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脏性猝死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元,杜美玲,张鹏祥,李飞星,张爱爱,李方江[1](2021)在《基于人工智能心电远程记录构建运动性心脏性猝死三级防治体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心电远程记录构建的运动性心脏性猝死三级防治体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比赛区域接受本院安排体检的100例冰雪运动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性心脏性猝死防治干预,研究组接受基于人工智能心电远程记录构建的运动性心脏性猝死三级防治体系干预,2组时间均为7 d。比较2组运动者干预前后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评分、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满意度及救助时间。结果干预后,研究组CSMS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运动者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救助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运动者总满意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人工智能心电远程记录构建的运动性心脏性猝死三级防治体系在冰雪运动者的心电监护中应用效果较佳,可有效提高运动者心血管事件监测准确率,缩短运动者救助时间。
刘晓宇,刘露,卢冰月,赵婧宇,杨珊,王璁,王留义[2](2021)在《全科医生参与心脏性猝死防治体系的SWOT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凶险的死亡原因之一, 是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科医生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其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仍需探讨。文章基于我国心脏性猝死防治体系的现状, 采用SWOT(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挑战)分析法对全科医生参与心脏性猝死防治体系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梳理和分析, 以期进一步明确全科医生的角色和任务, 为完善和发展我国心脏性猝死防治体系提供借鉴和建议。
王立君[3](2021)在《96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性猝死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明确甘肃地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并分析其高危因素,以期为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的预防及远期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曾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发生心脏性猝死病例数,将猝死病例纳入心脏性猝死组,配对年龄、性别、居住地等因素后纳入相应人数,定义为非死亡组作为对照,并分析其死亡诱因、原发冠心病类型、季节、时间段,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病史、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冠脉病变数量,规律服药史,明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并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甘肃地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性猝死事件发生率为1.7%。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性猝死多数发生在冬季(12月~2月)、时间段(06:00-11:59)。诱因构成中劳累比例最大,急性心肌梗死是原发冠心病类型主要病因。心脏性猝死组与未死亡组对比分析,吸烟史、糖尿病病史、未规律服药、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LVEF<40%,合并室壁瘤比率高于非死亡组(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糖尿病病史、同型半胱氨酸、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VEF<40%及合并室壁瘤是SCD高危因素。结论甘肃地区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脏性猝死发生率较高,针对心脏性猝死高危人群,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社区应加强防治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霍健杨,徐伟干[4](2020)在《佛山市社区心脏性猝死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佛山市社区心脏性猝死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以探究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合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72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372例猝死患者中男278例,女94例。2018年与2019年猝死患者的男性、女性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多于女性。每年猝死患者中,男性的平均年龄小于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猝死最多的年龄段是41~55岁,占36.02%。猝死的高发月份是1月份。发生猝死的最高时间段为18:00~24:00。9例(2.42%)患者受到院外人员实施心肺复苏(CPR)救助。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患者194例(52.15%),因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病症猝死患者98例(26.34%),平时无疾病猝死患者80例(21.51%)。结论佛山市社区心脏性猝死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冠心病、急性梗死是主要的猝死原因。养成健康的生活、工作习惯,大力普及心肺复苏应急、心脏性疾病护理知识,对预防心脏性猝死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5](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研究表明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6](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研究说明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刘晓宇,王留义,赵婧宇,任琢琢,李兵,高东洋,刘露[7](2020)在《全科医生对心脏性猝死知识的认知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全科医生对心脏性猝死(SCD)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全科医生参与SCD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4名河南省全科医生(基层全科医生和全科专业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生)开展SCD相关知识调查,内容包括SCD预防、早诊和急救3个维度,每个维度5个条目,总分15分。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124名河南省全科医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63名基层全科医生和61名全科住培医生。结果发现全科医生对于SCD预防、早诊和急救等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差,总体得分8.03(标准差为2.58)。全科住培医生在各个维度的得分均显着高于基层全科医生[(3.44±0.89)分比(2.19±1.06)分、(2.67±0.91)分比(1.43±0.80)分、(3.54±0.94)分比(2.84±1.30)分,t=7.13、8.11、3.45,均P≤0.001],基层全科医生对"早筛检查指标的选择"和"心脏骤停的抢救措施"回答正确率显着高于全科住培医生(50.8%比9.8%、88.9%比26.2%,χ2=24.79、49.02,均P<0.001)。结论全科医生对SCD预防、早诊和急救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均衡、不充分,应有针对性的开展SCD知识的培训,梳理全科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薄弱点,提出改进建议,将SCD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落到实处。
刘湘[8](2020)在《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35%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价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技术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35%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其对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因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者,筛选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LVEF≥3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心肌梗死组,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者为心绞痛组,并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证实的无冠状动脉狭窄,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入组人群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率振荡(HRT)、心率变异性(HRV)各项频域及时域指标、心率加速力(AC)、心率减速力(DC)、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和QTc(校正QT间期),同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血液学检查结果。对心肌梗死组人群进行随访,记录心脏性猝死(SCD)的发生情况。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处理。结果:Part 11.研究纳入心肌梗死组173例,心绞痛组152例,对照组152例。排除随访时间少于24个月的患者,最终将138例纳入心肌梗死组。2.心肌梗死组SDNN、TP、VLF、LF、DC、TS、低危DC比例、低危AC比例、低危DRs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危DC及中危AC 比例高于对照组。和心绞痛组相比,心肌梗死组的SDNN水平低下,中危DC 比例、中危AC 比例显着升高。心绞痛组SDNN水平低于对照组。Part 21.经过为期66.0±23.6月的随访,发生SCD共10例,未发生SCD者128例。发生 SCD 者 SDNN、TP、VLF、TS、DC、低危DC、低危DRs比例低于 non-SCD者,而中危DC、中危DRs比例高于non-SCD者。2.Cox回归分析显示,SDNN、VLF、DC和DRs危险分层是心肌梗死后LVEF≥35%的患者发生SCD的预测指标。DRs危险分层和离散后的SDNN、VLF具有独立于LVEF的预测价值。SDNN、VLF和DC预测SCD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4(P=0.019),0.807(P<0.001),0.798(P<0.001)。3.根据SDNN、VLF、DC异常数计算累计积分,累计积分≥2分对心肌梗死后LVEF≥35%患者SCD事件的预测价值最大。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和调节障碍,以心肌梗死患者最为显着。SDNN、VLF、DC、DRs相比于AC和心率变异性的其他指标能够更敏感地反映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2.SDNN、VLF和DRs独立于LVEF等危险因素能够预测心肌梗死后LVEF≥35%患者SCD事件,联合SDNN、VLF和DC能够提高心肌梗死后SCD的预测价值。
朱天威[9](2020)在《基于死亡证明的心脏性猝死流行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佛山市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特征,发现区域性的心脏性猝死潜在危险因素及伴随疾病情况,为佛山市公众复苏策略提出建议,提高心脏性猝死救治能力。方法:研究对象是2016-2017年佛山市心脏性猝死患者,人口资料来源于佛山市统计局、佛山市公安局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心脏性猝死资料来源佛山市疾病预防控中心统一收集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其中病伤死因分类、编码和根本死因均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研究共收集心脏性猝死1628例,记录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态、个人身份、文化程度、常驻地址编码、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死亡原因、伴随疾病)。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数据整理、计算和筛选,SPSS23.0和EViews10.0进行统计学检验。对佛山市心脏性猝死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相关研究。结果:2016-2017年佛山市SCD共1628例,占总死亡人数的3.18%,年均发病率为10.76/10万,SCD年龄标化发病率10.94/10万人。年均发病率为12.61/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13.34万。年均发病率为7.97/10万,女性年龄标化发病率8.13/10万,男性(1072例)发病人数多于高于女性(556例)。其中男性SCD比女性年轻(p<0.05)。②家中(60%)是SCD主要死亡地点,依次分别是其他场所(17%)、医疗机构(17%)、来院途中(3%)、养老机构(3%)。③各月份SCD人数有差异(p>0.05),相对死亡高峰在1月-5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SCD患者绝大数为汉族1584例(97%),其他少数民族44例(3%)。⑤SCD患者主要婚姻状态是已婚1161例(71%),依次分别是丧偶200例(12%),未婚162例(1 0%),不详67例(4%),离婚38例(2%)⑥SCD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其中“初中及以下”1414例(86.86%),依次分别是“高中及中专技校”150例(9.21%)、“大学及大专”62例(3.81%)、“研究生及以上”2例(0.12%)。⑦SCD个人身份农民443例(27%),依次分别是不详344例(21%)、离退休人员297例(18%)、工人219例(13%)、公务员企业管理者等其他行业137例(1 1%)、无业人员175例(10%)、学生13例(1%)。⑧SCD前五伴随疾病为缺血性心脏病1077例(66%)、高血压心脏病245例(15%)、其他心脏病140例(8%)、其他系统疾病127例(7%)、炎性心脏病(2%)。⑨佛山五区发病率差异明显,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分别高明17.5/10万、南海12.4/10万、禅城11.4/10万、顺德9.4/10万、三水4.2/10万。顺德SCD年龄积分均比高明区、南海区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2016-2017年佛山市SCD发病率10.77/10万,低于同时期广州SCD发病率,同时低于比2009全国SCD发病率。②相对于女性,男性SCD发病人数更多、更年轻、年龄分布更分散。③社区、公众场所是SCD的主要场所,急救资源配置应该以社区为主,其他公众场所为辅,涉及急救转运系统以及养老机构。④伴随疾病仍缺血性心脏病为主,建议以冠心病构建高危病人的预警教育体现。⑤佛山五区SCD发病率存在差异,其中顺德区SCD人群比南海区、高明区更年轻,值得进一步研究。
刘晓宇,赵婧宇,李兵,王留义[10](2020)在《我国全科医生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体系中的作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心脏性猝死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发病迅速、病情凶险。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危险因素预防、急诊处置、转诊、健康教育以及患者管理等方面探讨全科医生在整个心脏性猝死防治体系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二、心脏性猝死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脏性猝死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人工智能心电远程记录构建运动性心脏性猝死三级防治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2组运动者基线资料对比 |
2.2 2组干预前后健康管理能力对比 |
2.3 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 |
2.4 2组心血管事件防治效率对比 |
2.5 2组运动者满意度对比 |
3 讨 论 |
(3)96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性猝死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血液生化资料 |
2.3 超声心动图资料 |
2.4 冠状动脉造影资料 |
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PCI术后SCD的发生率 |
2.SCD患者性别、年龄及居住地的分布 |
3.SCD诱因及冠心病类型构成比 |
4.SCD的季节及时间段分布特征 |
5.SCD组与非死亡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
6.SCD组与非死亡组的血生化相关指标比较 |
7.SCD组与非死亡组的冠脉造影结果比较 |
8.SCD组与非死亡组的心脏彩超结果比较 |
9.影响SCD事件产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PCI患者术后随访表 |
文献综述 心脏性猝死的病因及预防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4)佛山市社区心脏性猝死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猝死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特点 |
2.2 猝死患者的年龄段分布特点 |
2.3 猝死患者的猝死月份分布特点 |
2.4 猝死患者的猝死时间分布特点 |
2.5 猝死患者受到院外人员实施CPR救助 |
2.6 猝死患者病史情况 |
3 讨论 |
(6)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室早 |
1.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1.2 病因和机制 |
1.3 临床表现 |
1.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 |
1.5 室早诱导性心肌病 |
1.6 治疗策略和方法 |
1.6.1 药物治疗 |
1.6.2 导管消融治疗 |
1.7 室早的诊治流程图、专家建议和推荐 |
2 非持续性室速(NSVT) |
2.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2.2 病因和机制 |
2.2.1 病因 |
2.2.2 发生机制 |
2.3 临床表现 |
2.4 诊断、预后评估、危险分层 |
2.4.1 NSVT的诊断 |
2.4.2 预后评估 |
2.4.3 危险分层 |
(1)心脏结构正常的NSVT: |
(2)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NSVT: |
2.5 治疗策略和方法(表5) |
2.5.1 心脏结构正常患者的NSVT |
2.5.2 伴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NSVT |
3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
4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颤 |
5 SCD的危险分层及预防 |
5.1 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 |
5.2 病因和机制 |
5.2.1 病因 各种疾病都可导致SCD,其中常见的病因如下。 |
(1)冠状动脉异常: |
(2)心力衰竭: |
(3)心肌疾病和其他结构性心脏病: |
(4)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
(5)药物等外界因素: |
5.2.2 机制 |
5.3 SCA和/或SCD的危险分层 |
5.3.1 病史和体格检查 |
5.3.2 非侵入性评价手段 |
(1)12导联心电图: |
(2)运动试验: |
(3)动态心电图: |
(4)ICM: |
(5)非侵入性心脏影像检查: |
(6)生物标志物: |
(7)基因检测: |
5.3.3 侵入性评价手段 |
(1)心导管等心脏影像: |
(2)电生理检查: |
5.3.4 风险预测 |
5.4 SCA/SCD的预防与治疗 |
5.4.1 SCA患者的治疗 |
5.4.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1)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2)β受体阻滞剂: |
(3)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4) 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5.4.3 心力衰竭治疗预防猝死 |
5.4.4 ICD预防SCD |
5.4.5 导管消融 |
5.4.6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治疗 |
5.4.7 提高SCD防治意识 |
6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
6.1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原则 |
6.1.1 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 |
6.1.2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
6.1.3 衡量获益与风险 |
6.1.4 治疗与预防兼顾 |
6.1.5 急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 |
6.2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的药物处理 |
6.2.1 NSVT NSVT在结构性及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
6.2.2 SMVT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MVT需立即电复律。 |
6.2.3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
6.2.4 多形性室速 |
(1)急诊处理原则: |
(2) 尖端扭转型室速: |
(3)某些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速 |
6.2.5 室颤/无脉性室速 |
6.2.6 室速/室颤风暴 |
7 不同病因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
7.1 缺血性心脏病(IHD)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1.1 IHD室性心律失常 |
7.1.2 IHD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 |
7.1.3 ACS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及处理方法 |
7.2 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2.1 推荐证据等级 |
7.2.2 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1)NI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2)ARVC患者的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3)H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7.2.3 诊治流程图 |
7.3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4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4.1 概述 |
(1)流行病学: |
(2)先心病患者心电生理检查: |
(3)先心病患者合并室速和室早的治疗(表43): |
7.4.2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和室性心律失常诊治的专家推荐 |
7.4.3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流程 |
7.5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
7.5.1 先天性LQT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LQTS患者管理: |
7.5.2 Brugada综合征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症状: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3 CPVT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4 ER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建议: |
(5)临床管理: |
7.5.5 SQT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6 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1)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与治疗策略: |
(2)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3)诊治流程: |
7.5.7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
(1)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
(2)特发性非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
(3)特发性室颤: |
7.5.8 运动员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 |
(8)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35%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价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入选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PART 1 应用动态心电图评价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 |
1. 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
2. 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 |
3. 临床用药的比较 |
4. 动态心电图参数的比较 |
PART 2 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35%患者SCD的预测价值 |
1. 临床特征和一般资料的比较 |
2. 超声心动图数据比较 |
3. 用药情况比较 |
4. 动态心电图参数比较 |
5. SCD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
5.1 预测心肌梗死后SCD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 |
5.2 动态心电图对心肌梗死后SCD事件预测能力的评估 |
模型一 |
模型二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风险预测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表 |
致谢 |
(9)基于死亡证明的心脏性猝死流行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 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 |
1.2.1 心脏性猝死、心跳骤停的定义及关系 |
1.2.2 心脏性猝死全球发病率及发病趋势 |
1.2.3 心脏性猝死危险因素 |
1.2.4 心脏性猝死的防治现状 |
1.2.5 总结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数据质量控制 |
2.4 统计指标 |
2.5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 |
3.2 心脏性猝死年龄及性别差异 |
3.3 心脏性猝死的死亡地点 |
3.4 心脏性猝死的死亡时间 |
3.5 心脏性猝死的身份特征 |
3.6 心脏性猝死伴随疾病顺位 |
3.7 按地区分析心脏性猝死 |
第四章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我国全科医生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体系中的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科医生是SCD预防和高风险人群识别中的“第一道防线” |
2 全科医生在SCD急诊救治中的优势 |
3 全科医生在SCD社区健康教育中的“辐射”作用 |
4 全科医生对SCD患者的社区综合管理 |
5 总结 |
本文文献检索策略: |
四、心脏性猝死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人工智能心电远程记录构建运动性心脏性猝死三级防治体系[J]. 王晓元,杜美玲,张鹏祥,李飞星,张爱爱,李方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24)
- [2]全科医生参与心脏性猝死防治体系的SWOT分析[J]. 刘晓宇,刘露,卢冰月,赵婧宇,杨珊,王璁,王留义.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11)
- [3]96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性猝死的调查分析[D]. 王立君.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4]佛山市社区心脏性猝死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霍健杨,徐伟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14)
- [5]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3)
- [6]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03)
- [7]全科医生对心脏性猝死知识的认知调查[J]. 刘晓宇,王留义,赵婧宇,任琢琢,李兵,高东洋,刘露. 中国基层医药, 2020(11)
- [8]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35%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价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D]. 刘湘. 苏州大学, 2020(02)
- [9]基于死亡证明的心脏性猝死流行情况分析[D]. 朱天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10]我国全科医生在心脏性猝死防治体系中的作用探讨[J]. 刘晓宇,赵婧宇,李兵,王留义. 中国全科医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