆治理模式的主导及其经验教训
    五、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1. 陆疆软治理方式的重新回归及其面临的挑战
        2. 陆疆治理模式创新在稳步中发展
第三章 创新之动因:当代中国陆疆的特殊性问题
    一、当代中国陆疆特殊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 历史原因
        2. 现实原因
        3. 主观原因
        4. 客观原因
    二、陆疆发展问题
        1. 陆疆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艰巨性
        2. 陆疆“五位一体”发展的边缘化特征
    三、陆疆民族与宗教问题
        1. 陆疆民族问题
        2. 陆疆宗教问题
        3. 陆疆民族与宗教问题的合二为一特性
    四、陆疆安全问题
        1. 陆地边界隐患问题
        2. 陆疆非传统安全问题
    五、陆疆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问题
        1. 陆疆政治认同的危机问题
        2. 陆疆文化认同的危机问题
第四章 创新之挑战:当代中国陆疆面临的特殊内外部政治环境
    一、特殊的政治地理空间单位
        1. 国家全面发展的拓展空间
        2. 国际交流交往的重要通道
        3. 国际地缘关系的战略重心
        4. 国家安全防卫的缓冲地带
        5. 国家利益链条的关键环节
        6. 国家战略资源的储备区域
    二、多维度的国内外政治诱因
        1. 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
        2. 邻国极不稳定的政治环境
        3. 国内“三股势力”的政治破坏
    三、陆疆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1. 陆疆基层政府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2. 陆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挑战
    四、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陆疆特殊政治环境
        1. 陆疆利益分化现象的特殊性
        2.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民族心理失衡
        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政治挑战
    五、传统因素影响下的陆疆特殊政治环境
        1. 厚重传统文化对法治文化认同的制约
        2. 深厚民族情感对陆疆治理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创新内涵之一: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
    一、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解析
        1.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2.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3.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4.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二、创新建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1. 陆疆地区法治传统的缺失
        2. 陆疆地区普遍存在的权利与义务失衡现象
        3. 治理政府失位与市场失灵的内在需要
        4. 陆疆地区面临的特殊社会矛盾
        5. 陆疆地区面临的特殊安全环境
    三、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1. 法律规制的主导
        2. 行政规制的补充
        3. 组织纪律的辅助
        4. 乡规民约的支持
    四、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1. 陆疆产业发展的规划问题
        2. 陆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维护问题
        3. 陆疆治理主体治理责任的规制问题
        4. 公民义务担当与行为规范问题
    五、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1. 强调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
        2. 强调政治权力与治理责任的匹配
        3. 强调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4. 强调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的规制治理过程
    六、理性规制是建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必然选择
        1. 理性规制是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题中之义
        2. 陆疆地区非理性规制的具体体现及其规避
        3. 理性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构建路径
第六章 创新内涵之二: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
    一、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1.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2.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和逻辑过程
        3.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4.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二、建构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1. 陆疆各族群众需求规律的特殊性
        2. 陆疆治理主体情感素养的欠缺性
        3. 理性情感认同任务的艰巨性
        4. 全民抵制西化分化的紧迫性
    三、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1. 资源的援助
        2. 政策的照顾
        3. 情感的关怀
        4. 群众路线的践行
        5. 公平正义的弘扬
        6. 积极情感的培育
        7. 政治参与渠道的畅通
        8. 民族区域自治权利的落实
    四、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1. 陆疆各族群众重要需求的满足问题
        2. 陆疆发展的外部助推问题
        3. 陆疆社会软环境建设问题
        4. 民族关系与宗教信仰问题
        5. 情感认同的构筑问题
        6.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问题
    五、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1.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2. 善于为陆疆各族群众谋划美好“中国梦”
        3. 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4. 充分尊重各族群众的民主权利和主体地位
        5. 必须扎实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
        6.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7. 构筑各族干部人才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8. 要有一套科学完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第七章 创新内涵之三: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
    一、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1.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2.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3.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4.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二、建构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1. 陆疆厚重的传统文化负荷
        2. 西方国家无休止的文化渗透
        3. 特殊环境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
        4. 全球化和市场化带来的道德文明危机
    三、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1. 中华文化的弘扬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3. 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 健康民间习俗的软约束
        5. 宗教信仰的积极正面引导
        6. 文化产业的综合治理
    四、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1. 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问题
        2. 政治文化认同的建设问题
        3. 多样化文化的整合问题
        4. 亚文化的健康发展问题
        5. 陆疆社会活力的激发问题
    五、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1. 强调“多元一体”文化体系的认同
        2. 强调陆疆传统文化的适应性变革
        3. 强调与陆上邻国建立互谅互信的文化交流模式
        4. 强调净化陆疆社会的文化环境
        5. 强调文化软性同化力
    六、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任务分解
        1. 中央政府:以中华文化建设筑牢国家认同的文化根基
        2. 陆疆地方政府:以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
        3. 陆疆社会:多元途径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4. 陆疆民众:在中华文化的统领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八章 创新内涵之四: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
    一、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1.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2.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3.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4.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二、建构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1. 陆疆治理任务的极其艰巨
        2. 陆疆治理体系现代化任重道远
        3.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呼唤
        4. 解决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
        5. 通往陆疆善治目标的必然选择
    三、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几种主要形态
        1. 政府与政府的协同
        2. 政府与社会的共治
        3. 政府与市场的互补
        4. 政府与公众的互信
    四、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1. 强调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原则
        2. 强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疆合作治理体系
        3. 强调陆疆社会资本的持续积累
        4. 强调协同发展式的治理思路
        5. 强调合作治理机制的科学化设计
    五、陆疆合作型治理视野下的多元主体角色分析
        1. 中央政府的合作治理角色
        2. 东中部发达地区的合作治理角色
        3. 陆疆地方政府的合作治理角色
        4. 市场力量的合作治理角色
        5. 民间组织的合作治理角色
        6. 陆疆各族群众的合作治理角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论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中的文化身份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0.1.1 选题缘起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外莱辛及其太空小说研究现状
        0.2.1 国外莱辛研究总体概况
        0.2.2 国外莱辛太空小说研究现状
    0.3 国内莱辛及其太空小说研究现状
        0.3.1 国内莱辛研究总体概况
        0.3.2 国内莱辛太空小说研究现状
    0.4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
        0.4.1 研究内容
        0.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3 创新之处
    0.5 核心概念界定
        0.5.1 文化身份
        0.5.2 身份认同
        0.5.3 主体与他者
        0.5.4 莱辛太空小说中的他者
第1章 莱辛太空小说中被殖民他者的文化身份问题
    1.1 “兽化”或“物化”的被殖民他者——他者主体性的缺失
        1.1.1 “兽化”的他者——落后、无知的罗姆比人
        1.1.2 “半人半兽”的他者——野蛮、丑陋的矮人族
        1.1.3 “物化”的他者——停滞、退化的巨人族
    1.2 太空帝国支配的被殖民他者——他者话语权的失落
        1.2.1 太空帝国随意出入被殖民行星
        1.2.2 太空帝国任意处置被殖民者
    1.3 殖民者凝视下的被殖民他者——权力制约下他者自我的丧失
        1.3.1 罗姆比实验中的凝视——对被殖民他者的观看与监视
        1.3.2 鸟瞰式视角的凝视——对被殖民他者的审视与描述
    1.4 被殖民他者生存环境的危机——他者文化身份的焦虑
        1.4.1 生存处境的艰难——帝国入侵与统治
        1.4.2 生存条件的恶化——星际战争与饥荒
        1.4.3 何去何从的焦虑——星球灾难与末日
第2章 莱辛太空小说中女性他者的文化身份问题
    2.1 沉默、缺席的女性他者
        2.1.1 缺席历史的老人星女性他者——“属下”
        2.1.2 静默缺席的被殖民女性他者——“属下的属下”
    2.2 女性他者的生存困境
        2.2.1 柯西城女性群体他者的生存困境
        2.2.2 女性个体他者的生存困境
    2.3 女性他者的身份困惑与迷失
        2.3.1 女性他者的身份困惑
        2.3.2 女性他者的身份迷失
第3章 莱辛太空小说中流散他者的文化身份问题
    3.1 流散者混杂身份的困惑
        3.1.1 《联姻》中爱丽混杂的身份及困惑
        3.1.2 其他帝国流散者的混杂身份与苦恼
    3.2 流散者文化疏离的孤独
        3.2.1 疏离与文化疏离
        3.2.2 莱辛太空小说中流散者的双重文化疏离
    3.3 流散者流亡无根的迷茫
        3.3.1 流散者的家园
        3.3.2 流散者无处为家的漂泊
        3.3.3 流散者文化上无处归依的惶惑
第4章 莱辛太空小说中文化身份探寻的缘由
    4.1 家庭背景的影响——边缘创伤的家庭
        4.1.1 移居非洲的边缘家庭
        4.1.2 关系冷漠的家庭
        4.1.3 战争重创的家庭
    4.2 个人经历的影响——双重流放的体验
        4.2.1 双重流放的莱辛
        4.2.2 莱辛的流散写作
    4.3 社会时代的影响——左翼思想的浸染
        4.3.1 左翼思想浸染的莱辛
        4.3.2 莱辛的批判精神与人道主义精神
    4.4 科技发展的影响——科幻小说的发展与繁荣
        4.4.1 科技与科幻小说的发展
        4.4.2 莱辛创作的太空小说
第5章 莱辛太空小说中文化身份探求的意义
    5.1 文学史意义——精神追寻与文化交流主题的开拓
        5.1.1 莱辛对科幻小说与传统小说主题的继承
        5.1.2 精神追寻与文化交流主题的拓展
    5.2 审美意义——苏菲哲学思想的新颖感悟与独特的叙事结构
        5.2.1 莱辛与苏菲主义
        5.2.2 莱辛太空小说中的苏菲思想
        5.2.3 莱辛太空小说的独特叙事结构
    5.3 认识意义——太空恶托邦折射的恐怖现实
        5.3.1 莱辛太空小说中蕴含的现实主义因素
        5.3.2 莱辛太空小说中的恶托邦及其对现实的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莱辛太空作品中文简称与中英文全称对照
    附录B 莱辛太空小说五部曲内容梗概
    附录C 莱辛简明年谱:生平与着作编年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项目

四、情报和新闻的联姻与“情报新闻”概念的引入(论文参考文献)

  • [1]陶器研究方法与陶器的地域间交流[J]. 秦小丽. 南方文物, 2020(05)
  • [2]校园青春网络剧叙事研究[D]. 赵铮. 山东艺术学院, 2019(02)
  • [3]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D]. 邹念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当代沙特政治稳定研究 ——以沙特的制度和政策调整为视角[D]. 王然.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5]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信息传播活动考略[J]. 孙宝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6]近代中日关系背景下的“支那”研究[D]. 初志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7]报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历程研究[D]. 左雪娇. 湖南大学, 2016(03)
  • [8]现代伊朗社会转型中的中产阶层研究(1925-2009)[D]. 张超. 西北大学, 2015(12)
  • [9]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 吕朝辉. 云南大学, 2015(09)
  • [10]论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中的文化身份探寻[D]. 张琪. 湘潭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情报与新闻的联姻与“情报新闻”概念的引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