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完成471.82亿元

福建完成471.82亿元

一、福建完成471.82亿元(论文文献综述)

冯欣[1](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必须要素。面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现状,农业水价改革势在必行。但农业用水提价与农民承载力间的矛盾,制约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开展。因此,进行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出发,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推动改革开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加权Topsis法、Micthell评分法、模糊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识别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利益诉求和影响水价的机理,确定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及其分担水价,提出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划分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阐明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划分为初始、深入试点、全面推进和分类施策四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特性。分析了改革中制度变迁和机制形成的过程,任务分配和改革进展的空间特征,以及机制落实和节水增效的改革成效。总结了改革创新、多样化的做法和明显的分类特征。(2)构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根据改革特征和文献研究,确定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加权Topsis法,分别从指导政府决策和客观定量评价两个角度出发,对31省(区)改革进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省改革进展评价得分在43.332-99.97分之间,呈现南方>北方,东部>西部>中部的区域特征。粮食主产区受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承载力低等因素影响,改革进展普遍偏慢,需要建立改革激励和农业水价分担机制。(3)明确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理论。对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识别和分类,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诉求和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利益相关者评价,得分在1.55-7.243,呈现农业用水供给方>农业用水使用方>支援保障方,政府>农户>社会。从利益评价和利益诉求出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分担方式,明确了政府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政府、农户在农业水价分担中的主体地位。(4)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方法,明确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的评估方法包含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分析及修正4个部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性的利益评价;利用C-D生产函数、单位效益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方法,从粮食安全、灌溉效益和生态价值3个角度出发,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进行定量评估;对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激励地方改革和扶持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目标出发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分别在0.302-0.399,0.292-0.472和0.21-0.395;中央、地方和农户承担的农业水价分别在0.011-0.204元/m3,0.010-0.236元/m3,0.009-0.217元/m3;根据2018年粮食播种和灌溉情况,确定当年粮食灌溉共产生水费496.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172.1亿元,地方政府165.19亿元,农户159.54亿元。(5)建立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提供了破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困境的途径。在改革进展、利益相关者和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四个服务”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破解改革困境、推动改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点:(1)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进行了评价;(2)提出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3)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确定方法,确定了各省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魏肖杰[2](2021)在《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结构升级和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产业集聚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典型地理特征,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发展组织形式,其对于我国林业产业持续、高效和均衡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机制性影响。论文聚焦我国林业产业地理集聚,分析其集聚特征及集聚机制,研究林业产业集聚对产业经济增长及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地区林业产业政策制定、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论文通过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梳理,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对林业产业集聚及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了研究思路和路线框架,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等方法手段,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等模型工具,较深入地研究了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特征、机理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得到了较丰富和系统的研究结论:(1)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省域层面存在空间正相关性。文中分别采用行业集中度(CR)、空间基尼系数(G)和区位熵系数(LQ)等指标对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状况进行测度,发现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同时区位熵系数还揭示各省域林业产业集聚的演变特征各异;采用莫兰指数I(Moran’s I)验证了我国省域间林业产业集聚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Moran散点图显示这种空间相关性在逐渐增强。(2)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存在互动机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各地林业产业集聚内部结构存在差异,依据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构建基于三次产业集聚度的面板数据VAR模型,分别从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同时对比分析了三大地区之间的互动机制差异。(3)空间因素深刻影响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通过将空间因素纳入林业产业集聚理论和实证分析,使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理论框架更趋完善,实证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各类空间计量模型中,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滞后系数非常显着,关键影响因素如产业基础和劳动力成本等的空间溢出影响也非常明显,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都为地区间开展林业产业区域合作提供了依据支持。(4)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影响。文中通过理论分析阐明林业产业集聚将通过汇聚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经济增长要素,同时利用其集聚外部性效应,带来林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实证分析发现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符合威廉姆森假说,呈现倒U型特征,存在集聚效应向拥挤效应转化的趋势,但目前还处于左半边区域,通过提高产业集聚度来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广阔的空间;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关联同样深刻影响了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表现,而且林业产业集聚是林业经济增长收敛的关键条件因素。(5)林业产业集聚通过其三种外部性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林业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文中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并分析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林业经济增长质量持续向好;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出林业产业集聚的三种外部性,即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分别通过林业综合技术效率和林业技术进步指标,从产业内技术进步和创新、产业间技术交流和创新、企业竞争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等三个方面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机制类型。依据所得的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地区林业产业集聚;(2)加强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3)因地制宜,发挥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4)充分利用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效应,提升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5)加强林业产业的跨地区空间合作,形成林业产业集聚的新态势。

武壮[3](2021)在《国内价值链嵌入的地区碳减排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年10月份,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文中多次提及“绿色”和“低碳”两个词汇,降低污染排放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一环。二氧化碳是工业废气中的主要成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速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是现在急需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利用能源消费平衡表计算了中国2003-201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并分析了中国现阶段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同时,本文利用各省份的能源消费平衡表计算得到了2013-2017年间各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并对省份间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我国各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与各省份参与国内价值链的程度和方式具有重要联系。本文运用增加值分解法(KWW法)将省份的总出口分解为9部分,并据此构建了国内价值链参与度、前向参与度、后向参与度和定位指数四个指标,并据此分析国内价值链对省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类比于全球价值链对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国内价值链对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也具有“链中学”和“俘获锁定”双重效应。本文分析了国内价值链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路径,并结合二氧化碳自身特点建立了空间计量模型进行验证。最后,根据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计量分析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通过计算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2003-2013年11年期间呈现显着上升趋势,在2013年达到峰值90.16亿吨后开始逐渐趋于稳定,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攀升和在环保方面的积极施策。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2003-2017年期间整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各省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之间有较大差别,对比发现,山东、河北、江苏、内蒙古和广东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大,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经济体量大,第二产业占比高,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低的省份有北京、广东和上海等东部发达省份,这些省份技术水平高,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较优。另外,中国大部分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已经在逐渐下降,其中,四川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得最快。(2)国内价值链方面。间接流出增加值比较多的省份有江苏、河南和山东,省份流出产品中包含的其他省份的增加值比较多的省份有江苏、安徽和浙江。国内价值链参与度较高的省份有浙江、安徽、重庆和海南。省份国内价值链参与度较高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第一,本省经济发达或者资源匮乏,需要其他省份提供初级产品和能源等生产资料以及生活资料;第二,本省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给其他省份提供初级产品和能源。能源丰富的省份多以前向嵌入方式参与国内价值链,经济发达和资源匮乏省份则多以后向嵌入的方式参与国内价值链。除此以外,如果省份重度依赖国内市场,则国内价值链参与度较高,如果省份更倾向于参与国际贸易,则国内价值链参与度较低,两者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在国内价值链参与度中,后向嵌入度起主要贡献。(3)国内价值链对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影响方面。国内价值链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链中学”和“俘获锁定”双重效应,这两种效应通过多种路径产生影响。利用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可知:第一,各省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之间存在显着的空间自相关,呈现扩散效应;第二,国内与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速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但该关系在目前并不是主要的影响方式,目前的国内价值链嵌入主要以碳减排效应为主;第三,各省份参与国内价值链的碳减排效应主要由其后向嵌入度主导,前向参与度的影响并不显着;第四,国内价值链定位指数越大的省份即越靠近国内价值链前端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速率增长越快。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注重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第二,地区整体高效参与国内价值链,优化地区产业布局;第三,改善创新环境,促进绿色技术发展革新;第四,结合各省国内价值链参与现状、合理分配碳排放权。

唐雪平[4](2020)在《基于化学分析与机器学习的铁观音茶叶品质评价体系》文中认为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重要支柱产业。目前铁观音品质评价方法主要为评茶师的人工评价,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制约了铁观音茶叶品牌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机器学习(ML)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在寻找共同性、区分差异性方面具有传统分类技术难以比拟的优势,在分析技术领域已取得了良好的应用。论文利用气相色谱(GC-MS)、液相色谱(HPLC)和近红外光谱(NIRS)检测技术对铁观音茶样的挥发性成分和甲醇可溶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再结合机器学习建立模型对铁观音等级品质进行评价。(1)采用GC-MS法对茶样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余旋夹角、K值聚类、系统聚类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挥发性特征成分进行分析和建模。结果表明:茶样中共检测出4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不同产区茶样中含量较高的三种成分均为橙花叔醇、α-法尼烯、吲哚,其含量分别为28.8-35.0%、23.7-33.2%和8.4-11.2%;各产区的茶样中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利用余弦夹角法分析不同级别茶样的相似度,发现茶样中共有挥发性成分的相似度随着茶叶等级的降低而降低。数据预处理后,通过K-近邻分类算法(KNN)、自适应提升算法(Adaboost)、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随机森林算法(RF)、梯度提升树算法(GBDT)、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六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挥发性特征成分进行分析、建模,GCMS-XGBoost算法模型分级效果最优,平均精确率(mAP)为84.4%,确定系数(R2)为0.800,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GCMS-XGBoost算法模型精确率(84.4%)明显高于系统聚类分析(77.2%)和K值聚类分析(78.2%),具备可实际应用的分级精确率和可靠性。(2)利用HPLC法测定铁观音甲醇提取液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咖啡因(Caffeine)、没食子儿茶素(GC)、茶氨酸(L-Theanine)、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等10种代表性成分的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机器学习对液相特征成分进行分析和建模。结果表明:各等级茶样中EGCG、Caffeine和EGC三种成分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成分的含量;不同等级茶样中的EGC、EGCG、Caffeine、EC、GCG和ECG含量均存在三级>一级>二级的规律。HPLC数据经主成分分析法分级的结果与评茶师分级匹配度为83.51%-93.23%,mAP为87.9%,表明所选用的化学组分能够较好地对茶叶品质进行评价。HPLC数据经均值归一化(Norm)法预处理后分别输入XGBoost等六种机器学习算法,发现HPLC-XGBoost算法模型性能最优,模型的mAP为98.9%、R2为0.963、AUC为0.905,模型ROC曲线和PR曲线优异。可见,HPLC-XGBoost模型精确率远高于经典的主成分分析法,可准确地评价铁观音质量等级。(3)用NIRS法对铁观音茶样进行检测,运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预处理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再分别进行自动编码器(AutoEcoder)、主成分分析(PCA)和多层自适应模块化神经网络(HAMNN)降维处理筛选最优的降维方法,最后采用XGBoost等六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铁观音近红外光谱-机器学习的品质评价模型。结果显示:六种预处理方法中,SNV法数据预处理效果最佳;HAMNN降维方案优于AutoEcoder和PCA;近红外光谱-机器学习法建模时,NIRS-XGBoost模型分级效果最佳,模型的mAP 95.2%,R2为0.901,AUC值为0.925,模型ROC曲线和PR曲线优异。可见NIRS-XGBoost模型可以准确预测铁观音的等级品质。(4)GC-MS、HPLC和NIRS法检测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所建立的铁观音品质评价模型相比较,虽然性能指标有一定的差异,但均能较好地评价铁观音的品质。其中,HPLC-XGBoost模型具有最高mAP(98.9%)和R2(0.963),NIRS-XGBoost模型有较高的mAP(95.2%)和最高的AUC值(0.925)。HPLC-XGBoost和NIRS-XGBoost模型综合性能相当,各项指标均高于GC-MS法所构建模型。GC-MS和HPLC法检测每个样品分别为约250 min和200 min,耗时较长且HPLC法需引入有机溶剂,但可以获得决定茶叶品质的相应化学成分的有关信息,可实现茶样的定性、定量评价,这两者结合机器学习所建立的品质评价体系适用于茶叶生产工艺改进与科研的需要。NIRS法检测每个样品约40 min,耗时短且无需使用有机试剂,方便快捷,但检测结果为光谱数据,不能直接提供与茶叶品质相对应的化学成分信息。NIRS法结合机器学习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准确、便捷,可满足生产和市场交易环节中快速评价的需要。

邱宇[5](2020)在《不确定条件下汀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补偿是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研究热点,也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议题。然而,理论研究中往往忽视了生态补偿与流域资源环境等影响因素的联动关系;产业资源消耗及排放强度的不确定性对生态补偿的影响也鲜见报道;理论生态补偿标准在实践中难以被采纳;流域水资源规划未考虑生态补偿因素,容易导致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远离最优状态,无法实现整个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帕累托最优。因此,在流域水资源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上线和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流域经济效益最大化,确定合理的生态补偿额度,促成上下游政府在生态补偿博弈中达成共识,平衡流域上下游主体利益,破解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囚徒困境”,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全国第二个跨省生态补偿试点流域——汀江(韩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补偿视角,充分考虑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行业水资源消耗指标及污染排放强度的不确定性、5种不同的水文径流情景、效益最大化涵盖的风险等情形下,相继采用确定性规划、区间不确定性规划、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和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等方法,以全流域地区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研究建立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流域水资源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区域最低发展水平要求的约束下,通过流域水资源在上、下游及各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实现汀江(韩江)流域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确定上下游合理的生态补偿额度,推进汀江流域生态补偿工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1)流域水资源配置确定性优化结果表明:汀江(韩江)流域总体综合经济效益为4142.50×104万元,较基准年2018年3805.33×104万元的流域总体综合经济效益提升了了337.17×104万元,升幅8.86%,流域十四个县区的经济效益均较基准年增长了4.19%13.55%;下游广东省补偿上游福建省的26927.96万元,较基础方案(生态补偿总额为5.42×104万元,其中国家补偿1.5×104万元,广东省补偿福建省3.92×104万元)相比减少了广东横向支付12272.04万元,降幅31.31%。既为流域下游生态补偿减负,同时也提升流域各县区及整体综合经济效益。确定性模型可为决策者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降低流域生态补偿额度,实现汀江(韩江)流域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2)基于区间不确定性规划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表明:行业水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强度等因素在一定域值范围内波动的情景下(即区间不确定情景下),总行业用水规模和经济效益分别为[25.77,35.56]×104万吨和[3069.32,5756.79]×104万元,与确定性优化模型相比,其上限值都有明显提高,下限值都有一定程度地降低,说明行业用水规模对经济效益目标主要是正向影响,可增大行业用水规模。从不同产业部门上看,工业生产部门、市政生活部门、农业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用水规模分别为[200242.50,247940.00]万吨、[56822.94,106811.85]万吨、[269.10,345.18]万吨和[350.59,525.88]万吨,相应经济效益分别为[3001.44,5459.42]×104万元、[76.96,305.70]×104万元、[605.54,920.97]万元和0元,工业和市政部门是水资源消耗大户,工业部门经济效益贡献最大,占比达[95%,97%]。下游地区需要向上游地区支付的生态补偿为[23997.71,28640.05]万元,较确定性优化模型增加[-2977.20,1665.14]万元,可有效削减生态补偿额,减轻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3)基于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区间不确定和五种不同水文径流情景条件下,总体经济效益下限为[3441.867,3706.47]×104万元,上限为[6560.93,6755.68]×104万元。流域整体及各县区经济效益按水文径流极丰〉丰〉平〉枯〉极枯的排序,逐级降低,水量与经济效益呈正相关。下限经济效益降低最大的为上游福建省新罗区,升高最大的为下游广东省兴宁县。上限经济效益提升最小和最大分别为上游福建省上杭县和下游广东省兴宁县。总补偿额由极枯水年至极丰水年为下限[26139.75,27712.06]万元;上限[27270.45,30005.80]万元。整体及各县区生态补偿额也按极丰〉丰〉平〉枯〉极枯排序,逐级降低,水量和生态补偿额呈正相关。(4)基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表明:汀江流域总经济效益和生态补偿额随着鲁棒系数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生态补偿额随着鲁棒系数的增大呈下降趋势、总经济效益下降,这代表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经济性和稳定性得到了较好地平衡。相较于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汀江(韩江)流域总经济效益和生态补偿额呈下降趋势,表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为提高稳定性和规避风险性而减少了经济效益,通过改变鲁棒值,能得到在不同风险水平和不同情境中较优的规划方案,为决策者科学的、弹性合理的规划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提供理论支撑。综上,本研究结合“三线一单”中水资源利用上线和水环境质量底线的管理要求,将生态补偿引入水资源规划,构建了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现流域生态补偿与水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等因素的联动优化,获得流域生态补偿总额合理化和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方案,对开展流域水资源规划及生态补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陆利军[6](2020)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至今,以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代表的森林公园大致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营目的的林木生产空间到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消费空间的转变。2019年新修订的《森林法》规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森林旅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在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森林公园在旅游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森林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旅游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森林旅游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更迭,网络信息流的集散对森林公园旅游目的地、运营企业,及旅游者的影响越发显着;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理论与实践分析略显滞后,以点、线形态存在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静态研究已很难满足当下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基本需求,多源信息融合正在推动,或者说倒逼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新的数据类型和研究方法上的更新发展,促使学者们对森林旅游的关注从对森林旅游资源这一旅游活动中客体要素的单一关注转向对旅游活动中人(地)互动双方要素的系统考察。在当前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以静态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不足的背景下,论文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纳入“旅游流”研究范畴,以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信息流集散进行动态分析的方式,在“面”的层次上探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空特征、区域效应、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出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优化策略,拓展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论文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实证分析-理论归纳-总结展望”的基本路径展开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pearson相关指数、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季节集中指数和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其一,近年来,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呈现出持续迅速增长态势,且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更迭,旅游者获取森林公园网络信息的路径正在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其二,旅游者对森林公园的网络关注呈现出明显的“单峰”特征和不明显的“双峰”特征;其三,周内PC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工作日高,双休日低”的基本特征,而移动指数则呈现出“工作日低,双休日高”的特征。(2)借助季节性集中指数、变异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首位度(P)和地理集中指数(G)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比较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一,除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四个省区之外,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省区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且省际差异比较稳定,波动甚微;其二,从季节性指数变化情况看,各区域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差异,但是,这种季节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3)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但省区间的溢出效应比较突出。首先,从整体层面看,网络信息流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或分散的分布特征;其次,从分省层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部省区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网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核心省区出现了较明显的向南移动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湖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为中心的东南部省区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西北部省区;诸如湖南、江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异军突起,影响力逐年攀升。(4)借助OLS回归模型、空间引力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工具,研究发现,森林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舒适度、节假日安排和时空距离;空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目的地接待能力、目的地吸引力、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等。其中,信息化建设水平、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集散起到主要作用;目的地接待能力、社会人口发展、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和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起到次要作用。(5)借助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效率等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其一,上一章节明确的各影响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其二,由社会人口发展等因素构成的环境影响体系与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耦合协调度较好,系统间的发展较为同步;其三,省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且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布局特征;其四,各省区森林公园的环境影响体系建设均滞后于网络信息流的发展。提高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作用效率势在必行。(6)借助fs QCA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借助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其中,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是森林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森林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则是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论文还据此提出,各省需要认真审视自身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并根据对这些基础条件的系统认知,采用差异化的因果组合策略,促成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能力的提高。总之,论文在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方式对“信息流”和“旅游流”相关理论建构与实践分析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纳入“流空间”理论分析框架,从“旅游流空间”分析视角出发进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论文描述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动态格局与空间网络;探索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协调效率分析探析了各关键影响因素与网络信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别提出了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聚散和提高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地最佳因果组合策略。论文无论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深度的延伸;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广度的拓展;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框架的完善;还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方法的丰富等方面,均作出了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杜芳雨[7](2020)在《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国内外养老保险缴费通常是以就业人数为基点,按人均工资或工资总额比例缴费。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与技术替代劳动力趋势日益显现,养老保险供需两侧矛盾逐步凸显。如何拓展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实现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并保证经济的运行效率成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从国际经验看,应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的办法通常是增加养老保险缴费率(税率)、延迟退休和降低养老金调整指数,然而,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鉴于此,本文转变思路,从全生产要素共担养老保险缴费视角出发,研究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以期为拓展养老保险资金来源、促进养老保险资金供需结构优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新思路。论文坚持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均衡度等展开研究。首先,在罗默经济增长模型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涵盖知识生产、产品生产和家庭的三部门动态均衡模型,并开展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理论推导,回答了“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为什么要由现行缴费模式向产出缴费模式转变”的问题,其次,构建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适度水平及均衡度模型,回答了“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程度如何衡量”的问题;最后,基于模拟实证与计量实证,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在供需优化和社会经济效应上的优势,回答了“相较于现行缴费模式,产出缴费模式存有何种优越性”的问题。全文共包括十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并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出本文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养老保险基本理论和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为后续章节的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是现状及动因分析,梳理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路径、缴费给付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初步从定性层面重点讨论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的动因。第四章是“产出”缴费与给付模型构建及总均衡分析,本部分以罗默模型为理论框架,将知识与技术进步因素纳入模型中,最终推导出“在工资缴费模式下,技术进步造成劳动力需求边际递减从而不利于实现养老保险供需均衡;在产出缴费模式下,技术进步造成总产出边际递增有利于实现养老保险供需均衡”的结论,由此提出“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度模型,并对“产出”缴费模式下缴费给付的总均衡展开分析;第五至七章在总均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模拟预测,进一步从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的城乡间均衡、地区间均衡、行业间均衡三个维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八章用计量方法整体检验了“产出”缴费模式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城乡就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技术创新联动效应和人口老龄化脱钩效应,并对两种模式在时间序列上的稳定性做出比较;第九至十章在前文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调整路径、实现机制和对策建议。论文的核心结论包括:第一,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缴费率与缴费适度水平相适应,与企业及个人缴费能力相契合;第二,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第三,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养老保险缴费的城乡间共担;第四,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缴费额均衡度均有所提升,同时也证明了养老缴费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之间的共担。第五,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更有利于缩减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的地区差距。在“产出”缴费模式下基础养老保险缴费金额的集中度、极值系数、缴费金额—经济不平衡指数等指标在2010-2015年间均有所降低;第六,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产出”缴费模式有着更强的产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城乡就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技术创新联动效应和人口老龄化脱钩效应,因此更能适应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并且上述效应均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论文的核心创新点包括:第一,基于现实数据,对基础养老保险按“产出”缴费模式下的总均衡和结构均衡做了更加系统的测算预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模拟实证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下的总均衡度、城乡均衡度、行业均衡度与地区均衡度等;第二,借助理论推导,更加深入地夯实了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论文在罗默模型分析框架下进行基础理论推导,在劳动力技术替代人口老龄化双重趋势下,从用人单位层面推导并丰富了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较好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养老保险按产出缴费”的问题;第三,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在城乡维度、行业维度和地区维度内拓展了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在“劳动力要素转移流动”背景下的适用性;第四,基于计量方法和现实数据,较为系统地实证检验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的社会经济效应。

喻岩[8](2020)在《民族地区科技竞争力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中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八省区(五个民族自治区和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贵州、云南、青海三省)经济发展对于我国民族地区实现稳定和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条件。民族地区在发展上存在先天不足: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研、经济活动的成本较高。除此之外,传统观念,宗教、历史等众多因素造成了民族地区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上的困境。作为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区域,中央通过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大力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但民族地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依靠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支撑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小;依赖于中央扶持等。这种方式存在较大局限,需要通过提升科技竞争力来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提升民族地区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提升科技竞争力,首先要全面把握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情况。国内外关于民族地区科技竞争力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中,也多定性的研究,缺乏定量数据的支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民族八省区科技竞争力的分析,有利于揭示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地区科技、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民族地区的基本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等方面,通过民族地区之间比较、民族地区与发达省份比较,本文发现:民族地区城镇化率相对较低;以第一产业为优势产业;教育投入相对不足,部分地区文盲率高于全国水平;经济总量小,同时民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大;就业情况良好,但收入、消费水平整体较低。总体而言,民族八省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基础条件较差,经济环境相对落后。其次,依据相关理论,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研环境三个角度,对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本文发现:民族地区科研经费投入强度不断提高,但仍与全国平均水平有差距;科研成果数量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弱;科研市场环境较差,企业科研投入力度和意愿不强;财政支出中科研支出占比较低;高技术企业数量少。本文依据科技竞争力的基本内涵选择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对民族八省区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研究民族八省区科技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揭示:广西、宁夏、云南科技竞争力综合得分较高,贵州、内蒙古得分处于民族地区中游,西藏、青海得分较低;从进步程度上看,民族八省区科技竞争力综合得分逐年上升;从相关性上看,经费投入、科研人才数量和信息化建设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密切相关。这些结论揭示了民族八省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实现路径。最后结合前文分析结果,对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就如何提升地区科技综合实力提出了建议。

吕腾捷[9](2020)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促进 ——基于效率分解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低增速”“高质量”的战略定位要求不断深入,旅游产业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下的“供给侧改革”更加紧迫,这就要求对长久发展中更关注于规模总量这一视度进行转变,结合新视角对旅游企业和地区间的相关性进行协调。效率评价是一种能够对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及生产效率进行提升的运行手段。在效率层面基础上来分析我国旅游行业效率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道路进行重点审视,有利于旅游产业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和科技驱动。本研究具体结合2002-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综合三阶段DEA模型、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和Tobit回归等方法,深层次分析31个省份旅游产业、行业效率变化以及效率相关核心因素影响情况,同时对驱动效率变化特征的机制原因进行研究。最终研究获得的结果能够给各地区旅游行业在对投入资源不足或者过剩问题的判断提供定量基础,通过对各省区域间的旅游产业地区变化情况进行展示,协助各个地区形成提高旅游产业效率的最优化改善路径,也给企业科学性投资提供具体手段和依据,破除旅游业在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不科学问题。首先,本文总共分八章,分别从产业整体,产业内部,产业外部系统展开宏微观视角结合的讨论。首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效率数值是1地区中的旅游产业效率以及四大主要行业效率情况进行测算;其中结合Tobit模型识别并分析影响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因素;再次,利用、条件和绝对收敛检验对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区域内变化趋势进行探讨;最后,在考虑碳排放角度下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动态性变化进行分析。其中,第一、二章的写作,以国内外研究旅游产业效率的相关文献和理论整理分析为基础,了解到目前研究资料还具有一系列不足之处,具体涉及到:没有针对新时期高质量发展需求下旅游产业效率在我国范围内的变化情况进行长期探究;没有针对智能信息化发展以及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要求影响下旅游产业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没有针对现阶段旅游产业效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探究等。针对上述不足,本文以实证分析我国31个省份中的旅游产业效率作为核心内容,构建了旨在为我国旅游产业效率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研究依据的写作框架。其次,第三章实证分析,通过综合对比三阶段的DEA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的旅游效率,发现我国各省市旅游技术效率差异非常明显,全国旅游效率发展不均衡,从区域差异来看,各省的旅游产业效率水平差异大。旅游效率较低地区,如西藏、甘肃、内蒙古等地区的发展潜力还是十分巨大的,这些地区旅游业中的信息化要素的投入还是相对不完善的,因此,适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可能会有效提升这些省份的旅游产业效率水平。至于处于高效率和旅游产业效率水平较高的地区,例如北上广深,以及川渝、湖南等地区,旅游产业增长中信息化的投入相对饱和,所以信息化对这些省市旅游产业效率的贡献相对低一些。再次,第四章从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文献回顾选取影响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丰富程度、交通便利程度以及信息化发展水平,当地居民文化程度以及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影响。因为旅游产业效率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通过对影响旅游产业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到,旅游产业效率受到对外开放程度和居民文化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受到其他四种变量的影响比较明显。这四个变量中除了交通便利程度不显着负相关,其他三者均呈现出明显正相关性。之后,第五章对旅游效率区域差异性研究,分四大区域对旅游效率演变趋势的分析,结果发现旅游产业效率在我国东、西部范围内具有s收敛,中部和东北部区域较为平稳收敛性不显着,效率呈现分散状态。进一步检验发现,除东北地区外,我国其他范围旅游效率具有绝对b,说明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在东、西部范围内旅游效率增长呈现收敛状态,同时其内部具有的差异性也在不断降低。而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绝对或条件??收敛,其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对其收敛效应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比两个控制变量可知,相比经济发展水平(EDL)的估计系数而言,四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程度(REL)估计系数更大。然后,第六章将旅游整体产业效率进一步深入,具体到景区、旅行社、交通和酒店是旅游产业的四大核心行业,四大行业旅游效率分解特点具有复杂性,且四个核心行业中的旅游效率测算结果不具有显着关联性,从综合效率层面上来说,全国景区行业中的实际产出在理想产出中所占比例最低,整体旅游对其产生的影响作为明显,综合效率年份波动性比较强;酒店行业中的实际产出情况最为良好,旅游效率均值相较其他产业比较高,具有一定稳定性;旅游社效率则处于居中地位,旅游交通效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并趋于稳定的状态。接着,第七章中考虑到不能仅测算“好产出”下的旅游效率,应当结合“坏产出”即碳排放条件下的旅游产业效率,所以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旅游生态效率进行了考察。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碳排放下,天津,川渝,云贵这六个省份整体效率与不含碳排放的结果相比表现出相对提升的情况。另外,在2010年之后,大多数省份整体效率相对不考虑碳排放的情况提高较多,但是,近2015-2017年又呈现小幅效率下降的情况;与之不同的是,西部地区,如青海,宁夏在2010-2017年旅游产业综合效率情况相较未考虑碳排放的情况表现出提高的趋势。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来看,考虑碳排放的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相较不考虑的情况而言出现了明显的效率差异,具体从“碳排放量”特征最显着的六个省份情况来看,全要素生产率上海和海南和山东三个省份处于上升趋势,天津,西藏又不同程度的下降,北京基本不变。最后,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通过梳理理论研究对数据的经济性结论进行探讨,并总结出政策建议。明确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并进一步展望未来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方向。

黄若然[10](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研究表明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只,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二、福建完成471.82亿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完成471.82亿元(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研究进展
        1.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1.2.2 农业水价分担
        1.2.3 农业水价补贴(补偿)
        1.2.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1.2.5 农业水价和灌溉价值计算
        1.2.6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名词解释
        2.1.1 农业水价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1.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
        2.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2.1.5 农业水价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辨析
    2.2 理论基础
        2.2.1 准公共物品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社会分工理论
        2.2.4 效用价值论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研究
    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和制度变迁
        3.1.1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
        3.1.2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度变迁
    3.2 改革任务和进度分析
        3.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3.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进度
        3.2.3 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改革进程变化趋势
    3.3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3.3.1 农业执行水价对运营维护成本弥补情况
        3.3.2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落实情况
        3.3.3 供水计量、定额管理和管护机制配套情况
    3.4 改革成效
        3.4.1 节水成效显着
        3.4.2 灌溉和生产效率提升
    3.5 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
        3.5.1 改革特征
        3.5.2 存在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研究
    4.1 指标识别
        4.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特点
        4.1.2 指标选择原则
        4.1.3 指标确定依据和初步识别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
        4.2.2 权重确定
    4.3 以指导政府决策为目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4.3.1 指标评价标准
        4.3.2 模型构建
        4.3.3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结果
        4.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区域差异
    4.4 基于加权Topsis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定量评价
        4.4.1 模型介绍
        4.4.2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结果
        4.4.3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区域性差异
    4.5 两种评价方式下结果的差异及综合结果
        4.5.1 两种评价结果差异
        4.5.2 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
        4.5.3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差异
    4.6 小结
第五章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
    5.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定义与识别
        5.1.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识别
        5.1.2 Mitchell评分法
        5.1.3 基于Mitchell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确定
        5.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类
    5.2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分析
        5.2.1 利益关系
        5.2.2 利益诉求
        5.2.3 利益相关者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
    5.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
        5.3.1 指标体系
        5.3.2 专家评分结果处理方法
        5.3.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结果
        5.3.4 科研学者与实践工作者评价结果的差异
    5.4 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的合理分担
        5.4.1 分担主体识别
        5.4.2 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担责任
        5.4.3 政府部门的分担方式
        5.4.4 用水农户及相关组织的分担方式
        5.4.5 社会机构的分担方式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1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1.1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
        6.1.2 粮食作物单位水产出与农业单位水产出的关系
        6.1.3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6.1.4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 政府内部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2.1 评价体系构建
        6.2.2 基于粮食安全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
        6.2.3 基于水资源灌溉效益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4 基于生态价值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5 地方及中央政府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3 基于定量方法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6.3.1 基于定量评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6.3.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分担的农业水价
        6.3.3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确定和机制建设研究
    7.1 基于“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7.1.1 “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7.1.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7.1.3 农户分担的水价与当前执行水价之间的关系
        7.1.4 基于“定量+定性”综合评估的各方水费承担额度
        7.1.5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7.2 基于激励和扶持机制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修正
        7.2.1 标准确定
        7.2.2 修正后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7.2.3 修正后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7.2.4 修正后粮食灌溉水费分担情况
        7.2.5 修正后分担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7.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
        7.3.1 合理定价机制
        7.3.2 政策倾斜机制
        7.3.3 农户参与机制
        7.3.4 社会参与机制
        7.3.5 保障机制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
        1.4.2 产业集聚及林业产业集聚
        1.4.3 林业产业集聚空间范围界定
        1.4.4 林业经济增长及其效率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聚理论
        2.1.1 静态视角的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2.1.2 动态过程视角的产业集聚演进研究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2.2.3 内生经济增长研究
        2.2.4 经济增长效率测度研究
    2.3 理论评述及研究启示
第三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概况及测度
    3.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3.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及比较
        3.2.1 产业集中度(CR_n)
        3.2.2 空间基尼(G)系数
        3.2.3 区位熵(LQ)系数
    3.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3.1 林业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判断
        3.3.2 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研究
    4.1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的初步考察
        4.1.1 林业产业集聚度内部结构分析
        4.1.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度的区域差异
    4.2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4.2.1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的直观考察
        4.2.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4.3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4.3.1 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4.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5.1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理分析
        5.1.1 产业集聚的基本逻辑
        5.1.2 构建林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5.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5.2.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6.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其空间差异
        6.1.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描述分析
        6.1.2 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6.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6.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6.3.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6.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7.1 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和分析
        7.1.1 测度方法
        7.1.2 测度指标的描述分析
        7.1.3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7.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7.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7.3.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择
        7.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3)国内价值链嵌入的地区碳减排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国内价值链嵌入程度测算方法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价值链嵌入对碳排放影响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的局限性
第二章 二氧化碳排放的衡量和测算
    第一节 二氧化碳排放的概念
    第二节 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衡量指标
        一、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指标
        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指标
    第三节 二氧化碳排放的测算
        一、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方法
        二、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三、各省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价值链的衡量和测算
    第一节 国内价值链的概念
    第二节 国内价值链嵌入的核算方法和指标
        一、国内价值链嵌入的核算方法
        二、国内价值链的核算指标
    第三节 国内价值链嵌入现状分析
        一、各省份增加值流出总量分析
        二、各省份国内价值链嵌入指标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价值链嵌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国内价值链嵌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路径
        一、国内价值链嵌入的“链中学”效应
        二、国内价值链嵌入的“俘获锁定”效应
        三、国内价值链嵌入与二氧化碳排放的U形假说
    第二节 二氧化碳排放的其他影响因素
    第三节 计量分析
        一、空间效应的检验
        二、国内价值链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计量分析
        三、国内价值链衍生指标的空间计量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注重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地区整体高效参与国内价值链,优化地区产业布局
        三、改善创新环境,促进绿色技术发展革新
        四、结合各省国内价值链参与现状,合理分配碳排放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4)基于化学分析与机器学习的铁观音茶叶品质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铁观音的概述
        1.1.1 铁观音的主要产区
        1.1.2 铁观音的制作工艺与分类
        1.1.3 铁观音的组成与功效
    1.2 茶品质的评价方法
        1.2.1 感官评价法
        1.2.2 化学评价法
        1.2.3 电子鼻评价法
        1.2.4 电子舌评价技术
        1.2.5 其他评价技术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
        1.3.1 近红外光谱技术概述
        1.3.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评价中的应用
    1.4 品质评价中的机器学习方法
        1.4.1 机器学习方法简介
        1.4.2 食品品质评价中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GC-MS指纹图谱构建铁观音茶叶品质评价体系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2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茶样的前处理和萃取头前处理
        2.2.2 茶样挥发性成分的萃取
        2.2.3 GC-MS条件
        2.2.4 GC-MS数据处理和分析
        2.2.5 基于GCMS-ML技术的铁观音品质评价建模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茶产区的挥发性成分组成
        2.3.2 相似度计算和峰重叠率的计算
        2.3.3 聚类分析对茶叶品质进行评价
        2.3.4 基于GCMS-ML的茶叶品质分级机器学习模型构建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HPLC指纹图谱构建铁观音茶叶品质评价体系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试剂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茶叶样品
    3.2 实验方法
        3.2.1 拟检测的主要成分
        3.2.2 标准品溶液配制
        3.2.3 色谱条件
        3.2.4 样品前处理
        3.2.5 数据处理和分析
        3.2.6 基于HPLC-机器学习方法的茶叶品质分级模型建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检测方法
        3.3.2 不同产地和等级茶样中可溶性成分的含量
        3.3.3 茶样液相组分的主成分分析
        3.3.4 基于HPLC-ML方法的茶叶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
    3.4 小结
第4章 NIRS法构建铁观音茶叶品质评价模型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数据分析与建模方法
    4.3 实验过程数据与结果讨论
        4.3.1 红外光谱的采集最佳条件
        4.3.2 NIRS光谱特征和预处理
        4.3.3 近红外光谱特征降维
        4.3.4 参数优化策略
        4.3.5 近红外光谱数据建模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评价模型的比较
    5.1 模型综合性能评价
    5.2 三种数据采集操作对比
    5.3 NIRS-ML模型用于在线分析的可能性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项目创新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A
附表B
附表C
附表D
附表E
附图F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件

(5)不确定条件下汀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
        1.3.2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1.3.3 水资源规划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补偿
        2.1.2 三线一单
        2.1.3 不确定性
        2.1.4 水资源优化配置
    2.2 经济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庇古理论
        2.2.3 科斯定理
第3章 汀江(韩江)流域生态补偿与水资源利用
    3.1 自然社会经济现状
        3.1.1 地理位置和研究范围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2 流域生态补偿
        3.2.1 生态补偿原则
        3.2.2 生态补偿对象
        3.2.3 生态补偿目标
        3.2.4 生态补偿模式
        3.2.5 补偿实施效果
    3.3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
        3.3.1 流域水资源
        3.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3.3 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基于确定性模型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4.1 确定性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4.1.1 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构建
        4.1.2 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
    4.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4.3 流域各部门产业优化调整
    4.4 流域综合经济效益优化分析
    4.5 流域生态补偿优化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区间不确定规划的汀江(韩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5.1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5.1.1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构建
        5.1.2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
    5.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效益分析
    5.3 流域污染物排放优化分析
    5.4 流域生态补偿优化分析
    5.5 本章小结
        5.5.1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
        5.5.2 优化分析
第6章 基于区间两阶段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6.1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6.1.1 模型方法简介
        6.1.2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构建
        6.1.3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
    6.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6.3 流域综合经济效益优化分析
    6.4 流域生态补偿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6.5.1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
        6.5.2 优化分析
第7章 基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7.1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7.1.1 模型方法简介
        7.1.2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构建
        7.1.3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求解
    7.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7.3 流域生态补偿额与经济效益优化分析
    7.4 各优化方法横向对比结果
    7.5 本章小结
        7.5.1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
        7.5.2 优化分析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基于确定性模型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8.1.2 基于区间不确定规划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8.1.3 基于区间两阶段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8.1.4 基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路线导图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3 研究述评
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特征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间特征
    3.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特征
    3.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结构与区域效应
    4.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
    4.2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交互结构
    4.3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有效关联
    4.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核心-边缘结构
    4.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区域溢出效应
    4.6 本章小结
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关键影响因素
    5.1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5.2 时间与气候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3 时间与空间距离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4 社会人口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5 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6 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7 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8 目的地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9 目的地吸引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0 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1 森林旅游资源禀赋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2 本章小结
6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作用机理
    6.1 研究方法
    6.2 网络信息流与各影响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协调效率分析
    6.3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协调效率分析
    6.4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耦合协调效率识别及划分
    6.5 本章小结
7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与优化策略
    7.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
    7.2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优化策略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基础数据统计表
附录 (B)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校准后的模糊值
附录 (C)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校准后的模糊值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现行基础养老保险缴费模式
        2.1.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
        2.1.3 均衡
    2.2 基本理论
        2.2.1 养老保险代际交叠理论
        2.2.2 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
        2.2.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适度水平理论
        2.2.4 养老保险基金供需平衡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现状及按“产出”缴费动因
    3.1 现行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现状
        3.1.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
        3.1.2 现行养老保险缴费现状
        3.1.3 现行养老保险给付现状
    3.2 现行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存在的问题
        3.2.1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非均衡
        3.2.2 养老保险缴费差距较大
        3.2.3 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水平非均衡
    3.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动因
        3.3.1 科学技术进步形成的劳动力技术替代
        3.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降费需求
        3.3.3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双重压力叠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模型构建及资金供需总均衡分析
    4.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经济学推导
        4.1.1 研发与中间品部门的研发行为分析
        4.1.2 最终品部门利润最大化分析
        4.1.3 家庭内效用最大化分析
        4.1.4 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4.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原理阐述
    4.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模型构建
        4.3.1 指标选取
        4.3.2 模型建立
    4.4 基础养老保险基金需求测算
        4.4.1 人口结构预测
        4.4.2 基础养老保险总需求测算
    4.5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缴费率测算
        4.5.1 基础养老保险动态均衡缴费率测算
        4.5.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长期均衡缴费率测算
    4.6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均衡缴费率合理性检验
        4.6.1 缴费适度性检验
        4.6.2 缴费能力契合关系检验
    4.7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资金供需总均衡实证分析
        4.7.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办法设计
        4.7.2 近期和远期全国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适度性检验
        4.7.3 全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5.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城乡间均衡理论推导
        5.1.1 工资总额缴费模式下城乡间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分析
        5.1.2 “产出”缴费模式下城乡间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分析
        5.1.3 理论推导总结
    5.2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5.2.1 城镇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5.2.2 农村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5.2.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城乡间均衡分析
    5.3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5.3.1 城镇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5.3.2 农村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5.3.3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适度性检验
    5.4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实证分析
        5.4.1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模型构建
        5.4.2 城镇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5.4.3 农村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行业间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6.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行业间均衡理论推导
        6.1.1 工资缴费模式下不同行业基础养老保险均衡情况分析
        6.1.2 “产出”缴费模式下不同行业基础养老保险均衡情况分析
        6.1.3 不同缴费模式下不同行业企业利润情况
    6.2 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6.2.1 劳动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金额测算与分析
        6.2.2 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金额测算与分析
        6.2.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行业间均衡分析
    6.3 不同类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金额测算与分析
        6.3.1 劳动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金额测算
        6.3.2 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金额测算
        6.3.3 不同类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适度性检验
    6.4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行业间均衡实证分析
        6.4.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行业间均衡系数模型构建
        6.4.2 劳动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6.4.3 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区间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7.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地区间均衡理论推导
        7.1.1 工资缴费模式下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理论分析
        7.1.2 “产出”缴费模式下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理论分析
        7.1.3 理论推导总结
    7.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地区间均衡指标体系构建
    7.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省际均衡实证分析
        7.3.1 各省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7.3.2 各省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7.3.3 各省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7.4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地区均衡实证分析
        7.4.1 各地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7.4.2 各地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7.4.3 各地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分析
    8.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实证计量模型构建
    8.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8.2.1 变量说明
        8.2.2 数据来源
    8.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变量检验
        8.3.1 单位根检验
        8.3.2 协整检验
    8.4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回归分析
        8.4.1 OLS回归结果
        8.4.2 系统GMM回归
    8.5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8.5.1 基于地区分组的稳健性检验
        8.5.2 基于指标替换的稳健性检验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调整路径及实现机制
    9.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调整路径
        9.1.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段划分依据
        9.1.2 基础养老保“产出”缴费与给付调整阶段设计
    9.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实现机制分析
        9.2.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
        9.2.2 基础养老保险给付与低保补贴联动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1.1 “产出”缴费模式缴费率与缴费适度水平相契合
        10.1.2 “产出”缴费模式缴费率与缴费能力相适应
        10.1.3 “产出”缴费模式能够促进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结构均衡发展
        10.1.4 “产出”缴费模式有利于实现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
        10.1.5 “产出”缴费模式更能适应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变的大环境
    10.2 政策建议
        10.2.1 实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综合配套改革
        10.2.2 构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利益均衡发展机制
        10.2.3 建立基础养老保险给付与低保补贴联动机制
        10.2.4 稳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民族地区科技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科技竞争力概念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科技竞争力研究现状
        二、国内科技竞争力研究现状
        三、民族地区科技竞争力研究现状
        四、小结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四、数据来源
第二章 民族八省区发展特征和现状比较分析
    第一节 民族八省区常住人口比较分析
        一、人口数量变化比较分析
        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比较分析
        三、人口结构比较分析
    第二节 民族八省区教育水平比较分析
        一、文盲人口比较分析
        二、教育师资配置比较分析
    第三节 民族八省区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一、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二、产业结构比较
    第四节 民族八省区就业状况比较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八省区科技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第一节 民族八省区科技投入比较分析
        一、科技财力投入情况
        二、科技人力投入情况
    第二节 民族八省区科技产出比较分析
        一、科技直接产出情况
        二、科技间接产出情况
    第三节 民族八省区科研环境比较分析
        一、科研立项情况
        二、高技术产业情况
        三、信息化建设情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族八省区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
    第一节 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
        二、指标体系的结构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科技竞争力评价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第三节 民族八省区科技竞争力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法的可行性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过程
    第四节 科技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
        一、聚类分析法基本原理
        二、民族八省区科技发展特点分析
        三、回归分析法基本原理
        四、科技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民族八省区总体发展问题与建议
    第二节 民族八省区各省发展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划科技竞争力相关数据
    附录二 民族八省区科技竞争力建模数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促进 ——基于效率分解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第一节 旅游效率的相关概念
        一、效率的含义及组成
        二、效率的研究方法
        三、旅游产业
        四、旅游产业效率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系统论
        三、厂商理论
        四、新兴空间经济学理论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旅游产业效率相关研究
        二、旅游行业效率相关研究
        三、旅游效率测算分析方法对比
        四、旅游生态效率测算相关研究
        五、旅游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六、国内外文献对比评述
第三章 旅游产业整体经济效率的测算
    第一节 评价方法
        一、三阶段DEA模型
        二、超效率-SBM模型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一、变量选择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第三节 三阶段DEA模型测度我国旅游产业效率
        一、第一阶段我国旅游产业效率测算
        二、第二阶段SFA模型对投入松弛的估计及分析
        三、第三阶段调整投入后旅游业效率值再测定及分析
    第四节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我国旅游产业效率
    第五节 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旅游产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对外开放程度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交通便利程度
        四、旅游资源丰富程度
        五、信息化发展水平
        六、居民文化程度
    第二节 模型构建
        一、TOBIT模型介绍
        二、模型构建
    第三节 数据检验与回归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三、回归分析
    第四节 结果讨论
    第五节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第二阶段投入松弛量调整
        一、投入松弛变量调整步骤
        二、投入松弛变量测算结果
第五章 旅游产业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第一节 分析方法
        一、σ收敛
        二、绝对β收敛
        三、条件β收敛
    第二节 变量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结果分析
        一、σ收敛分析
        二、绝对β收敛分析
        三、条件β收敛分析
第六章 旅游产业内部分行业效率分析
    第一节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酒店行业效率变化情况
        一、酒店行业效率测算
        二、酒店行业效率情况分析
    第三节 旅行社行业效率变化情况
        一、旅行社行业效率测算
        二、旅行社行业效率情况分析
    第四节 旅游交通效率变化情况
        一、旅游交通效率测算
        二、旅游交通效率情况分析
    第五节 旅游景区效率的变化情况
        一、旅游景区整体效率测算
        二、旅游景区效率情况分析
第七章 旅游产业整体生态效率考察
    第一节 旅游业碳排放量的测算方法
    第二节 数据来源
    第三节 旅游产业碳排放量的测度
    第四节 加入碳排放的旅游产业整体效率分析
        一、旅游产业整体效率的变化
        二、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0)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一、音乐创制类
        二、音乐传承类
        三、音乐表演类
        四、音乐风俗类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一、宝物与妙音
        二、禁忌与沉默
        三、乐人与智者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二、212个型式结构
        三、结构的意义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一、真:以情达意
        二、善:由情生益
        三、美:唯情而已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福建完成471.82亿元(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D]. 冯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D]. 魏肖杰.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3]国内价值链嵌入的地区碳减排效应分析[D]. 武壮.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基于化学分析与机器学习的铁观音茶叶品质评价体系[D]. 唐雪平. 华侨大学, 2020(01)
  • [5]不确定条件下汀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D]. 邱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6]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D]. 陆利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7]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研究[D]. 杜芳雨. 辽宁大学, 2020(01)
  • [8]民族地区科技竞争力分析[D]. 喻岩.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促进 ——基于效率分解视角的研究[D]. 吕腾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10]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标签:;  ;  ;  ;  ;  

福建完成471.82亿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