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绿岩对平庄煤田鼓山矿区煤层煤质的影响

辉绿岩对平庄煤田鼓山矿区煤层煤质的影响

一、平庄煤田古山矿区辉绿岩对煤层煤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怀,赵新跃,张江波[1](2019)在《赤峰金蟾山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文中研究说明金蟾山位于喀喇沁核杂岩体内,属于典型的造山带成因金矿床,矿床特征是"安家营子环状花岗岩,剪切走滑构造",前人在该区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深部探矿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从赤峰地区区域地质出发,结合金蟾山区域地质矿产特征,分析矿体构造特征,总结矿床成因特点,对金蟾山金矿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指明了深部找矿靶区,为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打下了基础。

解盼盼[2](2019)在《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赋存分布与富集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合利用煤岩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统计学等理论知识,对黔西月亮田煤矿和桂中宜山煤田晚二叠世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造成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富集分异的地质因素。黔西月亮田煤矿大部分煤为中低灰-特低硫-高挥发分烟煤。桂中宜山煤田的拉浪5号井的K3煤层为低灰-超高有机硫-半无烟煤,冲谷3号井K6煤层和冲谷1号井K7煤层煤均属于高灰-超高有机硫-低挥发分烟煤。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显着不同,引起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富集的地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沉积源区供给黔西月亮田煤矿西侧的康滇古陆是西南地区晚二叠世煤的主要物源供给区,对研究区的影响包括两方面:①峨眉山玄武岩风化析出含硅的溶液进入泥炭沼泽。②向含煤盆地输入大量的陆源碎屑物质,包括玄武岩碎屑和顶部的中酸性岩碎屑。石英在研究区含量较高,主要为自生成因,为康滇古陆峨眉山玄武岩的风化产物产生的含硅溶液沉淀形成。通过Al2O3/TiO2比值、Nb/Y-Zr/Ti02分布图、Ti02、Sc、V、Cr、Co、Ni等过渡元素含量、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和异常情况等地球化学特征判断除了峨眉山玄武岩之外,康滇古陆上部的中酸性岩也向月亮田煤矿含煤盆地提供了大量陆源碎屑物质。桂中宜山煤田的沉积源区为云开古陆。云开古陆主要由石炭二叠世的酸性岩组成,其对宜山煤田的A1203/TiO2比值、TiO2、Sc、V、Cr、Co、Ni等过渡元素含量、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和异常情况等地球化学特征也造成了影响。(2)不同性质的火山灰输入黔西月亮田煤矿成煤过程中主要受到两种性质(长英质和铁镁质)的火山活动影响,火山灰降落到含煤盆地形成不同性质的tonstein。通过①分析矿物组成,②观察蠕虫状高岭石、尖角状和各种不规则形状的高温β石英、绿泥石化的黑云母和串珠状锐钛矿等矿物形貌特征,③对比研究样品与世界黏土、峨眉山玄武岩、凝灰岩、重庆松藻矿区长英质和铁镁质tonstein中的TiO2、过渡元素、高场强元素和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夹矸YLT6U-3p和YLT12-3p为长英质tonstein,夹矸YLT6U-1 Op和YLT6L-4p为铁镁质tonstein。火山活动除了形成tonstein外,在个别煤分层和底板中发现高温石英、晶形较好的锆石、条带状磷灰石、蠕虫状高岭石、同时夹杂着磷铝铈矿等稀土元素矿物,表明成煤阶段也有小型火山喷发,喷发强度小,落入泥炭沼泽的火山灰数量较少,不足以形成tonstein,在煤分层和底板样品中留下火山活动的印迹。火山活动对宜山煤田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仅在个别样品中发现了高温β石英。(3)多期次、多性质的热液黔西月亮田煤矿成煤过程中遭受了多期次、不同性质的热液流体影响,例如,脉状石英由后生阶段含硅的低温热液流体沉淀形成。充填胞腔的鲕绿泥石有两种成因机制,单独充填的鲕绿泥石可能由富铁的热液流体沉淀形成。与石英、高岭石共同充填胞腔的鲕绿泥石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早期成岩阶段,温度为165-200℃时,先形成的高岭石被富铁镁的热液流体蚀变,形成高岭石和鲕绿泥石。形成的高岭石和鲕绿泥石进一步进行脱硅作用形成石英和鲕绿泥石,未反应的高岭石依然有残留。此外,脉状方解石,充填裂隙的黄铁矿、稀土元素矿物(磷铝铈矿和水磷铈矿)和锐钛矿均为后生热液流体成因。热液流体除了对黔西月亮田煤矿煤的矿物学特征造成影响外,还导致了元素的再分配:位于夹矸下部的大部分煤层中Nb/Ta、Zr/Hf和U/Th 比值比上覆夹矸要高,可能为较活泼的Nb、Zr、U从上覆夹矸中淋滤出来,发生迁移,随后被下伏的煤层中的有机质吸附,随后发生沉积。此外,夹矸YLT6L-3c和YLT6L-4p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中稀土富集型,且其δGd为最大值,可能为酸性水(例如富含pCO2的水)在含煤盆地中循环导致。热液流体对宜山煤田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也造成了影响,例如脉状的长石;部分长石表面有腔洞,被高岭石或碳酸盐矿物充填;铵长石赋存于钾长石颗粒边缘并呈集合体形式;裂隙充填状的石英。以上矿物的赋存状态均为热液流体在不同阶段侵入煤层形成。除了上述特征外,热液流体造成了宜山煤田煤中U-Se-Mo-Re-V元素的富集。宜山煤田高含量的氟部分赋存在充填胞腔的萤石中,其形成机制可能为:煤层形成后,从周围石灰岩中淋滤出来的钙离子与富氟的低温(100-200℃)热液流体反应,热液流体进入含煤盆地,将盆地内环境从酸性变成接近中性,在中性环境下F-溶解度降低从而发生沉淀,生成萤石。高温热液流体引起了LL5-K3号煤矿煤的煤阶增高,Eu的强烈正异常以及U-Se-Mo-Re-V的有机和无机混合赋存状态。高温热液流体也造成了宜山煤中铵长石的形成,迄今为止,这是国内外学者首次在煤中发现铵长石。宜山煤中铵长石的形成时间扩度大(从早期成岩阶段到煤化作用后期和无烟煤阶段),形成机制为在高温热液流体作用下,煤中有机质中释放出NH4+,与先形成的钾长石/钠长石反应生成。氮同位素数据进一步表明,含氮的热液流体造成了煤中铵长石的形成。(4)海水的侵入海水主要对黔西月亮田煤矿的6L和12号煤层造成了影响。6L和12号煤层中硫含量较高,黄铁矿含量高且赋存状态多样,主要呈莓球状、自形的立方体和八面体形状、细胞充填状、结核状和团块状,证明了同生作用阶段或早期成岩阶段,海水侵入含煤盆地。宜山煤田的成煤环境为局限碳酸盐台地,海水对研究区煤层产生了影响。海水侵入造成了宜山煤中氟的富集和黄铁矿的广泛分布。

王金月[3](2018)在《巨厚煤层成煤环境及其对储层孔隙特征的控制 ——以二连盆地胜利煤田为例》文中指出低阶巨厚煤层成煤环境及其对储层孔隙特征的控制研究对于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胜利煤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5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煤岩煤质分析、有机碳同位素测试、孢粉分析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实验手段,利用煤相参数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结合其地质演化背景,从植物群落、古气候以及成煤微环境等多角度研究巨厚煤层成煤环境。通过压汞测试、低温液氮吸附以及低温二氧化碳吸附测试分析其储层孔隙结构,进一步阐释成煤环境控制下的孔隙结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胜利煤田5号煤层以富腐植组、惰质组和矿物组次之、贫稳定组为特征;以中-低灰煤为主,水分含量较高,挥发分产率较高,硫分含量较低,以有机硫为主,无机硫以黄铁矿硫为主;成煤植物主要为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含有少量的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成煤期间气候以温湿气候为主;沉积环境以滨浅湖为主,水体偏碱性,沼泽长期接受陆源碎屑物质的补给。结合地质演化背景,将成煤期划为初始沉积期、陆源补给期以及堆积消亡期。研究区煤层大孔、中孔以及小孔较为发育,以开放性孔隙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楔形孔和墨水瓶孔,孔隙连通性好。孔隙结构主要受植被类型、植物结构的保存程度以及陆源碎屑物质的混入有关,木本植物含量越多,植物结构保存程度越好,对煤层大中孔的发育有利、不利于小孔和微孔发育;水体流动性越强,破碎程度越多,陆源碎屑物质注入越多,越不利于孔隙的发育。

王宏生[4](2016)在《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文中指出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中形成的采空区和残留的区段煤柱会导致其下部煤层开采区域的顶板结构和应力条件发生变化,从而使下部煤层开采与单一煤层开采相比覆岩运动和矿山压力显现具有特殊性。六家煤矿可采煤层9层,为近距离煤层群。六家煤矿现开采的SⅡN26-7综放工作面,平均煤厚6.91m,煤层结构较复杂,与上部6-6煤层仅隔2 m厚泥岩,开采期间工作面临空侧的回风巷道和区段煤柱变形严重。论文研究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的覆岩运动规律、地表移动规律和矿压显现规律,为确定合理安排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及工作面优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对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研究、采区布置及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通过理论分析、EH-4、探测,确定了SⅡN26-7综放工作面开采后覆岩的“三带”高度;建立了基于“直接顶岩层+垮落带岩层+裂隙带岩层”结构的工作面支架载荷计算模型,并验证了支架选取的合理性;采用矿区沉陷预测预报系统对SⅡN26-7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变形特征进行了预计,得到上覆岩层与地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运动规律;运用FLAC3D及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6-6与6-7煤层的开采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6-6煤层的开采使得SⅡN26-7综放工作面支承压力与来压步距均减小;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分析了 6-6、6-7煤层开采的上覆岩层移动、破坏垮落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开采影响;通过对SⅡN26-7综放工作面监测,表明SⅡN26-7综放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偏低,应提高支架初撑力;对回采巷道的监测数据分析可知,工作面超前影响范围为35 m;基于覆岩运动与采动应力相关研究成果,对SⅡN26-7综放工作面走向长度、倾斜宽度、支架选型、巷道支护和区段煤柱进行了优化。六家煤矿SⅡN26-7综放工作面开采的覆岩结构运动特征、采场应力分布及演化规律的研究,确定了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工作面矿压显现的特点,上部煤层的开采使得下部工作面开采时的来压更为缓和,研究结果为六家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指导。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的研究,为类似条件下的矿井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借鉴。

梁冲冲[5](2015)在《黔西珠藏向斜主要煤储层临界解吸压力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黔西珠藏向斜为研究对象,在统计大量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和煤层气井勘探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测试数据,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含气系统的吸附-解吸特征及临界解吸压力分布规律;利用灰色理论确定了不同含气系统临界解吸压力的主控因素,建立了GM(0,5)预测模型,并对16、23号煤层临界解吸压力进行了预测。研究区内,不同含气系统主采煤层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垂向上,VL和PL呈现波动式变化,16号煤层临界解吸压力在各井田分布规律不同;在平面上,16号煤层临界解吸压力与含气性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分析认为:临界解吸压力本质上受沉积环境等宏观因素以及煤物质组成等微观因素的共同作用,宏观因素制约微观因素,二者相互耦合共同控制煤储层的含气性和吸附性特征,同时受实验条件的影响,三者共同决定了临界解吸压力的大小。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计算了不同含气系统临界解吸压力控制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其中,埋深和储层压力对三个含气系统临界解吸压力影响均比较大,而其它因素只对个别含气系统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依次在各含气系统内选取关联度最大的5个影响因素建立了GM(0,5)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符合精度要求和全区一般规律,所建模型能够用于研究区不同含气系统临界解吸压力值的预测。

杨梅[6](2012)在《淮南煤田(以朱集矿为例)侵入岩和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淮南煤田是华东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井田中岩浆岩的发育是煤层开采的安全的重要地质现象,稀土元素含量、分布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相对稳定,但在岩浆作用的地层中变化复杂。为此,作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淮南煤田朱集矿为例,通过对朱集井田202个样品(包括侵入岩样、煤层样以及炭质泥岩样)的采集,结合高精度的XRF、ICP-AES、ICP-MS、XRD分析、显微鉴定等测试与分析方法,从岩浆岩、煤层中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稀土元素的关系入手,探索了侵入岩与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相关科学问题。通过研究得出:研究区岩浆岩岩性变化从中酸性到中基性,其中主量元素参数(如TiO2/Al2O3)和稀土元素参数(如(La/Yb)N, Ce/Ce*与Eu/Eu*)也随着岩浆的演化呈现不同的特征,说明岩浆岩在演化过程中的地球化学作用的差异性;对比研究了受岩浆岩影响与未受岩浆岩影响的煤层中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得出了未受岩浆影响的煤层中,稀土元素含量呈正态分布,大多数的值介于70-170μg/g,但煤层顶板和夹矸的稀土元素含量显着增高,分别为712和718μg/g;3、4-1和4-2煤层中受到岩浆岩影响的煤样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81、104和142μg/g,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了构造对煤层中的稀土元素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还发现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与煤层厚度存在统计学上显着线性回归关系。

王冉[7](2011)在《黔西地区煤中金赋存分布与富集地球化学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煤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煤岩学、煤田地质学、矿物学和岩石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系统研究了黔西上二叠统主要含煤地层中Au等伴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查明了煤中Au的主要分布特征,揭示了Au地球化学异常的地质控制因素;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和逐级化学提取实验研究分析了煤中Au的赋存状态及主要载金矿物,揭示了研究区煤中Au赋存状态的复杂性,Au主要以无机态存在,煤中黄铁矿可能是Au的主要载体矿物;进而通过探讨煤中Au的物质来源及迁移富集过程,建立了煤中Au迁移富集的地质—地球化学机理。论文研究成果对丰富发展煤中Au的地球化学行为理论、科学预测评价煤中稀散金属矿产潜力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研究表明:①黔西上二叠统煤中Au含量普遍高于其地壳丰度、美国煤、世界煤及中国各聚煤期煤中Au的平均含量,Au高异常的最大值存在于含煤页岩中,Au地球化学高异常区主要集中在北西向紫云—垭都深断裂与北东向师宗—贵阳深断裂及东西向开远—平塘断裂所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②由于晚二叠世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强烈,断裂带大量发育,加之同沉积断裂的共同影响,导致上扬子地台的稳定性较差,这不仅为同期和后期的岩浆活动及低温热液活动提供了条件,成为煤遭受变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控制煤中Au地球化学高异常的主控地质因素;③煤中Au的赋存状态复杂多样,数理统计分析和逐级化学提取实验结果指示,煤中Au的无机亲和能力大于有机亲和能力,在煤中Au主要以无机态存在,黄铁矿是Au的主要载体矿物,而Au在煤中主要以纳米级分散形式存在;④煤中Au具有多源性,但Au与峨眉地幔热柱及低温热液的关系表明,Au的内生来源(岩浆活动和低温热液)是黔西煤中Au的主要物质来源,断裂带不仅为低温热液提供了古地温,也成为含Au低温热液进入煤层的通道;⑤构造运动、低温热液活动、岩相古地理条件对Au的活化、迁移及煤中富集存在显着影响,黔西含煤地层中Au的富集过程,实际上是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形成的低温热液流体从地幔向地壳演化过程中Au等元素活化→迁移→富集的过程。从煤中Au的分布特征、赋存特征和富集规律看,煤中Au的富集类型为深大断裂—低温热液作用型。该论文有图55幅,表33个,参考文献286篇。

杨兆彪[8](2011)在《多煤层叠置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多煤层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作用具有其特殊性,含煤地层高频旋回普遍发育,深刻地影响到煤层气成藏效应。为此,本文以黔西织纳煤田比德-三塘盆地为对象,重点探讨了多煤层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特征与地质机理,取得如下主要创新成果:首先,基于单井含煤地层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整个盆地典型钻孔的钻探资料分析,修正了区内晚二叠系含煤地层的层序格架。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认为层序结构为二元组合,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第二,综合运用相关测试手段,首次揭示和表征了煤层孔渗性,吸附性,扩散性等在沉积序列上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煤的孔径随层位降低而趋于减小,孔容波动性较小,孔比表面积随层位降低而趋于增大,暗示煤吸附能力随层位降低而有所增强,但储气能力变化不大;煤岩渗透率随层位变化呈现为3个突变式半旋回,高渗层位集中于最大海泛面附近及海侵体系域,与三级层序结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煤的吸附常数随层位降低具增高趋势,但兰氏压力在局部煤层出现异常;煤的扩散系数在层序Ⅲ中最高。研究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灰岩都是煤层的良好封盖层,扩散系数远远小于煤层,这是煤层之间地下流体贯通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完善了基于现代无损测试技术的煤储层物性表征方式,揭示了相关参数在沉积序列上的显现特征。研究发现:层位降低,煤层NMR束缚水饱和度增高,NMR-T2c增大,可动流体孔隙度减小,气测渗透率降低,孔渗性总体上逐渐变差。提出了煤岩渗透率的Coates修正模型。借助MIMICS软件,建立了煤岩孔隙度CT表征公式。引入CT数偏差来定量表述煤层的非均质性,发现层序Ⅲ非均质性最强。第四,首次耦合分析层序地层结构与煤层含气性和物性之间关系,区分出多层叠置独立和多层统一两类含气系统,提出了层序地层结构下的控气模式。研究认为:三级层序海侵体系域为一个相对封闭层,高位体系域是一个相对开放层,由此构成与三级层序相对应的独立含气系统,导致煤层含气量在层序边界附近发生突变。分析了两类含气系统的空间配置关系,认为水公河、三塘、珠藏等向斜发育4套以上的多层叠置独立含气系统,它们与阿弓、比德等向斜的多层统一含气系统在空间上共存。此外,基于煤层重烃浓度异常与钻孔涌水和漏水情况之间的关系,初步认为重烃异常具有指示煤层气成藏效应的作用,重烃异常区存在煤层流体超压的可能性。

刘柏松[9](2011)在《兴安矿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瓦斯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灾害源。瓦斯地质研究瓦斯的形成、运移、赋存和瓦斯灾害发生的地质控制作用,是瓦斯防治最重要的基础。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兴安矿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将兴安矿大量瓦斯资料及实测瓦斯基础参数与矿井地质构造特征相结合,研究矿井瓦斯赋存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矿井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及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鹤岗矿区含煤盆地经过燕山后期、喜山期构造运动形成复杂的断裂构造,现今NNW-NW向构造为挤压性质,控制着煤层高瓦斯赋存并有利于瓦斯突出的发生;近SW向和NE、NNE向构造的拉张、裂陷活动有利于瓦斯的大量释放。矿区地层中广泛发育的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及南岭砾岩对煤层瓦斯起封盖作用。岩浆在矿区北部活动强烈,使该区煤变质程度的提高,瓦斯含量增大。分别分析了地质构造、煤层围岩岩性、岩浆岩分布、煤层埋深及煤厚对瓦斯赋存的影响,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的线性回归,得出兴安矿瓦斯地质规律为:整个井田范围内瓦斯含量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在井田南北边界断裂区瓦斯含量减小,影响其分布的主控因素为煤层埋深和断裂构造。将煤层埋深与相应瓦斯含量进行线性回归,建立瓦斯含量预测模型,对一定范围深度煤层瓦斯含量进行预测;采用分源预测法对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在分析影响兴安矿煤与瓦斯突出因素的基础上,对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

蔡忠超[10](2009)在《露井联采边坡下保护煤柱留设与防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露井联合开采条件下,两种开采方法的采动影响域相互重叠,表现为一种采动效应对另一个平衡体系的干扰作用,使得两种开挖体系之间相互诱发或相互制约,从而组成一个复合动态变化系统。本论文充分利用平庄西露天矿现有的地质数据资料,建立了露井协调开采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了露天及井工开采数据可视化。基于该模型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露井联采区特点及相互影响研究的基础上以FLAC3D为研究手段,对露井联采区应力场分布规律及露天与井工开采相互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边坡保护煤柱宽度下临近边坡区域及边坡表面的位移特征,同时对露天矿到界煤台阶进行了防火设计,为实现露天与井工协调开采提供了保障。

二、平庄煤田古山矿区辉绿岩对煤层煤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庄煤田古山矿区辉绿岩对煤层煤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赤峰金蟾山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隆起带地质
    1.1 隆起带内金矿分布特征
    1.2 西矿带矿体地质特征
    1.3 东矿带矿体地质特征
    1.4 金矿体与蚀变之间的关系
2 构造特征
    2.1 剪切走滑构造特征
    2.2 环状构造形成机制
3 认识和讨论
4 找矿潜力分析

(2)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赋存分布与富集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煤中矿物质研究现状
        1.2.1 煤中元素研究现状
        1.2.2 煤中矿物研究现状
        1.2.3 铵长石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概况
        1.3.1 黔西晚二叠世煤研究概况
        1.3.2 桂中晚二叠世煤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煤岩学研究方法
        1.5.2 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1.5.3 矿物学研究方法
        1.5.4 氮同位素研究方法
    1.6 主要工作量
    1.7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演化
    2.2 研究区地层及沉积环境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
    2.4 研究区含煤地层
    2.5 研究层位
    2.6 本章小结
3 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的煤质及煤岩特征
    3.1 煤质特征
        3.1.1 灰分产率
        3.1.2 挥发分产率与镜质组反射率
        3.1.3 全硫及形态硫
    3.2 煤岩特征
        3.2.1 镜质组
        3.2.2 惰质组
        3.2.3 壳质组
    3.3 本章小结
4 月亮田煤矿晚二叠世煤及tonstein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4.1 月亮田煤矿晚二叠世煤的矿物学特征
        4.1.1 矿物含量剖面变化
        4.1.2 矿物赋存状态
    4.2 月亮田煤矿晚二叠世煤的地球化学特征
        4.2.1 常量元素特征
        4.2.2 常量元素与矿物组成关系
        4.2.3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4.2.4 微量元素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
        4.2.5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宜山煤田晚二叠世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5.1 宜山煤田晚二叠世煤的矿物学特征
        5.1.1 矿物含量剖面变化
        5.1.2 矿物赋存状态
        5.1.3 矿物成因
    5.2 宜山煤田晚二叠世煤的地球化学特征
        5.2.1 常量元素特征
        5.2.2 常量元素与矿物组成关系
        5.2.3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5.2.4 微量元素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
        5.2.5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6 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3 本章小结
6 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富集分异机理
    6.1 黔西月亮田煤矿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富集分异机理
        6.1.1 沉积源区的影响
        6.1.2 不同性质的火山灰的输入
        6.1.3 多期次的热液
        6.1.4 海水的侵入
    6.2 桂中宜山煤田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富集分异机理
        6.2.1 沉积源区的影响
        6.2.2 不同性质的热液
        6.2.3 海水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3)巨厚煤层成煤环境及其对储层孔隙特征的控制 ——以二连盆地胜利煤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现存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论文工作量
2.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质特征
    2.2 煤层与煤岩煤质特征
    2.3 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
    2.4 小结
3.煤基本特征
    3.1 样品信息
    3.2 样品处理及实验方法
    3.3 煤岩煤质特征
    3.4 煤地球化学特征
    3.5 小结
4.成煤微环境及其演化
    4.1 植物群落与古地理
    4.2 古气候
    4.3 成煤微环境指示
    4.4 成煤变迁模式
    4.5 旋回式演化地质控制
    4.6 小结
5.成煤环境控制下孔隙结构演化
    5.1 压汞法孔隙结构分析
    5.2 低温吸附法孔隙结构分析
    5.3 成煤环境对孔隙特征的控制
    5.4 小结
6.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研究现状
        1.2.2 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现状
        1.2.3 重复采动下地表移动规律研究现状
        1.2.4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综放开采上覆岩层破坏规律研究
    2.1 工程概况
        2.1.1 矿井概况
        2.1.2 井田地质构造
        2.1.3 煤层状况
        2.1.4 矿井开拓与工作面概况
    2.2 试验研究
        2.2.1 煤岩物理力学测试
        2.2.2 锚杆性能力学试验研究
    2.3 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综放开采上覆岩层破坏规律
        2.3.1 “三带”高度的计算方法
        2.3.2 SⅡN_26-7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三带”高度计算
    2.4 近距离煤层群重复采动上覆岩层结构的EH-4探测
        2.4.1 EH-4探测原理与方法
        2.4.2 SⅡN_26-7工作面上覆岩层结构探测
        2.4.3 EH-4探测结果分析
    2.5 SⅡN_26-7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变形计算
        2.5.1 计算系统简介与参数设置
        2.5.2 SⅡN_26-7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变形计算
        2.5.3 地表下沉与时间关系计算
    2.6 本章小结
3 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综放开采矿山压力规律研究
    3.1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理论计算
        3.1.1 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因素
        3.1.2 超前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计算
    3.2 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综放开采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3.2.1 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
        3.2.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3 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综放开采覆岩运动规律分析
        3.3.1 数值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3.3.2 数值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3.4 工作面支架载荷计算
        3.4.1 支架载荷力学模型建立
        3.4.2 六家煤矿SⅡN_26-7综采工作面支架载荷确定
    3.5 本章小结
4 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综放开采实验研究
    4.1 实验内容与实验设计
        4.1.1 实验内容
        4.1.2 实验设计与制作
    4.2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4.2.1 覆岩运动与破坏特征描述
        4.2.2 覆岩位移监测分析
        4.2.3 应力监测分析
        4.2.4 上下工作面开采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综放开采矿压监测研究
    5.1 矿压监测内容及分析
        5.1.1 矿压监测目的
        5.1.2 监测方案与监测内容
        5.1.3 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分布特征分析
        5.1.4 工作面支架工作特性分析
        5.1.5 工作面顶板来压特征分析
    5.2 回采巷道矿压监测分析
        5.2.1 监测方案与监测内容
        5.2.2 观测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综放开采技术方案优化研究
    6.1 S Ⅱ N_26-7综放工作面及回采巷道支护优化
        6.1.1 工作面走向长度和倾斜宽度优化
        6.1.2 工作面支架选型优化
        6.1.3 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优化
    6.2 S Ⅱ N_26-7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优化
        6.2.1 区段煤柱尺寸分析
        6.2.2 区段煤柱工作状态分析
        6.2.3 区段煤柱优化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附件

(5)黔西珠藏向斜主要煤储层临界解吸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水文地质概况
    2.4 现代地温场
    2.5 含气系统划分
    2.6 小结
3 研究区煤储层赋存及物性特征
    3.1 煤储层埋深变化特征
    3.2 煤储层厚度变化特征
    3.3 煤的物质组成
    3.4 煤储层孔隙特征
    3.5 储层压力特征
    3.6 煤层含气性特征
    3.7 小结
4 不同含气系统煤储层吸附-解吸特征
    4.1 等温吸附-解吸实验
    4.2 不同含气系统煤储层吸附特征
    4.3 不同含气系统煤储层解吸特征
    4.4 小结
5 不同含气系统煤储层临界解吸压力及其控制因素
    5.1 临界解吸压力的计算
    5.2 不同含气系统煤储层临界解吸压力分布特征
    5.3 临界解吸压力控制因素分析
    5.4 不同含气系统临界解吸压力控制因素的灰色关联评价与预测
    5.5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淮南煤田(以朱集矿为例)侵入岩和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煤炭资源和消费概况
    1.2 稀土元素
        1.2.1 基本概念
        1.2.2 物化特性
        1.2.3 储量及工业用途
    1.3 煤中的元素
        1.3.1 煤中元素的分类
        1.3.2 煤中稀土元素
    1.4 煤中稀土元素研究进展
        1.4.1 含量分布特征
        1.4.2 来源及赋存状态
        1.4.3 分馏及地球化学示踪
        1.4.3.1 源区母岩
        1.4.3.2 沉积环境
        1.4.3.3 地下水循环
        1.4.3.4 地质活动和构造
    1.5 煤中稀土元素研究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意义
    1.7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2.2 地质构造与含煤地层
        2.2.1 淮南煤田
        2.2.2 朱集矿井
        2.2.2.1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_(2t))
        2.2.2.2 叠系(P)
    2.3 岩浆岩活动
第三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前处理
        3.2.1 物理处理
        3.2.2 化学处理
    3.3 样品测试
        3.3.1 稀土元素含量
        3.3.2 氧化物分析
        3.3.3 失量分析
        3.3.4 矿物及形态分析
    3.4 常用参数
        3.4.1 标准化岩石
        3.4.2 稀土元素参数
第四章 侵入岩的基本特征及其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
    4.1 侵入岩化学与矿物组成
        4.1.1 氧化物含量
        4.1.2 烧失量
        4.1.3 主要矿物组成
    4.2 侵入岩分类
    4.3 侵入岩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4.3.1 稀土元素分布规律
        4.3.2 稀土元素配比模式
        4.3.3 稀土元素的来源与演化
第五章 煤的化学特征及其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5.1 煤质特征
    5.2 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1 稀土元素分布规律
        5.2.2 稀土元素配比模式
        5.2.3 稀土元素其它地球化学参数
    5.3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第六章 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机制研究
    6.1 岩浆作用对煤中稀土元素富集影响
        6.1.1 岩浆对煤中稀土元素分布的影响
        6.1.2 岩浆对煤中稀土元素配比模式的影响
        6.1.3 岩浆对煤中稀土元素其它地球化学参数的影响
    6.2 影响煤中稀土元素的其它地质因素
        6.2.1 沉积环境
        6.2.2 区域断层
        6.2.3 煤层厚度
第七章 结论和创新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黔西地区煤中金赋存分布与富集地球化学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方案
    1.4 实物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2.1 区域构造
    2.2 区域含煤地层
    2.3 岩相古地理和聚煤规律
    2.4 区域岩浆岩与热液活动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3 煤中Au 等伴生微量元素的分布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3.2 煤中Au 的分布特征
    3.3 研究区煤中Au 的地球化学异常
    3.4 煤中Au 含量分布差异的地质控制
4 煤中Au 的赋存状态
    4.1 煤中Au 的元素组合特征分析
    4.2 煤中Au 与煤质的关系
    4.3 煤中Au 与矿物组合特征分析
    4.4 Au 在煤中有机质中的赋存特征分析
    4.5 煤中Au 赋存状态的逐级化学提取实验研究
    4.6 煤中Au 赋存方式
5 煤中Au 的物质来源
    5.1 岩浆热液作用
    5.2 陆源影响
    5.3 同生作用影响
    5.4 成煤植物影响
6 煤中Au 迁移富集的地质—地球化学机理
    6.1 影响流体中Au 等元素活化的主要地质地球化学因素
    6.2 影响流体中Au 等元素迁移的主要地质地球化学因素
    6.3 影响流体中Au 等元素沉淀在煤中的主要地质地球化学因素
    6.4 煤中Au 迁移富集的地质—地球化学模式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多煤层叠置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图件清单
表格清单
1 研究基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现存问题
    1.4 研究方案
2 煤层气成藏地质背景
     2.1 地质概况
    2.2 煤层与煤质
    2.3 水文地质条件
    2.4 地温特征
    2.5 小结
3 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层序格架
    3.1 前人研究成果回顾
    3.2 典型钻孔层序地层格架
    3.3 层序地层格架区域分布
    3.4 小结
4 煤储层特性在沉积序列上的非连续性分布
    4.1 层序结构框架下的煤岩煤质特征
    4.2 层序结构框架下的煤和岩石物性分布
    4.3 小结
5 多煤层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效应与机制
    5.1 煤层含气性及其层域分布
    5.2 煤层流体压力及其层域分布
    5.3 层序结构控制下的煤层气成藏要素耦合分析
    5.4 含煤层气系统类型及其空间配置
    5.5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兴安矿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区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区域、矿区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研究
    2.1 区域构造演化与控制特征研究
        2.1.1 吉黑褶皱系构造演化特征
        2.1.2 佳-伊断裂的构造演化特征
        2.1.3 黑龙江东部中、新生代含煤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1.4 区域岩浆活动特征
    2.2 鹤岗矿区构造控制及瓦斯赋存规律
        2.2.1 矿区地层
        2.2.2 矿区地质构造
        2.2.3 矿区构造演化特征
        2.2.4 矿区瓦斯赋存特征
3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3.1 矿井概况
        3.1.1 煤层赋存特征及煤质特征
        3.1.2 矿井瓦斯及通风
    3.2 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3.3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分析
        3.3.1 断裂、褶曲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3.3.2 煤层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3.3.3 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3.3.4 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3.3.5 煤厚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 瓦斯含量和涌出量预测
    4.1 瓦斯含量预测
    4.2 瓦斯涌出量预测
        4.2.1 矿井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
        4.2.2 矿山统计法预测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4.2.3 分源预测法预测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4.2.4 矿山统计法与分源预测法预测结果比较
5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5.1 矿井突出概况
    5.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定及统计
        5.2.1 煤层瓦斯压力参数测定
        5.2.2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统计
    5.3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5.3.1 煤厚及其变化与瓦斯突出的关系
        5.3.2 煤层分岔及合并与瓦斯突出的关系
        5.3.3 应力集中带分析
        5.3.4 地质构造与瓦斯突出的关系
    5.4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露井联采边坡下保护煤柱留设与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露井联合开采矿床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2.1 3Dmine 软件简介
    2.2 露井联采区地质概述
    2.3 地质建模的方法
    2.4 地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2.5 地质模型的建立
    2.6 小结
3 露井联采区特点及相互影响分析
    3.1 概况
        3.1.1 井田布局
        3.1.2 露天矿与井工矿开采现状
    3.2 露井联采区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
    3.3 地层岩性对边坡的影响
    3.4 露天与井工开采的相互影响
        3.4.1 边坡的影响
        3.4.2 工作面推进方向对边坡的影响
        3.4.3 井工开采沉陷引起的边坡移动变形与破坏
        3.4.4 露天矿到界煤台阶的影响
        3.4.5 露天开采爆破振动的影响
    3.5 小结
4 露井联采条件下边坡保护煤柱宽度的确定
    4.1 边坡保护煤柱宽度的确定方法
    4.2 模拟软件简介
    4.3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方案设计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4.1 垂直应力场分布规律
        4.4.2 水平位移场分布规律
        4.4.3 位移场分布规律
        4.4.4 边坡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
    4.5 小结
5 露井联采边坡保护煤柱的防护措施
    5.1 到界煤台阶防火设计的目的
    5.2 到界煤台阶防火方法选择
    5.3 挂网锚喷防火设计
    5.4 喷射混凝土原料及其配比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平庄煤田古山矿区辉绿岩对煤层煤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赤峰金蟾山金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J]. 李永怀,赵新跃,张江波. 采矿技术, 2019(06)
  • [2]黔西桂中晚二叠世煤中矿物质赋存分布与富集机理[D]. 解盼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
  • [3]巨厚煤层成煤环境及其对储层孔隙特征的控制 ——以二连盆地胜利煤田为例[D]. 王金月.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4]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 王宏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4)
  • [5]黔西珠藏向斜主要煤储层临界解吸压力研究[D]. 梁冲冲.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2)
  • [6]淮南煤田(以朱集矿为例)侵入岩和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D]. 杨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 [7]黔西地区煤中金赋存分布与富集地球化学机理研究[D]. 王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8)
  • [8]多煤层叠置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作用[D]. 杨兆彪.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8)
  • [9]兴安矿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D]. 刘柏松. 河南理工大学, 2011(09)
  • [10]露井联采边坡下保护煤柱留设与防护研究[D]. 蔡忠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辉绿岩对平庄煤田鼓山矿区煤层煤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