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代肉种鸡的选择

祖代肉种鸡的选择

一、祖代肉用种鸡的选种(论文文献综述)

农业农村部[1](2021)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种发[202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全国畜牧总站,有关单位:畜禽种业是畜牧业发展的根基,是畜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推进畜禽种业发展,2008年以来,我部陆续发布实施了奶牛、生猪、肉牛、蛋鸡、肉鸡和肉羊遗传改良计划,有力推进了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风险可管控,为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丰富百姓"菜篮子"提供了有力支撑。

苗小猛[2](2019)在《彭县黄鸡品种选育及其与隐性白羽肉鸡杂交配套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彭县黄鸡为我国优秀的地方鸡品种之一,其适应性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广泛分布于成都平原和丘陵地区黄鸡类群中的代表型。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国外高产鸡种的大量引入导致其种质资源迅速衰减,濒临灭绝。鉴于此,成都市开展其种质资源调查,并拟对群体进行保种及开发,但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保种、选育理论,彭县黄鸡群体外貌出现分离,性能不断退化。为促进彭县黄鸡的产业化发展,四川农业大学家禽育种课题组与四川彭州天华禽业有限公司对彭县黄鸡(P)进行系统的保种以及提纯复壮,并引入隐性白羽肉鸡的母本(Y)进行杂交配套。本试验测定了0、1、2世代彭县黄鸡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和疾病阳性率以探究彭县黄鸡的品种选育进展,并对第2世代的纯系及其杂交组合(PPY)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以探究杂交效果,同时对这两个鸡群的生长及产蛋率规律进行模型拟合,为彭县黄鸡的品种选育及杂交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2个世代的提纯选育,彭县黄鸡的杂色羽由0世代的25.63%下降至2世代的9.60%,符合品种标准的肉色胫由0世代的79.86%提高至2世代的96.40%,外貌特征趋于一致;(2)第2世代公鸡180日龄的宰前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等屠宰性能显着高于0世代(P<0.05);彭县黄鸡的开产日龄由0世代的181.2 d下降至2世代的166.8 d,缩短了14.4 d,平均每个世代缩短7.2 d,300日龄产蛋量由0世代的72.8枚提高到2世代的84.7枚,产蛋性能显着提高;(3)杂交组合基本保留了彭县黄鸡的羽色特征且各周龄体重显着高于其纯系(P<0.05)。150日龄杂交组合公鸡的活重比纯系重311 g,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与腿肌重也显着大于纯系(P<0.05),屠宰性能显着改善;杂交组合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300日龄产蛋数、300日龄蛋重等产蛋性能均显着优于彭县黄鸡(P<0.05),且蛋壳颜色、蛋形指数、蛋壳强度、哈氏单位等蛋品质指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4)经过2个世代的疾病净化,彭县黄鸡公鸡白痢的阳性率由0世代的3.96%降至2世代的0.25%,母鸡由3.78%降至0.11%;公鸡群体白血病的阳性率由0世代的5.31%降至2世代的0.73%,母鸡由4.94%降至0.53%,疾病净化取得良好效果;(5)采用Gompertz、Logistic、Von Bertalanffy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与伍德、分室、杨宁产蛋率曲线模型对彭县黄鸡及其杂交组合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规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两个群体的最佳生长曲线拟合模型均为Von Bertalanffy模型,最佳产蛋率曲线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杨宁模型,可分别对生长发育规律和产蛋规律进行预测,为进一步的选育和饲养管理提供依据。综上可知,经过2个世代的系统选育,彭县黄鸡在外貌特征、生长性能、体尺及屠宰性能、产蛋性能、疾病净化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基本上实现了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提纯复壮。利用隐性白羽肉鸡与彭县黄鸡杂交配套,其后代外貌特征保留了彭县黄鸡的特色,杂种优势显着,生长速度、体尺及屠宰性能、产蛋性能显着提高,而肉品质、蛋品质指标未见明显下降。

钱文峰[3](2017)在《推广综合高产技术,提高肉种鸡养殖经济效益》文中认为海安县城东镇是畜禽养殖大镇,畜牧业生产以生猪、家禽养殖为主,肉鸡生产是家禽饲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肉种鸡饲养和肉苗鸡孵化是城东镇的一大特色,现有南通丰润家禽发展有限公司等存栏数万套父母代肉种鸡的养殖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16年末存栏父母代肉种鸡近10万套。城东镇畜牧兽医站大力研究推广父母代肉种鸡综合高产技术,包括种鸡选种选育技术、限制饲养技术、人工授精技术、强制换羽技术、疫病防控技术、自动孵化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提高了饲养父母代肉种鸡的经济效益。

李薛[4](2013)在《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保护试验》文中研究表明禽白血病是引起禽类产生肿瘤的主要疫病之一,其病原是反转录病毒科α反转录病毒属的禽白血病病毒(Avain leukosis virus,ALV)。根据病毒囊膜糖蛋白的抗原结构、病毒宿主范围及在细胞培养上不同毒株之间的相互干扰作用,将ALV分为A~J10个亚群,其中A、B、C、D、E和J6个亚群存在于鸡群中。A、B和J亚群为鸡群中引发肿瘤的主要外源性ALV,而在鸡群中较少见由C、D亚群外源性ALV引发的肿瘤,E亚群病毒为内源性白血病病毒,对鸡的致病性很低或无致病。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A、B亚群ALV是引起鸡群淋巴性白血病和各种类型肿瘤的两类病毒,但在80年代中期,国际大型种鸡公司已基本消除了鸡群中A、B亚型ALV的感染。由于近几十年来我国从未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对经典ALV的净化措施,我国鸡群特别是地方品系中极可能存在外源性ALV的感染。朱美珍等在山东某地方品系分离到一株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赵冬敏等在我国地方品系芦花鸡中分离到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说明我国鸡群中存在A、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为加快B亚群禽白血病的净化,本实验成功制备了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DAU09C2株的灭活疫苗,尝试从核心种鸡群疫苗免疫的途径来减少核心种鸡群的带毒率,提高其特异性抗体水平,从而保护其免受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同时通过种蛋为下一代提供母源抗体,有效预防或减缓了雏鸡的早期感染,加快禽白血病的净化进程。要制备高质量的灭活疫苗,必须保证抗原的含量,因此我们首先探索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DAU09C2株的细胞培养的最优条件。将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DAU09C2株接种到对数生长期CEF细胞的12孔细胞培养板上中,孵育2h后,用含不同浓度初生牛血清(0.5%,1%,2%,3%)的DMEM培养液维持10天,每天每板每孔收集150ul细胞上清于1.5ml离心管中,用于p27抗原检测,从而确定维持液最适血清浓度。然后再将SDAU09C2接种到对数生长期CEF细胞的24孔细胞培养板上中,孵育2h后,用不同PH值(6.67.7)含0.5%的初生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维持10天,每天每板每孔收集150ul细胞上清于1.5ml离心管中,用于p27抗原检测,从而确定维持液最适PH值。最后将SDAU09C2株接种到对数生长期CEF细胞的细胞瓶中,接种2h后,用含PH为6.8,0.5%初生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维持10天,每天每瓶各收集2个1.5ml离心管,每管150ul(一管用于p27抗原检测,一管用于TCID50滴度的测定),从而确定p27和TCID50的关系。每次收集上清样品后补充等量的新鲜培养基。通过病毒连续细胞培养检测,发现病毒在PH为6.8,初生牛血清浓度为0.5%的维持液状态下,维持5天,复制出的病毒量最大而且p27和TCID50间显着正相关。将SDAU09C2接种于20瓶新长成的单层CEF上,在培养瓶中盲传3代后,用PH=6.8小牛血清浓度为0.5%的维持液维持5天,收集带毒细胞,将收集的带毒细胞用PBS稀释至5ml,用体积比为0.2%的甲醛,在37℃培养箱内作用24小时,将灭活的细胞与MONTANIDE ISA775VG(佐剂)体积比为2.6:7.4进行充分乳化,制备出ALV-B灭活疫苗。9只成年祖代鸡多点注射制备的灭活疫苗1ml(约含病毒106.8个TCID50),未注射疫苗9只成年祖代鸡作为对照。在免疫过的成年产蛋鸡抗体水平最高时,分别从免疫组和未免疫组随机抽取4只免疫过的成年鸡和4只未免疫成年鸡进行攻毒,肌肉多点注射SDAU09C21ml(TCID50为104.6/0.1ml),每周采集抗凝血、非抗凝血、棉拭子进行跟踪检测。剩余5只成年鸡经过四次免疫,每周采集非抗凝血0.5ml,进行抗体检测跟踪。结果表明,免疫该疫苗后,在第三次免疫后的第三周抗体水平最高,S/P在1.69~1.89之间,阳性约维持四周。攻毒后的祖代鸡不论是免疫组还是对照组棉拭子p27全是阴性,也未出现病毒血症,说明成年鸡能够抵抗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但对照组的S/P值比免疫组要高一些。免疫组的祖代鸡再次感染该病毒时,与对照组相比能够增强其免疫反应抗体水平更高。在免疫过的祖代鸡抗体水平最高时收集种蛋(包括无抗体对照组)进行孵化,孵出雏鸡33只,其中有抗体鸡的种蛋孵出的雏鸡17只,无抗体鸡的种蛋孵出的雏鸡16只。将雏鸡分为四组,一组为有抗体鸡的种蛋孵出的14只小鸡,1日龄腹腔攻毒;二组为确定含母源抗体雏鸡3只,腹腔注射PBS(目的是看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三组为无抗体鸡的种蛋孵出的13只雏鸡,1日龄腹腔攻毒;四组为无抗体鸡的种蛋孵出的3只雏鸡,腹腔注射PBS,作为对照。每周采抗凝血、非抗凝血、棉拭子进行跟踪检测。结果显示: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3只含母源抗体鸡通过连续抗体ELISA检测可知,母源抗体能持续一周左右。含母源抗体组攻毒后,仅有1只鸡在十四周出现抗体反应,而不含母源抗体组攻毒后,因早期感染产生严重的免疫耐受,从而一直未出现抗体阳性。含母源抗体组的12只雏鸡攻毒后,只有4只在第9~10周泄殖腔棉拭子P27出现短暂阳性,最多持续2~3周左右,且S/P值均不高;不含母源抗体组的9只雏鸡攻毒后,在第2~6周后全部出现棉拭子排毒阳性,持续约8~9周左右,且S/P值均显着高于阳性最低值。无母源抗体9只鸡攻毒后,从4周起开始检出病毒血症,然后比例逐渐增加,在第8周时所有9只鸡全部检出病毒血症。含母源抗体组鸡攻毒后,12只中只有4只鸡检出病毒血症,最早也在7周后才被检出,而且病毒血症都是一过性的,最多持续4周,而其他8只鸡在连续观察的14周内始终未检出病毒血症。由以上实验结果足以得出以下结论:该疫苗能使全部产蛋祖代鸡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并且能通过卵黄抗体为雏鸡提供母源抗体保护,可以抵抗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早期感染,可以有效控制B亚群禽白血病的发展,在核心种鸡群中应用后可加快B亚群禽白血病的净化的进程。

赵景鹏,宋志刚,焦洪超,林海[5](2011)在《我国白羽肉鸡饲养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白羽肉鸡业是我国畜牧业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本文回顾和总结了我国白羽肉鸡近30年来的饲养与生产细节,并对我国主要的肉鸡出口备案饲养场与合同饲养场的养殖模式、动物福利现状进行了调查,以期让读者看到中国白羽肉鸡业发展的侧影,从而认清形势,找到不足,提升我国白羽肉鸡业的竞争力。

刘金笔,胡涛,刘素莲,张岩[6](2010)在《略阳乌鸡选育与种鸡饲养管理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略阳乌鸡属肉用型优质地方鸡种,1982年陕西省畜禽品种志编委会将该鸡种确定为肉用型地方良种鸡。由于略阳乌鸡属于肉用型地方品种,产蛋量低(年产蛋70~110枚),蛋体较大(蛋重51.5~79.8 g),其选种选育方法和种鸡饲养管理技术与蛋鸡、肉蛋兼用型鸡以及其它肉用型鸡及其它乌鸡品种相比,具有很大差别。本文主要介绍了略阳乌鸡种蛋选择和种蛋管理技术、略阳乌鸡选种选育措施、略阳乌鸡种鸡饲养管理技术。

崔治中[7](2010)在《鸡白血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禽白血病,特别是J亚型白血病(俗称血管瘤)近两年来在我国肆虐横行,给家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给一些种禽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一些地方养殖场户的投诉事件屡屡发生,与种禽企业之间的纠纷不断。为此,许多专家和企业都开展了对禽白血病特别是血管瘤型白血病的调查和研究,从而弄清了禽白血病的病因,并制定了许多科学有效的防控方案。目前许多种禽企业通过采取综合性的生物安全措施,已对该病在本场内实现了彻底的净化。为了帮助广大业内同仁进一步认清禽白血病的流行和发病规律,还其本来面目,以便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能够防范本病的发生和蔓延,我们组织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章,现予刊登,以飨读者。

崔治中[8](2010)在《鸡白血病及其鉴别诊断和预防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两年来,我国各地蛋鸡场开产后普遍发生由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感染引起的血管瘤病例,给我国蛋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引发了不少商业纠纷。本文依托国家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鸡白血病流行病学和防控措施的示范性研究",基于对各地鸡白血病的广泛调查研究,就鸡白血病的病原特性和流行特点、我国鸡白血病的流行史和感染状况、蛋鸡中ALV-J的传染来源和系谱关系、鸡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了系统阐述。

崔治中[9](2010)在《鸡白血病及其鉴别诊断和预防控制》文中认为近二年来,全国各地蛋鸡场在鸡群开产后发生白血病/血管瘤的病例报告普遍显着上升,且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该病已成为影响我国蛋鸡业的第一大疫病,不仅给广大农民养殖者带来很大经济损失,还会因不能对本病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从而影响我

崔治中,郭惠君,孙淑红[10](2009)在《鸡白血病的流行现状和防制对策》文中指出鸡白血病普遍存在于商品鸡群中,呈渐进性发生和持续的低死亡率,白血病毒感染鸡群,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下降,尤其是产蛋率和蛋的品质下降。介绍了鸡白血病病毒和该病在鸡群中的流行现状,分析了病毒间的谱系关系和发病原因,指出鸡白血病与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鉴别诊断方法,科学地提出对鸡白血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祖代肉用种鸡的选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祖代肉用种鸡的选种(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全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
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
全国羊遗传改良计划
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
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
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名单
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咨询委员会名单
各畜种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

(2)彭县黄鸡品种选育及其与隐性白羽肉鸡杂交配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家禽遗传资源现状
    1.2 彭县黄鸡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1.2.1 彭县黄鸡的简介
        1.2.2 彭县黄鸡品种资源的保护现状
        1.2.3 彭县黄鸡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1.3 鸡的品种选育与杂交利用
        1.3.1 地方鸡种的选育研究进展
        1.3.2 地方鸡种与隐性白羽肉鸡的杂交利用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鸡种与管理
        2.1.1 试验鸡种
        2.1.2 饲养管理规范
    2.2 彭县黄鸡的选育方法
        2.2.1 选育目标
        2.2.2 选育路线和方法
        2.2.3 选育流程
    2.3 彭县黄鸡与隐性白羽肉鸡的杂交配套方法
    2.4 性状测定指标及方法
        2.4.1 外貌特征
        2.4.2 生产性能
        2.4.3 疾病净化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彭县黄鸡纯繁选育进展
        3.1.1 彭县黄鸡世代选留情况
        3.1.2 彭县黄鸡外貌特征选育进展
        3.1.3 彭县黄鸡生长性能选育进展
        3.1.4 彭县黄鸡体尺及屠宰性能选育进展
        3.1.5 彭县黄鸡产蛋性能选育进展
        3.1.6 彭县黄鸡疾病净化情况
    3.2 彭县黄鸡与隐性白羽肉鸡杂交配套效果
        3.2.1 彭县黄鸡二世代与杂交组合的外貌特征比较
        3.2.2 彭县黄鸡二世代与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比较
        3.2.3 彭县黄鸡二世代与杂交组合体尺及屠宰性能的比较
        3.2.4 彭县黄鸡二世代与杂交组合肉品质性状的比较
        3.2.5 彭县黄鸡二世代与杂交组合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比较
    3.3 彭县黄鸡的选育及杂交配套后代的性状拟合
        3.3.1 生长曲线拟合结果
        3.3.2 产蛋率曲线拟合结果
4 讨论
    4.1 彭县黄鸡的选育进展分析
        4.1.1 外貌特征选育进展
        4.1.2 生产性能选育进展
        4.1.3 疾病净化进展
    4.2 彭县黄鸡与隐性白羽肉鸡杂交配套效果分析
        4.2.1 外貌特征对比
        4.2.2 生产性能对比
    4.3 生长及产蛋率曲线拟合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推广综合高产技术,提高肉种鸡养殖经济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种质, 加强选育
2 种鸡限制饲养技术
3 人工授精技术
4 强制换羽技术
5 疫病防控技术
6 自动孵化技术
7 提高了经济效益
8 增加了社会效益

(4)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保护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概述
    1.2 病原学
        1.2.1 病毒分类
        1.2.2 病毒形态学特征
    1.3 病毒的理化性质及在细胞上的增殖
    1.4 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1.5 流行病学
        1.5.1 感染特性
        1.5.2 宿主
        1.5.3 传播特征
    1.6 禽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7 禽白血病的诊断检测
        1.7.1 病毒分离和鉴定
        1.7.2 抵抗力诱发因子实验
        1.7.3 血清学检测
        1.7.4 免疫组化法
        1.7.5 酶分析法
        1.7.6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8 禽白血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8.1 政府主管部门要强化种鸡群的监督管理
        1.8.2 对种鸡群的净化
        1.8.3 弱毒疫苗的外源性 ALV 的污染问题
        1.8.4 对原种鸡群的净化
    1.9 禽白血病在我国国内的流行情况
    1.10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毒株
        2.1.2 细胞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病毒的扩增及细胞培养条件探索
        2.2.3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
        2.2.4 病毒定量
        2.2.5 ALV-B 灭活疫苗的制备
        2.2.6 实验动物及其分组、免疫、攻毒
        2.2.7 成年祖代鸡 ALV-B 特异性抗体检测
        2.2.8 成年祖代鸡病毒血症和棉拭子排毒特异性 p27 抗原检测
        2.2.9 雏鸡 ALV-B 特异性抗体检测
        2.2.10 雏鸡病毒血症和棉拭子排毒特异性 p27 抗原检测
        2.2.11 不同 S/P 值 ALV-B 的抗血清的体外中和试验
        2.2.11.1 鸡血清 ALV-A/B 抗体的检测
        2.2.11.2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鸡血清效价
        2.2.11.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ALV-B SDAU09C2 株病毒细胞培养条件探索结果
        3.1.1 细胞维持液最适血清浓度探索
        3.1.2 细胞维持液最适 pH 探索
        3.1.3 CEF 细胞上 TCID50 值与 p27 抗原的 S/P 值之间的相关性比较
    3.2 接种 ALV-B SDAU09C2 的 CEF 的感染状态
    3.3 祖代成年鸡接种细胞灭活苗后的抗体反应动态
    3.4 经免疫种鸡攻毒后的排毒和病毒血症动态
        3.4.1 特异性抗体反应动态
        3.4.2 泄殖腔 p27 抗原的检出动态
        3.4.3 病毒血症的动态
    3.5 母源抗体对雏鸡的保护作用
        3.5.1 母源抗体对雏鸡攻毒后特异性抗体反应动态的影响
        3.5.2 母源抗体对雏鸡攻毒后泄殖腔 p27 抗原检出动态的影响
        3.5.3 母源抗体对雏鸡攻毒后病毒血症动态的影响
    3.6 不同 S/P 值 ALV-B 的抗血清的体外中和试验
        3.6.1 IFA 检测结果
        3.6.2 ELISA 检测鸡血清中 ALV-A/B 抗体的 S/P 值与 IFA 检测 ALV-A/B 的血清效价之间的相关性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7)鸡白血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禽白血病病毒及其流行特点
    1.1 禽白血病毒 (ALV) 的一般特点
    1.2 外源性病毒和内源性病毒
    1.3 ALV的流行特点和传播途径
2 鸡ALV感染、鸡白血病及鸡白血病肿瘤
3 我国鸡白血病发生和流行历史
4 我国近几年各类鸡群中AIV感染和流行现状
    4.1 全国不同类型鸡群中AIV感染的总体状况
    4.2 我国鸡群中J亚群禽白血病
    4.3 近年来蛋鸡中的肿瘤/血管瘤问题
5 蛋鸡中J亚群ALV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分析
6 鸡群中ALV-J和REV共感染是普遍现象
7 鸡白血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7.1 政府主管部门要强化种鸡群的监控
    7.2 保持种鸡群对ALV的高度洁净状态
    7.3 强化弱毒疫苗中ALV污染的检测和监控
    7.4 原种鸡群的净化

(8)鸡白血病及其鉴别诊断和预防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禽白血病病毒及其流行特点
    1.1 禽白血病病毒的一般特点
    1.2 外源性病毒和外源性病毒
    1.3 与鸡白血病的诊断和预防控制相关的ALV抗原蛋白
    1.4 ALV的流行特点和传播途径
    1.5 宿主染色体上的内源性ALV
2 鸡ALV感染、鸡白血病及鸡白血病肿瘤
3 我国鸡白血病发生和流行历史
4 我国近几年各类鸡群中ALV感染和流行现状
    4.1 全国不同类型鸡群中ALV感染的总体状况
    4.2 我国鸡群中J亚群禽白血病
    4.3 近年来蛋鸡中的肿瘤/血管瘤问题
5 蛋鸡中J亚群ALV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分析
6 我国不同品系鸡中的ALV-J的系谱关系
7 鸡群中ALV-J和REV共感染是普遍现象
8 ALV肿瘤和其它肿瘤的鉴别诊断
9 白血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9.1 政府主管部门要强化种鸡群的监控
    9.2 保持种鸡群对ALV的高度洁净状态
    9.3 强化弱毒疫苗中ALV污染的检测和监控
    9.4 原种鸡群的净化

(10)鸡白血病的流行现状和防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鸡的白血病及鸡白血病病毒简述
2 我国鸡群中ALV感染状态
    2.1 我国鸡群感染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
    2.2 部分引进祖代鸡的ALV感染检测
    2.3 当前我国鸡群中白血病发病现状
    2.4 我国鸡群中J亚群禽白血病
3 我国不同品系鸡中的ALV-J的系谱关系
4 蛋鸡中J亚群肿瘤和血管瘤高发病率原因分析
5 鉴别诊断
6 白血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7 核心群净化
    7.1 净化的基本原则
    7.2 列举方案
        7.2.1 方案A
        7.2.2 方案B
        7.2.3 方案C
8 祖代父母代以下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8.1 从外源性ALV感染阴性的上代种鸡场引种
    8.2 种鸡群的自我检测
    8.3 预防孵化厅及运输箱内的横向传播
    8.4 避免不同来源种鸡在同一鸡场的混养或共用同一孵化厅
9 弱毒疫苗的污染问题

四、祖代肉用种鸡的选种(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的通知[J]. 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21(06)
  • [2]彭县黄鸡品种选育及其与隐性白羽肉鸡杂交配套效果分析[D]. 苗小猛.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3]推广综合高产技术,提高肉种鸡养殖经济效益[J]. 钱文峰.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05)
  • [4]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保护试验[D]. 李薛.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5]我国白羽肉鸡饲养现状与展望[J]. 赵景鹏,宋志刚,焦洪超,林海. 中国家禽, 2011(21)
  • [6]略阳乌鸡选育与种鸡饲养管理技术[J]. 刘金笔,胡涛,刘素莲,张岩. 当代畜牧, 2010(12)
  • [7]鸡白血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 崔治中. 北方牧业, 2010(23)
  • [8]鸡白血病及其鉴别诊断和预防控制[J]. 崔治中. 中国家禽, 2010(08)
  • [9]鸡白血病及其鉴别诊断和预防控制[A]. 崔治中.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鸡淋巴白血病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10]鸡白血病的流行现状和防制对策[J]. 崔治中,郭惠君,孙淑红. 中国兽药杂志, 2009(10)

标签:;  ;  ;  ;  

祖代肉种鸡的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