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多株区域造林试验

杨树多株区域造林试验

一、杨树多品系区域造林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徐梅卿[1](2021)在《中国杨树菌根种类、隶属、效应及研究方向》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与杨树共生的菌根真菌共74种,其中内生菌根真菌(VA)18种,外生菌根真菌56种,及其在分类学上的隶属关系,其中VA菌根真菌分属1门1纲3目2亚目4科6属18种,外生菌根真菌分属2门3纲6目14科25属56种;菌根真菌在不同杨树上的分布,其中VA菌根真菌在25种杨树及杨树多种上,外生菌根真菌在11种杨树及杨树多种上。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菌根真菌对杨树的生长能起很大效应:生长的影响、酶活性的影响、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抗旱性的影响、抗溃疡病的影响。最后提出了5项今后研究方向:1)筛选目的杨树品种上形成菌根的最佳种类;2)开展不同立地类型优良菌种的筛选;3)进行苗木菌根化技术措施的探究;4)加强适合杨树生长的菌根菌剂研究;5)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菌根真菌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刘巍,蔄胜军,梁德军,彭儒胜,尹杰,侯庚[2](2021)在《杨树新品种欧美杨177的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对新引进到辽宁的欧美杨177无性系进行引种试验研究。以中辽1号和赤峰杨为对照,通过无性系苗期测定、多点生长对比试验、抗病性评价、材性及制浆造纸性能测试等,最终选育出速生、抗病性强杨树新品种欧美杨177。在辽宁黑山,9年生欧美杨177平均胸径22.27 cm,平均树高17.2 m,平均材积0.379 m3,分别超过中辽1号18.77%、16.22%和36.82%。其总叶面积大,速生期内净光合速率较高,表现出优良的幼苗生长性状,且对杨树叶锈病具有高度抗性。同时该品种还具有干型好、易繁殖、材质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是适合于辽宁中南部地区推广应用的高产抗病杨树新品种。

俞永玮[3](2021)在《十个优良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旱是全球环境治理中高度重视的议题之一,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范围大,三北防护林工程在此初见成效,但仍需更进一步加强建设,在规划建设期内打造出完整稳固的西北生态屏障。杨树作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之一,能无性繁殖保证了其优良性状不会变异,显着的三大效益保证了其林木栽培中的生产地位。引进和选育抗旱性较强的优良无性系,再通过区域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应西北地区环境且抗逆性良好的无性系加以推广,既可进一步满足我国杨木生产加工的原料需求,另一方面亦能为三北防护林建设提供大量的种质资源。本文采用了人工盆栽控水方法,以意大利引进的5个黑杨供试无性系La、Pa、Ta、Ti、Qg为材,中林46和107杨为对照;白杨派无性系5个——A23、A39、A46、A50、A54,84K和I-101为对照。设定正常水分供应(田间持水量的100%)、轻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60%)和重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30%)3种梯度,测定了各无性系幼苗在3种水分梯度下其生长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不同胁迫梯度对各供试无性系的影响,构建抗旱性综合评价体系,对所有供试无性系抗旱能力强弱进行排序。以便后期合理选择杂交育种亲本组合,也为不同立地条件引种栽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黑杨各供试无性系在胁迫影响下,Ti单叶面积和根干重在两种胁迫梯度下均为最小,根系发育受抑制最为明显;107杨在重度胁迫下单叶面积最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同等胁迫梯度下均最低,光合作用受抑制最为明显;中林46杨在两种梯度下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均最高,细胞膜透性受损相对最为严重;Ta无性系地径生长量同梯度下均最低;Pa无性系在两种梯度下叶片相对含水量最低,叶片持水力相对最差。白杨各供试无性系在胁迫影响下,84K杨株高、地径、单叶面积、地上生物量、根干重在同等胁迫下,较其他供试无性系均最低,生物量累积受到明显抑制;在轻度胁迫下,84K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片相对含水量较其余无性系均为最低。A23相对电导率在两种胁迫梯度下均最高,说明A23细胞膜透性受损最为明显;在重度胁迫下,A23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较其余无性系均最低。对各供试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抗旱系数法结果表明,14个供试无性系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I-101>107杨>Qg>A54>A23>A39>Pa>84K>A46>A50>Ti>中林46>Ta>La。

史森[4](2020)在《松嫩平原杨树林分植物多酚与土壤特征耦合关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杨树是松嫩平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提高自身保护和对环境适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尤其是多酚不仅在医用上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而且在植物抵御天敌和增强抗逆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有研究显示土壤的理化性质、环境因子以及植物种多酚之间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松嫩平原杨树为研究对象,对6个地点(兰陵、肇州、肇东、杜蒙、明水和富裕)的土壤理化性质、杨树多酚含量及二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着重探究其抗氧化、抗菌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实验,确定了杨树叶、枝和树皮中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在最优提取条件下对不同地点杨树多酚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之间杨树叶片与树枝中多酚含量表现出差异性(P<0.05),而树皮却未显现差异性(P>0.05)。富裕地区杨树各部位多酚含量均比其它地区高,叶片多酚含量为40.78 mg/g,树枝多酚含量为46.51 mg/g,树皮多酚含量为47.07 mg/g。2.对松嫩平原6个地点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氮、磷和钾以及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比重、容重、孔隙度、含水量、pH和电导率)进行详细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钾、电导率及容重指标在不同地点间无显着差异(P>0.05),其余理化性质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区域显着性差异(P<0.05)。明水地区的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点(P<0.05),杜蒙地区pH值为6个地点中最高;兰陵与肇州地区分别在碱解氮、全磷含量上最高;富裕地区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3.土壤理化性质、环境以及林分特征是影响植物多酚含量的重要因子。对研究区域中数据Pearson两两相关分析显示,孔隙度、容重、含水量、磷和速效磷含量对其均有影响,其中磷含量与速效磷分别对树叶、树枝和树皮多酚相关性最为显着(P<0.01);环境因子与植物多酚均无显着性相关关系(P>0.05);林分特征中仅有树木密度对树皮多酚含量呈显着负相关性(P<0.01);通过RDA排序分析进一步表明,磷、孔隙度、容重、含水量和碱解氮在单因素分析上解释度均达10%以上,并且达到统计学显着(P<0.05)。综合所有因素进行条件限制性分析,也确认杨树多酚主要受磷含量的影响(解释度达到22.3%),其次为土壤孔隙度。4.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琼脂扩散法分别对杨树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杨树各部位多酚提取物均表现出较好的DPPH清除能力,其中树皮抗氧化能力最强,IC50为0.198 mg/mL。抗菌实验结果显示杨树各部位多酚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均表现出广谱的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范围为(11.01~14.33±0.2 mm),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范围为(15.05~25.97±0.3mm)。在此基础上,MIC和MBC结果表明杨树各部位多酚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效果比革兰氏阴性菌好。综上所述杨树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与抗菌活性。综上所述,研究结果对不同地区植物多酚含量差异性、土壤特征区域差异性,以及与环境因子耦合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杨树具有高含量多酚,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菌活性,同时土壤理化性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区域差异性,RDA排序分析发现松嫩平原地区影响杨树中多酚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土壤磷含量,其次为土壤孔隙度。本研究能够为松嫩平原杨树的经营管理及杨树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张晓艳[5](2020)在《黑杨派无性系生长与材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树材色浅、弹性大、重量轻且加工性能好,是我国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的首选树种之一。杨树材性性状和叶片性状遗传变异以及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的研究,不仅为杨树无性系综合选择提供依据,也对工业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13个国外引种黑杨派无性系在北京昌平和河北廊坊分别营建无性系对比试验林,选用2根1干、规格一致的苗木,株行距分别为3 m×4 m和3 m×5 m,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连年生长季结束后测定无性系树高和胸径。第6个生长季结束后各无性系在每个区组中分别选取1株标准木,标出南北向后进行砍伐,伐倒取胸径处圆盘,然后向上截取2 m木段,利用圆盘和木段分别测定14个木材解剖学性状和18个木材物理力学性状。河北廊坊试验林第3个生长季各无性系各区组选2株平均木,按各平均木树冠自然分枝轮序,将树冠由上至下分为上、中、下三个冠层,在各冠层南面方向上各取1个代表性一级分枝,选取其成熟叶片测定3个叶片解剖学性状和2个气孔性状。对生长性状与木材解剖学性状、木材物理力学性状以及不同冠层叶片性状,进行性状遗传参数的估算、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北京昌平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河北廊坊,而广义遗传力和重复力均小于河北廊坊,且其5年生和6年生树高的广义遗传力(0.03)和重复力(0.24)均为最小值,而两地点其它生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重复力分别大于0.32和0.82。各生长性状两地点间差异、地点与无性系互作效应显着。(2)木材解剖学性状遗传变异:除木纤维长度和木射线性状外,同一性状的广义遗传力、重复力和遗传变异系数的大小排序均为:北京昌平>河北廊坊,其中,微纤丝角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46和0.08,重复力分别为0.89和0.54,管孔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49~0.65和0.20~0.31,重复力分别为0.90~0.94和0.77~0.85。无性系间、地点间木材解剖性状差异均为极显着;各性状地点与无性系互作效应显着。两地点各无性系木纤维壁率和双壁厚随年轮增大均呈下降趋势,木射线直径随年轮增大均呈平缓上升趋势,其它木材纤维性状、微纤丝角、管孔性状和木射线比量随年轮增大趋势相反。Ti杨的木纤维壁率、La杨的双壁厚、107杨、Br杨和Me杨的管孔弦向直径、Por杨的木射线比量在早、晚材间差异显着。(3)木材物理力学性状遗传变异:两试验林无性系木材物理力学性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28~0.99和0.05~0.98,重复力分别为0.88~0.97和0.41~0.93。除径干系数、含水率和冲击韧性外,北京昌平木材物理力学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重复力均大于河北廊坊。除河北廊坊气弦干率外,各性状无性系间差异均显着或极显着。除全径干率外,各性状地点间差异显着或极显着。除冲击韧性外,各性状地点与无性系间互作效应均极显着。(4)叶片性状遗传变异:叶片解剖性状和气孔性状变异系数分别为10.09%~22.36%和3.11%~31.68%,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01~0.18和0.06~0.51,重复力分别为0.15~0.74和0.29~0.93。叶片性状无性系间和冠层间差异均显着。(5)多性状相关关系:生长性状与性状间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胸径与管孔性状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微纤丝角、纤维比量、径面硬度和弦面硬度显着负相关;材积与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冲击韧性均显着正相关,与木材硬度负相关;纤维长度与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木纤维壁率与冲击韧性呈正相关;冲击韧性与管孔性状负相关;木材基本密度与纤维长度和微纤丝角均负相关;胸径和材积与叶片表皮气孔密度均为负相关。(6)综合评价:以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建立了生长性状与木材解剖性状、木材物理力学性状以及3个冠层叶片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对13个黑杨派无性系进行分组和排序,107杨、Por杨、108杨等生长量、木材管孔性状、纤维长度、硬度、抗压强度、冲击韧性、抗弯强度和叶片厚度较大,而木纤维比量较小。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两地点气候条件和土壤质地相似,但栽植密度不同,黑杨派无性系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变异产生了显着影响,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以及不同冠层叶片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体系对13个黑杨派无性系进行了分组和排序,筛选出了生长和材性性状优良的品种。

金培林[6](2019)在《杨树优良品种(系)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通过箭杆杨(P.nigra L.var.thevestina(Dode)Bean.)和欧洲黑杨(P.nigra)的杂交选育出了箭黑杨(Populus.thevestina×P.nigraˋbaichengˊ),并进行了区域试验,吉林省和内蒙等干旱地区建立了5处杨树品种对比试验林。并在苗期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造林试验,对树木生长指标进行了统计。通过多年的观测结果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箭黑杨以西安的箭杆杨为母本,以新疆阿勒泰的欧洲黑杨为父本,进行欧洲黑杨种内杂交育种试验,经过多年的对其杂种后代的反复试验、观测、筛选后,选育成功的一个杨树新品种。2、箭黑杨的物候期和引进的黑杨系列相似,生长期长,表现为萌动期相对较早,封顶期较晚。其萌动期为4月20日,展叶期为5月5日,封顶期为9月28日。3、通过对箭黑杨苗期的生长观测,对四平、白城和乌兰浩特等3处试验地上的杨树品比林的调查,箭黑杨保存率最高(2009年箭黑保存率分别91.7%、94.4%和97.2%;2010年保存率88.9%、94.4%和97.2%),由此可以推断在这些干旱的试验地上箭黑杨表现出良好的抗旱性。4、箭黑杨幼树,在经历了白城市极端气温-37.9℃的严寒条件下没有发生枯梢和日灼现象。同时,通过2009年和2010年对坐落于四平、白城和乌兰浩特等3处试验地上的杨树品比林的调查表明箭黑杨均没有冻害发生。5、通过对成熟林的调查显示,箭黑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显着地高于对照品种白城小黑杨。6、通过区域化试验发现箭黑杨在轻壤土、沙壤土和草甸土等不同土壤条件下,表现耐旱、耐寒、速生、抗病虫害。而且,通过综合评价分析可知,箭黑杨各方面性状表现最佳。因此,箭黑杨适宜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以及其邻近地区的沙地、草甸土、黑钙土和黑土上,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时栽培推广,是东北中西部地区新的黑杨系列品种

杨春惠,熊冬连,周伟国,罗福世[7](2019)在《长江杨良种选育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收集杨树种质资源保存圃和试验林中自然杂交种子及天然飞籽萌发的杨树实生苗进行播种育苗,选择出表现最为优良的无性系定名为长江杨。然后在监利县进行了长江杨与中监杨、中嘉杨等无性系的造林对比试验;在监利县、谷城县和夷陵区进行了长江杨的区域试验。通过长江杨的造林试验和区域试验表明:长江杨是优良的用材林树种,适宜在湖北省平原地区栽植而不适宜在山区和丘岗地区栽植。建议将长江杨作为速生丰产林的造林树种在湖北省平原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屈楚秦[8](2017)在《毛白杨速生大径材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选育出速生性强且适宜在陕西关中地区生长的毛白杨大径材适生品种,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渭河试验站28年生的毛白杨无性系测定林为研究对象,以树高、胸径和材积为指标,利用SPSS21.0对各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最优无性系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1 25个毛白杨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与对照组箭杆毛白杨、易县毛白杨和I-101存在明显差异。2在0.01显着水平下,60号、77号、84号、66号、95号、75号、67号、69号无性系的树高生长量仅与对照无性系I-101的差异达到极其显着程度,但与对照无性系箭杆毛白杨和易县毛白杨的差异不显着;同样在0.01显着水平下只有参试无性系85号、89号和84号的胸径生长量优于对照品系箭杆毛白杨、易县毛白杨和I-101并且差异达到极其显着程度;在0.01显着水平下材积生长量同时优于3个对照品系并与之差异达到显着的只有85号、89号和84号无性系。3最终确定的最优无性系为85号、89号和84号无性系,其中85号无性系生长量最大。4 85号无性系树高生长有两个速生期,分别为第5年到第10年和第15年到第25年,而且在第10年时树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都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1.24m、1.09m。5胸径生长的速生期为10年到15年,在第20年时胸径达到25.7cm,而且在第15年时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18cm、1.25cm。6材积生长在前10年时较为缓慢,10年后生长速度开始加快,在28年时材积生长量达到0.7990m3并且没有达到最大值;此外,材积连年生长量一直高于平均生长量且二者没有相交的趋势,表明材积生长尚未达到数量成熟年龄。7毛白杨无性系85号在测定时间年内一直处于旺盛生长状态,其非常适应关中地区的环境且适宜于培育成大径材。

许晖[9](2014)在《天津滨海地区耐盐杨树田间试验生长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在天津滨海地区开展杨树田间对比试验,对生长指标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对不同试验地环境条件下各栽植品种的生长效果进行对比,同时测定了不同品种杨树的叶绿素含量变化,探究它们在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地上的生长规律及适宜的生态条件,筛选适合天津滨海地区生长的耐盐杨树新品种,最后通过对栽植后土壤环境变化的评价,分析种植耐盐杨树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从而为天津滨海地区耐盐杨树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如下:(1)在盐分含量分别为0.35%和0.39%的地块上,JY-17、JY-24、JY-26、JY-27、JY-31、JY-36、JY-42的造林保存率达到100%;在含盐量0.35%地块上,因为盐碱化水平比0.39%地块轻,树木的总体生长状况显着优于0.39%地块,方差分析表明各杨树品种的生长状况差异明显,平均树高变动在4.177.01m之间,平均胸径变动在3.165.98cm之间,平均冠幅变化范围为0.722.40m,从年均生长量指标分析,有20个品种的树高生长量超过了1.0m/年,有13个品种的胸径增长量超过了1.5cm/年;在含盐量0.39%地块上,平均树高变动在3.396.00m之间,平均胸径变动在2.716.52cm之间,平均冠幅变动为0.922.96m,从年均生长量指标来看,有16个品种的树高生长量超过了1.0m/年,个别品种表现突出,有11个品种的胸径生长量超过了1.5cm/年。(2)在土壤含盐量分别为0.35%和0.39%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不同杨树品种在造林保存率、树高、胸径和平均冠幅的生长量的比较显示,各生长指标具有显着的差异性,说明各品种在天津滨海地区进行种植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态适应性。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计算,综合考量筛选出了6个表现突出的高抗优良品种,分别是:JY-27、JY-44、JY-24、JY-18、JY-26、JY-36,在天津盐碱地区应予以优先推广应用。(3)选取测定青杨派JY-44,黑杨派JY-26、JY-21、JY-17、JY-18,白杨派JY-42在7-10月份叶绿素含量的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叶绿素含量大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含盐量0.39%地块上的叶绿素平均含量要高于含盐量0.35%地块;不同派系耐盐杨树的叶绿素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青杨派<黑杨派<白杨派。(4)通过测定造林三年后土壤环境的变化,种植耐盐杨树后可以使土壤pH值略有下降,含盐量明显降低,有机质含量也有所提高,K+、Na+、Cl-、SO42-的离子含量有所降低,CO32-含量增加,但Ca2+和Mg2+的含量无明显变化。(5)为了达到田间试验的效果,使耐盐杨树的生长具有较好的重现性,进行了局部改土试验区的栽种。经过三年的生长对比,同一品种进行的不同改土试验条件下,排名依次为JY-33加肥、JY-33加沙加肥、JY-33加沙、JY-33;在相同改土条件下的各品种JY-24、JY-26、JY-33、JY-52、JY-10生长表现较好,与田间试验地结果一致,验证了树种的较高耐盐程度。

唐罗忠,吴麟,葛晓敏,田野,囤兴建,刘东,方升佐[10](2013)在《长江滩地不同杨树无性系的生长比较》文中认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有60多万公顷的滩地资源,主要包括长江滩地以及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滩地[1]。如何有效利用滩地资源,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问题。过去人们常常将滩地进行围垦或闲置,导致湿地功能的消退,并引发钉螺的蔓延和血吸虫病的危害。近30年来,许多人针对滩地资源特点,开展了

二、杨树多品系区域造林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树多品系区域造林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杨树菌根种类、隶属、效应及研究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VA菌根真菌
    1.1 杨树VA菌根真菌种类(18种)及在杨树上的分布
    1.2 不同杨树上VA菌根真菌种类(25种杨树及杨树多种)
    1.3 杨树VA菌根真菌隶属(1门1纲3目2亚目4科6属18种)
2 外生菌根真菌
    2.1 杨树外生菌根真菌种类(56种)及在杨树上的分布
    2.2 不同杨树上外生菌根真菌种类(11种杨树及杨树多种)
    2.3 杨树外生菌根真菌隶属(2门3纲6目14科25属56种)
3 菌根菌对杨树生长的效应
    3.1 菌根菌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3.2 菌根菌对苗木酶活性的影响
    3.3 菌根菌对苗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3.4 菌根菌对苗木抗旱性的影响
    3.5 菌根菌对苗木抗溃疡病的影响
4 今后研究方向
    4.1 筛选目的杨树品种上形成菌根的最佳种类
    4.2 开展不同立地类型优良菌种的筛选
    4.3 进行苗木菌根化技术措施的探究
    4.4 加强适合杨树生长的菌根菌剂研究
    4.5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菌根真菌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2)杨树新品种欧美杨177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苗高生长节律测定
        1.3.2 单株叶面积测定
        1.3.3 净光合速率测定
        1.3.4 杨树苗期叶锈病抗性评价
        1.3.5 多点区域对比试验
        1.3.6 木材材性及制浆性能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高生长节律
    2.2 叶面积生长指标
    2.3 净光合速率(Pn)生长季变化
    2.4 杨树叶锈病抗性评价
    2.5 区域试验生长情况
    2.6 材性及制浆性能
3 讨论
4 结论

(3)十个优良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杨树资源特征及分布
        1.1.1 杨树特性和特性
        1.1.2 杨属分布概况
        1.1.3 利用价值
    1.2 杨树育种研究进展
        1.2.1 引种
        1.2.2 杂交育种
        1.2.3 倍性育种
        1.2.4 基因工程育种
    1.3 抗旱性研究综述
        1.3.1 植物抗旱机理
        1.3.2 抗旱性研究方法
        1.3.3 抗旱性研究指标
        1.3.4 抗旱性评价数量分析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不同干旱胁迫梯度对各无性系生长指标的影响
        1.5.2 不同干旱胁迫梯度对各无性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1.5.3 各无性系抗旱性强弱的综合评价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测定指标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对各无性系生物量的影响
        3.1.1 对株高的影响
        3.1.2 对地径的影响
        3.1.3 对单叶面积的影响
        3.1.4 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1.5 对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3.2 对各无性系光合特性的影响
        3.2.1 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2.2 对气孔导度的影响
        3.2.3 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对各无性系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3.4 对各无性系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5 对各无性系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6 各无性系抗旱性综合评价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植株形态变化与抗旱性
        4.1.2 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抗旱性
    4.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松嫩平原杨树林分植物多酚与土壤特征耦合关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杨树研究背景
        1.1.1 杨树的概述
        1.1.2 杨树研究现状
    1.2 植物多酚的研究进展及生态意义
        1.2.1 植物多酚的概述
        1.2.2 植物多酚的研究进展及生态意义
    1.3 土壤理化性质概述及与植物的相关性
        1.3.1 土壤理化性质概述
        1.3.2 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的相关性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杨树不同部位多酚优化提取及含量区域差异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1 实验仪器
        2.3.2 实验试剂
    2.4 实验方法
        2.4.1 多酚超声提取工艺流程
        2.4.2 多酚含量的计算
        2.4.3 杨树多酚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2.4.4 数据处理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5.2 响应面分析及试验结果
    2.6 杨树多酚含量区域差异性
    2.7 本章小结
3 松嫩平原不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3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1 实验仪器
        3.3.2 实验试剂
    3.4 实验方法
        3.4.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3.5 数据分析
    3.6 结果与讨论
        3.6.1 不同地点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性研究
        3.6.2 不同地点表层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性研究
    3.7 本章小结
4 松嫩平原林分土壤特征、环境因子与杨树多酚耦合关系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数据采集
    4.3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1 实验仪器
        4.3.2 实验试剂
    4.4 实验方法
    4.5 数据分析
    4.6 结果与讨论
        4.6.1 土壤理化性质与杨树不同部位多酚含量的相关性
        4.6.2 环境因子与杨树不同部位多酚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4.6.3 林分特征与杨树不同部位多酚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4.6.4 土壤特征、环境因子及林分特征与杨树多酚间耦合关系研究
    4.7 本章小结
5 杨树多酚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仪器与试剂
        5.3.1 实验仪器
        5.3.2 实验试剂
    5.4 实验方法
        5.4.1 杨树多酚的提取
        5.4.2 杨树多酚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研究
        5.4.3 杨树多酚提取物抗菌活性研究
        5.4.4 数据处理方法
    5.5 结果与讨论
        5.5.1 不同区域杨树抗氧化能力差异性研究
        5.5.2 杨树不同部位抗菌能力研究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黑杨派无性系生长与材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杨树育种现状
        1.2.2 杨树材性性状研究进展
        1.2.3 杨树叶片性状研究进展
        1.2.4 多性状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自然概况
    2.3 田间试验设计
    2.4 性状测定
        2.4.1 生长性状
        2.4.2 木材解剖性状
        2.4.3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
        2.4.4 廊坊试验林叶片性状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杨派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
        3.1.1 生长性状遗传参数
        3.1.2 生长性状无性系间变异和地点与无性系间互作效应
        3.1.3 生长性状地点间变异
    3.2 黑杨派无性系木材解剖性状遗传变异
        3.2.1 木材解剖性状遗传参数
        3.2.2 木材解剖性状无性系间、单株间、年轮间和早晚材间变异
        3.2.3 木材解剖性状地点间变异
        3.2.4 木材解剖性状径向变异
        3.2.5 生长性状与木材解剖性状相关关系
    3.3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遗传变异
        3.3.1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遗传参数
        3.3.2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无性系间和地点与无性系互作间变异
        3.3.3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地点间变异
        3.3.4 生长性状与木材物理力学性状相关关系
    3.4 木材解剖性状与物理性状相关性
        3.4.1 木材解剖性状与物理性状表型相关性
        3.4.2 木材解剖性状与物理性状遗传相关性
    3.5 叶片性状遗传变异
        3.5.1 叶片性状遗传参数
        3.5.2 叶片性状冠层间和无性系间变异
        3.5.3 生长性状与叶片性状相关关系
    3.6 黑杨派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
        3.6.1 生长性状与木材解剖性状综合评价
        3.6.2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综合评价
        3.6.3 生长性状与叶片性状综合评价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与讨论
        4.1.1 生长性状遗传变异
        4.1.2 木材解剖性状遗传变异
        4.1.3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遗传变异
        4.1.4 叶片性状遗传变异
        4.1.5 性状间相关关系
        4.1.6 综合评价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杨树优良品种(系)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杨树概况
        1.1.1 杨树的特性及分布
        1.1.2 杨树的种质资源
    1.2 杨树优良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1.2.1 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2.2 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进展
        1.2.3 转基因育种
        1.2.4 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
    1.3 杨树抗逆性研究进展
        1.3.1 抗旱性研究进展
        1.3.2 抗寒性研究进展
        1.3.3 抗病抗虫害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通榆新兴经营林场
        2.1.2 四平市梨树县靠山林场
        2.1.3 扶余增盛林场五家站营林区
        2.1.4 白城市林科院试验林场
        2.1.5 乌兰浩特大石寨
    2.2 实验材料
        2.2.1 区域试验品种
        2.2.2 杨树工业用材林综合效益评价试验品种
    2.3 实验方法
        2.3.1 物候期的观测
        2.3.2 苗期初选——杨树的生长、保存率和抗逆性研究方法
        2.3.3 杨树工业用材林综合效益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9个杨树品种(系)苗期物候观测
    3.2 杨树品种(系)抗旱性的对比
    3.3 杨树品种(系)抗寒性的对比
    3.4 杨树品种(系)成熟林生长量的调查
    3.5 杨树品种(系)抗病虫害调查
    3.6 杨树工业用材林综合效益评价
        3.6.1 不同品系各性状的方差分析
        3.6.2 不同品系多性状综合评价
4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长江杨良种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采种育苗
    2.2 造林试验
    2.3 区域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主要形态特征
    3.2 物候期观察
    3.3 林木生长量
    3.4 干形、分枝角度、和病虫害情况
    3.5 木材密度和材性分析
    3.6 区域试验
4 结论与建议

(8)毛白杨速生大径材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杨树的特性
        1.1.2 杨树的重要价值
        1.1.3 我国杨树资源概况及陕西杨树资源分布
        1.1.4 林木良种选育研究进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杨树杂交育种研究现状
        1.2.2 杨树转基因育种研究现状
        1.2.3 杨树诱变育种研究现状
        1.2.4 大径级用材林培育研究现状及杨树速生大径材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现状
        1.2.5 杨树良种选育策略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研究方法
        2.3.1 毛白杨速生大径材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2.3.2 树干解析研究
        2.3.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毛白杨速生大径材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3.1.1 无性系间生长差异分析
        3.1.2 优良无性系选择
        3.1.3 小结
    3.2 毛白杨无性系85号树干解析研究
        3.2.1 毛白杨无性系85号树干生长过程总表
        3.2.2 树高生长规律
        3.2.3 胸径生长规律
        3.2.4 材积生长规律
        3.2.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毛白杨速生大径材优良无性系选择
    4.2 毛白杨无性系85号树干解析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天津滨海地区耐盐杨树田间试验生长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机理概述
        1.2.1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1.2.2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2.3 植物耐盐机理的研究进展
    1.3 杨树选育及耐盐杨树的筛选研究
        1.3.1 盆栽、水培试验选育耐盐杨树的研究
        1.3.2 耐盐杨树田间试验选育的研究
        1.3.3 组织培养选育耐盐杨树的研究
    1.4 盐碱地生态治理的研究进展
        1.4.1 植物改良盐碱地的效果概况
        1.4.2 盐碱地改良方式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
第二章 耐盐杨树田间对比试验研究
    2.1 试验地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2 测定指标及调查方法
        2.2.2.1 造林成活/保存率的调查
        2.2.2.2 生长指标的测定
        2.2.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2.2.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2.3 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造林保存率的对比分析
        2.3.2 生长指标的对比分析
        2.3.2.1 树高生长量的对比分析
        2.3.2.2 胸径增长量的对比分析
        2.3.2.3 平均冠幅的对比分析
        2.3.2.4 生长状况的对比分析小结
        2.3.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析
        2.3.3.1 耐盐杨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
        2.3.3.2 两地块中各品种耐盐杨树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2.3.3.3 不同派系耐盐杨树的叶绿素含量差异
        2.3.4 种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3.4.1 两地块各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比
        2.3.4.2 种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2.4 小结
        2.4.1 造林保存率的差异评价
        2.4.2 生长指标的差异评价
        2.4.3 叶绿素含量分析评价
        2.4.4 土壤环境变化评价
第三章 局部改土试验区耐盐杨树田间试验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局部改土试验区造林保存率的调查分析
        3.4.2 局部改土试验区杨树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长江滩地不同杨树无性系的生长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和试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调查方法
    1.4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杨树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析
    2.2 杨树无性系成活率、枝下高和倒伏程度分析
    2.3 杨树无性系的综合评价
3 结论与讨论

四、杨树多品系区域造林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杨树菌根种类、隶属、效应及研究方向[J]. 徐梅卿. 林业科技通讯, 2021(10)
  • [2]杨树新品种欧美杨177的综合评价[J]. 刘巍,蔄胜军,梁德军,彭儒胜,尹杰,侯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3]十个优良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研究[D]. 俞永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松嫩平原杨树林分植物多酚与土壤特征耦合关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史森.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5]黑杨派无性系生长与材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综合评价[D]. 张晓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杨树优良品种(系)的筛选[D]. 金培林. 北华大学, 2019(01)
  • [7]长江杨良种选育研究[J]. 杨春惠,熊冬连,周伟国,罗福世. 湖北林业科技, 2019(01)
  • [8]毛白杨速生大径材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D]. 屈楚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9]天津滨海地区耐盐杨树田间试验生长效果的研究[D]. 许晖. 天津理工大学, 2014(03)
  • [10]长江滩地不同杨树无性系的生长比较[J]. 唐罗忠,吴麟,葛晓敏,田野,囤兴建,刘东,方升佐. 林业科学研究, 2013(01)

标签:;  ;  ;  ;  ;  

杨树多株区域造林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