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邪理论在传染病治疗中的意义

附邪理论在传染病治疗中的意义

一、伏邪说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尹相乾[1](2020)在《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梳理温热类温病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古代典籍记载的外感热病文献资料,探求寒温统一的源流;运用三阴三阳系统辨证体系,从“时、位、性、度”四维角度归纳清代吴鞠通有关于温热病的症候、方药以及病位病性的医案诊籍文献;进一步运用基于《伤寒论》三系统划分所构建的中医人体解剖模型及十二单证理论统一寒温,为临床治疗外感热病提供新思路。方法:1.检索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有关于外感热病的相关文献,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出外感热病的源流,探求寒温统一的意义。2.对《临证指南医案》、《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探寻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的联系。3.对《温病条辨》中有关于温热病的条文进行梳理,以三阴三阳“时、位、性、度”辨证体系为出发点对温热病所涉条文进行分类、归纳。4.将所归纳的温热病条文进行提炼总结,提出温热病发病的时间概念、温热病在人体表里枢三部的空间概念、温热病寒热虚实四性的属性概念以及温热病程度与愈后转归判断的概念。结果:1.外感热病包含伤寒和温病,其概念起源于《黄帝内经》与《难经》。鉴于《伤寒杂病论》中详论于寒而略于温的情况,温病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与发展,逐渐脱离《伤寒论》,在明清时期形成温病学派。通过基于《伤寒论》形成的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规范后世繁杂的辨证方法,回归本源,以其自身的理法框架吸收温病学方药的方法进行寒温统一。2.通过对《温病条辨》中所涉及的温热病条文进行梳理,总结温热病的病时规律和发病程度,以此指导愈后判断和方药选择。3.在《温病条辨》所涉及温热病的条文中,根据其病症描述和方药分析,使用“表里枢”三系统和“寒热虚实”四性划分病位和病性,形成表热证、表实证构成的表阳病;表寒证、表虚证构成的表阴病;里热证、里实证构成的里阳病;里寒证、里虚证构成的里阴病;枢热证、枢实证构成的枢阳病;枢寒证、枢虚证构成的枢阴病这六病的核心证和纲领证的概念以及温热病合病并病的概念,并通过方证互测的方法总结出温热病中六病和十二单证的主方主药。4.在临床过程中运用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能够通过外感热病六病的概念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指导临床用药。结论: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梳理《温病条辨》中有关温热病的条文,将温热病以“表里枢”三部,结合“寒热虚实”阴阳属性的方式,形成全新的六病模式。通过对十二单证分类,再对温热病发生的时间、发病的部位、疾病的性质进行辨析,归纳出温热病发生及传变的病时、病位、病性规律,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总结温热类温病的核心方剂,吸收温病学派方药精华,完善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详寒略温的不足;以此统一寒温,为基于人工智能的经方诊疗系统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王萌瑶[2](2019)在《清解透热通腑法治疗小儿烂乳蛾肺胃伏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清解透热通腑法”治疗小儿烂乳蛾(肺胃伏热证),通过观察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症状积分方面的变化,客观评价其有效性,为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丰富小儿烂乳蛾中医临床证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小儿烂乳蛾(肺胃伏热证)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6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自拟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共治疗5天。通过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5天的证候积分变化,评价分析“清解透热通腑法”治疗小儿烂乳蛾(肺胃伏热证)的有效性。结果:(1)在疾病疗效方面,治疗后3天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0%,提示治疗后3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天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治疗后5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效果相当。(2)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3天、治疗后5天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3)在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在改善咽痛、扁桃体肿大等主症方面及咳嗽、口渴烦躁、二便等次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4)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治疗后3天白细胞计数组内比较(P<0.05),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均能改善白细胞炎性指标;治疗后3天白细胞计数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清解透热通腑法”治疗小儿烂乳蛾(肺胃伏热证),在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改善咽痛、扁桃体肿大充血、咳嗽、口渴烦躁、二便等主症及次症方面,效果显着,展现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烂乳蛾的优势,为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丰富小儿烂乳蛾中医临床证型提供参考依据。

尹相乾,马文辉[3](2019)在《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贯通温热病文献研究综述》文中认为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用来辨治外感热病。宋时,因六经辨证的提出使后人对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的理解产生偏差,导致其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外感热病的辨治,于是温病理论逐渐兴起,弥补了伤寒六经辨证的不足。至清代,温病基本成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中医诊疗外感热病的辨证体系繁多,包括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六经辨证等。这给广大医生辨治外感热病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如果把温病学中温热病的方证归纳到三阴三阳辨证体系中,统一寒温的辨证方法,将能够简化中医对外感热病的辨证思维,提高临床疗效。笔者通过对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温病学的历史着作、病因、辨证、治疗范围以及前人试图统一寒温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概述其研究进度,以期对本课题研究方法有所启发。

徐靖雯[4](2017)在《益气解毒法干预UC复发率的系统评价及其维持肠上皮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以腹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因其病程迁延难愈,被认为是世界难治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药物来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本病的特效药。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祖国医学的"久痢"、"休息痢"等范畴,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益气解毒法治疗本病可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利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的: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益气解毒法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提供循证依据。进而采用益气解毒方药干预致病菌入侵肠上皮细胞模型,结合miRNAs/ATG调控网络,探讨益气解毒方药维持肠上皮细胞自噬的可能机制。方法:系统评价部分通过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益气解毒方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并纳入以中医益气解毒法或联合西药为试验组,以单纯西药治疗为对照组,并对复发率进行报道的研究。提取详细相关信息进行系统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对其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复发率进行Meta分析,以获取益气解毒法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的客观评价。实验研究部分通过建立福氏志贺菌(GIM1.539)感染体外肠上皮细胞(HCT116)模型,转染miR130a模拟体及反义模拟体,接受大鼠益气解毒方药含药血清干预。对比不同干预方式和不同转染方案下,自噬基因ATG16L1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LC3蛋白含量和miR130a基因表达水平,结合miRNAs/ATG调控网络,以期为益气解毒方药维持肠上皮细胞自噬的机制寻找依据。结果:系统评价部分共纳入的17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均采用平行随机对照设计。研究对象均为门诊或住院病历,共纳入1185例患者。所有纳入的文献皆注明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基本遵守循证医学的原则,研究结果较可靠。参照Jadad文献质量评分标准对所纳入的17篇文献进行质量评分,虽然7个研究为高质量文献,但是基本上都因为没有采用随机化隐藏或盲法,评分偏低,因此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关于综合疗效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纳入的 5 项研究合并效应量 RR=1.25,95%CI[1.15,1.37],Z=5.0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显着,提示益气解毒方药口服治疗UC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效果显着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纳入的7项研究合并效应量RR=1.19,95%CI[1.10,1.28],Z=4.46,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显着,提示益气解毒方药口服加中药灌肠对照西药治疗对于UC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效果显着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纳入的3项研究合并效应量RR=1.32,95%CI[1.14,1.52],Z=3.79,P=0.0002<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益气解毒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西药治疗对于UC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复发率的Meta分析中纳入的5项研究合并效应量RR=0.21,95%CI[0.14,0.33],Z=6.9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益气解毒方药口服干预UC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纳入的7项研究合并效应量RR=0.27,95%CI[0.19,0.38],Z=7.18,P<O.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益气解毒方药口服加中药灌肠干预UC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关于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的发表偏倚RR漏斗图基本中线两侧皆有分布,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态分布,提示Meta分析结果可能受发表偏倚的影响。关于安全性事件的报道试验组共11例、对照组共19例;关于不良反应报道,试验组共3例,对照组共42例,提示中医益气解毒疗法较西药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实验研究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大鼠益气解毒方药含药血清干预方式下各组ATG16L1、LC3蛋白含量均较同组无药血清干预方式增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药血清干预方式下各组ATG16L1的基因表达较同组无药血清上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药血清干预方式下各组miR130a的基因表达较同组无药血清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转染方案分组,结果显示无论何种干预方式,miR130a模拟物组分别与空白转染组比较,miR130a模拟物组ATG16L1、LC3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30a反义模拟物组分别与空白转染组比较,miR130a反义模拟物组ATG16L1、LC3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干预方式下,miR130a模拟物组分别与相同干预方式空白转染组比较,miR130a模拟物组的miR130a的基因表达明显上升、ATG16L1的基因表达明显上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干预方式下,miR130a反义模拟物组分别与相同干预方式的空白转染组比较,miR130a反义模拟物组的miR130a的基因表达明显下降、ATG16L1的基因表达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综合疗效和控制复发率方面临床疗效明确,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势。益气解毒方药可能通过抑制自噬相关miRNAs的表达,上调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维持肠上皮细胞自噬,并可能通过该机制达到益气扶正的作用,助细胞解毒祛邪外出,同时结合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复发进行干预。

张凤,冯全生,郭尹玲,党思捷[5](2016)在《从“肾虚邪伏”认识慢性乙型肝炎》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整理"肾虚邪伏"的由来,结合现代医学对"肾虚邪伏"的认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原因,探索研究乙肝慢性化的中医病机实质,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新思路。方法:古代及现代医学研究文献整理。结果:"肾虚邪伏"是导致HBV持续感染,即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之一,HBV持续感染又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有关,其中HLA-DQB1与慢性乙型病毒的感染、治疗、预后具有紧密的联系。结论:从"肾虚邪伏"认识慢性乙型肝炎可能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段锦,周文学,田雨[6](201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50例》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有效率为7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7d、14d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14d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疗效显着。

胡志亮[7](2014)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侵入性诊疗操作等广泛应用于临床,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相关研究统计,2000年我国医院真菌感染高达24.4%,其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占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感染菌株类型仍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但其发病率有所下降,而非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尽管得到临床医师的日益重视,目前西医针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都非常有限,疗效也令人不是很满意。本研究旨在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探讨白色念珠菌感染与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是否有不同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遏制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势头,同时也希望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尽可能的寻找一些新的思路,对于指导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意义重大。目的:回顾性调查研究2011年至2012年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例特点,分析研究其相关危险因素,旨在探讨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其危险因素是否有区别,为临床上防治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尤其是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防治寻找一些依据,并同时研究总结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药的介入,实现中西医融会贯通提供相关的证候学研究依据。方法:该论文课题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记录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将所有病例分为白色念珠菌组和非白色念珠菌组,比较两组在各种因素的差异,判断其危险因素的区别。并同时记录患者的症状(主观和客观),根据目前普遍公认的中医证候要素标准术语,进行中医基本证候要素归类,分析得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结果:纳入65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白色念珠菌组有44例,占总病例数67.7%,非白色念珠菌组有21例,占总病例数32.3%。通过对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现,白色念珠菌组和非白色念珠菌组在年龄、性别、标本情况、APACE Ⅱ评分、机械通气方式及时间,使用抗生素种数及时间、侵入性诊疗措施(包括胃管、深静脉置管、动脉置管、纤支镜、CRRT)、炎症指标、血液制品、低蛋白血症、器官功能不全个数、预后、肠外营养、激素、抑酸剂及镇静药物的使用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入住ICU5天以上、营养状况(前白蛋白PA)、PaO2、PaCO2方面可能是白色念珠菌感染与非白色念珠菌感染在危险因素方面的区别。对65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进行总结,发现以虚实夹杂证多见,占81.5%,单纯实证的占15.4%,单纯虚证的占3.1%。虚证的证候要素中,气虚证出现频率最高,占85.5%,其后依次为阳虚证(56.4%)、血虚证(27.3%)、阴虚证(25.5%);实证的证候要素中,痰证的出现频率最高,占76.2%,其后依次为血瘀证(50.8%)、热证(42.9%)、水湿证(22.2%)。两组分析比较发现,非白色念珠菌组的阳虚证、血瘀证、水湿证高于白色念珠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入住ICU5天以上、营养不良(前白蛋白)、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可能是白色念珠菌感染与非白色念珠菌感染在危险因素方面的区别。2.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以虚实夹杂证及实证多见,在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中,阳虚证、血瘀证、水湿证发生率更高,临床上对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在活血化瘀祛湿的同时必须兼顾患者机体阳气,久病耗气伤津。

徐丽丽[8](2013)在《难治性风温肺热病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 ——附285例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病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细菌性肺炎属于风温肺热病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抗生素并不能完全解决细菌性肺炎的治疗问题。众多证据表明,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升级,其病死率却没有太明显的下降。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有慢性感染性基础疾病,常长期、反复应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的出现,甚至产生耐药菌株;②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其中又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鲍曼不动杆菌常见,产生多种内毒素;③病原体复杂,常混合感染,抗生素不能完全覆盖病原菌。近年提出的无反应肺炎,也是针对抗感染无效的情况而提出的。无反应肺炎的死亡率为一般肺炎的3-5倍,总的死亡率可高达49%。感染仍是无反应肺炎的主要原因。耐药菌感染又是感染性原因中主要组成部分。王成祥教授教授提出耐药菌相关的风温肺热病为难治性风温肺热病,以PA肺部感染为难治性风温肺热病的代表进行研究。最新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医院呼吸道病原菌分布结果显示,PA在普通病房中最为多见。PA耐药问题比较显着:对很多抗生素天然耐药,对其有活性的抗生素不多,对抗菌活性最强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近年来也出现了较高水平耐药。PA感染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释放多种致病因子,如藻酸盐、侵袭性酶类,这些都增加了治疗难度。目前PA相关的难治性风温肺热病的研究较少,尚无PA肺部感染的证候学规律研究。目的调查PA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探索PA肺部感染的证候学规律,为中医药干预、治疗PA肺部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制定PA肺部感染调查表,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热病研究小组积累的资料中选择PA肺部感染为研究对象,回顾性采集PA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建立Epidata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录入和核对,再将其转化为SPSS数据库。2描述PA肺部感染的一般临床资料特征。对症状频次进行统计;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提取和确定PA肺部感染证候要素。3描述PA肺部感染的疾病演变过程中经历的卫气营血各阶段的分布;采用等级相关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比较卫气营血各阶段的好转及病死率;描述卫气营血各阶段的证候要素。4运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MDRPA)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1PA肺部感染一般资料分布规律。共采集285例患者,65岁以上共219例,总数76.84%。PA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卧床、鼻饲、尿管、抑酸药、胃肠动力药、糖皮质激素、安定类镇定类药物、气管切开。男性患者吸烟、饮酒比例较显着高于女性(p<0.05)。2基础疾病分布规律。≥20%的基础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病49.1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41.40%、慢性支气管炎34.39%、心功能不全29.82%、肿瘤25.2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4.91%、脑梗死后遗症期24.92%、心律失常22.46%、糖尿病21.40%。3结局分布规律:PA肺部感染住院天数较长,其中住院天数2周内仅占总数14.74%;总的病死率为17.54%;3月内再入院率(包括住院时间3月以上)为27.72%。4分离出PA前使用抗生素情况。285例PA肺部感染共有202例患者分离出PA前一月内使用连续使用抗生素7天或7天以上,占总数70.88%,其中只有81例只使用1种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为三代头孢菌素或加酶抑制剂、广谱青霉素或加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5病原学结果。入院7天内分离出PA的仅占总患者45.61%。对PA敏感的抗生素前五位是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头孢他啶/舒巴坦;对PA耐药程度低的前五位是头孢哌酮、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奈替米星。6中医症状分布规律。PA肺部感染出现在前10位的症状为咳嗽、粘痰、喘息、白痰、憋气、大便干、眠差、发热、纳呆食少、痰多;舌象最多见的是暗红舌、红舌和黄腻苔;脉象多表现为复合脉,其中含滑脉特征的脉象最多,其次是弦脉、细脉、数脉、沉脉。7基于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的结果。PA肺部感染证候要素为痰,热,肺,心神;主要证候类型为痰热壅肺证和痰扰心神证。8分离出PA时卫气营血各阶段例数有显着差别(p=0.000)。气分阶段例数最多,气分和营分共185例,占64.91%。294例次卫气营血各阶段中,卫分证6例次,气分证162例次,营分证68例次,血分证32例次,后期26例次。病情最重经历血分、营分、气分各阶段的死亡率依次降低(Spearman相关系数=0.588,p=0.000)。气分较营分阶段易透邪,营分较血分阶段易透邪(Spearman相关系数=0.376,p=0.000)。9卫气营血各阶段证候要素。卫分证实证病性证候要素主要为风、热;气分和营分、血分阶段,病性证候要素主要为热、痰、血瘀;血分阶段还有动血、风。卫分阶段病位证候要素为肺;气分阶段病位证候要素为肺、胃、大肠;营分阶段病位证候要素为心神、肺、胃和肌肤;血分阶段主要病位要素为血、肺、脾、胃。卫气营血各阶段虚证的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气分阶段,前三位主要虚性证候要素体现在肺、气、阴;营分阶段,前三位主要虚性证候要素体现在气、阴、肺;血分阶段,前三位主要虚性证候要素体现在阴、气、血。10MDRPA临床特点。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鼻饲与MDRPA感染呈正相关(p=0.008),其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4.244,95%的可信区间是(1.460-12.339);尿管与MDRPA感染呈正相关(p=0.005),其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4.540,95%的可信区间是(1.565~13.174)。其他因素与MDRPA感染无显着性关系。症状特点比较:单因素卡方分析MDRPA组咳嗽、喘息、眠差、胸闷、痰中带血出现的频次显着低于非MDRPA组(p<0.05);MDRPA组喉中痰鸣、昏迷、嗜睡出现的频次显着高于非MDRPA组(p<0.05);其余症状出现频次比较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局方面:MDRPA组住院时间超过28天比例、3月内再入院比例较非MDRPA组高(p<0.05)。两组病死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中PA肺部感染高龄患者男性较女性多,男性吸烟、饮酒比例较女性高;基础疾病种类多,最常见基础病为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病情重,住院时间长、死亡率较高、反复就诊;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混合感染较多见。2285例PA肺部感染患者分离出PA时和分离后病情演变过程中气分证和营分证居多。通过对PA肺部感染患者症状的数据挖掘和利用卫气营血结合脏腑辨证发现:热邪、气虚、阴虚贯穿PA肺部感染的始终,气分、营分、血分三个阶段痰、热、血瘀都是共同的病性证候要素。3气分证预后较佳。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死亡率逐步上升,好转率逐步下降。气分是难治性风温肺热病治疗的关键阶段。4使用鼻饲、尿管侵袭性操作可以增加MDRPA的感染。MDRPA感染以嗜睡、昏迷、喉中痰鸣等痰扰心神的表现明显。MDRPA病人反复入院几率较高。

张晨[9](2011)在《中医学“寒”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寒”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寒”也是贯穿中医学术体系的脉络之一,且.始终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既往中医学工具书与教材对中医学之“寒”概念的定义,包括病因、证候和六气三个方面。基于中医文献疏理,认为“寒”概念的中医学涵义及相关理论,有待深入研究、全面认识、系统阐明。本文以理论思维为主导,结合运用医史学、文献学、诠释学的研究方法,以“寒”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考证为切入点,基于中医学之“寒”的认识论特点,尝试建立以“寒”的基本概念为中心的理论结构,解析和阐释中医学之“寒”的理论内涵,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1“寒”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解析和阐释中医学“寒”的概念,首先要从古代文献中,探寻“寒”字最原始的涵义。这对于认识和理解中医学之“寒”的理论内涵特别重要。从“寒”字来看,其本义是指自然环境温度下降,水凝结成冰,人体不能耐受而躲避于房屋之内,并在房屋内装饰较多的草来达到保温的目的。“寒”字的本义,还有温度极低之意。“寒”字的引申义,是指根据“寒”字本义,引申为相似、相关概念,经过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化而形成。“寒”字的引申义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体现在自然、人体、疾病、治疗、药性等理论范畴。2中医学之“寒”的认识论特点中医学对“寒”的认识及引申运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相应”的核心观念,采用中国哲学“意象思维”的方式方法,以“气化”为理论基础,结合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逐渐丰富了“寒”的理论内涵。核心观念中医学基于“天人相应”的核心观念,结合大自然的气化规律,认识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病理变化。如《素问》运气七篇的“五运六气”理论,结合“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对“寒气”及其变化规律与特点进行阐述。此外,《黄帝内经》的藏象理论,贯穿水、冬、寒、北、肾、骨、耳、石、咸、黑、恐、羽、呻等,组成“天人相应”的概念范畴。思维方式中国哲学的“意象思维”,决定了中医学理论形成、建构、运用的根本特点。“寒”是一个会意字,具备“意象”的特点。中医学中与“寒”相关的术语,其概念内涵与外延源于理论思维,是人类对于自然、人体现象的理性认识和把握。如,病因范畴中的“寒”,体现“因发(象)知受”;病机与证候范畴的“寒”,体现辨证(象)求属;症状范畴的“寒”,体现“立象尽意”;治则治法中的“寒”,体现辨证(象)论治;本草药性之“寒”,体现“取象比类”等。理论基础《黄帝内经》对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异常变化,完全是从“气化”的角度来认识的。《素问》“运气七篇”,是系统论述天地人气化及其相关规律的经典着作。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气候变化;其对人体及其生命活动,乃至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医学对于人体脏腑气化失常的病变,往往基于“意象思维”,用六气加以命名,如肝风、脾湿、肾寒、肺燥、心火等。3中医学“寒”概念的具体运用范畴中医学“寒”的理论内涵丰富,广泛涉及自然、人体、疾病、治法、药性等方面。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古今文献,对与“寒”相关的文献进行比较全面的搜集与系统疏理,以此为基础,对“寒”的理论内涵进行系统阐明。(1)自然范畴六气之“寒”指“六气”之“寒气”,属自然范畴。“寒”为六气之一,为冬令主气。寒性属阴,其性杀厉,主闭藏。寒性杀厉,不仅体现于六气之“寒”对自然界生命活动或机体生理机能的抑制作用,还体现于其致病的严重程度。重点阐述:六气之“寒”的产生、作用、性质、转化等。(2)人体范畴体质之“寒”指“寒性体质”或“阳虚体质”而言。是指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等因素,造成机体阳气偏虚、阴寒之气偏盛,形成阳虚阴盛的体质状态。因以阳虚阴盛为主要病机,以“寒”象为临床主要表现,故又称“寒性体质”或“阳虚体质”。重点阐述:寒性体质的形成、生理特点、易发病症及其病机转化与预后趋势、治疗宜忌。(3)疾病范畴病因之“寒”指“寒性病因”,即“寒邪”。重点阐述:寒邪的形成,包括寒邪形成的条件,寒邪的产生与年份和季节的关系;寒邪的性质,包括“寒为阴邪”、“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寒性清冷”,以及寒邪的蓄积、伏藏等。并从寒邪的不同来源、轻重程度、积留时间、兼夹邪气、感受方式、感受途径、产生条件、致病特点等,加以具体阐述。病机之“寒”指“寒性病机”。重点阐述了寒性病机的形成,包括“由外而感”和“自内而生”两大方面。“由外而感”者,多阴偏盛;“自内而发”者,多阳偏虚。寒性病机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脏腑功能低下;其二,气血运行不利;其三,津液气化失常;其四,经脉收引拘急。症状之“寒”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寒象”。重点阐述了“寒热之象”的内在机制、基本类型;其诊断意义,是从“寒热”辨阴阳证候,从“寒热”分表里病位,从“寒热”判阳气盛衰,从“寒热”断疾病预后。具体阐释“寒热”症状、“体寒”症状、“脏腑虚寒”症状等。证候之“寒”证候之“寒”,是指“寒证”而言。重点阐述了寒证及相关证候的辨析。包括:“表寒证”和“里寒证”的“内外之辨”;“真寒假热证”和“真热假寒证”的“真假之辨”:“上热下寒证”、“上寒下热证”,及“表寒里热证”和“表热里寒证”的“错杂之辨”: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的“转化之辨”;“风与寒”、“寒与饮”、“寒与湿”、“寒与痰”等“兼夹之辨”;“实寒证”与“虚寒证”的“虚实之辨”等六个方面的内容。(4)治法范畴治法之“寒”治法之“寒”,即“寒治法”,指运用性味寒凉的药物或寒剂,针对热性病机或热证所确立的治法。主要包括清热法、寒凉攻下法、辛凉解表法等。重点阐述了“寒治法”的立法原则,有“热者寒之”和“寒因寒用”;具有“寒之”作用,针对“热证”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包括:虚实表里之“热”的处治原则,以及“寒治法”的基本类型。(5)药性范畴药性之“寒”药性之“寒”,是指中药“四气”中的“寒气”。本文重点阐述了寒性药物的主要作用、气味组合、配伍应用等。4中医学“寒”概念的具体涵义①指寒气;②指寒性体质;③指寒邪:④指寒性病机;⑤指寒性证候;⑥指临床表现之“寒象”;⑦指“寒治法”;⑧指药性之“寒气”。此外,“寒”更广泛地用于病名或病证名的称谓,这些名称多是从寒性病因或病机而言。总之,中医学的理论术语,在概念涵义上具有多元性。若仅从某一角度局限地认识和定义中医理论概念的涵义,则谈不上全面地理解相关理论。全面地认识与诠释中医理论概念,是中医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

侯文婕[10](2010)在《从伏邪论带状疱疹》文中认为目的:根据带状疱疹发病具有明显诱因的临床特点,从伏邪学说入手,探讨带状疱疹的病因、发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用药。从而应用本学说的基本思想提出“扶正祛邪”法治疗带状疱疹,并指导临床。方法:以文献结合临床的研究方法,归纳出伏邪致病理论的定义、病因病机、引发因素、发病特点、发病形式、证候表现、治疗及预后。通过对带状疱疹的发病形式、潜伏部位及其病因病机的分析说明带状疱疹为伏邪致病。结果:带状疱疹为幼年染邪,伏藏肾经;遇年长体虚,或毒邪久延,损伤脏腑精气,暗耗气血津液;或躯体机能失调,或染邪引发,导致伏邪发病。其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发病形式符合伏邪致病特点,其发病均可见到里热证。结论:带状疱疹属伏邪致病,病因为湿邪潜伏少阴肾经。发病有因虚而发、伏邪自发、新感引发三种形式。病机为正虚邪郁,故治疗当坚持扶正祛邪。

二、伏邪说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伏邪说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梳理温热类温病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温热病的概念及源流
    1.1 温热病的概念
        1.1.1 温热类温病
        1.1.2 湿热类温病
    1.2 温热类温病的历史源流
        1.2.1 唐宋以前对外感热病的论述
        1.2.2 刘完素火热论对温热类温病的贡献
        1.2.3 张从正攻邪理论对温热类温病的贡献
        1.2.4 李东垣脾胃论对温热类温病的贡献
        1.2.5 朱丹溪相火论对温热类温病的贡献
        1.2.6 张景岳阴阳互根对温热类温病的贡献
2 温病学派对《伤寒杂病论》的继承与发展
    2.1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伤寒杂病论》的继承与发展
        2.1.1 熟知《伤寒杂病论》原文理法
        2.1.2 应用“方证理论体系”临证用方
    2.2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伤寒杂病论》的继承与发展
3 《温病条辨》数据的统计分析
    3.1 症状频数统计分析
        3.1.1 三焦症状频数统计分析
        3.1.2 上焦症状频数统计分析
        3.1.3 中焦症状频数统计分析
        3.1.4 下焦症状频数统计分析
    3.2 药物频数统计分析
        3.2.1 三焦药物频数统计分析
        3.2.2 上焦药物频数统计分析
        3.2.3 中焦药物频数统计分析
        3.2.4 下焦药物频数统计分析
    3.3 病位病性频数统计分析
        3.3.1 三焦病位病性频数统计分析
        3.3.2 上焦病位病性频数统计分析
        3.3.3 中焦病位病性频数统计分析
        3.3.4 下焦病位病性频数统计分析
4 三阴三阳系统辨证体系归纳温热类温病
    4.1 时间维度
        4.1.1 季节发病时间观念
        4.1.2 病程天数时间观念
        4.1.3 温病起病时间观念
        4.1.4 方剂起效时间观念
    4.2 空间维度
        4.2.1 表系统病位方证分析
        4.2.2 里系统病位方证分析
        4.2.3 枢系统病位方证分析
    4.3 病性维度
        4.3.1 表系统病性-方剂关联图
        4.3.2 里系统病性-方剂关联图
        4.3.3 枢系统病性-方剂关联图
    4.4 病势维度
        4.4.1 传变规律的分析
        4.4.2 病情轻重的评估
        4.4.3 愈后转归与休养
5 《温病条辨》单证核心方剂汇总
6 结论与结果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贯通温热病文献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清解透热通腑法治疗小儿烂乳蛾肺胃伏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病例选择
        (一) 病例收集
        (二) 中医诊断标准
        (三) 西医诊断标准
        (四) 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五)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六) 纳入标准
        (七) 排除标准
        (八) 脱落及中止标准
    二、临床试验实施方法
        (一) 病例分组
        (二) 给药方案
        (三) 观察指标
        (四) 疗效判定标准
        (五) 统计方法
结果
    一、一般统计学资料
        (一) 性别分布
        (二) 年龄分布
    二、基线比较
        (一) 性别比较
        (二) 年龄比较
        (三) 治疗前积分比较
        (四) 治疗前病情分级比较
    三、疗效分析
        (一) 主症积分比较
        (二) 次症积分比较
        (三) 实验室检查比较
        (四) 疗效比较
讨论
    一、中医学对小儿烂乳蛾的认识
        (二) 病因病机
        (三) 辨证分型
    二、西医学对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认识
        (一) 定义
        (二) 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三、立法依据
    四、方药分析
        (一) 方药来源
        (二) 药味分析
    五、结果分析
        (一) 一般统计学资料
        (二) 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现代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3)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贯通温热病文献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文献研究
    1.1 源流与演变
    1.2 三部六病学说
2 温病文献研究
    2.1 国外文献研究
    2.2 国内文献研究
        2.2.1 外感热病源流及着作
        2.2.2 伏气学说与新感学说的文献研究
        2.2.3 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体系的文献研究
3 寒温统一的文献研究
    3.1 寒温争论的渊源
    3.2 统一寒温的辨证方法研究进展
4 小结

(4)益气解毒法干预UC复发率的系统评价及其维持肠上皮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及病理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内镜及病理表现
    五、治疗
    六、预后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一、古代医籍对炎症性肠病的记载
    二、现代中医学者关于UC的认识
第三节 益气解毒法干预UC炎症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炎症复发机制是益气解毒法干预UC炎症机制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二、自噬障碍及其调控网络是UC复发的关键机制
    三、中医理论对自噬障碍这一IBD炎症复发关键机制的认识
小结 第二部分 益气解毒法干预UC复发率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一、对益气解毒法干预UC复发率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研究目的
二、对益气解毒法干预UC复发率进行Meta分析的研究背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小结 第三部分 益气解毒方药维持肠上皮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小结 第四部分 讨论
一、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认识
二、益气解毒法干预UC的临床疗效
三、益气解毒方药组方及方义
四、益气解毒方药维持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复发的机制
五、益气解毒方药干预UC复发的理论和可能机制 第五部分 结语
一、结论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5)从“肾虚邪伏”认识慢性乙型肝炎(论文提纲范文)

1“肾虚邪伏”的由来
2“肾虚邪伏”与慢性乙型肝炎
    2.1 病因病机
    2.2 治法
3 现代医学对CHB肾虚邪伏的认识
4 问题及展望

(6)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50例(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见表2。
3讨论

(7)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关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1.1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1.2 真菌的生物特性及发病机制
        1.3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1.4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耐药机制的研究
        1.5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现状
    2 中医药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研究现状
        2.1 中医对感染性疾病的认识
        2.2 中医药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现状
    3 展望与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证候要素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时点
    3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
        4.2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组间比较
        4.3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机械通气、预后情况的比较
        4.4 白色念珠菌组与非白色念珠菌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5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医基本证候要素构成比较
        4.6 白色念珠菌组与非白色念珠菌组中医基本证候要素的比较
    5 小结
分析及讨论
    1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现状
    2 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3 中医药对感染性疾病认识
    4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5 小结
结语
    1 本研究特色
    2 不足与展望
    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难治性风温肺热病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 ——附285例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风温肺热病治疗难点研究进展
        1 风温肺热病前期研究
        2 耐药菌相关风温肺热病是治疗难点
        3 中医药对耐药菌肺部感染相关的理论认识
        4 耐药菌相关的风温肺热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进展
        5 难治性风温肺热病为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及其相应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1 鞭毛和菌毛及运动方式
        2 生物被膜
        3 藻酸盐
        4 群体感应系统(Quorum-sensing system, QS)
        5 侵袭性酶类
        6 外排系系统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难治性风温肺热病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
    第一章 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临床特征研究
        引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PA肺部感染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研究
        引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聚类、因子分析的PA肺部感染证候要素探索性研究
        引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卫气营血结合证素探索PA肺部感染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引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临床特点研究
        引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致谢
个人简介

(9)中医学“寒”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 导论
    1.1 "寒"字的本义和引申义
        1.1.1 "寒"字的本义
        1.1.2 "寒"字的引申义
    1.2 中医学之"寒"的认识论特点
        1.2.1 核心观念-天人相应
        1.2.2 思维方式-意象思维
        1.2.3 理论基础-气化理论
    1.3 中医学"寒"概念的具体运用范畴
2 六气之"寒"的研究
    2.1 六气之"寒"的解析
        2.1.1 "寒气"的产生
        2.1.2 "寒气"的作用
        2.1.3 "寒气"的性质
        2.1.4 "寒气"的转化
    2.2 相关术语的概念阐释
        2.2.1 "寒"之司气
        2.2.2 "寒"之政令
        2.2.3 "寒"之化
        2.2.4 "寒"之变
        2.2.5 "寒"之胜
3 体质之"寒"的研究
    3.1 体质之"寒"的解析
        3.1.1 "寒性体质"的形成
        3.1.2 "寒性体质"的特点
        3.1.3 "寒性体质"的病变趋势
        3.1.4 "寒性体质"的治疗宜忌
    3.2 相关术语的概念阐释
        3.2.1 先天因素
        3.2.2 后天因素
4 病因之"寒"的研究
    4.1 病因之"寒"的解析
        4.1.1 "寒邪"的形成
        4.1.2 "寒邪"的性质
        4.1.3 "寒邪"的特点
    4.2 相关术语的概念阐释
        4.2.1 "寒邪"的来源
        4.2.2 "寒邪"的轻重
        4.2.3 "寒邪"积留的时间
        4.2.4 "寒邪"兼夹的邪气
        4.2.5 "寒邪"的感受方式
        4.2.6 "寒邪"的产生条件
        4.2.7 "寒邪"的致病特点
5 病机之"寒"的研究
    5.1 病机之"寒"的解析
        5.1.1 "寒性病机"的形成
        5.1.2 "寒性病机"的转化
        5.1.3 "寒性病机"的特征
    5.2 相关术语的概念阐释
        5.2.1 基本病机
        5.2.2 伤寒病机
        5.2.3 脏腑病机
        5.2.4 经脉病机
        5.2.5 气血病机
6 症状之"寒"的研究
    6.1 症状之"寒"的解析
        6.1.1 "寒热"之象的内在机制
        6.1.2 "寒热"之象的基本类型
        6.1.3 "寒热"之象的诊断意义
    6.2 相关术语的概念阐释
        6.2.1 "寒热"症状
        6.2.2 "体寒"症状
        6.2.3 脏腑症状
        6.2.4 经脉症状
7 证候之"寒"的研究
    7.1 证候之"寒"的解析
        7.1.1 "内外"之辨
        7.1.2 "真假"之辨
        7.1.3 "错杂"之辨
        7.1.4 "转化"之辨
        7.1.5 "兼夹"之辨
        7.1.6 "虚实"之辨
    7.2 相关术语的概念阐释
        7.2.1 "但寒不热"类证候
        7.2.2 "寒热互见"类证候
8 治法之"寒"的研究
    8.1 治法之"寒"的解析
        8.1.1 "寒治法"的立法原则
        8.1.2 "寒治法"的适用范围
    8.2 相关术语的概念阐释
        8.2.1 治则
        8.2.2 治法
9 药性之"寒"的研究
    9.1 药性之"寒"的解析
        9.1.1 "寒性"药物的功效主治
        9.1.2 "寒性"药物的气味组合
        9.1.3 "寒性"药物的配伍应用
    9.2 相关术语的概念阐释
        9.2.1 "寒性"与"五味"
        9.2.2 "寒性"药物的性能
        9.2.3 "寒性"药物的功用
        9.2.4 "寒性"药物的服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查新报告

(10)从伏邪论带状疱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1 伏邪学说
    1.1 伏邪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2 伏邪的概念
    1.3 伏邪的病位
    1.4 “邪”伏原因
    1.5 伏邪的引发因素
    1.6 伏邪的传变特点
    1.7 伏邪疾病的临床特点
    1.8 伏邪致病的治疗
2 伏邪与带状疱疹
    2.1 带状疱疹的邪入时机符合伏邪致病特点
    2.2 带状疱疹的发病符合伏邪引发特点
    2.3 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符合伏邪致病特点
    2.4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符合伏邪发病特点
    2.5 带状疱疹病邪伏藏于足少阴肾
    2.6 带状疱疹治疗当坚持扶正驱邪
    2.7 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应当完善
3 典型病例
4 讨论
    4.1 带状疱疹病因病机的探讨
    4.2 治疗带状疱疹是否需要扶正
    4.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否与治疗单纯祛邪有关
5 导师经验
    5.1 遵疮疡大法,消、托去毒
    5.2 带状疱疹疼痛的治疗
6 结论
7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篇: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伏邪说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梳理温热类温病的文献研究[D]. 尹相乾.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2]清解透热通腑法治疗小儿烂乳蛾肺胃伏热证的临床研究[D]. 王萌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3]基于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贯通温热病文献研究综述[J]. 尹相乾,马文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07)
  • [4]益气解毒法干预UC复发率的系统评价及其维持肠上皮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D]. 徐靖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5]从“肾虚邪伏”认识慢性乙型肝炎[J]. 张凤,冯全生,郭尹玲,党思捷.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3)
  • [6]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50例[J]. 段锦,周文学,田雨. 河南中医, 2015(04)
  • [7]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研究[D]. 胡志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8]难治性风温肺热病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 ——附285例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病例分析[D]. 徐丽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9]中医学“寒”的理论研究[D]. 张晨.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12)
  • [10]从伏邪论带状疱疹[D]. 侯文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附邪理论在传染病治疗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