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规划中社会成分的量化

改进规划中社会成分的量化

一、提高规划中社会部分量化成份(论文文献综述)

熊钰[1](2021)在《基于老年人时空行为的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研究 ——以西安市南院门街道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老龄化的进程中,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精准化配置、内涵式发展面临了多重挑战。而社区生活圈是承载老年人日常行为活动的基本载体,也是人本需求的空间反映,具有时间、空间、人间等多重属性。本文基于“耦合机制研究框架-生活圈空间组织初探-耦合评估分析-空间组织实证”的研究思路。首先,研究依据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老龄化地理学、健康城市等理论方法,从解读老年人时空行为特征出发,搭建老年人时空行为与生活空间耦合机制的研究框架,提出行为-空间在多方位和多层次上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伴随倍增效应形成高度契合的人地耦合生活圈系统。进一步从社会、时空、功能、行为四个层面剖析社区生活圈的研究维度。并提出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的研究方向。其次,依据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研究方向,科学的建构以生活空间公平性、效率性、健康性、社会性为指标的生活空间评价体系。以及行为偏好、行为制约、行为模式的为指标的老年人时空行为评价体系。并分别从中筛选出符合本文使用的耦合评估因子,共同构建面向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研究的行为-空间耦合评估模型。再次,分别对西安市南院门街道八个社区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的定量和质性研究。对老年人时空行为-生活空间耦合程度进行评估,研究将探索强调个体认知、行为偏好的行为主义地理学与强调时空整体性与制约的时间地理学有机结合。通过行为-空间耦合评估模型对南院门街道社区生活圈老年人时空行为与生活空间的耦合程度进行分析,进一步诊断生活设施在时空配置和布局上的短板以及生活圈整体空间格局与老年人行为特征失衡等问题。具体包括:(1)生活设施配置与生活圈空间健康发展存在矛盾;(2)低效化生活空间供给与老年人行为需求存在时空分异;(3)无序化生活空间结构与老年人行为特征存在矛盾;(4)单一化空间管理形式与精细化治理机制存在矛盾。最后从空间体系、空间功能、空间格局、空间治理四个层面提出西安市南院门街道社区生活圈健康、高效、社会、公平的空间组织策略。通过补短板、挖存量、优品质,精准化等路径提升南院门街道日常生活设施的空间质量,铸造以主体行为流为媒介的社区生活圈空间网络格局。创造健康包容的老年人生活环境,进而引导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

申双利[2](2020)在《心电图机行业售后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健康,政府也大力投入到了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的建设上,中国的医疗企业跟着蓬勃发展,心电图机行业近些年来也飞速发展起来,从刚开始的进口,到后来自己研发,现在国产心电图机已经打开了国内的市场,为了更好的服务大众和各大医疗机构,企业除了销售、研发、生产,售后部门也异军突起,心电图机行业的售后人员包括了在公司接听客户报修电话的客服人员,也包括到医院给客户安装机器的安装调试工程师,他们是在后方支持着销售人员的销售业务的人员,也给研发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的人员,随着心电业务的快速发展,售后人员这支队伍也发展得非常快速,做到了随时响应客户问题。本文以医疗行业的分支心电图机行业的售后人员为研究对象,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员工敬业度测量和影响因素的研究,选出对员工敬业度具有影响的代表性因素,然后采用德尔菲法,由长期从事心电图机行业的专家选取出对心电图机行业售后员工敬业度起决定意义的因素,其中包括两个变量工作资源因素和工作需求因素,十个指标分别是工作特征、心理氛围、高绩效的工作实践、薪酬满意、组织和社会支持、工作负荷、人际冲突、角色冲突、工作家庭冲突、工作不安全感,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形成调查问卷,经过调查研究形成数据,分析数据并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来了解心电图机售后行业员工敬业度的现状,再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两个变量和十个指标的信度和效度,最后通过回归因素分析,最终确认两个变量和十个指标对心电图机行业售后员工敬业度有显着的影响,然后通过对心电图机行业售后人员的敬业度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员工敬业度的对策建议,消除一系列负面影响,以期能够对心电图机行业售后服务与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

江畔[3](2020)在《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路遗产是区域性遗产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在我国铁路技术迅猛发展、铁路线路总长不断增长且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铁路遗产的“何去何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思考。中东铁路遗产是众多铁路遗产中较具代表性的一条。它历经了百年的岁月流转,见证了东北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荣辱,开启了区域近现代化的进程,是重要的历史与文化物证。尽管中东铁路仍保有基本的交通功能,但沿线的众多铁路遗产仍面临巨大的生存考验。为这些遗产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使得遗产能够更长久的留存于公众的视线中,成为业界重要的研究话题。鉴于铁路遗产的基本特征,对铁路遗产的保护需从整体角度出发,寻求既可以保全遗产,又可以有效的利用遗产,使其产生更大价值的途径。“遗产廊道”作为一种大尺度遗产保护方法,它是以资源整合的方式着手于遗产的整体保护与游憩开发,从而实现遗产保护与区域文化与经济复兴的双重目标。该方法适用于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另外,公众参与已成为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将遗产作为公众生活中的一部分,能够为遗产带来更广泛的公众关注,促使遗产保护行为由一项专业活动转变为公共的、常态化的行为。有公众参与的遗产保护是遗产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为了建立或促进遗产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发展,可借助“解说”这个工具。“解说”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它具有解释说明的功能,且具备教育性和启发性。通过解说可强化公众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关注,使得公众对遗产有基本的认知,对遗产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它可作为遗产保护公众化途径中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本研究以“解说”作为契入点,探讨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保护问题。研究建立在对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历史与现状信息的全盘掌握之上。首先,对遗产解说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从传播学角度解析了解说与遗产保护、遗产旅游之间的根本性联系。其次,对线性遗产保护理论进行比较分析,论证遗产廊道方法的适用性。以系统规划思想为基础,将西方解说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游憩学理论、体验理论等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适用于构建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解说体系的理论集合,并在理论探索中,寻找到了可用于解说系统规划的新方法——机会评价。然后,以“机会”的角度审视中东铁路工业遗产,提出了由“遗产可解说性、游憩机会和外界影响”构成的遗产解说机会识别框架,重点对遗产可解说性和游憩机会两方面展开探索。从历史背景、遗产特征和遗产价值三方面论证了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可解说性。从公众需求的角度,对游憩机会与解说机会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公众对于遗产解说的想法、态度等信息,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影响遗产解说机会的24项机会要素,并量化了这些要素对遗产解说机会的影响程度,从而建立了解说机会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量化遗产的解说机会,并可以对遗产解说机会要素的作用规律进行阐释。最后,以遗产廊道的特征作为重要参考,搭建了“总体解说系统规划、城镇层级解说系统规划和遗产单元解说系统规划”三个层级的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沿用解说机会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分别对各个层级解说系统规划的目标、内容与核心环节展开研究。其中,总体解说系统规划应以遗产廊道构建作为上层规划,其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遗产廊道,对廊道整体的解说情况进行全盘的把控与引导。城镇层级解说系统承担了“承上启下”的职责,其构建过程最为复杂,主要包括解说主题网络的架构、解说设施规划、解说体验规划以及解说机会谱构建四个方面,以实现服务于遗产廊道、服务于所在城镇、服务于城镇内遗产的系统目标。遗产单元解说系统是三者中最为具体的,它针对的解说对象明确,规划目标有针对性,可从解说主题确定、解说设施选型和解说项目设计三个方面展开。选择中东铁路的典型区段作为案例进行应用性研究,以论证该方法的可操作性。本研究以中东铁路工业遗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通过构建合理的解说体系助力于遗产的整体保护与游憩开发,使得遗产廊道保护方法能够产生更大效益。研究对解说系统在遗产廊道中重要性进行了论证,强调了公众在遗产保护中的关键角色,明确了决定遗产可解说性的三个方面和影响遗产解说机会的要素,综合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的特征提出了适用于遗产廊道各个层级的解说系统规划途径。在区域性遗产得到广泛关注的今天,本研究提供了一条可用于大尺度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路和可用于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构建的途径,以期为相似类型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及解说系统的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杜娇娇[4](2020)在《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旅游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风景名胜区因其独特的环境特征和丰富的景观资源成为游客的最佳选择。由于风景名胜区中固有的传统游赏模式以及景区建设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高质量的游赏体验和感受,在此形势的背景下,以有效保护自然风景区为发展前提,合理地利用风景区现有的资源,满足广大游客多元的个性化游赏服务需求,提供丰富高质量的个性化游赏服务和体验,成为风景名胜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青岛崂山太清风景区为例进行研究,借助游憩机会谱的构建方法,选取景区中有价值的环境因子,调整相关评价参数,建立适合的游憩机会谱(ROS),量化环境类型的划分,制定游憩活动清单,从而寻求景区在环境、活动、管理、设施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动态游赏体系,并对不同环境类型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对策,科学指导景区的综合性发展。首先,对研究样地的自然环境现状、风景资源现状以及游赏道路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明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方法。展开对太清景区游赏特征的研究分析,主要以自然环境特征、游客活动特征以及在时空特征下游客的游赏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得到游客游赏活动在流量分布、活动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以及活动类型均出现有规律的动态变化,这与景区中所提供的生态环境资源、景区游赏活动事件以及游赏机会有直接关系,运用景区游赏活动特征及规律为后续构建游憩机会谱的研究打下基础。其次,构建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系,通过利用调查问卷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筛选出物理环境因子、社会因子、管理因子,并进行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命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获得各个因子以及各指标层的权重,将景区划分成生态游憩型、景观游憩型、设施游憩型以及商业生活型四种类型,并分析不同环境类型的评价指标在景区的特征体现,包括游憩机会、游憩活动体验、活动场地要求以及游憩机会谱序列,构建太清景区的游憩机会谱,为之后的动态游赏规划系统和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基于构建的游憩机会谱和对景区游赏特征的研究,总结景区环境、游赏行为以及与景区管理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形成包括动态管理模式、空间游赏路径、游赏景区游赏主题以及游憩机会选择的动态游赏体系。该体系需要收集处理海量游赏信息数据,完成对游憩活动的指引、反馈和定制的个性服务,同时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监测。能够实现为游憩者提供科学的游赏指引和高品质的游赏感受,给管理者提供高效管理并配置游赏资源分配的方案;为规划者及时提供使用评价,及时的修正并对游赏环境设计进行优化,利用该体系的内容可直接指导景区的优化设计。最后,以游憩机会谱以及建立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为基础,形成以保护为主的生态游憩型,以景观美感为主的景观游憩型,以活动参与为主的设施游憩型和以品质体验为主的商业生活型的环境类型优化设计策略,运用此设计要点,选取景区中四种环境类型的局部地块进行设计优化运用,并为其他类似景区在游赏规划方法上提供可以借鉴的办法。本论文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借助构建的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研究风景名胜区的动态游赏规划能够对景区的建设实践以及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游赏规划的基础上引入“动态”的观点,可以分析风景区资源特征、空间分布、游赏主次关系及利用可行性,依据游客的动态游赏行为、游赏内容选择、游赏路线选择将游赏信息及时传达给游憩者。动态游赏规划通过游赏特征的潜在规律进行优化设计指导和管理措施协调,可以全面展示风景区景观形象、呈现景源价值、提升游览体验。依据研究成果构思景区、景线、景群及主要景点的游赏主题与形象,解决景区可持续发展与游憩者活动体验之间的矛盾关系,平衡游憩机会与景区可持续发展和景源保护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充分满足游客的游赏需求并激活景区中潜在的游赏活力,提高游赏质量;通过划分环境类型合理规划布局景区的动态游赏内容,针对以上景区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优化和发展措施,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景区建设提供指导,并为其他景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徐雪梅[5](2020)在《收缩型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山西蒲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不断完善。然而城市化也加剧了区域发展不均衡,大城市资源越来越集聚,吸引人口能力也逐步加强,而小城市发展动力不足,人口流失加剧,出现了“城市收缩”现象。在小城市中,资源型小城市由于产业结构失衡、资源限制等原因成为典型收缩城市。收缩城市已逐步成为国内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在城市收缩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亟需探索收缩型小城市的空间发展策略。本文以资源型小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收缩识别及影响因素判断,提出收缩型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以蒲县为案例进行实证,从而为这一类城市的空间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方法等进行阐述,并对收缩城市进行概念界定。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对比,得出目前收缩城市研究的不足,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其次,对收缩型小城市进行收缩识别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从国务院公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以及相关学者界定的资源型城市中,选取了67个小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收缩识别,并从人口、经济及空间三个方面总结收缩型小城市的表现特征。通过对收缩型小城市影响因素的识别,并结合相关学者研究,构建了人口、经济及城市建设三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及多元回归法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子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与人均GDP。再次,提出收缩型小城市的空间发展策略。针对前文总结的三类收缩型小城市,提出各自空间发展重点。基于上述对收缩型小城市总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收缩型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首先应转变空间规划理念,并以产业绿色稳定发展为城市空间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其次从紧凑城市空间格局、强化城市设施支撑、塑造景观特色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空间应对策略;最后在制度与管理方面加强对于土地的管理,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使空间规划更科学合理。最后,以山西蒲县作为案例进行实证。首先对蒲县进行收缩识别,并分析蒲县在人口、经济与空间方面的特征,进一步判断收缩影响因素,并将收缩型小城市发展策略应用到蒲县,提出首先应找准城市定位,产业稳步转型,注重蒲县生态文化建设。其次应紧凑空间结构,整合优化用地;以人口分布及发展需求进行设施优化;改善城市环境,挖掘城市文化。最后在制度与管理上,则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用地的管理,规划中加强公众参与。

朱礼才[6](2020)在《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及利用率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健康是全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动力,更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为居民健身提供不可或缺的设施保障,是培育居民健康的土壤。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率较低,多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却仍未能面向居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甚至将免费开放时间安排在早上5点到8点这样的“尴尬时段”。因此,提升城市居民体育场馆消费使用频率,是提高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的根本前提。厘清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基于此设计并实施有效的体育场馆利用率提升策略,对正向引导居民体育场馆消费行为以及实现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具有重要促进意义。本文依据“问题提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博弈构建—模拟仿真—政策建议”的逻辑路线,综合运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本理论与方法展开研究。首先界定了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概念内涵,从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影响因素出发,运用质性分析方法构建并验证了包含内部心理因素、外在情境因素的双维结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提出并区分了人际型消费行为、习惯型消费行为和突发型消费行为的层级内涵。特别地,针对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特性,将政策供给、供求与布局(人口密集度、交通可达性、配套设施完备性)、人力资源配置、内部运营四大因素引入模型中,开发并检验了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影响因素测量量表。基于我国部分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调研问卷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体育场馆消费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及差异特征,并系统剖析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地,针对体育场馆利用率的三大影响因素(政策供给、供求与布局、人力资源配置)在短期内难以改善的现实情况,基于“政府-体育场馆-居民”三大利益主体,对第四大影响因素“内部运营”环节中的关键经济问题进行演化博弈与仿真分析,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城市居民体育场馆消费行为的内涵界定。结合质性分析,从居民行为发生动机的视角,构建并验证了城市居民体育场馆消费行为的三维结构,即习惯型消费行为、人际型消费行为和突发型消费行为。结合已有的成熟量表和质性研究的结果,开发适合当前城市居民体育场馆消费行为情境特征的测量量表。通过对样本的描述性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居民体育场馆消费行为的总体均值为2.56,劣性值检出率达到41%,表明4成以上的城市居民很少到体育场馆锻炼。在城市居民体育场馆消费行为的三个维度,均值最高的为突发型消费行为,其次为人际型消费行为,均值最低的为习惯型消费行为,整体上处于劣性状态,说明我国城市居民基本没有形成到体育场馆锻炼消费的习惯。(2)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及量化检验。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厘清了城市居民体育场馆消费行为的核心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构建了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居民体育场馆消费行为在性别、年龄、学历、收入、职业类型、家庭成员结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个体心理因素中的主观规范,情境因素中的场馆宣传、即时信息、人口密集度、交通可达性、配套设施完备性、人力资源配置均能够显着地直接影响城市居民体育场馆习惯型消费行为。心理因素中的态度、主观规范、社交偏好、可靠性感知、主动性感知,情境因素中的社会感染力、场馆宣传、赛事运营、配套设施完备性、人力资源配置均能够显着地直接影响城市居民体育场馆人际型消费行为。心理因素中的主观规范、社交偏好、专业偏好、可靠性感知,情境因素中的社会感染力、场馆宣传、赛事运营、即时信息、政策供给、交通可达性、人力资源配置均能够显着地直接影响城市居民体育场馆突发型消费行为。快乐弱化系数α对态度和城市居民体育场馆人际型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对运动偏好和城市居民体育场馆人际型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对运营感知和城市居民体育场馆人际型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疼痛钝化系数β对运动偏好和城市居民体育场馆习惯型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对运营感知和城市居民体育场馆习惯型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3)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关键影响因素演化博弈研究。从体育场馆门票收费这一经济手段的实施现状出发,利用演化博弈对政府、体育场馆和城市居民之间的主要博弈关系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演化稳定策略为(1,1,1)的演化稳态是目前体育场馆市场机制下的一种长期稳定状态,此时,政府实施监管的概率、体育场馆减免门票或发放体育消费券的概率、居民参加锻炼的概率均为100%。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显着的主导监管作用,同时体育场馆方和居民的积极响应促使本系统达到了稳定的状态,因此,该策略是短期内快速推广体育场馆、促使居民积极到体育场馆锻炼、提高场馆利用率的最优稳定策略。(4)三大重要调节参数对行为演化路径影响的仿真分析。通过计算机算法,进行演化博弈数值模拟分析,仿真了“政府发放财政补贴数额的多少对系统演化路径的影响”、“体育场馆不按规减免门票或不发放体育消费券的所受到的处罚大小对系统演化路径的影响”和“政府怠政损失的大小对系统演化路径的影响”三大重要调节参数对行为演化路径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政府下拨给体育场馆的财政补贴并不是越高越好;随着惩罚力度加大,场馆会更快趋向于按规减免门票或发放体育消费券,居民也随之选择到体育场馆进行锻炼;此外,政府怠政损失带来的后果是社会收益难以弥补的,因此,要想协同提升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要从政府怠政损失入手,即政府应积极实施监管。最后根据质化分析与量化分析结果,根据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其实证研究结果,从消费端和供给端驱动两个层面出发,构建了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提升策略综合引导体系。该论文有图39幅,表88个,参考文献215篇。

赵晓伟[7](2020)在《多主体诉求下北京二道绿隔郊野公园布局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十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其城镇化进展也不断深入,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正式颁布,北京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由向外扩张进入减量收缩和存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规划学科的研究重点也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思路向“以人为本”的,自下而上的规划思路转变。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作为北京市城乡结合地带,在此地区进行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需要平衡市区政府、乡镇集体以及市民游客各自的诉求。在此背景之下,论文通过对现状郊野公园的空间布局、规模层次以及运营管护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和现场调研,发现现状北京市郊野公园布局以及建设模式可以优化的部分。总结政府主体、土地主体以及游客主体的多主体类型及相互关系,得出游客主体是进行郊野公园布局空间决策的主要主体。在此基础上,将MAS建模技术引入郊野公园布局规划的空间研究中,根据三大主体的决策行为模式与二道绿隔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实际情况,构建游客主体为主导的郊野公园布局演化模型,对模型利用2010-20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精度校验之后,基于2015年的数据模拟2018年郊野公园布局。将模拟结果与现状郊野公园布局对比之后提出优化方法和策略,将多主体诉求体现到郊野公园的布局规划成果当中,并针对现状郊野公园布局模式的不足提出优化策略与建设建议。

徐艺文[8](2020)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公共服务体系化研究与建设的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与规模在广覆盖、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当前,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主要以“千人指标”为依据,将居民的实际需求差异进行平均化处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客体概念及关系模糊性、空间区位布局评价标准差异性等问题,造成社区公共设施布点“非均等,错匹配”的现象。这不仅影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质量与效率,而且远未能达到居民对便捷、舒适、完整的设施空间的需求。为此,在深化发展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亟需通过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布局进行评价,并针对设施供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本文通过建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体系,将主客体相协调作为研究导向,以“人”作为中心,公平与效率作为评价标准,实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布局的评价研究,并以徐州市鼓楼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论文理清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界定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与分类,明确区位研究的空间对象和范围;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内在逻辑原理,梳理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主客体对区位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建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体系。结合案例,运用基于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空间可达性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定量评价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公平性,发现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公平性的分布特征;微观层面上,通过居民的感知可达性维度确认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明确重要影响因素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效率评价中的作用特征。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包含空间公平性自相关关系、空间环境需求、以及居民行为偏好在内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发展四种模式;并基于协调度分析原理构建服务设施空间测度模型,借助熵值法与空间句法实现对社区公共服务功能与街道空间活力耦合协调性评价,进一步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布局提供科学的优化策略。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基于社区生活圈“供—需—行”平衡原理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影响因素研究方法。(2)基于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提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感知可达性影响因子关系分析模型,证实了空间感知维度影响因子与行为感知维度影响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关系。(3)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建立了公平性评价模型,发现了研究区域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的分布特征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机会的公平性差异。(4)利用不同感知可达性影响因子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中的作用特征,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服务水平进行评价,证明良好的设施空间环境可以刺激居民产生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行为。(5)基于改进协调度的测度模型,揭示了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和街道空间两个系统之间耦合规律。(6)从政策引导与空间优化两个层面,提出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公平与效率的构建路径以及布局优化策略。该论文有图64幅,表57个,参考文献165篇。

蔺阿琳[9](2020)在《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已使得现代生活变得舒适环保,尤其在应对当今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方面,太阳能在其能源转化领域发挥着突出贡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人口高度聚集、用电需求量多、建筑密度大等特征,城市太阳能利用由此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基于城市环境现状及能源需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和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缺失等研究背景,以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有序、高质量开发建设为目标,挖掘城市规划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作用机理,揭示空间尺度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并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评估主城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全文在“理论研究-机理解析-模型构建-空间评估-规划实施”的技术框架下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城市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关系和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此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结合能源景观和能源规划理论、空间规划相关理论和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对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有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设计框架进行归纳,为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在机理解析层面,阐述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和制约因素。通过实地踏勘、公众和专家问卷访谈、视觉Q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安装现状、使用偏好、视觉景观影响以及地理空间、行政空间和用地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总结我国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可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指标选取等方面的支持,并为模型构建奠定基础。在模型构建层面,以评估目标框架为指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构建-评估模型解析”的思路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关键词频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与可转换主观评价量化法等方法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结合概念内涵、设立依据、衡量标准以及描述方法建立评估指标的评价标准。最后依据空间应用尺度划分评估模型为三个子模型,分别是城市整体尺度下的宏观层级子模型、城市分区尺度下的中观层级子模型和单体建筑尺度下的微观层级子模型。通过探究城市空间要素、主观感知偏好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在空间评估层面,论文以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为基础,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借助Arc GIS工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评估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其中宏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城市整体尺度借助规划数据的评估,适用于整体城区;中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分区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微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单体建筑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通过宏观和中观层级评估结果的耦合,从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视角得到太阳能可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从而形成规划框架。同时,通过微观层级评估结果,归纳形成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规划引导。在规划实施层面,从控制性和引导性两个维度提出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根据宏观和中观层级耦合结果提出控制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出不同空间类型的管控策略,以及实现新旧城区重点性布局。同时,探索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根据微观层级结果提出引导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升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开发质量。通过规划重点区域,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质量提升的措施;同时通过协调建筑个体太阳能利用形式来促进景观风貌的保护,结合创新设计用以提升公众的视觉审美。此外,为了保障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实施还应该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与法定规划衔接,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为了应对当前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开发失序以及与城市规划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问题,通过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将太阳能利用空间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控制建设范围、提出建设要求、规划建设时序等手段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作为一个评估方法将空间规划与能源规划相结合,是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补充,也是对空间规划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周一[10](2020)在《基于Kano-QFD集成的天津市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推动城市综合公园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路径之一。近年来,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城市综合公园建设,着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这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然而,城市综合公园数量、规模上的增长并不一定能带来高的到访率,还需根据游客需求不断改进综合公园的公共服务质量。游客是城市综合公园公共服务的终端,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中最重要的部分,游客需求的获取和满足是提高城市综合公园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时代,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的高低往往由游客对所接受的公共服务的感知状况来体现。因此,本文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将Kano-IPA的修正结果集成到QFD中,建立基于游客需求的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识别衡量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和公共服务质量提升项目的优先次序,探索一种更为直接的反映公众需求的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思路。全文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介绍了文章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主要对国内外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研究、Kano-QFD集成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紧接着也对综合公园的内涵、外延、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内涵和特性进行梳理,并分析了综合公园与现代城市公园的联系与区分;同时对Kano与QFD的概念、原理、优势与局限以及Kano-QFD集成模型进行了介绍,为全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此之后重点研究了以Kano-QFD集成方法为基本框架的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模型。为克服之前学者在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研究方面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实现优化指标与游客需求的合理对接,本文在天津市综合公园服务质量优化过程中引入Kano-QFD集成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游客需求的城市公园服务质量优化模型,该模型通过SERVQUAL与KANO问卷调查获取游客感知信息,分析各个公共服务质量要素的重要性及满意度数据,利用IPA分析法修正KANO模型对公众需求的初始分类,得出Kano-IPA分布栅格提取关键公共服务质量要素形成QFD需求导入信息,建构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屋(HOQ),通过质量功能展开,导出公共服务质量功能要素的优先改善顺序。最后以天津市南翠屏公园为例,开展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就南翠屏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而言,管理部门在人员培训、服务监管、意见收集、流量管理、园区规划这几个方面需重点改进。进而在天津市南翠屏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文研究的内容,提出基于“公众需求”的天津市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策略,为天津市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提供决策支持与路径参考。

二、提高规划中社会部分量化成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规划中社会部分量化成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老年人时空行为的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研究 ——以西安市南院门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聚焦生活空间高质量发展
        1.1.2 动态研究机制:以老年人时空行为为主导的动态生活圈规划
        1.1.3 内涵式发展模式:城市规划向内涵品质提升和精细化管理的主题转型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及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理论借鉴
        2.1.1 时间地理学到"新"时间地理学
        2.1.2 健康城市理论
        2.1.3 老龄化地理学
        2.1.4 连接理论
        2.1.5 城市社会地理学
        2.1.6 耦合理论
    2.2 时空行为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时空行为数据基础及研究手段
    2.3 社区生活圈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国内社区生活圈理论与实践研究
    2.4 研究评述
        2.4.1 研究启示
        2.4.2 已有研究的局限
        2.4.3 本研究的思路
    2.5 本章小结
3 行为-空间耦合机制下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研究初探
    3.1 老年人时空行为与生活空间的耦合机制研究
        3.1.1 行为-空间耦合机制的研究框架
        3.1.2 日常生活空间的识别
        3.1.3 老年人时空行为解译
        3.1.4 行为-空间耦合关联要素:时间-空间-人间
        3.1.5 行为-空间耦合机制的作用过程
        3.1.6 行为-空间耦合作用下的外在表征
        3.1.7 行为-空间耦合的结果导向
        3.1.8 行为-空间耦合评估矩阵
    3.2 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的研究维度
        3.2.1 行为-空间耦合协调多元目标
        3.2.2 行为-空间耦合优化模型:健康包容的社区生活圈格局
        3.2.3 健康包容的社区生活圈研究维度
    3.3 健康包容的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研究初探
        3.3.1 社区生活圈圈层体系
        3.3.2 社区生活圈功能节点配置
        3.3.3 社区生活圈健康网络格局
        3.3.4 健全空间治理体系
        3.3.5 老年人时空行为视角下生活圈组织研究与规范的差异性
    3.4 本章小结
4 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研究的量化评估方法
    4.1 老年人时空行为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4.1.1 老年人行为偏好测度
        4.1.2 老年人行为制约测度
        4.1.3 老年人行为模式测度
    4.2 生活空间供给能力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4.2.1 空间健康性测度
        4.2.2 空间的社会性测度
        4.2.3 空间的效率性测度
        4.2.4 空间的公平性测度
    4.3 行为-空间耦合评估体系
    4.4 本章小结
5 南院门街道老年人时空行为-生活空间的耦合评估
    5.1 南院门街道行为-空间耦合分析的数据准备
        5.1.1 南院门街道空间数据来源
        5.1.2 南院门街道的社区现状概况
        5.1.3 南院门街道生活设施现状概况
        5.1.4 南院门老年人行为数据获取与描述性统计
    5.2 南院门街道老年人时空行为综合分析
        5.2.1 老年人行为偏好分析
        5.2.2 老年人行为制约分析
        5.2.3 老年人行为模式分析
    5.3 南院门街道生活空间供给能力测度
        5.3.1 空间健康性评判
        5.3.2 空间社会性评判
        5.3.3 空间效率性评判
        5.3.4 空间公平性评判
    5.4 南院门街道行为-空间耦合评估分析
        5.4.1 耦合因子分析
        5.4.2 耦合分析指标确定及数据标准化处理
        5.4.3 行为-空间指标主因子提取
        5.4.4 行为-空间耦合数据因子分析结果
    5.5 南院门街道行为-空间耦合矩阵分析
        5.5.1 南院门街道行为-空间耦合匹配矩阵建构
        5.5.2 南院门街道行为-空间耦合矩阵评估分析
    5.6 困境:南院门街道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的挑战
        5.6.1 生活设施配置与生活圈空间健康发展存在矛盾
        5.6.2 低效化生活空间供给与老年人的行为需求存在时空分异
        5.6.3 无序化生活空间结构与老年人行为特征存在矛盾
        5.6.4 单一化空间管理形式与精细化治理机制存在矛盾
    5.7 本章小结
6 耦合机制下南院门街道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研究
    6.1 破局:南院门街道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研究的思考
        6.1.1 南院门街道健康包容的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的研究目的
        6.1.2 探讨影响和改善城市健康和包容性的解决方案
        6.1.3 南院门街道健康包容的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的研究方向
    6.2 优层级:网络驱动下健康社区生活圈层级体系构建
        6.2.1 划分南院门街道五分钟自足生活圈
        6.2.2 划分南院门街道十分钟邻里生活圈
        6.2.3 划分南院门街道十五分钟共享生活圈
    6.3 赋功能:人本驱动下社区生活圈空间功能的修与补
        6.3.1 理清单:南院门街道生活要素配建清单梳理
        6.3.2 促更新:设施空间的多路径渐进式动态更新
        6.3.3 搭体系:健康包容的生活服务体系构建
        6.3.4 聚民生:南院门街道社区生活圈设施修补计划“一图一表”
    6.4 调结构:流量驱动下一体化健康网络格局建构
        6.4.1 提高步行网络密度,营造步行友好的街道空间
        6.4.2 构建联系“节点”的健康绿色廊道
        6.4.3 构筑功能交织的健康生活网络格局
    6.5 精细化:用户驱动下空间治理体系的优化
        6.5.1 数字赋能,提效共享管理模式
        6.5.2 治理结构下层,搭建与社会双向互动的渠道
        6.5.3 融合生活圈组织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6.6 老城区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模式引导
        6.6.1 耦合机制导向下社区生活圈研究结果的差异性
        6.6.2 人本导向下的生活空间再分配
        6.6.3 老城区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模式的探讨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
    附录一 老年人日常出行调查问卷
    附录二 行为-空间耦合指标标准化数据
致谢

(2)心电图机行业售后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员工敬业度的定义
        2.1.1 国外关于员工敬业度内涵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员工敬业度内涵的研究
    2.2 员工敬业度的结构研究
        2.2.1 国外关于员工敬业度的结构研究
        2.2.2 国内关于员工敬业度的结构研究
    2.3 员工敬业度的测量研究
        2.3.1 国外关于员工敬业度的测量研究
        2.3.2 国内关于员工敬业度的测量研究
    2.4 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2.4.1 国外关于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2.4.2 国内关于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2.5 文献述评
第三章 心电图机行业售后员工敬业度现状调查设计和分析
    3.1 心电图机行业现状
    3.2 员工敬业度在心电图机行业售后部门的影响
    3.3 心电图机行业售后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构成
        3.3.1 基于德尔菲法的影响因素筛选过程
        3.3.2 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最终影响因素
    3.4 心电图机行业售后员工敬业度调查方案和结果分析
        3.4.1 问卷设计及其依据
        3.4.2 问卷发放和回收
    3.5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3.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5.2 信度分析
        3.5.3 效度分析
    3.6 结论
第四章 心电图机行业售后员工敬业度提升策略
    4.1 工作资源因素方面对售后员工敬业度的提升建议
        4.1.1 针对工作特征的提升建议
        4.1.2 针对组织和社会支持和心理氛围的提升建议
        4.1.3 针对薪酬满意和高绩效工作实践的提升建议
    4.2 工作要求因素方面对售后员工敬业度的提升建议
        4.2.1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
        4.2.2 关注员工身心素质状态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和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心电图机行业售后人员员工敬业度问卷调查

(3)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遗产保护的国际发展趋势
        1.1.2 我国铁路遗产的发展困境
        1.1.3 中东铁路遗产的现存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1.4 相关概念阐释
        1.4.1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
        1.4.2 遗产解说
        1.4.3 解说系统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构建的研究基础
    2.1 解说的传播学释义
        2.1.1 信息的流动
        2.1.2 解说与遗产保护
        2.1.3 解说与遗产旅游
    2.2 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基础
        2.2.1 线性遗产的保护理论
        2.2.2 资源整合与资源依赖
        2.2.3 铁路遗产的保护开发
        2.2.4 遗产廊道的系统构成
    2.3 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2.3.1 美国国家公园解说体系
        2.3.2 系统规划思想
        2.3.3 游憩体验理论
        2.3.4 游憩机会谱理论的拓延
        2.3.5 机会识别、评价与开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可解说性分析
    3.1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历史背景
        3.1.1 多方势力角逐下的殖民经历
        3.1.2 沿线城镇的迅速崛起
        3.1.3 工业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3.2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特征
        3.2.1 空间特征
        3.2.2 功能构成
        3.2.3 文化景观特征
    3.3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价值
        3.3.1 整体价值
        3.3.2 价值构成
        3.3.3 价值阐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解说机会的识别与评价
    4.1 机会识别的基本框架
        4.1.1 可解说性
        4.1.2 游憩机会
        4.1.3 外界影响
    4.2 公众需求视角下的解说机会要素调查
        4.2.1 初步选择
        4.2.2 问卷调查
        4.2.3 统计分析
    4.3 公众需求视角下解说机会要素分析
        4.3.1 主成分分析法
        4.3.2 机会要素构成
        4.3.3 机会要素阐释
    4.4 解说机会评价模型的构建
        4.4.1 要素权重计算
        4.4.2 机会要素分析
        4.4.3 评价模型解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解说系统规划
    5.1 解说体系的构成
        5.1.1 目标体系
        5.1.2 内容体系
    5.2 解说系统总体规划
        5.2.1 规划目标与原则
        5.2.2 主题框架搭建
        5.2.3 重要节点选择
        5.2.4 游憩线路规划
    5.3 城镇层级解说系统规划
        5.3.1 规划目标与原则
        5.3.2 解说主题规划
        5.3.3 解说设施规划
        5.3.4 解说体验规划
        5.3.5 解说机会谱构建
    5.4 遗产单元解说系统规划
        5.4.1 规划目标与原则
        5.4.2 解说主题确定
        5.4.3 解说设施选型
        5.4.4 解说项目设计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哈尔滨段解说系统规划
    6.1 中东铁路哈尔滨段现状条件分析
        6.1.1 遗产资源调查
        6.1.2 遗产现状特征
        6.1.3 解说条件分析
    6.2 解说系统规划目标
    6.3 解说节点规划
        6.3.1 城镇节点选择
        6.3.2 街区节点划定
        6.3.3 遗产单元组合
    6.4 解说主题规划
    6.5 解说设施规划
    6.6 解说线路规划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风景名胜区概念
        1.3.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概念
        1.3.3 游憩机会谱相关概念界定
        1.3.4 游赏轨迹聚类概念
        1.3.5 动态游赏规划概念
    1.4 游憩机会谱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游憩机会谱的发展背景及历程
        1.4.2 游憩机会谱的国外研究进展及水平
        1.4.3 游憩机会谱的国内研究进展及水平
        1.4.4 国内外游憩机会谱案例分析
        1.4.5 游憩机会谱发展现状中的问题小结
    1.5 研究样地概况
        1.5.1 崂山太清景区的历史变革
        1.5.2 崂山太清景区现状资源普查
    1.6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6.1 本文研究内容
        1.6.2 本文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第2章 崂山太清景区游赏特征研究
    2.1 崂山太清景区影响游赏特征的自然环境特征
        2.1.1 自然资源类型特征
        2.1.2 游赏路径特征
        2.1.3 景点分布特征
        2.1.4 景点季相特征
    2.2 崂山太清景区影响游赏特征的游客行为活动特征
        2.2.1 游客流量分布变化
        2.2.2 游客游赏活动时间变化
        2.2.3 游客游赏活动空间变化
        2.2.4 游客游赏活动类型变化
    2.3 崂山太清景区时空背景下的游赏特征
        2.3.1 与景区时空背景相结合的游赏轨迹聚类特征
        2.3.2 与景区时空背景相结合的游赏出行链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构建与分析
    3.1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构建概述
        3.1.1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主要解决问题
        3.1.2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谱系界定
        3.1.3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框架特征
    3.2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构建
        3.2.1 环境变量的初步筛选与拟定
        3.2.2 环境变量的因子分析
        3.2.3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命名
        3.2.4 游憩机会谱分级体系建立
    3.3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特征分析
        3.3.1 游憩环境类型应用特征分析
        3.3.2 游憩活动类型和游憩机会特征分析
        3.3.3 游憩机会谱因子构成及类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体系
    4.1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原则
        4.1.1 协调游赏活动与景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4.1.2 协调现状固有格局与游赏活动变化之间的矛盾
        4.1.3 协调游赏需求与配套设施之间的矛盾
    4.2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内容建设
        4.2.1 动态管理模式
        4.2.2 动态空间游赏路径
        4.2.3 动态游憩环境类型及规划保护
        4.2.4 动态游赏主题及游憩机会选择
    4.3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实现方法
        4.3.1 形成动态游赏的指标体系
        4.3.2 建立动态游赏体系的信息处理平台
        4.3.3 实行动态游赏体系的运行机制
        4.3.4 动态游赏体系的应用意义与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优化设计与对策
    5.1 崂山太清景区优化设计对策
        5.1.1 平衡游憩活动在游憩地中分布,合理分配环境压力
        5.1.2 增强游憩地局部空间优化,进行适游区的品质重建
        5.1.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游赏行为指导
    5.2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环境类型优化设计要点
        5.2.1 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生态游憩型
        5.2.2 以景观美感为主的景观游憩型
        5.2.3 以活动参与为主的设施游憩型
        5.2.4 以品质体验为主的商业生活游憩型
    5.3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优化设计
        5.3.1 生态游憩型
        5.3.2 景观游憩型
        5.3.3 设施游憩型
        5.3.4 商业生活游憩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附录 “崂山太清游憩机会及体验调查”
致谢

(5)收缩型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山西蒲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
        1.1.2 小城市面临收缩危机
        1.1.3 资源型城市收缩现状
        1.1.4 经济新常态下亟需探索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现状研究总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借鉴
    2.1 理论研究基础
        2.1.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1.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1.3 精明收缩理论
    2.2 国外案例借鉴
        2.2.1 德国莱比锡
        2.2.2 德国茨维考市
    2.3 国内案例借鉴
        2.3.1 甘肃玉门市
        2.3.2 陕西略阳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收缩型小城市识别及影响因素判断
    3.1 收缩型小城市识别
    3.2 收缩型小城市特征及类型划分
        3.2.1 人口特征
        3.2.2 经济特征
        3.2.3 空间特征
        3.2.4 收缩型小城市类型划分
    3.3 收缩型小城市影响因素探析
        3.3.1 城市规模小,建设落后
        3.3.2 产业发展滞后,结构单一
        3.3.3 人口增长率降低,迁出人口增多
    3.4 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3.4.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3.4.2 城市人口与收缩关系
        3.4.3 城市经济与收缩关系
        3.4.4 城市建设与收缩关系
        3.4.5 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收缩型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4.1 转变空间发展理念
        4.1.1 转变增长思维,理性看待城市收缩
        4.1.2 优化存量用地,精明收缩城市空间
        4.1.3 注重生态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4.2 产业升级联动创新
        4.2.1 明确自身优势,加强区域合作
        4.2.2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
        4.2.3 注重绿色发展,调整发展模式
    4.3 构建紧凑空间格局
        4.3.1 严控城市边界及规模
        4.3.2 优先强化城市核心
        4.3.3 多区联系产城融合
        4.3.4 整合利用低效用地
    4.4 强化城市设施支撑
        4.4.1 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4.4.2 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品质
        4.4.3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
    4.5 塑造特色优化环境
        4.5.1 优化景观风貌,延续城市文脉
        4.5.2 完善“蓝绿”空间,修复生态环境
    4.6 加强土地管理及规划参与
        4.6.1 调整城市区划,完善土地制度
        4.6.2 引入公众参与,多方科学规划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蒲县实证研究
    5.1 蒲县收缩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5.1.1 蒲县概况及收缩识别
        5.1.2 人口特征
        5.1.3 经济特征
        5.1.4 空间特征
        5.1.5 收缩影响因素分析
    5.2 明确蒲县发展定位
        5.2.1 理性应对收缩,找准城市定位
        5.2.2 注重城市生态,打造宜居蒲县
        5.2.3 绿色集约发展,产业稳步转型
    5.3 紧凑结构优化用地
        5.3.1 合理调控城市规模
        5.3.2 优化中心城区结构
        5.3.3 居住用地集中整治
    5.4 优化设施提升品质
        5.4.1 优先建设商业及康养服务类设施
        5.4.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城市发展运行
        5.4.3 优化城市交通,构建多样化交通体系
    5.5 改善环境挖掘文化
        5.5.1 打造“八区多节点”景观结构,彰显文化特色
        5.5.2 修补城市“蓝绿”空间,把控生态基底
    5.6 细化土地管理,强调公众参与
        5.6.1 政府加强土地管理
        5.6.2 推行公众参与制度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论文主要结论
    论文创新点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6)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及利用率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概述
    2.3 国内外体育场馆行业发展相关研究
    2.4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质化研究
    3.1 质化研究设计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3.3 理论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4.2 量表设计与开发
    4.3 正式调研与样本概况
    4.4 正式量表的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5.2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消费行为差异性分析
    5.3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5.4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消费行为直接驱动效应分析
    5.5 双通道心理账户的调节效应分析
    5.6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消费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修正
    5.7 本章小结
6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有效利用的三方演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6.1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及分析
    6.2 系统演化稳定性分析
    6.3 系统仿真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提升政策研究
    7.1 供给端驱动建议
    7.2 消费端驱动建议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示例)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多主体诉求下北京二道绿隔郊野公园布局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本研究中的概念界定
        1.2.1 多主体诉求的意义
        1.2.2 二道绿隔地区
        1.2.3 郊野公园
        1.2.4 郊野公园单元规划和郊野公园环
    1.3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1.3.1 相关理论基础
        1.3.2 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北京市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二道绿隔地区基本概况
    2.2 二道绿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
        2.2.1 利用Landsat8 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图像
        2.2.2 研究范围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2.3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建设历程
        2.3.1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规划演变
        2.3.2 现状郊野公园分布
    2.4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布局现状分析
        2.4.1 现状郊野公园空间结构分析
        2.4.2 研究范围内现状郊野公园规模层次分析
        2.4.3 现状郊野公园运维状态与空间需求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北京市郊野公园布局驱动因素分析
    3.1 郊野公园规模增长的社会驱动力分析
        3.1.1 经济社会发展与郊野公园布局规划
        3.1.2 驱动因子及变量相关性分析
        3.1.3 驱动因子主成分分析
        3.1.4 驱动因子回归分析
    3.2 参与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布局规划的多主体类型
        3.2.1 智能主体行为与郊野公园布局
        3.2.2 主体类型划分
        3.2.3 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基于MAS模型的二道绿隔郊野公园布局演化模拟
    4.1 郊野公园布局演化模型框架
        4.1.1 概念模型
        4.1.2 利用GIS和 MAS结合的模型总体框架
        4.1.3 模型模拟流程
    4.2 多主体的郊野公园布局空间决策模型构建
        4.2.1 游客主体决策模型
        4.2.2 土地主体空间决策模型
        4.2.3 政府主体空间决策模型
        4.2.4 三大主体决策下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概率
    4.3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郊野公园用地适宜性分布
        4.3.1 研究范围内生态敏感性评价
        4.3.2 研究范围内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
        4.3.3 研究范围内郊野公园用地适宜性分布概率
    4.4 游客主体分类及偏好权重确定
        4.4.1 游客主体类别划分
        4.4.2 不同类别游客主体影响因子偏好权重
    4.5 模型验证
        4.5.1 北京市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布局变化模拟
        4.5.2 模型精度检验
    4.6 假定情景下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布局演化模拟
        4.6.1 区域发展战略与郊野公园规划
        4.6.2 2015-2018年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布局空间演化模拟
5 多主体诉求下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布局模式优化
    5.1 多主体参与的郊野公园布局原则与优化思路
        5.1.1 布局原则
        5.1.2 优化思路
    5.2 多主体模拟情景下的郊野公园布局空间优化
        5.2.1 郊野公园布局空间的优化方法
        5.2.2 郊野公园布局空间的优化策略
    5.3 二道绿隔地区郊野公园建设策略
6 结语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可能的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本文所研究北京市郊野公园名录及解译信息
附录 B 郊野公园调查表
附录 C 孙河乡绿化拆迁居民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与内涵
    1.4 相关基础理论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影响因素分析
    2.1 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研究
    2.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影响因素
    2.3 主客体视角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体系与模型
    3.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体系框架
    3.2 空间公平性评价模型
    3.3 空间自相关模型
    3.4 基于居民感知可达性问卷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感知可达性影响因子统计分析
    4.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活动基本特征
    4.2 影响因子整理与分析
    4.3 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4.4 影响因子回归分析
    4.5 影响因子方差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模型应用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公平评价
    5.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服务水平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
    6.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综合评价
    6.2 基于改进协调度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测度研究
    6.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公平与效率的构建路径
    6.4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环境危机及其能源需求
        1.1.2 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
        1.1.3 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诉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太阳能与太阳辐射
        2.1.2 城市太阳能利用
        2.1.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
    2.2 相关理论支撑
        2.2.1 能源规划相关理论
        2.2.2 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2.2.3 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
    2.3 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研究
        2.3.1 城市规划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
        2.3.2 太阳能利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4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基础
        2.4.1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框架
        2.4.2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调研内容与方法
        3.1.1 基础调研阐述
        3.1.2 实地调研阐述
    3.2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3.2.1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3.2.2 行政空间分布特征
        3.2.3 城市用地分布特征
    3.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3.3.1 太阳能安装情况分析
        3.3.2 太阳能使用偏好分析
        3.3.3 太阳能视觉影响分析
    3.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3.4.1 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
        3.4.2 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
        3.4.3 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
        3.4.4 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建立
    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目标框架
    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评估指标筛选与指标层构成
        4.2.3 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
        4.2.4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4.3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评价标准建立
        4.3.1 评估指标的数据来源与等级划分
        4.3.2 可利用条件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3.3 可利用程度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3.4 可持续效果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4.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构建
        4.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总模型构建
        4.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研究思路
        5.1.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原则
        5.1.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研究框架
    5.2 哈尔滨市宏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3 基于可持续效果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2.4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宏观布局
    5.3 哈尔滨市中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3.3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区布局
    5.4 哈尔滨市微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4.1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5.4.2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微观识别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
    6.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目标指引
        6.1.1 保障城市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
        6.1.2 对接城市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
        6.1.3 推动规划统筹协调与一体化发展
    6.2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控制性规划策略
        6.2.1 空间布局的差别化管控
        6.2.2 新旧城区的重点性布局
        6.2.3 时序策划的渐进式发展
    6.3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引导性规划策略
        6.3.1 优化重点区域实现质量提升
        6.3.2 协调建筑个体促进风貌保护
        6.3.3 加强创新设计提升视觉审美
    6.4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的保障实施策略
        6.4.1 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体制
        6.4.2 建立与法定规划衔接的技术路线
        6.4.3 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Kano-QFD集成的天津市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综合公园发展
        1.1.2 天津市综合公园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居民需求的矛盾
        1.1.3 天津市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现状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公共服务质量优化
        1.4.2 公众参与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
        1.4.3 Kano- QFD集成方法
        1.4.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2.1 综合公园的概念界定
        2.1.1 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与类型划分
        2.1.2 城市综合公园的概念与功能定位
    2.2 公共服务质量的概念界定
        2.2.1 质量
        2.2.2 服务质量
        2.2.3 公共服务质量
        2.2.4 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
    2.3 Kano- QFD集成理论
        2.3.1 Kano模型
        2.3.2 QFD(质量功能展开)
        2.3.3 Kano- QFD集成方法
        2.3.4 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2.4 Kano- QFD在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中的适用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公众需求的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模型构建
    3.1 辨识使用者需求
    3.2 使用者需求层次化
    3.3 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问卷调查
        3.3.1 设计/发放SERVQUAL公共服务质量重要度/满意度调查问卷与处理
        3.3.2 设计/发放Kano问卷与处理
    3.4 问卷检验
        3.4.1 信度分析
        3.4.2 效度分析
    3.5 Kano- IPA服务质量要素萃取(Better-Worse系数分析)
    3.6 服务质量功能的展开
    3.7 确定关联矩阵与建构QFD质量屋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津市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实证研究-以南翠屏公园为例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天津市综合公园
        4.1.2 天津市南翠屏公园
    4.2 天津市南翠屏公园游客需求获取与层次化
        4.2.1 天津市南翠屏公园游客需求获取
        4.2.2 天津市南翠屏公园游客需求层次化
    4.3 基于游客感知的天津市南翠屏公园公共服务问卷调查
        4.3.1 调查准备
        4.3.2 天津市南翠屏公园公共服务质量预调查
        4.3.3 天津市南翠屏公园公共服务质量正式调查
    4.4 天津市南翠屏公园公共服务质量要素萃取、归类
        4.4.1 Kano问卷的回收与处理
        4.4.2 Kano质量改善衡量指标计算
        4.4.3 Kano- IPA游客满意系数分析
    4.5 天津市南翠屏公园公共服务质量功能展开
        4.5.1 关键公共服务质量要素权重拟定
        4.5.2 天津市南翠屏公园公共服务质量功能确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天津市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策略
    5.1 重视服务缺口的存在,充分了解公众需求
    5.2 完善综合公园“硬件”设施,提高综合公园“软件”水平
    5.3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四、提高规划中社会部分量化成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老年人时空行为的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研究 ——以西安市南院门街道为例[D]. 熊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心电图机行业售后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研究[D]. 申双利.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3]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解说体系构建研究[D]. 江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D]. 杜娇娇.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5]收缩型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山西蒲县为例[D]. 徐雪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及利用率提升策略研究[D]. 朱礼才.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多主体诉求下北京二道绿隔郊野公园布局模式研究[D]. 赵晓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研究[D]. 徐艺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蔺阿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基于Kano-QFD集成的天津市综合公园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策略研究[D]. 周一.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改进规划中社会成分的量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