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扁平苔藓的致癌潜力:P53基因表达和形态学研究

口腔扁平苔藓的致癌潜力:P53基因表达和形态学研究

一、口腔扁平苔藓癌变潜能探讨——P53基因表达及形态计量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芯蕊[1](2021)在《肥大细胞和纤维蛋白原在口腔扁平苔藓和修复体相关口腔苔藓样接触性病变病损组织中的表达》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和修复体相关口腔苔藓样接触性病变(oral lichenoid contact lesions,OLCL)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往往很难区分。因此寻求精确的鉴别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实验通过分析比较二者组织中肥大细胞数和纤维蛋白原的表达,以评估是否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研究方法:依据诊断及排除标准,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且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和修复体相关口腔苔藓样接触性病变患者组织标本各22例,采用特殊染色和免疫荧光的染色方法检测两组组织中肥大细胞数和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肥大细胞数为三个高倍视野(×000)下阳性细胞数的值,两组间肥大细胞数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纤维蛋白原表达采用定性分析阳性率的方法,两组间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比较采用x2检验。本实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肥大细胞主要位于组织固有层的网状层以及黏膜下层,OLP组中肥大细胞数高于OLCL组中肥大细胞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主要在基底膜区呈线性沉积,OLP组纤维蛋白原表达阳性率高于OLCL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P患者病变组织中肥大细胞数与纤维蛋白原表达阳性率均高于OLCL组患者病变组织,二者对OLP与OLCL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董红,邓志鹏[2](2013)在《p53与口腔扁平苔藓相关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p53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和Embase外文数据库及CBM等中文数据库p53与OLP相关的单中心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分析p53与OLP的相关性,计算OR值和95%CI。结果最终纳入相关性研究文献9篇,其中病例组(Oral lichen planus,OLP)271例,对照组(Normal oral mucosa,NOM)105例,OLP病变组织p53阳性率是NOM的4.62倍(95%CI=2.00~10.64),合并值Z=3.59,P<0.001,说明p53在OLP组与在NOM组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的表达与OLP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相关性,可将其作为预测OLP恶变潜能的生物学标志物。

马哲[3](2008)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病及其恶变机理的探讨》文中提出目的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粘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被认为是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癌变潜在性,WHO将OLP确定为癌前状态。口腔扁平苔藓的粘膜病损可累及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多发于颊部,其次为舌、龈、唇、腭、口底等处。临床常表现为复杂的联合病损,如丘疹样、斑块的、萎缩性、溃疡和大疱等,也可表现为角化样病变,如白斑。萎缩型病变和糜烂型病变,最有可能引起疼痛。OLP主要的病理特征为:上皮过度角化、上皮下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及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同时具有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固有层炎性细胞凋亡减少。变性的基底细胞形成胶样小体或Civatte小体,表现为均匀嗜酸性粒细胞,超微结构表明,胶样小体为角质细胞的凋亡。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涉及诸多因素,与局部慢性机械损伤、药物刺激、牙科材料、口腔内电流刺激以及精神紧张、全身性疾患和遗传因素等有关;还可能与某些细菌、病毒感染相关。以往研究提示,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细胞因子的释放及角质细胞的凋亡异常,被认为是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OLP于1869年被首次报道,一百多年来对于其发病率的调查结果,各地域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外资料流行病学资料显示:OLP是除复发性口疮外,最多见的口腔粘膜疾病。1981年我国“口腔白斑、扁平苔藓两病防治协作组”的调查资料显示,OLP患病率为0.51%。迄今为止,河北省各地区尚缺乏关于OLP的流行病学资料。研究表明,OLP病变使口腔癌发生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是具有癌变潜能的口腔粘膜病损。OLP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其中Ki-67、Cox-2的过表达及p53基因的突变可能与其发生的密切相关因素。Ki-67位于人的所有增殖细胞的核内,是细胞增殖活性的一种标志性抗原,也是判断良、恶性肿瘤组织生长状态的关键指标。Ki-67过度表达提示细胞增殖过度,与传统的增殖核抗原PCNA相比背景干扰小,是近两年得到应用的,更为准确可靠的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环氧合酶Cox-2(cyclooxygenase,Cox-2)又名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是一种诱导型膜结合蛋白酶,位于细胞内质网和细胞核周围,Cox-2在多种因子(如内毒素、感染因子、生长因子等)的作用下表达上调,与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关系密切。p53基因是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可以启动细胞凋亡机制。大量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中野生型p53基因突变或失活而导致的功能异常,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p53基因突变可能与口腔粘膜良性病损恶性变有关。研究显示,P53蛋白表达增高与OLP特征性病变及癌变相关,p53基因的突变可能引起OLP的发生与发展。本课题第一部分:在河北省内,通过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OLP在河北省的发病特征、人群和空间分布状况,并对上述诸多因素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为我国人群中OLP的诊断、治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本课题第二部分:收集五年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OLP患者101例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针对OLP的相关癌变因素:Ki-67和Cox-2,检测其在101例OLP患者病变中的表达,并以正常口腔粘膜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作为比较,探讨Ki-67、Cox-2表达与口腔OLP潜在恶性的关系。本课题第三部分: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60例OLP患者病变及病变旁组织和相邻正常口腔粘膜中突变型p5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比较,探讨OLP癌变潜在危险性和癌变机理,为OLP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癌变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材料与方法1河北省口腔扁平苔藓的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四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样本估计总体。在河北省三市、三县,随机抽样共选取36个调查点,2个年龄组各调查742人,男女比为1:1,共调查1548人。OLP诊断标准:采用全国牙防组制定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对OLP的诊断标准。全部调查资料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口腔扁平苔藓中Ki-67、Cox-2表达与其潜在恶性的关系收集口腔扁平苔藓101例,另取口腔癌手术标本10例,口腔正常颊粘膜标本10例作为对照。使用免疫组化(SP法)方法检测Ki-67、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3口腔扁平苔藓中突变型p53基因mRNA表达的检测60例口腔扁平苔藓和30例颊癌均经病理确诊,20例正常口腔颊粘膜来自外伤创面周围的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标本。采用一步法RT-PCR检测突变型p53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4口腔扁平苔藓及其邻近组织中突变型p53基因mRNA的表达30名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口腔扁平苔藓。每名患者采集病变区、病变旁、正常组织区三个部位标本各一,共90个标本。病变旁组织与病变组织距离≥5mm,正常组织与病变旁组织距离≥1cm。所有标本的采集均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采用一步法RT-PCR检测突变型p53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1在本次流行病学调查中,河北省被调查人群中口腔扁平苔藓的患病率为0.82%,略高于我国“口腔白斑、扁平苔藓两病防治协作组”的调查结果,测算河北省口腔扁平苔藓患病率的95%可信区间为0.38%~1.26%。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各种口腔粘膜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腔扁平苔藓是目前口腔粘膜病中除复发性口疮外的最多见的口腔粘膜病。3口腔扁平苔藓好发于颊部,其患病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无城乡差异。4临床病理资料分析101例口腔扁平苔藓中,男性39例,女性62例,男:女之比为1:1.6,女性多于男性。就诊年龄最小者21岁,最长者78岁,平均年龄为48.8岁。发病部位最常见为颊部81例;其次为舌部11例;其它牙龈5例;唇部4例。5口腔扁平苔藓的病理学改变101例口腔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上皮增生和/或萎缩,基底细胞灶状或片状液化消失,上皮下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其中表现为上皮增生者48例;上皮萎缩者22例;上皮增生与萎缩同时出现者23例。15例伴有上皮下疱;19例伴上皮糜烂和溃疡。7例出现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出现上皮癌变,OLP癌变率为0.9%(1/101),癌前病变发病率为6.9%(7/101)。口腔鳞状细胞的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异型性的肿瘤细胞呈多边形或圆形,排列成巢状,可见细胞间桥,肿瘤细胞有角化倾向,形成癌珠。6 Ki-67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10例正常口腔粘膜均表达Ki-67,阳性细胞散在于基底细胞中,其阳性细胞比例为15.2%。在101例口腔扁平苔藓中,93例表达Ki-67,阳性细胞位于增生上皮或萎缩上皮的基底细胞和基底旁细胞中,其阳性细胞比例为37.1%。扁平苔藓伴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的病例中,阳性细胞比例为47.0%;扁平苔藓伴上皮癌变的病例,其阳性细胞比例为61.0%。1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全部表达Ki-67,阳性细胞随着肿瘤异型性基底细胞和基底样细胞增多而明显增多,其阳性细胞比例为62.5%。统计学分析表明,扁平苔藓阳性率高于正常口腔粘膜,低于口腔鳞状细胞癌,差别均有显着性(P<0.05)。单纯扁平苔藓(36.1%)与扁平苔藓伴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47.0%)之间差别无显着性(P>0.05);而与扁平苔藓伴上皮癌变(61.0%)之间差别有显着性(P<0.05)。7 Cox-2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10例正常粘膜均不表达Cox-2。101例扁平苔藓中36例表达Cox-2,阳性率为35.6%,病变表现为上皮棘层细胞、粒层细胞和表层细胞呈阳性表达,基底细胞呈阴性表达。扁平苔藓伴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的病变中,阳性的棘层细胞增多,并具有异型性。扁平苔藓伴上皮癌变的病变中,阳性的肿瘤细胞浸润至肿瘤间质。在阳性的36例口腔扁平苔藓中,组织病理学改变为上皮增生者16例阳性;上皮萎缩者9例阳性;上皮增生与萎缩相间者4例;上皮不典型增生阳性者6例;上皮癌变阳性者1例。1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2例表达Cox-2,阳性率为20.0%。阳性的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浸润性生长。Cox-2在正常口腔粘膜(0%)、扁平苔藓(35.6%)及口腔鳞状细胞癌(20.0%)三者之间差别有显着性(P<0.05);口腔粘膜与扁平苔藓之间以及口腔粘膜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差别均有显着性(P<0.05)。扁平苔藓(35.6%)及口腔鳞状细胞癌(20.0%)之间差别无显着性(P>0.05)。8口腔扁平苔藓突变型p53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结果显示,60例口腔扁平苔藓中表达阳性者13例;阳性率为21.67%(13/60)。30例口腔颊癌中表达阳性者16例;阳性率为53.3%(16/30)。20例口腔正常粘膜p53基因mRNA表达阳性者1例;阳性率为5%(1/20)。口腔扁平苔藓组与口腔癌中p53基因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7)。口腔扁平苔藓组与口腔正常粘膜组的p53基因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口腔颊癌与正常口腔粘膜p53基因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7)。9 RT-PCR检测突变型p53基因在扁平苔藓及其邻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3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每例包括扁平苔藓病变组织、病变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共90个标本,其中p53基因mRNA表达均为阳性者3例;占全部患者的10%(3/30)。扁平苔藓病变旁组织为阳性,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为阴性者3例;占全部患者的10%(3/30)。扁平苔藓病变组织为阳性,病变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为阴性者1例;占全部患者的3.33%(1/30)。扁平苔藓病变和病变旁组织均为阳性,正常组织阴性者1例;占全部患者的3.33% (1/30)。结论1河北省被调查人群中OLP患病率为0.82%,河北省OLP患病率的95%可信区间为0.38%~1.26%。2本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各种口腔粘膜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LP是口腔粘膜病中除复发性口疮外的最多见的口腔粘膜病。3本研究临床病理分析显示:OLP癌变率为0.9%,癌前病变发病率为6.9%;说明OLP具有潜在癌变性。4 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从正常口腔粘膜到OLP和口腔癌依次增加,三者之间差别有显着性(P<0.05),表明上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异常提高和细胞分化的异型,是OLP癌变的机理。5 Ki-67在单纯OLP与OLP伴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之间,差异无显着性,在单纯OLP与OLP伴上皮癌变之间,差异有显着性(P<0.05);表明OLP上皮增生以及恶性转变,存在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6在OLP伴癌前病变的早期阶段,Cox-2已经明显增高,这对于癌的发生起到了催化和促进作用。7 OLP与口腔癌中p53基因mRNA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 <0.017);OLP与口腔正常粘膜的p53基因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口腔癌与正常口腔粘膜p53基因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7)。8 p53基因突变及癌变潜在性存在于OLP病变区及病变周围1cm范围内的正常口腔粘膜。

蔡扬,于燕妮,柳咏发,卢虹,杨宏[4](2006)在《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鳞癌棘细胞形态计量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形态计量学角度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癌变的可能性,并为口腔黏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多功能图象分析系统对取自口腔黏膜的正常、口腔扁平苔藓(OLP)、伴轻、中度上皮异常增生白斑(LK)、鳞癌(SCC)的上皮棘层细胞及胞核进行形态计量学研究分析,选择表示细胞及细胞核大小和形状的二维参数9个,体视学参数10个,并比较这些参数在各组间的变化趋势及差异。结果:无论从二维或三维的各项形态学指标,OLP的测量值都处于正常与LK和鳞癌之间,与正常组相比,各参数值多无显着性差异,而与鳞癌组差异显着。结论:OLP是一种介于正常与轻、中度上皮异常增生之间的病变,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但癌变潜能低于癌前白斑。二维定量和三维定量结合可更全面地反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及细胞核的量变质变过程;核质比值、细胞核体积密度可作为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参考指标。

薛敬玲[5](2005)在《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中郎格罕氏细胞与增殖、凋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口腔黏膜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细胞免疫在该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郎格罕细胞(langerhans cells,LCs)是目前所知机体内功能较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以往研究多从平面的角度观察OLP上皮中LCs。OLP中LCs的三维结构形态如何,特征性表型如何少见有关报道。 OLP临床表现有多种类型包括网状、斑块、丘疹、大庖、萎缩及糜烂等六型,可单独发生也可几型混合发生。有研究表明萎缩型OLP对组织造成较严重的损伤,甚至发展成为癌,而单纯的网状型OLP因症状较轻通常被视为早期病损。比较研究正常黏膜、网状型OLP与萎缩型OLP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活性,有助我们进一步理解OLP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探讨OLP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临床治疗OLP提供新的思路。 本实验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中郎格罕细胞的研究 实验一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中郎格罕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观察OLP中郎格罕细胞(Langerhans cells,LCs)的形态学特征。 材料与方法:收集5例正常颊黏膜及8例口腔颊部扁平苔藓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光镜、电镜、观察其中LCs的分布,通过免疫荧光技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LCs进行断层扫描和三维立体结构重建。 结果:OLP中LCs主要分布在上皮细胞棘层,数量较正常颊黏膜中的多;电镜下,LCs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细胞核不规则,胞质内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和内质网。断层扫描和图象分析显示正常颊黏膜中LCs相对面积较小,形状因子相对值较大;口腔扁平苔藓中LCs相对面积较大,形状因子相对值较小;对比正常黏膜,OLP中LCs胞浆突起增多、增长。三维立体结构重建显示OLP中LCs形状更不规则,少数LCs树状突起之间存在连接。 结论:OLP中LCs体积增大,突起增多、增长,提示其抗原递呈功能可能增强;

蔡扬[6](2004)在《染色体不稳定与口腔黏膜癌变》文中研究说明基因不稳定是人类肿瘤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染色体不稳定(chromosome instability, CIN)是见于人类大多数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基因不稳定形式,包括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OSCC)。非整倍体作为CIN的特征性表现形式可以出现在相当比例的OSCC及癌前病损,并与细胞的恶性转化进程有关,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预测口腔癌前病损的癌变进程,但其形成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研究显示:细胞有丝分裂检查点(mitotic checkpoint)功能缺陷和中心体异常可能是肿瘤细胞CIN(非整倍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但这一推测还没有在包括OSCC在内的人类大量实体瘤中得到全面证实。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染色体不稳定的潜在机制及其相关调控,了解其与口腔黏膜癌变的关系及其在口腔癌前损害预后判断中的作用和意义。 研究材料与方法如下:(1)以7株体外培养的非整倍体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荧光染色(IF)、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及荧光活化细胞分类(FACS)等方法,观察非整倍体OSCC细

蔡扬,于燕妮,肖开棋[7](2001)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潜能探讨——P53基因表达及形态计量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从P5 3基因的表达及细胞形态计量变化 ,研究口腔扁平苔藓 (OLP)癌变的潜能。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 2 8例OLP病损P5 3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用图像分析技术 ,对其中 16例OLP的细胞形态学变化进行测量及分析 ,并分别与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性白斑、及鳞癌比较。结果 P5 3蛋白在正常口腔粘膜中表达阴性 ,但可在OLP、白斑 (LK)角朊细胞及鳞癌 (SCC)癌细胞中表达 ,阳性细胞数比例由OLP、LK到SCC依次递增 ,差异有显着性 (P <0 0 5 )。细胞形态定量结果显示 :OLP各项参数值介于正常与白斑和鳞癌之间 ,与鳞癌差异显着 (P <0 0 5 )。结论 OLP是一种界于正常及癌之间的良性病损 ,具有一定的恶变潜能 ,但恶变潜能可能低于白斑

吴丹凤[8](2017)在《脱落细胞学在慢性口腔溃疡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背景 细胞学的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凭借所取细胞的形态、大小和结构上的改变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细胞病理学又细分为脱落细胞学和细针吸取细胞学。子宫颈及阴道脱落细胞、泌尿系统脱落细胞、呼吸及消化系统脱落细胞以及口腔上皮脱落细胞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口腔癌作为口腔科较为棘手的疾病,具有致命性,发病率不断增加,有些类型预后较差,5年死亡率高居不下[1]。组织活检术有创伤较大、成本较高等缺点。口腔脱落细胞学具有非侵入性、成本低等优点,可以作为慢性口腔溃疡良恶性的诊断依据之一。研究目的 对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各种慢性口腔溃疡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评估方法 实验对象选择107例长期不愈(病程超过一个月)的慢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症状以溃疡为主,可伴随肿块、充血、粘液渗出、水疱等其他临床表征。所有病例均在口腔科细胞学室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94例进行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另外13例经三个月随访。术后病理或临床治疗效果验证作为最终诊断金标准,最终诊断与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脱落细胞学检查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5.3%,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10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5.4%,细胞学检查与最终病理完全一致的符合率67.0%。107例患者有94例经过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88例为口腔鳞状细胞癌,2例为黏液表皮样癌,2例为腺样囊性癌,2例为角化棘皮瘤。其中脱落细胞学88例鳞癌有4例漏诊,1例腺样囊性癌误诊为混合瘤,1例黏液表皮样癌误诊为鳞癌。此94例患者均经过手术顺利出院。另有13例经过临床治疗效果随访验证,7例为创伤性溃疡,6例为非特异性炎症。这13例中脱落细胞学均未观察到异常的间变细胞。此13例均经过去除刺激因素以及抗炎对症治疗痊愈。结论 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慢性口腔溃疡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具有简单易行、快速、创伤小等特点,本文通过细胞学与术后病理学及临床治验对照研究,得出其准确率相对较高的结论。临床医生可以以细胞学检查结果为依据,详细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

张扬[9](2007)在《基质金属蛋白酶-2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基因沉默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80%表现为NSCLC。因此,从分子水平了解NSCLC侵袭与转移的过程,寻找可靠的标志物来预测患者复发或不良预后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MMP-26广泛表达于正常和肿瘤组织,但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RT-PCR、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分析等方法,检测了MMP-26及其特异性抑制因子TIMP-4在NSCL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应用RNAi技术抑制MMP-26基因在人肺癌细胞中的表达,体外观察基因沉默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MMP-26和TIMP-4在NSCLC组织中协同表达;MMP-26可能通过降解ECM或激活MMP-9参与NSCLC的早期侵袭过程,检测MMP-26的表达有助于预测NSCLC患者的预后;RNAi介导的MMP-26基因表达沉默可有效降低肺癌细胞浸润能力,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与MMP-9的协调来实现的,故而MMP-26有望成为抗NSCLC侵袭的分子靶点。随着MMP-26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研究的深入,MMP-26作为靶基因可能为肿瘤的治疗开辟新的有效途径,其具体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探寻。

二、口腔扁平苔藓癌变潜能探讨——P53基因表达及形态计量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腔扁平苔藓癌变潜能探讨——P53基因表达及形态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肥大细胞和纤维蛋白原在口腔扁平苔藓和修复体相关口腔苔藓样接触性病变病损组织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分组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结果判读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苔藓样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致谢
个人简历

(3)口腔扁平苔藓发病及其恶变机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论文 口腔扁平苔藓发病及其恶变机理的探讨
    引言
    第一部分 口腔扁平苔藓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口腔扁平苔藓Ki-67、Cox-2 表达与其潜在恶性的关系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口腔扁平苔藓与突变型p53 基因的关系
        前言
        实验一 口腔扁平苔藓突变型p53 基因mRNA 水平的表达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实验二 口腔扁平苔藓及其邻近组织突变型p53 基因mRNA 的表达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Cox-2、Ki-67 的病理表达及意义
综述二 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机制及癌变机理研究进展
综述三 口腔扁平苔藓与细胞凋亡
致谢
个人简历

(4)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鳞癌棘细胞形态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方法
    1.1 测量仪器及检测标本
    1.2 测量方法及指标
    1.3 二维参数选择及计算公式
    1.4 体视学参数计算公式[3]
    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3 讨 论

(5)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中郎格罕氏细胞与增殖、凋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三、引言
四、正文
    1、文献综述
    2、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中郎格罕细胞的研究
        实验一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中郎格罕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实验二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中郎格罕细胞的表型分析
        第二部分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实验三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细胞定量病理学研究
        实验四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中凋亡与增殖的定量分析
        实验五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
        第三部分 674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特征分析
        实验六 674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特征分析
    3、结论
五、发表论文
    A Clinical Study of 674 Patients with Oral Lichen Planus in China
六、个人简历
七、后记

(6)染色体不稳定与口腔黏膜癌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一 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潜在机制研究
实验二 中心体扩增与口腔黏膜癌变进程的关系
实验三 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心体扩增可能分子调控机制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7)口腔扁平苔藓癌变潜能探讨——P53基因表达及形态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1. 标本来源
        1.1 免疫组化材料
        1.2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1.3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2. 形态计量学研究
        2.1 测量仪器
        2.2 测量方法及指标
        2.3 参数选择及计算公式
    3. 统计学处理
        3.1 P53蛋白表达强度在各组间的差别采用计量资料q检验。
        3.2 形态计量各参数值先计算每个标本各参数的均值。
结 果
    1. 一般临床资料
    2. P53蛋白的表达在正常口腔粘膜表达阴性 (图1) 。
    3. 细胞形态定量结果
讨 论

(8)脱落细胞学在慢性口腔溃疡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3.1 最终诊断结果
    3.2 细胞学刮片检查结果
    3.3 细胞学检查与最终诊断对照结果计算
4 讨论
5 结论
6 不足和展望
7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脱落细胞学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基质金属蛋白酶-2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基因沉默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非小细胞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基质金属蛋白酶-26 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实验与研究
    第一章 MMP-26 和TIMP-4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章 RNA 干扰抑制MMP-26 表达对人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及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四、口腔扁平苔藓癌变潜能探讨——P53基因表达及形态计量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肥大细胞和纤维蛋白原在口腔扁平苔藓和修复体相关口腔苔藓样接触性病变病损组织中的表达[D]. 杨芯蕊.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p53与口腔扁平苔藓相关性的Meta分析[J]. 董红,邓志鹏. 海南医学, 2013(02)
  • [3]口腔扁平苔藓发病及其恶变机理的探讨[D]. 马哲. 河北医科大学, 2008(01)
  • [4]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及鳞癌棘细胞形态计量学分析[J]. 蔡扬,于燕妮,柳咏发,卢虹,杨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6(03)
  • [5]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中郎格罕氏细胞与增殖、凋亡的研究[D]. 薛敬玲. 武汉大学, 2005(05)
  • [6]染色体不稳定与口腔黏膜癌变[D]. 蔡扬. 四川大学, 2004(11)
  • [7]口腔扁平苔藓癌变潜能探讨——P53基因表达及形态计量学研究[J]. 蔡扬,于燕妮,肖开棋.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S1)
  • [8]脱落细胞学在慢性口腔溃疡中的诊断价值[D]. 吴丹凤.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2)
  • [9]基质金属蛋白酶-2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基因沉默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 张扬. 吉林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口腔扁平苔藓的致癌潜力:P53基因表达和形态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