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传播规律创新新闻视角

探索传播规律创新新闻视角

一、探索传播规律 创新新闻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曹雨微[1](2021)在《建设性新闻视角下的财新网疫情报道框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艳[2](2021)在《探析如何强化报纸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文中指出本文阐述了培养报纸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报纸新闻编辑当前存在问题分析以及培养报纸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方法策略。主要从使报纸新闻编排得到创新、创新意识应强化,新闻视角应创新、报纸新闻编辑信息辨别能力与确保新闻真实性的素质几个角度深入探索和研究,目的在于使报纸新闻质量与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报纸新闻的长足发展。

薛雅静[3](2021)在《叙事学视域下“谷雨实验室”非虚构报道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格局较过去相比均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媒体平台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日渐式微,深度的内容生产变成了稀缺品;对受众而言,信息获取方式虽多,但碎片化、真伪难辨的信息混杂其中,反而更难抵达事实真相。在此背景下,新闻非虚构这一新式的报道体裁以可读性强、视角丰富、强烈沉浸感等文本特征,受到业界和受众的广泛关注。“谷雨实验室”是腾讯新闻旗下专职从事新闻非虚构生产和传播的平台,希望通过输出优秀的作品来重新定义非虚构的中国标准,行业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论文从叙事学视域下出发,选择了“谷雨实验室”2018——2020年近三年内共434篇新闻非虚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总结出新闻非虚构报道在叙事话语和叙事内容上的特征,探讨非虚构报道在意识形态建构上的规律和框架,并考察非虚构这一“兼容”了新闻和文学特质的特殊报道文体,是如何把对公共价值和公共问题的理性思考融入到相对感性的叙事话语中,同时总结出新闻非虚构的叙事策略,为日后非虚构叙事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可行的启示。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论述了论文选题的研究价值和背景,围绕叙事学、非虚构写作和“谷雨实验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进入到正文第一章,结合具体报道文本,分析“谷雨实验室”新闻非虚构的叙事要素特征,包括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聚焦和叙事时间。论文第二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针对“谷雨实验室”非虚构报道主体进行分类,得出叙事原型的特质;其次深入到内容层面,结合案例总结出非虚构报道的三层叙事结构,分别为沙漏式和放射式为主的表层结构、核心与催化事件连成组合式序列的中层结合、发现与对抗的深层结构。进一步对非虚构报道在意识形态上的建构展开探讨,概括出“谷雨实验室”新闻非虚构关注公众诉求、展现个人价值、聚焦特殊群体的三大叙事框架。第三章,从微观的文本内部和宏观的形式外部两大层面着手,分析“谷雨实验室”新闻非虚构的叙事策略,探寻其叙事优势和可供借鉴的经验。第四章,围绕“谷雨实验室”目前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要坚持深度有意义的内容,持续拓展议题空间,创新叙事表达方式,以及把握好表达尺度的启示。从叙事学视域下出发,对“谷雨实验室”新闻非虚构报道的发展进行研究,目的是总结其叙事特征和策略,以期对日后新闻领域下的非虚构写作发展提供借鉴经验。另外,从宏观层面来看,透过解析“谷雨实验室”新闻非虚构作品在选择叙事议题和建构意识形态上的特色,对如何引导受众搭建认知框架、甚至是社会的价值观念建构也具参考意义。

王悦[4](2021)在《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研究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同时,一场信息疫情也在蔓延。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新闻伦理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遭受影响:部分媒体大量发布冲突性、刺激性、负面性报道博取眼球,增加公众焦虑感与恐惧情绪,这不利于舆论正向引导,也不利于疫情防控。面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如何进行新闻实践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建设性新闻无疑能为此提供一种思路。建设性新闻理论诞生于西方,最早出现于2008年。如何能够将西方的建设性新闻理论落地生根,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提供另外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为建构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本文首先对其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新闻生产中国范式的理论基础、核心理念、实践基础及最终目标等,为建构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践研究方面,本文主要通过个案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选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武汉“封城”76天内的32条新闻报道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访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线记者,并且统计分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官方微博、《新闻1+1》节目的报道主题、消息来源、传播效果等。通过研究,本文总结梳理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新闻线索收集环节”、“新闻制作环节”、“新闻发布环节”的“建设性”表达特征,以此总结中国经验,打造中国样本,为我国的建设性新闻实践提供参考。除此之外,本文对建设性新闻生产中国范式的未来行动方向进行探究,主要提出建设性新闻与舆论监督、建设性新闻与社会治理、建设性新闻与讲好中国故事三个行动方向,并分别提出具体的实现途径。

张子涵[5](2021)在《从“局外人”到“解困者”:建设性新闻视角下中国记者职业角色重构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记者如何更新现有的报道理念和工作方式,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当下中国新闻业面临的紧要课题。建设性新闻以“研究人类积极品质、提升人类幸福”的积极心理学为核心,对经典客观新闻学理念发起挑战。传统新闻业“疾病聚焦模式”违背了新闻业“寻求真相、真实准确描绘现实世界”的社会期待,媒介版世界让大众沉浸在无能为力的沮丧之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与完善,记者逐步弱化“宣传者”、“鼓吹者”角色形象,向西方专业主义所倡导的“局外人”、“旁观者”转型。这一方面使新闻业的巨大潜能被唤醒;但另一方面,我国新闻界在学习西方客观性新闻理论进程中出现了本本主义错误,具体表现为对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生搬硬套,最终导致“新闻不像新闻、宣传不像宣传”的窘境发生。本文以年代为指引,对中国记者角色进行了梳理总结。互联网时代记者角色定位面临着社会期待与自我定位的双重矛盾,记者职业出现角色异化、角色混淆、角色退化等深刻问题。建设性新闻是解决记者角色认知困境地有效途径。它倡导记者以积极健康的报道策略、为人民谋幸福的终极目标进行专业报道,用“入局”的姿态引发公众良性互动,集思广益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同时,我国记者职业角色发展与西方模式大相径庭,作为舶来品的建设性新闻应该具备中国特色。建设性新闻创造性地将“参与”的目的引入到记者角色中,记者在职业角色重构过程中要坚持党性原则,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工作底色,用介入性正确处理建设性与客观性关系,最终赋权于民,汇聚众议,化解社会危机。从“宣传”、“鼓吹”到“守望”、“旁观”,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观已经在20世纪末完成了第一次角色转型,面对风云变幻、云谲波诡的现代新闻业,记者从“局外人”到“解困者”的角色转变让整个社会拭目以待。

王浩旭[6](2021)在《基于主题相似度的跨学科研究主题的裂变与融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各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逐渐打破学科间传统的知识壁垒,导致不同的学科领域拥有共同的研究主题,而不同学科在研究同一主题时,往往会从自身的学科角度出发,致使所研究主题融合了自身的学科特色,同一主题在不同学科间具有不同的应用和发展。而发现不同学科研究主题的演化路径,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且有助于开拓视野,从而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如何从内容丰富、数量多样的科技文献中发现跨学科交叉研究主题,并研究这些主题的演化路径,成为当今学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LDA模型与主题相似度计算,从主题角度出发,分析跨学科研究主题的裂变与融合现象。本研究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研究主题的关联性。(2)解决学科主题关键词的相似度计算问题。(3)在时间序列下寻找关联主题,判定主题裂变、融合的演化路径。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1)介绍跨学科主题的裂变、融合演化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指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梳理跨学科研究主题裂变、融合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包括LDA主题模型的应用研究,跨学科主题发现,主题裂变、融合研究的研究现状。(2)梳理向量空间模型、LDA主题模型、主题裂变与融合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3)基于CSSCI目录中社会学与新闻传播学2015-2020年发表的所有文献,通过LDA主题模型提取其研究主题,并转换为主题空间向量模型;利用主题相似度得出主题相似度矩阵,筛选出具有强关联性的社会学与新闻传播学的跨学科研究主题。(4)基于2015-2020年社会学6个时间窗内的实验数据,进行主题提取与强关联主题筛选,判定跨学科研究主题的裂变、融合演化路径。(5)总结全文的结果和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给出未来改进的方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构建社会学与新闻传播学学科主题词典,为LDA主题模型的效果提供保障。(2)基于LDA主题模型与主题相似度计算,发现2015-2020年社会学与新闻传播学的6对跨学科研究主题,分别是:社会政策与媒体发展、民生问题与社会价值观传播、青年发展与APP推广、粉丝文化、青年价值观与智能推送、流动人口与文化传播、乡村扶贫与乡村文化建设。(3)基于主题相似度计算与前后项关联主题判定机制,发现社会学跨学科研究主题中,“关爱留守儿童”与“互联网粉丝文化”并没有在时间序列中连续出现,主题“社会政策研究”、“老年人健康”、“农民工就业”、“女性平等”、“青年成长”、“流动人口”在2015-2020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变、融合现象,主题“农村扶贫”在时间序列中并未出现裂变、融合现象。本研究基于LDA主题模型与主题相似度计算,探究了社会学与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研究主题,从跨学科的角度揭示社会学跨学科研究主题的裂变、融合演化路径。本研究所编写的程序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领域,为跨学科研究主题的发现以及主题裂变、融合的判定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为:利用主题向量空间模型发现跨学科研究主题;基于主题相似度探析跨学科研究主题的裂变与融合现象。

顾姚星[7](2020)在《巧用“新旧闻”历史的新闻视角助力新闻写作》文中研究表明在目前"两微一端"融媒体时代的状态下,新闻的叙事视角灵活多变,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报道视角,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展现新闻真实性本身,因为真实性能使传播更广泛。随着新媒体、智媒体和融媒体的到来,新闻写作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追求本源和启发的叙事视角在新闻稿的撰写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新闻视角解读四史学习,获得"新闻"+"旧新闻"=历史手稿、"叙事"+"阐释"=历史手稿两个角度,用此二者视角采写,可监督撰稿人把控源头"不失真"。

黄梦颖[8](2020)在《我国短视频新闻主流价值观表达及创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普及,不断地改变着新闻业的形态。一为传播内容更加注重可视化表达,二是受众新闻阅读趋向场景多元化、时间碎片化。在可视化、场景多元化、碎片化的多重化诉求之下,短视频新闻应运而生,并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占领公众视野,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利器,并有望成为主流的新闻报道方式之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越是主流的媒体,其报道就越应自觉承担起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任,而短视频新闻在当下应用地越来越广泛,理应一道挑起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担。本文从短视频新闻报道本身出发,以短视频新闻内容为研究对象,从新闻视角、语言叙述、序列结构、意义表达四个维度搭建起短视频新闻的表达框架,从短视频新闻的表达框架分析其主流价值观之表达面貌;并选取三类对我国主流价值观表达最为突出的报道类型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为重大主题报道、突发事件报道与典型人物报道,通过对短视频新闻个案的叙事分析,来探析主流价值观的表达,分析我国主流价值观在短视频新闻中以何种方式、以何种具体范畴被表达出来。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当下现实环境,提出主流价值观创新表达之必要性与创新表达的路径,即从主体层面去探索,从意义层面去深挖,从叙述层面去完善,从结构层面去创新,从形式层面去突破。

黄钟灵[9](2020)在《《经济日报》2019年“两会”特刊特色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来,经济形势和媒介发展的合力对国内主流财经媒体的报道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党报担负着向决策者反映民众呼声和社会问题的使命,向受众传达解释政府方针政策的社会责任也愈发重大,需要新的理念来指导。本文立足新闻生产理论,以《经济日报》2019年“两会”特刊作为研究对象,从发展历程、选题策划、栏目内容等方面入手,多角度分析其特色,提炼出经验和启示。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是对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创新点的说明,并对主要参考文献作了综述;第一章是对《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概述,从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定位后,结合时代背景回顾了《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发展历程,根据几个标志性事件点将其划分为初创时期、后危机时代和新时代三个阶段,并介绍了目前所处的新时代“两会”的主要背景情况;第二章是从版面设计、选题策划等角度对2019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策划工作进行逆向分析,由于文章数量较多,因此主要运用图表统计的方式来呈现,;第三章是选取2019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典型栏目和典型报道进行梳理,从这些具有明显标签的报道中,挖掘出了这期特刊的在栏目设置上的特色,探索了不同栏目特有的表达方式;第四章总结《经济日报》“两会”特刊作位“两会”报道优秀范本的独到之处,提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对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尚待改进的问题。《经济日报》兼有主流财经媒体和中央党报的双重地位,“两会”既是重大政治会议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和数据的集中发布场合,因此《经济日报》的“两会”特刊正是处在一个交汇点上,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归纳《经济日报》从经济新闻视角进行重大会议报道的成功经验,探索“两会”报道中运用的“特刊”模式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如何围绕“两会”这样的年度大事讲好中国故事,怎样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进一步改善大型媒体与受众互动等问题,为其他媒体提供参考和借鉴。

贾鹤鹏,王大鹏[10](2020)在《作为建设性新闻的科学报道——以网红科学家的科普实践为例》文中认为建设性新闻试图扬弃传统新闻业以冲突为框架、以负面报道为导向的新闻价值观,并发展积极正面的新闻内容和提供解决方案的操作模式。本文对比了建设性新闻和科学报道的理念、理论要素和运行模式后认为,我国传统的科学新闻实践在很多方面符合建设性新闻的理念,包括摒弃冲突框架、突出积极性内容、探索解决方案、呈现面向未来的视野、促进新闻生产的包容与多元,以及为报道提供语境等。但传统科学新闻注重自上而下地向受众传递单向信息,与提倡参与式报道、强调与受众互动的建设性新闻还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访谈资料,以建设性新闻的视角分析了网红科学家的科学报道实践,发现网红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报道有助于改善传统科学新闻的单向度宣传,更加贴近民众生活,但在促进公众参与和为公众赋权方面仍有不足。基于经验研究,本文提出了按照建设性新闻的理念改进科学新闻操作方式的建议,并指出了后新闻时代科学新闻的生产方式对发展建设性新闻的启示。

二、探索传播规律 创新新闻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索传播规律 创新新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2)探析如何强化报纸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报纸新闻编辑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三、新闻报纸编辑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一)新闻报纸内容出现同质化的现象严重
    (二)报纸新闻内容繁杂,主题鲜明度却不够
四、培养报纸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方法策略
    (一)使报纸新闻编排得到创新
    (二)创新意识应强化,新闻视角应创新
    (三)报纸新闻编辑信息辨别能力与确保新闻真实性的素质
五、结语

(3)叙事学视域下“谷雨实验室”非虚构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叙事学的研究
        (二)关于非虚构写作的研究
        (三)关于“谷雨实验室”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一)新新闻主义
        (二)特稿
        (三)非虚构写作
        (四)腾讯“谷雨”
第一章 “谷雨实验室”非虚构叙事要素微观分析
    第一节 叙事者:声音从何而来
        一、叙事者与真实作者的关系
        二、“谷雨实验室”的叙事者类型及特征
    第二节 叙事视角:把控着读者看什么
        一、叙事视角与叙事聚焦
        二、“谷雨实验室”的叙事视角类型
    第三节 叙事聚焦:牵引读者的关注落点
        一、动态聚焦,还原事实的多面向
        二、另辟蹊径,聚焦事件的另一面
        三、关注大时代背景下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
    第四节 叙事时间:增添叙事起伏感的关键
        一、时序的交错叠合为主
        二、有效把控叙事节奏的时距
        三、非时序的辅助运用
第二章 “谷雨实验室”非虚构叙事内容宏观概览
    第一节 “谷雨实验室”非虚构作品的叙事原型
        一、叙事主体:偏社会生活领域的轻量化题材
        二、叙事原型:典型人物的塑造
    第二节 “谷雨实验室”非虚构作品的叙事结构
        一、沙漏式和放射式为主的表层结构
        二、核心事件与催化事件连成组合式序列的中层结构
        三、发现与对抗的深层结构
    第三节 “谷雨实验室”非虚构报道的意识形态建构
        一、以转喻、象征和蒙太奇三种手法为主建构的叙事神话
        二、“谷雨实验室”非虚构作品的三大叙事框架设置
第三章 “谷雨实验室”非虚构叙事优势策略
    第一节 文本表达策略
        一、善用公开旁观叙事者,便于意义建构
        二、多重视角与独特聚焦,营造差异化叙事
        三、时序的交错增强叙事的起伏感
        四、化整为散的事实叙述提升故事层次
    第二节 外部优化策略
        一、围绕公共性、故事性、时代性定位展开叙事
        二、事实核查机制的建立有助恪守叙事真实
        三、借力媒介技术的发展,创新叙事的呈现方式
第四章 “谷雨实验室”非虚构叙事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谷雨实验室”非虚构叙事的不足
        一、过度追求叙事曲折,易陷入猎奇倾向
        二、叙事模式出现固化,内容创新不足
    第二节 “谷雨实验室”非虚构叙事建议
        一、坚持深度有意义的内容,拓展议题空间
        二、探索非虚构叙事方式的多元化结合
        三、把握表达尺度,不脱离新闻本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4)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研究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建设性新闻
        二、中国范式
        三、新闻生产
        四、正面报道
        五、积极心理学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建设性新闻”研究综述
        二、“新闻生产”研究综述
        三、新闻传播学领域“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二、舆论学
        三、中国思想文化
    第二节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核心理念
        一、坚持党性原则
        二、坚持人民性原则
        三、解决问题导向,社会效益为首
        四、正面报道引导舆论
    第三节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实践基础
        一、正面报道的成就
        二、正面报道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最终目标
第三章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表达特征
    第一节 “新闻线索收集”环节的“建设性”
        一、搭建公共空间,组织公众对话
        二、拓宽线索来源,注重包容多样
        三、聚焦社会议题,关注公众需求
    第二节 “新闻制作”环节的“建设性”
        一、党性原则 人民立场
        二、正面宣传 积极情感
        三、多元视角 多方对话
        四、媒体公众 协同生产
    第三节 “新闻发布”环节的“建设性”
        一、公信力: 信任建构 增强粘性
        二、影响力: 全媒矩阵 融合互动
        三、传播力: 技术加持 创新手段
        四、引导力: 设置议程 舆论引导
第四章 建设性新闻中国范式的行动方向
    第一节 建设性新闻与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的内涵
        二、“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实现途径
    第二节 建设性新闻与社会治理
        一、社会治理的内涵
        二、“建设性”参与社会治理的实现途径
    第三节 建设性新闻与讲好中国故事
        一、中国故事的内涵
        二、“建设性”讲好中国故事的实现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深度访谈的具体内容
附录2: 相关疫情报道案例
附录3: 图表汇总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从“局外人”到“解困者”:建设性新闻视角下中国记者职业角色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观点评价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观点评价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跨学科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从冲突到融合:建设性新闻的历史溯源
        二、解决问题、面向未来:建设性新闻的理念核心
第一章 中国记者职业角色定位的演变
    第一节 政治形态映照下的记者角色形象
        一、“先天下之忧而忧”情怀下的“文人论政”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框架下的简单宣传者
    第二节 艰难蜕变、破茧成蝶的记者角色定位
        一、有限公共表达的社会喉舌
        二、扮演“啄木鸟”的社会医生
    第三节 多元社会下的记者角色定位
        一、既是耳目喉舌,又是广大群众利益的扞卫者
        二、受众对记者角色的多样性期待
第二章 建设性新闻视角下记者职业角色重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建设性新闻视角下记者职业角色重构的必要性
        一、数字媒体时代记者角色认知的几种误区
        (一)角色之异化:专业主义与商业利益唯上的冲突
        (二)角色之混淆:最根本的职业角色与非职业角色要求的冲突
        (三)角色之退化:基本功能与强化外在条件利用的冲突
        二、建设性新闻视角下新闻传播媒介丰富的社会功能
        (一)话题聚焦,解决问题
        (二)公共讨论,舆论引导
        (三)情绪调剂,面向未来
    第二节 建设性新闻视角下记者职业角色重构的可行性
        一、正面宣传报道策略蕴含建设性新闻理念精髓
        二、数据新闻技术特点契合建设性新闻策略需求
第三章 建设性新闻视角下记者角色目标与重构路径
    第一节 建设性新闻形式下记者角色目标
        一、从“局外人”到“解困者”的角色转型
        二、“参与者”:建设性新闻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节 建设性新闻视角下记者职业角色重构路径
        一、坚持党性原则,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工作底色
        (一)用“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好舆论监督工作
        (二)用“参与者”姿态展现大国风采
        二、用介入性正确处理建设性与客观性关系
        (一)客观性原则、建设性原则是不同时代的理论纠偏
        (二)用策略性、意向性报道让新闻引人注目
        三、赋权于民,汇聚众议,化解社会危机
        (一)社交媒体时代群体极化分裂社会皮肤
        (二)技术赋权下记者“精耕细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基于主题相似度的跨学科研究主题的裂变与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LDA主题模型应用现状
        1.3.2 国内外跨学科主题识别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主题裂变与融合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介绍
    2.1 向量空间模型
    2.2 LDA主题模型概述
        2.2.1 参数估计
        2.2.2 困惑度
        2.2.3 文本语料质量
    2.3 主题裂变与融合相关概述
        2.3.1 主题关联
        2.3.2 主题相似度计算
        2.3.3 主题裂变与融合
第3章 社会学与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研究主题发现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基于LDA模型的学科主题获取
        3.2.1 数据处理与词典构建
        3.2.2 最优主题数目的确定
        3.2.3 参数估计
        3.2.4 LDA主题提取
    3.3 跨学科研究主题判定
    3.4 跨学科交叉主题分析
        3.4.1 社会政策和媒体模式发展
        3.4.2 民生问题和价值观传播
        3.4.3 青年成长和APP推广
        3.4.4 粉丝文化、青年价值观和智能推送
        3.4.5 流动人口和文化传播
        3.4.6 农村扶贫和乡村文化建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学跨学科研究主题的裂变与融合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2 主题提取与相似度计算
        4.2.1 参数估计
        4.2.2 LDA主题提取
        4.2.3 主题关联判断
        4.2.4 时间序列窗口内强关联主题判定
    4.3 结果分析
        4.3.1 社会政策研究
        4.3.2 老年人健康
        4.3.3 农民工发展
        4.3.4 女性发展
        4.3.5 青年发展
        4.3.6 流动人口
        4.3.7 乡村扶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5.2.1 不足之处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巧用“新旧闻”历史的新闻视角助力新闻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新旧闻”历史视角的形成背景和条件
三、新闻视角探索
    (一)新闻叙事的概念
    (二)时代变换要求新闻叙事角度的创新
    (三)创新新闻叙事视角
四、结论

(8)我国短视频新闻主流价值观表达及创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短视频新闻与主流价值观
    2.1 短视频与短视频新闻
        2.1.1 短视频的内涵
        2.1.2 短视频新闻界定
        2.1.3 短视频新闻的发展背景
        2.1.4 短视频新闻分类
    2.2 主流价值观
        2.2.1 主流价值观的内涵
        2.2.2 当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
        2.2.3 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价值
        2.2.4 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2.3 短视频新闻对主流价值观传播的优势
第3章 我国短视频新闻的主流价值观表达
    3.1 短视频新闻的叙事与表达
        3.1.1 新闻叙事学的历史发展
        3.1.2 叙事与表达的内涵
        3.1.3 叙事与表达的关联
    3.2 短视频新闻的表达框架
        3.2.1 新闻视角
        3.2.2 语言叙述
        3.2.3 序列结构
        3.2.4 意义表达
        小结
    3.3 我国短视频新闻对主流价值观的表达实践
        3.3.1 重大主题短视频新闻报道中的表达实践
        3.3.2 突发事件短视频新闻报道中的表达实践
        3.3.3 典型人物短视频新闻报道中的表达实践
第4章 我国短视频新闻主流价值观表达的创新路径
    4.1 主流价值观创新表达的必要性
        4.1.1 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4.1.2 新闻语言方式嬗变
        4.1.3 受众主体意识萌发
    4.2 主流价值观创新表达的路径
        4.2.1 从主体层面去探索
        4.2.2 从意义层面去深挖
        4.2.3 从内容层面去完善
        4.2.4 从结构层面去创新
        4.2.5 从形式层面去突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经济日报》2019年“两会”特刊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概述
    第一节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定位
        一、《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是一种持续的专题报道
        二、《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是面向大众的经济新闻
        三、《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是信息集中的会议新闻
    第二节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发展历程
        一、“两会”特刊初创时期(1995-2006)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两会”特刊(2007-2016)
        三、新时代的“两会”特刊(2017-至今)
    第三节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报道背景
        一、“两会”和“两会”报道的议程设置
        二、2019 年“两会”经济政策
第二章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内容分析
    第一节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版面设计与栏目设置分析
        一、版面设计兼具美感与功能性
        二、栏目丰富,分类详细
    第二节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选题策划分析
        一、选题分布
        二、选题特色
    第三节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内容的特色
        一、紧紧围绕政策议程设置媒介议程
        二、合理利用代表委员中的专家资源
        三、善于通过数据解读经济现象
第三章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栏目分析
    第一节 表达代表委员意见的栏目
        一、你呼我应:回应群众关心问题
        二、两会沙龙:聚焦经济热点话题
    第二节 表达记者编辑观点的栏目
        一、三月随想:为客观报道补充感性认知
        二、两会随笔:对政策和数据进一步解释
    第三节 视角延伸到会场外的栏目
        一、会场内外连线:表达民众对“两会”的期待
        三、两会长镜头:图文并茂,全景展现
        四、我家一年来:以小家变化见大政效果
    第四节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栏目的特色
        一、栏目划分具有鲜明层次
        二、特刊栏目与日常栏目相呼应
第四章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启示
    第一节 契合媒体定位做好策划
        一、从经济新闻视角做好选题策划
        二、围绕“两会”议题做好栏目策划
    第二节 围绕政策议程设置媒介议程
        一、以专家视角解释政府议程
        二、以百姓视角呼应政府议程
    第三节 注意讲好中国经济故事
        一、从数据中寻找故事
        二、从代表采访中发现故事
        三、从政策变动中发现故事
    第四节 要强化媒介融合,加强与读者互动
        一、打造媒介融合平台,提高内容制作效率
        二、以受众为中心,注重编读互动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将报纸内容转移到新媒体平台的方式较为机械
        二、扎堆追求新鲜事物导致同质化严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报道列表
致谢

四、探索传播规律 创新新闻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 [1]建设性新闻视角下的财新网疫情报道框架分析[D]. 曹雨微.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探析如何强化报纸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J]. 高艳. 传媒论坛, 2021(11)
  • [3]叙事学视域下“谷雨实验室”非虚构报道研究[D]. 薛雅静.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4]建设性新闻生产的中国范式研究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D]. 王悦. 山东大学, 2021(12)
  • [5]从“局外人”到“解困者”:建设性新闻视角下中国记者职业角色重构研究[D]. 张子涵.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6]基于主题相似度的跨学科研究主题的裂变与融合研究[D]. 王浩旭.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7]巧用“新旧闻”历史的新闻视角助力新闻写作[J]. 顾姚星. 传媒论坛, 2020(22)
  • [8]我国短视频新闻主流价值观表达及创新路径研究[D]. 黄梦颖. 南昌大学, 2020(01)
  • [9]《经济日报》2019年“两会”特刊特色研究[D]. 黄钟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10]作为建设性新闻的科学报道——以网红科学家的科普实践为例[J]. 贾鹤鹏,王大鹏. 当代传播, 2020(02)

标签:;  

探索传播规律创新新闻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