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孵化器酝酿改造

洛阳孵化器酝酿改造

一、洛阳孵化器酝酿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卢雨[1](2021)在《基于文本分析的洛阳市文化产业政策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羿伯[2](2021)在《跨文化视角下城市街区形态比较研究》文中认为

赵致暄[3](2021)在《郑州ES文化创意园运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各省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中心城市都在积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特点更为凸显。郑州作为河南省会,拥有厚重的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和老工业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郑州市引导打造的ES文化创意产业园,正是依托丰富文化资源,着力建设生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树立文化产品品牌,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为本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本文研究既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又对未来河南综合竞争力提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站在ES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运营管理方的视角,以文化创意产业园需求分析为基础,运用量化文本分析、内部评价因素矩阵等方法设计ES文化创意产业园整体建设运营方案,明确方案中静态的建设开发原则、产业商业运营规划和动态的分期计划、时间节点。然后运用实地走访调研、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根据整体建设运营方案评价项目一期运营效果,对比实际运营与方案设计中的数据差异,发现并归纳问题,之后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最后根据发现的运营问题及其原因,从文化活动、核心品牌、人才、宣传、产业链五个角度提出运营方案改进的对策建议,再根据这五点对策,从政策法规、资本运营、智慧平台、组织重构、风险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优化整体建设运营方案,最终得出主要结论。

刘宁[4](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刘洋[5](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张强[6](2020)在《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慧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产业与信息产业相契合的新形态,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和智慧体育的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以人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理念与模式,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体育消费新的增长点和推动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呼应着场馆服务业提供更多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现实需求。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在国家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我国体育场馆如何在政府财力有限和现有设施工艺薄弱的状态下,构建新时代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机制,提升其建设标准化、运营数字化、应用人本化水平,实现人与运动、场馆智慧互连。本研究不仅能加深社会各界对智慧体育场馆治理的理解,对于加快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推动智慧体育场馆建设,解决长期困扰场馆运营的根本性痛点,满足消费受众的体验新需求和辅助智慧城市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梳理了发达国家智慧体育场馆的特点并与我国进行了比较分析,阐释了智慧体育场馆的内涵,提出了智慧体育场馆的三层系统模型,探讨了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的建设内容,提出了五种实现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模式,设计了四类场景营销的类型,通过构建智慧体育场馆的指标体系,对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6个省份部分体育场馆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智慧体育场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协同体。从体育场馆发展历程来看,智慧体育场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智能设施的应用形成的先进发展理念,是体育场馆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较之互联网+场馆、智能体育场馆,智慧体育场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其鲜明的特征。智慧体育场馆利用新技术实现人与场馆的感知互联,通过具有认知、判断、应对的智能方式深度整合资源和促进公众运动参与,在体育场馆各个环节实现高效便捷的创新应用,优化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智慧体育场馆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其服务体验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在场馆情境中产生良好的耦合效应,推动场馆全面升级服务形态。从协同管理来看,智慧体育场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智慧体育场馆是以新技术为基础,以追求服务、资源、技术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协调,以信息化、智能化等为典型特征,通过整合体育场馆及相关资源推进服务应用创新,从而实现场馆服务功能的升级优化。(2)研究构建了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拓展和完善了智慧体育场馆的价值探索。本文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智慧体育场馆的关联,辨析了智慧体育场馆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界定了智慧体育场馆的定义,阐释了智慧体育场馆的特征、功能与价值、发展目标和关键要素。创新性地提出了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架构,具体由技术层、资源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其中技术层位于系统的底层,包括作为场地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撑、智能硬件和数据库等;资源层处于系统的中间层,包括智慧运营、资源集成和智慧社会等;应用层处于系统的最顶层,包括新型营销系统、智慧服务和统一应有等。(3)坚持分类指导,统筹设计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根据场馆的规模、区位条件和运营特点有所不同,大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城市“地标性”休闲娱乐中心;中小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区域性”全民健身热力区;全民健身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节点式”运动健康服务点。从错位发展、技术创新、应用导向、加强合作以及治理转变等角度提出建设策略。以更好地指导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可持续健康发展。(4)智慧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多样,其本质是为了提高场馆公共服务能力、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体育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研究认为智慧体育场馆在提高运营能力,优化人力资本、降低能耗成本、实现快速复制等方面优势明显。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包括政府投资运营、企业投资运营、政府特许企业运营、政府主导成立专门机构和场馆协会纽带模式五种模式。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并非一劳永逸,要注意正确认识体育场馆的信息化、加强场馆内部及周边业态联系、分析挖掘场馆数据价值、重视场馆网络运行安全和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及培养等问题。提出政府加强财政投入、转变观念推动场馆智慧运营、尽快酝酿场馆智慧运营方案、合理选择智慧场馆运营模式、妥善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等发展策略。(5)根据不同的体育消费需求打造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为尽快摆脱体育场馆收入渠道单一,依赖政府拨款的局面,场馆运营机构需要主动求变,充分利用新技术和跨界思维进行场景营销互换和体育消费链接。研究根据体育场馆与体育产业寻求深度变革的发展目标、用户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炼出注重情绪释放的娱乐型场景、强调寓教于乐的教育型场景、倡导空间差异化的审美型场景和满足精神调剂的移情型场景四类智慧营销的体验场景,以推动体育场馆智慧服务体系和整体功能提档升级。(6)构建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分析评价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诉求。本文通过初步构建指标结构,经过两轮专家意见咨询,形成了 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设计了“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调查”问卷,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湖北、江西6个省份60座体育场馆作为调查对象,从供给侧了解体育场馆的建设期望和诉求,通过IPA分析明确智慧体育场馆应优先改进的项目,提出推广智慧体育场馆的策略。通过以上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政府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顶层设计与战略发展规划。(2)强化政策引领,形成政策体系,研制出台《关于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制定专项激励政策,制定奖励、补贴和扶持政策。(3)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市场合作,建议将智慧体育场馆改造分期、分段进行分解,适当让渡部分经营权益吸引企业参与场馆智慧化改造与运营。(4)研制相关标准,针对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科学编制建设指南以及数据接口标准等规范。(5)因地制宜建设,促进长效运营,划分智慧体育场馆功能版块,有规划、有重点、有策略的确保建设体系、步骤的完整性。(6)盘活人力资源,“引智借脑”从创意、营销等行业选聘人才,“自我造血”对场馆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与轮训。

张昊伦[7](2019)在《洛阳新安甘泉村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是在国家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产业集聚创新试点的培育工作,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将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和文化宜居等共同结合起来,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和传统文化保护。本文从特色小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入手,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关于特色小镇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目前国内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剖析了特色小镇的区域分布、数量、投资建设规模以及国内典型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情况等,并以洛阳新安着名的古陶村-甘泉村为例,详细分析了其文化特色、历史遗存以及现在的发展瓶颈。该小镇有着较为明晰的传统文化和古老村落,但是在遗迹保护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视角,提出了在该村发展特色小镇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在分析其现阶段存在的定位、特色和规划等问题的基础上引入AHP模型,对特色小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打造特色小镇建设中针对性建议。其主要从产业发展、核心定位、特色文化、规划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洛阳新安甘泉古镇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分别为定位于陶瓷文化产业、强化功能整合发展、建立核心特色文化以及突出特色规划设计。以洛阳新安甘泉古镇为例,研究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重要意义。既可以对洛阳市的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洛阳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又可以为特色小镇的理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孙志云[8](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执政为民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树立的价值导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发展创新,实现对执政实践的有力指导。目标方针确定后,实践的关键在于人。干部是执政实践的执行者,也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对象,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最终要落实到干部的实际行动中,在政府组织执政为民的实践过程中显现成效。为了考察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实际效果,本研究从基层视阈切入,对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政府实践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观察到,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存在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现象,反映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指导基层实践的权威性、统一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究其原因,一些基层政府在利益博弈中存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因,对中央利民政策在执行上有所保留,对执政资源的配置、执政方略的选择有所偏好;一些基层干部在多重利益关系影响下体现出“理性经济人”的自利特点,存在认识偏差和逐利行为;基层的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有所欠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本研究在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深刻认识、对其基层实践状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执政为民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推动基层政府执政为民实践的对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研究期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影响干部认识与实践“知行”转换的外在因素,探寻研究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新视野、新途径,由此增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期望引起相关研究者对于干部实践行为的关注,为相关研究者和干部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期望执政为民理念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好地实现。本论文共有8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对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进行说明,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释义,分析利益关系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进行概括。第三章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过程,总结各个历史时期基层政府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主要经验。第四章从基层政府与群众、基层政府与中央和上级政府、基层政府之间、基层干部自身4个层次,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出现群众观、政绩观、发展观和个体价值观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问题。第五章分析基层政府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原因,对基层政府利益偏好、基层政府博弈、干部私利、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等因素进行反思。第六章就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进行阐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建构、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进行分析,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要求进行概括,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主要途径和有效性的增强进行阐述,探讨促进干部从认识到实践的“知行合一”问题。第七章提出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向,对加强利益协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基层政府实践创新等进行阐述。论文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主要观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文有三个方面创新之处:第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问题的理论论域。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以执政为民理念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和本质进行阐释,并对其理论渊源、历史发展进程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要点,有助于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体系建构。第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视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作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要推动执政为民实践。干部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对象也是基层政府实践的执行性主体,考察基层政府实践状况可以对干部群体接受执政为民教育的实际成效加以研判。本文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有效性出发,对基层政府实践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实践所呈现的“价值导向—价值偏离—价值理性复归”演进趋势,探讨如何解决现实的利益矛盾,使接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干部实现执政为民从认识到实践的“二次飞跃”,促进干部“知行合一”。第三,对如何促进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落实提出对策,使研究具备了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工具,从中观和微观多层次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在实践中出现的价值偏离问题及其原因,从价值理性复归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基层政府实践路向两个方面提出对策,为强化执政为民理念的统一引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供参考。

王楠[9](2017)在《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与价值评价 ——基于中国农村电商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农村电商作为包容性创新的一种创新形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的贫困问题,也悄然改变着农村的经济模式,缩小了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但是,由于农村电商的出现而引发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屡见不鲜,如生产、包装、物流环节引发的污染问题,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带来的就业问题等等,严重损害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系统论的视角研究包容性创新,完善淘宝村的运行机制,提升农村电商的包容性创新绩效,实现精准扶贫、抱团脱贫、绿色减贫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围绕着“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价值评价”三个问题进行研究,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静态分析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动态检验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并对其进行价值评价。首先,本研究对包容性创新及包容性创新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界定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概念。研究以创新理论、系统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共生理论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包容性创新评价体系,以中国“淘宝村”的农村电商为例,从微观层面设计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实证方法,静态分析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将指标体系中的相关因素纳入系统,模拟仿真包容性创新系统的动态运行机理,预测农村电商的商业模式创新及农民技术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政府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理论参考。然后,通过构建分层回归模型,检验出包容性创新系统对解决农村贫困、农民就业、性别不平等和改变思想观念呈显着正向影响,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农村电商这一包容性创新形式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发展。本研究的特点在于:首先,本研究对包容性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以系统论的角度设计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了现有的理论。其次,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验证理论,构建分层回归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及价值评价,弥补了以往理论研究的不足。再次,研究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收集了中国淘宝村农村电商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微观数据挖掘具有数据来源的多样性、数据指标的针对性和数据质量的精确性等天然优势,避免了宏观数据统计指标的局限性和数据质量平均化的固有缺陷。最后,本研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验证了包容性创新指标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了作为一个系统“包容性创新”的发展趋势,定量分析评价了包容性创新对解决贫困、就业、性别不平等,对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影响和价值所在。本研究借鉴国家创新指数指标体系、区域包容性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一整套基于微观视角的包容性创新系统的测度指标,比如用电商绩效测度包容性创新绩效,避免了用GDP等宏观数据来测度包容性创新绩效,聚焦电商个体,更为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农村电商绩效的情况。同时新增了性别不平等、思想观念、环境污染等包容性创新指标。通过静态回归模型,分析包容性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网店规模、资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技术培训、专利数、技术扩散;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分析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预测出中国农村电商包容性创新绩效逐年增加,从2019—2020年呈现急剧的增长,为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价值参考。通过对包容性创新系统的价值评价发现:中国农村电商的出现,解决了农村的贫困问题、提升了劳动力就业、改善了性别不平等、也改变了农民的思维观念,为评价包容性创新系统的社会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韵玲[10](2017)在《广州市大学城商会发展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人们对多元化、个性化以及复杂化的公共服务模式需求日益显现。商会是具有公益性和互益性的组织,能够弥补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不足,使行政职能分散化。至此商会发展具有了稳固的基础,在党的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下,逐步迈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商会在政府与市场、企业之间承担着沟通、协调以及互动的载体作用。我国社会现状及历史背景使得商会致力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既拥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本论文首先对商会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做出介绍,对商会的角色进行定位。商会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带,既可以将政府制定政策的目的传达给企业和民众,也可以将企业和民众的想法表达给政府。在三者之间进行协调,从而促进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商会在缓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资源、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我国社会现状及历史背景使得商会致力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既拥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使政府成为有限政府,民众能参与政治,是商会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政府、企业和商会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使三方利益都能得到满足。现在商会的逐渐发展有了的一定条件,为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商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在发展的过程中,参与公共服务提供会面临瓶颈。为解决这些问题,使商会更好的发挥作用,促进政府和企业及商会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论文认真研究商会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并以广州市大学城商会为典型案例,分析广州市大学城商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而阐述广州市大学城商会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定位、提供公共服务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为商会的发展提出有用的对策。

二、洛阳孵化器酝酿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阳孵化器酝酿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3)郑州ES文化创意园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方法与创新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2.3 创新之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文化创意产业
        2.1.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1.3 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的因素
    2.2 相关理论综述
        2.2.1 内部评价因素矩阵(IFE)
        2.2.2 量化文本分析
        2.2.3 成本效益分析
        2.2.4 组织运营管理理论
        2.2.5 业务流程重组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3.3 研究评述
    2.4 本章小结
3 ES文化创意产业园需求分析及建设运营方案设计
    3.1 文化创意产业园需求分析
        3.1.1 园区概况
        3.1.2 园区整体特点
        3.1.3 园区需求、供给匹配
        3.1.4 文本分析中关键词、产业方向
        3.1.5 ES文创产业园资源能力分析
        3.1.6 ES文创产业园关键内部因素分析
    3.2 ES文创产业园建设运营方案
        3.2.1 园区整体建设开发原则
        3.2.2 园区产业、商业运营规划
        3.2.3 分期计划及时间节点
    3.3 本章小结
4 ES文化创意产业园运营区域运营效果分析
    4.1 运营区域现状
        4.1.1 首开区运营管理特点
        4.1.2 首开区运营支持体系
    4.2 园区整体成本效益分析
        4.2.1 园区整体成本分析
        4.2.2 园区整体效益分析
    4.3 首开区运营效果比对及问题
        4.3.1 首开区文创项目运营效果
        4.3.2 首开区产业、商业运营效果
        4.3.3 运营数据比对
        4.3.4 运营区域问题
    4.4 已运营区域问题分析
        4.4.1 缺乏高端的、可持续的文化活动
        4.4.2 核心品牌营造缓慢
        4.4.3 缺乏文化创意管理、专业人才
        4.4.4 宣传推广不够长期持续,知名度认知度不足
        4.4.5 产业集群效应尚未凸显
    4.5 本章小结
5 整体运营方案改进对策及保障措施
    5.1 园区运营管理改进对策
        5.1.1 找准定位,举办特色文化活动
        5.1.2 营造核心品牌,建立园区品牌资源树
        5.1.3 双管齐下,提升人才双创引领能力
        5.1.4 多途径深化加强宣传力度
        5.1.5 充实产业链,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5.2 园区整体运营保障措施
        5.2.1 完善园区内部政策法规
        5.2.2 落实产业资本运营
        5.2.3 打造全方位智慧服务平台
        5.2.4 组织重构提高园区整体运营效率
        5.2.5 建立园区整体风险管理体系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来源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研究的创新点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一 “双循环”战略
        二 “一带一路”倡议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个案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解读
        一、新时代
        二、高新区
        三、管理体制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二、政府职能理论
        三、治理理论
    第三节 逻辑建构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第二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第三节 比照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研究启示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一、功能优化
        二、职能转变
        三、权力重构
        四、机构改革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转型目标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第二节 转型策略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第三节 转型保障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智慧体育场馆研究现状
        1.3.2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框架结构
        1.4.2 创新之处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场馆相关概念
        2.1.2 体育场馆信息化
        2.1.3 互联网+场馆
        2.1.4 智能体育场馆
        2.1.5 智慧体育场馆
        2.1.6 场景营销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3 体验经济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中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比较分析研究
    3.1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现状
        3.1.1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总体情况
        3.1.2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现实困境
        3.1.3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制约因素
    3.2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探析
    3.3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经验借鉴
        3.3.1 美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3.3.2 英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3.3.3 荷兰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3.3.4 日本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3.4 中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比较分析
        3.4.1 智慧体育场馆的主导方式比较
        3.4.2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对象比较
        3.4.3 智慧体育场馆的设施改造比较
        3.4.4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目标比较
        3.4.5 智慧体育场馆的验收评估比较
    3.5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启示
4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构建研究
    4.1 智慧体育场馆的内涵
        4.1.1 智慧体育场馆的特征
        4.1.2 智慧体育场馆的功能与价值
    4.2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目标
    4.3 智慧体育场馆的关键要素
        4.3.1 服务主体要素
        4.3.2 服务本体要素
        4.3.3 服务客体要素
        4.3.4 信息空间要素
        4.3.5 技术应用要素
    4.4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基本架构
        4.4.1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理论机理
        4.4.2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基本架构
    4.5 智慧体育场馆的动力机制
        4.5.1 内部动力
        4.5.2 外部动力
        4.5.3 动力机制
5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研究
    5.1 大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5.1.1 建设目标
        5.1.2 建设思路
        5.1.3 关注重点
        5.1.4 建设内容
    5.2 中小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5.2.1 建设目标
        5.2.2 建设思路
        5.2.3 关注重点
        5.2.4 建设内容
    5.3 全民健身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5.3.1 建设目标
        5.3.2 建设思路
        5.3.3 关注重点
        5.3.4 建设内容
    5.4 推进智慧体育场馆建设的策略
6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分析研究
    6.1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本质
    6.2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优势
    6.3 智慧体育场馆的运营实现路径
        6.3.1 政府投资运营模式
        6.3.2 企业投资运营模式
        6.3.3 政府特许企业运营模式
        6.3.4 政府主导成立专门机构模式
        6.3.5 场馆协会纽带模式
    6.4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应注意的问题
        6.4.1 正确认识体育场馆信息化
        6.4.2 场馆智慧运营需在规划阶段考虑
        6.4.3 注意加强场馆内部及周边业态联系
        6.4.4 充分挖掘和分析场馆数据价值
        6.4.5 重视场馆网络运行安全保障
        6.4.6 加强技术与管理型人才引进及培养
    6.5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典型案例分析——以浙江黄龙体育中心为例
        6.5.1 黄龙体育中心的基本情况
        6.5.2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化改革的背景
        6.5.3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运营的特点
        6.5.4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运营的启示
    6.6 推进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策略
7 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分析研究
    7.1 体育场馆服务营销现状
        7.1.1 场馆营销意识亟待加强
        7.1.2 用户营销需求把握不准
        7.1.3 场馆营销模式较为单一
        7.1.4 服务营销品牌特色不强
        7.1.5 市场营销保障机制不足
    7.2 信息技术对场馆营销的影响
        7.2.1 智能终端改变体育消费习惯
        7.2.2 移动网络改善场馆交易方式
        7.2.3 在线推送延伸刺激多元消费
    7.3 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的作用
        7.3.1 场景营销连接用户消费轨迹
        7.3.2 信息技术助力识别潜在市场
        7.3.3 用户获得沉浸式体验效果
        7.3.4 实现多维度场景消费创新
    7.4 智慧体育场馆的场景营销路径
        7.4.1 注重场景营销体验的本质
        7.4.2 跨界思维的创新模式选择
        7.4.3 场馆场景营销的主要类型
    7.5 智慧体育场馆的场景营销策略
8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分析研究
    8.1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
        8.1.1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
        8.1.2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8.1.3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8.1.4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8.1.5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8.1.6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确立
    8.2 智慧体育场馆评价分析研究
        8.2.1 “重要性”评价结果
        8.2.2 “表现性”评价结果
        8.2.3 IPA分析评价结果与讨论
        8.2.4 总结
    8.3 推广智慧体育场馆的策略
9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9.1 结论
    9.2 建议
    9.3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9.3.1 研究的局限
        9.3.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智慧体育场馆初选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
    附录2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
    附录3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4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附录5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6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场馆—运营机构访谈提纲
    附录7 访谈人员名录
    附录8 专家成员构成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洛阳新安甘泉村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特色小镇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特色小镇的含义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界定
        二、特色小镇的内涵
        三、特色小镇的作用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田园城市理论
        二、产业集群理论
第三章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概况
    第二节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三节 国内典型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情况分析
第四章 洛阳新安甘泉“古陶村”发展现状及开发的必要性
    第一节 洛阳新安甘泉古村建设发展现状
        一、洛阳新安甘泉古村概况
        二、洛阳新安甘泉古镇保护现状
    第二节 洛阳新安甘泉古镇建设开发的必要性
        一、加强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的需要
        二、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实现“旅游富民”战略的需要
        三、丰富区域旅游发展结构,实现旅游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第五章 洛阳新安甘泉古镇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定位问题
    第二节 产业问题
    第三节 规划建设问题
第六章 基于AHP模型的特色小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及构建
        一、评价体系的筛选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评价体系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论
第七章 推动洛阳新安甘泉古镇建设发展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洛阳新安甘泉古镇建设定位
        一、产业定位——陶瓷文化产业
        二、洛阳新安甘泉古镇建设
    第二节 洛阳新安甘泉古镇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核心特色文化
        二、强化功能整合发展
        三、突出特色规划设计
        四、立足陶产业发展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对政府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运营管理模式
        二、促进创新集聚转化
        三、巩固协调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释义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
        2.1.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
        2.1.2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实质
    2.2 基层政府实践
        2.2.1 基层政府实践的概念
        2.2.2 基层政府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2.2.3 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因素
        2.2.4 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标准与评估框架
    2.3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2.3.1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内涵
        2.3.2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
        2.4.2 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
        2.4.3 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理论
        2.4.4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利益理论
        2.4.5 理论的应用及关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脉络与实践经验
    3.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
        3.1.1 秉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传统
        3.1.2 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
    3.2 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
        3.2.1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党的宗旨
        3.2.2 明确“以经济建设中心”,抓住为民根本
        3.2.3 强调“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
        3.2.4 树立“以人为本”核心立场,推动科学发展
        3.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描绘新时代发展蓝图
    3.3 基层政府贯彻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经验
        3.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民谋取实利,赢得人民拥护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基层广大民众为主体推动社会变革
        3.3.3 改革开放时期:满足群众现实需要,激发发展活力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第4章 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偏离问题
    4.1 群众观偏离:基层政府的责权利失衡现象
        4.1.1 基层政府履责过程中存在公共服务缺位现象
        4.1.2 基层政府执政过程中群众的政治参与不足
        4.1.3 基层政府主导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争利行为
    4.2 政绩观偏离:基层政府对中央利民政策的“选择性执行”
        4.2.1 基层政府“选择性执行”的突出表现
        4.2.2 “选择性执行”使基层政府绩效产生价值偏离
    4.3 发展观偏离:基层政府发展实践的价值选择
        4.3.1 基层政府面临“公平—效率”选择矛盾
        4.3.2 一些基层政府制定发展策略趋向功利化
        4.3.3 基层政府采取功利型发展策略产生负面影响
    4.4 个体价值观偏离:基层干部党风廉政问题
        4.4.1 “官本位”意识与表现
        4.4.2 基层干部脱离群众现象
        4.4.3 贪污腐化与“隐性腐败”
第5章 基层政府实践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原因反思
    5.1 基层政府利益主体地位的产生及工具理性膨胀
        5.1.1 基层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5.1.2 利益集团对基层政府产生显着影响
        5.1.3 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利益冲突
        5.1.4 基层政府决策存在利益偏好
    5.2 基层政府博弈挑战政治伦理秩序并导致自身异化
        5.2.1 纵向博弈对中央—基层政治伦理秩序的影响
        5.2.2 横向博弈对基层政府组织自身的异化
        5.2.3 地方保护主义使中央调控面临现实阻力
    5.3 干部个人主义利益追求对人的物化
        5.3.1 生活世界中商品价值观的销蚀
        5.3.2 基层干部的代理人角色
        5.3.3 制约失效下的权力寻租
    5.4 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
        5.4.1 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对教育主体形成干扰
        5.4.2 教育者有效性缺失影响受教育者的认同
        5.4.3 教育方法单一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
第6章 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6.1 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旨归
        6.1.1 提高干部执政为民意识
        6.1.2 增强干部的政治认同
        6.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6.1.4 发扬党的宗旨保持优良作风
    6.2 以培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践群众路线
        6.2.2 端正政绩观权力观,升华人生价值旨趣
        6.2.3 重塑价值观利益观,统一精神物质生活
    6.3 科学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原则与要求
        6.3.1 明确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6.3.2 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现实要求
    6.4 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6.4.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6.4.2 深化主题教育活动
        6.4.3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6.4.4 优化典型示范教育
    6.5 知行合一:增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
        6.5.1 发挥基层干部在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
        6.5.2 实现执政为民理念到实践的“二次飞跃”
第7章 新时代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的实践路向
    7.1 推进利益协调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7.1.1 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7.1.2 优化基层政府利益博弈关系
        7.1.3 促进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
        7.1.4 共建共享让利于民
    7.2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责任
        7.2.1 加强政府机构效能建设
        7.2.2 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7.2.3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7.2.4 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7.3 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制度保障
        7.3.1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依法治理
        7.3.2 优化基层权力运行制约机制
        7.3.3 完善基层考核晋升激励机制
    7.4 适应社会变革推动政府创新
        7.4.1 弘扬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启示
        7.4.2 推动乡村振兴:Y县经济发展方式考察
        7.4.3 优化利益表达:L市网络问政状况分析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本文研究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录2: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A卷)
附录3: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B卷)

(9)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与价值评价 ——基于中国农村电商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数据采集的方法与过程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包容性创新的相关研究
        2.1.1 包容性创新的概念
        2.1.2 包容性创新的内涵及特征
        2.1.3 包容性创新的测度
        2.1.4 包容性创新的影响因素
        2.1.5 包容性创新的作用机理
    2.2 包容性创新系统的相关研究
        2.2.1 包容性创新系统的概念界定
        2.2.2 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要素及其关联
        2.2.3 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2.2.4 创新系统的绩效评价及运行机制
    2.3 基础理论
        2.3.1 创新理论
        2.3.2 系统理论
        2.3.3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3.4 共生理论
第3章 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3.1 包容性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3.2 包容性创新系统的理论模型
    3.3 包容性创新系统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包容性创新主体
        3.3.2 包容性创新资源
        3.3.3 知识创造
        3.3.4 包容性创新绩效
        3.3.5 创新环境
        3.3.6 包容性创新网络
        3.3.7 思想观念
        3.3.8 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第4章 包容性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分层回归模型
        4.2.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4.2.3 变量测量
    4.3 数据分析和结果
        4.3.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4.3.2 假设检验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1 研究结果
        4.4.2 讨论及启示
第5章 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
    5.1 分析方法
    5.2 模型构建
        5.2.1 包容性创新系统运行机理分析的概念框架
        5.2.2 基本假设与一般因果关系的确立
        5.2.3 基本假设检验以及流图的构建
    5.3 模型的检验
        5.3.1 模拟仿真结果
        5.3.2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包容性创新系统的价值评价
    6.1 包容性创新系统对消除贫困的影响研究
        6.1.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6.1.2 实证模型
        6.1.3 实证检验
        6.1.4 检验结果与讨论
    6.2 包容性创新系统对解决性别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6.2.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6.2.2 实证模型
        6.2.3 实证检验
        6.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3 包容性创新系统对解决就业问题的影响研究
        6.3.1 统计描述和相关性分析
        6.3.2 实证模型
        6.3.3 实证检验
        6.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4 包容性创新系统对改变思想观念的影响研究
        6.4.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6.4.2 实证模型
        6.4.3 实证检验
        6.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7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政策内涵
    7.4 研究限制与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广州市大学城商会发展的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商会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
    2.1 商会的概念及其角色定位
        2.1.1 商会的概念
        2.1.2 商会的角色定位
    2.2 商会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理论基础
    2.3 我国商会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新特点
第3章 广州市大学城商会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实证分析
    3.1 广州市大学城商会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范围
    3.2 广州市大学城商会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方式
    3.3 广州市大学城商会参与公共服务提供所取得的成果
    3.4 广州市大学城商会参与公共服务提供面临的瓶颈及原因分析
        3.4.1 资金来源单一,缺乏创新运营思路
        3.4.2 商会管理定位不清晰,缺乏团队创新思路
        3.4.3 商会基础架构薄弱,缺乏创新的人才对接机制
        3.4.4 资源粘合度低,发展模式单一
第4章 广州市大学城商会发展策略建议
    4.1 积极做好政企沟通工作,扩大发展资本的引入
    4.2 聚焦团队核心,创新管理思路
    4.3 发挥区域人才储备优势,搭建培育特色人才平台
    4.4 积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着力实现资源共享平台
    4.5 多平台结合,打造多元化商务运作模式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洛阳孵化器酝酿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本分析的洛阳市文化产业政策优化研究[D]. 卢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跨文化视角下城市街区形态比较研究[D]. 刘羿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郑州ES文化创意园运营研究[D]. 赵致暄.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4]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6]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D]. 张强. 苏州大学, 2020(06)
  • [7]洛阳新安甘泉村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研究[D]. 张昊伦. 河南科技大学, 2019(07)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D]. 孙志云.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与价值评价 ——基于中国农村电商的实证研究[D]. 王楠. 天津财经大学, 2017(07)
  • [10]广州市大学城商会发展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 李韵玲. 武汉工程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洛阳孵化器酝酿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